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行政专员工作总结范文

行政专员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行政专员工作总结

第1篇:行政专员工作总结范文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xx年人事行政专员工作总结

时间如梭,不知不觉xx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即将到来。进入公司已九月有余,回首过去的工作时间里虽说没有轰轰烈烈的战果,但也不失一段不平凡的考验和磨砺。以下是就入职以来的工作总结及xx年的两部分分别陈述

第一部分:工作总结工作内容

1、行政事务:优化员工膳食、车辆管理、油费控制、宿舍管理、办公物资采购及控制费用、固定资产维护盘点、公司绿化等

2、人事事务:绩效统计、归档,员工考勤抽查、汇总,简历更新,筛选、通知安排面试等。作为行政专员,深知工作的繁琐,小到打印、复印、传真、各类文件归档和保管,大到接待、会议、结算、车辆管理、固定资产添置、采购办公用品及对其领用情况进行备案……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发现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行政部工作常常事无巨细,每项工作我们主观上都希望能完成得最好,但由于人力和精力有限,不能把每件事情都做到尽善尽美;

2、由于车辆管理专业知识方面的欠缺,车辆管理一直没有很好的提高;

3、抓制度落实不够,由于公司事物繁杂,基本检查不到位,因而存在一定的重制度建设,轻制度落实现象。这些都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工作效率虽有所提高,但并非是最快的!接下来的个人中会根据以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改进,提高自我工作意识及工作效率,努力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总的来说xx年的工作是尽职尽责的,虽然亦存在着些许的不足,但这一切的一切相信也会随着xx年的到来而逝去。非常感谢公司可以给我一个学习与进步的舞台,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对我指导和帮助!让我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和进步,慢慢的提升自己的能力!

第二部分:xx年工作计划

1、加强专业学习,丰富自己,拓宽知识面;本着实事求是原则,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及时了解部门员工的思想动态,正确引导,加强沟通,第一时间将相关情况上报上级领导;

2、加强主动意识,提高办事的实效性;全面提高执行力度,抓决策落实;新的一年,新的挑战,我将以更好的姿态和更敬业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公司行政管理的各项工作当中,为公司整体目标实现,发挥行政应有的作用,力争xx年能独立担起行政管理的全面工作!

最后,请公司领导给予我指导性意见!

第2篇:行政专员工作总结范文

今年9月,我通过人才招聘,走上了XX公司行政专员的工作岗位。在工作中,我一直虚心求教,恪尽职守,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现就近半年来的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人事管理方面

(一)制定并落实相关人事管理制度

初到公司,适逢结构重组,梳理并完善与公司发展及执行相匹配的一系列人事管理制度。同时,根据公司管理体制的总体要求,在领导的帮助下,已经完成《办公用品管理办法》、《保密管理规定》等基本管理制度。

(二)归档人事档案及编写员工手册

及时更新人事档案对于公司的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从未把人事档案详尽、准确的归档整理工作当成一般的人事工作来对待。我能够做到分别以纸版和电子版备份,严格审查全体员工档案,要求资料不齐全的一律补齐。

在我看来,“员工手册”是企业规章制度、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浓缩,是企业内的“法律法规”,同时还起到了展示企业形象、传播企业文化的作用。所以我十分认真地编写公司的员工手册,用以规范管理公司内部的人事制度,同时又能让各职能部门熟知他们的职责。它是有效的管理工具,员工的行动指南。

(三)每月落实社保、住房公积金、工资表及考勤表等相关事宜

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工作完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每一位员工切身利益的得失,关系到企业信誉的优劣以及企业与员工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否。公司领导将这样举足轻重的工作交给我,是对我工作能力的信任和考验。为了不辜负这份信任,我大胆工作,不懂就问,得到了负责人事管理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前辈们的指导和帮助。

每月员工考勤与其绩效考核挂钩,所以在执行过程中,我必须认真对待,做到实事求是地统计考勤,为大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月底以考勤统计数据为依据,为所有员工造工资表。经各位领导签字同意后将表格交由财务部。

此外,我自己也常常浏览政府服务部门的官方网站或通过现场请教政府办事员的方式学习提高,得以进一步开展工作。如今,我已经能独立并熟练地完成这一系列人事任务的常规性工作。

(四)招聘员工

根据公司发展的实际需要,我协助财务部在10月伊始有针对性地、合理地进行了员工招聘工作。以公司的利益和需要为出发点,以公开、公平、公正为选拔原则,把好公司引进人才、择优录用的第一关。我能够做到尊重每一位应聘者的简历,对每一位有机会前来面试的应聘者报以最热情的对待,为公司领导进一步择优录用新职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面试结束,电话告知各应聘者的面试结果,并对面试合格者发放录用通知短信,告知其准确入职时间和入司时所需交资料。

二、行政工作方面

行政工作是繁琐的,小到复印、扫描、订餐、租花、发快件、印制名片、车辆文件的保管、简单的计算机维护,大到订房、订机票、办理员工报销、采购办公用品及对其领用情况进行备案……每一项工作的完成都是对责任心和工作能力的考验,如何化繁为简而又能保证万无一失,如何以最小的成本换得最高的效率,这已经不单纯是对现代企业从事业务工作人员的要求了,对行政工作人员也同时适用。

在处理公司事务性工作时,我逐渐明白行政工作归根到底是服务于公司发展的,也认识到尽可能涉猎更广泛领域常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因此,也只有永不倦怠地提高自己,才能胜任看似简单的行政事务工作。

三、存在的不足

(一)细心度不足

1.人事各类表单需自己检查、核对后(确讣无误后)再行提交给领导,避免再次出现信息错误的情况。

2.有时会因工作杂、事情多而暂时忽略掉个别工作任务,以后应加强做事情的条理性,可以用备忘录的形式规划好工作的步骤,保证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主观能动性不足

工作就意味着责任,既然选择从事了这份职业,就要承担起这份责任,以满腔的热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积极的主观能动性去投入、去做好这份工作。在这一方面,我还需进一步加强。

四、下一步计划:

新的—年意味看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这对我来说,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我决心再接再厉,迎接新的挑战。2019年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工作:

(一)完善公司制度,向实现管理规范化进军

成功的企业源于卓越的管理,卓越的管理源于优异、完善的制度。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搞好公司管理制度无疑是其持续发展的根本。因此,建立健全一套合理而科学的公司管理制度便迫在眉睫,为了进步完善公司制度,实现管理规范化,今年工作将以此为中心。

(二)加强培训力度,完善培训机制

企业的竞争,最终归于人才的竞争。目前公司各部门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有待提高。尤其是部门负责人,他们身肩重责。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培训计划,从真正意义上为他们带来帮助。

(三)协助部门工作,加强团队建议

继续配合各部门工作,协助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今年是公司拓展并壮大的一年,拥有团结、勇于创新的团队是为其发展的保障。所以加强团队建议也是今年综合管理部工作的重心。

(四)增加人员配置

目前,公司经营层总经理1名,副总经理1名。共设立4个职能部门 ,在册职工总人数8人。公司打算于2019年扩充人员,拟招聘XX等。

(五)强化人员素质培训

根据公司总体、业务战略目标,结合本单位员工岗位要求及个人业绩表现,对组织与员工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需求调查,重点分析、系统鉴别,制定本单位2019年培训需求方案并有效执行。

“认真、务实、创新、激情”这是我自己定下的岗位关键词,在明年的工作中,我一定会用具体的工作绩效来诠释这些词汇的真正内涵,用我的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能做的更好!

第3篇:行政专员工作总结范文

一、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范围

1.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事业单位,都要按照《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实施岗位设置管理。

2.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都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3.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参照《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4.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所属的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由事业单位已经转制为企业的单位,不适用《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

二、岗位类别设置

5.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以下简称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

6.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确定,控制标准如下:

(1)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2)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

(3)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

(4)事业单位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应该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5)鼓励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逐步扩大社会化服务的覆盖面。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7.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本实施意见和行业指导意见,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结构比例的具体控制标准。

三、岗位等级设置

(一)管理岗位等级设置

8.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

9.事业单位现行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一到十级职员岗位。

10.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设置事业单位各等级管理岗位的职员数量。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

11.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根据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有关规定和行业指导意见确定。

12.专业技术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的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的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不区分正副高的,暂按现行专业技术职务有关规定执行,具体改革办法结合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另行研究制定。

13.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以及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根据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和行业特点,以及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实行不同的结构比例控制。

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1:3:6。

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3:6,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1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在总结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优化结构、合理配置的要求,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以及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结构比例控制的标准和办法。各级人事部门及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严格控制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严格控制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总量,事业单位要严格执行核准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

(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设置

15.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

16.事业单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17.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25%左右,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5%左右。

18.工勤技能一级、二级岗位主要应在专业技术辅助岗位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职责等对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领域设置。各地区、各部门要制定政策措施严格控制工勤技能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

(四)特设岗位设置

19.特设岗位是事业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经批准设置的工作岗位,是事业单位中的非常设岗位。特设岗位的等级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特设岗位不受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工作任务后,按照管理权限予以核销。

20.特设岗位的设置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各地区、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

四、岗位基本条件

(一)各类岗位的基本条件

21.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条件,主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确定。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管理岗位基本条件

22.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四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23.各等级职员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三级、五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四级、六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

(2)四级、六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五级、七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3)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24.一级、二级职员岗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三)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

25.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执行。

26.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应包括准入控制的要求。

27.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各有关部门以及事业单位在国家规定的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基本条件基础上,根据行业指导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以及本单位的具体条件。

28.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条件,由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按照《试行办法》、本实施意见以及行业指导意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专业技术水平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

(四)工勤技能岗位基本条件

29.工勤技能岗位基本任职条件:

(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3)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可确定为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五、岗位设置的审核

30.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人事部核准后实施。

国务院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人事部备案。

31.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本地区人事厅(局)核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本地区人事厅(局)核准。

32.地(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本地(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地(市)政府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本地(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33.县(县级市、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县(县级市、区)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地区或设区的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县(县级市、区)政府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县(县级市、区)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核汇总后,报地区或设区的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34.国务院直属机构中垂直管理的,其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报人事部备案后,由国务院直属机构组织实施。

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的政府直属机构,其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核准后,由该直属机构组织实施。

六、岗位聘用

35.事业单位按照《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行业指导意见以及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根据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的原则,确定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聘用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36.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按照不低于国家规定的基本条件的要求聘用人员。对确有真才实学,岗位急需且符合破格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破格聘用。

37.尚未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的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和《试行办法》、本实施意见及行业指导意见的精神,抓紧进行岗位设置,实行聘用制度,组织岗位聘用。

已经实行聘用制度,签订聘用合同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试行办法》、本实施意见及行业指导意见的要求,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对本单位现有人员确定不同等级的岗位,并变更合同相应的内容。

38.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完成岗位设置、组织岗位聘用并签订聘用合同的情况进行认定。对符合政策规定,完成规范的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根据所聘岗位确定岗位工资待遇。

39.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使事业单位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

各地区、各部门和事业单位必须严格把握政策,不得违反规定突破现有的职务数额,不得突击聘用人员,不得突击聘用职务。要采取措施严格限制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中高等级岗位的设置。

40.事业单位首次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岗位结构比例不得突破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的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尚未达到核准的结构比例的,要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事业发展要求和人员队伍状况等情况逐年逐步到位。

七、专业技术一级岗位

41.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

42.专业技术一级岗位的任职应具有下列条件之一: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2)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的专家、学者;

(3)其他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享有盛誉,业内公认的一流人才。

43.专业技术一级岗位由国家实行总量控制和管理,按照以下基本程序确定:

(1)按照行政隶属关系,事业单位将符合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条件的人选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或国务院主管部门;

(2)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或国务院主管部门对专业技术一级岗位人选进行审核后报人事部;

(3)人事部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区、各部门上报的人选进行审核确定。

确定专业技术一级岗位的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八、组织实施

44.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作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要根据《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的要求,加强政策指导、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要充分发挥各有关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严格按照核准的各类岗位结构比例标准,共同做好岗位设置管理的组织实施工作。

45.事业单位要按照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规定自主设置本单位的各类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落实单位用人自,确保事业单位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自主聘用人员。

46.有行业岗位设置指导意见的,要按照《试行办法》、本实施意见和行业指导意见,做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能够参照行业岗位设置指导意见的,经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同意,参照相近行业指导意见执行;其他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会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按照《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的精神执行。

47.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部门和事业单位建立岗位设置管理信息数据库,运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提高事业单位岗位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水平。

48.各地区、各部门和事业单位在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有关政策规定,坚持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对违反规定、打击报复、的,要追究相应责任。对不按《试行办法》和本实施意见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事业单位,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不予确认岗位等级、不予兑现工资、不予核拨经费。情节严重的,对相关领导和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第4篇:行政专员工作总结范文

市政专班自2021年3月1日成立以来,在领导的关心及各部门的帮助和指导下,从零基础开始,一点一滴的学习,慢慢成长建立起来。在此期间,全员团结合作,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姿态,逐步推进市政道路前期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将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1.从无到有,梳理市政道路前期手续工作流程

市政专班成立之初,人员均未从事过市政道路前期手续工作,通过向其他公司借鉴经验,请市政院设计人员进行培训,在国家相关部门管网下载资料自行学习,去相关部门对外窗口进行核实询问等方式,在理论上掌握了市政道路前期手续工作流程和因果关系,整理出每一步所需准备的资料及上报的部门,编制了市政道路前期手续工作流程图及鱼骨图,方便本工程工作的同时也为公司其他类似工程提供了理论基础。

2.梳理管线报装工作程序

市政专班以学校地块为契机,通过与各专业管线(热力、自来水、燃气、中水)的频繁沟通和联系,完成了学校地块专业管线的报装资料及提交工作,并经过学校专业管线的报装流程,整理总结出专业管线的报装工作程序,为后续其他地块的报装打下了基础。

3. 逐步推进市政道路前期手续

市政专班根据街区总体进度计划,编制了市政道路施工计划,根据计划逐步推进市政道路前期手续工作,并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如专业管线投资主体事宜、学校周边支路建设时序与开学时间不匹配、雨污水下端路由拆迁、电气变电站及燃气调压站建设时序等)及时向领导反映汇报,与各方密切沟通,掌握事态进展,协商解决的措施,目前市政道路前期手续工作进展如下:

1)十字干路

目前已取得多规合一协同意见,正在进行二函手续办理;预计8月底完成施工、监理招标,9月取得三函,完成安全质量监督备案,具备开工条件。

2)内部支路

南、北部支路均处于规划设计阶段,目前北部支路街道空间一体化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多规合一协同意见初审资料已提交,设计综合已完成小市政接口条件,预计8月底可编制完成,11月初完成立项批复,22年3月底取得工程规划许可证,2022年5月初取得施工许可证,具备开工条件。

二、存在不足

专班人员因无类似工程实际工作经验,对手续推进工作实践中可能面临的问题缺乏预见性。

拟采取措施:专班全体人员继续加强学习,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及外单位人员请教,将能发现的问题提前规避,实际工作中将专班内部资料编制时间进行压缩,预留出国家相关部门提出意见,进行资料修改的时间。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1.加强与规划院、区发改委、规划和自然委员会等国家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各部门的最新要求和国家政策变更的相关动态,保证送检资料的完成率和准确率;在资料审查过程中,不怕辛苦,勤与对接人员联系,勤到窗口询问查看,发现问题及时更改。

2.加强与各专业管线的沟通联系,尤其是电力及燃气给予重点关注,时时掌握电力变电站及燃气调压站的建设进度,及时向领导汇报情况,保证其建设进度在可控范围内。

第5篇:行政专员工作总结范文

市司法局属于正科级行政单位,并辖有16个副科级下属单位,即市公证处、市泰极律师事务所、市法律援助中心及码头、夏畈、白杨、横港、南义、南阳、范镇、高丰、花园、乐园、肇陈、桂林、湓城等13个乡镇司法所。全局编制总数为97人,现有工作人员76人,其中司法行政编35人,事业编40人,缺额21人。其中中共党员46人,占总数的61%。30岁以下23人,占总数30%;31至40岁15人,占总数20%;41至50岁32人,占总数42%;51岁以上5人,占总数7%。本科以上学历56人,占总数74%;大专学历15人,占总数20%;中专、高中及以下4人,占总数5%。

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1、通过近年来的学习教育、公务员招考、公开招聘录用等办法,全市司法行政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升,政治和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廉洁自律、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断加强。广大司法行政干警扎实工作,甘于清贫,积极奉献,为维护稳定和经济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赢得了市委和市政府的信赖和人民群众的好评。2011年10月通过全省统一考录,我局补充了4名公务员;同时又调入一名村官充实到基层司法所。一年多来我局广大司法行政干警扎实工作,为维护我市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2、深化用人改革,扩大人员交流。我局加大用人制度改革,扩大人员交流。2012年8月,从局机关和基层司法所的优秀干部中,提拔任命了11名副科级干部,激发了工作热情,鼓舞了工作干劲。从基层司法所选调了一批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出众的优秀年轻人才充实到局机关加强锻炼,增强本领;选派了经验丰富的局机关干部到基层司法所工作,使基层所工作人员的年龄结构得到了优化。此外,在2012年2月对基层司法所负责人及干部进行了重新安排、交流,推动了基层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人员数量不足。全局编制总数为97人,现有工作人员76人,缺额21人。虽然我市司法行政系统人员较以往有所充实,但人员仍然紧缺。尤其是基层司法所的人员没有完全到位,导致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开展遭遇一定的困难。主要原因在于拟招录的人员还没有招录,没有补充到工作岗位上去。

2、队伍结构单一。其中法律相关专业的有32人,占总数的42%。其他专业的人员相对较少。原因在于司法行政系统对于法律专业的人员需求量较大,而人员招录时也是从这方面考虑,从而造成了其他专业的人员相对较少。

3、人才培养经费不足。受地方财力的限制,学习、培训缺经费,缺乏对在职干警知识更新的投入,虽参加了上级有关培训,但大规模系统性的干警培训近年来未开展。

4、人才出现断层。我市司法行政系统自恢复重建以来,工作人员部分是从其他单位调进或分配的干部,而分配的高等院校全日制本科、专科毕业生较少。目前,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年龄结构开始形成断层,后备力量不足。30岁以下只有23人,占总数30%。主要原因:一是受人员编制限制;二是因地方财力的困难招考公务员计划受到限制。三是研究生、法律本科生和其他专业人才不愿意到司法行政部门工作,认为单位职能不硬,待遇不高。

三、今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1、人员招录刻不容缓。针对目前我市司法行政系统人员编制空编较多的情况下,有必要通过各种途径补充人员,充实到人员不足的岗位上,特别是社区矫正工作岗位,急需专业性人才,以面对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

2、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虽然我市司法行政系统法律专业人员比例较大,但是通过司法考试的人员比例仍然偏低,广大从事法律服务工作的人员的法律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仍有待进一步地加强。

第6篇:行政专员工作总结范文

一、适用范围

1.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业机械、乡镇企业、饲料、农垦、农村经营管理、农村能源和农业环境保护等主管部门)举办,或者利用国有资产按照规定程序设立、从事公益、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农业事业单位,都要实施岗位设置管理。

2.农业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都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范围。

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农业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3.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农业社会团体,参照《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4.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农业事业单位,各类企业所属的农业事业单位和农业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及已转制为企业的农业单位,不适用本指导意见。

5.农业教育、科研、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事业单位,适用相关行业的指导意见。

二、岗位类别

6.农业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以下简称三类岗位)。

7.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的设置要适应增强农业事业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

8.专业技术岗位是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符合农业工作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特点,适应事业发展与提高专业水平的需要。

9.工勤技能岗位是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适应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满足农业事业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

鼓励农业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10.根据农业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农业事业单位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

11.农业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农业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确定。控制标准如下:

(1)主要履行法律法规授权或农业行政部门委托职能,承担执法监督、农业和农村事务管理任务的农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以管理岗位为主。其管理岗位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50%,工勤技能岗位一般不高于单位岗位总量的10%。

(2)主要以专业技术为社会提供公益的农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其专业技术岗位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工勤技能岗位一般不高于单位岗位总量的10%。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的规定,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农业专业技术岗位占岗位总量的比例不低于80%。

农业事业单位应根据单位主体业务确定主体专业技术岗位。

(3)主要提供农业技能型服务,开展试验、示范性生产等活动的农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应以工勤技能岗位为主。其工勤技能岗位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50%,管理岗位一般不高于单位岗位总量的15%。

三、岗位等级

(一)管理岗位等级设置

12.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农业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

13.农业事业单位现行的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三至十级职员岗位。

14.根据农业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设置农业事业单位各等级管理岗位的职员数量。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

15.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农业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根据农业行业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和本指导意见确定。

16.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专业技术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中的正高级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的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

17.农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以及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之间的结构比例,根据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以及农业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实行不同的结构比例。

根据全国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总体控制目标要求,按照农业事

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高级、中级、初级结构比例现状,根据农业事业发展需要和”十一五”农业人才发展规划,合理确定专业技术人员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对农业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社会影响力较大的单位,高级岗位比例可适当提高。

农业事业单位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3:6,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5:5。

县级及以下人员少、较分散的基层农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的结构比例可实行集中调控、集中管理的办法。具体办法由省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的规定研究制定。

18.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农业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严格控制专业技术岗位的结构比例,严格控制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总量。农业事业单位要严格执行核准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

(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设置

19.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20.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

21.农业事业单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工勤技能一至五级岗位。

22.农业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25%左右;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5%左右。

23.农业事业单位工勤技能一级、二级岗位,主要应在专业技术辅助岗位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职责等对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领域设置。工勤技能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要严格控制。

(四)特设岗位设置

24.特设岗位是根据农业事业单位特点和事业发展规律,为适应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经批准设置的工作岗位,是农业事业单位中的非常设岗位。特设岗位的等级按照规定的程序确定。

特设岗位不受农业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工作任务完成后,应按照管理权限予以核销。

25.农业事业单位特设岗位的设置须经主管部门审核,并按程序报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具体管理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四、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及岗位等级

26.农业事业单位主体专业技术岗位中,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一级岗位、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二级岗位、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三级岗位、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四级岗位,分别对应一至四级专业技术岗位;副高级岗位名称为高级农艺师(高级畜牧师、高级兽医师,下同)一级岗位、高级农艺师二级岗位、高级农艺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中级岗位名称为农艺师(畜牧师、兽医师,下同)一级岗位、农艺师二级岗位、农艺师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初级岗位名称为助理农艺师(助理畜牧师、助理兽医师,下同)一级岗位、助理农艺师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级、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员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技术员岗位,对应十三级专业技术岗位。

27.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和对应等级参照相关行业指导意见和标准执行。

28.农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一级岗位属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其人员的确定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9.农业事业单位其他系列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原则上应低于主体专业技术岗位。

五、岗位条件

(一)各类岗位的基本条件

30.农业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基本条件,主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确定。农业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为: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管理岗位基本条件

31.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及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四级及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32.农业事业单位各等级职员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为:

(1)三级、五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四级、六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

(2)四级、六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五级、七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3)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3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各有关部门以及农业事业单位在上述基本任职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本指导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以及本单位职员的具体条件。

(三)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

34.农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农业行业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执行。

35.农业事业单位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应包括准入控制的要求。

36.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农业事业单位在国家规定的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基本条件基础上,根据本指导意见,结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专业技术岗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以及本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的具体条件。

37.农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条件,由主管部门和农业事业单位按照《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专业技术水平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

(四)工勤技能岗位基本条件

38.农业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为:

(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3)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可确定为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六、岗位设置的审核

39.农业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行核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管理权限进行审核。

40.农业事业单位设置岗位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填写岗位设置审核表;

(2)按程序报主管部门审核、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3)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4)广泛听取职工对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的意见;

(5)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由单位负责人员集体讨论通过;

(6)组织实施。

41.农业部所属农业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农业部审核汇总后,报人事部备案。

42.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直属农业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同级人事厅(局)核准后实施。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各部门所属农业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本地区人事厅(局)核准。

43.地(市、州)人民政府直属农业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本地(市、州)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地(市、州)人民政府各部门所属农业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本地(市、州)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44.县(县级市、区、旗)人民政府直属农业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县(县级市、区、旗)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地区或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县(县级市、区、旗)人民政府各部门所属农业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县(县级市、区、旗)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核汇总后,报地区或设区的市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45.农业事业单位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应保持相对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岗位设置方案可按照第41条、第42条、第43条、第44条的权限申请变更:

(1)农业事业单位出现分立、合并,须对本单位的岗位进行重新设置的;

(2)根据上级或同级机构编制部门的正式文件,增减机构按照业务发展和实际情况,为完成工作任务确需变更岗位设置的。

(3)按照业务发展和实际情况,为完成工作任务确需变更岗位设置的。

46.经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作为聘用人员、确定岗位等级、调整岗位以及核定工资的依据。

七、岗位聘用

47.农业事业单位按照《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以及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根据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的原则,确定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聘用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48.农业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应在岗位有空缺的情况下按照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的原则及有关规定择优聘用。

农业事业单位应分别按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在核定的结构比例范围内聘用人员,聘用条件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基本条件。

49.县级及以下人员少、机构分散,对岗位结构比例实行集中调控、集中管理的基层农业事业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人员集中聘用。

50.根据农业行业人才的特点,对农业事业单位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岗位需要且符合破格条件的,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可予破格聘用。

51.农业事业单位新参加工作人员见习、试用期满后,管理人员按照《实施意见》规定确定相应的岗位等级;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岗位条件要求确定岗位等级。

52.尚未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的农业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的精神,抓紧进行岗位设置,实行聘用制度,加强岗位管理。

已经实行聘用制度,签订聘用合同的农业事业单位,可根据《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对本单位现有人员确定相应的岗位,并变更聘用合同的有关内容。

53.各级人民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农业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农业事业单位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

各地区、各部门和农业事业单位必须严格把握政策,不得违反规定突破现有的职务数额,不得突击聘用人员,不得突击聘用职务。要采取措施严格限制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中高等级岗位的设置。

54.农业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根据农业事业单位的工作特点,确需兼任的,须按人事管理权限审批。

55.农业事业单位首次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岗位结构比例不得突破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等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尚未达到核准的结构比例的,要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事业发展要求和人员队伍状况等情况逐年逐步到位。

八、组织实施

56.岗位设置管理是农业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开创性、基础性工作,关系到农业事业的长远发展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农业事业单位的实际出发,根据事业的发展需要,切实保证职工的切身利益,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第7篇:行政专员工作总结范文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牢固树立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于营造良好的投资与技术创新环境、服务于提高社会各界知识产权法律意识、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

在开展专项执法行动的过程中,应加大执法宣传力度,完善执法队伍的建设,坚持日常执法与专项整治行动相结合、提高执法水平与提高执法效率相结合、明确职责与强化协作相结合的工作原则

二、主要目标

(一)基本遏止群体侵权、反复侵权行为和假冒他人专利、冒充专利等专利违法行为,规范市场秩序,维护专利权人和专利产品的合法权益。

(二)提高行政执法水平,提高行政执法快速反应能力,提高结案率,强化执法协作。

(三)履行职责,依法行政,树立良好的专利执法社会信誉。

三、工作任务

(一)继续加强专利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学习,强化执法队伍建设。把学法、用法与依法行政,勤政廉政、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式,特别是结合我局2007年开展的“创学习型机关建设高素质队伍”活动,加强《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专利保护条例》、《专利行政执法规定》、《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行政诉讼法》等与执法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思想觉悟,增强执法人员抵制腐败、秉公执法的意识。除此之外,加强与其他执法单位执法工作的经常流,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

(三)坚持日常专利执法与联合执法相结合,每月组织知识产权局执法人员至少开展4次以上的专利专项执法活动,严厉打击食品、药品、日用品、化妆品、化工、建材等领域的假冒、冒充专利产品,维护专利产品的合法权益。联合县(市)知识产权局做好协作执法工作。

(四)抓好大型会展活动期间的专利宣传及执法工作。在有大型会展活动期间,切实加强对会展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严格杜绝假冒、冒充专利产品进入展销会,进一步加强参展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五)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加强对干部职工的宗旨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对行政执法人员严肃纪律,严格管理,强化监督。继续加强对执法证件的管理和使用,坚持持证上岗和亮证执法。进一步规范专利行政执法行为,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必须做到依法办事、程序合法、严格执法,凡涉及行政处罚的必须具有合法依据,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符合法律规范和程序。

(六)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的沟通与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博州知识产权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的作用,建立健全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与工商、公安、(文化)版权、质监、司法等部门的合作,制定管理办法和措施,加强执法协作与执法信息交流,有效开展行政执法工作。有重大案情相互进行通报,形成与科技、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高效运行的知识产权管理和行政执法网络。

(七)加大县(市)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工作的指导、督促力度,积极开展专利行政执法检查和调研,进一步强化县(市)专利行政执法的工作意识,开展经常性的执法检查和宣传,提高县(市)知识产权局专利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

(八)做好专利方面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以及执法工作登记工作,确保工作扎实有效开展。要求执法人员在专利行政执法过程中,坚持执法与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认真做好专利商品的登记,不失时机地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做好宣传的记录。对于登记的专利商品,要及时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进行法律状态的检索,检索不到的,要及时要求经营者提供有效的专利法律文书,发现问题的及时查处。对于宣传教育的情况,要定期进行汇总,及时进行总结。

四、工作要求

第8篇:行政专员工作总结范文

根据省厅反馈的低保存疑信息数据和区民政局专项推进会的工作要求,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全镇低保存疑信息数据专项核查行动。结合我镇低保存疑信息数据的实际,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和省市区的相关工作要求,坚决查处低保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强化低保制度的规范执行,提高村(居)委员会经办服务能力,切实筑牢城乡低保兜底保障底线,确保相关的民生保障政策落到实处。

(二)目标任务。

通过低保存疑信息核查的专项行动,进一步治理“人情保”、“关系保”、“错保”、“漏保”等问题,从而使得依法救助、精准救助和温情救助能力显著增强,充分发挥低保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兜底保障作用。

二、核查重点

根据省厅反馈的低保存疑信息数据和区民政局专项推进会的工作要求,这次专项核查行动的重点是:

(一)殡葬信息。

以死亡超过一个季度仍然享受低保的为重点,严查死亡时间与停保时间的时间跨度的问题。

(二)车辆信息。

以是否确实拥有轿车、大型车辆和能够经营的车辆等为重点,着重弄清楚车辆的作用和拥有人与低保家庭中其它成员之间的关系。

(三)不动产信息。

以不动产的具体购买时间、目前市场价值和其不动产是否为其家庭唯一居住场所为重点,切实查清其家庭拥有不动产的总量和目前家庭的基本状况。

(四)金融信息。

以其资金的具体数量和其真实来源为重点,切实弄清其资金的来源与用途。

三、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2020年10月15日)

制定低保存疑信息核查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召开全镇专项行动推进会,进行专题部署。各村(居)委会在全镇推进会后必须立即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召开会议布置等措施,迅速进行动员部署,细化工作措施,层层压实责任,有序开展低保存疑信息核查专项行动。

(二)全面核查(2020年10月15日-18日)

各村(居)委会要围绕专项核查的重点内容,集中时间迅速开展全面核查。全面核查存疑信息中的信息真假,切实查清存疑信息真伪。特别要做好三项工作:一是组织人员全面进行拉网式排查,确保一户不漏,一个疑点不少。并分析原因、查找问题,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二是会同相关部门,进行联动排查,进一步提高排查的速度的精准度。三是通过镇村二级联动,充分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进行全面开展纵深排查。

(三)集中研判(2020年10月18日)

通过对低保家庭存疑信息的核查,对发现的“车子、房子、票子和死亡信息”等问题进行综合研判,对不符合低保政策规定的,结合脱贫攻坚工作要求,稳妥有序进行清退;对符合“单人保”条件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对当前低保工作中还不够完善的要进一步规范。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

存疑信息核查专项行动,关键在基层。各村(居)委会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建立工作责任制,落实压实工作责任。

(二)强化组织领导。

为切实做好这次低保存疑信息核查专项行动,经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XX

副镇长

XX

纪委副书记(主持工作)

副组长:XX

政法和社会事业局局长

XX

政法和社会事业局副局长

成员:XX

XX村党总支书记

XX

XX村党总支书记

XX

XX村党总支书记

XX

XX村党总支书记

XX

XX村党总支书记

XX

XX村党总支书记

XX

XX村党总支书记

XX

XX村党总支书记

XX

XX村党总支书记

XX

XX村党总支书记

XX

XX村党总支书记

XX

XX村党总支书记

XX

XX村党总支书记

XX

政法和社会事业局会计

XX

政法和社会事业局

XX

政法和社会事业局办事员

专项行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政法和社会事业局,办公室主任由副局长XX担任。同时,各村(居)委会要成立低保存疑信息核查专项行动工作组。组长由各村(居)党支部书记担任,队员由各村(居)两委班子成员和结合村干部担任。

(三)加强督促检查。

镇政法和社会事业局将会同相关部门组成督查组,对全镇存疑信息核查专项行动进行督查并通报情况。从2020年10月16日至2020年10月18日建立专项治理行动动态情况监测机制,各村(居)要每天上报核查情况,10月18日要专题上报本村(居)低保存疑信息专项行动整改落实情况报告。

第9篇:行政专员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素质提高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01

一、存在的问题

1.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失衡

从县级484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的信息数据显示:达到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有137人,占总人数的28%,未达到大专学历人数有347人,占总人数的72%;年龄在35岁及以下的168人,占总人数的35%,年龄在35岁以上的316人,占总人数的65%;数据反映了会计人员学历失衡和知识结构陈旧老化现象。在这484人中,既能记账、编制会计报表、写报表分析,又能参与决策的不过15人,不到总数的3%,说明了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十分短缺,总体结构失衡,难以满足工作需要。

2.会计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结构比例失调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中,很多人财务管理知识薄弱,会计基础差,出现记账随意、手续不清、差错严重、会计资料散失、原始依据不充分、会计核算不规范;一些单位内部管理松弛、职责不清,出现账目混乱、财产不实、数据失真等现象。如上述484名会计人员中,取得会计职称资格证书的有58人,占总人数不足12%。其中,中级职称仅有16人,占总人数的3%,初级职称42人,占总人数不到9%,无高级职称人员;无从业资格证上岗的73人。反映了人员专业水平低,人才结构比例失调。

3.法制观念淡薄

行政事业单位中很多会计人员忽视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导致法制观念淡薄,对自己要求不严格,不按流程办事,唯单位领导命令是从,掩盖真实信息、挤占、套取财政资金,为违法违纪出谋划策,不仅影响了会计职能的发挥,还增加了财政审计压力。

4.职业道德素质不高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是一项具体且专业的务实劳动,有的会计人员急功近利,面对复杂的手续、众多的流程,选择了逃避、调岗。有的会计人员认为能把财政资金拨下来、花出去就行,工作处于被动消极状态,失去了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精神,给会计工作造成了负面影响。

二、产生的原因

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工作环境因素

(1)会计核算模式的改变造成了会计人员素质低下。行政事业单位的一批高素质的专职会计人员被调配到核算中心工作,单位取消会计岗位,只设立了报账员,负责本单位财务资料的收集、传递、报销。核算制度再转换为单位核算,就没有对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人员作相应的调配,加上单位领导对财务工作认识不足,认为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是财政预算拨款,不需要进行资金管理,会计处理简单,谁都能胜任,造成选用财会人员上的随意性,财务管理意识淡化,职能被削弱,在单位管理中地位被边缘化。

(2)事业单位岗位等级设置不合理,造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失去提升素质的能动性。具体地讲,单位会计岗位等级是按照辅系列的人员结构比例设置的,即上述484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中有337人分布在164个事业单位,这些单位都无法设置会计高级岗位,就连中级岗位也微乎其微,因此制约了整个会计行业的人才发展,这样,一项能培养会计专业人员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的被社会广泛认可的会计职称制度变得十分乏力,严重影响了会计人员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

2.会计人员自身因素

财政管理制度的改革,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能够参与决策,对单位整个经济活动实施财务控制。要从传统的记账型到现代的管理型转变,只有不断的学习,不停的充电,才能适应改革发展要求。现实中,会计人员因自身综合素质不高,产生了畏难情绪,又疏于培训学习,业务能力差,职业道德水平低,难以胜任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 。

三、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素质的途径

1.建立健全会计机构、合理设置会计岗位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依据年度预算经常性支出的规模大小,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专职会计人员,对规模小的,也应配备专职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对无证在岗的会计人员进行清理整顿。

2.加强业务培训,建立考核制度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要变“学时制”、“满堂灌”为“学分制”、“跟踪、检查、指导”的管理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应为会计人员创造学习的条件和环境,结合当前开展的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建立健全会计人员考评机制,充分发挥会计人员职能作用。

3.改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中的会计人员结构比例

十报告指出,“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贯彻这一指导思想结合财政部2006年初提出的“必须造就一批精通行政事业单位业务、善于理财、熟悉国家财经法规、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以适应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要求”精神,事业单位设置岗位等级时,应当调整会计人员结构比例。会计人员分布在不同部门的各个单位,受财政和部门的双重管理,其岗位等级设置、人员结构比例、队伍建设成长应当得到财政和人社部门的关心和指导。在设置岗位等级时,应该参照主系列的人员结构比例以部门统一组织设置,集中调控管理。使会计行业在各个部门形成初、中、高级岗位层次清晰、逐级递进的、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塔形”结构管理体系,从而促进会计人才的发展,避免以单位设置形成岗位等级只有初级的岗位体系。

4.建立和实施绩效考评制度、健全表彰机制

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考评,不断改进会计人员的工作方法、提高会计人员的操作技能。健全优秀会计人员评选表彰机制,激励会计人员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开拓进取、勇创佳绩,促进会计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山西省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