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学方法的策略范文

教学方法的策略精选(九篇)

教学方法的策略

第1篇:教学方法的策略范文

一、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相关问题分析

问题往往是推动事物发展重要力量。过去,我国的教育体制以应试教育为主,新课程的改革虽然在推动我国的教育体制向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但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仍然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教学目标较为笼统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导,同时也直接决定了教学应该采取的策略。因此,只有教学目标比较清晰,才能指导有效教学的展开,但是,当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目标较为笼统,没有具体的可衡量教学效果的目标,不仅仅在教材上,就连教师有时候也没有确定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严重制约了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

2.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肯定

在教学活动中,教与学应该是相长的,教师所起的应该是一个引导作用,在教学方法上也应该尽量采取引导式的方法,尤其是数学教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的思维,因此,更应该以引导的方式为主,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受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我国很多小学数学教师的理念并没有得到转变,还停留在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肯定。

3.教学过程中流于对名家的模仿

新课程的改革从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教育方式的改变,这些年来,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方式的转变也收到了初步的效果。教学的课堂与过去相比活跃了,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多了,但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出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很多老师模仿名师的痕迹较为严重,没有将“拿”来的东西根据自己本班学生学习的特点加以应用,以使其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教学活动。

二、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之策略转变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笔者认为要解决上面存在的问题,关键在于教学方法上的策略转变:

1.在教学中注意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以及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但是我们知道,小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其对数学的认知水平较低,上课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因此,教学时一定要紧紧围绕这一点,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注意创设相关的情景,使教学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的注意力得以集中。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主要可以通过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放动画片的方式创设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教师所采取的基本上都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得到体现。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肯定,所以将“自主性探究学习”作为改革的主要突破口,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能够自觉探究相关的知识点,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对课堂的教学作出适当的评价

第2篇:教学方法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也是重要的难点教学知识,更是提高学生综合数学水平的关键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应该是互相渗透、融会贯通的,并且知识点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只有正确认识应用题的概念内涵,并了解应用题教学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关键,教师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学习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找出在数学教学中不足之处,并根据其问题制定有效的应用题教学策略,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这样才能提升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整体质量。

一、当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学教材把握不正确

在数学教材中并没有设置单独的篇章来教授应用题,而是分散到练习题和例题中。教材中应用题很多是以图画的方式出现,问题和条件都在画面中,并且不同种类的应用题非常多。部分教师不适应应用题教学教材,欠缺明确的应用题教学编排形式,无法掌握新教材的核心教学内容,这使得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也欠缺有效的解决办法。

2.应用题欠缺生活性内容

通过对小学数学应用题的现状了解与分析,应用题在解析上存在着与实际生活联系较少的问题,并且未将题目与小学生周围的实际案例联系起来。所以学生在理解上会存在一定的难度,不利于应用题教学水平的提高。小学生由于年纪较小,本身活泼好动、自制力不强,再加上教师运用灌输教学方法,并且教学内容也欠缺生活性,无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数学应用题的具体内容,这阻碍了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提升。

3.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单一

素质教育要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形式,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全方面能力的提升,但教师的观念并没有及时转变过来,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极为单一化,没有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地位。老师的教学方法依然陈旧,课堂上整体教学效率偏低、互动机会较少、从而忽视了师生之间的沟通重要性。大多数教师都已讲解为主,学生学习状态较为被动,整体教学氛围不够活跃,这使得有些学生在学习中欠缺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有些学生还会出现厌烦心理。所以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未来健康稳定的发展状态。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及方法

1.准确把握应用题教学特点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主要教学目的与任务就是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解题思路,让小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打下坚实稳定的基础。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知道怎样精准的把握住应用题的教学特点,并且让学生更好的吸收和掌握应用题的解决方法,从而得到更好的教学成果。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讲解与指导让很多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不知道怎样解答应用题,找不到问题的关键点和解题思路,从而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各种解题训练,并不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结合这一问题形成的因素,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掌握数学应用题教学的特点,利用有效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数学应用题的兴趣,提高学生理解应用题的能力,因此准确把握应用题教学特点是教师培养学生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2.让应用题联系现实生活、加强学生对其的理解

以往的应用题教学方法都是采用常规的课堂教学方式,将应用题与现实生活完全隔开,使学生不能学以致用。虽然已经有着相关的理论知识,但面对应用题解答的时候还是无法理解其内容。所以为了激起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更好的理解应用题,应将应用题现实生活化,使学生在题目中联系实际,把它应用到日常生活的同类问题之中。

3.提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使学生良好的训练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这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着非常大的帮助,通过让学生在解答问题时不断拓展思维,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应用题。并且在数学应用题教学及练习结束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相应的鼓励,提升学生自信心,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第3篇:教学方法的策略范文

教学活动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主要环节,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所有的课程开发行为最终都落实到教学活动中,为教学活动服务,它的有效性决定了整个课程开发的有效性。运用科学、适当的教学策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从两大方面谈谈校本课程的教学策略。

一、选择适宜的教学活动形式,提高学习效率

课程的基本要素——教师、学生、学科内容和环境,四要素的互动构成了教学活动。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教学策略。需要教师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学科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环境的变化去选择相应的适宜的方法。常见的教学活动形式主要有:

1.讲座、讨论、视听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适用于以理论学习或传授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如:《家乡的旅游资源》课,就采用大量的视听教材和视听设备进行教学;《时事论坛》运用讨论或辩论的方式,由教师或学生自己准备讨论的材料或话题,通过视听资料(如报纸、书籍、黑板、录像、电视、录音等)呈现给学生,鼓励学生人人参与讨论;而《法制教育》、《安全报告会》采用讲座方式,将有关有关内容通过一些案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借助一些电教媒体或图片、文件,来帮助学生获得一些法律知识、安全知识,从而使他们知法、守法,获得安全知识。

2.探索、发现、操作、参观访问、调查、实践活动教学活动方式

这种方法适用于以培养能力为主的课程,大量科学类的校本课程和技艺类的校本课程就适宜用这些教学方法。如《 汝瓷的制作》就是按“寻找切入点——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动手实验——观察记录——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的基本过程来进行教学活动的。

3.扮演和模拟、游戏的教学方法

以培养品种为主的课程内容,通常运用此方法,可以使学生获得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和知识,它可以运用于模拟法庭、模拟市场、待人接物、紧急情况下的自救等。例如我市闫庄学校的《家长学校》课程,让学生和家长换位做游戏,在游戏中让家长体验做学生,让学生体验做家长,这样使彼此更加了解对方,有利于增进感情,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深受学生、家长的欢迎。

以上教学方法并不是单一的,一成不变的。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既要考虑教学目标的因素,也有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选择令学生感兴趣的方法,综合运用,灵活运用,切不可随意的、长久的重复使用同一种方法,使学生感到厌倦,失去学习的兴趣与愿望。如我校的《走进电脑的世界》课,各班分成若干个合作小组、在课内、课外共同研究、操作、实践、相互启迪、帮助、合作,共同分享合作成果。教师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合作式、探究式教学,以技能操作为主,理论指导为辅,把校本课程《走进电脑的世界》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做到基础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从实物观摩到自己创造逐步探究、开拓,培养学生自我创新、设计、制作能力,分阶段开出各种实践活动。

二、研究具体的教学策略,解决教学实际问题

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学生间存在着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个性、认知等特点,练习教学内容,要合理选择和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1.吸引学生参与的策略:长时间讲授同一个内容,教学无层次,学生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对于程度好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摧残,对于学困生也没有太大的帮助。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转变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可以让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对提出问题先交流自己的看法或分享学习成果;教师再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的艺术魅力,巧妙地引导学生关注下一个学习环节等;调动多感官参与,如朗读重点部分、听教师口述学生作答、动手实验操作、做笔记、开展社会实践等。如在进行《环保你我他》教学时,老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4大内容15个主题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有的学生制作了环保实用的日常生活用品,有的搜集了身边破坏环境的行为,有的制作了环境保护的宣传标语,有的为学校的花坛人工除草 并制作了保护标语等。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反省能力等均得到了发展

2.提问的策略: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必不可缺少的内容,但一堂课教师不管问题大小,重要不重要,一问到底,或者不等学生思考就自己回答,或者问题不具体,学生无从回答这些都将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精心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深入挖掘教材,熟悉教学内容,将知识进行科学的归纳和演绎。在此基础上,分析哪些知识用提问表达?哪些环节用提问衔接?问题难度如何?等等。提问的种类多种多样:根据提问的方式可分为口头提问和书面提问,根据提问的范围可分为宏观提问和微观提问,根据提问的性质可分为形象性提问和抽象性提问,根据提问的对象可分为集体提问和个人提问,根据提问的语气可分为疑问、设问、和反问,等等。教师要加以选择,灵活运用,多向提问,一节课尽可能采取不同的方式,交互运用,相映成趣。如:复杂深刻的问题宜于书面提问,即把问题板书出来;低年级学生采取形象性提问,激发兴趣,启发形象思维;上课开始,能够统领全课内容的问题,可采取宏观提问、集体提问等等。总之,何时提问,提问什么,提问谁,怎样提问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胸有成竹才能有的放矢。同时,教师的发问要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开放性的问题,要另行发问:“谁还有不同的意见?”“谁还有补充?”对学生的回答应给予及时的评价,以鼓励学生继续回答。提问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要精心设计,讲究策略,使提问充满智慧与艺术。

第4篇:教学方法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少教多学;策略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中学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但要了解新课程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还要将这些先进的理念付诸于行动。例如:“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创造力,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这样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够大幅度提升,要知道学生对于语文课程学习的兴趣和态度是决定我们教学成果的根本因素。

另外,“少教多学”的教学方式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建立我们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因为如果在课堂上任由教师发挥,学生只是一味地顺着教师的思路去学习学习再学习,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将不会被教师所发现,如果是因为教师讲授方面存在问题的话,则这种忽略学生的教学方法将会阻碍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和进步。所以,“少教多学”的教学方法不论是对于教师来说还是对于学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贯彻“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是一个绝对的双赢。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少教多学”的策略和方法作出简要的陈述:

一、观念引领策略和方法的产生

不论我们采取如何先进的策略和方法来贯彻和实施“少教多学”,教学观念的更新才是这一切的基本前提,只有教师从根本上认识到这种教学理念所能带来的巨大优势,贯彻和实施的策略和方法才能得到有效地执行。

1.明确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的主体地位是我们贯彻和实施“少教多学”教学理念的重要环节,学生主体地位的明确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同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做好引导作用,能为学生的学习把握好大致的方向。

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如前文所述,“少教多学”是一个师生双赢的过程,这其中要求师生之间要有良好的沟通才能够真正地实现双赢,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任何一个教师能够被所有的学生所接受,我们要在学生的成长之中不断地变动我们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与学生能够有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从学生之处得到及时而准确地反馈信息,从而调整我们的教学方法。

3.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人最为重要的并不是他所受到的教育,而是他的自我教育。结合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我们不禁发现,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不仅能够很大程度上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还能够让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同时正确的学习方法还能够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之中建立起足够的自信心来,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

4.激发学生质疑的精神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只是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进行学习,只是知其然,而并没有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教学是不完整的,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也是缺少了一个逆向思维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们的质疑精神,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加强逆向思维,补充和完整自身的知识体系。

二、丰富教学内容,合理设置教学环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合理的教学环节能够有效地激起学生们的学习欲望,这样学生们才能够真正地想要去主动地学,而不是被动地教,这也是我们贯彻和实施“少教多学”教学理念的有效途径之一。

1.合理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够起到良好的导入作用,也能够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有了足够的兴趣学生才能够有足够的参与欲望,采用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问题的反思等环节来逐步将学生引导到课堂教学中来。

2.以实践性为前提

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也是实现“少教多学”的有效途径之一,让学生在具有实践性的教学内容中逐步感受到语文这门学科无限的魅力,掌握语文学科应用的技巧,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

总之,中学的语文教学中,采取“少教多学”的教学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起足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能够得到大幅度地提升,这对于我们教学成果以及学生学习成果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王建丽.少教多学,让灵慧之花绽放[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4).

第5篇:教学方法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 初中英语 英语阅读教学 教学策略

一、引言

阅读不仅是现代外语教学特别注意培养和训练的重点,同时也是提高英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必经之路。因此,阅读教学在整个英语语言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音、语法知识及一定的词汇量,同时要培养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其阅读理解能力。笔者翻阅过很多的教学杂志,有关阅读课的经验之谈大多以高中阅读课的模式为研究对象。初中阅读教学和高中阅读教学既同源又各有特点,那么如何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帮助初中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现代阅读理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阅读策略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二、初中英语阅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英语教学重语法和课本词汇的讲解与传授,过分拘泥于课文字、词、句知识的教学,而轻语用能力的培养,忽视了语篇层次上的教学,使得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另外,初中学生在知识的积累上也不足,心理承受能力又较弱。据有关调查,超过半数的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存在严重的词汇障碍,约33.7%的学生因词汇障碍而心烦,失去阅读的兴趣和信心。尤其语意障碍是另一突出的现象,在上下文语意联系方面,有时不理解上下两句或三句之间句意内在的逻辑联系。这使得教师不得不对我国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笔者认为,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对阅读认知的原理了解不够,从而导致初中英语教学和阅读教学的效率不高,而且教师对初中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得也不全面。那么初中生阅读方面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呢?据笔者分析,在英语阅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词汇量不足,缺乏阅读大厦的坚实地基;背景知识贫乏,缺乏阅读的非视觉信息;整体阅读意识淡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

三、现代阅读理论的指导

阅读教学论认为阅读是读者与文章之间互动的一种信息加工方式,是读者积极主动地在其语言知识和背景知识的参与下对文章的信息进行重新加工和建构的复杂过程,是学习者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体现。这就要求英语教学中必须有阅读理论的指导,英语教师必须用现代的阅读理论来武装自己。笔者认为,图式阅读理论可以引导教师从认知的角度去探究阅读理解过程的本质。

图式就是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单位,是人们已有的各种知识的总和以及与此联系的认知格局和模式。图式是认知的基础,人们处理外界的任何信息都需要调用大脑中的图式,依据图式来解释、预测、组织、吸收外界的信息。图式阅读理论把传统的阅读观念、心理学观点和一些全新的认知心理学、语言学及人工智能理论融合起来,将阅读过程解释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被激活的背景知识与阅读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

根据图式阅读理论,阅读能力由三种图式决定,即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是传递信息的媒介,没有相应的语言图式,就不能识别文章中的字、词、句,因而语言图式的建立对于英语文章的阅读和理解至关重要;图式理论认为文章的内容也是构成文章难度的一大要素。在教学中,笔者经常发现学生尽管读懂了文章中的每一词句,却无法理解全文的意义,就是因为学生尚未具备有关的内容图式,或者缺乏调动内容图式的能力,因此无法将文章中的信息和大脑中的知识联系起来,于是出现了读后不知所云的现象;特定的内容需要特定的结构来进行有效的表达。阅读理解不仅受到文章的语言和内容的影响,还要受到文章结构的影响。在英语阅读过程中,运用相应的形式图式有利于提纲挈领地理解文章的大意和各段落间的逻辑关系。

因此,图式阅读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把阅读教学视为单纯地认词释义的传统模式,对阅读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四、阅读策略和方法的运用

针对前面谈到的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学习者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图式阅读理论和教学实践,介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几种策略和方法。

1.集中强化词汇教学。

“万丈高楼平地起”,丰富的词汇量是阅读大厦的坚实地基。要提高阅读水平,词汇量非常重要,没有相当量的英语词汇,阅读英语是无法进行的。所以,国家基础教育司提出了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提高了对词汇量的要求。词汇量的增大要靠师生日积月累,要充分利用平时的教学契机并联系实际,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阅读词汇量的扩充。但是,词汇教学,不必搞词汇“开花”。不要每碰到一个生词,除了介绍各条词义外,还引出一些没有学过的同义词、反义词,介绍各条固定搭配、习惯用法,还给出例句、进行词义辨析,大搞词典搬家。特别是英语阅读的教学中,词汇教学可以按照类似、对比、联想、连接等方法使词汇进入大脑网络,按词的出现频率分阶段循环集中强化。这样,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语言知识,进一步活用词汇、语法、句法,培养学生自学英语的能力。

2.渗透、扩充非视觉信息。

在阅读理解过程中,非视觉信息起着潜在的重要作用。在非视觉信息中最重要的是文化背景知识,非视觉信息越丰富,阅读难度越小。近年来,“学科渗透”、“综合素质”等字眼是中考的热点。各地英语中考卷上的阅读理解趋向多元化,内容涉及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生活方式和传统习俗等。背景知识是理解特定语篇所具备的外部世界知识,它影响着阅读理解的准确性。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如:渗透文化背景知识,注重文化差异或积极开展与文化背景相关的活动等;介绍与阅读内容有关的社会、历史、人文、自然背景,特别是与我国不同的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和风俗习惯资料,结合他们所掌握的语言知识,如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进行阅读。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能激发学生阅读的思维和想象,激活其图式,调动学习兴趣,同时,学生有了运用背景知识阅读的能力,对所读的文章的思路就较为清晰,对文章的理解也更为准确、深刻。

3.实行语篇整体教学。

课文整体教学是针对传统的分块教学提出的,是指在讲授课文时首先应把学生引到课文的要点和中心思想上来。特别是英语阅读,不仅仅只是语音、语法和词汇的综合运用,而且是围绕着某一主题、某些内容或情节而进行的综合运用。阅读的最终目的就是理解文章,掌握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整体着眼,让学生在了解文章内容要旨的基础上进行操练,无需逐字逐句地阅读,太重视细节,而忽视了对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和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线索猜测词义的能力;不仅要注意句子的表层意义,更要注意到句子的深层意义,注意句子同文章内容及主题的内在联系。因此,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结构图式理论,有意识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句子、段落上,使其尽量通过上下文来理解句子,不应过分在意对个别词语的理解与否。同时,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文章标题、插图、结构等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并预测文章内容。从而有利于学生养成从一开始阅读就努力寻找文章要旨的习惯,训练学生捕捉文章大意,培养其英语阅读的综合运用能力。

五、结语

阅读是英语知识综合运用的体现,是英语学习者吸收信息、提高英语水平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阅读教学是为完成从“知识向能力过渡”进行转化的实战。正确的阅读教学策略和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教师只有通过研究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阅读策略,才能制定和综合利用各种切实可行的阅读教学方法。当然,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路和意识,需要所有的初中英语教师共同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梅德明主编.新世纪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第6篇:教学方法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教学策略;方法研究

我们知道,过去的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一个人占主要地位,学生仅仅是辅助和陪r的作用。课后教师设置作业,学生在完成之余进行一些习题训练,然而这样的教学模式起到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这也是很多学生进入高中之后数学成绩直线下降的主要原因。对于高中数学教师而言,我们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还必须要充分考虑课堂效率的问题。怎样在一节课的时间中让学生真正获取有用的知识,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设置情境模式

怎样把情境更好的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这是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在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够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同时还可以让他们对知识内容的理解进一步加深,有效的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实效性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情境教学是促进课堂效率提升的关键环节,借助于精心设计的情境模式,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寻求更好的解决方法。比如说高中数学中等比数列前n项公式的问题分析:小张暑假兼职,店主第一天给他100元工资,随后小张要依次返还店主1元、2元、4元、8元……若店主要求小张做满10天,小张能赚多少钱?划算吗?我们利用这样的情境创设来解决数学问题,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寻求问题的答案,另外还可以创设模拟情境,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带着问题的情境教学能够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它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学习兴趣的提升,在情境学习中受到启发,进一步激发其主观能动性来解决问题,更好的学习相关知识,借助于情境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掌握。

二、应用信息技术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凸显出其优势,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让课堂得以进一步的延伸,让抽象难懂的知识更容易理解,学生的兴趣也非常浓厚。例如说在教学函数图像以及椭圆标准方程的过程中,借助于“几何画板”进行动态化演示,让学生逐渐发现其形成定义。同时在圆锥曲线的复习时,也能够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演示形成的圆、椭圆、双曲线与抛物线,进而分析出几类曲线的本质特征,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重难点知识,让学生在脑海中产生一种形象化的复制过程,而非是抽象化的理解。另外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可以让我们能够完成过去不能够亲自完成的实践内容,例如说依靠影像等方式来模拟各类生命活动,这是模拟图像不能代替的,过去的黑板、挂图、教具等辅工作,录音机、幻灯机等电化教学工具也有其价值,唯有从具体情况出发,寻求最佳结合点,将各类教学工具与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够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三、善于提出问题

要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归根到底还必须要从学生着手,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善于提问则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一个有效途径。在课堂中提问必须要坚持从问题情境着手,让学生形成对问题的探究欲望之后,再利用掌握的数学知识来思考和解决问题,逐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来说必须要善于提问,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和分析问题,要求学生积极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最终形成结论[2]。比如说我们在教学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时,可以提出以下的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探究兴趣:假设有一张足够大的纸,纸的厚度为0.2mm,将其对折30次之后其厚度是多少,对折100次之后厚度又是多少?这一问题引起了他们的兴趣,学生们纷纷动笔进行计算,最后笔者说出结果:对折100次的厚度已经超过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很多学生都觉得吃惊,迫切的希望知道是如何计算出来的。所以我们就很好的引出了本节课的知识,和学生一起探讨推导通项公式,之后计算纸张折叠的厚度。借助于科学的提问能够将很多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趣味化,不但有效的吸引了学生,同时也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对大部分学生而言都是一门较为困难的科目,其一是因为很多学生在基础数学学习中并不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其二是缺乏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正确的学习方法。前者的深入学习在高中时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我们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借助于合理的引导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科学的安排教学内容,以尽可能的帮助每一名学生的数学成绩都能够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第7篇:教学方法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教学评价;方法与策略

在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评价的方法是否科学、客观、有效,将会影响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也直接影响着活动的效果。现结合我们班的一次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感受名著魅力》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活动准备阶段

在活动的准备阶段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明确活动的内容和要求,二是分组。

1.明确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本次活动我拟定了四个探究题目:(1)小说的文体知识,相关作家及其作品简介;(2)我们改写的小说;(3)《骆驼祥子》中描法赏析;(4)《水浒传》中人物评价。

2.分组

我先按照语文学习的能力将学生分成四类(根据学生总数决定每类学生数量),分别以A、B、C、D命名。接着将学生分成四个组,各组中各类学生都有,使各组实力基本均衡,有利于活动的开展,也有利于活动结束后的评价评比。每组中选一名A类学生做组长,职责是组织并指导本组学生的活动,并对本组成员在活动中的情况和活动成果做好记录,做出评价。最后,组长抽签,领取本组的活动任务。

二、分组活动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主要由组长把本组的活动任务具体化,并逐层分解到小组中的每位同学。比如负责题目3“《骆驼祥子》中描法赏析”第三组,具体分工如下:

第一小组:组长吉眉颖,成员:赵梦琳、刘芝君。任务:探究《骆驼祥子》的心理描写。具体任务:赵梦琳负责小说的1~6章;刘芝君负责小说的7~10章;吉眉颖负责小说的10~14章。

第二小组:组长殷少杰,成员:白晓、王蓝锋。任务:探究《骆驼祥子》中的环境描写。具体任务:白晓负责上网查阅资料、王蓝锋负责查找相关的文字资料;殷少杰负责整理、总结。

第三小组:组长白李琦,成员:李阳、郭梦琳。任务:探究《骆驼祥子》中的动作描写。具体任务:李阳负责上网查阅资料,白李琦负责查找文字资料;郭梦琳负责整理、总结。

第四小组:组长闫姿君,成员:张婉莹、朱一丹。任务:探究《骆驼祥子》中的语言描写。具体任务:张婉莹1~8章,闫姿君9~16章,朱一丹17~24章。

各位组长在这一阶段的活动结束后,利用下列表格,完成对学生在本阶段的评价:

三、小组交流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本组搜集的资料,归纳小组成果,形成探究报告。其中,组长的主要任务是:指导成员整理资料、归纳成果;组织成员对每位同学的表现作出评价;拟定小组发言人。

可以依据下列表格完成评价:

四、班级交流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本组的探究成果,在全班交流。

本阶段要组织一个评委会,可由学生组成,也可聘请其他教师组成。

可以利用下列表格完成评价:

第8篇:教学方法的策略范文

关于以电路欧姆定律为背景的部分电阻测量问题的教学策略,从教学方法上应沿承如下递进的顺序。

一、两种仪表齐全,只需选择电流表内接还是外接,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实验器材和量程即可

例1 (2011天津)某同学测量阻值约为25 kΩ的电阻Rx,现备有下列器材:

A.电流表(量程100 μA,内阻约为2 kΩ);

B.电流表(量程500 μA,内阻约为 300 Ω);

C.电压表(量程15 V,内阻约为100 kΩ);

D.电压表(量程50 V,内阻约为500 kΩ);

E.直流电源(20 V,允许最大电流1 A);

F.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 kΩ,额定功率1 W);

G.电键和导线若干。

电流表应选 _______,电压表应选 _______。(填字母代号)

该同学正确选择仪器后连接了以下电路,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并使测量误差尽量减小,实验前请你检查该电路,指出电路在接线上存在的问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电源电压20 V,为了测量准确,所以电压表的量程选15 V。待测阻值约为25 kΩ,所以电流表的量程选500 μA,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比待测阻值小很多,所以分压式接法操作更方便,Rx>■,所以选择内接法。

本实验是伏安法测电阻最基本的应用,虽然学生解决起来比较顺利,但本实验是所有变换之根源。

二、尽管有两类电表,但由于量程不符,需要对其量程进行改装,选择恰当的定值电阻扩大至恰当的量程

如图1所示的电路可以改变电流表的量程,如图2所示的电路可以改变电压表的量程。

三、两类电表和定值电阻的角色相互转化

近年高考题中测电阻的实验题中经常给出两类电表,有时还给出定值电阻,它们有何用途呢?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教师在实验教学时也感到十分头疼,想办法转移实验仪器的角色,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例2 (2011上海)实际电流表有内阻,可等效为理想电流表与电阻的串联。测量实际电流表G1内阻r1的电路如图所示。供选择的仪器如下:

①待测电流表 G1(0~5 mA,内阻约300 Ω),

②电流表G2 (0~5 mA,内阻约100 Ω),

③定值电阻R1 (300 Ω),

④定值电阻R2 (10 Ω),

⑤滑动变阻器R3(0~1000 Ω),

⑥滑动变阻器R4(0~20 Ω),

⑦干电池(1.5 V),

⑧电键S及导线若干。

(1)定值电阻应选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__。(在空格内填写序号)

(2)用连线连接实物图。

(3)补全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闭合电键S,移动滑动触头至某一位置,记录G1 G2的读数I1,I2;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以I1为纵坐标,I2为横坐标,作出相应图线,如图所示。

(4)根据I2- I1图线的斜率及定值电阻,写出待测电流表内阻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本实验求电流表的内阻。只有流过电阻的电流数据,但没有电压表如何获得电压数据呢?本实验中定值电阻和待测电阻并联,所以电压相等,利用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已知电流的定值电阻可以转化为电压表。类似的情形,如图3,已知电压的定值电阻R0可以起到电流表的作用,如图4,已知内阻的电压表V1也可以起到电流表的作用,如图5,已知电阻的电流表G1可以转化为电压表等。当缺少某种电表时可以利用部分电路欧姆定律进行角色转换获得电流或电压数据,其实都是伏安法测电阻衍生出来的等价方法,万变不离其宗。

四、电表只作为显示示数的一种表面象征,而采用间接方法测量未知电阻

例3 (2011全国理综) 为了测量一微安表头A的内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A0是标准电流表,R0和R分别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S和S1分别是单刀双掷开关和单刀开关,E是电池。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1)将S拨向接点1,接通S1,调节________,使待测表头指针偏转到适当位置,记下此时_____的读数I;

(2)然后将S拨向接点2,调节________,使________,记下此时RN的读数;

(3)多次重复上述过程,计算RN读数的________,此即为待测微安表头内阻的测量值。

第9篇:教学方法的策略范文

关键词:医院 继续医学教育 管理 方法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2-0219-02

继续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卫生技术人员从业后获取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终身性医学教育,其目的是不断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以适应医学科学技术和卫生事业的发展。继续医学教育既是卫生技术人员履行权利义务、提升素质能力、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基本手段,又是建立现代终身教育体系和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必须迎接挑战,创新发展[1]。

卫生部于1996年颁布《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试行办法》,要求加强卫生技术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确保每人每年完成一定的医学教育内容,目的在于保证卫生技术人员能够跟上医学知识和技术更新的步伐,不断提高医学技术水平。回顾近十五年以来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历程,还存在重视不够、认识不足等问题,本人认为应在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建立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措施等方面不断努力。

1 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部分人员认为继续教育是一项任务,完成的目的只是为了晋升、考核过关,所以职称晋到一定级别后,参加学习不再积极,网上答题找人代答。这与当初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为首要目的初衷相悖,卫生技术人员通过继续教育得到的提高有限。毕竟,继续医学教育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是间接的,容易被忽视。为了轻松的“挣”够学分,部分临床医护人员乐于追求学时短、学分高、学费个人不承担的短期培训,而很少考虑专业的实际需要[2]。

1.2 学分取值不能完全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

国家进行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学以致用”,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跟上医学科技的发展,但目前的学分取值,参加一次短期的继续教育学习班,就可以获得一定学分,而完成一项部级课题也不过10分。一项部级课题需要一个团队花费数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检索文献,研究国内外研究情况,思索创新点和应用前景,其中的知识、技术含量与参加短期继续教育学习班相去甚远[3]。

1.3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良莠不齐。

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在全国开展以后,出现了各类学习班、培训班、提高班、学术会议等,名目繁多,铺天盖地,从各种渠道涌入医疗单位。有些学习班的内容重复,甚至有的打着继续医学教育的招牌,将学习商业化,教学质量差、学时不够、学分授予管理不严、费用高,使学习班的可信度大大下降。

2 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2.1 更新观念 提高认识。

继续医学教育是在职医务人员更新知识,提高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伴随科学技术创新,迅速推动医学进步的重要基础,因此,各级领导要不断提高对继续医学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发展继续医学教育事业,完善制度管理,健全教育体系作为加强卫生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实现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和根本保证,把开展继续医学教育作为提高单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把建设学习型单位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通过各种方法来营造学习氛围,鼓励大家树立战略眼光,培养终身学习的态度,转变观念,积极参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晋升职称而学为提高工作能力而学。

2.2 充分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继续教育学习班、听课等途径获得学分的分值,增加科研、论文、业务等方面的学分分值。同时,在学和用两系统中学分取值应根据各医疗单位自身实际情况,分别按照技术含量、难易度、对医院的贡献度、对自身素质提高的作用、影响力、所需要花费的时间等进行适当调整,让继续教育体现出本来的目的。

2.3 规范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提高培训质量。

继续医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素质,医院的继教工作必须以质量为根本,才能保证继续医学教育长期健康发展[4]。积极申报部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通过各级医学项目的举办,调动全市各级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积极性,增强大家自觉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意识,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管理水平、医疗水平和教学水平全面发展。

选派人员外出学习、进修要严格把关,所学内容必须是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并且适宜在本单位开展,或是科室急需开展的技术项目。外派人员学成后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讲座,达到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目的,节约成本,提高学习效益,提高外派学习人员的责任心。

3 小结 

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我国起步较晚,缺乏系统、成熟的经验,对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在职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模式、要求、考核方式等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相关职能部门应该相互支持、协调共管,只有这样才能为医院培养高素质的卫生人才队伍,使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叶林书,曹静,武风娇等.地方性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实践与创新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9):109-111

[2] 张娅妮.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现代医院管理,2005,6(2):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