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管理信息化范文

财务管理信息化精选(九篇)

财务管理信息化

第1篇:财务管理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信息化;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1-0-01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作为经济的载体――我国企业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竞争压力。企业信息化可以极大地提升现代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竞争力,而财务管理信息化作为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财务管理信息化也可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积极探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相关理论及实践应用,既提高了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又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以业务流程重组为基础,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财务核算、分析、控制、决策和监督等现代化财务管理模式,使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同步化。同时,企业财务信息得到集成和综合,实现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通过与管理信息系统的紧密衔接,实现了企业业务流程、财务工作流程和信息流程的有效整合,避免了信息孤岛现象,促进了信息的共享性。依靠凭证录入取得信息的传统财务会计逐渐被三流的集成所取代,使得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来源及时、精确、全面,为实现财务流程重组、过程控制和实时分析创造了必要条件。

二、我国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进程和存在问题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使用财务会计软件,实现会计电算化,用计算机手段记账、核算、制作会计报表和进行财务分析。第二个阶段是企业内部运用统一的计算机财务软件,将总公司和分公司的财务收支相联系,实现单一财务环节管理的信息化。第三阶段是使用较为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技术,按照“统一计算机平台、统一规章制度、统一信息及业务编码、统一管理、统一监督”的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要求,实现财务系统与供应、生产、销售等系统的信息集成和数据共享,通过建立企业内部局域网或直接利用互联网,使总公司和各分公司均能及时接收、传递会计信息,为企业决策者和报表使用者服务。这三个阶段是一个逐渐变化过程,但只有第三个阶段才是真正意义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

目前,财务管理信息化未形成系统的理论,而且工作没有明确的方法学体系及评价体系,有许多理论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热点论题有:以财务管理信息化为核心的管理创新、财务制度规范,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与供销存等业务信息系统的有机衔接和统一规划,适合本企业管理流程的软件开发、引进与推广应用等。现阶段,我国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正在快速发展,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规范和标准不统一,实现信息共享困难,集团公司监管不到位。由于使用的财务软件各不相同,存在核算基础不统一、使用的科目和代码不一致、执行的会计政策存在差异等情况。而且,大量财务信息不能及时上报上级单位,上级单位仅能通过报表了解各单位财务状况,无法直接对财务信息进行汇总和二次加工。在加之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困难,信息自下而上传递速度慢、信息量小,从而影响了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信息没有集成,无法实现财务与业务一体化。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没有集成,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相脱节,无法对业务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管。

3.资金的动态管理困难。资金管理存在着管理方式落后、手段欠缺等问题,下属部分单位有多头开户的现象。由于资金管理不严,存在体外循环、沉淀现象,资金周转慢、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日益突出。

三、关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从会计电算化到会计信息化进而到财务管理信息化,决不仅仅是一个名词、概念的诞生,它代表着一种革新的观念,一种新的会计理念的产生,是财务管理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规范和标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是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为应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必要前提,以业务流程重组作为指导思想,把现代财务管理和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整合,通过集成化的方式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创立一个具备全面预算管理和资金动态控制能力的网络,从而实现财务、业务的一体化和财务管理信息化,提供企业级决策信息的网络财务系统。

2.正确把握企业的方向,做好整体规划,开发适合自身的信息化系统,提高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信息化的实行必须与企业实际经营管理的情况相结合,以企业的实际需要作为软件开发和使用的基础,以企业的自身需求作为软件开发的基本方向,积极合理地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3.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整个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大变革,通过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的结合,利用技术创新稳步提升管理水平,实现了财务与业务的一体化。这就使得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懂财务,还要懂业务,无形中对财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较高要求。同样,它也对非财务人员的其他员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有,建立企业信息化培训体系,提高人员技能,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提高员工制度执行力,就显得迫在眉睫。并且,还要多层次、全方位地提高企业全体员工对财务管理制度的认同,取得员工对内部财务管理的理解和支持,切实发挥企业员工在财务管理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全方位、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给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更有利的决策依据,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工作流的全面集成和共享,使企业的管理水平跃上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于光梅.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问题及策略[J].会计之友,2010(07).

[2]叶陈刚,谭惠芳.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12).

第2篇:财务管理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高等院校;信息化;财务管理

财政部2011年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要求,要全面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为会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助力。又在2016年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十三五”期间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会计体系,基本实现会计工作法制化、信息化、现代化。在不断提高单位会计信息化水平的同时,推动基层单位会计信息系统与业务系统的有机融合,推动会计工作从传统核算型向现代管理型转变。同时,密切关注大数据、“互联网+”发展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及时完善相关规范,研究探索会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会计资料无纸化管理制度。

高等院校的规模、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等现如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对教育行业投入的倾斜,不论是中央财政拨款还是地方财政拨款,还是科研经费的强有效支持都表现的异常明显。针对如此形势,用好管好教育科研经费的任务显得尤为重。财务信息化建设在当前高等院校教育环境下孕育而生,而且成为必然趋势。

以江西省内高等院校为例,财务信息化这个概念从大约九十年度初被引入,其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高等院校相继引进了符合高校财务核算要求的财务软件,从手工制单转换为电子制单,但报表等仍无法通过财务软件获取,这一阶段的财务信息化主要目标还是核算。第二阶段财务软件实现的功能相对多元化、精细化。通过财务软件能过进行项目管理、往来款管理、现金银行存款管理、分类额度管理、其他收入管理等,同时报表、简单的数据统计也能通过财务软件直接获取,从而实现了财务从核算到管理的一个过渡。虽然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成绩显著,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财务信息安全风险较大。财务信息属于高校内部的重要信息,其安全性至关重要,目前财务管理软件多需要依赖网络或者服务器等,信息存在被盗窃、被篡改的风险。财务软件的设计内部缺陷或者使用者权限设置不当等,都会对财务信息的质量构成威胁。

其次,由于高等院校的机构较多,各部门工作存在相对独立性,难免出现各自为政。“孤岛效应”的情形。例如,科研处有科研管理系统,人事处有人事管理系统,资产处有资产管理系统。这些系统均为相对独立的系统,各部门对数据的处理有其自身的要求和格式,由此对整体数据的共享和集成带来了困难。如同一项基础数据会因为各部门之间缺乏数据同步共享,在对外报送时出现数据口径和计算结果不一致的情况。

再次,《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应积极推动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的会计信息化建设,即意味着以后财务信息化的建设的发展趋势是规范标准的财务管理集成系统,实现数字化校园目标。在这一层面上,政府和相应主管部门的监督和规范缺乏力度。缺乏统一的标准来规范财务信息化建设,对财务管理集成系统的开发和使用必定会有很大影响,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对财务数据的统计口径可能会存在区别,财务数据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另外,高校财务信息化的建设缺少专业人才。目前高校的财务人员多为专业的财务人员,对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并不熟悉。而财务信息化的建设不仅仅开发人员需要具备财务和计算机方面多元知识,使用人员更加需要。财务信息化人才的匮乏,对财务信息化的建设和后期使用维护都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信息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校财务信息化的建设中,我们需要多方思考,需要充分考虑财务信息化建设应当发挥的作用,以便更好的为高校管理和老师学生服务。综合考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制定高校财务系统的内控制度

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财务信息化建设亦是如此。内部控制良好的财务信息化系统,才能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高校对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需要明晰,强化岗位职责,同时对财务管理系统加强管理,设置人员权限,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有效。

2.实现一体化的集成信息系统

在大数据的时代,高校的发展趋势是数字化校园建设。不难看出,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之一必是与高校的其他管理系统整合对接,实现一体化。集成的信息系统,能避免数据获取的不对等,实现数据共享。对集成信息系统的建设,要求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能预留各对接系统的数据接口,充分考虑数据结构的一致性等。

3.政府参与监管

现如今政府和财政部门等相关部门对高校财务管理的要求在悄然变化,财政部门对高校的财务管理也发挥了一定的监管作用,但监管的力度和措施还有待提升。在财务管理系统应用上,政府应当发挥管理者的作用,制定统一标准来监管财务管理系统的开发与使用,以保证财务管理系统的规范和长效性,使财务信息化建设保持连贯性。

4.财务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

高校财务管理系统的开发和使用都必须依赖财务人员才能实现,培养精通财务和计算机两方面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关键。对现有的财务人员加强技术培训,定期参加相关的会计信息化的继续教育。充分利用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实践锻炼、交流培训等机会,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在强化专业学习的同时提高信息化的操作技能,力争能适应财务信息化建设管理发展的需求,建成高素质的财务队伍,为会计服务质量和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财务信息化的发展即将迈入第三阶段,这一阶段的发展对会计信息化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主要为:实现校内外的财务信息查询,上线网上预约报账系统,会计凭证实现电子化存档、无纸化管理等等。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任重道远,财务人员需要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益处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在建设过程中强化安全意识,确保财务信息的安全。高校财务信息化能力的提升,不仅能缓解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压力,而且能提高高校各项经费的管理效率,将高校财务工作的控制节点往前追溯。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所服务的不仅限于财务管理工作,对高等院校的整体管理水平也能有效提升,实现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刘雅荣.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财税,2015(2).

[2]朱宇坤.信息化--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快车道[J].会计之友,2014(5).

[3]贾云龙.加强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

[4]孙琪华.新形势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3(12).

[5]秦晋.高校财务信息化平台建设研究--以A高校为例[硕士学位论文][D].西南财经大学,2013.

第3篇:财务管理信息化范文

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也是管理创新的过程,同时也伴随着信息化更新。新的信息工具的诞生、实施和更新,带来的不仅是信息工具的更新,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了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的更新。

河南电视台正是基于对信息工具的逐步探索和应用,把财务信息化建设和财务管理创新进行深度融合,促使新的管理理念依托信息管理工具挖掘出最大潜力,并贯穿于河南电视台财务管理革新的全过程。

传统企业的财务革新

2000年之前,河南电视台没有单独设立财务部门,财务工作一直归属办公室管理。2002年河南电视台顺利实施财务体制改革,财务部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正式成立并运行。财务工作重要程度显著增强,管理地位极大提升。财务部也及时着手加强财务制度建设和财务信息化建设,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统筹资金管理,强化财务监督,逐步改进和加强全台财务管理工作。

财务信息化建设从0到1

1993年前河南台摆脱传统手工记账,实现了日常财务收支核算会计电算化,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2001年电视有线无线合并后,河南台事业建设和产业开发步伐逐步加快,业务规模迅速扩大,从3个电视频道发展到7个电视频道,财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显现出来,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对经济活动进行实时的事前事中控制和监督。

为适应发展和管理需要,加快财务管理模式创新和体制改革已成必然。河南电视台首先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提出了“加强目标预算管理,以预算引导核算”的财务管理理念。

理念的转变,导致原有财务核算软件已远不能满足管理需要,在充分考察的基础上于2002年选择启用了具有预算管理功能的财务软件,该软件启用后,除了基本实现预算管理和控制之外,同时对业务流程、核算方式方法等一系列财务工作形式也带来了巨大改变。如凭证摘要形成、成本费用匹配会计科目、预算实时管理等,相应减轻了核算压力。这也为我台推行内部成本核算,探索建立以节目为基础、以人为核心的成本核算模式奠定了信息化基础。

以财务预算和成本管理为核心

2005年以来,在财政管理改革深入推进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管理、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基础上,河南台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实施了“资金集中管理,模拟成本核算”改革,所有广告收入要纳入局财务管理中心的资金集中管理系统,实行收入账户当日零余额管理,资金的使用要求严格按照年初预算和用款计划申请划拨。

为应对财政部门对广播电视行业管理趋紧的变化,2006年在推行预算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细化预算管理,强化成本核算”的管理理念,强调预算管理和成本核算是财务管理工作的中心工作、重中之重。

预算管理工作要以细化预算编制、严格预算执行和强化预算考核为工作目标,一要转变思路,打破原有粗放式、经验式管理思维模式,逐步引入预算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转变思路,使预算管理真正深入实际,发挥实效,提高全台各部门的预算管理意识。二要加大预算控制力度。在预算执行中,根据“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原则,保障全年预算的正常执行。加强季度预算执行分析,及时掌握预算执行进度,做好财务信息反馈,协助调整财务收支。三要创新预算管理手段。根据新的经济业务类型,对电视栏目实行单期预算申报和报销制度,对部分专项经费实行零基预算申报制度,对大型晚会、重大活动宣传实行财务委派制度等。四要不断强化财务预算管理的功能,拓展财务预算管理领域。结合我台产业化的发展趋势,逐步加大对外投资管理,实现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

在成本管理过程中,根据台里的实际情况,把成本管理工作分为多步来走,稳步推进。结合电视节目产品的多样性和特殊性,确定考核指标和费用标准难度大,管理体制仍存在瓶颈等现实状况,成本核算初级阶段工作重点放在成本费用形成的起点上,重点加强成本要素的管理以及建立与成本管理相关的配套制度;着重建立各项资产的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健全资产价值转移的流程,以堵塞管理漏洞,避免重复浪费,增大违规成本,科学使用各项资产,实现资产使用效益最大化。同时按照成本管理的要求科学规划并建立资产的内部收费体系,以及人员、车辆、节目、磁带、服装道具等成本要素价值转移的流程;尝试按照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相结合原则,以频道为利润中心,计算其投入产出情况,计算其各类节目的投入与产出比。并将预算控制和成本核算相结合,从节目制作经费入手,逐步建立健全各项费用的开支标准和费用开支比例;通过模拟实行技术设备内部计时收费制度,建立成本回收机制。逐步将成本核算工作由浅向深推进,以实现电视台全面的成本核算和管理。

NC系统深度开发和应用

随着成本核算工作的深入推进,河南电视台收视指标稳居全国电视媒体前十位,广告创收年均增幅20%,但是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广电行业也遇到了新挑战,为确保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财务管理创新也有了新需求。财务部逐步建立一套用预算管理和全成本核算等精细化管理作支撑,以绩效价值引导与利益驱动为核心的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体系,实现人员绩效与广告创收、收视率以及成本控制的联动考核,通过激励、约束机制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盘活人财物和革新内部管理。同时要加快电视台产业整合步伐,探索事业产业协同发展的财务管控模式。

依据这种财务管理创新需求,自2002年以来运行的中网财务软件显然已不能支撑当时的管理,在广播电视行业多地考察调研后,我们于2007年成功上线了用友NC系统,把加强成本核算、细化预算管理作为软件项目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大了成本核算和预算管理的实施力度。除了成功实现了多层次、全方位、多期间的预算目标管理和多维度精细化的成本核算等财务管理创新目标外,我们还最大限度地消化吸收、深度开发利用了软件本身所携带的先进管理模式,立足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创新财务信息化建设理念,开创性地引入自我主导,进一步加大自主开发的模式,加强了财务信息化与财务管理创新的深度融合,并在管理实践中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真正实现了财务管理理念的落地。

我们建立了河南有特色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比如电子对账、报账中心启用、报表分析查询、资产管理条码管理、合同管理与账务处理的协同、部门间协同、辅助信息的丰富等。

目前,现有版本的NC软件已经不能满足产业整合、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合同管理等业务单元更深层次的协同。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的发展,促使我们在信息时代对财务管理模式进行重新思考,为财务信息化建设提出新的课题和更高要求,也为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者,提供了新的研发方向。

由管理型向决策型转变

从会计电算化到财务管理信息化,它不仅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优化了业务流程,实现了资源重新整合,提升了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财务部通过把财务信息化无形之网渗透到全台经济活动的各个单元,不断优化科室职能分工和业务流程再造,革新财务管理理念,已逐步完成从单一的核算服务到参与电视发展运营决策、促进媒体产业化发展的角色转换,为管理决策提供分析依据。

浓缩我台财务管理发展和创新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完成构建了以现代信息网络为平台,以预算管理和成本核算为依托,以绩效考核为后盾的财务管理之路。构建了集合会计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财务战略系统为一体的新型财务管理体系。

这其中,财务信息化建设在推动我台财务管理体系创新变革过程中功不可没,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信息化就没有高效精准的预算管理;没有广电行业信息管理模块,就没有超精细、多层次、多维度的预算管控。二是没有信息化就没有高效精细的成本核算;没有广电行业信息管理模块,就没有我台水平财务和行业内部财务的协同管理,以及科学独立的全成本核算。三是没有信息化就没有高效精准的报表展现;没有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就没有开放式、穿透性的数据抓取与分析平台。四是没有信息化就没有财务人员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角色的转变;没有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很难实现我台产业化模式下财务管理由管理型向决策型转变。

第4篇:财务管理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财务管理;信息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021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8-00-03

0 引 言

人类社会发展已进入到第三次信息革命阶段,社会、经济、生活、工作、学习等发生的巨大变化。早上坐公交车上班,扫个二维码,就知道所乘坐的公交车还有几站,是不是买个早点还来得及,当然主干道公交站台都有自助显示屏滚动显示;如果要出行,上携程网,一下搞定来回机票和目的地的住宿问题,不用担心到了目的地找不到满意的宾馆;上天猫或京东商城,鼠标点击几下就买到您所满意的宝贝,无需去商场或超市排队购物、排队结账。生活节奏加快,都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把人们带到了信息时代。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信息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一批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兴产业。云计算被确认为是继个人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技术。这不仅是数据爆炸的时代,更是一个大数据爆发的时代。2012年是云计算实践元年,2013年是大数据元年,2014年是物联网元年,PC时代是以计算机为中心,而到了网络时代则是以软件为中心,云计算时代以服务为中心,物联网时代以应用为中心,最后大数据则以用户价值为中心。所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成为互联网的三大核心技术。无处不在的网络,无处不在的应用,无所不能的服务,正全面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走进高考阅卷现场,重庆市教育局运用物联网对阅卷现场进行全天监控;云计算对高考分数进行快速合成避免人为失误;大数据分析考生成绩,纠偏异常信息。

1 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信息化是大势所趋

经济环境瞬息万变,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高校财务管理必须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来实施科学化管理。随着第三次信息革命的到来,在经济全球化、生活数字化、计算机普及、移动通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传递、应用和共享是大势所趋,高校财务管理如何加强信息化建设以适应形势发展所需,以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已成为高校工作的重点。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模式向传统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成为必然趋势。

2 目前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不足

2.1 对信息化的认识不足

信息化的概念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由日本学者提出来,在世界推进经济宏观信息化的环境下,“经济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会计信息化”和“财务管理信息化”等概念应运而生。工作中应用信息化,个别人可能仅仅停留在计算机的应用上,比如:工资发放系统模块、财务软件凭证录入模块、银行付款采用无现金方式等,这些都是会计核算的范畴,而财务管理信息化应属于财务管理范畴。

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规模和程度均未达到一定的高度,与世界先进国家的高校财务信息化仍有差距。1993年,美国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就正式提出NII(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俗称“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克莱蒙特大学教授Kenneth C.Green在1990就提出了“校园信息化”(Campus Computing)概念;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在2002年共同启动一个国际性合作项目ACCS(Asian Campus Computing Survey)来了解亚洲地区各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情况。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构建“数字化校园”提供了技术支撑。高校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体现,对高校财务处内部工作而言,是如何规划业务流程,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对财务管理人来说,想了解资金动态存量、会计核算流程、对外服务情况,领导在办公室,就能了解具体情况。不管是领导、财务处工作人员还是教职工,都能通过计算机或移动通讯设备在财务处综合信息查询平台查询到相关信息。

2.2 财务信息冗余

对会计相关信息要作出快速、及时、正确、全面的判断,并利用信息为领导决策、对外投资、筹集资金、资金调度等提供准确的依据。财务处大量信息堆积,没有被很好地利用起来,信息公开渠道不畅,信息了解存在不对称现象。比如:有关资金存量的信息有权限的管理人员应该随时随地可以掌握单位的资金状况而不是银行存款由甲提供、财政资金由乙提供、银行贷款信息由丙提供,一相工作的完成要几个人来进行,工作效率就低了,信息的时效性也失去了。信息社会是透明的社会,对财务处存在的大量海量信息要有效利用起来,能对外公布的要全部对外公布,财务处要主动利用财务信息和现代管理技术为教职员工服务,而不是被动地等待他人找上门来去处理事情。此外,重要的信息要加强管理和应用。

2.3 复合型人才短缺

我国高校会计人员大都是会计专业出身的,也有计算机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工程管理专业的、还有半路出家的,这就导致会计人员良莠不齐。如今信息化发展飞快,高校财会人员中存在这样的现象:懂财务的不精通信息技术,懂信息技术的又不熟悉财务会计知识。现如今既懂财务会计知识又精通相关信息技术的人才真的很少,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计划尚未注重对这种复合型人才培养,相对于时代的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有点落伍了。因此,信息化时代复合型人才短缺严重。

2.4 关于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在财务和会计方面,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约束、规范财务会计工作,其中会计法律有5个,会计制度有16个,财务制度有22个,会计准则19个,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有2个,会计核算方法11个,会计处理规定35个,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有关问题的规定6个,其他会计制度9个。而信息化方面工信部等也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文化部令51号,2011年2月17日,2011年4月1日施行)、《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广电总局令39号,2004年7月6日公布,2004年10月11日施行)。2000年11月6日,国家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2000年9月国务院令291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信息产业部令9号《公用电信网间互联管理规定》(2001年5月10日施行),1994年国务院令14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安全安保护条例》(1994年2月18日实施),共6个。“互联网”“互联网+” “移动通信”政府也在大力推广中,只是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涉及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运用方面的有点滞后,只能参照执行财务、会计、信息化的法律法规。。高校财务工作者必须遵守财务、会计、高校、信息化方面的法律法规。

2.5 存在信息化安全隐患问题

信息化都是借助计算机和网络及相关财务软件来完成的,比如:要查询某部门个人的相关信息,其他相关部门的相关人员经过财务部门的授权就可以进行访问并调取相关信息,教务部门亦有权限进入财务信息系统查询或调阅相关信息。如此一来,统一信息库的相关信息,全校可能有好几个职能部门的人员经过授权进行访问。但是不稳定的局域网、存在安全隐患的互联网、个别居心不良的不法分子及网络病毒或黑客,都威胁着高校财务管理的信息安全。杀毒软件再多,版本再高,总有存在的漏洞,加之信息使用者不是信息方面的专家,软件操作不熟练,这都有可能导致计算机被攻击,故信息化安全尤为重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开展工作。

3 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3.1 树立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理念

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的观念要与时俱进,在互联网时代,要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树立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理念,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在原有会计核算现代化、自动化的背景下,加快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要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来支撑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融入到信息化社会的大潮中。当然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应该是全校的大事,要得到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才能更有效地贯彻执行。

3.2 整合有效资源,实现高校内部信息化共享

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高校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因此,关键点不在财务部门,而在学校信息化管理部门,当然财务信息是其中最重要的、最关键的、也是最不易对外公开的。但是有关报销业务流程和报销的相关规定、报销手续的规定、不同业务的办理流程和手续等有关业务核算方面的相关信息均应可以在网上查询。如果实现了网上预约报销,那么报销单据的填写和提交以及提交单据目前状态(审核、制单、复核、付款),只要输入相关关键信息,立刻可以查询到,这需要借助计算机、局域网、无线局域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来完成。可以在全校范围内建立一个跨组织、跨部门的信息系统,把全校的相关基础信息(人事部门人员信息、教务部门任课教师和学生的相关信息、财务部门预算指标和项目使用进度等、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关于设备的相关信息)集中起来,实现无缝对接,使信息使用者(校领导、职能部门领导、项目负责人、教师、学生和社会人员)凭借不同的身份享有相应的权限,对不同的信息享有不同的查询、采集权限,实现相关信息的有效的、有目的的、随时随地的弹性分享,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了高校内部财务信息的共享,财务工作人员点击鼠标即可查询会计业务的状态,公开、透明对外报销业务流程,教职工可以随时了解业务状态,增加对财务人员和财务工作的理解,以进行有效沟通。

3.3 合理配备财务、会计和信息化技术复合型人才

目前高校的财务人员存在年龄偏大的问题。从干部管理年轻化要求的角度来讲,干部越年轻也好,但是做财务工作则是越年长越有经验,年龄偏大有业务全面、基本功扎实的优点,但也存在接受新兴专业知识方面不如年轻人思维敏捷的现象。因此,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掌握一门新的技术,对于一个财务管理知识过硬的财务人员来讲,不管年龄多大,关键是要有目标和概念: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如何去做,从何下手,涉及哪些部门,怎样去说服领导层,最起码脑中要有基本思路和基本框架才有说服力。比如:要计划实行网上预约报销,首先要进行政策宣传,以前报销差旅费都是到财务处柜面上,当面等待报销,浪费了很多时间。实行预约报销后,出差人员必须自己在财务处网页上找到业务界面,输入出差时间、地点、城市间交通费用、住宿费、室内公共交通费及出差事由等,并输入项目代码,确认后提交,获取一个内部条形码,根据此条形码在财务处凭证预录入库里占有一个号,且自动生成,不存在插队情况,其他的就是财务处内部人员的工作了,不过当事人可以随时查询业务状态。其次,要在财务处内部进行整合,业务流程如何设定,对外服务窗口如何设置,既要考虑学校的资金规模,又要考虑人员的流水次数(一个人一周之内来报销几次),还要考虑财务处内部人员分工和岗位设置。再次,还涉及外部银行,是和一家银行合作,还是和几家银行合作,银行手续费如何结算。

在复合型人才没有到位的情况下,如何拥有一个团队也很重要:有会计人员、有专业技术人员、有管理人员,关键是要有目标,有流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还是可以建成的。当然如果拥有懂财务、懂会计、懂信息技术、懂管理、会协作,愿意付出的核心团队,应该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3.4 完善信息化建设的制度体系

这有两个层面,即国家层面和高校层面。首先,国家要出台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相关规定。新华社记者王茜报道:最高法院2016年8月3日出台规定,对网络司法拍卖的平台准入规则、运行模式、个主体之间的权责划分、具体竞拍规则行进了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规范。据悉该规定从2017年1月1日开始执行。其次,高校财务部门全面衡量信息化工作的基础信息要求、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化模块的对接问题。这里主要阐述财务信息的要求,财务部门管理人员要全面考虑信息使用者的身份、使用权限、使用范围以及信息使用者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对财务内部人员要有详细的岗位职责和分工,信息范围和权限,信息维护权限和期限,在线解答的权力,信息、更新、维护、备份和恢复工作,电子档案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最重要的是安全措施要到位,详细制定这些信息工作的条例、规章或制度,使财务信息得到高效使用的同时,确保财务数据信息的安全。

3.5 建立安全的财务信息化系统体系

在网络条件下构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存在着安全隐患,这导致很多高校对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够积极。当然在现实生活中风险是无处不在的。对于高校财务信息化安全问题,第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第二,要加强财务处内部安全隐患的预警和预防;第三,要设置专业防火墙,建立局域网和互联网之间的借口安全控制系统,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信息进行筛选、过滤、有选择使用;第四,要对数据信息进行加密管理,预防内部信息任意传播到公共网络平台上,从专业角度考虑可以利用专业密钥法和公开密钥法来完成;第五,要和相关部门签订安全协议,主要有国际通用的安全套层协议(SSL)、网络安全的超文本传输协议(S-HTTP)和安全的网络电子交易规范(SET)等,加强对网络病毒和黑客的防范,确保财务信息的安全有效使用。

4 结 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大势所趋。高校的教师,通过信息查询系统,可以在家里通过远程接入进入财务处综合信息平台,查询本月或本年的工资收入明细,可以通过财务信息查询系统直接联系到公积金查询系统,了解个人公积金缴存情况,可以查询本人科研项目的明细或具体项目的详细情况;项目负责人可以随时随地了解项目的使用状态、支出明细及余额情况。

学生可以在家或在学校查询个人学费缴存情况,生源地助学贷款到款和发放情况,奖学金和助学金的具体发放情况,勤工助学酬金发放情况。学生家长也可以通过财务处综合信息平台了解该高校的地理位置、学校规模、专业设置、学费收费标准、住宿费条件、几个校区以及对贫困生有哪些帮困政策等信息,还可以在线留言或提出问题。

财务处的领导要及时了解学校的财务状况、资金存量,就可以进入财务处内部平台,查询关于国有资产状况、规模,一般设备和专用设备信息,一些非财务指标也可以一目了然,比如:某设备的品名、型号、规格、产地、购买时间、维保期间、维修历史记录、使用情况和性能情况等。

校领导(分管财务),要从战略高度宏观掌握高校的资金动态、实时地了解高校的财务状况、银行贷款、银行存款、财政性资金使用情况,个别银行贷款规模,或某一银行某笔贷款的详细资料(贷款期限、贷款利率、到期日期),及不同银行间的贷款利率对比。

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身份、不同要求人的不同需要,更好地为广大教职工提供信息化服务,全面提升财务处对外服务的质量,大大提高财务处会计的核算效率,为高校领导的战略管理提供财务信息依据。

主要参考文献

[1]余来文,封智勇,林晓伟.互联网思维: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4.

[2][美]Bill Franks.驾驭大数据[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3]金明,康慧华,王璇.面向资源共享的高校信息化结构模型及特征[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5).

[4]赵国栋.信息时代的大学: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03(5).

[5]许佳,隋春侠.浅谈数字化校园下的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中国外资,2011(18).

第5篇:财务管理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财务管理水平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随着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其广泛的应用,信息化技术已经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使得这项技术迅速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也是不例外。因此,这样的一种趋势,使得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发展迫在眉睫。

在国际间经济实力的比拼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能不能让中国的企业正式纳入到现代管理范畴中,能不能让中国企业的管理工作更具备竞争实力和国际视野,成为了中国的企业是否能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关键。然而,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中重要一环的企业财务管理,在中国的信息化程度依然不尽如人意,当代中国企业的粗放型、经验型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研究,对于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于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促进企业发展,都是具备相当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以及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内涵

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在进入市场经济之后,就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工作项目,当代企业的资金运行安全以及风险控制,都有赖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在中国经历了一个相当丰富的发展过程,从会计电算化时代对手工式财务会计核算的替代,利用软件对企业进行记账、算账等基本的财务会计功能的执行,一直到现在的企业财务业务的一体化,企业内外流程一体化的财务管理方式。

从这些企业的财务管理发展过程可以看出,第一,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总体都是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利用新生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去执行财务的各项功能,使到财务管理的执行效率发生革命性的提升;第二,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渐渐把分散到各个部门的财务管理分项目进行有机统筹,把过去各自为政并且互相割裂的财务管理模式渐渐发展成为以财务部门为核心的科学管理,权责统一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虽然只是把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引入到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当中,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并不是简单的计算机和财务管理的机械叠加,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其中有以下几类:第一,认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是指财务人员运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流程进行再造,让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提高活动的效率,更妥当地处理好企业的财务关系,从而实现企业的合法利益最大化。第二,认为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指企业财务管理能够充分调动起当代电子信息技术,让企业原本零散的财务管理任务得以整合,从而更进一步地推动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体化水平。

无论是哪一种观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在当代财务管理水平提升中,至少具备以下的几种内涵:

(一)以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础

因为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对于处理繁复的财务信息速度更快,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处理信息的现代方案,这种信息处理方案本身就包含了对信息的产生、检测、存储、传递、处理等方面的内容,这些技术将会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之一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升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二)以企业财务信息作为重要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项目

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其管理的项目最重要的就是企业的财务信息,这些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在过去曾经只是作为企业对自身资金流的一种辅助材料,而现代的企业管理,必须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予以足够的重视。现代的企业财务信息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以现代化的观点去研究企业的财务信息,对企业的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以及企业的战略调整都具备重要的意义。而这方面也离不开以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作为桥梁,这也是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关键之一。

(三)以企业的各种利益层面的共同实现作为服务目标

这一点也是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最根本的目标。财务管理工作在过去与绝大多数的企业管理工作一样,仅仅只是为了实现企业资产所有者的投资利益最大化而存在。而现在,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下,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也慢慢演化为了将企业财务所涉及的各种利益层面作为自己的目标视野里,例如人力资源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共同发展,对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的人才资源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不仅仅能够让他们的价值的以体现,同时,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这些人才,也离不开财务管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因此,共赢的理念,其实也是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更丰富的道德内涵和新的价值观诠释,这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对当代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一些建设性建议

企业的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上文也论述了关于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所蕴含的丰富内核和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因此,针对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实际,下面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设性的建议:

(一)以财务管理一体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一个核心工作

从财务管理的发展历程我们也可以看出来,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就是财务管理的各项任务的有机整合统一,而计算机信息技术就能够提供这方面的便利。运用现代化的办公室信息系统,以统一的计算机财务管理软件,整合各项财务管理工作,消除各个财务管理工作之间的隔膜,真正使得整个财务管理业务流程的一体化。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积极去引进或者开发更优良的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使得财务工作的预算、结算等都能安全有序地进行。

(二)以财务管理流程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管理方法

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过去一部分的采购、销售等方面处于人工操作的状态,由于这种状态时效性差,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发展迟滞,不利于结算盘点。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就要针对这种管理局面进行改革,减少人为登记,尽量让登记速度更快,运用二维码、条形码等信息扫描,来加快产品的录入速度,从而使到财务信息能够得到实时的整合。

参考文献:

[1]汤少梁,现代企业管理[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第6篇:财务管理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财务信息 管理优化 服务转型

一、企业加强财务信息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财务信息在宏观经济管理和企业改革发展中所起作用,越加凸显,国家宏观层面对企业财务信息更加高度关注,企业层面越加重视财务信息的质量及作用。因此,企业进一步加强财务信息管理工作具备极端重要性。

(一)中央对加强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

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国内经济持续下滑,中央财政推出了系列措施,在此过程中,企业财务信息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2012年,财政部出台了《加强企业财务信息管理暂行规定》,要求企业应高度重视财务信息管理,在财务信息管理过程中要更新观念、创新思维,实现企业财务信息工作的转型升级,为科学研判经济运行形势,及时分析研究相关政策措施提供支撑。

(二)优化财务信息管理是实现企业动态监管与服务决策的需要

财务信息是管理层动态掌握企业经营的重要窗口,是科学决策、指导工作的重要依据,对各项决策的制定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作用。一是实现企业动态监管的需要。随着管理更加精细化、管理幅度横向更加广泛、纵向更加深入,所有信息最终都将汇集体现于财务,财务信息是掌握进度的“显示屏”、观察态势的“晴雨表”、反映问题的“预警器”,因此,必须通过优化财务信息管理,为企业动态监管创造条件。 二是服务决策的需要。随着以企业竞争呈现大对大、快对快、强对强的态势,企业管理要适应商机变化、快速反应市场、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就需要更加准确、及时、可靠和富有价值的信息作为决策依据。

二、财务信息管理普遍存在的一些不足

据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抽查证实,全国80%以上的企业会计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真。在企业发展面临形势丰富多变,新情况、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情况下,如果辨别不清、把握不准、方向不明,财会信息管理工作就可能出现偏差,甚至起反向误导作用,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价值。当前企业在财会信息管理过程中,普遍在信息共享、信息收集、信息加工、信息传递及信息应用方面存一些不足。一是信息不集成。财务与业务信息板块分割明显,信息分散不统一,集成化不够,存在信息“孤岛”,造成双方信息之间连串、工作衔接有脱节。二是信息不透明。重点体现在信息壁垒造成的信息不透明及不对称。有系统性壁垒因素,在获取信息方面存在技术障碍,系统应用因功能的授权不清或者是技术屏蔽等因素,造成信息“盲区”现象。有非系统性壁垒,出于各自的利益,企业管理部门间不愿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人为制造信息“孤岛”现象,决策层难以获取准确的财务信息,搞不清楚实情。如对负面信息,缺乏暴露问题、直面问题的勇气,报喜不报忧心理及部门保护主义普遍存在,人为障碍制约了信息的有效互通。三是信息传递机制不健全。缺乏系统的定期反馈报告制以及固化的信息传递流,该反馈什么、向谁反馈、怎么反馈等方面,欠缺固化的反馈互动平台。信息反馈更多的表现为要什么,给什么,信息互动方面缺乏主动性,被动敷衍现象普遍存在。

三、财务信息管理优化的目标定位

财务信息管理优化应该在信息质量及传递高效的基础之上,努力实现“信息驱动,服务转型”的目标。具体应实现三个转型,能发挥三个作用。

(一)要实现财务成为决策层的参谋转型,能发挥决策支撑作用

转型后财务工作的重点,从过去主要为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服务转变为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服务。通过持续不断提升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注重传递信息内容的前瞻性、方向性及发展性,以及加强财务信息工作理念和分析方法的创新,使决策信息的有用性有显著提升,有效发挥决策支撑作用,同时将低决策风险。

(二)要实现财务成为业务的最佳合作伙伴转型,能提供柔性化服务支持

财务部门在对业务实施管控的同时,也要向业务部门提供服务。通过建立与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反馈与互动,财会人员更加主动渗透了解业务,工作重点也不再是业务的事后核算,要从柔性化服务角度,对政策变化、事前预测、过程执行等重要信息反馈到具体业务,为业务行为提供参考,扮演策略咨询专家的角色。

(三)要实现财务成为企业价值的管理者转型,能贡献价值创

作为财务部门,核算活动本身并不创造价值,而计划、预算和预测、过程监管、投融资等活动则有助于企业创造价值。明确了财务在企业价值创造中定位后,通过以财务信息传导为载体,实现从“静”核算转变到“动”的管理,在夯实原来财务会计工作的同时,把重点工作转移到决策支持、预算预测、资金统筹、资源配置、财务筹划、税收筹划、过程控制及动态分析等方面来,有效控制经营成本,确保经营收益,从而支持公司的价值创造活动。

四、实现服务转型的财务信息管理优化的具体措施

围绕“信息驱动,服务转型”的财务信息管理目标定位,重点要从抓源头、建平台、重分析三个层面,来切实提升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传递的顺畅性以及决策的有用性。

(一)抓源头,解决信息“准”的问题

1、以基础数据为“落脚点”,强化基础管理。财务数据都来源基层、来源于业务,即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数据的质量。因此,财务信息管理优化过程中,必须首先抓好基础管理环节。一是要着力排解非系统性因素产生的问题。非系统性因素主要包括基础统计、核算归集及细节管理等受人为主导及可控方面的因素。针对该类问题的解决,需要积极开展相关管理测试、问题梳理、原因查找及整改落实工作,并重点加强财务与业务之间的信息反馈与互动,共同促进基础管理水平提升,为财务信息准确性提供有力保障。二是要持续优化系统性因素产生的问题。主要是系统模块的缺陷,包括财务与业务各子系统之间的衔接不畅、系统与实际管理流程的结合度欠缺等因素影响数据归集的准确性。优化系统性因素需要通过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以财务与业务系统一体化建设目标,实现系统应用能与基层需求相结合、与业务流程相结合以及与管理目标相结合。

2、以检查、督导及考核为一体的“三道防线”,构建防范数据失真的工作机制。受生产经营考核的趋利性影响,存在“假数据真做帐、真数据作假账”问题,如人为操纵调节基础数据,不同场合报不同数据,考核一套、核算一套等现象时有发生。为防范数据失真,要重点围绕检查、督导及考核“三道防线”,建立日常及专项检查工作机制、建立问题整改督导工作机制以及建立会计信息质量的考核机制,做到基础数据问题及时发现、即时解决。

(二)建平台,解决信息“畅”的问题

1、开通财务专栏,实现信息集成共享。以企业办公自动化应用系统为平台,积极创新财务信息反馈手段,如通过建立《财经法规》、《会计台帐》、《财务快报》、《财务分析》及《财务要情》等多种能满足各方需求的财务信息专栏,实现主要财务信息的集成与共享。解决基层及职能部门获取财务信息的困境,提升职能部门获取财务数据的便捷性。

2、开展横向交流,促进工作衔接互动。在信息传导方面,财务信息需要有畅通的横向传递与交流渠道。横向信息交流可以如开办《财务信息反馈单》方式,针对管理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定期进行反馈,解决信息不对称,实现信息互通、工作协同,促进企业管理效率的提升。

3、做好纵向反馈,实现信息直通应用。纵向反馈主要是围绕信息由“基层――财务――决策层”之间传递来开展。基层及业务部门对具体管理细节方面往往要比财务了解更加透彻,如何将各环节细节信息有效传递到决策层,则需要发挥各层级岗位人员工作主观能动性,如可通过建立财务事项通告工作机制,将压力与目标有效传导至各环节、各岗位,促进信息能够有效直通应用。

(三)重分析,解决信息“用”的问题

财务信息管理最终落脚点,是要提升信息的有用性,能对对决策发挥支撑作用,才能体现出它的内涵价值。财务信息的有用性要得到较好体现,关键在于财务人员要立足于从核算型向管理专家角色转变,提高参与企业管理的主动性。要紧紧围绕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积极组织专题调研,下基层、跑部门、进企业,找亮点、寻焦点、查难点,开展形式多样、多维度的财务分析活动,在企业发展大局、运行质量、资源配置、控本降耗、内部控制、风险防范及管理效率等方面能为领导提出有较强针对性、科学性、决策性的意见和建议。

总之,财务信息管理优化工作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作,必须不断创新、不断改进、不断充实,才能真正实现“信息驱动,服务转型”的财务信息管理目标落地。

参考文献:

[1]陈玉主.会计信息化下的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探讨[J].现代商业,2010年26期

第7篇:财务管理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医院财务 财务信息化 财务可视化 财务管理

随着目前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网络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多个行业,其在会计领域致使了传统意义的会计在基础理论方面、工作程序和组织方法等多个方面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需要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应用技术高度的相互融合。在医院的整个工作当中,财务管理为其核心之一,它是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如果要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的目标,那么它首先要达到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目标,这是医院管理可视化信息化的基础。一个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了医院的经营策略,也确定了医院能否适应日趋繁杂的市场背景。

一、医院财务管理可视化信息化的现状

1、医院多个信息系统信息共享不足,系统集约化程度比较低

目前,各医院的财务入账系统如果要完成正常工作,是需要整个医院的各个系统独立进行完成,其中包含多个药品的费用、购销、住院等核算,均需要进行分别记录,这样就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与重复工作的出现,并且在系统连接的环节方面出现差错的几率增加。多家医院所采用的系统为传统的会计软件,由于这类软件只局限于财务部门之间的使用,而不可以与人事、临床、药事等部门实现资源共享,使数据传输不能实现一致性、时效性和系统性,并且这类系统没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会计软件的数据结构,虽然表面上各个部门或者独立信息业务的工作效率有所提高,但是医院整体的工作效率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相应的改善,最终还是出现工作效率较低、部分工作重复等多个问题。

2、医院财务管理可视化信息化的必要性

首先,医院财务信息管理如果要实现信息的集中共享、权利的集中监控、资源的集中配置,那么需要医院所有运作的各个环节和财务进行密切联系,这样医院所有运作的程序和状态信息会随时能够反映在财务信息当中,在财务系统上所得到的结论需以最快的速度向医院的各级管理层进行反馈,这样医院的管理者才可以快速做出反应,从而改良医院的管理业务。上面所描述的这些条件如果没有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支持,没有采取完整的数据共享措施则是比较难以实现的。因此,医院财务的可视化信息化是建立现代医院管理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完善医院财务的可视化信息化的对策

1、决策者需要转变传统观念,加快医院财务的可视化信息化进程

医院的财务部门是医院战略发展的重要部门之一,该部门集中了医院的所有信息,并能够把信息的动态实时地向医院的管理部分进行反应。因此,医院的管理者需要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从而寻找医院各业务与会计技术之间问题的解决办法,梳理财务流程,分析并了解医院的物流、信息流、人员流和资金流的实时动态,从坚持医院长期发展战略的实现基础上出发,将财务管理和信息技术统一起来,推进中国医院财务可视化信息化的进程。所以,医院的管理者需要改变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从而推动财务可视化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2、组建医院财务可视化信息中心,加强对医院财务可视化信息化的管理

因网络会计的出现,仅仅通过设计几个财务系统的维护和操作岗位已经难以满足技术层面上的需求,它需要财务部门精心策划出一个专业的技术团队,全面承担起网络建设、信息技术、软件开发、系统维护等多个方面的责任。然而当今的药物管理系统、后勤药物流动管理系统、收费管理系统、财务核算管理系统等系统比较分散,严重缺乏各部门的协作性和系统性,因此,财务信息中心的组建对医院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3、提高财务人员的能力,创建新的医院财务核算模式

针对当今信息化高速发展时期,医院财务人员的自身素质需要进一步得到提升,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财务核算知识,而且还需要掌握多个现代化的电子信息工具。因此,医院财务管理综合型的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1)针对医院财务人员进行相应的知识培训,并对关键岗位人员开展综合的、系统化的培训,使这些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财务核算软件,可以独立地维护并使用财务可视化信息化管理系统。(2)各医院能够从自身的需求出发,在高等院校引进财务可视化信息化专业及高级财务信息化等复合型的人才,这样可以填补医院财务可视化信息化系统设计与开发人员的不足,从而进一步扩大财务可视化信息化系统的研究和应用人员的队伍。

综上所述,医院财务可视化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将为医院带来了的先进管理思想、先进管理方式,通过医院财务管理可视化信息化的实现,可使医院财务的集中管理达到现实,并最终实现权利的集中监控、资源的集中配置、信息的集中共享。只有这样,才能使医院财务管理的可视化信息化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从而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孙雪姣、张仁旭:关于医院信息化的思考[J]通信医院管理,2006(7)

第8篇:财务管理信息化范文

一、建立财务全员化平台。

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现着现代企业管理思想,它不是―个单一的IT系统,而是―个极其复杂的多系统组合,不但涉及个性作业流程,而且要求改变领导方式、内部政策、组织结构、考核程序和标准,其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更在于它带来了管理观念的更新和变革。在财务信息的收集与使用过程中,都会涉及到方方面面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作,因为信息来源于公司的生产经营,同样也只有作用于生产经营,信息才能产生效益。财务管理信息化如果不能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不能得到各个部门的配合,那么就发挥不了作用。

宜化集团在财务全员化管理方面有着很好的平台,每位领导都非常重视财务管理信息化。如集团成立了一个报表阅读小组,分为八个小组,每个副总担任其中一个小组的组长,集团各职能部室的骨干都分配到每个小组里。每个星期,每个组长要组织你的组员阅读各个子公司的成本报表,发现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测算效益并和子公司一起拿出解决方案督办落实。物资管理借助各个车间的力量,在车间设立兼职的“库长”来协助我们降低库存。费用管理也是在各个部门设立费用专管员来共同管理。通过财务全员化的思想,解决信息孤岛问题,让财务信息真正在各个系统无边际流动。

二、运用比较管理手段分析各类信息

自2009年9月份以来,宜化集团通过信息化演排的形式,使各公司消耗不断降低、各项费用大幅减少,统一大家对压缩机、脱硫、造气等技术工艺的认识,公司挖潜增效近十亿元,让宜化人不仅学会了“过冬”,还学会了“冬泳”。正因为建立了信息化的报表,才发现“稻草门”事件、股份维修费偏高、河南大江柳东辉负责的尿素销售全年均价比正常低46元/吨,造成近700万元的损失等问题,才能让所有子公司看到差距,找到进步的方向。

运用比较管理手段很容易发现工作中所犯的错误,实事求是的宜化文化要求犯了错误就要被批评、被处罚,因此很多干部都害怕信息化,觉得太残酷,让领导很难堪。通过比较、批评,企业发展了,企业更有竞争力了。信息化这场革命让个人英雄主义没有了市场,削弱了思维惯性对组织的影响,关系更加和谐。

三、会议共享让财务信息发挥作用

会议展示是实现信息共享、集体思考、集中智慧、创造利润的最佳方式之一。通过会议展示,各公司的优劣对比不言自明,这更有利于帮助集团快速地进步。一个公司发生的问题通过会议展示显示出来以后,也会警醒其他公司对照排查。会议展示使一个公司的损失变成全集团的经验,类似事故就一定会被杜绝。

四、信息化要延伸到

在集团范围内信息化要能够持久的创造效益,就必须要将外界的信息与宜化内在联系起来。因为有许多企业做得更好,所以要及时了解并利用外界的有用信息。比如清楚双季的百分比后,就迅速开发出来了,每年降了几千万的成本;看了别人的二铵产品后,就使质量变好了,冷凝水也回收了;研究了云天化的二铵后,坚定了在宜昌建二铵的信心。要将宜化的各种消耗、质量、销价、技术、所有原材料价格、备件价格与外界进行比较分析,比如腐植酸性价比、阀门、钢材、水泥等价格都要统计、比较。

五、基于全员目标管理的财务信息化建设

全员目标管理就是要做到“件件事情有人管,样样工作与钱挂”,真正实现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只有将每项指标和员工的薪酬挂钩,才能让每位员工自动自发地去关注消耗、关注工艺指标、关注各种费用,才能让员工认识到指标不是一把手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大家共同的事情和责任,充分发挥团队和每个人的力量,使企业得到长足发展。

六、建立培训体系

财务全员化、全员目标管理,这些都需要对各部门进行财务基础知识的培训,其他部门理解了才能支持财务工作才能真正时刻从效益的角度去思考各自的工作。同样,财务管理信息化真正转变为效益,财务人员必须了解生产经营,熟悉生产经营,否则财务人员眼里的数字就是没有生命力的。财务系统有着明确规定,每个财务人员每个月要到车间学习一天,增强对生产经营的了解。

第9篇:财务管理信息化范文

    一、会计电算化工作是法规的盲区

    为了使会计电算化工作得到规范运作,财政部从1994年始至目前为止,相继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意见》、《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规则》、《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等规章。但不少已经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无论是单位的领导,还是单位的财务部门的财会人员还不知道上面这些专门针对会计电算化的规章。甚至有的地方的经济管理部门也不知道这些规章的存在,会计电算化的上马基本上是会计软件公司安装,帮助会计人员会操作就算了。因此,有时在实际操作中已经违规了,但操作者并不清楚,单位的领导也不知道,同时也没有相应的部门去纠正,更谈不上有部门监督管理了。对此,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会计电算化规章的宣传、指导和监督检查。同时,已经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内部也应根据财政部的有关规章,结合单位的实际建立单位内部会计电算化的管理制度。

    二、会计电算化的数据备份存有误区

    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的规定,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只要发生新的经济业务内容经过电算化帐务处理后,就应坚持每天备份,且要双重备份,并分处、分人保管。但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以下几种不应有的情况:一是部分电算化操作人员未养成每天备份的习惯,因此不能坚持每天备份,结果机器一旦出现故障,则部分帐务数据将会丢失;二是木少电算化操作者对备份的数据盘不能做到定期检查,因此,一旦发生问题就没有相应补救措施;三是习惯性用软盘备份。目前绝大多数财务软件只支持软盘备份,而软盘存在着容量小、易出故障、成本高等缺陷,随着光盘存储技术的日趋成熟和价格的逐步下调,因此,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应选择那些既具有软盘备份功能,又具有光盘备份功能的财务软件。

    三、电算化所用财务软件较混杂

    由于财务软件的开发未能实行统一的标准,再加之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是各自向软件开发商购买的,而软件开发商并没有从统一标准这个角度出发,甚至,有的软件开发商还别出心裁地搞出各自的特色,结果使会计电算化所用财务软件比较混乱,就是同一行业不同的单位使用的财务软件也不相同,由于不同的财务软件,其特点不一样,我们不谈其他的,就从数据接口、使用方法上就明显地看出不同的财务软件就不一样,从而导致了报表汇总、数据查询、数据传输的不方便。而在某些会计电算化搞得好的国家,基本上是通过行业会计协会制定统一的财务软件标准,甚至某些国家就直接通过政府行政手段规定哪些行业必须使用哪种财务软件。这样国家的有关经济管理、监督部门就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网络进行财务检查、专用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分析,单位也可以利用网络及时地进行财务报告的传送等。

    四、财务资料共享性差

    会计电算化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将会计主体的财务资料使得各有关方面能够获得及时的共享。而目前,有许多财务软件开发商为了降低开发成本,往往在财务软件的开发上只注重经济业务的核算,未考虑财务资料的共享。另外,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在购买财务软件时,往往也是只考虑财务部门工作的需要,没有从整个单位信息管理的角度出发。结果导致单位已经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财务部门用于电算化的微机未能与单位内部其他部门进行信息连接,单位其他有关部门不能有效地共享财务部门的会计信息。政府的有关经济管理、监督部门更不能直接从特定的网络上得到该单位的会计资料,不能真正满足信息时代对会计信息传输和处理的要求。因此,一方面软件开发商要多推出一些成熟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另一方面单位在购买财务软件时,也应用发展的、全面的角度出发,发挥会计电算化的最大化功能。

    五、匆忙甩帐

    甩帐是指会计主体实行会计电算化后,直接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进行财务分析等,从实行会计电算化之日起就停止手工记帐了。但这是建立在会计电算化达到一定程度基础之上的,有些地方的财政部门为了防止出现匆忙甩帐曾明文规定: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要甩帐,需经财政部门或财政部门委托的社会中介机构验收确认后方可。但是,不少地方财政部门为了鼓励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采取了由单位自行认定的办法,但基本上都明确提出了:若因匆忙甩掉手工帐而发生重大失误的,将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可是不少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却错误地认为,实行会计电算化就立即不用手工记帐了。对此,我们各级会计管理机构一一财政部门要对其进行验收,帮助单位认识到盲目甩帐的危害,在甩手工帐之前一定要慎重考虑,按照财政部门制订的规定,在确认确实可甩帐的情况下再决定甩帐。

    六、重视财务软件的技术性,忽略其实用性

    目前,许多单位在购买财务软件时,往往喜欢买最先进的产品,而忽略了企业自身的情况和需求。现在的会计电算化市场中新概念很多,“网络财务软件”、“会计信息化软件”、“在线财务软件”等等。有不少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在选择财务软件时,往往也是只听冠名,而未能结合单位自身的需要,如果光考虑财务软件技术的先进而忽略了自身的情况,一方面将会导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反而因财务软件的复杂难以操作,结果事与愿违,而影响了本单位会计电算化的进程。

    七、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安全隐患较大

    目前,我国不少地方对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安全性重视不够。纵观我国目前会计电算化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自行开发或委托开发的软件在开发和设计中,开发和设计者未能全面、科学地考虑,结果所设计的财务软件与实际会计工作相脱节,导致常常出现差错;二是由于会计电算化的具体操作者,未能按照一定程序操作,导致会计资料的丢失或错误的出现;三是一般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财务人员对计算机病毒的侵入防范意识不强,再加之对利用计算机犯罪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基本上未能采取有效防范病毒和“黑客”的侵入;四是会计档案形成和保管过程中存在风险。主要是目前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其会计档案一般是通过针式打印机打印出来,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后,字迹往往会褪色,达不到规定的保存期限后,字迹就难以辨清。对此,一方面可采用激光打印机打印,另一方面可采用电子帐簿的形式来弥补其不足。

    八、对会计电算化作用认识不到位

    财政部明确规定到2010年,全国要有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会计电算化,但在不少地方,会计电算化的进程很不理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会计电算化的作用认识不到位。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管理部门未能将其摆到应有的位置,基本上认为会计电算化是单位本身的事,财政部门不要干预,因此,未能进行有力的推动;单位的领导者认为会计电算化就是买台微机给财务部门,手工记帐与微机记帐一样的,只不过用微机打字记帐清楚,打出的帐比手工记的帐好看一些,搞不搞无所谓;单位的财务部门的人员中也有不少人错误地认为实行会计电算化只是一个形式,以至于有些单位花钱买了软件却没有真正使用。实现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记帐技术的革命,而且对于会计学科本身也是一次大的革命,可以使会计人员能从繁琐的记帐、算帐、报帐的苦海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资金管理、资金分析、资金评测中,进一步深化会计职能。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通过电算化对本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预测、分析,为科学的决策提供可靠的分析数据,促进单位经济业务的发展。

    九、会计电算化市场秩序不规范

    会计电算化市场秩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财务软件市场,另一个是会计电算化的人才市场。前者的不规范主要表现在:目前部分从事财务软件销售和的公司往往只重视自身的经济效益,追求量的突破,而没有真正在服务和技术上狠下功夫,致使部分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由于购买的财务软件不合格,经常出故障,但出了问题又无处问,没人管,起诉由于合同未讲明,销售商和开发者说会计电算化操作员操作不规范引起的,无人鉴定,这既极大地挫伤了会计人员使用电算化的积极性,又严重地影响了会计电算化事业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出一些具体法规,加强对财务软件销售公司和开发商的管理,进一步规范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后者主要表现在会计电算化人才管理的无序。一是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市场的混乱。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计算机、管理学、会计学、信息学于一体的边缘学科,不是任何机构、任何人都能开展进行会计电算化培训的,而目前大多数会计电算化培训单位,聘请个计算机教师对要实行会计电算化单位的会计进行计算机等级培训,这明显的与会计电算化操作的要求有较大差距;二是会计电算化教材良莠不齐,目前图书市场关于会计电算化的教材很多,但是翻开这些教材不难发现,高质量的教材不多,不少教材是相互抄袭的,有的既无理论性,也无实用性,看了真会使人误入歧途;三是会计电算化人才的管理无序。一个合格的会计电算化人员应是一个复合型人才。他要既懂会计又熟悉计算机,因此这类人才相当少,市场需求较大,由于未能进行有效的管理,造成这类人才的随意流动,一旦随意离开则就影响了这类人才所在原单位的正常工作,因此,既影响了单位培养这类合格人才的积极性,又严重影响了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