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历史教研工作计划范文

历史教研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历史教研工作计划

第1篇:历史教研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招生工作;档案;经验;教训

一、引言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50年到1965年,我国共招收研究生22700多人。[1]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迈入了研究生教育大国行列;西北大学的研究生教育也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距离研究生教育强国相差甚远;与国际和国内一流大学相比,西北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在创新方面仍存在巨大差距。创新是研究生教育的灵魂。“实现两个百年发展目标”、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实施“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对创新研究生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实现创新的路径之一就是从历史中进行借鉴。本文以西北大学馆藏档案为依据,试图从历史和个案的视角,对1956-1966年西北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进行系统梳理,总结研究生教育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西北大学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实践

1、西北大学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基础

(1)国家对人才的迫切需求为高等学校开展研究生教育提供了现实需要。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为适应国家各项建设突飞猛进的新形势,高等教育必须迅速地培养大量忠实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技术干部、管理干部、师资和科学研究人才,并保证提高培养干部的质量,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和政治水平,以赶上国家的需要。”[2]部分高校和中国科学院为满足这一需要,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时全国十四所综合大学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师资和科学研究人才。

(2)学校拥有一批著名教授,为开展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师资力量。1956-1966年,历史学科有侯外庐教授、陈直教授、陈登原教授、马长寿教授,文学学科有付庚生教授、刘持生教授,地质学科有张伯声教授、杨钟健教授、夏开儒教授、霍世诚教授、王永焱教授,物理学科有岳潞憬淌凇⒔仁寿教授、田渠教授,化学学科有冯师颜教授、数学学科有杨永芳教授、刘亦珩教授、刘书琴教授,生物学科有吴养增教授、李中宪教授、陈兆骝教授等一批著名教授在西北大学执教,为学校开展研究生教育提供了师资保障。

(3)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为开展研究生教育提供了条件保障。学校立足西部,主动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地质、物理、化学、历史等学科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并取得了突出成绩。以地质系为例,1949-1959年,地质系教师完成科学论文77篇,完成调查和研究近50项。[3]科学研究不仅推动了学科发展,也为开展研究生教育提供了条件保障。

2、研究生招生政策

1949-1966年研究生招生政策,经历了“从最初的推荐、审查,以政治素质为主的政策,到严格的政治审查基础上的选拔考试政策,然后重回政治审查的老路,接着是教育大革命下的研究生扩招,然后又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采用严格的选拔考试,接着又回到四清运动下的推荐、审查方式,直到最后的停止招生”。[4]西北大学严格按照国家要求,认真做好招生工作的各个环节,确保研究生招生质量。

3、研究生招生专业、招生计划和录取情况

1956年7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公布了《1956―1957学年综合大学等院校招收副博士研究生计划》,批准西北大学在光学(旋光方面)招收2名副博士研究生,由岳潞阒傅迹煌时批准西北大学在几何、函数论、普通物理、光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政治经济学共计7个专业招收二年制进修师资研究生共计13人。[5]经过考试选拔,最终录取副博士研究生3名,其中光学2名、中国哲学和社会思想史1名;录取师资进修研究生13名。这标志着新中国成立后西北大学在研究生教育方面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正式开始了研究生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说明:1.本表数据根据1956-1966年西北大学馆藏档案统计。2.光学、自然地理、构造地质、民族史4个专业分别包括1957年招收研究生的5名计划,其中物理1名、地理1名、地质1名、历史2名。

4、西北大学研究生招生的特点

(1)计划性。1956-1966年,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具有非常明显的计划性特点。从中央到各单位,不仅有长期的规划,而且有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高等教育部先后制定了《高等教育十二年规划(草案)》和《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等。计划在十二年内招收研究生35500人,[6]其中,下达给西北大学的研究生招生计划为9个专业195人;[7]计划在1953-1957年每年分别招收研究生2887人、1145人、1824人、2363人、2575人。[8]

西北大学也制定了《西北大学十二年规划》《西北大学第一个五年计划》和《西北大学1963-1972年培养研究生规划》。1956-1967年,学校在汉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动物学、植物学、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地质学共计10个专业计划招收研究生201人,毕业研究生总数113人。同时,计划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招收研究生13人。[9]

此外,招收研究生的各个高等学校还需要制定年度研究生招生计划并上报高等教育部审核批准。以1956年为例,西北大学上报高等教育部的研究生招生计划为:中国哲学和社会思想史、光学专业招收四年制副博士研究生各2名;计划招收光学1名、几何1名、函数论2名二年制进修师资研究生。[10]教育部最终批准西北大学在中国哲学和社会思想史、光学专业分别招收2名副博士研究生,招收二年制进修师资研究生几何1名、函数论2名、普通物理2名、光学2名、分析化学2名、物理化学3名、政治经济学1名。[11]

(2)多样性。首先,从研究生的称谓看,既有副博士研究生,也有进修师资研究生,还有普通研究生。1956年,西北大学计划招收副博士研究生4名,其中光学2名、中国哲学和社会思想史2名;最终录取了光学2名、中国哲学和社会思想史1名;计划招收进修师资研究生13名,最终录取了13名。1957年3月25日,高等教育部“决定不用‘副博士研究生’这个名称,去年招收副博士研究生一律称为研究生。”[12]西北大学的进修师资研究生也仅仅招了一届。

其次,从学制看,有二年制、三年制、也有四年制。1956年,西北大学招收的师资研究生学制为二年,副博士研究生学制为四年。1957年,高等教育部决定暂不招收二、三年制的研究生,只招收四年制研究生。1959-1966年,研究生的学制均为三年。

第三,从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的计分标准看,有四级计分和百分制计分。1956年招收的副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马列主义基础》成绩按照四级计分,外语和专业课成绩按照百分制计分。

(3)不均衡性。首先,从学科门类和专业看,研究生招生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从表一可以看出,招收研究生的专业数和录取人数,文科远远低于理科。仅有4个文科专业专业招收了6名研究生,所占比例分别为21.1%和13.0%;15个理科专业招收了40名研究生,所占比例分别为78.9%和87%。从图一和图二可以看,无论是分专业招收研究,还是分年度招收研究生,均呈现出剧烈震荡的特点。就年度招收研究生的特点而言,这是由于“1953年完成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产生许多单科院校,急需大量补充师资,所以对应的师资研究生数量激增。……同时从1955年开始招收四年制的副博士研究生,极大地激励了广大知识分子积极向现代科学进军的爱国热情和激情,所以招生人数持续增加,到1956年重新达到了一个新高。”[13]1961年,陕西省高教局为了给省属高校培养师资,除了给教育部批准的专业和导师增加为省内培养研究生计划4名外,又增加了7个专业和8名导计划招收12名研究生,使得该年研究生招生达到了历史最高。

其次,从各专业完成招生计划看,也表现为不均衡的特点。期间有7个专业没有完成招生任务,少录取研究生11名。具体为:1956年的中国哲学和社会思想史专业1名,1957年的物理专业1名、地理专业1名、地质专业1名、历史2名,1959年的分析化学专业1名,1964年的地貌学专业1名、民族史专业2名,1965年的区域地质专业1名。究其原因,一是报考人数太少甚至无人报考,如1957年报考全部4个专业的人仅有1人;1959年报考物理化学的仅2人,而分析化学专业没有人报考。二是严格坚持“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如1964年“由于民族史和地貌学考生成绩很差,离最低录取标准较远,决定不予录取。”[14]

(4)不连续性。从表二可以看出,西北大学共有四年没有招收研究生,分别是1957年、1958年、1963年、1966年。具体原因各有不同:1957年,西北大学计划招收收研究生5名,其中物理1名、地理1名、地质1名、历史2名。1957年是由于“我校本学年招考研究生,只有一人报考,未录取。”[15]1958年是由于招收研究生来源困难,高等教育部停止了绝大多数高校的招收研究生工作,其中就包括西北大学。当年全国共招收研究生275名,其中农科9名、林科6名、师范242名、文科13名、理科5名;工科、医药、财经、政法、体育、艺术均停止招生。[16]1963年是由于西北大学发现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存在许多问题而主动停止招生。1966年,西北大学在分子物理等6个专业计划招收研究生10名,但是由于“”开始,从此开始停止研究生招生工作长达12年之久。

(5)重视导师的意见。研究生指导教师是研究生教育的关键。教育部明确要求,“高等学校研究生的录取名单,应由研究生的导师提出意见,经教研室和系主任审核,报校长和校务委员会批准。”[17]“录取时应该充分尊重导师的意见,录取名单最后应交由校委会通过。如果导师意见与其他方面意见有不同时,应该共同商讨研究,力求做出的决定,确有充足的依据,各方面满意。”[18]同时,还对导师带研究生的人数做出了如下规定:“业务水平高,科学研究开展得好,对研究生培养有经验的导师,如条件许可,一般在同一时期可带4-5名研究生,不能再多;业务水平高,但对培养研究生的经验不够,科学研究开展得还不够好的导师,如条件许可,一般可只带1-2名研究生;业务水平一般的教师,不应招收研究生。”[19]此外,“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导师挑学生,学生选导师”。西北大学在录取研究生时,严格执行国家规定,如地质系、历史系经过系务会议讨论并征得指导教师的意见,提出了初步录取意见。

三、结论和启示

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于1956年7月11日、1956年8月9日批准西北大学在光学、中国哲学和社会思想史专业分别招收副博士研究生2名。这标志着西北大学在新中国成立后在研究生教育方面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正式开始了研究生教育工作。

2、西北大学立足西部,肩负建设西北的使命,严格执行国家政策,严把招生质量关,研究生招生工作总体良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在考试和录取中,实行推荐报考、政治理论课以平时成绩代替、重视导师在录取中的作用、规定导师的招生人数、重视对导师的考核等做法,对今天的研究生教育和学校“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3、受当时环境的影响,研究生招生工作还处于探索期,在制度设计、执行操作等方面还有不足。如没有指定参考书目,不利于考试备考;一些专业不能完成研究生招生计划,还不时出现研究生停招现象等。因此,今天的研究生教育需要吸取教训、不忘初心、回归本质,需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需要一个健康、和谐、有序的发展环境,需要充分发挥高校的办学自。

【注 释】

[1][4] 谷秀娟.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考察(1949―1966)[D].湘潭: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2007.Ⅰ.24-25.

[2][6] 高等教育部.高等教育十二年规划(草案),西北大学档案,案卷号:1956-1-永久,41、2,西北:西北大学档案馆.

[3] 安三元.西北大学地质系十年来科学研究工作的回顾与展望,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59.2.107-116.

[5] 高等教育部.1956―1957学年综合大学等院校招收副博士研究生计划,西北大学档案,案卷号:1956-8-定期,111,243-244,西安:西北大学档案馆.

[7] 西北大学.进行规划工作的几个文件,西北大学档案,案卷号:1956-1-永久,87,西安:西北大学档案馆.

[8] 高等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下达第一个五年计划,西北大学档案,案卷号:1956-1-长期,10,西安:西北大学档案馆.

[9] 西北大学.西北大学十二年规划(草案),西北大学档案,案卷号:1956-1-永久,71,西安:西北大学档案馆.

[10] 西北大学.西北大学上报高等教育部1956年研究生招生计划的电报稿,西北大学档案,案卷号:1956-8-定期,63.

[11] 高等教育部.1956年暑假高等学校招考副博士研究生、进修师资研究生选拔专业、人数,西北大学档案,案卷号:1956-8-定期,243-244、246.

[12] 高等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通知关于研究生的名称问题,西北大学档案,案卷号:1957-4B-长期,5,西安:西北大学档案馆.

[13][16] 谷秀娟.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考察(1949―1966)[D].湘潭: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2007.5.26、25.

[14] 西北大学.关于报送1964年研究生初步录取名单的函,西北大学档案,案卷号:1964-25A-永久,51,西安:西北大学档案馆.

[15] 西北大学.我校1957学年度未录取研究生的报告,西北大学档案,案卷号:1957-4A-永久,132.

[17] 教育部.1962年研究生选拔考试办法,西北大学档案,案卷号;1963-36B-永久,6,西安:西北大学档案馆.

[18] 教育部.关于今年高等学校研究生新生录取工作问题,西北大学档案,案卷号:1962-25-永久,9,西安:西北大学档案馆.

[19] 高等教育部.关于今年招收四年制研究生的几点意见,西北大学档案,案卷号:1957-17-定期,西安:西北大学档案馆.

第2篇:历史教研工作计划范文

备课组需要每学期初,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学要求,制定详细、具体、可行的学科教学计划,并就全册教材的体系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教学重点、难点,安排教学进度。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八年级备课组工作计划精选文本。

八年级备课组工作计划精选文本1

一、教学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学校工作计划要点为指导,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坚持教育创新。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精神和自主学习的实践能力为目标,扎实开展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争当名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 格率都超过全县平均水平。

二、情况分析

我任教八年级186、187、188、189四个班的历史。共有140人,上次的期末考试总年级人平分为62.1分,及格率58.1%,优秀率24.1%。 由于学困生比较多,四个班考得不理想。究其原因是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他们的学习目的不明确,不爱学。 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方面还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大多数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学习没有计划性和策略性; 不注意知识的巩固和积累。 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能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与实践活动;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六个单元,共二十一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四、教学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巩固新政权的措施、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伟大的转折、改革开放的展开、邓小平、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港澳的回归、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现代化海空军的建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事业的发展、科技成就、教育事业、文学艺术和体育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

五、具体措施

1.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2.根据"内容标准"对知识与能力的不同层次要求组织教学。

3.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4.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开发和制作历史课件,开展历史学科的计算机辅助教学。

5.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过去的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不能代表现在,更不能代表将来。在此,希望各位老师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完成教学目标和计划。

八年级备课组工作计划精选文本2

为了开展初二下学期的教学活动,加强教研力度,特地的拟定了如下的新学期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政治课程标准”为宗旨,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正确把握政治学科特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的思想认识有一定的提高,能热爱自己的家,孝敬父母亲,在学校能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还着重培养热爱祖国的感情。

2、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不能只重视学习成绩和分数。

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三、现状分析

(一)教师现状

本学年,八年级备课组有两名任课教师:朱芳芳老师、杨艳华老师。这两名老师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且不止一次教过八年级内容,已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作为青年教师,她们具有旺盛的精力、全新的教学观念、独特的教学方法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学生现状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对政治这门课已有所了解,但却不够重视。所以我们还是要努力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的学习态度,积极的学习心态。努力促使他们刻苦认真学习,养成善于钻研、勤于思考的优良的学习品质和素养,在他们接下来的学习中才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并将这一优秀的品质带到更高的年级,带进更高的学府。

(三)教学内容分析

教科书分为3个单元,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有3课组成。教科书的编排体系严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到繁地安排《新课标》所规定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都有明确的要求。本册的重点是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能正确处理与师长的关系以及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四、工作措施

1、深入解读新课程标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学习课改,领会课改精神,教案的设计和课堂教学体现课改精神。

2、坚持每周集体备课,统一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进度。能够做到定时、定点、定内容、定发言人,开展集体研究,发挥集体智慧,做好资源共享,实现效率最大化。

3、加强常规管理和学生的思想教育,发挥政治课的德育功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关心帮助学困生,加强学法指导。

4、在平时积极参加学习教学理论,提高教学素养。

5、积极参加市、校教研活动,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积极外出听课学习。

相信在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八年级备课组工作计划精选文本3

八年级下学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学期,是步入初三前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期。所以关于本学期英语的教学活动是非常关键的,再次做出本学期的英语工作计划。

一、现状分析

我们八年级共x个班,共有英语老师x位。在下学期的工作中,备课组的老师们将会齐心协力,认真反思过去经验的成功与不足,制定行之有效的计划,争取在本学期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水平。

二、工作目标

总目标: 缩短差距 整体推进

具体目标:

1、在八年级下学期阶段的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训练,强化听说读背练习,重点落实合格率和优秀率的提高问题。

2、积极参与英语组内培训,提高老师业务水平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3、开展各类与英语有关的活动,在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

三、工作重点

1.、继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了内在的动力,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英语,而不是靠老师来逼着学。上学期,我们备课组成功举行了外语文化节活动,活动的举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本学期,我们八年级备课组将会继续组织学生参与手抄报比赛,单词过级,书法等比赛。

2.继续坚持每单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认真钻研教材,改进教法,提高课堂效率。

八年级英语组教师将珍惜每周备课时间,共同研究教法,经常性进行组内互听互评,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针对新教材的特点,备课组全体成员要做到精心备课,吃透教材,根据每个单元各自特征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制定出不同教学设计方案和任务单,以此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在平时的常规课堂教学时,力求教学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点和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习主动性。

3、针对学生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现象,我们将采取如下措施:

1)、结合各班实际,仔细研究教材,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特别注意面向

全体,随时调整教学密度、深度、广度,提出的问题要注意深浅结合、因人而异,増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顺利完成教学计划。

2)、对待每一位学生都满腔热情、一视同仁,为每位学生的成长负责。对学习困难生要加倍关心、特殊爱护,耐心辅导差生,耐心解答他们学习疑难问题,使之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让每位学生真正感到教师是她们的知音,产生亲近感,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和-谐。

3)、尝试分层教学。可以尝试分班分层或班内分层等形式实施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同学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既要照顾到优秀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又可以解决一般学生“吃不了”的问题,促使每一个学生能发挥出最佳水平。

我们将继续本着团结一致,多沟通,多研究,重探索,重实效的原则,在总结上学期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出色地完成八年级英语组备课任务。

愉快的寒假过去了,关于八年级下学期的英语备课组工作计划也要开始完成。这学期我们也本着上学期的教学理念进行工作计划,争取再接再厉。

八年级备课组工作计划精选文本4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培养学生的联想、分析、综合、比较、能力,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认清历史前进的大趋势和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坚定基本国情建设,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学情分析

初二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四、教材内容及进度安排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近代史部分,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共22课,每课时一课,本学期有20个周,实授课为18周,段考前授课1—11课,第18周全部结束本学期课程内容。

五、教学措施

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 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 。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六、教研活动

1,集体备课,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备课组在每星期一下午集中备课一次.探讨教学方法与措施

2,定时考查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在段考前的第四周和第八周各测试一次,段考后第十四周和第十八周各测试一次,教师要认真讲评.

3,上公开课和听课,互相促进,提高教学质量.每位教师次数不少于5节.段考前后上一节公开课,课后要集中进行评议工作.

八年级备课组工作计划精选文本5

在这个新的学期的开始,为了更好的展开八年级下学期的教育教学活动,在此,拟定本学期八年级历史备课组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以教育的科学发展观为核心,以中考研究、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为工作重点,切实履行好“研究、指导、服务”的工作职责,依靠全体历史教师,群策群力,努力提高我校初三历史教师的群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

1、通过组织集体备课、课堂研讨、案例分析、经验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努力提高课程改革实施水平。充分发挥备课组、教师的作用,引导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引导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经验共享。

2、加强中考研究、重视信息交流、不断提高初三历史教学质量。组织初三教师认真分析月考情况,依据抽测反映的问题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认真组织初三历史教师近两年中考试题,探索新课程命题的趋势。开展多种形式的集体备课、课堂教学研讨、试题研究等教研活动,探索高质有效的历史复习模式。抓住向外学习的机会,收集中考信息并将中考信息进行反馈。

3、强化训练,增强适应性。在抓好自主性学习,精讲精练,提高能力的同时,提高中考的适应性。

三、工作目标

1、设计丰富的课内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2、践行学校“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打造和谐高效的历史课堂。3、制定合理有效的复习计划,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四、具体措施如下

1、深入研究中考考纲与教材,注重中考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我们全体备课组老师仔细研读讨论教材,在深刻理解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分析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难点,逐一研究考纲与南京市历年中考试题,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与归纳。我们还要关注跟踪当前热点,设计新颖的思考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并对其进行了整理与归纳,努力提高中考备考工作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2、团结协作,充分发挥利用备课组的集体力量,构造和谐团队。

在平时的教学中,备课组内的老师要经常沟通,资源共享,相互听课,互通情况,共通商讨,出谋划策。开学初,备课组老师共同商讨制定详细的备课组工作计划及初三年级历史备课组教育教学计划,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工作指导方案来贯彻实施。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做好分工合作和交流,精心备好每一堂课。坚持无论是平时的教学还是各种大型的教学活动,都表现出强烈的团队意识,集众人智慧,展个人才华,大家在相互学习中共同提高。在今后共同工作的日子里,大家毫无保留,彼此取长补短,要让丰富的教学经验、超前的创新意识、扎实稳妥的教学作风以及好学上进精神在组内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和融合。

3、教学常规规范,不断追求教学创新

教学上我们要严格按照学校的教学要求完成教学工作,大到每一节上课,小到一分钟到位,时刻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以及中考的要求,在作业批改上,我们要认真及时,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

五、重点工作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边的历史”寒假历史社会实践活动汇报。

(1)效能目标:总结假期的读书、观看历史类的脱口秀节目和游历历史景点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身边的历史。

(2)具体措施:寒假前布置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假期结束后上交读书笔记、观后感或游记,教师审核,有内涵有新意的,课堂上安排时间让这些学生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2、“历史课堂学习卡”的设计和编写。

(1)效能目标:设计和编写历史课堂学习卡,以备每堂课教学使用,期中期末复习时另外编写综合提纲,使复习系统高效。

(2)具体措施:由x和x两位老师主要负责学习卡的编写,x老师审核,全组讨论研究并修改,课堂学习卡每堂课前印发,综合提纲期中期末复习时印发。

第3篇:历史教研工作计划范文

  高一历史老师工作总结1

  这学期是我担任历史教学的第一个学期,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首先,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学期之初,我就认真的研究高一历史的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材的编排,并向学科的前辈教师请教,制定了较为科学的教学计划。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认真落实教学计划,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以使计划达到更加的完善。

  第二,认真备课,力争上好每一节课。备课不仅是备教材,认真的结合新课标并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备学法和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校长曾经对我们说:“一堂课的内容对老师来说可能要讲几遍甚至几十遍,可是对学生来说可能他这辈子就听这一次。”所以我深刻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听老教师的课,跟随老前辈学习经验也使我少走了很多弯路,结合着老前辈们的间接经验加之我在教学中的实践,我的收获很多。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我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

  第三,坚持从末位抓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让他们更了解历史,更喜欢学习历史。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经常找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谈话,增强其学习的动力和学习自信心。鼓励他们学习靠努力更靠兴趣,掌握方法历史很好学。

  第四,认真做好其他各方面的工作,如认真听老教师讲课,认真写教案,教学反思。定期检查,批改学生的作业,有系统的带领学生进行阶段性复习,迎接阶段性考试,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等等。

  第五,加强和各班主任的沟通交流,把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汇报给班主任最终取得他们的帮助共同为学生成绩的提高做努力。

  总之,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作为一名新老师,经验不足是我面临的问题。我深知我在教学工作中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谦虚谨慎”是校长告诉我的真理。今后我努力的方向和工作的思路是:第一,进一步加强教学理论学习,深入进行探究式教学的研究,把探究式教学进一步的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来,同时加强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在教学上多下功夫,努力使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第二,针对高中历史的教学特点,认真研究如何上好阶段性复习课,力争通过阶段性复习巩固充实提高学生的成绩。第三认真的进行试题测试研究,把握高考的大方向,使自己的教学更加科学,更有方向性,做到为战而练。第四进一步的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做到教育和教学有效的统一。

  在教学中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突出历史教学的目的和作用。高中历史教师工作总结通过这一个学期的教学,我感悟到教和学之间的互动性的重要,师生间平等民主的探索与交流,推动了我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和意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学相长”,“我与学生共成长”,一个学期即将结束,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高一历史老师工作总结2   

  本学期承担高一年(8)文科班和(1)班理科班历史科教学,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促进了学生发展。担任副校长,分管全校教学,各项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学校工作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兼任晋江市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协作组长,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教学工作情况总结

  1、学生的学习情况

  高一年(1、8)班学生基本情况是:文理分班后,理科班的学生历史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上学期历史补考的人数(1)班达到了18位,(8)班达到了11位。并且理科班学生在思想意识上就可能对历史学科不大重视;这必定对今后的教学带来诸多困难。并且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让学生在网络教室上历史课,可以得到更多知识的拓展,也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的学习终于走上了正轨。到18周完成了必修I的教学任务,第20周参加了泉州市统考,(8)班各项指标都大大超过了年段平均水平,而(1)班却落后于整个年段。具体情况如下:

  2、教材与教辅使用情况

  本学期教辅采用岳麓版《学生课业》教材,本教辅融入新课改理念,着眼三维目标,立足同步课时教学,原创新颖题型,课时训练、单元检测有机结合,梯度合理,层次分明。但栏目设置偏复杂了点,难度参差不一,对理科班学生来说,难度稍大了点。

  二、教学研究的计划

  1、课题研究

  本学期晋江市级课题《新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的建高与应用的研究》已获得批准研究,并着手开展研究工作。

  2、校本教研

  积极进行校本教研,把校本教研作为自身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提高的重要途径,本学期本人校本教研的重点方向还是结合本校实际,研究适合本校校情、教情与生情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方法,注重实际应用和应用效果。

  3、论文撰写

  积极撰写校本教研论文和其它教育、教学、教研论文。在《晋江课改》第75期上发表文章《教师专业的科学发展》,本学期继续参与岳麓出版社《学生课业》的编写。

  4、校际、教研组、备课组教研活动

  担任晋江市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协作组组长,积极开展校际交流研讨活动,认真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履行职责,研究探讨教学中教材教法的问题,对保障晋江市今年高考取得较好成绩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5、公开教学、听课、评课

  认真完成学校公开教学的任务,积极探索,创新设计,合理组织,作为高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力争使自己的公开教学课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认真执行学校的听课计划,吸取其他教师的教学长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发展自身的业务素质,积极在“晒课网”上进行评课。

  三、教师培训的计划

  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自我培训和校本培训为主,校外培训为辅,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与时俱进,加强学习,了解最新的学术动态,掌握前沿的教育技术和手段。积极争取机会参加各级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和管理经验。本学期参加了“福建省中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晋江市初级中学校长高级研修班”,还承担了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英特尔未来教育高级研修班的培训工作。

高一历史老师工作总结3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这学期即将结束,在这学期里我是担任高一(7)班至(12)班的历史老师,这是我初次执教。在这学期里让我觉得老师并不是那么容易当的,不像父辈们所想的那样轻松。以下是我这学期的一些工作总结:

  一、 学情

  平山中学是二级达标校,在校学生相对一些学校而言,平山学生是向学的,素质也不错。不过,还是有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初中历史考试是开卷考,所以有些学生就不是很重视历史,认为平时听听就行了,不做复习工作,结果期中考虽然考得不错,但总体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长期下去,势必不利。另外,由于开卷考,所以有时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初中知识时,有些学生就很茫然。故在教学中,须注意这点,得问清,不然,自以为这些知识学生初中有学,可以不讲,结果有的学生就会听不懂。最后,就是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几次考试,发现学生在这一方面很薄弱,故平时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二、 教学收获

  1. 备课。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发现备课并非那么容易,要备好一堂课,不仅要备好教材,而且要备好学生。在备学生这一块,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差异,知识掌握程度,以及要事先备好学生可能提出的一些问题。如果一名教师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总是不会解答,这样容易使学生对教师失去信心,进而难以学好,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有充分的课外知识储备。

  2. 授课。在授课过程中,才发现实际教学与自己所设好的课总有些出入。因为,不同班级各有特色,有的沉闷,有的活跃,而且,班级中的学生各有差异,所以,在教学中,教学过程要有所改变,对于沉闷的班级,在教学中有时就穿插一些趣事,而对于活跃的班级,要适可而止,免得课堂秩序失控而影响教学。在授课过程中,要随时应变突发情况,从而使教学顺利进行。虽然教学中总是与事先有出入,但从中也学到不少,这就是教学相长。

  3. 听课。这学期共完成了20节听课记录,除了听历史科外,还听了其他学科的课。在听课过程中,多少有点收获,从中学了一些教学方法以补足自己,同时也见识到同一问题的不同教学。

  4. 参加教研。在教研中,交流备课、授课、评课等发面的问题,从中受益。

第4篇:历史教研工作计划范文

基于信息技术的洛阳古城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

学生姓名

陈贺新

专业班级

城乡规划141班

课题类型

设计

指导教师

肖轶

职称

助教

课题来源

科研

1.  设计(或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1)设计(或研究)的依据

a.基于信息技术的洛阳古城保护与更新规划研究任务书

b.收集与信息技术在古城保护与更新上应用的相关的资料

c.对洛阳古城的实地调研

d.相关规划、法规和书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城市紫线管理办法》

《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编制要求》(试行)

《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

《城市绿化条例》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2)意义

城市是人类历史的产物,文化的载体。老城区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它既保存了某个历史阶段的城市生活区域格局,又保存着城市发展的历史信息,最能反映城市的特色和风貌,是不用文字记载的历史的浓缩,是悠久传统的活的见证。因此,保护老城区,就是保存城市的记忆,延续城市的历史,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

洛阳是九朝古都,如今的老城是金元时代所建,历经了金、元、明、清四代,记录了洛阳的过去,也经历着洛阳的现在。洛阳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洛阳老城空间类型多样,更新形式复杂,区别于一般的新城,具有其更新的独特性。

而如何“科学”地进行历史地段的规划开发控制,就需要“定量”地对整个区域范围内进行评估——划定历史保护区的保护界限,评估城市开发价值与历史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规划控制和建设要求,建立综合评价评估体系与保护规划相衔接。利用GIS等技术,进行数据化的空间分析,将有助于历史地段更新规划的科学性提升,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更新创新规划方法。

在洛阳老城内,历史地段的保护更新与伴随城市扩张建设的更新并存,其更新历程对其他老城的发展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2. 国内外同类设计(或同类研究)的概况综述

(1)概况

由于人类现代文明及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需求增加对城市历史记忆保存,也将越来越重视城市历史的延续体现出的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脉络。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在国际上不断完善,首先只是对单体的文物建筑进行保护,然后对文物建筑及周边的历史环境一起保护,接下来扩大到形成区域的历史文化街区,现在己经扩展到整个历史文化古城的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建筑和文化街区空间形态和街道空间格局、街区景观环境布局等方面。在城市建设改造过程中,历史文化街区都担负着保持城市传统历史风貌的重责,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可以继承城市文化传统,从而实现和发扬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

在我国,吴良墉先生所提倡的“有机更新”模式运用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中是极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他主张防止在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中“大拆大建”与 “剃光头”,遵循循序渐进、社区发展、居民参与、审慎更新等原则,建立起适应城市土地利用开发管理的新体制。东南大学的杨俊宴和吴明伟教授在探索关于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模式的方面,提出了原真型保护、创新型保护、再现型保护、风貌型保护这四种不同的保护模式,对于不同特点及类型的历史文化街区便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规划模式。历史文化街区在我国研究的重点主要体现在:第一,强调对历史文化街区中历史建筑的保护;第二,在阐述城市历史文化同时,提出历史文化街区的相关规划理念;第三,以叙述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特征为基础,提出关于文化街区及街区建筑的更新和改造及开发建议;第四,已出现了部分历史文化街区及城镇的研究成果。

(2)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a、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我国的GIS技术不仅广泛的应用在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而且也开始应用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中。例如2000年,教煌保护工作研究处与美国的梅隆基金会共同设立了“数字化虚拟洞窟”,至2000年底,中国故宫博物院同日本的凸版印刷株式会社一同签订了“故宫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应用研究”的合作协议书;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也合作成立了GIS中心,将GIS技术应用于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和保护管理中,进一步的推广GIS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更新中的应用,例如基于GIS的南阁古村落保护规划研究和基于 GIS 的镇江西津渡历史街区保护管理信息系统研究就是东南大学GIS信息技术应用的典型代表。

另外,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也开展了基于GIS技术的苏州古城规划;同济大学设立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中心也将GIS技术全面地应用在同里和西塘古镇的遗产保护。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人居环境研究中心的史慧珍和党安荣进行了GIS技术在北京旧城保护研究规划设计的尝试。2003年,陕西省文物局对秦始皇陵区进行了GIS在文化遗产地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2005年,秦兵马俑博物馆与西安四维航测遥感中心合作,对正在发掘中的2号坑进行数字化三维建模,在2006年初步完成GIS在秦始皇陵区资源管理研究。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和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于2010年启动了基于移动GIS 平台的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区建筑信息数字化采集系统构建工作,并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品。

运用GIS技术,从宏观方面可实现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社会、经济、人口密度等各要素的多因子的叠加分析,例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环境危害预测和街区经济发展预测等应用;从微观方面可实现对建筑与院落的历史文化价值的评估,人口容量预算等更小层次的应用,主要以社会经济的图式化形式展现,或者根据历史文化街区的各种空间要素特征以相应专题图操作来进行等;还可以运用图层叠加缓冲区以达到各种规划中最佳路径选择等,从而达到实现对停车设施布置、公共开放空间的格局、人车流路线甚比如垃圾箱、路灯布置等基础设施,这些在传统设计手法中都是由人为的主观因素决定的。

b、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在各发达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己被广泛地应用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各项职能中,比如在美国,1992年应用GIS的城市和地区的比例只有40%,到1997 年却迅速上升至87%;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市将已建立的完整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作为申请举办奥运会的有利竞争条件;同时在亚洲,新加坡从1986年开始投入约合 1 亿7484万人民币,建立了 “整体性国土资源系统”的城市GIS,历时长达 7年,并于1993年才完成。虚拟现实技术可以应用于城市景观的仿真、城市地下管线的可视化、城市发展历史演变过程的再现、城市人流和车流的动态模拟、城市生态建设或改造的虚拟实验以及城市灾害事故的动态模拟等诸多方面。如美国的 VR技术专家和城市管理专家结合,对洛杉矶和拉斯维加斯两个城市改造进行了实验,对城市的街道及建筑物,根据城市的功能和城市美学的原则,进行了多种方案的对比分析,同时还对街道绿化树种的选择进行比较,包括幼年树和成年树绿化及美观效果作了一一比较,最后作出了行道树树种的选择。“数字地球”是美国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1月31日在加利福尼亚科学中心所做的“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洲门这颗星球”的演讲中首次提出的。它指的是建立一个地球信息模型,该模型将地球上每一角落的信息都收集、整理、归纳,并且按照地球地理坐标建立完整的信息模型并且用网络连接起来,从而使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可以快速、完整、形象的了解地球宏观和微观的各种情况,并充分发挥这些数据的作用。

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进入了一个数字时代。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城市规划重要的一部分在GIS的应用上取得飞速的发展。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许多项目也开始采用了GIS技术,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相继建成了很多有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信息系统,例如GIS开始被欧洲考古界所认识并接受,景观考古 GIS分析逐渐盛行;联合国教科文组1992年在帮助柬埔寨新政府对吴哥古迹的保护过程中,创新性地使用了GIS为主导的计算机辅助管理技术,并分别在东南亚的许多国开始了试点,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紧接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协调下,又有了泰国的名城素可泰和加拿大的洛矶山班福国家公园及越南顺化古城等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些都运用CRM和各种信息技术相结合方法。近些年,GIS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中的应用理论越来越为成熟,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尤其在文化信息的管理应用方面,而对于本身规划的指导还只是种辅助的手段,值得进一步去探讨研究。

c、小结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相关领域研究现状,可看出我国信息技术在古城的保护与更新上应用较少,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古城保护之前,只能通过人为主观因素进行保护,通过信息技术可以结合洛阳古城的特色,针对老城特有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为古城营造舒适的生活空间,增添老城活力。

综上所述得知:在我国关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应用研究发展还处于探索的阶段;第二,需要不断的加强针对不同特点不同区域的历史文化街区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三是探讨出更多的利用形式,探索出更多的利用手段,从而使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达到科学化与合理化。

(3)应对措施:

本研究主要从老城的绿化景观及开敞空间进行改善,为历经沧桑的老城填一抹绿,注入新的活力。

a、增加开敞空间

增加绿化场地和疏散的文化广场,提高绿地可达性,同时通过增加绿化改善老城小气候以及空气质量,以达到优化人居生态环境的目的。

b、改善沿街绿化

洛阳古城十字商业街人流量较大,适当增加绿化,分析选区合适的位置进行种植树木或通过立体绿化的方式提高街道空间的绿视率与炎热天气的遮阴面积,为行人营造舒适的街道空间和旅游体验。

c、合理搭配景观

在有限的空间内,在空间维度与时间维度上合理配置植被,丰富街道绿化空间层次结构。既能满足行人的观赏需求,又不干扰商业活动的进行,营造良好的景观效果,为老城增色添彩。

(4)相关案例

a、新常态的规划方法探索——嘉兴老城区保护与更新

嘉兴老城区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它马家浜文化的发祥地,自春秋时期直到清朝这里一直是繁华的中心古城,以水环绕,历史悠久;同时嘉兴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早期共产党前辈们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历史地区,在嘉兴老城区坐落着很多革命先辈的旧宅,需要进行妥善历史保护。

嘉兴老城区由于处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又与南湖风景区毗邻,面临着城市更新与再开发的发展要求。既具有景观的独特性,又从城市功能区位角度来看具有优势,存在一定发展更新需求,与历史保护产生了一定的矛盾,形成了历史、景观、功能三者相互作用的发展形势。

要科学、定量地研究分析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如何尽可能全面地综合考虑能够对土地产生影响的空间因素和功能因素,将这些因素转化为图形要素,并构建合理的空间分析模型产生具有意义的参考数值。因此需要形成从信息数据收集整理到数据分析、分层叠加的完整思路:

首先通过网络地图、嘉兴市文物保护网等方式得到历史保护建筑以及城市设施等相关信息;然后对历史要素、景观要素、城市设施进行定位输入,并导入GIS数据库成为空间图形数据;最后利用空间分析与因素叠加法进行要素加权综合叠加;最终形成分析结果并进行结论总结。

历史保护价值、景观价值保护、城市功能发展三方面要素分别对应历史深度值、景观生态值以及城市区位值数据。多因素叠加在GIS分析中是核心思想:通过各类小要素经过空间转译、空间运算叠加得到历史深度值、景观生态值以及城市区位值,再经过加权叠加得出综合评价,形成完整多级多步骤的多因子运算架构。

b、广州北京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案例研究

北京路是广州城市的源头,也是城市的古中轴线,北京路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范围为:南至文明路,北至广卫路(含南越王宫署遗址考古发掘地),西至吉祥路,经中山五路、北京路、西湖路、惠新西街至清源巷,东至聚星里,经忠佑大街、中山四路、府学西街至市场新街的范围,保护范围面积21.01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12.20公顷,建设控制地带8.81公顷。

广州自建城之始,皆以北京路附近的任嚣城为原点,不断向四周拓展建设,北京路是广州城市源头,也是千年城市中轴线,还是中国古代延续至现代最古老的城市中轴线之一,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此外,北京路历史文化街区是广州历代政治中心和千年商都文化的核心体现区,历代官学正地,书院书局云集。北京路至今都是广州的商业中心、商贸名街。官府衙门紧邻商业街市,该现象在全国独树一帜。

北京路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内容包括物质性要素与非物质性要素两大部分。其中物质性要素包括历史城垣格局、“两轴、两片、多点”的街区格局、街区街巷肌理,还包括秦造船遗址、南越国宫署遗址等不可移动文物,以及传统风貌建筑。规划还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纳入保护,具体包括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凉茶、广式腊味、广式莲蓉饼食制作技艺等民间工艺。粤剧、粤曲、狮舞(广东醒狮)、粤语讲古等民间艺术,致美斋广式调味道、李占记等老字号也在保护范围。

保护措施上,规划提出对核心保护范围采取整体对待、严格保护的措施,不得擅自改变街区传统空间格局和建筑原有的立面、色彩。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和环境以保护和修缮为主。在核心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经批准允许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筑控制建筑高度12米以下。

对民间工艺则应在资金、政策、宣传等多方面,大力保护非遗传承人和传统技艺,利用传统民居维修汇聚当地传统的木雕、砖雕、石雕等工匠,挽救传统建筑工艺和手法。

北京路历史文化街区整体保护结构为:两轴、两片、多点。

其中,两轴为十字形传统轴线,包括竖向的北京路古代中轴线和横向的中山四路、中山五路东西向轴线。两片为昌兴街民国商住街坊和大佛寺宗教文化街坊。

古代中轴线:严格控制轴线沿线的街道界面的尺度、风格和连续性,禁止广告牌、招牌覆盖传统骑楼立面;禁止移除街道内的大树,提升两侧建筑功能和街道景观品质。

中山路发展轴线:控制骑楼街风貌。严格控制沿线新建建筑体量、高度、骑楼尺度、色彩,与传统骑楼街风貌充分融合。

昌兴街民国商住街坊:保留并强化传统的“一街五坊”格局,一街为昌兴街,五坊为壬奎坊、景贤坊、四喜坊、祥发坊、祥合坊。

大佛寺宗教文化街坊:原则上应保留大佛寺南侧与东侧的近代民国集合住宅群。

3. 课题设计(或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以洛阳老城历史街区为规划设计的研究范围,通过调研和访谈理解城市的问题,通过测绘和数据库建模,构建信息化的古城保护模型。进一步通过阅读文献资料相关理论,并通过具体的数字化分析技术来指导城市规划和设计工作。

课题分两步完成:

(1)历史文化街区的测绘和模型建立。

(2)基于数字化模型进行规划导向的分析,在分析图基础上完成规划方案。

4. 设计(或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

本研究中查阅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技术应用的资料和文献,并总结已有的关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的分析理论,并对 GIS 技术运用于古城中的相关理论进行详细的解析。

(2)理性研究

运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的研究中。 

(3)跨学科研究

研究中涉及城市规划和地理信息系统、建筑学、统筹学和生态学等多学科知识。

(4)模糊综合评价

对于古城的街区空间进行模糊综合评价,首先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在不同的因素间可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因此,必须将街区空间价值评价因素集划分为几类,首先对每一类因素进行相应的模糊评价,然后对各类的评判结果采用高层次的综合评判。

5. 实施计划

第一阶段: 完成调研、测绘和建立信息库。(第1-3周)

第1周相关课程学习和资料研读,确定研究范围;

第2、3周完成所选范围的测绘和建模;

第二阶段:数字化模型的建立(4-5)

根据搜集的信息,完成数字化模型的建立。

第三阶段:个人更新规划方案的分析与设计(第6-11周)

第6周:深化现状分析,个人方案(2-3个方案)

第7周:设计研讨、分析比较,深入理解人居环境与古城保护的矛盾,确立方案。

第8-9周:  完成各类必需的分析图。

第10-11周:完善并优化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方案。

第四阶段:设计表现(第12-13周)

必要的图纸表达和模型表达,鼓励设计新媒介表达。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教研室意见

 

 

 

 

 

 

第5篇:历史教研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教师培训;历史阶段;教师继续教育

收稿日期:2006―11―10

作者简介:1.王文彦(1982―),男,江西省南康市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2005级硕士。

2.安宝生(1946―),男,回族,北京市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从事教育决策理论、教育信息化、教师培训等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教育的各项事业百废待举,教师培训从那时起,也逐步进入了正规。在不同的时期,由于教育目标、教育任务以及教育诸多环境的变化,教师培训也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和历史阶段。许多研究者对此也进行了研究,但难免有不尽完善之处。本文着重在总结已有的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历史阶段划分的基础之上,评述不足之处,并提出笔者的划分方法。

一、研究的意义

教师培训是教师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教师培训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措施;教师培训的历史阶段的划分是对教师培训历史轨迹的梳理。教师培训历史阶段的划分是教师培训的历史研究,清晰地、合理地划分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阶段,从理论上讲,可以综合相关研究成果的优点,得出一个相对合理的划分方法,解决现有关于教师培训历史阶段划分较为混乱的问题。从实践上讲,可以加深人们对教师培训的理解,从而能把握教师培训的发展脉络,制定更加合理的教师培训政策、改进培训的模式、方法,提出更加符合时展要求的培训目标。

二、相关概念的辨析

本文涉及的两个重要概念教师培训和教师继续教育,搞清楚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将有利于理解教师培训阶段的划分。建国初期,我国政府把教师培训称为“教师进修”或“在职学习”,因为条件的限制,那个时候的教师进修,也实际上是教师不脱产的培训,或者更多的是一种教师自学以及教师的集中学习,专门的师训教师进行培训很少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进修的内容和形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进修的名称也有了变化。1977年12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这是我国最早使用“教师培训”名称的文件。后来,我国教师培训事业各方面有了很大进步,终身教育的思想也引入了教师培训中,于是我国教育界把教师培训称为了“教师继续教育”,目的是为了把教师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建立教师的专业发展的终身教育体系。1999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认为教师继续教育是指对已取得教师资格的中小学在职教师为提高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进行的培训。劳凯声教授把教师培训定义为专门教育机构为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对在职教师进行的一种继续教育。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教师继续教育中贯穿了终身教育的理念,是教师培训的延续和发展。笔者也同意上述两种看法,并认为教师进修、教师培训和教师继续教育是在不同的时期融入了不同的思想内涵,而使名称有所不同。因此,为了研究方便,本文专用教师培训(teachertraining)来做统一称呼。

三、我国教师培训历史阶段已有研究成果及评述

(一)以培训目标为标准的划分

李新宇(2001)则是把改革开放以后的教师培训分成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9年到1983年。在“”的教育,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成为当务之急。这一阶段继续教育的重点主要是开展以教材教法“过关”为目标的师资培训工作。第二阶段从1983年到1990年。这一阶段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以学历补偿为重点。所谓“学历补偿”,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教师合格学历(小学教师达到中师或高中毕业,初中教师达到专科毕业,高中教师达到木科毕业),对学历尚未达标,但又符合成人学历教育入学条件的在职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第三阶段从1990年到1998年。这一阶段是学历培训(学历补偿、学历提高)和以“再提高”性质的非学历培训交织进行,但是教师培训的重点逐渐转向非学历的提高教育。第四阶段从1999年开始至今。这一阶段工作重心基本转移到了非学历的教学水平、思想政治水平等教师素质提高上。

刘君(2004)在其硕士论文《教师培训:引领教师自主成长的阶梯――当前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问题与策略》中,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教师培训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补偿性培训、探索性继续教育和普及性继续教育。其中,补偿性培训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他把该阶段的特征概括为“教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学历达标和岗位合格的在职教师培训。在这一阶段,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发挥了很大作用。探索性继续教育阶段的时间为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这个阶段,国家一方面对已经具备合格学历的教师进行基本功训练和骨干教师的培训,另一方面,对不具备合格学历的教师,通过多种手段,如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自学考试等方式,提高在职教师的学历程度。普及性继续教育阶段时间为9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颁布《面向21世纪的教育行动计划》中,全面启动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1999―2000)”,要求在3年内,对中小学校长和专任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这表明我国的教师培训已经进入了普及性的继续教育阶段,其重要标志是教师培训的法制化。

蒋媛媛(2004)在其硕士论文《1978年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研究――价值观念变迁及其启示》中,对1978年以来的教师培训划分成了三个阶段:

补偿性培训阶段:是从70年末到80年代末,认为“补偿性培训阶段是对那些学历未达标和教学岗位不合格的在职教师进行的补偿性培训”。这个时期教师培训的特点有: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目标是教材教法过关和学历达标;恢复和建立了师资培训机构;制定了统一的教师培训大纲、教学计划;明确提出了多样化的教师培训形式。

学历补偿培训和继续教育并举阶段:是从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国家教委在1990年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座谈会”,把教师培训的重点转移到了继续教育上。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开展了全面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验工作;国家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进行了指导。

继续教育全面开展阶段:是从90年代末以来。1999年是我国教师培训的标志性一年。这年国务院颁布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振兴计划》中规定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和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形成了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专项政策法规。该阶段的教师培训的特点有:全面启动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教师培训有部分教师推广到全体教师;颁布了教师培训的专门政策法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标志着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走向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教师信息化”和“教师网络联盟计划”等文件的颁布,使得我国教师培训步入信息化和网络化的道路。

(二)以培训内容与形式为划分标准

东北师大的张贵新教授则根据继续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分类:“补偿型”和“能力型”的继续教育,认为是根据我国当时中小学教师队伍状况,在学历已经基本达到国家当时规定的标准之后,实施进一步补偿文化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等方面的培训。这一阶段的继续教育主要是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到90年代初期。“实验型”和“整合型”的继续教育,认为是在前期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基础上,扩充到中学教师,再根据新时期教育教学的需要,通过区域性、分专题进行实验。最后将整合成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基本框架。这一阶段集中在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工程型”与“素质型”的继续教育,认为是指为了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确定“目标、步骤、措施”。遵循现代教育规律,按照“工程”来实施教师培训工作。这一阶段主要集中在90年代末至今。

(三)以发展规模为划分标准

时伟在著作《当代教师继续教育论》中,对教师继续教育的历史沿革,按照其发展规模把教师继续教育分成了五个阶段:把孕育期定为1952年至1956年,这时期,新中国还刚刚建立不久,我国的教师培训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教师的总体文化水平低下,数量不足,教师培训制度还没有建立。但教师培训也开始起步,1952年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1953年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都对教师进修做了规定。东北师大也从1952年着手筹备函授教育。

萌芽期被认为是从1956年至1965年。这个时期的特征主要是教师培训还只顾数量,不求质量的发展阶段。一方面是原本教育底子薄弱,教师队伍的数量不足质量较低,另一方面国家在短短几年内要“多快好省地扫除文盲、普及教育”给原本薄弱的教师队伍增添了不少困难,因此,这个时期的教师培训压力很大,工作困难。

停滞期是从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期间。学校的教学秩序被打断,使得原本步入萌芽的教师培训陷入了瘫痪状态。

过渡期是从1977年至1989年。这时期的教师培训工作已经步入正轨,扩大教师培训的数量,提高培训的质量,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师范教育体系。各级各类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以及高师函授等的教师培训网络也初步就绪,使得教师培训工作向专业方向靠拢。这时期的教师培训很有针对性,“缺什么,学什么”,“教什么,补什么”。

形成与发展期是从1990年至今。该时期的教师培训工作以终身教育为理念,明确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继续教育上来,开展教师继续教育的实验工作。培训目标上,由于教师的学历水平基本达标,培训的重点转移到了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思想政治水平上来;培训的对象,逐步走向全员化;培训形式多样化;培训机构的多层次性;培训也逐步走向法制化。

余柏民(1999)则是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学教师培训发展分成三个阶段,分别为: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初级阶段(1949―1956);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阶段(1957-1966);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恢复和加强阶段(1977年至今)。每个阶段的具体特征都有论述,笔者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四)以培训制度的完善程度为标准

王全乐(2005)则是把建国以来的教师培训划分为两个阶段,为建国或至改革开放前的正规化阶段和改革开放至今的规范化与法制化阶段。他把正规化阶段的特征概括为:培训对象趋向全员化,不再局限于未达到教师任职标准的教师,而是实现了轮训;培训层次趋于多样化,既有学历不合格教师的培训,也有学历合格教师的提高培训;在国家范围内,成立了省、地、县三级教师培训机构。但是,这个阶段的教师培训还多停留在行政文本中,并且缺乏长远性的计划。他把改革开放以后的正规化与法制化阶段的特征概括为:参加教师培训是每一位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培训对象的全员化;培训层次多样化,有学历培训和非学历培训;培训渠道多元化,实现了“三沟通”;培训的工作重点从学历培训转移到继续教育上来;培训制度逐步完善,走向正规化和法制化。

(五)文献评述

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教师培训历史阶段作了划分,特别是对改革开放后教师继续教育的历史阶段进行了梳理,具有很大的理论贡献,但也存在不少的缺憾。

首先,从时间跨度来讲,不少研究者仅仅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教师培训阶段作了划分。比如,以教师培训目标为划分标准的三位研究者和以教师培训内容与形式为划分标准的一位研究者的划分方法,都是只分析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教师培训的特征而做出的划分,这就概括不了建国以来整个时段的教师培训阶段。李新宇、刘君、蒋媛媛和张贵新的划分方法,都存在这个问题。

其次,从划分的标准来讲,以教师培训目标为标准来划分阶段,能够较好地反映各阶段教师培训发展的脉络。因为教师培训的目标是决定教师培训其他方面重要因素,教师培训目标的变化将导致教师培训其他因素发生变化,能反映教师培训不同阶段的本质。然而,已有的以培训目标的划分方法,都存在以时间跨度上的不足。其他几种划分标准都难以反映出不同时期教师培训的本质变化。比如,时伟以发展规模作的划分,分为孕育期、萌芽期、停滞期、过渡期以及形成与发展期,没有概括出各阶段教师培训的特殊性。余柏民的划分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王全乐以培训制度完善程度标准,将我国的整个教师培训划分为正规化和法制化阶段,太过于概括,也没有反映出解放后不久的正规化和法制化的前阶段。

四、我国教师培训历史阶段划分的改进

上文通过分析研究者们对我国教师培训历史阶段划分的贡献与不足之处,目的在于整合对建国以来教师培训阶段划分的已有研究成果,做出更加合理和完善的划分。笔者将采用以教师培训目标为标准对新中国实行教师培训以来的教师培训阶段划分进行改进。本文把建国以来教师培训历史划分为六个阶段,分别是:补充教学人员的教师培训阶段(1953―1965);教师培训的停滞阶段(1966―1976);教材教法为重点的教师培训阶段(1977―1983);学历补偿教育为重点的教师培训阶段(1983―1989);学历补偿与继续教育并举的教师培训阶段(1990―1998);继续教育阶段(1999至今)。

这种划分方法,从理论上讲,既能够克服已有研究在划分标准上的不能反映出各个阶段本质特征的不足,也能够弥补许多研究在时间跨度上不能概括整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时段的缺憾;在实践应用中,能够更好地概括反映我国建国以来教师培训所走过的历程,对现在和未来的教师培训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君.教师培训:引领教师自主成长的阶梯――当前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问题与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4,3-4.

〔2〕蒋媛媛.1978年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研究――价值观念的变迁及其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4,5-7.

〔3〕李新宇.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进程和新的使命〔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14-17.

〔4〕王全乐.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的历史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5,(5)65-68.

〔5〕余柏民.我国解放以来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办学模式回顾与思考〔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1999,(7)37-43.

第6篇:历史教研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主题式教学;历史教学;主题式教学成效

一、建构主题式教学:知识及方法的整合

主题式教学的建构有两个层次,一是跨学科知识内容的建构,另一个是学习方法或策略的建构。主题式教学的建构是一种多层次、全方位的学习设计,可视为是一种新的学习范型。相对地,一般教育学者普遍对传统范型的学习型态提出批判与质疑,包括课程过于偏重专门分科,学科内容则考虑特定知识体系自身的严格结构,教学则过于重视分析、线性与左脑思考。

(一)全方位把握历史教学内容──主题式教学的重点

七、八、九年级教材每一单元、每一课内容都有一个主题,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对每一单元的引言、教材涉及内容、主要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搭建综合整体的知识结构与体系,同时围绕“主题”对知识内涵与史学观点进行充分的揭示与升华。

(二)建构历史教学全新结构──主题式教学的难点

重新构建教学结构: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要深刻理解教材,敢于加工、活化处理教材。通过增补、删减、移动、调换,使教材呈现更清晰的结构和面貌,有助于提高学生进行整体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围绕教学“主题”揭示与理解知识内涵。

(三)厘清历史知识概念──主题式教学的突破点

由于八、九年级教材学科专业性强,有些概念直接关系到知识内涵的理解,如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关注知识概念的揭示,

将会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有助于教学思想的揭示与升华。

(四)整合历史教学资源──主题式教学的亮点

1.充分整合教材已有资源

整合教材资源,主要通过问题分析、活动讨论、总结归纳等方式将教材现有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引言与课后习题等资源进行整合运用。

2.整合音像资源、网络资源、乡土资源

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教学是当前教学的一个闪光点。乡土资源具有地方性、丰富性与开放性等特点,在历史教学中,利用生动形象的乡土资源,能使学生增强历史的亲历感,从而使历史教学内容更具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主题式教学的设计四项原则

(一)关联性

关联性:主题式教学设计的目的在激励学生自我构设一个有效的学境,故不仅要考虑学生的特质、兴趣,甚至时间的安排及重要学习资源的拥有等,都要以学习者为核心加以考虑。

如:《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就学习重点“大运河”探究需要兴趣与学习资源相结合。笔者把学生分成四组,第一组大运河特点及作用组;第二组大运河规划组(3+4+5=?);第三组诗歌大运河;第四组常州段大运河发展。本人带领学生前往常州东坡公园实地考察大运河,并提供相关资料。

问题:

1.这四首诗对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态度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各是什么态度?

2.你怎样评价隋炀帝修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

(二)时间性

时间性:重视时间的适当规划,主题式教学允许学生针对某一主题或观念作深度的探讨,这些学习的内容不见得是在既有规划的课程内容之中,因此,学习时间的弹性化就十分重要。

如:“两千年魅力常州,十七届精彩省运――龙城文化遗产寻访展示活动”。

活动时间安排:

分八个阶段完成:

1.探寻主题广泛,涵盖了物质文化遗产(如:醉・近园、前后北岸、悄然会圩墩、常州古巷调查、情系九龙、明城墙・意境、瞿秋白故居等)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探寻“岩彩画”之美、淡雅竹刻龙城神韵、孟河医派、常州三奇等)――1月初;

2.调查论证,确立研究课题――1月中旬;

3.选项分工,制订活动计划――1月中旬;

4.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如何选题、制订计划、搜集、筛选、利用资料、信息,如何研究资料、信息,撰写研究报告等)――1月底;

5.查阅资料,参观游览,观看录像,走访询问,动手实践――2月初;

6.筛选、研究资料,合作交流探究――2月中旬;

7.撰写实验小结(文字、图片、实物、音像),制作电脑小报等――2月底;

8.汇报交流,论证评价,参加市区比赛――3月初。

(三)关系性

1.纵向和横向联系

在历史教学中要进行纵横联系,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

2.相关学科的联系

文史不分家,政史不分家,史地不分家,在历史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

3.整体联系

要求学生必须抓住知识范围之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四)合作性

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前预习,分小组确立研究主题,查阅、搜集有关资料、图片,并将材料进行整理、归纳、加工。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各尽其责,培养主动学习,多途径探究问题的学习习惯。课堂中,教师指导、参考,各组分配角色和陈述、讲解本组的研究成果,学习采用不同方式表达观点的方法,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集体合作的精神。

三、初中历史主题式教学的成效

(一)主题突出:让课堂教学充满了“灵气”

“历史课堂教学的主题,是统领整个课堂教学,通过对某课历史知识的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让学生感觉历史变化,感悟历史真谛,感受历史震撼,最终内化为师生情意的指导思想。它既是课堂教学的统领者,又是师生情意的发展内容。”

(二)主题突出:让开放性练习富有“时代感”

历史教材在开放性练习的设计上,围绕主题,切入点多样化,有的从现实问题入手,引申到历史(从今到古)。

(三)主题突出:让课外成果充满了“生气”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在学习初中历史历程中,教师固然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学生必须担负起主要的学习任务。就主题式教学而言,因课程内容的设计并无既定外在型塑之限制,其知识建构的核心源自所选择的主题,顺之而下,再规划涉及该主题的知识内容及学习方法,相当符合开放教育的精神。

参考文献:

[1]陈如山.另一种学习:新范型学习.教育研究信息,1988(1):9.

第7篇:历史教研工作计划范文

军事建筑工程简称军事建筑,即为军事战争服务的建筑,包括战时攻防双方修筑的,以及平时以防御为目的,国家在边境线和重要军事地点上修建的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这类建筑与非军事建筑相比,在建造目的和使用人群上有着明显的不同。在遵循土木工程学科一般规律的同时,军事建筑的选址、规划、设计与建造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律[1]。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类课程的教学和研究目的就是要寻求这类建筑在形成过程中的一般理论、方法及演变规律。从研究内容上看,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教学与研究有两个特点:一是研究的范围较广,古今中外军事建筑的选址、规划、设计、结构、构造、材料、设备与施工的相关理论与方法都属于此研究范畴;二是研究的重点在于军事建筑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中理论与方法层面的探讨。

因此,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是军事建筑工程的基础研究和教学方向,在军事院校基建营房类专业的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二、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现状

(一)国外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现状

国外有关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的地域范围广,内容

丰富,涵盖了军事防御建筑的发展主线与重要节点,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对古代或近现代军事防御建筑规律的概括梳理;二是对特定地区、特定实例的特征研究。前者研究数量较少,主要是对欧洲古代的城堡与防御工程的梳理与分析,其内容涉及古罗马、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初期的军事建筑[2];后者

研究数量较多,多针对从古代到近现代的某个或多个时期、某个或多个地区的军事防御建筑,其中有以欧洲中世纪城堡为主要研究对象[3],包括十字军东征留下的城堡,涉及到欧洲的大部分国家与地区,如英格兰、爱尔兰、法国、德国、意大利、土耳其和地中海上的岛国[4]等,也涉及到了亚洲伊斯兰国家的军事防御建筑[5];有以近代和现代初期欧洲、美国的军事防御建筑为研究对象,如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各国殖民扩张时期[6]、美国国内战争时期 [7]等;有以现代及当代的欧美及亚洲军事防御建筑为研究对象,如20世纪初美国在亚洲的防御工程[8]、二战时期欧洲的防御工程[9]与前苏联的西方防线 [10],冷战时期的美俄军事建筑遗址[11] 等;有对当代欧美军事防御建筑的研究,如英国的军用机场建筑[12]、美国的海防建设[13]和海外军事基地[14]等。

这些研究都是通过文献检索与实地考察测绘相结合,获取基础性资料数据,并通过历史性解释的方法,结合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因素[15],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进行分析,归纳、演绎,从而揭示军事建筑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国内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的现状

国内相关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的研究贯穿于古代与近现代。中国古代的军事建筑主要表现为城防工程。虽没有针对军事防御工程的专门著作,但在各时期的治国方略、历史地理论述中都涉及到了军事相关内容。春秋战国时期的《管子》、《孙子兵法》是中国最早一批涉及军事建筑选址、规划与建设的著作,对古代城防的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自《史记》、《汉书》以后,各时期的史书中都涉及了城防建设的内容,反映了不同时代背景下城防建设的基本情况。以唐代的《太平寰宇广记》、明代的《读史方禹纪要》等为代表的地理志中,对各重要城池的军事地理区位优势进行了精辟论述。除此之外,一些著名的将领在其专著中也对城防工程的选址和建设进行了论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如南宋将领陈规所著的《守城录》,书中针对火器出现以来对传统的城池形态、结构、构造带来的影响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这对宋代之后的城防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明代的著名将领戚继光总结多年的守边与抗倭斗争经验,在其专著《练兵纪要》中对城防设施的建设提出了独到见解,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清朝中后期,面对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一批有识之士提出了边海防工程建设的建议,如魏源在林则徐所著《四洲志》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于1852年出版了《海国图志》,对世界历史和地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与分析,指出了海防在国家战略安全中的重要地位。

20世纪以来,经历了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中国在军事防御工程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有些防御工程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如国民党在抗战全面爆发前建设的宁沪、沪杭阵地[16],但由于战略指挥的失误,军事工程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也建设了大量的军事防御工程,主要以陆、海、空三军的设防工程为主。

针对各个历史时期的军事建筑理论与实践,已有学者以“通史”的形式总结概括了各阶段军事建筑的指导思想和建筑特征,基本建立了中国军事建筑历史研究的时空框架[17-18]。也有学者以“断代史”与“地方史”的形式对特定时期、特定地点的军事建筑进行了研究,扩展了研究的时空范围,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19-22]。

(三)国内外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现状的比较

从研究的广度看,国内对都城、长城研究较多,对历代战争中曾起过重要作用的其它边防、海防或地方城镇防御工程研究较少,仍以古代的都城和长城为军事建筑遗产研究保护的主要对象,因此,对地方城防和近现代军事建筑遗产的保护层次和质量还亟待加强。

从研究的深度看,现有的研究以对史实的描述为主,对影响军事建筑发展的政治、军事、科技和社会因素研究较少,对军事建筑的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科学性解释及国内外军事建筑的比较研究不足,导致对国内军事建筑的功能、技术和形式等方面的研究不够全面、深入,因此,

对当代军事建筑规划、设计与施工的指导意义亟待加强。

三、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类课程的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 教学目标与军队基建建设需求有差距

目前,中国军队院校中的建筑学专业设有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类课程,其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掌握中外建筑发展的基本历程和主要建筑特征,初步树立科学的建筑发展观。这一目标与地方大学的相关课程过于雷同,没有突出为军队服务的特色,没有明确此类课程的重要专业基础作用,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军队建设的核心工作“能打仗、打胜仗”的总体要求,与军队基建营房的建设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二)教学内容与军事建筑结合不紧密

此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沿袭地方院校建筑学专业所开设的“建筑历史与理论”类课程,主要包括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等,采用地方院校通用教材,较少涉及军事建筑相关内容。当军队院校的学生面对实战化训练、抢险救灾或实际作战对军事建筑提出的要求时,由于缺乏经验而无从下手。因此,亟需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增加军事建筑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军事建筑的发展历程和典型的代表类型与实例。

(三)教学侧重点不适应军事建筑的发展需求

现有建筑历史与理论课程的教学侧重点仍在于建筑风格的演变,对军队院校的学生来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遇到对防御功能要求较高的建筑时,如果仍把规划、设计与建设的重点放在风格形式上,从而过于关注建筑的视觉形式美,而忽视了结构的坚固、交通的便捷和使用者对室内空间环境的基本物理需求,就偏离了军事建筑的本质,无法有效实现军事建筑的防御功能。因此,有必要将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教学的侧重点转到关注军事与非军事行动的行为特点对建筑提出的特殊要求上来,注重军事建筑的形式、功能与技术特性,帮助学生树立适应部队需求的科学建筑观。

四、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类课程的教学定位

按照钱学森先生的设想,一个完整的建筑科学体系应包括哲学、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四个层面的研究与实践。这四个层面相互依托,缺一不可[23]。军队基建营房工作的分工细化程度远比不上普通建筑业,军队建筑工程技术人才往往需要对建筑决策、规划、设计、施工和使用全过程有所了解,要对建筑的科学哲学、技术理论和工程应用知识有所掌握。军队院校基建营房相关专业的教学更需要通过相关课程的设置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类课程就是建筑科学体系中位于“技术科学”层面的课程,同时又涉及哲学与基础科学层面的内容,担负着为军事建筑的发展提供科学哲学与技术理论支撑的重要作用。

(一)树立科学的军事建筑观

建筑观是认识和评价建筑好坏的基本价值观,是指导人们从事建筑活动的基础。作为军队院校建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最根本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军事建筑观,从而为建筑设计、建筑技术和景观规划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提供学习与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该类课程虽然并不系统地讲授军事建筑的规划、设计和建造技术,但却能够使学生通过对国内外建筑的发展历程和经典实例的学习,初步树立一种建筑理念,即认识到在军事建筑生成的过程中,哪些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这些内容又受到了什么因素的影响?通常采取的措施有哪些?解决了上述问题,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建筑观,将来在面对实际工作时,能够迅速地把握重点,实现军事建筑的主要功能。

(二)开阔学生的军事建筑视野

军队院校建筑学专业学生为适应将来岗位的需求,必须具有更加开阔的视野,才能站在指挥者的高度,规划与实施军事建筑,为战斗力的有效生成和充分发挥提供保障。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国内外军事建筑发展演变历程的渠道。通过学习不同时代政治、技术、社会和经济条件下,不同地域自然环境中军事建筑的主要特征,包括不同战略战术、武器装备条件下军事建筑的选址、规划、设计和建设特征,让学生逐渐明白不同条件下的军事建筑“是什么”,从而为其从事实际的建筑工作提供历史的经验指导。

如果将具体的基建营房工作看作一个点,那么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类课程就是帮助从业者建立一张古今中外军事建筑的大网,使其能够站在这张大网的上方,高屋建瓴地进行观察与思考,准确地找到具体点的定位,高效地完成任务。

(三)使学生掌握解决军事建筑问题的科学方法

目前,军队院校的建筑学专业较少涉及到研究方法的教学。学生在从事相关工作时难免停留在简单的模仿或描述层面,遇到具体的棘手问题,往往找不到合理的解决方法,因此,亟需在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的建筑分析方法,在学生掌握军事历史建筑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其分析经典军事建筑实例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原理;分析影响其生成的如地形地貌、战术战法、武器装备、后勤供给等机制性因素;分析其规划、设计和建设中的应对措施,等等,使学生逐渐明白“为什么”会产生此类或此处军事建筑,从而引导学生在面对具体的军事建筑设计或建设任务时明白“如何做”,怎样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类课程的主要内容

(一)构成体系

针对军队院校基建营房教育的特殊需求,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类课程应成体系、分层次、分阶段地展开教学。军事建筑是建筑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对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的学习应建立在普通建筑历史与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因此,现有的建筑历史与理论类课程可以保留,压缩内容和学时,同时在本科教育阶段增加军事建筑史的内容,针对国防建筑学专业开设“中国军事建筑史”和“外国军事建筑史”两门必修课,针对其它基建营房相关专业开设“中外军事建筑简史”选修课;研究生教育阶段则开设 “当代军事建筑发展”必修课和“建筑学研究方法”、“建筑哲学”和“军事建筑遗产保护”选修课,针对其它营房专业开设“当代军事建筑发展”选修课。通过上述课程的设置构建较为合理的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类课程体系。

(二)各阶段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及重点

军队院校建筑学专业本科阶段的教学以中外军事建筑史为主要内容,辅以普遍性更强的中外建筑简史、现代建筑思潮和中国民居课程。其中,中国军事建筑史与外国军事建筑史两门课程为主干课,以军事建筑的发展演变历程为教学内容,考虑到本科教学的基础性与实用性双重要求,教学内容将贯穿人类军事建筑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但17世纪工业革命以后,尤其是19世纪以来,机械化、信息化战争中军事建筑的发展演变成为了教学重点。

硕士研究生阶段则以当代军事建筑发展为主干课,辅以建筑哲学、建筑学研究方法和军事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等课程。其中当代军事建筑前沿以当代西方强国军事建筑发展的最新动态为主要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把握当代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军事建筑发展的趋势,深入思考中国军事建筑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发展的重点方向。针对当前研究生普遍存在的对建筑及建筑学的科学本质缺乏认识,对建筑学科学习研究方法不甚了解的现状,开设“建筑哲学”与“建筑学研究方法”两门选修课,以弥补学生现有知识体系的不足。其中“建筑哲学”是连接建筑科学与哲学的重要桥梁,研究建筑与人、建筑与社会的关系,解决建筑学的本体论、认识论等根本问题,“建筑学研究方法”课程则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的研究与分析方法,探索建筑学研究的定性、定量方法,为进一步从技术层面去开展研究及解决军事建筑问题打下理论基础。

另外,对所有基建营房类专业,包括军事土木工程和营房管理专业开设“中外军事建筑简史”选修课,帮助学生熟悉军事建筑发展的基本历程,便于从更为宏观的层面理解军事建筑,使其能够全面地把握基建营房工作。

六、结语

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的教学是基建营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首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清军事建筑发展演变的历史,其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介绍不同时期和地区的军事建筑功能、形式和技术;分析影响军事建筑发展演变的机制性因素,从而帮助学生把握当代军事建筑的整体特征与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为军事建筑遗产的保护提供技术性的支撑,提高其保护水平和利用效率。另外,通过中外建筑简史、建筑哲学、建筑学研究方法等选修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在人类建筑整体发展演变的背景下,从本体论、方法论的层面认识与理解军事建筑。因此,此类课程是军队基建营房事业发展的科学哲学与技术理论基础,为军队院校建筑学学科提供基本支撑,其最终目的在于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军事建筑观、具有开阔的军事建筑视野,进而掌握解决现实问题的科学方法。

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类课程的教学及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课程的教学定位及内容也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国内外对军事建筑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与演变的系统、深入研究才刚起步,更为详细的一手资料与数据还需要进一步搜集。有关建筑学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工具更需要结合国情加以深化与拓展。参考文献:

[1]陈德第,李轴,库桂生.国防经济大辞典[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

[2]Viollet-le-Duc, Military architecture 1907 [M].Montana USA: Kessinger Publishing, 2010.

[3]J.E.Kaufmann, H.W.Kaufmann.The Medieval Fortress: Castles, Forts, And Walled Cities Of The Middle Ages[M].Cambridge, Massachusetts USA :Da Capo Press, 2004.

[4]Quentin Hughes.Fortress: Architecture and Military History in Malta[M].London UK: Lund Humphries Publishers.1969.

[5]Kate Raphael.Muslim Fortresses in the Levant: Between Crusaders and Mongols[M].London UK: Routledge Pfess.2014.

[6]Jānis Langins.Conserving the Enlightenment: French Military Engineering [M].Cambridge, Massachusetts , USA:MIT Press.2003.

第8篇:历史教研工作计划范文

本学期,二中历史备课组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定期组织备课组活动,加强备课组的建设,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了各项教学和教研活动,较好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完成各项常规教学任务

学期初,备课组就根据实际讨论制定了初中各年级历史教学计划,坚持定期开展备课组活动,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和测试。一个学期以来,备课组成员能认真参与备课组活动,完成学校、备课组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并认真做好备课、听课、辅导、批改讲评作业等各项常规教学工作,确保了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加强教研力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高低是衡量备课组整体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为此我们历史备课组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通过加大备课组活动的教研力度,积极做好教学经验的交流,努力提高备课组的整体教学水平。

1、积极开展备课组成员之间的互相听课,通过听课、评课,学习他人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方法,对重难点知识的把握以及教学方法设计的独到之处,从而加以借鉴,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2、积极承担公开课,开展示范教学活动。本学期,备课组成员按照学校布置的任务,精心策划,认真准备,积极上好教学公开课。

3、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提高教材处理和教法设计的能力。第二学期初中历史备课组工作总结。集体备课主要是备教材、备教法、讨论命题技巧,通过互相的交流和讨论,大大提高了备课组成员处理教材的水平,也使大家学到了不少有创意、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提高了驾驭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能力和命题水平。

此外,备课组成员还相互探讨现代化电教手段的设计和使用,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吸引性,提高教学质量。在学校第14届“新星杯”青年教师竞赛中,郭美娟老师获得第一名,刘文老师获得第二名。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余,老师们还积极总结教学心得,同时大家还积极撰写高质量的教学论文和精心准备教学设计。在2020年章贡区优秀教学成果评比中,刘心琳老师的论文《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课堂教学效果的小技巧》获得区一等奖,黄新老师的教学设计《美国内战》和徐丽老师指导学生的小论文《从大化改新透视日本好学善学精神》均获得区二等奖。其他老师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三、取长补短,创出各自的教学特色

备课组成员通过集体备课、经常性的听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并根据所教班学生的不同特点,不断探索各自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本学期,在课件的设计和使用上更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所教的课形象生动,直观性强,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肯定。

第9篇:历史教研工作计划范文

课题名称: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郝晓红

所属学校: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

课题研究时间:2007年9月__2009年9月

课题组成员:李学勇、丁秀艳、韩玉霞、李文军、王文义、谢进侠

青铜峡市教研室科研工作领导小组:

青铜峡市高级中学历史教研组于2007年9月向市教研室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申请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课题,经过课题组成员两年的努力,本课题研究已初见成效。至2009年9月本课题研究已到期,现向市教研室教育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申请结题验收。

课题的研究过程:

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我们分为四个阶段开展了研究。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和初步实施阶段(2007、9__2007、10)这一阶段也是课题的准备阶段,我们主要进行了,选题论证,制定方案,申报立项,开题论证,调查现状,分析成因,设计研究重点及措施。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07、10__2008、1)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运行操作,修订计划,统计分析,收集积累资料。进行个案分析,制定阶段计划,操作方法验证,中期成果汇报和鉴定。

第三阶段:深化提高阶段(2008、2__2008、7)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反思,总结中期成果并加以推广,加大覆盖面。结合实际,查验效果,并进行成果汇报展。

第四阶段:巩固总结阶段 (2008、7-2009、9)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巩固课题研究成果,汇总各种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汇编成果专辑,撰写结题报告,召开结题自查会,申请课题验收。

取得的成果:

(一)物化性成果

1、 校本教材《青铜峡地方史》编订成功;

2、撰写了“课堂教学观察”活动总结;

3、编辑了《关于新课程环境下历史课堂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论文集》;

4、撰写了《高考历史教学经验交流》。

5、编辑了《青铜峡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反思集》。

6、撰写了《“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结题报告》。

(二)经验性成果

1、积累了编写校本教材的经验。

2、寻找到了解决课堂教学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3、初步取得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的方法。

4、获得了“课堂观察活动”的经验。

(三)实效性成果

1、提高了我校历史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2、建立起了新的课堂评价机制。

3、建立了新的学生评价方式。

此致。

敬礼!

青铜峡市高级中学历史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