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学分析范文

经济学分析精选(九篇)

经济学分析

第1篇:经济学分析范文

【关键词】经济学 经济思想 渗透

从国内经济市场来看,特别重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想得到有效实现,培养经济人才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学者经研究表明: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渗透经济思想有助于教学的优化,有助于经济学教学改革进程的推进[1]。鉴于此,本文对“经济学教学中经济思想渗透”进行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作用。

一、经济思想为何要渗透于经济学教学中

众所周知,经济市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反而瞬息万变的趋势非常明显。因此,倘若经济学教学内容及方法不能及时更新,则会大大降低教学质量,进而使经济学人才的培养受到极大的阻碍。而经济思想注重学生敏锐的洞察力的培养,同时能够及时树立危机意识,显然将其渗透在经济学教学中具备非常显著的优势。基于整体层面分析,本人认为经济思想渗透于经济学教学中是由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一)经济市场变化因素

上述已经提到,经济市场瞬息万变,倘若经济学教学方法及内容更新不及时,则教学工作便失去时效性。而经济思想危机意识强烈,渗透于经济学教学中,能够促进学生获取具有时效性的知识,同时掌握解决经济市场危机的方法,显然这对经济学教学的活性的提升是具备推进作用的。

(二)经济学教学自身因素

经济学教学自身存在的一些因素,也促使经济学教学必须发展变动及改革,这样才能够使经济学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比如,现行的经济学教学往往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显然这大大抑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同时也难以获取具有时效性的经济学知识[2]。而经济思想的融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为经济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良机。

二、经济思想渗透于经济学教学中的价值作用分析

在上述分析过程中,认识到将经济思想渗透于经济学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本人认为,要认清其必要性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其在经济学教学中的价值作用加以掌握,这样才能够为经济学教学渗透经济思想的实现提供有效凭据。从整体层面来看,经济思想渗透于经济学教学中具有以下作用:

(一)有助于经济学实用性的提升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同时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潜在一些风险。风险的存在既然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倘若能够制定风险预警方案,充分解决、规避风险的条件下,便能够促进国内经济继续稳健发展。经济学教学是培养经济学人才的重要途径,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融入经济思想,便能够使学生具备危机意识,学习如何经济市场潜在问题,显然这将有助于经济学实用性的提升,与此同时使经济学教学更具有效性及科学性。

(二)有助于经济学课程内容的优化

在传统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较为明显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这是由于经济学教学自身存在的局限性造成的。而渗透经济思想,则更容易让学生分析当前经济市场现状,针对经济市场的潜在问题、发展动向进行分析,显然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传统模式下经济学教学村子啊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与此同时,经济思想的渗透,还有助于教师优化经济学教学课程,更新教学内容,进而为经济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良机。

(三)有助于推进经济学教学的深化改革

对于经济学来说,属于经济领域中的一项产物,而经济学教学是培养经济学人才的必要条件。纵观各大高校经济学教学工作,其时效性并不高,比如潜在的经济学教学资源更新不及时、教学方法不合理等问题非常明显。与此同时,由于经济学这门学科自身也存在局限性,这样便使得需全面推进经济学教学改革。而经济思想的的渗透,则能够为经济学教学改革工作的推进起到正面作用。更新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教学改革的实现,均需要依赖经济思想的渗透[3]。总之,经济思想渗透于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有助于推进经济学教学的深化改革。

三、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经济学思想渗透于经济学教学中非常有必要,一方面是受到经济市场变化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到经济学教学自身局限性因素的影响。与此同时,还认识到将经济思想渗透于经济学教学中具备多方面的价值作用,包括有助于经济学实用性的提升、有助于经济学课程内容的优化以及有助于推进经济学教学的深化改革。总之,经济思想在经济学教学中的渗透价值作用显著,相关教学工作者需对此充分重视起来。

参考文献:

[1]王晓娜.谈高等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02.

第2篇:经济学分析范文

    ■法经济学的概念和理论核心

    法经济学是运用有关经济学的理论、方法研究法学理论和分析各种法律现象的学说。由于是交叉学科,从法学角度来说,可将其译为“经济分析法学”;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可将其译为“法经济学”;从其他学科的角度来说,可将其译为“法和经济学”或“法与经济学”。法经济学正因其研究方法的独特性而成为一独立的法学流派。它不仅涉及到有关法律价值等具有法哲学意义上的法学理论问题,而且涉及到具体的法律问题和几乎所有的部门法领域。

    法经济学理论的核心在于,所有法律活动,包括一切立法、司法以及整个法律制度事实上是在发挥着分配稀缺资源的作用。因此所有法律活动都要以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即效率最大化为目的,所有的法律活动基于此论断都可以用经济学的方法来分析和指导。在西方国家,很多人曾经片面地认为法和法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公平或者正义这样的问题,而经济学所要解决的则是效益问题,即如何有效利用资源、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经济学本质上是实证科学,注重数据分析。而法律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人的行为难以作定量分析,因此人们以往极少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去分析法律制度。但20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律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开始认识到法律与经济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法律的经济分析在可能的条件下不仅是定性的,而且是定量的,从而使人们可以比较精确地了解各种行为之间经济效益的差异,进而有助于改革法律制度,最终有效地实现最大程度的经济效益。

    ■法经济学的理论发展

    在古典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研究仍大量涉及社会制度问题,因此对于法律问题的研究并未中断过。19世纪中叶,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他认为:“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而已。”有人称马克思主义的法学理论为“经济学研究的法理学”。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研究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的还有贝卡利亚、边沁、亚当斯密以及康芒斯,但经济学与法学的真正结合始于20世纪30年代。在经过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反思后,各国政府不得不大力运用法律手段来对经济进行干预与控制,这使得法律与经济的关系变得十分密切,迫使法学院对教育课程进行改革,以培养了解经济学的法律人才。由于时值美国采用反垄断法来对市场进行干预,芝加哥大学法学院开设了反垄断法的经济学分析这门课程,经济学成为法学院的正式课程。这个项目最终演变成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的“法经济学项目”。1958年,《法经济学杂志》问世,它的创办是“法经济学运动”的里程碑。

    罗纳德。科斯教授是法律经济学初创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也是法律经济学的学科创始人。他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科斯定理”。“科斯定理”告诉人们,私人之间的交易在谈判、签约、监督执行过程中会产生相关费用,即交易费用,同一交易过程在不同的法律制度框架中进行时,所涉及到的交易费用是不同的,过高的交易费用将对私人交易形成障碍,从而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有效的法律制度安排能够节省私人交易的费用,减少私人谈判达成协议的障碍,有利于资源配置结果的改善。因此,“科斯定理”通过引入“交易费用”这一核心概念,将法律制度安排与资源配置结果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法律问题奠定了基础。

    以波斯纳为主要代表的经济分析法学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后,成为最具感召力的法哲学流派之一。波斯纳认为,所谓法律经济学是指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主要是运用价格理论或微观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博弈论及其他有关实证和规范方法,考察、研究法律制度的形成、结构、过程、效果、效率及未来发展的学科。它既以人类社会的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又以经济理论和方法为其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故而分属于法学和经济学,成为它们的分支学科。

    归纳科斯以来整个法律经济学理论,其核心在于所有法律活动,包括一切立法和司法以及整个法律制度事实上是在发挥着分配稀缺资源的作用,因此所有法律活动都可以用经济的方法来分析和指导。法律经济学讲的是用经济学的方法和理论分析法律的形成、结构效果、效率及发展的学科。对法律分析最有用的经济学分支是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常被定义为研究有限资源如何在相抗衡的各种目标之间进行选择的学科。从理论上讲,凡是理性的东西都可以用经济分析的方法来加以分析和解释。经济分析通过收益、成本的差额来确定最有效率的行为方式和制度模式。正是由于经济学的技术优势使之向其他社会领域的扩散成了大势所趋,学者们发现将法学进行经济分析同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法经济学要增强具体实用性

    法经济学发展到今天,已使法经济学对法律制度问题的研究基本上覆盖了整个法律领域,包括民事、刑事和行政程序;惩罚理论及其实践、立法和管制的理论及其实践;法律的实施和司法管理实践;以及宪法、海事法、法理学等各个方面。一方面,法经济学可以很好地解释许多立法背后的基本政策目的,使立法得到更为广泛的接受和认可;另一方面,法经济学却难以对具体的案件审理提供一致性的指导,不能据此使相同或相似法律规范下的权利和义务得到相同或相似的裁定结果。

    要使法经济学研究具有实用性,必须运用跨学科的方法,它应同时包含对经济理论和一系列相同或相似案件的分析,将经济理论和法律案件的分析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就像在一般的法律案件分析中那样,抛开经济学的理论、假设和模型,在个案中考虑风险的存在,只在个案而不是一系列相同或相似的案件中考虑经济学理论的适用,从而在对一系列相同或相似案件进行的经济学分析中找到这些案件的规律,使这些案件的裁定具有法律上至关重要的一致性和可预测性。

    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一是该方法采用涵盖绝大部分民事责任的侵权和合同策略理论;二是将经济理论和法律当做各自独立的对象,分别展示它们的逻辑构成;第三,不是只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而是对一系列案件同时进行法律和经济学的分析,以展示它们在这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运用中如何相互关联,以及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如何被运用来决定具体案件的裁定结果,并比较两种结果之异同。法经济学原理和实证研究告诉我们,法律方法和经济方法虽有差异,但常常会得出相同的结论。就同一个法律规则而言,法学家维护的是公正,经济学家维护的是效率。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经济方法和法律方法常常是殊途同归。我们过去将公正作为法律的价值标准,今后,我们在坚持公正标准的同时,效率将成为法律改革的目标。

    ■我国应充分重视法经济学理论

    近年来,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法制建设碰到了一系列需要法学家和经济学家共同努力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了探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人们在深入研究中国实际情况的同时,也开始注意吸收经济分析法学的有关理论。法经济学的研究在不断推进着,这种状态发展的最后结果将革新中国传统法学。

第3篇:经济学分析范文

关键字:经济学分析;经济适用房;内在问题;解决措施

由于经济适用房政策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建设经济适用房的原有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容易导致寻租腐败问题。因此,要充分发挥经济适用房的功能,帮助低收入群体解决住房问题,不仅需要市场的调节作用,还需要国家采取一定的措施,如制定国家低收入的标准,把经济适用房切实分配到低收入群体中去,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寻租腐败现象的出现。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居民住房的供需矛盾,满足了部分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要,从而提高了我国整体的居住水平。

一、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经济适用房内在问题

由于经济适用房自身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包括经济适用房在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政府在监管和规划经济适用房时遇到的问题。下面我们主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来详细分析一下经济适用房内在问题:

(一)基于经济学角度分析经济适用房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经济适用房作为我国为解决城镇低收入收入人群住房问题的一项工程,经济适用房的开发与建设关系到城镇人民的生活状况,因此对经济适用房进行很好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当前的经济房的开发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经济房的建设需要政府和建筑企业的有力合作,然而在当前的经济适用房的开发过程中两者却抱有不同的目的,政府是为完成国家相关政策,建筑行业则是为了获取最大利益。经济建设房的建设靠政府的拨款来补贴建筑费用,建筑企业又要从其中盈利,因此在经济建设房的开发过程中两者都没有从解决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入手,使得经济适用房的开发步履维艰。难以达到国家预期的效果。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得不到解决,从而在国家经济建设中也会出现比较混乱的因素。

(二)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政府在监管和规划经济适用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政府在规划和监管经济适用房的开发过程中提出了很多的优惠政策,如免收土地出让金、开发贷款优先拨放和免收一些税费等,把经济适用房的开发权出租给开发商。这就涉及到经济学中的寻租理论。所谓的寻租理论主要是指人类社会中维护既得利益或者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配的非生产性的经济利益活动。在现代社会中一般都采用一些行政和法律手段对既得经济利益进行再次分配。政府作为这一行为中的主要负责机构,在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规程建设过程中应该经济合理的计划,对投标的建筑企业的施工过程进行有力的监管。然而在当前的很多地方政府却没有起到这一作用,他们对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没有进行全面的规划,从而导致建筑用地较为混乱;另一方面,对相关工程缺乏有力的监管,很多建筑企业在建设经济适用房的过程中出现很多偷工减料的现象,影响了经济适用房的质量。

二、针对经济适用房存在的问题提出的相关建议

任何政策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我们应该认真分析政策本身存在的不足,从而找出解决办法。针对上述经济适用房政策自身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改革经济适用房投标体制。在委托合同中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一些激励约束措施,从而帮助解决经济适用房在开发中遇到的问题。政府在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建设中应该健全相关的投标机制,采取先进的投标机制,改变原有政府控制的运作方法,实行市场化运作方式,从而减少不正当竞争行为,更好的促进我国房地产事业的发展。政府拥有对经济适用房承包给建筑企业的权利,因此政府在工程招标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把好质量关,抱着全心全意为老百姓谋福利的思想做好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因此在招投标过程中政府应该在保证建筑企业合理盈利的同时还要保证经济适用房能得到很好的开发。

第二,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是为了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解决这一问题上还显得不是十分的完善,有时会表现得捉襟见肘。为更好的解决当前住房问题,相关部门应该健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让我过的经济体制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经济适用房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的同时,还应该健全相关的经济房建设的监督机制,防止在经济房开发和建设过程中的不合法现象的出现,对不合法的行为给予严厉的制裁,从而促进经济适用房建设的正常进行。同时为了保证我国的经济建设能够稳步前进,相关政府部门还应加大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监管力度,在保证不违背我国宏观经济建设的条件下,让我国的经济稳定快速的发展。

三、总结:

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是当前我国一项重大的决策,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保证国家经济全面发展的同时,解决相关低收入人民的住房问题,其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安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尽快解决在经济适用房的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为更好的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为保障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新宁;城市经济适用房政策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06年25期

第4篇:经济学分析范文

关键词:市场经济;宏观经济学;影响;稳增长

1宏观经济学之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2014年底,“首届中国宏观经济论坛”顺利举办,论坛上就主要围绕“新常态下经济增长趋势及成因”展开讨论,深度思考了我国若想实现经济稳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其中还谈到了社会经济深化改革、宏观经济政策包容性、国民经济发展可持续性创新等等内容。众多学者专家也希望通过这些创新型思维主题导向国家经济向前发展,满足经济新常态背景宏观经济学背景下宏观调之于我国市场经济增长趋势的有效干预。实际上,我国目前依然还处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初级建设阶段,对于市场经济的理解尚且不深。所以在利用宏观经济学阐述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前景的过程中,客观讲是取法完善的建设思路的,包括对市场经济的调节手段也相对匮乏。在如此背景下,国家政府才开始积极思考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的趋势与原因,学者与专家才会利用论坛契机讨论宏观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主要影响。它就希望依靠宏观调控帮助我国追赶发达国家,并针对我国所存在的公有经济理念加强宏观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主导影响作用,最终促进全中国社会的共同富裕[1]。

2宏观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主要影响

在宏观经济学中就提到了宏观管理主要应该采取投资驱动,围绕工业主导,拉高政府投资份额比重。在这里,政府调控与干预对市场所产生的作用十分明显,这一点上我国是明显区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的。举个例子,在美国联邦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他们就主要以消费作为主要驱动,围绕服务业主导展开投资份额分析,一般情况下投资份额主要在私人资本家领域展开。反观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快速,虽然在建设进程中还存在诸多不足,但在近年来广泛借鉴西方国家相关经验后已经有所突破,积累了一定的市场经济发展经验。为此,我国需要在宏观经济学指导下建立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架构,统一完善市场环境,充分适应国家地域空间差异较大较明显这一问题,也考虑到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问题。另一方面,在分析宏观经济学相关内容的指导性与管理性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市场管理模式进行相互比较,必要时还应该建立静态模型,并时刻注意模型中所存在的弊端问题,结合弊端问题对其宏观调控方法进行分析。对于我国来说,在套用国外宏观经济静态模型的过程中应该结合过去国家经济过热的经验教训展开深度分析,客观判断宏观经济的优势内容,虽然说当前的说法无法统一且缺乏共同研究基础,但根据我国对投资、消费与政府财政支出、进出口量等等因素的现状来看,还应该基于不同经济体对所有指标因素进行针对性分析。举个例子,目前我国GDP的影响因素中有60%左右是通过国内外投资带动的,而消费对其所产生的影响占据另外40%。不过在美国,该结果却恰恰相反,它的投资自由流动会受到政府干预及限制转化为私人投资,而私人投资则会被政府投资所替代。所以综上所述,在宏观经济指导下市场经济对GDP增长因素的影响还是存在诸多区别的,投资与消费两种经济拉动模式会共同影响经济发展,并将这种影响不断放大,最终造成质变区别。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前我国的投资企业、金融部门与各个行业都会因宏观经济而产生变化,这就是宏观经济学对市场经济的另一种影响形式。举例来说,西江当今的产业结构与能源利用效率之间存在微妙关系,在宏观经济学指导下,像某些高耗能行业诸如基础材料工业、能源工业等等会出现宏观经济调控问题,而这一问题也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投融资项目实施。在这种情况,为了避免宏观经济对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冲击性影响,规避企业自身所出现的资源配置扭曲局面,就必须思考基于消费领域有效控制自身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微观经济结构,包括消费结构、消费倾向性等等,思考国民经济发展背景下宏观经济调控对企业内外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再者,我国社会企业也应该清晰认识到在宏观经济管理过程中企业包括行业内是可能存在诸多不合理的产业经济结构问题的,为此我国需要基于宏观政策取向将企业微观经济需求面转向供应面,基于长期制度性因素来优化新常态经济发展背景下的经济结构内容优化,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传统的要素驱动逐渐向创新要素驱动转化,利用宏观调控下的企业经济与市场经济稳增长刺激企业技术进步,利用政策长期调配企业的专属管理政策,实现企业基于宏观经济学指导下的供给角度“经济结构持续调整”[2]。

3结束语

第5篇:经济学分析范文

“经济学数学化”的第一层含义是指将数学的思维方式能动地运用于经济学,促使经济学不断实现质的飞跃。从人类认识史的角度来看,数学是人类理性思维的基本形式。只有理性思维才能产生重大突破。爱因斯坦运用数学思维推演出许多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完全体验不到的、不能理解的结论。他创立的相对论大大打开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随着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日益虚拟化,经济现象也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愈益不能直接地感觉,愈益需要高度抽象的数学来描述。只有在广泛的数学工具的基础上,经济学才能摆脱经验主义,摆脱仅仅依靠有时不甚可靠的经济学家的直觉来得出结论。我们认为,数学思维方式的演变在推动经济理论的变革中同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不仅为经济学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更为深刻的意义在于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学家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角度和理念,使他们对经济问题的本质产生了全新的看法。

比如使用概率统计中的分布、期望和方差来刻划风险与不确定性,大大加深了人们对未知事件的认识,现代保险理论和金融理论由此导源。马克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以及布莱克和斯科尔斯提出的期权定价模型是在较强数学框架下得出的,现已成为金融工程学的基础,后人称其为“华尔街的两次数学革命”。我们注意到,数学的发展不仅表现为量的积累,而且还表现为质的飞跃。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从必然数学到随机数学,从明晰数学到模糊数学,既是数学史上的重大转折,也是人类对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它不断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使人们的思维和行为具有时代的特征。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历史演变为线索,把数学向经济学的渗透放到数学史的背景中考察数学对经济理论的突破与创新所起的动因作用,就会发现数学发展的每个阶段对于经济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或是提供了新的经济思想,或是使原有的概念体系得到改造,或是将其研究范围加以拓宽,或是用抽象的、严格的数学语言将原有的理论表述得更为精致,从而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原貌。“经济学数学化”的第二层含义是,经济学理论的存在方式也应当向数学靠拢。在数学中,未经证明的命题是不能作为定理而存在的。在尚未经过统计检验之前,理论观点均是以“假说”形式出现的。可是,在传统经济学中,理论被看成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这样,就把真理绝对化了。

恩格斯说过,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假说”作为一种理论抽象,它是一系列命题的组合,其内容需要历史、现实和有关学科的证明。可以说,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从来都是围绕“假说”进行的:它的理论研究,主要是用严格的数学方法证明一种假说;它的经验研究,主要是用统计数据和经济计量模型检验一种假说。另外从经济学的论证方式来看,也应当仿照数学理论,首先要建立理论模型。而构建一个理论模型需要有三个相应的子环节:前提假定、逻辑推导、导出假说。理论模型是对影响某一经济现象的若干变量之间相互关系进行系统表述的逻辑体系。影响经济现象的经济变量可能很多,理论模型就是对其中关键变量的相互关系的系统表达。理论模型的好坏主要看它能否抓住影响事物的关键变量,并且简单明确;从数学的角度来看,既简洁明了又能概括关键变量的相互关系的模型就是好的。“经济学数学化”的第三层含义是,在经济学的论述和交流中,从使用文字语言转变为使用数学语言。数学语言是最严格的逻辑形式,尤其是数学表达的逻辑简单明了、无歧义,容易被证实或证伪。在科学史上,许多争论都源于没有明确给定讨论的前提条件或者潜在的假设模糊,用文字语言表述却难以发觉,造成“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局面,若要解决这些争论,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数学语言。这就可以避免那些无意义的争论,这无疑将提高学术交流的效率,有利于经济学的积累与发展。综上所述,“经济学数学化”是指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论证方式和语言形式,对传统经济学进行一番改造。这是一个渐进的、非显化的历史过程。

从目前来看,经济学的数学化还远远没有真正实现。因为真正实现“数学化”需要具备两方面的基本条件:一是数学自身的发展,特别是非构造性数学的发展足以适应经济学的复杂性要求;二是从经济学的成熟程度来看,不仅需要达到可以建立理论的水平,并且具有与作为形式化条件的数学语言高度通用性相适应的逻辑简明性。因此,一些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充其量只能算作经济学“数学化”的一个方面,而和从本质上来理解的“数学化”不是同一个概念。我们认为,数学化很可能是人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也许这是一条人类走不到尽头的路。但是,每一步新的探索必将使人类对经济学增加新的认识和理解。

数学化促使经济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现代化,中国的经济学也要现代化,而“倡导科学”则是现代化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科学与理性是经济学赖以建立的内在尺度。经济学的科学化体现在弘扬科学精神和运用科学方法两个方面,而数学化则是促使经济学科学化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通过数学化达到科学化才有可能实现经济学的现代化。

1、数学化体现科学的理性精神

数学化与科学的理性精神是一致的。西方经济学所表现出的科学理性精神在于,它是建立在一个几乎为所有的西方经济学者都承认的基本假设之上的,这个假设即“经济人”假设。所谓“经济人”,就是指那些行为合乎理性的人。由于经济人在行为上是理性的,当他面临若干不同的机会时,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利益的那一种,即追求最大化利益。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公共选择学派将经济人假设推广到政府部门,认为政府也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经济人追求的最大化范畴已经无所不包,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领域由此大大拓宽,新制度学派、公共选择学派等不同学派只是在论述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经济人假设实质上成了一种经济分析方法,即最大化分析。在新古典经济学中最大化分析得到了直接的应用和淋漓尽致的发挥,新古典经济学建立了各种行为函数,进行了精确的量化分析并联合求解,得出市场一般均衡体系“阿罗—德布鲁模型”。最大化分析是一个约束条件下的极值问题,总是与一定目标相联系的。为了论证最大化分析与科学理性的一致性,下面举例说明。比如,对于厂商来说,在他所能支配的资源限度内,他总是希望成本比较低,利润比较大。从亚当•斯密以来,其后的经济学家则运用边际的思想更精确地将利润最大化原则表述为边际收益(MR)与边际成本(MC)相等。这个表述几乎解释了厂商的一切行为。

例如,为什么厂商那么不具有人类的同情心而解雇工人;为什么工人的工资是由他们的边际产出决定而不能够再提高;为什么在一切生产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厂商不追求最大的产量而任其资源的闲置;为什么厂商能有一个自我约束的本能机制而不任意扩大投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的公式是套用微积分求极大值的方法得出的。假设变量R和C分别代表厂商的总收益和总成本:它们都是产量(q)的函数。又设厂商的利润为π,则π=R(q)-C(q),只有当利润π达到最大值时,厂商才处于均衡状态。这就是说,能使π达到最大值的q便是厂商处于均衡状态时的q。一旦找到了q的数值,就可以把它代入需求方程来求得p(价格)的数值,即厂商处于均衡状态时的价格。现在的问题是:在什么数值的q之下,π的数值最大?按照微积分原理,使π为最大值的必要条件是:dπdq=dR(q)d(q)-dC(q)dq=0,亦即dR(q)dq=dC(q)dq最大化问题的古典方法的主要特性是:假设目标函数在一个极大或极小点处有一个等于零的连续的导数,这在经济学的边际分析中称为一阶条件;数学规划和对策论已经把最大化的讨论扩大到约束条件为不等式,扩大到目标求极大化极小值和极小化极大值的情况。实际上,数学中所有关于求极值和最大化的理论,都适用于分析各种各样的最优经济效果问题;而很多求极值的数学理论和概念,也只能在最优经济效果问题中找到原型。

2、数学化有助于经济学实现科学化所必备的三项条件

一般说来,理论体系是一个由概念、判断经过逻辑推理而形成的逻辑系统。这个逻辑系统被经验证实之后,才能成为知识累积性体系的一部分。因此,经济学要想成为科学的理论必须具备以下三项条件:逻辑一致性、可检验性和可积累性。逻辑一致性是科学理论的重要特征。理性思维之所以必须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主要是为了防止在思维过程中出现有自相矛盾或理论观点之间前后不一致的现象,即保持理论结构本身的自洽性和内在整合性。经济学理论是用来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几个主要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套逻辑体系,理论的创新来自对新现象的分析或对旧现象的解释,那么新的经济学理论的构建就要严格遵守形式逻辑内部一致的要求。否则,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就无法说清楚。因此,理论或假说在接受经验事实的检验之前往往应当先接受逻辑的检验。一门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是拥有逻辑一致的理论框架。如果确认经济学是一个在经验事实基础上抽象的逻辑系统,由于所有逻辑语言总可以用符号语言来表达,而数学语言也是一种符号语言。那么,采用逻辑方法的理论体系能够用类似于数学的语言加以表达则是顺理成章的。因为数学具有逻辑的本质,也是对逻辑的发展和延长。所以,我们能够以逻辑为中介来论证经济学的数学化是可行的。目前,利用数学模型来做逻辑推论在国际经济学界是一个潮流。一种理论或假说只有具有可检验性才能成为科学,如果不具有可检验性,就无法判定其真伪,也就不能成为科学。作为一门实证的科学,经济学总是要对客观现实做出解释,所要解释的经验事实若与理论假设相一致,就是不被证伪的,这个理论暂时就可以被接受;如果经验事实与理论假设不相符合,经济学家就必须重新审视经济理论:修改假设或者加入新的解释变量,从而使理论与现实相符合。这种重新审视的过程,往往就是经济学发展的过程。

一个有影响的经济理论,通常是从试图解释一个对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但未为现有理论所解释的现象或谜题开始,然后从“人是理性的”这一被所有学者共同接受的基本假设出发,加上一些重要的限制条件,导出能够解释这个现象或谜题的逻辑。从方法论来说,一种社会现象往往能用不止一个内部逻辑一致的理论来解释;同理,一个理论模型只要变换一两个限制条件,就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到底应该接受哪个理论,只能根据经验资料的检验加以取舍。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现象面前,以往的经济学家大都直接使用人脑对材料进行综合、归纳和推理,所得出的学说虽然有较高的抽象性,但是逆反性(即由学说返回实践的能力)却很薄弱。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人们终于找到了经济计量模型方法,借助数学和统计学等“无机”方法来代替人脑的“有机”思维过程。经济计量学中的许多统计方法便是适应经济学的需要而建立的。经济计量学应用这种方法首先根据经济理论和有关的经济信息建立模型,并对模型中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测定,然后将模型的结论同现实世界相比较,以此来决定理论是成立,还是予以修改或者应当抛弃。经济计量方法所基于的理念是“让数据讲话”。由此可见,经济学的数学化为经济学的可检验性提供了可能。经济理论具有科学性的另一特征是可积累性。作为讨论问题的前提,我们把科学视为一种“系统探索”而非一组预先指明的专业知识。威廉姆斯曾给出了这样的定义:“科学是系统(可靠)的知识有组织的积累,其目的在于理性的解释/预测”。在上述“科学”的定义中,知识的“有组织的积累”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当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具有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时,才有可能实现积累性知识的增长。试想,如果每个人都另起炉灶搞自己的一套,知识积累是难以想象的。为此,就需要在学术竞争与相互信任的机制中,加强经济研究的分工与合作。个人的名分是在同行们的文章的索引中体现出来的。西方经济学家为什么可以在一个小而细的问题上安身立命?因为他的成果只要被许多人引用就是被认可。按照这种规则,当我们在注释中标明某人某作品的时候,不仅证明了前人的贡献,而且同时说明了重复研究的无谓。更重要的是,某种理论一旦被接受而成为“公共物品”,它便注定了自身要被超越与发展的命运。

宏观经济学是变化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在新的模型、理论不断涌现的同时,原有的曾经被普遍接受的理论又一次次被人们拿到新的条件下来分析,用新的数据来检验。这种生机勃勃的现象也说明了宏观经济学有许多课题有待探索。当然,这种发展并非表现为理论结论的简单否定与贬斥,而是反映在发展了的理论所涵盖的原有理论的某些成份。这样,科学理论的可积累性无疑再现了“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场景。在明确了知识积累对于经济科学的重要性之后,接下来的问题自然是:什么样的积累方式是最有效的?事实证明,数学的公理化方法能够提供这样的有效积累方式。“公理化”指将一个知识体压缩到一系列不证自明的公理,进而使用明确的规则从这些公理推导出所有命题(定理),即该知识体完全可由这些公理得到。它使得知识累积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过程,无需参考知识体以外的什么,仅仅使用逻辑规则来证明就够了。公理化方法是一门科学发展到成熟阶段概括整理众多零碎成果、构筑理论体系的工具。公理化体系本身决定了它有良好的开放性,能够兼容并包,随时可以吸收新的反对思想以完善自身。一旦经济学用数学的公理化方法组织起严格的分析框架,则语义的非惟一性就大大降低,分析框架本身的问题也更容易被证伪,从而加速了知识积累的过程。

我国经济学数学化的途径

长期以来,我国排斥对经济数学方法的应用。在“”横行时期,经济数学方法被贴上修正主义、资产阶级的标签,划为。随着“”的覆灭,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为了实现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在20世纪80年代初从国外引进大量模型技术用于我国的企业管理、战略规划等实际经济工作之中,出现了一股“模型热”。以经济模型为主要标志的数量经济学应运而生。数量经济学在我国出现直接受到西方实证分析方法的影响,它改变了以往经济学只注重定性研究而忽视定量研究的局面。比如,由诺贝尔奖得主列昂惕夫创始的投入产出法在我国得到了推广应用。国家统计局从1987年起,每隔5年正式编制和一次国家投入产出表。这一研究成果,对中国经济的应用研究,尤其是产业结构分析、技术进步分析、经济预测和经济效率变化分析等走向精确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再如,关于建立中国宏观经济模型的努力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为了参加联合国世界连接模型项目,中国社科院等单位于1986年研制成功中国宏观经济模型第一个版本,并被应用于由克莱因教授主持的联合国世界连接模型。1988年又成功研制了新版本。从1990年开始,正式运用不断修改和更新的中国宏观经济模型,每年在春(4月)秋(10月)两次对中国宏观经济进行分析与预测。定期和不定期向党中央和国务院报道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每年11月出版中国经济蓝皮书。至今已连续进行了十几年。此外,诸如经济周期波动的理论与政策研究,也对政府调控宏观经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适度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数量经济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是和传统的研究“范式”并存的。①但是,数量经济学长期与传统的经济学相互分离,并没有进入经济学的主流。除了传统观念的障碍之外,也和数量经济学一味强调方法导向,忽视“问题意识”有关。我们知道,任何科学研究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所谓“问题意识”是一种对所要寻求的解答的意向上的引导,是一种对潜在的可能提供解答的研究方向上的直觉。“问题意识”来自经济学家对现实的观察、体验与感受。

第6篇:经济学分析范文

关键词: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哲学分析

“循环经济”是最近几年国内学术和政策研究领域频繁出现的一个学术词语。国内学者对循环经济的理论进行了大量探讨,国家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但是,国内生态经济学界、环境经济学界以及主流经济学界对循环经济实质的认识至今仍存在较大差异[1]。为深入揭示循环经济理论内涵,部分学者从哲学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如,董艾辉在分析循环经济与中国传统哲学价值观一致性的基础上,指出循环经济是对近代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扬弃,也符合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2]。张连国等认为,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有二,即知识论基础与存在论基础[3]。崔胜辉等则从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在内涵和目标上一致性的角度,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和经济伦理观[4]。

应该说,从哲学角度探讨循环经济,既是对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丰富,也为哲学研究领域引入了新的研究课题。但从已有研究来看,循环经济的哲学研究在哲学分析与梳理上还不够全面和系统。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比较系统地分析循环经济的哲学内涵、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展望循环经济的未来发展。

1.循环经济的哲学涵义

1.1循环经济的产生、发展和目标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循环经济思想起源于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和质量的忧虑,也是对上世纪五六十年达国家工业化带来的环境后果的直接反思,主要针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这种对环境的忧虑逐渐变成一种全球性的反思,环境问题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我国从参加1972年斯德哥尔摩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开始加入这个行列。循环经济不仅反思工业化带来的环境破坏和资源耗竭,也积极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循环经济的目标就是提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说新的技术经济范式[5]。这种发展模式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强调通过生产技术与资源节约技术体系的融合,减少单位产出资源的消耗,节约使用资源;通过生产技术与环境保护技术和清洁生产相结合,减少生产过程中污染排放甚至“零”排放;通过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和再生利用,实现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通过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生态环境的永久平衡等。在经济层面上,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和经济运行方式,旨在实现经济增长、资源供给与生态环境的均衡,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和社会公平。它把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看成社会大众共有的、稀缺的自然资本,因而要求将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循环过程中参与定价和分配。它既要求改变生产的社会成本与私人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成本内部化;也要求改变环保企业治理生态环境的内部成本与外部获利的不对称性,使外部效益内部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哲学,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循环经济的实践性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无论是其思想来源和目标指向都是实践,循环经济的理论发展更是离不开实践,需要在实践中反复检验和总结。因此,循环经济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或者实践是循环经济的基础或唯一尺度。

1.2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符合马列主义的认识论和否定之否定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并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人的认识的发展总是从感性到理性;认识总要有一个过程,充满着复杂性和曲折性。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正完整体现了上述观点。首先,循环经济在特定时代产生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工业化以前和工业化的低级阶段,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消耗较少,还不足以使人类对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产生像今天这样的深刻后果。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环境和资源的产生足够大的冲击和影响时才可能产生循环经济思想。其次,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人类不可能一下子就认识到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内涵或全部规律,而且,认识的深化不可能脱离经济和历史发展阶段。最后,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能动的认识。这不仅仅停留于理论层面,也不是对实践的简单反映和被动认识,而是为了应用于实践,改造经济发展的模式。通过循环经济的这些特点,可以较好地理解当前在我国开展循环经济所遇到的种种思想障碍。比如,有人抱怨目前我国生产方式仍较粗放、环境破坏和资源消耗较大等。这是事实,但也要注意到,我们不可能脱离我国的历史前提来谈论这些问题。马克思主义者从来就不是先知先觉的智者,而是实事求是的实践者。在实践的过程中可能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但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关键要遵循规律,对自身发展方式进行反思和扬弃,最终解决问题。毕竟,在一穷二白的薄弱基础上搞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现成的道路和方法可以照搬。尤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经济起步、经济总量和人民温饱问题,难以为了保护环境从一开始就放弃经济和工业发展。

1.3循环经济的模式特征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联系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正是将社会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地探讨经济问题,或单纯采用经济手段分析解决问题。它要求综合考虑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公平与进步。循环经济深刻分析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对人与自然和谐模式进行大量有益的探讨。同时,将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作为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加以考虑,既注重分析经济生产领域各个部门、行业及其相互联系,又注重生产流程的各个阶段及其相互联系,还注重生产与生活两大部类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中的具体情况与相互联系,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地区之间、工业与农业、国内经济与对外经济等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方面的关系。循环经济在分析问题和提出对策时,也认识到单纯经济知识和经济手段的局限性,强调学科间的联合,强调经济社科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学科领域的统筹并重。

1.4循环经济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为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认识论基础。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范式,强调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代际公平以及国际视野,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的统一,既包含科学的逻辑推论,也汲取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正反经验;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态度,也体现了向历史、向子孙的负责态度。循环经济是在环境已遭受重大破坏、资源过度消耗的情况下产生的。根据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历史教训、现代科学和经济学的推断,如果这种趋势不加以阻止和逆转,造成的后果将不堪想象。但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的趋势并非不可逆转,通过循环经济的途径,人类完全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分析和对比揭示了人类对自身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2.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

循环经济的定义是目前国内学者争论的焦点,根本分歧主要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问题。笔者认为,只有解决本质属性问题,学科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加扎实,学科才能逐步走向成熟。本质属性问题解决了,相应的内在要求就容易了。前面分析的循环经济哲学内涵已为探讨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要求作了铺垫。

2.1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

笔者赞同齐建国教授关于循环经济的描述,即循环经济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是中国新兴工业化的最高形式,是通过制度创新建立一种新的经济形态[6]。齐教授认为,从技术经济学角度看,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微观上,按照著名经济学家乔瓦尼·多西的定义,所谓技术范式可定义为解决所选择的技术经济问题的一种“模式”。宏观上,技术范式可定义为社会生产主导技术体系的基本特征和程序模式。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形态对应不同的技术范式。在技术层次上,与传统经济活动的“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开放(或称为单程)型物质流动模式相对应,循环经济是“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再生化,核心是提高生态环境的利用效率,本质是生态经济。

笔者认为,在齐教授定义的基础上,还可从哲学高度对循环经济的本质属性作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人类社会总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演变,每个社会历史阶段都有与其相应的社会形态。因此,循环经济应是人类社会在特定历史阶段选择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者技术范式。循环经济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产生和发展,承载着特定的历史使命。可以预见,循环经济将对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进程起重大的历史作用;同样可以预见,循环经济绝不是万能的,不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技术范式的最高形态或终极形式。

2.2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

2.2.1特定的时空观念。在我国开展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政策研究,需要明确特定的时空观念。我国是一个具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21世纪开展循环经济,离不开立足自身现实发展循环经济。要花大力气研究我国的实际,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问题,只有实事求是才能胜利。同时,要对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的复杂性和曲折性有着足够的心里准备。

2.2.2统筹观点。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统筹的观点和系统的观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面临很多问题,但由于资源有限,只能统筹加以考虑。要把握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确定重点领域和优先发展领域,循序渐进,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2.2.3理论联系实践。发展循环经济要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以此指导实践,然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理论。如此反复,推动经济与社会向良性方向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实践的学科,循环经济理论和政策如果只停留在书本中、文件中、口头上,不能在实践中得以贯彻落实,循环经济的目标就会是水中月、镜中花。因此,必须贯彻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观点,尊重客观规律,努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同时反对把循环经济夸大化、万能化的倾向。

2.2.4公众参与。循环经济涉及全社会的各领域,离开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将难以成功。目前,我国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尚有待提高,特别需要在社会上进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启蒙,通过政府政策宣传,引导社会生产和消费观念。公众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觉醒将是循环经济得以贯彻落实并取得成功的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

3.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3.1系统的工作思想

发展循环经济特别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要立足现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五个统筹,制定系统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综合协调区域、行业和部门利益,以长远发展和大局为重,抓住主要问题,确定重点领域、优先领域和战略步骤。

3.2制度和技术并重

要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统一,既注重制度层面的政策设计,也注重技术层面的政策设计。加强对现有经济模式、生产技术与过程、管理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加强对项目立项进行充分论证以及项目中、后期的评估;加强对节能减排领域重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同时,开展大量调查,掌握循环经济的动态发展,及时研究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3.3建立长效机制

根据循环经济的不同参与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大学、公众等,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同时,探讨建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有效联系机制,完善政府考核机制和人才激励机制。

3.4自主创新与学习借鉴

既要立足自身国情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理论和政策,又要学习借鉴一切有益的国外经济、管理和政策实践的成果;既要发扬自主创新的精神,建立基本技术支撑体系,又要进行必要的技术引进和模仿消化。4.未来展望

发展循环经济是历史的必然。这个必然既凝聚着人类对自身处境的深深忧虑,也包含了对更高级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美好愿望。马克思主义认为,尽管过程往往充满曲折,世界一直是向前发展的。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有着自身发展规律,虽然当前还有很多争论,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将促使循环经济研究更快走向成熟。循环经济在中国已经启航,并将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进程长期相伴。尽管道路充满艰辛,但前途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李兆前,齐建国.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综述,《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2]董艾辉.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第20卷第1期.

[3]张连国.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东岳论丛》,2005年3月第26卷第2期.

[4]崔胜辉,洪华生,黄云凤.关于循环经济的哲学思考,《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0月号(下半月).

第7篇:经济学分析范文

[关键词]高校;扩招;经济学分析

1引言

始于1999年的这次高校扩招,既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增长,更为当时我国拉动内需、刺激消费这一经济政策提供了很好的支撑。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增长放慢,我国国民经济增长也受到影响,国际市场萎缩,国内需求不旺。国家企图通过刺激居民消费,扩大国内市场,但这一措施并无多大效果,于是政府将希望寄托于教育消费。高校扩招既有政府扩大内需的目的,也有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目的,既有学生的愿望,也有高校本身的愿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高校扩招也带来了诸多的不利影响,比如招生数目的快速增长给高校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另一方面高校师资队伍、基础设施以及管理制度的不配套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严重下滑等。因此高校扩招既有正面的作用,也有负面的影响,如何权衡其利弊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那么,政府应该进行扩招吗?或者说,政府扩招会增进还是损害社会福利?如果政府有权扩招,又是什么原因促使了近几年政府对高校扩招?扩招的度又如何把握?现在扩招是否适当?本文拟就以上几方面的问题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2政府干预高校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经济学将社会产品分为私人品和公共品。所谓私人品是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产品,在市场经济中,私人品的生产将是有效率的,政府不需干预。而所谓公共品是指那些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例如国防、教育、公路、路灯等产品。由于公共品存在着外部效应,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搭便车行为。如果排除搭便车的成本非常高昂,那么通过市场来生产公共品是缺乏效率的。由于在市场情况下生产者不能将生产产品的收益全部占为己有,产品的提供将比实际需要的要少。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教育,其目标是向接受高等教育的消费者传授进入社会各个职业领域就业或者满足入学者其他需求的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表面上来看,高等教育具有私人物品的竞争性和排他性特征,但同时由于它给受教育人带来了效益之外,还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外部社会效益,因此,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混合物品,具有公共物品的部分性质,也同样因为如此,政府干预高校是有效率的,是应该值得肯定的。另一方面,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安排是一种公共物品,存在搭便车问题。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一群人在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由政府法令引起的变迁。如果诱致性创新是新制度安排的唯一来源的话,那么一个社会中制度安排的供给将少于社会最优。国家干预可以补救持续的制度供给不足。理性的统治者必能矫正制度安排的供给不足(林毅夫,1989)。高校教育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必然也存在着外部性,如果任由其诱致性变迁,会导致供给不足,因此,政府的强制性变迁是必要的,这又为政府干预高校提供了一个理由。

3高校扩招的原因分析

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是以长期、持续、稳定地与经济协调发展为目的,以最大限度地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适应为准则,因此,它的发展道路受社会经济的促进和制约,反过来,教育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但高等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特别与国际上教育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因此需要我国高等教育有一个超常规的补偿性发展,在此背景之下,我国政府决定的扩大招生计划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及时的,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1999年扩招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可见扩招是有其必然原因的。具体说来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3.1反经济周期论的支持

反经济周期论是在教育产业化论争中涌现的一种激进的观点。所谓“反经济周期论”就是在经济处于低谷时,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采取“逆经济风向”行事,即经济越处于低谷,越应该发展高等教育,通过发展教育反过来调节经济周期。该理论认为:教育投入纯属于生产性建设投资,而不是消费性支出;教育资源要按照产业化方式进行经营,通过市场进行配置;教育不仅要满足市场或社会的需求,而且要对经济周期进行反向调节。这一观点由于暗合了二十世纪末高校大扩招前的中国经济形势,成为高校扩招的有力理论支持。经济学家也许正是基于以下的假设:到1999年,经济持续低迷已7个年头。应该是处于“谷底”,4年之后,也就是第一次扩招生的毕业期,经济应该彻底走出低谷,导致新一轮经济扩张期的开始。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必然增加对人才资源的需求,而这些扩招生正好派上用场。这样,高校扩招不但拉动了即期消费、延缓就业压力,也为经济的中长期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人才供给。总之,高校扩招的直接动力源于经济,而反经济周期论为它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反过来,高校扩招对一些激进的教育理论主张从实践上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并必将更进一步地推动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因此,高校扩招不但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3.2社会发展的需要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已经得到很大发展,各行各业都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这就需要更多的与之相适应的高层次管理人才。若仍施行低入学率的高等教育模式,在21世纪以人才为核心的科技和经济实力的国际竞争中,我国将会处于劣势,再则,由于高等教育的低入学率,绝大多数适龄青年难圆大学梦,我国又素有倾其家产培养下一代的传统习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家长们千方百计要让子女上大学。我国政府实施扩大招生规模的战略,这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对人才的培养和稳定,实现众多家长培养子女的心愿,对广大适龄青少年渴望接受高等教育,提高我国受高等教育人数占人口的比例,缩小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起到积极的作用。

3.3产业调整的需要

21世纪是高科技竞争的时代,许多传统企业正迈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产业经济的技术含量不断增加,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升级,随之而来的是就业结构发生变化,结构性调整与就业者知识的矛盾日趋严重,导致许多文化素质低的就业者不能适应企业转型、技术进步的要求,面临着岗位胜任和新就业方面的巨大压力。

3.4扩大内需要求

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商品出口量下降,加上我国历史上遗留的产业结构性问题的不良影响,近年来,我国经济出现通货紧缩的趋势,国内市场许多商品供大于求,消费疲软,出现生产相对过剩的现象,投资减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连年提高,内需不足,企业生产日渐困难,企业的扩张能力明显下降,低层次人员的就业需要量减少。就业难度日趋严重,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加剧了企业的竞争程度。在这种情形下,我国要想通过出口来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基本上不可能,而我国国内市场广泛,拉动国内需求、扩大内需成为主要的推动经济增长的政策。教育被看作是一项居民的投资以后,理所当然地被作为主要的拉动经济增长的产业。因此,政府不遗余力地扩大高校招生规模。

4高校扩招的博弈分析

教育可以看作是个人的一项投资,投资决策与此必然依其成本-收益来决定。博弈论分析也许能帮助我们作一些有益的探讨。我们通过计算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人的年均收入与非大学毕业生的人参加工作的年均收入的差额,进而推算出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首先假设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或古典环境下,信息是完全的,交易费用为零。假设高校具体执行政府的决策,政府可以扩招,也可以不扩招。如果政府不扩招,学生个人的收益就是V(X)。当政府决定扩招,由高校来执行,此时,学生有两种选择,即受教育和不受教育。如果学生选择受教育,他的收益是V(X),如果他选择不受教育,那么他的收益是V(Y)。如果政府不扩招,个人收益为V(X),不必讨论。如果政府扩招,学生个人会根据其收益的大小来比较,如果V(X)>V(Y),学生必然会选择受教育;如果V(X)<V(Y),学生则会选择不受教育;如果V(X)=V(Y),则对他来说受不受教育是一样的。因此,不管政府是否决定扩招,都会是有效率的。政府如果扩招过度,学生会以自己选择不受教育来纠正政府的行为。但现实完全竞争环境是不存在的,信息是有成本的也是不完全的,存在交易费用,而且存在不确定性。一个人很难完全了解自己受教育的收益和成本的对比,因此难免做出一些非效率的决定,即使政府扩招过度了,学生由于不知受教育的真实收益,而接受过多的教育。因此,政府在理论上存在扩招过度的可能。那么事实上,政府的扩招是否真的过度了呢?不妨让我们从下面几方面的情况分析。

4.1高等教育扩招的可持续性分析

教育最终是为了服务于经济,也随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教育的发展必须和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如果教育的扩张速度和经济的增长速度大致平衡,则这种扩张是可以持续的;如果教育的扩张大大快于经济的发展,则教育最终会因经济后盾不足而不可持续。那么高等教育扩招幅度是否“可持续”?我们不妨对1980年以来高校扩招的速度和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作一个比较,这样会对两者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多个年份高等院校扩招幅度达20%以上,招生增长率远远高于经济增长率。此速度是否适当?当前我国高校办学条件能否承受?根据1996年教育部颁布的《核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办学条件标准》来衡量,我国有相当数量的普通高等院校因扩招致使办学基本条件降至此《标准》之下。例如,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图书仅为81册,与标准规定的160册相去甚远;2000年半数本科高校生均教学仪器值在3874元之下,与规定指标4000~5000元也有相当的距离;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从1997年的14平方米下降至2001年的10.9平方米,相当多高校不达标。专科院校的办学条件标准要求较低,但也因扩招过快,有半数院校生均图书量,生均教学仪器值,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等办学基本条件达不到标准。

4.2高校扩招的适应性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是必然的过程,反映了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级人才需求的日益扩大,这也是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但这一转变过程是一个自然渐进的过程,是以经济实力为后盾,随经济的发展而自然完成的,而并不是由个人意愿就能达成的。高校扩招导致了学费的增长,一定程度上是适合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现实的。而我国二元化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教育的大众化进程。我国城乡结构的二元化是指社会中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在城市和农村中的断层和分化,这种对立和分化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过程。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绝对平均,在0.2~0.3之间表示比较平均,而在0.4以上则意味着进入警戒线。最近10年,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我国的基尼系数计算均超过0.47。我国基尼系数的增长主要表现在城乡收入差距上,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点在农村,只有真正提高农村适龄青年上大学的比例,大众化的目标才能顺利实施,目前出现的这种城乡收入差距无疑会增加农村适龄青年上大学的难度。据国家统计报告,我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2008年最高,然后逐年回落,正呈现差距日益扩大之势。基尼系数的变化说明,我国二元结构社会的特征十分明显,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展势必受制于这种社会结构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点和难点,不在城市适龄人口,而在农村适龄人口。基于这种现实,现行高等学校的收费标准是否超过了我国农村的人均收入,农民对学费的承受力是多少,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总之,二元结构社会中,处于低收入水平群体的经济承受力,会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4.3高校扩招的财政约束分析

高校的扩招必然要求有相应的教育经费的增长,我们来考察一下财政性教育总支出增长速度和财政支出增长速度,见表3。从表3我们可以看出,1998—2012年财政性教育支出增长速度总体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相匹配,意味着高校目前的招生规模如果继续扩大,将受制于财政状况。

4.4高校扩招与就业分析

扩招带来的最大问题还是毕业生就业问题。由于毕业生人数大大超过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数量,再加上高校专业设置不适合经济发展要求,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严重的一般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毕业生就业率明显下降。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受教育人口之间相互竞争已经相当严重,以致出现了所谓的“人才高消费”与“文凭贬值”现象,受教育人口已经“相对过剩”。高校的扩招给毕业生的就业造成了明显的压力,扩招造成的就业矛盾主要有以下几种:1.加剧一般性就业矛盾。一般性就业矛盾即指缺乏足够的工作岗位而引起的就业矛盾。按理说,扩大招生能使更多的待业者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从而增强其生存和适应工作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还能缓解一般性就业压力。然而在超常规发展的情况下,毕业生的总数一下子增加了许多,而劳动力需求的增长速度相对来说要慢于劳动力供给的增长速度,因此在抵消一部分就业压力后往往还会产生新的或积累更多的就业压力;而且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在就业岗位没有明显增多的情况下,高校的快速扩招无疑更加剧了这个一般性的就业矛盾。2.加剧结构性就业问题。所谓结构性就业矛盾是指经济结构和人才结构的不适应以及工作岗位和就业者的文化技术水平之间的不适应引起的就业矛盾。一般而言,结构性就业问题出现往往是在经济发展的上升时期,在这个阶段上产业结构调整加速,一方面是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另一方面则是传统产业的逐渐转移与消失,与此相适应的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或综合型的高级人才往往供不应求,而单一型、学习型的高级人才则供过于求。这种结构性失业的根源在于高等教育改革相对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高校专业结构和学科发展相对滞后于市场职业岗位变化,高校学生培养规格和社会需求错位等因素,尤其是近几年扩招的学生并没有按产业结构的变动需要或新的模式来培养。因此,通过扩招培养的毕业生不可能在整体上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相反地,还可能加重一般性就业负担,并使原有的结构性就业问题雪上加霜。知识失业是高校扩招之后的另外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知识失业是指接受过高等教育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在大学毕业后的一段时期处于不得其用,从而引起结构性失业的一种经济现象。按照发展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失业的过程也是教育深化的过程,由于现代部门(指工资报酬较高和福利待遇较好,工作比较稳定的大公司及政府部门)就业机会有限,致使那些怀才不遇的毕业生只好屈身低就,寻找低一级的工作;另一方面雇主也倾向于雇佣文化程度较高的人从事原来由较低文化程度的人所从事的工作,这样,人才高消费现象便应运而生,相对于国民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而言,出现了教育过度问题,这实际上反映了知识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和有效的配置。其结果,原来由中学毕业生干的事由本科生干,由本科生干的事现由研究生干,最终导致知识的相对失业。在教育的过度发展与知识失业的相互作用下必然导致人力资源浪费和教育投资低下。随着教育层次的高度提升,国家消耗了大量的物质资源,社会成本上升,社会收益下降。老百姓为此也要倾尽全力,为子女教育费用的层层升级付出昂贵的代价。

5结论

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扩招应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不容置疑,随着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必然的趋势,但从短期来看,十几年的高校扩招确实是过度了,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是不可持续的。面对已造成的问题,政府可以做的,首先是稳定高校招生数,使扩招的增长速度和经济的发展速度相适应,使社会资源和就业压力有一个缓冲的机会。其次,政府和学校应该完善毕业生就业机制,完善就业信息传播渠道,完善人才市场服务。同时,学校应调整专业结构设置,使毕业生的专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再次,高校要建立扩招能力评估机制,高校必须在能力范围内确定招生数。最后,毕业生应找准定位,不能要求过高,不切实际,要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

作者:黄勇 单位:浙江大学

参考文献:

[1]李泽,林莉.关于我国高校扩招与高教质量若干问题的探讨[J].高等教育,2002(1).

[2]李福华.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比较分析[J].高等教育,2002(6).

[3]桂捷.高校扩招的经济学分析[J].市场周刊,2006(10).

[4]韩兆柱,司林波.高校扩招政策的成本—收益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7).

[5]翁媛媛.高校扩招政策的经济分析[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5).

第8篇:经济学分析范文

一、市场与计划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市场与计划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经济矛盾之一。

对立表现在:计划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具有自觉性、事先性、宏观性等特点,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人力进行重点建设;进行经济预测,制定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在宏观上统筹规划经济总量、重大经济结构、生产力布局;可以合理调节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可以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并使之协调发展等。但对微观经济活动与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难以发挥有效的调节作用,容易产生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相互脱节;不能合理地调节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容易造成动力不足、效率低下、缺乏活力等现象。

市场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具有自发性、事后性、微观性等特点,能够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同时,给企业以动力和压力,实现优胜劣汰,促进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各种经济信号做出灵敏反应,促进生产和需要的协调。但对经济总量的平衡、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等的调节显得无能为力;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容易造成经济失衡和出现盲目性,导致资源的浪费;市场规律的作用会引起贫富差距的扩大和出现两极分化等现象。

统一表现在: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调节手段,对经济发展都是必要的。计划与市场是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经济调节机制,各有优点和不足,需要相互补充、有机结合。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和法律的约束下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能在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条件下,实现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优势互补,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和长处,更好地使资源优化配置,更好地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表现在:效率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提高效率是增加社会财富的根本途径,它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效率优先,实质是发展生产力优先,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要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为首要目标。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它有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活稳定。

统一表现在:二者又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社会公平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没有效率作为前提与基础的公平,只能是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三、生产和消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生产和消费是经济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一方面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生产决定消费水平,生产决定消费方式,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另一方面,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双刃剑:阻碍或促进),消费使产品的生产过程真正完成,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四、积累和消费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表现在:积累代表社会的共同利益、长远利益,而消费代表个人利益、目前利益;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的总量是既定的,积累和消费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统一表现在:积累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而生产发展是提高消费水平的基础;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是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积累和消费是统一的、一致的,它主要体现为相互促进。

五、财政收入和支出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第9篇:经济学分析范文

高等职业教育所设建筑管理类各专业,一般只涉及建筑业运行中的某些局部环节,所开各课程大多数也是帮助学生掌握某一方面的业务,学生对建筑业的全貌缺乏了解。《建筑经济》课程则弥补这个不足,通过对建筑业和建筑市场的全面描述,使学生了解建筑业的整体状况,知道建筑市场的运作方法,便于就业后认识自己所从事工作的环境,树立建筑业的全局观念,做好本职工作。因此,我确定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经济现象,并能用教材中讲述的理论进行联系和分析,从宏观的层面来理解广义的建筑业、建筑活动的主体、建筑产品的特征、建筑生产的特点及建筑市场和建筑市场的交易方式,对自己将来从事建筑工程专业工作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对建筑工程经济中的各种问题能进行一定的分析和计算,使学生对未来自身在建筑业的发展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位。同时还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自学的兴趣,锻炼他们口头表达和沟通的能力,不仅仅学习书本知识,同时注重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更好地认识职业中需要的专业工作态度和和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解决实际工作问题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为达到教学目标,在讲授课本上的内容以外,我还做了如下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增加中国建筑史的内容,注意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进行课程学习。教材中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建筑业的形成与发展,其中有我国建筑业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内容,在这里,我为学生补充讲述了中国建筑史的内容,从原始社会的天然洞穴开始讲述,然后是奴隶社会的夏、商、四周、春秋时期、封建社会初期(公元前475~公元581年)的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社会中期(公元581~1279年)的隋、唐、五代、宋、辽、金和封建社会后期(公元1279~1911年)的元、明、清等朝代的建筑形式和规模,并配上大量各朝代著名建筑物的图片,讲述了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和经济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我国建筑的民族特点,使学生了解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和辉煌历史,更加热爱建筑行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后续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根据教材内容补充相应的计算及分析例题。该书的内容均为文字性的概念和说明,给出的公式只列出了公式和代表符号的意义,没有列举相应的例题,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概念因此我在讲课中先讲述公式,根据课程内容补充了大量例题,并在课堂上讲述计算方法和解题思路,随后布置作业时视公式难易程度要求学生自己编写计算练习题并予以解答,进一步考察学生掌握概念和计算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各类公式的学习和应用来深入理解教材的内容。

(3)部分课程内容由原先的老师主讲、学生听讲转变为学生主讲、老师讲评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了一部分课程由学生先自学后,然后到讲台上面向其他同学讲授本节课主要概念和内容的方式,抽讲的学生在讲课的过程中,其他的同学可以提问,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注重引导学生对概念讲解的清晰和整个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并予以适当的补充和点评,老师鼓励学生上讲台讲课,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口头表扬和学习用品的奖励,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锻炼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逐步地提升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能力,学生积极上讲台讲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

(4)改变作业方式。教材课后的习题均为单一的问答题,在讲述完课程内容后,我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程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自己设计作业习题的方式,然后自己进行答案的填写,例如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习题的方式可以有填空、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对错、简答等,这样每个学生的作业都不会完全一致,虽然老师批改作业工作量增大,但老师可以详细记录和分析学生作业情况,能够更好地评价每个学生对课程内容掌握的程度和水平,将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后,进行透彻的评讲,对作业好的学生予以点名表扬,并针对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5)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该书第四章建筑生产第二节建筑生产的主要要素中讲到对劳动力的管理,主要讲到了目前我国劳动合同法的部分内容,没有相应的案例该部分内容在学生走出校门后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将有实际应用,因此在讲课中我重点详细地讲解了劳动合同法的全部条款,补充现实生活中有关劳动合同法争议与判决的案例,增强学生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理解和认识,并能对社会上各种有关劳动合同的纠纷能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判断,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劳动权利在作业布置中要求学生自拟一份去某企业工作进行短期劳务工作而签订的劳动合同,以考察学生这部分知识内容的理解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