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行政专员工作计划范文

行政专员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行政专员工作计划

第1篇:行政专员工作计划范文

一、企业文化的深化塑造

企业文化的深化塑造,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累积、不断传承、不断发扬光大的过程,在一个拥有良好企业文化的企业,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会不断增强,企业的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也非常明显。

1、将公司发展多年来积累的优良传统和企业文化精髓加以总结归纳,此建议如通过,争取在第一季度内完成。

2、修改《员工手册》,将企业理念、企业精神、企业发展简史、企业宗旨、企业奋斗目标等内容增加进《员工手册》,并在第一季度内完成此项工作。

3、对所有新进员工,在正式上班前,不仅做好人事培训和工作培训,还要做好企业文化的培训。一、建立内部纵向、横向沟通机制,调动公司所有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和谐、融洽的企业内部关系。集思广益,为企业发展服务。

4、加强对优秀员工、好人好事的宣传力度,弘扬正气。

二、行政部自身建设:行政工作作为未来企业发展的动力源,自身的正规化建设十分重要,因此,行政部在第九年将大力加强本部门内部管理和规范。行政部第九年度自身建设目标为:

1、完善部门组织职能;

2、完成部门人员配备;

3、提升行政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

4、提高部门工作质量要求;

5、圆满完成本部门年度目标和公司交给的各项任务。

三、建立职位分析制度,通过职位分析既可以了解公司各部门各职位的任职资格、工作内容,从而使公司各部门的工作分配、工作衔接和工作流程设计更加精确,也有助于公司了解各部门、各职位全面的工作要素,适时调整公司及部门组织架构,进行扩、缩编制。也可以通过职位分析对每个岗位的工作量、贡献值、责任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以便为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制度提供良好的基础。

四、继续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工作,并保证与薪资挂钩,从而提高绩效考核有效性。绩效考核工作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处罚未完成工作指标和不尽职尽责的员工,而是有效激励员工不断改善工作方法和工作品质,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持续不断地提高组织工作效率,培养员工工作的计划性和责任心,及时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并加以调整改善,从而推进企业的发展。第九年行政部着手进行公司绩效评价体系的完善,并持之以恒地贯彻和运行。

1、行政部在操作过程中将注重听取各方面各层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方法。从正面引导员工用积极的心态对待绩效考核,以期达到通过绩效考核改善工作、校正目标的目的。

2、绩效考核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沟通的工作,也是一个持续改善的过程。行政部在操作过程中会注意纵向与横向的沟通,确保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

3、绩效考核工作牵涉到各部门各职员的切身利益,因此行政部在保证绩效考核与薪酬体系链接的基础上,要做好绩效考核根本意义的宣传和释疑。

行政部的工作涉及到各个部门和公司工作的各个层面,日常工作中人力资源还有许多不可预见的工作任务。此处其他目标是部门工作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包括:企业文化的塑造;建立公司内部沟通机制;办公室管理等三部分。

在不断的成长中,很多的现实情况在不断的发展中得到了长远的进步,这是公司发展的现状,只要跟上的行政办公室工作做好了,公司的运转顺利了,公司的发展也就更加的顺畅了。在不断的发展中,公司行政办公室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这里我希望大家都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找到问题所在,找到以后发展的方向,为公司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计划生育使我们国家的百年国策,是我们国家一直以来首要的工作。控制我们国家的人口增长已经成了刻不容缓的工作,控制中国的人口也是为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不断地发展中,我们必须要意识到我们的人口压力,只要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我们国家的发展才会更加的有序下去!

行政专员工作计划范文20xx(二)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总体工作部署为指针,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以“运转有序、协调有力、督促有效、服务到位”为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服务宗旨,发挥协调作用,抓好内部建设,努力提高素质,在全校教职工的支持和配合下,有目的、有条理、高效益地开展工作,为学校提质量、创成绩而服务。

二、常规工作

1、及时收发书面和教育网上文件、通知,并交校长审阅,根据校长的审阅意见,转达给分管校长及相关处室办理或通知相关教师。并作好档案的归档和整理工作。各部门所属的档案,按长、中、短期分类,永久性档案、长期性档案于期末交办公室分类归档。

2、做好文件的上传下达工作。在主管领导指导和帮助下,明确任务,各负其责,做好文件的接受、传送、催办及文件管理工作,信息采集、上报、保密和档案管理工作。对来文的阅批、领导批示的督办、重要文件的核稿、接听电话、打印文件、会议记录、会议召集等日常工作,做到严谨有序,不出差错。各项文件材料,力求及时、准确,优质、高效。

3、提前做好开学和学期结束前的工作安排,根据学校部署及时起草学校和校历。

4、及时向区教育局和其他上级部门上报学校相关的工作材料。

5、及时出好会议通知、学校工作安排通知、节假日放假安排通知等事宜。

6、做好学校会议的筹备工作、记录工作。

7、继续做好各种迎检和接待工作。

8、做好相关的年报和各类信息统计工作。

9、做好校长及副校长安排的临时指令性工作。

三、主要工作

1、进一步做好各部门、各年级的统筹协调工作。争取主动、积极配合、充分协调是行政人事部的主要工作目标。搞好综合协调,确保学校政令畅通。及时传达贯彻学校决策,加强督办检查,促进学校各项决策的落实。认真、科学地搞好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避免互相扯皮、推委,出现工作空档,确保学校以教学为中心,各方面通力合作,默契配合。坚持重大问题报告制度;做各部门之间沟通的桥梁,不贪功、不诿过、不拆台、不越位、顾大局、识大体,维护好学校班子的团结,提高工作效率。

2、做好学校文函档案管理工作。根据档案管理要求,完善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注意收集整理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教学教研材料并归档,使档案管理更科学、规范,作好档案利用工作,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及各项工作服务。

3、做好校务公开工作。认真做好校务公开工作,增加公平、公正和公开的透明度,对职称晋级、年度考核等各项重大事宜,在全校教职工中及时做到公开。

4、创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加强学校网页、阅报栏、宣传栏等文化载体建设。继续做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巩固并发展文明创建成果。协助校长搞好学校外事工作。

5、按时完成人事统计及有关报表工作。收集整理学校办学的基本数据,编制学校的基本情况表,向学校有关部门提供数据查询和信息咨询服务。

6、协助学校做好安全稳定工作。督促值班人员按时到岗并做好安全记录;认真排查不稳定因素,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7、树立服务意识,公正公平地做好各项人事工作,配合校长做好教职工绩效考核、继续教育、日常考核、教职工工资增加、职评等工作。

四、需强化的工作

1、调整网站版面,移除润扬中学栏目。

依照学校规划调整,在学校网站首页及分页上移除润扬中学(含高中、初中)栏目的显示,原栏目数据转入后台隐藏保存。

2、增加与学科教学相关的网站连接

拟在网站醒目处增加扬州教考研、市(区)名师工作室等网站的链接,突出对教育教学的支撑。

3、继续做好网站专栏建设工作

在认真做好已有专栏的基础上,积极配合学校行政管理和教育教学部门,围绕教育教学热点,继续开辟新的网站专栏。

4、继续抓好网站投稿的日常管理工作

继续做好网站信息员信息技术能力常规培训,通过邗江中学教师QQ群及时通报工作动态;准时按月通报各部门投稿情况,督促信息员提高投稿时效性。

5、做好与学科基地学习平台的对接工作

依托学科基地配置的学习资源平台,打造集学校宣传、信息、资源共享、自主学习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校内综合网络应用平台。

行政专员工作计划范文20xx(三)

20xx年是集团成立的第二年,公司将跨入多元化、多领域发展阶段,组织管理、人员结构复杂程度增加,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好比建设一座大厦,企业自身人力资源状况是根基,人力资源六大模块是主体结构,而人力资源管理者是大厦的规划设计者,如何让这座大厦建设得独具企业特色,则需要更多的人配合去添砖、装饰,20xx年我们将结合集团实际状况,按计划脚踏实地落实每一项工作,最终完成20xx年度总体工作目标,即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完成;新的绩效考核模式经一年的调整,逐步适应公司发展需要;培训工作全面推进,员工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透过举办各种技能活动,加强公司与公司间、同事与同事间的交流,增强企业凝聚力。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健全、完善各项制度,逐步实现人力资源规范化管理

目前集团处于筹备阶段,各项制度尚未健全,我们将根据公司的实际状况,明确组织架构,编制出一套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操作流程体系,同时指导各子公司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参照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完善本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逐步实现公司人力资源规范化管理。各项制度建立计划于20xx年6月30日前完成。

1、建立新员工入职管理制度。目前各公司对新员工方面的关注度偏低,容易造成新入职员工的流失。为此将建立新员工入职管理制度,对新员工指定两名入职导师帮带,一是企业文化导师,主要职责是从新员工入职的第一天开始就引导员工熟悉公司的企业文化,让其尽快融入公司;二是业务导师,主要职责是帮忙新员工熟悉岗位工作流程,指导新员工逐步熟悉工作资料,然后适应公司工作要求。同时还要求两位导师每周跟新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其对公司适应状况、对工作适应状况,并解答新员工提出的疑惑。对于新员工的导师我们要进行统一的培训,让其掌握引导新员工的方法与沟通方式,并给与鼓励性的补贴,年终评选优秀导师,并给予颁发证书及奖励。

2、建立新的培训管理制度。培训是一个公司提升员工素质的有效方法,但需要系统化的去实施,才更有效。新的培训制度将实行学分值,并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学习资料分新员工类、职业素养类、管理技能类,各板块业务类,职业素养类全员需参与学习,业务类各业务板块员工参与学习,新员工类属新入职员工参加学习;学习方式将实行多样化,公司、部门统一组织,个人自学,然后外出考察、培训等。年度将评出学习用心分子,并颁发证书。

3、完善员工手册。员工手册是指引员工熟悉公司企业文化、了解公司行为规范、熟悉日常工作流程的学习指导书,是指引员工方向的指南针。首先对原有条款中不适合企业发展的条款资料进行修改,再者对出现争议的条款进行细化,再者补充新的资料,如基本礼仪规范等。

4、完善薪酬福利制度。新的一年将对原先的薪酬结构进行调整,以便配合绩效管理的实施,同时对福利制度进行完善。

5、建立集团职级管理体系及评价体系。为更好的进行集团化的管控,然后将对集团的职级进行梳理,按行政系列、专业系列进行划分,对职级的评定拟定可衡量的标准。如普通员工与资深员工的区分,将以入司时间、同岗位社会工作时间为评定标准。普通员工:入司两年内、社会同等岗位2年内;资深员工入司两年以上、社会同等岗位工作两年以上。

6、完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20xx年物业、地产、超市将逐步实施绩效考核,对每个月的考核状况进行总结,对需完善的资料将汇总、修正,以便更适合各公司的绩效管理需求。

二、加强员工培训管理,进一步提升员工整体素质

目前集团下属子公司,员工整体基本思想意识、服务意识、日常基本礼仪常识、业务知识,还有待提高。在20xx年将做一次全面的培训需求调查,做出年度培训计划,培训将按入职培训、业务技能培训、强化培训、基本素质培训分类,并实行年度培训积分制。

1、新入职培训,主要是让新入职的员工熟悉集团的基本状况、学习日常基本礼仪常识等,由集团人力资源部根据入职人数按季度或月统一安排。对于新入职员工的培训资料,然后我部将收集相关资料编写成小手册、制作成PPT(20xx年3月30日前完成),培训结束后进行书面的考核,检查员工掌握状况,并作为试用期考核的依据。

2、业务知识的培训,主要是提升员工业务潜力学习,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业务知识培训按公司业务部门板块进行,由部门主管或经理担任讲师或组织学习视频,根据需要也可外派到外面培训。主要以理论知识、实操、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后进行实际操作或理论知识书面考核。

3、强化培训,主要是对日常业务知识技能的硬性要求,透过反复培训的方式,强化员工提升工作技能。此培训可透过举办一些专题技能比赛的方式实施,如管家员日常基本操作规范技能竞赛、收银员操作技能竞赛等。

4、基本素质培训,主要是提高员工日常行为规范的培训,然后透过此类培训从而进一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此类培训根据管理岗位、基础岗位实际需求安排,可透过外派培训、视频培训、拓展培训、内部授课等方式进行。

5、与外部培训机构合作,然后拓宽培训渠道。20xx年将与聚成公司合作,然后办理在线会员学习。根据在线学习视频资料,安排各公司、部门按月组织员工进行必须数量的学习,并一齐进行分享、讨论、写学习心得、考核等。

6、组织外出拓展培训,然后加强团队沟通及增强团队凝聚力。平常各公司、各部门沟通较少,透过组织外出拓展进一步加强大家的沟通交流,增进感情与团队合作意识。20xx年计划进行三次外出拓展培训。

培训实行年度积分制,建立培训学习档案,然后对不同职级规定年度参加培训学习课时,然后总体人均年度不少于20小时,对用心参加培训学习的同事,在年终透过考核评出学习先进员工给予表彰奖励。

三、不断完善绩效考核,促进员工绩效稳步提升

20xx年各公司将实行新的绩效考核模式,将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在试行的过程中要进行不断的总结,找出更适合部门、个人的绩效考核标准,然后强化部门负责人与员工的绩效面谈,领导对属下自身不足方面应给予更多指导,不断改善绩效,使员工在执行绩效考核的过程中工作潜力、业务技能等方面得到不断的提升。

地产公司、物业公司新的绩效考核方案计划在20xx年1月试行;超市新的绩效考核方案计划在20xx年4月试行。

四、做好人才储备,及时补充所缺、所需人才

随着公司的多元化发展与业务不断的拓展,集团所需求的人才要求也逐步提高,为了在急需时能及时补充,保证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我部将从多渠道进行人才的储备。

1、注重内部培养,对于基层管理人员实行内部人才培养计划,透过绩效考核选出业务潜力出色、具有管理潜能的优秀员工,作为后备管理人员培养,为员工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带给发展平台,留住骨干员工,保证公司的持续发展。

2、透过人才网站、参加现场招聘会等方式,储备公司一般岗位人才。在人员缺岗时,内部无法调配弥补时,及时从储备人才库中筛选,尽快补充,保证工作正常进行。

3、对于新开发的项目提前做好招聘计划,找寻到企业需要的人才。

五、完善薪酬福利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

为了配合新的绩效考核模式,拟对原有薪酬结构进行一些调整,以便更好的推动绩效考核的实施,到达激励的作用。对于绩效工资奖金额度,将提出新的方案报公司领导审批后执行。薪酬优势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每个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状况做出定位,同时推出一些个性化的福利政策,对吸引、留住人才也有很大帮忙。

六、建设和谐的劳动关系

增强企业团队合作精神及凝聚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团队合作意识强,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日常的工作关系中,我们应倡导诚信、合作、分享的思想理念,部门与部门间、同事与同事间应加强沟通、合作,致力于共同完成部门、公司工作目标任务。在日常公司活动中,我们计划组织开展一些有利于团队建设的活动。

1、4月份举办一次基本礼仪礼节知识竞赛。加强全体员工礼仪礼节基本常识的学习,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修养。我们将先收集日常基本礼仪知识,汇编成册,发给每个员工学习,同时进行视频培训,之后进行考试。对考核优秀的给予奖励,对不合格的要进行补考。

2、5月超市举办一次收银员技能大赛。

3、6月份物业、超市各举办一次应知应会知识竞赛。加强日常业务知识的学习,提升全体员工的服务水平和业务水平。先由人力行政部收集应知应会的资料,汇编成册,发给各部门学习,由各部门选派代表参加竞赛,竞赛分决定题、选取题、问答题等,按总分排行,并对前三名给予奖励。

4、8月份在超市举办一次大华集团员工“展现厨艺,分享佳肴”比赛。一是展示员工厨艺,二是带动超市人气。

5、6月超市组织一次管理人员外出考察学习活动。

6、8月物业公司组织一次外出考察学习活动。

7、3、6、9月份每月组织一次户外拓展活动。

第2篇:行政专员工作计划范文

第一条为做好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以下简称并发症)的鉴定和管理工作,保障受术者、施术机构和技术服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和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将三级以上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纳入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的通知》(人口政法[2012]62号)、国家人口计生委印发的《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鉴定管理办法(试行)》、《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鉴定分级标准(试行)》和《省人口计生委关于印发<省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扶助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县户籍公民因计划生育手术原因而申请的并发症鉴定和管理。符合《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第二条界定流入的外来人员,因在本辖区内具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执业许可的机构中实行了计划生育手术的,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并发症,是指依法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及其技术人员,在为公民实施计划生育手术中遵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有关技术规范,操作无过失,而受术者在术中、术后出现非人为因素而不可抗拒的人身损害。

第四条并发症的鉴定和管理,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管理规范。

第五条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鉴定工作,由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并建立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职称的医技人员专家库,每次在进行鉴定时采取从专家库随机抽取3-5名专家参与鉴定工作;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日常管理服务工作由县人口计生部门或县人口计生部门委托的乡镇人口计生办负责。

第二章预防与报告

第六条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及其技术服务人员必须按照执业许可证批准的服务范围和服务项目执业。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制定的诊疗常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规范及其它有关制度,恪守职业道德。

第七条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要注重对其技术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技术服务规范、医疗技术常规的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设置技术服务质量监控体系或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受理受术人的投诉;制定预防、处置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具体措施和抢救、转诊应急预案。在实施计划生育手术过程中,发现可能发生或已发生受术者身体损害的,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尽力避免或减轻对受术者身体健康的损害。

第八条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及其技术人员必须让受术人在知情的情况下指导其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方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严格按常用《计划生育技术常规》要求做好术前检查、适应症甄别、手术实施和术后随访。

第九条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及其人员要严格按照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要求,书写并妥善保管技术服务文书和有关资料。因抢救未能及时书写记录的,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技术服务文书资料和与此相关联的有关资料是并发症鉴定的重要依据,必须保证其客观、真实、完整。

第十条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调换技术服务文书资料和有关实物。受术人有权要求复印技术服务文书和有关资料,复印资料时应双方在场,对所复印的资料必须加盖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证明印章。

第十一条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要按照统计报告制度的有关规定及时上报并发症信息和统计表。因计划生育手术发生受术者死亡或可能导致为二级以上并发症时,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应当在事发的同时按隶属关系向同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县级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与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将有关情况报告至上一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或卫生行政部门。

第三章受理与鉴定

第十二条本办法受理对象为,在避孕节育手术及措施应用过程中,非技术服务过失原因而发生的人身损害者。有下列情况之一,不属于本办法受理范围:

(一)非计划生育的原因手术而造成人身损害的;

(二)未依法取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执业许可的机构或人员擅自开展计划生育手术的、获准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或人员超批准服务项目施术造成人身损害的;

(三)已有明显证据证明是由医疗过失造成人身损害的;

(四)经调查核实因受术人或家属在术前隐瞒病史、病情导致适应症选择不当而造成人身损害的;

(五)不能提供曾经接受过计划生育手术有效证明材料的。

第十三条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鉴定的申请时限一般为接受计划生育手术之日起二年以内,无特殊情况超过二年的不再受理;但对某些计划生育手术远期特殊并发症患者,在提出鉴定申请时能提交近三年与计划生育手术相关住院治疗且加盖治疗单位行政印章的病历资料原件或复印件的除外。

第十四条鉴定申请人既提出并发症鉴定申请,同时又提出技术服务事故鉴定申请的,暂停并发症鉴定申请的受理。经鉴定属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事故的,对其并发症鉴定申请不再受理;鉴定申请人既提出并发症鉴定申请,同时又向人民法院提讼且已被受理的,对其并发症鉴定的申请不予受理,已受理的应予终止。对人民法院委托的并发症鉴定,应认真配合。

第十五条并发症鉴定实行县、市、省三级鉴定。受术人对县级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申请市级鉴定,对市级鉴定结论仍有争议的可以申请省级终鉴。

第十六条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建立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鉴定专家库(或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专家库),由热心计划生育事业、有责任心、临床经验丰富、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相关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其中副高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不得少于7人)。每次鉴定前在回避利害关系的前提下,由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从专家库相关专业组中随机抽取3-5名专家,组成并发症鉴定组,其中副高以上职称的不得少于1人。并由鉴定组成员从中推选1名具有副高以上技术职称的成员任组长。专家组的鉴定结论是处理并发症的依据,其它机构以及专家库成员在非鉴定期间出具的医学证明,不能作为并发症诊断和处理的依据。

第十七条鉴定组受同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委托履行以下职责:

(一)依据《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鉴定分级标准(试行)》对提出申请鉴定的对象进行并发症鉴定,作出鉴定结论,提出医学处理和随访复诊意见;

(二)对难以作出鉴定结论的,可提出向上一级鉴定机构申请鉴定的建议;

(三)承担对本级并发症技术鉴定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咨询;

(四)严格执行鉴定程序,遵守鉴定纪律,执行鉴定标准,确保鉴定结论的真实、客观、公正。

第十八条每次鉴定会的召开由鉴定组组长主持。在鉴定过程中,应认真听取受术人及有关方面的情况介绍,全面查看手术记录及相关资料,进行必要的医学检查。再对是否存在医疗过失、是否确有与手术相关的人身损害以及损害程度等分析要点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判断,再作出是否属并发症、属何种并发症以及并发症等级的鉴定结论,并提出医学处理和随访复诊意见。

并发症鉴定实行合议制。鉴定结论必须经鉴定组成员三分之二的人员同意方可成立。鉴定结论必须由鉴定组成员集体签名,并加盖“县人口和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鉴定专用章”,鉴定组对鉴定结论负责。

第十九条并发症鉴定诊断标准按国家人口计生委《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鉴定管理办法(试行)》和《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鉴定分级标准(试行)》执行。

第二十条在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鉴定过程中,一律免收专家鉴定费,确需进行医学辅助检查的费用由鉴定申请人先行自费。经鉴定凡是符合国家人口计生委《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鉴定管理办法(试行)》和《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鉴定分级标准(试行)》的,对鉴定申请人在鉴定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医学辅助检查产生的费用,凭鉴定申请人签字的医学辅助检查有效收费单据由县计生服务中心据实将其所发生的检查费用退还鉴定申请人,年终由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核审后在年度结算时从县级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诊疗专项资金中弥补;经鉴定凡不符合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鉴定分级标准(试行)》的,在鉴定过程中产生的特殊医学检查费用由鉴定申请人自理。鉴定具体程序如下。

(一)本人申请。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鉴定申请人应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提出鉴定申请,同时填写《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鉴定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并提交与计划生育手术相关的住院治疗病历、计划生育手术证明、医学检查报告等资料。

(二)审核受理。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对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鉴定申请人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情况属实的应予受理,并在《申请表》相应栏目内签署审核意见,加盖公章,于受理后的20个工作日内报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

(三)县级鉴定。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每年分期分批分别在4、8、12月的上旬根据各乡镇报送的《申请表》组织鉴定,并将鉴定结论以书面形式通知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和鉴定申请人。

(四)市级鉴定。鉴定申请人对收到的县级鉴定结论不服的,在接到鉴定结论通知书起30日内,向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提出市级鉴定的申请。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在20个工作日内将申请人的相关材料报送到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在20个工作日内将申请人的材料和县级鉴定书上报到市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待鉴,县级人口计生行政管理部门在接到市级鉴定结论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将市级鉴定的结论书面通知乡镇人口计生办和鉴定申请人。

(五)省级鉴定。如果鉴定申请人对收到的市级鉴定结论仍然不服的,在接到市级鉴定结论通知书起30日内可再向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提出省级鉴定的申请,并由乡镇人口计生办在5个工作日内将申请材料报送到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由县、市逐级将材料和各级鉴定的结论上报到省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进行终鉴。

第四章并发症的处理

第二十一条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应根据并发症鉴定结论和相关规定,对符合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将三级以上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纳入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的通知》(人口政法〔2012〕62号)规定和《县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扶助制度实施方案》的对象适时纳入特别扶助,并发症鉴定及处理的有关资料应由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统一归档保存。

第二十二条经鉴定属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人员实行定点免费诊治。定点单位由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提出建议,同级人民政府确定。治疗、随访和复诊应按鉴定组的意见执行。鉴定申请人应按鉴定组的意见接受随访和复诊,否则产生的诊治费用自理。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经治疗一年后不再复发的即为治愈。

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诊治所需的经费,属农业户籍人员的除按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治疗规定的比例报销外,其余部分由治疗受益人提供《入院通知》、《出院小结》、《住院费收据》和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凭证原件交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由各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书面专题报告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核实后从县级并发症诊疗专项资金中解决。属城镇居民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或生育保险的已婚育龄夫妇,由社会保险基金统筹支付;未参加上述保险,有工作单位的由所在单位负担;无工作单位,参加了城镇医保的除按城镇医保住院治疗规定比例报销外,其余部分参照农村户籍人员执行。

有工作单位的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经定点医疗服务机构诊断证明确需要休息的,休息期间视为出勤,不影响工资、奖金及福利待遇。经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由单位和当地人民政府帮助其安排好生产和生活。

第二十三条经鉴定属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其鉴定结论要向施术机构通报,施术机构技术服务质量监控组织必须对鉴定结论组织专题讨论,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

第二十四条申请人经鉴定不符合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鉴定分级标准(试行)》的,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口计生办与申请人现居住地村(居)委会在共同做好安抚工作的基础上,建立并落实维稳包保责任制。对工作不得力、措施不到位、包保责任不落实而引发越级上访和缠访的,将视其情况在年终给予“一票否决”。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及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鉴定组成员在工作过程中违反本办法规定,或有其它违法违规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三十九条和《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处理。

第二十六条故意扰乱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鉴定组的工作秩序,寻衅滋事,阻碍依法执行公务的,由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予以制止并批评教育;构成违治安管理条例行为的,由人口计生部门申请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县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成立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鉴定和管理服务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协调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鉴定和管理服务相关工作,保障鉴定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领导小组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科技股设立办公室,由办公室具体承办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鉴定、管理和术后接待协调工作。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施行前原已鉴定在册的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由县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按国家人口计生委《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鉴定管理办法(试行)》、《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鉴定分级标准(试行)》、《省人口计生委关于印发<省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扶助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和《县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扶助制度实施方案》确定的基本原则和标准,以现存档案为依据,组织相关专家按国家新的分级标准重新分等定级,不再重新鉴定。

第3篇:行政专员工作计划范文

1 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在绝大多数乡镇、社区都制定了比较健全的计划生育管理制度,对各类各级工作人员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划分。但是对于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责任划分、考核却很少过问。现阶段,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档案资料收集、整理效率低下,管理不集中,信息资源缺乏整体性。制度建设不完善,有价值的档案材料得不到充分的重视,资料收集效率低下,信息管理和档案管理严重脱节,档案工作逐渐失去了其自身的完整性,很多的档案信息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

1.2 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手段落后

现阶段,计划生育档案管理过程中手段和方法都比较落后,这和相关领导部门的不重视有很大的关系。在很多基层地区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依然采用人工方式进行处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在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中应用较少。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还很容易出现错误,对计划生育档案内容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外,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法规政策落实不到位。尽管最近几年,国家制定出台了多种法规和政策,但是这些法规和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法规执行能力不足。

1.3 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素质参差不齐

人才专业素质是影响计划生育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率的又一个重要因素。目前,从事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工作人员在专业素质、专业理论水平和文化程度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人员配置随意性大,人员流动性大,高素质专业人才普遍缺乏。工作队伍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足,并且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缺少专职人员,大多数是由从事行政、工会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兼职的。现阶段,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少,专业技术跟不上时展进程,缺少正规培训的机会,存在专业知识老化,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此外,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由于缺少重视,薪资待遇较低,难以全面调动起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低,经常出现重大错误,不利于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 计划生育档案科学管理措施分析

2.1 强化制度建设

在原有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完善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按照《档案法》规定,在档案局的具体指导下,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即:档案保管制度、档案查、调阅利用制度、档案收集制度、档案整理制度、档案工作安全管理制度、档案统计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员岗位职责。将这八项制度切实落实到实际,促进其在档案管理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同时,还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保证档案室条件完备,基本符合档案室防盗、防光、防高温、防火、防潮等要求,保证档案的安全存放。档案人员办公室还配备办公桌椅、电脑、复印机,为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2.2 强化自身建设

强化计划生育档案工作安全第一的意识,建立必要的投入保障机制,改善库房保管条件,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落实档案安全管理责任,抓好汛期、黄梅天、极端高温天的档案库房巡查,确保档案安全万无一失。不断提高计划生育档案安全保管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确保档案信息安全和实体安全。做好创建测评自查验收工作,按要求填报《先进(合格)综合档案室申报表》。通过共同努力,寻找工作中的短板,真抓实干,确保计划生育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和科学。

第4篇:行政专员工作计划范文

一、认真学习宣传《决定》精神,充分认识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重要举措,是指导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进入了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阶段。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事关我市实现“以港兴市、全面跨越”总要求和全面打造富强、文明、秀美、和谐新**的进程。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学习《决定》精神,特别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各级宣传、人口计生等部门要广泛深入地宣传《决定》精神,使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我市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累计少生了35万人,有效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等的压力,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改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今后我市面临的人口问题仍比较突出。部分群众生育意愿与现行生育政策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违法生育有上升趋势;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流动迁移人口不断增加,人口对资源、环境等的压力进一步加大;部分干部对计划生育工作存在盲目乐观、麻痹松懈和畏难情绪,一些地区还存在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机构队伍不稳等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仍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务必要从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决定》精神上来,坚持不懈地做好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促进我市人口问题的统筹解决。

二、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重点,坚定不移地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稳定低生育水平是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必须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稳定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机构、队伍不动摇;不断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体制、机制、手段和方法不动摇;进一步把工作任务从单一的控制人口数量转移到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人口发展上来,把工作理念从单纯强调完成各项指标转移到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来,把工作方法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转移到运用法律、行政、教育、经济、服务等综合措施上来。到2010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左右,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5以内,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6%以上。

坚持依法管理。人口计生、纪检监察、法院、税务、工商等部门要加强配合协作,不定期开展违法生育专项治理行动,严肃处理违纪违法行为。党员、干部和社会公众人物应带头遵守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凡违法生育的,一律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对社会公众人物征收决定向上一级人口计生部门备案;造成恶劣影响的,予以公开曝光;是党员、干部的,一律依纪依法严肃处理,组织人事部门按干部管理权限做好登记、备案工作。对高收入家庭在征收违法生育征收社会抚养费过程中,其收入难以确定的,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通过多种方式科学、合理地评估其收入。探索建立违法生育不良记录档案制度,党员干部提拔任用、民主推荐、先进评选审查制度、再生育审批结果备案制度以及违法生育有奖举报制度,逐步将城镇居民违法生育情况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切实加强胎儿性别鉴定、终止妊娠等环节的管理和监管,巩固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正常范围。

坚持把宣传教育放在首位。注重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结合“五五”普法,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宣传,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进一步转变群众生育观念。大众传媒、各级党校、教育部门和社区、渔农村基层各种文化场所等要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公益性和知识性宣传,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新闻媒体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每年集中组织策划一批计划生育公益宣传活动,宣传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先进典型,公开曝光情节恶劣的违法生育行为。组织实施“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工程”,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人口文化宣传活动,树创宣传亮点,弘扬婚育新风,促进生育文明,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坚持优质服务。深入实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促进工程,开展以生殖道感染为重点的已婚育龄妇女妇女病检查等服务项目,到“十一五”末我市已婚育龄妇女服务检查率达到90%以上。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开展“人性化”服务,引导群众自觉落实避孕节育措施,切实提高群众生殖健康水平。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切实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能力。

坚持固本强基。加强分类指导,以渔农村为重点,把渔农村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部署,深入实施“计划生育固本强基工程”。加强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和公共服务,强化基础信息和生育管理“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工作。加强“计卫”合作,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融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之中。扎实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区)创建活动,规范实施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积极开展“计划生育基层基础示范乡镇(街道)”和“计划生育示范社区(村居)”创建活动。加强对基础薄弱地区工作的指导和检查,不断提高基层基础工作水平。

三、实施优生促进工程,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以“优生促进工程”为载体,把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人口计生、卫生等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强合作,科学制定和实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规划及行动计划,加强出生缺陷干预能力建设。全面实施优生促进工程,重点抓好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积极开展青春期生殖健康教育、婚前和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产前筛查和诊断、产后访视、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康复等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全市出生缺陷发生率。促进住院分娩和母乳喂养,为贫困妇女提供必要的生育救助。倡导科学婚检,卫生、民政、人口计生、财政等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免费婚前检查制度,不断提高婚检率。加强性病和艾滋病防治工作,阻断艾滋病母婴传播。大力普及婴幼儿抚养和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积极探索开展婴幼儿早期教育和独生子女社会行为教育、培养工作,引导独生子女健康成长。

四、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促进全市“一盘棋”管理

深化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互通、管理互补、服务互动、责任互担、经费互结”的全市“一盘棋”管理服务体制。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经常性工作范围,提供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免费服务,实行以流入地为主的目标管理双向考核。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层管理体制和服务网络,县(区)人口计生部门设立专门的流动人口管理机构,落实人员编制;乡镇(街道)、社区、流动人口集中的企业配备必要的计划生育专(兼)职人员;外来流动人口在3000人以上的乡镇(街道)配备专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员,并解决流动人口集中的乡镇(街道)计划生育服务人员编制。根据“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同考核”要求,按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妇女数,以户籍人口的投入标准,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经费,并实行专款专用。

建立由各地流动人口协管员统一采集源头信息,公安、人口计生、卫生、民政、统计等部门互相交换、互相补充信息,流入地和流出地及时交换变更信息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管理模式,逐步实现流动人口信息统一采集、证件统一查验、数据统一使用。流出地政府要做好《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发放工作。进一步落实用人单位、出租房主以及社区流动人口协管员的计划生育管理责任,在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基层公安协管员要承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信息采集的有关职责,计划生育专职人员重点做好技术服务工作。加强流动人口孕前宣传服务,完善孕情检测、孕产期保健和生育通报等制度。在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企业、集贸市场成立计划生育协会组织,配合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

五、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制度,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养老中介为纽带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城市要进一步完善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构建多层次的城镇养老保障体系。渔农村要加快构建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制定老年保障制度和措施时,要体现对独生子女家庭老年人的优先照顾。制定相应扶持政策,支持和鼓励全社会兴办以“爱心护理”工程为主要内容的老年服务事业,通过创新体制和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业。重视和关心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发展老年文化、体育、教育事业,积极发展社区老年活动场所和服务设施,丰富和活跃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深入开展敬老爱老活动,发扬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积极探索建立老年服务志愿者、照料储蓄、长期护理保险等社会化服务制度。

六、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保障和改善计划生育家庭基本生活

进一步完善政府为主、社会补充的奖励、优惠、扶持、救助、保障“五位一体”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全面落实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保障政策,依法落实晚婚晚育奖励、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等制度,特别是要依法落实企业法定的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并开展定期督查。深入实施渔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确保渔农村每一个符合条件的对象及时足额领到奖励扶助金。积极探索建立长效节育措施奖励、节育手术保险、城市计划生育夫妇年老一次性奖励等制度。按照省、市《计划生育公益金管理办法》要求,规范运行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建立完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扶助制度,加大对独生子女伤残死亡、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等困难家庭的救助力度,对符合社会救助条件的计划生育家庭给予优先帮助。建立完善在就业培训、合作医疗、扶贫开发、宅基地划分和集体收入分配、改水改厕、新技术推广以及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对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渔农村独生子女户家庭的优先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展新渔农村新家庭计划“少生快富”项目和“生育关怀行动”,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福利事业的深入发展。

七、完善人口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人口信息综合开发利用

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网络化工程”,把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的信息化建设纳入各级政府信息化建设体系。到“十一五”期末,建立起从社区到省五级互联互通的计划生育信息网络,县(区)级以上配备2台以上信息网络服务器,乡镇、社区配备必要的专用电脑,计生年轻干部均达到省计算机应用能力二级以上水平。充分发挥各级各部门信息网络作用,按照“一数一源、共建共用”的原则,统筹规划利用人口基础信息资源,加快建立人口信息互换共享机制。在公安、民政、卫生、劳动保障、税务、统计、人口计生等部门相关纵向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开展以人口出生、死亡、婚姻、生育和迁移流动等为主要内容的信息交换工作,推进人口基础数据库和共享平台建设。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建立起市、县(区)两级区域人口基础数据库,发挥人口研究专家小组作用,定期开展人口研究课题,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加强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相关数据的动态监测和综合分析,在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方面发挥信息支撑作用,探索建立人口布局调整和优化机制,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的科学决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八、切实加大保障力度,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持续发展

建立稳定增长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投入保障机制。各级财政对人口和计划生育财政投入的增长幅度要高于同级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确保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奖励优惠政策、县乡人口计生技术服务机构基本建设和队伍建设、计划生育经常性工作、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等经费的落实。到2010年,全市财政投入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费达到人均25元,并继续安排“十五”期间已将社会抚养费、乡镇统筹费纳入财政预算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费支出,届时,全市财政投入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费按当地常住人口人均达到30元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技术、药具等机构从事公益服务所必需的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和工作经费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

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队伍职业化建设。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以及专业技术人员、专业工作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健全人员准入、选拔任用、引进培养、交流退出机制。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充实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配强领导班子,县(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要有1名具有医学背景的科级领导成员。对政绩突出的优秀干部要注意培养和使用。加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教育培训,每年安排1次干部业务知识和技能学习培训,全面提升干部综合素质,提高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到2010年,人口计生部门90%公务员达到大专以上学历,45周岁以下基本达到本科学历,市、县(区)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达到大专以上学历,60%乡镇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达到大专学历。

各地要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机构和人员稳定,不得随意撤并和改变机构性质。按照常住人口规模比例配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确保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1名专职从事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的公务员和1名专职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事业干部。万人以上的乡镇配备相应的从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公务员和工作人员。每个社区(村居、单位)至少配备1名主要精力从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服务员,2000人口以上的社区(村居)按2000:1的比例配备计划生育服务员,并实行“县管、乡聘、社区(村居)用”的用人机制,按照人员、职责、报酬“三落实”的要求,加强培训和考核。

切实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各级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以及评选劳动模范要有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的代表名额。乡镇(街道)挂靠在社会发展办公室的计划生育办公室负责人,享受乡镇(街道)中层正级待遇。乡镇(街道)专职计划生育办公室主要负责人,连续任职5年以上,工作年限达到15年,且考核称职,近5年内考核有二次被评为优秀或二次被上级人口计生部门评为工作先进的,任职期间享受副科级待遇。按规定落实基层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社会保障待遇。到“十一五”末,力争社区(村居)计划生育服务员最低报酬标准在“十五”基础上翻一番。

九、进一步加强领导,确保《决定》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第5篇:行政专员工作计划范文

第一条广播电视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门。为了加强宏观管理,保证教育质量,促进广播电视大学的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广播电视大学是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地方广播电视大学及其分校、教学管理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

第三条广播电视大学应以“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为办学的指导思想,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

第四条广播电视大学应加强同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机构之间的联系和协作。

第二章性质与任务

第五条广播电视大学是采用广播、电视、印刷和视听教材等媒体进行地远距离教学的开放性高等学校,是在教学上实行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远距离教育系统。

第六条广播电视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举办以高等专科为主的学历教育,同时,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及社会各界的职业技术教育、岗位培训、专业培训、继续教育提供教学服务。

第三章设置原则

第七条设置广播电视大学及其分校、工作站,应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和办学条件的可能,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处理好发展广播电视教育同发展其他各类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关系,讲求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由国家教育委员会设置。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大学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设置。

省、自治区所属地区(含地级市,下同)可根据在籍学生人数设置广播电视大学分校。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所属市,可根据办学任务及在籍学生人数设置广播电视大学分校或工作站。

县(含县级市,下同)和各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可根据在籍学生人数及其他类成人教育的需要,统筹设立相应的工作站。

广播电视大学分校及工作站,根据教学管理的需要组建教学班。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大学可举办实验性直属教学班。

第八条广播电视大学设置专业和课程,应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符合通用性强,适应面广、学员视听率高的原则。

广播电视大学高等专科专业,可分别由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大学及省、自治区所属地区分校设置。

广播电视大学可按以上原则接受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委托设置专业和课程。

第九条广播电视大学可根据人才需求附设中专部。

中专部的专业或课程,可分别由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大学及省、自治区所属地区分校设置。

第四章设置标准

第十条设置广播电视大学及其分校,应当配备具有较高政府素质和管理能力,达到大学本科毕业文化水平,熟悉远距离教育规律的专职校长和副校长。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大学及其分校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教学管理人员和专职或兼职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

设置工作站,应当配备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达到大学专科毕业以上文化水平的专职负责人。

第十一条设置广播电视大学,须配备与教学任务相适应的合格教师。

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师须具有与所担任教学工作相适应的学术水平,懂得远距离教育的教学法,并具有编写辅导教材和进行面授辅导的能力。

第十二条广播电视大学的专任或兼任教师,均须通过任课资格审查,方可担任课程教学,其资格审查和聘任办法,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广播电视大学每个专业至少应当分别配备具有副教授或相当于副教授以上职务的专任或兼任教师两名,每门课程至少应当分别配备具有讲师或相当于讲师以上职务的专任或兼任主讲教师一名。辅导教师的配备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广播电视大学全国统一开设课程的主讲教师和教材主编应从全国范围内择优聘任。

第十三条广播电视大学所需的基本建设投资和办学经费,须有稳定的来源和切实的保证。学员人均经常费开支标准和解决办法,应区别不同的办学层次,学科类别及学习年限,按国家或地方人民政府的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设置广播电视大学、须具有与学校任务和规模相适应的固定校舍、图书资料、仪器设备,有相对稳定(含租用)的教学实习、实验基地。

第五章审批程序

第十五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大学的设置和变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审核,报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

省、自治区所属地区广播电视大学分校、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市区分校或工作站的设置和变更,由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报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批准,报国家教育委员会备案;

县和各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广播电视大学工作站的设置和变更,由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所在地人民政府批准,报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十六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设置专业的科类计划和岗位培训、专业培训、继续教育的课程及附设中专部,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审核批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大学及省、自治区所属地区分校设置专科专业和岗位培训、专业培训、继续教育的课程及附设中专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批准,报国家教育委员会备案。

第十七条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应在规定职权内,依照本规定第三章和第四章的规定,分别对广播电视大学申请设置或变更学校专业及课程进行全面审查,并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

第六章职责

第十八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职责:

举办全国统一开设的专业科类,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和统一开设课程的教学大纲;

负责编审统一开设课程的印刷教材,制作视听教材,并出版发行;

负责统一开设课程的考试和命题工作;

加强师资、技术人员、管理干部培训工作;

开展远距离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研究;

指导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业务工作。

第十九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大学的职责:

举办面向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统一开设的专业,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

拟订自行开设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自行开设课程的印刷教材及教学辅导资料,制作自行开设课程的视听教材;

组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一开设课程的考试及评卷,负责自开课程的考试和命题等工作;

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制定教学、教务、考务、学籍等管理细则,并组织实施。负责录取新生,颁发毕业证书、单科证书、结业证书;

培训师资,开展教学研究,总结交流办学、教学经验;

指导广播电视大学分校和工作站的教学业务工作;

指导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第二十条广播电视大学分校和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市区广播电视大学分校或工作站的职责:

按照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计划,组织听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考试、考核、实验、实习、毕业作业(论文)等教学活动;

贯彻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关于教学、教务、考务、学籍管理等规章制度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大学制定的相应的管理细则;

负责所属工作站、教学班的组建和教学管理;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颁发结业证书;

省、自治区所属地区分校须负责面向本地区自办的专科毕业及其他层次教育的教学和管理工作。

第二十一条广播电视大学工作站的职责:

聘请辅导教师和非学历教育自开课程的任课教师;

负责各教学环节的组织工作和教学班的各项管理工作;

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第七章教学

第二十二条广播电视大学面向全社会实施开放教学。采取视听、自学、函授、面授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以视听和自学为主。

第二十三条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过程采用全国统一开设课程和地主自行开设课程相结合,以全国统一开设课程为主的方式。

第二十四条广播电视大学举办的学历教育,学员须通过国家规定的入学考试,方能取得学籍。学籍管理办法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另行制定。

第二十五条广播电视大学举办的学历教育实行学分制和学年制,并逐步向完全的学分制过渡。

实行学年制,应根据全日学习或业余学习和学科类别的需要确定学制。

实行学分制,应根据学科类别的需要,确定各门课程的学分。适当缩短或延长学员的学习年限。

第二十六条广播电视大学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加与各类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联合办学。在相同层次、专业范围内逐步实行广播电视大学和其他类成人教育相互承认学分或成绩。

第八章管理体制

第二十七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国家教育委员会直属高等学校,接受国家教育委员会的领导和管理。

第二十八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大学为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所属高等学校,接受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教学业务接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指导。

第二十九条省、自治区所属地区广播电视大学分校,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市区广播电视大学分校或工作站,行政上接受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教学业务接受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大学的指导和管理。

第三十条县或各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心单位的广播电视大学工作站及其教学班,接受县人民政府或本单位领导,接受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教学业务接受隶属的广播电视大学及其分校的指导和管理。

第九章附则

第三十一条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依照本规定,分别负责对广播电视大学进行检查、考核,凡不符合本规定的,须予以整顿。整顿办法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另行制定。

第三十二条本规定施行前的有关规定,凡与本规定相抵触的,以本规定为准。

第6篇:行政专员工作计划范文

一、当前计划生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计划生育宣传工作不到位

近几年来给广大群众的感觉是计划生育工作不紧了,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宣传不够,没有很好的宣传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在计划生育转变管理方式上没有引起重视,对计划生育工作的安排,人员配备等方面,都不是按照首位工作的考虑。而计划生育是一项基本国策,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要求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计划生育工作负总责任不动摇,再次明确了计生工作的重要性;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对象面广、文化素质差异较大、层次复杂、年龄跨度大、由于至今没有一个全民性的宣传教育和社会协调的明确的政策与文件规定,计划生育部门很难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尤其是文艺团体和广播、电视、报刊新闻单位收费较高,大大限制宣传力度。

2、违反生育政策时有发生

由于《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还没有完全深入人心,部分城市干部职工和农村群众生育观念滞后,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弄虚作假、偷生、超生,另外还有假双胞胎、假收养等问题依然存在,非法收养增多。按照《收养法》规定,收养人在不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可以由民政、公证和计划生育部门批准收养一个子女,然而部分人为了躲避行政和经济处罚,千方百计把亲生的子女审报为收养、拾养,钻政府的空子。

3、组织群众,调动群众积极性难

在农村传统的生育观念还存在,计划生育工作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村育龄群众。他们整体生活水平低,一年播种、施肥、收割、复种,全靠劳力,农活繁多;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家庭条件不同,一部分人先治富了家里用电磁炉,有的还用柴火做饭,在山区的居民连吃饭的醋都没有;居住环境不同、分散,有的住在交通便利的公路旁,有的住在川地里,有的住在山区,几座山上分散的住着几户人;另外,部分农民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认识不够,总是存在抵制情绪,认为是跟他们过不去,对开展的计划生育工作不支持、不配合,发送的资料根本不看,造成计划生育工作人员重复工作,但群众对计划生育政策知晓率不见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对流动人员的计划生育工作也是重要的一部分,但存在着不好管理和流动性问题,组织群众不便。

4、技术服务水平低

关爱母亲,关爱女孩奖励扶助等都使工作具有时代性,需要大力宣传。以“服务”为主更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所人员就是做好整个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人员。但是有些计划生育服务所人员,敬业精神差,服务水平低,只停留在会环检、孕检、放环的简单技术水平上,无法做到对妇科病的全面检查,这与我们所做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严重脱节,技术服务人员不做产前、产中、产后、术后访视,造成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前矛后盾,生搬硬套,对计划生育工作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本来计生站人员就少,再减去技术服务所人员,计划生育工作只能由计划生育专干完成,可计生工作量没有减,以致出现人员分配上过少,心有余力不足的现象。

5、经费保障不健全。

按照国家规定,对实行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户和二女户结扎户享受的优惠政策要不折不扣的落实,但长期以来,由于地方经济不发达,财政困难,落实的不好。计划生育事业费人均投入低,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供给等方面落不实,因而远远跟不上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影响了群众实施计划生育的自觉性。其次,计划生育工作是一个循环式工作,而在乡镇一些地区,没有专门设置这一部分专款,造成计划生育方式单一,停滞不前;医疗设备单一,计生技术服务站不能全面给育妇体检、看病。最后,计划生育工作主要由计划生育站的计生专干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去完成。而凡是在乡镇工作过的人员都知道“最苦最累的是计划生育专干,挨骂受气的也是计划生育专干。”而计划生育专干

的工资,待遇也很低,有些计划生育站没有经费,没有奖金,下村入户,无论远近,只能徒步。二、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对策

1、提高领导班子对计划生育工作的认识,扩大宣传面。

计划生育工作是一项长抓不懈的基本国策,成立了计划生育法,说明计划生育工作的完备性、重要性。在全局工作中对计划生育工作不能忽略,应该放在首位。在人员分配上给予全力支持,现在计划生育工作是全员管理责任制;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力度,在乡镇中,作为每一名干部,计划生育工作都有自己的责任。一方面,随着乡镇的管理机制改革,税费减免,全局工作重心任务有所转变,计划生育工作则显的更为重要,单凭计划生育站的几名计划生育专干想把全乡、全镇的计划生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是不够、不足的,主要领导要提高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视。宣传工作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要与优待奖励结合起来,与日常管理服务工作结合起来,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结合起来。宣传媒体要给计划生育工作以大力支持,扩大宣传面,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是全民性的宣传教育工作,应制定宣传媒体给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协调或配合的明文规定。例如:“文化三下乡”活动中,文化团体可以少编排一些关于计划生育工作内容的节目;广播可以定时少量播放计划生育政策,在城市街道边固定设立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牌,专门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内容;电视中可以在屏幕下方出现关于计划生育政策内容的字幕,这样即不影响电视节目的播出,还可以以公益广告的形式做宣传。通过媒体单位给予配合与发达地区的计生宣传形成一个有机网络。

2、依法加强对计划生育的管理

强化教育,增强干部职工和农村居民实施计划生育的责任感。干部职工计划生育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现行的生育政策,规范生育行为,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干部群众应彻底转变生育观念,促使城乡计划生育工作整体水平均衡发展;加大政策宣传,消除生育观念上的偏差。我国生育政策的制定是按照一定的特别人群结构、地理、民族、社会经济等进行微观调控,属于一胎的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生育;属于生育二胎的要通过申请审查审批方可生育;属于少数民族的经批准,按少数民族政策可以允许生育第三胎,对政策外生育的,严格按照《社会抚养费征收办法》做出处罚决定,依法征费和强制执行。对在生育上相互诱导,钻政策空子的现象,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加强对流动人员计划生育管理,要定点办理各种证照,严格按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要求予以执行,认真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企事业单位制定计划生育优待奖励措施,做好与户籍地的信息反馈衔接服务,杜绝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的断层脱节现象。为了更有效的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能否有效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持低生育水平等问题。《人口与计划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严禁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严禁非医学需要的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20__年4月19日,__省人口委员会、__省公安厅、__省监察厅等联合了关于严厉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行为的通告。

3、从群众切身利益出发,做好计划生育工作,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在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中,要将计划生育与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结合起来,与群众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尽可能满足家庭在生产、生活、生育方面的需求,促进家庭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的转变。计划生育工作要坚持面向家庭、面向群众、以人为本,就要走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呼声。事实证明,只要从群众利益出发做工作,人民是欢迎的。例如:奖励扶助政策,凡是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1973年至20__年间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生育;现存活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年满60周岁。同时,双方各有一个子女(不论男女)的再婚夫妇也纳入奖励扶助对象。奖励扶助金标准:奖励扶助金每人每年不低于600元整,奖励扶助对象凭身份证和奖励扶助光荣证在当地委托发放机构领取,直至亡故或外迁。使计划生育工作的形式、内容、政策和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科普知识能够更好的被群众了解和掌握,变成群众的自觉行为。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计划生育工作才能植根于民众之中,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4、提高计生服务所人员队伍素质,调动计划生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当前,我们正面临着乡镇改革、人员调整,针对基层工作量大,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的现状,选拔有能力,有文化,思想好的年轻干部从事计生工作。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0__年11月8日,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新时期最可爱的人”表彰会在北京举行。31人受到表彰。姜淑琴等老先进、是全国52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人口计生精神的集中体现。他们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坚定理想信念、塑造良好风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名利观,始终以群众要求为导向,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工作的根本标准。广大计划生育工作者要以他们为楷模,学习他们的优良品格和道德情操,在本职岗位上为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再创辉煌,谱写出更加壮丽人生篇章,同时,加强乡镇、站人员工资管理,制定绩效分配管理办法及奖惩标准,加强村(居)计划生育管理,落实好村(居)计生专干和自管小组长的报酬,从而调动计划生育工作者的积极性。计生服务人员可以划分到医院、卫生院。一方面,壮大卫生系统队伍。另一方面,便于技术服务人员提高医疗水平,创造更多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使他们的专业学有所用。或服务所人员到医院进修提高医疗水平,竞争上岗,真正的把服务落到实处。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培养一支业务精、纪律严、素质高的计划生育工作队伍,从而提高计划生育工作的整体水平。

5、加大资金投入,为居住地计生管理提供物质保障

第7篇:行政专员工作计划范文

一、20*年取得主要成绩

(一)建立了一套长效工作机制。为了进一步加强人口计生工作,县委、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实施意见》、《*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考核奖惩办法》,县人口计委委制定下发了《*县乡村计划生育档卡台帐规范工作考核计分办法》等文件。年初与各乡镇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有章可循。县委、县政府定期召开计划生育工作会议,通报工作情况,研究部署计划生育工作,保证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二)落实目标管理,严格奖惩。3月2日,我县召开了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暨春季集中服务活动动员工作会议,总结了20*年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对7个乡镇、21个县直单位、55个行政村和262个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对3个后进乡镇进行了通报批评。全面安排部署了2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并印发了《*县20*年春季计划生育集中服务活动方案》,对20*年春季计划生育集中服务活动进行了动员部署。

(三)扎扎实实开展了春、秋季计划生育集中服务活动。在今年春秋两季计划生育集中服务活动中,各乡镇按照县里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了计划生育大排查,采取逐村、逐户、逐人调查,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登记造册,层层把关,澄清底子。由于措施过硬,两次服务活动都超额完成了四项手术任务。全年共落实四项手术14853例,其中结扎4358例,引产745例,流产1524例,上环8226例。

(四)进行生育秩序整顿。按照全市统一要求,我县积极开展了生育秩序整顿工作。4月7日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了此项工作,县人口计生委制定了《*县人口计生委关于开展生育秩序整顿工作的通知》。通过生育秩序整顿,澄清各种人口底数,加强二孩生育证的发放管理,建立生育全程管理制度,严肃查处政策外生育。

(五)规范档卡台帐,努力提高工作水平。为了提高工作水平,进一步规范完善计划生育档卡台帐,县人口计生委下发了《*县乡村计划生育档卡台帐规范工作考核计分办法》(*人口〔20*〕56号)。5月1日至10日对所辖21个乡镇,592个行政村,4050个村民小组的计划生育档卡、台帐、表册、证件、证明、资料等情况进行了验收。10月10日至14日,又对各乡镇抽取三个村的档卡台帐进行了考。通过规范,全县计划生育档卡台帐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了巩固、完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计划生育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基本查清了乡、村、组三级计划生育台帐的真实面貌,了解了真实情况,明确了工作方向。

(六)积极开展乱收费乱罚款专项治理活动。按照市人口计生委的统一部署,根据方案要求,我县于5月28日召开计划生育乱收费乱罚款专项治理活动动员会,制定下发了具体的专项治理方案,全面安排部署专项治理工作。要求各乡镇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掌握政策,做到思想认识到位,责任措施到位,组织领导到位,动员部署到位。截止目前,由于各乡镇思想认识到位,领导重视,措施过硬,在两乱治理中,共查出违纪金额13.5万元,按照上级要求全部退还给了群众。

(七)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得到落实。按照国家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的要求,我县于20*年12月份对此项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要求各乡镇对已享受的奖励扶助对象进行年审和新增对象的申报工作。县人口计生委于5月20、21两天,组织21名业务骨干分赴各乡镇,对乡镇上报奖扶对象进行逐人逐户调查落实。经过年度审核和县、乡、村三级审核、公示,确认20*年度新增对象191人,退出5人,最终确认20*年度奖励扶助对象968人,落实奖励扶助资金58.08万元。根据《中共*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实施意见》(*发〔20*〕23号)要求,通过层层把关,电视台公示,今年对报考本县高中的10户独生子女光荣户和4户计划生育双女户子女落实了照顾10分的优惠政策。优惠政策的落实,使部分计划生育户得到了实惠,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增强了广大群众自觉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积极性,推动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八)全面更新计划生育标语口号。为了深入宣传贯彻中央《决定》,按照国家计生委的要求,进一步规范了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标语口号,提高了标语口号的宣传质量,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据统计,全县共制作大型喷绘板面76块,更新标语口号5000余条。

(九)切实加强村计生管理员的管理。进一步加强了村计生管理员的管理使用,在县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将每年56832元的村管理员工资纳入了财政预算,保证了全县592名村级计划生育管理员每人每月80元工资的落实,确保村计生队伍的稳定,提高了村计生管理员工作积极性。

尽管20*年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工作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个别乡镇领导重视不够,表现在对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心不强,人力、物力、时间投入不足。二是基层计划生育基础工作薄弱,乡所、村室建设滞后,为群众服务的阵地不牢,计划生育政策宣传氛围不浓。三是乡镇计生力量不足。部分分管领导及计生工作人员业务不熟、政策水平低、工作积极性不高,与依法行政、优质服务等新时期对人口计生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

二、2008年工作打算

2008年,深入学习贯彻*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这一主线,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落实“一票否决”,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健全完善计划生育长效工作机制,在今年工作的基础上,明年再上一个台阶,争创省计划生育先进县。明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减少政策外出生提高政策生育水平。大力整顿生育秩序,规范生育行为,严格控制生育第二个子女,禁止生育第三个子女。加强孕前型管理,完善以查环查孕查病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检查,开展好春季、秋季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及时落实避孕节育措施。

(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全面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与卫生保健机构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密切配合,宣传和普及预防出生缺陷科学知识,积极提高育龄群众对预防出生缺陷科学知识的知晓率。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禁止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条例》,积极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健全对可用于胎儿性别鉴定和人工终止妊娠手术的设备、药物、技术应用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完善执业资质认证和B超使用准入制度。人口计生、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公安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开展联合督查,整治B超市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市场、终止妊娠药品器械等医药市场,严厉打击“两非”案件。

(三)坚持依法行政,严格社会抚养费征收和管理。认真执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立主体合法、权责明确、程序严密、行为规范、制度健全、监督有效的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体制,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过错责任追究制。严肃查处违法生育行为,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所征收的社会抚养费全额纳入县财政管理,全部用于计划生育事业。坚决纠正以罚代管、乱收费、乱罚款等违法违纪行为,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切实把计划生育政务公开落到实处,接受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监督,提高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度。

(四)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建立以流入地为主、流出地与流入地协调配合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对流出的流动人口的宣传培训、免费办理婚育证明等相关工作,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婚育证明》办证率达到90%以上。对流入的流动人口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将流动人口纳入流入地人口总数,提供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免费服务,逐步做到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

(五)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深入开展计划生育“幸福家庭行动”。按照*大提出的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争取财政的更多投入,落实好《*县开展计划生育“幸福家庭行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办〔20*〕57号)及《中共*县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实施意见》(*发〔20*〕23号)文件中规定的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和优先优惠政策。

第8篇:行政专员工作计划范文

一、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管理人员意识不到计划生育中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当前的计划生育档案管理中,许多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偏低,比如,有些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往往是抱着松懈怠慢、草草了事的态度,对档案资料的收集不及时、不完整,将这些不完整的资料归入档案,更有甚者还会做出漏报、瞒报、伪造证明、文件的举动,这将大大的影响了档案资料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从而导致了计划生育不能有效的进行。之所以会出现此类状况,大部分原因都在于没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在当前的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阶段,管理模式相对落后,还处在人工管理的阶段,没有将档案管理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这在许多方面都束缚了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发展。譬如:档案的资料收集、整理、到最后的管理,都只有通过人工的方式才能进行,但是对于档案的管理工作而言,人工的管理方式不但速度慢而且很容易造成误差,从而导致档案管理工作不能顺利进行。而且在一些地处偏僻且落后的地区,普遍都缺少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和一个先进的档案管理设备,从而在管理工作出现误差、混乱时,这就为某些不法人员带来了可乘之机,例如伪造证明、文件等。为了避免此类现象的再度发生,必须要推进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来采购设备,并且还要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使得管理人员能更好的开展工作。但在当前,有关部门的经济费用主体是源自国家的拨款,档案管理设备不在其拨款资金范围之内,因为购置设备的经费短缺,导致了档案管理工作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抛开管理设备的问题,还有一点原因,那就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如果想进一步提高计划生育的档案管理工作,使其向着专业化、规范化、现代化发展,就必须要有足够的、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对那些专业素质不强,理论知识不够的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还能完善现有的档案管理模式,从而使得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向着信息化的时代迈步,并且也保证了计划生育政策的高效实施。

二、计划生育档案管理的优化策略

在计划生育政策现有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有许多管理人员缺少对档案的管理意识,就这一状况而言,要针对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加强培养,让其深刻的认识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这样一来才能保证计划生育工作的有效进行。此外,还要时刻关注市场的发展需求,要做到与时代、社会同步发展,及时的更新或是录入计划生育档案资料,并将其作为计划生育顺利实施的重要内容依据。由此可见,计划生育中的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准确的定位自己的工作方向,要充分得意识到管理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计划生育政策的开展。此外,还要坚持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规范其行为,绝对不允许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再有敷衍了事、松懈怠慢的现象发生,并且稳步的提高计划生育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从而有效的推进计划生育的有效实施。更为重要的便是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将会直接的影响到管理工作的质量。如果是一名对于工作极其负责的管理人员,那么他将把手中的工作最大程度的做到细致化,很少会有上文提到的录入不完整资料的现象发生,对工作认真负责、毫不马虎。与之相反,若是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极为不认真,那边很容易导致资料的整理错误,造成混乱。由此来看,想要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就必须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并加强对其的技术培训。所以,现实要将管理人员的思想逐渐的转变过来,让其意识到态度的好坏为管理工作带来的利弊,其次便是要将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进一步的提高,规范管理人员的行为,使得计划生育的档案管理工作逐渐的走向专业化。另外,要规避文中所提及的人工管理模式的弊端,由于从资料的整理到相关人员进行管理都是人工进行的,所以会导致其工作时间较长,而且容易出现误差,这便需要合理的运用现代科技,以此来提高档案的管理水平以及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尽可能的做到零误差。

第9篇:行政专员工作计划范文

为贯彻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城乡规划工作的决定》和市政府《关于城乡规划分级决策与审批的规定》文件精神,进一步统筹城乡规划,协调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保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特色,切实发挥城乡规划对城乡景观与环境建设的调控与引导作用,促进城乡建设整体规划上水平,建筑设计出精品,提升城乡文化品位,现就进一步提高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水平提出如下意见:

一、全面放开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市场,加强设计方案征集工作

全面开放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市场,推行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多方案征集和优选工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结合建设项目情况,广泛吸纳、邀请国内外高水平的设计单位,鼓励资质高、信誉好的设计单位参与我市城乡规划和建筑设计。城乡规划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据有关法规制定配套的管理办法和运作程序,规范设计方案征集、评议、监督和协调工作。

为提高设计方案水平和质量,城乡总体规划、专项规划、重要区片详细规划的编制,要在符合资质要求的基础上,根据规划项目情况结合设计单位业绩综合比选确定规划编制单位,吸纳先进的规划理念和设计方法,做到高起点规划。重要地段成片开发项目的详细规划设计和单体(群体)建筑设计方案,公共建筑规模10000平方米以上或沿城市主要道路、重要景观节点、城市公共绿地、广场周边及对景观有特殊要求地段的建筑单体,一律采取广泛征集、专家评议的方式优选设计方案。一般地区的建设项目,也要通过多方案比选的方式确定设计方案。优选的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要体现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完善配套公共设施,营造优美城市景观,本着“经济、实用、美观”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原则,统筹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综合效益,提高城乡景观品位与内涵,展现地方文化特色。

二、严格规划决策运行程序,提高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科学化水平

城乡规划与建筑方案设计的决策,实行“部门问策、专家议策、社会征策、规委决策、阳光亮策”的运行机制。通过建立部门协调联动、专家技术咨询论证、广泛征求社会意见的运行程序,确保城乡规划建设的全面性和科学性。设计方案的评议应在综合城乡规划管理要求、专家评议意见和建设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推荐方案。

城乡规划的审议决策,按照规划事项实行由市规划委员会、市政府、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分级审查决策工作制度。城乡规划审批与规划实施的管理,除需要上报国务院和省政府审批的城乡规划之外,按照法定要求及程序,实行市政府和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两级审批工作制度。

强化市规划委员会审议决策程序。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规划道路红线40米以上的城市主要道路、市区河道景观控制规划方案和整治规划方案;规划道路红线40米以上的城市主要道路两侧各100米范围内,占地5公顷以上或单体建筑规模10000平方米以上、以及规划道路红线40米以上的主要道路交叉口周边的公建项目及城市重要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占地10公顷以上的居住小区及重要工业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方案;古城区内,《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的7处建设控制地带以及东、西大街、城隍庙街、北大街等传统历史街区规划、建筑设计方案,在组织专家委员会评议后,需提交市规划委员会审议决策。

强化城乡规划公示制度。规划方案编制完成后,应结合项目情况采取适当方式进行公示,广泛征求专家和公众意见。审批后的规划成果,应予以公告。经规划许可的建设工程,要将规划许可内容和要求在现场进行公示。

三、强化城乡规划管理,确保规划和建筑设计严格落实

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充分采纳专家评议推荐意见的基础上,要结合城乡规划管理相关要求,认真做好设计方案审查审定工作。为确保设计方案的深化落实,无论获选方案设计单位是本地,还是外埠的,单体或群体建筑施工图设计,原则上由获选方案设计单位负责。城乡规划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做好设计方案征集与施工图设计合同审查等相关工作的衔接和协调。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平面图和施工图设计,应严格按照经依法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对于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擅自变更已经审定的设计方案造成建设工程设计总平面图、施工图设计与审定方案不一致,违反有关要求,导致设计水平下降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要责令改正,若拒不改正,且属于不具备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条件的,将不予颁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对于不认真落实规划设计条件和有关规范要求,弄虚作假、违背职业道德进行设计的,应予以警告,问题严重的,有关部门要追究单位和设计人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