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历史结业论文范文

历史结业论文精选(九篇)

历史结业论文

第1篇:历史结业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受市场经济和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影响,中国高校历史学专业的教育目标“脱节”,教学方式“陈旧”,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为此,明确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优化历史专业课程设计;改进历史学科教学方式,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成为新时期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  

  

历史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中极具传统特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受市场经济和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影响,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渐与其人才培养的目标脱节:历史学专业的社会功用和教化作用日渐降低;史学专业学生就业难、待遇低;历史教育教学欠缺生机,鲜有学生热爱,难于学以致用……上述种种尴尬已成为阻碍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科学化发展的瓶颈,克服这些不足,探索一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之路,对今后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的发展,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现存不足  

纵观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的发展现状,其主要不足突出表现在历史学科教育目标“脱节”,教学方式“陈旧”这两个方面。  

1.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导致“历史无用论”泛滥  

任何学科的设置,都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应符合这一标准。然而,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文化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整个社会对历史学科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新的标准和需求。这已然不同于传统时代史学人才培养相对独立、重意识形态、强理论积淀的要求。新时期的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不仅要培养出理论知识完备的人才,而且还要求每个史学人才能从社会实际出发,用所学向社会发展提供有益见解,并增加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互动。也就是说,新时期的历史学教育,需要将历史学科摆在一种社会“显学科”的地位,通过人才的培养最终实现社会的直接、现实需求。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依旧按照传统历史学科教育目标培养人才,历史学科教育不但现实应用性差,不占有“显学”学科地位,而且人才的培养也与“服务社会”理念相互脱节,这种明显滞后的教育观念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严重脱节,在传统与实际需求的矛盾中,历史学科的实用性大打折扣,进而影响其教化功能,很多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甚至不是出于对历史学科的热爱,他们或者是由于专业调剂,或者是仅仅为一纸文凭,那么,对于本身对历史缺乏兴趣的学生而言,传统的培养模式是无法达到“育人”的目的。于是,历史学科丧失了本身的社会实用价值,“历史无用论”日渐泛滥。  

2.历史学科教学方式机械单一,人才培养活力尽失  

我国高校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一向宽泛庞杂,面面俱到,授课内容涉及大量的史料和史实。然而高校历史学科的教育方式却与中学历史课无异,即采用机械式“灌输”的方式为主,教师上课一味地将庞杂的知识点讲授给学生,学生则是被动地听课、记笔记。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课堂教学呆板乏味,偶尔出现一些课堂讨论和学习互动,也多是一些根本无法激发学生创造性的陈旧话题,或者讨论和互动本身就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并不见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简言之,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出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主动性,更不用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研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此外,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历史学科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多以一份试卷、一次考试来考察学生的学业水平,考核内容基本上都是死记硬背的知识,考完试做完试卷之后,那些短期内突击背诵和记忆的知识,因为得不到有效的实践应用,基本上就又“还给了书本”。长此以往,学生表面掌握了历史学科的理论知识,实则得到的只是将自己禁锢在有限的历史事件的记忆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人才培养活力尽失。  

二、对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针对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突出问题,需要从根本上转变当前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思路,突出历史学科的社会现实意义,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革,培养真正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史学人才。  

1.明确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优化历史专业课程设计  

当前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不断渗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它要求史学人才不仅具备传统意义培养模式下丰厚的理论积淀,更要求他们能将历史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提出有益社会发展的见解,同时加强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效互动,从而促进其自身的建设与发展。  

在这种学科教育目标的要求下,高校历史学专业既要改善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目标,又必须科学合理地优化历史学专业课程设计,从而为社会输送适应性史学人才。  

首先,要从课程理论改革出发。众所周知,历史学科的理论知识抽象程度高,思辨色彩浓厚,又极为驳杂和枯燥。现有的理论专业课程设计,大多是空洞地阐释某一理论,就理论本身来讲解理论;或者就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花大量的时间全方位展开某一门通史或专门史,而忽略学生乃至社会的实际需求。这样的结果,就是使得当前的历史学科教育教学难于联系实际,进而让整个历史理论课程枯燥无味。  

对其进行改革,主要是强调历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倡通过具体历史事件的分析来审明某一历史理论,结合一些“开放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模式,并利用现代化信息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一种相对自由和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地吸收历史理论知识,并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来分析现实问题,再尝试去应对和解决现实问题。这样不仅能变“乏味”为兴趣,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所学转化成了实践应用知识,真正达到培养人才的教育目标。  

其次,历史学科专业课程的优化,要以就业导向作为参考,即以学生的社会应用和服务性为参考。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是“人才”的培养,而所谓“历史人才”,就是其历史专业教育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并能满足其个体未来发展的需要。当前中国高校里,极少有专业的设置能直接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而历史学作为一门当下普遍认为“偏冷”的专业,尤为直接地面临同样的尴尬:历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待遇不高、专业特色应用能力不明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几乎很少有高中毕业生能主动选择学习历史专业,加之存在“历史无用论”的不良社会认识,学生的历史专业学习兴趣不断降低,教师也随之丧失了历史的教学热情。破解历史专业的就业难题,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是当前历史学科教育目标实现的本质需求。一方面,在历史学科的课程设置上要不失传统,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前提下,达到历史学科自古以来的教化功能:陶冶学生情操,教会学生做人;另一方面,全面考察社会对历史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人才,从学生入校起,就帮助其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制定合理的大学发展规划,让学生对择业、考研、考公务员、自主创业等不同的就业发展目标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全方位锻炼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让他们真正看到历史的魅力,能站在自己的专业角度完成对相关职业的定位和追求,最终使自己达到社会“人才”的标准。  

此外,还必须选拔理论功底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担任历史学科的专业教学工作。规范授课,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是明确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优化历史专业课程设计的必要前提。 

2.改进历史学科教学方式,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现代教学理论提倡“以学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理念,要求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专业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这有别于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主导、为权威的知识传播模式,强调教师只扮演“引导者”和“知识推荐者”的角色,而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具体到历史学科本身,则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这种教学方式的变革。  

一是有针对性地改革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历史热情。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博大庞杂,但并非全部内容都与现实需求和学生的需要相适应。从“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出发,对当前历史学科教学内容应予以优化,突出重点,合理取舍,做到通史和专门史的相互协调,既不能花费大量时间去细致入微、面面俱到讲通史,又不能把专门史完全交给学生去自主学习。要合理地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合理安排通史与专门史的学习,是二者有机结合,相互搭配,相得益彰。此外,对一些前沿理论和研究成果,也要及时组织学生探讨学习,在一种开放式的合作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历史热情。  

二是改变现有的历史学科考核评价方式,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历史学科考核评价方式一直难以突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本着“培养综合型人才”的要求出发,对历史学科的考核评价方式,应进行多角度的综合,试卷考试类的考核方式要占有学业评价体系的一部分,同时也要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情况进行评定:采用研究报告、课程论文、实践调查、小组讨论等形式,达成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考察。  

三是让高校历史教学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实现历史学科的社会服务价值。当前历史学科教育旨在培养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效见解的人才,那么就要求我们史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走向社会,对社会建设发展中具体存在的问题进行史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所需,服务社会全面建设发展。让历史学课程教学走出教室,让学生们深入实地调研,再适时相互交流、开展讨论,并分析整合学习研究成果。这一过程使得历史学科的学习变得更加开放,也更加贴近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让史学专业的学生能直接体会到历史研究的重要价值,有效地加强了学生对自己专业方向的认同,能促进史学专业学生做出有价值,令社会满意的研究成果。  

当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针对历史学科的改革也在不断探索和深入,并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改革,是历史学科自身发展的基础,也为培养高素质史学人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永不衰老的主题,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唯有通过一定的改革,才会促使一门学科不断发展,才能培养出全方位的高素质人才,使其真正符合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张雅妮.合作学习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2011, (5).  

[2]王红信.就业导向与高校历史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导刊,2010,(7).  

第2篇:历史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生态史观;历史教学;史学观念

自从党的十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以来,我们可以看到,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已经逐渐应用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方面面。生态文明,对我国各方面的建设都有着深远的意义。作为人类文明的形态之一,生态文明一直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共生共存,共存共进,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所谓生态史观,就是一种主张从地球环境中的生态结构出发,运用生态学的方法,阐释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理念。那么生态史观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如何?在中职历史教学中应用生态史观又应当遵循哪些规律与方法呢?笔者先进行简要的介绍。

一、生态史观在国内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并且在积极寻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的方法。而在史学研究领域,在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之后,人们正在逐渐展开对生态史观的研究。与此同时新的历史教学课程标准也在不断强调生态史观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新课改也增加了不少关于生态文明方面的内容。但是教师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史观,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生态史观在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一方面,现今正在使用的历史教材作为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其编辑理念较为滞后,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生态史观的理解。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够以教材为参照,并进行适当的扩展与调整,在适当的时候向学生灌输生态史观。切不可抱残守缺,故步自封,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加深理解。

例如在讲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第七课《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不能单纯地将时间、地点、发明创造之类的数据罗列出来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应该让学生学会运用新的历史观去思考:为什么会在那个时间段、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发生工业革命?站在生态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究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协调好工业发展与生态平衡之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历史是一门广博、深刻的人文学科,它博大精深,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包括各个方面,只有全方位、多角度地教学,才是正确的方法。现在的历史教学也正在打破旧有的桎梏,摒弃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探究人与自然的整体性与统一性,用生态史观深入剖析历史,并加以学习。

例如在讲完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2第一单元《专制理论与民主思想的冲突》之后,教师可以运用政治、历史、经济方面的理论,深入剖析专制与民主的优缺点,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生态史观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策略

首先,教师必须随时完善自己的史学知识体系,建立完善的生态史学知识架构,并且广泛涉猎其他各学科的知识。

例如,在讲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第五课《开辟新航路》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结合地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必要性,如经济方面的需求、宗教的传播、传统商路的中断、自然科学的进步等,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其次,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教学活动中的科学性与多样性。传统的授课方式,过分强调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但是新的教学方法得到运用之后,就能够更多地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中讨论教学法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效果尤其显著。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若干学生为小组,在论中阐述自己在学习中受到的启发,共同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过渡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于中国人有哪些影响,其中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从而使学生对中国近代的屈辱与发展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四、生态史观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以工业革命为例

在讲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第七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八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候,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展开,首先是学生了解关于工业革命的具体史实,之后开始谈谈工业革命对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产生的影响。在教学活动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生态史观分析问题的能力。在确保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设计一个小型辩论会,辩论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其中正方观点认为,工业革命对于人类发展利大于弊,反方观点认为工业革命对于人类发展弊大于利。

在激烈的辩论结束之后,教师肯定了学生们的优秀表现,并对学生课前努力收集相关材料,准备辩论的行为进行表扬,并做最后总结。在最后的总结中运用生态史观对学生的论点进行详细分析,得出结论:首先,应该肯定的是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手工业向机器化的大工业的过渡,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即使是资本主义国家对于亚非拉的疯狂掠夺,也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是顺应当时的时代潮流的。其次,站在生态文明的角度看,工业革命带来的副作用不容小视。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做了一系列违背人与自然发展规律的事情,其消极影响一直到今天都未能完全消除。而发生在工业革命的大背景下的殖民扩张,更是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人类文明与生态平衡造成了无法恢复的破坏。以此我们看待历史问题时,应该站在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对历史形成全面的理解与认识。

五、总结

如今,生态文明已经被拔高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由此生态史观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日益受到重视。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一种新的观念被接受,必须接受长时间的努力传播。表现在教学活动中,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水平和结构框架,并对生态史观有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保障长期对学生进行生态史观教育,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加强学生的历史认识能力,使学生能够用历史的角度,更多地了解与思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如何和谐共处,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参考文献】

第3篇:历史结业论文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3 中图分类号 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6)21-0062-04

新课程高考明确指出:“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①因而,基于能力考查为核心指导思想的新课程高考命题实践的创新,充分体现在对学科思维素养的考查方面。

一、基于历史时空观的学科属性,创新历史思维要素的考查

第一,以历史演变及发展的时序性作为学科思维素养考查的立足点。新课程高考对历史学科思维素养的考查“将历史人物、事件、现象等置于特定的时期、地点”,以及“运用时间、空间的各项技能”等作为命题的基点,从中渗透对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定位或判断思维,着眼于历史学时空观的思维形式的运用,从而实现对历史全貌的理解或揭示历史发展与演变的过程等基本考查功能。

例1:(2016年全国课标卷II第33题)

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年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本题基于历史演变与发展的时序性,即题目中18世纪及19世纪上半期英国人口死亡率的历史现象的变化作为命题的情景材料,试题提供了几个时间节点(18世纪、1816年、1831~1841年),时间节点隐含着重大的历史事件的进程即工业革命。从而命题体现了对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定位与思维及判断,因而使试题突破了传统“精确的历史年代记忆”的考查形式,而是运用历史发展的视野与眼光,以历史时序为考查形式,从中渗透对历史演变与发展的因果关联的思维素养能力的考查功能,进而形成对历史事物整体性的理解能力及对历史全貌认知能力的考查目标。

试题提供了17世纪60年代与18世纪末两个历史时间,其中隐含着历史事物发展与演变的因果关联性。以“茶叶”这一普通的生活消费品为试题的情景,其中隐含着“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等重大史实,其考查的视角可谓别出心裁,那就是运用历史发展的眼光,对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及社会生活等各个历史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的整体性的认知和理解,从而深化了历史学科思维要素的考查。

第二,基于历史划分的阶段性,对历史宏观思维视野的考查。试题以某一历史阶段的重大历史事件为基点,通过多种材料铺陈,创设形式丰富的历史情景,渗透新课程高考关于“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项基本能力,从而有效地实现对历史宏观思维视野的考查目标。如:

例2:(2016年全国课标卷II第28题)

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关税开始丧失

本题隐含19世纪中期这一历史阶段,西方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同时也隐含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步入近代史阶段。题目基于相应的历史时期,运用文献资料,为考生创设历史情景或考试的情境,考生从19世纪中期这一特定的历史阶段出发,从中获取与解读出有效的历史信息:19世纪中期这一重大的历史节点,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欧美基本完成,工业革命发展了巨大的生产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需要对外商品倾销,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而同一历史时期,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对外开放,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等重大史实,从而一道看似平淡无奇的题目,从历史的具体细节入手,考查的是历史宏观思维的能力。阶段的划分或者历史阶段的演变中,创新了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视野。创新对历史事物宏观思维视野能力的考查。

第三,基于历史的空间特性,考查历史思维纵深感与广阔性。命题运用历史事物的空间、地理环境等基本属性,创新对历史思维的广阔性的考查功能。如:

例3:(2016年全国课标卷II第29题)

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的经济封锁

试题运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赤色区”“白色区”等地理空间属性,创设命题的情景“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米价一元一斗、一元只能买四五升”,基于试题情景,从中获取并解读出红色地区与白色地区粮食价格的差异性,并引导学生通过差异性的比较,深入探究历史现象因果关联的思维能力,从而认识其重重要的原因是红色区域实行了土地革命,农民有田可种,极大地促进农民生产的热情,才创造了这样的历史现象或局面。基于历史现象的描述,从而揭示历史事件所处的历史时空特点思维能力。其所考查的是基于历史空间及地理环境的特殊性之下,对历史事物的判断与分析能力,即立足于历史事物空间的特性,以历史空间、地理环境为基点,从而突出了历史思维广阔性与纵深感的考查目标。

二、基于“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创新对历史逻辑性思维的考查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特有的研究方法之一,“言必有据”是历史研究的基本准则。对史料的解读与判断,须运用一定的逻辑思维与形式,才能对历史结论进行分析论证或解释推理等,其核心主旨是考查思维的逻辑性与灵活性。其命题的特点有:

一是基于历史证据运用的方法,实现“论从史出”逻辑思维的考查。试题运用文字、实物图片、曲线图、地图、表格等素材形式,并创设全新的试题情境。基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论证问题”的学科逻辑思维形式,实现对史料形态的合理分类或科学甄别或价值判断等逻辑思维素养的考查。如:

例4:(2016年全国课标卷II第30题)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治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治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

A.政府视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治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试题以“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的史料形式,考查发现历史结论的证据材料,以此推断出国民政府在二战之后将纺织业国有化是迫不得已的,是为了能够统一进行生产,这就是一种政府对经济的全方位干预的历史特征与结论,从而有效地实现史料与证据运用的思维素养方法的考查。

二是基于历史结论的论证与推导的方法,实现更高层次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考查。命题通过呈现新材料的形式,通过对“历史结论”的归纳、分析、概括、论证、推理等逻辑思维方法为考查的立足点,实现对历史学科逻辑思维能力更高水平层次的考查。如:

例5:(2016年全国课标卷II第26题)

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试题通过对宋朝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这一历史现象进行描述,命题思路是基于历史现象与数据情境结合的形式,考查从历史现象入手进行剖析论,从而推理与获得宋朝对土地政策“不抑兼并”放任不管的土地政策的历史结论的思维方法,实现对“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分析推理能力的考查功能。

三、基于新课程探究性学习的新理念,创新思维素养方法的考查

第一,基于史学研究方法与理论的视角,创新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考查。近年以来,新课程高考历史科命题注重引入历史学术研究的新成果、新方法和新理论,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与历史学术研究新成果交融与渗透的形式,考查对史学研究方法能力及史学理论掌握程度的目标,从新的视角极大地创新了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考查。如:

例6:(2016年全国课标卷II第41题)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1:玄奘(602~664年),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材料2:鉴真(688~763年),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

试题运用和呈现“玄奘西游”与“鉴真东渡”创设命题的素材,通过两则材料的不同与区别,从中渗透历史研究的方法(史法),作者的立场与态度(史观),由此揭示材料1与材料2的历史背景与原因(史论)等史学研究的方法与理论、成果等,考查学生把历史问题置于特定历史时代背景与条件之下进行分析的基本能力与方法。该题的创新之处在于把历史学术研究的方法与思路渗透于试题考查当中,通过对问题的初步探究,辨析考证与区别历史事物,运用历史分析的逻辑思维与形式,通过史料信息提炼和归纳,对历史事物作出相应的解释和说明,实现对学生历史研究的意识与历史研究科学方法的考查功能。

第二,以学科的融汇性和贯通性为联结点,深化历史分析与推理思维素养能力目标的考查。命题运用“学科融合”“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理念,以贯通性的史料形式,通过历史材料的整合形式,反映与体现历史学科的融汇性及贯通性特点,从而创设丰富多彩的试题情境,间接地,隐性地把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论证、推理的思维素养能力的考查意图渗透其中。如:

例7:(2016全国课标卷III第25题)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的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本题运用“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的原始文献作为试题的载体,考查学生对史料所提供的核心信息“文书”(国家档案文献)的理解、推理及判断的思维能力。命题通过史料的铺陈运用,从而形成新的试题情境,以此考查汉承秦制这一历史结论判断与推论的能力。

四、基于知识与能力的关联性,创新历史思维价值内涵的考查

首先,基于情景素材的新视角,深入挖掘与考查历史思维价值的丰富内涵。命题以新问题或新的切入角度,广泛运用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发展线索、历史阶段性特征等情景性素材的再运用,创新试题的情景,从而把历史知识所蕴含的思维价值的丰富内涵的考查意图渗透于试题之中。如:

例8:(2016年全国课标卷III第27题)

明末有人描述在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遵”,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家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本题运用“明朝江南农村的变化”作为命题的素材,中学历史教学对于此类材料是不常用的材料,命题者匠心独运,以新的角度切入,且隐性地把“明代后期的社会经济”所蕴含的“中国社会转型”所蕴含的学科思维价值内涵考查的意图得以实现。

其次,基于素质教育价值导向为目标,创新历史学科思维层次的考查。新课程高考历史科命题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关于变“死记硬背”为“知识活用”的理念,在考试命题中把素质教育与思维能力培育的关联性,实现学科思维价值与素质教育的导向相结合的考查功能。如:

例9:(2016年全国课标卷III第29题)

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试题以新材料重新整合“清末新政”的基础知识,从中挖掘其所包含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等内涵,挖掘历史学科思维价值素养的层次,以新的途径实现“知识活用”的学科思维素养能力,命题渗透的是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考查。

第4篇:历史结业论文范文

随着广告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广告史研究的不断积累,广告历史的研究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赞同。在如今开放的背景下,广告学发展面临着新的命题,历史广告学的提出对于完善广告学学科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广告学是一门具有多学科起源、多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的新兴边缘学科。其学科领域涵盖社会学、传播学、营销学、心理学、语言学、公关学、管理学、统计学、美学、声学、光学、电学等诸多学科的基本内容。广告学是研究广告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根据关注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狭义广告学和广义广告学。狭义的广告学,是指研究广告发展规律、广告媒体规律、广告策划、广告设计制作、广告效果测定、广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规律,以及如何有效地发挥广告的促销功能等规律的一门学问。广义的广告学,除了研究前面所述的内容之外,还包括研究广告的社会功能、道德功能等方面的规律。广告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并衍生出许多分支学科,这些分支学科主要包括理论广告学、历史广告学和应用广告学。

理论广告学主要从宏观上探讨广告学的基本范畴、性质、功能、类别及广告运行的程序、规律和原则等问题。

实用广告学主要探讨广告理论、手段、技术、方法在广告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历史广告学主要探讨、研究、总结人类广告活动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及发展趋势、发展规律等诸多现象和问题。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广告文化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与民众日常生活发生紧密联系的特点而引人注目,不同时期的广告表现形态都是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折射着当时的民众心态,反映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挖掘其精神内涵,认识其历史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历史广告学是揭示广告产生、发展的背景及过程,探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广告发展演变的类型、特点、规律,总结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广告发展对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等历史经验的一门学科。历史广告学的基本任务,就是站在现代广告学发展的高峰,以新的视角对广告发展的历史进行全面回顾,理清原始广告发展到现代广告的历史脉络,对不同地域不同时代文化背景下原始广告、现代广告两个层面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互有消长的关系,以及不同形式的广告在发展过程中对人们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及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影响进行研究。

历史广告学的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历来重视广告史的研究工作,他们从各自的文化背景出发,对本国或本地的广告发展历程及其演变规律加以总结和概括,达到完善广告学学科理论体系和促进当代广告业健康发展的目的,国外广告史的研究成果主要刊载在广告学教程作为专章出现,也出现了一些专门的广告史著作,如美国李尔斯所著《丰裕的寓言:美国广告文化史》。该书以文化批判的视角,对美国广告的现代性进行了历史性反思。

多年来,我国学者在理论广告学和实用广告学的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如在理论广告学研究方面,我国学者构建了以传播学、心理学、营销学、新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理论基础,结合广告运行原则、观念、方法及运行机制特点的理论体系在实用广告学研究方面,我国学者较多地总结和借鉴了国外相关理论,结合中国广告发展演变的现实,探讨了广告的应用性规律和相关运作机制。涉及的相关内容包括广告创意学、广告策划学、广告文案、广告摄影、广告美术、电脑广告设计等诸多方面。

相较理论广告学和实用广告学来说,我国学者对历史广告学的研究尚很薄弱。一些学者从广告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这一定式出发,并没有把历史广告学纳入广告学学科体系之中;有些学者虽然注意到了历史广告学在广告学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但多是在其专著或教材中勾勒了中外广告发展、演变的脉络,并没有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还有些学者虽然较系统地总结了商业广告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规律,但忽视了作为社会广告的军事广告、文化广告、政治广告也是历史广告学研究对象或是历史广告学不可分割组成部分的事实,对历史广告学学科体系自身的认识也失之偏颇,不够全面。因此,对历史广告学的研究尚须进一步加强。

近年来,我国学者已认识到广告史研究的重要性,也出版了一些学术价值较高的专著或教材。如1997年,中国物价出版社出版了陈培爱的《中外广告史》。这是我国第一本成形的广告史专著,其中包括许多宝贵的史料以及作者对历史广告学学科体系的认识和独到见解,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除此外,1997年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了台湾樊志育的《世界广告史话》,2000年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余虹、邓正强的《中国当代广告史》,同年,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刘家林的《新编中外广告通史》。目前还有不少高校正在编写或出版广告史方面的教材。这些专著和教材的问世,表明我国学者已经认识到广告史研究的重要性,并为此付出积极的努力。同时,研究的领域涉及到通史、专门史,这也是十分可喜的现象。但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学者对这一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不多,数量有限,特别是对中国古代广告史、近代广告史和国外各个时期广告史等专门史的研究基本上处于空白。

广告学作为一门交叉型社会科学,包括理论广告学、历史广告学和实物广告学三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外广告史》课程也被绝大多数广告学高等院校列入广告学专业必修课。随着广告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广告史方面的博士和硕士培养体系在国内也已经得以建立,为广告史研究的深化和细化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迄今为止,广告史研究也已经出现了一批理论成果,主要的刊播载体有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广告学概论中的广告史章节。广告史专著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广告史理论研究成果主要分布在广告学概论的各个章节之中,后来伴随着广告史理论体系的形成,许多广告学概论书籍出现了广告史专题和广告史专门章节。据中国广告史博物馆考证,中国第一本广告学概论的专著是191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广告须知》,作者是甘永龙,广告史内容只是零星分布于各个章节。1931年,在南京书店出版的孙孝钧编著的《广告经济学》中,第一章的第二节为“广告之沿革”。1940年,陆梅僧编著的《广告》由商务印书馆刊印发行,概述设立了“广告的历史”一章。

第二,广告史专著。1936年,华商广告公司为纪念本公司成立了十周年,印制了《华商广告公司成立十周年纪念文集》(现藏于上海图书馆),这本书是第一本可称为广告史专著的书籍,在它的前言中描述了中国20世纪初期中国广告业的发展形态

“新闻业愈发达,则广告业愈发达广告业愈发达,则新闻业亦愈发达。二者乃互相为因,互相为果,须臾不可分离者也。三十年以前,我国只有新闻业,而广告业尚未独立,所谓广告者不过新闻业中一部分而已。除报纸上所载之广告外,其余亦甚寥寥,故当时广告业不发达,而新闻业之发达亦甚有限,迨二十年前,而广告年间与十年间,亦大不相同。此不必言其原理,而事实之表现,固彰彰在人耳目也。上海华商广告公司为创立十周年纪念辑有近十年中国之广告事业一书,纪载广告业甘苦甚详。余因尝而身于新闻业之内,缘述数言如右。”

广告学真正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在中国大陆也只有20余年的历史,而广告史的研究与教学,则举步维艰。关于广告史研究的专门著作,更是凤毛麟角。据笔者粗略检索,大体有如下几本(见表格1)。在笔者看来,在这些著作中,最有实用价值且不乏理论深度的著作,当推余虹、邓正强的《中国当代广告史》和寇非的《广告中国(1979—2003)》。这两部著作都侧重当代广告活动的描述,但其具体内容又各有千秋。《中国当代广告史》偏重于对当代中国广告思想的演变和在广告观念的创新基础上的广告实践案例的研究而《广告中国(1979—2003)》,则侧重于对当代中国广告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大量典型案例进行辩证分析,揭示广告发展的真谛。

另外,张金海的《20世纪广告传播理论研究》是关于广告理论学术演变的著作,属于传播学术史的范畴刘家林的《新编中外广告通史》则以史料丰富见长陈培爱的《中外广告史》,“作为中国大陆解放后第一本较系统的广告史书”,涉及面广,时间跨度大,阐述了中外广告事业的历史发展,作为奠基之作,对中国广告史学科的建设功不可没。

在高等教育“十五”部级规划教材中,《简明世界广告史》、《中国广告史》和《中外广告史》列入在内,可见广告史研究在持续升温年版、2004年版、2005年版)。《中国广告年鉴》是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指导下,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广告监督管理机构、广告协会组织、全国广告界参与编写的大型行业资料工具书。《中国广告年鉴》的主要内容有:各级领导人对工作的指示,中国广告业发展概况,中国广告业统计资料,广告法规、条例、方针、政策,广告界大事纪要,广告学术论文选登,广告专业名词注释,广告教育,国际广告交流活动等。为了重点介绍各地广告业发展的情况以及广告管理经验,从1996年起特辟地方及专业委员会情况介绍专栏,供大家学习参考。《中国广告年鉴》不仅受到国内广告经营单位和广告主的重视和欢迎,也引起国际广告业和信息业的普遍关注,是反映我国广告业发展的重要历史文献。广告年鉴以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被称为研究中国广告业发展的编年史册。

1996年,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IAI国际广告研究所成立,是广告学院与《国际广告》杂志社合作建成的,旨在“进行广告业务与理论研究、专项的委托研究以及广告学术交流”。IAI国际广告研究所从2000年开始出版《IAI中国广告作品年鉴》,为今后广告史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广告史方面的学术论文。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上,以“全文”为检索项进行“广告史”的关键词搜索,共学术文章425篇,时间分布情况如表格2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广告业的不断发展,广告史理论研究在2000年以后逐渐成为热点。

历史广告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随着广告学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走向规范化,广告史的地位也重新得到认识。近年来,广告史研究成为广告学研究的热点领域,现阶段的广告史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和问题

第一,广告史研究的框架已经基本建立,中国广告史和世界广告史研究不平衡。中国广告史的历史分期问题基本得到共识,大致分为中国古代广告、中国近现代广告和中国当代广告三大历史时期,中国广告史研究的框架基本形成,并且开始走向深化,断代史研究和专题史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开始出现。而世界广告史的研究由于资料的限制,对比性研究多,世界当代广告史研究成果多,而其他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国别史研究更为稀少,迄今尚未出现相关的专著。

第二,广告史论成果少,广告史研究有待深入。广告史研究的框架已经勾勒出来,但是广告史论方面有原创性的理论成果很少,大多数的广告史研究考证多,而分析少。

第三,缺少对杰出广告人的历史性综合研究。广告业界是广告理论的起点和基石,许多优秀的广告人在广告实践的基础上,把一些鲜活的广告体验诉诸于文字,出版了大量的随笔式书籍,这些文字材料成为广告史研究的重要历史依据。而目前的广告史研究,大多注重广告与社会的互动,而忽视了杰出广告人对广告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历史广告学研究的几点设想

第一,通史与专题史相结合。把广告通史与广告专题史相结合,通史主要从宏观层面上强调广告业发展的整体规律性,以及广告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与前导性。这对于我们认清广告的本质,把握广告发展的趋向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而专题史则从微观的层面上,探索不同的广告传播环节发展的独特性。这对于我们广告研究的精细化与精深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广告通史与广告专题史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第二,史实与史论相结合。以广告史实作为根基,强调史实的客观性,同时又注重在史实中发掘其内在的规律性,强调史论的引导性,从而达到客观性与引导性相结合。

第三,商业广告史与社会广告史相结合。“广告的历史有多长?这取决于怎么给广告下定义”,[4]这是历史广告学研究最基础的问题,它决定着我们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先前的广告研究大多把广告等同于商业广告,广告史等同于商业广告史,这导致了大量问题的产生和广告理论研究进程的迟缓。近年来在广告反思与广告批判的基础上,社会广告的概念逐渐被广告学者所认知和接受,其理论研究也逐渐走向深化。把社会广告与商业广告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第四,在唯物史观参照下,突出杰出广告人的创造性贡献。广告根源于群众的历史创造,广告发展的力量源泉是以技术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生产力。同时,杰出广告人的理论创造性在广告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在某些时代,一些杰出广告人的影响力甚至持续几十年。因此,历史广告学研究不仅以唯物史观为根基,同时也注重杰出广告人的个体贡献和历史影响力。

第五,现实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研究历史的本质在于“以史为鉴”,广告史也不例外。以广告业发展的现状寻求历史线索,试图从历史发展的单向度来探索今天各种广告现象所处的历史方位,从而解决现实问题并把握广告发展的愿景。

第六,较强的网络搜索力与注意力。网络等新媒介的兴起,一方面拓展了广告研究的范围,另一方面也对广告研究和广告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历史广告学的研究与推广必须适应第四媒体的传播特征,充分重视文本内容在网络检索上的高搜索力,以提高广告史在网络上的注意力与传播力,突出其现实性。目前历史广告学与网络媒体的结合也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中国广告历史博物馆网站的开通,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勾勒出了中国古代广告史发展的基本历程,对历史广告学的网络化和现代化作出了初步的探索。[5]高等教育出版社为了配合广告史教学的需要,推出了“中国广告史”网站,为历史广告学的网络教学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第七、引导性与拓展性相结合。历史广告学研究起步晚,周期长,并且随着广告理论研究的拓展与深入,大量的新命题不断产生,因此其研究的进程是一个历史性过程。所以在今后的历史广告学研究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对大量的广告史实进行考核论证,深度挖掘和积累,以增加学术积淀同时还要求我们提供大量的史实来源,为以后的历史广告学研究进一步研究做准备。

第5篇:历史结业论文范文

    一、“世界历史”的概念厘定

    “世界历史”概念是世界历史理论的逻辑起点,厘清这一概念是深入研究世界历史理论的核心前提。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1]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论述说明,正确理解“世界历史”概念需从“结果”入手。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相关论述中,“世界历史”无疑是作为世界各民族和国家产生世界性联系和交往的结果而出现的[2],因而“世界历史”指“16世纪以来建立在大工业和各民族普遍交往基础上日益形成一个整体的世界历史,它强调的是各民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整体性联系以及人的发展和最终解放”,“其空间内涵不包括16世纪前各民族、国家、地区相对隔绝、彼此孤立而尚未形成有机整体的历史”[3]。有人将此看作是对“世界历史”的狭义界定①,认为这样的界定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在作为世界史的历史之前的历史,并在一种更为广泛的层面上将“世界历史”归结为自人类产生以来的总体历史。

    二、世界历史的形成前提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中,世界历史的进程发端于15世纪中叶的世界地理大发现。马克思恩格斯指出:“随着美洲和通往东印度的航线的发现,交往扩大了,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运动有了巨大的发展。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进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完全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且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者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日益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4](P110)正是由于15世纪对未知领域和新航路的开辟,殖民主义才逐渐生成,各地的冒险家和征服者纷至沓来,并以武力和贸易手段将亚洲、非洲、美洲变为殖民地。伴随着这个过程,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与此同时,对殖民地的贸易和世界市场发展起来,世界各地域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得以打破,人类社会真正转向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因此,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成为“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前提。

    三、世界历史的行进动力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4](P114)。在资本主义扩张和发展的推动下,世界摆脱了封闭、隔绝的状态,每一个人的需要都开始依赖于整个世界的发展。正是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向世界的传播,才使世界以东方落后国家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形式联结为一体。具体说来,资本主义对“世界历史”的开创性和推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功绩之一在于为“世界历史”的出现找到了实证性的物质动力,即生产力。马克思指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4](P89)人类历史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的发展状态是与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紧密相联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以前,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低下使“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5](P104)。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分工的进一步扩大,最初的地域性局限逐步消失,世界市场的雏形日益呈现。但此时的世界市场仍是有限的,真正的世界市场的形成得益于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建立,因为“现代的大工业只有在经常扩大,经常夺取新市场的条件下才可能存在。大量生产的无限可能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一步完善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资本和劳动力的不断排挤,迫使现代的大工业非这样不可。”[6]世界市场的形成意味着历史开始向世界历史转变。因此,世界历史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现在才出现的,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它是生产社会化的产物,是大工业的发展“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消灭了各国以往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4](P114)。没有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现代大工业的发展,历史就无法向世界历史转变,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只是、也只能在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基础上才开始生成。

    第二,资本的促成作用。资本不自觉地充当了世界历史形成的驱动力之一。最初的资本形态是中世纪欧洲城市行会里自然形成的“等级资本”①。随着等级资本向现代资本的转变,“资本一方面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的趋势,同样,它也具有创造越来越多的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5](P391)“资本越发展,也就越是力求在空间上更加扩大市场,力求用时间去更多地消灭空间”[5](P33)。在马克思看来,正是由于现代资本无限增殖和扩张的本性使然,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才得以实现,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就其实质而言无非是资本扩张的过程。

    第三,资产阶级的推动作用。资本主义的发展注定要让资产阶级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主导力量。作为资本的人格化主体,“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4](P274),“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的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4](P276)。资产阶级因消灭了以往各国闭关自守的状态,并“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4](P276)而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四、世界历史的产生机理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世界历史的产生是生产力、分工和交往发展的结果,因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这个原理是公认的。”[4](P68)由生产力发展所导致的生产的社会化必然会促使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分工深化意味着世界上的每个人都现实地依赖于他人,因而分工深化的结果就是普遍交往的扩大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世界性交往的出现。对于“交往”,马克思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多部着作中广泛提及,他用“物质交往”、“精神交往”、“世界交往”等不同概念对交往问题做了细致分析。他认为,由普遍性交往向世界性交往迈进的“交往革命”是世界市场产生的基础,而世界市场的出现则“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世界市场使世界各区域之间在生产、消费等各个领域所表现出来的密切联系使其形成和发展成为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因此,生产力、分工、交往和世界市场不但是世界历史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中间环节,其中的逻辑关联可以表述为:大工业———分工的深化———普遍交往———世界性交往———世界市场———世界历史。

    五、世界历史的演进特征

    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是以资本主义扩张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扩张必然会造成世界历史体系中各民族、各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实则是一种以发达国家和文明国家为中心的依附结构,因而建立在资本主义扩张基础上的依附结构体现了世界历史演进的本质特征。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这种由发展不平衡引起的依附结构是多元的,不仅体现在东方落后国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就像他们所描述的:“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4](P277),而且体现在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这是因为“国家之间可以不断进行交换,甚至反复进行规模越来越大的交换,然而双方的赢利无须因此而相等。一国可以不断攫取另一国的一部分剩余劳动而在交换中不付任何代价”[5](P402)。

    值得注意的是,以发达国家与文明国家为中心的依附结构并非永世存续的。从世界历史发展的纵向看,虽然落后国家进入世界历史进程的方式是强行的和暴力的,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世界性反应最终会使汇入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所有国家向着“自由人联合体”的方向发展。因此,这种以发达国家与文明国家为中心的依附结构会随着世界历史与共产主义的融汇而自行消失。六、世界历史的发展道路在早年时期,马克思恩格斯曾借助哲学分析方法对世界历史道路作了一般性的概括。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开创了世界历史,虽然资本主义的扩张和掠夺为世界带来了灾难,但每一次的灾难都是以进步为代价的。在对资本主义辩证理解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将资本主义看作是各个民族和国家进入世界历史进程的基础和必经阶段,经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世界历史进程是每个国家社会历史发展的唯一模式。但在晚年时期,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考察俄国公社的特点进一步指出,东方国家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7]。这一论断表明,东方国家有可能走上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历史发展道路,即不历经资本主义的“洗礼”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道路。马克思恩格斯晚年的这一思想被称为历史发展的“跨越论”。“跨越论”是世界历史理论的补遗和延伸,也是对世界历史发展道路的新阐发。围绕马克思恩格斯早年和晚年时期对世界历史发展道路的阐释,学界掀起了关于“单线论”和“多线论”的争论。“单线论”者据守马克思恩格斯早年思想,坚持经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世界历史进程的单一模式;“多线论”者以“跨越论”为思想武器,坚持世界历史发展的多元化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说,“‘单线论’是把‘历史发展规律’混同于‘历史发展道路’,从而把历史发展的统一性简单化为‘历史发展道路’,而‘多线论’则把‘历史发展规律’与‘历史发展道路’截然分开,从而把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的特殊性绝对化。”[8]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从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揭示了历史发展的主流道路,而各个国家由于具体的历史条件不同又会有不同的发展道路,但这样的道路是个别情况,具有特殊性。所以说,世界历史的发展道路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辩证统一体。

第6篇:历史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 江苏省高考试题 历史复习 史料阅读能力

纵观近三年的江苏省历史高考试题,多以创设“新材料”、“新情景”的形式出现,将考查目标定位在能否以读通史料、运用史料为落脚点,这就要求在历史复习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即能够“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说明历史观点”[1]。江苏省有人教版和人民版两套教材,两者差异很大,而高考命题不拘泥于不同版本的表述,如何在复习中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现作如下探讨。

一、帮助学生整理教材,构建从整本书到阶段特征再到每课的框架,站在宏观看微观,自上而下、高屋建瓴地掌握史实。

(一)掌握人类历史进程的基本规律,这是掌握史料阅读能力的一个基本方法。

如必修(1):“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进程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历程。探讨它们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与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是历史必修课程政治模块的重要目标。”[2]必修1政治史的核心在于权力的分配,高三复习时可以先从宏观上构建必修1第一到第三单元、第六单元的整体框架,如下:

以宏观带动微观,不仅易于学生提纲挈领地掌握史实,而且能揭示知识点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得出启示,形成史观。这也就掌握了阅读史料的基本方法。以2009年江苏高考第7题为例:

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它()。

A.全面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

B.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

C.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

D.重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

此题选B。该题考查的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所以复习时应先掌握近代化的概念。近代化是人类世界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这是基于人类文明发展一般规律得出的结论。但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出发,还面临另一任务:民族独立。

(二)提炼单元阶段特征,这是提升史料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必修3本教材以专题形式呈现,最大的弊端是割断了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整体性,不能有机揭示经济、政治、思想之间的联系。而每年考试说明则以时间段为单位,呈现经济、政治、思想的具体考点。所以在复习中要准确揭示各时期的阶段特征,即掌握知识的横向结构,这样学生才会融会贯通。

以2010年江苏高考第21题第(3)问为例:茶坊、瓦肆等大量兴起,乃宋代开创之新气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城市商业布局、思想、文学等方面的新变化。(3分)【答案】城市商业布局:打破市坊界限;思想:出现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理学);文学:出现一种更易抒发感情,表现市井生活的新体裁(宋词)。该题以茶叶为抓手,揭示宋代的社会特征,从狭窄的角度,考出了历史的广阔。所以在复习中要使学生形成多维的知识结构。如: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可以进行如下尝试:

(三)帮助学生构建每课的知识结构,这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本途径。

高考试题虽以能力测试为主,但史实是关键。在教学中,可编写教材阅读提纲,将孤立、分散的史实以一定的线索整合在一起。由于“一纲多本”的现实,教师首先要阅读不同版本的教材,提炼出覆盖教材核心的主题,用高度概括的文字,把主干史实纳入框架中,使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如果每课都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简明扼要的结构,坚持下去就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

以2010年江苏高考第23题为例: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面是前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

请回答:(1)图①为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海报,指出图①和图②所含信息之间的联系。比较这一时期的工业政策与以后斯大林工业化政策有何不同?试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评价新经济政策。【答案】(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为实现工业化奠定基础。不同:改变部分企业的国有性质,实行租让制;单一的公有制经济,高度集中管理。评价: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恢复经济,巩固工农联盟。

但在高三复习中,完全可以将对新经济政策的评价容纳到具体结构中去,考试时遇到类似的题目则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如:

二、培养学生掌握历史研究的最基本原则,即“史论结合”。

所谓“史论结合”,也就是要让论点“从史料中来,到史料中去”。“从史料中来”即要能“从纷繁复杂的史实中认识事物的特征;独立地对问题提出不同看法”。[3]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形成史观的过程,更是阅读能力升华的过程。“到史料中去”即运用理论指导研究。在教学中涉及某一史论的时候,可要求学生尽量多地举例证明,使学生举一反三,从而汲取历史的智慧,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历史教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这也是历史学科的价值所在。

以2010年第24题第(3)为例:从研究性学习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看,研究历史最重要原则是什么?【答案】论从史出。

本题考查了历史研究的最重要原则,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大学《史学概论》中一些史学研究的基本要求,如“孤证不立”和“无证不信”;反对按照某种先入的理念剪裁史料;坚持史料互的证,要能从同一问题上的不同意见中发现问题。

新课改的高考方向注重考查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所以在教学中要加强培养。一位教育学家曾说:“学生的智能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课堂教学的契机,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这不仅能使学生提高能力,而且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2011江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学科考试说明.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1-2.

[2]江苏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1.

[3]2011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学科考试说明.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2.

第7篇:历史结业论文范文

    谭其骧1983年就已经指出:历史地理作为一门学科虽已存在几十年,但迄今尚未建立起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地区历史地理研究还基本没有开展起来,因此这门学科无论在纵的方面还是横的方面都还有很多空白无法填补②。朱士光1999年指出:历史地理学理论建设滞后,不仅湮没消蚀了学科固有的理论光芒,还使学科属性与归依问题出现新的模糊认识,并且因学科今后发展的主导方向不明朗而影响到学科整体的顺利发展。有鉴于此,朱士光倡议充分发挥历史地理学科特点,注意吸取有关学科理论原理,采用先进技术手段,进一步抓好人地关系研究,应将研究对象时间下限延至当今,同时将研究内容扩大到包括对当前环境变迁动态的评估及对今后环境变迁趋势的预测等方面③。下面分四个方面作一初步总结。

   

一、地理学的观点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迁及其规律,这个地理环境既指自然、也包括人文地理环境,所以历史地理学就其学科性质而言,它是一门地理科学,是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就研究所依据的资料和方法而言,它又具有历史学科的属性。所以有人说历史地理学“它是在两个母体中孕育、发展起来的学科”④。

    侯仁之最早阐明了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一个组成部分的基本观点。他着重说明历史地理学与沿革地理学之间的本质区别,指出今天的地理不是自古以来就是如此,而是从以往不同时代的地理中发展演变而来的,今天地理上的一切现象都植根在过去的地理中,且有它发展演变的客观规律存在,因此他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方法和意义,说明历史地理学是现代地理学的向后延伸部分,其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类历史时期地理景观的变化,主要工作不仅要复原过去的地理景观,而且还要探求其发展演变的规律,阐明当前地理景观的形成和特点⑤。

    谭其骧、史念海两位对侯仁之阐述的观点均表示赞同。谭其骧承认:“就学科的性质而言,历史地理学并不属于历史学,而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⑥,“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的地理”,“它是一门地理科学,是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⑦。史念海则认为:“以前历史地理学还属于历史学的范畴,自然要运用治史的方法进行探索”,“既然是地理学的组成部分,就该兼用地理学的方法从事研究”⑧;曾明确地表示:“中国历史地理学应该是属于地理学的范畴,但也可以作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⑨。他在别的论文中,系统而又概括地阐述了中国历史地理学悠久的渊源及其发展过程,充分肯定了历史地理工作者对国家建设所做出的成绩,鼓励大家继续发扬历史地理学有用于世的作用,以期这门学科不断发展和壮大⑩。韩光辉回顾了中国、欧美、俄国历史地理学发展的全过程,得出全世界历史地理学发展均存在沿革地理研究、近代历史地理和现代历史地理学三个阶段的结论(11),与侯仁之的观点殊途同归。

    历史地理学作为现代地理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初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12)。虽然在基本理论问题已取得共识,但面临的新形势对学科理论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侯仁之的《再论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13) 就是对此作出的回答。他认为,历史地理的研究范围,必须扩展到地质史的最后时期,也就是随着人类的活动能力逐渐加强,并开始在自然环境上产生了日益显著的影响以后的时期,指出目前我国地理学正经历着一个重大的变革,而且是极有利于历史地理学的发展。他科学地倡议开展系统的“区域链”研究,对整个历史地理学科都具有指导意义。90年代初,他又高瞻远瞩地指出:“可以用之于研究当前地理问题的现代科技手段,如何引用到过去时代的地理问题的研究中来,正是我国历史地理学今后发展的关键所在”(14)。他的这一系列论文阐明了历史地理学作为现代地理学一个组成部分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而为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历史学分支的观点

    历史地理学中的沿革地理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沿革地理主要是研究历代疆域、政区、地名、水道的因袭与更易,长期以来是历史学的一门辅助学科,它的成果长期被视为给历史学的研究提供一个空间舞台。按过去的四部分类法,地理著作一般都归入史部,沿革地理自然属历史学范畴,历史地理学科从而也属于历史学,所以以前有的学者将它作为治史的四把钥匙之一,但是至今还有学者将历史地理学狭隘地理解为考证古地名方位的(15)。

    现在学界多数人赞成侯仁之的意见,历史地理的学科属性是毫无疑问的;但也应该充分注意其他意见中的合理部分,历史地理研究的对象虽然不是历史,但由于是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主要依靠历史文献记载,使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其成果更多的是为历史学所利用。地理学本身的研究范围就包括了自然、人文两个主要方面,历史地理学具有一部分人文社会科学的特性是很自然的事。

    在1982年召开的全国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上,谭其骧作《在历史地理研究中如何正确对待历史文献资料》的学术报告(16)。他针对那种认为研究历史地理只需要多做野外考察、只需要学会地理学的研究方法的片面认识,指出就研究方法而言,历史学的方法的重要性至少不下于地理学的方法。事实证明,离开了文献资料,不仅历史经济地理、人文地理无法研究,就是历史自然地理的研究也不能取得应有的结果。

    历史地理学界以往的研究过于偏重古代,研究时段的下限应该与当代相衔接,这一状况近年虽有所改变,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因而邹逸麟、吴松弟呼吁历史地理工作者“尤其要注重研究与经济建设有关的重大课题”,建议“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历史时代应尽量后移,尤其要加强对明清乃至民国时期历史地理的研究”,“注意将历史状况与现今状况进行比较,在深入细致研究的基础上找出规律性的东西”(17)。的确,历史地理学在边界谈判、政区改革、地区差异、经济开发、城市规划、生态保护、减灾防灾、人口与移民、民族分布、国土整治等很多方面都能提供决策咨询,可以“古为今用”,所以他们的呼吁是十分中肯的。

   

三、异彩纷呈的新说

    历史地理学属地理学也好、属历史学也好,都有各自的道理。值得注意的是,学者们还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层出不穷的新说,认为它是边缘学科者有之、认为它是社会学科者有之、认为它是独立学科者有之,有学者还引进、介绍、总结国外的历史地理学理论(18)。

    最早提出历史地理学是边缘学科观点的是黄盛璋。还在20世纪60年代,他对历史地理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任务和作用、学科性质、研究方向等问题,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认为历史地理学就其学科分类说,是地理科学的一部分,就其学科性质说,则既是历史学和地理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又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提出无论从学科的研究规律或学科的研究特点看,历史地理学的研究重心都必须放在人类改造自然的问题上(19)。钮仲勋也认为它是一门新的边缘学科(20)。后来黄盛璋发表《论历史地理学与地理学》(21),再次强调“历史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一个分支,也是历史科学与地理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盛叙功认为它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他在《历史地理刍议》(22) 一文中,极力反对把历史地理学分属于自然和社会两个不同科学范畴,他认为研究历史上自然地理环境变化的只“应属于古地理学或自然史的领域”,而历史地理学应该“是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各个社会发展阶段上,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发展变化和地区分布的规律和特点的科学”,“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青年学者尹国蔚回顾了中外学者关于历史地理学科性质的历史说、地理说、边缘学科说等各种观点,比较分析了关于这一理论问题中存在的四种矛盾,即二元性论、边缘与非边缘之争、自然与人文之争、历史地理从属于现代地理的自相牴牾,认为时至今日,对历史地理学科性质的认识不应再囿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不同学科出身的人从事这项工作正好说明历史地理学的博大精深,因而他将历史地理学重新定义为:它利用历史学的方法而非历史、利用地理学的方法而非地理,与历史、地理相关而非介于其间或边缘,它是一门关于有史以来自然与人文地理现象兼包并蓄的独立的综合性学科(23)。李令福也认为,历史地理学今后可能走向独立,成为一门既不属于历史学、也不属于地理学,而是一门关于有史以来自然与人文地理现象兼包并蓄的综合性独立学科(24)。这个观点正确与否有待于学术界的检验,但这种勇于探索、对传统观点提出挑战的精神则是值得提倡的。

    “历史地理学已经存在几十年了,但今天我们依然要呼唤它的新生”。这是孙天胜、曹诗图在《历史地理学的名实之辨》一文(25) 中提出的观点。该文从学科性质、历史根源及客观现实等方面入手,指出“历史地理学”命名上存在着名、实不符问题,认为目前的历史地理学研究内容应归属于地理历史学的学科范畴。在这里,他们提出如此前所未有的观点和名词,虽未必能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但也许会促进学科理论探讨的进一步深入。

  

四、学科体系及各分支学科理论的探讨     改革开放以来,对历史地理学科理论的探索已不限于学科整体,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深入到历史自然地理、历史人文地理各个分支领域。

    编绘历史地图是历史地理学领域取得的最突出的成就,早在20世纪30年代即有讨论(26),《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历史地图集》、《西安历史地图集》分别是复旦大学、北京大学、陕西师大历史地理学术单位的代表作,因此历史地图编绘的经验、教训值得总结。《中国历史地图集》除了内容丰富、收罗宏博的特点外,还在科学性、思想性和精确性方面大大超过了其他同类地图集。黄盛璋《编制历史地图的一些理论与方法上初探》对历代疆域、政区、交通、产业分布地图的绘制提出了一套系统的做法(27)。韩光辉、尹钧科、俞美尔在全面总结《北京历史地图集》方面连续发表三篇论文(28),就历史地图集的编制内容、性质、理论基础、历史地图(集)与读史地图(集)的本质区别等基础理论问题,以及历史地图(集)的总体设计和技术处理的具体细节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这对促进我国城市和区域历史地图(集)的研究编制将有所裨益。有的学者还提出了历史地图为国家制定长远规划提供宏观趋势图幅的设想(29)。不过,总体上对这方面的理论性研究还相当缺乏,对已有历史地图的评论也很不够。

    若说在编绘的方法上有所新的突破,则要数20世纪末开始的chgis项目。 葛剑雄认为:理想的数字化历史地图集不仅将基本解决《中国历史地图集》这类印刷地图所难以解决的矛盾,而且汇时间、空间、人类活动的各种信息于一体,成为一套具备各种不同层次的检索手段和链接、完全开放的、具有无限开发潜力的历史地理信息系统,成为各类历史地理信息可靠的空间平台。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筹备,“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ina's historical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缩写为chgis)项目已于2000年启动(30)。

   关于自然环境演变的研究,过去主要局限在有文字记载的近三、四千年的时期以内,极少涉及到“史前”时代。侯仁之指出最近研究的趋势已开始上溯到地质时代最后阶段的全新世,从而与古地理学的研究直接衔接起来,即从未经人类干预的原始地理景观的形成开始,去逐步复原在历史时期内由于人类活动而发生变化的整个过程。这必将更全面更深刻地揭示出人类活动如何一步又一步改变了大地的自然面貌,并为进一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提供更加可靠的科学依据(31)。张修桂认为:作为全新世环境研究的中坚力量的历史自然地理工作者,除了继续发挥本学科在晚全新世研究的优势、深入发掘历史文献资料进行科学地分析研究之外,应当努力吸取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并如侯仁之所倡导的拓宽自己的时空研究领域,更好地研究历史自然地理演变的全过程,为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32),并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自然地理的研究是历史地理学领域中最具生命力、最为繁荣的一个分支学科”(33)。毛曦从人地关系论、历史文化地理学研究对象、历史文化发展连续性等方面论证了旧石器时代纳入历史地理学研究范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34)。朱士光曾预言:“历史自然地理学将是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最有生机、最富社会价值的分支之一。历史自然地理学家应更加积极努力,把握当前的大好时机,大力进取,使历史自然地理学得以屹立于当今现代科学之林,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35)。

    随着研究工作的继续深入,历史自然地理学逐渐与某些分支学科密切结合起来,从而派生出新的历史地理学的分支——“历史地貌学”。曾昭璇《我国某些历史地貌学问题的刍议》(36),指出历史地貌学主要研究人类历史时期地貌的变迁,不但复原过去时代地貌情况,并且要寻找地貌变化规律性,说明目前地貌形成的过程和特点。他从理论高度提出独立框架,创建了历史地貌学这一历史自然地理的分支学科,填补了学科的理论空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曾昭璇、曾宪姗合著《历史地貌学浅论》(37) 是目前国内外这方面的第一部专著, 书中明确指出:历史地貌学是研究历史时代地貌的变迁即第四纪全新世以来的地貌发育,有两个具体任务:第一个是古代地貌的复原,第二个任务是地貌年代的确定。正是由于历史地貌学可对地貌发育过程的规律性进行科学的研究,人们便可根据其规律提出对生产实践的意见,这就反映了历史地貌学为生产建设服务的重要价值,展示了这个新兴学科发展的光辉前景。张修桂则提出了中国历史地貌学性质、对象、内容、方法等基本问题的构想(38)。历史地貌学的创立,是历史地理学界的一件大事,更是历史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沙漠化是全球中纬度地带受到的共同威胁,中国的沙漠地貌面积广阔,沙漠研究走在世界前列。侯仁之开创了历史沙漠地理研究领域,成就斐然。李并成以河西走廊历史上的沙漠化研究为例,探讨了历史沙漠地理的有关理论问题,总结了沙漠化的四种途径(沙漠化发生的地域、沙漠化作用的途径,沙漠化发展的趋势、沙漠化土地的逆转),认为因绿洲水资源的移动和重新分布而导致绿洲的转移过程,并不一定意味着绿洲的缩小或消失,沙漠化土地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逆转的(39)。后来,李并成又探讨了人口因素在沙漠化历史过程中的作用(40)。这是对历史地貌学理论的深化。

    沿革地理研究中,历代疆域与政区的研究是传统舆地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方法最为完善,但还没发展到历史政治地理学的程度。为此,周振鹤在《建构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的设想》(41) 作了系统论述。他认为观察中国古代的政治地理学可以从思想家对于理想政治制度中地理因素的阐述、历史学家或地理学家将地理要素作为政治体制一个组成部分的观点、政治家的利用地理因素解决政治问题的具体操作过程三方面着眼,指出政治地理学“对国家尺度而言,则有疆域的伸缩、与邻国的地缘关系,有边疆区与核心区的变迁,有首都定位的地缘政治基础等等。对地方尺度而言,重点则是行政区划与行政中心的变迁”。所以在他眼里,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的研究在行政区划方面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步骤:第一,应该仍以复原疆域政区历史变迁的全过程为目的。第二,应该是就疆域政区本身的要素来进行分解式的以及政治学角度的研究。第三,工作的重点在于研究政治过程对地理区域变迁的影响。作者因此倡议,这一切都有待于我们从丰富的历史文献中去研究,“从而在历史政治地理研究方面以至政治地理理论建构方面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在不远的将来,“历史政治地理学”有望取代传统的历代疆域与政区研究。

    历史城市地理是历史地理学中最为成熟的一个分支。马正林阐述了城市历史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认为作为历史地理学一个活跃分支的城市地理学,其研究对象是具有地理实体的城市,所谓地理实体就是指整个城市的地理基础、地理特征和地理价值;其研究任务就是要揭示地理条件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和规律性,为当前的城市规划、建设服务(42)。李孝聪认为,城市史和历史城市地理学的研究不能总局限于单一城市的描述,应从历代区域中心城市入手,阐明区域城市体系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同时,加强历史城市地域结构和文化分异的对比研究,将是多学科方法的引入和开展中、外城市比较研究的一条途径(43)。严艳等探讨了历史城市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及其研究内容(44)。

    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农业是先民的主要生产部门,所以历史农业地理研究应该是所有历史地理研究中最为主要的领域,可惜目前重视程度不够。最近20年来,在史念海倡导之下,这一领域取得了很大成绩,已出版专著十余部。王社教探讨了历史农业地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认为它是研究历史时期农业生产诸要素的地域分布及其相互间作用、变化、发展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口的增减和垦田的盈缩、农作物的构成及其分布、农业生产的区域差异、规律的总结等方面;可划分为区域性历史农业地理、专题性历史农业地理和历史农业地理学理论等多种类型和层次(45)。王社教《关于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研究的几点思考》(46) 分析了现有的巨大成绩和在内容、理论、水平三方面的不足,指出了今后应加强对农林牧副渔各业的综合整体研究、积极开展对西部内陆地区的研究等四个努力方向。同样,李令福认为,历史农业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中历史经济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历史时期农业生产布局及其结构的演变发展过程与规律,具有鲜明的区域差异、时展与结构综合的特性,“时间”、“空间”、“部门”构成了历史农业地理学的三大要素(47)。萧正洪系史念海高足,其专著《环境与技术选择——清代中国西部地区农业技术地理研究》一书的出版,被认为“标志着历史农业地理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和成熟”。

    历史文化地理是新兴领域,近年的成果很多,但对于其理论探讨稍显不足。雍际春《论历史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科学内容及其任务》一文(49),论述了历史文化地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指出历史文化地理学研究的科学内容主要包括历史时期文化的源地、文化传播、文化区域、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以及文化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并同时提出了六大研究任务。毛曦对历史文化地理学的学科界定、学科属性、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50)。“历史宗教地理学”是介永强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历史宗教地理学是历史文化地理学的分支学科,是研究历史时期宗教形成、传播和发展的区域性特征及其分布变迁规律的一门学科,它包括理论、部门、区域三大部分,研究内容主要有历史时期宗教源地的形成、宗教传播的途径、宗教景观的分布、宗教的区域性特征以及历史时期地理环境与宗教发展的相互关系等,除历史学、地理学方法之外还需要借鉴民族学、文化学、考古学等成果和方法。

中国的古典文学发达,胡阿祥提出了“文学地理”新观念,并对于如何运用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来探讨历史时期文学现象的地理分布、组合及变迁,揭示文学与地域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构想(52)。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故历史民族地理研究十分活跃。黄盛璋、孙进己、刘锡畴曾就历史民族地理学的有关理论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53)。李并成在《西北民族历史地理研究刍议》(54) 一文中将其归纳为,历史民族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历史时期不同地域上的民族及其民族群体的起源、发展、迁徙、演变的历史过程及这一过程和地理环境的关系,并倡议展开西北历史民族地理研究,包括民族分布地域、活动范围的进一步研究、民族迁徙路线的研究、民族城邑聚落的研究、民族古地名研究、民族农牧业土地开发及其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研究等五个方面。提出这些认识,必将促进从地理角度研究有关民族问题。

    龚胜生提出了创建历史医学地理学的设想(55)。他认为,历史医学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疾病、健康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分布变迁规律的新兴学科。这门学科不仅对地理学、历史学、灾害学等学科理论体系完善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地方病防治、人口优生优育、中药资源开发与保护、环境变化、健康预警等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其主要研究领域有历史疾病地理、历史健康地理、历史药物地理、历史灾害医学地理、历史医学地理学史、历史医学文化地理、历史环境医学地理、历史军事医学地理等。研究方法主要有历史文献分析、野外实地考察、医学地理制图等。他还对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的疾病地理思想和健康地理思想作了深入探讨(56)。

    历史社会地理是历史地理学的一个新兴分支,王振忠倡议最早,他的《社会史研究与历史社会地理》阐述了历史社会地理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认为它的研究内容是历史时期各地人群的形成、分布及其变迁,研究地理因素对社会现象的影响,社会风尚的区域特征等,力图汲取社会史、文化史及人类学研究的相关成果,对各地人群、社会现象及社会风尚等诸多方面作地理的透视。主要内容包括:1、 历史时期社区的地理研究,研究不同自然地理背景下,经过历史传承积淀而形成的社会文化及其在异地的扩散和传播。2、历史时期社会现象的地理研究,它包括“区域人群”、风俗地理和社会变迁,以及从事历史社会地理研究的基本史料的发掘和利用等(57)。吴宏岐等撰文《历史社会地理学的若干理论问题》(58) 认为,历史社会地理学来源于历史学、地理学和社会学,即是历史地理学一个带有部门性的综合性分支学科,也是社会地理学一个带时序性的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的社会,包括各种社会集团的区域分布、形成过程、空间结构、行为特征、心理差别、社会问题及时空演变系统,研究内容为历史时期的社区研究、不同区域人群兴衰的地理背景、不同区域人群的空间结构及时空演变规律、不同区域人群的社会行为和历史时期社会问题的空间研究。

    关于历史科技地理,赵海军《论历史科技地理》(59) 在深入分析我国辉煌科技史基础上,阐明了进行历史科技地理研究的必要性,初步构建了历史科技地理学科的轮廓。

    现代地理学发展趋势之一是展开区域研究,历史地理学也莫能外。1998年在沈阳召开的历史地理学术会议,主题就是历史区域地理。在历史区域地理学理论上,韩光辉、朱士光、邓辉、侯甬坚、鲁西奇均有建树(60)。侯甬坚探讨了华夏民族在先秦等时代业已形成的划分不同地带的区域观点,以及一整套原则(61)。鲁西奇继发表《论历史地理研究中的区域问题》后,又发表了续篇《再论历史地理研究中的区域问题》(62),深入阐述了建立连续的区域历史地理剖面是历史区域地理研究的重要思路。

    除了上述以外,还有学者呼吁建立其他的学科分支如历史边疆地理、历史灾害地理等(63),因无公开,在此姑妄一提。

   

五、结语

第8篇:历史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近代化史观;历史复习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16-084-1

一、文明史观在高三历史复习中的运用

在新的史学观点中,对高中历史课程体系影响最大的是文明史观,必修课历史(Ⅰ)(Ⅱ)(Ⅲ),实际是分别讲述政治文明史、物质文明史和精神文明史。而选修课的六个模块主要是文明史某些内容的深化和展开。这样就决定了文明史必然成为高考历史的首选内容。在对历年高考的历史试题作了深入的分析后,笔者得出如下结论:走进文明史已成为历史试题的新走向。因此,在教学中要运用文明史观指导高三历史复习。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它们分别标志一定社会在政治活动和政治生活、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这三个方面的进步程度。物质文明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起点,它对政治、思想等其他活动具有决定作用,其他活动都为之服务;政治文明在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它与国家政权直接相连,决定着物质文明的发展方向和精神文明的性质;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人类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在复习时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采集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这部分知识既可以与中国古代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以及世界近现代的第一、二、三次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贡献相联系,又可以与同时期政治文明历程中的宗法分封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与世界格局的变化相联系,还可以与文化发展历程中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西方的人文精神相联系。这样整体构建,分段贯通,达到知识的有机融合。

二、全球史观在高三历史复习中的运用

全球史观(亦称整体史观),是随着人类社会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随着对“西欧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的批判不断深入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历史观。强调把人类历史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从全球文明的角度出发,以“文明”(或“社会”)作为历史研究的单位,来考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在高三历史复习课中要指导学生运用全球史观把握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首先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基本完成。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根据全球史观,我们可以将世界历史重新整合为以下几个阶段:

(1)从远古到15、16世纪。此时各地区各民族在彼此基本隔离的状态下分散发展。

(2)从15、16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3)从20世纪初到现在。

三、近代化史观在高三历史复习中的运用

近代化(亦称现代化)就是指人类从农业文明或游牧文明逐渐过渡到工业文明。近代化首先从西欧开始,随之通过殖民化扩散到美洲、澳洲、亚洲和非洲广大地区。所以近代化在历史上又被称之为欧化、西化或工业化。近代化不仅仅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或工艺技术的进步,它是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变迁过程中文明结构的重新塑造,一般而言,近代化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等。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化进程是其核心。

运用近代化史观来指导高三历史复习可以为我们认识近现代史提供全新的视角。在此,笔者以近现代史上大国崛起为例来说明:

教师可将教材中英国工业革命、苏联的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中国的改革开放、美国的罗斯福新政集中整合在一起,比较看看各国崛起方式的异同,这中间有三种模式,即英国的自由资本主义,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以及中、美将市场和计划结合的模式,从中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各国崛起的模式各不相同,但是不同模式是可以相互借鉴的,制度创新才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之所在,实事求是是人类社会的普遍法则。

教师还可以按经济层面单独整合:将必修二“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迁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这一单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单元联系起来,谈谈中国工业化的经验与教训,为什么近代民族工业会曲折,为什么新中国能够建立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工业体系,得出结论:工业化的前提的民族独立,资产阶级走了一条先富强后独立的道路,所以注定失败,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则把握了问题的症结所在,走先独立后富强的道路,最终领导我们走上了正确的工业化道路。在此基础之上联系苏联(俄)的工业化道路:从新经济政策到斯大林模式,苏联的工业化不同于其他国家,在这一模式的影响下中国开始了“一五”计划。改革开放后中国走出了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国力日渐富强,而苏联的改革却日益走近死胡同,教师在总结基础上同样可以得出这一结论。

[参考文献]

[1]刘文涛.中学世界史教材改革应从史学现象的更新入手.历史教学,2003(08).

第9篇:历史结业论文范文

一、认识新史观,整合教材

长期以来我们以革命史观解释历史,过于强调阶级斗争,对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注意不够。文明史观不同于革命史观的视角,它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来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就是我们常说的现代化。文明史观具有宏观性,着眼于人类的整个发展过程,而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主要着眼于近现代史,强调的是1500年以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和工业文明向全球扩散的历史,是文明史范式的一个特定阶段。除此之外,社会史观、生态史观也是学术界流行的观点。

新课程下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必修课程基本上采用了文明史观的视角,从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三方面组织专题,其中近现代史内容主要体现了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史观的理论框架和评价体系。不过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这种模块专题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初、高中教材重复的问题,但也破坏了学科知识的整体性。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构建起合理的学科体系已成为一线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依据课程标准,以新史观为思维工具,重新整合教材。

如把现代经济专题的内容整合:工业革命以后,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世界体系最终形成。20世纪初社会转型的不适应,引发了世界性的社会动荡。现代世界正是在这种动荡中实现了适应性的调整。苏俄(联)所开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始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变革是现代化突破性进展的两大表现。二战以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和殖民体系的瓦解,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得以扩展和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以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是其突出的表现。

二、渗透新史观,巧设问题

在中学历史教学尤其是高三历史复习中,我们要充分运用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等统领教学,巧设问题,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如在复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时,可以联系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提问:“中国近代民主政治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何区别?”理解这是一个由人治到法治、由专制到民主的过程,是政治文明发展的表现,也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联系刚学过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提问:“中国近代民主政治是向谁学习的?”启发学生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的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在民的思想,理解近代民主是西化的产物。接着继续提问:“西方近代的在民思想、议会制度等形式是从哪里学来的?”学生很快就能联想到雅典的民主政治这一块,这样就可以乘势复习雅典民主的特点、对后世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雅典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摇篮。又如复习“近代中国维护国家的斗争”的内容时,可先提问:“中国为什么会被侵略?列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为什么能侵略中国?”然后出示一张表格,要求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综合等方面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以英国为代表)进行对比,重新构建知识结构,从横向和纵向进行比较,使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全球史观。

三、活用新史观,重释历史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看问题的能力,新史观就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如对中国近代设立通商口岸的阐释:从现代化史观看,它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近代城市的崛起。从全球史观看,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明史观看,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地方。从社会史观看,它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也产生了相应的社会问题。

又如评价孙中山:在革命史观引领下,根据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可得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的结论。在现代化史观引领下,根据孙中山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等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可得出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的结论。在社会史观的引领下,凭借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剪发辫、改称呼等社会改革措施,可得出孙中山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的结论。在全球史观的引领下,根据辛亥革命在世界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孙中山从事的国际性活动,可得出孙中山是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的结论。

四、关注新史观,研究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