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农业分析范文

现代农业分析精选(九篇)

现代农业分析

第1篇:现代农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作用

1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概述

农业机械化,主要指的就是在农业生产的具体过程中,不再使用过去传统农业的人力生产和畜力生产,转而应用机电动力工作来进行农业生产。农业机械化,需要在农业生产中可以使用先进机器的环节,尽量使用农业机器设备。农业机械化,主要体现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深刻革新,在某种意义上是生产技术领域的一次重要革命。需要注意的是,农业机械化的目的是使农业生产得到提高,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主要指的就是依据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进行农业生产,利用先进的方法来对农业进行合理管理,用新型技术增强农业装备。我国开展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农业生产工作变得更加发达,使农村变得更加富裕,农村的环境得到合理改善。

2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作用

在对农业机械化及农业现代化的概念进行简述之后,就要对农业机械化进行合理地分析。一般来说,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保证生产资料利用率。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农业机械化的应用与其自身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我国的农业生产,并且也标志着我国的科技水平正处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还可以反映出我国农业生产的具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就保证了我国农村地区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使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农机设备,就可以保证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生产出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农产品,使农村生产资料得到极为充分的利用。这样一来,农业生产的产量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生产条件也得到了合理改善,生产资料的合理利用,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是有着积极作用。

(2)实现增产。在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发展目的中,其中一个方面是实现农村的繁荣发展,使农村和农民变得更加富裕,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中实现农业增产。要想实现农业增产,就必须要发挥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作用。我国某农村地区农业生产工作进展一直不太顺利,地区农业经济得不到快速增长,当地的管理者和农业生产部门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作的持续推进,在农业生产中指导农民将农业机械化纳入生产工作中。当地的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农业机械化的相关设备,先是利用机械设备对土地进行平整以保证后续的深耕工作顺利进行,在后来的种植工作中还应用农业机械化设备进行了精细化播种、精细化施肥等。由于该地区的农民在农业生产工作中应用了大量的农业机械化设备,因此保证了农业现代化在当地的顺利运行,也保证了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具体质量,实现了农业增产。这样一来,当地的农业经济得到了较好发展,农业产量大幅提高。

(3)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我国很多农业地区对于初级农业产品,一般都是采取直接出售的形式,这种方式虽然也可以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无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不能达到迅速提高农民收入的目的。某农业生产地区初级农产品的产量较大,但是其中有很多农产品的价格比较低廉,农民在进行出售之后也无法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因此,当地的农业经济一直没有得到显著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地农业部门决定采用农业机械化设备对当地的初级农产品进行精细化程度较高的深加工。农业部门指导农民将初级农产品,如水果、鱼、家禽等用机械设备加工成罐头制品、肉类制品等进行出售。这样一来,初级农产品的自身附加值得到了明显提高,农民在出售的时候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利用农业机械化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也是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主要作用。

(4)提高抗灾害能力。传统农业没有采用农业机械化进行生产,因此受环境等因素影响较大,抗灾害能力也比较差,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如果将农业机械化用于农业现代化生产工作中,就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抗灾害能力,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目前,很多农业地区都在农业现代化生产中应用水利设施来抗洪涝灾害,利用温室技术来抗冻害,用先进的飞机喷药技术抗虫害。这些先进的农业机械化设备与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抗害能力,保证了农业现代化的顺利进行。此外,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还有效降低了农民的劳作强度,将他们从繁重的农业生产工作中解放出来,也提高了具体的生产效率。

3结语

当前,农业经济仍然是我国发展的重要基础,要想保证农业现代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就需要重视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不仅可以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还能增加农业产品的附加价值、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效率、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我国农业现代化工作要想保证质量,就一定要保证农业机械化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庞映霞.浅谈农业机械化在农业中的作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4,(6).

[2]方蒙熹.农业机械化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作用[J].北京农业,2013,(3).

[3]朱军.浅谈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发展对策[J].农业装备技术,2015,(3).

第2篇:现代农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中国;农业现代化;灰色关联分析

1.引言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的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

农业经济的发展程度能反应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高低,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来研究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工学院和水利化,通过分析提出相关措施,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农业现代化的灰色关联分析

2.1灰色关联分析基本原理和方法

灰色系统是根据因素间发展态势相近或程度来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方法,是从系统内多个因素进行优势比较的一种理论,即发展态势的量化比较分析。关联度是两个系统或因素间关联性大小的度量,能准确反映系统发展过程中因素间相对变化的情况。若两者在发展过程中相对变化基本一致,则认为两者关联度大;反之,关联度则较小。

系统参考数列为X0=,比较数列为Xi=,i=1,2,...m,则在时刻t=t0时,X0(t0)与Xi(t0)间的关联系数ξ0i(t0)带入(I)式计算:

ξ0i(t0)=■(I)

上式中,oi(t0)为t0时刻序列的绝对差oi(t0)=|X0(t0)-Xi(t0)|;min,max分别为每个时刻的绝对差中最大值和最小值;ρ是分辨系数,一般在0到1之间,通常取值为0.5。

称roi=■■ξ0i(t)为参考数列与第i个比较数列的关联度,n为数列的长度。若灰色关联度的顺序为roi>roj...>rom,这就表明Xi对X0的影响最大,Xi次之,Xom最小。

2.2农业现代化的灰色关联模型建立及计算

本文设定“我国农业总产值”为系统参考数列X0=,选取2001-2011年农业现代化指标(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用电量、水库总库容量、化肥使用量、农药使用量和有效灌溉面积)作为比较数列Xi=,并对两组数列进行无量纲处理。为保证本文的严谨性,将采用初值法对原始数据(表1)进行无量纲处理。

运用初值化方法对系统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进行数据处理,并将系统参考数列和比较数列在各时期的数据分别用X0(t),Xi(t),除之,随即得到一组顶级发展速度数列,其公式如下:

X'oi(t)=■(t=1,2,...m)(II)

求oi(t0)=|X0(t0)-Xi(t0)|的绝对产值,得到数列并找出该数列的最大值max和最小值min。取ρ为0.5,得到农业现代化指标关联系数ξ0i(t0),取ξ0i(t0)算术平均值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表2)。

表2 我国农业现代化指标与农村社会总产值的关联度

2.3灰色关联结果分析

从表2-2看出,农业现代化各指标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联度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农村用电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农药使用量、水库总库容量、化肥使用量、灌溉面积。

3.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策

根据灰色关联分析结果,可看出农业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和水利化对现代农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应从农业生产现代化角度推动我国农业经济长远发展。

集中优势发展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引进国外先进机械化技术和设备,从技术角度保证农业机械化的实施;加大农业从业人员培训,提升其文化技术水平;建立农业机化科技服务体系,通过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推动农机由低级单一品种向高级多向品种发展。

发展农村电气化建设,保证农业现代化发展。严谨筹划农村电气化工程的开展,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开创农村电力发展新模式,规范农村电力市场,推进农电体制改革,推进我国农推电气化进程。

科学利用化肥与农药,实现农业低碳化发展。科学使用化肥,协调好氮、磷、钾肥的施肥比例;提高农药质量,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研发有机农药;强化指导服务工作,及时组织良种、化肥、农药等重要生产资料的供应,提供技术帮助。

加强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构建新型农田灌溉体系。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利用现代技术构建新型农田水利体系,推进节水灌溉工作的开展,提高防洪排洪能力,为我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提供水利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明阳,谢志仁,刘玉会等,浙江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J].南京: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7:103-106.

[2] 刘坚.认清形势、迎接挑战、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J].中国农村经济,2001.3:4-10.

[3] 张世强,基于信息再利用的灰色系统GM(1.1)模型建模方法及应用[J].北京: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39:97-104.

第3篇:现代农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现代农业;开展;决策;风险规避

面对现代农业开发项目决策时容易受政绩观冲动等因素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利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现代农业开发,结合几个典型案例,就现代农业开发决策风险规避相关内容作初步探讨。

1现代农业发展概况

现代农业是指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设施装备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现代农业是在采用大机器生产的现代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1]。

(1)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古代农业或传统农业,是以农用动植物为中心的一种相对封闭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系统,遵循农业生物质自身的运动规律和产出的极限。近代科技革命带来了化学肥料、合成农药、育种技术,工业革命为农业带来了拖拉机和农用电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这些外来物质和能量的投入,打破了古代农业的封闭式循环,促进农业的高速发展。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明掀起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浪潮,翻开了农业发展历程新的一页——现代农业。

(2)现代农业是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不是常规农业技术一般意义上的发展,而是在分子和信息化层次上的一次重大技术突破。在未来的二三十年里,它将使农业成为现代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2]。

(3)现代农业必须面向全球经济,实行农工贸一体化经营。长期以来,农业是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元的一种小生产。在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中,人们不断寻求解决农业的小生产与工业的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和公司加农户的模式,是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种适合于我国的农业社会化经营形式,是美欧之外的第3种模式。

(4)现代农业是正在拓展中的一种多元化的新型产业。新的技术平台和生产经营方式,正推动着现代农业由单一的初级农产品生产,向以生物产品生产为基础的农产品加工、医药、生物化工、能源、环保、观光休闲等领域拓展,传统的一、二、三产业界线将趋于模糊。

(5)现代农业是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现代农业是以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产为最高理念,土、肥、水、药和动力等资源投入的节约和高效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对生物体及其系统所蕴含的巨大潜能的挖掘是一种最大的资源节约。现代农业是质量标准、安全性以及环境质量严格监管下的一种高环境标准的绿色产业。

2现代农业开发中的几个失败案例分析

(1)订单农业谁来买单——无人收购的黄姜。2003年,宝鸡市F县在全县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种植药用黄姜,由县科技局负责技术引进、种植指导,各乡镇都做了动员推广。陕西益尔集团在F县大面积推广种植,带动3个乡镇种植黄姜近66.7 hm2,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少群众甚至将麦田翻耕后种植黄姜。在全县范围内刮起了一股种黄姜快致富的潮流,结果等到黄姜生长基本成熟时,化工厂却压价不愿收购当地黄姜。原因是当地产的黄姜提取的药用成份太低,黄姜生产加工又是耗水污染产业,环保部门对不符合工艺流程的企业下达了关停通知,加之提取物的市场价格波动,致使全县范围内大面积种植的黄姜无人问津,直到现在一山区乡镇种植的黄姜仍在地里无人采收,给当农业带来巨大的打击。

(2)绿色农业——遇到骗人的仙人掌。近年来,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涌现出了一批致富能手,有一部分人眼红,致富心切,总想不劳而获,寻思新的致富方法。2004年在宝鸡市F县G镇曹家庄村经人推荐开始栽种墨西哥食用仙人掌,据种苗提供方的宣传资料介绍市场前景很好,每株种苗20元,提供种苗的企业负责回收长成的仙人掌,收入超过15万元/hm2。提供种苗的企业还在村上修建了仙人掌深加工的厂房。在这种宣传鼓动下,村组组织群众大面积栽种,时任该镇X领导也租地种植了0.67 hm2。结果负责收购仙人掌的企业海南大地公司,除在开始象征性的收购过极少一部分长成品做诱饵外,再也没有收购,或嫌高度不够,或嫌长的太老,总之长成品都不合格不肯收购,后经媒体曝光,才知道是一个骗局。

(3)特色农业——赔本的双孢菇。宝鸡市F县G镇竹园村在2007年由政府引进企业进行棚栽双孢菇种植,从乡镇到市县,甚至省领导都曾在双孢菇种植基地或参观或召开过协调会,镇政府要求干部以个人名义贷款支持农户建棚栽种双孢菇。建棚过程中乡镇和村组干部分组包户帮扶,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规模建棚迅速完成,农户经过简单培训后立即栽种双孢菇,各地参观者蜂拥而至。多家媒体记者曾对双孢菇基地采访报道,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到了收获双孢菇的时间,由于低温病害等原因不少棚户连成本都没收回,随之基地陷入困境。

3现代农业发展中决策风险规避分析

决策时科学地分析和控制风险可以为现代农业带来超出预期的收益,风险失控和预期有误也将给现代农业带来超出预期的损失。

(1)项目前期策划中缺少全面的调查分析。项目前期策划时对农业市场调查、论证、资金、技术及自然因素分析不足,风险预计不够。现代农业可以缓解小农户大市场的矛盾,降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的市场风险,但这并不表明产业化就没有市场风险,所以事前论证需要科学细致扎实进行,从市场、资金、技术等方面进行专业化调查论证,用企业搞市场调查的办法对现代农业进行全方位论证分析,必要时可以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相关论证,对自然因素和风险因素影响必须加以充分考虑。上述仙人掌产业化发展案例对这些都没有很好的考虑,甚至可以说在这方面没有很好的分析论证,导致上当受骗,最后以失败告终。

(2)项目实施中缺乏责任追究。在项目实施中,政府、农户(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引荐人须承担各自相应的责任,尤其是项目引荐者责任承担值得深入研究。上述案例中,县科技局在引进黄姜产业的同时,宝鸡市政府驻京联络处就在宝鸡日报刊发消息,提醒黄姜是一个污染产业,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须处理好这个问题,但项目引进者并没有留意这个消息。黄姜产业化发展失败,项目的引荐者却没有因此受到任何影响。在今后的农业产业开发中,要注意制订引进失误责任追究办法[3]。

(3)政府在项目实施中存在急功近利倾向。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农民增收问题经历了“官让民富”、“官逼民富”、“官绑民富”3个阶段。在现代农业开发中,政府应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以市场需求配置资源,政府的角色是搞好服务,而不能因政绩观冲动而搞行政推动。上述双孢菇产业化种植案例中,政府为了加速推动经济发展,让乡镇干部从信用社以个人名义借款转交给农民搞种植,强行推广,最后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实际上政府可以给农民讲解双孢菇的市场前景,提供技术培训,协调信用社给农民提供金融支持。而搞行政推动,不管是乡镇干部还是农民从内心都是不情愿的。政府扶持一定要对农民负责,防止政绩观冲动。

(4)在项目开发中忽视农户的主观能动作用。上述3个失败的案例,农户在项目发展初期都是被动接受,受外界因素干扰导致消极心理对抗。在现代农业项目实施中要注重发挥农户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农户主动参与,自主决策。

(5)农业产业开发中项目存在不可预测性。针对现代农业开发不可预测的特点,须建立合理的现代农业风险保障机制。当务之急是政府要重视农业保险的立法工作,加快农业保险经营体制的改革,加大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既要充分发挥政府对重大农业自然灾害的调控力度,也要广泛推行农业互助的保险模式,正确处理好农户、公司、协会以及政府的利益分配关系,确定各方承担风险的责任和比例,做到无灾投保,受灾赔付,逐步化解和减轻现代农业的开发风险。

4 参考文献

[1] 蒋和平,辛岭.建设中国现代农业的思路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第4篇:现代农业分析范文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在农业技术的研发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绩,现代化的农业更注重对科学技术的应用,通过技术的推广,将其转化为现实意义上的生产力,促进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是实现科教兴农的载体,对其的高效合理运用,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保证,所以,分析并运用现代农业推广模式,对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业技术推广的基本概念

随着农业技术推广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农业技术推广概念。狭义上,是指为了改良农业生产,提高生产力水平而进行的以技术为手段,以服务式或行政命令为方式的农业活动,重在将新技术和具体的操作方式传播给农民,进而指导农民运用新技术进行农业生产活动,促进农业收入的提高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广义上,指的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过渡中的农业推广,重在借助向农民推广的方法和技术来实现农民收入的提高,是以教育为主要方式进行的,主要的理论基础则为行为科学,对其的应用促使了农民对知识技能能灵活运用,加大了自我决策能力的培育,实现了农村人才培养和智力开发的目标,加速了农业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综合而言,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仍属于狭义的农业技术推广范畴[1]。

二、对我国当前主要农业推广模式的分析

(一)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主导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该类型模式是以农民为主导,以浓密技术员为骨干,由农村各种民间协会和技术研究会组建的,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市场,很好地促进了地区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发展。在技术的选择方面,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偏重于选择适用性较强且成本较低的技术,通过相关人员的示范向内部会员传播,在资金来源方面,一般是通过或劳动的义务奉献以及会员的集资来解决,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科技+农户”的管理运营模式,在自愿组建及自我管理、服务的基础上达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利益共同体, 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并开拓了农产品市场,不断开发和引进新技术,降低了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加快了传统农业的发展步伐。

(二)科教单位主导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该模式下的农业科技推广,以相关农业科研单位研究出的科研成果为主体,并联合当地政府,进行成果的转让、技术承包及咨询开发和技术开发等等系列活动,按自己来源可分为政府项目经费资助、创收经费资助以及个人捐款资助三种,并逐渐形成了以“科教单位+推广机构+农户”为主要推广组成的模式,以科教单位为主导,以政府为引导,在具体的运行管理过程中,科教单位按照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和管理办法,能够使科教单位的科技创新优势和技术培训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其首席专家负责制的实施,有利于基地需求性人才的选拔,方便了后续科研项目的进行,所以,此模式下的科技含量高,示范带动性强,但在运行过程中因为政府和相关单位尚未建立稳定的协调机制,所以经费方面的支撑力度不够,导致了科研的可持续性差,且受制于科研单位科技目标调整的影响[2]。

(三) 企业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企业进行投资,并由科技专家提供新技术成果和技术服务,共同组成了技术入股形式下的利益共同体,这就是企业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在正规的运营中,企业运用一定规模和稳定的土地作为场所,进行科研成果的开发、引进、实验等,对“政府、科技、市场、企业、农民”等五大要素进行了积极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灵活有效的成果转化模式。在管理方面,实行企业管理为主导,结合自主经营及自负盈亏等方式进行管理,主要的模式类型有两种,分别是“企业+基地+农户”和“企业+科级单位+农民”,在运行过程中,主要以公司为龙头,联系科学家和农户的产业链,以发展订单为保证,并建立了产加销及农工贸一体化的运营机制,其优点是可将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进行对技术推广过程中风险的抵抗,通过向农户转让新技术合同的方式,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主导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该类型模式是以农民为主导,以浓密技术员为骨干,由农村各种民间协会和技术研究会组建的,紧密结合市场,更好地促进了所在地新兴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发展。经常选用适用性强且成本低廉的技术,通过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相关人员的示范乡内部会员传播,在资金来源方面,一般是通过或劳动的义务奉献以及会员的集资来解决,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科技+农户”的管理运营模式,在自愿组建及自我管理、服务的基础上达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利益共同体, 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并开拓了农产品市场,不断开发和引进新技术,降低了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加快了传统农业的发展步伐[3]。

(五)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

在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需求和对技术方面的需要,以上级部门下达的项目任务为主,结合政府“四级农业科技推广网”,进行新技术、新成果以及新产品的示范推广工作,这就是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并在后续的发展中,形成了以“政府+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农户”为主要形式的推广模式,此模式下,政府负责宏观指导和管理,并出台相应的应道和激励政策,对长期任务中的主要任务、总体目标及工作重点进行具体的细化管理,运行机制及管理模式相对比较完善,都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就是对政府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影响了对社会力量和资金的吸收,在于市场的衔接方面也不是很紧密。

政府主导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下的组织主要有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院校以及农业科研院等,以将各级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农业科研成果和技术进行普及给农民为主要职能,属于非营利性组织和事业单位,其投资主体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其技术的推广体现的是政府的意志,而且在技术方面的推广大多集中在种植业类,具有一定的外部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政府、科教单位、企业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主导的各类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将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技能推广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实现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龚华.福建省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比较与优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

第5篇:现代农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农业经济;科技资源;发展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是指农业技术方案、技术政策、技术措施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和实施所取得的劳动成果与劳动消耗的比例关系。在实际评价过程中,要坚持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局部经济效果和整体经济效果的统一、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统一等原则,其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主体指标、分析指标和目的指标。农业科技资源管理是农业科技活动的实践与管理科学相结合的产物,其内容主要包括农业科技政策、农业科技发展战略、农业科技体制、农业科技法制、农业科技规划和计划、农业科技人才管理、农业科技成果管理以及农业科学技术转移等方面。其发展过程包括农业科技研制管理、农业科技推广管理及农业科技采用管理等三个阶段,具有导向、指导、协调、激励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现代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决定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农业经济的增长依靠的是农业科技的进步。目前,我国距离发达基础产业的宏伟目标还有较大进步空间,主要是由于现代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较低、没有创新科技意识,科技进步程度小等等原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只有50%左右,农民需要靠天吃饭,农业也为摆脱产业弱的缺点。我国进入了依靠科技来改变农业经济产业的时期,推进“以工促农”、“城乡统筹”的转变模式,变更了一度依靠国家政策,人力资源开发的模式,增加科技创新和农业资源的有效供给方式。我国农业科技资源、农业发展、农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农业竞争力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农业转型和进步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农业科技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农业专家发表了要积极推进农业科技资源建设的建议。所以,对农业科技资源的深入研究就成为了现如今的热点。根据如今农业发展的情况来看,优化农业科技分配。提高农业科技效率等等问题都是势在必行的。在农业生产系统中各种技术措施和技术方案之间具有强烈的相关性。既相互促进又互相制约,从而导致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发生不同变化。这种相关性主要表现为横向相关和纵向相关。横向相关主要是指生物生长发育周期各种技术措施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纵向相关主要是指连作和轮作在时间上的相关。因此,研究和分析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必须考虑技术因素和技术效果的相关性,它是农业技术方案选优的重要条件。农业技术的功能在农业生产中不仅表现为当季有效,而且还有技术后效从价值形态讲,有的技术其价值一次转入产品,有的技术其价值要按生产周期逐步转入产品,它表现为技术效果的持续性。一般说来,直接作用于生物本身的技术常常表现为当季有效,价值一次转入产品。在农业生产中要使生物正常生长发育,充分发挥技术措施的功能,就必须同时保证生物所需要的各种生活条件。而各种生活条件又综合地对生物产生影响,因此,可以说农业技术经济效果是各种生活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农业生产中由于技术功能的多样性,带来技术效果的多样性。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深化开展,一些新型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纷纷涌现。如各级营销部门设立实体;随着科委,科协管理部门由之前的管理而转向推广、服务方向建立了推广机构,原有的销售体系需要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从从前的农产品销售转向到了现在的向技术方面的发展;农业技术合同类型、实体服务、项目推广、农民非政府组织、公司加农民模式是农业技术推广的多元化形式。农业技术人员不仅提供农业技术,还需要帮助农民种好地,帮助农民做出科学决策,提供农业生产配套技术服务,生产前提供信息,形成一套完整的高质量生产数据,提供持续的培训和相关技术指导工作,在生产帮助农民增加销售额后,增加销售收入。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是农业科技活动中规定的总体规律和长期行为。一般包括战略思想、战略目标和重点的基础内容。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是农业科技发展规划的基础方面,同时也直接反映在科技发展规划之中。

二、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最关键因素

目前,农业发展方式与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取决去农业科技资源配置管理,发展现代农业也迫切需要将农业科技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经济与科学技术有着极其密切的关联,经济的增长可以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更好的环境和经济支持,创新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可以推动农业经济产业的飞速发展;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对科学技术提出了新的需求以及致使科学技术不断地发展与改变。科学技术可以减少农村对劳动力的使用,向着机械化、技术化的农业方向发展,科学技术影响着农业经济的增长趋势。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滞后,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推广体系不健全、技术成熟度不高、推广经费不足、农民素质较低等方面。为了推进农业技术的更新与革命,加快以科技推广和普及为重点的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必须对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和普及工作进行改革、创新。

三、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

农业科技技术革新可以加快农业经济增长的转变,创新农业科技技术可以克服自然资源带给农业的缺陷,提高农业生产力,将现实资源变为优势。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加快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扩大农产品销售的市场可以有效提升农业的经济增长。在市场经济的要求下,只有好的产品才可以在市场上流通,这就必须对传统的农产品和生产方式进行改革,并且要创新科学技术,发展新产品,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将农业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使之大面积应用于农业生产是加快中国农业科技进步,发展和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转化率低,应用意识不强,转型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目前,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仍然是在实行多方面管理,各个部门独立管理自己的工作方面,彼此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和相互协调。

作者:张柏军 单位:哈尔滨市道里区榆树镇政府

参考文献:

[1]丁晨芳,高明杰.农业科技进步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11:213-216.

[2]张立冬,姜长云.农业科技投入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J].中国农村观察,2007,6:68-77+81.

[3]陆文聪,余新平.中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收入增长[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5-16.

第6篇:现代农业分析范文

1.1种植方式传统性依然突出

近年来,虽然大力倡导现代烟叶农业建设,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烟区农户仍在短时期内难以脱离传统的烟叶种植方式,一家一户分散种植仍是目前烟区生产组织的管理方式,其接受新型的种植技术及推广现代烟叶农业种植模式难度较大。

1.2烟草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

山区烟区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其“地块小、坡度大”给烟叶的机械化操作带来局限,再加上山区烟区可适用的小型烟草农具较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烟草机械化进程。

1.3烟叶风险机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山区地方政府对烟叶的生产风险保障体系尚未完善,对烟叶的灾害损失也缺少科学有效的评价,对烟叶损失也缺乏相应的保护规定。

2山地烟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发展探索策略

2.1对烟田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夯实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基础

一是要进一步优化基本烟田。根据当前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政策,对山区烟田要进行长远的规划及保护,以烟区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充分考虑山区烟区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烟田规模、烟田轮作及烟农队伍等因素的情况下,科学合理规划以确定基本烟田保护区。二是进一步优化烟田基础配套设施布局,对山区烟区进行科学规划布局,以联系实际为基点重点,在烟田需求的指标下全面弄清烟区基础设施配套现状,杜绝重复建设,进而实现全面配套。三是进一步优化烟田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类型,要重点推进烟区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如烟路、烤房、农机等,并依托烟路建设解决烟农居住地分散等实际问题,以通过烤房及农机全面实现现代烟叶生产。

2.2创新烟田整合方式,促进适度规模化

在具体的整合过程中,既要考虑山区烟区地形地势,又要考虑以满足一定规模的机械化作业及规模化种植,这就要求同一海拔高度的烟田进行土地整理,对整理后的烟田由当地政府土地流转中心主持挂牌竞价流转,进而实现统一经营。当然,在对烟田的流转过程中,要允许拥地农民承租。这样在经过烟田整合及流转下,烟田更为集中,其烟田面积也增大,可以满足中小机械化农具下地作业,降低烟叶生产成本。

2.3建立多元化的烟叶生产组织形式

我国各个山区烟区之间及同一山区烟区之间差异性都很大,这就决定了在建立烟叶生产组织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差异。如,在比较容易进行机械化作业的烟区应采用大型烟叶种植户或家庭烟叶农场形式,以利于管理、方便以机械化提升烟叶规模化效益,进而大幅度降低成本;在不便机械化操作的烟区应采用烟农股份合作社形式,以分工协作降低成本。

2.4加大科技创新和推广力度

山区政府应加强与各大院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利用良好的科技及人才资源对烟区进行科技创新,加强对烟区基建项目建设研发,提升烟叶产质及烘烤工艺,以技术为保障持续发展山区现代烟叶农业。同时,还应加强对烟农及当地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优化烟农队伍结构,培育新型技术性烟农,彻底解决烟农技术低及技术应用不到位难题。

3结语

第7篇:现代农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 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可行性;大中农场

中图分类号 F323.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319-01

大中农场位于大丰市东南部,毗邻国家麋鹿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8 200 hm2,其中耕地面积5 066.67 hm2,水面533.33 hm2,林地866.67 hm2;土壤质地砂壤—轻壤,有机质含量1.22%,年平均气温14.3 ℃,无霜期216 d,年降雨量1 045 mm。主要从事水稻、麦子、瓜果蔬菜等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以及无公害畜禽规模化养殖。根据《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试行)》的精神,大中农场规划于2015年前,基本建成符合21世纪农业发展方向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园区基本实现农产品标准化,管理信息化,技术服务网络健全,运行机制基本完善。

1 基础设施完善

农场实现条田化管理,沟河配套,灌排分开,“五纵九横”的灌排河道健全完善。一级提水总站3座,小型泵站17座,灌溉干河25 km,灌溉支渠70 km,灌溉农渠650 km,其中防渗支渠25 km,防渗农渠100 km,灌溉保证率达95%以上;农机总动力2.5万kW,各种农具400余套,稻麦生产机械化率100%。农场加大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建设力度,现代农业科技园已初具规模。

2 农业资源丰富

园区中心规划400 hm2,远离城镇,没有工业和生活污染。一是水质、土壤、空气洁净无污染,达优良等级,符合生态农产品生产的环境要求。二是淡水资源丰富,用于灌溉的水资源由通榆河引至王港河、疆界河,再由提水总站抽至场内灌溉干河,通过二级提水用于灌溉。三是防风林建设好,植树绿化比例高,森林覆盖率达到25%以上。

3 人力资源雄厚

全场现有总人口近4 000人,在职2 000余人,专业技术人员126名,其职称中高级15名、中级36名、初级43名。中心农科所建成后,依托公共科技平台,对外服务场所达到500 m2,有实验室12间,涉及作物栽培、植物保护、土肥、气象等领域,培训场所面积200 m2,可同时接待200人培训。

4 农业生产状况

大中农场以稻、麦生产为主,年产水稻4万t、大麦及小麦3.5万t、杂交制种稻0.3万t,年生产销售稻、麦良种1.5万t。2009年开始,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园区的西瓜、马铃薯、葡萄等瓜果种植已初具规模,高效设施农业优势凸显。

5 “四新”应用情况

农场年引进稻、麦新品种20个以上、新技术5个以上,年推广新品种5个以上,新技术3个以上。农场主推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小麦“精种、扩行、降苗、调肥、保健”十字栽培技术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正向系统内及周边地区推广。

6 组织机构健全

科技示范园建设得到了省主管部门和地方科技局、农委等支持,成立大中农场现代农业科技园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分别由集团公司董事长和分管领导担任,成立园区管理办公室,负责园区的项目管理资金投放、硬件建设等具体工作,制订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规范职责权限,做到有规可限,有章可循,保障规化的落实。研发机构为江苏大中农场集团有限公司农业科技中心。产学研合作单位为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江苏省种子站。

7 建设成效明显

一是经济效益。通过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新品种的使用,特别是以大田农作物种植示范区、设施农业示范区、苗木花卉示范区“三大载体”为建设内容的核心区以及农业龙头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区域现代农业迅速成长,提高示范区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提高了市场竞争力,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二是社会效益。通过现代生态农业高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与应用,产业园、特色园的建设,将带动沿海主导产业的领先发展,全面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特色化、标准化,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加快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应用,提高区域内农业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劳动生产力水平,促进农业增效、企业增收,从而为沿海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持。三是生态效益。科技园建设遵循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思路,倡导循环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理念,建立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优质安全农产品产、加、销体系,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高效化生产为前提,以创造良性生态环境为目标,最终实现农业持续高效发展[1-4]。在建设过程中,同时对农业环境的综合整治,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终建成生产持续发展、生态结构优化、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生态农业示范区。

8 参考文献

[1] 王延春.我国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成效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23):326.

[2] 何艳桃.我国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及其发展趋势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4):2809-2812.

第8篇:现代农业分析范文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互联网己经成为新时代的代名词, 由下图我们可以看出2011-2015 年互联网普及程度逐年上升, 普及率分别为38.3%、42.1%、45.8%%、47.9%、50.3%,2012 年开始增长比率分别达到9.92%、8.79%、4.59%、5.01%。虽说普及率逐年增长,但增长率逐年下降,不禁让我深思,抑制互联网继续发展的瓶颈再何处。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的普及程度, 当前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也处于一种十字路口般的困境。一方面,金融和征信体制的不健全,使得主观性过强,发展模式落后,使得互联网金融面临着巨大的危险。另一方面,由于恶性竞争的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网站平台不能很好的得到约束,使得互联网金融两极分化态势增强。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虽然促进了金融产品多元化、业务线上化、服务移动化,但也同样也造成了金融市场化步伐减慢、金融压抑程度提高,金融风险增大等一系列问题。

2 农业金融业竞争问题显著

积极推动农村金融立法, 严厉打击农村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及到互联网金融,政府也相应的出台了各项行动计划和优惠政策,带动了人们投资该领域的积极性,使得大量资本流入互联网金融领域,其发展前景不容小视。然而如同经济全球化一样,金融的互联网化也具有其两面性,除引发系统性风险,也强化了风险的关联性,增大了风险发生的概率。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深度融合,使得其竞争产生了除金融业和互联网金融也以外的一些独特的问题, 具有一定的自身特点,笔者了以下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存在的行业竞争不当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因此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中,要严厉打击农村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积极推动农村金融立法。

不法从业者在传统金融与技术相结合的漏洞中,寻找不正当竞争的时机,根据不同的情况,交换使用不同的策略。其中金融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主要体现为补贴方式的资金垫付、虚假性误导宣传、互联网模式抄袭严重、借助网络诋毁竞争对象商誉等问题。除此之外,也存在着单纯的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即这种不当竞争依附于网络,网络不存在则竞争不存在,这种手段被不法从业者广泛使用。主要体现为争抢域名注册、相似域名混淆误导消费者、植入恶意代码病毒、破坏他人商誉等现象。然而这种行为由于依赖于互联网,使得由此造成的各类案件侦破较为困难,给执法者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和难度,这种不当竞争遏制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

3 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制度

第9篇:现代农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农业园区;发展现状;调查研究;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6-0219-02

近年来,随着中国农业生产方式逐步由传统向现代集约型方向过渡,作为现代集约型农业示范窗口的农业科技园应运而生,并呈快速发展的势头。在此历史背景下,江苏省泰州市有关方面结合泰州农业发展的实际,自2003年起着手建立现代农业园区,以原红旗良种场,原姜堰市稻麦良种繁育场、水产良种繁育场、棉花原种场等数个国有场圃为基础,逐步发展为目前的位于泰州东郊的“江苏省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目前已颇具规模。

一、泰州现代农业园区的现状

1.人力资源。目前,现代农业园区常驻人口8 200余人,其中农业人口约5 400余人,非农业人口约2 800余人。农业人口中,劳动力人口约3 500余人。有近40%的劳动力外出经营或打工,还有近60%的人在园区内从事农业种植、养殖业及农产品加工运输业。近几年来,随着园区高效农业以及示范区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民纯农业(种、养业)收入加上其他收入不断提高,吸引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人员逐年增多,2011年新增农民工返乡创业人员就有350多人。不仅如此,农业园区还大量吸纳周边地区劳动力就业,2011年共吸纳周边地区900多名农民来区就业。到目前为止,在本农业园区内创业就业的农业人口总数已达4 400余人。

2.产业布局。现代农业园区的产业以区内的东西主干道――站北路为主轴,按“六园三区”的总体功能分布。六园:生态渔业示范园、花卉博览园、蔬菜产业园、良种产业园、畜牧科技园、美好家园;三区:农产品加工区、农产品物流区、综合服务区。生态渔业示范园:由香港为海集团公司投资建设,示范园总占地面积约800亩。全园设计以现代渔业为主题,集养殖、教学、科普、观光、休闲于一体。花卉博览园:由浙江森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投资建设。重点围绕高档花卉苗木新品种选育、工厂化生产、园林化展示、农业旅游观光四大板块进行规划建设,规划设计总面积2 000亩。蔬菜产业园:位于园区红旗河以东、站北路以北区域,分东西两个片区,总面积2 660亩,其中东片区1 300亩,西片区1 360亩,重点发展无公害设施蔬菜生产。良种产业园:位于站北路北侧、苏红路西侧,总规划面积1 000亩,为红旗种业公司与江苏省种子站合作共建的新品种推广示范基地。产业园分为新品种选育区、新品种试验区、新品种展示区、新技术集成示范区。畜牧科技园高起点规划,在重点发展水禽、猪、宠物、羊和水产等五大产业的同时,实现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建立八个功能核心区:(1)部级水禽基因库;(2)江苏丰达种鸭场(江苏水禽繁育推广中心);(3)国家水禽性能检测中心;(4)部级姜曲海猪保种场;(5)江苏省宠物、藏獒繁育中心;(6)波尔山羊扩繁中心;(7)水产养殖中心;(8)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区等。

二、泰州现代农业园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规划设计。在规划设计方面,泰州现代农业园区是花了一番功夫的,专门聘请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做了总体规划,但规划侧重于园区建设,在用地布局、综合交通、绿地系统、景观风貌、环境保护、综合防灾工程等方面可圈可点。园区提出了“生态立园、科技兴区、特色为先、效益为本”的发展方针和“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精三产”的发展思路,其方向是正确的。但在农业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衔接,实行农业产业和服务行业的综合开发,产业联动,实现产业之间的融合,运行管理模式与国际先进现代农业接轨,核心技术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农民培训、经营企业化等方面仍要做好顶层设计,在人才引进,园区宣传等方面也要有所规划。

2.功能定位。从园区的发展规划以及实际运作来考量,目前园区的主要功能集中在产业生产功能、科技孵化功能和旅游休闲功能三个方面,示范辐射功能不强,处于从属地位,聚集功能(指人才、技术、信息的集聚,带动项目和资金的集聚,最终促进整个产业集聚程度的提高),结合功能(指科技教育界、工商企业界和政府三方的结合),对外交流功能(指现代农业园区在建设中通过制订优惠政策,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筑巢引凤,吸引国外人才、技术和资金,从而促进了合作与交流)等尚未出现。这也是园区目前总共只有18家企业进驻,总体实力不强,品牌不响亮的重要原因之一。

3.主体特色。目前,园区内畜牧科技示范园特色明显,生态渔业示范园内垂钓休闲区也是因地制宜、颇具特色的好项目。但园区整体特色不明显,缺乏独具特色的餐饮服务和娱乐活动,例如,撑船很能体现当地的传统文化,在沙家浜、珍珠泉公园等类似撑船的划竹筏项目做得有声有色,颇为吸引人气,但在园内的几处休闲区,并无该项目。

4.体制管理。目前,整个园区由江苏省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管委会集中管理,该单位是泰州市委、市政府派出的一个正处级单位,在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等方面和政府并无太大的差别。园中的18家企业中,以政府和事业单位投资兴建的有5家,在管理上带有较深的国企的烙印。园区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基本上还是按计划经济的模式建立起来的,管理效益不高,园区的企业化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受上级政府的行政干预过多,经营缺乏活力,在体制管理上需要创新。

5.经营主体。泰州现代农业园区是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经营的,经营主体自然是政府。在政府的支持和管理下,园区产业选择和功能定位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对提高农业水平、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但因政府管理体制复杂、市场敏感度低、运行机制不灵活,难以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缺乏合理的长效运营机制。

6.服务体系。科技示范、辐射带动是现代农业园区的重要功能,也是农业园区坚持公益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因此,园区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为周边农民提供服务。目前,园区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农业园区科技示范、辐射带动功能的发挥,从而影响了园区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不利于园区自身的发展。

7.资金保障。泰州农业园区仍在建设过程中,一些基础性设施,道路、桥梁的建设、河道疏浚等,都未完成规划的任务,农副产品物流区、加工区还在建设过程中,资金缺口巨大,单纯依靠财政投资,不太现实,研究解决建设资金保障的问题,刻不容缓。

8.产业水平。目前,泰州农业园仍在发展过程之中,入驻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品牌不响,总体产业化水平不高,需要在量上寻求突破,在质上提高水平,在服务上步步紧跟,提高组织化程度,稳定龙头企业与园区农户、周边农户之间的联系,不断提高产业化水平。

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园区的思考与对策

1.做好科学规划。农业园区的规划,将影响到其健康发展。规划过程中,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农民收益”的基本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的方针,强化政府宏观指导和监督管理职能,同时充分发挥企业和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遵循农业产业的发展规律,做到一产、二产、三产协调发展,达到做大、做强园区的目的,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在管理制度、发展模式、吸引人才、激励机制、吸引资金等方面要精心规划,灵活运作,确保园区的各项功能得以正常发挥。

2.明确功能定位。农业园区的发展要以孵化功能为基础,不断发挥科技示范、辐射带动功能,增强园区的实力,扩大园区的知名度,为发挥旅游观光功能夯实做好铺垫。对于孵化的农业科技成果,要通过现代农业的展示与示范,以及各种形式的参观学习、技术培训等手段,逐步带动周边地区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产品、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的流动,把经济动力和创新成果传导到广大周围地区,带动整个区域甚至全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3.培育园区特色。在农业技术开发上,要通过培育和引进人才以及加强和科研院所的联合开发,不断推出新技术,培育新产品,增强孵化功能,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品牌,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和科研院所前来合作,形成良性循环,同时为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提供便利。在旅游观光产业上,要融入地域特色文化,通过特色餐饮、特色娱乐活动、特色观光项目等,形成特色旅游、打响品牌效应。

4.创新体制机制。在园区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上,应以企业化管理为主要选择。政府不要过多地干预园区的具体运行事务,而要着力于宏观导向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规范管理,政策扶持和公益服务,实施监督和运行监管等方面。此外,在人力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分配管理、科研管理、生产管理、旅游管理等涉及园区日常运营的具体制度方面,也要不断创新,以适合农业园区这一特殊的实体。

5.联合招商引资。建立多元化和政策开放性的投融资体系和市场运作机制,实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投资多元化,通过股份制、合伙制企业制度,既可以资金入股,也可以土地、专利入股、还可以无形资产入股,实现多元化投资主体之间的联合,联合招商引资,缩短筹集资金的时间,加快园区建设、开发的速度。

6.强化政策支持。鉴于泰州农业园区仍处于建设、开发阶段,同时技术孵化、示范推广、辐射带动等方面具有公益性职能,政府应制定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来促进园区的持续高效发展。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有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扶持本国的农业企业和农场主,使其在土地、资金和税收等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惠。因此,建议有关政府制定出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有效的保障措施来扶持园区的发展,如在土地使用、税收、贷款利率、投融资机制和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等方面予以优惠,强化政策扶持。

参考文献:

[1]张连珍.积极探索有江苏特点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J].江苏农村经济,2007,(12).

[2]金雯.江苏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江苏农业科学,2008,(2).

[3]查金祥.中国农业科技园区开发与运行机制研究[J].科技导报,2001,(3).

[4]吴普特.农业科技园区的战略定位与发展模式[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