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视频教学论文范文

视频教学论文精选(九篇)

视频教学论文

第1篇:视频教学论文范文

1.1课程资源选择不符合培养目标

学校即便有的少量的艺术类专业教师,宁可搞科研、挣外快,也不愿开设公共选修课。出于无奈,公共艺术选修课只能由新进人员、青年教师、甚至业余艺术类教师开设,教学效果差,引发学生不满情绪,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尔雅网络通识课程大都由名师讲授,面向不同层次的高校,囊括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与技术类、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类课程,其他精品网络课程也是种类繁多。为满足教学需要和学生要求,只要视频课程名称与艺术类相符即可引进作为公共艺术选修课,但往往难以符合本校学生的培养目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如何选择适合本校的高质量课源成为教学管理的第一难题。

1.2网络运行环境难以保障

视频网络课程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师生联系起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为使学生观看流畅的视频,学校需要配置服务器以及无线网络。为解决网络技术问题,须有专门的网络技术人员负责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网络技术问题。目前学校没有完全覆盖无线网,学生需要去机房或者自己花钱上网,给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而辅助教师不一定是网络技术人员,学生遇到问题不知如何解决。

1.3教学管理及考核质量方式需要完善

视频网络公共艺术选修课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没有现成的管理制度及考核评价机制。目前,视频公共艺术选修课由教务处组织选课,辅助教师负责批改作业,考核由观看视频比例、作业成绩、讨论成绩、考试成绩四部分组成。由于视频网络公共艺术选修课不受时空限制,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意地点进行学习,教师无法监控与掌握真实的学习情况,难以对教学质量监控做出规范的要求,教学管理的程序化也无法实现。

2视频网络公共艺术选修课教学管理路径探索

麻省理工学院在2001年拉开了视频网络公开课程的序幕,一些世界名校随后也陆续开放课程。从2010年开始,像哈佛、耶鲁等名校的视频公开课在网络上非常火爆,我国2011年也在网上公开了名校的课程。专业课的视频网络教学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由于视频网络课程的特点,作为学校公共艺术类选修课很有优势。

2.1选择优质教学资源

目前视频网络教学资源丰富,精品课程视频、视频公开课、“微课”、网络课程等适合教学用的资源“铺天盖地”地放在网络上。学校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学校的公共选修课课程体系选择教学资源。网络视频的内容应与学校培养目标一致,以提高学生艺术审美鉴赏能力、开拓思路、,激发创新活力为标准。选择的视频网络教学资源时长不应过长或过短,要与课堂教学总课时能对应起来,以便于折算学生选修课学分。视频网络教学资源分为教学资源平台和后台管理平台,教学资源平台上应有课程的基本教学资料、交流平台、文件传输、课程评价等模块。教学基本资料包括:课程大纲、考核大纲、课程简介、课外作业等;交流平台可以实现学生与辅助教师的在线交流及留言功能;文件传输是为了便于学生提交作业,每段视频相关的作业可以及时提交给辅助教师;课程评价模块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完成后对本课程及时评价。面对“五花八门”的网络视频课程,学校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严格把关,选择高质量适合学生的教学资源用于公共艺术选修课的补充课源。

2.2明确教学目标,严格管理教学过程

公共艺术选修课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根据课程学习目标应该严格管理教学过程,首先应建立辅助教师制度,网络视频教学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同,课程学习主要通过视频进行,网络视频教学中学生占主体地位,学校要保证在学生遇到问题或者有自己的想法时,在固定的时间段能通过网络联系到辅助教师。每一集视频网络课程对应于一节课,为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监督学生学习,学生每看完一段视频,都有相应的视频的作业可做。可以通过系统设定,只有做完作业才有权限观看下一集视频。辅助教师可以在教学平台看到学生所提的问题,在后台管理系统中了解学生学习进度、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提交问题的次数。对于学习进度慢或者未及时提交作业的学生名单应及时公布于网上,督促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学完课程。课程结束前一周,辅助教师把课程考试内容放于网上,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考试,最后根据学生上网学习情况、作业提交情况、讨论交流以及考试得分给出本门课程的成绩。

2.3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由于网络视频公共艺术课程的特殊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包括对课程资源的评价、对辅助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课程资源评价根据教学目标,分为课程内容和平台的网络技术性两个评价指标。课程内容可以从课程的知识体系、教学性、艺术性来评价,网络技术性可以从画面的清晰度、流畅性、界面设计结构来评价。对辅助教师的评价主要是通过教务部门的检查和对学生的调查完成。教务部门可以不定期的检查辅助教师通知、作业、和学生交流讨论的情况,同时要求学生在教务网上对辅助教师进行评价,教务部门与学生的评价相结合则得出对辅导教师的评价结果。对学生的评价则是一个动态过程,通过学习进度、作业完成情况、交流讨论情况以及最终考试情况来进行评价。教务部门建立一套符合高校公共选修课视频网络教学原则和规律的行之有效的质量保障体系,及时双向反馈学生对教师、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形成一个回路,促进公共选修课视频网络教学的完善和发展。

2.4建立健全网络环境保障制度

第2篇:视频教学论文范文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中,主要的教学方式把教材中的内容抄到黑板上之后老师对着黑板进行讲解或者是在课前老师根据教材内容制作相关PPT,然后以PPT的形式展现出来。采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弊端是非常多的:第一、操作性非常差,偏重对理论知识的讲解,忽略教学的实践意义,使学生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把握知识;第二、很难对学生进行操作演示,使所讲的内容非常抽象,学生很难真正理解;第三、老师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进行单调的讲解,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的消极心理。第四、对于教学内容不懂的重、难点很难做到随时温故。由于在初中信息技术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这些的缺点,因此微视频的加入会给信息技术课堂带来新的亮色。微视频一般指的是时间比较短,一般情况下不会超过二十分钟,涵盖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的视频。短、精、快是微视频的重要特点。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对课本内容进行讲解,后面才安排时间给同学们进行操作练习,这样的教学方式,一直以来都主导着整个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比如,在传统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里,老师是在演示之后,再让学生根据任务在进行操作。这样就导致老师所教的内容和学生所操作的的流程在上时间达不到一致。特别是在flash和photshop的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忘记教师操作的过程。如果教师每个学生单独去指导,不仅浪费时间,还使得教学工作变得非常累。如果时常停下来演示,这样做会打断学生的操作和思路。但是,如果在教学中适当地引入微视频教学效果会不一样。应用微视频演示教学,将信息技术中的重难点、以图片、视频、声音、图像等运动的形式展现出来,进而使学生将操作流程深深印在脑海里,同时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提高,而且方便学生随时观看。微视频教学法摆脱了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为师生创造了全新的上课形式。应用微视频教学还可以活跃班级的学习氛围。为了能更好更有效地达到教学效果,老师还可以通过拿学生的手机、电脑、IPAD等电子工具将有关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微视频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后自己看视频加以强化记忆。

二、微视频的选择与教学要求相适应所取得的成果

微视频有些时候不仅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利用网络上的资源。但是网络上的资源广而杂,怎样才能在这种类众多、样式各异、信息质量不相同的资源中提取自己所需要的是十分重要的。由此以来,老师在在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需要充分备好课,将教材中所需要讲解的内容与微视频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使微视频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比如:在初一的信息技术教材中,有一章节介绍了信息技术的历展史。老师可以将微视频用于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微视频观看计算机发展的历史资料,这比教师只是一味地按照书本讲解有趣和深刻的多。但是,在选择微视频的时候要以学生为中心,应该要考虑到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审美观点,合适的视频应该是符合学生的审美观点范畴。在微视频的诸多优点中,以静止的知识转变成动态的流程组合,用最短的时间向学生传授最重要的信息技术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一优点最为突出。

三、微视频播放时机的把握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教学中适当融入微视频,如对初二的学生在学习如何发电子邮件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在网上剪辑了简短的视频并在讲解的时候播放给同学们看,这样只用老师讲一遍然后同学们再看一遍视频就能很好地记住操作流程,在之后的操作过程中的顺利完成有很大的帮助。根据目前的情况看来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是,并不是随时使用微视频教学都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在使用微视频教学的时候应该选择合适的时间段,以便得到吸引学生眼球的效果,这样能达到改善教学的目标。不同的微视频在播放时应该选择不同的时间点。例如,在老师进行讲课之前,采用微视频的方式,将这次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通过微视频播放出来,可以让学生提前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及目标。这样学生的学习就会更加具有主动性。

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视频所取得的成果

要想使微视频更好地运用到初中技术教学中,满足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需求,需要从老师的角度与学生的角度进行分析,下面从鼓舞学生制作微视频与教师合理安排微视频授课时间这两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鼓舞学生制作微视频。

微视频的制作不仅只有老师可以制作,学生也可以自己制作微视频。学生制作微视频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而且在学生制作微视频的时候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视频制作的内容灵活的联合起来,这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将会更加牢固。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微视频创作大赛”。学生们可以利用所学到的信息技术技巧制作微视频,在制作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微视频的形式新颖,主题突出。等到学生把微视频做好之后,老师抽出一部分学生作品来对微视频进行评比。学生们自己制作微视频可以促进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同时还可以很好的培养同学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知识更加系统的理解。

(二)利用微视频进行分层教学。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内容难易不一,而且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有较大的差别。所以在授课过程中,老师应该衡量教学内容的难易,学生能力的差异选择不同程度的微视频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例如在给学生讲授“魔棒工具”的内容时,可以利用微视频工具把内容分层难易不同的几部分教学内容。这样可以让操作能力差的同学可以循序渐进,让能力好的同学可以越过容易的部分,直接进入观看操作难度较大的微视频进行学习。通过一段时间的试验,明显看出这种分层教学的方法,比原来只给出高难度的学习任务的方法来的有效的多。学生的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

五、总结

第3篇:视频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视频资源;机器人概论;教学;探究

作者简介:刁智华(1982-),男,河南夏邑人,郑州轻工业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讲师;罗雅雯(1983-),女,河南夏邑人,郑州轻工业学院附属中学,中级教师。(河南郑州450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郑州轻工业学院教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8-0072-02

高校机器人概论课程属于基础性较高、理论性较强的课程,需要教师以机器人实体为依托,针对类型和原理以及应用实例进行启发精讲,帮助学生实现从知识获取到知识认识水平跨越的提高。然而,由于机器人昂贵的价格以及学校经费的限制,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按照现代教学理论,设计有效的教学思路,同时,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构建、复现、模拟教学情境。随着科技进步和广大老师的不断追求和探索,尤其以计算机技术、嵌入式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引入教学过程后,教育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教学视频以计算机作为教学策略的主要载体,把多种媒体描述的教学信息整合进行信息传递,具有较强的真实感和感染力,不仅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还使得以教学视频进行课堂教学的模式更趋个性化和多样化,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教学的效果得到提高。尽管如此,视频资源在机器人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所存在的问题也一步一步地突显出来。

针对机器人概论课程的教学需求,文章首先指出了视频资源的优点,总结了视频资源在其他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视频资源在机器人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改进策略。

一、视频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

机器人概论作为一门选修课,在讲授应用实例时有其灵活性、生动性的一面,但是在讲授原理和基本技术时也有其抽象、枯燥乏味的一面。视频资源因其集成性、控制性、多元化、多样化的优点,为学生在课堂上提供了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和学习途径。这不仅加大了有效信息量,增加了书本内容的形象性、生动性,同时借助视听并举的先进技术,一方面为教师提供直观、高效的教学手段,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和素质提高提供了有效途径。具体来说,在机器人概论教学中科学地运用多媒体视频资源有以下几个作用。

1.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根本动力。机器人概论教学是一门艺术性很强的教学实践活动。那种把书本知识通过课堂讲授和板书被动地教给学生的教学方法缺乏艺术性,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视频资源利用生动的画面和丰富的教学途径,开辟一种学习和感知情境,引起学生注意、激发课堂学习兴趣、调动活跃性思维、加强主动学习的能力。比如,在讲授空间机器人一章时,对于空间机器人的介绍,可以先通过播放配有视频和音频的录像,对美国已经发射升空的火星机器人探测器进行介绍,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空间机器人从发射到降落的整个过程,调动学生主体投入的激情。视频资源的这种将文字符号变为形象逼真的视觉画面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改变口述加板书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弊端,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课堂上始终处于学习和求知的兴奋状态,从而更有利于理解所学的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2.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在机器人概论课程教学中,视频资源能够以特有的魔力诱导和刺激学生的多重感觉器官,不仅能够将枯燥乏味的教学过程变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实践活动,还进一步加深了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利用视频资源进行教学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容易进入学习角色,还能够根据视频资源的内容将所学知识在声像和语言所构成的情景中再现模拟,使学生更容易进入最佳认知和行为准备状态。

3.加强知识获取与内容保持

视频资源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能够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对于书本知识的获取和后期记忆的保持非常重要。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其中的一个心理实验结果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 来自视觉,11% 来自听觉,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从上述结果可知,通过视听觉途径获得的信息高达94%。视频资源依据其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的特点,理论上依据这种手段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的信息量,远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和板书要强得多,而且效率应该得到成倍提高。他的另一个心理实验的结果显示: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这种结果表明:对于既能听到又能看到的教学方法,其知识的保持效率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这说明视频资源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能够加强书本知识的获取,而且对于知识的保持也非常有利。

二、视频资源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机器人概论教学过程中,大多以板书和投影相结合的视频教学为主,教师通过电脑和投影仪对机器人概论课程的内容进行讲解,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少数教师将视频资源引入课堂教学中,利用视频资源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在机器人概论课程教学中,如何应用现有的视频资源和开发新的适合不同教学需要的视频资源进行教学活动依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用视频资源作为教学手段仍然存在不少亟待改进的地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有视频资源不足

在机器人概论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大量的关于不同类型机器人的视频资源进行视频教学,而学校层面和教科书出版商现有的视频教学资源极其缺乏,使其在教学过程中视频的应用存在诸多不便,甚至在一些章节达到无视频可用的地步,严重影响到视频教学的普及与效果。不仅如此,早期的视频资源保存技术也大大制约了现有的视频资源的数量。教育技术发展初期,录像带是教学视频资源的唯一保存介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大量采用硬盘、硬盘阵列或光盘等介质保存。原保存在录像带上的教学视频资源,受内容过时、保存时间过短和保存条件过高等因素的影响,大量地被淘汰,只有小部分被转换成新的教学资源。[1]多种原因造成了各校新的可用的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的尴尬局面。

2.视频资源长短难以把握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视频资源的缺乏,使得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能用的资源不多,更不用说能完全符合教学要求的资源。大部分视频资源来源于网络下载,视频资源的长短无法由教师掌握,而且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的视频资源长短不一。如果播放的视频资源太长学生容易产生厌倦烦躁情绪,影响教学进度;而如果播放的视频资源太短则又会让学生感到意犹未尽,无法了解机器人相关的详细内容,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多数情况下,视频教学时间的长短主要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有度地进行播放,还可以采用图像处理和视频剪辑软件等工具对视频资源进行编辑,对重点内容进行提取加工,满足课程教学需要。

3.在教学上过于依赖视频

有的教师在教学上过于依赖视频,严重影响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视频是教学的手段,但绝不是唯一手段。如果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只按照事先安排好的顺序进行教学,有的甚至以视频代替自身讲授,只是执行一个放映员的角色,这样不仅不能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而且也会大大限制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多样性。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机器人概论课程都适宜采用教学视频。有效的方法是教师上课插播视频时,要时刻紧扣教材,而不是脱离教材内容、偏离教材的主线。在选择视频资源时,尽量选择一些能较好反映书本知识的内容,而不是选一些与课程内容毫无关联或牵强附会的视频,更有甚者播放一些以娱乐、暴力为主的影视片。这种做法虽然当时博得了学生的一些好感和欢笑,但对于学生知识的获取却没有任何好处,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视频资源在机器人概论课程教学中的改进策略

针对目前视频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适当的改进策略,并将其应用在实际教学环境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的改进策略如下。

1.适量使用视频资源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度把握视频材料的使用,就长度而言,一般在15分钟以内。[2,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根据教学要求进行板书,对视频材料的背景进行介绍,简要概述视频资源的主要内容,并根据内容的重要程度要求学生从中理解和把握什么知识;视频资源播放完毕后,教师要根据板书内容对学生提出问题,或者围绕视频材料的内容,结合教学实际,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或者由学生根据视频内容提出问题,教师和学生一起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既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声情并茂的活跃氛围中学习,有利于学生对视频材料的了解和书本知识的把握;教师又可以控制好课堂,把握好教学过程,完成预期教学目标。

2.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程度和渴望程度。从近期的教学实践以及学生反映效果来看,许多学生对机器人概论课程的学习仍然过多地沉浸在枯燥乏味的数学推导以及简单字面上的理论理解上,缺乏对理论深刻的理解和基本内容的透彻分析,尤其对工程应用的背景了解不足,系统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理解不全面。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讲授应该以视频资料为载体,借助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重点对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进行介绍,这样不仅增进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而且力争实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内化。

3.充分利用网络工具搜集视频资源

视频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十分艰苦而长期的工作。[4]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采用视频教学需要大量的视频素材,目前较为有效的途径是发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下载视频资源,依托不同的网络工具,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基于不同的网络平台,课程中学生感兴趣的重要内容,接收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建议学生自行查找与课程相关的视频信息及相关动画,达到深刻理解课程内容的目的;勤与学生探讨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感兴趣的项目,多做指导,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这种做法的好处有两个: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多了解相关的机器人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充实视频资源库。

从实际教学效果看,98%的学生都能比较自觉地完成视频资源的查找工作,而且课堂教学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期末考试时,通过率达到100%,优秀率为65%。对于基础性和理论性较强的考题,学生的反馈结果一致,认为视频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视频资源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了高校机器人概论课程教学,解决了高校机器人概论课程教学遇到的实际问题。基于现有的教学体系,视频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具启发性,适合创新教育的要求,提高了教学效果。因此,只要教师在机器人概论教学实践中适量使用视频资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充分发动学生,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工具搜集视频资源,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发现和改进视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宗让,李骥平,李晓铭.教学视频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

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7):95-97.

[2]吴泉成.浅析视频资源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2):220-221.

第4篇:视频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 视频案例教学法 基本原则 注意问题

视频案例教学法以其独特的优势为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教师在进行视频案例分析时有针对性地正面引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的正义意识,避免学生对传统灌输式思想教育的反感,突破以往传统文字案例教学的局限。文字案例在PPT中的应用只是把选好的案例呈现在电脑屏幕上,没有改变文字的静态特征,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视频案例教学克服了这一缺陷,将一个个真实的案例故事用视频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模拟仿真、创设情境、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直观、用生动的视频资料反映复杂的社会问题,既可以充分传达教学意图,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视频案例教学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开辟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

一、精选视频案例的基本原则

精选视频是实施案例教学的核心,甄选视频资料应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真实性原则。我们所选的视频案例都来源于真实的社会生活,是大学生身边发生的故事,包括一些在社会上反响比较强烈的事件、人物,如最美妈妈、最美教师、英雄司机等,或者选择电视节目,如“今日说法”、“财富故事会”、“道德观察”等栏目中的真人真事。选择社会生活中真实的视频案例作为素材,一方面体现教师治学严谨的态度,另一方面这种视频说服力强,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共鸣。

2.坚持针对性原则。运用视频案例教学法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所选视频必须符合大纲和教材要求,不能为了附和社会上的某种思潮或者学生的偏好而选择偏离教学大纲、教材的视频案例。案例要针对不同内容和社会热点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解决学生思想中的模糊认识。视频案例要反映某一类事物的现象、本质或典型特征,这样学生在分析过程中既思路清晰,又可以避免受不良因素的干扰。

3.坚持时代性原则。政治理论课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其视频案例的选择必须紧跟时展,反映当代实际,体现时代性的特点。首先,视频要随时更新,陈旧的视频不仅不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反而会使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影响教学的整体效果。其次,视频案例既要结合学生实际,又要结合时事,如近期发生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道德、国防、科技等各个领域的重要事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拓宽学生的视野,又加深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4.坚持思想性原则。这是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在选择视频案例上的一个显著区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性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如:讲爱国主义部分时,播放黄岩岛问题的视频,引导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和分析,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5.坚持可行性原则。视频案例的选择要符合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使学生乐于接受,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也要符合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方向。把视频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引入教学过程,形成一种与单纯理论讲授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原来的注入式教学转变为具有开放性、启发性、参与性,强调师生之间双向互动交流的互动式教学。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视频案例把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组织学生对视频案例进行讨论分析,达到学习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目的。

二、运用视频案例教学法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1.恰当使用视频案例。首先要注意视频的使用频率,依据教学目标、教学的具体内容要求而定,并非每章、每节课都要用。同时,还要注意视频的播放时间,一般选用十分钟的短片效果最佳。另外,视频案例教学法要与传统教学方法配合使用,每种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案例教学也如此。它的缺点在于不能全面、系统地向大学生传授基本概念、基本知识,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恰恰在这方面具有优势,因此,视频案例教学法要与传统教学法配合使用。

2.正确处理视频案例与教材的关系。教材是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依据,而视频是案例教学的重要“原料”,案例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能否成功,则要看视频案例与教材的结合状况。要处理好视频与教材的关系,首先要吃透教材。教材规定了选择视频案例的方向和界限,吃透教材才能选准恰当的视频案例。其次,视频选择不可脱离教材。视频案例若脱离教材就等于失去了理论支撑,讨论分析过程只能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最后,视频案例不能代替教材。视频案例虽然鲜活、生动、易于观看和理解,但教材科学性、知识性、系统性的特点是视频案例所不具备的,切不可喧宾夺主、本末倒置。

第5篇:视频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学习兴趣 跨文化交际能力 课堂气氛 正确发音 流利表达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09(2010)07-0145-02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外语教学在听力能力提高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听力教学已经告别了只用磁带练习听力的年代,正在向现代的听力视频教学的方式过渡,英语学习者已经接受了通过看电视、电影、DVD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的听力水平的方式。但是视频教学仍未被列入到高校英语教学的必要的教学方法中,主要在于它的应用带来相关的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地完善。因此,本篇从这一需要入手,深入并完整地陈述了视频教学在大学英语听力课上的运用的可取性,以及未被广泛应用的原因,并从提高学生积极性、老师的选材、课堂组织等方面提出解决的办法,最后提供了视频应用的理论基础。

一、视频教学在大学听说教学中应用的可取性

(一)视频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比起枯燥单一的书本教学,生动的画面和声音的吸引对学生充满了诱惑力。就如大多数人喜欢看电视胜过看书,视频资料中丰富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总是能使学生在情不自禁的状态下进入到语言情境之中,接受语言就变得水到渠成、自然而然了。

(二)视频教学能够使课堂气氛变得生动活泼

因为视频教学是在英语语境中,所以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英语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们由被动地学变成主动地接受,语法和词汇掌握起来也更容易。

(三)视频教学使学生能够直接模仿英美人士的语音语调,使得发音准确

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发音。学生们的母语是汉语,生下来就说汉语,所以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开口说是一大难题,语音语调也是一大难题,而标准的语调是英语学习者能够说出接近现实的语言的关键。视频教学解决了这些问题。

二、视频教学在大学听说教学中不被广泛应用的原因

首先,从电影角度看,电影本身具有娱乐性,这一特性的缺点是使得学生很可能太放松,他们的注意力往往在10分钟后就由语言转换到故事情节上。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语言难度是一个重要因素,大部分学生会在看视频而听不懂的时候多是看汉语字幕,从而形成了对字幕的依赖;另外,如果节选的视频的时间过长,也会导致学生们看电影的目的只是为了消遣。

再次,从老师角度讲,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应的辅助听说教学的视听教材,英语教师不得不自己选材,归纳语言点,设计学生与视频资料的互动等,这无疑导致了教师备课任务量的加大,所以视频就变成了单纯的影视欣赏。

三、在视频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一)针对学生们在视频教学中听课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办法

视频教学课应合理组织课堂活动,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关键取决于教师对整堂课的安排是否合理。从电影教学理论方面进行分析,课堂安排大体上应遵循以下的顺序:

第一步,准备阶段。上课前,教师先把影片中涉及的生词、复杂句子印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熟悉。老师先要为学生讲影片中故事发生的背景、年代、主要人物以及故事的主要脉络。让学生们先熟悉生词,避免了他们在欣赏电影时出现语言障碍;另外,介绍情节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第二步,进入看片阶段,即审美分析阶段。先让同学们看整部片子,对故事情节有个具体的了解,然后再进行暂停播放,分角色让同学们进行人物对话,把学生拉到剧情中、故事的语境中,并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这样能使同学们乐在其中。

第三步,达成共识阶段。通过讨论、对话,同学们对电影的故事有了一个基本的审美情趣,达成共识。老师这时候要根据故事内容做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评析,让同学们对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差异性有个透彻了解。

(二)针对教师在视频教学授课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办法

在选择视频的时候,要注意选材适度。应选择学生们感兴趣的、即时性的、热门的、能够对教材起到辅助作用的视频材料。

视频教学不单指电影教学,或使用DVD光盘,还包括英文歌曲MTV版、DVD原版英文电影、风靡欧美的英文电视剧、优秀的纪录片、网上下载的英文电视节目例如Talk show(脱口秀)或在网上观看大家关注的热点新闻等等,所以每次都能够在课堂上放映一些新颖的视频,这无疑会使学生们爱上听说课,并点燃他们学英语的激情。

视频教学需要“与时俱进”,也就是说,放映的视频内容是新的,并且是学生们目前最关注的事件,可以是奥巴马就职演说,或者高端访谈。例如,5•12汶川大地震,震惊了亿万人民,那个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及时地放映《探索(Discovery)》中防御地震灾害的常识的一集。再例如,北京奥运会倒计时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放映前几届奥运会的开幕式致辞的精彩片段。

老师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做好备考讲稿,重点字词、句子、文化背景差异的解释等等。另外,播放视频的时间长短应限制在20分钟以内,并随时与学生作互动,处理好以学习英语目的为主,消遣为辅的关系。

四、视频教学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一)视频题材具有“真实性”

视频题材的“真实性”不仅对语言学习者的听力有帮助,同时也为学习者提供了一定话语环境下的“地道的语言输入”。

(二)视频教学能够提供真实的语言材料,有助于学生练习正确地发音

在平时的学习中,同学们很难接触到英文地区社会各种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也很难与他们进行一段完整的对话。因此,在视频教学中,同学们接触到的是最接近英语国家现实生活的语言。

(三)扩大学生们的文化视野

视频教学也是一扇了解异国风情的窗,西方国家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在其中都有展现,使同学们对另一个语境的生活不陌生,对学习语言不隔膜。

综上所述,视频教学在大学英语听力课上的运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在成为当前英语教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教师选择适当的题材,为学生提供愉快学习的机会,根据学生需要有目的地制作适合学生学习的视频,加以各种各样的应用,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参考文献]

[1]扈英语电影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电影评介,2006(20)

[2]周慧英原版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电影评介,2007(9)

[3]管丽丽客观看待DVD原版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角色――从DVD原版电影本身特点分析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与劣势[J]电影评介,2007(12)

[4]唐卫红利用英语电影促进大学英语听说教学[J]科教文汇,2007(6)

[5]房娟论英语听说教学中英文电影的应用[J]电影评介,2007(4)

[6]冯萍利用英语原文电影提高英语听说能力[J]电影评介,2007(9)

第6篇:视频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泛雅平台;电磁场;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9-0178-02

一、教学现状

电磁场理论教学中有两个突出的难点,第一,包含时间参量和空间坐标的矢量函数方程让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对其中的方程变换技巧更是不知所措,学生不易从纯理论的角度来认识电磁场,因而限制了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第二,电磁场不易从感官上直接体验它的存在形式,对它的研究通常是通过观察物理现象并进行数学演绎来深入认识的,对于学生没有接触过的物理现象和实验,在理解上就会存在问题,那么对应的数学物理方程的理解就会更加困难,因而从纯实验的角度来推演电磁场的理论也是存在局限性的。要解决这两个问题,一方面需要增加学时[1],加强学生的数学基础,另一方面,对涉及电磁场的实验让学生去一一观摩和尝试[2],增加对电磁场的直观认识,但这就对教学的学时数和学校的实验条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在大多数高校都是不易实现的[3]。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依然是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限内[4],将电磁场中直观的物理实验和实验所对应的数学物理方程的各种演绎变换联系起来[5],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二、教研目的

对于只有48个学时的电磁场原理这门课,仅仅讲述其中的理论部分,教学时间就非常紧凑,还需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取舍[6];对于像库伦力实验、莱顿瓶实验、安培力实验等,无论从学校的实验l件还是从安全性角度,都难以安排在学校的课程计划中。为解决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具的对接问题,改善教学效果,武汉轻工大学有针对性地将泛雅网络平台引入到课程教学中,特别是依托其“视频”功能,将国内外优秀的实验视频进行集中云存储,督促学生按照教学进度进行观看学习,并将课堂的PPT和课后的作业与视频的播放过程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完成课前预习和课后作业,让物理实验和电磁理论模型对照起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三、“视频”功能的辅助教学

教师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后,学生在课前的两天时间内可以择机观看指定的视频内容,视频内容是针对下一节理论教学课上所对应的实验现象,时间通常不超过30分钟。

为避免学生不完整地观看物理实验视频和观看视频后不能及时做出学习反馈,泛雅平台有针对性地提供了以下几个功能。

1.防拖拽和防窗口切换功能。前者防止学生通过跳跃观看的方法缩短学习时间,保证重要实验节点的无遗漏展示;后者遇到视频播放网页被切换的情况,自动停止视频播放,督促学生切实看完视频内容。

2.视频剪辑功能。教师可以对实验视频进行有针对性的剪辑,将视频中的最主要部分截取出来,突出观看重点,控制播放时间,提高播放效率。对于转瞬即逝的实验现象,比如莱顿瓶放电,则通过剪辑,将实验过程放大并缓速播放,确保学生能够看得清楚。

3.视频时间节点插入功能。在视频播放的时间轴上,插入和某一段视频内容相关的数学物理方程表达式(插入的内容在形式上是课堂PPT的节选,PPT上包含了相关方程的演绎过程以及方程所对应的几何模型),提示学生在观看实验视频的同时,能够将实验现象和矢量方程联系起来综合考虑;有助于学生在理解课程内容时,把抽象的电磁场具象化,使他们能够较为容易地建立起电磁场的概念,并跟随视频和时间轴节点上的PPT内容,来逐步深入学习电磁场理论。

4.插入作业和思考题。在视频观看结束后,提供关于课前预习思考题或者课后作业的文本链接,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及时完成视频教学的文字反馈。学生可以以观后感的形式,表述理解模糊的知识点,授课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建议,适度调整理论教学的侧重点,从而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可以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又或者,根据在线课后作业的反馈情况,授课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状况,从而使接下来的授课内容能更加有针对性,也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

依托泛雅网络平台,通过以上四点的工作,一方面拓宽了学生对各种物理现象、物理实验的知识面,对电磁理论的认识逐步具象化,能够将实验现象和矢量函数表达式进行总体认识;另一方面,和传统的纸质作业反馈形式相比,缩短了教学反馈周期,使教师能够更快、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知识掌握现状,并有更加充裕的时间进行有针对性地课程内容调整,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电磁场理论。

四、教学效果评价

在电气专业的电磁场原理教学中,单独抽出了一部分学生进行了视频辅助教学的尝试,通过对比发现,有视频辅助的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明显降低,平时作业的质量明显提高,上课回答问题的逻辑性明显增强,期末考试高分学生增加,低分学生很少,总体成绩趋于正态分布,且人均成绩较高。而常规教学下的学生成绩则分布不均衡,呈现高分和低分两极分化的情况,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相对较低。此外,学生在教务系统中进行教学质量评价反馈时,有视频辅助的学生都肯定了该方法对他们学习的促进作用,认为通过该方法可以更快、更好地建立电磁理论概念,对课堂理论学习有非常好的补充作用。总体而言,通过学生的教学评价,该方法的教学效果评价是积极的。

五、结语

泛雅网路平台的“视频”功能,以相对低的成本,有效地解决了因为课时有限、课堂实验条件有限导致的电磁场理论教学过于抽象的问题。使学生能够通过视频展示的物理现象、物理实验联想到电磁场矢量方程,架起实践和理论之间的桥梁,使电磁理论模型在学生心目中不再抽象,而是具体的、可以逐步去钻研的。由于实验的视频容易理解,因而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为课程理论教学的顺利展开和深入探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教学路径。从对学生的教学效果反馈来看,本文的方法是积极和有效的,该方法是对电磁场理论教学的一个有益补充。

⒖嘉南祝

[1]曹洪龙,郭辉萍.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电磁场与电磁波”教改[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8):191-193.

[2]胡江.美国MIT“电与磁”公开课的启示[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2,34(6):110-111.

[3]彭麟,姜兴.中美高校电磁场教学比较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17):73-74.

[4]傅文珍.少学时情况下“工程电磁场”教学体系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3,(23):66-67.

[5]赵煦,周龙.电磁场理论教学中的课程评价方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7):222-223.

[6]范东伟,李慧奇.工程电磁场课程内容调整建议及教改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13(6):190-191.

A Study on Teaching Methods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 Theory Assisted by Fanya Network Platform

ZHAO Xu,ZHOU Long,CHEN Wei-zhen,MOU Yi

( School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Wuh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Wuhan,Hubei 430048,China)

第7篇:视频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中国近现代史

视频案例教学,就是在课堂上以播放视频案例的形式来进行辅助教学的一种多媒体教学方法。它以其独特的优势为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扩大了课堂教学容量,拓展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多媒体教学利用图文并茂的影像资料,易于学生掌握重点和难点问题,提高学习效率;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有助于构建师生互动渠道和平台,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一、“纲要”课程应用视频案例教学的优势分析

1.能直观地再现历史,使学生身临其境穿越历史空间,增强对历史认知的效果。

和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指出:设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就是要“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就明确地规定了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

为实现这一目的,最为重要的是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了解历史,把握国情,塑造新时代年轻一代的爱国情怀,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规律性,自觉地投身于民族和国家的繁荣和昌盛的伟大实践之中。在众多的教学手段当中,讲解历史占有很大的课程比重。除此之外,学生直接阅读历史也是一种重要的途径。但是两者的效果受到讲授的形象性和自身阅读的趣味性的限制,无法有效实现课程设置目的。在所有课程教学手段的探索当中,视频教学作为一种手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实现纲要课程的历史正向功能。通过更加直观地再现历史,让学生们身临其境穿越历史空间感受历史的沧桑巨变,去思考历史课题,从而增强学生们的历史使命感。

2.视频教学有助于改变纲要课程旧的教学方式,突破文字案例教学的局限。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采用视频案例教学,改革旧的教学方式的主要手段。这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而是在教学设计上的变革。教师根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特点,针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从相关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影像资料中选取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知识教育与思想道道教育相契合的视频,使之与语言、文字、图片等有机结合,集视频、音频、文字、学生讨论、教师点评于一体,突破以往单纯文字案例教学的缺陷。视频案例教学以其图文并茂、声色俱全的现场感,增强了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注意倾向,促进其深入思考和作进一步的研究探讨,真正做到“入眼、入脑、入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视频案例形象生动、直观有趣,是纲要课程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

在将视频案例教学范式应用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通过对视频资料中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内容有关的典型事例和事件加以描述和解析,经过加工和提炼,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辅助使用,有助于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浓厚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加深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促进教学过程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贯彻落实,使教学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二、视频案例教学在“纲要”课程中的应用

1.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和特点收集、选择恰当的视频案例

一般地,视频案例来源于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去书店购买VCD、DVD视频案例资料。这些视频案例资料有的比较粗糙,视频时间长短不一,有的内容冗长,有的与教学内容不贴切。对于这些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来的视频案例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和特点进行剪辑,不能直接运用于课堂教学教学。

选择恰当的视频案例有利于提高“纲要”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地实施视频案例教学。不恰当的案例则会影响“纲要课”的教学效果,甚至会起相反的作用。而教学内容是视频案例收集和精选的依据。在内容上,视频案例的选择要求精益求精。

2.“纲要”课程应用视频案例教学要具有时代性、针对性、思维空间性

在教学中,选择的视频案例应紧扣中国近现代时代的主题,体现时代的新鲜内容,反映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重要活动、重要人物等,贴近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在选择教学视频案例时,还必须针对课堂教学所涉及的中国近现代史历史问题。一个视频案例解释说明一个重点、难点教学问题或知识点。此外,选择的视频案例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加以审视,留给大学生广阔的思考余地,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历史事实进行深刻的理解。历史是真实存在的,诚实地对待本国的历史是正确反思历史的前提。与西方的工业文明发展历史相比较,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在科技进步和思想启蒙方面开始落后于西方世界,统治阶级对西方文明发展一无所知。这与20世纪中国开启的改革开放形成鲜明对照,有助于理解历史和现实的巨大差距。更为重要的是,借助于历史认知方面的比较评价,正确认识中国社会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性,正确评价中国社会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

三、在“纲要”课程应用视频案例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视频所体现出来的历史故事和内容具有历史的厚重感,是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生动写照,也是我们反思历史的一面镜子,视频留给我们的深刻印象。为了帮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所要学习的内容,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演变及基本特征,明确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状况、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需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以增强教学效果:一是要熟练的制作视频案例,并将其在课堂上与其他教学手段和方式有效地结合起来,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制作的视频案例要与使用的课件及使用教学内容要协调,相互联系紧密。

二是视频案例时间时间不能太长,一般要求控制在十五分钟以内。太长的视频案例既会影响授课内容和教学进度,又会影响学生上课注意力,把握不住教学内容。

三是视频案例使用不能过于频繁,视频案例过多充斥课堂,甚至完全用视频案例代替教学知识点和理论的讲授是不合适的。同一节课的视频案例的使用一般不超过三个。一般一小节课可以运用的视频案例要根据其时间长短而定。在使用视频案例时要注意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加以思考和讨论,并可以不断地抓住学生上课的注意力。

综上所述,在纲要课中应用视频案例教学,要根据课程特点,针对教学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从相关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影像资料中选取与《纲要》课相契合的视频,使之与语言、文字、图片等有机结合,集视频、音频、文字、学生讨论、教师点评于一体,突破以往单纯文字案例教学的缺陷。通过对视频资料中与《纲要》课教学内容有关的典型事例和事件加以描述和解析,提高《纲要》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大学生学习《纲要》课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纲要》课教学内容的理解,促进教学过程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贯彻落实,使教学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进而真正做到“入眼、入脑、入心”,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叶华松.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理性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5)

[2]鲍建生、王洁、顾泠沅:“课堂教学视频案例的研究与制作”,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3]李龙.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阶段[J].电化教育研究,2004,(6).

[4]吕青.高校多媒体课堂教学优化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3).

第8篇:视频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PBL;校际视频会议;毕业论文研究;学习效果调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9―0019―05

一 序言

基于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以下PBL)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医学教育领域,由美国的Barrows首创。PBL是指学生利用知识和技能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从而达到建构经验的目的[1]。它强调将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习者之间的合作来解决真实的问题,从而掌握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PBL具有上述特点,因此,在培养协作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效果方面,普遍认为PBL超过“学科教学”(Subject-Based Learning)[2]。

目前,我国有关PBL研究集中于基本理论的引入和哲学思辨层次上,而关于实践和应用创新方面的研究则很少[3]。国外有一些具体的实践报告,但是,大部分是集中在医学和工学领域上,而且普遍是基于班级内部的形式[4]。随着进入信息化时代,基于班级内部的PBL有着以下缺点被指出[5]。

第一,学习社群狭窄。基于班级内部的PBL,学习社群主要局限于班级同学,而班级各成员的思维同质性较高,学习小组总体思维层次难以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这也就决定了最终问题解决方案的设计缺乏较高的创新层次。第二,学习资源的获取极为有限。基于班级内部的PBL,学习资料仅局限于课堂中现有的资料,资料的来源面狭窄,资料的数量也十分有限。第三,PBL的反馈与评价效果不佳。在已往的PBL中,教师必须扮演学科专家、资源引导者和任务咨询者等多重角色,如果教师在这几方面没有较高的能力与素质,必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评价效果方面产生影响。

为了弥补上述基于班级内部的传统PBL的缺点,我们导入视频会议系统,与其他院校共同设计和实施了以视频会议交流为平台的PBL。之所以选择视频会议作为PBL的平台,是因为视频会议可以实现跨地区(跨国)实时的面对面交流[6]。利用视频会议的这一特点,可以将学习社群和资源获取扩大到校外乃至国外,从而将有利于解决上述传统PBL的缺点。

本研究,首先分析基于视频会议的PBL的优势,然后参考PBL的一般过程,设计出基于校际视频会议的PBL实施流程,最后通过实际实施基于视频会议的PBL,考察其学习效果。

二 基于视频会议的PBL的学习设计

1 基于校际视频会议的PBL的优势分析

第一,学习群体范围广阔。通过视频会议可以与国内外其他院校交流,因此,基于视频会议交流的PBL可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国内外更为广泛的学习伙伴,这种学习伙伴可跨越地域的限制,学生可在共同学习过程中接触和了解与自己的民族和文化完全不同的人群,从而可以拓展视野和思维。另外,由于每个地区(或国家)的每所学校的学生,都具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和思维层次,这样在进行共同学习过程中,小组的总体智慧水平与课堂环境下的PBL的学习小组相比显然会有所提高,这对提高小组的总体创造性思维是极具帮助的。第二,资源获取途径多样,可以突破地理区域的限制,资源获取可以扩大到校外乃至国外。第三,群体教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课堂环境下的PBL,教师需要扮演多重角色,而作为单个教师能力极有限,在指导学生时往往会觉得心有余力而不足。通过视频会议交流,将学生与其他院校的师生连接起来,因此基于视频会议的PB,教师马上由单个教师扩展成一个庞大的教师群体,学生可在这个群体中选择所需要的指导教师,而学生从这一群体教师中获得的指导价值将是无法估量的。

2 学习活动的结构与流程

Majumdar将基于班级内部的PBL的过程归纳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讨论交流,自主学习,实际运用,形成评价等 [7]。而基于视频会议的PBL的活动,主要围绕视频会议交流展开。所以,其结果与流程也都区别于传统的PBL。

基于校际视频会议交流的PBL,首先由双方(或多方)共同提出一个问题。为了在有限的视频会议交流时间内,通过校际交流解决更多有针对性的问题,各方学生需要通过预先查找资料等个别学习形成基模(Schema)。之后通过班级内部讨论,先解决一部分问题。等到视频会议交流时,则提出和交流那些个人以及班级内部所没能解决的问题。以此在有限的视频会议交流时间内有针对性地进行交流和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后,还需要对学习过程进行互评,总结所获得的知识和思维技能。基于以上分析,并结合我们的实践经验,提出如图1所示的PBL的学习活动结构及流程。

3 视频会议系统的搭建

(1)通信方式的确定。由于地区(国家)间的通信状况不同,首先要共同确定通信方式。目前,视频会议有三种通信方式。一是基于卫星传输的方式,第二是基于ITU-T(国际电信联盟远程通信标准化组)的H.320协议,利用ISDN回线的方式,第三是基于H.323协议,利用因特网IP地址的方式。其中,基于卫星的方式,其建设费和维护费都十分昂贵。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以及因特网的普遍接入,使得基于因特网的通讯方式保证通信质量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通讯费用。

(2)设备的选型。视频会议交流中,需要同时承传视频、音频、幻灯片等多种媒体信息。这些媒体信息除了需要较好的压缩编码方式之外,还需要支持国际通用标准。若需要高质量的媒体或者多方共同进行交流,则可以选用具有国际会议电视标准的系统作为基本架构,主要通过多点控制器MCU进行中心控制,参与同步教学的学校以会议电视终端的方式与MCU 相连。而对于学校领域,对于媒体质量要求不是很高的交流,从节省成本费用的角度出发,可以选用NetMeeting、CUseeMe等软件系统。

4 师生角色的定位

PBL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路依据,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包括基于视频会议的PBL的所有PBL过程中,学生是问题解决者和意义建构者。问题的解决要求学生进行科学的分工与协作。而习惯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学生,最初可能感到不适应。所以,有必要对学生提供一定的帮助,使学生感到他们是问题的主人。而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所有者和传播者,而是学习的帮助者。基于校际视频会议的PBL过程中,教师主要负责联系外校,构建视频会议平台以及监控学习的进程,而不直接参与视频会议交流。

三 实施过程

为了考察基于校际视频会议交流的PBL的学习效果,我们与日本一所大学合作,围绕毕业论文的相关问题,从2007年开始连续两年实施了定期(一周一次,每年1-2个月)的基于视频会议的PBL。其目标是通过与国外同专业学生共同解决有关毕业论文的问题,从中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以及与其他成员协作的能力。同时,通过国际交流,扩展研究视野,掌握国外的专业动态和研究方法。其学习情景如图2所示。

参加者分别是东北师大硕士生11人和冈山理科大学大四学生5人。实施主要按照上一节的图1所示流程进行。

首先,由双方的教师共同搭建校际视频会议交流平台。期中,通过曾到日本留学过的人员的介绍,与日本一大学建立了合作。根据双方都接入了因特网,而有一方不具备接入MCU的专业设备的实情,选用了Windows Live Meeting软件系统。与国外院校的视频会议交流中,除了视频会议系统之外,还要解决语言的问题。通常国际交流中使用的是英语,但是,日方学生不能用英语进行自如的对话,中方学生也更擅长用母语进行表达。为了使双方学生不受语言的障碍而专注于问题的思考和交流,交流中导入了一名翻译,翻译工作由精通汉语和日语的作者中的一人担任。这样一来,中方就可使用汉语、日方则使用日语,即双方使用各自的母语交流。

然后,由双方的学生围绕视频会议交流平台进行个别或交流学习。由于视频会议交流的时间有限(每次一个半小时),为了提高交流学习的效率,在视频会议开始之前,提前将所要交流的问题传给对方。所要交流的问题主要是毕业论文的内容、研究进展以及遇到的困难等。得知所要交流的问题之后,学生们通过个别学习,搜集有关问题的资料,进行预习和准备。关于班级讨论和校际视频会议交流,为了在校际视频会议交流时解决更多有针对性的问题,在视频会议交流之前,先进性班级讨论,即通过班级讨论先解决一部分问题,等到与国外学生视频会议交流时,则提出和讨论个别学习以及班级内部讨论所未能解决的问题。在视频会议交流中,学生们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与外校学生进行实时地交流探讨,借鉴对方院校学生的智慧和方法。

最后,为提升学习效果,还进行了评价活动。双方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和评价的机会。在每一位学生的论文介绍结束之后,双方学生对发表者的论文进行评价。评价内容由“(1)选题合适吗?(2)研究方法得当吗?(3)理论依据充分吗?(4)数据充分吗?(5)课题新颖吗?(6)结构合适吗?”等6项问题组成。评价标准是“1.不恰当,2.有点不恰当,3.一般,4.比较恰当,5. 十分恰当”等五个等级。

四 学习效果

为了调查基于视频会议的PBL的学习效果,每一年都在学习前后,对双方学生的相关能力和意识变化进行了调查。要求学生将个人的能力和意识,用九段评价法进行评价。问卷项目主要参考宫地(2007)[8]所开发的30项21世纪大学生必备能力和意识方面的问题,以及13项有关毕业论文方面的问题组成。由于学生人数较少,因此,选用Wilcoxon法,分别对两国学生的43个项目的学习前和学习后的评定值进行了统计分析。

1 对两校学生的学习效果检验

对中日两国学生的2007年度学习效果进行Wilcoxon检验的结果如表1、表2所示。全部43项问题的平均分别在1%水平和5%水平下,存在显著性差异。可以说,通过基于校际视频会议交流的PBL,两国学生的意识和能力显著提高了。

2 对两年的学习效果比较

通过2007年的学习效果调查,发现两国学生的发表能力都比较弱。为此,2008年的实践中,交流的前半部分,要求将毕业论文的有关问题用Word文稿进行整理和介绍,后半部分的交流中用Power Point作成课件再次进行说明介绍,以此增加了发表的机会。同时还导入对发表的评价活动,要求学生们对他人的发表活动进行评价。其评价项目由“(1)发表容易听懂吗?(2)能脱稿进行发表吗?(3)PPT的颜色合适吗?(4)PPT的文字大小合适吗?(5)时间分配合理吗?(6)声音大小合适吗?(7)对提问回答的好吗?”等7项问题组成。评价标准是“1.不恰当,2.有点不恰当,3.一般,4.比较恰当,5.十分恰当”等五个等级。实践结果,关于表3、表4所示的项目,2008年的变化量(即能力和意识的提高程度),要显著高于2007年的变化量。

五 总结

本研究明确传统的基于班级内部的PBL的缺点,利用视频会议系统的跨地区(跨国)实时面对面交流的特点,率先迈进PBL研究的新阶段,实施了基于校际视频会议交流的PBL。

在连续两年的实践中,每年都通过学习前后的能力和意识调查,详细考察了其学习结果。通过表1-表2得知,基于校际视频会议的PBL可以促进学生的多种能力和意识。另外,在基于校际视频会议的PBL,可以根据各方共同的学习需求,充分利用第二节所述的校际视频会议交流的优势,设计学习活动。如2008年的实践中,为强化学生的发表能力,特增加了发表机会以及对发表的评价等学习活动。其效果如表3-表4所示。

本次实践是由两所学校围绕毕业论文的相关问题,实施了基于视频会议的PBL。之所以将毕业论文作为主题,是因为毕业论文是学生在专业领域所要遇到的实际存在的非结构化的问题,这符合PBL理论的现实性问题和非良构性问题的要求。今后,将进一步深化研究,提出其他符合要求的问题,尝试多所学校(三所以上)共同参与的基于视频会议的PBL。

参考文献

[1] Bligh J.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 introduction[J]. Post-Graduate Medial Journal,1995,71:323-326.

[2] 马红亮.PBL网络课程的系统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03, 13(5):30-33.

[3] 肖晓飞,贾颖.我国PBL教育应用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思考[A].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南京: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76-78.

[4] 井上明.Problem Based Learningによる情リテラシ教育[J].同志社政策科学研究,2005,36(12):62-67.

[5] 陈宁,张庆林.基于问题学习的实施及对教师的挑战[J].基础教育研究,2006,21(1):27-29.

[6] 王以宁,宫地功,李在荣.基于母语和视频会议促进学生发展的国际交流学习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1): 143-146.

第9篇:视频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外国文学作品 视频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1-0059-03

文学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某种难以阻隔的穿透力,跨越疆界,跨越历史,进入一代又一代人的视野;启迪人们的智慧,滋润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性情。今天,在多元文化共存的世界里,文学作为一种十分活跃敏感而又内涵丰富的重要文化形态,在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扮演着“形象天使”的角色,对促进彼此的了解和认知,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人文教育受到普遍重视。在商品经济和物质主义的大潮下,高尚精神的培养和完美人格的塑造,越发显示出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人本体始终不渝的探索追问,坚持不懈地挖掘人的精神世界从而逐步认识自身,关注人的命运是人文教育的首要任务。实现这样神圣职责当然离不开文学教学,尤其是外国文学教学。因为外国文学教学,将有助于人们拓展精神视野,丰富情感世界,提高文化品位,领悟多维的思维方式,从而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在教育部下发的一系列文件和号召下,中国教育界关于多媒体教学讨论得沸沸扬扬。在全国范围内,众多高教院校热情地迎接了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各种多媒体教学载体,从而促进高教教学的趋势。个人认为,为了实现人文教育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需求,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特别重视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调的视频教学。多媒体教学成为外国文学教学必然的趋势,关键在于度的把握和因地制宜的调控。

一 视频教学含义

视频教学是采用视频资料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外国文学教学中,文学作品的学习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通过书本和视频资料,促进学生对该文学作品深层含义的深刻认识。外国文学视频资料很多,比如:英文电影、连续剧、新闻报道,也包括一些含有知识性的娱乐内容。外国视频让学生直接接触最地道、最真实、最广泛的外国文学知识。

二 视频教学的特点

视频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新型教学方式,它使外国文学教学呈现多样化,提高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大,认真度高,求知欲强,文学作品的接受能力就会增强,获得的知识就多。也就是说,首先,视频教学具有真实性和简洁性。视频内容直接来源于以英语、俄语、阿拉伯语等外语为母语的国家,是他们日常生活的缩影。非常真实、简洁地反映了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历史以及对世界、对自然、对人生的观点。其次,视频教学具有生动性,富有感染力。它不同于其他像纸质版的教学材料,视频材料能够图文并茂地展现学习内容和学习重点,不仅有文字声音,还有人物演绎,生动真实地再现外国文学作品的内容,必然刺激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 视频教学的作用

第一,外国文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发挥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是学生兴趣的终极目的。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视频材料具有情境性,包括大量的信息、图像、音乐、动作等因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兴趣,才有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才能有效地达到发挥学生能动性的目标。

第二,目前,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必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很多问题。大学生们一方面要适应自己的生活、学习、科研、工作、人际等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还要面对社会上的各种多变的思潮和价值观念。理想与现实的反差,期望与能力的冲突,加之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增多。外国文学作品是一种对话,是心与心的交流。虽然作品所呈现的生活和我们生活之间有一定的差距,但对话本身就是在筛选、抉择、吸纳,也是在诠释、演绎、丰富。视频作为一种生动地再现外国人们生活的载体,在提高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的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外国文学视频形式,将世界各国对有利于心理健康的教育内容呈现给学生,大大增加了受教育者在心理方面的健康成长,点明他们未来的发展前途。

第三,外国文学作品的学习不仅需要熟悉要学习的作品内容、人物形象、艺术特色,还需要对学习内容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只有把作品内容与文化背景知识相结合,才能不断扩大自己的背景文化知识面。视频教学的资料素材既来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浓缩再现。它都是经过提炼加工,选取最接近人们日常生活的事物,来客观地描写事物,将作家的审美理想融于艺术描写之中,或是细节描写的真实,艺术概括的典型化,在典型环境中描写出典型人物。每一段视频教学内容都包含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社会背景,也包括各种各样的与作品有关的其他文化背景知识。这都是为了读者或学生进一步深刻认识该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在理解文化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所学的内容,会在学生大脑里保持永久的持续性。

第四,外国文学中的经典作品以其强烈的人文精神、对真实生活的深切关怀、对人性的执著探索,具有历久弥新的魅力。其与盛行于大学校园的网络文化、手机文化和偶像文化等大众文化相比,外国文学一旦被大学生接受,就会具有更为强大和持久的精神力量,超越了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在当今大众文化大行其道的年代,经典作品遭受了冷遇。当然,二者并不是绝对对立的,有时反而可以利用流行、时尚的大众文化来走近经典作品。视频是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视频可以引发大学生阅读外国经典名著的兴趣和热情,使其深入体悟文学经典的思想高度和文学形象的独特魅力。

第五,对从事外国文学教学工作的教师而言,目前很多外国文学教师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学学习兴趣,都想开展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视频教学是最佳手段之一。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不能没有生动有趣的教学素材。随着科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现实生活都可以轻易取得各种外国文学视频资料。掌握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视频资源,广大外国文学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取不同视频材料,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

四 视频教学的教学方法

视频作品的发明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纪录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成了制片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无论是学者还是一般观众都很好奇地欣赏过当时摄影师拍摄的很多影片,这些影片包括电影、电视节目、新闻报道、时事报道等多种内容。教师在琳琅满目的视频资料中选择思想内容积极健康向上、反映时代精神、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教学目的以及与有关课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充足的影片,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不同的视频有不同的特点,适合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各种视频的分类和特点,来选取并应用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的改革,视频教学对教学理念带来了一种崭新的变革,对授课教师提出很大的挑战。在现代教育科技手段的帮助下,外国文学课程充分整合跨学科资源,包括影视改编的视觉资源、西方乐歌剧试听资源、西方美术视觉资源、西方历史文化视觉资源、中国文化视觉资源以及制作语言表述的视觉图等,使外国文学课堂真正成为跨学科比较、互文性研究的平台。外国文学作品与影视改编、音乐、歌剧改编、美学作品艺术虚构、科学真实等方面都有密切的互文关系。在课堂有效地探讨这些互文性,可以拓展和深化外国文学教学的空间。在有声有色、绘声绘影的外国文学课堂上,可使学生快乐学习,愉受外国文学的艺术魅力。

高校外国文学教学所选取的教学视频在教育内容上应贴近高校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样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在比较外国和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增强学生本土文化的认同感。至于外国文学视频教学方法,应尊重该课程的特殊性,它既是文学教学,又是文化传播教学。在视频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阅读文学经典与观看电影改编作品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外国文学作品的灵魂就隐藏在经典名著的字里行间。通过阅读经典名著,把握外国文学的精髓,加上在课堂视频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外国文学的思想精华与艺术奥妙。教师的讲解与课本只是理论上的东西,对学生它只能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实际的东西,还是要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接触,才能获得。只有亲身阅读,把阅读完的文本与视频适当地结合,才能确切地感觉到、了解到,甚至把握住一个作家、一个流派本质的东西,才会有自己的切身感受,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因而,在教授外国文学之始,可先提供些观看的与课程有密切关系的影片和书目,在教授的过程中检查学生的阅读、观看情况。课堂前十分钟让学生谈谈他/她最近读过、看过的作品,谈谈他们的见解,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二,运用视频,导入学生新课的教学方法。通过欣赏有声作品,改变传统外国文学教学的无声世界,营造有声外国文学的氛围。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每一节课的开始,如果老师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视频导入新课,就可达到这种效果,可以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增。外国文学教师应通过视频资料,创设有声有色的课堂情境,把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情趣盎然的氛围中以最佳的情绪进入课文的学习中去。

第三,通过观看视频作品,把外国文学作品视觉化的教学方法。目前,在外国文学作品的基础上,改编成电影的文学作品很多,这丰富了外国文学作品的视觉资源。在课堂上,让学生多观看由优秀的外国名著改编成的电影、电视,并鼓励学生讨论原著与改编后的差异。电影、电视是具体形象,是学生认知上乐于接受的形式。学生在授课教师的指导下,去看原作,进行比较,从而能更深入地了解作家及其作品。比如:美国现代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著名通俗小说《飘》书面阅读可能需要几个星期,但改编成电影却只要三四个小时。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接触到大量的优秀外国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进行细读文本,比较对照,在比较中提高自己的思考力、鉴赏力。

第四,通过电影与文本的欣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的教学方法。观看视频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学生通过阅读、观看文学作品提高研究水平,撰写外国文学方面的论文,可为写毕业论准备。如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与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电影《战争与和平》与小说《战争与和平》。每阅读或观看一部文学作品,都可以写心得。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写对一些名家、名作及有争议的文学现象阅读、所观看的电影笔记。还应要求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研究,写一些课程论文。教师要对学生的文章进行认真的批改、讲评,指出其优劣之处。

第五,带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弥补外国文学资料的不足的有效手段是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来开拓学生的信息视野,帮助学生获得丰富而新鲜的外国文学信息营养是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外国文学教学要求每一个教师不仅应该成为外国文学的教学专家,而且也应该成为外国文学信息汲纳的专家。教师要利用英特网的信息资源来弥补图书资源,并把它运用在具体教学中。在课堂上,要给学生们尽量详细地介绍外国文学的信息源,介绍外国文学目录的检索方法和资料特色,开展课堂讨论,给学生创造畅谈上网寻觅外国文学资料的经验和体会的良好机会。

总而言之,以上这些举措,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兴趣,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研究外国文学课题的科研能力。教学的目标是:教是为了不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最好的教师就是舍得用肩膀扛起学生,让他们超越自己的教师。

参考文献

[1]朱维之、赵澧、黄晋凯.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第六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蒋三强.视频教学对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影响[J].海外英语,2013(10)

[3]张媛媛、王昭、周洋.视频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