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危机意识论文范文

危机意识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危机意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危机意识论文

第1篇:危机意识论文范文

禽畜及其产品来源广泛,规格不一。随着市场多元化的发展,市场上流通的禽畜及产品来源越来越广,有的屠户为赚取利益,偷宰病死的禽畜牟取暴利,这使得市场流通的少数肉类产品并没有经过屠宰前后卫生检疫。另外市场摊位上的临时检疫并不能全面检疫,很容易出现漏检,使得病害禽畜产品在市场上流通。并且即使检测出病害禽畜产品,售卖户也不配合进行产品销毁,阻碍卫生执法的进行,进而影响市场秩序。另外由于肉类来源不同,使得肉质规格不一致。

2解决方案

为了更好地进行兽医卫生检疫工作,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处理,从而保证人们肉类产品的健康食用,并且防控疫病的发生和发展。

(1)增强法律意识和执法力度

近年来,国家先后制订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办法》。这对农牧生产和销售部门有一个很好的监督作用,也能保证禽畜产品的经营者进行规范化操作。在这样的形势下,兽医卫生检疫部门需要有新的观念和执法理念,对防疫工作有更好的认识,在工作中抓住关键点,对防疫的监督管理工作进行严格把握,尽量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在防疫工作中要从防疫检验和管理三方面做好相应的工作,保证工作的有序进行。

(2)做好动物检疫防疫工作

为保证宰杀动物的质量,首先要做好动物的养殖检疫防疫工作,要根据动物检疫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格操作,在严格遵照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的指导下,尽可能避免一些具有传染性的疫病发生。在引种和养殖过程中,对有突发疫病发生的动物应该及时进行处理,处理好疫病源,并且立即向有关部门反映,对疫情进行科学化防控。这不仅需要兽医卫生检疫工作人员对畜禽及产品有相关知识掌握,还需要对动物养殖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做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将疫病监测和防控做到最佳的运营状态,进而从根源上保证流向市场的动物及产品质量。

(3)定点宰杀,集中检疫

市场经济下需要对动物进行集中屠宰,然后在产品运送出去以前,对肉类产品进行集中检疫,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屠宰场的选择可依据方便、合理的原则因地制宜,尽可能让各种性质的经营成分均归入规范化管理的程序,可以在地点的设置上进行广布点,避免完全的一条流水线工作,使得市场供应紧张。另外使用集中检疫,对其检测手段进行完善,尽可能运用现代的化验技术,高效全面地检测肉类产品。

(4)做好动物及产品的市场流通把关工作

禽畜类肉质,对市场的销售量和销售模式都有很大的需求。并且随着个体经营的多元化,运营单位的发展和渠道的多元都使得售卖中介和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运营户的不定时定点的无规律工作也使得检疫工作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因此对卫生检疫工作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在此情况之下,需要经营户对肉类产品的检疫有更高的配合性,并且对所有肉类产品进行集中检疫。并且保证肉类产品的来源和质量,并对其卫生情况出具相应检疫合格证明,同时做好售卖量和受检产品量的数据统一。在各项检查中对指标进行严格把关,有问题的产品需要及时进行重点检查和复检,做好所有流程的把关工作。

(5)完善建立体系,提高检疫人员素质

对现今兽医卫生检验工作的不完善进行相应的调整。首先是农牧部门需要对检疫人员进行严格把关,对检疫人员的文化和技能素养有一个更高的要求,这也需要进行更多的技术培养,在提高检疫人员素质的同时扩大队伍建设。另外在检疫工作过程中严格把关,对检疫质量得到更好的保证,这不仅需要检疫专业队伍的扩大,还需要卫生检疫相关政策得到有效保护和保证,改善其工作环境,鼓励他们的工作,让他们能够尽心尽力地为人民服务。

(6)普及大众健康知识

第2篇:危机意识论文范文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以价值观为核心,以知识为基础,以事业为追求,以职业道德、规章制度和国家政策法令为导向,潜移默化地融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用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温馨和谐的文化氛围把全体员工凝聚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鼓舞着员工士气,培育着员工技能,凝聚着企业精神,塑造着企业形象,具有引导、激励、教育、感化、整合、约束、凝聚、辐射等功能,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参与竞争、改革发展的精神支柱。在当今社会经济生活中,企业文化更是一种具有品牌效应的无形资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扩张力。它虽然不能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但能通过对人的管理,影响生产,影响销售,影响市场,影响消费,从而影响企业的效益,决定企业的命运和发展,是一种作用巨大、潜力无穷的文化生产力。企业文化体现企业核心价值观念,它规定了人们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成功的企业必然得力于成功的文化。

二、以高绩效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纵观那些卓越的企业,我们会发现其企业文化及基本价值观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实现了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问题是不同的企业文化为什么会支撑相同的企业成功?

事实上,世界上并不存在相同的企业文化,差异性是企业文化的特征。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那些卓越企业的企业文化尽管在表述上各不相同,但其内核却存在着共性。这些共性构成了卓越企业文化的共同特征,它表现为:

1.企业文化必须是对企业成功的经营管理实践的提炼与总结,而不是外在的借鉴与引进,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其企业文化一定要具有原创性。

2.各个企业的企业文化表现为基本的价值判断,隐含在基本价值判断背后的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主张。

3.企业文化必须体现在企业的机制、组织、流程和制度之中,并能够得到后者的强力支撑,否则企业文化会永远停留在假设层面。其中关键的一点,企业文化必须与企业的价值评价体系与价值分配体系形成有机的联系,公司价值评价体系的关注点和薪酬体系的激励点,必须转移到高绩效结果以及关键的高绩效行为上。

4.企业文化最终必须体现在企业的组织运作、业务运作模式和员工的行为和行为结果上,也就是讲,企业是否有优秀的文化,必须由企业的产品、服务和员工的行为来验证,现实的经营管理成果是检验企业文化的惟一标准。

5.一个企业文化的优劣,必须由企业可持续的长期经营实践来判断,尤其是当企业面临困境时,才是企业文化的有效检验期,百年老店和长寿公司是优秀企业文化的标志。

接下来的问题是,构成这些共同特征背后的核心基因是什么,换言之,是什么使这些企业的文化表现如此相同的共同性?其核心落脚于高绩效文化。

为什么说企业文化的核心定位于绩效文化呢?

因为企业生存于市场经济体系中,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是投入决定回报,企业要取得自己的生存价值和生存空间只能通过竞争来取得,企业之间的生存竞争本质上是效率的竞争,而效率的客观表现是绩效。

因为企业是通过经营行为满足客户的需要,来实现自己的盈利目标的,并通过管理来提升效率实现盈利目标的最大化。企业的盈利目标能否实现,企业能否持续地生存和发展,在于组织内部成员的价值创造能力,即员工的持续的高绩效行为。

企业内部管理所生成的效率成为关键的要素,因为唯有高效率,才能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产品才具有价格上的相对优势,企业才会有足够的利润空间;惟有高效率,才能先于竞争对手发现并满足客户的需求;惟有高效率,企业才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效率的竞争永远是市场竞争的主旋律。

如何产生高效率?高效率来自于组织的简约,流程的畅通,工艺的改进,工作的熟练,员工的职业化,而这些都归结为企业的内部管理。一个低效率的企业无法在市场上长期立足,除非它是垄断企业;没有高效和有效的管理就不可能高效率。

企业有前途、工作有效率和个人有成就,是企业的三个最基本的命题,效率(或称绩效)永远是问题的关键和核心。工作的高效支撑了公司的前途,公司的前途保障了员工的成就,其实问题就这么简单。

这一切都落脚于绩效――公司的绩效、组织的绩效和员工的绩效。企业文化的核心自然也无法脱离这一主题,由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尽管在理念层面企业文化的表述各异,但不能否认一个基本的现实,企业文化的核心是高绩效文化。

三、如何建立高绩效的企业文化

事实证明,良好的企业文化能使全体员工相信自己是在世界上最好的公司中工作,而产生由衷的自豪感。同时,还可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并让员工和管理者成为并肩作战、荣辱与共的合作伙伴。如何确保企业文化成为员工持续高速发展的动力?那么就需要创建以高绩效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发展高绩效企业文化的核心是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企业文化是作为一种“无形规则”存在于员工的意识中,企业文化离开员工根本无法独立存在,“以人为本”是形成良好企业文化的基础。根据调查,现在国际上成功的大企业不再以追求利润为惟一的目标,而是有着超越利润的社会目标,也就是说,“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卓越的企业总是把人的价值放在首位,物是第二位的。应该尊重人的思想,在这个企业里,要能听到不同的声音,企业的领导者要能够接受新思想所带来的冲击,这样才能让这个企业保持活力,也才能不断地激发人的创造力。学习是企业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具有开放性的头脑,不断向成功者学习,善于分析和总结,将其成功之处善于用到本企业中去。同时,也要加强对市场经济体制的研究和学习,加强对国际规范的了解,瞄准世界科技的发展,针对本行业的特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2.建设企业文化必须建立共同远景。企业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所拥有的员工需要一个共同的目标,这个事业目标既是企业对员工的一种利益吸引,也是对大家行为方向的一种界定。通过对目标的努力,员工精神文化逐步形成,概括、总结、提炼精神力量而得到确立,它是企业优良传统的结晶,是维系企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信念会使企业员工凝聚成一个整体,并在工作中遵守企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为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而努力。目标的确定要建立在对本企业发展战略思考的基础上,既具有特色,又比较实在。围绕这一目标,培养企业全体人员所共有的价值观、体系。企业共有价值观的形成,是全体员工对企业所倡导的价值标准的认同过程。其培育方法通常是领导者倡导、培植,并以各种传播方法灌输到员工中去,给员工指出成功之路,并在企业内部制定出遵循的标准,日积月累逐步形成。

3.企业文化在建设发展中要有自己的特色。“特色”就是一个企业的文化个性,是这个企业在文化上与其他企业不同的特性。它只为这个企业所有,只适用这个企业,是这个企业生存、发展条件及其历史延续的反映。假如把企业看作是一个生命体,那企业文化就是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现实生活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同样,完全相同的两个企业文化也难以寻觅。建设企业文化不要加以模仿,否则就像影子一样显现不出来,企业文化必须突出重点,不同的价值观念进行分析整合、精心提炼出最适应本企业发展、最有价值的精神,而不是简单地模仿别人。国内外的优秀企业,都是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的企业。比如,提到IBM公司就想到“IBM就是服务”的企业精神,提到诺基亚就感受到“科技以人为本”,提到沃尔玛就知道“低价销售、保证满意”

4.建立目标管理为导向的关键事件绩效考核模式。基于目标责任的关键事件绩效考核模式以目标和岗位责任为出发点,以目标管理法为基础,在组织目标层层分解至各部门的过程中,通过对部门职责的梳理,确定部门的绩效关键目标的同时明确部门应该承担的责任;在上级与部属就目标达成的沟通过程中,以组织和部门的分解目标为前提,结合员工的岗位责任,确定员工各自的绩效关键考核目标;在绩效目标达成的考核中,以对未达成目标的责任追究与员工完成顶定目标的情况作为对其奖惩的依据,实现目标绩效考核的公平。

第3篇:危机意识论文范文

从总体上来讲,唯美主义诗学基本上还是一种经验性的诗学。对于文学自律等诗学问题还仅限于问题的提出与宏观的、经验性的探讨与描述,尚缺乏深入的、细致的、实证性的分析与考索。二十世纪西方形式主义文论,借克洛德·贝尔纳在《实验医学研究导论》中的话来说,则已进入到了一种实证的、科学的阶段。它们虽然在诗学主题上承传了唯美主义诗学的诗学问题,但是却对这些诗学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怎么样”的、微观的分析与考证。所以,如果说唯美主义诗学基本上还处在现代性诗学问题的呈现阶段的话,那么,二十世纪西方形式主义文论则可以说已进入到了现代性诗学问题的展开阶段。

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结构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等诗学流派之所以能够展开这些诗学问题,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它们对于科学精神的积极的吸收与融会。但是,也正是因为它们对于科学精神的这种吸收与融会,而又使它们的诗学建构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相对于前浪漫主义及浪漫主义诗学来讲,唯美主义诗学对于文学自律问题的探讨无疑已有了巨大的推进。它不仅吸收了它们的想象论,把本来仅限于哲学领域的康德美学引申到了文学领域,从而把文学从本质上界定为了纯粹的形式,并且还进一步认识到了文学的形式性因素对于意义的生成性作用。所有这些,从宏观上来看可以说已与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结构主义、英美新批评及结构主义等诗学流派并无二致。但是唯美主义诗学对于文学自律问题的探索却并没有再进一步深入下去,而是仅仅停留在了这样一个层面。

何谓形式?或者说形式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唯美主义诗学对于这一问题语焉不详、含混不清:有时视形式为语言层面的,好的、准确的词句以及语言文字的乐感;有时则又将其归之为语言含蕴层面的,用语言文字再现的感官印象,主要是视觉印象。所以,唯美主义诗学在文学的形式问题上还并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逻辑上连贯的理论体系。另外,唯美主义诗学尽管将文学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界定为了语言性因素,但是却缺乏具体的分析论证:语言并非文学的专用媒介,而是文化以及人际交往的一种广为运用的信息载体;那么,文学语言与其他语言是否一致,抑或存在差异?唯美主义诗学对于此等问题也基本上没有加以关注。唯美主义诗学虽然已经认识到了文学的形式性因素对于意义的生成作用,但是对于其具体的生成机制却少有论述。所以,从总体上来讲,唯美主义诗学对于文学形式的界定就不免流于空洞。而这也正是唯美主义诗学与二十世纪西方形式主义诗学之间在文学自律问题上的根本区别之所在。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结构主义、英美新批评及结构主义作为二十世纪的形式主义诗学流派,都以实证与理性的分析作为基本的诗学原则,这就使它们对于文学自律问题的探讨真正落到了实处。

俄国形式主义是在文学自律的题域内最早构建起完整的文学形式理论的诗学流派。传统诗学强调“模仿”或“表现”,认为外部世界或者作者乃为文学作品意义的来源;与这种诗学观念相应,便有了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构成的二元论:所模仿或表现之物是内容,所运用的方式方法乃为形式。文学的自律观念反对文学对于外部世界的模仿和功利性关注,反对文学对于作家情感的宣泄、表现;主张文学作品自身的独立自足、意义的自我生成;所以,与传统诗学相对,在文学自律观念的视野下,文学作品也就只能是一种只有形式的一元性构成。唯美主义诗学依据康德纯粹美的观念最早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但是却并没有对此展开进一步的辨析与整理。俄国形式主义诗学在西方文论史上的贡献在很大的程度上恰恰即在于此。

俄国形式主义文学形式一元论的理论立足点是陌生化理论。在什克洛夫斯基看来,文学的目的就在于对于人的自动化行为的克服。那么,依据这种观点,人们在文学活动当中对于文学作品字句的使用、情节的剪辑与安排、叙述视角或抒情角色的选择等都应该服从服务于这一目的。而这一切旨在恢复人们对于生活的感觉、旨在引起审美效果的艺术方法以及由这些方法所形成的艺术形态即构成了文学作品的形式。正是基于这一文学形式观,什克洛夫斯基才会有“艺术感觉是我们在其中感觉到形式的一种感觉”[1](p29)的看法。俄国形式主义一般并不否认文学作品对于外部材料以及思想性因素的运用,但是,在俄国形式主义者看来,这些外部材料以及思想性因素等都与词句一样,只不过是文学作品所要运用的材料而已,它们进入文学作品都必须要经过“艺术程序”,也就是说都需要转化为文学的艺术形式。所以,依据俄国形式主义的诗学观点,材料并不重要,它对作品的价值毫无影响,因为文学作品当中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材料,有的只是形式。用什克洛夫斯基的话来说就是“文学作品是纯形式,它不是物,不是材料,而是材料的比。”[2](p236)从这一观点出发,俄国形式主义者还对“故事”与“情节”进行了辨析,他们指出“故事”仅仅是构成“情节”的自然材料,它存在于文学作品之外,而情节则是文学作品当中对于“故事”的处理安排方法以及由此所形成的“故事”的存在形态。一种“故事”在不同作家手里可以形成多种情节,故事只是材料,它存在于作品之外,所以并不决定文学作品的成败优劣,决定文学作品成败优劣的是作为文学形式的情节。这样,经过俄国形式主义者的诗学实践,文学作品形式一元论就基本上形成了理论体系。

结构主义的诗学实践,重点在于探索文学的形式性因素对于意义的生成机制。关于这一点,法国结构主义诗学大师罗兰·巴特在其《批评与真实》一书中有一段相当明确的说明:

文学科学……它不可能是一种有关内容的科学,而是一种关于内容的状况的科学,也就是形式的科学。它感兴趣的,是由作品产生的生成意义,也可以说是可生成意义的变异。[3](p55)

但是,结构主义诗学并不专注于对于具体的文学文本中形式性因素对于意义的生成作用的考察,而是主要去探讨整个文学系统的形式性因素意义的生成规律。“结构主义试图重建现实现象下面的深层结构体系,这些体系规定现象中可能出现的形式和意义。”[4](p37)具体言之,结构主义诗学是把具体的文学文本看作为类似于索绪尔所说的“言语”,而把文学研究的对象界定为类似于索氏所说的“语言”;并致力于从共时的角度去探索、去发掘作为系统且具有独立性、稳定性的文学形式的构成规则或者说“语法”。“这就是说,虽然文学使用语言,但是文学本身也是一种语言,因为文学的意义是通过分析家必须描述的约定的传统体系而获得的。”[4](p38)在《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一书中,罗兰·巴特曾这样写道:结构主义不正是通过成功地描述“语言”来驾驭无穷无尽的言语的吗?面临无穷无尽的叙事作品以及人们谈论叙事作品的各种各样的观点,分析家的处境同面临种类纷繁的语言和试图从表面看来杂乱无章的信息中找到一条分类原则和一个描述中心的索绪尔,几乎是一样的。[5](p475)

所以,在结构主义者看来,诗学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类似于语言学与语言之间的关系。而叙事学与文学符号学作为结构主义诗学的两个具体分支学科就是这种性质的文学“语言学”,在这两个分支学科当中,结构主义者的目的就在于试图探寻出一条普遍适用的、具有规律性的叙事结构模式,以揭示叙事作品的意义生成机制。

对文学语言特异性的辨析与把握这也是二十世纪西方形式主义诗学文学自律理论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这也是二十世纪西方各形式主义诗学的一个共同的诗学话题(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结构主义、英美新批评以及结构主义虽同为形式主义,但是它们在具体的研究区域以及研究的切入点等方面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在对这一问题的具体认识上,各诗学流派却因入思的方式以及研究旨趣等方面存在差异而不相一致。其中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结构主义、结构主义三个诗学流派较为相近:它们都借助于语言学理论,都以实用语言与文学语言加以参照,用以审视、考察文学语言的特异性。所以,在对文学语言特异性的认识上也就基本上趋于一致:那就是文学语言主要是一种非参照性、非交流性语言,它主要不是作为工具引人指向外在的他物以用于交流,而是相反,它本身就是其主要目的,它通过构词、语法、修辞等刻意性手段而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其自身。比如,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托马舍夫斯基在其《艺术语与实用语》一文中就曾这样写道:

在日常生活中,词语通常是传递消息的手段,即具有交际功能。说话的目的是向对方表达我们的思想。因为通常我们能够检验对方对我们的话语到底理解了多少,所以我们不甚计较句子结构的选择,只要能表达明白,我们乐于采用任何一种表达形式。表达本身是暂时的、偶然的,全部注意力集中于交流。……文学作品则不然,它们全然由固定的表达方式来构成。作品具有独特的表达艺术,特别注重词语的选择和配置。比起日常实用语言来,它更加重视表现本身。表达是交流的外壳,同时又是交流不可分割的部分。这种对表达的高度重视被称为表达意向。当我们在听这类话语时,会不由自主地感觉到表达,即注意到表达所使用的词及其搭配。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本体价值。[6](p83)

布拉格结构主义批评家穆卡洛夫斯基的《标准语言与诗的语言》一文也有着与托马舍夫斯基的《艺术语与实用语》一文相近的逻辑:

诗的语言的功能在于最大限度地把言辞“突出”。突出是“自动化”的反面,即是说,它是一种行为的反自动化。……标准语的纯粹形式,……就极力避免突出。……它总是服从于交流的:它的目的在于把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吸引到由突出表达手段所反映出来的主题内容上面。……在诗的语言中,突出达到了极限强度:它的使用本身就是目的,而把本来是文字表达的目标的交流挤到了背景上去。它不是用来为交流服务的,而是用来突出表达行为、语言行为本身。[7](p418-419)

而一生学术生涯贯穿于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结构主义、结构主义三个诗学流派的著名批评家雅克布森的文学语言学理论则最具有体系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的理论也可以说是代表了三个诗学流派关于文学语言特异性的基本观点。

雅克布森“特别有贡献的观念是:语言处于和本身形成自我意识的关联,是构成‘诗’最重要的因素。语言的诗意功能‘提升符号的可触知性’,使人注意其物质特性,不仅是用为沟通的筹码。在‘诗’中,符号脱离其指涉对象,符号与所指的通常关系受到干扰,使符号具有某种独立性,成为本身具备价值的客体”[8](p125)雅克布森对于文学言语符号特性的这一界定,是在人的整个交际活动的系统之中进行的。雅氏认为任何言语交际活动都包含有说话者、受话者、语境、信息、接触和代码六种要素;而意义的产生和变化则就取决于这些要素的具体使用和组合。如若交际侧重于语境,那么参照指称功能就占支配地位;如若侧重于说话者,那么表情功能就占支配地位;依次,受话者之与意动功能;接触之与交际功能;代码之与元语言;而只有言语交际侧重信息本身,诗的功能或审美功能才占据主导地位。在此处,信息指的是言语本身,也就是说,只有言语突出指向自身时,其诗性功能才凸现出来,其他的实用功能才降到最低限度。据此,他认为诗歌的诗性功能越强,诗歌言语就越少指向外在的现实世界、就越偏离实用目的,而是更多地指向自身、指向言语的形式因素,如音韵、词语和句法等等。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认为一部诗作应该被界定为其美学功能是它的主导的一种文字信息,也就是说,诗歌言语虽有提供信息的功能,但应以“自指”的审美功能为主。[9](p174-184)那么,文学言语如何形成了这一特性?雅克布森在《语言的两个方面和两种失语症“紊乱”》一文中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雅氏认为任何语言符号都包括两种排列模式:选择与组合——选择意味着一种空间性的关系,它主要是指一语言符号与其他与其处于同一层面、同一性质的语言符号相近或相对的并列关系;而组合则意味着一种时间性的关系,它主要是指一语言符号在具体的运用过程当中与其他语言符号的组接关系。而“‘诗的功能在于将同类原则由选择基轴投射到组合基轴。’换个方式说即是,在诗当中,‘相似性是添加于相邻性之上’”,“散文则相反,它主要在毗连性关系上面做文章。”[8](p126)这样,实际上,雅克布森在对文学语言特异性的认识上又和俄国形式主义所广为接受的陌生化理论联系在了一起。

与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结构主义、结构主义三个诗学流派不同,英美新批评主要借用了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语义学,并以科学语言与文学语言加以参照,用以审视、考察文学语言的特异性,与此同时还以此去辨析文学语言特殊的意义生成机制。英美新批评发展出了“张力”、“悖论”、“反讽”、“比喻”等概念体系,认为文学语言是一种富有“张力”、“悖论”、“反讽”、“隐喻”等特征的语言,而科学语言则恰恰相反。比如克利安思·布鲁克斯就明确指出:“悖论正合诗歌的用途,并且是诗歌不可避免的语言。科学家的真理要求其语言清除悖论的一切痕迹;很明显,诗人要表达的真理只能用悖论语言”;[10](p354-355)“诗人必须靠比喻生活。”[10](p361)所谓“张力”、“悖论”、“反讽”、“隐喻”等,不仅仅是文学语言的特点,同时也是文学语言意义的具体生成机制。“科学的趋势必须是使其用语稳定,把它们冻结在严格的外延之中;诗人的趋势恰好相反,是破坏性的,他用的词不断地在互相修饰,从而互相破坏彼此的词典意义。”[10](p360-361)而正是文学作品当中词语的相互修饰,部分与部分之间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制约关系,比喻等修辞性手段所形成的不同语境序列的重迭、差异、矛盾等最终造成了文学语言的“张力”、“悖论”、“反讽”、“隐喻”性特征,并由此引发了新的意义的产生。

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结构主义、英美新批评以及结构主义作为文论史事件,与唯美主义一样自然也有其自身的理论缺憾,但是单就文学自律这一诗学问题来看,无论其切入视角如何,也无论其最终得出的看法、结论如何,它们相对于唯美主义诗学所做出的推进是显而易见的。

文学的自律、个人主体性地位的确立、科学与科学性等问题都是在西方现代性文化语境中所呈现出来的诗学问题,从理论上来讲,相互之间应该具有一种逻辑上的、价值上的关联甚至是一致。但是,这些诗学问题,在唯美主义与自然主义两种十九世纪最具现代性、世俗性的诗学中却处于一种相互隔绝的、甚至是对立的状态。自然主义把文学视同于科学,否定文学的自律,这就使其文学批评只能流于一种对于作家生平、作品生成背景等一些文学的外在性问题考证,而难以揭示出文学本身的内在特质。唯美主义诗学高标人的个性自由,因而否定批评的客观性,认为“批评本质上完全是主观的”,[11](p564)“批评本身就是艺术”,[11](p563)拒斥对于文学文本及阅读、批评行为的微观分析,这就使其诗学建构只能流于一种对于一些现代性诗学问题的空泛描述,而难以具体揭示出文学及其活动的内在机制。

二十世纪西方形式主义诗学之所以能够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之所以能够使原本由唯美主义诗学所描述的诗学问题得以展开,其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它们对于唯美主义与自然主义两种诗学之间隔绝、对立的消弭与融合,即在于对于唯美主义诗学发展线路科学性精神的输入。但是,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结构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等这样一些诗学流派,它们的诗学建构对于唯美主义与自然主义两种诗学之间隔绝、对立的消弭与融合,对于唯美主义诗学发展线路科学性精神的输入,主要局限于批评的层面,一般并没有涉及到文学创作、文学文本的领域。也就说,在西方二十世纪形式主义诗学观念中存在着两种基本的并行不悖的主张、倾向:一个是反对把文学等同于科学,再一个就是追求文学批评的科学化。

我国著名学者赵毅衡先生认为,所谓批评的“科学化”包括两层意思:一个是指文学批评要有一定的规范,像科学一样有一套客观上可以转换的方法系统;再一个是指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文论当中来。[12](p82)笔者认为,所谓批评的科学化固然也包涵有赵先生所开列的如上因素,但是,它更应该是一种学术的品格,那就是:追求客观与实证、追求理性的可分析性。“二十世纪文论界的主要趋势抛开艺术化批评,走向科学化批评。”[12](p85)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结构主义、英美新批评、结构主义等诗学流派都向这一趋势发展。俄国形式主义一开始给自己定下的学术目标就是“希望根据文学材料的内在性质建立一种独立的文学科学。”[1](p21)而这门科学的中心任务就在于对于“文学性”或者说“艺术程序”的分析与清理。英美新批评主张把客观存在的文学文本作为批评的客体,反对把作家的主观意图以及读者的反应定为批评的标准,并致力于对于文学文本内在意义生成机制的分析与考证。而结构主义更是把批评看作是一种纯客观的智力性活动,认为“文学科学感兴趣的并非作品的存在与否,而是作品在今天或未来会被如何理解,其可理解性将是它的‘客观性’的源泉。”[3](p60)也就是说,结构主义批评的中心任务就是力求透过众多的文学文本的表象发掘出文学系统的深层意义“语法”。

应该说西方二十世纪形式主义文论对于科学性的追求,与对于唯美主义诗学建构中所呈现出来的文学自律问题的推进是一种二而一的关系。正因为科学精神的融入,才使得为唯美主义诗学所空泛描述的诗学问题得以具体展开,同时,也正是因为西方二十世纪形式主义文论对于此类诗学问题的分析与考证才使得其科学性得以真正地体现出来。但是,西方二十世纪形式主义文论对于唯美主义所描述的诗学问题的展开与推进并不是整体性的,科学精神的融入也并非都有利于对于唯美主义诗学所描述的诗学问题探讨的深入。其中人的个性自由、意志自由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或者也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因为科学性的加强,而使人的个性自由、意志自由问题在二十世纪形式主义理论中得以被消解。俄国形式主义偏重于对“艺术程序”的考察,偏重于强调人类感性行为的价值,进而使作家的创作自由的价值受到质疑与削弱,读者的意志自由受到忽视。英美新批评力倡“本体论”批评,反对依据作家的主观意图以及读者的反应来展开批评,所以人的个性自由、意志自由问题根本就没有进入到其批评的主要关注视野。不仅如此,英美新批评还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是恒定的,主张批评的客观化,从而在其诗学体系中也就否定掉了人的个性自由、意志自由在文学活动中的存在可能性。结构主义,尽管有人比如说罗兰·巴特主张人应该不断地去创造意义,认为文学活动乃是一种最为有效的意义创造行为;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结构主义往往不把个人当作意义的作者或创造者,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介乎个人之间因而是非个人的体系上面,这些体系被个人所吸收而且本身就包含着产生意义的各种可能。”[4](p37)人的个性自由、意志自由这是西方现代性文化语境当中的一个必然命题。但是,西方二十世纪形式主义诗学实践的事实却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人的个性自由、意志自由问题能否与科学性的追求相共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1][俄]鲍·艾亨鲍姆. “形式方法”的理论[A]. [法]茨维坦·托多洛夫编.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C]. 蔡鸿滨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2][俄]什克洛夫斯基.罗扎诺夫[A]. 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下)[M].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9.

[3][法]罗兰·巴特. 批评与真实[M]. 温晋仪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4][美]乔纳森·卡勒.文学中的结构主义[M] .张金言译.国外社会科学,1982(6).

[5][法]罗兰·巴特.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M]. 张裕禾译.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6][俄]鲍里斯·托马舍夫斯基. 艺术语与实用语[A]. 张惠军、丁涛译. 什克洛夫斯基等.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C]. 方珊等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9.

[7][捷克]简·穆卡洛夫斯基. 标准语言与诗的语言[A].邓鹏译. 伍蠡甫、胡经之主编.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下)[C].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8][英]特里·伊格尔顿. 文学理论导读[M]. 吴新发译.台湾书林出版有限公司,1999.

[9][俄]罗曼·雅克布森. 语言学与诗学[A]. 滕守尧译.赵毅衡编. 符号学:文学论文集[C].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

[10][美]克利安思·布鲁克斯. 悖论语言[A]. 赵毅衡译. 赵毅衡编选. “新批评”文集[C].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1.

[11] Oscar Wilde, The Works of Oscar Wilde. New York: Walter J. Black Co., 1927.

第4篇:危机意识论文范文

摘要:在语言学分析框架中,“合法性”意味着评断事物的正当性需要两种尺度,即真理标准与道义标准;政府合法性问题的本质即是政府的正当性来源问题。在实践上,衡量一个政府是否具有正当性,可以从三个方面观察,即看它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看它能否说服公众,看它能否获得民意认同。

关键词:语言学分析;正当性;政府合法性

一、合法性概念的基本含义:正当性基础或来源

从语法层面看,“合法性”概念包含两个基本语义单位,即“合法”与“性”,二者之间具有一种“‘合法’之‘性质’”的逻辑意蕴。这就意味着,分析“合法性”概念首先需要弄清“合法”与“性”的基本规定是什么。

就“合法”一词来看,它通常在两种意义上使用:一种是日常经验意义,“合法”即是“符合法律”(对应的英文为legal),指的是人们对社会规则的遵守;另一种是普遍意义,“合法”即“具有正当性”,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认同,包含着理性的“必然性认知”、经验的“事实性接受”以及道德的“应然性评估”三个因素。从逻辑上看,经验意义上的“人们对社会规则的遵守”,本质上属于普遍意义上人们对社会存在认同的“事实性接受”的一种(例如,民众基于对国家暴力的屈服也是一种事实性接受),所以,总的来说,“合法”的基本意义是“具有正当性”。那么,什么是“正当”呢?

进一步对此概念进行语法解析,不难发现,“正当”意即“正确”与“应当”的合成。何谓“正确”?在一般意义上,“正确”即是符合客观规律,是一种“求真”,是关于事物发展的科学性判定问题。因此简洁说,判断事物“正当”与否的首要条件,就是看事物发展是否具有必然性(科学性)。而何谓“应当”?这是一种价值判断,是一种基于主体需求的应该性评价,体现的是一种“向善”尺度,也就是说。“应当”与否,主要看的是能否满足人们的需求,能否符合人们总体的道义预期。所以总的来说,“正当”与否,取决于两种尺度,即“真理标准”和“道义标准”。而这两种标准的综合就是人们在实践上所表现出的“事实性接受”程度。由此可见,“合法”概念所展示给我们的观察框架就是:如何评价存在“正当”与否,可以通过两个尺度进行,即真理标准与道义标准。此其一。

其二,就“性”这一概念来看,在“合法性”概念中,意即“性质”,它在哲学层面具有两层意义。一层是指“根据”、“属性”,表达的是事物之所以称之为该事物的规定性,一般在形而上意义上使用。另一层指“源泉”、“基础”,一般在具体语境中使用,如合理性、现代性等。一般来说,具体意义是抽象意义在具体语境下的运用,是对概念抽象含义的经验化,所以,在经验层面上,“性质”范畴表达的就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和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的根源,即“……的基础或来源”。相应地,关于“合法”的“性质”问题(即“合法性”问题),也就是关于“‘合法’的‘基础或来源’”问题。

总而言之,综合“合法”与“性”两个概念的分析,关于“合法性”概念,其基本含义就是:关于事物所以具有“正当性”的“基础”或其“来源”问题。再结合“正当”概念的内在意义(真理性与道义性)。我们可以这样完整理解“合法性”概念的逻辑框架:它表达如何评断事物正当性问题;它提供两种评判尺度(真理标准、道义标准);真理标准要求正当性的获得必须具备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道义性尺度意味着正当性的获得必须具有道义的支持(心理的、伦理的、信念的认同等);两种尺度的统一体现为实践上公众的“事实性接受”程度。这也是“合法性”概念的语法结构所提供给我们的基本分析进路。循此进路,笔者进一步对“政府合法性”问题进行分析。

二、政府合法性的获得:历史根据、民意认同、说服能力

什么是政府合法性呢?依据上述关于合法性问题的分析框架,政府合法性问题也就是关于“政府正当性的基础或来源”问题。同样地,依据合法性问题的一般逻辑结构,政府合法性问题也包括这样三个方面:正当性的获得必须具备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正当性的获得必须具有道义的支持;两种尺度在实践上怎样统一。以此为框架,笔者对政府合法性问题作些分析。

合法性概念的一般意义表明,事物合法的基础或者来源可以表述为:两个基本原则(真理性与道义性)、三个具体因素(历史必然性、道义预期性、事实接受性)。相应地,关于政府合法性,也就是要求政府的存在与运行应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两个基本原则,这意味着政府的存在与运行要具有正当性必须具备这样的基础。首先,该政府的建立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至少不违背历史发展的趋势。例如,现代政府绝不会实行奴隶制度。其次,该政府的发展满足了社会公众的基本价值需求,符合整个社会基本的道义预期。例如,现代政府,至少不会剥夺公众基本的知情权和表达权。

三个具体因素,这意味着政府要想持续性发展,还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件,这就是:不断拓展政府存在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持续增强政府的事实上的可接受性,及时跟进公众对政府的道义预期。其中,拓展政府正当性的历史根据,是保持政府合法性的根本性条件;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事实接受性,是维护政府合法性的关键环节;而不断跟进公众对政府的道义预期,则是推进政府合法性的必要步骤。何以如此呢?原因就在于,上述三个基本因素在政府合法性基础的构建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就拓展政府合法性的历史根据来看,其本质是不断探寻政府之所以具有正当性的历史必然性,即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方面寻求政府正当性的来源与依据。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对政府合法性的历史必然性的探究形成了这样几种观点:暴力来源观、社会职责观、公共服务观。暴力来源观,即认为政府正当性的依据来源于暴力,也就是说,政府(国家)是在人类社会自身的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状况下的一种次优选择,其目的是为了使社会不至于在阶级冲突中毁灭。所以。以国家形态所展现出来的最早的政府,其存在的正当性来源于国家暴力对社会的保护。社会职责观,即认为政府存在和运行之所以正当,除了具有阶级统治的合法性之外,还因为其是一种社会公共机构,即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政府是与市场体系相对的一个社会系统,体现为市场体系是一种私人领域,政府体系则是公共系统。作为公共系统的政府其职责就是进行社会管理,所以政府行为具有正当性。公共服务观,则是在现代公民社会语境下人们对政府正当性的又一深入思考,其基本要义是:在市场经济崛起的背景下,现代社会分化为三种领域(私人领域、公共领域、国家领域),其中,国家领域的存在源于整个社会公众对它的契约性认同,即国家是全民共同签订的合同,该合同以公民纳税为保障,以国家提供公共服务为回报。在这样一种意义上,政府的正当性来源于它的契约性,体现为它要提供公共服务。

如何看待上述三种观点呢?深入看,上述三种政府的合法性基础,体现出这样的历史发展线索,即:前市场经济时期——阶级矛盾不可调和,暴力维持具有必然性;市场经济初期——私人领域扩展,私权扩张,国家逐渐显现其公权底色。履行社会公共管理职责具有必然性;市场经济发达时期——公共领域崛起,社会出现私域、公域、国家三者鼎立的局面,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凸显,通过提供公共服务获得正当性支持成为政府获得合法性的优先选择。由此可见,关于政府合法性来源的历史必然性,其演进具有这样的规律性:它根源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前市场经济时期、市场经济初期和发达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一般规律是,暴力基础——社会管理成效——公共服务程度;其历史演进所内含的逻辑是,阶级冲突严重,阶级矛盾不可调和——市场经济崛起,私人领域形成,政府社会性凸显——公民社会生成,私域、公域、国家三足鼎立,政府契约性增强。这也是我们考察政府合法性之历史根据的一个真理性尺度。

其次,就及时跟进公众对政府的道义预期来看,其本质是提高政府在满足公众价值预期方面的能力,即看政府尽了多大努力来满足公众的预期,满足到什么程度(看实际中公众对一种新的制度的预期程度和现有政府对该预期的宽容程度,两者之间是否具有不可承受的差距)。现代政党政治的发展历史显示。如果一个政府没有及时跟上社会公众对一种新的体制的价值预期,那么,政府的合法性也将面临危机甚至丧失。这里主要揭示的是现代语境下,民意选择在政党政治中的重要性。

现代政党政治的核心是政党执掌国家权力,政府运作体现为执政党的组阁,其执政基础来源于社会民意的选择与支持。在这里,民意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公众的价值体系,该体系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即理性的认知、非理性的体验、心理预期。相应地,在民意体系中,既有社会公众的理性判断的确定性,也有感性选择的不确定性。既有对现有状况的体验。也有对未来趋势的预期。如果说,传统政治理论认为,民意的选择是理性的选择。那么这是合理的,但这并不是民意的全部。事实上,现代实证性研究表明,民意的主要部分是非理性的,是感性的,是对未来的心理预期。这就意味着,在现代语境下,公众对政府的认同主要来源于他们的主观性感受与潜在心理预期。所以,这就意味着,政府要想获得公众的支持,形成公众对政府的心理认可,必须时刻跟上他们的预期,弄清公众在价值上有什么需求,他们的感受如何。

而从理论上看,公众心理感受与预期来源于社会的教育体系,但同时又不全是,甚至在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微不足道。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教育体系提供的是理性能力,而感性、非理性来自于社会的日常生活。换句话说。感性、非理性的内容来自于生活中的电视广播,来自于耳闻目见,来自于同事朋友,来自于邻居聊天,来自于道听途说,等等。这些点点滴滴最终形成一个社会成员的感受、体验并进而影响着他对未来的预期。所以在这种意义上,政府何以获得民意支持,关键不在于花费多少气力进行大规模的意识形态说教,而在于能否判断出公众的心理,进而在此基础上提供满足和提升其需求。

第5篇:危机意识论文范文

关键词:实践目标;问题导向;教育技术学;实践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G4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9-0041-04

一、引言

“我国电化教育发展是先有电化教育这个事,后有电化教育这个名,再有电化教育这个学”。[1]在我国电化教育学产生之前,电化教育在社会领域已经存在了,之所以电化教育首先在社会领域发挥作用,主要是由于它的本质特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决定的。[2]从国外教育技术定义的发展来看,由AECT(The Association for Eud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94定义到AECT05定义也一直强调教育技术的实践性。所以说实践性一直是教育技术学的一个重要特性。教育技术学实践不仅仅是教育技术学理论的来源,也是教育技术学价值的具体体现。

长期以来,在教育技术学实践中,由于普遍持一种“技术思维或技术逻辑”,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技术手段和媒体工具,而较少关注教育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或目的,往往去追求媒体技术的更替、翻新。教育技术人员不按照具体的教学情境,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技术理论来解决教学问题,而是机械地照搬照抄,这说明教育技术的实践领域缺乏合适的方法论。[3]从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方法论视角,本文对教育技术学实践方法论做了探索,提出构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技术学方法论。

二、以技术应用为导向实践的不足

1.实践应用跟风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实践和对实践的反思永远都是形成教育技术知识的重要途径。[4] 从哲学看,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同时,认识也影响实践,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5]教育技术学从诞生至今一直重视实践性,理应积累了很多认识来指导教育技术学实践活动。但是,现实却恰恰相反,呈现出教育技术学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空洞不能指导实践的现状。[6]有人曾批评教育技术学专业是个“赶时髦”的专业,当一种新兴技术出现之后,教育技术学研究者总会迅速地尝试将之应用于各种教学中,并且围绕该技术的各种应用性研究也就纷纷出现。杨开成教授分析这种现象认为:一方面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与唯媒体技术论长期占据教育技术研究主流有关。[7]这种技术应用导向的教育技术实践在消耗了大量资金、 背负了过多期待之后却并未对实践产生多少根本性的影响,只是陷入一种“被寄予对教育进行革命的巨大期望在学校中大规模实施尖端技术数十年后被证明期望落空”的怪圈之中。[8][9]大量研究表明教育技术远未实现人们期望它能够发挥的那些潜能,近年来对于教育技术的有效性的质疑甚至还有所增加。[10]

2.不利于理论的形成

以技术应用为导向的教育技术学实践,导致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内容存在“跟风”的现象。总是随着外界的信息技术产品兴衰而变化。由于这种“跟风”的研究更多的是获得某一特定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经验,而不是针对某一特定教育教学问题利用技术解决的经验,这就很难上升到解决某一教学问题需要的理论。因此很难从这种以技术应用为导向的教育技术学实践中反思总结出能称得上理论的知识,同时这种研究的不断深入没有自身发展的逻辑,总是受到外界“技术”更新的影响。每个教育技术学研究者,由于对以技术为导向的教育技术学实践进行反思时进入的角度不同,会得出不同的发展逻辑,而这些研究深入发展的逻辑不是教育技术学研究问题本身发展的逻辑,其实是外界“技术”应用兴衰变化的逻辑。这也是为什么教育技术学发展至今没有形成一个大家公认的理论体系的重要原因。

3.不利于形成实践规范

教育技术学实践方法论是教育技术学实践方法的元方法,是一个程序化的过程,当方法论进入人的观念领域成为指导实践活动的观念时,就具有了实践规范的功能和意义。因此,它是形成教育技术学实践规范的前提。而实践规范的功能是使实践活动以一定的方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并且自觉和有效地趋向一定的目的,从而实现对于人的实践活动的导向、激励、约束、调节、控制等。[11]

以技术应用为导向的教育技术学实践还存在另外一个缺点就是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共教育技术学从业者借鉴的实践规范。这就导致教育技术学领域的从业者面对一向具体的工作时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入手,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只能是根据经验或者生搬硬套自己见过的应用方式或者别人实践过的方式。要从教育技术学实践中反思总结形成自己的理论,构建教育技术学理论体系,首先要形成一套能够为教育技术学从业者所共同遵从的实践规范。实践规范为教育技术学实践者从事的实践活动提供依据、尺度和标准,规范方法论的使用,促进实践活动的发展。

三、问题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的价值

“问题”是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概念或范畴。科学家和哲学家历来也非常重视“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科学的历史启示我们,科学研究不但“始于”问题,而且正是“问题”推动研究,问题的不断深入引导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12]

“问题”对科学研究如此重要,但是对实践有何作用?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问题”。关于问题的界定我国学者林定夷做了一个定义:某个给定的智能活动过程的当前状态与智能主体所要求的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从问题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到,当我们谈到“问题”时,总是预设了智能主体的某种目标。任何实践活动都具有目的性,正如康德所说:“并非每种活动都叫做实践,而是只有其目的的实现被设想为某种普遍规划过程的原则之后果的,才叫做实践”,而实践目标是实践目的的进一步的具体化表述。[13][14]当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设定了目标无形中也就产生了“问题”,因此,对“问题”的解决是引导实践向目标迈进的动力。教育技术学实践活动也是具有目的性的,那么教育技术学实践活动也就成了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这个“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教育技术学理论发现的主要源泉。

四、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技术学实践方法论

教育技术学实践过程是一个“问题解决”过程,因此在教育技术学实践中我们首先应该找到“问题”。教育技术学中“问题”的产生是由教育技术学实践的目的性决定的,实践目标是实践目的进一步的具体化表述。所以,我们先要明确教育技术学实践的目标。

目前普遍认为教育技术学实践目标是实现教学优化。[15][16]教育技术学的实践活动怎样才能实现教学优化?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围我们可以看出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相关要素进行改变,达到教学结构的改变,最终实现教学优化的功能。[17]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在这些领域的应用是实现教学优化目标的途径,而在这些领域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就是教育技术学实践的过程和内容,那么信息技术在这些领域应用之前的现状与我们期望要达到的状态就形成了我们教育技术学实践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教育技术学实践目标找到了教育技术学实践“问题”,而教育技术学实践过程则是依据一定的原理或知识,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通过实施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这就形成了“确定目标形成问题确定方案(选择技术)解决问题(应用技术)反馈评价(对技术选择和应用过程的评价)”的问题解决的逻辑过程。这种问题解决的实践逻辑过程避免了之前“技术应用发现问题探索研究”这种技术应用为导向的实践中盲目的技术应用。“确定目标形成问题确定方案(选择技术)解决问题(应用技术)反馈评价(对技术选择和应用过程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育技术学的作用,不然教育技术学实践也只是成了技术的简单更替尝试的过程,失去教育技术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技术学实践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总是选择性的、有目的性的,因此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不断的总结和反思,就会逐渐形成解决某一教学问题需要的理论而不是获得某一特定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经验。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技术学实践,强调教育技术学实践是一个问题解决过程。问题解决不仅是一个复杂的行为过程,也是一个系统过程。系统科学家霍尔从系统的角度提出了问题解决的三维模型,他把问题解决的过程从知识维度、时间维度、逻辑维度分别做了划分,以霍尔的问题解决三维模型为依据,我们提出了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技术学实践方法论的三维模型结构,如图所示。

1.逻辑维度

逻辑维度就是形成实践活动的规范流程,前面对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技术学实践的分析是从问题解决步骤维度,即逻辑维度对其分析的。在这个维度可以把教育技术学实践过程做一划分,划分为确定目标、形成问题、确定方案、解决问题、反馈评价五个阶段。明确目标主要是思考我们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形成问题则是根据要达到的效果分析存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方案则是根据存在的问题运用相关理论知识选择恰当的技术并形成技术应用的方式方法,即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解决问题是把形成的问题解决方案实施的过程,也就是把选择恰当的技术应用于实践解决问题的过程;反馈评价主要是反思在解决问题时选择和应用的技术是不是恰当,应用效果如何等。

2.时间维度

时间维度则是实际的实践过程阶段划分,从教育技术学实践过程的时间维度看,任何一个教育技术学问题形成和解决都离不开分析过程,明确了问题后就要对问题解决方案进行设计开发然后应用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并且在每个问题解决过程中离不开管理和反思总结的过程,即管理和评价过程,时间维度的评价是一个总结性评价,而逻辑维度的反馈评价主要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因此,从教育技术学实践的时间维度我们还是可以把它划分为分析、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五个阶段。

3.知识维度

知识维度则是在实践过程和实践规范的各个步骤中需要用到的知识。教育技术学实践是教育技术学理论的综合应用,从知识维度看,教育技术学实践离不开教育技术学理论知识,无论是在信息技术的设计开发阶段还是利用阶段到最后的管理评价阶段都需要教育技术学理论知识的指导。

教育技术学实践主要解决的是教育教学问题,而教育教学问题往往是一些复杂的问题,对复杂的教育技术学问题,人们可以借助于系统工程的方法,还可以通过定义系统和子系统的方法来定义问题和问题解决空间。作者认为:无论是简单的教育技术学实践问题还是复杂的教育技术学实践问题,都可以按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方法论来统一和规范我们的实践活动。

五、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技术学实践的特点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技术学实践与技术应用导向的教育技术学实践相比较具有以下的特点:

1.把教育技术学实践从比较强调“媒体技术”转移到用适合的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上来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技术学实践强调以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解决为出发点,选择性的、有目的性的使用技术,对技术进行设计利用,从而摆脱了实践中随着技术发展盲目的崇拜和利用新技术的现象。

2.利于形成实践规范,实现教育技术学实践效益最大化

实践规范产生于实践活动及其过程,实践目的是生成实践规范的直接观念原因。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技术学实践形成了“确定目标形成问题确定方案解决问题反馈评价”的问题解决的逻辑过程。这种问题解决的实践逻辑过程不仅避免了技术应用为导向的实践中盲目的技术应用,而且有利于形成教育技术学实践活动规范。实践规范有利于促进人类实践活动进一步标准化、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和效益最大化。教育技术学实践活动规范的形成有利于促进教育技术学实践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效益最大化。

3.有利于促进教育技术学理论的发展

技术应用导向的教育技术学实践通常会导致我们忽视所用技术与具体场景的对话,更注重技术本身而忽视了学习或教学。因为现代技术是对于效率极其推崇的一种思维逻辑,对效率的极其推崇会导致一个后果,既手段本身成了目的。[18]而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方法论注重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形成关于教学问题解决方面的理论基础,以及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如何使用和改造信息技术方面的理论沉淀。

六、总结

教育技术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作者认为教育技术学实践是问题(或目标)导向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技术学实践更多的是关注需要解决具体教育教学问题时选择性的、恰当的使用技术,并且设计和开发出适合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和技术产品。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方法论指导实践,利于把教育技术学实践从比较强调“媒体技术”转移到用适合的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上来,而且还利于形成实践规范,促进教育技术学实践活动进一步标准化、制度化、程序化、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和效益最大化。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技术学实践方法论还可以促进教育技术学知识的产生,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形成信息技术应用于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理论。

参考文献:

[1]王运武.教育技术工作者角色的历史变迁――兼论新时期的历史使命[J].现代教育技术,2005(5).

[2]尹俊华,庄榕霞,戴正南.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朱鄂桂,赵呈领.教育技术实践的方法论体系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8(8):47-50.

[4]刘美凤.论教育技术学的知识来源[J].开放教育研究,2004(4).

[5]张刚要,李建中.回到教育技术实践本身:一种现象学解读[J].电化教育研,2011(12):20-24.

[6]刘和海.论多元视角下的教育技术学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1(11):23-27.

[7]杨开城.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领域发展现状的反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 39-44.

[8]任友群.理论 实践 方法―――21 世纪第二个 10 年中国教育技术研究的趋势展望[J].电化教育研究,2010(9):29-33.

[9]转引任友群.理论 实践 方法―――21 世纪第二个 10 年中国教育技术研究的趋势展望[J].电化教育研究,2010(9):29-33.

[10]王美,任友群.转引对中国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再思考:方法、实践与理论[J].中国电化教育,2011(4):1-7.

[11]夏建国.实践规范论[D].武汉:武汉大学,2004:161.

[12]林定夷.科学哲学:以问题为导向的科学方法论导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13]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64.

[14]张影. 教育技术实践目标设定存在的问题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2:12.

[15]南国农.教育技术理论体系的重构:路线图[J].现代教育技术,2010(4):5-7.

[16]南国农.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9(8):5-9.

第6篇:危机意识论文范文

在素质教育时代背景下,对大学英语教育的目标和方法有做了一些的改革,但是从结果上看,大学生在实践中对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不但不能准确的用英语表达观念和想法,而且还会出现词句应用错误等问题,从教育实践上考察,造成英语教学实用性缺失主要有以下方面体现和成因。

(一)师生不注重语言教学的实用性

首先,主要表现在学生和老师没有树立正确的观念,不注重语言学习的实用性,现在课堂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还是依然延续着应试教育阶段的方式,只侧重对词汇、语法结构和句法的分析教学。其次,迫于教学质量评估和就业压力的影响,现在很多用人单位还是以考试成绩来衡量个人应用英语的能力,因此很多学校的师生教学英语的目的就带有狭隘的功利色彩,还是以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目标,教学多以解题技巧和强化应考技能训练为主。

(二)缺乏跨文化语言交际意识

教育英语是国际上通用的语言,在应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参与方基本都来自不同的国家,他们会不自觉的用自己的文化和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说话并做出自己的判断,如果交流双方不能在说话方式、文化背景和应用语言方面有个共同的认识,那么很容易就会出现误解、交流障碍,甚至发生不快和冲突。但是现代大学英语教育中却非常缺乏这方面意识的培养,没能够设置情景让学生深入去体会语言在不同情景和文化背景之下所体现的含义,导致学与用相互脱节,忽视了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

(三)语用失误问题严重

所谓语用失误不是指遣词造句时对语言语法语用方面的失误,而是指使用了些不合时宜的表达方式或是表达方式不符合习惯使得表达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这是因为英语的使用会受到语言外因素的作用而使得表达方式灵活多样且具有随机性,这也是英语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比如说教学中经常出现的也是比较实用和有针对性的用语:称谓语、告别语、打电话语、恭维语、拒绝语等等这些都会反映出强烈的民族文化约定。语用失误有语言本身语用失误和文化语用失误两方面,造成语用失误一方面是由于英语一些表达方式跟汉语语言习惯不一样而套用母语表达方式引起的;另一方面是在英语表达的时候没有考虑到会话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而引起的。

二、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育方法

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英语教学只注重语言形式的教育而轻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教育的现象比较明显,导致很多老师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思维模式。所以,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英语教育则要求大学英语老师需要对教学方法加以改革和创新。

(一)教师应当先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文化修养

老师在教学活动发挥着组织、榜样和引导的作用,所以自身的英语运用能力要强是必然的,在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英语教育中更应该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文化修养,这样才可以提高生在这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多融入英语文化的讲解,包括语言知识本身的文化和语用文化的导入,综合分析研究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的需求,并根据这种交际需求,传授英语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有些英语教师可能在传授英语语法、句式、词性方面能够做到游刃有余,但是涉及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时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教师应当还是要争取更多的机会进修学习、亲临英语语言的民族氛围、多钻研汉语和英语之间的文化差异,从而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文化修养。

(二)注重语言文化背景

知识的讲解学习一门语言,了解语言的内涵和外延文化更加的重要,这些文化内容包括了该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等等。对这些文化涉及到的内容,教师应该在课前做好归纳整理,并重点整理出了能够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文化教材,在课堂授课的时候恰到好处的融入,加深学生的感知。对一些真实的语言材料,对其中中国和西方的文化习俗存在的差异性进行讨论,可以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开讲座的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在这过程中,学生就更加能辨别两者的语言思维模式和文化习惯的差异性,从而在实际应用中能够避免受本土语言方式和习惯的干扰。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加深语言情景体验

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就是能够准确、形象、直观的传达知识,而且信息量大、声情并茂,将多媒体教学方式应用到英语的教学中,可以营造一种英语情景下的氛围,这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同时,利用多媒体可以创造一种形象化的文化背景,给学生一种置身真实文化环境的体验感,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西方各种习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会学生利用语境消除歧义

培养学生把握语境能力对提高学生应用英语能力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没能正确把握语言环境就很容易在交流中产生误解,让沟通受阻。语境包括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两部分,前者是指话语内部的信息结构形式,后者是指文化、政治、交际双方心里因素等环境,在英语的交际中,不管是口语还是书面交际都会受到内外部语境的影响。所以,在应用英语的时候,要懂得去领悟语境中的附加信息,即言外之意,从而实现说着与听者的顺畅沟通。因此,老师要教会学生在语境中确立意义,实现对话语的编码和解码,以消除存在的歧义。

三、结束语

第7篇:危机意识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环节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培养本科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但近年来高校本科毕业设计受到诸多因素的冲击,质量出现滑坡,作者分析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探索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有效方法与措施。

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永恒的主题,其核心是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在高校的教育改革中,创新教育在本科的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中形成共识,有待加强。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在系统学习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基本技能,按照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规范化的研究进程,系统完成的一项具有综合性和创新性的科研活动。作为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在于总结、消化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初步掌握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毕业论文写作的基本标准是:有一定的创见性,能够较好地分析和解决学科领域中不太复杂的问题,立论要科学,观点要创新;论据要翔实,论据要严密。但近年来高校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受到内外界诸多因素的冲击,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出现滑坡,分析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影响因素,并探索出一些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有效方法与措施,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应是当前高校教学研究工作中的重要课题。

一、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

本课题组通过对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毕业设计工作的调查,发现以下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控

目前高校都有针对毕业设计制定的规章制度和条例,但在选题审核、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评阅制度、答辩制度和成绩评定方法等方面管理制度还不健全。院系在毕业设计工作的管理上没有具体的操作规程与管理措施,缺乏对学生和指导老师从管理到落实的全面跟踪,导致管理工作形同虚设,答辩过程走过场,对不符合要求的毕业设计往往采取迁就宽容的态度,质量难以保证。

本课题组对国际贸易专业os 1班的43个样本成绩进行统计,毕业论文成绩“优”的比例为14% ,“良”的比例为61% ,“中等”的比例为20% ,“及格”的比例为3%。在成绩评定上,除“优”等有一定的比例限制,评分标准的规范性还有一定的缺陷,表现为:成绩一般集中在“良”和“中”等级,影响学生毕业、取得学位的“及格”和“不及格”等级几乎没有,这容易造成一种误导,使学生认为毕业设计并不难通过,使学生缺乏探索和努力创新的压力和动力。

(二)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高校招生数量和专业的增多,现阶段一名指导老师带10多个学生或更多,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导致心有余力不足,另外部分指导老师的经验不足或对其专业领域缺少充分的了解,也影响了整体的指导水平。

笔者对国际经贸学院国际贸易专业2005届毕业生的指导师资力量进行了统计,共172名毕业生,指导老师16名,师生比例超过了l: 10。其中中青年教师比例较大,讲师占比犯%,在科研能力上有一定的欠缺。

(三)一些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

毕业设计的时间大都安排在大四,一般启动于第七学期末,覆盖第七和第八学期,期间包括若干周的毕业实习,同时正值学生参与毕业分配及研究生人学考试。学生面向市场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对毕业设计在时间、成本与精力方面形成一定的影响,学生难以保证全身心投人到毕业设计的完成中,不少学生认为毕业设计是走形式,对学校布置的毕业设计的要求、进度不以为然。

笔者指导的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常以找工作或各种考试推脱,安排的任务和要求不能按时完成,结果造成学生不急老师急,老师催学生,学生仓促凑稿、交稿,根本来不及仔细推敲斟酌,而老师又不忍苛求以影响学生毕业、就业,结果造成论文质量下降。

(四)论文选题质量管理不到位

选题方式一般由老师给学生单方面定题,学生缺乏主动性,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对导师的研究方向和进行的课题缺乏了解,在选题方面存在被动接受的情况;在选题过程中,留给学生选题的时间过少,普遍存在着“指导老师报题随意、学生选题盲目”,导致相当部分的学生对选题惜惜懂懂,谈不上兴趣爱好,更说不上参与研究的激情和欲望;在选题的质量上,有的选题太大,难以驾驭,无法深人论述,有的选题范围太小,观点得不到应有的舒展,有的选题与所学专业内容联系不紧密;有的选题陈旧、重复;创新的课题更少。

国际经贸学院近几年对指导老师给出的选题进行了一定的审核,对于不适合本科生所学专业发展方向的选题原则上不作为毕业论文选题。除了指导老师给出的选题,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我命题。在对国贸专业051班的43个样本的选题统计中,选题雷同的情况基本不存在。国际贸易理论类的选题占68%,国际经济合作类的选题占24 %,国际贸易实务类的选题占7%,其他3%。其中学生在外贸实习岗位和将来从事的外贸工作中遇到的外贸实务问题的研究选题偏少。

(五)学生科研能力不够

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论文的写作能力以及与指导老师沟通的能力还有所欠缺。表现到毕业论文上,就是学生过于依赖现有的文献资料,对原始资料和数据的获取、分析和处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或者无法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研究对象上,不会用所学的理论找到研究的切人点,不能用所学的方法分析、加工资料,只是对资料进行简单的剪辑、粘贴和堆砌,没有创新观点。

课题组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所有指导老师在给学生开题之前,都需要反复给学生讲如何写开题报告和如何获取资料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指导过程中,交来的初稿大多是整段拼凑,抄袭雷同,有的甚至自相矛盾,或者没有提炼观点,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跑题偏题现象严重,或者内容比较空泛,缺乏有说服力的数据和事实。

二、毕业设计质量监控的实践对策研究

(一)学校层面

1.规范对毕业设计的监督和管理

制定“本科毕业设计规定”、“本科毕业论文制作规范”、“本科毕业生论文答辩工作程序”等管理制度。对学生的要求应明确具体,可操作,可检查。毕业论文规范可以在基本的格式上有一定的灵活性,适当降低论文格式在分值上的比例,避免论文指导老师和学生对形式过度关注,浪费大量时间,忽视对论文内容的重视。组织专家进行各阶段工作过程的监控,及时发现、总结毕业设计工作中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教学管理文件,保证毕业设计环节高质量地进行。

2.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包括文献检索、社会调研、统计分析和论文写作等内容。学校可以在本科教学的四年中逐步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低年级阶段开设论文写作指导,文献检索方法等讲座,从理论上先培养写作技能,再通过撰写主干课程的论文或报告以及学年论文,在实践上进行写作方法和技能的培养。大三阶段可以开设研究方法论课程,结合专业特点,进行论文研究方法和论文规范性的培训,使得学生能够把握毕业论文的基本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熟知查询文献资料的方法、开题报告的要求、论文写作的规范性、摘要的写作、答辩注意事项等,并开展论文大赛,激发同学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毕业论文写作奠定基础。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再引导、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科研思路,使之初步认识如何搞科研,怎样选题立项,创新点和难点在何处等,为今后的科研和创新奠定一定的基础。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指导教师中青年教师比例较高,缺乏科研背景,学校应一方面采取各种进修、培训的方式提高他们的教学科研能力,另一方面组织其到企业担任相应的职务,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通过激励约束制度提升青年教师的能力;出台毕业设计工作奖惩制度,适当增加指导老师指导工作量的学分。每年对在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老师进行奖励,并把毕业设计工作的质量与教学事故挂钩、与年度考核和岗位津贴挂钩,以增强指导老师的责任感。

4.毕业设计方式创新

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利用学校和教师的科研资源开展科研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培养学生自主研究能力,开展自主科研,为毕业设计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得毕业设计具有真正的内容和价值。学生在校期间发表在公开刊物上的学术论文,经学校学术委员会审核同意、教务处批准可以代替毕业设计,以提高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二)院系层面

1.合理安排毕业设计时间

合理安排好学生找工作、考研和毕业设计时间,使学生能够两者兼顾。国际经贸学院在近几年把毕业设计时间适当提前到第七学期中期,时间的冲突有所缓解。建议可以采取分流管理,不考研的学生在第七学期中期先选题,开始撰写论文;考研的同学第七学期期末选题,寒假开始撰写论文。两者工作流程不变,质量保持一致,一方面可以解决学生在时间安排上的冲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2.提高学生对毕业论文的认识

毕业设计的质量总体水平较低,主要原因之一是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毕业设计开始之前,学院有必要组织一次专门的毕业设计讲座,多角度深人浅出地阐述毕业设计的性质、作用及有关规定,同时穿插往届不合格毕业设计的处理案例,使学生在了解毕业设计的目的、任务和要求的同时,正确理解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同时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条件,量力而行,扬长避短地选择适当的论文题目。

3.制定选题标准

选题标准是选题质量的基础和依据,也是评价和衡量选题质量的重要尺度。选题可参照以下标准:(1)专业性。在选题时应掌握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体现本专业基本训练内容,通过论文写作来促进专业知识的提高;(2)新颖性。选题要着眼现实间题,解决实际问题,应多选择社会经济领域的实际问题,有确切性与可行性,并使学生能了解所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及创新意识。(3)时间性。选题难度适中,工作量适中,深度、广度应为本科生在规定时间内能完成。(4)资料的可获取性。在确定论题时,需要考虑获取相关资料的路径,没有大量的文献资料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

4.建立毕业论文选题库

毕业论文题库应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符合教学要求并体现双向选题的特点。每个选题要附材料说明,如选题的背景、选题任务、工作量、对选题者的知识构成的要求、写作难点及选题的现实意义。由院系成立选题小组对选题进行审查。选题库不是唯一题源,学生也可以在导师建议下自己定题。根据学生和老师反馈的实施意见,选题库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可以利用网络资源,采用开放式、自主式选题,公开指导老师个人基本信息,题目背景及来源,打破教研室界限,学生自主选题,自主选导师。

学院应鼓励学生结合社会实践,根据自己的情况选题立项。学生在假期和实习期间都会参与企业工作,鼓励学生在社会和企业中寻找课题,进行调查研究,避免从书本到书本的纸上谈兵,使创新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学院对学生自己选题立项可以在成绩评定时给予一定的分值。

5.毕业设计方式多样化

好的论文应该符合规范,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创见性的学术观点。在毕业论文的质量管理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精神,鼓励和激发学生创新,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和指导学生探索新方法,打破传统封闭式思维模式;鼓励和指导学生用定量分析来揭示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学院可改革现有单一毕业设计写作的模式,充分利用实验室和实践基地的资源。国际经贸学院正在创建新的国际贸易实务实验室,毕业设计也可以考虑用沙盘模拟、生产实践等方式进行,使毕业论文从文献资料研究上升到理论思维研究与应用研究,提高论文的实际运用价值,提升论文内在价值。还可以团队的形式完成毕业设计,弥补单个学生由于时间、精力、知识和能力的局限,发挥团队成员的专长,优势互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老师层面

1.引导学生介人老师的研究课题

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将自己的研究方向、体会、感受和兴趣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可以就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专题和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自己的研究,可以让学生从文献研究、社会调研等基础工作做起,写一些专业论文,在了解专业发展新动向的同时也锻炼其科研能力。

2.加强师生沟通

毕业设计指导老师、辅导员齐抓共管,建立全方位的管理网络,督促学生把精力投入到毕业设计中去。在学生做毕业设计期间,导师要经常与学生沟通,以便了解学生,及时提醒,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工作与写论文的关系,把完成高质量的论文当作推销自己的重要手段。

第8篇:危机意识论文范文

关键词:分离与提纯;问题链;微课与微视频;建构模型与应用;教学组织形式变革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0-0063-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0.022

化学家通过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实验方法,从混合物中提取所需要的物质,才能测定其元素组成与含量、解析物质的微观结构,从而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同样现代化学工业任何一个产品,都是通过物质的转化与物理的、化学的分离与提纯相融合而获得的,因此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非常重要,本人以高三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中的蒸发与结晶等为例,采用微视频与问题链融合式的教学设计,展示如下。

一、设计理念

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学生的现有水平与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起点是学生的已有知识,通过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的潜能并调动其积极性,通过自我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大组讨论、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高一层次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层次的学习。通过问题链教学,可以将学生的潜能激发至极致。

建构主义认为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积极主动的建构使学习效率更高。无论学生以微视频的方式上交作业,还是解决问题链,都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二、设计流程

1. 问题链设计流程

从上图可知,问题的层次非常明显,越来越挑战学生的极限,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

2. 微视频作业设计流程

微视频作业,就是学生将解决每个问题的过程拍摄成视频上交,视频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教学环节1中的问题1、2、3,都是高一上学期已经解决的问题,因为时间相隔太久,遗忘较多。通过以微视频方式布置预习作业,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部分课后作业也以微视频的形式上交,促进学生进行知识重构,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灵活运用。

三、教学设计及其理念体现

四、教学反思

以微视频形式布置作业,是一种崭新的举措。通过微视频作业,进一步强化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强化了学生学习的责任心与主动性,也促进了学生对所做作业的理解。教师通过观看学生微视频预习作业,可以发现学生的各种想法,找出适合于教学用的素材,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播放学生的视频作业,不仅提高学生对错误的认识程度,也增加了学习成就感,极大提高了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积极性和互动的针对性,增强了学习效果。课后观看学生的微视频作业,发现教学效果的欠缺,好及时补强。将预习作业以视频形式移到课外,大大减少了教师授课的时间,教师可以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即促进了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变革。课堂上着重讨论视频作业出现的各种问题,充分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各种问题,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将学生的各种潜能激发至极致。

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建构成各种规范化的模型,是教学的新亮点。就结晶、过滤、洗涤、干燥、除杂等模型组合产生的所谓问题,组合越复杂,问题的层次越高。在解决问题链的过程中,无论是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和大组辩论以及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都是在选择合适模型与运用合适模型来解决问题。

将学生融入真实的工业情境中,解决的都是化工生产真实问题,提升了学生的成就感。同时促进学生确立定量理念,即一个化工产品,只要达到产品规定的纯度和杂质含量达到规定要求即可,不是杂质除去的越干净越好,因为越干净步骤越多、工艺越复杂,成本越高。

学生的微视频作业大多是用手机拍摄的,实施过程中问题较多。有部分同学理念转变不够快,作业不交;有的同学还不会拍摄、不会上传;还有的同学拍摄视频的质量不够高;还有的同学上传过程中遇到问题等等,我们正在解决这些问题,力争使微视频作业形成常态化。

参考文献

第9篇:危机意识论文范文

关键词:硕士学位论文;盲审效果;探索性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176-03

学位论文盲审,就是在论文通篇中隐去学校名称、导师姓名及研究生姓名,并将论文送往相同专业高校的同行专家评阅,并就论文是否达到答辩要求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在返回给学生的评阅意见中,将专家的相关信息隐去。目前,专家普遍认为学位论文“盲审”有助于排除人情因素的干扰,有利于客观公正的评阅,评阅成绩相对比较客观、公正、真实。

一、我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的实施

我院自2010年开始从各专业毕业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抽取部分学位论文进行盲审。为了体现公平、公正,学院根据校学位办论文盲审实施办法制定了《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研究生毕业论文盲审实施办法》。

1.论文送审要求。送审的硕士学位论文封面及扉页需隐去作者姓名、导师姓名等个人信息。由学院研究生办公室送2位校外具有相应硕士点单位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同行专家评阅。为保证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盲审效果,学院在统一收取参加盲审的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后,报院学术委员会,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对论文的格式和内容是否涉及作者个人信息等进行形式审查,形式审查合格,且通过“学术不端行为系统检测”,检测结果在30%以内的论文方可送审。

2.合理选择盲审学校和盲审专家。由于我校的工科背景较强,我院硕士毕业论文的领域既有化工理论基础研究,也有化工应用研究,所以在硕士毕业论文送审的学校和送审专家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学校层次的一致性、学科专业的相近性和研究领域的相关性。

3.合理利用评阅结果,形成激励机制。对于评阅结果,导师和学生往往只重视评价不合格的论文。一旦评审专家认为论文已达到要求,同意答辩,往往学院、导师和研究生本人不再重视评阅专家的其他意见和建议,只有没通过的论文,导师和学生才会认真修改。

为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经学院学术委员会讨论,对盲审评阅意见中的评分和评语做进一步的细化分类处理,以促进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不断提高,形成了补充意见《关于研究生毕业论文盲审结果处理办法的补充说明》。在《补充说明》中规定:“毕业论文经由两位盲审专家进行评阅,结果均为合格但论文评分都低于65分,该论文必须在3个月内修改完成,并经院学术委员会增聘同行专家复审,根据复审结果决定是否受理其答辩申请,未通过复审者应当延期一年答辩。”

二、我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的成效

1.学位论文质量有较大提高。通过实施学位论文盲审制度,增强了研究生的“论文危机”意识。绝大部分研究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撰写学位论文,论文质量有了较大提高。2010年,我院首次进行学院盲审制度时,对25位参加盲审的学位论文进行了形式审查,发现90%以上的论文存在撰写格式、图表规范等问题。2011年和2012年学位论文盲审时,同样的格式和规范等写作问题则要少得多。表1所示为我院2010-2012年研究生盲审结果为优良的比例。如图所示,2010年参加学院盲审的研究生论文50份,其中30份结果为优良,优良率为60%;2011年参加学院盲审的研究生论文46份,其中31份结果为优良,优良率为67%;2012年参加学院盲审的研究生论文58份,其中51份结果为优良,优良率为87%。

2.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近年来,受社会环境中“急功近利”风气的影响,一些研究生缺乏科研进取精神,不能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地搞研究;部分研究生忙于考博、找工作,不愿承担导师的科研任务,忽视论文研究和综合科研能力的培养。实施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的真正目的就是使导师和学生高度重视学位论文质量,从而加强过程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学术水平,真正从源头上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最终达到学位论文盲审制度的真正成效。

表2所示为我院2010年-2012年参加盲审的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情况。由表2可知,我院自实施盲审制度以来,参加盲审的学生不仅人均数量逐年增加,论文质量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现行盲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评阅专家与学位论文的研究方向之间有误差。学院送审的学位论文都是通过相关院校的研究生管理部门选择专家,而不是导师选择,因此在评审专家的选择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尤其是涉及交叉学科的论文,在评阅专家的选择上更容易出现误差。

2.评阅专家工作量增加以及“手下留情”导致评审质量受考验,盲审成效打折扣。一方面,随着近年来各高校都在积极推行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制度,需要评审的论文数量逐年增加,而大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答辩都集中在同一时间段,所以增加了送审部门及评审专家的工作量,评审质量经受考验。另一方面盲审聘请的多为国内有关院校的同行专家,有些专家在打分时也会有意无意地就高不就低、“手下留情”,由此导致论文盲审制度的成效大打折扣。

3.学位论文传递过程资源浪费,经济成本增加。盲审的费用加上管理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纸本论文和评阅意见书的传递也是一种时间和经济资源的浪费,随着毕业生基数的递增,这一费用势必逐年加大。

四、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的探索性建议

1.扩展论文送审的学科领域。不同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已成当今世界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高校越来越提倡将学生的培养模式由单一学科转为在交叉学科的平台基地上加以培养。扩大论文送审的学科领域,增加相关学科和边缘学科的教师对学位论文进行评阅,听取他们的评阅意见,一方面有利于研究生和导师从不同的侧面获取更多有用信息和创新思路,有利于交叉学科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情因素,提高评阅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

2.聘请国外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参与论文评阅。为促进学科发展和对外学术交流,近年来学院聘请了一批在化学化工领域有影响力的国外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学院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将学位论文送予这些专家评阅,将有利于更好地与国际接轨,了解国内、外研究进展,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

3.建立论文免审制度,给予导师和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一定的推荐免审的权利。为提高导师和研究生的积极性,可以建立论文免审制度。如对于在权威期刊或者影响因子大于一定数值的国际期刊上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数量达到一定要求之后,研究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和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同意后,可以向学校学位部门提出该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免审的申请。

参考文献:

[1]马玲.博士学位论文同行评议的实证分析及探索性建议[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12(6):44-47.

[2]王健,张华.由盲审结果分析我校机械类各专业研究生培养质量差异[J].科技广场,2009,8:240-261.

[3]王蓓,王振芬,王维静,王沁丹.完善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和答辩制度提高学位论文质量[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6):68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