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发展的动力范文

农业发展的动力精选(九篇)

农业发展的动力

第1篇:农业发展的动力范文

[关键词] 农业供给侧改革;农业结构调整;内生动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三农工作”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7)03-0010-08

《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四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今年的一号文件,突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出了一系列新政策、新举措,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用新的思路推进农业农村改革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农业农村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历史台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农业发展仍然面临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1]。特别是农产品需求升级了,有效供给跟不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到了极限,绿色生产跟不上;国外低价农产品进来了,国内竞争力跟不上;农民增收传统动力减弱了,新的动能跟不上[2]。基于对当前农业农村形势的判断,党中央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用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的改革发展。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我国整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也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思路的一次重大转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理解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改革。但这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于以往的结构性调整,不是简单的少种点什么和多种点什么,不是寻求总量平衡、数量满足,而是涵盖范围广、触及层次深的一场全方位的新变革。

1.主要目标新。农业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历来是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有效供给。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根据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赋予了农业农村改革主要目标新的内涵。

我们党一直把“农民增收”放在农业改革和农村工作的第一位。农民收入能否增长,他们的钱袋子是否鼓起来,是检验农村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当前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乏力,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支撑农民增收的传统动能逐渐减弱。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靠不断提高农产品收储价格来增加农民收益难以为继。因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就是通过改革,挖掘增收新的潜能,培育增收新的动能,拓展农民增收新的渠道,优化农业供给体系,提高效率,使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长期以来,农产品供给总量不足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增加农产品产量一直是我国农业政策的重心所在。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登上新的台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人们不仅要求吃得饱,而且要求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目前,从市场供给体系看,市场需求旺盛、适销对路的高品质安全健康的农产品,国内生产供应不足,或供应成本过高,许多国内中高端农产品靠进口解决,而一些大路货产品,国内供应充足,卖不上价,有的滞销积压[3]。针对当前供需状况,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另一个目标,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紧跟消费需求变化,源源不断地提供各类优质农产品来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消费需求。

2. 主攻方向新。农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顺应国内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和农业生态服务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压缩低端供给,增加中高端供给,促进农产品供给品种和质量更加契合消费需求,使农业供求关系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的平衡,让城市消费者和农民实现双赢,是当前改革的必然要求。

提高农业品供给质量,新增农产品品种,不断满足人们的日益增长的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一是提供更多满足人们对优质安全健康需求的农产品。现在的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再不仅仅是对量的稳定需求,而是对优质、安全和健康的需求,既要吃饱,又要吃好,同时还要吃出健康。二是提供满足日益增长的农业观光休闲等体验性需求的农产品。人民群众收入增加了,产生了观光休闲等体验性需求。人们节假日观光休闲需要有处去,需要从农业农村找到体验。三是提供满足全社会对绿水青山的绿色化生态产品需求。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生态环境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但土壤、水、空气等仍存在不同程度污染,因此人们对绿色化生态产品需求的呼声越来越高。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农业绿色化生态产品,是人们生活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表现,社会需求量越来越大。四是拓展农业的多功能,不断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农业的功能将不再只是单一的提供农产品,而是不断拓展新的功能,提供新的产品,提高我国农业综合效益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3.改革发力点新。与以往改革发力点不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力点,可用“调”和“激”两个字高度概括:

“调”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调优产品结构。就是在农产品结构调整中,做好“优”字文章,满足社会对农产品消费不断变化不断增长的各种需求。要统筹粮经饲种植结构,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消除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减少低端供给,拓展中高端供给,按市场需求,优化产业结构。二是调好生产方式。就是在农业生产方式调整中,做好“绿”字文章。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集中整治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修复治理生态环境,用新的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既还历史旧账,也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三是调顺产业体系。就是在农业产业体系调整中,做好“新”字文章。着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实现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农村电商、现代食品产业,不断提升农业的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激”也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激活市场。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农产品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二是激活要素。改革现行的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资源要素配置机制,用好用活农村闲置资源,使农业要素得到最佳配置,发挥最佳效益。三是激活主体。通过加快农业经营体系改革,激活各类人才到农村创新创业,培育出更多的新型r民、新的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让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业企业和服务农业的经济组织,激发出前所未有的潜能与活力。

二、 用新的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农业是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产业,过去为解决我国农产品不足的矛盾,我们靠的是拼资源拼环境,加大单位面积化肥农药的投放来增加农产品产量,这种没有节制的投放,导致边际产能过度开发,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农业资源环境的弦一直绷得很紧,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也令人担忧。在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的背景下,迫切需要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一号文件提出实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出台了系列举措:

1.推进农业清洁生产。环境问题是当前全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农业生产方式对整个农业环境影响巨大,农业环境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生态环境的质量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靠大投入、拼资源、牺牲环境增加农产品产量的生产方式,适应不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提出,必须采取系列举措,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多搞绿色种植,把过量的化肥农药使用减下来,让地力得到恢复。推进高效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探索建立可持续运营管理机制,使农业废弃物成为可开发利用的资源,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索出新的路径和新的模式。

2.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我国人均水资源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水是农业的命脉。解决农业缺水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节约用水、科学用水。当前,我国农业用水粗放,节水潜力巨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必须把农业节水作为方向性、战略性大事来抓,加快完善支持农业节水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农业节水技术产品标准体系,大力实施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大力普及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提升用水效率。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抓紧修复水毁灾损农业设施和水利工程,加强水利薄弱环节和“五小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3.集中整治农业环境突出问题。集中整治环境问题已经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农业环境整治是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农业环境整治的成功与否,决定整个环境整治是否成功。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治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是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的一项重要举措。实施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加大退耕还林、还湖还草的力度,把超过生态承载能力的边际产能退下来。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攻坚战,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扩大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范围,推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合理设定补助标准。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加快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进度,将符合条件的退耕还生态林分别纳入中央和地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支持地方重点实施农业土壤改良,增加土壤有机质。实现农业环境的根本性改变,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4.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绿色发展,需要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提出,要推进山水林田湖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全面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快构建国家生态屏障。启动长江经济带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动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完善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采伐补助政策,加强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水生态修复治理,继续开展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建设。通过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对山水林田湖实施更加严格的保护,让我们的天变蓝,山变绿,江河湖水变清,为全社会提供一个优良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用新举措激发农业农村内生动力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是一场广泛的生产力调整,也是一场深刻的生产关系变革。要用改革的办法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改革,重点在改革,通过改革,激发出农业农村强大的发展潜能和内生动力。

1. 用价格机制引导农业资源配置。市场活了,要素也就活了,资源配置也就优了。激活市场,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是激发当前农业农村内生动力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尽量减少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让价格机制真正引导农业资源配置。一是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合理调整最低收购价水平,形成合理比价关系,促进稻谷、小麦生产在量和质上能稳步提升[4]。二是推进玉米市场定价、价补分离改革,引导农民顺应市场需求变化安排农业生产,同时在制度上健全对生产者的补贴,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三是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稳定产粮大县奖励政策,调整产粮大县奖励资金使用范围,让粮食主产区得到应有的利益,调动产粮大县粮食生产积极性。四是科学确定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储备规模,实施多种方式科学储粮。充分发挥政策性职能作用,实施国家为主、多种储粮方式并存模式。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组织科学储粮,严格政策性粮食监督管理,严防跑冒滴漏,确保储存安全。五是引导农产品生产加工向主产区、优势区转移集聚,使农业要素实现最佳配置,让农民和企业实现双赢。

2. 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农民的财产权并没有在法律上给予真正的确权,农业生产要素得不到真正的合理利用。确权就是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只有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农业农村要素资源才能依法依规合理流转,实现最佳配置。

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激活要素,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一是落实农村“三权分置”办法。在土地所有权集体所有的基础上,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离为承包权和经营权,承包权永久不变,经营权可根据农民意愿实现有偿流转。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房屋等主要财产并没有在法律上给予确权登记,更不能进入市场流转,资源要素得不到最佳配置。激活要素,必须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全面加快“房地一体”的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颁证工作。只有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维护农民依法取得的占有和使用权,才能使农业农村资源要素合理流转,实现资源要素的最佳配置。二是明确农民进城落户自愿退出承包地、宅基地补偿办法。随着城市户籍制度改革,一部分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进城落了户,农村的承包地和房屋及房屋宅基地等大量闲置。对于进城务工经商落户的农民,在自愿的前提下,农村的承包地和宅基地及房屋等资源,可以依法依规退出,并给予合理补偿,让闲置的资源发挥作用。三是允许资源变资产改革探索。从实际出发,在守住底线,分类实施,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发展集体经济有效途径,鼓励地方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改革,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四是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没有交易市场,各种生产要素无法实现规范有序的流转,资源无法实现最佳配置,资产也无法转变成资本。要使农业农村资源要素合理流转,实现最佳配置,必须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是一件新生事物,要积极试点,认真探索,总结经验,有序规范地加以推进。

3. 改革完善支农扶农体制机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投入。当前国家要办的事很多,但农业的投入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如何用好财政资金,用好各项支农扶农政策,发挥最佳效益,需要改革完善现有的支农扶农体制机制。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确保农业农村投入适度增加,着力优化投入结构,创新使用方式,提升支农效能。一是优先保障农业支出,确保农业支出逐年增长。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基础牢,国民经济才能快速发展。农业农村大势稳、基本面好,才能为当前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做好全局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农业是弱质产业,生产过程中既有自然风险,又有市场风险,需要全社会的重视、关心和支持。在任何时候,重农强农的调子不能变,支持力度不能变,财政再困难也要优先保障农业支出,开支再压缩,也不能减少“三农”投入。“三农”的投入必须确保逐年增长,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相适应。二是创新支农投入方式,做好“整合”“撬动”文章。确保农业农村的投入,一方面要确保增量,另一方面要用好用活存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做好“整合”“撬动”文章。“整合”就是对存量资金进行统筹整合,集中力量把最该办的事办好。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多层次、多形式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推进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编制环节源头融合改革,探索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撬动”,就是将有限的财政资金作为“药引子”,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实行以奖代补和贴息、支持建立担保机制、鼓励地方建立风险补偿基金等多种形式的撬动措施。三是完善农I补贴制度,提高农业补贴的指导性和精准性。完善补贴制度是提高财政资金效益的重要举措。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农业补贴政策的指导性和精准性,明确财政补贴的重点是粮食主产区、适度规模经营、农民收入和绿色生态。四是加大农业金融创新,发展农村金融机构。“三农”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农村金融服务仍然是我国金融服务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贷款难一直困扰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央明确提出要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强化激励约束机制,确保“三农”贷款投放持续增长。支持金融机构增加县域网点,适当下放县域分支机构业务审批权限。落实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规范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完善农业发展银行风险补偿机制和资本金补充制度。支持金融机构开展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订单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业务。鼓励金融机构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积极推动农村金融立法。逐步解决农村发展中的融资难贷款难融资贵的问题。五是积极探索农产品收储保险制度。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开发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产品,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地方开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4. 大力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经营主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老年人和妇女。今后谁来种田,谁来从事适度规模经营,谁来发展现代农业,已经成为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

如何确保农业持续发展、农村社会稳定,根据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举措和相关的配套政策:一是加快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采取多种方式,加快培育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优化从业者结构,防止农业后继乏人。大力支持进城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新创业,带动现代农业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持久的新动能,使其成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生力量。二是大力支持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在当前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为我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的总量供给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这一类新型经营主体,在当前种养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家庭经营向集约化方向转变中先行先试。大力支持这类经营主体,使其成为既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践行者,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三是积极引导和支持发展农业合作组织。实践证明,农民合作组织呈现出集生产主体和服务主体于一身,融普通农户和新型主体于一身的特征,具有联系农民、服务自我的独特功能。既能根据市场需求做出积极响应,也能发挥传导市场信息、统一组织生产、运用新型科技的载体作用,还能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生产,享受便利化的服务,弥补分散农户经营能力上的不足。大力支持这类经营主体,使其既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践行者,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四是支持龙头企业和各类农业企业。龙头企业和各类农业企业,相对于一般的农户,有较强的研发、生产、管理能力,在农业新技术应用,规模化经营,综合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延长产业链,提升农业综合效益等方面具有引领示范的作用。加大对这类经营主体支持,使之成为既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践行者,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五是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社会化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经营活动,既是自身经营活动,也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一部分。当前,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满足不了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必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改善农业农村服务供给,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标准化、绿色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06.

[2]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N].湖北日报,2017-03-06.

第2篇:农业发展的动力范文

1、切实加强基础建设疏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基础建设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建立农技推广组织机构,形成以省为主渠道,以市为重点,以乡为骨干,以村为基础,以民间科技组织为补充的农技推广网络和以农业站、畜牧站、园艺特产站、农机站、林业站、经营站、水利站等为主体的横向网络的门类广、功能全、多层次、多成分的上下贯通、纵横交错、左右联系的农技推广组织体系,全省已拥有县级推广站64个,实现了县县有站;乡级站919个,占全部乡镇的99.5%。二是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搞好农业成果推广的全程服务,最大限度地提高成果转化的有效性,促进科技成果向规模化、产业化方面发展。例如,为了转化肉食鸡高产综合配套技术这项科技成果,在养鸡的重点乡成立了科技服务公司,对养鸡行业进行全过程服务,做到七统一到户,即统一贷款到户、统一送雏到户、统一送料到户、统一培训到户、统一防疫到户、统一回收到户、统一结算到户。三是抓科技情报信息系统建设、举办科技成果展示会、召开成果转化交流会、大力宣传科技成果等四个方面疏通信息渠道,把科技信息尽快送到农民那里。四是从3个渠道促进科技人员与农民的结合。其一以农业科技人员为核心建立农业专业研究会和农民技术协会;其二采取四包一挂的形式,即包技术、包产量、包效益、包赔尝实行责权利挂钩;其三以省内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为骨干组成的科技服务小分队,在农业生产的关键季节到农村去搞技术讲座,现场传播技术知识。

2、积极抓好典型示范,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的辐射源在农业科技示范工作中,重点抓三区建设:

一是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993年,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在东部山区、西部农牧区、中部产粮区和城市郊区以乡、镇为单位建立了11个有代表性的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通过完善组织机构,实事求是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园区建设发展规划和与之相配套的优惠政策,积极组织对园区的科技培训,大力转化推广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强化组织、协调、指导和管理,使之迅速成长和发展起来,效果非常明显。几年来,11个园区共转化推广了67项科技成果,培训农民71500人次。二是到目前为止,重点建设了10个星火技术密集区。这些星火技术密集区已成为科技成果推广的基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例如,作为全国最大产粮县之一的梨树县,自建立星火技术密集区以来,连续几年实施了以转化推广玉米丰产、耐密型玉米高产、工业应用的良种玉米栽培、米麦间作及长白杂交瘦肉型新猪种、四良四改、塑料棚舍北方全年养猪等农业科技成果的星火计划项目,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三是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区。全省建立了15个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区。在示范区的总体布局上,确定了四大生态区、7种区域类型模式和18个技术体系与技术经济体系,经过4年精心培育,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示范区内农民纯收入比辐射圈内的农民同期年平均增长60%;示范区内粮食每年每公顷增长1749公斤,比全省同期每公顷增产1050公斤,提高了60%以上。

3、精心进行技术组装,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综合效益技术组装重点是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围绕粮食(玉米、水稻、大豆)、畜牧(牛、猪)、水产(中小水面)、优势特产资源和生物技术等重点领域进行攻关,使其形成规模效益的项目,并与全省大农业工程配套,与国家计划项目配套。例如,在农作物新品种方面,围绕玉米、水稻、大豆三大优势作物,产前、产中、产后的一些关键技术(如耕作方法、病虫害防治)开展系列攻关,取得像玉米早熟丰产综合技术、玉米抗旱保苗技术、玉米大面积机械化综合高产技术、赤眼蜂、黑光灯防治玉米暝、水稻大棚盘育、水稻育苗床土调酸综合技术、盐碱地种稻技术和大豆综合丰产技术等一大批科技成果,初步建立起了与生产条件相适应的耕作栽培及病虫害防治的配套技术。二是合理组装,全力组织推广。把各单项技术组装起来,有组织、有计划地加以大力推广。从1990年开始,把65项组装配套技术列入省重点科技推广计划,选择基地为推广计划项目承担单位,计划采取滚动式,每年进行一次调整和补充。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省良种普及率达到97%,推广面积超过7万公顷的农作物新品种近20个。盐碱地种稻以稻治涝、以稻治碱和旱改水配套技术的推广,使全省水田面积迅速扩大,由20万公顷增加到66万公顷,增产稻谷45亿公斤。创造出吉林大米名牌产品,不仅解决了本省人民吃细粮的问题,还内销到关内各省。

4、经常开展农技培训,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受体和载体农技培训,主要围绕五个方面展开。

一是加强农技培训中心建设,全省已建立省级农业技术培训中心1个,市级农业技术培训中心1个,县级培训中心29个。这些培训中心已成为培训农民学习农业科技和文化知识的大学校,据不完全统计,每年通过农技培训中心培训的农村干部和群众达360多万人(次)。二是开展科普之春、科技之夏、科技之秋和科技大王师团活动,分别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利用农闲时间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把科技致富能手(大王)组织起来,组成科技致富大王讲师团到各地进行科技致富宣传,使农民在亲身体验、现身说法中受到教育。三是推广绿色证书制度。全省已有6335人获得了绿色证书,有6万人取得了农民技术员职称。这些农民已经成为全省农业生产的技术骨干,成为转化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新技术、培育和选用良种、防治病虫害及技术咨询的带头人,相当一部分绿色证书获得者被聘为科技副乡长。四是实行农民职业规范化教育。以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农业广播学校、实行(3+1)体制的普通中学和各类技术培训中心为阵地,对农民进行较系统的培训,使农民职业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五是结合实施星火计划培训人才。优先考虑星火计划的实施,按计划要求的内容进行专题讲座。先后围绕玉米、人参等十大星火系列开发计划编写了10部教材,制作了10部配套录象带。

5、有效行使政府职能,加大科技成果转化行政支撑的力度

5.1 强化决策系统的科技意识为了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所作为,省委、省政府坚持把这项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努力强化决策系统的科技总识。一是成立了吉林省科技与经济结合领导小组。二是建立了市(州)领导班子科技进步工作的考核制度。三是积极选派科技副职。

第3篇:农业发展的动力范文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动力机制;运行机制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所以农业循环经济是全社会循环经济的基础和关键,没有农业领域的循环经济,就不可能实现循环型经济社会,农业与各行业之间的天然联系和农业结构构成了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基础,农业循环经济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结果。本文通过分析农业循环经济的动力因素,试图理清农业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并分析我国现阶段农业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提出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运营模式,对我国制定农业循环经济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农业循环经济的动力探究

1.科技进步推动

现代科学技术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如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耗散理论等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各科学技术理论与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如下图1所示:

同时,现代科学技术为农业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农业循环经济的实现需要能源的综合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废弃物回收技术和再循环技术、环境监测技术以及资源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等等。这些技术都是循环经济的构建依托,要发展好农业循环经济,就必须集中力量发展农业生产及其相关技术,减少农业资源的消耗和农业废弃物的排放,并研究治理环境污染技术,尽量把有害环境的废弃物减少到最低限度,以及研究农业科技创新,使用无害或者低害新工艺,以实现少投入、多产出、低污染的良性循环。

2.社会需求拉动

社会需求是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推动力,包括社会个体需求和社会总体需求。个体需求主要是追求安全、健康的食物,社会总体的需求是指社会为实现节能减排,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农业和其他各行业共同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建设成节约型社会和和谐社会。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关键问题就是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生产观念。如德国绿色无污染的食品备受青睐,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需求对企业产品进行改良生产。绿色消费观念和绿色想飞行为相应的导致了技术结构和产品质量的调整,形成了绿色消费和绿色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直接推动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3.政策引导

政府应该是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主导理论,除了引导舆论方向,还要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规范的政策制度,为农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提高资源产出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4.制度驱动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必须有制度保障,尤其是法律保障,日本在推行循环经济时就建立了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使得循环经济理念上升到一定高度,人们自觉遵守。除法律制度外还有经济制度、指导性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等都对发展循环经济具有推动作用,建立合理的政府引导机制,调动农民积极性。合理长效的政策制度,是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动力因子。

5.利益推动

农民是农业循环经济的活跃要素也是发展主体,追求种植、养殖利益最大化是农业发展的重要特点,农业循环经济能够提高资源产出率,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增收致富,提升农民的积极性。农民追求农业利益最大化。

二、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现存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1.农业经济技术水平低

作为农业循环经济的主体的农民,大多受教育程度较低,甚至在我国部分贫困地区任然使用原始农业耕作方式,我国农业经济技术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一段距离。科学技术是农业发展循环经济最主要的动力,而且循环链越长所需要的技术就越复杂,需要的技术水平就越高。主要原因是农民较少接受先进科学技术教育;政府对农业循环经济支持力度不够。

2.农业产业结构有待调整

我国目前农业产业链不完善,生产和加工处于完全脱离的两个环节,这就出现了中间商,农产品产业链的主要利润集中在了商、销售方面,农民利润薄弱,这种产业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成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瓶颈,所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亟待进行,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3.市场需求不足

农民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但由于受教育程度低等因素,对农业循环经济概念差,意识不足,产品的包装和价格在市场上并不具有优势。所以产品的销售量和市场需求都远不能与大棚蔬菜、饲料养殖品相抗衡,导致无公害产品和和绿色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低靡,直接导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

三、循环型农业的运行机制探究

1.建立合理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技术体系

1)减量化技术体系

减量化是循环经济的首要原则,农业循环经济的减量化技术就是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使用较少资源投入而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可再生能源和严重污染资源的使用。减量化技术就是通过开发和使用新能源、新品种、新农业、新机械替代传统的能源、品种等,还包括农业其他资源的高效利用,在农业生产中实现节水、节肥、节能、节省劳动力等资源。例如节肥技术通过研究不同农田生态系统建立合理的养分投入比例,减少肥料的投入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减量化技术在农产品的生产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都有很大发挥空间,所以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建立好减量化技术体系,提高资源的生产率和能源利用率。

2)资源化技术体系

资源化技术是要把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再次变成游泳的资源或者产品的技术,通过延长原料或者产品的使用周期达到减少资源消耗的目的。如使用农作物秸秆生产沼气、使用动物粪便作有机肥。传统农业中使用的往往是高投入的方式换取短期高产出,由此对生态环境产生了破坏,同时也会导致农业资源危机。

2.构建农业内部循环模式

1)生态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是指通过吸收和总结国内外农业生产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农业资源,建立协调和谐的生态系统,以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实践,目前积累的生态农业模式有生物物种共生模式、种养配套互补模式、生物能多层次再生利用模式、沿海滩涂和荡滩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等。农业生态系统具有强烈的开放性,消费者往往成为第二性生产者,还原者因条件不足往往受限制,所以在食物链关系上需要协调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三者之间平衡关系。如生物能多层次再生利用模式就利用生态学食物链原理及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所以系统稳定。例如以沼气为纽带的鸡—猪—沼气—鱼—粮模式便是典型的一例,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这样既提供了农村用能,又减少环境污染,形成低投入的高效农业。

全国各地根据当地资源与产业发展情况形成了多种生态能也模式,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如林-牧-猪-鱼-沼等。对于较优秀的模式政府应给予推广和提供技术支持,开展生态农业建设,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2)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资源化)

农业废弃物指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必然产生的副产品。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不仅解决农村能源问题,而且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农业废弃物不断增加,如果不进行合理利用和处理,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战略思路是按循环经济理论,由废弃物的生态循环开始,逐级发展到循环农业,按照生态循环原理,以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为切入点接种植和养殖业,构建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构建生产——生活——生态——生命(人)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四位一体”农村发展模式,最后形成具有循环社会特征的农村小康社会,这也是我国北方在实践中摸索出来比较成熟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

3)高科技优秀农业模式

高科技农业优秀农业主要综合利用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设施农业技术、节水农业技术、绿色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农业机械化、化肥的合理使用、塑料的应用技术,就是将高科技术融入到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实现农业的“低投入、高产出”,提高传统农业的产量和农民收入。如早期农户种植的水稻产量低,产出大米成色差,袁隆平通过生物技术研发的杂交水稻,为农户至少提升了1倍以上的收益。我国农业科技同国外有一定的差距,发达国家的高科技农产品冲击我国内农业新科技的开发市场,我国农业生产也受到牵制。由于农业资源的有限性,高科技优秀农业是是农业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

3.构建完整的产业链

利用农业系统的开放性,增强该系统与外部的物质、能量转换,将农业与二产(加工制造业)、二产(物流、旅游业)相结合,将农业产业链从种植业、林业、渔业、牧业延伸到农产品生产加工业、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农产品消费领域,借助二、三产业向农业系统投入一定的物质、能量和资金,增强农业系统的负墒流。形成呈网状的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循环经济型产业体系,如下图所示。

4.构建农业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

法律法规是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动力,应尽快制定《农业生态环境保障法》,明确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理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制,规范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和个人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职责与义务[3]。我国目前急需完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把发展循环经济上升到法律高度,尤其在促进农业发展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应设置专门法律法规,即《循环农业法》,填补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法律的不足,进一步明确政府、生产者、消费者的责、权、利。依法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在农业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式出台之前,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地方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条例。

5.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

行而有效的奖惩机制可以使循环经济推动事半功倍,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积极推进制度创新,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的原则,提升全社会循环经济发展意识,搞好对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发与利用。

6.加大循环经济宣传力度

群众意识对农业发展循环经济也具有推动作用,我国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同时,广泛开展循环经济宣传和教育,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宣传节约资源、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宣传相关法规和方针政策,弘扬先进典型,曝光资源浪费行为,倡导节俭文明,促进全民投入到循环经济的建设中来。

四、结论

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只有摸清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循环经济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机理和动力因素,分析现阶段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存在问题,提出运行机制,对落实“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为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凯,循环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2]方时蛟,对我国生态农业研究的若干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3,24(11):39-42.

[3]周震峰,王军,周燕,等.关于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3):348—351.

第4篇:农业发展的动力范文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2-0188-03

1 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产生的原因

1.1 农业剩余劳动力及其分类

所谓农业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劳动力合理配置过程中的客观现象,也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指超过农村农业生产所需要的那部分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一个动态的和相对的概念,它随着耕地面积、机械化程度、科学技术等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这里的剩余是相对的剩余,即隐形或不充分就业的剩余,其边际生产率为零。

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其一,积累型剩余农业劳动力。是指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劳动力的增长超过农业生产的需求而日渐增多的剩余劳动力。它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首先是农村劳动力的自然增长超过农业需求能力,沉淀在农村的劳动力日益增加而造成的;其次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对农业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下降,而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日渐加多。

其二,效益型剩余农业劳动力。是指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新技术的应用、产业的更替等原因使部分劳动力剩余。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劳动效率的提高,使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实际需求减少而使农村部分劳动力剩余出来。

其三,结构型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导致的城乡经济不合理,限制了农业劳动力向城市及工矿企业转移,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单一,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自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而产生的剩余。

其四,季节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指由于农业生产自身具有季节性特点,农忙时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较多,农闲时对劳动力需求较少,在农闲时产生部分剩余劳动力。

1.2 农业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

一是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造成的不适应性剩余。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加快,出现了一些新兴的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由于新兴的产业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而农民大部分素质较低,短时间内无法满足用人需要,因此造成农村劳动力剩余;同时随着传统农业及农产品工业资本存量的调整,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步下降,也致使一部分人无事可干,从而导致农村富余人员增加。

二是农业边际报酬率递减造成的弃地剩余。自1978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至上世纪80年代末,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土地的收益率发生了质的飞跃,农民的收入也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农民物资投入的增加,农业生产出现了“边际报酬递减”的效应。农业边际报酬递减促使农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进而增加农业生产的成本,因此边际报酬递减现象就更加突出,致使农民家庭的生产费用增长快于生产增长,农民家庭直接减收。不断减少的土地回报率使农民的收入逐年减少,有的地区甚至仅能解决农民的基本温饱问题,农民的生活水平无法得到提高,更无法满足他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最终农民不得不从土地上游离出来,成为隐形失业者。

三是农业耕地面积减少造成的资源短缺性剩余。我国是一个土地资源缺乏的国家,可用于耕地的面积尤其较少。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人均农业耕地面积正在快速减少。从全国来看,目前我国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仅近1.3亩,是世界平均耕地面积的1/4左右。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一些对土地的不合理的使用,我国耕地正在以每年500-700万亩的速度减少。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劳动力却以每年1000至1300万人的速度急剧增加,使得我国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四是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造成的相对性剩余。随着我国农业科技战略实施的不断深入,农业科技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技成果得以广泛的实施。在农业中出现了资本替代劳动的现象,如高效农药的使用、良种的推广、收割机等机器的使用都极大地减少了农民为施肥、收种、除草、灭虫等田间管理的劳动时间;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业技术效益不断增加也大大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资本有机构成相应地提高,使农业对活劳动的需求减少,也增加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2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1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增强了城乡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促进了社会变革,塑造了一代新型农民,产生了广泛的回归效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意味着农业的剩余向农村转移、农村的剩余向城市转移的绝对转移思路,也意味着劳动力本身、农业、农村自身的直接发展所形成的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的提高而导致的相对转移。因而,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是良性发展过程的应有之意。”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使资本、技术、信息随人员流动而运动,使区域间交流日益增多,纵横联系加强。另一方面,劳动力的大范围转移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产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对中国传统体制的第三次冲击。由于它的存在,促使政府对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务市场法规制度,以及户籍管理、住房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农村劳动力得到比较充分利用,充分发挥了农村存量资源的经济作用,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持续增加,从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前提,也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可能。第一,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为农村非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第二,在现有户籍制度下,农村转向非农经济的劳动力,无论是离土不离乡或是进城务工经商,从根本上说没有脱离农村,他们务工经商所得除一部分用于提高自身生活水平外,相当一部分资金投向本地的农业或非农产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稀缺资金。第三,返乡创业的农民,不仅带回了稀缺的资金,更带回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也带回了市场,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所需技术、管理和市场。第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使农业经营模式,由小块的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移,发挥规模优势,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搞特色经营,创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农业现代科技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村经济发展减轻人口负担。“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键是要持续提高农民收入;而提高农民收入,关键又在农业人口的非农化,以及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人口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城市的转移,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条重要途径,其转移的速度取决于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慢。现代城市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资源要素聚集的一种物化体现。资源要素的集聚,是城市化的内在推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各地各类专业及综合市场的成功发育,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镇聚集,使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绝大部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改革开放后逐步向小城镇转移,毫无疑问,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减轻了人口负担,为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效率做出了贡献。

2.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农村现代化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必须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看,只有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比例,才能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生产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农村现代化水平。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历程也充分说明了这一事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劳动力非农化水平的提高方面,而且更在于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使农民收入、农民的消费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化程度等均得以提高。另一方面,对于农村经济,现代化意味着通过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增长和农业中现代科学技术含量增长的作用,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如果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顺利转移,过大的人口压力必然阻碍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对传统农业生产要素的替代,制约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从而减缓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只有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充分转移,才能有真正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才能推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2.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素质为农村经济发展锻炼人才

在现代社会,劳动者的素质是劳动力就业竞争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就业和用人单位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一种双向选择的过程,这种双向选择的机制决定了一个劳动力要从农业向非农行业转移,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通过转移过程中的工作和学习,通过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环境,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掌握了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开阔了视野,培养了新的意识和观念,如市场意识、竞争意识、价值观念、法律观念等,进而全面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为发展农村经济做出更大的贡献。可以说如果没有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也就没有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增加,也就没有农村的小康和富裕。农民的富裕又反过来在农村进行教育和其他智力投资,不仅增加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资源,而且提高了自身素质,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4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农村经济发展注人了资金,繁荣了农村市场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包括三层含义: 产业转移、地域迁移及身份改变。产业转移指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进入非农产业,也就是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本质是劳动力在产业间的重新配置;地域迁移指农村剩余劳力向城市的聚集居住;身份改变是指农业剩余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造成职业生活的转变并失去农民身份。”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农村人口均低于10%,而我国却高达80%。人口流动不但能降低我国务农劳动者的实际人数,还可较快地改变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业组合,并有力地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外出劳动力增加的收入,绝大部分带回家乡消费,带动了当地建材业和商业的发展,这不仅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消费水平,增加了农村社会购买力,而且把部分收入用于发展农村经济,部分用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事实证明,一批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和善于管理的企业家、实业家已经在“ 打工仔” 的队伍中脱颖而出,其中许多人致富后带着资金、项目、技术回家,促进了当地市场的繁荣,加快了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2.5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客观上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能够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市场比较优势,把土地资源置换出来,发展用地较少,而耗费劳动力较多的高附加值的产品生产,迫使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就业容量。同时,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有利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高标准农田基本建设、小流域治理、荒山绿化、平原绿化、农村交通建设等,引导农民平整土地、兴修水利、改良土壤,通过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缓解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压力。

此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可以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发展农村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带动关联产业群的发展,将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农民的就业机会,拓展农民的就业渠道。具体而言,产业化经营是以建立高效农业体系为核心,注重发展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和流通,可以调整乡镇工业的产业结构,使其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农副产品为原料办乡镇企业。这种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能够降低乡村办工业的成本,有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乡镇企业、乡镇加工业,有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产前、产后环节转移,缓解农业生产劳动力过剩的压力,形成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很强的吸纳能力,从而为农村经济发展积蓄人才。

第5篇:农业发展的动力范文

一、小城镇发展的非农化模式与现代农业的内涵

小城镇不仅是一个区域性概念,还有其自身的一些特征。亦城亦乡是现阶段中西部地区小城镇的一个普遍特征,这导致了其有自己的发展模式。从东部小城镇发展历程看,非农产业化进程一般有两种发展模式:一是发展非农产品加工制造业带动小城镇的发展;二是发展农产品加工制造业带动小城镇的发展。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东部地区小城镇大多选择了第一种产业化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又可以分为两种实现形式,一种是通过大中型城市的经济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小城镇发展,辐射半径的大小取决于城市现代化的程度;另一种是通过发展所谓大中型城市不太关注的小商品制造业,即所谓“缝隙经济”,带动小城镇发展。但如果将这种模式移植到中西部地区,则可能会遇到诸多障碍。

首先,中西部地区大中型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远不如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大型工业城市不仅数量较多,且城市功能强大,多种产业链交集,经济辐射能力较强。而中西部地区,虽然自上世纪50年代来建设了一些工业基地,但这些基地所布局的产业,不少已经老化,导致小城镇难以实施非农化产业发展。

其次,中西部地区企业发挥作用明显不如东部地区

东部地区小城镇的企业集群程度要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中西部地区小城镇的企业集群程度则普遍低于全国平均值。另外,由于东部地区小城镇不仅企业聚集度较高,企业规模也较大。对于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促进作用明显。据“全国强镇发展论坛”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到2005年底,“千强镇”的平均占地面积达1053公顷,平均每个镇拥有企业1626个,吸纳劳动力3.1万人。而中西部地区以发展非农产品加工制造的乡镇企业,因受制于资源、市场、资金等因素,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升小城镇的人口规模的作用远不如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发展非农产品加工制造业的区位优势也是中西部地区无法比拟的。东部各县乡镇属企业正是利用了这些优势,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三来一补”已发展至今天的外向型、技术资金型产业,这些产业进入门槛较高,中西部地区小城镇目前的工业化发展水平难以进入这类产业。

第三,中西部地区相应的产业发展基础也不如东部地区

东部小城镇已基本完成产业布局,不仅产业集群度高,而且形成了上下游衔接紧密的相关产业板块,拥有较稳定的原材料供给和产品销售市场。而中西部小城镇发展处于初始阶段,不仅镇区人口规模小,而且也缺乏现代经济因素,不少建制镇也没有真正意义的现代制造企业,发展非农产品制造业缺乏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所谓“一镇一品”“一村一业”在东部地区并不鲜见,却难在中西部地区寻觅到的原因。

除上述因素之外,中西部地区小城镇发展选择产业的类别,还须吸取东部地区的教训,勿重蹈覆撤。目前,即使是在东部地区,也有不少小城镇发展遇阻,原因之一即在于当初创立的一批没有技术含量、高污染类、与大中型企业争资源并处于劣势的企业等。建立在这些“短命产业”基础之上的小城镇,其生命力令人堪忧。东部地区尚且如此,中西部地区更应慎重对待。

从上述中西部地区非农化元素和城市化元素稀缺的分析,结合小城镇亦城亦乡的特征可见:基于现代农业的农产品加工制造业及其相关服务业是更适合当前中西部地区小城镇的产业类型。

中西部地区小城镇目前选择基于现代农业的农产品加工制造业以及农产品销售服务业作为重点发展产业有诸多原因。首先,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农业的相关服务业一般属于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其进入门槛相对较低,适于中西部小城镇目前的发展水平。其次,根据产业经济学理论,产业选择标准应考虑相关多元化。经济学家鲁梅尔特在《战略、结构和经济绩效》一书中通过实证研究指出:“相关集约型和主导集约型企业的经营绩效最好,绩效最差的是无关多元化,因此多元化经营应严格限制在自己的中心技能或能力范围内。”考虑到中西部小城镇的工业化水平和资源特征,应在大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前提下,选择与农业相关的非农产业作为推动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动力。

二、现代农业对于小城镇发展的经济意义

中西部地区20余年来的发展历程表明,农业的发展程度是城镇现代化的基础。现代农业对于改变城乡人口比例,推动城市化进程作用明显,同时,当城镇非农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反哺农业,提升农业的发展层次和农村的生活质量。就小城镇而言,走基于现代农业的小城镇发展之路意义在于:

(一)可以快速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城市化进程呈现梯度发展格局。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各省区小城镇数量可观,但发展质量不高;西部无论从小城镇数量还是发展质量都不及东中部地区。中西部小城镇要在工业基础相对落后、科技水平较低、有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情形下,通过发展非农产业提升城镇化水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选择哪个方向为突破口。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认为,“不发达地区应当首先选定少数部门或产业进行投资,使其快速发展,并带动其他部门的快速发展。”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打造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从中孕育非农化要素,催生出以农业和农产品为对象的二、三产业,使中西部地区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得以发挥,为实现城镇化打下基础。

(二)有利于农业的综合开发和实现工业对农业的反哺

农业综合开发通过提升农产品价值,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来实现。工业对农业的反哺的实现形式,一是政府转换发展战略与政策行为,对农业与农民进行产业反哺和收入反哺;二是工业直接反哺农业,如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订单稳定农产品的价格与销售,扩大市场容量,对外形成价格优势和规模优势;通过加工实现农产品的增值并将其部分回馈给农民。工业直接反哺农业不仅更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且有利于提高农业整体素质,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当前困扰我国中西部地区农业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农产品中低端产品比重大,加工档次低,形成了低品质、低价格的特点。在国际市场的冲击下,农业的赢利能力和农民的增收潜力受到严重影响。对此,M.E.波特指出:“当一个国家把竞争优势建立在初级生产要素上时,它通常是浮动不稳的,一旦新的国家踏上发展相同的解体,也就是该国

竞争优势结束之时。”解决此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不断提升农产品的加工层次和技术含量,并在外部销售渠道、技术交流、产品交易和市场扩张等方面给予农业与农民扶持,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

(三)可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减轻中西部城镇的就业压力

我国2.3亿农村剩余劳动力绝大部分来自中西部地区。目前,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流向东部发达地区大中型城市,由于定居门槛较高,大多数农民工只是将外出打工作为增加收入的一种途径,真正能扎根安居的并不多,因此形成了农民工年初结伴外出,年底蜂拥回乡的“候鸟型劳动力流动”现象。因此,仅仅依靠东部城市经济的扩张根本无法解决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尽管农民工在大中型城市获取的报酬水平高出小城镇不少,但小城镇担负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和经济成本要低得多。

托达罗理论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城乡预期收入差距的反应,而不是对实际收入差距的反应。其中一个基本前提是,迁移者可以考虑城市与农村的各种劳动市场的就业机会。一个农业劳动者是否迁入城市,不仅取决于城乡实际收入的差距,还取决于城市的失业状况。考虑到我国大中型城市居民的劳动就业问题仍比较突出,外来农民工要寻求一份稳定收入的工作则更加不容易。相比之下,小城镇如果能够发展成为一定地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并拥有配套的教育、卫生、娱乐设施,也就有了城市的基本功能,这对于周边的农村居民还是有吸引力的。实现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本地化安置,是将农民工转变成城镇永久居民的途径之一。关键在于,一要找准小城镇的发展思路,突出特色;二要大力推进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许多经济学家越来越认识到,“要解决城市失业问题,最重要的是农村和农业的增长。”

三、以现代农业促进小城镇发展的政府

在推进以现代农业促进小城镇发展的战略、制定和贯彻相关政策方面,地方政府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正确认识农业与非农产业的相互关系

一方面,选择非农产业作为小城镇发展模式并不意味着不关注农业,毕竟小城镇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农业的产业化;另一方面,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促进城镇化,关键的一点,就是如何在农业产业链中孕育非农化的要素,而这一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打造农业的后项关联产业――农产品加工制造业,也要因地因时制宜,地方政府当然可以、也应该有所作为,但这种作用必须合乎社会发展规律。地方政府首先应认识到,小城镇的发展与农业现代程度、地区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是相联系的,政府的政策指导,只是起促进或延缓作用。近年来大中城市的开发区热,招商热,小城镇不可盲目模仿。小城镇在其发展的初始阶段,由于城市功能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完备、生产要素市场尚未发育,工业化难度非常大,政府应在深入研究工业产业链与农业产业链差异性的基础上,把主要精力放在制定和实施非农化的产业组织系统和技术进步政策上,并提供农产品精加工及销售方面的公共培训。县级地方政府尤其要在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多下功夫,以提升小城镇的城市功能,为产业链的延伸打下基础。

(二)合理进行产业布局。实现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

要充分认识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是一条多环节的价值链,从对农产品的初步加工到精加工,形成最终产品,通过市场,直至到达消费者手中的整个过程的合理分布和关联,实现农产品的增值。这一过程涉及到多个不同领域,单个城镇一般无法全部容纳,应在县域经济规划下,根据各城镇的特征和优势进行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以产生协同效应。县级政府要尽可能将产业链的增值部分保留在本区域之内,使产业增值效益能真正回馈小城镇及周边农村和农民,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三)大力促进产业的集群化

实施以现代农业为基础的中西部小城镇非农产业发展模式,产业集群是必然的战略选择。有学者认为,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利用产业集群效应,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西部地区小城镇要大力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措施应包括:继续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为非农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改善投资环境,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尤其要根据本地农产品资源状况,吸引相关企业前来投资,进行农产品深加工;鼓励本地有管理经验和技术、资金积累的技能型农民工回乡创业。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根据镇区企业的关联程度建立产业园区,吸引更多的同类或相关企业,促进园区产业集群尽快形成。另外,要大力开展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四)坚持人口聚集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实施以减少失业,扩大就业为导向的小城镇发展政策

小城镇非农产业的发展是以一定程度的人口规模为前提的。研究表明,2万人以上的小城镇,大体是随着人口规模的增加,经济效益也在增加;当人口超过5万时,经济效益增加将更为明显。而中西部小城镇人口规模大多不足2万,甚至不足1万,因此,不断增强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是其发展的必然选择。产业化必然带来对劳动力资源的大量需求,地方政府应根据产业化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劳动岗位数量,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定居城镇,在非农产业里寻找就业机会;要优先安排失地农民的就业;要广开就业渠道,鼓励建立服务于农业和农民的各类经济组织。

第6篇:农业发展的动力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 第三产业发展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一、引言

“三农”问题是党中央高度关注的一个焦点。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目前由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农村耕地面积逐渐缩小,外加农业报酬率太低,导致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有利于有效配置劳动力资源,有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鉴于此,本文选择城镇化发展和第三产业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影响作为研究的视角,分析三者之间的互动联系,并重点分析城镇化和第三产业发展对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三产业发展、城镇化水平互动关系分析

1.第三产业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系

第三产业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良性协调发展的。第三产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蓄水池”,而农村剩余劳动力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1)第三产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蓄水池

第三产业提供的是服务产品,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很强的就业效应。而且兴办第三产业需要的投入少,可以用较少的资金安排比较多的劳动力就业。

除了直接就业效应之外,第三产业的间接就业效应也不容忽视。一方面,第三产业的发展会刺激整个国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进而惠及第一、二产业。另一方面,由于第三产业的发展而派生的各种需求又会进一步拉动物流、商贸、金融保险、餐饮娱乐、信息和商业服务等行业的发展,进而再次促进就业。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后续动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仅增强了城乡信息互通,而且促进了社会变革。一方面,劳动力的转移使资本、技术、信息随人员流动而使城乡间交流日益增多,纵横联系加强。另一方面,劳动力的大范围转移促使政府对劳动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及户籍制度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有了制度保障,农村剩余劳动力会更安心的在城市工作,使农村劳动力得到比较充分利用。

2.城镇化发展与第三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

第三产业发展是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的动力,城镇化是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基础,第三产业与城镇化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

(1)第三产业提升城市的聚集效应

城镇化过程是各种要素不断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城市具有聚集和规模经济的特性,能带来较高的要素收益,而集聚经济的形成离不开第三产业的支持,服务在生产过程中具有和完善的辅助作用,尤其是生产服务和公共服务,其完善程度对城市聚集效应的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第三产业发展直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发达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历程表明,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城市发展必须依赖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金融、保险等部门和行业,以及第三产业提供的社会服务来生存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越快,城市建成面积和其他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也越快。

3.城镇化建设与农村剩余劳动力互动关系

首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所引起的农村人口向城镇的集聚直接推进了城镇化。因此, 城镇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与规模。

反过来,城镇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空间越大, 非农产业的就业容量越大,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拉力就越大, 城镇化进程的速度也就越快。

三、河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第三产业发展、城镇化互动关系实证研究

1.数据来源

实证分析的数据采用河北省经济统计2005年至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其中,城镇化发展水平用城镇化率表示;第三产业增加值代表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测度,由于统计口径和统计方法的差异,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数据。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去向主要是第三产业,本研究用乡村除工业就业外的非农就业人数来表示转移的倾向。数据如下表1: 表1 河北省城镇化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农村第三产业就业人数

年 度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城镇化率

37.69%

38.77%

40.25%

41.90%

43.74%

45%

45.6%

46.8%

48.13%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

3338.5

3937

4639.8

5376.6

5932.8

6928.6

8224.4

9387.3

10038.9

农村第三产业就业(万)

734.33

759.44

790.64

818.63

848.3

878.1

912.6

932.4

963

数据来源:2005年至2013年的《河北经济统计年鉴》和《河北农村统计年鉴》 2.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

在对前述城镇化发展、第三产业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河北省2005―2013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1)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

通过计算得出河北省城镇化率与第三产业发展相关系数为0.9765,第三产业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相关系数为0.9911,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城镇化率相关系数为0.9957。由此可见,河北省城镇化率、第三产业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两两之间存在着很显著的正向线性相关关系,这与前述理论分析相符。

(2)第三产业发展、城镇化建设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析

第一,变量设置。为检验第三产业增长、城镇化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和影响,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倾向作为被解释变量Y,把第三产业增长作为解释变量、城镇化率作为解释变量。

第二,模型结构的建立。出于分析的目的和稳定性,选取二元对数模型作为结构形式。对数模型的优点在于它反映了解释变量的变动与被解释变量变动的关系,所要估计的系数恰好是变量之间的弹性系数。

计量模型:

第三,回归结果

对于模型作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得到回归方程:

从模型的整体来看,选取0.1为显著性水平,F统计量的值达到2286.204远远大于3.46,所以模型整体上是显著的。拟合优度说明解释变量几乎可以解释被解释变量的绝大部分变动。因此,从统计意义上模型的拟合程度是很高的,具有很好的统计性质。从计量意义上看,DW的值为2.080047,根据DW值判定法则,该模型的随机误差项不存在一阶自相关。

另外,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在模型中,,两个变量都是二阶单整的时间序列,而 LnY是一阶单整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存在协整关系。所以这个模型在选择的样本期内可认为是稳定的。

为验证上述关系不是伪相关,逐一对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做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从模型的格兰杰检验结果看,在0.1的显著水平上,和两个变量的F统计量值大于3.46,说明第三产业增长、城镇化率提高都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扩大的原因。

3.实证分析结果解析

河北省城镇化率、第三产业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两两之间存在着很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城镇化发展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贡献是显著的,且与之正相关。其中,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之间的弹性系数是显著的,表明第三产业成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的拉动力。城镇化发展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之间的弹性系数的估计值也是显著的,表明城镇化的发展成为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突破口。

四、结论和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河北省城镇化、第三产业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连续过程,三者之间是相互正向影响,相互正向促进的。第三产业和城镇化的互动发展,有利于改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状况。第三产业的发展有赖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红利,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有赖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合适的城镇化规模。

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重大国家战略,而河北省的城镇化进程和质量从某种角度来讲,制约着京津冀一体化。因此,要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好机遇,借力京津推进河北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选择优势产业,引导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城镇化;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现代服务业,加快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速度。

参考文献

[1]费景汉,拉尼斯.劳动剩余经济的发展[M].王璐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75-90

[2]韩宪华.城镇化如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J].中国城市经济,2008(1):60-61

第7篇:农业发展的动力范文

?S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推进,极大的加快了我国农业发展步伐。为了有效地解决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问题,就必须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支持非农化和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应加强农业机械化服务队伍建设力度,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有利条件。

1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

农业机械化的建设要求农机购买者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和知识掌握能力,且能够负担起购买机械产品的费用。农业劳动者应该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田地,这样才能确保机械产品应用到提升农业种植效率当中。考虑农业机械化的外在驱动因素,政府需要通过对税收的二次分配,对当前的农业发展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旨在促进农业发展,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考虑农业机械化的内在驱动因素,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者逐渐具备购买机械产品的能力,这对农业机械化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相比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障碍。首先,由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不够彻底,过剩的劳动力直接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其次,由于当前农村土地经营权有相当一部分归属于个体,相应的土地不够集中,难以实现农机的集中应用;再者,由于当前农业劳动者的知识文化水平较低,对于农业机械产品的使用、农作物耕种、收割技巧和注意事项的了解还欠缺,为了更好地解决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就必须提升农业机械化产品服务指导队伍的建设。

2农业机械化应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策略分析

2.1强化农机服务队伍建设

要想解决农业劳动力转移,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就要加大农机服务队伍建设,提升农户对农业机械产品的使用操作能力、防虫防害技术指导、农作物的收集和存储注意事项等。农机服务队伍建设,应该为农业劳动者提供系统、完整的技术支持,并适当开展技术指导培训,从整体上提高劳动者的农业生产水平。为了提升农业机械产品的购买能力,政府可以给予相应的补贴政策,掌握农业产品的市场消费走向,为农户的产品销售提供实时、有效的参考意见。

2.2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服务力度

通过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服务,可以为农业劳动力提供系统、全面的就业指导,提升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接纳程度。完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机制,为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信息,引导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2.3推进农业机械化深入发展

农业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为农业机械化的深入推广打造了良好基础,为了建设发展农业种植,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推进农业机械化深入发展,积极鼓励劳动者购买农机产品,并开展农机示范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向农户展示农机的使用常识,增进劳动者对农业机械化作业的了解。还可通过组织农机服务团队,在农作物耕种、收割的季节参与到农业劳作中,通过“手把手”的教学方法,向农户普及农业操作规范,提升农业生产及工作效率。

3研究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意义

农业机械化的不断推进,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农业生产效率,而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对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劳动力转移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农业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信息指导,正确引导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进而为农业机械化的深入推广创造良好的条件。在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中,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在提供农机购买补助支持外,开展技术指导培训,从整体上提高农户的农业生产水平,进而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化的深入发展。

第8篇:农业发展的动力范文

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基本内涵

农村,是相对城市而言的地域概念,是最古老的社会实体。依据人力资源内涵,所谓农村人力资源就是在农村区域范围内总人口中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能够从事农村经济社会活动的劳动者人数的总和。从社会性别的视角来看,农村人力资源可以分为农村男性人力资源和农村女性人力资源(亦称为农村妇女人力资源)两大类。因此,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就是农村女性总人口中具有创造物质、精神和文化财富能力,能够从事智力和体力劳动的女性人口的总称,它是农村女性劳动者数量与质量的统一。从数量上看,农村妇女人力资源是现实和潜在女性劳动力的人数;在质量上则是农村女性劳动力体质、智能和思想等素质的反映。总的来说,农村女性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决定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农村女性人口结构决定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的结构。我国农村妇女人力资源是一个“数量众多、成分复杂、层次分化、差异较大”的人力资源群体。[3]农村妇女人力资源质量作为农村女性劳动力体力和智力的综合反映,它通常与农村女性劳动者的健康状况、文化程度、技术能力、科技素质和意识理念等紧密相连。具体而言,我国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由以下几方面人口构成:1、处于劳动年龄内(16-55岁,后同),从事农村经济社会劳动的农村女性人口,它是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的核心部分,被称为“农村适龄女性劳动人口”;2、处于劳动年龄内,长期从事城市经济社会劳动的农村女性人口,它占农村人力资源的相当一部分,被称为“农村适龄女性就业人口”;3、虽然尚未达到劳动年龄,但是却已从事经济社会劳动的农村女性人口,被称为“农村未成年女性劳动者”或“农村未成年女性就业人口”;4、已经超过劳动年龄,却依然继续从事经济社会劳动的农村女性人口,被称为“农村老年女性劳动者”或“农村老年女性就业人口”;5、处于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并要求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这部分人口被称为“农村女性求业人口”或“农村女性失业人口”;6、处于劳动年龄内,正在接受教育、参加不同层次不同内容学习的农村女性人口,被称为“农村女性就学人口”;7、处于劳动年龄内,正在从事家务劳动的农村女性人口;8、处于劳动年龄内,正在军队服役的农村女性人口;9、处于劳动年龄内的其他农村女性人口。在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的实际人口构成中,前五部分通常被认为是农村经济活动人口,即现实的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后四部分则被看成是潜在的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农村妇女人力资源作为农村人力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它具有能动性、资本性、增值性、再生性、社会性和区域性等显著特征。

农村妇女人力资源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已经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的增加,更多地体现于劳动者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即人力资源素质的提升上。农村妇女人力资源作为农村女性劳动力的拥有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价值主体,是农村经济增长要素的主要供给者。从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二元经济理论、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产业结构变动中劳动力资源变化趋势理论以及社会性别理论等视角,系统分析农村妇女人力资源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可以看到农村妇女人力资源是农村物质资本积累的基本源泉、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军、农村公共事务的重要参与者、农村先进性别文化的主动塑造者、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推动者和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者。因此,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在数量基础上的质量水平将直接影响和决定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速度与进程。(一)农村妇女人力资源是农村物质资本积累的基本源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目标实现的过程,本质上是农村物质资本创造和积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户增收、农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提高,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态势基本形成。农村妇女人力资源作为农村人力资源的主要部分,是农村物质资本积累的主导性力量,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物质资本的创造和积累离不开农村妇女人力资源。正如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所述,人和劳动是生产和经济活动中发挥最关键作用的核心资源,“人口在这里是财富的基本源泉”;[4]101人是劳动的主体,自然资源是客体,资本资源则是二者的中介;近代社会中出现的资本和自然资源高于人力资源,甚至控制人的现象,是一种“异化”现象。在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视域中,农村妇女人力资源是农村物质资本积累的根本动力和基本源泉。关于人力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有详细论述。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舒尔茨在长期的农业经济研究中发现,20世纪50年代美国农业生产量的迅速增加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其关键性因素并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或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他指出“人力资本的增长可能是经济系统内最为不同凡响的特点”。[5]综上可见,农村妇女人力资源,是农村生产要素中的主体性资源,是农村物质资本积累的基本源泉;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对农村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作用,尤其经过开发的农村妇女人力资源,随着人力资源质量的提升将成为农村经济系统中最能动最活跃的要素,是农村经济增长和财富积累的关键。国内外经济发展实践也证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源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人力资源素质越高,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反之亦然。(二)农村妇女人力资源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军。现代农业,是相对传统农业而言的。农业现代化,就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6]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包括农村妇女在内的新型农民培养是关键,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导力量,因此农业现代化发展离不开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二元经济理论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无限供给的农业劳动力在高收益的吸引下会源源不断地进入城市工业部门,最后直到城市工业部门吸收完所有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刘易斯,1955);因此,二元经济中的农业部门必须依靠技术进步以提高生产率,来保持农业和工业两个部门的平衡发展(拉尼斯和费景汉,1961)。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引发了农业部门内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非农转移,农业生产女性化成为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因此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客观上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军和核心力量。没有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农业现代化发展目标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育程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的开发程度。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不但能使长期束缚于传统农业生产的妇女逐步适应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还能通过经营管理素质和现代意识的提高,改变传统低效、自给自足的经营管理方式,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三)农村妇女人力资源是农村公共事务的重要参与者。随着改革与发展的深化,农村妇女日渐成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核心力量,农业和农村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农村妇女的参与,甚至必须基于她们的发展和参与。正如同志所说“中国的妇女是一种伟大的人力资源。必须挖掘这种资源,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7]农村公共事务的管理也是如此,在管理的过程中既不能出现农村妇女视角的缺失,也不能离开广大农村妇女的广泛参与,否则“管理民主”目标无法实现。因此,农村妇女人力资源是农村公共事务的重要参与者。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人不仅是劳动者,还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应该是统一的,“建立在资本基础上的生产发展本身要求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使资本主义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可能,这是一种客观趋势”;[4]486在未来社会,每个社会成员的才能都得到全面发展,全面发展的人是能够承担各种不同社会职能的人,他们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劳动需求,并且使自己先天的、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地发展;当今社会发展呈现这样的态势,“物质生产力的限制,取决于物质生产对于个人的完整发展的关系”、“真正的财富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4]222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内涵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农村妇女的全面发展意味着农村妇女在体力、智力、政治参与和生产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与完善,其中农村妇女公共事务参与状况直接反映农村妇女的政治素养,是衡量农村妇女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农村妇女在农村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的直观反映。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公共事务参与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管理民主目标的题中之意,也是提高农村妇女参政水平、促进妇女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四)农村妇女人力资源是农村先进性别文化的主动塑造者。社会性别(Gender)理论认为女性能力和社会地位之所以低于或劣于男性,不在其生理特征,而是后天形成(波伏娃,1949);妇女所扮演的性别角色不是女性生理所决定的,而是社会文化所规范的;人的性别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对家庭环境和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反应中形成;生理状况不是妇女命运的主宰,男女性别角色是可以在社会文化的变化中改变的;男性在劳动力市场上能保持优势,而妇女创造劳动生产率的价值被贬值,是传统文化所决定的社会性别标志的表现,是社会为他们做出的位置安排。[8]由此,女性在人类历史上一直扮演着“他者”的角色,通过相对于男性的关系被描述和界定,如女性通常被描述为是柔弱的、需要保护的、无能的、不成熟的、非理性的、易哭泣的,男性则是尊贵的、强壮的、有魄力的、成熟的、理性的、坚强的。而这些观点,再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历史等环境因素进行综合,从而形成了“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高女低、男主女从、女子无才便是德”等男女两性差别观念,甚至在现代还在不断被内在化、概念化和大众化。毋庸置疑,这种传统的“女性弱者”性别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妇女成长为新型农民的现实期待并不相匹配;同时,也不利于农村妇女自身的全面发展。农村先进性别文化的缔造,需要让农村妇女参与到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让农村妇女主动去展现和塑造具有时代特色的农村新女性形象,独立、自主、平等、自信。唯有如此,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全面激发农村妇女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农村妇女的全面发展,最终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真正成为农村先进性别文化的展现者和塑造者。(五)农村妇女人力资源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推动者。产业结构变动中的劳动力资源变化趋势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最早的生产部门是农业部门,它是社会分工和其他非农产业部门存在的基础,“农业劳动不仅对于农业领域本身的剩余劳动来说是自然基础,而且对其他一切劳动部门变为独立劳动部门,从而对于这些部门中创造的剩余价值来说,也是自然基础”;[9]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大量绝对过剩的农业劳动人口便流入城市,即随着产业结构的变迁,农业劳动力数量和人口有向城市集中的显著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会有更多的劳动力依次转移到工业和非农业生产领域。我国的城市化实践印证了这一趋势。随着农业经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从农村流向城市,农业劳动力数量和人口向城市集中。我国城市化主要有两种途径,[10]一种是内涵式城市化,主要依托现有城市吸纳和转化更多人口,尤其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农村流动人口,促使他们能平等地获取和利用城市的基本公共资源,转化为真正的市民;另一种是外延式城市化,指通过行政区划变动迅速扩大城镇的地域规模,大量农民就地拥有了市民身份。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非农产业的劳动力转移上,城市化发展聚集了大量农村妇女劳动力在各种经济活动中的直接参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更集中了包括农村妇女在内的许多劳动者的创造性活动,城市化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的参与和推动。与此同时,城市化也给农村妇女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农村妇女不再囿于农村的土地上和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城市化还为农村妇女发展创造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和优化的社会氛围,为农村妇女获得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六)农村妇女人力资源是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者。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关联密切。一方面,农业生产天然依赖和利用土地,如农业生产分布受自然环境影响、农业产出规律亦由自然产出规律决定;另一方面,农业发展对土地的利用和开发过程,实质上也是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适应和改变过程。此外,从资源现实来看,我国人口数量庞大,一直以来与耕地之间供给矛盾突出,耕地资源人均拥有量严重不足。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高速增长,但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破坏和牺牲生态环境才获得的。随着农业的深化发展,资源和环境压力明显加剧,农业生产面临巨大危机,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农村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农村水土资源和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母亲这一社会角色,农村妇女承担着人口繁衍的重要职责,因而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对农村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起决定作用。首先,由于生物遗传的原因,母亲的素质会进行代际传承,即母亲的智力、体力和文化水平等都会影响甚至决定子女的智力和体力。其次,子女在社会化过程受到母亲影响。在农村社会中,子女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普遍受到母亲影响,母亲的言传身教是子女成长中品性养成的重要途径。作为农村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力量,农村妇女人力资源的经营理念、管理水平,及其作出的生产决策都会对农村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产生积极影响,如耕地的保护、森林植被和水资源的保护,水土流失的治理、土地荒漠化以及防止农业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等。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农村妇女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村妇女的整体素质,增强农村妇女的环保意识,转变其生育观念、降低农村人口出生率,更好地处理好农业与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推动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作者:巢小丽工作单位:中共宁波市委党校

第9篇:农业发展的动力范文

邓小平强调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应立足于实际

农业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具有很严格的区域性的问题,因此,农业经济体制改革既要注重农业内部各要素间的协调,也要强调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邓小平在《关于农村政策》一文中指出:“从当地具体条件和群众意愿出发,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在宣传上不要只讲一种办法,要求各地都按照着去做,宣传好的典型时,一定要讲清楚他们是在什么条件下,怎样根据自己的情况搞起来的,不能要求别的地方不顾自己的条件生搬硬套。”[1]“我们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2]。“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3]邓小平这些思想集中体现了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即一方面农业经济体制改革通过现有经济体制内部的自我调整,达到破除落后的、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农业经济体制与管理体制的目的;另一方面农业经济体制改革必须立足于广大农民的实际,以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作为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依据。

邓小平指出了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的方向动力

制度在发展中是不断演化的,农业制度内生的变革也决定着我国农业发展的内在制度动力来源的变化。我国农业制度变革的轨迹将决定农业发展的内在制度动力方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原有的第一次飞跃。在第一次飞跃的基础上,农业发展的第二次飞跃将会是怎样的演化轨迹呢?这一问题,邓小平作出了科学的回答。通过对我国建国以来农业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教训的总结,特别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农民的成功实践的总结,邓小平在1990年3月科学完整地提出了关于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的伟大构想。邓小平同志把这“两个飞跃”精确地概括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2]由此可以看出,邓小平的“两个飞跃”思想清晰地勾勒出了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中的内在方向动力,而这一方向动力是通过制度的变革和生产方式的调整得以实现。更进一步分析,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本的开发和组织创新一直是其重要的因素。“第一个飞跃”最关键的是调动农户的生产积极性。从这个角度来看,“第一个飞跃”是对人力资本这一资源做了很好的开发。“第二个飞跃”通过生产方式的变革,通过对农业生产资源的新组合,使农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通过市场机制,使生产中物的因素达到最大的经济利用效益,使社会资源利用达到最大节约,取得最优效益,从本质上看,“第二个飞跃”是一种组织创新。因此,邓小平的这一光辉思想,指出了推动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动力。

乡镇企业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外在动力

乡镇企业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均占有土地量较少,农地增收空间极为有限,农村共同富裕的实现必须最大限度地发展非农产业和劳务经济,使大量农民从农业内部转移出来。针对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邓小平曾指出:“长期以来,我们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农村每人只有一两亩地,多数人连温饱都谈不上,一搞改革开放,一搞承包制,经营农业的人数就减少。剩下的人怎么办?发展新型的乡镇企业,这个问题就能解决,乡镇企业容纳了百分之五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2]因此,邓小平指出了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的一个方向就在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累计吸纳了1亿左右的农村劳动力就业,乡镇企业已充分证明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途径。

乡镇企业是农民增收、农村经营格局多样化的有效载体

邓小平把农民增加收入与农业经营方式多样化、乡镇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乡镇企业的崛起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另一方面,乡镇企业改变了农村传统的单一的种养业发展农业的格局,将农村产业结构引导到二、三产业为主的方向,为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因此,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农民增加收入和农村经营格局的多样化具有双向推动作用。

对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我国现阶段农业的发展动力来源仍取决于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的调动

邓小平认为通过家庭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对农民积极性调动具有重大作用,并强调农民积极性才是农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这一思想在当今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近年来,党中央一再强调要坚持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长期稳定农村的土地承包关系,这从实际上就是从制度上保障农民拥有土地经营权这一核心物质利益,把农民发家致富的合法性从体制上和政策上得以肯定。但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还存在农业综合生产水平不高,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农业市场风险比较大等因素,因此,要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国家就必须要从农产品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及其流通渠道等方面给予农民足够的帮助和激励,使农民能真正从农业生产中获得实惠。

我国现阶段农业的发展面临着推进“第二个飞跃”的重大历史阶段

邓小平关于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为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农业现代化是将现代科学技术用于农业专业化生产,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土地分散而凌乱,不利于采用现代机械技术的耕作,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土地规模经营有利于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在当今,我国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人口不断减少,农民降低了对农地的需求,农地规模经营具备了可能的土地资源。同时,随着农村劳动力逐步向城市转移,耕地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其结果也必然是逐步实现农地规模经营。因此,我国现阶段具备了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和获得规模效益的历史条件。而我国发达农村比较发达的地区的成功实践也验证了农业发展动力将是由家庭承包经营向规模经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发展规律。

我国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核心动力在于农业科技的推动

邓小平充分重视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科教兴农的思想,这对我国当今农业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实现科学种田,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实现规模经营,增加农业产量都是以先进农业科技为支撑的。农业科技可以通过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也可以通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来加快农业的发展。科学技术在农业的大量运用,会使得小规模、分散经营方式逐步难以适应其要求,这必然成为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推动力。从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来看,耕地、淡水等资源的稀缺性将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将越来越大,依靠大量消耗资源的传统生产方式推进农业发展将难以为继;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当今农民工短缺的现象已经初步呈现,农民工劳动力成本迅速上涨,依靠低成本劳动力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将无法持续。在保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基础上,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更加依靠科技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因此,从某种程度来看,我国已到了必须充分利用科技进步来推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历史新阶段。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邓小平充分重视农村乡镇企业对解决农业劳动力、推进农村城镇化道路的重大作用,这一思想在当今同样闪耀着光芒。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洗礼中,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更加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企业。而当代新型农业企业既承担了传统的乡镇企业所承担的转移劳动力、推进城镇化道路、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历史任务,也承担了推动农业产业化的新的历史使命。在经济学理论中,农产品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农民面临着“增产不增收”、“农业小生产与大生产”等一系列矛盾,而化解这一矛盾的出路之一就是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通过各种利益机制和组织方式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从而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达到缓解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交易的矛盾,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新型农业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通过集成利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带动农户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成为农业产业化的主体力量。因此,在现阶段在政策上扶持农业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发展,对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增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扶持部分农民工返乡创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