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精选(九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

第1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岗位能力的主要内容是指针对某一行业中的某一工作职位提出的相关在职实际操作能力鉴定。即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对某一岗位工作人员的在职实践能力进行有效判定的教学内容。除此之外,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岗位能力还包括相应的针对新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新协作等内容的教学,因此岗位职业能力教学的进行需要大量基础课程的知识作为基石和铺垫,从而在此基础上有效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整体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课程教学问题

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影响教学效率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式相对单一、教学内容规划缺乏合理性、基础理论过多,实践较少等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课程教学问题进行了分析。1.教学模式相对单一。教学模块相对单一是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课程教学的基础性因素。由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作为越来越热门的专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因此这意味着该专业学科教学的进行需要渗透进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新理论的新型人力资源教学,但是在我国许多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在这一模式的影响下高校很难培养出复合型的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从而较为严重的制约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2.教学内容规划缺乏合理性。教学内容规划缺乏合理性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课程教学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众所周知高校人力资管理教学的基础课程需要涉及到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企业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四班分析法,德尔菲法、相关因素法、劳动定额法等基础内容。但是在我国许多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中其教学内容规划缺乏合理性,从而导致了基础课程教学难以起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基础理论过多,实践较少。基础理论过多,实践较少是影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因素。众所周知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的实际操作经验往往会影响到企业的整体人力资源储备水平。基于这种情况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进行就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但是应当看出我国许多高校的人力资源基础课程教学的基础理论过多并且模式实践和体验实践太少,这严重的影响到了学生动手解决实际能力的问题,从而对于人力资源基础课程教学效率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制约作用。

三、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在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提升学生对岗位职业能力和课程基础知识的了解。以下从教学内容的合理规划、增加实践内容、学生潜在能力开发、注重专业知识讲述、案例分析的有效运用等方面出发,对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方法进行了分析。1.教学内容的合理规划。教学内容的合理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通常来说教学内容的合理化构建是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通过教学内容的合理规划来使学生对任职资格体系构建、招聘面试技巧、结构法招聘面试技巧、岗位评价评估等内容有着清晰的了解,从而使其在步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后能够具备指导用人部门组织开展招聘面试工作的能力和其他HR工作所需的必要能力。2.增加实践内容。增加实践内容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由于在人力资源管理中,HR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经验往往是需要通过数年的工作来进行积累的,因此针对这一情况,人力资源管理教师在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在提升学生对岗位职业能力理解的基础上更好地增加相应的实践内容。例如通过让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合理的假期实践,从而使其对企业的人员配置、员工职工能力、新进员工试用期淘汰率等内容有着较为深刻的了解,从而在此基础上更好地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3.学生潜在能力开发。在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潜在能力的有效开发。正如名言所说的那样,人的潜力是无穷的。而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潜在能力进行合理的开发能够促进其专业素质与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最终促进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4.注重专业知识讲述。专业知识在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课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常来说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课程的专业知识主要包括企业薪酬体系、企业分配方式、企业职位基准、职位升迁规则等内容。在这些重要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教师应当注重岗位职业能力等相关知识的有效穿插,从而使学生对于以企业绩效工资体系等方面的知识和人力资源管理学科有着更加深入的研究和了解。5.案例分析的有效运用。案例分析的有效运用即是在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企业实际存在的操作案例进行分析,来让学生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课程的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例如在激励理论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教师可以通过结合企业实际的情况对激励理论应用后一线生产系统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效果进行阐述,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激励理论应用的必要性和具体应用方法,最终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对企业的实际HR工作和工作的具体方法有着更加清晰的了解。

四、结语

第2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内容摘要:战略管理领域的学者们一直在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问题,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战略管理与人力资源的结合。战略管理关注组织绩效,人力资源管理注重如何对人进行管理。为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动态能力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以及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然后,分析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智力资本、动态能力与组织绩效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最后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出发探讨企业要想改善组织绩效必须重视知识管理和组织学习。

关键词: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动态能力 智力资本

动态能力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明确提出“动态能力”是在《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一文中,Teece等人将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整合、构建和重置企业内外部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并建立了动态能力的分析框架,即流程(Processes)、位置(Positions)和路径(Paths)(刘飞、简兆权,2010)。流程是最基础的部分,位置与路径都需要通过流程来发生作用。企业流程是以人为载体的,一定的流程要求企业员工一定的行为,员工都拥有一定的知识技能,企业的能力主要表现为企业利用组织人力资源来获得企业产出的过程。因此,企业的能力与员工的技能是分不开的,这就需要企业管理者不仅要研究员工个体,还要研究协调不同的员工以形成企业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由于企业内员工的价值和稀有性是不同的,Lepak和Snell在同一个组织内利用员工价值和独特性的不同对应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他们认为企业中存在着不同的人力资源战略,该模型为研究企业的能力、员工的技能、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供了一个工具(朱伟民,2007)。而Eisenhardt和Martin认为动态能力是“使用资源来适应甚至是创造市场变化的企业过程,尤其是那些整合、重组、获取和废弃资源的过程。动态能力是组织层和战略层的例习(routines),据此,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的出现、崩溃、分裂、演化和消失来达到新的资源组合”(刘飞、简兆权,2010)。这些定义反映了基于动态能力,企业能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相应的作出调整,改变企业的资源基础。当企业处于稳定环境下,需要靠动态能力来调整企业资源;处于动态环境下,需要靠动态能力来转变企业资源。企业的这种变化必须基于员工新的技能与行为,而员工新的技能与行为的形成受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影响,这表明人力资源管理的中心是理解和发展动态能力。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组织为了达到目标,系统地将人与组织联系起来的、统一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出现为证明人力资源对于企业的价值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大量研究证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具有相关性。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了人力资源管理应与企业的战略相匹配,企业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形成以优势资源为核心的经营战略,增进企业绩效。

Wright和Snell(2001)认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由人力资本存量(员工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员工关系和行为(包括心理契约、组织身份,它所强调的是人的自由意志及认知和感情)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三个基本部分组成,企业就是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来引导员工的行为和影响人力资本存量。在此基础上,有学者提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可以通过影响企业中人力资本存量和员工的态度与行为进而对组织绩效产生影响。蒋建武和赵曙明(2007)认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培育符合组织战略要求的员工能力,倡导与组织目标一致的员工行为,最终实现组织绩效。

后期学者开始从组织层面上探讨,认为和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仅考虑员工个人的技能与知识(即从人力资本角度出发)不同,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上升到了组织层面。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增强了企业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智力资本。智力资本强调隐性知识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斯图尔特认为企业的智力资本由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构成,并称之为智力资本的“H-S-C”结构。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正是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任务,学者们将智力资本作为中间变量开始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Youndt通过208个公司的数据,发现特定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特定部分的智力资本之间有很强的关系,且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均有很强的直接关系。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的框架模型

从图1中可以看出,与企业的战略相匹配,人力资源管理使企业的智力资本的变化变得容易,在智力资本驱动下,企业能力经历不断地整合、重组、扬弃,呈现出一种动态性,这能使企业与竞争对手相比更具有竞争力。

首先,人力资源管理应与企业战略相匹配。人力资源对企业战略的形成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企业战略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企业要根据环境的变化与自身的状况,建立适合本企业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另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内部各项政策也要协调形成一个整体。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要有效地在组织管理中发挥作用,必须借助于组织一系列的人力资源政策。本文中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包括规划、选拔、薪酬、激励、沟通与开发等政策。企业应根据其战略和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状况以及任职者的资格,将符合要求的人配置在相应的岗位上。根据岗位的评价确定相应的薪酬水平。在工作过程中,应对员工进行激励与沟通,使其明确改进的方向,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协调一致,还要根据企业战略的要求,对员工进行有目的的培训与开发。

其次,人力资源管理影响了智力资本的存储、流动和变化。本文中智力资本包含人力资本、结构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是指企业全体员工所具有的各种知识、技能、经验和教育背景等内容;结构资本是企业的内部结构知识,包括组织结构、管理流程、制度规范、组织文化等;社会资本是指企业的外部结构知识,指企业与顾客、供应商、合作伙伴以及政府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本是企业智力资本的重要基础,结构资本是整合人力资本上升为智力资本的平台,社会资本是企业获得外部资源的重要渠道,其建立和维系需要人力资本的支持,而结构资本促进了企业与外部的沟通,社会资本通过与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的结合,用获得的外部资源为企业创造价值。智力资本三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智力资本的统一体。人力资源管理可以通过制订薪酬、激励、培训等策略来吸引并留住员工,从而提高企业中人力资本的存量,通过沟通等职能促进员工的相互学习,提升结构资本与社会资本。

最后,动态能力是提高企业绩效、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动态能力要求企业有不断变化的能力,体现了企业在动态的环境中持续开发的能力。能力来源于资源,能力的形成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各种资源整合的过程,企业的智力资本是企业能力产生的基础,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不仅直接对企业能力产生作用,还通过影响智力资本来促进企业能力的发展和更新。

提升组织绩效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一)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主要涉及企业如何获得、传递与使用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以人为中心,人是知识创造的主体。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中每一块活动都体现了知识管理。规划活动使企业了解目前的知识储备和需要何种知识,选拔活动使企业获得具有某些特定知识的员工,薪酬与激励活动可以激发员工运用知识并不断进行知识创新,沟通活动便于员工进行知识的交流,开发活动可以通过知识的传播来实现知识的积累与更新。

企业知识来源于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企业一方面通过从外部环境获取,使外部知识进入组织内部,通过外部学习可以拓宽企业的知识基础,进而增加企业的柔性,这对处于动态环境中的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另一方面企业可通过员工在企业内部更新、传递新的知识。首先体现为员工个人的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和交流等方式,实现了知识的整合,形成了组织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涉及到员工的知识与技能,还与员工的态度相关联,因为隐性知识往往存在于员工的大脑之中,要实现知识的交流共享离不开个人意愿。员工的知识技能和员工的行为是相互影响的,只有当员工拥有一定的知识技能时,才能表现出某种特定的行为,而当企业认可员工的行为并对其进行激励时,就可以更好地留住员工,体现为企业内具有一定的人力资本存量。只有当员工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相互匹配时,其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才能嵌入组织的日常行为、管理流程中,并演化为企业的专用性人力资本,从而促进组织核心知识的创造,最终实现组织绩效(蒋建武、赵曙明,2007)。企业将获得的组织知识进行整合、创新,然后员工个人通过学习等手段将组织知识转化为个人知识,促进个人知识的增长,最后进行个人知识创新。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推动企业内部的知识共享,必须促进知识显性化,而知识一旦显性化又容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反而会对企业产生影响,企业可通过不断创造、积累和利用知识,重新设计自身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增强企业对竞争对手的应变能力。

(二)组织学习

组织学习是企业形成和发展动态能力的根本手段。Zollo和Winter认为,动态能力是一种通过学习获得的稳定的集体活动模式,通过这种模式,企业系统地产生和修正它的运营惯例,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刘飞、简兆权,2010)。通过组织学习,知识得以扩展到个人、群体和组织的行为当中,从而促进了企业内部智力资本的提高。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是组织学习可以形成企业内部特有的相互交流和学习机制,使企业员工在交流过程中分享知识、相互学习,可以改变员工的观念,调整其知识结构,在企业中塑造新型企业文化。企业应促进员工的沟通与合作,鼓励员工共同分享个人的经验。Lepak,Takeuchi和Snell在2001年的研究表明知识工人和合同工人的合作可以带来更高的企业绩效,这个发现不但给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也强调了各种类型的工人彼此之间合作的重要性。二是组织学习可以转变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促进企业创新。组织学习具有路径依赖的独特性,经组织学习所产生的知识,有很大一部分是隐性的知识,具有特定的组织专属性、难以交易及难以模仿的特性,这些知识就成为组织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在实证研究方面,曾萍(2009)对我国大陆154家知识密集型企业,163家非知识密集型企业调查过程中发现,由于组织学习改变了企业的流程,组织学习可间接改善绩效水平。

综上所述,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为了求得更好的发展,必须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以企业智力资本增值为基础,以知识管理为核心,通过组织学习等方式,从而使企业能不断地整合、重组内外部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刘飞,简兆权.可持续竞争优势:基于动态能力的视角[J].科学管理研究,2010(6)

2.朱伟民.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2)

3.Patrick M. Wright, Scott A. Snell.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for Exploring Fit and Flexibility in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1,23(4)

第3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微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它们是一些地区创造经济奇迹的重要因素,在增加就业、推动创新、催生产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发展成为市场经济活动中最富有活力的群体之一。

近年来,辽宁省高度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2013年11月29日审议通过了《辽宁省中小微企业权益保护条例》,为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从发展规模来看,根据辽宁省统计局数据,辽宁省中小企业2009年中型企业1249个,小型企业21981个,工业总产值分别为6136.48亿元和13174.29亿元,2010年中型企业1358个,小型企业22327个,工业总产值分别为7156.00亿元和17882.54亿元,2011年中型企业1578个,小型企业14250个,工业总产值分别为6999.79亿元和19689.87亿元,2012年中型企业1914个,小型企业14555个,工业总产值分别为9895.08亿元和23717.31亿元,2013年中型企业1972个,小型企业14358个,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1404.70亿元和25515.00亿元。2013年末,全省共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小微企业法人单位31.5万个,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95.5%。小微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541.5万人,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51.4%。小微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44547.2亿元,占全部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8.5%。

尽管辽宁省中小微企业规模发展不断壮大,但目前还存在着创新人才缺乏、创新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跟不上等诸多问题。鉴于此,本文拟从战略管理视角探讨辽宁省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

二、战略管理与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

(一)企业战略管理内涵

企业战略管理是使企业能够达到其战略目标的动态管理过程。1992年Certo提出:战略管理是保证一个组织拥有,并且能在适当的组织战略中获得利益的过程。即适当的战略是能够满足一个组织在某一特殊阶段需求的战略。企业战略管理是对企业战略的设计、选择、控制与实施,直至达到企业战略总目标的全过程。企业战略管理是涉及企业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例如,产品开发、科技发展、重大技术改造等。因此企业战略管理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将直觉与分析结合起来进行决策。

(二)相关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资源基础理论源于Penrose(1959),认为企业是由一系列资源组成的,而企业的成长需要通过管理来寻求并应用有效的资源。1991年Barney提出企业的资源包括:资产、能力、属性、过程、知识与技能。资源既包括人力、财力和物力等传统资源,也包括技术、信息、时间、知识等现代意义上的资源。该理论强调企业内独特的资源与知识拥有量,包括:企业资源的基础、战略领导和战略决策理论以及公司的知识基础理论。

(三)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

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本质就是依靠其自身自主创新的能力来打造企业品牌,获得竞争优势,从而使企业长久发展下去。它是中小微企业适应科技革命及迎接竞争挑战的必然选择,而一个没有走入创新的企业,其发展之路不会走得更长。这样看来,创新发展应当是中小微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依据战略管理理论的资源基础理论,企业是由一系列资源组成的,涉及到人力、财力、物力、技术、信息、时间、知识,因此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只有以企业资源基础、战略领导和战略决策理论以及公司的知识基础理论为视角,才更加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三、战略管理视角下的辽宁省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路径选择

(一)发挥战略领导和决策的作用

从战略领导和决策的角度,企业的主管是企业的战略领导者,他们可能是企业的行政主管或总经理,也可能是领导团队。1984年Hambrick等提出,高层管理当局通过战略抉择来影响绩效。所以企业的绩效很大程度取决于它的战略领导者。如果一个中小微企业在其发展道路上能一直致力于创新发展,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战略,这与企业的战略领导和决策的作用分不开的。

从战略管理的视角,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领导,应当把企业创新发展设定为它的战略目标。只有在战略目标设定下来之后,接下来的战略选择、控制与实施才能为之服务。但是,辽宁省的目前情况是有些中小微企业领导一味追求企业效益,缺乏创新发展意识,没有把企业的创新发展作为战略目标,这与企业领导受教育程度、管理能力以及自身战略决策密切相关的,因此企业的领导亟待提高他们的知识程度、战略管理以及战略决策的能力。

(二)发挥企业资源的基础作用

战略目标设定后,就是企业如何进行战略选择、控制与实施的问题,而这是需要与企业资源的基础相融合的。如前所述,资源既包括人力、财力和物力等传统资源,也包括技术、信息、时间、知识等现代意义上的资源。对于传统资源,在人力方面,企业应加大创新人才的培养,提高人员科技素质与技术创新能力;在财力和物力方面,企业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为企业创新提供支持。对于现代意义上的资源,应加强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信息技术对于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企业可以依靠商业与人力资源及信息技术的结合来取得创新优势。

第4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一、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综述

1.知识管理的研究现状

目前,学术界对知识的划分存在各种观点,但最主要的观点是知识类型可以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该观点最早是由Polanyi提出来的,众多学者从该观点出发,对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的转化机理、相互关系展开研究。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中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构成是不同的,个人知识主要构成是隐性知识,而组织知识主要构成是显性知识,个人的知识因为其专有性,可以被组织以雇佣的方式利用,但组织并不能占有个人的知识,因此,组织可以雇佣很多专业人才,但在管理实践中解决组织内各种问题时候,能够发挥组织成员个人知识的多少要受到组织文化、管理机制、工作岗位等众多因素影响。Szulanski通过研究发现,知识传递受到知识类型的特点和传递渠道的影响,其指出隐性知识因具有模糊性和难以表达的特点,其在组织内难以传递,要采用丰富的交流媒介进行传递,以减少隐性知识在传递过程中的损失,显性知识因便于表达,在组织内传递过程中的损失较小。应力和钱省三从目标和实现过程两方面出发,认为知识管理的目标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实现组织绩效的提升,而实现目标是组织知识系统的动态化和网络化的过程。王宗军等通过企业的知识管理实践研究,指出知识管理的四个内涵:第一,知识库是组织内知识积累、利用和传播的基础;第二,专门的知识管理部门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组织基础;第三,组织环境会影响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第四,知识开发能力评价机制是知识管理的实施关键。

2.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现状

很多学者都通过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从实践和理论上论证了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了企业绩效的提升,但影响机理尚未达成共识,王亚洲和林健从知识的视角,研究知识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中的作用,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导向和企业绩效之间的假设模型,并通过对238家企业的实证研究揭示出,人力资源管理通过知识管理导向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的作用。袁炎林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核心,而知识管理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支持。詹绍?和刘建准认为知识是人力资源管理与知识管理的耦合域,结合知识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适合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曹龙和陈菊红从知识的视角,结合柔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提出了提高组织知识管理水平的柔性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罗公利等从五个维度界定了创新型企业人才内涵,把企业人才分为知识协调人才、知识构思人才、知识生产人才和知识商业化人才四种,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即优化人才选拔、加强培训开发、完善绩效考核、合理设计薪酬、培育企业文化。高建设和王晶从选才、用才、育才、留才和晋才五个方面阐述了知识管理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Scarbrough指出人力资源管理是开展知识管理的有效工具,招聘和选拨具有大量知识储备、专业技能和相关经验的员工是增加组织知识储备的有效方式,是组织整合知识资源的基础。Currie和Kerrin也认为人力资源招聘对于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其指出具有宽广的视野和良好的合作态度的员工有利于组织内部知识的共享和创造,人力资源招聘中应该筛选出符合这些特点的员工。Robertson和Hammesley通过研究,发现人力资源培训有助于开拓员工视野,激发员工创新能力,进而有利于组织的知识共享和创造。

二、基于知识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机理

承载知识的个体是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共同部分。知识管理的本质就是对承载在个体上的知识进行管理,把个体知识中的价值转变为组织绩效,而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就是把组织员工看做企业的一种重要资源,该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其实现过程就是对组织员工进行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评估等管理活动,本质也是对人得到管理。鉴于此,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是相互支撑的管理思想和手段,即组织中知识管理必须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基础上开展,而人力资源管理要实现对组织员工的开发和利用,就必须针对员工个人知识储备的差异和岗位职能的要求,把员工安排到合适的岗位,并通过激励和绩效评估提高员工的绩效,进而提升组织的绩效。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实现隐形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个人知识向组织知识转变,目的是实现知识的整合,形成组织知识,提高组织创新能力,并最终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知识按照形态可以分为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组织的知识资本可以分为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两部分,其中人力资本主要是企业员工所具备的各种技能与知识,其主要以隐形知识的形态,结构资本主要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制度规范、组织文化等等。员工个人的人力资本主要表现为隐性知识,其具有难以表现模仿和转移的特性,而组织的结构资本主要表现为显性知识,其是组织创新的基础。知识资本的基础是员工个人的技能与知识,往往以隐性知识的方式存在,其通过学习和交流等方式,实现了知识的整合,形成了组织知识。

第5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ccounting,HRMA)并不是一个新名词。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0年,上海《文汇报》发表了著名会计学家潘序伦先生的文章,提出我国必须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研究。到80年代中后期,我国会计界出现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研究热潮。90年代后期,与世界经济环境相适应,我国会计界再度掀起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研究的热潮。1997年以来,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受到各种学术刊物的关注,许多刊物都相继刊登这方面论文,其中涉及较多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一般概念和实施的必要性、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目标、基本假设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确认、计量、计价模式和报告等问题。此外,还有一些专著问世。但从总体上看,对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研究依然局限于“就会计论会计”。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以知识经济时代为背景,拓宽会计学研究视野,对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展开讨论,以期构建一个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以人力资本为主导并与非人力资本相结合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一、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重新认识现行会计学科的内在缺陷

(一)知识经济时代呼唤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就必需具备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和物质资源等三种基本资源。其中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或资源就是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财务资源是“死”的、“被动”的,人力资源是“活”的、“主动”的,只有依靠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和智力性才能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人类社会即将从工业经济时代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由此,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也将由原来的自然资源和财务资源的竞争转向人力资源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将是21世纪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会计要反映一个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决不能忽视人力资源这个要素。知识经济时代呼唤人力资源管理会计。

(二)以知识经济时代为背景重新认识现行会计学科的内在缺陷与工业经济时代相适应,近代企业组织和企业制度主要是按照“资本基本主义”原则构建的。所谓“资本基本主义”原则是指社会的基本组织和经济权力是以财务资本为中心构建的。财务资本是社会经济权力的中心,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财务资本雇佣劳动制。企业的治理结构以财务资本为中心即财务资本提供者具有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现行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

在会计学科发展的早期,与独资或合伙企业组织形式相适应,所有权观念(Proprietary Concept)主宰着财务会计。其会计方程式“资产-负债=业主权益”鲜明地体现了“资本基本主义”原则。尽管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后来者居上,使财务会计基本观念也发生相应的变革,从原来的所有权观念转变为主体观念(Entity Concept)。其会计方程式“资产=负债+业主权益”,虽然将债权人考虑在内,扩大了财务资本内涵,依然体现了“资本基本主义”原则。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对知识型企业(Knowledge-based Company)而言,最重要的资本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财务资本,而是人力资本或智力资本(Intellectual Capital)①。对于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增强和维持企业竞争力方面,财务资本相对而言将不如人力资本重要。这时,人力资本拓展了传统的资本概念,将企业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整合在一起。人力资本概念本身就具有革命性,它揭示了“一种以员工及其知识为基础的资产”,即人力资产。进一步分析,在工业经济时代,财务资本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衡量财务资本的重要手段自然就是以货币为计量尺度的会计复式簿记系统。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许多公司,尤其是像微软公司和英特尔公司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股票上市后,其市场价值往往比其账面价值高许多倍。这些现象说明现行会计的复式簿记系统已不再充分反映公司价值。其原因就是人力资本没有进入会计学的研究视野。这正是以复式簿记为核心的现行会计学科的内在缺陷。

二、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一个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相结合的理论框架

如果拓宽研究视野,就会计学本身而言,我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并没有什么重大的难题。然而,如果我们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看,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研究已经超越了会计学科本身。在知识经济时代,如果能够实现企业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在会计学科的完美结合,那么,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可由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组成。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拓展了会计信息的经济内涵,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则将经济学的人力资本概念引入会计领域。

(一)现代企业所有权安排: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研究的基础纵观国内外企业发展史,财务资本与人力资本是企业发展的两大支柱。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和经理人市场的支持。然而,在财务资本与人力资本共同推动企业发展的同时,却始终存在是资本雇佣劳动还是劳动雇佣资本的冲突和论争。客观地说,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决定了企业内部各缔约方谁拥有所有权以及拥有的份额。在工业经济时代,财务资本比人力资本更为稀缺,财务资本与人力资本在签订契约之前就已经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企业的合约自然偏向财务资本。由此,“资本雇佣劳动”便成为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博弈的初始均衡状态。企业的所有权完全归属于财务资本所有者—股东。企业所有权分散地对称分布于不同的所有权主体。每个所有权主体所拥有的产权份额是所有者之间讨价还价的结果,谈判能力的大小与他们的资产专用性程度及在企业中的相对重要性变化和信息显示机制有关。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之间博弈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显著变化。人力资本比财务资本更为稀缺、更为重要。人力资本也应该享有企业所有权。

然而,我们并不赞同由此得出知识经济时代“劳动雇佣资本”的结论。应该看到,在企业组织中,财务资本本身并不可能创造价值,而单独的人力资本同样也不能创造价值。只有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相结合才能创造价值。企业价值创造过程就是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有机组合的过程。因此,企业所有权既不能全部由人力资本所有者独享也不能全部由财务资本所有者独享,应由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所有者共享。我们提倡“资本与劳动”相融合。实际上,市场里的企业本身就是一个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非合作讨价还价重复博弈的合约均衡。

现代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构成的特别合约。在这个特别合约中,各要素所有者都是平等的产权主体,都有权分享企业的所有权。企业最终所有权安排取决于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所有者的谈判能力。因此,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共同分享企业所有权的现代企业所有权安排将是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研究的基础。也只有奠基于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共同分享企业所有权的现代企业所有权安排,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研究才有价值。

(二)构建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相结合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现行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以财务资本为中心,强调“物尽其用”。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突破了会计学只研究“物尽其用”的局限,将研究视野拓展和延伸到如何使企业“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的领域,把“物尽其用”置于“人尽其才”的基础上,全方位地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人力资源创造价值能力的信息。对人力资本的动态价值评估是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因此,将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引入人力资本不仅拓展了资本概念的内涵,还将引起会计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概念结构等方面的重大革命,拓展会计理论的研究视野。从会计学科发展的角度看,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研究对于重构一个适应于知识经济时代的、以人力资本为主导并与非人力资本相结合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企业剩余收益的分享。从会计学科角度看,应该将人力资源视为企业的资产。将人力资本作为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不仅参与企业剩余收益的分享,更为重要的是要与财务资本一起参与分享企业所有权。由此建立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具有均等的机会和权力分享企业所有权的一种会计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正是以此为突破口,把人力资源与财务资源、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广义会计观念特有的视角,向有关各方提供企业人力资源创造价值能力的信息,同时,也为企业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分享企业所有权奠定基础。具体来看,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可拓展会计信息的经济内涵,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可在按劳分配的基础上,区分劳动的层次性或复杂性,通过确认人力资本权益将人力资本显现出来。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对于诸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和软件开发公司等典型的知识型企业来说,更具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些知识型企业最主要的资产就是人力资产,最主要的投资就是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不仅可以为这些企业按人力资本要素分享企业所有权提供相关信息,而且可以为设计这些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会计制度)提供基本的思路。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会计还有助于企业尤其是知识型企业,建立完善而有效的激励机制。

(三)转变传统的“资本”观念,重新认识企业资本的保障功能

1.要转变传统的“资本”观念。

传统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由于财务资本与其所有者在自然形态上可以分离,再加上注册资本制度,财务资本具有很强的抵押性功能。因此,财务资本一旦投入企业,便成为一种抵押品,财务资本所有者难以任意退出企业,即存在所谓“跑了和尚跑不了庙”的现象。财务资本是天然的风险承担者。而人力资本则因其与所有者不可分离,使得人力资本可以随意退出企业,从而逃避风险。在这种理论影响下,财务资本独享企业所有权。

我们认为,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财务资本的抵押性功能因财务资本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和金融市场的高度发展,不同类型财务资本可以相互转换而削弱。财务资本所有者——股东可以在企业经营不佳时转让其所有权或将资本分散投资以便降低风险。同时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人力资本由于其专用性和群体性,使其抵押性功能不断增强。人力资本的专用性指人力资本一旦投入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便会对该企业产生依赖性和长远效益预期,使人力资本只有在该企业时才能发挥自身价值,从而具有了较强的承担风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长期固定在一个企业工作的人力资本所有者由于其资产具有很强的专用性,一旦退出该企业则要损失许多只有在该企业才被承认的独特资源,而且人力资本还难以通过“分散劳动”来降低这种风险。人力资本的群体性则是指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共同协作形成的集体力量。一旦人力资本退出该企业,集体力量将减弱乃至消失。因此人力资本所有者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退出该企业。人力资本的这种专用性和群体性的共同作用使人力资本具有了抵押性功能,并使人力资本所有者成为企业风险的真正承担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比财务资本承担更大的风险。在发达金融市场环境下,财务资本的退出机制要比人力资本强。“股东主权”或“股东至上逻辑”已经不是现代企业组织治理结构的关键。在企业合约中,财务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已经处于相互独立、平等的谈判地位。

2.要重新认识企业资本的保障功能。

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相结合形成企业整体,但人力资本的载体——人本身并不直接构成企业法人财产权。这便产生这样的问题:如果企业经营得好,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共享企业经营利润;如果企业经营不理想,出现破产清算,那么,人力资本所有者投入企业的人力资本已经彻底贬值,由于人力资本与人本身不可分离,人不可能被占有和随意处置,因此财务资本将成为对外履行民事法律责任的财务基础,财务资本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全部付之东流。似乎财务资本对企业破产清算承担更多的风险。有鉴于此,有学者认为,财务资本投入企业之后,其营运结果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本所有者,因此,应该根据企业收益情况不同确定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的分配方式,对企业经营亏损和破产清算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应承担不同责任②。但我们认为,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过双方的博弈,一旦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相结合,构成企业的一个特别合约。在博弈过程中,人力资本所有者与财务资本所有者之间相互理解、相互认同、相互信赖,对“特别合约”的后果(包括破产清算各自承担的风险)达成共识,否则,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的特别合约不可能订立。这个“特别合约”的订立便意味着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地位平等。由此我们认为,需要重新认识企业资本的保障功能。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投入资本(注册资本)相当重要。一般认为,资本保证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足够的物质基础,起码具有足够的启动资金,同时,资本也为债权人提供必要的保障。然而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企业投入资本(注册资本)的这种保障功能其实未必有效。我们知道,企业实际承担民事责任的财务基础是所有者权益而不是投入资本(注册资本)。也就是说,企业只有持续的盈利,至少保本经营,才能真正具备承担民事责任的财务基础。否则,即使企业投入资本(注册资本)再大,也会由于经营亏损,导致蚀本而无法实际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由于企业经营不善,在企业破产清算时,即使是财务资本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财务资本也未必存在。因此,企业投入资本(注册资本)的保障功能是有限的。只有企业持续盈利才是企业实际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坚实基础③。在企业经营不善而导致破产清算的情况下,财务资本与人力资本都无法完整地履行其民事法律责任④。

3.建立新型法律制度。

传统的法律制度总体上是建立在物权基础上,强调对财务资本的保护,对人力资本的保护仅仅局限于基本人权,没有对人力资本作出法律上的界定和保护。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以知识为基础的创新能力的竞争。人力资源作为知识及其创新的最重要载体,对于提高企业的未来竞争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要转变传统的资本观念,在树立“大资本”观念的基础上建立新型法律制度,赋予人力资本所有者如企业家、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应有的法律地位,在法律上明确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充分体现人力资本的地位和作用,构建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相结合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这种共同治理机制应该是一种相机治理机制。

注释:

①严格地说,“智力资本”不同于“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只是“智力资本”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考虑到人力资源通常是智力资本的载体,基于本文的主题,我们将这两个概念视为同义词,并在后面的行文中统一使用“人力资本”这个名词。

②详细论述参阅张文贤、高伟富著:《人力资源会计》,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273-278页。

第6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0年,上海《文汇报》发表了著名会计学家潘序伦先生的文章,提出我国必须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研究。到80年代中后期,我国会计界出现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研究热潮。90年代后期,与世界经济环境相适应,我国会计界再度掀起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研究的热潮。1997年以来,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受到各种学术刊物的关注,许多刊物都相继刊登这方面论文,其中涉及较多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一般概念和实施的必要性、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目标、基本假设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确认、计量、计价模式和报告等问题。此外,还有一些专著问世。然而,绝大多数对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研究依然局限于传统会计理论。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以知识经济时代为背景,拓宽会计学研究视野,对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展开讨论,以期构建一个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以人力资本为主导并与非人力资本相结合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二、我国现行会计学科的内在缺陷

(一)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重视不够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就必需具备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和物质资源等三种基本资源。其中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或资源就是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财务资源是相对固定的、被动的,人力资源是相对活跃的、主动的,只有依靠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和智力性才能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人类社会即将从工业经济时代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由此,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也将由原来的自然资源和财务资源的竞争转向人力资源的竞争。

(二)会计学科的内在缺陷与工业经济时代不相适应

近代企业组织和企业制度主要是按照“资本基本主义”原则构建的。所谓“资本基本主义”原则是指社会的基本组织和经济权力是以财务资本为中心构建的。财务资本是社会经济权力的中心,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财务资本雇佣劳动制。企业的治理结构以财务资本为中心即财务资本提供者具有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现行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

1.所有权观念主宰的财务会计

在会计学科发展的早期,与独资或合伙企业组织形式相适应,所有权观念主宰着财务会计。其会计方程式“资产-负债=业益”鲜明地体现了“资本基本主义”原则。尽管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后来者居上,使财务会计基本观念也发生相应的变革,从原来的所有权观念转变为主体观念。其会计方程式“资产=负债+业益”,虽然将债权人考虑在内,扩大了财务资本内涵,依然体现了“资本基本主义”原则。

2.人力资本观念下的会计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对知识型企业而言,最重要的资本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财务资本,而是人力资本或智力资本,“智力资本”不同于“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只是“智力资本”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人力资源通常是智力资本的载体。对于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增强和维持企业竞争力方面,财务资本相对而言将不如人力资本重要。这时,人力资本拓展了传统的资本概念,将企业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整合在一起。人力资本概念本身就具有革命性,它揭示了“一种以员工及其知识为基础的资产”,即人力资产。

3.财务资本决定下的会计记帐

在工业经济时代,财务资本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衡量财务资本的重要手段自然就是以货币为计量尺度的会计复式簿记系统。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许多公司,尤其是像微软公司和英特尔公司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股票上市后,其市场价值往往比其账面价值高许多倍。这些现象说明现行会计的复式簿记系统已不再充分反映公司价值。其原因就是人力资本没有进入会计学的研究视野。这正是以复式簿记为核心的现行会计学科的内在缺陷。

三、构建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相结合的理论框架

在知识经济时代,如果能够实现企业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在会计学科的完美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可由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组成。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拓展了会计信息的经济内涵,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则将经济学的人力资本概念引入会计领域。

(一)现代企业所有权安排是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研究的基础

财务资本与人力资本是企业发展的两大支柱,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和经理人市场的支持。然而,在财务资本与人力资本共同推动企业发展的同时,却始终存在是资本雇佣劳动还是劳动雇佣资本的冲突和论争。客观地说,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决定了企业内部各缔约方谁拥有所有权以及拥有的份额。在工业经济时代,财务资本比人力资本更为稀缺,财务资本与人力资本在签订契约之前就已经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企业的合约自然偏向财务资本。由此,“资本雇佣劳动”便成为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博弈的初始均衡状态。企业的所有权完全归属于财务资本所有者—股东。企业所有权分散地对称分布于不同的所有权主体。每个所有权主体所拥有的产权份额是所有者之间讨价还价的结果,谈判能力的大小与他们的资产专用性程度及在企业中的相对重要性变化和信息显示机制有关。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之间博弈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显著变化。人力资本比财务资本更为稀缺、更为重要。人力资本也应该享有企业所有权。

在企业组织中,财务资本本身并不可能创造价值,而单独的人力资本同样也不能创造价值。只有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相结合才能创造价值。企业价值创造过程就是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有机组合的过程。因此,企业所有权既不能全部由人力资本所有者独享也不能全部由财务资本所有者独享,应由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所有者共享。我们提倡“资本与劳动”相融合。实际上,市场里的企业本身就是一个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非合作讨价还价重复博弈的合约均衡。

现代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构成的特别合约。在这个特别合约中,各要素所有者都是平等的产权主体,都有权分享企业的所有权。企业最终所有权安排取决于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所有者的谈判能力。因此,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共同分享企业所有权的现代企业所有权安排将是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研究的基础。也只有奠基于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共同分享企业所有权的现代企业所有权安排,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研究才有价值。

(二)构建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相结合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现行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以财务资本为中心,强调“物尽其用”。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突破了会计学只研究“物尽其用”的局限,将研究视野拓展和延伸到如何使企业“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的领域,把“物尽其用”置于“人尽其才”的基础上,全方位地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人力资源创造价值能力的信息。对人力资本的动态价值评估是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因此,将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引入人力资本不仅拓展了资本概念的内涵,还将引起会计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概念结构等方面的重大革命,拓展会计理论的研究视野。从会计学科发展的角度看,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研究对于重构一个适应于知识经济时代的、以人力资本为主导并与非人力资本相结合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企业剩余收益的分享。从会计学科角度看,应该将人力资源视为企业的资产。将人力资本作为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不仅参与企业剩余收益的分享,更为重要的是要与财务资本一起参与分享企业所有权。由此建立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具有均等的机会和权力分享企业所有权的一种会计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正是以此为突破口,把人力资源与财务资源、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广义会计观念特有的视角,向有关各方提供企业人力资源创造价值能力的信息,同时,也为企业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分享企业所有权奠定基础。具体来看,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可拓展会计信息的经济内涵,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可在按劳分配的基础上,区分劳动的层次性或复杂性,通过确认人力资本权益将人力资本显现出来。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对于诸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和软件开发公司等典型的知识型企业来说,更具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些知识型企业最主要的资产就是人力资产,最主要的投资就是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不仅可以为这些企业按人力资本要素分享企业所有权提供相关信息,而且可以为设计这些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提供基本的思路。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会计还有助于企业尤其是知识型企业,建立完善而有效的激励机制。

(三)转变传统的“资本”观念,重新认识企业资本的保障功能

1.转变传统的“资本”观念。

传统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由于财务资本与其所有者在自然形态上可以分离,再加上注册资本制度,财务资本具有很强的抵押。因此,财务资本一旦投入企业,便成为一种抵押品,财务资本所有者难以任意退出企业,即存在所谓“跑了和尚跑不了庙”的现象。财务资本是天然的风险承担者。而人力资本则因其与所有者不可分离,使得人力资本可以随意退出企业,从而逃避风险。在这种理论影响下,财务资本独享企业所有权。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财务资本的抵押因财务资本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和金融市场的高度发展,不同类型财务资本可以相互转换而削弱。财务资本所有者——股东可以在企业经营不佳时转让其所有权或将资本分散投资以便降低风险。同时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人力资本由于其专用性和群体性,使其抵押不断增强。人力资本的专用性指人力资本一旦投入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便会对该企业产生依赖性和长远效益预期,使人力资本只有在该企业时才能发挥自身价值,从而具有了较强的承担风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长期固定在一个企业工作的人力资本所有者由于其资产具有很强的专用性,一旦退出该企业则要损失许多只有在该企业才被承认的独特资源,而且人力资本还难以通过“分散劳动”来降低这种风险。

2.制定独立、平等的企业谈判方针

人力资本的群体性则是指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共同协作形成的集体力量。一旦人力资本退出该企业,集体力量将减弱乃至消失。因此人力资本所有者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退出该企业。人力资本的这种专用性和群体性的共同作用使人力资本具有了抵押,并使人力资本所有者成为企业风险的真正承担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比财务资本承担更大的风险。在发达金融市场环境下,财务资本的退出机制要比人力资本强。“股东”或“股东至上逻辑”已经不是现代企业组织治理结构的关键。在企业合约中,财务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已经处于相互独立、平等的谈判地位。

3.重新认识企业资本的保障功能。

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相结合形成企业整体,但人力资本的载体——人本身并不直接构成企业法人财产权。这便产生这样的问题:如果企业经营得好,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共享企业经营利润;如果企业经营不理想,出现破产清算,那么,人力资本所有者投入企业的人力资本已经彻底贬值,由于人力资本与人本身不可分离,人不可能被占有和随意处置,因此财务资本将成为对外履行民事法律责任的财务基础,财务资本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全部付之东流。

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过双方的博弈,一旦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相结合,构成企业的一个特别合约。在博弈过程中,人力资本所有者与财务资本所有者之间相互理解、相互认同、相互信赖,对“特别合约”的后果达成共识,否则,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的特别合约不可能订立。这个“特别合约”的订立便意味着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地位平等。由此我们认为,需要重新认识企业资本的保障功能。

第7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知识管理战略;决定因素;企业绩效

一、 引言

论文联盟网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我们正朝着一个以知识为基本经济资源的社会迈进,这种知识资源会替代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drucker,1993)。

对企业知识资源的管理,在国内外的企业界和学术界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知识已经广泛地被认为是能够给企业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之一(grant,1996),是企业创造及整合知识的机制构成了竞争优势的最终源泉(nonaka & takeuchi,1995)。企业应该将知识作为最重要的资源,把最大限度地获取、掌握、应用知识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通过有效的知识管理促进企业发展(teece,2000)。

因此,对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的研究,也成为知识管理领域内的一个热点。

二、 理论框架

1. 知识管理战略对组织绩效有促进作用。竞争优势的获取,取决于企业开发和配置以知识为基础的资源。企业必须采用合适的知识管理战略来面对动态的环境和激烈的竞争,进而促进自身的发展。根据前人研究的结果,本文认为知识管理战略主要包括:编码化、个人化、知识创造、知识利用、内部学习和外部学习等六种战略。而这六种知识管理战略都对组织绩效有促进作用。

采用这种编码化战略的企业把知识从其开发者那里提取出来,以备在其他的情况下重新使用。采用编码化战略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纪录知识的能力,因此这会降低员工通过it获取和重新使用知识的复杂性。采用这种知识管理战略的企业能通过对知识的重新使用来达到规模优势和组织效率,进而促进组织绩效的提高。个人化战略关注于员工之间的交流,并认为这是主要的知识获取途径,而不像编码化战略那样,知识主要从企业数据库中获取。因为隐性知识是无法具体纪录,无法具体表达的知识,所以采用个人化战略企业的知识资源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因此关注隐性知识采用个人化战略的企业很容易结合自己的能力与经验,在动态的环境中能够获得竞争优势。

当企业处于一个知识密集程度很高的行业中,并且竞争对手拥有更多的知识时,企业必须加强知识管理的水平才能赶上竞争对手。为了适应行业中知识的迅速变化,企业必须创造更多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保住自己在竞争中的位置,就需要采用知识创造战略。当企业所具有的知识资源和能力明显地超过了竞争对手时,企业就有机会利用其所处行业或者跨行业的知识,这种情况下,企业就可以采用知识利用战略。无论企业是采用创造性知识管理战略或是利用性知识管理战略,出发点都是促使企业在知识资源上超过竞争对手,保持企业所拥有的知识资源优势。因此企业根据自身所处的行业情况和竞争环境,采用知识创造战略或知识利用战略,都会为企业创造出知识资源的优势,为企业带来竞争上的优势。

企业知识的来源存在于内部和外部。企业内部的知识存在于员工的头脑里,嵌入在员工的日常行为、管理流程中,储存在企业的数据库里。采用内部学习战略的企业,其学习速度很快,有很强的知识复制能力。另一部分企业倾向于更加关注外部:有意识地进行外部环境扫描,从外部获取观念,管理措施和行为,寻求与其他建立组织合作的关系。通过外部学习可以拓宽企业的知识基础,进而增加企业的柔性,这对处于动态环境中的企业是非常重要的。采用外部学习战略的企业整合知识的能力很强,向外界学习的能力很强。不管是采用内部学习战略还是外部学习战略,都可以通过提高企业知识管理能力来为企业创造出竞争优势。

2. 人力资源对知识管理战略有促进作用。在一些采用编码化战略的企业里,大都要求员工能够很好地掌握并再利用已有知识,能够运用已经形成的解决方案到其他类似的情形。因此,拥有战略价值和独特性的人力资源对企业采用编码化战略有促进作用。采用个人化战略的企业鼓励员工直接与他人分享知识。当企业具有战略价值和独特性的人力资源时,企业会长期稳定地雇佣自身的员工。在市场竞争中,当企业成功留住关键的员工时,就会有利于隐性知识在企业中的分散,并能为企业采用个人化战略提供支持。

企业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采用一些人力资源的管理措施,就必然会加强员工之间的交流。员工之间交流的频率越高,获取不同知识的几率就越高,进而会促进员工对自身和企业已有知识的利用。同时,员工之间的交流也会逐渐地形成一种社会联系,这会给予员工机会通过相互探讨、相互促进来识别和发现新的知识,从而促进企业知识的创造。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可以通过增加员工交流来增强企业创造和利用知识的能力

有战略价值和独特性的员工,他们有更强的专业技术和学习能力。他们能够很容易地向企业外部的各种知识来源如期刊、大学、研究机构等学习。同时他们也能在相互交流过程中分享知识,相互学习,这就能促进企业内部知识的整合。而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正是能够建立起员工之间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增强员工间获取、转移知识的机会、动机和能力。因此,对企业有战略价值和独特性的人力资源进行管理,能够促进企业采用内部学习和外部学习战略。

3. it能力对知识管理战略有促进作用。学术界普遍认为it能够提高组织的知识管理能力。但因为it会被竞争对手通过购买的方式进行模仿,所以技术本身并不能创造持续竞争优势。企业it的优势可以通过资源间的互补嵌入到组织里,形成企业的it能力。根据资源基础理论的观点,企业的能力是竞争对手难于模仿和复制的,所以企业的it能力能够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很明显,企业的it能力强,意味着企业拥有齐全的it设施并能够熟练地运用。而编码化知识管理战略正是需要依赖于电脑技术,对企业现有的知识进行存储,并随时供需要知识的员工访问提取,这样有助于显性知识的传递和转移。企业也可以通过使用先进的it设施来增强其纪录整理知识的能力,从而降低员工获取和使用知识的复杂性。因此,较强的it能力能够促进企业采用编码化战略。个人化知识管理战略依赖于员工个体的差异性和社会关系网络。强的it能力可以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有利于企业内部员工关系网络的形成。因此采用个人化战略的企业需要较强的it能力来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所以it能力能够促进个人化战略。

探索和利用知识依赖于it。创造所得到的知识有可能源自于过去所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而在it能力强的企业中,经验和教训是被完整、清晰地纪录下来的,并且员工能够准确、顺利地获取,这就有利于员工创造出新的知识。同时这些经验和教训也为员工利用已有知识提供了依据和帮助。所以it能力促进了企业知识的创造和利用。

4. 组织结构对知识管理战略有促进作用。组织结构被广泛地认为是影响企业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组织的正规化和分权化更是被认为是组织结构中对知识管理产生主要影响的因素。组织结构对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的影响长期以来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大部分学者认为组织正规化和分权化对知识管理有所促进。

正规化的结构会为组织的知识管理做出相应的规定,使知识的整理和纪录更加有章可循。在企业做战略计划的过程中,正规化的过程会使信息的收集和分散系统化,从而有利于对重要战略信息的识别和储存。正规化能够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而员工间较强的联系能促进隐性知识的转移。分权化也可以通过决策权力的下放,使更多的员工参与到企业日常管理中来,加强员工间的联系。所以正规化和分权化能够通过增加员工间的交流,促进显性和隐性知识的转移和传递,因此能很好地促进企业采用编码化和个人化战略。

正规化的组织结构规定了组织中交流的网络形式,而员工正是通过这个网络进行交流学习,进而促进信息的流动。组织所规定的员工联系不仅能够给员工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进而还可以拉近员工间物理和心理上的距离,使知识的转移和流动更加准确和顺畅,这就会很好地促进知识管理的效果,有利于企业开展内部学习。而分权化的组织同样也有利于内部的交流。并且分权化能让组织更具柔性、创造力,能够对外界做出更迅速的响应,企业就能更好地向外部进行学习。所以组织结构的正规化和分权化能够促进企业采用内部学习和外部学习战略。

正规化会促使大量的经验、教训、有效的管理方法、措施等进入组织记忆,储存于企业的数据库中,便于员工获取,这些组织记忆有利于员工对知识的创造和利用。学者damanpour认为,分权化的结构能够促进知识管理的成功。分权化会促使员工有更高的积极性,员工会更加主动地掌握和学习组织已有的知识。为了使所做出的决策更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员工会倾向于主动创造知识和利用知识。

本文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三、 结论

本文以资源基础理论为研究视角,在归纳、分析和整合国内外学者关于知识管理战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知识管理战略决定因素和后果的理论框架。

该理论框架表明:具有战略价值和独特性的人力资源、正规化和分权化的组织结构、it能力是知识管理战略实施的决定因素和诱因,对知识管理战略的实施具有促进作用,而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战略的直接后果就是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促进组织绩效。

本文的理论框架根植于资源基础理论,并描述出了资源和能力到知识管理战略再到组织绩效的作用机制:企业具有稀缺的、有价值的、难以被替代和模仿的资源和能力,就能够以此为基础来实施知识管理战略,进而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因此,本文结论对于企业界和学术界认识知识管理战略和开展知识管理战略后续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druker, p. f. the post capitalist society. oxford: butterworth-heinemann,1993.

2.barney, j.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17):99-120.

3.grant, r. m. toward a knowledge-based theory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winter special issue,1996,(17):109-122.

4.nonaka, i, takeuchi, h. 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1995.

5.teece, d. strategies for managing knowledge assets: the role of firm 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context. long range planning,2000,(33):35-54.

6.nevis, e. c., dibella, a. j., could, j. m. 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s as learning system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1995,36(2):73-85.

7.bierly, p., chakrabarti, a. generic know- ledge strategies in the u.s.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6,(17): 123-135.

8.薛春芳,张劲松.网格环境下虚拟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框架研究.情报杂志,2006,(4).

第8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1980年,上海《文汇报》发表了著名会计学家潘序伦先生的文章,提出我国必须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研究。到80年代中后期,我国会计界出现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研究热潮。90年代后期,与世界经济环境相适应,我国会计界再度掀起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研究的热潮。1997年以来,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受到各种学术刊物的关注,许多刊物都相继刊登这方面论文,其中涉及较多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一般概念和实施的必要性、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目标、基本假设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确认、计量、计价模式和报告等问题。此外,还有一些专著问世。然而,绝大多数对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研究依然局限于传统会计理论。本文试图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以知识经济时代为背景,拓宽会计学研究视野,对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展开讨论,以期构建一个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以人力资本为主导并与非人力资本相结合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二、我国现行会计学科的内在缺陷

(一)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重视不够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就必需具备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和物质资源等三种基本资源。其中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或资源就是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财务资源是相对固定的、被动的,人力资源是相对活跃的、主动的,只有依靠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和智力性才能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因此,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人类社会即将从工业经济时代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由此,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也将由原来的自然资源和财务资源的竞争转向人力资源的竞争。

(二)会计学科的内在缺陷与工业经济时代不相适应

近代企业组织和企业制度主要是按照“资本基本主义”原则构建的。所谓“资本基本主义”原则是指社会的基本组织和经济权力是以财务资本为中心构建的。财务资本是社会经济权力的中心,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是财务资本雇佣劳动制。企业的治理结构以财务资本为中心即财务资本提供者具有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现行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

1.所有权观念主宰的财务会计

在会计学科发展的早期,与独资或合伙企业组织形式相适应,所有权观念主宰着财务会计。其会计方程式“资产-负债=业益”鲜明地体现了“资本基本主义”原则。尽管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企业组织形式的变革,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后来者居上,使财务会计基本观念也发生相应的变革,从原来的所有权观念转变为主体观念。其会计方程式“资产=负债+业益”,虽然将债权人考虑在内,扩大了财务资本内涵,依然体现了“资本基本主义”原则。

2.人力资本观念下的会计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对知识型企业而言,最重要的资本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财务资本,而是人力资本或智力资本,“智力资本”不同于“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只是“智力资本”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人力资源通常是智力资本的载体。对于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增强和维持企业竞争力方面,财务资本相对而言将不如人力资本重要。这时,人力资本拓展了传统的资本概念,将企业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整合在一起。人力资本概念本身就具有革命性,它揭示了“一种以员工及其知识为基础的资产”,即人力资产。

3.财务资本决定下的会计记帐

在工业经济时代,财务资本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衡量财务资本的重要手段自然就是以货币为计量尺度的会计复式簿记系统。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许多公司,尤其是像微软公司和英特尔公司这样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股票上市后,其市场价值往往比其账面价值高许多倍。这些现象说明现行会计的复式簿记系统已不再充分反映公司价值。其原因就是人力资本没有进入会计学的研究视野。这正是以复式簿记为核心的现行会计学科的内在缺陷。

三、构建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相结合的理论框架

在知识经济时代,如果能够实现企业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在会计学科的完美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可由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组成。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拓展了会计信息的经济内涵,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则将经济学的人力资本概念引入会计领域。

(一)现代企业所有权安排是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研究的基础

财务资本与人力资本是企业发展的两大支柱,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市场和经理人市场的支持。然而,在财务资本与人力资本共同推动企业发展的同时,却始终存在是资本雇佣劳动还是劳动雇佣资本的冲突和论争。客观地说,生产要素的稀缺性决定了企业内部各缔约方谁拥有所有权以及拥有的份额。在工业经济时代,财务资本比人力资本更为稀缺,财务资本与人力资本在签订契约之前就已经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企业的合约自然偏向财务资本。由此,“资本雇佣劳动”便成为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博弈的初始均衡状态。企业的所有权完全归属于财务资本所有者—股东。企业所有权分散地对称分布于不同的所有权主体。每个所有权主体所拥有的产权份额是所有者之间讨价还价的结果,谈判能力的大小与他们的资产专用性程度及在企业中的相对重要性变化和信息显示机制有关。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之间博弈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显著变化。人力资本比财务资本更为稀缺、更为重要。人力资本也应该享有企业所有权。

在企业组织中,财务资本本身并不可能创造价值,而单独的人力资本同样也不能创造价值。只有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相结合才能创造价值。企业价值创造过程就是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有机组合的过程。因此,企业所有权既不能全部由人力资本所有者独享也不能全部由财务资本所有者独享,应由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所有者共享。我们提倡“资本与劳动”相融合。实际上,市场里的企业本身就是一个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非合作讨价还价重复博弈的合约均衡。

现代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构成的特别合约。在这个特别合约中,各要素所有者都是平等的产权主体,都有权分享企业的所有权。企业最终所有权安排取决于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所有者的谈判能力。因此,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共同分享企业所有权的现代企业所有权安排将是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研究的基础。也只有奠基于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共同分享企业所有权的现代企业所有权安排,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研究才有价值。

(二)构建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相结合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现行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以财务资本为中心,强调“物尽其用”。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突破了会计学只研究“物尽其用”的局限,将研究视野拓展和延伸到如何使企业“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的领域,把“物尽其用”置于“人尽其才”的基础上,全方位地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人力资源创造价值能力的信息。对人力资本的动态价值评估是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因此,将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引入人力资本不仅拓展了资本概念的内涵,还将引起会计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概念结构等方面的重大革命,拓展会计理论的研究视野。从会计学科发展的角度看,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研究对于重构一个适应于知识经济时代的、以人力资本为主导并与非人力资本相结合的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企业剩余收益的分享。从会计学科角度看,应该将人力资源视为企业的资产。将人力资本作为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不仅参与企业剩余收益的分享,更为重要的是要与财务资本一起参与分享企业所有权。由此建立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具有均等的机会和权力分享企业所有权的一种会计体系。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正是以此为突破口,把人力资源与财务资源、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广义会计观念特有的视角,向有关各方提供企业人力资源创造价值能力的信息,同时,也为企业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分享企业所有权奠定基础。具体来看,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可拓展会计信息的经济内涵,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可在按劳分配的基础上,区分劳动的层次性或复杂性,通过确认人力资本权益将人力资本显现出来。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对于诸如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和软件开发公司等典型的知识型企业来说,更具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些知识型企业最主要的资产就是人力资产,最主要的投资就是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不仅可以为这些企业按人力资本要素分享企业所有权提供相关信息,而且可以为设计这些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提供基本的思路。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会计还有助于企业尤其是知识型企业,建立完善而有效的激励机制。

(三)转变传统的“资本”观念,重新认识企业资本的保障功能

1.转变传统的“资本”观念。

传统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由于财务资本与其所有者在自然形态上可以分离,再加上注册资本制度,财务资本具有很强的抵押。因此,财务资本一旦投入企业,便成为一种抵押品,财务资本所有者难以任意退出企业,即存在所谓“跑了和尚跑不了庙”的现象。财务资本是天然的风险承担者。而人力资本则因其与所有者不可分离,使得人力资本可以随意退出企业,从而逃避风险。在这种理论影响下,财务资本独享企业所有权。

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财务资本的抵押因财务资本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和金融市场的高度发展,不同类型财务资本可以相互转换而削弱。财务资本所有者——股东可以在企业经营不佳时转让其所有权或将资本分散投资以便降低风险。同时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人力资本由于其专用性和群体性,使其抵押不断增强。人力资本的专用性指人力资本一旦投入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便会对该企业产生依赖性和长远效益预期,使人力资本只有在该企业时才能发挥自身价值,从而具有了较强的承担风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长期固定在一个企业工作的人力资本所有者由于其资产具有很强的专用性,一旦退出该企业则要损失许多只有在该企业才被承认的独特资源,而且人力资本还难以通过“分散劳动”来降低这种风险。

2.制定独立、平等的企业谈判方针

人力资本的群体性则是指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共同协作形成的集体力量。一旦人力资本退出该企业,集体力量将减弱乃至消失。因此人力资本所有者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退出该企业。人力资本的这种专用性和群体性的共同作用使人力资本具有了抵押,并使人力资本所有者成为企业风险的真正承担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比财务资本承担更大的风险。在发达金融市场环境下,财务资本的退出机制要比人力资本强。“股东”或“股东至上逻辑”已经不是现代企业组织治理结构的关键。在企业合约中,财务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已经处于相互独立、平等的谈判地位。

3.重新认识企业资本的保障功能。

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相结合形成企业整体,但人力资本的载体——人本身并不直接构成企业法人财产权。这便产生这样的问题:如果企业经营得好,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共享企业经营利润;如果企业经营不理想,出现破产清算,那么,人力资本所有者投入企业的人力资本已经彻底贬值,由于人力资本与人本身不可分离,人不可能被占有和随意处置,因此财务资本将成为对外履行民事法律责任的财务基础,财务资本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全部付之东流。

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过双方的博弈,一旦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相结合,构成企业的一个特别合约。在博弈过程中,人力资本所有者与财务资本所有者之间相互理解、相互认同、相互信赖,对“特别合约”的后果达成共识,否则,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的特别合约不可能订立。这个“特别合约”的订立便意味着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地位平等。由此我们认为,需要重新认识企业资本的保障功能。

第9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范文

一、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征

知识型企业是应对变化的外界环境的最佳企业形式。卡尔-爱瑞克•斯威比(1986)最早提出知识型组织一词,认为知识型组织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在战略上都涉及到如何在人类所拥有的知识与诀窍的基础上建立持久性组织。知识型企业实质上是知识工作者的自由联合体,

知识型企业应视为一种介于他组织系统和自组织系统之间的社会协同系统。知识型企业认为人力资源是企业具有持续竞争力的源泉,将人提到了一定高度,强调给员工灵动的时间与空间,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以达到最高效能,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人力资源拥有的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和不可替代的属性(Wright、McMahan、McWilliams,1994),使知识型企业具备了持久性竞争优势的条件。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表现出以下特征:

1.人员的异质化假设。以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都将人员作为同质性对待,人力资源管理的规划和设定基于同一个平台,具有普适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实现企业整体战略的支持系统。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基于人的异质化假设,每个人都具有各自的特点,每个人都有长处与短处,如何合理搭配长短板,避免木桶效应,实现人员的优化配置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关注点。

2.着重关注人力资本的创新能力。知识型企业的员工与工业时代的员工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知识型企业中存在三种典型的人力资本类型:一般型人力资本、专业型人力资本和创新型人力资本。创新型人力资本是知识型企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即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员工之间的协作创新。

3.激发人员的协同效应。协同作用是系统有序结构形成的内驱力。积极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促进知识型企业内部形成协同作用,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同时,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与环境有机作用,加速企业的自由生长,获取无限的资源和生机。有效地人力资源管理创建有机的组织结构,将人员作为企业成长的血液,让人员带动组织发展,促使知识型企业成为具有自适应和自协调的协同系统。

4.增强中间链条。早期工业革命的制造企业将人作为机器操作者,而知识型企业将人作为人来看待。知识型企业的工作特点是成果与工作长度的相关性不大,而与员工的创造性、心情等有直接关系。因而,人力资源管理是将人力变为资本,实现人与事、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达成企业目标。在这样的环节中,中间链条是人,也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对象。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既要以管理者为主导,也要以员工为主体,加强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开发,体现员工价值,鼓励员工自我实现,从而激增企业效益。

二、跨文化情境引发的冲突

随着企业形式的变化,讯息的便捷沟通、经营领域和地域拓展等都促使了跨国公司诞生,使得公司在跨文化情境的运行。多样化的人员使得不同文化在一个企业内部碰撞,产生新的冲突和危机,给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挑战。跨文化情境下的冲突表现在:

1.个人层面上。个人层面上体现在思维方式、价值观、行动模式、和动机等方面。每个跨文化情境下的员工内部以及员工之间都会产生情绪性和实质性冲突。

(1)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与文化密切相关,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跨文化环境下的员工的思维方式会有很大的不同,东方以中国为代表的文化和西方的文化会在员工的工作中发生碰撞,源于思维方式上的冲突会体现在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方面面,如对于管理规范的理解、对于激励政策的反应等。思维方式产生的基础是每个人的暗默知识,这个知识是我们认识世界、形成认识、获取新知的基础。暗默知识不像是显性知识一样可以符码化,方便共享,暗默知识会通过思维等一系列形式体现出来。

(2)价值观。价值观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Jones & George(1998)认为价值观能评价行为、情景和他人的好坏。 Hofstede(1983)描述了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在四个维度上的相似性和不同之处,其中一个维度价值观,体现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方面,他认为集体主义价值观念占主导的社会里,个人往往从道德、思想的角度处理他与企业的关系,而在个人主义盛行的社会个人往往以算计的方式跟企业打交道。不同国籍与地域的员工受原有的价值观影响,在知识型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注重的团队合作、共享、信任、人员梯队建设等方面势必会产生冲突。

(3)行动模式。跨文化的员工与东道国的员工的行动模式上的差异受路径依赖影响,也就是会受到在母国或者第三国工作的体验和经历影响。这种经历和体验一旦形成固有的行动模式,员工在企业的表现会受到原有惯性的吸引,意欲脱离这种状态会变得很艰难。跨文化下的员工在适应新的企业的发展路径时原有的行动模式会和新的行动规范产生冲突。

(4)。不同的信仰展现着不同的文化。对于一些信仰禁忌以及与信仰有关的信息,人力资源管理者须具备这些知识。要关注不同员工的信仰,尤其在人员保留激励、培训等模块要加强重视,避免带来误解和争端。同时,避免偏见的产生,正确认识不同的,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待有的员工,避免产生特殊的情感反应,影响正确的判断。

(5)动机。动机是在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条件敏感性,易受到外界环境的触发。当需求有了明确的目标时才会转化成动机,推动人的行为去实现。跨文化背景下,激发动机的需求会有很大的差异,在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方面,要结合员工的文化背景,找准激发点,用最小的力激起最大的工作激情和动力。

2.组织层面上。组织层面上体现在心理契约和信任方面。

(1)心理契约。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契约不能由正式契约签订的条款所完全覆盖,因而心理契约成为了最有效的弥补形式。契约形式是隐含的,是多项主体或机构之间的信念的独特组合。一般心理契约由交易和关系两个维度组成。 Rousseau和McLean Park提出了区分交易维度和关系维度的五点依据:焦点、期限、稳定性、范围和确切性。跨文化环境下的知识型组织的员工在这五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而心理契约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2)信任。 Child和Mollering认为信任是对企业效率起肯定作用的无形资源之一。信任能吸引协调行为,能让企业 成 员 主 动 追 求 共 同 的 目 标(Lewicki、McAllister、Bies,1996)。跨文化情境下的信任建立要比正常状况下难度更大,员工之间的情感信任与认知信任在短期都难以建立,影响组织的协作、交流、领导与创新。

三、解决冲突的策略

1.暗默知识的溢出。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内部的每一位员工服务。知识型员工以自身的知识技能来创造价值,而企业的发展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知识型员工之间的合作和分享是创新的基础,也是完成企业目标的通道。跨文化情境下,每个员工的暗默知识差异较大,企业可以充分吸收应用员工自身的暗默知识,将其整合起来创造更大的新知识。

人员之间的轮岗是一个很好的暗默知识溢出的方式。在变换不同的工作岗位的过程中,员工的暗默知识可以体现在劳动的过程中、创造的环节里,这时经过企业内部的冲突与同化,暗默知识可以被互相吸收,让员工得以获益,达到双赢。在人员培训方面,可以设计企业内部网络学习平台,提供专业资源和讨论区,让员工自由交流与沟通,达成共识、共同发展。

2.灵动自由的“第三种”文化。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最终形成“第三种”文化,不以哪一方的文化为主,没有中心,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形成超越原有文化而服务于双方文化的状态。赵曙明(1999)认为,成功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应该摒除文化差异带来的信息、知识传递中的失真与停滞外,同时应从不同文化中获取有利于企业整合和知识创新的因素。 “第三种”文化的企业文化是求同存异的,凡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有利于知识的文化都会被尊崇,慢慢固化。大量的社交活动可以显著地促进人们消除彼此之间文化上的隔阂,可以打破偏见,建立互相欣赏和信任的关系,形成灵动自由的“第三种”文化。

3.共同心理程序的构建。企业的发展不可缺少的是高度认同感的员工,忠实于企业,服务于企业。高度的认同感建立在跨文化情境下构建共同心理程序上,将冲突解决在共识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在企业内部形成一层保护膜,让每个员工都免遭困扰,促进其自由成长。 Arthur将众多的人力资源措施组合为降低成本型和增加承诺型,并认为增加承诺型更能够发挥人力资源的价值,具有更好的绩效。增加承诺的基础是共同心理程序的构建。

人力资源管理过程是一个匹配的过程,是将组织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调和并趋同一直的过程。因而人力资源管理的招人、用人和留人环节要秉承共同心理程序的构建理念,加强员工间和员工与对企业的认同感,减少高效员工的流失。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要多加强沟通,以员工为本。基于共同心理程序的员工可以流畅的协作,将内部沟通成本降为最低,同时找准自己的舞台,在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环境中创新。

4.企业内部协同。员工是知识型企业的财富源泉,劳动力不再是被分割的,而是为知识员工所共同分担,因此知识型企业的内部协同意义重大。人力资源管理要对员工的多元化进行包容。为员工提供个性化的帮助,与员工一起成长,形成差异化的管理模式,为产品创新和观念创新奠定基础。关注员工心理契约的设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须平衡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关系,采用弹性的工作方式,舒适的工作环境的设置等等让员工有归属感、自豪感和责任感,自觉生成心理契约。对于员工的保留和激励与薪酬的关联不再占巨大的比例,而加强与企业内公平、信任感等情感因素的关联。同时,实施的激励部分也多为长期激励,针对不同员工的不同需求展开,形成阶梯递进的形式。经过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的实施,最终达到企业内部的和谐与共赢,带动企业向前发展,员工也会因企业的发展而成就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