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范文

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第1篇: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档案管理人员 综合素质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1培养高等院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高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主要是指高校管理者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与各种素养的综合,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政治素养、道德素养等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管理工作的质量、水平和高等院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高低紧密相关。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院校数量不断上升,高等院校管理日趋复杂,管理手段逐渐多元化,这对高等院校管理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高等院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势在必行。

2高等院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高等院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是由高等院校管理工作的性质、目的、内容和对象等决定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政治素质。政治素质在高校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中占据主要地位,高等院校管理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它要求高等院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即高等院校管理人员应遵纪守法,坚决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其次,业务素质。高等院校管理工作错综复杂,对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管理水平要求较高,如果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不达标,显然是不能胜任管理工作的。第三,能力素质。高等院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对管理人员要求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能力素质,在高等院校管理工作中,免不了与各个部门打交道,为了更好地完成管理工作,管理人员必须协调能力要强。另一方面,管理人员也要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能够从容应对不同内容的管理工作。此外,管理人员还应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满足管理工作需要。

3当前高等院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 3.1部分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不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当前,在高等院校管理人员中,部分人员认为自己的经济收入、物质条件、社会地位等与一些行业存在较大差距,心理落差较大,产生了一些消极思想,如对工作缺乏热情、责任感不强等,这对高等院校管理水平十分不利。

3.2部分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低下

由于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等院校数量快速增长,造成高等院校专业管理人员数量不足,许多不具备管理能力的人员混入其中。在高校管理人员中,许多管理人员都是“半路出家”,缺乏专业的管理理论知识与管理能力,业务素质低下。高等院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低下造成高等院校管理工作无序、混乱,严重影响了高等院校的发展。

3.3管理人员缺乏创新意识

目前高等院校正在迅速发展,对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等院校管理人员中,部分管理人员创新意识不强,缺乏与时俱进的精神。在管理工作上缺乏主动性,思想懈怠,也不能及时更新管理方法,这导致高等院校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管理混乱。

4培养高等院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具体对策

当前,我国高校管理人员数量庞大,其中不少管理人员素质都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等院校管理工作的发展,极大制约着高等院校的发展。因此,加强高等院校管理人员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应着重从以下方面做起。

4.1提高思想认识

随着高等院校的发展,高等院校管理工作日趋复杂,管理难度与日剧增,因此,高等院校管理人员应进一步提高对管理工作的重视。思想模糊,必然会导致管理工作盲目、随意、失控。只有从思想上充分重视管理工作,才能对自己严格要求,切实做好管理工作。

4.2强化管理意识

在高等院校中,管理者是中坚力量,特别是层次较高的管理者,他们对高等院校的管理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强化管理者的管理意识。首先,要明确各项管理制度,严抓管理,细化健全各项管理方案;其次,要加强制度建设,不断提高执行能力;第三,要明确职责,强化责任,加紧落实,督促管理者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4.3加强教育培训

高等院校管理者的理论水平对高等院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理论水平,对于提升高校管理水平非常重要。首先,立足实际,进行针对性培训。不同管理者的管理工作是不一样的,因此,在教育培训方面,必须以管理者的具体工作内容为根据,进行针对性培训。其次,要加大信息技术培训力度,以适应新时期高校管理工作的需要。第三,应加强德治教育,切实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管理人员应具备默默奉献的敬业精神,全身心地投入管理工作。

5结语

在新形势下,推动高等院校发展必须不断提升高等院校管理水平。高等院校管理人员是高等院校的直接管理者,加强高等院校管理人员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只有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强化管理意识,加强教育培训,积极探索和创新,才能进一步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推动高校发展。

参考文献

第2篇: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校教育;综合素质;专业型学社社团;优势

专业型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学生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专业性、学术性、实践性而越来越受到高校及学生的欢迎。现阶段对专业型学生社团功能和作用的相关研究主要关注其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营造学科氛围、探索教育教学形式等方面,而对专业型学生社团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和作用探讨相对较少。本文从培养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所具有的内涵、现阶段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专业型学生社团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和作用。

一、提高综合素质是高校教育的应有之义

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民族的振兴和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核心要素是知识创新,人力资源是实现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而综合素质是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的基础和体现。高校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大任务,是我国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阵地。

培养较高综合素质学生是高校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在高校工作中居于中心地位,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也是高校教学水平和教学实力的综合体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培养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和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指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综合素质是学生就业竞争力强弱、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相关研究指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选择,最受重视的分别是专业基础知识、思想道德修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与学生单方面的能力相比,用人单位更加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陈新景等人的调查研究指出,用人单位对所需要人才的条件排在第一位的是综合素质,其次是专业素质、学历、学校名气、性别和证书。从这个角度来说,综合素质高低关系到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的强弱,对提高学校就业工作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

总之,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国家、学校和学生的命运,是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涵和体现

一般认为,人的素质包括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品格素质和身体素质四个方面。其中,身体素质是关键,科学文化素质是核心,心理品格素质是关键,政治思想素质是主导。一个人素质的高低就是这几方面综合水平的衡量。现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表现为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科技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等。这些素质,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和特点,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制约。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素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应具有“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素质,要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德育方面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方面;要求有学习、实践、创新方面的能力,学会知识技能、动手动脑、生存生活、做人做事;全面发展主要指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拥有健康的身心、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具有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注重安全意识、生命意识、国防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的综合素质。

综合来说,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品德等综合一体化的教育。社会愈进步,对人完整个性的塑造要求就愈高。因而,我们必须注重人的潜能的开发、人格的塑造和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既有崇高的理想和抱负,又有高度事业心和使命感;既有能适应快节奏的工作环境的身体条件,又有能适应紧张激烈竞争环境的心理状态;既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公德意识,又有很高的人文素质;既有多方面的知识,又有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本领;既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又具有不断创新精神的复合型、综合性的人才。

三、目前高校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形成了从综合素质培养到测评的体系和模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缺乏一体化的综合素质培养载体

现阶段高校主要通过理论课程教学体系培养以专业理论知识为主的知识素质,实践教学体系培养以专业实践能力为主的能力素质,校园文化活动培养人文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综合素质培养条块化,这样的培养体系和模式割裂了知识、能力、品德素质之间的有机融合,未形成知识、能力、品德等综合素质一体化教育体系。

2.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是综合素质培养的对象,是综合素质教育中的关键一环,然而在现有的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却未能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影响了综合素质的培养效果。

3.综合素质教育活动存在较多限制

现有的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在实施过程中条件要求高且限制较多。不论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还是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具备相应的主客观条件,这就对学校的教学环节、教学时间的设置,教学设备、场地等条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客观上影响了综合素质的教育活动的开展。

四、专业型学生社团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优势及建议

专业型学生社团主要指以满足成员对知识的需求为基础,以提高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共同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与专业学习、学术研究结合较紧密的,带有专业实践性质和多学科交流的社团,一般分为专业型和研究型两种。相比较一般的高校学生社团和现有的高校综合素质培养模式,专业型学生社团具有如下优势:

1.将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培养较好地结合起来

专业型学生社团作为高校学生社团的一种类型之一,除具有高校社团的一般功能外,更为重要的是专业型学生社团以强化专业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而一般社团的主要功能是强化人文素质的培养及丰富校园文化。而专业教育则主要有专业课程及专业实践环节来承担。这种培养模式导致人文素质与专业素质培养相分离。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专业型学生社团将强化专业素质、技能与强化人文素质很好地结合起来,真正实现综合素质教育一体化的融合。

2.将知识、能力、品德素质培养融为一体

专业型学生社团通过知识讲座、操作比赛、观摩、义务服务等活动,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从而使大学生了解甚至掌握更多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内容,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增强了自己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巩固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动手能力。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培养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情商;同时社团成员可以利用专业技能,开展针对师生、校外群众的社会公益服务,能够强化自己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不断培养职业道德,学习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交往的道德规范,并加强自己的社会公德意识,从而推动道德素质的提升,提升道德素质。

3.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高校学生社团一般是在校大学生依照共同的兴趣、爱好自发组成的群众性校园业余组织,遵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理念,社团成员对于组织的成立、管理、活动的开展具有较高的自和参与权,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专业型学生社团的成员可以依据成员的专业方向、专业兴趣、社会需要组织活动,在组织活动中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培养专业动手能力、提高职业道德素质。这样通过专业型学生社团这一载体,将综合素质提高的主体能动给了学生自己,提升了综合素质培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

4.专业型学生社团灵活性强

专业型学生社团主要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活动,对学校教学环节影响不大,在开展活动时对场地、设备的要求不高,从而突破了现有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在实施过程中条件要求高的限制。社团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项目综合性强、活动设置灵活等特性,这一切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溶于学生的日常校园生活中,素质教育实现常态化、寓教于乐。

高校应充分认识到综合素质教育在学生培养中的重要意义,不断创新综合素质培养模式,制定相关激励和管理机制,更好地发挥专业型学生社团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优势。首先,从学校层面来说,以加强引导,重点扶持专业型学生社团的发展。其次,从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来说,可以将学生参与专业型学生社团作为课外创新活动的主要环节之一,设置一定的学分作为学生参与激励机制。第三,专业教学系部,应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成立与自己系部专业学科相关联的专业社团,使得每位学生都有参与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专业型学生社团的机会。同时,还要制定指导教师激励机制,使专业型学生社团成为科研和教学的有益平台。第四,社团主管部门制定完善的社团活动监督评价机制,使社团管理规范化。

总之,只要高校加强引导和重点扶持,构建科学有效的激励和管理机制,就能使专业型学生社团成为全面拓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1]毕洪东.高校专业型学生社团的发展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1):58-59.

[2]于洋,唐瑞.从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录用标准反思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J].理工高教研究,2008(8):94.

[3]陈新景,等.应用型地方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求调查:基于社会用人单位及大学生的视角[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94.

[4]牛进社.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措施分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9):62.[5]陈义彬.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11(18):24-25.[6]李倬.关于全面提高高校大学生综合组织的思考[J].沧桑,2010(6):61.

[7]宋晶.高校学生社团类型与功能研究:基于南京大学社团情况调查分析[J].消费导刊,2008(9):253-253.

第3篇: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综合素质课程;课程设置;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3―152―03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是毋庸置疑的。即便是在以培养学生的高技能为重心的高职院校,同样也有开展相关素质教育的必要。国家相关文件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综合素质教育情况不容乐观。导致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既有思想认识上的不足,也有改革步伐的滞后。要想真正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高素质”目标,有必要对高职院校综合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即综合素质课程的设置进行全新的梳理和创新。

一、高职院校综合素质课程设置创新的必要性。

1 综合素质课程开设随意,效果不理想,现状不容乐观

(1)课程开设随意。应该说,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比较重视综合素质课程的开设,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比如,学校设立相应的教学部门,开设思想政治课、体育课、就业指导课、人文艺术类的欣赏课等。但部分课程开设随意性比较大,有因人开课或因需开课的嫌疑。比如,广东科学技术职学院在最初设置了“人文艺术与道德修养”、“创业精神和创业方法”等四门极富特色的课程之后,由于学生规模扩大,在每个学生必须选修一门综合素质课的选课压力下,又相继开设了“书法欣赏”、“美术欣赏”、“演唱技巧”等课程内容过于专门的选修课。

这些课程和本校最初凸显综合性和职业性的综合素质课程开课宗旨有所偏离,滑入了与普通高等学校相类似的带有普泛性的选修课的开设轨道,即教师根据自己的学术专长,开设相关的人文艺术鉴赏课程。当然,这种课程同样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但由于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与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联系不够紧密,而难以对学生素质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

(2)教学效果不理想。选修课一般以大班形式开设,每班动辄都是百人以上,课堂师生互动困难,难以采用比较适合高职学生智力特点的教、学、做一体化以及讨论式等教学方法,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满堂灌式的讲授仍是基本的授课方式。在这种授课方式下,教师的演讲水平和个人魅力就成为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教学效果是否理想的重要因素。但有如此水平的优秀教师毕竟有限,这就导致大部分综合素质课课堂效果差强人意,往往是教师讲得唾沫横飞,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再则,由于这些课程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没有直接的帮助,导致学生思想上不重视,很多学生纯粹为了得学分而上课。

2 专业课程改革、综合素质课程改革两张皮,前者成果显著,后者严重滞后

在高职院校各专业的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一般把专业课程和综合素质课程截然分开,而且重视专业课,轻视综合素质课,觉得上好专业课、培养学生的高技能才是重中之重,综合素质课只是锦上添花,有没有、学没学好无关紧要。因此,在学校的一切教改活动中,专业课的改革是核心,而且通过近些年的努力,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基本改变了原来本科“压缩饼干”式的课程,确立了校企共同开发的课程开发主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内容、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等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新理念。

然而,这些先进的改革理念根本没有渗透到综合素质课程的改革之中,综合素质课程仍然停留在学校单方面设立课程名目、确定讲课内容,并主要由校内教师教授的阶段。

综合素质课程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大模块,不能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而开课讲课。把它和专业课程统筹起来设计,而且用一以贯之的理念全盘改革,这样才能形成合力,把学生培养成既有高技能又有高素质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高职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教育工作者应该抓紧这有限的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开设富有针对性的综合素质课程,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毕业即上岗,上岗能工作,真正实现和就业岗位的零距离。

二、综合素质课程设置的原则

1 “双主体”原则

目前,随着国家100所骨干院校的申报和建设,在高职教育领域提出了“双主体”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新理念。所谓“双主体”,就是除了学校这个人才培养主体,企业、行业协会或政府作为另一个主体也要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来。人才培养过程包括课程体系的构建及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各环节,其中课程体系设置及课程建设无疑是重点,在课程体系这一重点之中,理应包括综合素质课程板块。我们必须一改以往由学校一厢情愿为学生开设综合素质课程的做法,联合企业、行业或政府,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以此来确定综合素质课程。

2 综合性和职业性兼顾的原则

高职院校的综合素质课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文科学素质类的普泛性的课程,另一类是针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谋程。禾同门类的课程,其建设原则也应有所区别。对于第一类课程,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十分有限,尤其是现在各院校都在践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很多精力都要投入到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中,加上学生选修课的学分有最低“门槛”,学生一般也不会选修太多课,因此,综合素质课程的开设不可太专门,过于专门不利于学生在校集中学习期间比较全面地建构知识系统。鉴于呲,在设计此类综合素质课程时应尽量将接近的科目知识融合在同一门课里。比如,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设计了“人文艺术与道德修养”、“高新技术与现代管理”等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人文艺术与道德修养”中,不同的教师分专题为学生讲授文学、电影、戏剧、音乐、美术等门类的知识。第二类课程的设置要和学生未来的职业紧密结合起来。有学者通过对一些案例的分析指出,有助于高职生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的重要素质包括“善于学习”、“较强的纪律观念、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人际交往和应对能力强”、“培养团队精神”等。高职教育专家赵志群也指出;职业能力的首要部分是专业能力,其次是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就是学会学习的能力,包括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社会能力就是学生人际交往、沟通协作、自我调节能力等。后两种能力其实就是一种职业通用能力,是职场成功的必备素养,它可以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习得,但重点应在综合素质课程的

教学中予以培养。

3 灵活性原则

考虑到综合素质课程有以上所述的课程建设主体以及课程类别上的差异,因此,在确定课程内容、讲授方式、开课地点等方面都应该因课而异,灵活变通。不必硬性规定所有的课程都要达到一定的学时,或在固定的课室上课,而应设计模块化的课程内容并确定相应的课时,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时间和教学地点。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为了照顾企业教师来上课可以选择在晚上或周末,教学地点既可在室内也可在室外,既可在校内也可在校外。

三、综合素质课程设置的方法

1 调研走访

(1)发放毕业生调查问卷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毕业生工作的适应性及企业需求。每年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部门都会面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发放类似的问卷,其调查结果对于综合素质课程的设置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比如,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2008届毕业生调查报告显示,在“毕业生认为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哪些能力最有利于就业后发展”这一问题的答案中,“人际交往能力”、“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位居前列;在“毕业生认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素养方面的重视情况”这一条目的答案中,“良好的沟通技巧”、“良好的职业道德”、“正确积极的工作态度”等位居前列。虽然这种问卷因为设计的科学程度不一,其结果并不能非常准确地反映现状,但其指导意义还是非常明显的。为了给综合素质课程的开设提供更准确的指导,可以对这种问卷进行更具针对性的设计,或者请一些专门的调研公司来完成这一工作。

(2)走访企业,了解毕业生工作情况,或咨询企业人力资源主管,了解他们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各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都负有招聘、培训、管理员工的职责,他们对于新近员工的工作胜任情况是最了解的,同时他们还要分阶段对员工进行各种培训。通过对他们的走访,可以了解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及他们的培训内容,以确定哪些培训可以结合学校的综合素质课程来合作开展。

(3)调研专门的管理咨询机构或员工培训机构,了解他们的课程模块以及培训效果。现在,各种管理咨询公司层出不穷,一些资深的管理咨询公司如时代光华、澜海原创等都为企业提供相关的员工培训项目,如“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有效的会议管理”、“高绩效团队的建立与运作”、“服务文化”等。近来有报道称:“东莞市还引入企业资源开展职业学校的师资培训、合作开发职业素养课程”,“邀请联想集团对中职教师在人际关系‘破冰’训练、教学沟通技巧、高效团队建设、职业心态等方面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执教能力。”虽然东莞市开展的是师资培训,但这些课程对于即将成为职业人的高职学生来说同样有用。这些管理咨询公司的一些培训内容具有普适性,对高职院校综合素质课程的设置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2 研讨分析

邀请相关企业人力资源主管以及相关培训机构资深培训师,共同研讨、梳理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内容。与专业课程需要细致的岗位任务分析相比,综合素质课程内容的确定要相对容易,大家所要商讨的,主要是高职毕业生所从事的大多数职业所普遍需要的通用能力,或日“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也就是在具备了专业能力之后,有效发挥专业能力,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并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铺垫良好基础的能力。

3 确定课程

第4篇: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范文

摘要:根据军事变革的以及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着眼学员任职教育需要,从加强任职教育的力度、针对性,制定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案,以多种方式来引导、提升学员综合素质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任职教育;综合素质;方案

作者简介:冯家安,1969年2月生,男,硕士研究室,第二炮兵工程大学一系主任;

韩西宁,1980年1月生,男,硕士研究生,第二炮兵工程大学一系参谋

[中图分类号]:D631.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0-0064-01

军队院校教育必须适应未来战争和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着眼军队院校学员的自身特点和任职需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培养工作。总体上,培养的宗旨是要把政治素质培养放在首位,突出军事训练素质培养,打牢科学文化基础,促进学员个性和谐发展,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我们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眼学员任职需要,提高学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以加强任职教育力度和针对性来提高学员综合素质

第十五次院校会议确定,军队院校教育由以学历教育为主转向以任职教育(即军事职业教育)为主。在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基层部队的需求发生了改变,需要一任职就能够挑大梁、担重任,同时又有优秀的学习能力,能够自身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这些都为我们学员队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基层部队对本科学员的要求,同时又能够最大化发挥每一名学员的潜力。必须加强学员的任职教育力度,才能使学员适应新军事变革的要求,提高学员的任职能力,促进我军的部队战斗力。一方面要扩大任职教育的面积,让每一个学员都接收到任职教育;另一方面要制定科学严格的任职教育模式,使学员既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也能真正做到提高其综合素质的目的。

提高任职教育的针对性,也有助于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搞好调查,包括对学员的特点、岗位的特点等,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再就是要提高任职教育的实用性,让学员真真贴贴学到可用的东西。突出新理论、新技术、新战法、新装备教学、依据“理顺关系、优化内容、区分层次、突出特色”的原则,着任职教育的需要,提高其教育的针对性,才能有效地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

二、制定行之有效、切实可行不同对象的培养方案

在本科学员四年的大学生涯中,二、三年级是综合能力素质培养的黄金时期,如果我们能够在一年级时就把握好几类学员的培养方向、确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在二、三年级重点实施,在四年级再加入强化部队任职的内容,可以达到较好的培养效果。因此,在一年级时,通过学员进行军事常识、军队传统、军人价值和职业道德教育以及军人体能、单兵战术和军人养成强化训练,使学员实现从老百姓向军人的转变,一定要了解摸清学员情况,并制定分类培养方案就显得尤其重要。

人才难得,全才更难得。每一名学员的情况都不尽相同,个人的性格、爱好等都不一样,因此,我们应当做好细致的调查了解,摸索各类学员的发展方向,有针对的制定出相应的培养方案。我们将学员的发展方向大致分为军事、政工、学术、教育、文艺等五个方向,在这五个大方向下,又有诸多小方面,供学员自己选择。同时应当注意的是,在把握学员培养方向时,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去整体考虑,不仅要知晓学员自己的打算、意见,同时也要考虑到客观情况与实际,进行一定的教育、引导,使得他们在学习上不会太过艰难,从而打击到积极性,并影响到培养效果。例如,有的学员可能在自己是走政工路线还是军事路线上游移不定,这无疑会影响到自己能力素质的拔高,我们就应当根据该学员的实际情况,把握他大致的发展脉络,进而在培养方案上进行适应,在平时多进行引导、影响,最终确立培养方向。

三、多种方式引导教育,着力于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确定了各类学员的培养方向之后,就应当根据培养方向来制定培养计划。这是二年级学员素质培养的中心工作在制定培养计划时,如有可能,要结合前一阶段调查问卷、单独谈心等方式反馈的结果,结合各类学员的特点,为每一名学员提供自己发挥培养计划的空间,由学员主导自己的人生规划,既减轻了工作量,又能够达到最佳效果。另外,针对某些能力较强、对综合能力培养比较积极的学员,可以在制定培养计划的同时,同步进行一些素质培养活动,例如在周五党团活动时间,可以让学员逐步占据主动,从一开始的队干部制订计划、实施,到后来的队干部制订计划、学员实施,最后达到党团活动全部由学员计划、组织、实施。在实施培养方案的时候,不能循规蹈矩,只是简单的安排好活动或者任务,派学员去参加或者组织,而是应当注意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机会,进行随机性教育培养。培养方式也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时间进度、进展情况以及学员自身反馈随时调整方案,但是总的方向尽量不要变化。总体来讲,在二、三年级,队干部素质培养工作的重心在于教育引导,给予学员一个大体上的培养方案、路线,指引学员自主锻炼、提高能力,将主动权交予学员自身。同时应当注意,在一、二年级学员的工作中,因为学习任务较重,所以应当教育学员,自身工作的重点是在学习基础知识上,前两年不仅是文化课的基础,也是综合能力培养的基础,要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

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优化知识结构,使学员拥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初期计划实施后,三、四年级阶段的重点是提升学员的自主学习、自主锻炼能力。这一阶段学员的工作重心慢慢由基础课向专业知识、任职能力转变,我们在工作思路上也要适应。需要注意的是:学员进入高年级,工作热情可能有所下降,这期间的监督、鼓励要较一、二年级时期有所增加,同时也要让学员感受到自身素质的切实提升,激发他们的恒心、信心;管理方式上也要由“命令”式转向“建议”式,为学员树立管理者的身份。队干部的工作方向也要从“主持、实施”学员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提高转到“辅助、协助”学员自身开展综合能力培养上来。

五、思考

作为军事院校的管理者,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是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学员要有出色的任职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成为保家卫国的坚强堡垒,军队的中流砥柱,所以,我们要把眼光放得更长远,要时刻按照军事变革的发展变化对军事人才的要求,基层任职需求的变化,从而调整培养方案。

第5篇: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文化素养;艺术修养;道德修养;文化渗透

一、舞蹈文化素质与文化渗透

(一)舞蹈文化渗透的含义

何为舞蹈文化渗透?其实这是一个不难理解的定义。文化渗透,就是如何在舞蹈教学把舞蹈文化也传播下去,这与文化素质的培养是相似的。在如今的高校舞蹈专业中,学生的舞蹈综合素质,就是指除了专业素质以外的文化素质、艺术素质、思想素质、情感素质、道德素质、创新素质等等。而这些除专业素质以外的综合素质,刚好又是高校舞蹈教学中所忽略的。文化素质,就是对与舞蹈有关的其他多种文化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如舞蹈文化、音乐文化、艺术文化等等。思想素养就是指一个人的“三观”,包括价值观、人生观和审美观。知识素养就是指自然科学知识修养和艺术理论知识修养等。情感素养是指舞者思想情感的表达,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舞蹈是一门通过舞蹈动作来实现传情达意的艺术,也可以说是“以动传情”,没有情感的舞蹈表演是毫无吸引力的,因此培养舞者的情感素养是至关重要的。之所以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舞蹈综合素质,其实最终目的也是促进我国舞蹈事业的发展,简单来说,如果再不提高学生的舞蹈综合素质,是很难满足当前的实际需要的,对舞蹈事业的发展是会有所阻碍的。

(二)舞蹈文化素质对舞蹈教学的重要性

当前的高校舞蹈专业,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大多从理论知识和技术、技巧进行培养,而忽略了舞蹈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就是舞蹈教学的一个缺口。其实,舞蹈综合素质的培养是能够促进舞蹈教学的发展的,试想,我们从人文素养、情感素养、思想素养等方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对舞蹈艺术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这是有利于促进他们的专业素养发展的。因此,综合素质的培养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着的。

二、提高学生舞蹈综合素质的教学方式

(一)丰富舞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文化素质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是提高其综合素质的基础,也是关键的第一步。要想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舞蹈文化知识,而且要提高与舞蹈艺术有关的其他科目的文化知识,如音乐知识。要想丰富学生的舞蹈文化知识,可以从舞蹈鉴赏课着手。鉴赏课,其实就是注重“观看”和“欣赏”,正因为这不是实践,因此很多教师认为这种课不重要,甚至认为这是很空泛的课堂。但其实并非如此,因为舞蹈鉴赏课的真正意思并不是仅仅限于让学生对舞蹈动作的复制和模仿,更多的是一个思维活跃和引申的过程。当学生在欣赏舞蹈作品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一边看一边讲一边议论的形式,让学生居于主体动作,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唤醒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

除此之外,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舞蹈与音乐是相互依存的两个整体,但当这两者结合起来的时候,便成为了一个整体,它们是相互结合、互不分离的。可以说,没有音乐的舞蹈是不完整的舞蹈。音乐素质的培养在舞蹈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的时候,同意不能忽略音乐素质的培养。

总结

综上所述,要想推动我国舞蹈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舞蹈人才,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舞蹈综合素质下手。舞蹈源于生活,最终也回归到舞蹈生活中,因此舞蹈教学必须不断创新,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适应社会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让学生居于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舞蹈综合素质发展。当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其专业素质也自然会得到提高,最终实现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许娇.探讨高校舞蹈教学的创新策略.大舞台,2011

[2]蒙昌敏.舞蹈欣赏课的教学原则与教学创新.文艺生活,2012

[3]胡乐蕾.中国民族民间舞在教学活动中的创新.大众文艺,2012

[4]何华,李强.舞蹈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第6篇: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素质测评 体系构建

[作者简介]徐园媛(1977- ),女,重庆人,重庆交通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庞贺峰(1983- ),男,山东德州人,重庆交通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重庆 400074)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重庆市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1-PG-009)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6-0180-02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仅仅掌握一门专业基础知识已经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战略性选择。如何更加有效地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建立科学合理、客观公正、操作性与实用性较强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已成为各高校、教育研究机构所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构建的必要性、理论依据与建构原则

(一)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现行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而作为高校培养学生的“指挥棒”——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也远远落后于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各高校现有的测评体系存在着明显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德育标准概念化。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应是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作为评价机制,它应减少概念化的口号。现有的德育测评标准过于套用中国古代的道德标准,造成测评内容不明确,测评体系操作性不强。

2.衡量学生的“智育”水平过于倚重考分。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过于注重学生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创新精神的培养,考试成绩成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尽管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开始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但目前各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依然过于倚重学生考分作为评判标准,这样自然就否定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

3.不适应教育发展规律。教育的目的是要为社会发展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标准若滞后于社会发展,势必会阻碍教育的发展。因此,在制定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指标体系时,学校应适当超前于社会的发展,这样做不仅于当前来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从长远来看也可以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

(二)体系建构的理论依据

教育部有关文件指出,目前,相当一部分地区和学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倾向,“应试教育”大多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长远发展。应试教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生产教育,忽视学生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时还影响到学生生活、影响到学生活泼主动的学习兴趣。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甚至唯一标准,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由此可见,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相应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构建也要以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作为测评指标的设计依据,按照德、智、体几个方面来考核,科学合理地构建测评指标,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体系构建的原则

1.导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是大学生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能充分利用评价结果,保证学生的品质、知识、能力得到全面、协调发展,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起“引领”作用。首先,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应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的总体方向。其次,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要把对学生的整体评价作为大学生素质测评的着眼点,通过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要求进行贯彻落实,体现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培养目标。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定性标准与定量标准。在进行测评标准的设计时,应尽量将标准进行量化,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测评的准确度。对平时表现好的学生,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同时,为尽量做到公平,也要采用打分等定量方式来评价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定性测评描述内容,使定性测评标准要与其他定量标准结合使用,以此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可操作性。

3.科学性与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作为一种判断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应遵循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以保证其符合国家教育的方针政策。测评体系的制定既要体现教育的客观规律,又要符合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发展规律,同时还要对测评指标进行科学的设计,避免某些指标过于原则、抽象和空洞,尽量做到具体、明确。另外,测评标准在内容上既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要求,也要兼顾各层次学生的特点,提高测评体系的可操作性。

4.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综合测评的结果要与学生奖学金、三好学生和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等挂钩,这些政策都有名额限制,要求具有可比性。因此,测评指标必须反映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统一要求,应普遍适用于广大学生。同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是各行业、多层次、高质量的人才,教育活动也应是多样化、多层次的。因此,综合测评指标设计在坚持统一性的同时,还要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对之进行灵活处理。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设计

(一)新的测评体系应具有的特点

素质教育是指国家强制的、平等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协调发展的教育活动,它具有全面性、创造性、社会性等特征。根据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构建新时期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符合党的教育方针。以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颁发的《大学生行为准则》《普通高等学校管理规定》等准则作为测评指标的设计依据,使大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同时,能更好地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塑造出全面发展的、新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日常教育与社会发展相接轨。当前,掌握多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备受社会欢迎,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除了看学习成绩外,更倾向于选择具有创新意识、进取心、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强、动手能力、交际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突出的人才。因此,学校需要把这些素质要求进行综合分析,从中找出关键性、普遍性的要素,以此作为综合素质测评的指标,将其纳入测评体系。

3.尊重学生在大学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构建,要立足于教育规律,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尽量避免或者减少抽象或空洞的评价指标,使测评指标“看得见、摸得着”,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二)测评体系的构建要素

1.思想政治素质。在素质教育的时代大背景下,思想政治素质是衡量一个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各高校也都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摆在突出的位置,这是由大学毕业生在未来国家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历史地位及肩负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

2.学习成绩。大学时期是青年学生成长的黄金时代,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高校设置的公共课很受欢迎,专业课正在向博大精深方向发展,这也反映了国家对高级专门人才的总体要求,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成才规格和要求。

3.能力素质。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中,务必要强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核。我们设计的能力素质主要包括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实践能力。

4.人文素质。随着时代对人才的呼唤,要求大学生具备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提高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不但要学好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还要博览群书,涉猎广泛。我们设计的文化素质考核是指学生在人文知识储备、文化艺术修养方面的能力,主要考察学生的人文知识储备以及文艺修养,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

5.身心素质。大学时代是学生身体成长、心理成熟的重要时期,健康的身心素质是研求学业及走向社会的重要保证。我们对大学生身心素质的评价项目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重点考查学生是否具备健康的体魄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较强的情绪调节能力以及耐受挫折能力等。

6.其他素质。为鼓励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多才多艺的综合素质较强的人才,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其他方面的能力挖掘。比如积极参加文娱活动,参加科技竞赛、科技发明等活动,认为这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

三、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实施方法

第一,高度重视,加大宣传力度。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结果作为学生推荐就业、评优评奖、保送研究生等的重要参考依据,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因此要加大测评方案的宣传力度,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让每一位学生了解开展测评的目的和意义。同时,作为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也要加强校内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促使测评结果得到较好的运用,真正发挥测评工作在高校推进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第二,规范测评程序,做到公平公正。开展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要制定严格的程序和步骤,真正做到公平公正。首先,要实行测评人员、测评过程、测评结果公开制,广泛征求意见,测评过程中要接受师生监督,对于提出的疑问要有回复;其次,要使测评标准公平化,对每个测评项目的加分、减分实行统一的标准并说明理由,坚决杜绝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最后,要将测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张榜公示,听取师生意见,充分体现民主性、公正性。

第三,及时总结,不断完善测评方法。在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结束后,要对测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和总结,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对测评体系中没有涉及的内容,要召集师生集体讨论,广泛征求意见,进而进一步完善测评体系;对测评数据的设置要广泛征求意见,保证测评体系的科学性;对测评结果要认真分析,比较大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这样,才能更好地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提高测评体系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陈刚.对做好高职新生班级管理制度建设的思考[J].成功(教育),2009(12).

[2]高传勇,沈延兵.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录用标准的调查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5(2).

[3]李玉华,李景平.大学生素质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第7篇: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系统化设计

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各类实用型技术人才,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教结合之路,十几年来,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但是高职教育也存在一些缺点或不足:由于过分强调市场、就业和技能,高职教育已表现出强烈的功利色彩和工具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教育的本真;在办学宗旨上,强调服务于生产实践,却忽略了教育应该服务于人的发展;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着眼于具体岗位所需要的技能,依据技能进行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强调技术技能的掌握和训练,却忽略了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和知识、能力、个性的统一,忽略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鉴于此,从2006年起,我们对人才培养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实施了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系统化设计这一人才培养工程,经过三年的有益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系统化设计实施的重要性

(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愈来愈高,评价标准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通过多种形式的调查了解到,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人才素质。人才除了具备必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有创新能力、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有责任心、对企业忠诚;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及学习能力等。调查结果显示,和专业知识、技能相比,用人单位更加注重毕业生人格层面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多的单位通过对应聘者综合素质的考察来决定取舍。

(二)高职院校提升内涵的要求

我国自1998年开始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以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高职院校的数量、在校生人数迅速增加,规模不断扩大,高职教育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现已初步形成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职教育体系。高职教育在外延建设得到较大发展的同时,高职办学特色不突出,定位不明确,教育质量不高,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也不高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从扩大规模转到提高质量,应该更加注重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这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高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作为高职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立业技术和能力,更需要有健全的人格素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丰富的情感,对社会对人生意义有深刻的理解,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有坚强的意志和耐挫力。所以,高职学生不能单纯地追求掌握技术能力,而应积极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使自己与人、与社会、与自然和睦相处、和谐共生、和谐发展。

二、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系统化设计的必要性

在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过程中,不同部门,不同人员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缺乏整体构思和系统设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规划性缺失

在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中,我们要向专业教学一样,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进行规划设计,但这方面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目前,高职院校普遍的做法有三类:一是由经验决定,每年适时开展固定模式的学生教育活动;二是由管理者或管理部门的思想变化决定,开展随机的学生教育活动;三是由外部因素决定,借鉴其他院校、系部的成功案例开展学生教育活动。这些活动的共性是缺乏规划。

(二)创新性缺失

在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没有明确目标,教育文化活动往往墨守陈规,不能推陈出新,同一类活动办了多年没有丝毫创新;管理者为活动而办活动,参与者也感觉没有意思而敷衍了事,学生更是被命令去当观众。可想而知,学生的综合素质怎样。

(三)针对性缺失

在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中,没有从学生素质分析入手,学生素质培养活动不能较好地切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体现高职特色,往往只是泛泛而谈而缺乏针对性。

三、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系统化设计实施前提――素质分析

综合素质是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社会适应等,这一素质具有基础性、整体性、立体性、渗透性的特点。其基础性体现在它是工作生活的基础,是人们人生发展的基础;其整体性体现在它不是与具体岗位相对应,而是与较大范围的职业和工作生活相关;其立体性体现在这种素质不仅表现为智力因素,还表现为非智力因素,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信念等;其渗透性体现在综合素质是表现在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于整个人生之中。

(一)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容

为了科学地界定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构成,我们多次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教育专家和学生教育工作者进行论证,在他们的论证和分析的基础上,又经过充分的社会调查,比较客观公正地构画出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构成要素。

1.思想道德素质。高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从根本上讲,就是他们个人的政治态度、思想道德水准和社会责任感,就是把自己的事业与祖国的前途、人类的文明、社会的进步融为一体的品格,它的核心内容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2.职业能力素质。职业能力素质是指人在社会分工中因从事某种职业而应具备的精神、素养、知识、能力的总和。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素质的构成主要有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心理、职业精神等。

3.文化艺术素质。文化艺术素质即人文素质,包括语言文字修养、文学艺术修养、文明礼仪修养、历史和哲学修养等等。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

4.社会适应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素质,高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素质是他们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高职学生为适应社会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主要包括高职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健壮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竞争意识、生存能力、耐挫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信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二)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系统化设计

围绕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进行了系统化设计,将学生综合素质放在整个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如下图:

四、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系统化设计――素质匹配

(一)思想道德素质匹配模块

1.学生党建。创新学生党建工作,发挥党建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龙头作用。坚持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关口前移”,充分发挥系部业余党校的作用,建立从普通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到预备党员的三级学生党校“全程培养”体系,落实“三早”方针。根据社会发展、学校要求和学生思想实际,适时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党员系列活动,充分发挥优秀党员、积极分子的先进模范作用,以他们的榜样作用来影响和带动学生思想和政治素质的提升。结合工学结合,创新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探索在班级、宿舍中建立学生党小组的路径。

2.主题班会。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开展主题班会,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教育学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学生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学生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校园风尚。积极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分年级实施主题班会,如一年级新生开展“我的大学观”、“生涯规划教育”、“感恩励志教育”、“诚信教育”,二年级开展“安全教育”、“工学结合教育”、“职业素养教育”、“就业心态教育”、“创业教育”等,确保针对性。并引入专业教学质量监控模式,学生教育者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确保主题班会教育的实效性。

(二)职业能力素质匹配模块

1.生涯规划。新生一入学,我们着力建设“看企业,讲专业”为主题的入学教育,制作专业图片展,开设生涯规划类讲座,探索学生“自助式专业介绍”,引导学生不断认识专业、热爱专业,做好生涯规划。

2.学风建设。首先,为了保证优良学风,我们制定《晚自习管理制度》、《系领导接待日制度》、《二课质量管理制度》、《班级教学反馈制度》、《学分预警制度》、《班级信息员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完善监控,形成闭环,用制度保障学风;其次,开展“‘教’‘学’相长”质量专题研讨,使专业教师和学生教育者互相配合,密切合作,共同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技能培养。根据专业特色,我们以“大赛点亮人生,技能成就梦想”为理念,以数控俱乐部、技能节为载体,展示学生才华、锻炼学生技能、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大赛人才。连续几年来,许多学生通过训练,屡屡在部级、省级大赛中摘金夺银、屡获佳绩。

4.诚信教育。通过开展诚信主题班会、集体诚信宣誓、“诚信林”建设、配备“诚信储蓄卡”等措施,倡导诚信,促进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高尚品质。

(三)文化艺术素质匹配模块

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活跃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地度过美好的大学时光,我们每年都组织策划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通过社团文化节、社区爱心行动,趣味运动会以及充满创新意识的才艺比赛来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素质。同时,我们充分利用学生公寓有限的空间,加强公寓文化建设,按专业氛围、企业文化、人文精神、教学成果、成才典型五大主题布置公寓文化,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四)社会适应素质匹配模块

为提高社会适应素质,首先,我们狠抓早锻炼、系列体育比赛等,培养学生的强健体魄和竞争、抗挫意识;其次,通过建立爱心QQ值班制度,及时疏导学生各种问题并加强心理辅导;再次,实行师生座谈例会制,对学生反映的问题,及时解决并认真采纳学生的建议,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另外,我们还充分利用学生专题研讨会、学生素质拓展、社会实践活动等载体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投身大学生创业实践,以锻炼学生社会活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总之,通过学生综合素质的系统化设计和培养,经过全系师生的共同努力,我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学院对系部的量化考核中,我系学生管理工作得到学院的充分肯定,多次获最高荣誉。学生在各种比赛、演出活动中,都积极参与,获得好评。如2007年,在第二届全国三维数字建模大赛江苏赛区比赛中,1人获得一等奖,3人获得二等奖,总获奖人数达17人,占参赛学生数的80%;2008年,17名选手参加“江苏省第二届三维数字建模大赛”,其中2人荣获一等奖,4人荣获二等奖,4人荣获三等奖,5人荣获优秀奖。在“2009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江苏省分赛区中,我系1队的砂光机获得特等奖,3队的怪兽获得优胜奖。2009年11月28号,机械1队参加了2009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现场总决赛,获全国一等奖。2009年12月6日,7人参加江苏工程图学学会的三维数字建模,7人获优胜奖。

参考文献:

第8篇: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范文

伴随着改革开放,北京联合大学自1978年建立大学分校起就开始领悟了面向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背靠行业,走一条应用性发展新路的必要性,积累了发展应用性本科教育和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宝贵经验。随着分校、联合和整合的发展历程,应用性教育的理念在不断凝练并系统化,应用性教育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化。进入新世纪以来,北京联合大学率先明确提出了“发展应用性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宗旨,形成了以“应用”为核心的办学指导思想体系,借鉴国外先进的应用性教育理念和经验,开展了应用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入研究和改革实践,自2004年起学校采取整体稳步推进与试点改革突破的策略,理论研究和试点实践并举,探索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开展的一系列应用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项目中,学校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作为应用性本科教学改革的龙头,进行了3所学院整体改革试点;机电学院从建立产学合作教育机制入手,探索学院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模式;应用文理学院从应用文科、应用理科的建设与改革入手探索,培养应用性人才模式;旅游学院依托行业,探索“产、学、研”一体化培养应用性人才模式。同时学校先后遴选了11个有一定基础的专业(包括8个四年制本科专业和3个两年制专升本专业),探索技术应用型、复合应用型、服务应用型和职业应用型等四类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涵盖的专业有: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检测与质量管理工程)、电子商务、广告学、英语(涉外文秘),重点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改革实践。

1.明确应用性本科教育培养一线人才目标定位和人才规格要求。各专业结合自身面对的行业与职业领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分析,根据需求确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如:自动化专业定位在培养现场工程师,工商管理专业定位在培养中、小企业管理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在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系统测试工程师、数据库开发工程师等。同时,进一步明晰各专业培养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特别是厘清了能力中的专业基本技能与专业核心应用能力。

2.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制订培养方案。各试点专业突破了学术性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框架,以面向应用、依托学科的应用性本科专业建设理念为指导,进行了课程体系结构、学时分配等调整和课程整合、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改革,突出应用能力培养,构建了符合培养目标的专业培养方案。如:学科基础课程以应用为导向整合教学内容;对4年实践教学进行整体设计,并在实践教学学时比例上进行了突破,增加了专业核心技术训练或实习比重,强化集中实践环节。自动化专业改为3+1模式,前3年集中进行理论课教学,第4年集中进行实践课教学。

3.强化集中实践环节,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各试点专业全部开设了8周以上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专业核心应用能力的培养。如:工商管理专业设置了11周的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其中2周着眼于职业要求进行职业强化训练,并结合了相关证书课程,9周为管理素质与能力综合训练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市场调研、市场营销、生产运作、经营决策、会计、财务管理、团队合作等综合素质与能力。同时各试点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和内容方面做出了大胆改革和尝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性的实践教学体系。

4.开设综合性课程。试点专业开设了以培养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为目标的综合性课程。如:广告专业结合北京联合大学广告学院承办的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开展综合实践教学,通过参赛选题、创意、策划、文案、设计制作等一系列真实项目的训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如: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实践、集中实践环节(实训与课程设计)、工程训练课程和毕业设计等4个层次,并对“工程训练”进行重点投入,建立一套系统完备的训练方法;资源环境与城乡管理专业进行了综合性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5.开展适合应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改革。各试点专业根据各自特点探索了一系列应用性教育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普遍采用了启发式、引导式、案例式、IBL教学法(基于行业的教学法)、PBL(基于问题的教学法)和项目驱动教学法等,并更多地创设真实或模拟的企业情景。学校从全面考评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出发,进行考核方式方法的改革,采用了实习报告、调研报告、企业评定、证书置换、口试答辩等考核方式,在考核过程别注重过程考核以及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考核。

6.产学合作的教学环境建设。试点专业建设了依托行业、企业的实践教学环境。如:工商管理专业与劳动部合作设计开发“小企业家训练中心”综合实践教学系统,与用友、金蝶等国内著名ERP设计开发公司合作,设计开发“ERP”模拟实验室综合实践教学系统。试点专业围绕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最大的成效集中体现在学生培养质量上、体现在学生就业率上、体现在企业对学生的认可度上。如:2007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检测与质量管理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接本)专业毕业生提前达到100%的一次就业率。

二、应用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探索

我们在应用性本科试点实践的基础上,开展了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探索。我们认为应用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在应用性教育理念指导下,正确处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形成体现应用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特征的指导性原则和建构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方法。它明确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指导课程与教学设计和人才培养的实施。

(一)应用性本科教育的理念

1.大众化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理念。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也是人才需求多样化阶段,需要用分类发展理念指导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首先,明确树立应用性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新高等教育类型的观念;明确树立应用性本科教育是今后一段时期这一类型高等教育主体部分的观念;第二,把视野转向国家、区域和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上,在把握应用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特征基础上实行分类指导,避免与学术性本科教育“同构化”;第三,要进行理念和实践创新,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创新应用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2.为区域和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一线人才的目标定位。新时期科学技术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转型、劳动组织形态变革等,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源需求呈多样化状态,其中应用性本科人才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量急需的人才。为此,要透彻了解区域和地方(行业)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充分把握其对应用性本科人才提出的新需求,在此基础上科学定位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

3.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教育理念。应用性本科人才具备的能力是与将要从事一线工作相关的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能力,这种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是专业教育。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教育理念体现在三个层面:第一,坚持“面向应用、依托学科”的专业理念,依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重点发展产业、行业需求,形成专业结构体系;第二,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理念,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形式等设计和构架都要以综合性应用能力培养为轴心,有可能打破理论先于实践的传统课程设计思路;第三,“做中学”的教学理念,要确立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主体地位,学生要亲自动手实践,通过工作场所中学习掌握实际工作能力和养成职业素养。

4.激励人人成才的育人理念。应用性本科教育要摈弃以单纯智力因素为依据判断学生优劣的传统观念,树立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多元智能理论基础上建立的“激励人人成才、培育专业精英”的学生观,指导应用性本科教育的育人工作。

5.产学研结合的学科专业建设理念。应用性本科教育要培养的综合应用能力不可能仅在教育内部完成,这就决定了产学研合作是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的必然途径,也是应用性本科教育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理念,为此,需以下面几点为指导:(1)注重产学研相结合、产学合作教育和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培养应用能力;(2)紧密依托行业企业和当地政府,建立高校和产业界互利互惠合作机制,研究和实践各种产学合作教育形式;(3)充分利用企业人才与管理优势、设备与技术优势,建立产学合作的企业实习基地、培训中心和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基地;(4)开展应用性科研,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为区域经济发展作贡献,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

(二)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及建构原则

我们在以上所述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和应用性本科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分析并把握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中涉及的基本关系,形成了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特征可以用四句话来描述:“以应用为导向,以学科为基础,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全面职业素质教育为重要方面”。这一概括反映了应用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征,同时也成为应用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方式的指导原则。

1.以应用为导向。“以应用为导向”就是以需求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在应用性本科教育中,“应用”的导向表现在如下方面:第一,专业设置面向区域和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尤其是对一线本科层次的人才需求;第二,培养目标定位和规格确定满足用人部门需求;第三,课程设计以应用能力为起点,将应用能力的特征指标转换成教学内容;第四,设计以培养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的综合性课程,使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较好衔接;第五,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法和考核方法的选择要以掌握应用能力为标准。

2.以学科为基础。由培养目标决定的应用性本科教育的理论课程应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完整性,因此应用性本科教育是以学科为基础的。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学术水平不指向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学科体系,而应指向以应用为目的的学科体系,以对能力培养起到理论支撑作用。因此,在应用型大学建设中,既要重视专业建设,也要重视学科建设;既要重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也要重视学科团队建设;要努力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各类学术活动。同时在学科建设中,要注意突出应用的特色,学术研究要注重承担来自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应用性课题,以及来自行业企业的横向课题;学术研究的形式应以产学研相结合为主。应用型大学的教授应善于解决行业企业的技术难题,主动为生产第一线提供服务;应用型大学的教授也应是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的高手,在推动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以学科为基础”在应用性本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中应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以应用性学科为基础的课程建设:开发以应用理论为基础的专业课程。(2)以应用性学科为基础的教学资源建设:为理论课程提供应用案例的支撑;为综合性课程中提供实践项目或实际任务的支撑,为毕业设计与因材施教提供应用研究课题和环境的支撑;(3)引领专业发展:从学科前沿对应用引领作用的角度,为专业发展提供新的应用方向;(4)为产学合作创设互利的基础与环境:通过解决生产难题、开发创新技术,以应用性学科建设的实力为行业企业服务。

3.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建设好支持应用能力培养的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平台。应用性教育的学科指应用性学科,应建构一组具有应用性教育特色的学科基础课程,它们可能与传统的课程名称相同,但课程内容应遵循应用性学科的逻辑。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针对不同专业学科门类,进一步建构模块化的应用性学科基础课程体系。(2)将应用能力培养贯穿于专业教学全过程。应用能力指雇主需要的能力,学生生涯发展的能力等,能力培养要遵循“理论是实践的背景”和“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将应用能力培养贯穿于专业教学全过程。(3)按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应用性课程原则设计好专业课程。改革课程设计思想和教学法,整合课程体系,设计课程内容,构建新的课程形式,使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实现应用导向和学科依托在课程设计中目标指向一致。

4.以全面职业素质教育为重要方面。应用性本科教育尤其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要以全面职业素质教育为重要方面。以全面职业素质教育为重点有以下含义:第一,要关注与专业相关的基本素质养成;第二,要重视职业道德、关键能力和人文素质等非专业职业素质,特别是沟通能力、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合作能力等雇主更为关注的职业素质的养成;第三,要重点通过与显性课程融合的隐性课程设计达到全面职业素质养成的目的,专业带头人在制订专业培养方案时要具有隐性课程设计意识,把隐性课程纳入有计划的教学内容中,使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能够相互补充和促进。

(三)应用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要件

我们这里所说的“要件”,是指活动或现象的重要组成要素或主要方面。前文所述应用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亦即构建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要在这类人才培养过程中具体体现,关键是抓住人才培养的要件。也就是说,“要件”就是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大纲制定,以及教育教学过程中具体体现应用性特征的关键性环节。通过实践探索,我们认为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的要件主要是:

1.明确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应用性本科教育与学术性本科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培养目标的不同,明确应用性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首要且关键任务,其内容主要是两方面:一是要明确这类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即人才培养类型指向定位;二是要明确这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确定应用性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出发点是根据新时期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趋势。一方面,科技发展推动职业岗位知识和技术含量提升,对人才的学历要求随之提升;另一方面,科技发展和市场经济转型催生出了新的职业岗位,特别是复合型职业岗位大量出现,对一线工作的本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这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是应用性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类型定位。关于应用性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规格,仍可以本科教育改革中所共识的“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标准来界定,但其区别在于三要素内涵的不同,体现在:应用性学科理论基础更加扎实;经验性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构成的隐性知识不可忽视;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以外的素质养成更加突出;应用能力和关键能力培养同等重要。

2.建构“柱型”专业课程体系。应用性本科课程体系是从工作需求、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的,学科是能力培养的重要支撑。学科基础课程应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完整性,但要以应用为导向,围绕应用能力培养改革和创新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进而组建模块化课程和建设新的学科基础课程平台是重要任务;专业课程要强调从事工作的实际技术活动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因此,根据应用性本科教育教学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原则,应用性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总体上呈“柱型”结构。

3.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并强化集中实践环节。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包括如下几方面:实践教学环节要明确分类;要分清不同实践教学环节在能力培养中的不同作用并进行科学安排;既要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硬投入———实践教学环境建设,更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软投入———实践课程设计;产学合作校企结合开发实践教学项目,共建实践教学环境;建设一支能胜任实践课程的教学团队。同时特别强调在应用性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进行集中实践环节设计,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掌握和综合素质的形成,根据北京联合大学试点专业实践的经验,集中实践环节要在8周以上,并围绕集中实践环节内容进行软条件和硬环境的建设。

4.开发综合性课程。综合应用能力是应用性人才必备的重要能力。应用性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开设基于综合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综合性课程。综合性课程的内涵体现在:第一,综合性课程教学方案需要校企合作双方共同设计,要透彻了解企业现行技术和相应综合应用能力需求;第二,综合性课程要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出发点;第三,要力争在真实环境中实施综合性课程教学,或者在仿真环境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实施,以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学校到工作的转变,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状态;第四,要开发出反映企业主流技术的典型综合性项目和相关教学方案,建设开发相应综合性课程教材、实践指导书等系列教学资源;第五,综合性课程以项目式教学为主,更多地引入来自来行业企业的真实项目;第六,综合性课程强调“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5.实施适应应用性本科教育的教学法。应用性课程体系改革要求教学方法必须做出相应改革。“启发式”和“行动导向”的教学法是应用性本科教育应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在理论课程教学中,应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法,从案例入手、问题出发讲授理论知识,采用讨论式的教学,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学会解决问题的逻辑过程和思维方式。改革教学方法是课程目标实现和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举措,特别要在实践教学和实践理论一体化教学环节方面进行大力度改革。“行动导向”教学法强调教学活动中由师生共同确定的实践教学行动引导教学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式的学习达到应用能力的掌握。应用性本科教育必须坚持“做中学”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方法改革。学生要亲自动手、亲身实践。而项目教学、模拟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基于现场的教学等都是体现“做中学”理念并经实践证明比较成功的教学方法。

6.加强对应用能力的评价与考核。应特别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把过程评价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重要部分;同时要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如实习报告、调研报告、企业评定、证书置换、口试答辩等配合书面考试,使考试能确实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应用性人才的培养。

第9篇: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护理模式 综合素质 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护理模式已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模式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整体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观念,要求以病人为中心,对病人给予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个方面的护理。护理模式的转变,对护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护士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在护理教学中应加强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

1.加强护士综合素质培养的依据

1.1 护理工作的作用日益重要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护理工作在病人康复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某些疾病中护理起到的作用甚至和治疗的作用是同等重要的。在以往的观念中,护理从属于医疗,护士是医生的助手,护理方法是执行医嘱和护理常规。上世纪70年代美国医学家恩格尔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这一新的医学模式,这一新的医学模式,不仅重视病人的疾病本身,而且重视疾病发生、发展、治疗过程中病人的心理及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关系。它的提出将促进人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疾病与健康的关系。在这一医学模式的指导下,人们认识到医护双方是合作伙伴,护理工作的方式是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这就真实地体现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1.2 护士的心理特点

护士正处于青春晚期(17―20岁),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可塑性强。教师在进行护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抓住这一心理特点,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才有助于护士拥有丰富的联想和向纵深发展机会;才有助于护士对问题全面、正确的理解和创造性的解决;才有助于护士智力及非智力的共同提高。这样既可以满足她们认识和情感的需要,又可以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工作。

2.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护士素质教育观念

回顾护理教育的实践,笔者认为在护士素质教育中有三个误区值得注意。第一,护士素质教育简单化。把素质教育理解成仅仅是开设一些与素质有关的讲座式课程,如护士的仪表、举止、语言等。素质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简而言之,是使知识和能力充分发挥作用的品格修养、功底或发展的身心基础,从结构上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等。可见护士素质教育是全方位、全时空的。第二,是护士素质教育片面化。近年来,在护士素质方面,时而强调业务素质,时而强调心理素质,把护士素质割裂开来,以偏概全,以某一方面的素质替代人的综合素质。实质上,素质是人的体质、性格、气质、知识、品质等多种要素的综合,各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因此,如果只重视某方面素质的教育,难以培养出较高素质的护理人才。第三,是护士素质教育局限化。考虑学生的个性因素较少。学生各自的特质差别很大,入医学院护理专业的原因及对护理工作的看法迥然不同。因此,在录取护士时,应尽量优先录取热爱护理专业的学生,以稳定护理队伍,提高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护理人才的成功率。[3]

3.在护理教学中加强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

3.1 加强思想素质的培养

思想素质是根本,是当前影响护士发挥作用的首要因素,因此在护士素质教育中,应坚持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在护士的两年理论学习期间,注重在护理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培养护士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断加强专业思想教育。通过培养,护士要具备较高的慎独精神,正确的道德行为,自爱、自尊、自律、自强。能够正视现实、救死扶伤、廉洁奉公、实行人道主义。

3.2 加强文化素质的培养

护士除必须掌握护理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外,为适应社会和护理学科发展的需求,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学科知识,养成正确的审养观,培养一定的认识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文化素质是基础,提高文化素质符合社会的实际,有助于护士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思维能力、业务素质。由于护理专业的生源主要是初中毕业生,文化水平偏低,加之中专护理教育偏重于业务技能的培训,因此文化素质教育一直是护理教育的薄弱环节。护士的文化基础不宽厚,限制了今后的发展,在激烈竞争的人才市场处于被动地位,发达国家把护理教育放在大学进行是很有道理的。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护理教育不可能在短期内全部纳入高等教育,因此,对护理专业应增加文化基础课学时。可根据学业生的不同层次,开设文学写作、医学哲学、美学等课程,采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授课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搞好护理专业的文化建设,在有限的条件下,使学生文化素质有一定提高。

3.3 加强专业素质的培养

南丁格尔说:“护理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现代护理专家说:“护理是科学、艺术与爱心的结合”。护理的艺术性,在于护士通过自己的形象表现出专业的独特的美。所以,护士只有对护理本身不断地学习、练习、领悟、尊重和理解,才可能不断地丰富、完善自我,从而在社会中树立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

3.4 加强身心素质的培养。

加强身体素质的培养。护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繁琐、特殊的工作,这就要求护士具备健全的体魄,精力充沛。所以要鼓励她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供健康的食谱,追求合理的营养,并积极开展健美操、韵律操等的运动与比赛。另外还要护士严格遵守作息时间,规律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4.加强护士综合素质培养需要注意的问题

护士的综合素质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如何在护士的心理不成熟,在校学习时间短的客观条件下加强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虽然笔者在教学中收到一定效果,但还需深入探讨,还要注意一些问题

4.1 加强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抓住她们的心理特点,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贯穿护理教学过程。首先,可以通过观看录像、医院实习等让她们切身感受一下护士素质的美与重要性。其次,通过学习,提高她们对护士素质的认识。最后,让她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练习,让这些素质逐渐具备在自己身上。

4.2 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注重采用诱导的方式。教师作为知识传授的主体,尤其是基础护理学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她们良好的素质最能诱导学生产生美感,进而不自觉模仿,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模范诱导作用是不容忽略的。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

[2]胡佩诚.医护心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6.5.

[3]丁言雯.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

[4]马培芳.美育基础知识[M].甘肃:兰州大学出版社,1991.8.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