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思想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思想教育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思想教育心得体会

第1篇:思想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魏书生的教育思想,使我感触很深,启发很大,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一、学习魏书生的精神

    魏书生不是一般的教育家,他立志献身教育事业,有一种忘我精神,他想着全体学生,要把所有的学生教好才甘心。有一个学生没有教好心里也不安。他把学生看得比自己重要,自己可以忍受生活上的种种不便,种种困难,目的是把这些学生一个一个地教育成才。这是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也可以说是宗教家的精神:就是牺牲自己,拯救别人。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二、了解魏书生的思想

     魏书生的思想是真真切切地从引导学生怎样做人开始。他主张人们之间的基本关系应该是互助的关系,而不是互斗的关系,因而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与人为善的,互相谅解的。在遇到矛盾、解决具体问题时,则应坚持“正面引导,搞心理穿透”,而不搞“互相碰撞”。每个人对自己应本着“宁让别人负我,不可我负别人”的精神,坚持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这样,人就可以以活得轻松一些,人际关系也就会更协调。

    他本着教学是教师为学生服务,切实从实际出发,坚持民主的、商量的办法,针对学生实际,通过训练过程,达到三个方面的开发,即知识、能力和智力的开发。

    他在教学实践中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助手,在他的班级里有多少名学生,就有多少名副班主任,每个学生都是助手而不是对手。久而久之,他就只有助手而没有对手,从而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他还主张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为发展长处而学”。在教学实践中,他主张“强化过程,淡化结果”,不是简单的搞分数控制。

    魏书生的这些教育思想都体现他的那些既具有规律性又是很规范化的具体措施中。在他所教的班级中,制定的法规就有30多项,语文教学中的34件事,都精心地按时间顺序做了周到的安排,在班级里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干”。

    三、研讨魏书生的教学风格

    魏书生站在时代的高度,探索科学规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魏书生把塑造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作为教学的基点,潜心钻研,着力摸索,从全面了解学生真正的思想入手,力求把人生观教育融汇在自己的教学中,渗透在听说读写训练中。

    魏书生充分发挥了语文学科“文以载道”的功能,抓了思想教育,同时又充分发挥了“文以载智”的功能,开发了学生智力,培养了学生观察力、分析力、理解力,带领学生在科学的海洋里遨游。他的教学过程真正体现了“文道”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魏书生抓了四个过程,即提高认识——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培养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他强调以法治语文教学,减少随意性。

    他建立了计划系统,按计划行事,使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将事、时、人三者落到实处。他归纳出与语文教学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不能放弃的事,制成具体规范化的措施,规定了做事的人,做事的时间,做事的方法。

    为了强化教学过程,魏书生又建立了五种检查、监督方式,并制定了具体检查时间、检查方法和奖惩措施。

    他很重视实践结果,又建立了反馈系统。他的教学过程体现了民主科学管理水平,他的教学实践体现了教育家的思想,改革家的魄力,思想家的气质。

    魏书生成功的经验是从实际出发,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他能用语文这一思想性很强的工具学科陶冶学生情操,能利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能

掌握规律实行首次慢动——逐渐加速——系统计划——控制时空的四步调控法,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他给学生开辟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在这里,他们的个性得到了解放,天赋得到了发挥,特长得到了培养。他们在自由舒畅的民主自学成人中,恢复了“人”的本来面貌。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自学给语文带来了一派蓬勃的气象。

    五、学习他伟大的人格

    崇高而无私的爱心,是魏书生身上熠熠闪光的灯塔。照亮了学生内心深处颓废、阴暗的角落。他有着海洋般宽广的胸怀,能容纳和理解学生所有的错误。因而,他从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公平、公正地善待每一个学生,从不偏私。对待学生的错误,从不体罚,而是让学生唱歌或做件好事来改正错误。在充满爱的教育中,真正体现出他在学生心目中伟大的地位。学生怎能不受到感动,不受到爱的熏陶呢?学生从内心深处信服、崇敬和爱戴他,所以,能够主动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在魏老师伟大人格魅力熏陶下,学生才能胸怀坦荡、光明磊落。才会敢于承认自己的所作所为,这足以说明,老师的典范作用及伟大人格的写照。

他爱自己的事业,更爱自己的学生,他用满腔的爱,来谱写着人生光辉灿烂的篇章。难怪有人会说:魏老师具有着“神”的思想品格!他当之无愧!

    六、学习他务实的品德,强壮的生命支柱

    教师的良好品德情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有很强的感召力。它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学生时代,还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教师要务实,把师德规范内化为自身内心信念,化作行为品质并时时处处以此支配自己的行动。只有给予学生爱,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

    人要全面的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要使自己顶天立地,有所发展,有所作为,必须建立自己强壮的生命支柱。学习、热爱、研究、享受都是生命的支柱。为师者只有达到厚积薄发,游刃有余的境界,才能应变不惊,胜任教师职业。面对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的挑战,面对多层次素质人才的呼唤,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教育科研能力。而惟一的途径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教师只有严谨治学,勤练基本功,方能精于教书而不失职!

    七、学习特指导学生创新

    每一个学生都有敏锐眼睛,他们好奇好探索,正因为有强烈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就像成人一样有了欲望创新也就从这开始了。但我们不能忽视学生正确认识,有不能忽视学生的个体发展。

    对于我们成人教师来说,我们的目的并不在于结果,在于过程就如一场足球比赛,并不觉得赢者就是代表胜利,而是过程。在这过程中,每一个学生是否对这场球赛重视,在踢时,每一个动作是否正确。这关键在于我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学生能在过程中畅流到自由与美丽和对运动的热爱。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问题,解决疑难,发展自身内在的能力,也就是他思想教育与成人教学相结合。使教学过程充满“活力”和“刺激”使学生能主动,活泼、愉快地进行教学活动,从而达到即传受知识,有开发智力。

    八、学习他养成少说多干的好习惯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德治教,身教重与言教是教师必须牢记在心,实践在身的,要少说多干、养成习惯。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作为自己学习的内容,教师要从言行到举止,处处带头做到最好,以利于潜移默化地感染、教育学生。

    魏书生从教仅23年,但其成就巨大,其名声家喻户晓,在教育界引起不小的反响。魏书生有何等神功?为什么条件极差,成绩十分一般的班级到其手中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在带有疑问的反复阅读、思索中我深深体会到:魏书生没有神功,有神力。他这种力就是教书育人的动力,让学生爱学习的向心力、凝聚力。

   正如魏书生所说的:“改变了自己,你觉得世界更可爱,水比昨天清,成人比昨日艳,天空看起来都比昨日更蓝。”就会营造了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空间。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是本职工作。从魏书生的育人篇中我体会到:魏书生注重的是教育教学的方法、步骤,强化的是能力识的运用。古人所说的:授之鱼,不如授之渔。使我更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教育责任。

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我的最大的体会是人要会“享受”。人生在世,要会享受生活,享受学习,享受工作,不能白来一遭。魏书生说,现在社会稳定,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只有怀着感恩的心,用“享受”的心态适应社会环境,才能避免无谓的心态,有一颗快乐的心,才能不把眼前的暂时的困难当回事。

九、学习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包容社会现实,把责任和奉献作为“享受”。

社会赞誉“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然而,教师却是清贫的。面对金钱与名利的诱惑,面对行业不正之风的侵蚀和社会偏见的压力,只有那些立下崇高志向的教师,才能不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甘守清贫、敬业爱岗,全心全意地为社会造就人才、贡献力量。老师要学会对待工作和生活的关系,“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不适当的说法。社会赞誉“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你要有清醒的认识。面对教育改革的考验,教师任重而道远,如果矢志不坚,又怎能无怨无悔、迎难而上呢?

十、学习他正确认识自己,解放自我,把职业当事业。

教师的良好品德情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有很强的感召力。它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学生时代,还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教师要务实,把师德规范内化为自身内心信念,化作行为品质并时时处处以此支配自己的行动。只有给予学生爱,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

教师一个重要的劳动成果是收获真挚的感情。人是有感情的,特别是学生时代培养的感情尤为真挚。师生的心与心之间的呼应就象人们在群山之中得到的回声一样,教师对着学生心灵的高山呼唤:“我尊重你,理解你,关怀你……”学生也会在心灵深处回应:“我尊重你,理解你,关怀你……”

十一、教师要有强壮的生命支柱,善于学习,精于教书。

第2篇:思想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从人的餐饮习惯上说,南方人请客吃饭是先上汤,有利于减肥,北方人觉得不习惯,觉得先上汤不好看,谁要先上汤,还会被人耻笑。结果是南方人苗条的多,北方人肥胖的多。由于南北饮食文化的交流,使北方人的健康观念发生了改变,北方人也在逐步改变着自己,也在学着南方人健康的饮食习惯。

从东西方人请客吃饭上说,西方人是以够吃为好,吃好不剩下为最佳。中国人是吃剩下为好,因为吃光了,觉得不丰盛,主家太小气。凡是请客吃饭的,大多是桌子上的菜剩很多,这样主家觉得脸上有光。目前东西文化文化交流,人们的风俗习惯在逐渐改变,先进的理念和风俗习惯被人们逐渐所接受,改变着人们的传统习惯。

从人的穿衣上说, 刚开放时,女人烫发染发、穿露胸、穿高跟鞋被视为异类,被耻笑。可现在多数女人都烫发染发了,穿高跟鞋了,女人露的越来越多了。这是审美观发生了变化,是社会的进步。

从教育子女上说,国外的孩子跌倒了是让自己起来,我们中国则是大人把孩子扶起来,还要怨地面不平。国外的教育方式使孩子知道承担责任,学会自立,中国的教育方式是让孩子逃避责任,学会依赖。国人至今不能改变,还振振有词的说,这是对孩子的关爱。还有国外的教育对孩子表扬的多,国内则是批评的多,是因为怕表扬多了孩子骄傲,恰好是国外培养出来的孩子有自信,表现欲强,而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比较没主见,内向的多。近几年中国人也在开始反思觉醒,也在学习外国人的教育 方法了。

从社会的进步上说,地心说统治了几世纪,哥白尼为了证明日心说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真理终久是挡不住的,还是被世人接受了。

从中国改革开放上说,中国的改革开放总是有人说三道四,特别是刚开始的阶段,说社会主义变色了,走资本主义道路了等等。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大胆实践,三十年的成就充分证明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是正确的,中国有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人们感受到了开放的优越性,得到了开放的利益,也就很少再说三道四了。当初为了推行开放政策,中央在解放思想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邓小平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论断,还发表了南巡讲话,为思想解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由以上所举例子,小到日常生活,中到科学进步,大到社会变改,都必须伴随着人的观念和习惯的改变,也就是说,每一次创新,都要伴随着一次思想解放。没有新理念,新思想的宣传,就不能让人们接受新事物。即没有思想的解放,就不可能进行创新,只有大多数的人们思想解放了,先进的理念被接受了,新生的事物才能有生存发展的基础,创新才能成功。

教育的发展需要创新,教育创新需要解放思想。我们需要对我们的教育进行反思,反思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育质量。我们用教育的定义和马克思,、邓小平及新时期党对教育的要求来回答这个问题。

关于教育的定义有多种,总的说来,教育的本质属性,即教育是一种影响,一种积极的影响,一种对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及自身的积极的影响。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即教会其自我反思自我管理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个性自由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灵魂。他认为:“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发展的统一”

第3篇:思想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魏书生的教育思想,使我感触很深,启发很大,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一、学习魏书生的精神

魏书生不是一般的教育家,他立志献身教育事业,有一种忘我精神,他想着全体学生,要把所有的学生教好才甘心。有一个学生没有教好心里也不安。他把学生看得比自己重要,自己可以忍受生活上的种种不便,种种困难,目的是把这些学生一个一个地教育成才。这是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也可以说是宗教家的精神:就是牺牲自己,拯救别人。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二、了解魏书生的思想

魏书生的思想是真真切切地从引导学生怎样做人开始。他主张人们之间的基本关系应该是互助的关系,而不是互斗的关系,因而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与人为善的,互相谅解的。在遇到矛盾、解决具体问题时,则应坚持“正面引导,搞心理穿透”,而不搞“互相碰撞”。每个人对自己应本着“宁让别人负我,不可我负别人”的精神,坚持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这样,人就可以以活得轻松一些,人际关系也就会更协调。

他本着教学是教师为学生服务,切实从实际出发,坚持民主的、商量的办法,针对学生实际,通过训练过程,达到三个方面的开发,即知识、能力和智力的开发。

他在教学实践中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助手,在他的班级里有多少名学生,就有多少名副班主任,每个学生都是助手而不是对手。久而久之,他就只有助手而没有对手,从而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他还主张发展学生个性,让学生“为发展长处而学”。在教学实践中,他主张“强化过程,淡化结果”,不是简单的搞分数控制。

魏书生的这些教育思想都体现他的那些既具有规律性又是很规范化的具体措施中。在他所教的班级中,制定的法规就有30多项,语文教学中的34件事,都精心地按时间顺序做了周到的安排,在班级里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干”。

三、研讨魏书生的教学风格

魏书生站在时代的高度,探索科学规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魏书生把塑造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作为教学的基点,潜心钻研,着力摸索,从全面了解学生真正的思想入手,力求把人生观教育融汇在自己的教学中,渗透在听说读写训练中。

魏书生充分发挥了语文学科“文以载道”的功能,抓了思想教育,同时又充分发挥了“文以载智”的功能,开发了学生智力,培养了学生观察力、分析力、理解力,带领学生在科学的海洋里遨游。他的教学过程真正体现了“文道”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魏书生抓了四个过程,即提高认识——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培养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他强调以法治语文教学,减少随意性。

他建立了计划系统,按计划行事,使学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将事、时、人三者落到实处。他归纳出与语文教学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不能放弃的事,制成具体规范化的措施,规定了做事的人,做事的时间,做事的方法。

为了强化教学过程,魏书生又建立了五种检查、监督方式,并制定了具体检查时间、检查方法和奖惩措施。

他很重视实践结果,又建立了反馈系统。他的教学过程体现了民主科学管理水平,他的教学实践体现了教育家的思想,改革家的魄力,思想家的气质。

魏书生成功的经验是从实际出发,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他能用语文这一思想性很强的工具学科陶冶学生情操,能利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能掌握规律实行首次慢动——逐渐加速——系统计划——控制时空的四步调控法,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他给学生开辟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在这里,他们的个性得到了解放,天赋得到了发挥,特长得到了培养。他们在自由舒畅的民主自学环境中,恢复了“人”的本来面貌。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自学给语文带来了一派蓬勃的气象。

第4篇:思想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纪检监察干部思想纪律作风教育活动心得体会

自参加县纪检监察干部思想纪律作风教育活动以来,我积极认真,努力学习,锐意进取,多向领导、同事和前辈们学习好的经验,好的做法,提高了自身政治理论水平,转变了思想作风,增强了工作、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学习教育活动,主要有以下心得体会。

一、认真学习,增强素质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基础。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纪检监察工作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肩负的担子和担负的使命更重了。要成为合格的纪检监察干部,就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必须做到勤学苦练,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懂全局、精本行;二是必须做到对纪检监察工作专一、专心,通过不断地学习钻研纪检监察基础理论、业务知识、技能技巧,学习相关的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现代科学技术等,不断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巧,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必须做到在工作实践中日积月累地勤学,脚踏实地地苦干,培养敏锐的洞察力、正确的判断力、敏捷的应变力,真正成为纪检监察工作的行家里手。

二、志向坚定,忠于职守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基本要求。

纪检监察工作者身负重托,职责神圣、任务光荣。为完成这一光荣任务,就必须志向坚定,忠于职守,力求做到以下四点:一是要做到不辱使命,有所作为,增强矢志为民的信念,锻炼百折不挠的意志,身怀志向高远的追求,知职图进,知责思为,用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二是要做到从严要求、工作严谨、执纪严格、执法严肃,严查违法乱纪案件;三是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审视问题,做到察事早、定位准、主见明、运筹帷幄、把握态势,不失时机,并从战略上观察,提出并解决问题,及时有效地对待每一项工作;四是要有全局意识,一切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积极开展工作,自觉地服务于发展,把促进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修身守德,自律自强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保障。

纪检监察干部是执法执纪者,要成为合格的纪检监察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躬身实践,着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和从政能力,增强执法执纪的号召力和感召力。要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胸襟坦荡,气节刚正,为人处事光明磊落,堂堂正正,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刚正不阿、秉公办理,面对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疾恶如仇,敢于斗争。在工作中讲究工作方法和工作艺术,做到谦虚谨慎,摆正位置,对同志和蔼可亲,以心近人、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做到可亲可信可敬可爱。在生活中艰苦奋斗,一尘不染,甘于清苦。在面对困难时百折不挠,开拓进取。

四、扎实工作,勇于创新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关键。

第5篇:思想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作为一名基层派出所的所长,我认为在抓政治思想工作时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完善各项制度把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1、要充分发挥政治思想工作的作用,克服少数人头脑中存在的:“政治思想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错误思想,要注重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把政治思想工作任务具体、责任到人。要力戒空谈真抓实干,坚持在任何情况下“以人为本”和“思想先行”,加强基层公安派出所政治思想工作不放松。要结合公安民警的思想状况确定政治思想工作的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工作规划,结合当前公安工作任务去做好政治思想工作。要使政治思想工作在基层公安派出所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为民警的自觉行动,需要政治思想工作去宣传、引导。然而由于人们社会地位、政治素质、知识修养、觉悟程度的差异,这就需要辅之以相应的纪律和规章制度,以确保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新时期公安工作任务得以贯彻执行。为此,一是必须下力气研究和建立适应新时期公安工作任务的政治工作机制,完善公安政治思想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使政治思想工作由軟变硬,做到有章可循。二是把公安工作的年度目标当作政治工作的总目标,制定出完成和实现公安工作目标的思想工作具体保证措施和工作制度,两个目标密不可分,缺一不可。三是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保障政治思想工作的顺利进行,防止因个别领导的好恶,使基层公安派出所政治思想工作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四是赋予政治工作者一定的人、财、物权,使他们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强基层公安派出所政治思想工作的实效性,也可使政治思想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和改进,完成好维护社会治安的重任,使人民满意,社会稳定。

2、发挥党支部在基层公安派出所工作中的核心作用。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它是一个单位的核心和战斗堡垒,要在基层公安派出所政治思想工作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每个支部成员和党小组长应当在自己工作的范围内成为政治思想工作的骨干。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具备蜡烛的品质,发挥蜡烛的作用,即:点燃自己照亮别人,既要高标准地要求自己又要做周围群众的思想工作。基层党支部要把政治工作结合业务工作一道来做,把政治思想工作与公安业务工作融为一体,形成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各基层领导齐抓共管的局面,彻底改变政治思想工作与公安业务工作“两层皮”的不合理现状,使政治思想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和改进,也使党支部的核心作用更加突出。

二、做好基层公安派出所政治思想工作的一般措施

第6篇:思想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一、读《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心得体会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对我们党百年来的理论探索史作了集中反映,系统回顾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入总结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理论成果、积累的宝贵经验、铸就的伟大精神,深刻阐明我们党为中华民族作出的伟大贡献,是全党全社会深入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权威教材。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中收集的40篇的讲话,涉及了很多理论知识,部分讲话过去我学习过,但这次读起来感觉还是不一样。我思考至少有两条原因,一是理论既是用来指导实践的,又是接受实践检验的。当我们伴随着党的以来的丰富实践走过来时,当我们一步步探索解决新问题新矛盾时,当实践证明了理论的正确时,我们的思想就会成熟很多,理解当然也会深刻很多。二是理论是贯通的,是在继承中发展的。当读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大会、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精准阐述,这“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感悟也会真切得多。

《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一书中多次出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论断,为什么反复强调这个问题?通过这次学习,我对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是随着时间推移而自然不吃下去的,共产党员的党性也不是随着党龄增长和职务提升而自然提高的。初心不会自然保质保鲜,稍不注意就可能蒙尘褪色。我们查处的那些留置对象,之所以会跌入违纪违法的陷阱,从根本上上讲就是把初心和使命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是一阵子的事情,而是一辈子的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化无处不在,我们每个党员都要在思想政治上不断检视,自我剖析,不断叩问初心、守护初心,不断坚守使命、担当使命,始终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只有筑牢理想信念之魂,才能经受得住各种考验。

贯穿《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全书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经验和历史智慧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在本书中强调,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回顾历史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而是为了总结经验、砥砺信仰、淬炼灵魂,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在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无私奉献的先进模范,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城墙,为我们立党兴党提供了丰厚滋养。有句老话说得好,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我们一定要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新中国是怎么建立起来的。

学好党史,把我们党在苦难辉煌中铸就的伟大精神当作时刻不能忘的立身之本,不断从党的奋斗历史中吸收养分,传承红色基因,搞清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逻辑,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进而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归纳通读本书的学习收获,可以概括为几句话:要从党史中汲取历史经验,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自我剖析个人存在的问题

1.存在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思想。具体表现:仅限于自己守纪律,讲规矩就行,对领导同事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方面关注较少。

2.工作方法简单,想事谋事能力有待加强。具体表现:有时候思想保守,拘泥于现状,淡化了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存在应付式工作。

3.性子急躁,耐心不好。具体表现:完成的工作没有仔细检查就上报,审查调查中遇到挫折轻易放弃。

4.对工作的创新意识不够,专业知识较弱,存在不犯错的思想偏差。具体表现:工作缺少钻研精神和创新意识,认为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可以满足现在的工作需要;有时候存在畏难情绪,专业知识特别是办理职务犯罪相关法律知识不够精,缺少开拓拼搏劲头。

5.工作魄力不够。具体表现:凡事亲力亲为,不善于调动其他同事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工作冲劲不够,安于现状。

三、下一步改进措施

1.在政治上求“强”。深入学习和自觉践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自觉同中央看齐定向、对标对表,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第7篇:思想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是提高素质、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也是做好工作、干好事业的重要基础。强调“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加强学习的紧迫感,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要重视学习,坚持学习,终身学习。要始终保持一种知识恐慌、本领恐慌、业务恐慌的紧迫感,自觉把学习作为一种态度、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境界,孜孜以求,苦学不倦,争做学习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学习中拓宽视野、提升能力、增强本领,要把学习作为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把学习变成一生的习惯。新形势、新时期,时代在前进,新知识不断涌现,新问题层出不穷,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点,通过本次学习深刻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在接下来的的工作中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形式,丰富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进一步推进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学习是增强党性、改进作风的途径

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名识,非学无以立德。学习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一种修养,又是一种责任,也是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改进思想作风、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加强学习是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是理论上成熟、政治上成熟的基础。要学以立德,通过深入学习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弄清楚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对提升学习教育成效、增强继往开来的勇气和力量。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关乎到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国家、民族的未来走向。作为学生的启明星和引路人,做好高校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道德品质的培养非常重要。通过学习努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成为新时期合格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第8篇:思想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核心价值观;阐释力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75-02

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探究作为政治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存在的合法性及其作用的发挥有着重要作用。学术界对于这个问题已争论了很长一段时间,到目前还未取得令人信服的结论。目前重要的是,对于在学术界中争议较大的理论观点的优缺点进行分析,以确定思路并达成共识。并且,本文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也进行了新的总结。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是核心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指的是个体对于周边环境中的客观事物的意义在总体上的评价。价值观既体现为价值追求与价值取向,最终统一为价值目标,又体现为价值准则与价值尺度,最终统一为价值规范与判断。而核心价值观指的是价值观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价值观的整体。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文化的中心内容,并扎根于整个社会的内在。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基本标准和规范,引导整体社会成员进行价值选择、认知以及价值判断。它符合社会中最核心的价值追求,体现了整体社会中的主流价值[1]。

价值观教育包含了核心价值观教育,但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向性更具体,更具有实践性。对于核心价值观的性质来说,一个社会的主要性质一定会表现在其核心价值观当中。核心价值观还是一个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的精神物质关系在理论上最集中的体现,所以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向性应更加具体,它需要跟社会性质相符,对是非准则有确定的评判体现,以促进接受教育的个体的价值观跟社会核心价值观保持高度的一致。对于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来说,核心价值观中包含了道德价值观、生命价值观、政治价值观与人生价值观等等这些占据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其中表现了整体社会对于价值取向与价值追求等领域最根本,最基础的要求。对于核心价值观的目标来说,它不但对于受教育的个体应拥有怎样的价值观,更对于受教育的个体给予指引,告诉他们该如何去做,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培育出主动追求核心价值观并进行实践的个体,以达到使受教育的个体对于其物质、精神世界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形式与社会活动的本质即是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具有为社会服务并保持社会稳定的价值,也可以满足个体对于生存发展的需求,具有帮助个人进行全面发展的价值。这两种价值可以有机结合,有着密切的关系。相较之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的是根本性的目的性价值。思政教育以个人为出发点,以个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思政教育为社会进行服务价值是在教育的进程之中体现的。综上所述,思政教育是一种培育人、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的活动。

二是思想。相较于其他形式的教育方式,思政教育在教育工作中所蕴含的一定是社会的主流思想,对于人的“思想”的塑造、构建是其工作的重点。思政教育的工作任务即是把整体社会对于个体需要具有的思想品德转变成为受教育的个体的思维模式,并帮助受教育的个体养成与整体社会对于个人所要求的品德相符的个人道德体系。一个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即是占据统治地位的物质生产关系在理论、观念上的集中体现,而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工作中所蕴含的思想具备历史性,并在其中带着一定的价值取向。思政教育恰恰是以价值引导的方式,更为精确的说法是,以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树立以及培养的方式,来促进收教育的对象形成正确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价值认知以及价值判断,从而达到实现将整体社会对于个体需要具有的思想转变成为受教育的对象的知行合一的目的[2]。

三是政治。在现代社会中,国家与阶级的概念必然存在,这就使得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中一定包含了“政治”的因素,并且会以特定的思想道德上的要求表现出来。思政教育的目标、方向与国家、社会的整体发展方向是相吻合的,思政教育的工作任务与工作重点与国家、社会的要求也是一致的。“政治”的因素使得思政教育在精神生产的活动中规定了自身的范围,并且跟其他精神生产的活动有所区别。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必须以对应的思想品德与行为模式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把“思想品德”作为出发,通常以对于个体的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以及政治观等等方面进行引导、树立以及培养的方式,调和个体价值观与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从而促使个体得到全面的发展。

核心价值观教育即是将以上三点有机地结合统一起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归属与自身定位的集中而具体的体现。它不仅可以涵盖人类社会中出现过的所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从而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从其余的精神生产、社会实践等活动中进行区分,又可以将处于不同年代的各个政党以及不同的国家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分类、区分。这表达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中所蕴含的一般性与特殊性,并且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是其所当是,非其所当非的基础。

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核心价值观教育具备有力的阐释力

第一,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毫无疑问这是一种现代话语的表述方式,它用于解释现当代世界各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自然合适的。然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念可以指引我们重新理解历史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对于我们如何认识理解未来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着重要作用。一个理论、观点的提出,继而被广泛地认可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与过程。虽然在过去的历史当中并没有明确出现类似“核心价值观”“价值观”的概念,但在古代的社会中,却存在着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活动这一客观事实。具体的分析,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并不会是毫无征兆的突然浮现出来的。核心价值观既然是人们的认识发展带来的结果,那么它的产生与确认必然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与过程。在人类以往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核心价值观教育已然存在了许久。它并非是社会主义社会独有的,也并非是新中国所特有的,而是在人类历史中的各种阶级社会的一切发展阶段中所普遍存在的,并在不同形态的国家、社会都客观存在。当然,在不同的国家、社会以及历史阶段中,核心价值观不会完全相同,而对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应用,包括具体内容与方式方法等也均有所不同。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念有利于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渊源进行阐释。从思想政治教育开始进行实践活动的初始,它承担着传播、教授核心价值观的责任,起源于社会需要对于教育对象进行核心价值观教育。以现代的观点回顾过去,人类历史中早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突显出来的都是其工具性的一面。当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无视了受教育的个体的需求,把整个社会的要求强行置于个体的需求之上,使得社会与个体间的矛盾愈发突显,存在着极大的缺陷。然而,并不可以就此将当时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的成分一并忽视。在当时的客观环境下之所以会产生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于个体实现社会化的需要。单独的人是无法离开社会大环境而独立存在的。在一定的社会中的社会成员为得到用以生存、发展的空间、资源以及各种权利等等,就必须接受相应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并遵守一定的价值规范以及价值准则,使得自我的价值观与整体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相协调。在这个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助于促进个体实现社会化。

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核心价值观教育具备有效的现实性

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不仅具备有效的现实性,又具备鲜明的时代性。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有助于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有利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确定为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点任务,从而得以坚定地朝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前进,为受教育的对象给予指引,帮助他们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并可以做到主动遵循社会价值准则,坚持正确的价值追求,确定高尚的价值取向,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工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的最集中表现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5]。

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有助于加快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进度。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维持社会稳定、调和社会与个人的矛盾等工具性的功能。然而若是把关注的重心仅限于工具性的价值,就会忘记它的人文性的价值,并无视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受教育的个体在成长中的重要意义,最终仅仅成为一种严格生硬的工具。在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重视个体的价值观的多元性。其并非需要将一条条规范与准则转变为死板的教案,然后以外在的强制方式进行教化。思想政治教育与每个人的真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以持续不断地发现受教育的对象自身的潜能与需要,从而内化核心价值观。

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并非是毫无缘由。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仅是对于前人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的传承,还是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的一种表述方式与确认。这种表述方式既与新时代的发展需要相吻合,也满足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需求。

参考文献:

第9篇:思想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思政教育 教育观念 有效策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F270;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3-045-03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占有重要地位,而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提升,创造能力的提高,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等等都依赖于社会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引导,因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领会国家下发的各类教育文件的深刻内涵,并将其落实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然而,从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备了良好的条件基础,增强了大学生对国家的归属感与荣誉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各种机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抨击,抹黑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绩。这种思想是极为可怕的,如缺乏及时、有效的引导,将会影响到学生一生的发展。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尽管能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性,对现阶段所面临的任务有着清醒的认识,但是缺乏社会责任感,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缺乏团结合作精神,不懂得从集体利益出发,将自己置于一个狭小的圈子里;还有一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薄弱,一旦遇到问题,就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一些学生开始注重享乐,产生极大的物质欲;这些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甚至还有极少数大学生无法接受社会的考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无数事实充分说明,思想政治教育暴露的缺陷不容小觑,亟待得到国家有关教育政策的支持,因此,进行新一轮的教学改革,落实国家教育政策,逐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成为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艰巨的任务。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使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为了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国际地位,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决策,这同时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树立大国形象和国内复杂多变的形势为我国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必须对这种挑战保持清醒的认识,长远考虑,才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提供正确的道路和恰当的选择,才能为之注入动力。

1.教育与教学观念的转变。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我们可以得知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因此,必须对这一关系形成正确的认识,在保障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尊重学生个人发展要求,促进大学生价值的实现。另外,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许多学校片面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注重学生对思想教育理论知识的掌握,甚至将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标准,忽略了对大学生能力、个性的培养,一味的知识灌输只会使学生沦为学习的机器,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对大学生个性、能力培养相结合,才能达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2.教育环境的营造。对党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定信念出现了动摇,甚至有一些学生已经形成了功利、享乐的思想价值观念,学习上缺乏热情,生活上缺少斗志,享乐主义与拜金主义大行其道,这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是极为不利的。从家庭环境层面来看,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使家庭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提升,然而贫富差距过大,一些家庭经济十分拮据,容易造成家庭矛盾,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而另一部分家庭物质生活丰厚,大学生很难体会到生活的不易,对他们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再加上一些家庭父母离异、冷暴力、物欲横流等,这对学生的价值观都有着消极的影响。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学生很难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

3.教育热莸谋浠。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含了多个方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性继承与发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取向,这一系列指导思想都与我国的前途与命运息息相关。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与学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流,再加上西方思想的冲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能够使学生在多元文化价值观念中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考虑的问题。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经提出,党中央就对此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精神文明建设的丰富与实践,更是对党中央及人民价值观塑造的一次伟大理论创新。高校要充分响应党与国家的号召,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体系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这一方面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另一方面也是高校建设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内部改革需求。我国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基础,只有将其落实在具体实践中,转化为一种内部精神力量才能体现其理论价值。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提出以来,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并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断走向成熟与完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真正将其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体现了先进性与优越性。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文化思潮的引领者,他们接受了高等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必须在大学生的身上得以实现。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其为人民群众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日趋成熟,拥有完善的体系与发展机制,这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平台。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高校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着力发展的一个重点,这是高校实现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必经之路。市场经济体制下,国家间的经济、政治交流日益密切,这也使西方的文化思潮不断向我国涌入,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特点,价值观教育亟待加强。近年来,社会上涌起的一些落后的、腐朽的思想观念正冲击着主流价值观,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大学生所固有的思想产生强烈碰撞,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的认识仅局限于政治方面,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思想政治教育趋于制度化、神圣化,在大学生党员中的体现较为明显,而对于大多数普通学生来说,很少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意识比较淡薄,违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创新改革。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不仅包含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内涵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涵盖了政治建设方面的内容,能够为大学生提供鲜明的、正确的思想发展道路,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个体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3.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我国致力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而和谐校园的建设正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也是高校实现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目标。和谐校园的建设主要体现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和谐文化首先要能够反映出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大学生风采,体现对校园文化的深刻认识,这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能够潜移默化地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因此,学校要全面构建健康的校园环境,就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引领和谐校园文化的形成,提升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这同时也是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目标。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我们必须提出有效的措施改善局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大势所趋。因此,要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运用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探索科学的教育策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充分发挥,真正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1.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发展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大学生进行逐步引导,使他们能够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基本要求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关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于那些存在思想问题的学生,要循循善诱,用正确、合理的方法引导大学生思想的转变,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帮助他们改善其中不合理因素,加强引导,有序推进,使其人格发展得到进一步完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弘扬社会文化主旋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丰富多元,反映多种多样的社会事实,从大学生的生活现实出发,合理设置教学内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思潮。

2.理论实践教育融合发展。要使学生能够做到知行合一。学校要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可以在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参加“三下乡”活动或红色之旅,使学生能够深入基层,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要求。这一实践经历,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而且能够增强他们对社会、对我国现有国情的基本认识,进而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认识,提升思想政治素养。

3.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它能够潜移默化地改变人的思维倾向,引导人们走向正确的道路,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的载体。校园文化的建设不仅是高校办学特色、校风的体现,同时也是学校文化的一种展示,具有极强的渗透力与感染力。因此,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充分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相关内容,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观念的熏陶,树立正确的“三观”。在活动中感受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真正内涵与价值。而且,随着当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校园网络文化逐渐兴起,高校可以借助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知识,并通过一些特殊的实例加深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

4.注重辅导员引导作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高校班主任与辅导员的充分引导。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大学生除了接受课堂基本思想政治教育外,基本上很少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活动,当遇到一些问题时,也缺乏求助路径。而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引导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者,也是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重大作用的重要力量。因此,高校必须打造一支强有力的辅导员团队,加强对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有效组织辅导员学习专业知识的活动,从选聘到入职到培训,都要有严格的考核机制。健全入职管理体系,确保能够为学生指点迷津,解决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思想问题。

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就。在这样的形势下,一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全面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清醒的头脑面对挑战,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得到不同的发展,逐渐成为社会主义事业良好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发达而努力奋斗。

[基金项目:佳木斯大学2015年教育教学研究重大项目(编号:JYZW2015-11)、2016年高校W生工作研究“一般课题”(课题批准号:LX2016Y027)。]

参考文献:

[1] 李楠,李军,郝雪.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树立大学生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沈阳建筑大学学生思政工作为例[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4(2)

[2] 王丽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探析[J].教育观察旬刊,2015(12)

[3] 邝泉声,冯赵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视野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与实践[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4(19):69-69

[4] 马海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0(8):134-135

[5] 黄彦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学习党的十报告体会[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8):1-3

[6] 梅练.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界,2013(5):34

[7] 段瑞芳,李芳欣,杨洪瑞.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才智,2014(11)

[8] 黄乐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论析[J].北方文学旬刊,2014(12):51-51

[9] 娄洹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科技风,2014(23):263-263

[10] 吴迪.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4,35(6)

[11] 王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提高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路径探索[J].科技视界,2015(12):121-122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