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教学范文

初中教学精选(九篇)

初中教学

第1篇:初中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实际生活 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1.159

初中阶段的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课程,会有两种状态。一是觉得很迷惑,二是觉得很新奇。两种心理的出现都是正常的。教师的工作就需要将学生们领进化学的世界。其实现实生活中到处都有化学的痕迹。我们用的香皂、 肥皂、洗衣粉、洗洁精还有食品中的食用添加剂都是化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在生活用品,农业产品,食品,化工产业等等方面都是要用到化学的,只要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很多产品都是人工合成的。

随着世界环境的变化,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生化、化工产业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只有提高人才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才会有利于我国的长久发展。世界的竞争是残酷的,中国由于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学生们必须学习好各方面的知识,包括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才能在将来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初中生对于公民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已经有了很明确的定位,学生的职责就是做好学生该做的事情。

学习化学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提高竞争力。那么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应该怎么做去提高学生的化学能力呢?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实验教学法

初中的化学课由于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科学课程,所以学生对于化学课一开始就会充满兴趣。为了延伸学生对化学课的认识,觉得化学就是一门有趣的科学课程,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利用起化学课的独特性重视实验教学法。

学生们由于初次了解化学,对于化学反应不了解,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实验教学的方法引起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比如学生在学习金属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学生们对于金属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是并不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见过的。那么教师在课堂的导入部分就可以逐渐将学生带进情境中,然后使用正确的教师用语,设置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们先预先设想一下过程和结果会是怎么样的。然后教师再逐渐在试验中给学生展示实验过程中的反应究竟是怎么样的。实验结束后再跟学生们一起讨论实验的结果是否符合大家的提前预设。在实验中,学生们可以进行分组,学生通过实验可以锻炼大脑的思考能力,还有团队的分工。

同时,在实验中学习到的知识学生总是会记得更加牢固,学生也能在实验中更深入的理解理论知识产生的过程。教学中融合知识性和趣味性,是劳逸结合的充分体现,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多注意这点。我们知道很多实验是有危险性的,必须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做这些实验。对于危险性等级的判断这个要靠教师去判断。有些危险性高的实验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

二、化学与生活

就像在前文中提到的,化学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留心就能发现化学。女性的化妆品就是化学产品的应用,食品添加剂,农药等等。还有生活中的一些妙招都是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化学与生活紧密相关,教师可以将这一点加入进课堂的教学计划中,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化学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转化为有用的知识,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具备这些知识。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例子很多,为了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加趣味性。教师要注意在备课时多多联系实际。

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是多元化发展的人才,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只会读书,还要有实际的动手能力。我国与西方的国家相比,因为中国教学传统,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化学联系实际会将化学与生活相连接,学生在自己的家里就可以动手操作,做一些小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还会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总体来看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化学课堂中的情感教育

前面提到化学与生活紧密相关,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初中生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是非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重视学科知识的传授,作为教育者,我们更看重的是学生的成长。

教师可以根据现实生活与化学的关系在教学时加入情感教育的部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比如在学习某些知识点的时候会牵涉到自然环境和水质之类的问题,那么在自然引入后,教师要教育学生们对自然环境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那些都是不好的,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是对环境好,对人类好。还例如,化学农药的使用会帮助人们收获更加优质的粮食,但是过度的使用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这个教学过程中既是对学生常识性问题的提醒,同时也提醒了学生们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教师在情感教育时一定要注意的是过度自然,不用刻意地去带进情感教育的部分。教学计划设计的不好反倒会让学生产生反感的情绪,毕竟初中的学生在心理上正在经历叛逆期,所以教师在处理问题上面要多多注意学生的情感变化。初中的化学教学因为初中的学生的叛逆性,所以教学上可能会遇到困难,但是每个阶段的教学对于教师来说都是一次挑战。

化学教学为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所以在教学上教师要多费心思准备,为了使教学更加有趣,并且可以锻炼到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教师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可以加进实验教学的方式,同时小组的化学实验和讨论都是不错的环节设计。因为化学是一门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课程,在最初的阶段,还是主要以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为主。

第2篇:初中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不少初中生谈“作文”而色变。因而,“作文难教,作文难学”,成为师生心目中不可言说的共识。素质教育实施的今天,提升初中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因而,我以初中语文课堂为主阵地,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找到以往作文教学中的症结,也探索出些许提升作文教学水平的良策。

一、当前,初中作文教学暴露出的问题

教师教学作文老生常谈,毫无新意,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学生写起作文,只能用“无米可炊”来形容。初中作文教学难,学生作文水平长时间得不到提高的现状,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功底都有关系。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初中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注重课堂教学,忽视学生课内外实践活动

许多初中教师致力于教学生审题、立意、选材、谋篇、遣词造句及各种表达方式、艺术手法的运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初中生对生活探索、发现的精神需求。学生缺乏对实际生活的观察,认识不到写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从而造成学生缺乏表达内心想法、思想的渴望。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动机、写作激情都得不到激发。失去了源自生活实践、课外活动实践的生动素材,导致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无话可说、虚构故事、拼凑文章的状况。新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二)教师教学中存在功利性倾向

语文教学中的课文教学与考试成绩相关性很大,只要平时教师教授过的内容,学生通过理解和记忆就会得到不错的成绩,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写作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付出很多的努力来指导学生作文写作,最终可能收效甚微,这就消减了教师作文教学的积极性。受应试教育顽疾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存在功利性思想,有些教师认为花大力气抓作文是得不偿失。

(三)教师本身的写作素养有待提高

有些语文教师平时忽视对自身文学素养、写作水平的培养,导致在作文指导与讲评时捉襟见肘。正是由于学校教师作文教学水平不高,而学生、家长急切想提高作文成绩,于是社会应学生、家长的需求,出现了不少的语文作文辅导班,专门就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进行辅导。参加课外的作文辅导不仅给学生带来学习负担,而且增加了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而不参加课外作文辅导的学生又存在写不好的心理负担。因此,初中作文教学现状应使我们警醒: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亟待提高,作文教学应受到进一步的重视。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作文教学水平的措施

要想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水平,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因为,导致初中生写作水平难以提升的原因中既有学生的,也有老师的。因此,如何针对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性格特点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特殊性来提升作文教学水平成为师生、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此,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打好基本功,师生共同提高写作功底

初中作文是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和学生都要打好写作的基本功,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语文写作能力。这就要求师生都要重视课外阅读和练笔。对学生来说要加强课外阅读,阅读是课堂学习的必要补充,广泛的阅读,丰厚的积累是学生提高感悟能力和写作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同时,学生平时写作练笔也是培养语感和积累写作素材的途径,养成了练笔的好习惯,写作时才能文思泉涌。对教师来说要加强阅读,把阅读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状态,而不是纯粹的知识积累,同时要勤练笔,积累写作经验。教师还要善于与其他老师交流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借鉴成熟的教学经验,并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开展作文教学。

(二)从生活实践中积累素材,师生共同寻找写作乐趣

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初中学生存在着对生活的好奇心、对自然的观察力和对社会的新奇感,可他们在写作文时总觉得“无话可说”,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将自己的实践内容、生活感悟写入作文。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践去找最熟悉或者最适合的材料来写作。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就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对生活的观察所得、体验所悟就是创作的源泉,有了源头活水,写作也就不难。师生都置身在生活的海洋中,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善于观察、积累,教师和学生就能激发出写作的激情和乐趣。

(三)从修改中提升,师生共同参与作文批改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经过长时间修改成稿的。文章的修改、批改不仅是教师的教学任务,而且是师生共同提高经验的机会,师生的共同合作是作文水平提高的关键。作文的修改必须经过思考,发现写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不断地自我否定,从而完成作文的修改。具体可以通过教师批改或抽查批改、学生分组互批、学生自批等多种方式交叉修改学生作文,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总结批改的内容,珍惜批改中的反馈信息,使学生真切地获得写作的经验,在不断自我否定中提升写作水平。

第3篇:初中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地理课程标准;趣味教学;现代教学手段

一、中学地理教学的现状及解决对策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尤其要注意突出地理学科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充分重视地理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利用,关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但是,根据笔者从事中学地理教学30余年的经验来看,很多学校、老师、学生等对地理课不重视。原因有以下三个:(1)目前中国的中学教学仍然重视升学率,而地理不是中考科目,因此认为地理是副科,会考及格就万事大吉。(2)客观条件限制:缺乏基本的教学工具,比如教学挂图、地球仪等。(3)在当前应试教育占主导思想的大环境下,有些学校直接将地理课作为自习课。

如何摆脱这一处境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变被动为主动。所以,笔者认为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寓教于乐,增强课堂趣味性,能够使学生真正理解和吸收所学内容,才能真正地达到教学目的。

二、提高初中地理课堂趣味的方法初探

使课堂出现张弛有致、意趣盎然的教学格局,整个教学流程呈现出预定的、有序的、最佳的调控态势,是现代地理教学的显著特点之一,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地理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结合笔者教学经验,具体建议如下:

(一)重视并精心设计“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导入过程中,趣味教学法的使用尤其重要。在讲授每堂新课前,针对本堂课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可以提出问题寻求解答;或者使用教学挂图或课件激发兴趣;或者用诗歌或神话等手段引人入胜,从而唤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知道学什么,诱发求知欲望;了解为什么要学,明确学习目标。如:实物导入法、神话导入法、生活实际导入法、视听导入法、悬念导入法、特产导入法、旅行导入法等。

(二)利用现代科学教学手段及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课程教学

在授课过程当中,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做好能够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各种教学准备,运用现代科学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目前,大部分学校都有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预先做好多媒体课件,在课上运用分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设置法等建立以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为主的新模式,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主置,改变地理教学课堂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陈旧模式。

(三)设置悬疑,巧妙结尾

教师在课程结束时,可以设立巧妙的疑问,诱发学生积极探究,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另外,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下节即将学习的课程的特点、内容以及学习方法,也可以展示下节所学内容中精彩的“片断”或者有趣的“镜头”,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激励学生主动预习,主动参与到自主学习中。

按照上述方法,笔者设计了如下课程教学,以《中国的民族》一节为例。

在课堂导入部分,播放歌曲伴奏《爱我中华》,让学生自己回忆歌词。然后根据歌词提问:“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少数民族有多少?”以此来引导学生进入课程内容。在课程教学阶段,展示各民族的人口、代表服装、风俗习惯与主要分布地区等信息。另外,人民币纸币上面有几大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的文字也可以作为切入点来说明。在结语阶段,可以列举大家耳熟能详的几首歌曲介绍其演唱者,以此来回忆主要少数民族的相关知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提高教学效率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一门课程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主动学习,教师也就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也对我们一线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利用多种科学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做到寓教于乐,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终极目标。如此,初中地理教学也必将能迎来美好的春天。

参考文献:

[1]滕春惠,倪刚.中学地理教学模式初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5).

第4篇:初中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科学;教学;技巧

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科学的教学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目前我们可以看到,在初中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偏向于传统教学的做法,只讲解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而对于涉及到实践的内容,或者认为繁琐而不愿意再课堂上实施,或者因为实验器材的限制而无法让学生动手,这就导致学生只学到了科学的理论,而没能够学到动手能力,思考能力也就更无从培养。实际上,基础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但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动手能力更是科学学科的设立意义所在。合理的课堂教学,既能够通过小小简单的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兴趣。下面,本文将结合实际教学中的一些案例,简要说说科学教学中的技巧。

一、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有限,需要教师能够针对学生的水平,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要在教学中有层次的引导学生,努力开发学生的积极性,最好的方式就是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思考。

如《土壤中有什么》一课的教学,在上课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自然环境的主要构成有水、空气和土壤等等,根据科学结论,水的成分主要由氢气和氧气构成,空气中则有氧气、二氧化碳、灰尘、颗粒、尘埃等成分,那么土壤中究竟有什么呢?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就会推断:可能有水分,有空气,还有一些无机物。接下来,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有水分,应该如何用实验证明出水分的存在?并要求学生们独立思考,思考结束后即兴小组的交流讨论,讨论结束后再做出小组的汇报。汇报的可能实验程序如:将土壤放在密封塑料袋里并置于阳光下观察, 如果出现了水汽则表明土壤中有水;又或者是取一定量的土称重,然后摊开晒干以后再次进行称重,对比前后的质量变化等等。当学生的看法发表结束以后,教师进行点评,首先要肯定学生们的想法是有一定意义的,接着开始增加难度,并将学生往事先设定好的教学思路上引导:这些方法一定程度上都是可行的,但是我们有条件限制,现在只有烧杯、酒精灯和玻璃片这三样器材,如果只能应用这三个材料,应该怎么进行实验?请同学们再次思考并讨论。这样,就让学生的思维上了一个台阶,利用有限的工具,进行思维的发散。第二轮讨论结束后,学生的观点就比较统一,都是对土壤进行加热,观察是否有水分出现,只是具体的操作过程不一样罢了。

这样提出问题并让学生进行讨论,一方面在有限的时间内讲解了本课的知识点,另一方面增进了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同时,在小组讨论前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独立思考,这就满足了学生的个体需求,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在实验室前就进行设想,无形中教会了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

二、分组合作,布置任务

前面的自主谈及已经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以后,课堂气氛也就开始活跃了,但是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还只停留在设想上,也许很多设想看起来都是合理的,如果没有经过实际操作,即使教师指出了学生的错误,学生一时也很难改正过来。因此,第二阶段就要让学生开始合作进行实验验证。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在克服器材设备不足问题的情况下,也可以再次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有效地达到合作教学的目标。通过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学生在实际的动手中就会纠正原有的错误, 向着正确的方法前进,而实验的结果也能够证明事先的设想正确与否。实验动手的过程,也易激发学生的热情。

如上文我们提到对土壤中是否存在水的验证, 这应该是土壤中的成分里最好验证的部分了,但是在实际的实验操作中不一定就容易实施。如有的学生会将土壤放在烧杯中,并在烧杯上盖上玻璃盖,将烧杯加热,观察玻璃盖上是否有水珠出现。也会有学生反过来,将土壤放在玻璃片上,盖上烧杯,加热玻璃片。显然,光设想时觉得都是可行的,而且两个方法的原理其实一样,都是利用加热挥发土壤中的水汽,使之形成水珠。但是后一种方法操作起来就很吃力,因为玻璃片承受的质量太大,增加了加热过程的难度。而直接加热烧杯,由于烧杯的体积较大,玻璃片较轻,操作起来就会比较容易。这些都是在实验中才可以体会到的。

动手的过程是让学生自己体会的过程,也是一个比较自由的过程,在科学学科的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教师可以利用简单的器皿,进行简单的实验。总是,要关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三、小组总结,得出结论

实验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再次进行讨论,根据记录的结果和看到的实验现象, 对实验做出总结并且要提出在实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这样又让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合作学习的方法再次应用。 同时实验结束后的讨论,是对学生思路的整理,有助于学生科学态度的养成。

承接上文讲到的土壤实验,根据实验的现象,学生一致得出了土壤里面确实含有水的结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验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或者说应该如何加快玻璃盖上水珠的形成?学生就会再次思考实验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并加以总结, 如加热时可以在玻璃盖上面滴些冷水,这样可以加快升腾起来的蒸汽变成水珠等。对实验结果的反思总结和延伸,是科学学科必须做好的收尾工作,帮助学生形成严谨细致的态度与精神。 验证完土壤中是否含有水以后,学生的热情已经完全调动了,这时教师可以趁热打铁,进一步询问学生思考如何判断土壤中含有空气并思考讨论,设计出实验方案。这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提升是极为有影响的。

总之,科学学科的教学需要自由活跃的课堂气氛,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并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趣,真正实现科学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邵航正.初中《科学》课程“轻负担、高质量”教学探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第9期

第5篇:初中教学范文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基础教学 教学方法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要想学好化学,就必须从基础抓起,从初中抓起,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进而培养他们灵活运用化学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做到呢?下面具体谈谈做法:

一、激发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这样促使学生自觉学习,让初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同时大大增加学生的自信。

因为化学学科的特殊性――实验性,对于初学化学的学生来说,有着足够的兴趣。他们对化学实验充满了新奇感,有着一种主动探究、主动参与实验的欲望。但随着课程的推进,逐步会接触到元素符号、化学方程式等,这些知识的介入会让学生感到知识枯燥,如果要按正常的思路讲授,学生学习兴趣定会大大减小,我觉得应该在授课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化学史教育。说一说关于科学家探索化学奥秘的事情,讲一讲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奖的经历,指导学生了解国家的一些化学发展史,以此激发孩子的斗志,引导他们,使他们重拾兴趣,重拾信心。这样就会大大调动他们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化学学科除了直观可感的实验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知识需要识记背诵,如元素符号、化学术语、化合价等。部分学生学过一段时间后,觉得枯燥乏味,兴趣大减。此时,需要及时调整思路,保持学生原有的兴趣。对于元素符号可以分散布置,分期分批地进行抽查,把大批量的任务分散布置给学生,减少学生的压力。定期进行抽查,进行巩固,增添学生的自信。这样学生觉得任务很小,完成效果很好,不觉得有难度,便能积极主动地继续学习了。再者,对于化合价的学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化合价编成顺口溜,对于顺口溜学生较喜爱,编成学生喜爱的形式记忆,简化记忆方式,学生会饶有兴趣地记忆。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传授学生知识点,不但便于学生记忆,更重要的是避免枯燥乏味的背诵,同时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精讲多练,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教学过程中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必须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下才能真正做到。如果教学中形成“满堂灌”、注入式的局面,或者教师放任自流,那么学生各行其是,都不能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过程。就初中化学课来说,我们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要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向学生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他们轻松接受,这必须下一番工夫。除了要求教师自身具备极渊博的知识,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外,还要课前充分理解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结合学生暴露的问题,瞄准学习目标,深入准确、画龙点睛地讲解。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激发思维,扩大密度,使他们在短短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精讲,既要配合教材内容,又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设思维情境。练是巩固知识的途径之一,练要练到点子上,要精心设计一些针对性较强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习的,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达到真正掌握知识、举一反三的目的。如学完碳这一章时,我们组织学生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与氧化碳和碳分别还原氧化铜做对比分析,进而明确异同点及可燃性和还原性,进一步复习巩固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等。

第6篇:初中教学范文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 开放性

新的课堂理念就是要构建开放的英语课程体系。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不应该是封闭的系统,不能照本宣科,教师要想方设法使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活”起来,让课堂有欢乐的笑声、激烈的争论、理性的思考、无尽的遐想。

1 树立开放性的现代教育理念

英语教师首先要树立符合素质教育精神的英语教育观。初三面临中考,教师既要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又要挤出时间进行初中阶段的全面复习,课时相当紧张,教师们很忽视自己的教育观念。大家一般以中考为目标,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事实上我们初三教师也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发展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心理素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率先让英语教学难以摆脱重知识,轻能力的状况;从而使这一语言教学作为—种交际工具来教,来学,来用。使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敢于表达,乐于表达,突出思维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

2 创造性地运用好教材

为了使英语教育与国际接轨,真正面向世界、面向来来、面向现代化,从而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寻求最佳方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教学内容活起来。现行的英语教学中确实有些不协调的现象,如果只根据教材的内容,教材有什么就教什么,有时往往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要,不能将最新的、有用的、教科书中没有的内容教给学生,导致教学缺乏弹性和选择性,限制了学生的视野拓展。因此,教师不必拘泥于某一版本的教材,要善于汲取其他版本教材的长处。另外,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生活,尝试用英语来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教学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3 Teenage problems后,笔者要求学生列出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并就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从而减轻他们的压力。就开放活动的空间而言,教师要改变以往以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空间,构件开放、自主、否有活力的活动空间。例如,在学习Films的内容时,笔者将学生带进图书馆,放映Audrey Hepburn所演过影片的片段,介绍她的生平,让学生亲自体验,了解Audrey Hepburn的一生,以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3 开放文化背景,丰富学生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开放语言文化背景,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形成丰富学习思维方法,积淀丰富知识底蕴和文化内涵。这些文化背景知识开放,不仅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运用文本知识,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形成多元方法。在开放文化背景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设备载体,像多媒体、图片资料等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语言学习感官。通过开放文化背景,能够让学生在开阔文化背景知识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语言学习运用能力。

4 开放教学过程,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开放课程教学过程,能够让学生的语言运用变得更为灵活自如,让学生的语言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得以体现。笔者以为,开放教学过程,就是要在确保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了解他们学习差异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课程教学,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首先,鼓励学生能够运用多元化的方法学习探究文本知识,让学生能够有学习主人翁之感。其次,关注学生探究运用,鼓励学生能够运用讨论、合作等学习方法参与课程教学。最后,展示学生的语言学习表达成果,让学生能够真正体现学习主体作用。通过运用开放教学过程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的语言学习才华充分体现。

5 开放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新课程英语教学倡导运用实践活动进行教学,不仅是课程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更为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地灵活运用提供了丰富的语言载体,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体现了课程教学的开放性特点,更能够有助于增长学生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开放了课程教学活动,让学生的语言运用有了更为丰富的载体。通过运用开放学习活动方式进行教学,就是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让这种开放性教学成学生学习英语的一种有益补充。学生通过运用朗诵、唱歌、演讲、英语角、英语墙报等形式不断地认知和学习英语,以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文化知识。在开放学习活动过程中,应该体现任务化和互动性的特征,让学生在开放学习活动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满足他们的学习发展需要。

6 改变教师单一评价方式,保护好学生幼小的心灵

第7篇:初中教学范文

为了整顿教学秩序,全面贯彻义务教育教学大纲,加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提出以下几点意见供教学参考。

一、关于“实习作业”的教学

“实习作业”是义务教育数学教材中体现素质教育的新增内容。它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如测量),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因此,要求全体学生结合实际,认真做好实习,并写出实习报告。《代数》弟三册要求测量当地初中三年级男学生的身高;《几何》第三册要求测量倾斜角和底部可以到达的旗杆高。

这些内容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动手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各地不得擅自删减。

二、关于计算器使用的教学

我国义务教育初中数学引入计算器教学,是为了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是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所必须的。根据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大纲的规定,初中二年级引入计算器教学,是为了解决查平方根表和立方根表的困难;初中三年级引入计算器教学,是为了准确迅速地进行统计运算。因此,初二教学重点是,在介绍电子计算器构造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计算;初三教学重点是,用计算器计算样本的平均数、方差、标准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课外活动,提高学生使用计算器的技能。未经计算器教学培训的教师,由各市教研部门组织培训或自学。

三、关于课本中的“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内容的教学

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材增加“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内容,是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面开设的新的教学栏目。“读一读”?是供学生阅读的一些短文,?“做一做”是供学生动手操作的一些实例,“想一想”是供学生思考的一些数学问题。这些内容部超出大纲的要求,不作教学要求,不能作正课讲给学生,中考命题范围不包括这些内容。教师可利用课外时间,指导学生自学这些内容。

四、关于解直角三角形与二次函数的教学

解直角三角形与二次函数是义务教育初中数学教学人纲控制要求的内容。过去,由于中考命题无限制地增加这两部分知识内容的难度,使教师无法把握教学要求。义务教育初中数学从课本上降低了理论要求和习题难度,删减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各地不得扩充教学内容,要严格控制教学要求。

第8篇:初中教学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 小学 初中 衔接

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解决好中小学衔接,抓好初一英语起始教学,是摆在初中英语教师们面前的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经过调研和实践,笔者有一些体会,觉得不妨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落实衔接的方法

小学的教学手段主要是说、唱、看图、做游戏等,中学的教学手段是任务型教学,两者区别较大:在小学教学中,教师经常利用游戏、唱歌、模仿等形式的教学,适应小学生好奇、好动、好玩等特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比较高;当他们步入初中后,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化,学生再也不认为英语学习是“好玩”的了,而是一种学习任务,而且初中学科增多,难度加深,学习时间延长,导致刚进入初一的学生手忙脚乱,学生间学习力的水平差异很快就显现,而学生之间学习力的差别比较,也使一些学生失去自信。一旦教师不注意这种变化,学习力较差的学生就容易丧失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因此我们要给学生设置“过渡地带”,也就是要做好衔接工作,教会学生“学法”。

在初一教学的起始阶段,我们可以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使年龄尚小、稚气还存的初一新生的学习兴趣不减反增。例如,我们在每节英语课前放英文歌曲,并让他们学唱。许多英语歌曲有很强的节奏感,能帮助学生记忆单词,通过学唱歌曲,一些单词的发音自然长期储存在大脑里,歌曲中纯正的发音更能帮助发展学生的语音语调。此外,边学边唱的方式能够刺激感官,让学生以快乐的心态学习词汇,在学习的同时增强语感和节奏感,开发学生的智力。如老师在备课时,精心制作有趣的课件、挑选有趣的视频,选取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道具,在讲“What colour is it?”时,就会拿出彩色粉笔;在讲“This is my family.”时,会拿出全家照……如此简单有趣的教学道具,会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这样把唱歌、游戏、竞赛等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活泼、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使他们逐渐渡过一个有梯度的爬坡式的缓冲期,学生就逐渐适应了小学游戏式学习到初中任务型学习的过渡阶段。当然衔接工作的落实,方法多种多样,我们要创造性地去开展。

二、夯实衔接的基础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也是提高英语水平的核心。因此,在小学与初中的过渡阶段,单词的教学问题尤为重要。新教材词汇虽多,但是复现率高,对有的单词,我认为不必强求学生作一次到位式的掌握,可以让学生在词汇的不断复现中去逐步巩固和加深印象,我们应在全面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对每个单元的单词进行科学的分类处理,把单词分为基本词汇和认知词汇两大类,不同程度的学生作不同要求:基本词汇要求所有学生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熟练掌握,而认知词汇主要是对学有余力的同学作要求,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只作了解。这样既大大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保证学习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这样能切实帮助基础较差的那部分学生保持单词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让他们学得有“奔头”。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词汇教学的方法是否得当,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学生对词汇的掌握程度。调研中发现,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只停留在对单词意义及用法的讲解上,很少涉及对单词学习的策略及技巧的讲解。究其因是教师在词汇学习的教学中,认为词汇记忆是学生的自主活动,而忽略教师的指导作用,因而出现了学生记忆效率较低的现象。实践告诉我们,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的单词背诵记忆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习的效率。例如,在教学单词读音的同时,要注重音标的教学,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拼读规则,这是给了学生学英语单词的“拐杖”,从而可以减轻学生背单词的负担,而且正确的发音方式在起始阶段得到强化后,将使学生受用终生。在初一起始阶段,英语老师应该坚持手把手地教单词、抓书写,一个一个地纠正读音、领读单词,如此等等的细小环节,老师的亲力亲为,来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引好起步,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要知道刚开始多下点苦功夫,不会白费力,因为学生毕竟小学有点基础,经过初一起始阶段的强化训练后,学生很快就会走上正轨,学生间的差距也会大大缩小,以后的教学,老师们就会感到很轻松、顺畅,这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很有裨益的。总之,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积极、认真、踏实学习,从而夯实学习英语的基础。

如何抓好初中英语起始教学,不是新课题,却是难课题,但又是必须解决的课题,我们应该充满信心、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争取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来。

第9篇:初中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数学活动片段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设计出的活动片段中,通过教师的适当讲解,学生能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一、数学活动片段

数学活动片段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手段,但是也并不是唯一的教学方式。且数学活动片段中的教学思想要以活动的方式来呈现,以此来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一个个活动片段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联系好现实与数学,这样才能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并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数学活动片段的原则

1.要始终坚持活动围绕问题的原则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活动片段,并不是为了活动而进行活动,而是要明确所开展的数学活动片段是围绕着中心问题进行的。如果在数学教学中没有中心问题,那么也就不存在数学活动了。因此,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要针对某一问题开展。并且在活动中,不论是采用独立思考的方式还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都要坚持以某一中心问题为核心,所设计出的活动也都是要符合问题本身特征。

2.要始终坚持活动依赖主动的原则

主动是指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从心理学上来讲,其实就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要大于外在因素。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构建出知识的结构,能让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有趣,在数学活动中,学生一直是活动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并与自己的认识相融合,然后再进行探索与研究,这样就使学习具有探索的意义了,就让数学活动能够得到高效的实施与开展了,而这也成为数学活动的关键所在。

3.要始终坚持活动要依托民主的原则

民主在这里主要是指在师生关系上的民主。因此,在实施数学活动片段的过程中,学生常常是主动参与的。并且学生作为数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想要凸显出这种主体性,就必须放手,让学生主动进行实践操作与思考,同时教师要及时转变自己的地位,变成学生学习中的指导者与引导者,这样就确立了民主的局面。在数学活动中,民主的师生关系对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也能让学生敢说自己的想法以及见解等。

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选择数学活动片段的要求

数学活动片段的采用时机主要在于实际需要,这种需要一方面在于教师对于数学知识了解上的需要,另一方面则在于课堂内容上的需要,因此数学教师应在开展数学教学以前,先进行备课。

1.明确教材的要求

在数学教材中,基本要求主要涵盖了数学思想、基础知识延伸、技能的掌握与能力的发展等。这些内容便于教师在开展数学活动时能够更好地向学生传达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中选择数学活动,要明确是以实际操作为主还是以逻辑推理为主。

2.明确教材的体系

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内容的编排是具有一定顺序的,所选择的内容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内在上存在一定的联系。如,在教材中,先让学生学习《勾股定理》,然后让学生学习《实数》,这样的编排就是按照数学的发展历史来进行的。所以,教师在开展数学活动以前先明确教材的体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

3.明确教材的重点

教师在设计数学活动前,要先明确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知识,只有找准这些问题,才能设计出数学活动。因此,教师要及时进行反思,思考怎样教会学生,怎样到达教学目的等,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数学活动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明确采取怎样的活动方式与方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

4.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明确学生才是课堂中的主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其中包括学生对数学的认知与学习的习惯等。只有在了解学生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数学活动,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同时才会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数学知识结构,连接好旧知识与新知识。

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数学片段的作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目标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此教师要思考怎样发挥数学活动的作用,要想让学生在数学互动中获得经验,就必须让学生能自己完成。所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主动为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以此来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进行实际动手操作并进行推理等,这样就能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以及操作经验等。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用数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提高学习数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