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范文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

第1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预案设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学生是平等的主体。师生应该是交互式的关系。而传统的教学设计以课文讲授为方法、以知识传输为核心地安排教学环节,在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和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都做了明确规定。这种设计容易使充满生趣的课堂变成死水一潭。因此,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为目标,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综合考虑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这种教学设计我称之为“弹性化”的教学预案。

设计弹性化的教学预案,关键是提高预见性。所谓预见性,一是设计弹性目标,预见到最有利于实现学生发展的内容;二是设计弹性过程,并预见到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具体来说必须做到:

一、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结合

所谓短期目标,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必须实现的课堂目标,长期目标则是关注学生课后、关注终身发展的目标。当代著名学者朱光潜在回忆自己在私塾读书的情形时说:“私塾的读书程序是先背诵后讲解,在‘开讲’时我能了解的很少,可是熟读成诵,一句一句地在舌头上滚将下来,在儿童时却是一种乐事,……我现在所记的书大多还是儿时背诵过的,当时虽不甚了了,现在回忆起来,不断地有新领悟,其中的意味却是深长。”毫无疑问,儿童时在私塾背诵诗文既是短期目标(背诵时掌握的知识),又是长期目标(回忆过程中的新的领悟足以影响终身)。如《〈论语〉十则》的教学目标设计:(1)读懂并背诵课文(短期的);(2)领会《论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长期的)。

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目标的设计不仅应该关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应该关注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创造条件的教学内容,如情感、态度、价值观、习惯等非智力因素,以及学习方法、语言品味、思想感悟等。

二、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相结合

预设目标重在“预”,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个性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在课前预设的基本要求和规定。与传统目标不同的是,这种设计虽带有一定的规定性,但由于阅读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交互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肯定会有新的认识、新的收获、新的思想超出、偏离或达不到教师预先设计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善于根据教学实际适时调整预设目标,采用生成性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的例子在新课程的教学中相当多。

如学习《曹刿论战》。预设目标:理解文章对比手法的运用。教学中必须明确文章是用鲁庄公的“鄙”衬托曹刿的“远谋”。但在课堂上,有学生提出:曹刿有深谋远虑不假,但鲁庄公也不见得就目光短浅。因为鲁庄公“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能虚心听取曹刿的意见,可以说鲁军的胜利不全靠曹刿。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教师预案中的目标发生偏离,这时就需要调整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必须加以肯定,但同时也必须指出鲁庄公战前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左右侍臣的拥护和神灵的护佑上,战时指挥急躁冒进,战后对胜利原因一无所知等体现了他“鄙”的一面。这与曹刿的表现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样的教学既保护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巧妙地实现了自己的预设目标,而且实现了一个生成目标:学会辩证看待历史人物,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透彻。

三、群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相结合

群体目标就是所有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实现的目标;个体目标则是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而预设的目标。

这两种目标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用层级目标,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目标设计:(1)能有感情地诵读、准确的背诵全诗(群体目标);(2)读出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个体目标)。

另外,这种目标的设计还可以用开放性的语言进行表述。如《愚公移山》的教学目标可以设计成:“能联系现实,说出自己学习《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后所受的启发。”这样的设计既能让所有学生都有话可说,又能让他们谈谈自己的个性化认识。

群体目标和个体目标体现了共同性和独特性相统一的原则,既使所有学生学到了基本的知识技能,又兼顾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之,新课程提倡的三维目标,是着眼于“人”的整体发展。教师,首先应将这一理念领会透彻,并力求每节课都努力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开展教学,让学生在积极、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参与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中,但这些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通过一节又一节的课堂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学生的情操,让他们掌握更多的知识,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胡为平.问题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2]李卫军.借鉴古代“内省”教育理念,优化初中语文教学[J].语文学刊,2006(22).

[3]庄振玲.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教学[J].文学教育(下),2008(02).

[4]刘荣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三生教育”的实践[N].楚雄日报(汉),2010.

第2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范文

    整体来说,这节课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原因主要是流程设计缺少对文本的整体感知,板块是割裂的,文本解读难以到位。我不由想到了“主问题”这个关键词,应该说,上述板块式教学能简化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条理清晰,只不过,互不相连的问题不能称之为“主问题”。余映潮老师提出,在阅读教学中要用尽可能少的关键性提问或问题,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更集中、更深入的思考。这是针对课堂上的随意连问,简单追问和习惯性碎问而言的。“主问题”指的是阅读教学中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提问或问题。阅读教学中设计“主问题”,我们的课堂才精彩纷呈,活力四射。那么,如何设计“主问题”呢?

    一、深入解读文本,优化主问题设计

    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高度,教师只有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从而收获到课堂教学的美丽风景。

    主问题设计需要教者精细阅读课文和精心思考教学。阅读教学要“潜心会本文”(叶圣陶语),于永正老师也说:这法那法,读不懂教材,没法。教师要依据自己的阅读经验,揣摩解读文本的每一个细节,预想学生阅读文本时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从而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进行主问题设计可从如下方面入手:扣住课题,因为标题能概括中心,往往是内容的浓缩,情感的出发点;找准文眼,品味、体悟文章中的重点词句,感悟作者的情感;根据文章结构,任何文体都有一定的行文思路,教学时若能抓住作者思路自能悟出深意;联系文章背景,有助于深入地解读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

    比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我从标题入手设计了如下问题:

    1.我的叔叔于勒是什么样的人,请做于勒的简历;

    2.对叔叔于勒应持什么态度?我们一家对叔叔于勒是什么态度?

    3.菲利普夫妇对亲兄弟于勒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4.揣摩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变化的语句,说说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这样的设计改变了传统教学一律从小说三要素入手,概括情节,分析人物、明确环境描写作用的不变教法,设计有递进性,由浅入深,问题之间有逻辑性,可以激发出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揣摩教学目标,优化主问题设计

    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必须讲求教学效率,所以,每一堂课必须围绕明确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面面俱到式的教学,只能导致教学目标不明,课堂教学没有重点。

    一位老师这样设计教学铁凝的《生命与和平相爱》。设定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分析文章所描写的戴维这一人物形象,探究其具有优秀才能的根源,从而了解犹太民族珍惜生命,祈祷和平的感情及犹太民族重视文化教育,重视培养生存能力的情况。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了这样几个主问题:

    1.犹太民族中的优秀青年戴维是怎样的形象呢?请捕捉有价值信息为戴维设计一份全面、别致的小档案,档案中必须包含评语这一项。

    2.如此优秀的犹太青年,其优秀才能形成的根源是什么呢?请阅读课文,并结合对犹太民族的了解,探究其中的原因。

    3.有人认为,本文题目“生命与和平相爱”可以换成“个人——家庭——民族”,也有人认为不能换,因为这三者之间相距甚远。你认为呢?请结合课文内容,具体阐述理由。

    这几个教学问题,目标指向非常明确,第一问解决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而设计小档案及评语的形式,比形象分析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第二问探究“优秀才能形成的根源“,旨在揭示戴维这一形象背后蕴含的社会意义,引导学生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民族精神等方面分析,从而达成“了解犹太民族珍惜生命,祈祷和平”这一目标;第三问解决对文章主题的理解,通过设置对矛盾问题的选择回答,巧妙地把教学引向深入。

    这几个问题成了支撑此课的骨架,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到对文章思想内涵的把握,逐渐达成教学目标。

    三、考虑学生学情,优化主问题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说:“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战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所以在课堂问题设计上应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以学定“问”。

    有位老师为《天上的街市》这样设计课堂问题: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诗人描绘出的“天上的街市”;诗人是通过怎样的写法创造出这样美好的境界的?你能分清哪些是诗人的联想,哪些又是他的想象吗?课堂至此晦涩不畅,气氛沉闷。

    究其原因,在于问题设计背离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状况。初中生兴趣广泛,思想活跃,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课堂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但概念定义下的内容理解,对于学生的思维训练意义不大。更何况 “联想”、“想象”的手法是本单元学习目标,直问哪些诗句运用了联想,哪些诗句运用了想象,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难于理解。

    根据学生的学情,相同的内容,不同的问法,效果可能就会大大不同。我们不妨这样设计《天上的街市》:

    1.诗人描绘的“天上的街市”是个怎样的世界,请用一、两个词语概括。

    2.诗人描绘出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与民间故事中的有什么不同?通过哪些词语表现出来的?请圈出体会。

    3.诗人为什么要对民间故事作这么大的改动?他的用意是什么?这种写法叫什么?

第3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基础性的学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方面的教学是其重要环节之一。学生通过阅读不但能够掌握相关语文基础知识,还能通过阅读不断的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其语文学习内容。因此各级初中语文教师都十分重视阅读教学的开展。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初中语文各个方面的教学的开展都相对比较落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教,学生学这种模式。整个课堂教学相对比较沉闷,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课堂互动较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强,学习往往处于被动受听的状态,而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创新性也相对较弱,容易产生教学倦怠。初中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教学群体,相对于小学生而言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探索能力都相对较强。而语文阅读方面的教学是学生增加语文能力,拓宽自我视野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学生更愿意以自我为主要载体在课堂中进行学习探索,而教师在传统模式下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对于阅读内容的安排往往是根据教学参考书的要求来设定,教学内容中教师自己加入的元素相对较少。这就会导致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知识的主动追求与课堂的被动受听相冲突,课堂教学效果不高。

二、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概述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向了各级中小学校。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初中语文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在教学方式上,还是在教学内容的安排、课堂教学的形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变。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变化。

1.课堂教学更加注重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教学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举措。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主人的身份,不断让学生参与到阅读教学中,积极的促进学生思维和探索能力。比如,教师在进行《皇帝的新装》这篇阅读材料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不断的模仿《皇帝的新装》中皇帝对于新装的反应,让学生通过模仿感知到课文的主旨内容,通过不断的和学生进行互动提问,让学生结合课文的主要内容来谈谈对这篇课文的认识,该课文能反映出什么问题。通过这种双向互动,学生可以在学习中通过提问回答、演示来不断的加强对于课文的理解,使整个课堂教学气氛也活跃起来,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

2.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设计环节

教师在阅读材料讲解之前,需要对整个课堂教学环节进行科学的设计。在传统模式下,教师往往采用的是教学参考中的教学设计,这些教学设计由于版本比较老等缘故使课堂教学设计无法适应学生的要求,教师在这种课堂教学的设计下进行课堂教学常常会使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无法集中,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师要在原有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上不断的对其进行丰富。首先,教师要注重分层课堂教学设计。所谓分层课堂教学设计,指的是对于整个课堂教学设计要根据学生不同层次要求进行。对于语文阅读教学而言,阅读的对象是文章,而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各有各的侧重点。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特点,设定不同的课堂学生设计形式,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的胃口。对于不同学生,教师可以给予他们不同的要求。比如,学习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通过阅读能够进行评价和创新;对于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按照要求让他们能够进行理解和通读。不同课堂教学设计满足了不同能力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从教学中学习到相关知识。其次,教师要注重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设备进行阅读课堂教学设计。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许多学校已经配备了很多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比如,多媒体教室、电脑等,这些设备不仅能够使教师有了更多课堂教学设计的方式和工具,还能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带来与众不同的效果。比如,教师在进行阅读课文《荷塘月色》的讲解时,教师可以通过电脑和投影还原整个荷塘月色的场景。学生通过这种实际的动画效果,结合课文的文字,体会和领悟文章的内涵,使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由传统的板书变成了活灵活现的动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被大大的调动起来,学习的参与度也高涨,课堂教学效果也更加的理想。

3.教师要注重课堂评价体系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除了通过学生的成绩来体现,另一个重要的体现方式就是课堂评价体系。新课程改革下各个学科都十分重视教学反思,而提供教学反思主要依据的就是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标准。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设定上科学化、民主化,不仅要让学生、家长等参与到评价体系来,还需要结合计算机相关软件进行科学的评测。在得到相关评价体系参数时,教师要通过这些参数主动的去自我反思教学,找出教学中的优缺点。对于教学中的优势,教师要不断的去巩固保持;对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细心的去分析,找出解决的方式。只有这样,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才会不断的提高,教学水平也会不断的提升。

三、结语

总的来讲,新课程改革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所谓机遇指的是新课改的各种理念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促进了教学的不断前行。所谓挑战,指的是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提升自我教学能力,要改变传统的许多教学方法和教学习惯,不断的面对新课改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各级初中语文教师要善于抓住机遇,努力迎接挑战,提高自我的教学能力,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水平和效果得到更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磊,刘芳.探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1,(12):13-15.

[2]苏亚平.构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少教多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11):139-140.

第4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有效提问

一切的创造都来源于问题,只有出现了问题人们才会去思考,思考过后才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在阅读课堂上设置问题情境的重要性,所以问题教学法也成为新时期初中阅读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手段。但是,从目前我国各个学校语文阅读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设计的问题属于选择题,而不是开放题,学生只能够选择“是”或者“不是”,根本无法全面地发散思维,达不到培养学生语文思维模式的教学目标,学生的思想被严重束缚。

一、目前初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阅读教学步骤相对机械化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将文章几个片段进行讲解。这样常常会使教师把重点放在几个片段中,过于重视对文章中的词句、语法以及标点符号等的应用,而没有从整体上对文章进行感知,感受文章语言的魅力,学生的学习就是单单为了应试教育。所以这种教学模式相对较机械化,对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有着一定的阻碍性,不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意义。

2.采用PPT进行阅读教学

新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初中教师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采用了多媒体技术教学的方法,其很好的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通过利用PPT,制作出一些相对较丰富多彩的幻灯片,展示给学生,学生能够真正的理解文章的主旨思想和文化魅力。但是有时候学生会过多的注重PPT所带来的趣味性,而忽视了学习,分散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阅读的教学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性。

3.将教学教案进行艺术化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通过不断的规划和预测能够进行有效的设计教学方案。虽然教学的设计方案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阅读教学过程中会将自己陷入到条条框框中,对阅读教学课堂的复杂性和差异性有着一定的阻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教案的执行和复制,综合考虑教案的实际应用性,积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阅读兴趣。

二、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有效提问的相关策略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现在,初中人教版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师不能以传统的知识讲授来代替学生的主体学习,要给学生以足够的学习自由和空间,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老师应该与学生进行双向的互动,学生时刻都应该处于积极的思考学习状态之下,才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面对不同的情况和问题,学生可以随时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当然,我们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很多实际问题,因而需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因此,在初中人教版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特别注重有效提问教学的进行。同时,培养初中生求知的兴趣,通过兴趣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语文的阅读学习中。

2.注意在备课时设计一些有关所讲授阅读的问题。许多的老教师可能在语文阅读教学方面比较熟悉,在讲授阅读时能够游刃有余的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但是,对于许多的年轻老师来说,在教学方面经验尚浅,因此,就需要在备课时弥补这个不足。年轻教师应该备课时在参考教材资料的基础上自己设计有关语文阅读课堂要讲授阅读的问题,在课堂开始时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引人入胜,在中间可以设计一些有关阅读的中心思想之类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阅读,后可以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之类的。

3.注意对老师的教学培训以及课堂教学的检查。许多工作经验浅的老师,并不是不愿意浪费时间在备课或者课堂提问上,而是由于工作经验浅,能力不足。学校应该定期对教师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例如可以定期找相关的专家来给老师进行培训,不只是新老师,老教师也应该学习新的科学的教学方法。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组织学校的语文老师互相进行听课活动,结束之后进行相关的总结,总结语文阅读课堂讲课中的不足之处和值得其他老师借鉴的地方。学校的相关的语文组组长和系领导还要定期随机对语文阅读课堂进行抽查,听课,严格要求其老师按照科学的教学方法来进行阅读教学,从其教学方法上来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

4.注重提问方法的运用,提高阅读效率。初中人教版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把主动权更多地交给学生,教师应当把课文的阅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轮流阅读课文,并引导性地提出问题,刺激初中生主动思考,鼓励其积极回答问题。此外,指导学生在阅读时不要照本宣科,提醒阅读时的语气和朗读技巧,让学生能做到阅读符合作者的写作语境,并能准确运用语言描绘、形象渲染,读出课文的情感。因此,注重初中语文阅读提问方法的应用,从而可以较好地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5.注重课外拓展,开阔学生视野。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该贯彻实践性,注重课外扩展,开阔学生的视野。尤其是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初始阶段,更应该重视现实与生活实际的紧密结合。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迅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因此,注意课外知识的拓展这一重要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显得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将初中语文阅读知识进行拓展延伸不仅有语文知识,还包括文化知识、历史知识和哲学知识等。

总之,作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课堂提问教学模式是一种顺应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对于建立一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形式,保证课堂教学的和谐统一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保持这种关系,教师应该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结合学生的需求,进行阅读课堂问题的设置,保证问题的有效性,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孙国梅;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与提问的有效策略[J];课外语文;2012年18期.

第5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策略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类通过阅读来丰富阅历,但只有有效的阅读才能带来知识面的增长,因此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的目的并不局限在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它还与学生的写作能力、语文整体能力相联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关键所在。但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学生的阅读多表现出被动低效的状态。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1.忽略学生主体地位 

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依旧停留在“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水平,这就导致教师对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主体对象认识不够,颠倒了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讲解详细,这不但不利于学生阅读思维的发展,也会严重影响学生对课文的探索感悟过程;有的教师则只注重标准答案,阅读模式死板,为解题而阅读,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亦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和阅读能力的提高。这些教学模式都是因为没有充分意识到学生才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主体,盲目根据教师自身喜好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必然导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低的现状。 

2.教学教案未发挥实际作用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案和实际教学过程无法达成一致。教案的撰写设计通常完美详细、考虑周到,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是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完全生搬硬套、忽视学生思想的灵活性和课堂与教案间的差异性,把整个课堂变成对教案的完全复制,学生根本没有进行自由思考发挥的时间;二是教案完全得不到实施,或者说只进行一部分之后就出现整个课堂节奏失控的严重后果,最终导致实际教学目标偏离教案教学目的。两种阅读教学模式都是不可取的,这样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质量较低,不利于学生良好阅读能力的培养。 

3.阅读教学手段不切实际 

随着科技进步和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形式日趋多样化,教学方法自动化趋势明显。诚然,制作精美、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和教学参与度等方面有极大促进作用,但却容易本末倒置,造成过于依赖多媒体、忽视教师引导作用的不利局面。同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充分发挥学生主观想象能力的过程,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虽然能在感官上带来直接印象,但却把学生的想象范围禁锢在某个特定范围内,对阅读教学的顺利高效实施带来阻碍。 

二、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1.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应深刻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更好发挥自身的学习创造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全面了解初中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特点,对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行分析,进而制定相应教学策略。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抓住学生乐于表现的心理特点,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励,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人公意识,加强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是顺利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前提保证。初中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加强对各种课内外书籍材料的阅读。对于课内阅读,教师可以在原有标准上适当增加应熟练掌握的词汇句式数量;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应推荐优秀课外读物,指导学生养成摘抄、批注的习惯,并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只有不断对各种语文知识进行积累,积极思考,“读”“思”结合,才能积少成多,达到厚积薄发的目的。 

3.创设阅读教学情境 

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情境代入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对于情节性较强的课文,可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情景再现,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鲁迅的《祝福》时,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学生在对祥林嫂等角色的扮演后,对于作品要表达的情感理解会有一个质的飞跃。当面对偏情感表达的课文,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当时的心境等进行形象表达诠释,能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作者在创作这篇课文时的心境,对课文表达的情感有更深层次的体会。总之,应利用各种方式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对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来,从而提高初中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质量。 

4.设计切合实际的教学教案 

一个良好的阅读教学教案对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过于细节化的教案,很容易在阅读教学课堂上营造一种死板的气氛。而太过概括的教案设计,也会导致整个课堂节奏失控,一个良好的初中语文阅读教案应该具有结构明朗、层次分明的特征。从认读课文到全文鉴赏,再到评价创新,各个部分的教案设计应在表现其独有特点的同时相互联系,与整个课堂教学流程相对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教案设计的层次化有助于初中语文教师对阅读教学进度的整体把握,帮助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机应变,在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同时,也能够保证学生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活跃度。 

总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宗旨,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打造高质量、高效率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学生应在初中语文教师的指导下积极进行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初中语文阅读的课堂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第6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 初中英语 阅读课 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持续深入,现阶段的初中英语教学应该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注重词汇和语法教学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知水平和实际应用综合安排教学计划,倡导集参与、交流、体验、合作、实践为一体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目前初中英语阅读课正处于由程式化教学向创新教学模式过渡的重要阶段,在传统教学模式和新课标教学体系的双重作用下教学成效并不理想,无法满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要求。

一、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特点分分析

初中英语教学体系中的阅读课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英语阅读课教学,可以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英语阅读材料、阅读训练形成递进性的认识,是学生巩固既往所学知识、学习新知识的重要载体。阅读教学可以说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具有生词多、短语多、疑难语法多、材料冗长枯燥、学生畏难心理强等特点。新课标教学体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过于重视翻译、词汇及语法教学的弊端,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和新的教学特点。

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所涉及的阅读题材和阅读范围比较广泛,包括文化艺术、风土人情、天文地理、科普知识等众多方面的阅读材料。阅读题材的广泛性给阅读教学和学生的阅读练习带来很大难度,但也丰富了学生的英语知识,拓展了英语教学的知识体系。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所具有的另一特点就是阅读材料形式的多样化,在现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中,阅读材料涉及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书信、传记、诗歌、故事等多种形式和题材。阅读题材的多样化对于培养初中阶段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理解能力及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积极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开展大范围的英语阅读和不同文体的英语写作。

二、关于上好初中英语阅读课的几点建议

初中阶段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的成长期,自我控制及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在英语阅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不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同时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可能导致学生形成厌学心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贯彻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不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强化阅读教学的交际作用,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创设课堂情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交流和实践机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1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阅兴趣

新课标英语教材在阅读题材和阅读内容上都比较丰富,而且对于模块和问题的设计比较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生理特点及学习特点,教师可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设计教学内容,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图片、影片、幻灯片、实物等设计教学前导,采用故事、自由交谈、讨论、问答等形式引入阅读话题,使学生在自由、快乐的气氛下进行学习。

2.2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

在英语阅读教学进行之前,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需要预习的内容,组织学生在课下收集资料,并以小组测评的形式评价学生的课前预习和准备情况。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或话题,鼓励学生主动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或话题进行调查了解,加深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2.3把握阅读重点,帮助学生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

英语阅读材料中的重点及难点是学生在进行文章精度时所面临的重点词汇、短语及语法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阅读材料中的重点和难点着重强调和讲解。同时,帮助学生养成总结归纳阅读材料的习惯,使学生具备快速阅读和理解的能力。可通过设置课堂提问的方法,进行课堂互动,如在“There are several fan clubs in China which have held birthday parties for Tintin ”这一板块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通过设置How many cartoon heroes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或What’s the summary of the passage.等总结性问题,锻炼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三、结束语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是基础知识教学、听力教学及口语教学一种延伸,能够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英语运用能力。在阅读课开展的过程中,需要老师和学生的相互协作和积极配合,才能实现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及人文素养的教学目的。因此初中英语阅读课应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注重教学节奏和课堂气氛的调节,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1] 张亚利.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后续拓展活动的设计[J]. 教学月刊(中学版下), 2011(04).

第7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困境;出路

一、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

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英语阅读教学观念陈旧、英语阅读教学手段落后、英语教师自身的局限性,其具体内容如下:

1.英语阅读教学观念陈旧

英语阅读教学观念陈旧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现阶段英语阅读课程教学过于死板,不能较好地实现英语阅读教学目标。有些英语教师的教学观念过于陈旧,不能将新课改理念融入日常教学中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难以得到重视,使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不理想。

2.英语阅读教学手段落后

英语阅读教学手段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初中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教学方法的选择方面,由于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手段落后,多数英语教师仍采用满堂灌的讲授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在实际教学中,英语教师一味地以死记硬背的方法要求学生,使得学生思考文本的时间较少。另外,对于篇章分析和阅读指导方面,当前的英语教师也较为忽视,对于与阅读目的相关联的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没有深入讲解,学生在学习英语阅读时的分析能力欠佳。

3.英语教师自身的局限性

英语教师自身的局限性也使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陷入困境。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着英语阅读的教学水平,就目前而言,由于英语教师自身素质的局限性,在制订教学目标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变化,以单一的教学目标为重点,没有紧紧围绕阅读展开活动,使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优化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显得尤为迫切。

二、解决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困境的出路

为进一步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水平,在了解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困境的基础上,解决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困境的出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更新英语阅读教学观念

更新英语阅读教学观念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新课改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要准确把握新课程理念,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针,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指导初中英语阅读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初中英语教师而言,更新英语阅读教学观念至关重要,确定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连贯、清晰的教学步骤,创造性地选择和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与能力。

2.优化英语阅读教学手段

优化英语阅读教学手段是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有助于提高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提高初中英语阅读的教学水平。对初中英语教师而言,可以采取情景教学法,创设与英语阅读教学相关的情景,并根据教学需要设计相关任务,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在此过程中,英语教师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介绍英语阅读中的相关习俗和文化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阅读的内容。

3.增强英语教师自身素质

增强英语教师自身素质也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举措。围绕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活动的设计要体现梯度和多样化,活动的设计要体现学生主体。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课程的要求,要求英语教师不断积累学科教学知识,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英语教师培训工作,增强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研究活动,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提高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使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得到长足发展。

总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对初中英语教师而言,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更新英语阅读教学观念、优化英语阅读教学手段、增强英语教师自身素质,不断探索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广大初中英语教师只有努力学习新课标理念,将新课程的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水平,进而促进初中英语教学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探索与体会[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12).

[2]庞文娟.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10).

[3]杨金娥.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04).

第8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范文

一、提升阅读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首先,在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根据单元和课堂阅读教学内容,认真分析教材中的阅读内容,深入研究各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准内容的结合点,准确把握课堂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阅读教学的目标,将语文课堂阅读教学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以及认知目标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让学生在阅读的体验中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和提升学习能力。其次,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根据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规律,合理地利用语文教学资源进行科学的教学方式的创新设计,是新课程背景下实现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方式的创新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初中生的成长特点及兴趣爱好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阅读教学的难易程度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必须充分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同时也要坚持语文老师的主导地位,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有助于提高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堂教学时间极为有限,作为课堂教学主导的我们,应该切实抓住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和精髓,在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的基础上给足学生阅读和思考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阅读教学目的。

二、拓展阅读教学内容,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拓展阅读教学内容,是指在阅读教学中丰富学生的阅读素材,通过拓展性阅读收集和分析阅读材料中各种信息,重构文本语境,使学生在重构的语境中联系与比较、扩展与延伸,从而达到理解和掌握阅读材料的内容和涵义。通过拓展性阅读,对阅读材料中所描述的事件以及所处的文化背景,或者就某一特定视角形成自己的观点,进而加深对阅读素材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具体来讲,拓展阅读教学内容就是以语文教材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学习与语文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使课外阅读成为课文内容的扩展和补充。拓展阅读教学内容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种是释疑解惑型,它是以初中语文教材大纲中的疑难问题为切入点,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指导阅读,有助于解决疑难,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第二种是比较鉴赏型,该类型主要是通过选择阅读材料与课内教材进行比较,在比较阅读中培养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第三种是学法迁移型,主要是选择与课文在体裁或内容、写作方法上比较相似的课外阅读材料进行比较阅读,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达到自主阅读的效果。 第四种是深化延伸型,主要是以课文中名篇或名著的节选、缩写为契机,在教学前后,把原文、原著推荐给学生,学生在由局部到整体的阅读中,不仅能够加深对课文的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还能够建立起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品位和文化修养。

三、创新阅读教学方式,实现学生语文阅读目标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已经难以满足时代的变化和学生的需求。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不断的创新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模式。抓好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初中传统语文阅读教学的一大任务,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要对初中生进行扎实的“双基”训练;并且从文章的段落大意、重点段的剖析、中心思想方面进行“精讲”,加强学生对阅读文章的整体感悟;此外,还要注意讲练结合,比如进行句子的仿写、句段的扩展等,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语文老师可以根据初中语文教材大纲内容,适当的补充语文阅读信息,加强学生对阅读题目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等方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或布置任务,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实际表达能力,进而实现学生语文阅读的目的。

第9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设计范文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简化阅读难度,增强阅读乐趣,创设语文阅读的问题情境,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初中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通过多媒体技术,使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更加轻松,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攀升。

比如讲人教版初中语文《春》,朱自清这篇课文朴素缜密、语言精练、文笔清新。在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能够整体感知全文,掌握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特点。教学时我先利用多媒体音响给学生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去自读课文。然后我提出问题:同学们请你们用一句简洁又富有感情的话概括对春天的独特感受。初中生都能够积极的回答,并且课堂氛围持续高涨。接下来我利用大屏幕给学生设计了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精读课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

二、师生互动激发问题意识

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忽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经常采用“一言堂”的方式,导致初中生对语文学习感到厌烦,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语文教师要积极开展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初中生的问题意识,锻炼他们的探究能力,从而使学生找到正确的阅读方式。问题意识的锻炼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够真正地实现教学目标。

比如讲人教版初中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学目标是要求初中生抓住事物的特点,掌握按恰当顺序写景的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生活,体味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为了充分激发初中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时我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然后让学生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学生共同讨论,最终得出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有利于锻炼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有的学生提出: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有的学生提出:文中捕鸟用了很多动作词语,这些词的作用是什么?我还会让初中生分享自己的童年趣事。

三、设计阅读问题引发思考

在阅读教学时,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情况,设计丰富多样的阅读问题,以引发初中生的思考和研究,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同时,初中语文教师还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如果问题过于复杂会伤害学生学习的信心,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又无法激起学生的重视程度。

比如在讲人教版初中语文《苏州园林》时,我要求初中生通过阅读能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顺序,把握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灵活多变的表达方式和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当全体学生都进行了详细的阅读以后,我给中下等生提出了如下问题:概括说明苏州园林地位及特点?分类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作者的说明要点及说明顺序是怎样的?这些问题注重教材的基础内容,有利于下等生巩固语文知识和技能。我对上等生提出了如下问题:

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从课文中找出几处例子加以简要说明。

四、尊重学生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