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劳动教育现状范文

小学劳动教育现状精选(九篇)

小学劳动教育现状

第1篇:小学劳动教育现状范文

一、小学劳动课的现状。

1.管理不当,运行艰难:在调查的301所小学中,竟有30所小学根本无人任教劳动课,占调查学校的10%,即使有人担任,但大多数为兼职,占调查学校的71.4%;学校对任课教师及劳动课的检查指导几乎是空白,竟有84.4%的学校根本不问津此事;劳动所需的器材及劳动基地问题比较严重,有54.8%的学校不齐全,6.3%的学校根本没有任何器材,没有劳动基地;劳动课的实施也明显存在问题,有61.1%的学校课表上安排但根本不上课,不是被考试或其它学科取代,就是被自习所侵占,更有5.3%的学校根本不安排劳动课。

2.实施简单,枯燥无味:调查表明,小学劳动课的实施较简单,无论是兼课教师还是专职教师对备课普遍不重视,其中偶尔备课的占16.3%,根本不备课的为78.7%。正是基于此种情况,教师对教材内容不了解,传授知识只是照本宣科,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更无从谈起,使劳动课枯燥无味,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用扫清洁区、擦门窗等简单的体力劳动取代劳动课的现象占调查学校的77.5%。3.总结检查,无人问津:调查表明,学校对劳动课的考查考试及对教师本人的考核几乎是空白,绝大多数学校从不关心学生对劳动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不进行任何形式的考查考试。劳动竞赛的组织、安排轻描淡写,偶尔进行,这一现象占调查学校的53%,有40%的学校根本不组织任何形式的竞赛。学校对劳动教师的考核更是无从谈起,无人问津,听之任之,使得这些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例行公事”,得过且过。

二、小学劳动课现状形成的原因。

造成小学劳动课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学校对劳动课的认识不够。目前有些学校还在片面地追求升学率上下功夫,认为劳动课是花架子,多此一举,没有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没有认识到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学校对劳动课没有一定的计划、实施制度,对劳动课全部放手,任其发展,将其看成是应付上级检查的一个内容。

3.劳动教师素质偏低,且学校对他们也不够重视,从而导致他们积极性不高,情绪低落,只是“例行公事”。

4.学校对劳动课缺少必要的要求、检查与考核,从而导致劳动课可上可不上。

5.学校教育经费短缺,在劳动工具、器材、场地等方面无法提供必备的条件。

三、改善小学劳动课现状的对策。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方针,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抓好劳动课的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高认识。学校领导、教师一定要认清小学开设劳动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到开设劳动课是培养新一代建设人才和提高人才素质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需要,提高上好劳动课的自觉性。

2.加强管理。学校应制订必要的教学计划、管理制度、措施,加强对劳动课的指导和检查,要求教师认真备课、上课,杜绝“侵占”劳动课时的现象,定期举行公开课,听取有关汇报,交流经验,表彰先进。

3.认真实施。任课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因材施教。既要加强劳动知识、技能的传授,又要重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

第2篇:小学劳动教育现状范文

关键词:劳动技术教育;劳动能力;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9;G4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7-0045-01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劳动技术学科的教育地位不断提高。劳动技术教育活动对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形成十分重要,更有益于学生劳动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但是,有的学校仍然片面追求升学率,让劳动技术教育活动无法开展,这种现象必须改变。对劳动技术教育活动进行优化,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必要环节。

一、劳动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劳动能力的困难

1. 外界教育环境的影响

外界对于学校教育的衡量标准,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家长仍然关注学校的办学条件,也就是学校的软硬件水平以及学校的管理情况。如果学校的语文、数学、外语成绩高,获奖次数多,教师的科研工作到位,就会被外界评定为优秀学校。这种评估一般通过听学校汇报、学校账目查寻与师生大会的形式完成。具有片面性的学校评估标准,让许多学校管理者只重视“重点”学科,忽视了劳动技术学科教育。

2. 劳动技术教育以偏概全

在素质教育全面落实的今天,教育部门要求学校开展劳动与技术活动,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比如,小制作、我的小发明、劳动日记都是劳动技术活动的主要形式。这些活动对于学生劳动意识与能力的形成,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如果这些活动成为学校仅存的劳动技术活动,其效果则会大大下降。用一年一度的劳动技术活动代替日常的课堂教学,未免得不偿失。

3. 劳动技术教育思想有待更新

教育思想,往往影响着劳动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许多学生家长只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与知识积累,也有部分教师关心孩子智力开发力度,大于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有些家长从不把孩子的劳动能力培养放在心上,只要孩子能学习好,他们什么也不用孩子干。一些教师盲目迎合家长的需求,忽视劳动技术教育,因而影响了学生劳动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二、劳动技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劳动能力的方法

1. 加强劳动技术教育教研力度

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对于劳动技术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平凡的意义。提高教研工作的科学性与前瞻性,确定劳动技术教育的具体课题与实践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劳动技术教育活动的生命力。从学校的教学资源与当地的可利用资源出发,设计具有教育意义与实践意义的劳动技术课堂,会让学生爱上劳动,爱上发明。比如在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教师可以选择“雾霾”这一环境问题进行教学研究,开发一个适合学生的劳动技术课程。“制作小小空气净化器”就是一个很好的劳动技术课主题,教师让学生通过网络去了解雾霾的来源与空气净化器的原理,与学生一起去收集所用的原料,研究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这样的劳动技术活动具有时代性,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开发、积极发明、积极劳动。

2. 注重劳动技术教学活动优化

对劳动技术教学活动进行优化,最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劳动技术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学校要建立科学的教育环境,肯定劳动技术教师的教育地位,给予他们精神与物质上的支持,鼓励其开展丰富的劳动技术教学活动。劳动技术教师要减少粗放型劳动活动的开展,如组织学生到校园内捡垃圾、让学生做宣传海报等。多设计一些密集型的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时动脑,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比如讲解“小鸟的家”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大自然中观察小鸟的家,让学生用眼去观察,用脑袋去分析,并积极创作自己的作品。将课外实践与课内创作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劳动能力提升。

3. 创新劳动技术教育评估机制

做好劳动技术教育的评估工作,需要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教育部门要想促进劳动技术教育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定期深入到校园,对学校所开展的劳动技术活动进行全面监督。在评估校园的办学水平与教学条件时,将劳动与技术教学过程、成果纳入到评估体系中去,提高劳动技术教育能力的权重。只有劳动技术教育工作关系到学校的切身利益,才能使学校领导与教师真正重视劳动技术教育。外界做好监督与评估工作,给劳动技术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能够给培养学生劳动能力提供保障。

三、结束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劳动技术学科的教育地位不断提高。文章立足于劳动技术教育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优化劳动技术教育,提高学生劳动能力”这一问题。劳动技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劳动能力的强化有积极意义。只有全面开展劳动技术教育,才能让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得到协调发展,促进学生成长。对劳动技术学科教育的实际意义进行研究,重视其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给学生打造良好的劳动技术活动平台,才是服务学生的正确举措。

参考文献:

[1]劳欢娟.劳动技术――唤醒一批“沉睡”的孩子[J].小学教学研究,2013(11).

[2]万成.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滞后的原因与应对[J].教学与管理,2009(08).

第3篇:小学劳动教育现状范文

一、注重劳动技术教育中学生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品质的培养

现在的小学生独生子女多,有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由于父母、长辈的过分溺爱,在家里是“小皇帝”,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挑吃懒惰,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以至于连起码的诸如如何吃饭、如何穿衣、如何洗脸刷牙等的基本生活能力都没有。生活自理能力普遍低下,成了“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公子哥儿”和“娇小姐”,成为了生活上的弱者。同时,优越的生活环境,使他们形成了任性、娇气的性格,不知道父母的辛勤劳累。他们在劳动观念、劳动习惯、自我服务能力、劳动感情等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这些人的问题,不只是个人问题,而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可以想象这样的青少年一旦长大后,不仅不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有用人才,反而会成为社会的累赘、政府的包袱。这就告诫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要忘了把培养学生起码的生活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要让他们从事各项有益的劳动活动,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锻炼机会,让他们在劳动实践中锻炼其劳动能力,培养其优秀品质;作为教师,也应主动与家长沟通、配合,让学生在家中承担必要的家庭劳动,学会洗脸刷牙、洗衣做饭、整理房间等,绝不能越俎代疱。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培养锻炼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使之具有起码生活能力的同时,逐步培养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

二、注重劳动技术教育中学生勤劳节俭、热爱劳动品质的培养

有的家长认为只要孩子成绩好,家务劳动可以自己包下来。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生活上百依百顺,品德上迁就溺爱,使孩子养成浪费、懒惰的坏习惯。同时,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有些学生逐步形成了“好逸恶劳、贪图享受”的思想。劳动意识非常淡薄,使不少“小皇帝”的“骄、娇”二气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生活上要求很高,小小年纪就攀比穿名牌衣服、戴名牌饰品,过生日要去大酒店,搞生日聚会要几千元,劳动时怕脏怕累,只希望别人关心自己,却不关心别人,甚至有的出资雇人为自己写作业、做值日等等。,某些学校把追求高分放在重要位置,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忽视劳动技术教育陷入应试教育误区,忽视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艰苦朴素和勤俭节约教育。劳动课流于形式,无计划,无总结,无检查,随意把劳动课时间移作他用。劳动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由学生的种种现象表明,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迫在眉睫。试想如果不让学生亲自下田感受一下农民耕作的辛劳,不让学生亲入工厂体验一下工人的艰辛,他们怎会理解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怎会理解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意义的伟大?又怎会自觉培养这种优秀的思想品质呢?实践证明,孩子经常参加劳动,首先可直接学到各项技能,增长才干,而通过辛勤的劳动,更让他们体会到每一份财富和每一点成果的取得,都凝聚着劳动的汗水,从而使他们懂得这一切的珍贵,更好地珍惜这一切,体会劳动创造的快乐,进而养成勤劳俭朴、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

三、注重劳动技术教育中学生吃苦耐劳、拼搏进取品质的培养

在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注重从小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独立生活的能力。如:德国的法律更是明确规定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做家务,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提出了不同的具体要求。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劳动对孩子们健康成长及未来生存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吃苦精神,没有一定的严峻生活实践考验,是不可能成就一番大业的。一个国家、民族如果缺乏勇于拼搏进取、拥有竞争开拓品质的人才,这个国家、民族将很难在未来竞争中站稳脚跟。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从小就随哥哥、姐姐拾破烂,勤工俭学。十六岁时,他已能独立工作,自力更生。劳动给了他实践的机会,培养了他坚韧的意志,更增长了他的见识,从而使他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因此,我们的劳动技术教育要注重学生吃苦耐劳、拼搏进取品质的培养。

四、注重劳动技术教育中学生组织观念、乐于奉献品质的培养

第4篇:小学劳动教育现状范文

[关键词] 人力资本;剩余劳动力;转移;建设新农村

[中图分类号] F3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2-0036-04

从根本上说,新农村建设应该建立在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和农村问题,推进中国从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变,实现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进而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快速健康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在现有生产条件下,中国现有耕地面积只需1.5亿劳动力,乡镇企业吸纳1.3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大约2亿左右。每年需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达1 000万人左右。[1]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对农村人力资本投入不足,造成劳动者素质偏低、社会保障不健全以及户籍制度壁垒,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笔者将就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现状进行深层思考,究其原因并提出建议。

一、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表现为人的素质,包括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熟练程度等,这些素质是可以通过教育、培训和健康投资而形成的。[2]基于此,笔者将农村人力资本定义为:凝聚在农村劳动者身上的,主要通过正规教育、技能培训、医疗保健支出以及劳动力转移等形式而形成的资本总和,具体表现为农村劳动力的知识、技能、技术、信息、经验和健康等总称。

1. 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不高,素质低。中国农村人口素质总体状况是受教育年限较低,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和初中以下学历的劳动力仍然占多数,文盲半文盲还占很大的比重。据统计,2003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与城市平均的10.20年相差近3年。从图1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37%,初中文化程度占5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3%;由图2可知,外出务工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19%,初中文化程度占66%,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5%,可见,外出务工的劳动力的文化素质略高于农村劳动力平均水平,但平均尚未达到初中文化程度。专业技能培训亦是如此。目前,在中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技术教育的仅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上述数据表明:中国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专业劳动力无论是文化素质还是职业技能素质都偏低。

2. 国家教育资源存在不平等分配,农村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大量研究表明,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能力和机会。但由于中国长期处于二元结构,造成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不平等分配,农村教育的总体落后。就农村教育而言,1985年以后实行的“分级办学”制度,即在农村地区的办学经费由县、乡镇、村支付,城市的办学经费由城市政府支付后,大部分农村教育经费来自于农民。[3]2002年,国家投入农村教育资金仅占GDP的2.5%,按4%计算,还差1 000多个亿。因此,在城乡居民收入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农村居民教育成本相对其收入较高,造成农村居民教育需求减少,农村教育落后。同时,按经济发展水平来划分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农村教育投入存在明显差距,尤其是西部与东部存在较大差距。农村教育贫困的地区差距与经济差距息息相关,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代表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发现各地区存在明显的社会经济的地区分化。从图3可以看出,1991~2004年,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62元上升到2 091元左右,中部地区农民人均收入从616元上升到2 727元左右,东部地区的收入则从905元左右上升到3 987元,东、中、西部存在明显的收入不平等。2004年东、中、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之间比例(西部地区为1)为1.91∶1.31∶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社会对农村教育投入的差异,2002年东部的人均教育经费几乎是中部和西部的2倍,而东部农村居民的人均教育支出几乎是西部的3倍,教育投入的地区差异是导致教育发展程度不平等的重要原因,而教育的地区差异又是造成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4]要实现经济协调发展,关键之一是要解决农村教育的协调发展。

劳动力受教育状况还表现在家庭劳动力接受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上,而职业技术培训对农村劳动力获得非农就业机会具有显著作用。培训会增加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机会,对劳动力从事非农就业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就专业技能培训而言,中国农村总体水平是偏低的。上述分析表明:当前中国农村劳动力和农村专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不高、整体素质偏低,阻滞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3. 农村健康投资水平低,农村劳动力身体素质较差。健康资本是人力资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健康资本存量对于农村劳动力获得非农就业机会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城市相比,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较差。国际上通常采用婴儿死亡率和期望寿命这两个指标来反映人口健康状况。就婴儿死亡率来看,2000年城镇为11.8‰,农村为37‰,农村婴儿死亡率比城镇婴儿死亡率高出2倍以上。就人口期望寿命来看,2000年全国为71.4年,城镇人口为75.2年,农村人口为69.5年,城乡人口之间相差6岁。城乡健康状况之所以存在如此大的差异,与中国医疗卫生资源的总体不足和配置不合理是分不开的。图4显示,自1991年以来,中国卫生总费用和人均卫生总费用都增长较快,12年间增加接近7倍,但城乡之间卫生费用的差距却没有缩小,甚至有所扩大。在1991年,全国卫生总费用为896亿元,城市为482.60亿元,农村为410.89亿元,两者之比为1.17∶1,2002年在全国5 684.63亿元的卫生总费用中,城市和农村分别占3 259.09亿元和2 425.54亿元,两者之比提高到1.34∶1。从图5可看出,中国城乡之间的人均卫生费用差距呈扩大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乡人均卫生费用之比一直维持在3倍~4倍,个别年份甚至高达4倍以上。这种重城市轻农村的政府卫生投资政策,直接造成了农村劳动力健康状况不良,而健康不良对于劳动力非农就业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4. 农村劳动力流动仍处于自发无序状态。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将就业中心放在城市,就业资源向城市居民倾斜配置。农村劳动力就业一直游离于国家就业体制之外,无法分享国家就业资源的优惠政策,从而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另外,传统的户籍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城乡分割,使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不能获得平等的社会身份,无法与城市居民进行平等的就业竞争,从而阻滞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众所周知,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可以大大节省迁移成本,使劳动者享有更多的福利剩余。但现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体现在其转移的动机是自愿自发的,转移过程是自我组织和自我服务的。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的调查数据表明:2003年,在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过程中,由亲友、熟人介绍外出的占57.6%,靠自己碰运气外出的占18.7%,由企业招聘外出的占15.4%,经过中介组织外出的占8.1%,其他占0.3%。这种自发转移无法避免转移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必须通过国家和政府进行引导、平衡和协调,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由自发向有序转移过渡。

二、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力资本投资对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乎城乡协调发展并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并非要把农民束缚在农村的土地上,而是要从各个方面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之间协调均衡的发展。因此,新农村建设应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纽带作用,用人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针对中国农村人力资本低积累、低投入的现状,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1. 重视农村教育水平的提升,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教育是使人们获得基本能力、增加人力资本积累的最主要手段。对于农村劳动力而言,受教育程度越高,从事非农工作时的选择能力越强。蔡(2000)指出,那些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村劳动力,能够比别人掌握更多的信息,从而受城市经济状况的不利影响也较小一些。[5]张林秀等(2000)认为教育不仅影响农村劳动力能否获得非农就业机会,而且决定农村转移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稳定性。[6]目前,中国低水平的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影响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阻滞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政府应提高财政的整体教育投入比重,强化中央和省级政府支持农村基础教育职责和投入力度,为农村基础教育积极寻求多渠道筹资模式;改革中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体制,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重视农村女童教育的发展,从最基础阶段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为以后接受职业教育,实现快速就业转移打下文化基础。

2. 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劳动者的文化素质上,更表现在技术素质上。如果说文化素质得益于教育,那么技术素质则需要通过职业培训来提高。培训能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外出就业所需的实用技术,且随着技能水平的不断提高,选择能力也会随之增强。因此,必须重视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1)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需要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对于劳动力输出地而言,存在两大困境:一是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劳动力培训难以有针对性开展;二是输出地大都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工业和服务业相对滞后,培训资源往往少而差,难以培训出发达地区所需的技能水平。为此,须加强区域间协作,输出地主要是“引导性培训”,旨在提高农民职业转换能力,为进城农民提供必要的服务和帮助,减少那么劳动力转移的阻力;输入地则注重“岗位培训”,旨在提高农民工岗位工作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是一种针对性强的职业技能培训。(2)整合城乡教育培训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二元结构导致城市缺乏培训机构,农村培训机构由于条件差,农村居民缺乏培训积极性。因此,必须统筹城乡培训资源,共促农村劳动力转移。(3)加强培训与转移的衔接。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是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最终目的。能否实现职业转换、增加收入,关系到广大农村劳动力切实利益和受训的积极性的提高。因此,培训后的服务是关键。应大力推行订单和定向培训,引导和鼓励教育培训机构与劳务输出机构一体化,努力把技能培训和职业介绍融为一体。

3. 加强农村卫生保健投资。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个人的健康状况是一种资本存量,它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作为人力资本的载体,个人的健康状况和平均寿命是人力资本其他形式发挥作用的基础。因此,提高农村卫生保健投资,对于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获得非农就业机会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加大农村公共卫生投入,改善农村卫生保健的基础条件和设备更新,培训提高农村医务人员的素质;二是增加基层医疗机构的卫生经费补贴,使更多的农村居民受益;三是加大对欠发达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保证贫困人口真正享有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四是积极探索和延伸,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切实解决农村居民看病就医难的根本问题,真正让农民不因病致穷、因病返贫。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后顾之忧,提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预期。

4. 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职能,降低人力迁移成本。人力资本是在一个动态流动过程中实现优化配置的。因此,用于劳动力跨区域迁移的支出也是人力资本投资途径之一。劳动力迁移成本包括信息收寻成本、签约成本和进入城镇花费的各类费用等,主要由劳动者自身承担。为降低迁移成本,加速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应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职能:(1)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力就业中介组织,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帮助农村劳动力对转移成本、收益及风险作出正确权衡,以减少因盲目流动而遭受福利损失。(2)完善和规范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保障进城务工者的权益,给农民以平等的发展机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充分就业。(3)要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逐步消除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状态。把依附于户籍制度上种种不合理的社会经济差别剥离出去,给农民以自由迁移的权利。[7]

[参考文献]

[1]孔祥智.中国三农前景报告[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2]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3]张玉林.2004中国教育不平等状况蓝皮书[EB/OL].当代文化研究网,省略/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708,2005-02-23.

[4]张锦华,吴方卫.中国农村教育贫困对社会经济和地区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5).

[5]蔡.中国流动人口问题[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第5篇:小学劳动教育现状范文

[关键词]外部性 不同质劳动力 就业迁移

根据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应该是廉价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情况。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沿海地区一直存在着“民工潮”的现象,但是2004年,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却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而且这一现象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部门,并且有向内陆扩展的趋势。从“民工潮”到“民工荒”,这是中国这个处于经济结构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所特有的现象,从表面上看,“民工荒”的出现可能是因为民工工资太低;国家对农业的补贴使部分劳动力又流回农村;民工受到歧视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但事实上,这种“民工荒”现象是一种结构性失业:一方面企业招不到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人,另一方面又有大量民工处于失业状况。在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早期,主要依靠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此时其劳动力市场几乎是一元的,而且不管是供过于求还是供小于求,都是可以慢慢回到均衡位置的。但是根据产业梯度转移理论,这些地区必将向技术和人力资本密集产业发展,其对劳动力的要求在渐渐提高,其需要的不再是一般的劳动力,而是掌握一定技术和知识的人力资本,而民工本身却并没有也没有条件对自身进行人力资本积累。事实上,人力资本投资与收入之间呈现出双因果关系,民工自身的收入水平决定了其无法进行更多的人力资本积累,比如教育和在职培训。其结果就是出现了结构性失业。从人力资本的供给和需求的角度而言,人力资本是呈现阶梯性的,不同等级的人力资本的供给曲线是不同的,同时,人力资本和一般劳动力的需求价格弹性也是不同的,这也直接影响到了其需求曲线的形状,从而决定了其最终的不同的均衡状况。

这种结构性失衡的现象,对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当我国面临经济结构转型需要大量懂得一定技术和知识的产业工人时,我们的教育却极力从事高等教育的扩招而不是职业教育;我们怎样针对人力资本的不同层次来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从而使我们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实现自身的人力资本积累;以及我们怎样寻找一种模式或是一种激励机制促使政府多把资金投资到与劳动相匹配的人力资本方面。

同时,“民工荒”这一现象也提醒了我们:劳动力是不同质的,而劳动力的不同质也最终导致了劳动力在供给方面的差异,而这一差异也最终会导致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的断层。本文主要想探讨劳动力不同质所引发的劳动力就业和迁移决策问题,所以本文中的模型在表现劳动力不同质问题时,往往采取了将劳动力区分为熟练技术劳动力与非熟练技术劳动力,或是拥有较高教育程度的劳动力和拥有较低教育程度的劳动力的做法,希望借此来描述不同性质劳动力的均衡状况。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另一个与之相关的问题:新古典经济学在劳动力转移问题上的看法往往是生产要素由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而发达地区的劳动力供给超过需求时就会使得劳动力的价格下降,从而使得劳动力回流到不发达地区,对中国的劳动力转移而言,就应该是先“孔雀东南飞”,再“西北飞”,但是中国的现实并非如此,很多拥有高学历和技术的劳动力在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或是无法找到工作的情况下,仍然选择留在沿海的发达地区,而并不愿意去西北地区就业。这一现象体现了发达地区对劳动力的凝聚作用。以前我们在分析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时,更多地考虑了资本和劳动的替代关系,事实上,资本和劳动之间除了替代关系之外,还存在着互补关系,即一个经济部门或地区的高素质人才的聚集和丰裕资本的积累足以产生一种互补性。其实,这一互补关系不仅仅体现在资本和劳动力之间,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往往因为拥有丰裕的物质和人力资本、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及企业家精神等资源和因素而会对本地区的劳动力产生一个正的外部效应,使得劳动力尤其是拥有较高教育水平或是技术的劳动力,即使在现期工资水平下降的情况下,仍然对未来的工资效用保持了一个较高的预期。而本文就是想在此思想基础上研究经济中的外部性或者说互补性对劳动者的诸如工作努力程度、对自身教育的投资以及迁移决策等选择行为的影响和作用。

对于一个想在城市中就业的劳动力供给者而言,其面对着众多的决策,其要选择是否在该城市中就业,同时也要选择改变影响自身就业状况的因素。在中国的现实的经济中,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其所聚集的劳动力的平均教育水平越高,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其所拥有的劳动力的平均教育水平越低。

我们假定一个代表性劳动供给者的效用的大小是由以下因素所决定的:工资水平、其本身所受的教育水平、其所处地区其他劳动供给者所受的教育水平以及其所处的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用函数的形式表示就是:U=U(w, hi, h-i, a)。其中,w表示劳动者的工资水平; hi,表示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hi越大,其受教育的程度就越高;h-i表示其他劳动供给者的受教育程度,h-i越大,其他劳动供给者受教育的程度就越高;a表示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是一个综合指标,是该地区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以及投资环境、基础设施等因素的综合指数。我们假定这个效用函数是连续的,而且二阶可微。同时假定U/w>0;U/hi>0;U/a>0,也就是说,当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和受教育程度提高时,可以增加其自身的效用,同时,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越好,对其自身的效用也有一定的正的外部性。

假设经济体有不同的经济区域,每个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程度不相同,也就是说,不同经济区域的资本存量、投资环境、以及人力资本的存量都不相同,为了简单起见,我们用ai来描述不同经济区域之间的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因为较发达区域拥有丰裕的资本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及高素质的人力资本,从而该地区的经济环境能够与该地区的劳动力产生很好的互补性,而且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其产生的外部性也就越大,也就是说,对一个代表性劳动者而言,其提高自身的受教育水平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该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递增函数。

我们可以用2U(w,h,a)/hjai>0(i≠j)来表示地区经济发展状况通过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所产生的外部性。假设一个代表性劳动供给者在做有关自身教育投资的决策时,将其他劳动供给者的受教育程度看成是既定的,那么代表性劳动者的就要求解以下形式的问题:

Max U(w, hi, h-i, a)

hi

hi=f(h-i, a)

即代表性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是对其他劳动供给者的受教育程度以及该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反应函数,如果我们做出传统的假设,即代表性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那么,对于任何(h-i, a),存在一个特定的hi,如h*,可以解代表性劳动者的问题。隐函数定理意味着?h*(h-i, a)/h-i>0,一个代表性劳动供给者选择的受教育的程度是其他劳动供给者的受教育程度的增函数。

当代表性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受到其他劳动供给者的受教育程度以及该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时,有关受教育程度的决策就会产生外部效应。这种由受教育程度的决策所产生外部效应是一种战略互补性,可能会引起多重纳什均衡。

让我们假设所有的劳动供给者都有相同的偏好,考虑对称的纳什均衡,设Z为其他所有劳动供给者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因此,h*(h-i)=Z。一个对称的纳什均衡h*(Z)=Z是不动点,即如果其他劳动供给者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为Z,一个代表性劳动供给者也会选择Z的受教育程度。在下图中,三条坐标轴分别代表代表性劳动供给者的教育程度hi,其他所有劳动供给者的平均受教育程度h-i,、该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a。在hi和h-i,所决定的平面中,横轴为h-i,即其他所有劳动供给者的平均受教育程度,纵轴为h*,即给定其他所有劳动供给者的平均受教育程度的情况下,代表性劳动供给者所选择的最优受教育的程度。每个劳动供给者的受教育程度必在0和hmax之间。我们知道,反应曲线h*(h-i)的斜率为正,图中画出了一个例子,反应曲线与45曲线的每一个交点是一个对称的纳什均衡点。在我们所画的图中,有三个纳什均衡点A,B,C,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受教育水平。由于均衡是对称的,我们可以用帕累托标准排序,从而看到哪一个均衡比其他的均衡要好一些。当然,这里也存在着非对称的均衡,但我们要说的一般结论是:当存在战略互补性是,可能存在多重均衡,而且其中的一些均衡比其他的均衡要好一些。

同时我们亦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劳动供给者的决策行为的影响。我们前面已经假定提高自身的受教育水平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该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递增函数。所以我们亦要考虑到反应函数所带来的使得劳动供给者效用最大化时的情况,结果如下图图1所示:出现了多重均衡的现象。如图中所示,B均衡点对应B`均衡点.

这也可以用来解释我们上述的问题:为什么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其所聚集的劳动力的平均教育水平越高,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其所拥有的劳动力的平均教育水平越低。因为单个的劳动供给者的选择受到对其他劳动供给者的决策的预期的影响,同时该经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单个的劳动供给者的选择行为亦有影响。

我们怎样促使经济体从一个低的均衡点向一个高的均衡点移动呢,既然单个的劳动供给者的选择受到对其他劳动供给者的决策的预期的影响,那么如果我们政府能够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和宣传力度,就可以影响到单个劳动供给者的决策。同时如果一个地区其自身的人力资本比较充足亦会促进其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而经济发展状况的好坏又会对该地区的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产生外部效应。

以上我们在分析劳动者的选择行为时并没有考虑到工资的变化对其决策的影响作用,事实上,随着劳动力的大量的涌入某一个经济区域,该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很可能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从而使得劳动力的价格也就是工资水平下降,此时,又会对劳动供给者的决策行为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其实市场上也会存在着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诸如资本之间的替代关系,当该地区的经济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或是技术密集型时,其势必会对劳动力的价格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事实上,资本和劳动之间既有替代性,又有互补性,在某种情况下,替代性大于互补性,资本和劳动的替代弹性较大,则厂商的生产函数可能更接近CES生产函数的形式,当资本和劳动的替代弹性大于1时,城市部门的工资就会对城市的迁移劳动力的数量产生一个正的作用,此时就正如托达罗模型所示的结果;在另一种情况下,互补性大于替代性,此时即使资本对劳动有一定的替代性,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往资本密集型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发达地区的资本和投资环境仍会对劳动者尤其是拥有较高的教育水平或是掌握熟练技术的劳动力产生很大的外部效应,结果会使得这部分劳动力在工资水平下降的情况下依然选择留在发达地区,因为他们对未来的预期工资收入有较高的信心。

以上仅仅是狭义的看法,如果我们将发达地区的资本替换为该地区所拥有的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及人力资本积累,那么上述结论仍有可能成立。

参考文献:

[1]蔡防.中国流动人口问题.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2]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农村研究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3]普兰纳布•巴德汉,克利斯托弗•尤迪,著.陶然,译.发展微观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

[4]谭崇台.发展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1):278 286.

[5]伊兰伯格•史密斯,著.刘听,译.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6).

[6]丁益喜.论集群经济的规模经济和小城镇效应同.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5).

[7]范剑勇,王立军,沈林洁.产业集聚与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管理世界,2004,(4).

[8]樊天霞.产业集群经济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湖北社会与科学,2004,(3).

[9]傅勇.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基于人口流动和劳动力市场的分析.人口与经济, 2004,(3).

[10]李建伟.劳动力过剩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经济研究,1998,(9).

[11]林建,周亚,.工资结构对劳动力迁移影响的模型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卷),2003,(1).

第6篇:小学劳动教育现状范文

关于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全国的小康,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核心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影响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因素固然很多,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在众多因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农村小康社会进程。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站在战略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摸清现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推进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按照全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求,近期对全市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问题,提出了建议。一、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现状我市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现状概括起来就是整体素质不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基础差。据统计调查显示,目前全市共有农村劳动力103299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约占0.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1.6,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8.6,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6.3,文盲与半文盲约占3.2(与统计部门公布数字基本接近)。以上数据均低于全省平均值5-8个百分点。二是科技素质差。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农民接受科技教育的机会不是很多,有些农民有机会也不愿意参加;大多数农民缺乏科学生产基本知识,没有掌握一技之长,对一些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实验、示范,即使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也很难完成;一部分青壮年农民对一般性农业生产技术都不能很好掌握。据统计,目前全市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专业生产技能培训的约为7.2,低于全省平均值约2个百分点。三是思想观念落后。小富即安、故土难离和满足现状等传统观念仍然束缚着农民的思想。抽样调查100名农村劳动力显示,不愿离家外出打工的占38,今后打算外出打工的占27,家里因缺少劳动力原因不能外出打工的占25。相当一部分农民思想保守,逢事喜欢走老路,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和敢闯、敢干、敢试的勇气和信心。二、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现状的成因分析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不仅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造成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受农民主观因素的影响,也受现实客观条件的制约,但总的可概括为以下几点:1、历史因素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年龄在45岁以上的劳动力。这部分人大多就读在文革期间,由于受“白卷英雄”和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加之当时教学受到较大的冲击,正常教学秩序无法保证,学生的自控能力又比较弱,荒废了学业,因此大部分人文化底子薄,进而影响了对科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2、现实的教育理念的制约。就是应试教育和当前尚需完善的素质教育的制约。无论是前几年的应试教育还是当前实施的素质教育,从现实情况来看,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还是没有改变,社会评价学校教学质量高低的标准还是没有离开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农村中学尽管已经开始实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但由于时间较短,加之受中高考、专业师资缺乏、实验实习场地缺少、资金缺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改革效果还不十分明显,分流教育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导致新增劳动力缺乏从事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基本技能。3、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得到整个社会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多数乡(镇)政府没有把农民教育培训列入工作日程,制定长远规划,指定专门机构和专人具体负责;没有像关心和重视普教那样关心和重视农民教育,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投入不足;在政策的制定和舆论宣传上缺乏力度,没有形成人人关心、重视和支持农民教育的良好氛围;工作上存在的重布置、轻检查、轻落实的形式主义问题。4、教育培训资源不足,培训体系不健全。从调查情况来看,我市现有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机构主要是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涉农部门的各种职校及培训中心、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及部分农职中学。这些培训部门一般只能集中在市里或乡镇举办培训班,很少能下到村屯。有些乡镇的农民文化学校形同虚设,一年几乎不开展工作。因此,培训资源略显不足。上述培训单位又分属于不同的主管部门,工作中存在着各自为政的问题,培训条件也有很大差距。20xx年以后,虽然市里明确培训工作由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具体组织实施,但在实际运作中组织、协调难度还是相对较大,还没有形成培训工作全市一盘棋的良好局面。因此,迫切需要对现有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健全培训体系,以发挥其最大作用。5、农民自身原因。主要是观念不解放,认为学不学一个样,主观上不求进取;有的农民受家庭经济条件影响,自身没能力承担参加培训学习的费用,有的家长还让没有完成初中学业的子女辍学;有的是傻子过年看隔壁,人家不去学他也不去学,没有看到各自的差别。三、提高全市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对策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当前要着重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灵活施策,标本兼治,实现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 推进农村小康社会进程的根本目的。1、切实加强对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全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要在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要组织和协调市里相关部门制定好我市农村劳动力科技教育培训规划,将任务分解到乡镇,落实到部门,规定完成时限,明确检查验收标准,并抓好督促落实。相关部门和乡镇要把培训工作纳入日程,制定实施方案,成立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领导亲自挂帅,并指定专人具体负责。要把培训工作列入乡镇和部门的工作目标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并由市里统一考核。2、加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的资金筹措力度。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共同参与的投入机制。各级政府每年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培训,做到专款专用,严禁挤占和挪用。鼓励公办和民办培训机构投资农民培训。教育和引导农民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拿出部分资金用于提高自身和子女的综合素质。相关部门还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以弥补培训经费不足的实际问题。3、建立健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以大安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骨架,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形成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大中心,人、财、物统一调配和使用,做到资源共享。同时,在不增加机构、编制、经费的基础上,由市编委行文,在各乡(镇)设立培训站。培训站站长由一名主管农业副乡(镇)长兼任,副站长由一名农业办公室成员担任。各乡(镇)要根据产业发展项目和培训专业的需要,从农业站、畜牧站等单位抽调1-2名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培训工作,使乡(镇)培训站达到有2名以上专职人员从事培训工作的要求标准。村设培训点,由村委会主任具体负责。使我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形成完整的市、乡、村三级培训体系。体系建立以后,要明确隶属关系,并按实际需要赋予相应职能,不断完善培训条件,落实培训经费,使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4、研究制定有利于农民参加学习培训的相关政策。市、乡两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研究和制定鼓励农民参加实用技术培训、绿色证书培训、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农村党员干部培训等各项培训的有关优惠政策,要让参加培训的农民尝到甜头,同时真能使农民通过参加培训达到增收的目的。对农村的特困生,各级政府、学校和有关部门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千方百计防止辍学,坚决杜绝新的文盲和半文盲的出现。5、分层次、多渠道对农民实施培训。主要分三个层次:初等农业技术教育、转岗职业技能培训、中高等学历培训。初等农业技术教育主要针对45岁以上农民和即将走上农业生产领域的新生劳动力,主要由农民科技教育培训部门和农村职业中学通过集中办班培训、分流教育、科普之冬(春)培训、科技咨询与服务、电视空中课堂、网络教学等形式开展;转岗职业技能培训主要针对45岁以下,有转移输出愿望的农民和即将走出校门的初高中学生,此类培训主要由农民科技教育培训部门、农村和城市的职业中学、技工学校和各类民办培训机构等承担;中高等学历教育主要针对农村村干部、农村各类专业户、农村各类经济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和具有一定培养前途的农村能人,此项培训可由各类成人中高等专业学校承担。要积极开展定单、定点和定向培训,鼓励校校、校乡和校企之间联合开展培训,保证培训后的农民充分就业。6、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新模式。加强农村小学和初中劳动技能课教学环节的落实;在农村中学开展以绿证培训、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主的3 X试点,不断总结经验,推动工作;重新研究制定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效果,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复杂系统工程,抓好这项工程,就等于为农村小康建设加上了推进器,实现农村的小康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第7篇:小学劳动教育现状范文

[关键词]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事业;探索

[中图分类号] D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2)10-0023-04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始即以打破旧秩序、建设新社会为奋斗目标。民主革命时期,面临繁重的军事斗争任务,党也抓住根据地局部执政的实践机会,对改造和发展旧中国的社会事业进行了重要探索,为党深入了解中国社会状况、扩大自身影响、争取群众支持并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起到重要作用。

一、维护工人阶级的社会权益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坚决站在工人阶级立场上,为改善旧社会工人阶级生活困苦、各项权利毫无保障的状况进行了不屈的斗争,赢得工人阶级的支持,为中国革命胜利打下坚实基础。

早在成立初期,我们党就广泛发动工人运动,领导广大劳工为保护自身权益进行坚决斗争。1922年,党领导的劳动组合书记部发起了劳动立法运动,并提出劳动立法四项原则,即保障政治上自由、改良经济生活、参加劳动管理、实行劳动补习教育。同时劳动法大纲,包括承认劳动者有集会结社权、同盟罢工权、国际联合权,以及实行八小时工作制、改善劳动待遇、规定最低工资、保护女工和童工等等。[1]党的二大强调要制定关于工人的法律,改善工人待遇,废除包工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设立工人医院、工人保险,保护女工和童工以及失业工人等等政策。党的三大提出要实行男女工资平等、废止未满14岁童工、星期日休息等政策。这些政策在工人中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工人阶级将党看作自身利益的忠实代表,并在实际斗争中成为党的坚强后盾。到了土地革命时期,中华苏维埃政府将维护工人权益的相关政策以宪法和劳动法的形式确立下来。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提出:“中国苏维埃政权以澈底的改善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为目的,制定劳动法,宣布八小时工作制,规定最低限度的工资标准,创立社会保险制度与国家的失业津贴,并宣布工人有监督生产之权。”[2]1931年12月1日颁布实行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是第一部以国家名义颁布的劳动法,它以改善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为切入点,力图保障工人阶级的生存和工作权益。但是,由于受到王明“左”倾路线的影响,该劳动法照搬苏联和国内大城市的做法,提出了一些过“左”的劳动政策,严重脱离农村革命根据地实际。1933年中央重新修订了劳动法,对一些不切实际的条文作了修改,缩小了雇主范围,变通了劳动时间,限定了休假日期,取消了双薪规定,修改了工资报酬,降低了保险条件。[3]自此,根据地工人阶级的利益有了法律保障。抗日战争时期,在保证工人阶级基本利益的前提下,党对劳资关系政策作一定调整。1941年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中规定:“调节劳资关系,实行十小时工作制,增强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纪律,适当的改善工人生活。”[4]这种调整,既维护工人权益,又适当照顾雇主利益,使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发展壮大。

党对工人阶级社会权益的关注,符合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基本性质,巩固了党在工人阶级中的领导地位,同时也为其他阶级争取社会权益树立了榜样。更重要的是,党对劳资关系等问题的关注,为党探索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处理劳资关系、有序进行社会主义过渡积累了一定经验。

二、改造和发展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事业

党高度重视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客观上维护了农民群众利益,同时也推动了乡村社会风俗与社会秩序的重建,提高了党在广大贫苦农民中的威信。

第8篇:小学劳动教育现状范文

关键词: 农村成人教育 挑战 现状 问题 对策

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给农村成人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也给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增添了活力,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用机遇和挑战并存来形容当前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形势,是最恰当不过的。作为农村成人教育学校的一名教师,本人结合自己在工作中所见、所闻、所感来谈一谈农村成人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对策。

一、农村成人教育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六大以来,乡镇一级的成人教育有了明显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农业发展,促进农村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据有关部门统计,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共有2亿多农村劳动力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了非农就业;其中1.25亿在乡镇企业就业,6000万农村劳动力在小城镇就业,有约7000万流动到城市就业。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不仅加速了农村城镇化进程,而且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解决了“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问题。在农村劳动力实现非农就业的过程中,乡镇成人教育扮演着关键的作用。

农村成人教育是时代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无论是在扫除文盲以及乡镇企业职工教育过程中,还是在服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过程中,农村成人教育总以其直接有效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特点,发挥着其他各类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体现其强大的生命活力和发展后劲。

本人通过对我区122名劳动力的文化水平高低,对农民就业、收入、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影响的问卷调查,得出如下结论:(1)劳动力文化水平越高,选择职业的机会就越高。(2)文化为小学和小学以下的以种养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劳动力占到78.1%,初中劳动力为57.4%,高中及以上的47.4%。从事二、三产业,外出打工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劳动力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呈明显上升趋势。(3)劳动力的文化水平越高,人均年收入就越高,人均月支出就越高,说明家庭的整体生活水平高。(4)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其经济收入,而举办各类培训班对提高劳动者素质有直接的作用。

在现实工作中,农村成人教育仍然存在许多困难,面临巨大挑战。体现在以下方面:(1)我国农村成年人口(15岁—65岁)有4.8亿,平均受教育年限7.3年,比城市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低将近3年,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任重道远。(2)农村成人教育阵地不断萎缩,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数量大幅下滑。(3)工作开展不平衡。从2004年开始,各地教育系统普遍重视开展转移培训工作。但是,许多地方的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工作越来越薄弱。(4)一些政府决策者和教育工作者观念落后,是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最大障碍。

现阶段,农村成人教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受到编制、经费、人员素质等因素制约,成人教育发展举步维艰;另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而掌握新技术的专业人才又离不开成人教育。

二、农村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而言,农村成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大,教学设备趋于陈旧;成教教师结构趋于老化,学历层次偏低;体制老化,观念陈旧;经费严重滞后,缺乏市场经济办学竞争力;教学效益低下,农科教尚未向深广度发展,尚未找到最佳结合点,而且出现了成人教育“小而散”的局面……这些弊端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成人教育的生存与发展。具体如下:

1.成人教育管理体制不科学,制约着它的健康发展

目前,各乡镇虽然都有成人教育中心校,但各成人教育中心校都附属于各乡镇的中心小学(中心中学),由各乡镇的中心小学(中心中学)代为管理,自身没有独立的机制。各乡镇的中心小学(中心中学)不遗余力地完成县(区)教育局下达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中心工作就是升学率、培养尖子生。成教校校长的职务虽然与中心小学(中心中学)的校长的职务平级,但受中心小学(中心中学)校长领导,成教校的教师人事调配权在中心小学(中心中学)的校长的手中,成教校校长无教师人事调配权和经费开支权,影响了成教校校长管理学校的积极性;成教校的人员经常被中心小学(中心中学)抽出来搞抽考、检查,一心多用,影响成教的日常工作,成人教育学校仅着眼于本乡镇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术培训,则无暇去考虑长远规划和眼前规划,制约其健康发展。

2.师资队伍薄弱,工作缺乏活力

首先是教师队伍“普教化”,文化素质较高,但缺乏系统的农林科等专业知识。面对面广量大的农民培训任务,实在有点力不从心;少数教师思想僵化,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墨守成规,工作实效低;校长队伍还存在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等情况,缺乏进取心、责任心。其次是教师专业知识短缺。相当一部分教师从普教直接转过来,这些教师年龄大、文化层次参差不齐,也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缺乏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对成人教育这块业务知之甚少,无法胜任农村成人教育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

3.成人教育学校硬件建设亟须改善

目前,绝大部分乡镇的成人教育中心校都没有独立的校舍,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有的成教校甚至连几间破房子都没有,只是临时借用几间民房作为校舍和办公室,处于借(租)场地办学的“打游击”状态。根据本人调查,我县约有2/3的学校目前仅能进行简单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或以会代训式的上课。而现代化的农业科技正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在发展,农民头脑中旧的生产模式早已被新的生产模式所取代,成人教育“服务三农”的目标定位,应该有较齐全的设备,应该有各项实验仪器设备,应该有相关的图书资料,应该有比较完整的培训基地。而这些只是纸上谈兵,与实际相差甚远。其次,要想办好成人教育,就应该有充足的经费,地方政府每年应该拨出相应的款项,用来扶持、发展、巩固提高农村的成人教育,虽然有要求政府拨经费的相应文件,但这些经费每年也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

4.不受政府重视成为农村成人教育工作发展的桎梏

一些政府决策者和教育工作者观念落后,没有树立大教育观,只重视国民教育系列的各类教育,轻视成人教育,导致了农村成人教育边缘化。

在经济落后的地区,某些地方领导为了省去几个读书钱和省去屈指可数的办班费用,硬是不愿把劳动者组织起来学习能数倍于提高工效的科技生产知识,使得农村成人教育学校时常出现门庭冷落车马稀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成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三、解决对策

1.应建立完善的成教组织管理机构

建立一个较完善的组织机构,是干好成教工作的前提。依照省教育厅的有关文件独立设置成人教育中心校的机构是非常重要的,使之不再附属于各乡镇中心小学(中心中学)管理,达到“编制独立、校园独立、经费独立、办学独立”,成人教育学校具有独立的法人代表,学校与普通中小学地位相同。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树立抓成人教育就是抓经济的观念,增强统筹力度调整和优化农村成人教育的结构布局,把乡镇所属的农技、种子、水产等相应的站所合并在成教校内,并使本来用于多头的经费集中到一起使用,且又具有系统的教学、实验、实习场地,真正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使其对上有归口单位、对下有职有权。教育部门要承担起农村成人教育的管理职能,坚持“三教统筹、城乡统筹”,努力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2.应注重素质和数量,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首先,要保证成教学校人员的素质。“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要深化农村成教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通过推行公开选拔,竞聘上岗,任期考核,末位淘汰等措施,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选择一批素质高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优秀教师充实到成教校担任领导职务;通过多种渠道选聘一批既能教书又能进行技术培训的“双师型”的教师。其次,要确保成教校教师的数量。根据有关文件要求,配足、配全专兼职教师。同时要加强师德修养,做到艰苦创业有决心,教书育人有恒心,技术推广有耐心,乐于奉献,开拓进取,勇于创新。

3.应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农村成人教育的经费

农村成人教育的特点是负效益,但社会效益极高,其投入应以政府行为为主。各级政府要按人均拨付农村成人教育经费,其定额按各地各级政府的文件规定,“农村成人教育经费定额按年人均0.5元以上,由县区政府筹措和统筹安排”。各级政府在安排使用农村科技开发经费,技术推广经费和扶贫资金时,要安排一部分农村成教校的建设经费。当然,成教校也应该根据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依靠自身的优势,逐步把学校办成既能育人,又能创收的经济实体,走“以校养校”、“校企联合”、“定单培训”的道路,增强学校的活力。不断添置和更新成人教育教学设备,确保成人教育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4.应实行分类教育,增强农村成人教育培训的效果

陶行知先生在1926年12月12日在上海举行的乡村教育讨论会上曾说过:“乡村教育关系到三万万四千万人民之幸福,办得好,能叫农民上天堂;办得不好,能叫农民下地狱”。他的意思是:农村广阔的天地处处都可以作为教育的场所;受教育者无论男女老少,不分等级,不分贫富,皆可享受教育;教育内容丰富多彩,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陶先生的这句话对于今天的农村成人教育具有指导作用。

农村成人教育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目的,可以进行多方面的培训。一是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以现从事农业的广大劳动者为主要对象,要以普及农业科技知识,推广农业技术成果,提高他们农业科技素质为主要目标;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以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主要对象。实行企业出“订单”,学校出“菜单”,政府来“买单”的“三单式”培训;三是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以在二、三产业就业的企业职工为对象,重点开展岗位职业技能等级培训,使他们掌握从业岗位的技能;四是后备劳动力教育培训。以未升入高中(大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为对象,开展一周左右的职业教育、就业指导,使他们有一技之长;五是农民学历教育培训,以青壮年农民为对象,广泛开展成人高中、大学自学、函授、远程教育等学历教育;六是社区教育培训,整合各方教育资源,以青少年为对象,举办文化、娱乐、体育等各种培训,努力提高未来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总之,农村成人教育只要有各级政府的领导和支持,理顺办学体制,并坚持依法管理,依法治教,不断加大对成人教育资金的投入,成人教育学校内部狠抓教育教学管理,端正办学思想,不断开拓进取,农村成人教育必将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一定能培养大批“有文化、有技术、懂经营”的新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9篇:小学劳动教育现状范文

关键词:农村;农民增收;人力资本;投资

一、我国农民收入现状分析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广大农村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但低素质农村人力资源的过度“富足”与人力资本的严重“贫困”是当前极具矛盾的一个现实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增收的步伐。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总体上增长较快,但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农民增收的困难,已经成为和谐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焦点问题。就人均收入而言,1990-2006年农村居民家庭年均增长率为10.94%,而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3.97%。另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见图1)。

二、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现状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指人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经验和体力(健康状况)等质量因素之和。实践证明,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提高离不开投资。根据舒尔茨的经典观点,人力资本投资划分为4类:教育投资、培训投资、医疗保健投资和流动迁移投资。目前,我国农村这4类投资严重不足。

(一)人地矛盾突出

首先从耕地数量动态变化上来分析,有数据表明,新中国成立近60年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已由建国初期的3.9亩下降至2006年的1.35亩。其次是耕地资源的质量变化,我国耕地资源在数量不断减少的同时还面临着耕地荒漠化、沙漠化、盐碱化和受到污染以及水土流失所引起的耕地质量日趋下降的严重威胁。如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耕地中40%有不同程度的退化、沙化,土地沙漠化正以每年315万亩的速度迅速发展。

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劳动力却在不断增加,1996-2004年,年均增加551万人之多。农村劳动力的持续增长与耕地面积的逐年减少之间的矛盾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以隐蔽的形式在农业领域中不断沉淀下来,最终形成大量剩余劳动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无疑强化了旧有的小规模生产方式,还抑制了农业科技进步,束缚了农业向规模生产经营发展,阻滞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二)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

从我国现阶段来看,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与农民收入增长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从表1可以看出,收入水平越高的地区,劳动力文化程度构成中,文盲半文盲比重越低,高中、中专和大专程度所占比重越高,这说明了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对于农民收入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就专业技能培训而言,我国农村总体水平是偏低的。据统计,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只占3.4%,接受过中等技术教育的仅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上述数据表明: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不高、整体素质偏低。这一方面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应用和推广,限制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阻滞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进而影响了农户家庭经营性收入和非农入增长。

(三)卫生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性

长期以来,我国在卫生资源配置上的不公平,造成了城乡居民之间的健康差异明显。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乡人均卫生费用之比一直维持在3∶1-4∶1,个别年份甚至高达4∶1以上。这种重城市轻农村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直接造成了城乡人口健康差异明显。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农村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农村居民的承受能力,进一步缩小农民的医疗保障需求。大幅度的医疗费用支出增长率,导致“小病拖,大病扛”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在广大农村,特别在贫困农村中经常发生。

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严重不足和缺乏公平性,一方面造成农村劳动力身体素质较差,阻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导致农村居民医疗费用负担大幅度上升,限制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因此,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医疗健康投资的城乡差异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四)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难

我国现阶段存在着诸多制约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最典型的就是以二元结构为特征的户籍管理制度。城乡户籍的差异以及基于这种差异的不同的福利待遇、歧视政策,一方面,使得很多农民工很难通过正规的劳动力市场找到工作,无法与城市居民进行平等的就业竞争。同工不同酬现象在城乡居民之间也是普遍存在的。农民工和城市工的平均工资收入存在较大差异,其中,44.8%的工资差异是因个人特征(教育、经验、培训、健康、在当前企业工作的时间、职业、性别、婚姻)不同而形成的,55.2%的工资差异要归结于歧视性的制度安排。另一方面,由于大量剩余劳动力无法有效转移而滞留于农村,降低了农业生产率,从而降低农村的家庭经营纯收入。在农村家庭经营收入下降与工资性收入增速减缓的共同影响下,农民收入增长困难。此外,当前我国劳动力转移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务工农民自身要承担相当的迁移成本,造成大量的福利损失。

三、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分析

(一)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

1、加强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资力度,保持政府教育投资的主体地位。各级政府必须把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放到极其重要的位置,建立多元化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切实抓好农村教育设施和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强度,真正由政府承担义务教育的责任。

2、国家应加大对教育投资的倾斜,建立科学有效的中央和省对基础教育转移支付制度。我国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成本高,很多家庭难以负担学费。政府应该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如免教科书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从而降低农民对教育投入的成本,降低农村学生的辍学率。

3、国家应该实施优惠政策吸引受过正规教育的大学生深入农村,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到农村中小学工作,如在师范类大学生入校时可自愿签订协议,毕业后到农村支教一定年限,国家对这样的学生给予生活、工作乃至升迁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同时可对原有的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4、调整农村教育结构。无论是政府还是家庭都相对注重对子女即未来劳动力投资,而忽视对现实劳动力投资。建议农村中小学把以基础教育为主的办学方向逐步调整为基础教育与技术教育相结合,加强对学生劳动技能的培训,让初高中毕业生掌握一些实用的生产技术。使不能进入高中和大学的人能具备一定技能,提高人力资本质量。

(二)加大对农民的职业培训力度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实质是人力资本投资。既然是投资就涉及到成本与收益问题。农村劳动力可能因成本和不可预知的收益问题而失去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事实上,技能培训是一项正外部性很强的投资活动,其社会收益高于私人收益,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职责,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买单”,将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纳入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同时引导非政府力量加大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投资力度,最终形成以企业和农村劳动力为主体、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各方适当参与的多方投资格局。

(三)增加对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投资

健康资本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健康资本存量对于农村劳动力获得非农就业机会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实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卫生事业,改善农民健康状况,提高农民身体素质。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证农民基本的卫生保健条件。通过建立专项基金,建立健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二是建立医疗教助制度,把卫生扶贫和经济扶贫结合起来,使穷人和低收入者获得实惠的医疗救助。国家应采取措施鼓励保险公司进入农村人寿保险市场,提高农民对疾病的风险防范能力。三是乡村赤脚医生的数量和质量也是关系到农村医疗保健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增加农村医疗保健机构的数量,同时提高农村医疗保健从业人员素质和待遇。四是制定农村公共卫生计划,传播医疗卫生信息,普及公共卫生健康知识,倡导良好的卫生习惯,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设施和安全用水设施,提供计划生育服务和母婴保健服务,提高农村人口的健康水平。

(四)革除劳动力转移的障碍,降低人力迁移成本

人力资本是在一个动态流动过程中实现优化配置的。因此,用于劳动力跨区域迁移的支出也是人力资本投资途径之一。劳动力迁移成本包括信息搜寻成本、签约成本、进入城镇花费的各类费用等,目前主要由劳动者自身承担。为降低迁移成本,加速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应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职能。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力就业中介组织,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帮助农村劳动力对转移成本、收益、风险做出正确权衡,以减少因盲目流动而遭受损失。完善和规范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保障进城务工者的权益,给农民以平等的发展机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充分就业。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逐步消除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状态,使农民享有更多的自由迁移的权利。

参考文献:

1、赵静.我国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J].经济论坛,2008(10).

2、耿玉环,张建军等.论我国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10).

3、孟媛.“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研讨会摘要[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7(3).

4、王兆刚.农村劳动力培训的市场机制和政府责任[J].职业技术教育,2007(22).

5、崔秀荣.农村医疗救助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推进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