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语文教学建议范文

初中语文教学建议精选(九篇)

初中语文教学建议

第1篇:初中语文教学建议范文

一、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1.教学观念落后

一直以来,语文都被视为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必须掌握的一门工具,学好了语文,就掌握了打开文化科学知识宝藏的钥匙。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学比较强调识字、阅读、理解等内容,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创新力的培养、人文素质的提高不够重视,忽视了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这一种现象广泛存在于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体现出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观念的落后。

2.驾驭不了《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可见,初中语文不仅要承担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能力,更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教学资源,突出学生的素质教育,熏陶学生的情操,使其全面而健康成长。可是就当前来看,不少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缺乏这方面的能力,教学活动仍然停留在知识传授层面上,忽视对学生的培养,而且教学方法陈旧、老套,不灵活,难以满足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语文教材的驾驭能力较低。

3.教学不合理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的初中语文教学以考试为目标,教师往往给学生布置很多作业、试卷,经常进行模拟考试,希望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对一些知识熟能生巧。虽然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取得较好的成绩,可是过于死板,也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增加了学生学习负担。有的情况下,学生在巨大的课业压力下产生了厌学心理,以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自身的人文素养也得不到培养和提高。

4.教师实力不足

同城市教师实力相比,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的整体实力明显低一些。例如,教学观念和手段落后、对新课程改革要求认识不足、自身综合实力不强等。由于农村初中语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满足不了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需求,课堂上常常采用“填鸭式”教学,以致教学效果不好。

5.学生基础薄弱

由于农村地区的不少中学教学条件相对落后,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受到“好”的教育,想法设法将孩子送到城市中学,导致优秀生源大量流失,农村初中学生基础较差,这也是农村教育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建议

1.加强教师培训,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语文教师队伍

面对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要任务就是要解决师资问题,只有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才能具备改革基础和条件。在这里,针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建设问题提出“走出去”、“引进来”政策。第一,“走出去”,即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让青年教师到一些教学成绩好的学校学习,多多接触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并最终为自己所用。第二,“引进来”,简单地说就是推广高校师范生到农村支教政策,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到农村任教,让他们将先进的教学理念、手段等带到农村初中语文课堂上,让农村孩子受到新时代教育。为了使这一措施起到好的效果,教育部门应制定一系列激励措施,鼓励优秀师范生、青年教师到农村地区的初中学校任教。

2.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应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全面改进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理念、手段和方法等,在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能力教育的同时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情操的培养。对此,应采取一些措施。

第一,突出学生教学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创新。初中语文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所以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改变过去“填鸭式”、“一言堂”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独立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多思考、分析、总结,逐渐形成良好的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使自身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

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某种程度上,可以将语文看成是一门生活学科,通过它可以去了解我们生活的大千社会。为此,教师培训学生人文素质,可以开展书法作品展、诗词颂咏、作文竞赛等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第三,使用电教手段。现代教学缺不了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当前农村初中教育设施总体相对落后,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增加投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第2篇:初中语文教学建议范文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弘扬我国优秀文化、吸收人类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语文教材中所涵盖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很广,主要包括培养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形成健康的人格与心理等。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主要是以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为载体,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分析人物形象、感受情感表达,受到情感、意志的熏陶,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既能启迪学生智慧,陶冶学生情操,更能使他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个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以后的人生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应把握的几点要求

1. 理清语文教学与德育渗透的关系

首先,两者能够互相促进。无论是语文教学还是德育,都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能够将德育有机渗透与语文教学中,达到两者的完美结合。初中语文教学是为青少年学生奠定良好的思想的最佳时机,在这一阶段进行德育渗透性教学,能够充分发挥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作用。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教师讲解与学生理解吸收,能够使学生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为德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德育的渗透能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和学习热情。

其次,在进行德育渗透性教学时,要分清主次,不能本末倒置。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抓住关键,引导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来感动自己,加深体会、产生共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道德教育,进而影响自己的道德情操。德育的渗透不能以牺牲语文教学效果为代价。不能喧宾夺主,流于形式,为了德育而德育。

2. 把握初中学生的成长特点

初中生多是12到15岁之间的青少年,正是身心逐渐成熟、形成自己价值观的重要时期。第二性征出现,身体快速成长,随之而来的就是学生心理上的变化与逐渐成熟,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开始成形却还不成熟定型。因此,必须要有正确的德育教育对他们进行引导,否则一旦出现偏差,将会影响他们一生的成长。因此,初中语文德育渗透教学中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如性格普遍叛逆、好模仿、缺乏成熟的分析能力与辨析能力,但充满好奇心、更加活跃、更有交际需求等。

3. 教师提高要提高自身素质

要想在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做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教师必须要以身作则,不仅要具备专业的职业素养,更要将自己打造学生心目的的道德楷模。首先要注重自身外部形象,衣着得体,言行举止要为人师表,其次要强化自身的内在修养,使自己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只有内外兼修,才能做好学生行为规范的道德榜样,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尊重和喜爱,让学生能够自觉为自己寻找成长的标尺,在模范指引下健康成长。

4. 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道德不是抽象的理论和空洞的说教,而是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很好的理解文本深层次的感情,同时也要指导他们化为行动,用道德来指导生活、服务生活。需要注意的是,道德的是非判断是很简单的,但要将其真正落在实践生活中则很困难。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快速阶段,他们心理叛逆又活跃,对于新的知识具有很快的接受能力,但同时因叛逆的心理有很容易与教师形成对立。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容易接受,通过实例来说服引导学生,使其行为与道德相统一。

三、具体实施建议

1. 创设情境

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教材文本都具有强烈的德育教育功能。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通过图片、影音等全方位、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选择那些高度代表性的课文,通过情境创设,将学生引入其中,让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语文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不仅会给语文课堂教学锦上添花,同时更能得到良好的德育渗透效果。

2. 充分挖掘教材

初中语文教材选材是在基于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集采百家之长,集中古今中外名篇而成就的。既有诗意盎然的古今诗词,也有情景交融、深情流淌的散文佳作,还有引人入胜的小说选段。这些文章中多蕴含着浓郁的情感道德因素,极具感染力。教师要充分地、深入地将教材中这些德育因素挖掘出来,并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融汇一体后将其“传道”给学生,让学生融会贯通,感受艺术的生命感染力,获得个人道德素质的升华。

第3篇:初中语文教学建议范文

大胆放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唱主角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我们教师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去发现,让他们体验到自己学习的兴奋感和自信心。让他们明白,通过我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我也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能够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能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我们应该不断地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使语文教学“活”起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获得知识,找到最佳学习方法和途径。我们要改变“满堂灌”的教育教学模式,大胆放开学生的思维,用“语文”的情境教学中,让学生能够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要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实用的高效的方法,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沐浴在人文关怀的阳光下,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成为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主角。

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实现教学的高效优质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对实现教学的高效优质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多媒体可以将声音、图像、视频等感官刺激加以利用,并通过具体而形象形式提供给学生的特性,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生正处于成长发育期,对新奇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正是由于中学生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这种特征,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初中老师应当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备课,将教学内容转化成生动有趣的课件。并且,多媒体技术有着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这有利于学生课后可以自己安排时间进行复习。例如,在《爸爸的花儿落了》的教学中,由于时代背景不同,学生不易理解文中主人公的感情。但是通过多媒体技术幻灯片的展示,同学更加深入理解了文中的情感,教学课堂也是充满了趣味。

多样化的课堂作业有利于教学效果的巩固课堂作业是巩固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设置多样化的课堂作业有利于学生在趣味学习中复习巩固知识。传统的初中语文作业如背诵课文,熟悉生词,写话题作文等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致使学习时间强制规定但是学习效果不佳。

第4篇:初中语文教学建议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3―0054―01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字词教学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字词教学可以让学生逐渐地认识到汉字学习的过程,可以通过对字、词的教授来让学生逐渐地提高对于文字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逐渐掌握文章写作等方面的能力,不断地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一、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定位

义务教育阶段,初中语文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课程。对于字词教学而言,它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初中语文字词对于夯实初中生语文基础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相对与小学语文来讲,对于生词的教授相对更细化,要求的关联性更高。严格意义上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初中语文的字词教学要让学生对于字的用处、词的用处掌握得更牢,分析得更加透彻,就是要求通过字连成词,进而造成句,便于学生应用到文章写作中去。可以这样理解,字词教学在初中教学中的定位即是一个基础性教学环节,也是一个重要的素质教育应用环节。因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素质教育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培养学生全面地掌握语文应用能力,而字词方面就是素质教育体现中的最重要环节。应该说,初中语文字词是学生学习的最关键环节之一,对于培养新时代初中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现状分析

现阶段,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教师在进行相关教学时方法不是特别的灵活,整个课堂教学气氛不是特别活跃,相对比较沉闷,严重影响着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语文是一门相对有趣的学科,教师要不断地提高字词教学效率来提高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热情。

其次,课堂教学中学生和教师之间沟通相对较差。字词相关的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有着很好的沟通,才能促进学生对于整个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因为教师和学生在沟通的过程中能够对整个教学过程了解得更加清楚,利于学生字词学习能力的培养。

再次,教师在字词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吸收。有的学生尽管在学习过程中用了很大的劲,但学习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是由于没有吸收相关教学知识。因此,教师要注意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吸收,注意教学进度的循序渐进,使学生学习的效果变得更佳。

三、如何促进字词教学的效果更佳

1. 教师要把字词教学和课文进行适当结合。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将字词教学应用到课文讲析过程中。如果教师把字词教学分开进行讲解,首先学生对于这方面的学习感到很突兀,其次学生可能感到这种方式过于单调,无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到字词在语文教学中会十分孤立。学生学会了相关字词的用法,但不会将其运用到写作中。如果教师能够将两者有效地结合,那么学生对于字词的掌握能够通过文章的讲解来检验,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将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2. 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的互动。所谓课堂教学的互动,指的是教师要能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形成良好的回应,整个课堂教学气氛会更加活跃,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不再简单的是师生之间的关系,而是一种朋友关系。学生更愿意去向老师讲述其学习中的困惑,而教师也能够通过这种互动了解到更多的学生的学习困惑,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教师要能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比以往的教学方式更加符合新课程改革教学的要求。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互相辩论,教师在学生的辩论过程进行课堂教学总结,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学习兴趣,使整个教学的效果得到提升。

3. 教师要注重字词的练习的设置。字词练习的设置对于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要注重对于这种练习的设置,不能采用那种盲目练习,大规模习题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字词方面的练习。这一方面会使学生产生练习倦怠,另一方面没法真正地通过练习巩固自己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师要在练习的设置中注重科学化、注重趣味性。这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摆脱题海战术带来的烦恼,也能使学生通过练习更加热爱语文字词方面的学习,促进他们学习效率的提高。

第5篇:初中语文教学建议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模式;高效课堂

一、充分利用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

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离不开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导学案的使用。在利用导学案教学时,确定“三维目标”至关重要,这是教师为学生确定学习导向,有目标的进行学习的先决条件。如在设计“知识与能力”这一目标时,要让学生通过反复预习、诵读文本,掌握多少字、词的读音及释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作背景,领悟作者的感情等。在设计“过程与方法”时,比如借助工具书或多媒体、课外资料了解文本内容等,体会、揣摩、想象等手段解读课文。在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时,我们应该认识到这是学习文本的最终目的,教育指导学生有感有情,使学生受到陶冶和思想教育,激发他们的情感和情趣。在导学案设计中要设计一些课外文学常识积累的内容,如与课文相关的诗句、名言警句、故事、哲理、背景资料等,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针对性地设计一些题目,要从字(读音、多音字、形近字)、词(释义、造句、补全句子、依据课文内容填空等)、句(分析句子)、文本主要内容(课文梗概)、文本框架结构等环节着手设计,题目之间要有梯度。有效地指导学生扎实进行结构化预习,为学生深度预习课文和学习课文创造好条件。

二、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程主导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思维活动由问题的产生开始,问题是思维的导火线,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也应是由问题开始。学生的认识水平不同,对问题的认识就会有不同层次的体现。教师可有针对性地编制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思维。因此在课前,教师应根据内容结构和人的思维规律提出有启发性的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并把疑难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就会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积极思维。学生的思维的火花往往闪现在质疑、答问、讨论或练习之中当然要注意问题的目的性、针对性、启发性和梯度:为学困生设计达到基本要求的辅助问题,提供思考“梯度”,为思维活跃的学生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以打破原有认知结构,激励学生凝聚认知注意力去另辟蹊径。不断为学生创造不同层次的新的“最近发展区”,诱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发展思维。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把握听、说、读、写的规律,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素质,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状态,为学生的高效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三、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学生是生动的独立的主体,教师是这一动态变化过程中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学设计要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在创造性地思考、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实现教学过程的互动,引导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关键。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按照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上考虑,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安排。如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迁移过渡、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使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如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语文学科与学生生活,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性的发展。“生活处处有语文”,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然后将语文运用回生活中去,这也就达到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最根本目标。

第6篇:初中语文教学建议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提高现状建议

初中语文教育不仅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是,初中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并不高,而且也不重视,教师教学方式的欠缺等因素使得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难以提高。下面将对这些影响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因素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 初中语文的教学现状

现阶段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阻碍初中语文教育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难以得到相应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传统、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是两个影响初中语文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下面将对这两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一一的论述。

⒈ 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传统

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传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现在阶段教师在对初中语文进行教学时,大多采用的是教师作为课堂的中心,负责讲解,学生仅仅作为简单的被动的接收者。这种老套,枯燥的教学模式是初中语文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其次,由于现在的竞争日益的激烈,使得一些教师为了应付升学考试,仅仅是对学生进行浅层次的语文教学,并划出一些所谓的重点要求学生进行死记硬背,这样违背了初中语文教育的初衷,难以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不利于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再者,一些初中语文教师的水平较低,也是教学方式难以得到改变,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提高的原因。由于大家对初中语文的不重视,就使得有的初中语文教师仅仅是照本宣科,将书上的内容简单的读一边,划一下重点就算完事,完全没有什么语文的专业知识。这些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影响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原因。

⒉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除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影响初中语文教学效率提高外,学生对初中语文学习兴趣较低也是影响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原因。影响学生对初中语文学习兴趣的原因也有一下的几个方面:第一,作为教师,不重视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一些初中语文教师自己本身就不重视对初中语文的教学,仅仅将初中语文教学看作是应付,再加上一些初中语文教师本身就是代课教师转正而来,对初中语文的讲解仅仅是照书念,这样就使得初中语文课本身所应当具有的含义不能够得到真正的展示。这样效率较低的教学方式就会使初中语文教学变得更加枯燥,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兴趣更加难以提高。第二,作为学生,对初中语文这门课程不够重视也是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学生不重视对初中语文的学习,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教师和家长老是向学生灌输,学好数理外,其他的科目都不重要这一思想,这样就会使学生认为初中语文课不重要,对语文的学习兴趣难以得到提高。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教师教学缺乏新意,再加上学生学习课程较多,负担较重,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得到提高,使得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提高。

二、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建议

针对上述阻碍初中语文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提高的两个主要因素,现提出以下两个建议进行改进。初中语文课也是非常重要的,应当重视对初中语文的学习,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

⒈ 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转变

要想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教师首先要对教学方式进行改变:首先,教师应当改变原有的照本念书的教学方式,应当进行更深层次的教学,例如:对学生谈一些课本之外的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将知识串联起来,真正的理解初中语文所包含的内容并且能够进行有效记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开展一些趣味小活动,增加学生对初中语文的了解,从而增加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初中历教学效率。其次,学校也应当重视初中语文的教育,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能够具备专业的知识。因为只有具有专业语文知识的教师,才能够对学生的语文教学进行更深层次讲解,才能够理解初中语文教育的真正含义,才能够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

⒉ 提高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兴趣

要想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除了教师应当转变原有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外,学生也应当提高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应当如何提高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兴趣呢?首先,教师应当以身作则,重视对初中语文的教育。这样才能够带动学生重视对初中语文的学习,才能够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才能够对初中语文进行更深一层次的探究,这样才能够寻找到提高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兴趣,才能够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其次,学生也应当重视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初中语文能够帮助学生建议一个较好的综合素质,会增加学生对语文的了解,同样也会对学生在未来获得好的成绩奠定一个基础。学生重视对初中语文的学习还应从行动中体现,要能够主动地去探索语文中的奥秘,能够对课上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巩固,从内心深处真正的喜欢学习语文,而不是被动的去接收,去死记,这样就能够提高对初中语文的学习兴趣,将会对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很有帮助。

三、 结束语

初中语文在初中生的学习中与数理外是一样重要,我们应当重视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效率,这样才能够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从而实现培养具有综合性素质的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郭秀娟. 对初中语文课堂的新思考 [J].中学课程辅导,2012,(5)

[2] 杨荣敦.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J].考试周刊 ,2012,(10)

第7篇:初中语文教学建议范文

关键词:农村学校;群文教学;指导经验

所谓“群文教学”,指的是围绕一个主题选择一组文章,教师和学生根据这组文章展开阅读,师生充分利用个体智慧优势,围绕共同议题展开讨论与交流,在学生不同意见的基础之上逐步建构文本最终意义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群文教学”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新形式,预示着一场语文教学革命正在悄悄到来。在农村地区开展“群文教学”,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阅读缺乏指导等问题,教师必须要有策略地进行教学指导。下面谈谈农村地区语文“群文教学”指导策略。

一、议题的选择策略

语文“群文教学”活动的基础就是议题的确立。整个“群文教学”都是围绕着议题展开讨论的,科学合理的议题对于提升“群文教学”指导工作质量、实现课程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议题的选择上,教师应充分考虑农村地区学生阅读资源有限等问题,因地制宜确定可操作性强、具有实践意义的议题。

农村地区孩子们的课外阅读资源相对较少,教师不妨以教材为依托,选择与教材内容息息相关的探究议题,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群文教学”中来。事实上,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现在人教版教材每单元的文章基本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例如,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都是描写祖国风光的文章;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中国石拱桥》《桥之美》《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说“屏”》,都是说明文;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的课文《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包身工》《飞向太空的航程》,都是新闻体文章。教师可任意选择某一单元,围绕本单元几篇文章的主题展开“群文教学”,这样就不需担心学生难以获得阅读资源的问题了。

二、集体建构的策略

在“群文教学”过程中,议题和文本确定之后,教学就要进入集体建构阶段了。在集体建构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就议题和文本展开讨论,最终在立足个人观点的基础之上吸纳集体智慧,就该议题达成共识。在这一阶段,教师的指导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相比起城镇学校,农村学校面临着更为沉重的升学压力,农村语文课堂笼罩于应试教育阴霾之下,学生鲜有机会在课堂上表达自己的看法。上课时,教师急于向学生灌输考试重点,学生并没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受过科学系统的集体建构训练。集体建构过程应当是高效、有目的、有方向的,切忌胡思乱想、漫天胡侃,学生在集体建构过程中可以就议题自由表达想法,但教师应为学生给出方向,使学生的讨论能契合议题,和文本进行心灵火花的碰撞。

教师应当针对“群文教学”集体建构,为学生提供问题和方法,使学生围绕议题将多组文本横向联合、纵向分析,学会在群文中提取、整合对集体建构有价值的信息,从而走进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将主题升华。

问题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阶段、不同认知水平学生的具体情况展开设计,应力求比较性、迁移性、冲突性,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学会重整、伸展、评鉴。蒋军晶教授教学《创世神话》之后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都知道神话传说是先人的想

象,并不是真实科学的,为什么现今仍要学习?学生通过比较讨论可以学会用辩证发展的观点思考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思考神话传说对于研究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结晶的重要意义。

比较是“群文教学”的重要研究方法,教师可为学生提供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相同点比较、不同点比较、内容比较、形式比较、主题比较、粗略比较、精细比较等多种方式,以供学生鉴别思考。例如,在“抓文章主要内容,感悟作家借景抒情”的群文阅读指导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初一下册第三单元的三篇文章《春》

《济南的冬天》《秋天》,让学生了解作者在表达自己感情的时候常常与周边景区结合起来进行表达的写作手法。

“群文教学”是一种新型的语文教学形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仍旧面临着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农村地区开展语文“群文教学”也遭遇了诸多挑战。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在不断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以期完美实现“群文教学”目标,推动语文课程教学研究进程。

参考文献:

第8篇:初中语文教学建议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创新教学策略

一、初中语文阅读创新教学的价值分析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大核心重点,而在这其中,阅读又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中之重。初中学生无论是知识积累还是在生活阅历上,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足。积极采取语文阅读创新教学,有着多方面的价值:第一,初中语文阅读创新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当前,随着教育界对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的日益重视,学生的知识吸收和积累,早已不再局限在课本领域。借助于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的知识视野得到拓宽。第二,初中语文阅读创新教学可以陶冶学生道德情操。语文作为一切学科的基础,不仅要求实现对学生语文专业能力的养成,而且也要求实现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借助于合理的阅读教学的渗透,能够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的情操获得陶冶。第三,初中语文阅读创新教学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借助于阅读教学的渗透,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各类丰富的知识,而这些丰富的知识也会实现对课堂教学的反哺,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较大的提升。

二、初中语文阅读创新教学的创新策略

正是因为初中语文阅读创新教学的价值巨大,因此在当前的实践教学过程之中,越来越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但由于初中语文阅读创新教学的开展时间较短,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难免存在着诸多的不足,本文认为,新课程下初中语文阅读创新教学策略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合理选择素材,实现对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借助于阅读教学实现对学生知识面的扩展,是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但是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之中,往往存在选材不当的情况。针对于这一点,建议教师从学生的客观接受能力出发,来合理地选择素材。比如说,在初中阶段提升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是教学的一大重点,但是当前一些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往往选择一些佶屈聱牙的《史记》《汉书》等著作,初中生显然无法胜任对这些古文的阅读。因此,建议教师可以选择《水浒传》《三国演义》这类浅显的古文来开展阅读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充满兴趣,同时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提升学生的古文能力。因此,在选择阅读素材的时候,一定要从学生的客观接受能力入手,违背学生的客观接受能力,往往更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其次,改变教学目标,着重重视对学生的情操陶冶。当前一些初中的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之中,往往受应试教育的思想影响较深,因此存在着较强的功利性。这种阅读教学方式在新课程的教学背景下已经格格不入,甚至还会在很大程度上扼杀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造成学生在阅读过程之中压力不断增大。针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学生要积极转变教学目标,把阅读教学从功利性的目标之下解放出来。比如,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阅读《繁星春水》的时候,教师可以不必强调学生的背诵能力,而是应该对学生展开追问,问学生从中获得了什么价值观念,有什么新的人生感受。另外,教师也可以在班级里开展一些读书会或者阅读会等活动,通过这种形式让大家彼此取长补短,阅读的经验得到交流,而且也会降低阅读的压力,在潜移默化之中实现情操的陶冶。最后,紧扣课本内容,实现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目前,虽然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已经注意到了在新课程的教学背景下,积极采取阅读创新教学的价值,但是在实践开展过程之中,却存在混乱无序的情况,较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很多教师的阅读选材往往和课本的内容契合度不足,所以无法实现以阅读教学对学生课堂素质的反哺。针对于此,建议广大教师要积极加强备课,筛选能够和课本相互疲惫的阅读素材。比如,在开展《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阅读叶圣陶所撰写的相关著作,来加深对《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深入理解;在开展《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节课程的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推荐普希金的其他经典名篇,从而让学生能够进一步的感受普希金诗歌的魅力。这种阅读教学方式可以在保障学生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获得知识的提升。

第9篇:初中语文教学建议范文

【关键词】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练习问题建议

一、教材的变化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编排上更具文化内涵,大量选择名家名篇,体裁、题材、风格多样,综合了人文、地理、风俗以及道德内容,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高素质教育质量。与之前的教材相比,新教材增加了文学作品的数量,让学生能接触到更多的优秀作 品,可读性和趣味性增强,同时也加入了一定的外国文学内容,体现了现代教育大众化与国家化的特点。 新教材的阅读内容总是结合实际,与生活相关, 这样不仅让学生读得更有兴趣,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文言文选材体裁多样、文质兼美,便于学生学习。课后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为学生增加了课外知识,提倡实践操作。新教材中的课后练习也做了小小改动,不管是小作文,还是探索研究,都能契合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新教材普遍受到学生的喜爱,我们在新教材的引导下,也养成了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习惯。

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练习存在的问题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第六册阅读课文分为四个单元,每单元4课,其中教读课文12课,自读课文12课,笔者依据布卢姆的认知目标分类理论对每课课后练习设计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练习数目过量。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显然是过量的,以下是每课之后的练习题数量表格:(此练习题的数量经过了细化,包含了每一道练习中的各个具体的小题以及诸如阅读一段文字之后要求回答的各个小题)(表格一)

从表格一中我们得出一些数据:所有题目总数达164道,百分之八十的篇目后习题数量超过五道,其中古诗文两个单元共八篇古诗文,要求背诵的有五处,其中四处是要求全篇的背诵。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的实施建议中,关于教材的编写建议中明确阐述:“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每课的课后练习应该“少而精”,一般3-4道题,最多不到5道题,显然,人教版练习是过量的,这样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势必会造成学生厌恶学习语文。

2.低层次认知水平的练习过多。教育目标是指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1956年,布卢姆立足于教育目标的完整性,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他提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目标领域,并按照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顺序把每个目标领域再细分为多个层次和水平。认知目标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水平共分为六级: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从利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人教版初中教材第六册的分析中得出以下数据:(表格二)

从数据可以看出,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练习设计中低层次的知识和理解各占34.78%和47.10%,而较高层次的分析,综合及评价则占得少之又少,总数仅仅不到百分之二十。

九年义务教育的《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的阅读部分阐述如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该把它割裂开来。”显然,在现有的练习设计中较高要求的“欣赏和评价能力”和较低要求的“感受和理解能力”比重不尽合理,还缺乏进一步的结合。

好的练习设计应该是分层次的,这既符合思维的规律,也符合学生的实际。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六个层次,他所划分的这六个层次体现着学生从掌握知识到形成能力的过程,这六个层次是连续的,相互蕴含的。而我们从数据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人教版的课后练习设计并没有遵从这些规律,较低层次过多,较高层次过少。

3.开放性、实践性不够。从表格一中可以看出,课后练习设计大多数为知识和理解层面的题目,而应用、分析、综合及评价层面的题目仅占百分之二十左右。而从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教版的练习设计中多揣摩语句、背诵、相关文章对比分析、练笔的类型。尤其是综合层面的题目多数为改写篇目或是新一段文字的阅读理解。其练习设计的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变化。

三、对练习设计的几点反思和建议

1.为教材练习系统的编排寻找理论依据。目前没有一种理论与语文教材的练习设计直接有关,研究者们常常用课程标准或教学目标来进行衡量,视角还不够宽广,缺乏普遍认同的练习设计的整体建构。因此,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应从语文学科的理论层面入手,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语文学科方面的知识、技能、策略,为语文教材的练习设计构建起理论的支持。

其实目前有很多关于教材练习设计的研究,如本文采用的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还有其他的理论依据如: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他将人类学习结果分为五类,分别是:言语信息、智慧信息、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巴雷特将阅读中的学习结果分为五类:文字理解、重组、推断性理解、评价和鉴赏。我们的教材编写者应该运用这些理论为我们的课后练习寻找一种理论框架,使我们的课后练习更能适合学生的情况,巩固我们的语文学习,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2.使教材的练习设计有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练习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内容安排应由简到丰,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形式要生动活泼,富有趣味,只有这样的练习设计才真正有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语文能力的提高。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归宿。我们教材中的练习设计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所以,练习的编排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思维,追求多样性和层次性,突出整体性,只有这样练习系统才可以真正起到练习的作用。

好的练习设计不仅能指导教师的教,还可以指导学生的学;不仅能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文这一具体的言语作品中学习动态的言语范例,思索学习语言的规律。所以,一套教材的好的练习是不可缺失的。而目前,国内对于教材课后练习设计研究还不是很多。文中笔者只是暂时对人教版2002年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作 了分析,希冀对下一步的编写出版的初中语文教材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高耀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试评.教育理论与实践,1990(5):58

[2]马爱莲.国外母语教材练习系统的特色.语文教学研究,2005(1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