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责任审计步骤范文

经济责任审计步骤精选(九篇)

经济责任审计步骤

第1篇:经济责任审计步骤范文

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我国亟待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及其审计制度。虽然社会责任报告在西方早已出现,但在我国尚属认识和探索的萌芽阶段。近几年理论探讨不少,但至今没能真正付诸于实践,只有个别指标如社会积累率、社会贡献率在财务报告中得到披露,指标数量少而分散,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社会责任。而建立和健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是推行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前提和基础,要加快实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就必须加大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的研究和推行力度。

同时,我国亟待加快企业社会责任认证标准建设。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标准建设滞后,给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推行造成了极大的障碍。社会责任审计的标准是审计人员借以确立企业的社会责任并做出判断的基础,社会责任审计标准与财务报表审计标准有所不同,它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相对较大,ISO26000等标准都是国外组织制定的,并不一定与中国的法律法规和现实情况相吻合。因此,我国在开展社会责任审计时,根据中国国情和企业实际确立合理的、科学的标准体系是非常关键的,它将直接影响审计质量的高低。

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对象

近30年来,社会公众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目前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以两种方式出现,一种方式是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进行披露。另一种方式是单独对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国家电网公司于2006年在中央企业中率先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宝钢、中远集团、中国铝业等一批中央企业按照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制定的标准了可持续发展报告,中远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被联合国全球契约办公室评为典范报告。

(一)国家电网社会责任体系

《国家电网公司社会责任指南》全面规划了国家电网公司社会责任发展路线图,系统表达了国家电网公司的社会责任理念,为全面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提供了组织和制度保障,成为国家电网公司全面、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和开端。本文将参考国家电网在设计社会责任报告体系中所考虑的因素,进行对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体系的构建。可供参考的国家电网社会责任报告体系如次页图1:

(二)我国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体系的构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社会意识的增强,社会责任审计的内容必将进一步拓宽。对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既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做法,更要符合中央企业的客观实际。本文将社会责任报告分为以下七个方面。

1.经济报告

中央企业的特殊股份形式要求其在税收的公共服务使用上承担更多的责任。政府通过对企业的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内控制度评价审计、成本管理审计等工作分析评价企业是否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是否承担了对投资者的社会责任。经济报告所包括的内容同企业年度财务报告相似,在此不做赘述。

2.环境报告

企业对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的责任包括企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如污染、资源浪费、生产过程中资源的利用率;产品的绿色程度、企业的排污投入情况、企业的环境污染治理情况,如财务上所反映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支出及成效,如控制各种有毒物质及致病因子进入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养护自然资源;保护和改善企业所在社区的环境质量等。都应该成为社会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

3.职工权益报告

企业在职工权益方面的责任包括对本企业职工的安全、福利、教育等多个方面。首先,企业必须健全劳动保护制度,保证职工有安全、卫生的劳动环境。其次,不断改善职工劳动条件和福利待遇同样是企业社会责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另外,在招聘从业人员时,还要考虑到扩大社会就业,安置待业青年、下岗职工、残疾人优先就业,为其提供财务帮助。中央企业要努力切实维护员工权益,在维护职工权益方面发挥表率作用。

4.产品服务质量报告

中央企业要通过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改善产品性能,完善服务体系,努力为社会提供优质安全健康的产品和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维护消费者权益,努力为消费者创造更大的价值。企业对消费者的责任本身就要求企业对自己向消费者提供的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承担责任,履行对消费者在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方面的承诺,不得欺诈消费者和谋取暴利。

5.社会公益报告

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中央企业来说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关注民生、回报社会是其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情况下,要以大局为重,积极提供财力、物力和人力等方面的支持和援助,妥善应对危机,帮助共度难关。不仅如此,中央企业应更多关注弱势群体利益,同等条件下做出更大贡献。

6.创新研发报告

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一项重要国策。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中坚。中央企业大多是各行业的排头兵,在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方面负有重要责任。中央企业要大力推动企业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加大研究开发投入,有重点有步骤地构筑知识产权优势,在关键技术和重要产品方面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

7.诚信经营报告

中央企业要带头树立依法经营、诚实守信的意识,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方针政策,做市场经济中的健康力量,自觉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这是中央企业必须履行的最基本的社会责任,自觉遵守竞争规则,尊重竞争对手的正当权益,自觉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做到诚实守信依法经营、信息披露真实充分、价格表示清晰明确、合同规范公平竞争、产品可靠使用安全、售后服务方便快捷、化解纠纷及时公正、尊重人格保护隐私、开展教育引导消费、环保节能永续发展。

二、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实践主体及影响因素

(一)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实践主体

根据审计关系人理论,审计行为的发生需要有审计人、被审计人和审计授权人或委托人,依次为第一关系人、第二关系人和第三关系人。第一关系人是审计活动的执行者,没有第一关系人的存在则第三关系人的发动将不可能实现。按照现行审计主体理论,目前审计主体形式一般有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并构成了审计主体体系。

从理性角度分析,所有存在于社会体系之中的企业从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与自我精神满足出发,应当致力于社会责任承载。但在实际工作中,尽管几乎所有企业都能够认识到提高社会责任标准不仅能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有助于社会契约机制的有效运行,而且可以满足企业自身的利益,但是这种履行社会责任情况往往还是背道而驰。出现这一反常的非理性现象的原因除了与企业的思维核心和价值取向以及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价值取向和报酬机制有关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则在于在社会中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性质,社会分配物品的方法以及将公共物品转化为私人物品的社会标准。

对于我国目前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审计主要由社会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来完成的现象,笔者认为,由于“政府受有限规模的限制,其经济有效地选择是将部分监督权委托给注册会计师,同时通过监督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达到监督经营者的目的”。有关职能部门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审计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可以委托社会审计机构进行审计,以达到审计目标与社会期望的统一与协调。

(二)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影响因素

1.企业规模

政治成本理论认为,公司规模越大,就越有可能受到政府管制机构、环保机构、媒体、其他社会群体等的关注。因此,规模越大的公司,就越可能披露公司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表明自己是负责任的公司,从而避免受到社会和政府的惩罚,即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是符合成本效益权衡的。

2.企业财务状况

具有较好盈利能力的企业会更加支持企业的社会责任活动,因此高盈利的企业更倾向于披露更多的社会责任信息,这有利于传递利好信号,业绩好的公司可以表明这就是负责任的公司,并提高企业的形象。

3.企业行业

那些会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行业更加有可能披露环境影响的信息,政治风险高、竞争激烈的行业更容易披露社会责任信息。与其他行业相比,重污染行业在环境保护、员工福利、社区等方面更加有可能从事更多的社会责任活动。

4.从业人员

与传统审计相比,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在审计内容、方法、指标评价、责任界定”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特殊性。通常,审计人员只要具备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较为扎实的会计、审计知识及丰富的工作经验即可从事审计工作,而社会责任审计的建立则对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程序设计

制定社会责任审计程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学术界仍然缺乏对社会责任审计的全面研究。此外,一个成熟的社会责任审计程序必须是可复制的而且对于不同部门、文化和国家特性的组织都适用。但是目前我们没有足够的经验发展关于社会责任审计系统的全面而适用的方法和指标。在此方面,国内外学者都提出了相关的看法。

(一)审计的准备

准备阶段是整个审计工作的起点,审计工作是否有成效,与这一阶段的准备工作密切相关。

准备阶段是指从接受或确定社会责任审计项目到审计人员正式在现场工作止的工作过程,在这个阶段,要完成各项审计准备工作。这个过程应包括:了解企业的控制环境,包括经济性质和经营类型、法人治理结构各项职责的分工及相应人员的治理能力、管理层的经营理念、管理层倡导的组织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及其执行。具体过程为:

首先,通过调查了解被审单位及其社会责任方面的基本情况,确定具体审计目标和范围。在这个过程中,要了解被审单位的背景情况、列明其利益相关者群体、考虑本次审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决定审计目标并起草初步的审计范围表。由于这一过程是审计的起点,主要是获得一个大概的印象,因此阶段所采用的审计方法比较简单,审计时间也较短。

其次,通过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交流,编制审计计划方案和预算。在社会责任审计过程中,不同行业或不同公司的审计计划会完全不同。这是因为不同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不同,从而其对利益相关者履行责任的情况也不同,导致整个审计过程的各不相同,而审计预算则根据审计计划来制定。显而易见,此步骤是准备阶段中的重点,调查法是最合适的。

调查是从确定的总体中进行系统的信息收集工作,一般的方法是对总体中的抽样样本进行面谈或问卷调查。通过前一步骤审计人员已初步了解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并区分重要利益相关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对重要利益相关者应采用面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此处以每个公司都存在的员工利益情况为例说明利益相关者问卷调查法的进行方式。

(二)审计的实施

审计的实施是审计程序的主要阶段,是指从审计计划实施到审计证据基本收齐、审计计划的要求基本完成为止的审计期间。在该阶段中,审计人员根据审计计划确定的范围、重点、步骤和方法收集证据并进行评价,形成审计结论。具体过程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对相关管理系统及程序的测试和检验。目的在于确定有关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是否有效、能否有效处理社会责任风险,并评价控制风险以制定进一步的审计程序。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结果,审计人员可以修订审计计划方案。在审计系统及程序的测试和检验过程中,笔者建议采用观察法、询问法、内控制度调查表法来进行,这三种方法在文章前部分均有所提及,此处不重复介绍。

第二,确定其项目产品或服务中的社会责任影响因素,进一步判定哪些产生或可能产生的重大社会责任影响和责任。这个步骤目的是对企业的整个运作流程有一个全面认识,并据此找到该企业的社会责任薄弱环节。笔者建议在确定社会责任影响因素的时候,采用社会责任系统流程图法。

第三,对照相关标准法规、实施规范和一系列原则及指南进行社会责任行为的评价工作。此步骤是整个审计过程的核心和得出审计结论的主要依据,应采用定性定量指标结合法。此方法是在实际操作时,审计人员根据前面的工作成果所拟定的审计重点,区分不同的利益相关者,采用定性、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多种途径获取审计证据并得到审计结论的过程。

在使用定性定量指标结合法时,应注意指标的设计要满足代表性、独立性、可获得性和相对完整性四个要求。代表性是指各指标既能反映当前国际上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中众多“生产守则”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共同要求,又要贴近我国现实情况,即在我国特殊环境下企业社会责任的普遍客观现实,并且所选指标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都具有较好的可比性。独立性是指各指标相对独立,指标之间不兼容或重复,严格拒绝自相关。可获得性是指各指标应尽量与我国企业现行评价工具相兼容,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种公开统计信息资料即可方便获得所需数据。相对完整性是指所选指标能基本涵盖各不同企业应付社会责任的主要方面,且数据本身相对完整。

在企业社会责任定性定量指标体系的操作过程中,审计人员搜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包括:(1)函证法;(2)实地盘点法;(3)文献检索法;(4)对比分析法。

第四,在前面步骤的基础上,对出现下列情况的项目进行进一步审计:(1)有充分理由认为前面审计所获取的证据不足以支持审计结论;(2)前面审计的结果显示存在非常重大且不利的社会责任影响;(3)对某项目的深入了解会帮助审计结论的得出。此处使用的审计方法可参考前面各步骤。

(三)审计的评价标准及鉴定

在社会责任审计的评价方面,欧洲最著名的是社会和伦理责任协会及其AA1000鉴证标准,这是目前全球第一套针对组织关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以及相关表现的全面且公开的鉴证标准。它通过使用一套原则和标准来评价报告主体的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以及报告主体支持其社会责任表现的制度、过程和能力,还包括将评价结果传递给信息使用者以证实所鉴证内容(即社会责任报告及社会责任业绩)的可信性的规定。

AA1000为利益相关者制定了一个详细的参与框架,这个框架由三个阶段组成,每个阶段包含一系列元素。这三个阶段分别是:思考和策划、准备与参与、响应与评估,它们将整个利益相关者参与框架与AA1000系列标准联系起来,所有元素构成一个有步骤的程序:第一,思考和策划阶段有四个步骤,分别是识别利益相关者,初步识别实质性问题,确定并定义参与策略、目标和范围和制定参与计划和实施进度表;第二,准备与参与阶段有三个步骤,分别是确定开展参与工作的方式,建设并提高能力和保证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方式能促进理解、学习和发展;第三,响应与评估有三个步骤,分别是实施、内化、交流所学经验,衡量、评估绩效,评估、重新定位、重新定义。

AA1000鉴证标准明确了鉴证提供者是与报告主体签订合同为其报告提供鉴证服务的个人或机构,并对鉴证提供者的独立性、无偏性以及胜任能力提出要求。例如英国石油公司2006年的可持续报告就由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按照AA1000鉴证标准进行了社会责任审计。

根据现有国内外对审计评价标准的研究,笔者针对中央企业的审计制定了评价标准体系如表1与表2。

使用企业社会责任定性定量指标体系应注意:(1)各级权重的确定。权重体现了各利益相关者的重要性,因此在设计指标体系表时,审计人员应根据各企业的实际情况分配各级权重,从而得出最符合企业实情的总分。此处也体现了审计人员经验的重要性。(2)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表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审计人员在确定企业社会责任定性定量指标时应根据不同的企业,酌量增加或减少指标。其中,经济指标、诚信经营指标、职工权益指标和社会公益指标为每个单位必须报告的;环境指标、产品服务质量指标与创新研发指标可根据每个单位的主营业务有所选择的报告。(3)边审计边调整。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可能随时发现新情况从而导致现有指标的不适用,因此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指标是必须的。

最后综合分析前面所获取的审计证据,结合审计人员的判断和经验形成审计结论,并起草审计建议,形成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的草稿。此步骤的关键是由审计人员对支持审计结论的资料证据加以审查并应考察所提建议的可行性和实施成本的可接受性等。审计人员应与被审单位共同讨论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的草稿,从而使审计终结阶段的争议降到最低。

(四)审计报告的

审计报告的是指审计人员正确运用自己的专业判断,综合所收集到的各种证据,根据所选定的审计依据形成正确的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的过程。报告阶段是前面工作的总结,审计报告的优劣关系到审计成果。审计人员需要综合前面工作的成果,做出审计决定、出具审计意见和建议并对后续审计作出安排,要做到严肃谨慎、繁简得当。审计报告的内容至少应包括:

(1)社会责任审计工作目的和审计期间,委托方或被审单位名称,出具审计报告的审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姓名;

(2)社会责任审计工作计划,包括审计范围和目标;

(3)社会责任审计过程的简要情况介绍,包括遇到的障碍;

(4)审计过程中聘用的有关专家及其工作领域的资料、所采用的审计标准;

(5)报告中关于机密性资料的声明;

(6)审计结论及处理意见和建议。与被审单位商定,可酌量增减报告内容。

目前社会责任报告审计尚无标准,学术界和企业界也没有形成统一意见。本文借鉴财务审计报告,拟订了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报告如表3。

四、研究结论及前景展望

(一)本文研究结论

由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信息的披露成本和审计风险、审计成本等因素的客观存在,无论是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还是开展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活动,总体来看,其动机并不明朗,审计需求较弱,特别是民营企业自愿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并接受审计的动机更不明确。因此,笔者认为,我国若要实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活动,政府部门、大型企业、行业协会、会计师事务所、民间团体等各个主体如何各司其责,协同配合,并有重点地将此项工作从关系国计民生的、占用社会资源相对较多的垄断性行业开始,逐步推进到上市公司、其他非上市大型企业等组织,其推行的方法和策略需进行科学论证。

由于我国的相关法律尚未完善,社会责任观念还未完全普及,所以本文将社会责任审计的目标群体首先放到中央企业上,希望能通过中央企业的试行,一方面起到带头作用,另一方面为社会责任审计的进一步推广积累经验。

(二)本文研究的不足

目前,社会责任审计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企业界的实践也只是根据各自的理解来报告其社会责任。因为,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标准的社会责任审计急智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本文尝试建立这样一个系统的体系框架仍有许多不足之处。

首先,随着企业发展方向的多元化,将很难准确界定企业所属行业分属的类型。因此,在评价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权重时更多依赖于审计从业人员专业素质的主观判断,难免产生差异。

其次,企业可能涉及的社会责任包含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本文列举的七个方面未能全面反映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所做的努力。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责任的外延还将进一步拓宽,会更多的涉及其他学科,文中列举的审计内容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有待完善。

(三)本文研究的前景展望

本文根据目前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目前企业社会责任现状,提出应该在中央企业首先设立社会责任报告机制,并有专门的审计部门对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审计,对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进行评价,对投资方,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有责任保障。

但由于本文研究的内容在国内外均未有统一结论'尚未形成专门的理论,处于探索阶段,理论上仍旧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中央企业的种类繁杂,在进行社会责任评价时,权重的划分很难有比较严谨的分类方法,这就需要审计人员专业素质较高,且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基础,能够在主观判断上尽量贴近事实。

但随着社会公共意识的增强,以及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及其审计机制的完善,社会责任审计将不仅仅局限于中央企业,会进一步拓宽到上市公司,甚至所有的企业。这是我国企业发展的一个必然方向,是企业社会化进程的最终目标,即为社会办企业,成为企业公民。

第2篇:经济责任审计步骤范文

 

关键词:审计 科学理念 管理科学化

    0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党和人民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社会各界对审计监督的期望值也越来越大,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审计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灵魂和指南,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不断提高审计执法水平和审计项目质量,努力打造审计项目管理科学化,提升审计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服务的新境界。

    1树立科学审计理念,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科学审计理念,就是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审计工作的灵魂和指南,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根本目标,把提高依法审计能力、实现审计工作科学发展作为有效履行职责的重要途径。

    1.1准确理解和把握审计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审计监督是手段,审计服务才是目的。要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就要把推进依法审计、维护民生,推进改革和促进发展作为审计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审计服务要着眼于促进改善民生和社会和谐,审计监督要注重关系民生和社会和谐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和热点问题。

    1.2树立大局意识,强化效益审计意识。科学审计理念本身要求审计工作行政成本最低化、审计成果最大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层次上研究和分析问题,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能,推动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

    1.3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审计制度建设。发现和查处被审计单位违规违纪的问题,要从数字和问题背后的根源进行分析,深入揭示体制和机制层面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促进制度完善。既要坚决查处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又要着眼社会长远发展。

    2抓审计项目管理,做好审前准备工作

    古人云不打无准备之仗。做好审前准备工作对完成每项审计任务至关重要。只有编制内容详尽,具有可操作性的审计实施方案,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审计实践。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注重以下几个环节:

    2.1明确审计目标,细化审计内容。审计目标决定审计内容,审计内容为实现审计目标服务。细化审计内容就是要根据审计目标的要求,有选择的确定需要查明的具体经济事项。细化审计内容应该有确定的审计范围和重点,应该与审计目标密切相关。

    2.2找准审计切入点,突出审计重点。选择审计项目时要选择重点投资项目、关系民生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突出审计重点,是选择对实现审计目标有重大影响的审计事项。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要认真分析审前调查取得的资料,结合以往的审计成果,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线索,确定审计重点。

    2.3科学全面系统,明确审计步骤和方法。确定审计步骤和方法的原则是能够指导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具有可操作性,并且能够减少随意性,避免审计资源浪费。为确保审计工作质量,审计人员应根据审计实施情况,适时调整审计实施方案,进一步确定适用的审计步骤和方法。

    2.4明确工作分工,落实审计责任。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应当明确审计组长、主审及审计人员各自承担的责任,建立审计项目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同时,上级主管部门应定期检查审计项目档案,对查出的问题予以通报,进一步强化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

    3抓审计方法创新,推进公共财政审计一体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审计的需求增加,人们对审计的要求提高,广大审计工作者不得不认真总结经验、寻求科学的方法,努力提高审计质量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3.1实行专项审计,做到“两个结合”。一是专项审计与财政预算执行相结合;二是专项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要将部门审计、预算执行审计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有相地结合起来,统筹安排,上下联动,开展行业“一条龙”审计,既避免了多次进点,又节省了审计成本和时间。

    3.2注重审计过程,做到“四个落实”。严格按照审计准则和规范开展工作,实行三级复核,认真把好审计程序关、法规应用关、资料取证关、报告质量关,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规不当以及审计程序不到位等不符合要求的,坚决纠正,不留后患。在具体实施中做到’‘四个落实”,即领导责任落实、宣传工作落实、督办措施落实、审计结论落实。

    3.3创新审计方式,实现“四个转变”。审计方式从真实合法型审计向绩效型审计转变;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转变;分散型向行业型转变;单纯的查账型向查账与调查相结合的转变。

    3.4探索审计手段,坚持“四个结合”。一是对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采取同级审计与上级审计相结合的方法;二是账面审计与清点固定资产相结合;三是抽查业务档案与清理收费票据、银行账户、库存现金相结合;四是传统审计方式与计算机辅助审计相结合。

3.5推动审计成果转化,提升效益审计。审计人员要做到勤动脑、勤动手、勤动笔,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审计资源,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注意发现带有普遍性、倾向性及深层次的问题,向政府各部门提出有价值的、切实可行的建议,形成高质量、高水准的审计“精品”。

    4抓审计监督内容,揭示制度和管理层面上的问题

    从审计实践看,当前开展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监督,在监督内容上应更广泛、更深入、更注重从现象看本质,这就要求在监督内容上做到“五个必审”:

    4.,对单位的“家底”情况必审。抓住财务活动的源头,摸清单位资产负债和“家底”。从而揭示行政事业单位财经管理制度落实不够严格,财产物资管理混乱的本质问题。

第3篇:经济责任审计步骤范文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利益相关者;程序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程序的构建

收录日期:2011年11月14日

随着社会公众对于机会平等、消费者和员工权益保护、污染控制、能源和自然资源消耗等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关注程度的日益增加,企业履行了哪些社会责任、履行社会责任的结果如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基于社会责任的重要性,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提出企业应建立社会责任审计制度。但是,由于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本身内容界定的复杂性,企业在进行审计时认识不一、重视程度不同、采取规则各异或是照搬国外方法,使得实践中社会责任审计的实施困难重重。因此,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立一套适合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审计程序和方法尤为重要。

一、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含义

英国学者J.Santocki(1983)认为,社会责任审计是对一个组织的社会意识进行独立而客观的审查和评价,这种社会意识即为企业除对股东承担责任以外,还应该接受企业社会责任。Poe(1994)认为社会责任审计是关于公司社会意识的报告过程。Vinten(1998)将社会责任审计定义为一个对公司的评论,它用来确保一个组织对其社会责任给予应有的考虑,因为直接或间接为公司决策所影响的,并且在这些方面和传统的商业目标之间的公司计划中达到平衡。美国的Homer H.Johnson教授(2001)定义社会责任审计为一个标准过程,一个鉴别、测量和报告组织的伦理、社会和环境影响的过程。

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我国审计学界才将社会责任审计引入我国。阳秋林和李东生(2004)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是以维持人类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由专门的审计机构积极、主动地接受政府、社团和社会个人的委托,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对企业所履行的各种社会责任进行有效审计,以审查和监督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马力和齐善鸿(2005)认为,社会责任审计是评价与报告那些在传统的企业财务报告中没有涉及方面的企业成果及影响,旨在全面、广泛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督促各方面的工作,保护各企业相关利益者的利益。

本文采用阳秋林和李东生的观点,认为社会责任审计是审计机构受有关部门或人员的委托,对企业履行的社会责任活动进行有效审计,以审查和监督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至于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内容,阳秋林将其概括为企业对职工、消费者、环保和生态、政府和公众等履行责任,本文同样采用这个观点。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程序设计

审计活动是一个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工作过程,必须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本文将审计主体设定为注册会计师,研究提出注册会计师实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具体程序。以下程序是从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开始到工作结束的过程,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

(一)审计的准备阶段。本文研究的准备阶段指从接受或确定社会责任审计项目之后、到审计人员正式进入工作现场为止的工作阶段,这一阶段是整个审计工作的开始,审计工作是否有成效,与这一阶段的准备工作密切相关。

1、了解被审计企业及其社会责任方面的基本情况。注册会计师应了解被审计单位以下方面的情况:被审企业的背景情况、业务类型、产品和服务的种类、被审单位的地理位置及经营特点、影响被审单位及其所属行业的关于利益相关者各方面的政策法规等。

2、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以约定签约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在不同行业或企业实施社会责任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的具体责任和义务会大相径庭,这是因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不同,从而其对利益相关者履行责任的情况也不同,导致整个审计过程的各不相同。

3、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了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各项规章制度、业务处理程序和人员职责分工是否合理,处理每一项经济业务的程序和手续是否科学等情况,然后才能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

4、确定重要性。该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中存在错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各利益相关者的判断和决策。在审计的准备阶段,注册会计师应当对重要性水平做出初步判断,以确定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

5、分析社会责任审计风险。社会责任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通过实施社会责任审计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所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中存在的重大错误而发表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可能性。企业社会责任审计项目的负责人必须分析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审计风险的各种因素,主要确定检查风险对审计工作的要求。

6、编制审计计划。为了达到预期的审计目标,审计人员必须编制社会责任审计的工作计划,这是对社会责任审计实施的一种预先规划,是社会责任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步骤。

7、确定审计人员及分工,并进行审前培训。根据所确定的审计计划,确定的审计人员应该符合社会责任审计从业人员的资格要求,他们不仅局限于一般审计专业,还要包括社会学、经济学、化学和环境学等综合人才,可以说,恰当地安排审计小组的技术专业组合,是做好社会责任审计的关键之一。

(二)审计的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指从实施审计计划开始,到基本收齐审计证据、基本完成审计计划要求的审计期间。审计实施阶段是审计程序的主要阶段,审计人员在该阶段根据审计计划收集证据并进行评价,形成审计结论。其工作主要有:

1、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及实施情况进行控制测试,如果有必要,可以根据测试结果,修改社会责任审计计划。进行控制测试,可以确定有关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是否有效、能否有效处理社会责任风险,从而评价审计工作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可信赖程度。

2、确定其项目产品或服务中的社会责任因素。据此可以判定企业哪些活动产生或可能产生重大社会责任影响和责任。该步骤应该对企业的整个运作流程有一个全面认识,并且根据该步骤找到社会责任的薄弱环节。

3、对照相关法规规范和一系列原则及指南进行企业社会责任行为评价工作。在实际操作时,审计人员应该根据拟定的审计重点,区分不同的利益相关者,采用定性、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式,综合多种途径取得审计证据并且得到审计结论。(注:社会责任审计的标准很多,限于篇幅,本文不考虑社会责任审计标准选择设计问题)

4、对出现下列情况的项目进行进一步审计:(1)有充分理由认为已经进行的审计所获取的证据不足以支持审计结论;(2)已实施审计的结果显示存在非常重大且不利的社会责任影响;(3)对某项目的深入了解会帮助审计结论的得出。此处使用的审计方法可参考上述各实施步骤。

(三)审计的报告阶段。报告阶段是指审计人员运用自己的专业判断,综合收集的各种证据,形成正确的审计意见,并且出具审计报告的过程。报告阶段是对之前实施的社会责任审计工作的总结,其工作主要有:

1、整理并评价实施社会责任审计时收集到的各种审计证据。

2、汇总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差异,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或作适当披露。在审计报告编制之前,对企业社会责任审计中发现的不符合企业实际履行情况的重大事项,应该以书面形式向被审计单位提出调整披露信息的建议。如果被审计单位不进行调整,连同被审单位不接受的理由,一起做成书面记录,并且根据其重要程度,考虑是否在审计报告中反映这些情况。

3、形成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意见,编制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报告。社会责任审计报告要做到严肃谨慎、繁简得当,其内容至少应包括:(1)社会责任审计工作的目的和审计期间,委托方或被审单位名称,出具社会责任审计报告的审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姓名;(2)社会责任审计工作计划,包括社会责任审计范围和目标;(3)社会责任审计过程的简要情况介绍,包括在实施社会责任审计中遇到的障碍;(4)社会责任审计实施过程中聘用的有关专家及各专家工作领域的资料、社会责任所采用的审计标准;(5)社会责任报告中关于机密性资料的声明;(6)社会责任审计的结论及处理意见和建议。

4、向被审计单位提出社会责任管理建议书。该社会责任管理建议书不具有公正性和强制性,仅具有建议性和参考性,且注册会计师对提交管理建议书没有法定责任。

三、小结

目前,我国虽然有一部分企业履行了一些社会责任并了社会责任报告,但是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到底是否存在欺骗性或广告性的成分有待审核。因此,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实施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基于注册会计师主体的视角提出了一套适合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审计程序,期望能够为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在我国的推广提供支持和借鉴。

主要参考文献:

[1]《WTO经济导刊》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2010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基准报告,2011.6.5.

[2]阳秋林,王娜.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价值工程,2010.5.

[3]阳秋林.论我国社会责任审计.财会通讯,2005.2.

第4篇:经济责任审计步骤范文

【关键词】 审计实施方案;规范;经济责任审计

当前经济责任审计由于缺乏统一规范,不同地方审计机关、各级审计机关甚至在一个审计机关内部由于执行审计的业务部门不同,而对同一类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重点也不相同,可谓五花八门。这样一方面对被审计者有失公正,另一方面也影响审计质量,增加了审计风险。

一、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

审计组具体承办审计项目或者实施单个审计项目时,应当编制审计实施方案。一个标准的审计实施方案应当目标明确,范围具体;重要性水平确定和审计风险评估合理;审计内容和重点适当;审计步骤和方法可操作;时间安排合理;审计分工恰当。但从实际执行情况看,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方案在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与财政决算及部门财务收支和企业审计的类同性,甚至是政府财政及多个部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方案的组合,缺乏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二是编制前,调查不细,局限于对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了解,很少将审计对象职责权限及所在单位实际情况、内部控制、业务流程、重大决策等方面纳入调查范围,具有宽泛、粗放性。编制的审计方案具有通用性,缺乏针对性。三是重点不突出,或者太过简单,没有与审计人及所在地实际情况相结合,仅笼统地罗列出几项重大审计内容,而要求审计人员通过什么审计,或审计什么去验证几项重大审计内容的真实、合法、效益性却没有具体要求,缺乏可操作性,不具有指导意义;或太过复杂,追求面面俱到,未确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审计目标,没有做到有的放矢。四是执行与编制脱节,审计工作盲目性强,随机性大,凭经验办。在进点前有的审计组成员甚至都没有拿到审计实施方案,或没有集体学习、讨论、理解,在审计实施中审计人员各行其事,使审计方案成为摆设,缺乏对审计现场实施的约束性。五是调整随意性大,没有履行必要的审批程序,在执行过程中,以自己的所谓职业判断,随意调整,缺乏程序性。同时也存在审计工作完成后调整审计实施方案的问题。

二、如何以审计实施方案规范经济责任审计

(一)编制一个高质量的审计方案

1.做好编制前调查是前提条件。目前,审计人员、经费、时间等资源非常有限,而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一般来说又相对较大,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要在短时间内把情况审计清楚,必须要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前搞好调查。细致周密的审前调查是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的基础工作,是审计实施方案具备针对性和指导性的前提条件,是确定审计工作重点的重要保证。

2.充分运用好重要性,确定好审计重点。经济责任审计对象一般都是单位一把手,肩负着一方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历史重任,代表政府和部门、单位行使国家行政权和管理权。因此,从理论上讲,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应该涵盖其经济权力覆盖的每一个层面。但由于单位一把手对所在单位的经济工作负全责,工作内容很多,范围很广,权力无所不在,审计机关要在有限的时间,靠有限的人力,对其进行全面审计是不现实的,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找准经济权力运行的主要轨迹,紧紧围绕委托部门的要求及其职责履行范围和轨迹,充分运用《国家审计准则》规定的重要性原则,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突出重点,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面面俱到,什么都想审,结果什么都审不清。这样既能突出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又便于合理保护审计人员。

3.恰当使用谨慎性,突出重大违法违纪问题

以内部控制测试为突破点,以分析性复核为关键点。从中了解内部控制的缺点或薄弱环节,发现重大问题线索。保持职业谨慎,充分关注可能存在的重大违法行为,加大查处重大违法违规和经济犯罪问题的力度,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4.立足具体,便于操作,具有指导性

在搞好审前调查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好重要性和谨慎性原则,明确审计重点内容,进一步对其进行细化,以便于审计人员操作,防止在审计实施方案中,仅笼统提到审计某个方面内容,然后罗列几个部门了之。如对某市政府有关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执行国家“收支两条线”有关政策落实情况审计,在审计实施方案中要细化到该市有多少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具体由哪些部门实施,此次审计计划审计面多大,涉及到哪些部门,到该部门如何审计,审计该部门的内容是什么都要明确,让执行该项审计人员一目了然。这样既有利于未来审计报告的审计评价,也防止了执行该项审计任务的审计人员陷入有关部门财务收支审计,浪费大量审计时间,引出大量与审计目标没有关系的琐碎问题,冲淡审计主题,影响审计质量。

(二)切实抓好落实是关键

审计实施方案制定质量再高,如果在审计过程中不认真执行,那也是纸上谈兵,毫无意义。为此,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阶段,应严格按照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内容、重点、方法、步骤、时间安排来开展工作,从而保证发挥审计实施方案指导审计实践的作用。

1.认真组织学习培训,增加对实施方案的了解。一个好的审计实施方案真正发挥作用,离不开审计人员的应用,而应用前提是学习、理解和掌握方案的有关内容。在审计实施方案编好后,审计组组织所有参审人员要集中学习,所有参审人员要掌握理解,增加每个人对实施方案的了解。

2.增强责任感,确保审计现场围绕实施方案展开。在现场审计实施环节,所有参审人员应遵循审计实施方案开展工作。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过程中要围绕为撰写审计报告服务的思维去落实审计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审计组组长及主审要切实履行职责,根据审计实施方案的要求,随时检查审计人员对审计实施方案的执行情况。

3.加强对审计实施方案执行情况的复核和审理工作。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审理机构要按照《国家审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对照审计实施方案进行复核和审理,关注审计实施的过程,检查审计目标是否实现,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是否完成。

4.严格执行《国家审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对审计实施方案的调整,要及时按职责权限报批。

总之,在当前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还不完善,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对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和重点认识还不统一的情况下,用审计实施方案规范经济责任审计行为,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第5篇:经济责任审计步骤范文

公共政策决策过程包括设定议程、使政策合法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制度安排和决策过程,因而就会有不同的决策结果和效果。公共政策决策的过程本身比决策结果更重要。

对此,以往人们了解甚少,对外似乎又很神秘。实际上,它是一个较为公开的、有其程序性的公共政策与公共决策的过程,分为多个步骤,每一步骤都会形成一个阶段性的成果。

“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相互连接的11个步骤:

第一步骤为中期评估(2008年3月至2008年12月)。

国务院赋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主要职能之一,是拟订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2008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开展“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中期评估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第48章首次明文规定的重要程序,是一个充分民主的过程。

评估过程首先包括三类主体的评估:各部委组织对本部门的“十一五”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地方各级(主要是省级)政府也都对本级政府的“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评估;第三方独立评估。

其中,第三方独立评估是新增加的程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驻华办事处三家机构分别以各自的视角和独立的分析提交了评估报告,包括客观的批评意见,同时各自提出下一步实施规划的政策建议,作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起草中期评估报告的重要参考,充分体现公共政策实施评估的专业化、国际化以及独立性和客观性。 这不仅在中国是首次,而且在国际上也是首次。

同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还广泛听取意见,深入基层进行实地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并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经委员会作专题汇报,及时接受指导。

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集中各方意见,起草《“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并于2008年12月24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向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报告,同时附上三家独立评估报告摘要。

这反映中国五年规划独特的学习机制:前一个五年规划实施过半,进行他方和自我评价,及时发现突出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及时改进《纲要》编制,也为制定下一个五年规划做了铺垫。

第二步骤为前期研究(2008年底至2009年底)。

这包括进行基础调查、信息搜集、课题研究以及纳入规划重大项目的论证等前期工作。

在中期评估的基础上,2008年底至2009年初,国家发改委提出了包含8大领域39个题目的“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向全社会公开招标,其中有60个单位的选题入选,加上直接委托研究,发改委系统内部研究,选题大约有数百个之多,参与专家数千人、研究人员达上万人,形成几百万字的研究报告。

上述研究成果直接为起草《“十二五”规划纲要》服务,相当于“自下而上”驱动的政策制定模型。这是世界最大规模的公共政策“集体研究”、“密集研究”和“竞争研究”,国家“花钱”购买“公共决策知识”。

对于同一重大题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采取委托多家研究的方式,以便广纳善言,集思广益。例如其中最重要的选题,《“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和目标研究》,共委托了国家信息中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行政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四家进行独立研究,于2009年9~10月提交报告。

在此基础上,国家发改委吸收各方研究成果起草“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在形成基本思路初稿以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开始征求专家意见、各部门意见。根据各方的修改意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基本思路进行修改完善。

第三步骤为形成“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

根据前期研究成果,国家发改委起草了基本思路意见稿,在征求各方面(指各地区、各部门及专家)意见之后,向党中央、国务院汇报。中央政治局常委们详细讨论基本思路,达成政治共识后,向各方通报,以统一认识,进行政治动员。这充分反映在2010年2月初、、、等四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为“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路定调,其主线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词就是转型。

这是一次从民主到集中的过程,主要是社会范围内民主到集中的过程。而后,开始了下一轮的民主和分散,相当于“自下而上”驱动的政策制定模型。一旦形成基本思路,就为尔后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起草党中央建议提供了基础。

第四步骤为党中央《建议》起草阶段(2010年2月至2010年10月)。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草案)》,是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直接领导下制定的。

2010年2月,中央成立由担任组长的“十二五”规划《建议》起草小组,起草小组主要由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展改革委以及各部门人员参与。起草小组工作方式大体是先集中学习,主要是集中学习有关材料;随后组成专题调研组分赴各地调研;在此基础上起草送审《提纲》。根据中央领导人对于送审《提纲》的指示,以及各方面的意见,起草小组开始集中写作,起草《建议》。中央政治局常委多次听取汇报,中央政治局对《建议》进行多次讨论。

从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幕之后,中央政治局九位常委和其他委员分赴各地进行专题调研。这是中央领导人与地方负责人直接信息沟通的最好形式,一方面“百闻不如一见”,中央领导人直接获得第一手信息,了解第一手材料,另一方面,地方负责人可以直接反映他们的实际要求和具体建议,就重大政策交换意见,达成共识。

2010年3月~2010年9月间,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派分赴全国各地就“十二五”规划编制进行专题调研,为“十二五”规划编制提供咨询。与此同时,各阶段的起草小组工作人员更是经常性地进行深入调研,通过调研来研究问题,形成思路。2009年末到2010年初,国家发改委赴东部、西部、中部三个地区专题调研,并召开了四个地区(其中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合并召开)关于“十二五”规划思路研究的“片会”。

形成《建议》的过程就是民主决策的过程。一是广泛听取各地方、各部门党委(党组)、党内老同志和党内精英意见,以集中全党的智慧;二是广泛征求各派与全国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等的党外精英意见,以吸收社会的智慧,对《建议》不断修改、充实、完善。还要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中央政治局会议多次讨论,形成《建议》的讨论稿正式提交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

第五步骤为通过中央《建议》。

2010年10月正式召开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由国务院总理代表中央政治局作《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全会审议和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并正式对外公布。党中央的《建议》分析国内外形势,根据中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提出规划的经济社会主要目标、指导方针、重要原则、重点战略和主要任务,为制定“十二五”规划纲要奠定基础。这是再次从民主到集中的过程,主要是党内范围民主到集中的过程。

第六步骤为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文本(2010年10月至2011年2月)。

由于在《建议》起草期间,一方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参与党中央《建议》起草工作,另一方面,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也同步起草《纲要》草案。在党中央《建议》正式公布之后,形成《纲要》文本初稿。并于2010年12月在全国改革发展工作会议上,与各地方、各部门、各行业协会进行信息沟通,直接听取意见,与此同时进行不同规划之间的衔接和协调。

第七步骤为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论证(2010年10月至2011年1月)。

2005年10月,国务院明文规定,实行编制规划的专家论证制度,正式成立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由37位经济界、科技界、企业界和其他知名专家组成。五年规划草案形成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多次组织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专家进行详细讨论、专业咨询和专题论证,并正式向国务院提交论证报告,并随同《纲要》一起报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审议《纲要》的重要参考。

第八步骤为广泛争取内外部意见。

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国务院就提出了建立健全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制度。规定除涉及国家秘密内容外,规划编制部门应当公布规划草案或者举行听证会,听取公众意见。为此,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门户网站开辟建言献策专栏,公开征集公民意见。这是充分反映人民群众意见,集中人民群众智慧的“信息平台”。

同时,由国务院召开“十二五”规划座谈会,直接听取各地区、各部门领导的意见;直接向党中央、国务院各部门进行书面征求意见;召开老同志座谈会听取意见;由国家发改委征求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意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全国政协召开会议,听取《纲要》的汇报,直接提出修改意见;由国务院总理多次主持召开专家、企业家、工人、农民等方面的座谈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等对《纲要(草案)》进行初审;由各地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织全国人民代表提前审议《纲要》;由中共中央主持召开派等方面的座谈会。

在此基础上,《纲要》提交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务院全体会议审议;提交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审定,形成《纲要(草案)》,正式提交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这是又一次从民主到集中的过程。

第九步骤为全国人大审议并批准《纲要(草案)》(2011年3月)。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二条赋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第十一项职权。国务院审议通过的《纲要(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首先由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对“十二五”规划提前进行审议;在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全国人民代表提前审议;召开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由国务院总理向大会提交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纲要(草案)》做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进行分组讨论、提出重要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由大会审议并正式批准《纲要》。这是再次民主,再次集中,使公共政策合法化、法律化。

第十步骤为正式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十一步骤为规划实施阶段。

第6篇:经济责任审计步骤范文

 

目前,企业构建预算控制模式的起点有许多,如以资本预算为起点、以销售为起点、以成本控制为起点、以现金流量为起点、以目标利润为起点等。以这些起点为依据所构造的预算控制模式,无疑是有助于加强对其“起点”的重点控制。但是,从这些模式的实践来看,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没有较好地解决预算的“人格化”问题,因而难以形成一种责权利相统一的内部管理机制,从而也影响了预算控制作用的充分发挥。在企业管理中重视对人的激励与约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企业长期而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因此,在企业预算控制中,应树立“预算的人格化”思想,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强化对各预算执行主体的激励与约束,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富有活力、充满生机的预算控制机制。因此,我们认为,应以预算人格化为起点来构建预算控制模式。 

 

第一,编制企业总预算。企业总预算就是从整体上预期未来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如供应、生产、销售和财务等)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并予以定量化。其内容一般包括目标利润、销售及应收帐款预算、生产及制造成本预算、期间费用预算、资本支出预算和现金预算。编制企业总预算,应建立在市场预测和生产能力的基础上。 

 

第二,划分责任单位,确定责任预算指标。所谓责任单位,就是预算执行主体,它是企业内部能够在恰当程度上使责权利相结合的组织单位。确定责任单位,实际上就是解决各项预算指标由谁负责的问题。一般来说,确定责任单位的基本方法是所确定的诸责任单位与企业的组织结构保持一致,也可以根据管理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甚至可以细化到各个职工。 

 

在各预算执行主体确定之后,紧接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确定责任预算指标,即解决各预算执行主体在预算执行中应完成什么责任预算指标。所谓责任预算指标,就是通过对总预算中所规定的有关指标加以分解,并落实到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的经济责任指标。这些经济责任预算指标均是各责任单位在其责权范围内可加以控制的,因为各责任单位只对其可控的经济责任指标承担责任。一般来说,责任预算指标是通过编制责任预算来确定的。 

 

第三,责任预算指标的核算与报告。就是要解决如何及时、真实、全面地反映各责任单位完成其责任预算指标的情况及结果,以便据此对各责任预算指标的执行过程实施跟踪控制,对其执行结果进行考评。 

 

对各项责任预算指标执行情况的核算,可以采取“单轨制”责任会计核算模式,即将责任预算指标的核算纳入现行财务会计核算系统之中。在这种核算模式中,会计部门可以在不改变现行总帐科目及其核算内容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和增设有关明细科目,如“产品销售收入——产品——责任单位”、“生产成本——产品——责任单位”、“管理费用——责任单位”等。 

为了总括地反映各责任单位在一定时期执行责任预算指标的情况及结果,就必须根据审核无误的日常会计核算资料定期编报“内部责任报告”。所谓内部责任报告,就是以责任预算指标的核算资料为依据,总括地反映某责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完成责任预算指标的实际情况及结果的报告文件。其基本结构包括“预算数”、“实际数”和“差异”三栏。其中,“差异”在预算控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差异的性质和大小可以反映各责任单位执行责任预算指标的结果,因此差异是进行预算控制和预算考评的重要依据。

第四,责任预算指标的日常控制。就是根据责任预算指标核算与报告的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各责任单位执行责任预算指标的过程实施跟踪控制,使之被限制在有效的范围之内。对责任预算指标执行过程进行日常控制的主要内容,就是各责任预算指标的预算数与实际数的差异。对各种有差异的日常控制通常可按如下两个步骤进行:一是分析差异,指出原因;二是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不利差异,扩大有利差异。

第五,责任预算指标的考评。就是根据审核无误的责任预算指标核算与报告资料,通过分析各种责任预算指标的差异产生的主客原因来确定各种差异的责任归属,据此对各责任单位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考评,并将考评的结果与各责任单位的经济利益挂钩,实行合理奖惩。这样,就有助于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克服平均主义,充分调动各责任单位及职工生产经营及增收节支的积极性。

由上述5个步骤构成的以预算人格化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控制模式,其重要特点是实现了“四个转变”,即:变目前仅停留在预算编制阶段为事前控制(上述1、2两个步骤)、事中控制(上述3、4两个步骤)和事后控制(上述第5个步骤)相结合;变以“物”控制为中心为以“物的人格化”或“责任”为控制中心;变“吃大锅饭”为“分灶吃饭”;变企业内部各组织单位及个人被动消极地执行预算为积极主动地执行预算。

为了保证上述预算控制模式顺利而有效地实施,须解决如下几个相关问题:

1、建立和健全内部经济责任制。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是指企业为了加强内部管理,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责权利相结合的内部管理体制。其基本内容包括明确企业内部各组织单位的责任范围和履行责任的必要权利;按照所规定的各项指标对内部各组织单位进行严格考评;内部各组织单位的经济利益应同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它们的贡献大小相联系;签订必要的内部经济合同等。建立和健全内部经济责任制是建立和实施以预算人格化为起点的预算控制模式的一种最重要的制度性保障,因为这种预算控制模式的核心思想就是把企业内部各组织单位的各项经济责任数量化、具体化、指标化,以便纳入预算控制体系中,保证内部经济责任制的贯彻落实。

第7篇:经济责任审计步骤范文

目前,企业构建预算控制模式的起点有许多,如以资本预算为起点、以销售为起点、以成本控制为起点、以现金流量为起点、以目标利润为起点等。以这些起点为依据所构造的预算控制模式,无疑是有助于加强对其“起点”的重点控制。但是,从这些模式的实践来看,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没有较好地解决预算的“人格化”问题,因而难以形成一种责权利相统一的内部管理机制,从而也影响了预算控制作用的充分发挥。在企业管理中重视对人的激励与约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企业长期而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因此,在企业预算控制中,应树立“预算的人格化”思想,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强化对各预算执行主体的激励与约束,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富有活力、充满生机的预算控制机制。因此,我们认为,应以预算人格化为起点来构建预算控制模式。

第一,编制企业总预算。企业总预算就是从整体上预期未来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如供应、生产、销售和财务等)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并予以定量化。其内容一般包括目标利润、销售及应收帐款预算、生产及制造成本预算、期间费用预算、资本支出预算和现金预算。编制企业总预算,应建立在市场预测和生产能力的基础上。

第二,划分责任单位,确定责任预算指标。所谓责任单位,就是预算执行主体,它是企业内部能够在恰当程度上使责权利相结合的组织单位。确定责任单位,实际上就是解决各项预算指标由谁负责的问题。一般来说,确定责任单位的基本方法是所确定的诸责任单位与企业的组织结构保持一致,也可以根据管理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甚至可以细化到各个职工。

在各预算执行主体确定之后,紧接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确定责任预算指标,即解决各预算执行主体在预算执行中应完成什么责任预算指标。所谓责任预算指标,就是通过对总预算中所规定的有关指标加以分解,并落实到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的经济责任指标。这些经济责任预算指标均是各责任单位在其责权范围内可加以控制的,因为各责任单位只对其可控的经济责任指标承担责任。一般来说,责任预算指标是通过编制责任预算来确定的。

第三,责任预算指标的核算与报告。就是要解决如何及时、真实、全面地反映各责任单位完成其责任预算指标的情况及结果,以便据此对各责任预算指标的执行过程实施跟踪控制,对其执行结果进行考评。

对各项责任预算指标执行情况的核算,可以采取“单轨制”责任会计核算模式,即将责任预算指标的核算纳入现行财务会计核算系统之中。在这种核算模式中,会计部门可以在不改变现行总帐科目及其核算内容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和增设有关明细科目,如“产品销售收入——产品——责任单位”、“生产成本——产品——责任单位”、“管理费用——责任单位”等。

为了总括地反映各责任单位在一定时期执行责任预算指标的情况及结果,就必须根据审核无误的日常会计核算资料定期编报“内部责任报告”。所谓内部责任报告,就是以责任预算指标的核算资料为依据,总括地反映某责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完成责任预算指标的实际情况及结果的报告文件。其基本结构包括“预算数”、“实际数”和“差异”三栏。其中,“差异”在预算控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差异的性质和大小可以反映各责任单位执行责任预算指标的结果,因此差异是进行预算控制和预算考评的重要依据。

第四,责任预算指标的日常控制。就是根据责任预算指标核算与报告的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各责任单位执行责任预算指标的过程实施跟踪控制,使之被限制在有效的范围之内。对责任预算指标执行过程进行日常控制的主要内容,就是各责任预算指标的预算数与实际数的差异。对各种有差异的日常控制通常可按如下两个步骤进行:一是分析差异,指出原因;二是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不利差异,扩大有利差异。

第五,责任预算指标的考评。就是根据审核无误的责任预算指标核算与报告资料,通过分析各种责任预算指标的差异产生的主客原因来确定各种差异的责任归属,据此对各责任单位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考评,并将考评的结果与各责任单位的经济利益挂钩,实行合理奖惩。这样,就有助于贯彻按劳分配的原则,克服平均主义,充分调动各责任单位及职工生产经营及增收节支的积极性。

由上述5个步骤构成的以预算人格化为起点的预算管理控制模式,其重要特点是实现了“四个转变”,即:变目前仅停留在预算编制阶段为事前控制(上述1、2两个步骤)、事中控制(上述3、4两个步骤)和事后控制(上述第5个步骤)相结合;变以“物”控制为中心为以“物的人格化”或“责任”为控制中心;变“吃大锅饭”为“分灶吃饭”;变企业内部各组织单位及个人被动消极地执行预算为积极主动地执行预算。

为了保证上述预算控制模式顺利而有效地实施,须解决如下几个相关问题:

1、建立和健全内部经济责任制。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是指企业为了加强内部管理,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责权利相结合的内部管理体制。其基本内容包括明确企业内部各组织单位的责任范围和履行责任的必要权利;按照所规定的各项指标对内部各组织单位进行严格考评;内部各组织单位的经济利益应同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它们的贡献大小相联系;签订必要的内部经济合同等。建立和健全内部经济责任制是建立和实施以预算人格化为起点的预算控制模式的一种最重要的制度性保障,因为这种预算控制模式的核心思想就是把企业内部各组织单位的各项经济责任数量化、具体化、指标化,以便纳入预算控制体系中,保证内部经济责任制的贯彻落实。

第8篇:经济责任审计步骤范文

一、我国企业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成本核算的指导思想有偏差。(1)成本核算重制造成本、轻研发成本和营销成本。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每个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由产前、产中、产后构成的链条,每一个环节都不可或缺。而且,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生产制造过程大大缩短,制造成本在产品成本构成中所占的比重已逐步降低,而研发成本和营销成本等非制造成本在产品成本构成中的比重在逐步提高。但是,我国许多企业的成本核算仍滞留于传统的工业生产方式,以生产制造过程的耗费为中心,因而,成本核算不能提供真实、准确的成本信息。(2)成本核算重物质资料、轻人力资源。我国大多数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对象主要以物质资料为重心,而未将人力资源纳入成本核算范围。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本的范围不断扩大,知识资本相对于物质资本的比重日趋上升,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源成为决定企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为此,企业财务管理的重心应该从传统的物质资本管理转向人力资本管理,构建起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相结合的财务核算机制。否则,一切会计信息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将是不全面、不充分的。(3)成本核算重企业内部成本,轻社会环境成本。从经济学的角度讲,成本的构成应当是自然资源成本、物化劳动消耗和活劳动消耗的总和。成本补偿只有包含这三方面的消耗和支出,最终才能使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完全良性循环。

第二,成本核算的内容未及时拓宽更新。既然知识资源已成为生产要素的主要因素,因而知识资源的消耗理所当然地应成为产品成本的构成部分,而现行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都将无形资产的价值摊入管理费用,没有记入产品成本,这显然已不符合知识经济下成本的内涵,因此,如何完整地核算企业的无形资产,并将其价值记入产品成本将是成本会计的紧迫课题;同时,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创造发明知识、掌握和使用知识的人力资源的价值也应是成本核算涉及的对象;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劳动主体是智力劳动,智力劳动的知识价值如何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应是该时代成本核算的重要内容。因为在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至今仍使用陈旧的设备、落后的工艺,生产加工“粗老笨重”的传统产品,浪费严重,附加值低,污染严重。必须将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尽可能地利用高科技,尽可能地以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减少消耗和排放,以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

第三,核算的方法不够科学,亟待改进。首先,从成本的计算方法来看,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采用品种法和分步法,只有极少数企业采用分批法。一般来讲,品种法、分步法适用于大量、重复、单一品种生产类型,分批法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类型。其次,从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来看,制造费用的内容和金额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初制造费用只占人工成本的近60%,且占全部产品成本的比重也只有10%左右,将制造费用按照各产品的生产工时或生产工人工资的比例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既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又不影响成本计算的准确性,然而现在的制造费用其内容越来越多,金额越来越大,已相当于人工成本的300%左右,有时甚至达500%至600%,且占全部成本的比重已大大提高,如果仍然按照各产品生产工时或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对其进行分配,则会使工艺程序复杂、产量不高的成本偏低,使工艺程序简单、产量较大的产品成本偏高。产品成本资料的失真,将影响根据成本所进行的各种决策。

第四,分步法、品种法的核算显得必要性不大。对传统会计成本分类和分配方法提出了挑战。在知识经济形态中,强调产品的个性化,即产品的生产由工业经济时代的生产导向型转变为市场和消费者导向型。生产和经营厂商要根据消费者不同的需要进行生产和经营。产品的个性化导致产品生产工艺、原材料消耗的结构和数量、生产工时各不相同。这种生产品种的多样化与传统工业经济中的产品单一化和批量化生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产品成本的分配也必然要作相应的改革,也就是说传统会计中成本分配的分批法、分步法等已不适应新经济形态中产品生产成本分配的要求。企业的生产将由以前的生产导向型变为消费导向型,生产厂家应根据顾客的不同需要进行生产,小批量“单元生产”和批别成本核算将成为主要特点。此时,繁琐复杂的分步法显得没有必要,分批法的成本核算将成为成本核算的唯一的基本方法。第五,企业人工成本的归集不完整,核算随意性较大。在成本核算中,不考虑现代生产过程的复杂性,人工成本的归集对象仅限于直接生产工人,而未包括研究开发人员、设计人员和市场开拓人员等。同时,人工成本的列支内容又仅限于直接生产工人和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而未包括员工招聘、培训、社会保险等项支出,致使企业成本信息不能真实反映人力资本耗费的全貌。有些企业领导人和会计工作者,为了本单位甚至个人的利益,不按“两则”和《会计法》操作,千方百计在成本上做文章,该提的费用不提或少提,该摊的费用不摊或少摊,不该列支则支,人为造成成本膨胀及压缩,导致成本计量数据失真。

二、我国企业成本核算的改进对策

第一,对具备条件的企业引入作业成本计算方法。现行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不能准确真实地反映各产品的成本水平,因此必须加以改进。笔者认为改进方法有二:其一是区分各种不同的制造费用,分别采用不同的分配标难。这种方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因为各项标准可能会因时因地不断变化。其二是从根本上改变现行的分配方法,对具备条件的企业引入作业成本核算。作业成本计算是以作业为核算对象,依据不同成本动因核算各个作业所耗的生产资源,计算出各个作业的成本,然后按各最终产品所耗用的作业数量将各作业的成本分配计入各最终产品,从而计算出各种最终产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成本核算方法。由于作业成本是从成本动因上寻找各项费用的分配标准,从而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分配标准不科学的弊端,实现材料资源的节约。但实施作业成本核算有其必要的前提条件,企业应实行电脑一体化制造系统和适时生产系统,而我国当前大多数企业还不具备这些条件,因而目前我国实行作业成本核算为时尚早。为此,一方面应改进我国现行的制造费用的分配标准和分配方法,另一方面应积极创造条件,在生产中,企业可以使用标准尺寸进行设计,例如使用标准尺寸设计可以使用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装置非常容易和便捷地升级换代,在这类生产自动化程度较高、技术含量较大的企业进行作业成本核算的试点,通过试点,解决作业成本核算理论和实务中的众多问题,待条件成熟时再全面推行。

第二,建立以责任成本为中心的成本核算体系。为了解决当今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使企业成本核算符合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防止成本核算混乱局面的出现,建立责任成本制度是有效的方法之一。责任成本制度是在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组织系统中确定成本责任层次,建立责任成本中心,按责任成本指针控制成本耗费,传递、考核、报告成本信息,从而把经济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各层组织和执行人,按照经营决策所规定的目标,进行事前指针分解、事中行为控制和事后成效考核的一种内部经济责任制度。责任成本就是按责任归属,归集成本资料,计算责任者的成本。原则上使干与管一致,也就是说要按照产品成本的可控性归类,干什么就管什么,管什么就对所管范围发生的成本负责。实行责任成本制,要根据企业生产技术组织特点,把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的责任成本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以责任制为中心的成本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成本核算改革的要求,使成本管理与经济责任密切挂钩,弥补了传统成本核算的缺点,打破了成本责任的“大锅饭”,做到权责分明,有效地控制成本,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实行责任成本核算的一般步骤和实施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正确划分责任成本中心。责任成本中心是指成本发生的区域,任何对成本负有责任的单位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成本中心,在大中型企业中一般要设置三个层次的成本中心。第一个层次是由厂部和各科室组成,以财务部门为主,并具体指导各责任中心的核算,汇总各级责任成本的实际报告。第二个层次是车间一级,每个车件都是一个成本中心,并具体指导中心所属各班组的责任成本核算和实际报告的汇总。第三个层次是班组,每一个班组都是一个成本中心,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上下左右纵横联系的责任成本体系。

(2)严格确定责任范围。按照责任单位的职权范围和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内容,确定衡量的责任目标考核范围。责任成本是由可控成本构成的,各成本中心的可控成本,就是该中心的责任成本。

(3)实现目标成本到责任成本的转化。即成本指标分解落实的过程。在制定目标成本或编制成本计划时按步骤进行。制造费用既要按步骤采取一定方法编入成本计划中,又要按部门编制,做为各单位的责任费用标准。

第9篇:经济责任审计步骤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党和人民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提高审计执法水平和审计项目质量,努力打造审计项目管理科学化,提升审计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服务的新境界。

    0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步伐的逐步加快,党和人民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社会各界对审计监督的期望值也越来越大,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审计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灵魂和指南,牢固树立科学审计理念,不断提高审计执法水平和审计项目质量,努力打造审计项目管理科学化,提升审计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服务的新境界。

    1树立科学审计理念,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科学审计理念,就是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审计工作的灵魂和指南,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根本目标,把提高依法审计能力、实现审计工作科学发展作为有效履行职责的重要途径。

    1.1准确理解和把握审计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审计监督是手段,审计服务才是目的。要树立科学审计理念,就要把推进依法审计、维护民生,推进改革和促进发展作为审计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审计服务要着眼于促进改善民生和社会和谐,审计监督要注重关系民生和社会和谐的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和热点问题。

    1.2树立大局意识,强化效益审计意识。科学审计理念本身要求审计工作行政成本最低化、审计成果最大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层次上研究和分析问题,认真履行审计监督职能,推动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

    1.3完善体制机制,推动审计制度建设。发现和查处被审计单位违规违纪的问题,要从数字和问题背后的根源进行分析,深入揭示体制和机制层面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促进制度完善。既要坚决查处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又要着眼社会长远发展。

    2抓审计项目管理,做好审前准备工作

    古人云不打无准备之仗。做好审前准备工作对完成每项审计任务至关重要。只有编制内容详尽,具有可操作性的审计实施方案,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审计实践。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注重以下几个环节:

    2.1明确审计目标,细化审计内容。审计目标决定审计内容,审计内容为实现审计目标服务。细化审计内容就是要根据审计目标的要求,有选择的确定需要查明的具体经济事项。细化审计内容应该有确定的审计范围和重点,应该与审计目标密切相关。

    2.2找准审计切入点,突出审计重点。选择审计项目时要选择重点投资项目、关系民生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突出审计重点,是选择对实现审计目标有重大影响的审计事项。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要认真分析审前调查取得的资料,结合以往的审计成果,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线索,确定审计重点。

    2.3科学全面系统,明确审计步骤和方法。确定审计步骤和方法的原则是能够指导审计人员实施审计,具有可操作性,并且能够减少随意性,避免审计资源浪费。为确保审计工作质量,审计人员应根据审计实施情况,适时调整审计实施方案,进一步确定适用的审计步骤和方法。

    2.4明确工作分工,落实审计责任。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应当明确审计组长、主审及审计人员各自承担的责任,建立审计项目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同时,上级主管部门应定期检查审计项目档案,对查出的问题予以通报,进一步强化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

    3抓审计方法创新,推进公共财政审计一体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审计的需求增加,人们对审计的要求提高,广大审计工作者不得不认真总结经验、寻求科学的方法,努力提高审计质量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3.1实行专项审计,做到“两个结合”。一是专项审计与财政预算执行相结合;二是专项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要将部门审计、预算执行审计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有相地结合起来,统筹安排,上下联动,开展行业“一条龙”审计,既避免了多次进点,又节省了审计成本和时间。

    3.2注重审计过程,做到“四个落实”。严格按照审计准则和规范开展工作,实行三级复核,认真把好审计程序关、法规应用关、资料取证关、报告质量关,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规不当以及审计程序不到位等不符合要求的,坚决纠正,不留后患。在具体实施中做到’‘四个落实”,即领导责任落实、宣传工作落实、督办措施落实、审计结论落实。

    3.3创新审计方式,实现“四个转变”。审计方式从真实合法型审计向绩效型审计转变;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转变;分散型向行业型转变;单纯的查账型向查账与调查相结合的转变。

    3.4探索审计手段,坚持“四个结合”。一是对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采取同级审计与上级审计相结合的方法;二是账面审计与清点固定资产相结合;三是抽查业务档案与清理收费票据、银行账户、库存现金相结合;四是传统审计方式与计算机辅助审计相结合。

    3.5推动审计成果转化,提升效益审计。审计人员要做到勤动脑、勤动手、勤动笔,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审计资源,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注意发现带有普遍性、倾向性及深层次的问题,向政府各部门提出有价值的、切实可行的建议,形成高质量、高水准的审计“精品”。

    4抓审计监督内容,揭示制度和管理层面上的问题

    从审计实践看,当前开展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审计监督,在监督内容上应更广泛、更深入、更注重从现象看本质,这就要求在监督内容上做到“五个必审”:

    4.,对单位的“家底”情况必审。抓住财务活动的源头,摸清单位资产负债和“家底”。从而揭示行政事业单位财经管理制度落实不够严格,财产物资管理混乱的本质问题。

    4.2对重点资金和专项资金的往来情况必审。我们需要对专项资金的使用与分配、专项资金的拨付与机关经费的联系、上下级单位的资金往来等情况加强审计,以发现大案要案的线索。

    4.3对罚款和收费情况必审。收支两条线的规定在许多单位没有落实到位,究其原因,除财政拨款不足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罚款和收费与这些单位、部门,甚至个人的利益挂钩。

    4.4对房子、车子和发放“票子”的情况必审。行政事业单位建房子、购车子和发放“票子”的情况在单位和社会上都是敏感问题,其中容易滋生腐败。

    4.5对核销的财政票据、税务发票是否真实必审。有些单位钻发票审核不严的空子侵吞国家财产。通过审计监督揭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薄弱,财务管理混乱等问题。

    5抓审计成果提升,提高审计监督的辐射力

    审计工作要为经济建设服务,要为政府宏观决策服务,就必须坚持从微观入手,把问题查深查透,从宏观着眼,把审计发现的问题放在国家经济的大环境中去把握。抓住典型、解剖麻雀,进一步加大分析力度,提升审计成果质量。要做到这些,就要把握好三个方面:

    5.,深入分析研究,挖掘深层次原因。对审计成果进行深层次挖掘,是摆在每一个审计人员面前的重大课题。审计工作中充满着分析判断,审计人员要切实增强研究和分析问题的意识,摆脱过去习惯于审计找数据、报告堆数据的简单工作方式。分析问题,要开阔眼界,运用辨证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方法,用发展的、系统的、联系的观点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