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发展的关键范文

经济发展的关键精选(九篇)

经济发展的关键

第1篇:经济发展的关键范文

    以交通资源的集约用、持久用、替代用为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运输生产、运输装备等重点领域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循环经济,达到“高效、低耗、低排放、低污染、低财政负担”的效果,以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对于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现代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首先是交通运输科技的发展。科技已经成为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研究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是保障交通运输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目前,尚未见到有关交通运输科技领域如何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研究,同时,在“十一五”初期,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正迫切探寻交通运输科技领域循环经济的发展途径。因此,本文针对交通运输科技领域,研究并提出其较为完整的发展管理模式,对于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进行循环经济发展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的内涵。通常,交通运输问题可以理解为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装备、交通运输系统管理三者的关系问题,因此,本文定义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的概念如下:在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装备、交通运输管理与服务等领域,以综合利用交通运输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及循环再生为手段,提高交通设施建设养护、交通运输装备升级优化、交通运输系统管理服务等业务环节的水平,从科学技术角度保障支持绿色交通模式发展,同时促进、保障交通运输行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中,交通运输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及循环再生手段,是循环经济3R原则(Reduce,Reuse,Recycle)在交通运输科技领域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的关键。交通运输资源减量化就是通过对交通资源的集约使用、持久使用,减少资源浪费,并全面提高交通资源的利用时限。实现减量化的关键在于减少资源使用量可以达到同样或者更好的效果;提高基础设施的质量和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交通运输资源再利用指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增加产品或部件的复用率,延长资源的使用期。实现再利用的关键是增强产品服务的组合性与模块化,增强复用能力。

    交通运输资源的循环再生主要是指交通产品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够重新变成交通资源,不仅减少最终处理量,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变废为宝的技术能力是循环再生的关键。通常情况下,3R原则在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中的优先顺序是“减量化-再利用-循环再生”,但这不是绝对的,综合运用3R原则才是交通资源利用的最优方式。对于交通运输科技的三个方面而言,各采用不同的原则和方式。对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而言,减量化应该是主导原则;对于交通运输工具而言,应该主要采用再利用和循环再生的组合原则,而对于交通运输系统管理与服务而言,交通运输资源的再利用才是首选原则。

    二、交通运输科技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问题。基于上述发展思路,发展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应重点研究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2.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养护的资源减量化。

    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合理规划、优化布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交通基础设施,强化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枢纽衔接和集疏运配套,优化运输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优先发展城市、城际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完善城乡间公交体系;加强国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②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结构。主要着眼于提高高等级公路的比重,增加对土地资源利用的集约效益,通过推动运输装备的大型化和专业化,鼓励发展多轴重型专用车辆,推广标准化运输、甩挂运输、封闭运输,可起到调整运力结构的作用,实现钢材、能源等资源的减量化。

    ③建设优质耐久工程,持久使用交通资源。提高设计标准,强化工程质量管理,贯彻全寿命成本设计理念,提高工程质量和耐久性;研发和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如大力发展钢纤维混凝土和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滑模摊铺施工工艺以及快速养护技术等,积极推广应用高强度混凝土、耐腐蚀钢材等高性能材料,以提高工程耐久性。

    ④重视工程养护特别是预防性养护。深化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深入开展治理超载超限运输,建立治超长效机制,加强公路路面早期破损的基础性研究;加大科研投入,进行联合攻关,专门研发路面修复和养护技术。

    ⑤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材料替代。在路面材料类型的比选中,因地制宜、尽量采用易于再生利用的沥青路面;研究和推广公路工程中木材替代的措施。开展废旧路面材料、废弃轮胎、废钢材、工业废料等的综合利用,推进道路沥青、水泥混凝土、钢材等废旧建材的循环再生。

第2篇:经济发展的关键范文

拓展发展目标。西方经济学中讲到宏观经济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持续增长、国际收支平衡。而我们提出的经济发展的目标还应包括:经济结构优化、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环境和生态良好、公平分配和消灭贫困。

改善民生。经济发展,归根结底是以人的发展和福利为目的的。人民是发展的主体,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福利。向以人为本转变,要求我们:一是突出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发挥知识和创造性劳动对创造价值的决定性作用;二是明确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增进全体人民的福祉,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质量和效益并举。我国经济总量已经是世界第四位了,但是我国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并不高,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国是一个经济大国,但不是经济强国。在2007年的世界企业500强中,美国依然拥有明显优势,共有162家企业入榜。另外,日本、法国和德国分别有67家、38家和37家企业入榜。2007年,共有30家中国企业榜上有名。比上年增加6家。其中内地企业22家。香港企业2家,台湾企业6家。因此,在全球化的竞争条件下,我国要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打造中国产品的世界品牌和中国企业的航空母舰。这样,才能使我国经济在世界上具有强劲的竞争力。

自主创新。必须坚持创新驱动,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和持久的支撑,加快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历史进程。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整体上仍然处于“资源依赖型”而不是“创新驱动型”阶段。经济增长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的增加和简单劳动,影响自主创新的诸多体制和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各地在以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获得近30年的高增长后,也开始认识到,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必须以创新驱动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支撑,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逐步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

经济结构全面优化。知识经济作为独立的经济形态的出现和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由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并存的三元经济结构。从现状来看,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实现现代化,不能简单地套用一些国家单纯推进工业化的增长方式,而必须注重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东部率先发展与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相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相适应,对外贸易全方位展开与国内需求不断扩大相平衡。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经济结构、一二三次产业结构、区域发展结构全面优化。最终使经济发展的效率最大化。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我国已有的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环境。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总量的扩张,劳动力、资源和环境已进入高成本和短缺时代。这就迫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发生相应的转变,以应对生产要素高成本、资源短缺和环境压力的挑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下大力气,采取综合措施,构筑完善、高效的实现机制。为此,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制度保障。首先,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当务之急是建立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以及环境治理等外部成本的资源类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优化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税收、信贷优惠和国家投资与补贴政策,扩大节能、节水产品实施政府采购的范围,硬化资源对投资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约束。其次,要加强竞争制度建设。处理好垄断和竞争的关系,优化竞争环境。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关于竞争秩序和竞争环境的法制和制度建设得到加强,竞争在促进创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增强。但竞争秩序和竞争环境仍面临地方保护、行政垄断、垄断性并购、知识产权保护以及行业自律限制定价等问题。目前应改变长期重视产业政策、忽视竞争政策的倾向,将竞争政策确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基础政策。第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既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也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集中投入到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就业、生态环境等领域,为社会有效运行提供必需的公平环境。第四,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从现代化目标和国际比较看,我国消费占GDP比重偏低,努力扩大内需是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但要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从资源禀赋尤其是资源占有的人均水平看。不具备奢侈消费的条件。从文明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看。也不该接受不健康、不文明、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因此,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另一方面要运用正确有效的经济和法律手段,矫正过于奢侈和浪费的行为。

二是积极推进政府改革。为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体制和政策保障。着力抓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政府改革。变资源配置的主角为公共服务型主角。政府要切实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四大职能。政府改革最重要的内容是四分开。即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各级政府要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不得直接干预企业经营活动。抓紧建立全面评价政府和公务员绩效的指标体系。考核政府和政府官员政绩不再主要看GDP及其增速,除GDP外,还要看失业率、资源利用效率、环境和生态保护、教育和文化发展水平、社会保障程度、人均收入水平、科技创新成果和专利申请数量、医疗卫生状况、法制环境、市场秩序、治安状况、诚信程度。总之,要加快形成有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政绩考核体系。

三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实现我国经济向质量与效益并举的转变,关键是技术的自主创新。从既有的约束条件来看,我国的自主创新应主要采取以下

三种方式:一是跨越式创新。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整体技术水平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技术创新只能是有选择、有重点的自主研发,必须在关键领域掌握自主技术。二是集群式创新。这主要是指通过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实现同一类型企业的集体创新和技术外溢,从而突破单个企业创新资源不足的瓶颈制约。三是协作整合式创新。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是单靠企业自身的创新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在政府的协调指导下,实现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力量的整合,以协作的方式推进自主创新。

四是加快制定并实施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配套政策。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是全面的结构优化,从而突破了单一结构优化的经济发展理论体系。全面的结构优化主要包括:(1)通过农民市民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来优化城乡结构,推进城乡统筹发展;(2)通过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3)通过鼓励自主创新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4)通过实施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以及泛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形成多区域增长极的共同协调发展;(5)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推进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的结构优化;(6)通过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参与经济全球化下互利共赢的国际经济合作。推进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结构优化。

五是关注民生。惠民优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经济发展中要体现这一核心理念,就需要一方面通过一系列相应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以及加快教育、卫生等事业的发展,尽可能创造条件,推进人民群众机会均等地参与经济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推动者:另一方面要通过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保证人民大众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受益者。

第3篇:经济发展的关键范文

关键词: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基础设施,运输工具,交通系统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提升经济效益,构筑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所谓循环经济,是指在资源投入、产品生产、消费直至废弃的全过程中,依靠生态手段,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发展水平的经济模式,是一种高效利用资源并最大化保护环境的发展手段。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在交通运输业内,以交通资源的集约用、持久用、替代用为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运输生产、运输装备等重点领域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循环经济,达到“高效、低耗、低排放、低污染、低财政负担”的效果,以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对于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现代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首先是交通运输科技的发展。科技已经成为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研究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是保障交通运输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目前,尚未见到有关交通运输科技领域如何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研究,同时,在“十一五”初期,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正迫切探寻交通运输科技领域循环经济的发展途径。因此,本文针对交通运输科技领域,研究并提出其较为完整的发展管理模式,对于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进行循环经济发展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的内涵。通常,交通运输问题可以理解为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装备、交通运输系统管理三者的关系问题,因此,本文定义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的概念如下:在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装备、交通运输管理与服务等领域,以综合利用交通运输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及循环再生为手段,提高交通设施建设养护、交通运输装备升级优化、交通运输系统管理服务等业务环节的水平,从科学技术角度保障支持绿色交通模式发展,同时促进、保障交通运输行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中,交通运输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及循环再生手段,是循环经济3R原则(Reduce,Reuse,Recycle)在交通运输科技领域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的关键。交通运输资源减量化就是通过对交通资源的集约使用、持久使用,减少资源浪费,并全面提高交通资源的利用时限。实现减量化的关键在于减少资源使用量可以达到同样或者更好的效果;提高基础设施的质量和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交通运输资源再利用指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增加产品或部件的复用率,延长资源的使用期。实现再利用的关键是增强产品服务的组合性与模块化,增强复用能力。

交通运输资源的循环再生主要是指交通产品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够重新变成交通资源,不仅减少最终处理量,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变废为宝的技术能力是循环再生的关键。通常情况下,3R原则在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中的优先顺序是“减量化-再利用-循环再生”,但这不是绝对的,综合运用3R原则才是交通资源利用的最优方式。对于交通运输科技的三个方面而言,各采用不同的原则和方式。对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而言,减量化应该是主导原则;对于交通运输工具而言,应该主要采用再利用和循环再生的组合原则,而对于交通运输系统管理与服务而言,交通运输资源的再利用才是首选原则。

二、交通运输科技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问题。基于上述发展思路,发展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应重点研究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2.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养护的资源减量化。

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合理规划、优化布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交通基础设施,强化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枢纽衔接和集疏运配套,优化运输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优先发展城市、城际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完善城乡间公交体系;加强国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②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结构。主要着眼于提高高等级公路的比重,增加对土地资源利用的集约效益,通过推动运输装备的大型化和专业化,鼓励发展多轴重型专用车辆,推广标准化运输、甩挂运输、封闭运输,可起到调整运力结构的作用,实现钢材、能源等资源的减量化。

③建设优质耐久工程,持久使用交通资源。提高设计标准,强化工程质量管理,贯彻全寿命成本设计理念,提高工程质量和耐久性;研发和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如大力发展钢纤维混凝土和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滑模摊铺施工工艺以及快速养护技术等,积极推广应用高强度混凝土、耐腐蚀钢材等高性能材料,以提高工程耐久性。

④重视工程养护特别是预防性养护。深化公路养护体制改革,深入开展治理超载超限运输,建立治超长效机制,加强公路路面早期破损的基础性研究;加大科研投入,进行联合攻关,专门研发路面修复和养护技术。

⑤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材料替代。在路面材料类型的比选中,因地制宜、尽量采用易于再生利用的沥青路面;研究和推广公路工程中木材替代的措施。开展废旧路面材料、废弃轮胎、废钢材、工业废料等的综合利用,推进道路沥青、水泥混凝土、钢材等废旧建材的循环再生。

第4篇:经济发展的关键范文

1.1公路建设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

农业产业化不但要通过先进的农业技术进行传播,而且要通过大量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带动,并且所需要的销售网络和消费市场规模巨大。不管是生产、销售还是消费来讲,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都是基础保障。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能够使农业生产物资的运输通道得到提高,使农业技术得到快速传播,农产品的销售网络也能够得到完善,从而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销售效率。所以加强农村公路网络化建设,不但能夠使农业科学信息的交流得到很好交流,而且能够使农副产品的流通有效加快,从而改变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

1.2利用交通运输资源能够大大提升运输设施的利用效率

利用交通运输可以有效提高运输过程中的服务质量,同时就能够大大延长交通运输资源的使用寿命。资源复用能力的提高是实现资源的二次利用的关键所在。再这里,3R原则的引入能够发挥交通运输资源的最大利用价值,具体采用3R原则中的哪一个,还需要认真分析具体的问题,根据交通运输科技循环经济发展中发展情况的不同确定3R原则的应用。通常来说,在交通基础设施中,减量化原则为常用的原则;在交通运输工具中,回收再利用与循环再生这种相互组合的原则为常用的原则;在交通运输系统管理与服务中,实现交通运输资源再利用是常用的原则。

2、当前我国交通运输业面临的挑战

2.1经营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交通运输经济在发展中经历了计划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等经济体制的转换,在转换经营机制的过程中,有进行了政企分开、多元化经营等多项改革,一些传统的经营管理制度在市场发展中虽然失去活力和红利,由于改革力度不大,仍在广泛的沿用,致使交通经济的发展难以适应日益暴增的交通运输量;许多机构和部门仍然存在职能闲置和人浮于事现象,经济发展的要求向交通运输的经营管理体制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2.2经济发展不平衡

目前,我国依旧是非平衡发展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过去的一些局限现在依然存在。一方面,我国依然是优先发展部分产业,再由这些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在我国存在了很长时间,而且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也很难得到改变,而发展不平衡的产业之间进行衔接会变得更为复杂;另一方面,虽然近些年我国大力发展中西部,但地区之间经济水平的差异依然十分明显。而交通运输是物资流通的主要渠道,发展水平不平衡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势必会给交通运输带来更大的压力,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也就处在较为困难的境地。

3、促进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3.1推动我国经济均衡发展

实际上,我国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巨大压力,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因此,要想让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更为持久,首先应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首先,我国要继续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和进步,继续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继续落实对农业的各种支持政策,实现产业之间的均衡发展,从而实现各产业之间的均衡沟通;其次,合理利用农村资源,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缩短城乡之间的区际的空间与城际的范围,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另外,我国还要继续落实政策,推动中西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大力推动西部地区的交通建设,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技术支持,大力推动中西部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中西部经济发展环境,为实现交通运输经济的持续均衡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2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交通运输在市场主要起着运输的作用,运输的结果直接反映出市场的资源配置,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中心,市场资源的分配情况,主要是看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化。它比政府的宏观调控更具有微观性,交通运输部门根据运输结果能准确的掌握市场的变化,及时的调整资源的分配情况,减少资源浪费。所以,交通运输企业必须提高企业的科技管理水平,创建网络信息机制来收集市场信息,通过信息分析市场的变化,掌握不同地区对于物资的需求情况。根据整理的市场信息,交通运输部门可以灵活地调整运输策略,确保资源合理的分配,避免某些地方资源不足引发社会问题。运输企业还要经常关注其他的信息渠道,如报刊、电视等,便于了解行业内情。更要注意政府部门披露信息的动态,因为国家主管部门披露的信息和公布的数据更具有权威性,它主要反映出国家对某行业的行业规划,相关的政策约束,更加能够准确的展望其发展前景,具有“指向标”的作用。

3.3走绿色发展之路

建立一批生态交通示范项目,把环境保护理念落实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各个环节,包括目标的确定,监管体系和评价评估等,注重绿色体系建设,做到纲目协调,纲举目张,在交通经济发展中推广绿色能源的利用,始终把节能放在发展的重要位置,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引导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注重环境保护和污染的修复,把高速公路服务区的节能改造项目打捆建设,增加投入,添置环保服务设施,力促环境污染状况有极大改善,提高环保设施的使用效率。

结束语:

经济的发展可以推动交通的发达,交通的发达可以带动经济的发展,经济与交通是相互促进发展的,交通和经济的互利互助可以加快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落后的西部地区更加的需要发达的交通网来推动经济的发展,从而改变西部地区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我国政府要从扩展升级交通运输入手,让更多的交通网带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领全国人民奔小康,实现与经济的协调融合发展,从而成为小康社会、文明社会、和谐社会,加快中国成为发达国家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周晓.论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管理的内涵与关键[J].现代经济信息,2011(3).

[2]姜忠玉.探究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现状[J].财经界(学术版),2016,(03):18.

第5篇:经济发展的关键范文

一、信用资源匮乏:民营企业金融困境的根本原因

(一)金融制度安排的“路径依赖”是民营经济金融困境的重要制度障碍

建国以后,我们建立起大一统的财政金融体系,实行利率管制,资金统收统支,银行成为财政的出纳,形成“强财政,弱金融”的金融压制。1978年以后,我国实行的是渐进式改革,金融自由化在我国既不可能也没必要。因此我国的金融制度变迁事实上是选择了另一条道路:金融约束的道路。由于国有企业具有稳定就业的重要作用,因此维持国有企业的稳定与增长事关改革的前途。在国有企业效益持续下降的情况下,国家只好不断地向国有企业输送资金,由此形成了国企与国有商业银行信贷支持的刚性依赖关系。因此,我国的金融资源一直是被引导到效益较低的国有经济,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去。由于金融制度的“路径依赖”作用,在给定的有限金融资源下,那些在“体制外增长”的民营企业就很难获得金融的支持。从目前改革的情况看,金融资源仍然是优先配置给国有经济的,在信贷投向上,国有商业银行自上而下都非常重视集约化经营,以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上规模上档次的大企业为己任;信贷政策、制度、办法仍跟不上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较为明显的是国有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至今未出台呆坏账核销政策,即使属于客观因素造成的不良贷款,也无法核销。此外,目前的制度安排也导致国有金融机构金融服务的创新动力不足,表现为对企业信贷调查技术和落实抵押方法都比较落后,这些也极大地影响着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提供服务。

(二)民营企业缺乏信用是银行“惜贷”的根本原因

民营企业金融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民营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目前仍有不少民营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经常出现项目资金来源和运用匡算不清的情况。民营企业的信息基本上是内部化的,通过一般的渠道很难获得,民营企业的财务报表很少有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因为这样可以节约管理成本。在经营信息、财务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就很难向金融机构提供证明自己真实信用水平的信息,反过来说,银行也不会轻易相信民营企业提供的信息,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导致的结果就是银行对其“惜贷”。同时,大多数民营企业的规模都较小,公司治理结构尚未规范,管理制度还较缺乏,民营企业的运营失败率较高。加上目前我国整体市场环境还不规范,民营企业采取机会主义的诱因较多,这些加剧了民营经济信用状况的恶劣程度,民营企业经营的道德风险较高。在金融市场上,民营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经营道德风险高会使金融机构形成极差的预期。

(三)民营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社会信用支持体系

社会信用支持体系对信用经济的形成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在金融市场上,权威性的资信调查、资信评估以及担保机构的作用可以有效地弥补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金融交易效率,节约经营成本。但是,这些中介机构在我国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远未成熟,由此导致了民营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换平台。首先,企业资信调查体系发育程度低。目前几家国有商业银行推行的企业征信制度运行还不完善,既没有纳人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建设的系统工程,又因为是各自为战,缺乏权威性、规范性、专业性和技术性,导致了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资信调查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主观性和片面性。

其次,现在的企业信用评估体系适应不了金融市场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还缺乏专门的权威的大型信用评级机构,只是由一些规模较小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审计师事务所按照执业要求部分地承担信用评级职能,且政府主管部门对其刚性约束的手段不多,有时甚至疏于管理,出现评信机构自身不守信的现象。再次,我国大部分地区信用担保体系的发育程度比较低。由于起步较晚,加上近两年成立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资本金规模小、政府扶持力度弱、与银行及企业沟通不够,以及担保收费过高等问题,使其业务开展非常缓慢。同时,企业互助担保机构、信用再担保机构较少,中小企业的信用服务工具体系发育还不完善,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民营经济的融资。

二、信用建设: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制度创新

民营经济的发展必须在民营企业信用建立、社会信用中介发育成熟、社会具备愿意为民营经济提供等同金融服务的金融信用主体的基础之上,民营经济金融困境才能最终突破,金融资源才能被配置到民营经济发展中来。

(一)培育民营经济的内生性金融信用资源

民营经济金融困境的根本解决不能依赖于现有的金融框架,而是需要依靠内生于民营经济的内部信用资源,即民营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民营银行具有产权激励、运作机制规范等方面的优势。目前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建立新的金融法规:准入法规、监管法规和退出法规。(2)为了建立健全这些法规,需要在学术研究单位和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之下,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试点。(3)尽快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4)完善金融审计制度。(5)抓紧对金融人才的培训以及培育民营银行负责人。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掌握着社会大部分的资金资源,随着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不断增长,国有金融机构也应该重视对其提供金融服务。国有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该改革目前的一些信贷政策,进行金融技术的创新,如创新客户信用风险评估方法,创新客户信息收集、判断方法,这样就能够在现有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加大对民营经济的金融扶持力度,同时也能扩大金融机构的运营绩效。

(二)民营企业重视信用建设,减少机会主义行为

在融资市场上,只有那些经营效益好、有发展潜力、资信状况好的企业才会受到金融市场的青睐。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还在于企业自身实力的提高,没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无论外界机构如何帮助,金融困境始终是存在的。因此,民营经济发展突破金融困境的关键是民营企业建立规范的企业治理结构,健全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经营绩效,规范企业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如果民营企业经营道德风险仍然偏高,那么就很难指望金融制度改革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建立、健全社会信用支持体系

1.建立和完善资信调查体系。

根据我国实际,我们目前应在法律框架内,按照规范、有序和不搞重复建设的原则,建立一个直属中国人民银行的专门职能机构,或由国家主要金融机构参加的、非盈利性的会员机构,这个机构可以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全面负责全国企业的征信管理,并集业务、技术管理为一体,具体实施征信采集、信息加工、提供征信产品、维护和完善系统等工作,随时在全国信贷登记咨询网络上对企业信用状况进行公示。在此基础上,待条件成熟以后,亦可进一步发展美国式的商业化运作的企业征信公司。同时也要重视发挥行业协会等相关中介组织在为企业提供资信调查和信息咨询方面的作用,从而最终形成以中国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体系为主,商业化企业征信公司和银行、企业行业协会信息咨询为辅助的中小企业资信调查体系。另外,功能完善的数据库是社会信用体系必备的基础设施,鉴于我国目前中介机构数据规模偏小,我们一方面要鼓励中介机构注重自身信用建设,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要建立行业或部门的数据库,待条件成熟时可将二者合并,实现数据共享。

第6篇:经济发展的关键范文

一、产业结构问题是我区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自治区党委、政府在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既总结了以往取得的成绩,又分析了我区未来经济发展面临实现的“一大”(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一高”(进一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一增”(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一减”(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的“四项艰巨任务”。为了推动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在坚持好字优先、“三化”互动、改革开放、以人为本四项原则的前提下,着力抓好七项工作,努力实现七个转变。即着力提高现代农牧业发展水平,努力实现由农牧业大区向农牧业强区转变;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努力实现由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实现经济增长主要由二产带动向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由速度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生态环境由初见成效向明显改善转变;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努力实现由资本流入区向要素流入区转变;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民生工作由应急解难向建立长效机制转变。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要求,完成这些战略性任务,最关键的是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自2001年内蒙古第七次党代会以来。自治区党委不断完善发展思路。从确立贯穿“一条主线”(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两个转变”(思想观念、经济增长方式)、强化“三大动力”(改革、开放、科技进步)、突出“五个重点”(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战略重点,到提出实现“快、大、长、好”和“又好又快”的总体战略要求,到确立提高“两个水平”(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保持“两个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增速)、确保“两个实现”(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翻一番。经济总量进入中等行列、人均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前列)新的战略目标,使全区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十五”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速度居全国各地区之首。2007年,内蒙古国内生产总值达6000亿元。位居全国第16位;人均生产总值达2.5万元(超过3000美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位居全国前10位、西部第1位;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为12.7:50.9:36.4;财政收入达96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0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3800元。

但是,从十七大提出的更高要求看,我区要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今后需要重点研究解决如下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自治区现有自然资源依托型产业主要以资本投入、资源消耗为增长动力,技术创新能力不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情况比较严重。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建设生态文明和节能减排的任务极其艰巨。

――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自治区三次产业及其内部产业结构层次低,传统农牧业占主导地位,传统工业化特征明显,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增长主要靠第二产业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任务非常繁重。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协调。自治区工业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特征明显,服务业发展滞后。就业严重不足,GDP增速一直高于城镇居民和农牧民收入的增速,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增强消费对经济拉动力的要求十分紧迫。

这些问题都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业结构层次低下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作为突出重点。

二、我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战略升级的基本方向

总书记在我区考察工作时指出:“要放眼全局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坚持把本地产业放到世界经济大背景中去把握、放到全国产业分布大格局中谋化,紧紧抓住国际产业分工调整重组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机会,积极主动调整经济结构和投资结构,积极培育市场前景好、发展后劲足的产业,避免产业结构趋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坚决抑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

总书记还指出:“要立足优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从自身资源禀赋出发,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产业集中度。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进一步实施资源转换战略,是内蒙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和增强产业竞争能力的现实途径。但必须重视防止“资源陷阱”。进一步发挥资源优势。必须按照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要求。更新资源观和资源转换方式:坚持地下资源开发与地上资源开发相结合,扩大资源转换规模;坚持自然资源开发与产业资源开发相结合,提升资源转换层次;坚持区内资源开发与区外资源开发相结合,增强资源转换能力;坚持自然资源开发与人文资源开发相结合,拓展资源转换空间;坚持狭义资源开发与广义资源开发相结合,强化资源转换功能。

(一)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

第一产业受收入弹性、传统生产方式、低生产效率等限制,比重仍将继续下降。但是,“三农、三牧”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农牧业作为承担提供食物、工业原料和解决就业等重要职责的特殊重要产业,必须始终高度重视。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要求。要以发展高效生态农牧业为主攻方向,走出一条经济高效(产品产量高、经济效益高,农牧民收入高)、产品优质(优质、安全)、结构合理(提高畜牧业、特色和绿色农畜产品及加工业比重)、生产先进(采用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现代经营方式)、技术密集(采用先进适用的集成技术)、资源节约(发展循环农牧业)、环境友好(形成良好的生态、生产、生活环境)、机制完善(建立完善的生产经营、要素聚集、政策保护等体制机制)、主体提升(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的新型农牧业现代化路子,把我区建设成为绿色、特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业大区和农牧业经济强区。

(二)大力推进内蒙古特色的新型工业化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并

指明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方向。我们应结合内蒙古的实际,把握新型工业化的一些本质特征:一是理念创新。国际工业化早期在目标上重视工业规模扩大和比重提高的“增长”问题,教训使人们逐渐把目标扩大到分配公平、减少贫困、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人的能力、扩大自由选择等“发展”问题。在对待促进发展的要素上,先重视资本积累。后重视资本的有效配置,进而认识到人力资本和知识增长更重要。更加重视技术进步,同时把制度变革、市场配置资源、优化发展环境等置于重要位置。二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工业发展的决定因素。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入、融合和改造,使产品品种、性能发生巨大变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后起工业化国家发挥“后发优势”,缩短了工业化时间,使后起经济可以在全球化过程中更大范围引进新技术和配置资源,以“技术跨越”带动产业跨越。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减少污染要靠科技创新。三是产业创新。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转移、区域分工。可以引进发展新产业;另一方面,产业集群的趋向表明,就近生产和交易对提升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因地制宜进行产业生产方式创新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三)推进新型工业化不等于不能发展重化工业

进入工业化中期后重工业增长加快是国际范围的规律性现象,新旧工业之区别不在于是否生产和使用重工业产品,而在于生产和使用重工业产品的方式和效率重大改变,“霍夫曼定律”、“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论”等都揭示了随着工业发展资本品工业比重提高(由于与投资品相关的中间需求的增长)的规律;重工业与消耗高、效率低无必然联系,国际经验表明,机械、电子、化工等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可以为我们向依靠技术进步的新增长模式转型创造物质和技术基础。许多为生产服务的现代服务业(研发、教育、金融、物流等)的发展是建立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如汽车制造业与汽车服务业的产值比重大体是1:2。轻重工业的比重最终由市场需求决定,政府无法长时间掌控。中国无法依靠进口重工业产品满足需求,有资源优势的内蒙古有条件发展重化工业,关键是要走新型重化工业之路,就是要发挥地区综合优势,继续推进产业多元、产业延伸、产业升级,发展具有内蒙古特色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加快发展各类服务业

党的十七大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作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是产业结构层次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已进入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高级阶段,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般都在70%~80%。国际经验表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国民生产总值中工业所占份额上升,农业所占份额下降;而在就业结构中,农业所占份额下降,工业所占份额变动缓慢,大部分从农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为第三产业吸收。发展服务业还是促进节能降耗(第三产业能耗是第二产业的三分之一)的重要途径。要抓住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和消费结构升级的机会,加快发展各类服务业,扩大第三产业的比重。增强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和城乡居民就业增收的带动力。重点发展交通、物流、金融、信息、教育、科研、专利、会展、咨询、中介等面向生产、生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并提升商贸流通、文化旅游、房地产业、社区服务等面向生活的服务业。

三、加大调整优化我区产业结构力度的战略措施

(一)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是,科学技术创新出现群体突破态势;学科的交叉融合和技术集成日益凸显;科技创新和产业化速度不断加快;科技与经济、社会的联系和影响日益紧密;科技已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新时期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国际经验表明,在产业升级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时期,经济增长方式将由生产要素导向型向投资导向型和创新导向型转变,科技创新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首要力量和决定因素。实施技术跨越战略,是具有一定经济与科技基础的后进国家和地区在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实现自主创新,形成后发优势的必然选择。实践证明,后进国家和地区可以主动把握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在优势产业领域直接引进和应用先进技术,跨越技术和产业自然发展的某些阶段,以技术跨越带动经济跨越式发展。内蒙古发展的实践也证明,资源优势加技术优势是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的关键。内蒙古今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把资源优势与现代科技优势结合起来,形成更大的发展优势。总的要求:就是要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创新性内蒙古为战略目标,以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建设现代农牧业为主攻方向,以科技体制创新为根本动力,以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着力重点。积极实施技术跨越战略,在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直接引进先进技术。增强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抢占重点产业的技术制高点,提升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促进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在跨越重点上,一是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农牧业;二是以技术跨越为动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三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四是依靠技术创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结构

从自治区实际出发,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以城市为中心。通过点(城、镇)、线(交通)、面(点线交结)、域(有机联系)的有机组合,培育和构建区域经济体系。优化产业结构的空间布局。按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遵循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逐步建立经济区域一体化的体制和机制。实现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布局、市场体系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的整体规划和统一实施,克服低水平重复建设。在继续促进呼包鄂经济区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快东部经济区发展步伐。要依托中心城市和主要交通路线,按照“以点为主、点轴结合、辐射周边、梯度推进”的开发态势,形成内蒙古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重点经济圈、经济带,促进区域间经济和技术的交流与发展。要以发展特色经济、县城经济、民营经济为重点,提升县域经济水平。按照国家宏观布局要求,根据内蒙古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全区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城镇化格局,科学合理确定优化开发(开发密度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减弱)、重点开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

经济和人口积聚条件较好)、限制开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积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关系较大区域生态安全)、禁止开发(自然保护区域)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产业空间开发结构。

(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的形势下,充分发挥内蒙古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有利于促进要素流入、推进产业升级、增强出口拉动力、构建开放型经济。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大力推动产业战略升级。发挥自然资源、劳力资源、产业集群、市场需求等要素组合低成本优势,把招商引资与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科技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有选择地承接一些东部地区因生产成本提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有限而转移的非高污染产业;积极承接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如电子信息制造、生物医药等);主动承接具有地区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承接具有地区优势的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营造有利于产业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鼓励和引导转移部分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积极扩大向北开放,加快建设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党的十七大提出提升沿边开放、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为我区进一步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带来了新的机遇。首先,继续完善国际通道体系,推进沿边开放开发带建设。形成以“三北捷道”贯通东西、四条“欧亚大陆桥”及其他口岸通道联通内外的向北开放大通道体系,发展成为东北亚交通枢纽,发挥“北开南联、承东启西、服务全国、发展自己”的重要作用。第二,促进口岸开发区建设,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在继续办好互市区、合作区、加工区的同时。积极争取建立边境自由贸易区,实现跨国商品交换、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把满州里、二连等口岸建成我国重要的国际贸易、外向型加工制造、跨境旅游基地。第三,推动中俄蒙跨国区域经济合作,全面提升经济技术合作层次。不断扩大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深度开发、三次产业对接、科学技术创新、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合作,做到统一规划,联动推进。实现由传统的边境贸易向跨国区域经济综合开发转变。第四,是加强国内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重点是建设“京津――呼包银经济带”,加强与京津及环渤海经济区的全面合作;加强与东北经济区的合作,加快内蒙古东部经济区发展。

第7篇:经济发展的关键范文

随着社会的扩大,特别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交易行为经常是跨地域、跨国度、跨文化的;潜在的交易对象都是复数;交易的双方不很熟悉,甚至完全陌生,既无法在短期内建立起足够的信任,又没有共同的习惯、惯例可以依赖;由于语言和习惯的差别,很可能产生误解;由于市场主体的不稳固性以及人员的流动性,有了错误、欺诈也难以追究经济责任;而且交易额经常很大,风险也就很大。在这种情况下要形成实际的理性的交易,交易费用将及其巨大,过高的交易费用会使交易者无利可图,从而使人们放弃或尽可能地减少市场交易。而市场有效交易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着宏观经济的基本表现。因此,缺乏信用秩序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市场经济是一种相对自由的经济体制,而这种经济体制的自由度需要完备的信用秩序来维系。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发展的力量之源。然而,主体的多元结构必然导致利益趋向的冲突。信用秩序的作用就在于将市场主体自我对冲突的化解限定在一个可控的框架内。以免危及市场的交易安全。而中国在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恰恰忽视了信用秩序的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信用秩序的作用可以由经济管制来完成,交易的安全性不容质疑,所以信用问题并不突出。但是一旦对市场主体的管制大大减少,丧失信用又能获得额外利益,并且信用效力的个别化使之并不会丧失交易的资格和机会。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就自然成为交易手段的选择。当相当的市场主体为避免受害而主动放弃信用或者减少交易的时候,我们就面临一个“囚徒困境”。80年代延续下来的“三角债”问题和近年来日益浮出水面的金融机构不良资产问题皆源于此。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理解,信用秩序的主要功能在于建立和保持一种可以大致确定的预期,以便利市场主体的相互交往和行为。而制度经济学家更从这个角度把建立起信用秩序的法律确定为一种能保障确定预期的正式的制度。只有在比较确定的预期下,我们才能进行一切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我们之所以存款、投资、买卖,皆因对自己的市场行为有一个安全的预期。我们清楚地知道,可以凭银行的存折提取本金和利息,进行的投资不会无故被没收或征收,卖(买)方不会卷款而逃或拒不履约。一个理性的人不会冒险进行交易的,除非交易可能得到的利润大到足以忽视成本。但对于整个市场而言,大多数的交易的利润是建立在成本基础上的。通过信用秩序来降低交易风险和交易成本就很有必要。因此,必须通过建立信用秩序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使之成为“信用经济”。这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宽带通道。

完善的信用秩序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信用评估体系、信用信息通道和信用制裁体系。市场主体能够随时了解交易对方的信用保证(资产、负债状况)和信用记录,这有助于增强交易信心。不守信的市场行为付出的机会成本在一般情况下,将远远大于预期的额外利益。市场的透明度要求任何财产的流转都将在司法介入时能够显现。试图通过“金蝉脱壳”来逃避债务将是非常愚蠢的行为。然而,目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是由于大多数的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财政之间的某种关系使行政权力不自觉地干涉市场主体的信用秩序。此外,政府信用在目前也值得怀疑。回顾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许多“制度创新”是在当时国家制定法表现出来的经济制度尚未改变的情况下,由一些企业、经济组织、集团或地方政府发起的。制度创新者们往往会通过规避甚至突破法律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然而,允许改革而违法所形成的无视法律尊严的行为习惯,会严重损害法制的统一性和法治的结构。目前,各地出现的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行为的恣意性就是这种改革方式所带来的恶果。

新华社披露了郑百文这家公司上市前后存在大量做假帐行为,从它的桂冠到它的崩溃,我们不禁要问,市场信用如此,我们还能相信谁?从法律的层面上说,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恢复民众的信心,就要提高证券市场的透明度。 法律应当成为确保证券市场的透明度和公信度最有力的武器,然而在郑百文现象中法律却成为假帐的傀儡,郑百文上市来的虚构利润和报表作假都和一些中介机构有关,牵涉到的有上市发行人、会计审计机构等。在有多方参与的市场中,作为市场自律机制重要一环的中介机构在维系市场信用度、提供信用通道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中介机构被用做华丽的外衣来遮掩丑陋的躯体时,一旦人们发现真相,市场的信用也被人们弃为敝褛。后果是人们拒绝相信信用,这对我国的信用秩序来说是个严肃而客观的问题。当事实一再击跨人们脆弱的信用意识,要重建信用秩序是何等的艰难!

第8篇:经济发展的关键范文

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一是经济要繁荣发达,二是社会要全面进步。这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缺一不可,偏重偏轻也不成,经济社会必须协调发展。就经济社会两者关系来说,第一,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社会发展才有物质条件,所以必须确定经济要优先发展的原则;第二,经济要持续发展,需要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作支撑;第三,经济发展要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形成的物质财富要有合理的分配机制,要有健全的社会保障体制;第四,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所以,经济社会必须协调发展。

经济社会要协调发展,这是自进入工业时代以来,各国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二战结束以来,各国发展的实践有以下几种情态:第一类,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体制适时变革,社会事业相应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社会有序、稳定,如日本、亚洲“四小龙”等。第二类,经济发展比较快,社会体制改革迟缓,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失序、不安,如印度、泰国等。第三类,经济较快发展,社会体制未变,社会事业发展落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社会无序、不安,遇到国内外环境有大的变化,经济骤降,社会矛盾爆发,整个国家陷入混乱,如拉美一些国家。第四类,经济下降,居民收入普遍大幅减少,少数人暴富,社会秩序混乱,社会严重不安,如剧变后的苏联、东欧国家。

从世界各国发展的轨迹看,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并不多见。欧洲的发达国家和美国都是经过了一二百年的实践,不断探索、不断调适才逐步实现。日本的发展是个特例。二战以后,日本的经济退回到农业社会,经过约十年的艰苦努力,经济才恢复到战前水平,与此同时,国内进行了民主改革、农村改革和解散财阀等重大改革,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政治、社会基础。在经济高速增长中,日本比较重视社会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出台了相当多的社会政策,逐步形成了一个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社会结构,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社会秩序良好、社会稳定。

从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全过程看,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两者的关系,是随着生产力水平变化而变化的。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经济发展为主的阶段,这个阶段生产力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物质产品少,只能初步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满足人们对基本物质生活的需要;第二,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并重,也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生产力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人们对物质生活以外的精神文化需要越来越迫切,经济发展本身也对科技、教育、社会环境提出了要求,而经济发展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于是社会发展加快,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为这个阶段的主旋律;第三,社会发展为主的阶段,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以后,社会发展的内容日益丰富,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社会的主调,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此时,经济发展将服从、服务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总起来说,在整个现代化过程中,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要把握好,经济社会要协调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社会发展的比重不断增大,社会发展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5年,我国的GDP达到18.39万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10倍,总量已名列世界第4位,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我国的社会事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经济结构重大调整、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相比较,我国社会结构的调整、社会体制的改革以及社会事业的发展都相对滞后,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协调,由此产生了诸多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这是完全正确的。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说,当务之急是要把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放到应有的突出位置。

二、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

第一,社会结构没有随着经济地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而得到相应地调整。社会结构同经济结构一样,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要结构,它包括的面比较广,指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组织结构、阶级阶层结构等。仅以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和阶层结构来说,2004年,我国的经济结构中,第一产业占13.1%,第二产业占52%,第三产业占34.9%,二、三产业占86.9%,已经是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经济结构;但在就业结构中,农业劳动力占46.9%,第二产业占22.8%,第三产业占23.3%,还是工业化初期的就业结构。在城乡结构中,2004年的城市化率为41.8%,农村人口占58.2%,也还是工业化初期的结构。社会阶层结构是社会结构中最重要的结构,是社会总体结构的集中表现。一个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个社会中间阶层占相当比重的阶层结构,这个社会才能比较和谐、稳定、健康。据调查,2004年的社会阶层结构中,社会中间阶层约占20%~22%,也属于工业化初期的社会结构。总的说来,我国当前的经济结构是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结构,而社会结构则是工业化初期阶段的结构,两者不相称、不协调。这种结构性的矛盾是产生当前诸多经济、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

第二,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社会事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由此产生种种矛盾。以教育、医疗为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普及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方面,做了较多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在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方面,则发展得不理想,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广大群众要求自己的子女能接受较好、较高教育的需求。1999年,国家决定大学扩大招生名额,2005年在校大学生的总额猛增到1562万人,使大学生的毛入学率达到21%。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了大众化教育阶段,这方面的成绩应该充分肯定,但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如合格优秀的师资缺乏,校舍、场地、教学设施跟不上扩招的需要,经费严重不足,不少大学在负债运行,特别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成了问题。这需要有一个调整、消化和解决新问题的阶段,才能走上正常的发展阶段。

医疗卫生方面的问题则更为严重。看病难、看病贵成为近几年群众最为关注社会问题。追根溯源,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城市人口急增、人们对医院看病治病的需求日益提高,但医院、医护人员以及国家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却没有相应地增加,即医疗体制改革没有到位。这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典型例证。在许多国家,医疗是政府的公共产品,大部分由公共财政支出。如看病治疗支出100元,英国政府提供69元,美国政府支出39元,一般发展中国家也在30元左右(如印度31元,泰国30元),而我国政府支出,只占卫生总费用的16%~17%。

第三,伴随经济的迅猛发展、财富的急剧增加,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却没有适时建立,收入分配秩序混乱。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提出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具体政策和措施尚有待完善。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一方面经济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则由于各种原因,分配问题凸显。正是在这一时期,我国城乡、地区之间的差距急剧地扩大。相当一个时期,一些地区、一些部门自行其是,自作主张,为本地、部门谋利。这也是形成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部门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采取了多项政策和措施,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免农业税,给种粮农民直补,加大对农村的各项投入等,已初见成效,但城乡、地区、阶层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仍未根本扭转。经济发展了,把分配问题搞好,统筹协调好城乡、地区之间的利益关系,真正做到人人共建、人人共享,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第四,社会管理相对滞后,社会治安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一个现代化社会,既要有现代化的经济建设、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化的社会事业发展,也要有现代化的社会管理。也就是说,“硬件”要现代化,“软件”也要现代化。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无论是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各类学校、医院、科研院所、文化场馆等方面的建设,都有了较大的发展,有的还相当现代化。但社会管理却比较落后,交通拥堵、空气污染、饮用水不干净、公共交通不便,社会管理跟不上,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安居乐业,是我国人民传统的基本要求。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刑事犯罪案件、社会治安案件持续增加。当然,社会治安恶化,不仅是社会管理不完善的问题,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需要通过综合治理来解决。近几年,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等战略任务,采取了诸如减免农业税、改善农民工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快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和发放最低生活保障款项等措施,再加上近几年政法、公安部门也做了很多工作,采取了一些新举措。2005年,刑事犯罪案件、社会治安案件在持续多年增加的情况有所下降。2005年刑事犯罪案件下降了1.5%,全国县以上党政部门受理上访上告的件次也比2004年下降6.5%,2006年上半年比2005年同期下降14%,情况正在好转。

第五,社会体制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而进行必要的、相应的改革。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提出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这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文件还是第一次。社会体制改革,这是新的提法,包括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应该包括那些内容,要在实践中逐步明确。社会事业的体制,是社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亟需改革和创新。

教育、科研、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单位,虽然也进行了多次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总体来说,整个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的进展,还没有完全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得到相应的改变。其与目前经济发展的水平、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要以及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要求还不相称。社会事业单位改革的难度较大。这个问题必须通过发展和改革来解决。

三、深化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工业化、现代化国家和地区的基本前提、基本特征。这已为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实践所证明。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对此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发展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仅有经济发展是不够的,还一定要有社会发展,经济社会要协调发展。今后应按照《决定》的要求,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更加注重社会结构的调整,更加注重社会体制改革。为此,我们要在理论上有认识,思想上要有个转变,不能再搞经济发展孤军独进,要“两条腿”走路;同时,也不能再只把GDP作为考核干部的指标,而要制订考核干部全部业绩的综合指标。

第二,要继续深化改革。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第一次提出“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的任务和原则。社会体制包含的方面比较宽,应该包括:城乡体制、地区体制、户口制度、就业、人事和社会保障等体制,当然也包括社会事业的体制。总体说来,这些社会体制是在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构建起来的。改革开放以后,经济体制已经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基本建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体制虽然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总体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这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主要原因之一。

例如,“三农”问题长期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就是这两种体制矛盾的集中表现。2004年全国的GDP中,农业占13.1%,而在就业的总劳力中,农业劳力占46.9%,在城乡结构中,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8.2%。这就是说,46.9%的劳动力创造了13.1%的财富,可见农业劳动生产率之低。“三农”问题的根本问题是结构问题,是经济结构同社会结构不协调的表现。而这个不合理的结构正是由于目前不合理的城乡体制、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造成的,不改革这些社会体制,农业、农村人口不减少,“三农”问题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第9篇:经济发展的关键范文

在经济社会领域重大关系的处理中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关键是要实现一个“稳”四个“进”,即经济运行要稳,经济质量和效益要进、经济结构调整要进、民生改善要进、环境保护要进。稳定经济运行,关键是稳定经济增长速度。增长速度关系着就业民生,影响着市场预期,也决定着一些经济社会问题的处置,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大起大落。实现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的基本要求,我们一定要把握好。经济质量效益要进,就是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质量和效益提高程度作为衡量经济工作好坏的一个核心标准。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在提高质量。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也是其他改革的重要基础。要围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着眼于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关键领域的改革。

关键词:稳中求进总基调一“稳”四“进”深化改革

党的十以来的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提出,要把稳中求进作为经济工作的总基调。2016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异常复杂严峻,要保持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的局面,必须深刻认识贯彻稳中求进总基调的重要意义,并在实际工作中把它落到实处。

一、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体现了辩证思维。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既要抓住发展机遇,也要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我们必须把稳与进有机结合起来,在砥砺前行、锐意进取的同时,又审时度势、依情而动。稳是主基调,是大局,但稳不是停滞不前、无所作为和不敢作为,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稳和进,相互制约、相辅相成。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稳定的政策取向,经济难以有实质性的长进;而经济不发展、关键问题不突破,稳就缺乏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支撑。进以稳为依托,稳又以进为条件。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在稳的前提下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我国经济建设重要经验的总结。经济社会要发展,必然要重视进,但进必须遵守客观经济规律,以稳为前提。脱离具体情况急功冒进,就会造成重大损失,影响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们就曾经有过“”的深刻教训。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同时,不断深化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稳与进统一性的认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三步走”发展战略,“摸着石头过河”,先试点后推广,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等等,这些重大路线方针政策,体现了我们党对处理好稳与进关系的高度重视,推动了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党的十以来,面对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并没有采取大水漫灌的强刺激政策,更不追求过去10%左右的高增长速度,而是把实现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作为基本目标,强调要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因此,在近年来世界经济低迷、一些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经济急剧下滑的情况下,我国不仅保持了中高速增长,而且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实现了经济运行基本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新时期推动经济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也对稳与进提出了新的要求。创新发展,要求我们摆脱过多依靠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更多地依靠创新驱动实现进。协调发展,要求我们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通过拓宽发展空间、加强薄弱领域实现进。绿色发展,要求我们改变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模式,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进。开放发展,要求我们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构建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在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中实现进。共享发展,要求我们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从而增强发展动力,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可见,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求我们解决好各种影响稳的问题,实现更高质量的进。

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稳”与“进”的关键领域

当前和未来较长的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是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下,经济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基本特点对于我们处理经济社会领域一些重大关系、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在思路、路径以及方式方法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经济社会领域重大关系的处理中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关键是要实现一个“稳”四个“进”,即经济运行要稳,经济质量和效益要进、经济结构调整要进、民生改善要进、环境保护要进。

稳定经济运行,关键是稳定经济增长速度。增长速度关系着就业民生,影响着市场预期,也决定着一些经济社会问题的处置,任何时候都不能出现大起大落。实现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的基本要求,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近几年,尽管经济形势严峻复杂,下行压力较大,但经过扎实努力,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整个经济运行呈现出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的态势,这是非常难得的。稳定经济运行,特别是稳定增长速度,重要的是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应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机动又科学有效地实施好调控引导,着力稳社会大局、稳宏观环境、稳市场预期。与此同时,更好发挥产业、区域、投资、消费、土地、环保等政策的组合效应和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各项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经济质量效益要进,就是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质量和效益提高程度作为衡量经济工作好坏的一个核心标准。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在提高质量。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创新提升供给体系,从而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要提高质量标准、强化质量管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公平竞争,推动以质量为标准的产品乃至企业的优胜劣汰。要弘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形成推崇质量、追求质量的社会氛围。

经济结构调整要进,就是要把握经济全球化机遇,适应国际竞争和市场需要,利用科技创新成果,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不断优化提升产业水平和经济结构。要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并举、政府扶持和市场推动结合,以做强做优制造业为重点大力振兴实体经济。要结合新动能的培育,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民生改善要进,就是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经济、稳定社会的底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要着力解决人民普遍关心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在不断提高收入水平、富裕程度的基础上增进人民健康与幸福。要克服瓶颈制约,补齐关键短板,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不分地区、不分人群的均等化供给。

环境保护要进,就是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改造、结构调整、制度创新、法规约束等多种手段,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促进生态环境的修复、保护和优化,为人们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三、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深入贯彻稳中求M工作总基调

全面深化改革是新形势新任务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稳和进都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实现。党的十以来,我们陆续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但改革仍处于关键时期,需要啃的硬骨头还不少。而且,因为涉及权力和利益关系的深层调整,改革越向纵深推进,面临的挑战和风险越大,稍有不慎,就会功亏一篑,酿致灾难。在推进关键性改革时,必须贯彻落实好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做到力度要进、步子要稳;以更大的勇气和更强的力度,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力求取得实质性进展。

把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穿到经济体制改革各项任务中去。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也是其他改革的重要基础。要围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着眼于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关键领域的改革。当前,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重点任务,着力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推进产权保护制度建设,稳妥推进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积极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等等。

大力推进各项经济体制改革时,要特别注重寻求合理的路径和方式,真正做到蹄疾步稳。一是把握好改革的时序。要分清改革事项的轻重缓急,把那些确有必要又具备相关条件的改革放在优先和重要位置,尽量避免改革在一个时期面面俱到,也应避免风险较高的改革项目在一个时期集中推出。需要及时推出的一些重大改革措施,可以采取统一设计、分步展开的方式。二是营造好改革的环境。要全面分析各项改革的条件状况,注重补齐短板和协调配套,夯实深化改革的综合基础。相关条件较为完备时出台的改革项目可以多一些,力度也可以更大一些。处理好少数与多数、存量与增量的关系,改革内容的设计要以增进大多数人利益为基本原则;注重照顾已有的利益基础,少动存量、多从增量进行调整。三是制定好应对措施。要加强当前对改革风险的评估和事中对改革进程的跟踪,精准把握必然出现和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