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雕塑的艺术风格范文

雕塑的艺术风格精选(九篇)

雕塑的艺术风格

第1篇:雕塑的艺术风格范文

摘要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像雕塑艺术得到长足发展。该时期佛教雕塑主要表现出“秀骨清相”和“大丈夫之相”两种造型风格。探讨该时期不同地域所形成的不同造像风格特征和成因,便于全面了解该时期雕塑艺术的全貌。而佛教雕塑的产生与发展彻底改变了中国原有雕塑面貌,丰富了中国雕塑的题材,大大促进中国人物雕塑的发展。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秀骨清相 佛教 雕塑

中图分类号:J315 文献标识码:A

魏晋南北朝时期因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使雕塑艺术进入一个特殊发展时期。该时期的佛教造像在中国雕塑史上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且佛教造像表现手法因地域不同有别,具体表现为两种不同风格:“秀骨清相”和“大丈夫之相”。把握影响形成其风格特征的因素,便于全面了解该时期雕塑艺术的全貌,对当代艺术创作有一定参照价值。

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雕塑的创作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忙于争权夺位,百姓饱受战乱流离之苦,而社会上各种思想得以迅速发展。“这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在政治制度上,该时期君主专制较汉代有所松动,这对文化艺术发展有利,也为佛教雕塑艺术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政治环境。在文学方面,因战乱文人们思想感情较敏感,文学作品中多有人生短促、生命脆弱以及无能为力的表达,其显著特点是:文学不再是政治教化的附庸品,而成为抒发个人性情的途径。提出新的概念和理论,如风骨、以形写神等,并且形成了重风骨、重气韵的审美思想,这些新的概念和理论影响到佛教雕塑艺术的创作,使得这一时期的佛教雕塑呈现独特风格特征。在哲学思想方面,该时期的思想呈现多元化发展,玄学、道教、外来佛教相互结合,使文化艺术日益繁荣。汉末魏初时陈旧腐朽的儒学思想束缚了人的感情,激起人们的不满,儒学受到极大冲击,于是人们便寻求一种新的思想,玄学由此而生。它反对腐朽的思想观念,提倡个人的存在价值,并且与清谈成为当时一股强大的社会批评力量,对哲学、美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统治者企图用宗教来维护其统治地位,而人们为了寻求精神寄托,来摆脱因战争带来的精神苦难,于是对佛寄予美好的愿望和理想,外来佛教因此得以迅速发展。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具有形象化的佛教雕像因其有效地宣传作用而在社会中得以发展。

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雕塑的风格特征

魏晋南北朝早期的佛教雕塑风格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是印度犍陀罗式的外来之风,一种是承袭汉代雄浑博大的本土造像之风。随着佛教与本土文化的融合,佛教造像也逐渐具有民族化特色。为了研究其风格特征,我们从雕像神情的传达、线条的运用、形式特征等因素进行探讨。

首先,从雕像神情的传达上看,该时期佛教雕塑着重刻画了人物的神情面貌,而面目神情则通常是通过眼神和嘴唇变化、五官构造、身姿手势的刻画传达出来。佛的庄严、观音的慈祥、愤怒的天王情态毕现。云冈石窟第6窟供养菩萨,面带笑容,强化了和颜悦色之感;龙门石窟宾阳洞主佛像面形清瘦、细眉平鼻、嘴角上翘,看起来神情神秘、生动传神;莫高窟中第290窟北周菩萨像,五官俊秀、眉目清细,略带微笑,流露出女性温柔的性情。

其次,从佛教造像的线条运用上看,虽然该时期雕塑是重体积表现,但具有形式美的线条也起了重要作用。在佛教造像中突出线条作用是概括性极强的造型方法,常有粗硬、细柔线条。在人物衣纹雕刻上,更能体现线条的作用。如麦积山第16窟佛龛造像,线条的运用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最后,从佛教雕塑的形式特征上看,该时期的雕塑主要是“秀骨清相”和“大丈夫之相”两种形式特征,具体体现为秀丽典雅和粗犷壮美风格。

1 “秀骨清相”

南朝刘宋时期的画家陆探微,对崇尚玄学、重清谈的六朝士人形象进行生动概括,创造“秀骨清相”的人物绘画形象。“对陆探微笔下的人物,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称:陆公参灵酌妙,动与神会,笔迹劲利,如刀锥焉。秀骨清像,似觉生动。”陈绶祥进一步描述了“秀骨清相”特色,即以“瘦”而骨气洞达、风度翩翩为特征,他认为:骨指“瘦形”的人面部骨节,又是人赖以立形的形体之骸,前者裸露,后者是“骨”表露于具体衣褶转折中。清瘦的形体、宽大的衣服,体现出人物洒脱的神态与精神气度。这种“秀骨清相”的造型风格常以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思想和审美理想为基础,并以面貌清瘦、褒衣博带、大冠高履、眉目疏朗、弱不禁风的社会审美风气影响到雕塑艺术创作。最典型的佛教造像是甘肃炳灵寺石窟的佛像。

云冈石窟中期第29窟法式坐佛,面容清瘦,表情和蔼,极富人情味,造像体现了“秀骨清相”的样式;龙门石窟古阳洞中龛内弥勒菩萨像,面颊清瘦、颈部修长、身段苗条、双肩消瘦,给人一种清隽飘逸之感,是“秀骨清相”的典型代表;麦积山石窟第100窟和第115窟塑像造型别具一格,具有“秀骨清相”的样式特征,佛教人物形象消瘦,有一种挺秀飘逸的韵味。

“秀骨清相”体现了该时期佛教造像的形象具有文人士大夫的清瘦俊美,又有神仙般的脱俗气质,体现了佛教造像逐步中国本土化特色。

2 “大丈夫之相”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雕塑的另一种风格是“大丈夫之相”,这种风格体现的范围比较小,一般具有雄浑粗犷特征。如云冈第20窟释迦坐佛,造型雄伟道劲、挺拔庄严,有顶天立地的感觉。造型手法上简练概括,体现了佛应有的胸怀和气度,被唐释道宣称为“挺然有大丈夫之相”。麦积山石窟第74、78窟内的佛像塑造继承了秦汉时期雄浑刚健的特点,使造像呈现出“大丈夫之相”的风格特征。

三 影响魏晋南北朝佛教雕塑艺术风格的因素

1 外来文化的影响

据载,外来佛教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入中国:一是从南方经印度洋至中国南海传入;二是从喜马拉雅山口进入中国西藏;三是由犍陀罗地区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这时期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并把古印度宗教、文化等记录成书的是僧人法显,他翻译了大量佛经著作,在当时引起广泛的影响,波及到文化领域如思想、文学、绘画、雕塑等以及社会的各个阶层。“佛教至东汉末年传入,最初是着重宣扬灵魂轮回说,重视内心,主张少思寡欲、清净无为。”该时期佛教宣扬“因果报应”和轮回主体学说,使这时期美学中重“神”的思想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佛教思想对中国哲学产生了广泛影响,对魏晋南北朝文人、士大夫的精神世界、艺术创作及审美情趣等都有较深的渗入。就雕塑而言,佛教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佛教雕塑的创作风格。

中国早期佛像雕塑受到印度犍陀罗造像风格的影响。印度犍陀罗中佛教造像表现为直鼻高额,神情冷静,眼睛半睁开状,强调睿智思索精神。随着印度犍陀罗造像样式传入中国,北魏时期雕塑面部形象塑造仍然保持印度犍陀罗的风格特征,但衣饰却有了汉化倾向,如北魏佛弟子魏文郎造佛道像特点:造像题材简单、概括,身躯笨拙浑厚、面部脸型圆满、大眼直鼻、耳垂厚长垂肩,衣饰贴体透肌。此外还有麦积山的阿弥陀佛、云冈石窟的释迦佛等等。西魏后期,雕塑造像的民族风味更加浓厚。同时代绘画中所表现的笔迹劲利以及“曹衣出水”的样式,同样影响到佛教雕塑造像中,使这一时期佛教雕塑风格呈现出多样化。佛教的传播,推动了佛像雕塑艺术的发展,佛像雕塑是通过佛的形象宣传佛教教义,具体生动的雕像较之艰涩的佛经要通俗易懂得多,能够有效地达到宣传作用,因此容易在中国社会流传和发展。

2 本土文化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规模的民族迁移,南北方各民族大融合,使得这一时期的文化走向多元。北方粗野而有生机的文化使汉文化改变了礼教束缚下的冷淡僵硬状态,为汉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该时期是中国美学思想大转变的时期。诗文歌赋、绘画、书法及其理论著作等对该时期雕塑艺术发展有着极大影响。如刘勰《文心雕龙》、陆机《文赋》、谢赫《古画品录》里的《绘画六法》等,不仅影响着佛教雕塑艺术风格的形成,更为后来文学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该时期文学思潮的方向是脱离政治教化,寻找文学自身存在价值,提出风骨、形神等概念,形成了重风骨、重神韵的审美思想,对佛教雕塑创作有很大影响,如“传神”、“秀骨清相”的造像特征。文学创作主题是游仙、隐逸、生死等,这是由于汉末战乱、三国纷争、西晋灭亡、十六国混战等原因导致的。三百多年里,中国几乎全处在战乱和分裂状态,从曹操《蒿里行》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得到印证,文学创作也影响着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

随着汉代结束和儒学的没落,为道教、玄学兴盛提供了机会。道教发展于魏晋时期,盛行于南北朝。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中心思想是神仙思想,与传入的佛教结合共同影响着中国文化。这期间,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应运而生,被称为魏晋玄学,玄学开辟了一个思辨的时代,在艺术上提出重神韵而轻形体、重自然轻雕饰的美学观念,影响着当时文学艺术的创作理念,推动了雕塑艺术的创作发展。在多种文化影响下,魏晋南北朝的佛教雕塑得以迅速发展,并且有着独特的艺术面貌,彻底改变了中国原始雕塑的特征。

3 雕塑创作主体的改变

魏晋时期出现了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社会地位的文人、士大夫、高僧参与雕塑创作活动,使得佛教雕塑水平得以迅速发展,打破了以往单一工匠所为的局面,以东晋佛像雕塑家戴逵为代表,此外还有戴、蒋少游等。

戴逵是东晋时期的艺术家、哲学家,在音乐、绘画、诗文、雕塑方面都有造诣。身为上流社会的他,敢于冲破传统轻视雕塑工匠的偏见,致力于雕塑创作。“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说戴逵‘善铸佛像及雕刻,曾造无量寿木像,高丈六,并菩萨。逵以古制朴拙,至于开敬,不足动心,乃潜坐帷中,密听众论,所听褒贬,辄加详研,积思三年,刻像乃成,迎至山阴灵宝寺。’”从文字可知,戴逵善于钻研、吸取众人意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外来佛教造像样式,创造出更加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佛教形象,把佛教雕塑提高到一个新高度。戴为戴逵次子,也是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在雕塑方面,他精通造像比例尺度,将传统的装銮技术运用到佛教上,为佛教造像增添了神采。

这一时期的雕塑家在一定程度上把中国佛教雕塑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该时期佛教造像艺术盛极一时,呈现复杂、缤纷之貌。

四 魏晋佛教雕塑带来的意义及影响

魏晋南北朝是古代雕塑史上一个重要发展时期,雕塑制作规模之巨大、作品技巧之精妙,以及雕塑艺术对广大人民精神生活的影响都超越了前代,达到了中国雕塑艺术的高峰。该时期对佛教雕塑的吸收融合极大地扩展了中国雕塑的表现空间,丰富了中国雕塑的造型语言,佛教雕塑还促使雕塑创作主体的变化,一批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们加入到雕塑家行业里,打破了单一的工匠创作局面,促进了中国雕塑的多元化方向发展。

随着佛教造像样式由印度犍陀罗式向汉代民族化风格的演变,体现了中外文化融合的进程。甘肃地区早期石窟造像反映出印度人的特征,但随着石窟往中原方向发展,佛教造像已不再具有印度人的容貌,更多地体现中国人的面貌特征,衣着由印度的半裸袒肩式也变为中原士族的宽衣博带式。真正体现汉化特征的则是文化气质,展现了该时期秀骨清相,名士气韵的风范。佛教造像神圣庄重、典丽而宁静,这种遗韵气象,已经不同于原始佛教造像,而是中原民族对佛教造像文化内质与宗教义理的重新诠释。

佛教雕塑是雕塑艺术的重要探索,不仅丰富了中国雕塑的题材、表现技巧,还促进了中国人物雕塑的发展。佛教雕塑在民族化的进程中,促使了中国雕塑风格多样化的形成,是人类文化艺术的宝贵遗产。

参考文献:

[1]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 薛永年:《中国美术简史》(增订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3] 方立天:《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中华书局,2002年版。

[4]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版。

第2篇:雕塑的艺术风格范文

摘要: 中国古代社会的制度、文化、哲学与宗教,都不同于古代希腊。中国远古时期重礼教,尊鬼神,艺术重心倾向于工艺美术,在礼器、祭器上发挥艺术天才,并且同样也形成传统,影响深远。从陶器、青铜器、玉器及漆器等工艺品发展出以装饰功能为主的实用性雕塑,在历代都占有主流地位。中国有中国的历史和文化特殊性,也有其艺术的特殊性。综合上述分析我国古代雕塑艺术作品特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 我国古代雕塑的装饰性。它孕育于工艺美术所带来的胎记,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也无论是明器艺术、宗教造像还是建筑装饰雕刻,都普遍反映着传统悠久的装饰趣味。最显著的例子是欣赏教材中云岗北魏露天坐佛,南朝的辟邪和唐代的石狮。佛像的对称式坐姿和图案化的袈裟衣纹处理,使之显出浓厚的装饰性。和写实的西方宗教神像相比,中国佛像因装饰性的虚拟成分,更带有一种非人间性的神秘,但又包含一种蔼人的亲切,因为装饰性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却又是中国人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司空见惯的艺术真实,所以有此效果。同时,装饰性对于增强佛像所要求表现的庄严肃穆气氛,也十分有效。辟邪石狮的整体造形,完全经过装饰化变形,犹如青铜器或玉器上的某个装饰部件。身上更有线刻图案来加强这种装饰品格。装饰性的变形处理是夸张概括的手法之一。经过这样处理过的石兽,往往比写实的雕刻石兽更威风、更勇猛,且更神圣不可侵犯,能更好地发挥它们作为建筑装饰的功能。(辟邪和石狮多为陵墓的仪卫性装饰品,用途在于显示墓主的权威。) 二、中国古代雕塑具有明显的绘画性 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是一对同胞兄弟,都孕育于原始工艺美术。从彩陶时代起,塑绘便互相补充、紧密结合。到二者都成熟之后,仍然“塑形绘质”,在雕塑上加彩(专业术语称作“妆銮”)以提高雕塑的表现能力。现存的历代雕塑,有许多就是妆銮过的泥塑、石刻和木雕。今天的雕塑艺术完全西化了,不再加彩,但民间雕塑仍保持妆銮传统。西方古代雕塑也有加彩,到文艺复兴以后,除宗教神像为求逼真效果,大多继续加彩外,一般雕塑不再加彩。中国塑绘不分家,导致了雕塑与绘画审美要求的一致性。中国雕塑从这一特点历代相沿,至今民间匠师仍然大都先勾人物线描草稿,象人物画白描一般,再复制成雕塑。也有人直接在硬质材料上勾线描稿,再雕而刻之。这样创作雕塑,带有绘画性就可以理解了。中国古代雕塑绘画性强,自有一种东方趣味,符合中国古人的欣赏习惯,他们是从绘画艺术的角度去看待雕塑艺术的。今天我们欣赏古代雕塑,也需要借用中国画的审美眼光,才能把握美感要点。如果只用西方古典雕塑的艺术标准来指摘中国古代雕塑缺乏雕塑性,那无异于为适履而削足。 三、中国古代雕塑的另一个特点是意象性 西方雕塑从古希腊时期起,就努力摹仿再现自然,写实性极强。中国雕塑和绘画很迟才脱离工艺美术的母体而独立门户。 我们必须换一种眼光,使用我们自己民族的艺术标准和审美习惯,来欣赏中国古代雕塑“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这样,当我们从敦煌菩萨,晋祠侍女、筇竹寺罗汉塑像上体会到“栩栩如生”这一句成语的含义时,就不是象欣赏西方古代著名雕刻,如欣赏教材常会介绍的掷铁饼者、拉奥孔群像和奥古斯都像等等那样,是个从形到神都准确得象真人一般的概念,而只是感受到一个艺术品所传达的人的生命力、精神状态和宗教境界等等形而上的东西。 四、中国古代雕塑的柔和厚重性 我国古代雕塑的柔和厚重性与中华民族的气质、生活条件、地理环境、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观念及其他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另的艺术也如此追求,表现在造型艺术上便是含蓄美、内在美。雕塑亦然,中国古代雕塑给人的感觉不象西方古典雕塑那样一览之下、历历在目,而是神龙露首不露尾、含不尽之意于象外。没有剑拔弩张,向外张扬的火气,而是象中国书画用笔藏锋那样将力量包裹在内部,给人更多品尝的余味。例如严阵以待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载歌载舞的汉唐女俑、孔武威风的唐代天王力士,乃至雄强猛厉的南北朝辟邪和唐代石狮,都有这种效果。比较一下掷铁饼者力量的紧张迸发和拉奥孔群象情绪的激烈发泄,就能够领会中国古代雕塑含而不发的美感特点。它是与其他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理想相一致的,就象西方雕塑与绘画的审美理想也相一致一样。欣赏中国雕塑时也许会觉得不如西方雕塑痛快顺溜,这就象喝酽茶和喝咖啡不同一样,不能相题并论。喝茶需要品味,如若不谙茶道,便永远进不了茶的境界。 五、中国古代雕塑风格往往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精神 儒家哲学尊天命,受其影响,中国艺术反映为崇高、庄严、壮丽、重穆、典雅等等风格。道家哲学崇自然,在艺术上则表现为飘逸、雄浑、淳厚、古朴、淡泊、天真、稚拙等等风格。中国画和雕塑都具备这两个系统的

[1] [2] 

风格特征,例如佛教造像和陵墓仪卫性雕刻,一般具备前一系统的风格,龙门奉先寺大佛最为典型。它是唐代武则天出资修造的,寓有帝王的精神气度,风格上必然强调崇高、庄严、重穆和典雅。明器艺术中的俑和动物雕塑多属后一系统的风格,它们和生活关系密切,风格上追求自然,朴拙可爱。两者各异其趣,各有千秋。西方古典雕塑风格比较接近前一系统,却少有后一系统的风格特征。希腊古风时期的古拙是艺术技巧幼稚阶段的自然产物,不是刻意追求的风格。中国画和雕塑却有意返朴归真、退熟回生,追求一种内在美,一种原始美,一种大巧若拙的哲学精神境界。这些追求是难于站在西方艺术角度来理解的,所以一般习惯欣赏写实性雕塑的人,欣赏中国古代雕塑总有障碍。这就需要提高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从根本上来认识中国艺术,否则欣赏也好,创作也好,都很难进入堂奥。 六、中国古代雕塑遗产大量属于佛教造像,佛教美术有其特殊的经规仪轨,形成自己的特点 佛教美术源于古代印度,中国的佛教雕塑源自古印度的犍陀罗、马土腊和芨多等地区与时代的佛教雕塑。我们在欣赏中国古代雕塑时,需要综合各个特点来认识,才可能得出比较合理的结论,承认它们确实还有不少好处。特点不一定就是优点。但有了特点,一种艺术就有了它存在与发展的理由和价值。中国艺术,包括中国雕塑之所以能一枝独秀地屹立在世界艺术之林,全在于它有着与众不同的许多特点。这些特点是世界所承认和尊重的。当许多中国人奔赴西方学习雕塑时,西方雕塑家也来中国借鉴中国古代雕塑。有位美国雕塑家曾对中国美术学院的雕塑系学生说过:“你们不要捧着金饭碗要饭。”这句话是我当雕塑史研究生时亲耳听到的,我把它当作一颗定心丸摆在本文的结尾,送给对中国古代雕塑的“好在哪里”尚有怀疑,不敢在欣赏课中理直气壮教学的同行,但愿有点用处。 文章屋在线:wzk.co

    

第3篇:雕塑的艺术风格范文

关键词:雕塑艺术;公共环境;和谐统一

雕塑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同人类的生活紧密相联,同时又受到各个时代宗教、哲学、社会体制等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雕塑艺术是一种永久性的艺术,古今中外的许多事物经历史长河的洗礼下已荡然无存,通过对历代雕塑遗产的研究能充分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和形态。雕塑艺术越来越强烈的证明它是时代、思想、感情、审美观念的结晶,是社会发展形象化的“甲骨文”,是一代一代人向往追求的体现,这也同样需要我们一代代人去保护和发扬。

公共性是指在社会条件下的一种公开与认同,它具有社会的普遍意义,而公共艺术这个概念是它的派生。这个词汇的定义在欧美文化圈中也存在着相似的不够明确的问题。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涵盖了部分传统和现代的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成为公共艺术的首要条件是它所具有的公共性。公共艺术是一种思想态度,而不是某种具体的形态和风格。公共雕塑的定义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雕塑概念,它是在广义上的造型艺术中来探讨的。传统公共雕塑的发展,为现代造型艺术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也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创作思想。雕塑艺术在传统公共艺术别是在社会公共环境中起到了视觉焦点和标志的作用,它是环境艺术设计中重要的表达方式,公共雕塑以它独有的空间语言、材质和造型结构,能让人们感受到它的形式美感和审美内涵。公共雕塑能够让观众真正融入到一种心旷神怡的公共关系中,所以公共雕塑才能成为构成整体环境艺术有机的一部分。

一、雕塑艺术与公共环境的和谐统一

1.雕塑艺术与公共环境的和谐统一

雕塑艺术与公共环境的和谐统一是雕塑艺术成功的关键,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艺术的魅力,使雕塑的公共性、环境性、艺术性得以体现。雕塑艺术与公共环境的结合,是公共艺术发展的一大表现,所谓的公共艺术,是指艺术家以艺术服务于社会公众为前提,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创作于特定公共环境相融合的艺术作品,并丰富人们的审美体验。雕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是雕塑公共性、环境性、艺术性的完美体现。这就意味着雕塑已不再只是艺术家单单为艺术而创作的艺术品,同时在本质上雕塑已经日益发展为公众行为,雕塑是整体环境的一组成要素,处理好雕塑艺术与公共环境的关系,雕塑作品的设计才能成功,两者才能相互依存、彼此受益。

2.雕塑艺术与公共环境的和谐统一

有利于美化和改善环境,提高公共环境的质量。雕塑以公共环境作为载体,以其独特的艺术形象和深厚的人文内涵,为公共环境增添了美感,给观赏者带来了极高的视觉美感。相反,如果雕塑设计者不考虑环境因素,甚至还会造成公共环境的视觉破坏。城市雕塑通过在不同的环境中放置独特的城市雕塑,来营造美景,点缀城市景观,平衡广场等偏实用性建筑的审美功能,美化环境。

3.雕塑艺术与公共环境的和谐统一

有利于实现艺术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增强人文气息,提高审美情趣。雕塑艺术与公共环境互为主体,空间环境为雕塑提供了展示空间,而雕塑又为空间环境增光添彩,具有艺术性的雕塑艺术记录着历史事件,承载着这一大背景的历史文化底蕴,对人们的思想及审美情趣有着极大的影响。与环境相结合的雕塑艺术,通过表达特定的空间意境与氛围,以鲜明的视觉形象给观赏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引感共鸣。

二、雕塑艺术与公共环境的相互协调

1.雕塑的形式风格设计应与环境相协调

雕塑具有丰富的艺术形式,其形式结构和风格也是复杂多变,环境的差异性,决定了艺术作品必须呈现出相应不同的风格与形式。形体美是雕塑形式结构与风格出彩的灵魂,同样的材料及工艺,却能创作出与环境和谐交融的不同优秀雕塑作品,优秀的雕塑艺术通过自身的形式结构及风格特征,与周围空间环境相呼应,以空间为依托,同时雕塑以其独特的审美影响力来维系空间环境,最终达到雕塑形式结构与风格设计与环境相融合。

比如中国传统的石狮造型的雕塑,应该放置在带有中国传统格调和庄严肃穆的建筑环境中,这样才能最好地凸显出两者威武宏伟的特点;而园林雕塑则应结合园林恬静闲适的特点,如意大利的《木雕群》,以其独特的艺术形象给人以轻松愉悦之感;再比如丹麦哥本哈根海滨公园里的《美人鱼》便是与环境完美融合的典范,美人鱼雕像倚坐在海边的礁石上,与礁石、天光、海水和迷蒙的倒影交相辉映,营造出美好恬淡的氛围。

2.雕塑的尺度大小设计应与环境相协调

雕塑的尺度体积大小也是雕塑作品设计中的关键,如何将雕塑作品的魅力完美表现出来,同时又与周围的空间环境达到和谐的视觉效果,是雕塑艺术家必须考虑的问题。其中,纪念性雕塑和主题性雕塑在尺度与体积的设计上都较为庞大,装饰性雕塑的形式则较为自由灵活,并无尺度和体积的限制。在设计雕塑的尺度与体积时,应与周围的建筑、地面实际空间以及观赏者的审美心理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高水平的美感。

四川的《乐山大佛》体积极其庞大,陕西《秦始皇兵马俑》规模超前,数量众多,美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的瀑布》雄伟宽广,这些雕塑作品都以恰当的尺度与体积,加之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交融,给人以迫人的气势和宏大无比的气魄,鲜明地表达了作品的主题;而如无锡的雕塑《小阿福》则以小巧的体积给人以可爱玲珑的审美感受。

3.雕塑的材质选择应与环境相协调

构成实体的物质材料也是设计雕塑作品时需要考虑的关键,雕塑本身的材质所具有的审美感受经由它的质感、色彩及肌理作用于观赏者的视觉,从而产生审美感受,如今现代工业的进步使得制作雕塑的材料更加多元化,为雕塑与环境的完美契合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雕塑艺术的材质,一方面要与雕塑的主题相融合,此外,雕塑的材质也受到所处环境的制约,通过合理运用材质来与环境更好地交流与沟通,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

《奥运精神》这一雕塑采用不锈钢加工成具有强烈动感的彩色线条,不锈钢的材质与充满现代气息的北京体育场环境和谐交融,表达了体育运动的多姿多彩和生命的活力。西汉名将霍去病墓前的石雕采用天然砂岩,这一材质不仅突出大写意风格,还与雄伟连绵的山脉和肃穆壮观的陵寝和谐交融,与环境充分结合的雕塑理念可见一斑。

4.雕塑的主题内涵应与人文环境相协调

雕塑并非独立的艺术品,将雕塑放置于特定的环境中,必定有其人文价值。不同的环境,承载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不同环境下的雕塑,也承载着不同的人文内涵,人们对雕塑的欣赏,不仅仅在于雕塑优美的外观和技艺的精湛,更应该从雕塑中了解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氛围。

雕塑《五月的风》放置在东海路五四广场,它是精神的象征,弘扬着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五月的风、钢铁的风,其火红的颜色和螺旋上升的造型衬托着周围的人文环境,与五四广场的环境和谐统一。

三、结束语

黑格尔说:“雕刻则把精神本身表现于在本质上适宜于表现精神个性的肉体眼前……凭它自己而独立地站在那里。”雕塑是三维立体的造型艺术,人们不仅可以多角度获得审美享受,还可以与周围的环境相结合,体现更多的内容和意义。处理好雕塑艺术与空间环境的关系,实现两者的相互衬托相互交融,是雕塑艺术的生命力所在。将雕塑的形式、尺度、材质、颜色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机结合,是推动雕塑艺术深入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施慧.公共艺术设计[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2]刘骥林.环境雕塑[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第4篇:雕塑的艺术风格范文

刘开渠(1904年~1993年),男,江苏徐州府萧县人(今安徽)。雕塑家,早年毕业于北平美术学校,毕业后任杭州艺术院图书馆馆长。后赴法国,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雕塑系学习。归国后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其艺术风格融中西雕塑手法于一炉,手法写实,造型简练、准确、生动。

刘开渠创作了《淞沪战役阵亡将士纪念碑》等一批反映抗战题材的艺术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领导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创作工作,并创作其中的《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及《支援前线》《欢迎》等浮雕。先后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杭州市副市长、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院长、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他还担任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主任等。著有《刘开渠美术论文集》,出版有《刘开渠雕塑集》《刘开渠雕塑选集》等。以其名字命名的刘开渠奖、刘开渠根艺奖,分别代表着中国雕塑界和中国根艺美术界的最高奖项。

刘开渠作品写实,手法细腻含蓄,造型严谨、朴实,结构解剖准确。精于西方写实雕塑技法,又注重继承中国古代雕塑的优秀传统。人物神完气足,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风格。刘开渠的雕塑具有明显的绘画性和意象性,语言精练。当许多中国人奔赴西方学习雕塑时,西方雕塑家也来中国借鉴中国古代雕塑。刘开渠却自己开始个人风格的雕塑创作,刘开渠的雕塑在西洋写实雕塑的基础上,继承中国传统雕塑简练、单纯及线画的表现方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作品融中西雕塑手法于一炉,手法写实,造型简练、准确、生动。

刘开渠一贯主雕塑艺术在“创造一种新境界”的同时,应该起到“明劝戒,着升沉”的作用。其对雕塑创作与教学也作过理论研究,他的思想对中国雕塑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刘开渠以毕生的精力将西方的雕塑观念和技巧与中国的民族精神和审美形式相融汇,创造了许多代表20世纪中国雕塑最高成就的作品。他以自己的实践颠覆了明清以来中国雕塑塑造泥菩萨的传统,将中国雕塑引入到国家层面的公共空间,并成为20世纪公众喜爱的公共艺术形式。他以富有独特气质的雕塑语言讴歌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创立了中国雕塑的现代风范,形成了朴素、洗练、沉稳和重于内在生命表现的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雕塑开渠、奠基。

第5篇:雕塑的艺术风格范文

【关键词】汉代雕塑;艺术审美;美学特征

汉代雕塑在艺术选材上,巧妙地利用天然大体块石料的外形特点,综合雕塑艺术手法,运用线刻、浮雕等手段,展现出一种大气拙朴、传神写意、灵动浪漫、温婉恬静的美。同时,又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汉代艺术的审美情感,雕塑造型中充满了强烈的运动感和内在的力量感。汉代雕塑的初衷并不是单单为了审美的需求,更多的是在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和信仰需求,而附加的审美功能,也使得汉代雕塑艺术特征在中国传统艺术审美中更加丰富多彩并充满与众不同的魅力。

一、汉代雕塑艺术的“拙”“大”之美

在汉代雕塑历史发展长河中,汉代雕塑艺术自身的整体风貌把握的是“拙”“大”,主要代表雕塑作品是霍去病墓地的大型石刻卧马(图1)。从霍去病墓石刻造型艺术审美特征中,可以看出石刻卧马展现出毫无装饰的大气与朴拙;从石刻卧马的造型及神情可以感受到静中有动,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突显汉代艺术的审美意识,折射出当时汉代雕塑艺术整体造型之中的一种大气与古朴笨拙相结合的动力感。从霍去病墓地石刻对象选用的大量动物题材,以及石刻卧马从形到神的静与动,可以感受出汉代雕塑艺术追求的精神层面是将写实与写意艺术手法相结合,从而表达一种道家对自然情趣的追求。与秦兵马俑雕塑不同的是,汉代雕塑艺术有自己的符号美学追求,当时的汉代雕塑并没有延续秦兵马俑雕塑通过写实表达雕塑艺术品质的道路,而是走向另一条创新之路,而这条雕塑艺术之路代表了中国艺术美学发展方向的主流,就是从图像符号的视野来研究汉代雕塑艺术。汉代雕塑艺术追求的是一种线条美——粗实、拙朴,这种线条与造型折射出符号的意思,即为一种具有图像性、可模仿的符号呈现。汉代雕塑艺术线条的符号性代表的是对当时时代面貌的写照,而进一步探讨的话,汉代雕塑艺术是受当时人们思想情感的艺术表达影响,具有很强的象征性。从霍去病墓地的大型石刻卧马可以看出,这一条条的雕塑痕迹折射出的大气而拙朴的美是汉代雕塑艺术不懈的追求。如此大气、拙朴的壮美,将汉代雕塑艺术要展现的张力和物象的生命活力追求到了极致,为当时时代的整体艺术审美风貌提供有力参考。为了达到朴拙雄厚的审美效果,当时的雕塑工匠们不仅特别着力于雕塑的总体气势美和总体动态美,而且尽力以大手笔雕之。因此,无论是艺术美学比例、动态,还是雕塑神韵,都竭尽所能地夸张。在选材方面,工匠们巧妙地利用大石块营造整体感,这是主张追求大气、拙朴美的结果。从当时汉代雕塑艺术总体造型上可以明显看到弧线造型的雕塑特点,这延续了青铜雕塑艺术的优点,也受到楚文化的影响。同时,在当时物质基础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汉代雕塑在选材方面主要挑选厚重的体量,采用大块面积的展现方式,不会去精雕细琢,只求大意蕴的表达方式,这也赋予汉代雕塑艺术风格一种笨稚、拙朴的大气美。

二、汉代雕塑艺术的“浪漫生动”之美

以霍去病墓地的大型石刻伏虎为例(图2),猛虎做伏状,伺机捕抓猎物,全身刻有波浪纹,展现出皮毛的丰满与轻柔,卷曲线条在背上带有动态的浪漫感。汉代雕塑艺术中呈现出的一种灵动、浪漫、写意的美感。这样的艺术特征主要归结为受汉代雕塑艺术的楚、汉文化底蕴影响,主要是强调楚汉文化的结合,且以楚文化为主导所产生的汉代艺术美学风貌以及其浪漫精神。虽然汉代在制度上是继承秦制,但文化艺术特征上,汉代却仍然保持了南楚故土的乡土本质。所以汉代艺术中楚文化是占主导的影响因素,与先秦的理性精神相辅相成形成了汉代艺术风格,影响着当时的汉代雕塑艺术审美。此外,从石刻伏虎凶猛的神态与浪漫轻柔的卷曲线条,能够看出汉代艺术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艺术审美上的一种非写实性的具象表达方式。在整体艺术造型中追求气韵灵动的意象性与象征性的艺术特点,也是中国传统雕塑艺术中精神风貌的主要追求。象征性的表达不仅是艺术表现的形式及目的,同时通过这种方式也能自然而然地表现出审美的情感,在霍去病墓伏虎的雕塑造型中就充满了强烈的外在运动感和内在流动的力量感。正是这种非写实性的表达,让汉代艺术充满着一种夸张与浪漫的美感。霍去病墓地的大型石刻伏虎具有的逼真写实与传神写意的艺术特征,反映出秦、汉两代雕塑艺术风格的差别。由于秦、汉两代社会发展状况和治国思想的不同,以及审美认知、文化传统和哲学思想的差异等,造就了秦汉两代艺术审美风格的不同。秦代雕塑更逼真写实,而霍去病墓地的大型石刻伏虎的汉代雕塑则巧妙地利用天然大块石料的外形特征,综合运用线刻、浮雕等手段,展现出传神写意、灵动简约的线条浪漫美感。因此,在汉代雕塑艺术中看到更多的是在大气磅礴之下所形成的一种接近浪漫主义的夸张、灵动和天真的审美特征。

三、汉代雕塑艺术的“雄浑刚健”之美

汉代审美精神的底蕴可以归结为战国时代的社会实践,而战国时代的精神风貌可以用“雄豪”两个字来概括。据《史记》记载,霍去病因有战功,死后陪葬武帝茂陵旁。如今汉代雕塑“马踏匈奴”不仅是古代战场的缩影,而且突显出石刻战马风格庄重雄劲、深沉浑厚,用“雄豪”两个字来概括再适合不过了(图3)。“雄”从总体上说,是指一种囊括天下的气势、吞吐宇宙的雄心;“豪”是指汉人对艺术美学不仅追求自由、洒脱、奔放的生活,并享受生活的开放性心态,追求自我个性的发展。它们都是汉代审美精神的基本侧面。这种雄豪精神中包含着一种雄浑刚健之美,构成集雄豪刚健于一体的汉代美学追求。因此,简单地把汉代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概括为拙朴而大气或者浪漫而灵动是不够准确的。从汉代艺术精神追溯到当时的传统文化精神,汉代艺术审美所体现的主要是汉代儒家、道家的传统文化精神,具体为包容精神、浪漫精神和雄壮气象风貌的总称,并且彼此相交、互融其意。这类艺术精神是对气韵雄厚、创新前进的汉代精神风貌的反映,对后续艺术审美的发扬具有划时代的典范意义。而汉代艺术精神风貌能够归纳为如下三点:第一,包纳精神,表现为汉画造型结构思想上的天人宇宙自然模式和艺术形式上的充实之美;第二,浪漫精神,受到了楚文化的影响,表现出夸张的动态美以及雄浑博大之美;第三,雄豪气象,表现为生命的张力和动感流动的瞬间,对刚健之美的追求。笔者通过对汉代雕塑艺术精神的研究,折射出汉代艺术的审美文化和思想风貌,综合了三个方面的艺术美感来表述汉代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但是它们也相互融会贯通。霍去病墓地的大型石刻马踏匈奴也折射出汉代艺术的博大充实、雄浑刚健之美。以霍去病墓石雕群为切入点,能够看出中国汉代的雕塑艺术明显吸收了外来艺术——中亚和西亚艺术影响来加以融会贯通。这种避免早期雕塑技法生拙的弱点,来发扬气势雄壮的外在优势和内在流动张力处理的形式,成为汉代艺术风格的一大特征。而汉代不但延续和发扬前代优秀的艺术传统,并且大胆地吸取和借鉴外来艺术,以深厚雄大的气势展现出充满自信和创造活力的汉代精神风貌。

结语

汉代雕塑艺术审美特征中的朴拙、浪漫、刚健、恬静之美,体现中国民族美术写意大气魅力,丰富了汉代雕塑艺术以及汉代美学。笔者认为,这种汉代雕塑艺术美学中对所谓的“大”的追求,其根源是一种趋向崇高之美的体现。结合对汉代各个方面的了解,可以发现汉代艺术审美中正是体现出这样一种自然大气崇高之美,即一种诉诸于心灵上的生命本质力量。

参考文献:

[1]叶颖博.符号学视野下的雕塑艺术研究——以汉代雕塑为例[J].科教文汇,2009(36).

[2]孙常吉.两汉时期雕塑造型艺术的特点及成因[J].艺术教育,2014(10).

[3]肖长生.论中国古代雕塑的线条[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

[4]刘娜.浑然天成茂陵国宝——浅谈城市旅游雕塑[J].现代交际,2013(5).

第6篇:雕塑的艺术风格范文

【关键词】宋元;明清;雕塑

1 中国宋元时期雕塑

宋代的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出现了以城市为中心的社会,壮大的市民阶层也具有了代表市民趣味的审美观念。具有代表性的是关心现世生活的程朱理学的兴盛,以及关注来世的虚无缥缈的佛教的衰落。因此,世俗化的内容和风格是宋代的佛教雕塑明显的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造型方面,由意象转向具象,刻板的形象变得生动起来。在这一时期,无论是道教还是佛教雕塑,都一改隋唐时期的刻板模式,具象的造型出现了生动且极富有情趣的变化。反映雕像的形体结构的刻画手法使之在造型上摆脱了前朝宗教的束缚,淡化了崇神性的特征,更加强调和突出人的特点。

第二,题材上,前朝的雕塑只刻画单一的佛教内容,宋元时期则转向为注重现实生活情景,生活气息变得浓郁起来。宋代的雕像内容由单一的佛教内容向现实生活方向发展,融合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第三,在艺术审美上,雕塑特色变得平易、典雅、亲和,一改前朝的雄伟、庄严的气魄,虽然宋代的雕像也具有十分浓厚的宗教内容,但与现实生活内容结合的形象却变得越来越多起来,不仅在形式美感上有所追求,同时准确表达了注重内容的倾向,浓郁的纯朴生活气息和世俗信仰被更加强烈的体现出来。

元代的雕塑也可以被大体的分为两类,即宗教题材和世俗题材雕塑。其中数量较多,质量较高的仍然为宗教类雕塑这一类型。在元朝各种不同的社会因素作用下,一些新的形式特征在雕塑艺术的塑造中出现了。例如,进一步发展的世俗化特征、各种不同材质的广泛应用、趋向绝迹的陵墓仪卫雕塑、更具戏剧化的组雕构图处理、雕塑艺术绘手法的普遍应用等,这显示出虽然元代雕塑在整体中走向衰落,但在某些方面却出现了新的手法和特点。

元代几乎没有修建大型的石窟造像,代之以各种砖雕、陶瓷雕塑、泥塑的出现,以及大量制造的以金、银、铜为材料的各种金属小型造像,其中不乏艺术价值较高的作品,例如,景德镇的青白瓷塑、浙江省的龙泉青瓷,都是陶瓷造像中艺术价值最高的珍品。喇嘛教则兴盛于、青海、蒙古等地,在他们的宫廷和寺院中,出现了大量用于高级官僚祭祀的金属小型佛教雕塑造像。这类生动逼真、造型精致的小型佛教雕塑代表了雕塑的最高水平。在中国北方,则出现较多的陶质雕塑,这些陶塑大多质地粗糙,艺术价值不高,一般用作明器,供人们陪葬使用。

再来看元代的佛教雕塑,它褪去了相对神秘的的宗教色彩,转而表达注重现实生活中的情趣,这点与宋代是有着承前启后的关系的,雕塑的艺术形式主要表现对人世、历史和社会生活的热爱,而不再是对超越现实的虚幻世界进行描述,占据主置的艺术内容是日常生活,作品中怪诞神秘的成分越来越少了,雕塑艺术冲破了戒律清规的宗教限制,把更加贴近生活的世俗化形象作为创作的重心,与隋唐时期的佛教造像有着很大的不同,在元代,世俗化已成为主流,对现实的反映成为了艺术表现的主体,除了具体的形象外,虽然神话故事仍然是元代组雕的故事情节,但更多的世俗情感已经是融入其中,构图更加注重情节性与完整性,人性化的特点更加直接的体现出来。

2 中国明清时期雕塑

世俗特征在明代的佛像雕塑中更加显著。在佛教造像中,除泥塑外,木雕也出现了。罗汉像在造像题材上最值得称道的类型。这时期的罗汉像数量最多,占据此时佛像造像最重要的地位。与宋代造像相比,明代的罗汉像气韵不够生动,更不具有唐朝佛像瑰丽大气的造型风格。在技法上,虽然堆金描银的手法富丽堂皇而且细腻,对细部衣纹有现实的表现,却远远赶不上不拘形式和生动自然的宋代雕塑。在程式化特征的束缚下,明代罗汉像在整体的作风与技法上都不及宋代,水而降低了。

中国彩瓷在明清两代进入了高度发展的繁荣时期,大量的五彩、青花、霁蓝、霁红、窑变花釉等颜色釉装饰在陶瓷雕塑中被采用,明代景德镇陶瓷雕塑在制作工艺上,普遍采用的手法是模型印坯成形,从而大幅度提高产量。由于以泥土塑成的模印较疏松、粗糙,导致雕塑产品显得模糊和形体呆笨,失去了宋、元时期捏制泥塑的清晰、灵巧。但简朴、粗犷的风格自宋、元时期至明代却保持了下来,以渲染作品气氛、丰富作品色彩为目的的填、涂、点、提的的技法,使人领略到作品自然生动的美感。到嘉靖、万历时期,彩瓷发展的风格又出现了变化,器型变得更大,胎体加重,浓烈鲜艳的颜色,密满繁琐的纹饰。使得雕塑显得华丽俗艳有余,而高雅秀美不足。

清代宗教雕塑中的大中型石窟造像已基本停止,陵墓及其它建筑中仪卫性雕刻的特点,总体上反映了神权与皇权的逐渐衰微,佛教雕塑主要集中在寺庙内。从总体上说清代寺庙中的佛道教造像失去了往日庄重威严的气氛,流于堆饰和繁琐,失去了淳朴和高雅,市侩气显露,呈现出的是一派世俗化与个性化气象。

总体来说,清代陵墓雕塑不具备秦汉、盛唐的气韵,但在造型特征上也具有独特的风格。清代帝陵雕塑作品富于装饰性、生动细腻,呈现出一种卡通的风格,具有一种调侃的意味,表现了作者造像中装饰性、把玩性、趣味性的强烈兴趣,更接近于当代雕塑的样式。因此我们说清代雕塑是由宗教、皇权雕塑向现实主义雕塑过渡的重要时期,它是中国雕塑从形而上到形而下转变的标志。

清代小型工艺品雕塑分为宫廷和民间的两类,宫廷工艺品雕塑雅秀、精巧,制作精工细致,作色添彩均有一定的章法,其令人眼花缭乱的繁琐程度,达到鬼斧神工的效果。民间雕塑则具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和个人风格。其竹雕艺术的精粹以嘉定和南京两地最负盛名。其作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具备实用功能的作品如笔筒、镇纸、扇子和其他文房用品;另一类,为纯把玩性艺术品,如挂屏和竹根圆雕等。在题材内容上,具有人物、山水、花鸟、树石等各种类型,同时将书法题诗、题字等刻在作品之上,深得文人士大夫的喜爱。各种刀法如深刻、浅刻、透刻、圆雕等的灵活运用,使清代雕塑第一次形成了鲜明的地域色彩和个人风格。在题材、技法、材质的运用上都较前代有了很大的进步。

总之,从中国宋元时期到明清的雕塑特征,充分展现出了中国古人无比的创作激情和才华,其艺术成就充满了浓郁的中国气息和文化素养,为世人所称道,为世界所赞叹。

【参考文献】

第7篇:雕塑的艺术风格范文

近年来,现实主义一直受到当代文艺思潮、艺术形式、观念以及装置设备的影响和冲击,进而被加以质疑。在如今这个多元化的艺术中,现实主义雕塑仍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而在发展现实主义艺术的进程中,雕塑的重要性和意义更是难以估量的。

现实主义雕塑艺术的概念

雕塑这种艺术形式,能够表现出很强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它能将人的精神理念和思想感情通过物质这个媒介表现出来;它的存在方式占有一定的空间体量,其艺术特点是可视、可触、可知、可感。现实主义是一种基本的创作方法,在美术中,现实主义是以法国为中心的,其影响力已经遍及欧洲各个国家。如实描绘现实生活就是其主要的艺术特征,雕塑艺术形式的生命就是揭露批判社会黑暗,这使得雕塑的真实感和现实感得以存在。

中国现实主义雕塑的发展

在20世纪初期,中国传入了西方现实主义雕塑,而我国现实主义雕塑艺术也开始了不断的自我发展历程。这一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明显的阶段:

第一阶段:20年代初期至新中国成立。先后培养出了第一批中国雕塑艺术家,使中国的雕塑艺术的基础得到了奠定,对其发展也起到了启蒙作用。抗日战争爆发后,这一时期主流的艺术作品大多直接反应人们的生活状况,可以说,在该阶段,雕塑艺术的发展受到了时代的影响,初步使写实风格的中国现代主义雕塑艺术得到了奠定。

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雕塑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该时代极为重要的主题,就是将那段壮阔波澜的革命岁月运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出来。60年代,四川泥塑大放异彩,《收租院》采用了叙事手法,真实再现了当时地主剥削劳动人民的场景;到了80年代,中国雕塑则从写实主义向现实主义进行转型,第一次使中国雕塑艺术走向了分水岭。

第三阶段:90年代至今。90年代以后,文化艺术事业开始不断的发展,雕塑创作观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很多艺术家都想用创新的办法来确立自己的艺术风格。但是具有丰厚艺术魅力的现实主义得到了众多国内创作者的重视,因此也涌现出了诸多优秀雕塑创作者,使新时代下,中国的现实主义雕塑风格正在蓬勃发展。

当代现实主义雕塑的创作特征

1.时代性

紧密的与时展相连接,就是现实主义具备的一个最大特点,中国当代现实主义雕塑也很好的继承了这一点。多数雕塑创作者都将当下的生活作为关注点,视之为最重要的表现对象和素材来源,将自己独特的思考融入到对当代人们的生活中,并对其精神进行再现,进而使作品更具备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观、价值观。

2.社会性

当代社会正在不断的发展,人们在生存方式和生活环境上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针对这种变化,人们经常会产生无助感和困惑感。面对眼前摆放的艺术作品,人们希望能够与其进行交流,进而获得精神慰藉。在此情况下,很多创作者在进行现实主义风格雕塑的创作时,都相应的减少了追求个性化的形式,而是对写实本身更加注重、对观众与作品之间的互动更加关注。

所以说,传统的创作观已经被这种社会性的需求所颠覆了,一个艺术作品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完美的艺术形式。但评价一部作品成功的关键所在是看作品能否被当下的社会、文化、群众所接受。

3.民族性

众所周知,“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当代雕塑艺术正在进行多方面的大幅改革,并在传统民族艺术中得到了众多的借鉴与启示。运用这些民族技艺方法,不但使趋同化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避免,还将我国现实主义雕塑的品质和风貌集体的展现了出来,另当代雕塑具有了崭新的生命力。

当代现实主义雕塑的重要意义

每个阶段的科技水平、政治文化、美术发展史,都深深地影响着现实主义雕塑艺术的发展。因为现实主义的流动性,所以总体来说,当代雕塑艺术是在不断与时俱进的,并非停留在静止状态的创作中。现实主义是一个永久性的、挥之不去的话题,随着社会环境的进步、时代背景的变化、审美观念的改变,现实主义也在不断的发展。

现实主义在改革开放前后,成了艺术创作的主流,很多艺术家都以此为雕塑创作的思路。但当代艺术已经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进行发展,艺术创作手法不仅仅被局限于现实主义中,而是变成了创作手法的部分之一。虽然部分人对现实主义表示反对,但仍然不会停止现实主义雕塑艺术的发展,雕塑这种艺术形式是无法被其他形式艺术所取代的。通过现实主义雕塑艺术作品可以回顾与记录历史、缅怀典型的人物和事件。虽然当今艺术已经走向多元化,但是现实主义雕塑艺术仍然是这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现实主义艺术进程中,雕塑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8篇:雕塑的艺术风格范文

关键词:陶瓷雕塑产品;产品设计;发展概况;设计特点

陶瓷雕塑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工艺和艺术形式,既有需要严格遵循制作程序的科学性,又有体现时代风貌和创作者强烈个人风格和意志的艺术性,还有消费多元化趋势下的商品性。在陶瓷雕塑产品设计中,设计者既要注重设计产品的实用性和美观性,又要在设计概念中融入传统文化和历史内涵的传承延续性,用丰富的设计语言体现产品价值,烧制出极具艺术生命的陶瓷雕塑作品,在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同时推动陶瓷雕塑产品设计产业的发展。

1 掌握陶瓷雕塑产品设计的发展概况

陶瓷雕塑是将陶瓷和雕塑有机结合,通过艺术设计、创作和加工而塑造出来的更具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陶瓷产品,这些陶瓷产品可摆放于园林、寺庙、博物馆而具有欣赏价值,也可因其历史文化内涵而具有收藏价值。我国的陶瓷雕塑产品设计可追溯至隋唐时期,自那时起极具智慧的工匠即可创作出风格多变、质地良好、外观精美的陶瓷雕塑作品。随后经过岁月的沉淀、历史的洗礼,我国陶瓷雕塑产品至明清时期已享誉世界。当代陶瓷雕塑既有历史文化的厚重感,又有现代设计加工工艺的不断改进,设计者用更加多样、多变的表现形式和更具创意的表达方法设计出新颖的、满足客户设计需求和消费者需求的陶瓷雕塑产品。

2 了解陶瓷雕塑产品设计的主要特征

现代陶瓷雕塑产品设计者大部分倾向于在设计概念中渗透历史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此外,还会强调个人意愿和风格的表达,通过产品O计,传递设计者的设计情感和信息,营造印象深刻的视觉效果和视觉冲击,使消费者或观赏者体会到陶瓷雕塑产品的概念和内涵。陶瓷雕塑产品设计具有特有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陶瓷雕塑产品设计者的设计目的十分明确

在进行陶瓷雕塑产品设计创作之前,设计者已对设计风格、需求阶层有明确的设计目的,以设计目的为中心,将个人创作灵感、设计原则原理、表现形式和设计方法融入设计中,从而创作出满足客户设计需求和市场消费需求,体现产品实用性、观赏性和收藏价值的设计作品,使消费者得到精神和物质上的满足,推进陶瓷雕塑产品设计不断改进和推陈出新。

2.2 陶瓷雕塑产品审美需求多样化

首先,就陶瓷雕塑产品本身而言,因其创作原材料、设计原则方法、设计过程、制作工艺等均充满多变性,使陶瓷雕塑产品作为审美客体就极具多样性。其次,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的设计灵感也充满了偶然性,这就使得设计概念和创作方法具有不确定性,所有这些偶然和不确定的因素使得陶瓷雕塑设计产品呈现于审美主体面前时,设计产品具有很大的自由性。此外,时代的发展进步推动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和提高,不同时代背景和流行趋势下人们对同一设计风格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审美评价,这也就是所谓的审美主体的自由多变性。陶瓷雕塑产品作为审美客体需要获得主体的认可并服务于主体。消费者作为审美主体,其审美需求会随着阅历的积累、心态的变化而发生改变。陶瓷雕塑产品设计者需要随时掌握市场需求和审美需求对产品设计进行调整,以创作出更加迎合消费者精神和物质需求的陶瓷雕塑产品。

2.3 陶瓷雕塑产品创新多变

陶瓷雕塑产品自被创作出来就逐步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喜爱,历经隋、唐、宋、元、明、清乃至近代和当代,涌现出大量风格鲜明的产品。朝代的更迭、时代的发展使得大众审美观念变化更新,正是由于陶瓷雕塑产品设计能够及时适应不同时期的时代特点和审美需求,具有鲜活的艺术生命力,满足消费者的多重审美需求,才能够在历史长河的推进中不被淘汰而获得长足发展。

3 把握陶瓷雕塑产品设计的要求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在向更高水平迈进,自然也就对陶瓷雕塑产品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者在进行陶瓷雕塑产品设计时必须兼顾产品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实现设计产品功能多样性。纵观不同历史时期陶瓷雕塑产品设计特点,其中既有以结合书法、绘画而丰富作品内容的表现手法,又有或豪放或婉约的创作形式,造型优美、风格多变。当代设计者可以在借鉴前辈创作经验的同时,融入更多现代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不断实现更高的艺术追求。陶瓷雕塑产品在体现艺术价值的同时,还需要满足一定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要求,并在设计理念中融入传统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使陶瓷雕塑产品具有双重甚至多重生命力。

4 着眼陶瓷雕塑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

4.1 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中谋求发展

对于当代陶瓷雕塑产品设计工作者来说,在民族化与全球化的碰撞中探寻一条适应时代潮流、兼顾民族性和全球化趋势的发展道路是推进陶瓷雕塑设计的必由之路。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推进,陶瓷雕塑已从传统的精英艺术转变为如今的大众艺术,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也逐步回归主流和多元化,以传统作为基础,复苏手绘艺术、融入民族题材不断进行创新,使陶瓷雕塑产品顺应时展趋势和主流,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在民族性与全球化的碰撞中实现自身的飞跃发展。

4.2 在多种艺术形式的不断融合中谋求发展

当今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以及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不同国家、民族间的文化和艺术形式相互碰撞交流、相互借鉴渗透,涌现出大量新颖的创作手法和艺术表现形式,陶瓷雕塑产品设计理念和形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例如,在陶瓷雕塑设计中融入现代绘画造型手段和绘画技法,再对传统壁画的表现形式加以借鉴,使创作出来的产品具有全新的形式美感和视觉体验,并试图应用于建筑装饰设计,深入发掘陶瓷雕塑的应用前景,深化陶瓷雕塑的开发应用。陶瓷雕塑产品设计需汲取传统技法的精髓,又顺应时展要求,力求在众多的艺术形式的碰撞融合中得到长足发展。

5 结语

陶瓷雕塑产品设计的发展需要设计者在深刻理解陶瓷雕塑产品设计历史发展概况的前提下,时刻掌握陶瓷雕塑产品设计的特点、要求和发展趋势,结合传统或现代的艺术创作手法设计出,兼顾产品多重性价值的实现,既体现陶瓷雕塑产品更高的艺术价值,又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的高价值产品。中国作为陶瓷大国,其陶瓷雕塑历史悠久,创作形式丰富多样,艺术价值用“深厚”二字不足以表达,足以引领世界陶瓷雕刻设计潮流,中国的陶瓷雕塑艺术家更是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陶瓷雕塑艺术作为自己的职责和义务所在。作为陶瓷雕刻产品设计从业者的我们,应对中国传统与现代陶瓷雕刻理念和精神有所感悟和升华,顺应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推动陶瓷雕刻产品设计迈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创作出质地更加精良、独具匠心、形神兼具、艺术与实用兼备的陶瓷雕刻产品,始终引领世界陶瓷雕刻产品设计潮流,为陶瓷雕刻艺术创造一个更加绚丽多彩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李光涌.浅谈陶瓷雕塑产品设计研究[J].艺术科技,2015(08):86.

第9篇:雕塑的艺术风格范文

关键词:写意特征;写意风格;陶瓷雕塑

0引言

陶瓷雕塑是一种传统的造型艺术,它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吸收了很多来自中国绘画的创作技法,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对于意境的追求――重神似,轻形似。在传统的中国画的创作中,写意是要求用简单凝练的笔画,三点两点勾勒出物象的神情意趣,以创造生机盎然、灵动飘然的艺术境界,留给人足够的艺术想象空间,在观众的欣赏过程中提升作品的艺术美感。而陶瓷雕塑的写意也正是源自于此,着重用简练粗犷的手法,捏造出物象的意态神韵。但是鉴于陶瓷雕塑不同于绘画的材质,以及不同的创作手法,它也有自己独特的写意风格与写意特征。如果我们把绘画当做是一种“水”的艺术,那么陶瓷雕塑就是一种“火”的艺术。因为在陶瓷雕塑的创作中,必须要经过火的锤炼才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作品。而且陶瓷雕塑的胚体在煅烧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可预知的形态变化、失缺、扭曲、凹陷等情况,这就丰富了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的写意性。不仅如此,陶瓷雕塑的不同题材的选择、不同赋彩手段的使用等因素都会造成写意风格的多样性。

1陶瓷雕塑的写意特征

陶瓷雕塑对于物象神似的追求,必然导致在创作的过程中陶瓷雕塑的写意具备两个不同的特点。一是模糊性。写意是介于写实与抽象之间的,在追求艺术美感时,创作者不会一味的为了追求抽象的美感而完全舍弃对物象的形貌与细部的描绘。而会采用一种朦胧化的,具有不确定性的表现手法去描绘刻画对象的形象特征,这就使得作品呈现出一种模糊性。就像摄影艺术讲求的“虚化”,可以大致的看出所要表现对象的情况,但是无法具体说出它的细部特征,似又不似。极大地扩展了作品的内在表现力,观众在欣赏时就多了一份想象的空间,多了一份把玩的意味。似曾相识,隐在云雾中,艺术内涵从内而外的扩张弥漫,产生出视觉及心理的张力。二是高度的凝练性。写意大都给人一种高度概括、简约抽象的感觉。少有细节的刻画,鲜有精细的视觉感受,更多地是突出雕塑自身的整体姿态,强调利用瓷泥超强可塑性这一特征,打造作品及其精到简约凝练的塑造能力,已显现作品的基本形态或者隐含其中的主题。对于陶瓷特性的体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利用瓷泥的自然特性。技艺高超的陶瓷雕塑创作者,对于瓷泥的要求会比一般创作者的要求要高。因为在创作的过程中,随着技艺手法的不断改变每一块瓷泥都会形成独特的纹路肌理,这种纹路肌理是有利于写意特征表现的,合理的利用这些纹路肌理能够使得创作出来的作品精美绝伦。在中国传统的思想里是讲求人与物融,天人合一,这就要求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尊崇物质本身的特征,不能因为主观的创作思想而刻意去改变物质材料的结构,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就少了一种自然的灵气,少了一种天然的神韵。也就很难达到写意特征所讲求的模糊性了,即极其精而简约。即使能在整体上达到一种模糊性,但是在细节描绘上就经不起观赏与岁月的侵蚀了。不仅如此,准确的利用瓷泥的纹路肌理可以使陶瓷雕塑胚体进行煅烧时,减少作品发生形变的几率,提高陶瓷作品的煅烧质量,使得每一个制作陶瓷雕塑的阶段都成为对作品艺术价值的一次提升。

(2)以丑衬美,化丑为美。古语有云:“贵珠出于贱蚌,美玉出于丑璞。”这是对于美与丑相互关系的绝佳解读。在陶瓷雕塑作品创造中,这种美与丑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利用夸张的创作手法,达到将“丑”转化为美的过程。这个化的过程就要求陶艺家能够对所创作的对象具备足够感悟与理解的审美关照。现实中的丑一旦进入艺术创作领域,就要要创作者用美的眼光进行审视,用审美的情趣去对待作品的创作。一件艺术品面向大众,它要向公众传递的永远是艺术的审美价值与深层次美的内涵。而丑的物象放到艺术创作中,它一定是现实生活中丑的典型,如果一个陶艺家没有好的写意手法,就无法利用浑厚朴实、简单凝练的手法将丑的物象简单的表现出来,使整个作品呈现出艺术的美感,而只能放大局部的丑感。对丑的物象的美化,需要陶艺家从写意的方面出发,从整体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将丑化美,以丑衬美。用简洁的夸张的造型、在简化中恍现事物的真貌,在凝练的意蕴中彰显物象的精神,用极度夸张的造型衬托艺术的美感,体现美的情趣。

2陶瓷雕塑的写意风格

写意风格是基于写意特征的基础上融入陶艺创作者自己的情感、自己独特的技艺手法、自己对生活的感受体验以及长期的创作经验而形成的独具一格的风格体系。而写意风格的形成也是注重于“写意”的表现,因为艺术作品的价值就在于对于不同的观众在观赏作品的过程中都会产生不同于其他人的想法。就像我们在鉴赏文学作品时,每一个对于文学作品所描绘的人物的评价都会不同,即“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艺术作品长存于人心中,它最重要的就是对于意境的追求,对于思想内涵的体现。陶瓷雕塑也不例外。而对于陶瓷雕塑写意风格的追求我们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原创性塑造;二是创作题材的选择;三是不同赋彩手法的应用。

(1)原创性塑造。原创性塑造一方面是指作者在创造作品时需要尊崇自己内心的想法,塑造出自己想要的作品,不一定与众不同,但是必须是能满足自我欣赏的要求,运用自身的创新性思维去创作。另一方面是指多利用手工进行制造,体现人的劳动与智慧,以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在传统的陶瓷雕塑创作中,都是通过石膏模型,然后大批量的印出胚体,接着用泥浆照样式进行粘接,最后用工具进行修复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使陶瓷雕塑的棱线出现磨损,而运用手工制作就不会出现因模型的二次造型令物象出现变形走样。因为手会比模型的灵气性更大,能够更好的处理凹凸起伏的纹路肌理、线型折叠等问题。才能体现出棱线、轮廓浑厚的体积感,给人以美的感受。而这种手工的美感需要主要体现在后期雕塑制作过程中,而创造性思维的运用才是体现写意风格最主要的内容,好的意境对于写意风格很重要。

(2)题材选择。创作题材的不同会影响一个陶艺创作者陶瓷雕塑的写意风格。这很容易理解,因为所用的陶制材料一样,具有相同的艺术语言;甚至在技法上都有一定的相似度。但是不同的创作者对于题材的选择都是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得来的,人是能动的主体,其生活经验必然不同,所要表达的题材也不尽相同。这体现在陶瓷雕塑中就会形成不同的写意风格。有的创作者喜爱表现民俗风情,弘扬真善美;有的创作者喜欢反映世俗生活、市井人物等;而在不同的创作时期,写意风格也有不同的形式体现。这也是由创作者生活环境决定了创作者的生活经历,影响了创作题材,使得陶瓷雕塑的写意风格呈现不同的表现形式。

(3)设色赋彩手法的运用。陶瓷雕塑的设色赋彩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浓妆淡抹;二是返璞归真。不同的设色赋彩方法对于表现的艺术价值的主题思想存在很大的影响。“返璞归真”讲究利用陶瓷本身的涩胎本色的色质肌理纹路发挥作用,不挂釉装饰,体现一种朴素自然之美。而“浓妆淡抹”则是利用高温窑变釉彩自然流动的肌理,让陶瓷雕塑呈现一种饱满浑然天成的艺术美感。例如青釉就有一种如玉温润静雅的色泽,体现作品淡而不薄的艺术内涵。显然对于不同设色赋彩手段的使用也是有利于形成独特的写意风格的。

3总结

本文对主要从题材的选择、设色赋彩、瓷泥特性等方面着手陶瓷雕塑的写意特征及其写意风格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提出了自己对于陶瓷雕塑写意方面的一些看法。但是陶瓷雕塑的写意特征与风格的表现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它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创作手法理念的不断更新,观众审美情趣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这就要求陶艺创作者能够不断地对这方面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