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息协同工作计划范文

信息协同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信息协同工作计划

第1篇:信息协同工作计划范文

一、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体制和机制,切实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必须由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下,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密切协作,进行综合治理,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落到实处。镇、街道与相关部门、政府职能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全局观念,按照《决定》的要求,高度重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切实落实《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行区常住人口计划生育综合管理责任主体考核的实施意见》。镇(街道)要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内容,协调派出所、工商、税务、农贸市场、综治办、人口计生办以及相关村、居委,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管理联席会议制度,解决基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机构、队伍、经费保障问题。镇、街道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费要求达到人均1元(按常住人口数计)。要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有关部门的职责,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目标责任制,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区人口计生委要主动协调公安、工商、劳动保障、卫生、房产管理等有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加强部门协作,为强化属地管理提供有效服务,从而形成镇、街道一级政府领导、计生指导、部门配合、村居负责、管办落实的工作新格局。

二、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管理与源头管理的工作制度

(一)实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两地”共同管理以现居住地为主的原则,由区人口计生委统一制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管理协议书”文本,区、镇(街道)两级人口计生部门按流动人口迁入情况与流出地政府签订双向管理协议。

(二)由区人口计生委联系区劳动保障局共同实施流动人口源头管理工作。

1、区劳动保障局指导全区各用工单位在吸纳外来劳动力时应根据各单位岗位技术与劳务要求,进行必要的培训。可在外省市委托培训也可在本区劳动技术培训中心安排上岗培训,在开展上岗培训时纳入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培训内容(由区人口计生委统一制作VCD播放)。

2、各镇、街道外劳力管理所督促、检查使用外劳力单位对外来流动人员上岗前的安全、技术、计生等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协助当地人口计生办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管理、服务工作。

3、各使用外劳力单位在录用外来流动人员时,应检查其是否已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其到镇外来流动人口综合管理服务站办理计划生育验证手续与补办手续(每年验证一次),并及时填写市人口信息个案信息单。

4、各镇、街道人口计生办负责对辖区内使用外来流动人员单位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指导,并进行每季度一次执法检查。由区人口计生委统一制定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六个告知单,各镇、街道人口计生办负责对辖区内使用外来流动人员单位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培训及有关宣传资料的发放。

三、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一门式制度

(一)在镇、街道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办事程序纳入镇、街道社区事务办理中心(镇、街道外来人口综合服务站),实现一站式服务。由区、镇(街道)两级共同投入经费落实一名计划生育协管员。区人口计生委负责提供网络设施,制定工作职责,开展业务培训,发放管理手册,制定考核制度。镇、街道人口计生办负责具体工作指导,联合执法,办证验证考核工作。

(二)规范流动人口一门式计划生育协管办理事务流程:

1、补办外来人口计划生育婚育证明及验证并现场发放免费药具。

2、采集外来育龄妇女信息,并输入人口信息交换系统。

3、发现外来育龄妇女无计划生育现象及时通报镇、街道人口计生办。

4、在镇、街道人口综合调控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镇、街道人口计生办安排,会同外口综合管理服务站定期开展流动人口联合执法检查活动。

5、签订租赁房屋计划生育管理协议书。

四、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实行综合管理和经常性管理相结合

现居住地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委员会对辖区内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实行综合管理。同时,有关单位对下列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实施日常性管理:

(一)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雇用的流动人口由用工单位管理;

(二)集贸市场中属流动人口的私营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由市场管理机构管理;

(三)从事各类承包经营的流动人口,由发包单位管理;

(四)在租(借)房屋和旅馆居住的流动人口,由居委会落实出租(借)房主和业主管理并加强检查,对未办理手续的流动人口住户,及时向镇外口综合管理服务站提供信息。

(五)未设居委会的住宅楼群和别墅区中的流动人口,由物业管理部门或小区管理机构管理。

(六)镇人口计生办会同公安、综治办等部门根据外来育龄人口数据库情况,经常性对流动人口集中生产生活区域开展综合执法与宣传教育。

以上负有经常性管理责任的单位应与所在地人民政府签订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书,并接受当地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监督和检查。

(七)违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规定处罚措施。

对于违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规定的公民、单位组织,将按照《市外来流动人员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第二十条的规定予以处理。

五、加强各镇、街道人口信息交换系统数据库建设,实现传统的“人对人管理”向“信息化管理”的转化

推广运用“一办两站(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服务站、外来人口综合管理服务站)三级网络(镇、村、组信息员网络)”人口信息采集方法,将外来人口与人户分离人口纳入信息管理网络,掌握外来人员流动底数,开展与外省市及时交换人口信息的网上管理。

(一)推广应用“一办两站三级网络(组信息员网络)人口信息采集方法,及时采集输入育龄人口信息,要求户籍人口信息入库率在90%以上,外来人口信息入库率在70%以上。

(二)继续加强村、组两级计划生育信息员队伍建设,村(居)委会要将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列入工作重要议事日程,负责全面落实村、组信息员例会制度,明确任务,兑现报酬,畅通计划生育信息反馈渠道,使基层的计划生育工作实现由“人盯人管理”向“网络化管理”的转化。

(三)各镇、街道人口计生办运用计划生育人口信息交换系统及时与外省市进行双向信息查询,收到外省市查询一般信息的,10个工作日予以回复,查询生育信息的,5个工作日予以回复。同时,本镇、街道遇到问题应及时向外省市通过专网或者电话查询(信息交换不少于20条)。

六、加强外来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分娩点和孕检管理服务工作

(一)流动人口要求在本区医院生育的,须向其户籍所在地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申请领取《准生证》,并到现居住地镇人口计生办办理《生育联系卡》;各级医疗单位和医务人员,对流动人口的怀孕妇女进行孕产期检查时,发现无计划怀孕的,应及时报告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并动员其落实计划生育措施。

(二)开展外来已婚育龄妇女定期查环查孕工作。区计划生育服务站对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中采取放环措施的对象提供尿验与查环服务,村(居)委会负责组织、通知居住在本辖区内的外来妇女定期接受检查,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督促外来妇女定期将《市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寄往户籍所在地。

(三)对于有用工单位的已婚育龄妇女的“孕查”工作,可根据管理实际,由镇、街道或居(村)委会与用工单位联系共同配合抓好检查工作的落实。

七、逐步形成基层企业计生工作网络

在全区推广建立私营企业计划生育联合协会,采用社会团体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参与形式,把加强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与促进企业发展、弘扬企业文化、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基层的企业计生工作网络。

(一)各镇、街道运用统一建立镇、街道企业计划生育联合协会的方法,在原有镇、街道计划生育协会网络的基础上,将工作点拓展到私营企业,凡职工人数在30人以上的企业均设立计划生育理事与联络员1名,各企业的理事与联络员人选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落实。镇、街道企业计划生育联合协会的会长由党委分管书记担任,副会长由政府(办事处)分管领导担任,并按照实际情况聘任1名专(兼)职秘书长,镇(街道)计生协会全面负责开展组建企业计划生育联合协会工作。协会的工作经费列入镇、街道计划生育工作经费预决算,以保障协会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规范企业计划生育联合协会工作流程:

1、每年用宣传版面、讲座等形式为私企开展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活动1至2次。

2、开展便民利民活动,主动上门为私企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与再生育申请工作。

3、设立企业计划生育免费药具发放点,形成企业免费药具发放渠道。

4、了解企业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情况,并与厂方进行沟通协商,督促其全面落实计划生育政策。

5、了解企业吸纳外来劳动力情况,督促其在吸纳外来劳动力时开展上岗培训,并纳入计划生育培训,督促办证。

八、建立奖惩制度,促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管理

对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两级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举报流动人口计划外怀孕或计划外生育的公民,由区人口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给予奖励。

第2篇:信息协同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协同商务(cc);关系优化原理;关系优化模型

一、引言

21世纪,互联网的普及与it技术的应用,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信息能在瞬间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全球的脉搏可以按同样的频率跳动;而企业则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企业突破地域限制,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在这种新的业务模式中,协同是无处不在的。这里有跨地域的协同,有跨部门的协同,有技术层面异构系统之间的协同……正是这些不同层面的协同构造了一个以资源优化和系统整合为核心的协同商务世界。

二、协同商务和涵义和层次

1.协同商务的涵义。所谓协同,广义上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让不同的角色围绕同一个目标努力。协同商务(collaborative commerce,以下简称cc),被誉为下一代的电子商务系统,其基本思想最早是由gartner group在1999年提出的,gartnergroup对协同商务的定义是:“将具有共同商业利益的合作伙伴整合起来,他主要是通过对与整个商业周期中的信息进行共享,实现和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户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企业本身的活动能力。通过对各个合作伙伴的竞争优势的整合,共同创造和获取最大的商业价值以及提供获利能力。”

2.协同商务的层次。就协同商务的涵义而言,其目的不仅是管理企业内部的资源,还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将客户、供应商、分销商和其他合作伙伴也纳入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实行信息和资源的高效共享及业务的一系列链接。

(1)企业内部的协同。在企业内部,有各部门之间的业务协同,不同的业务指标和目标之间的协同,以及各种资源约束的协同。这主要体现在不同部门计划之间,各层次计划之间,以及不同周期计划之间的协同,如库存、生产、销售、财务部门计划间的协同,公司战略、战术、运作层次计划间的协同,长短期计划间的协同等。

(2)多个企业间的协同。在企业之间,业务间的协同将变得更为重要,也更难实现。在协同商务链上,企业为了满足客户和市场的需求,通常需要有需求、供应、执行三个层次的计划:通过实施这三个计划来进行协同预测,将企业资源与市场需求进行定位和最佳配置,完成需求与供给的匹配,在相应执行层次上提供支持功能。例如:需求计划工具、资源匹配工具、执行服务工具、流程交互计划工具、工作流优化工具、战略计划工具等。

(3)构造协同商务链。构造协同商务链,即是按照商品或服务从诞生到交付给客户的过程,将相关的企业连接成一条环环相扣的商务链条,对这链条中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业务流进行管理。在这样的协同商务链中,将供应商、分销商、客户和业务合作伙伴纳入系统中,进行信息、资源的共享及知识和智能的积累。作好不同层次、不同业务间的协同,帮助优化企业内部的工作流程,合理调配企业及协同商务链上的资源,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并行运作,提高企业和协同商务链整体的快速响应能力。

三、关系优化原理

协同商务链上,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为了业务合作的需要临时组合,动态联盟急剧增加。如何快速、无缝地与合作伙伴进行资源互补、业务衔接和信息共享便是关系技术所要探讨的问题。

1.关系技术。关系技术系统(relation technologysystem)描述了网络经济条件下管理和发展各种关系的重要技术战略方向。关系技术能使企业开创和培育它们与合作伙伴之间更高形式的关系和互动。它通常针对特定的伙伴关联和业务活动设计和展开。

2.关系优化原理。关系技术不断增加的价值,体现在关系优化(relationship optimization,ro)流程中。在事件发现和跨组织的合作伙伴沟通管理的基础上,关系优化可以使企业将各种合作伙伴互动的作用力结合起来,这些力量也许来自“伙伴拉动”(company pull),也许来自企业的“业务推动”(taskpush)等等。如图1所示。

3.关系优化作用。(1)关系技术加强了合作伙伴关系管理,能够即时分析和评价合作伙伴的动态业务行为,并使企业能够发现最适宜的业务搭档。(2)协同商务时代,企业重要的使命之一就是将交易转化为关系。关系技术是联接和汇集在信息资源管理全过程中所有交易和互动的基础。关系技术可以通过速度、灵活性、创造性以及信息的互动来扩大和增强企业与合作伙伴的关系。(3)关系技术包含各种先进的手持设备(pda)、数据仓库(dw)、分析软件(bi/dss/scm/crm),以及能立即与合作伙伴沟通的基于事件和行动导向的触发器。因此,关系技术能够及时观察和处理合作伙伴之间的行为和相互联系。

四、优化模型

1.优化维度。“信息网状”、“业务关联”和“随需而应”构建了协同商务平台的基本思想,而“信息协同”、“业务协同”和“资源协同”便是基于协同商务优化模型的三个维度:

首先,对信息的高度共享。信息共享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本身的价值,无论是企业管理者、员工、还是外部的合作伙伴,都可以很方便的查找到相关的信息以支持事务的处理,并利用信息创造新的价值。

其次,对关联业务的整合。这些业务尽管更多的时候从属于不同的企业或企业的不同部门,但本质上来说它们都是紧密关联的,并形成企业特有的业务体系,企业需要对各个业务过程进行充分的整合以使业务能够协调和平滑运作,消除商务链上的“断折”或业务过程“死角”所产生的影响。

再次,对资源的调配和优化。这些资源包括企业的人、财、物、信息和流程,当企业实现了信息共享和业务整合后,企业的“神经网络体系”才能够高效和通畅的运转,并使这些资源能够突破各种壁垒和障碍,在企业统一管理和协调下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服务。

2.优化模型。信息、业务和资源是构建优化模型的三个基本要素,协同商务链就是在这三个要素扩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协同商务模型中,企业借助于合作伙伴信息、业务和资源的共享和关系扩展逐步形成了的整体的核心竞争力。如图2所示。

可见,协同商务构筑了一条具有价值增值能力的企业链条,为各个成员企业创造了更为广阔的业务活动空间和价值增值空间。

五、结语

协同商务链通过信息门户的远程支持以及关系优化的动态更新实现了有效的企业内外资源的管理与共享,打破合作者之间的沟通障碍,向企业提供了与企业员工以及合作伙伴之间协调工作的业务模式,在向商品要效益的同时也努力通过合作伙伴的“协同”关系向业务“创新”要效益:缩短商务链的运行周期、优化制造流程、降低生产成本等,从而提升成员企业业务创新能力、协同互动和信息沟通的能力,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信息、业务上的“协同”。

参考文献:

1.刘立.企业信息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第3篇:信息协同工作计划范文

5月11日,国务院颁布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今年以来,国家、省人口计生委相继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做出了安排部署,提出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三年三步走”,实现全国“一盘棋”的目标。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贯彻落实《条例》,启动我市全员流动人口信息统计管理工作,推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实现新突破。刚才,世雄同志就《条例》进行了辅导,凤英同志对流动人口统计信息全员录入工作进行了培训,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复杂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流动人口逐年大量增加,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作为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的五大任务之一,并颁布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为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法制保障,各级必须准确把握当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压力感。

一是充分认识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复杂性。截至目前,我市流动人口总数为20.5万人,近几年来平均每年递增1.5万人;流动已婚育龄妇女总数为10.8万人,其中流入已婚育龄妇女1.3万人,流出已婚育龄妇女9.5万人,近几年来平均每年递增1万人。人口大规模的流动,特别是流出已婚育龄妇女数量的大幅度增加,使人口计生工作的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同时,户籍制度改革、卫生制度改革、新婚登记制度改革,对原先的计划生育管理模式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城镇流动人口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二是充分认识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近几年来,我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多次在全省会议上介绍经验,但是还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对躲避计划生育管理的流出人员,底数掌握不清楚,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使流动人口成为政策外生育的漏洞;一些地方综合治理机制尚不完善,有关部门作用发挥不到位,甚至出现管理上的空缺;一些地方侧重于对常住人口的管理,对流动人口没有实现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这些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势必影响改革发展的大局,影响人口计生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影响低生育水平的长期稳定。

三是充分认识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紧迫性。国家人口计生委已经提出了“三年三步走”、实现全国“一盘棋”的目标,要求到2011年末,基本建立“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的工作机制,今年10月底前必须完成流动人口统计信息全员录入工作,可以说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对此,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切实做到周密部署,统筹安排,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突出重点,明确目标,积极构建全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工作格局

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一盘棋”,是落实《条例》的重要举措。全国“一盘棋”总体要求是:到2011年末,基本建立“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的工作机制。全省“一盘棋”的工作目标是:2009年,启动跨省流动人口区域协作,基本实现省内“一盘棋”工作机制;2010年,重点推动省际间、区域间协作,基本形成重点区域服务管理“一盘棋”工作机制;2011年,“一盘棋”各项指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实现“三年三步走”的目标要求。为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今后要着力抓好以下五项重点工作:

一是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统筹管理。各级要结合当前开展的第三季度服务,对流出人口要尽快摸清各项底数,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对外出躲避生育的,要明确专人负责,直至落实相应服务措施;对流入人员要联合公安、工商、劳动保障等部门,开展一次专项服务活动,纳入经常性管理、服务范围;下一步,省、市将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行流入地和流出地双向考核,促进两地共同管理、共同服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二是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均等服务。各县市区要尽快实现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今年免费技术服务率要达到80%以上,2011年要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免费服务全覆盖。要积极探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均等服务的新途径、新办法,推广普及“以房管人”、“以业管人”、“以静制动”等外地先进管理经验,全面提升流动人口优质服务水平。

三是构建信息共享网络平台。信息共享是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要及时向县委、政府汇报,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特别是要建立健全人口计生部门与公安、统计、卫生、民政、劳动保障等部门的流动人口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形成工作合力。

四是推进流动人口区域协作。要加强流动人口两地的联系沟通,实现双向服务、双向管理,逐步建立起跨县、跨市、跨省的,相互协调、齐抓共管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区域协作机制。要通过签订协议书、召开协商会、派驻联络员等形式,建立完善管理、服务、告知、通报等交流制度,特别是对流动人口落实服务措施、处理政策外出生、征收社会抚养费等方面出现的个案问题,要密切配合,及时处理。

五是全面启动全员流动人口统计信息工作。做好全员流动人口统计信息工作,是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三年三步走”“全市一盘棋”战略部署的基础性工作,是正在全员录入的PIS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近,省人口计生委下发了《全员流动人口统计信息工作方案》,明确了开展流动人口全员信息统计工作的目标是: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计工作制度,形成村采集、乡录入、省集中的工作模式,实现流动人口个案信息“适时采集、动态监控、双向管理、优质服务”。全员流动人口统计信息工作主要包括五项主要任务:即采集信息、录入信息、上报信息、监控信息、交流信息。其中信息采集是今后三个月时间里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作为全员流动人口统计信息工作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到今后流动人口相关决策的成败。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把全员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和全员人口信息录入有机结合起来,8、9两个月,村级必须完成采集全员流动人口基础信息工作,在当前正在进行的全员人口信息录入工作中,已经把流动人口基本信息进行了录入,但项目不全,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10月份,乡级将采集的信息统一录入全省流动人口信息管理软件,并上传至省人口计生委,各县市区流动人口个案信息入库率要确保达到95%以上。

三、健全队伍,保障投入,切实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抓住《条例》颁布实施这一有利机遇,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统一安排,统一部署,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要成立领导小组。市人口计生委将成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三年三步走”、“全市一盘棋”工作的总协调,流动人口管理科承担具体的组织协调工作,各科室站要结合职责,密切配合。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由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统筹协调,明确工作任务。今后省每年将对各市的“一盘棋”工作进行专项调研和检查评估,谁出了问题,就追究谁的责任。

第4篇:信息协同工作计划范文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hase is the critical stage in the construction phase of building projects, and the supervision of the construction phase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project supervision. As an independent third party, the supervising engineer according to the contract controls the project investment, quality and schedule, effectivly manages the contract and information, coordin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wners and contractor units, constraints both parties to fulfill their obligations, while maintaines the both legitimate interests to make the project implement smoothly.

关键词: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协调

Key words: investment control;progress control;quality control;contract management;information management;coordination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5-0085-02

0引言

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四控二管理一协调”,四控即工程质量控制、投资控制、进度控制和安全控制;二管理即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一协调即协调好建设单位、承包单位和设计单位之间的关系。

1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①对所有的隐蔽工程在隐蔽以前进行检查和办理签证,对重点工程要派监理人员进行驻点跟踪监理,签署重要的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表;②对施工测量、放样等进行检查,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通知施工单位纠正,并做好监理记录;③检查确认运到现场的工程材料、构件和设备质量,并应检查试验、化验报告单、出厂合格证是否齐全、合格,监理工程师有权禁止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设备进入工地和投入使用;④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严格执行施工合同;⑤对工程主要部位、主要环节及技术复杂工程加强检查;⑥检查施工单位的工程自检工作,数据是否齐全,填写是否正确,并对施工单位质量评定自检工作作出综合评价;⑦对施工单位的工程自检验测试仪器、设备、度量衡定期检验,不定期地进行抽验,保证度量资料的准确;⑧监督施工单位对各类土木和混凝土试件按规定进行检查和抽查;⑨监督施工单位认真处理施工中发生的一般质量事故,并认真做好监理记录;⑩对大、重大质量事故以及其他紧急情况,应及时报告业主。

2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

对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仅仅靠控制工程款的交付是不够的,应从组织、经济、技术、合同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控制投资。

2.1 组织措施①在项目管理班子中落实从投资控制角度进行施工跟踪的人员、任务分工和职能分工。②编制本阶段投资控制工作计划和详细的工作流程图。

2.2 经济措施①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确定、分解投资控制目标。对工程项目造价目标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防范性对策。②进行工程计量。③复核工程付款账单,签发付款证书。④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投资跟踪控制,定期地进行投资实际支出值与计划目标值的比较;发现偏差,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采取纠偏措施。⑤协商确定工程变更的价款。审核竣工结算。⑥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投资支出作好分析与预测,经常与定期向建设单位提交项目投资控制及其存在问题的报告。

2.3 技术措施①对设计变更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严格控制设计变更。②继续寻找通过设计挖潜节约控制的可能性。③审核承包商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主要施工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2.4 合同措施①做好工程施工记录,保存各种文件图纸,特别是注有实际施工变更情况的图纸,注意积累素材,为正确处理可能发生的索赔提供依据。参与处理索赔事宜。②参与合同修改、补充工作,着重考虑它对投资控制的影响。

2.5 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用网络法制定施工计划和控制工程进度,可以使工序安排紧凑,便于抓往关健,保证施工机械、人力、财力、时间均获得合理的分配和利用。因此承包人在制定工程进度计划时,采用网络法确定本工程关键线路是相当重要的。监理工程师除要求承包人制定网络计划外,监理机构内部也要求监理人员随时用网络计划检查工程进度。

采用网络计划检查工程进度的方法是在每项工程完成时,在网络图上以不同颜色数字记下实际的施工时间,以便与计划对照和检查。检查结果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关键线路上某项工程的施工时间比计划增加,这种情况会使整个工期延长,必须要求承包人对以后的关键线路上的工程采取加快施工进度或增加施工力量、缩短施工时间的有效措施,以弥补工程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差距,使工程进度与计划进度保持平衡。第二,关键线路上某项工程的实施时间比计划缩短,这种情况对缩短工期有利,此时监理工程师应根据整个工程实际进度情况和工程本身的需要并与业主协商,以确定本工程有无必要提前完成,并将决定意见通知承包人,不论何种情况都应要求承包人重新修定以后的网络计划,并检查关键线路有无变化,作好修定后进度计划管理工作以保证工程计划的实现。第三,非关键线路上某项工程的施工时间比计划增加,一般情况均有调整的余地,对整个网络计划不会有影响。但是,如果超出了非关键线路所计划的时间,而且没有调整的余地,就要检查是否会影响关键线路,甚至使非关键线路改变成为关键线路。如遇这种情况就应要求承包人采取相应的措施,缩短非关键线路某些项目的施工时间,以保证关键线路的完工仍能满足计划的要求。第四,非关键线路上某项工程的施工时间比计划缩短,整个网络计划将不受影响。但应提醒承包人从非关键线路的工程项目中抽调施工力量加强关键线路上工程项目的施工,以达到缩短整个工期的目的。

2.6 施工阶段的合同管理施工项目合同的主体是发包方和承包方,由其法定代表人行使的法律行为。项目经理受承包方委托,按承包方订立的合同条款执行,依照合同约定;行使权力,履行义务。

施工项目合同管理必须遵守《合同法》、《建筑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施工项目合同管理包括相关的分包合同、买卖合同、租赁合同、借款合同等规则;必须以书面的形式建立施工合同、分包合同、洽商变更关系和记录,并应签字确认。施工项目施工阶段合同履行过程中承包方的管理内容一般包括:①项目部必须履行合同的内容。②履行分包合同时,承包方应当就承包项目向发包方负责;分包方就分包项目向承包方负责;因分包方过失给发包方造成损失,承包方承担连带责任。③必须以书面的形式建立施工合同、分包合同、洽商变更关系和记录,并应签字确认。④依《合同法》规定进行合同变更、转让、终止和解除工作,项目经理应及时掌握合同变更情况:如工程量增减,质量及特性变更,工程标高、基线、尺寸等变更,施工顺序变化,永久工程附加工作、设备、材料和服务的变更等,承包方根据施工合同,将变更向监理工程师提出申请;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查,将审查结果通知承包方。监理工程师向承包方提出变更令。⑤合同终止后,承包方应做的评价工作,内容应包括:合同订立情况评价、合同履行情况评价、合同管理工作评价、合同条款评价。

2.7 施工阶段的信息管理施工阶段的信息管理的主要工作如下①收集并整理相关公共信息,公共信息包括: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信息市场信息以及自然条件信息。②收集并整理工程总体信息。③收集并整理相关施工信息。④收集并整理相关项目管理信息,项目管理信息包括:项目管理规划(大纲)信息,项目管理实施规划信息,项目进度控制信息,项目质量控制信息,项目安全控制信息,项目成本控制信息,项目现场管理信息,项目合同管理信息,项目材料管理信息、构配件管理信息,工、器具管理信息,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信息,项目机械设备管理信息,项目资金管理信息,项目技术管理信息,项目组织协调信息,项目竣工验收信息,项目考核评价信息等。

2.8 施工阶段的协调工作①与建设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监理单位接受业主的委托对工程项目进行监理,因此要维护业主的法定权益,尽一切努力促使工程按期、保质、尽可能低的造价建成,尽早使业主受益。因此全体监理人员应充分尊重业主,加强与业主及其驻工地授权代表的联系与协商,听取他们对监理工作的意见,在召开监理工作会议、延长工期、费用索赔、处理工程质量事故、支付工程款、设计变更与工程洽商的签认等监理活动之前,应征求业主的同意。②与设计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监理单位与设计单位之间虽只是业务联系关系,双方在技术上、业务上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设计工程师与监理工程师之间,总监理工程师与工程项目设计主持人之间,应互相理解与密切配合。监理工程师应主动向设计单位介绍工程进展情况,充分理解业主、设计单位对本工程的设计意图,并促其圆满地实现,如监理工程师认为设计中存在不足之处,应在取得总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后积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供设计工程师参考、监理工程师无权修改设计,而必须通过设计单位,同时监理工程师应配合设计单位作好设计变更,工程洽商工作。③与承包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监理单位与承包单位之间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监理单位按照有关的法规及监理合同中规定的权利,监督承包单位认真履行施工委托合同中规定的责任和义务,促使施工合同中规定目标实现最佳状态,在涉及承包单位的权益时,应站在公正的立场上,维护承包单位的正当权益,在施工过程中总监理工程师应了解和协调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造价的有关情况,理解承包单位的困难,使承包单位能顺利地完成施工任务。

总之,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是整个施工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监理工作人员要一丝不苟地对待每项监理工作,才能使施工正常而有序地进行。

参考文献:

[1]孙加保.工程建设监理实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第5篇:信息协同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网络化项目管理;公路设计;系统开发

在公路设计领域,为提高质量、缩短周期、降低成本,采取先进的项目管理技术来管理公路设计,已成为交通规划企业的共识。然而,与施工项目管理相比,公路设计项目管理更为复杂。例如,设计任务的协作性、设计过程的动态性、管理过程的集成性、信息管理的复杂性等问题,给设计项目的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而且,目前的项目管理技术多适用于施工项目,对设计项目管理的研究却甚少。有价值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①分析了勘察设计行业实施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有哪些关键技术和主要内容;②给出了以设计核心的项目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③探讨了设计项目管理的理论和实践;④初步探讨工程设计项目管理策略进行了;⑤针对工程设计项目进行了若干项目管理技术的应用尝试。[1]

随着计算机的更深入、更专业化的应用,网络化项目管理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在公路设计项目中的应用才刚刚起步。为进一步提高公路规划设计的效率和管理信息化水平,网络化公路设计项目管理的技术方案应运而生, 并开发了一个网络化公路设计项目管理系统。

1 网络化项目管理的需求分析

公路设计项目具有明显的协作性、动态性、集成性和复杂性。这些特点使公路设计企业迫切需要引入网络化的项目管理。具体地,公路设计对网络化项目管理的需求集中体现在:

1)项目计划制订与。公路设计项目周期长,流程复杂,地质勘查、外业测量和施工图设计等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之间需要经常进行异地协同作业,从而导致项目计划制定协调因素多、工作量大、周期长。因此,企业迫切需要提高计划制定的效率,保证计划的及时下达,实现设计过程的分布式监控。

2)网络化集成信息管理。公路设计项目中,管理、设计与质量的信息需要有效集成。例如,在项目计划信息的同时,需要相关的质量规范。在公路设计项目的管理中,通过网络化协同工作环境信息进行集成管理,就能提高管理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3)设计团队的组织管理。公路设计是人力资源密集型的项目。设计团队的有效组织和管理对于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设计成本十分重要。因此,在公路设计项目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及时了解不同地点、不同专业的设计人员的工作量、工作进度和工作绩效,合理利用地、及时地调配人力资源,以确保设计组织的高效运行。

下面对关键技术进行详细讨论。

1)通过加强过程质量控制,消除了中间检查、质量调查、文件整理等不增值的设计环节;消除原来层级制的计划下达与控制过程,直接由项目总工与项目组长制定与控制项目计划;2)合并繁琐的设计步骤,如将作业指导书下达和工序控制表下达合并为一个步骤;将原来的六级设计评审简化为四级评审等;3)将设计信息、质量规范、项目进度信息等信息在项目过程中进行统一管理;4)用网络协作过程取代复杂的手工互提资料过程,加速设计流程。[3]

2 网络化动态项目监控、协调技术

1)网络化项目目标、计划及任务。计划制定人根据当前项目的需求,直接选取恰当的模板,以此为基础进行专业分工、进度安排,从而快速生成规范的计划。计划生成后,通过网络化计划,各设计成员在本地即获得最新的任务分配,有效地解决了频繁的会议召集,反馈速度慢等问题。

2)设计团队网络协作支持公路设计团队的紧密协作。这需要在项目管理中建立一个网络化项目协作环境。该网络化项目协作环境应支持:设计文件的校审操作,并保留校审记录;设计文件的浏览、上传及下载;支持互提资料操作,保留互提资料记录;新设计任务提示设计冲突协商及问题讨论。

3)网络化项目数据采集与分析实现数据采集与项目跟踪。首先,在设计过程中,设计成员对于异常问题,定期通过这个环境进行问题提交;项目组长可以随时查询项目的进度、资源、冲突信息,做出及时的反应。

网络化计划及任务调整在项目执行的动态过程中,业主需求变更、资源冲突、异常干扰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时必须对项目团队成员的能力和负荷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网络化计划及任务调整的优势在于系统反应快、调整方案生效快。

3.项目信息集成管理技术

在公路设计项目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信息通常是和质量信息、设计信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项目管理必须支持信息的集成管理。

1)项目信息与质量信息的集成。质量控制是公路设计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公路设计单位虽大多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但大多数企业仍存在质量文件信息化程度低、质量控制程序繁琐、质量控制与设计过程脱节的问题。为此,提出将质量体系融入到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方案,而保证质量规范的贯彻执行。

2)项目信息与设计信息集成。传统的设计书、设计图档等设计信息是独立管理的。在协同设计的情况下,易发生版本不一致、变更反应慢和设计责任计划不清等情况。将网络化项目管理与设计信息的动态管理进行集成,可提高协同设计效率。

4.下面通过一个实际的应用案例说明该系统的具体功能。

1)项目计划与项目组织创建首先由项目总工登录。 然后根据不同的角色授予团队成员不同的权限。项目组长根据当前项目的特点快速建立起该公路设计项目的计划。当项目计划由项目总工认可后,就可以进行项目计划的了。[4]

2)网络化项目计划。项目组长将项目计划通过网络给设计团队成员后,团队成员马上可以得到新任务。设计人员如果对分配给自身的任务没有异议,就可以发送确认消息,表示正式接受任务,并开始执行任务。

3)项目过程动态监控与协调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设计成员可在本地将当前的任务进度进行估算,并将结果发送给项目组长。项目组长在本地接收到最新的项目进展,经核实后确认,项目的状态被更新。项目组长通过对比项目的最新状态与项目计划考核每位团队成员的工作绩效,发现问题并及时做出调整。[5]

4)协同工作支持。协同工作支持功能包含信息集成和协同问题讨论两个部分。设计成员通过“链接文档”功能,即可获取与该任务同时的作业指导书和质量文件。

结语

文中从公路设计企业对网络化项目管理的需求出发,对网络化公路设计项目管理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基于实际工程背景开发了一个网络化公路设计项目管理系统。首先,网络化公路设计项目管理能够使设计项目的计划、控制、调整更及时和准确,使设计项目的信息共享与传递更高效。再者,通过将质量管理、设计信息管理与项目管理有效集成,可以进一步提高设计项目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禹涌,潘文俊,彭艾霞.勘察设计行业实施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1.(4):18-23 .

[2]贾宗元.当前建筑工程设计阶段项目管理的九大内容[J].管理工程学报, 2002,(6):74-75 .

[3]克明,郝建平.面向设计院的项目管理系统[J].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 2002,(3):19- 25 .

第6篇:信息协同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管理 模式 计生

中图分类号:C9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337-03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流动人口持续增长,特别是我国制造业的兴起,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流动人口中生育能力旺盛生育愿望强烈的青壮年占了绝大多数,流动人口的的居住地、单位经常变动,流动地与户籍地信息不通、计划生育政策不一致、计划生育工作水平不统一等因素都给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带来了重重困难。

盐亭县是人口流出大县,面临新的人口计划生育形势,人口与计划生育局一班人,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积极思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特点与难点,对症下药,通过加强队伍建设,实行部门联动,建立计划生育协会实现群众自治、提高服务水平等工作机制的创新,探索出了一套新的管理服务模式,破解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难题,取得了良好的工作业绩:连续六年实现人口负增长,保持总人口基本不变且略有减少的趋势,稳定了低生育水平,2006年来连续5年被评为省、市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计划生育部门联动先进集体、计划生育服务先进县、农村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等。

一、盐亭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现状

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总体情况

盐亭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处于涪江和嘉陵江的分水岭上,境内以山地和丘陵为主,人均耕地不足一亩,十年九旱,生产生活条件差,是四川省59个扩权强县试点县中唯一第一产业比重超过40%的县,工业经济薄弱,人均GDP9161 元,不足四川省人均的一半,属西部欠发达县,导致了大量农村人口外流务工。

我县是实行一孩政策的地区。全县2010年未总人口599908人,其中流动人口132791人,占总人口的23%。流出人口132591人,流出已婚育龄妇女62951人,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110845人,签订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协议书59171人,办证率达84%,流入人口200人,跨省流入我县已婚育龄妇女52人,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35人,验证率为68%,为流出育龄妇女建档37770人,建档率为60%,为流入育龄妇女建档32人,建档率为62%。

80%以上的流动人口保持夫妻一同外出,有的甚至是举家外出,多年不回原籍;流出地主要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广东、浙江、江苏、福建、上海等省市和西北资源丰富的省份,如:新疆;由于流出人群中大多数没有特殊的技能,所以经常变换流动地,变换工作单位,流动到外地后比较分散,相互联系不密切,以干体力活务工为主。

2010年近年来流动人口违法违规生育186例,占总数的60%,而且,由于他们长期在外流动,有的是整家外出,多年不回,加大了违法违规生育管理的难度和经费,社会抚养费征收也比较困难,目前已成为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2.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难点

一是信息不畅通,流动人员外出务工,流动性很大,对于户籍所在地的计划生育工作部门,不能及时掌握十多万在外流动人口的准确信息,他们身在何处?健康情况如何?生育情况如何?信息得不到及时了解,也就无法有效地管理和服务。

二是与居住地的合作困难,同相隔千万里之外的居住地在生育政策、计划生育工作实际情况、人员素质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合作有很多具体的困难,

三是部门配合缺乏有力的约束机制,计划生育条例规定了许多单位和部门都有协助计划生育工作的职责,但缺乏操作性和强制力的约束,使部门配合因人而异,有的需要取决于主要领导的责任心和态度。

四是流动人口的流动性让有限的计划生育经费、人员变得力不从心。

3.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难的原因

3.1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欠科学。

与现实情况不相符,与老百姓的生育愿差距太大。《四川省计划生育条例》于2002年更新后执行至今,近十年的时间,让它的许多地方已与现实不相符,比如,对于生育二个孩子的条件设置,在现代农村养老还普遍依靠家庭和子女的情况下,对于经济不发达的丘陵山区地方,独生子一对夫妇是对于将来四个老人的奉养是不堪重负的;再婚夫妻,双方都有了一个自己的孩子,但是出于对夫妻有感情的稳固目的,也有再生一个孩子的愿望,,再婚关系才会相对稳定。出于稳定家庭和社会的目的,考虑到以人为本,我们也认为这样的愿望是可以理解的。

现行的计划生育奖励政策过时,金额太低,没有形成有效的利益激导向

比如,每月夫妻总计5-10元的独生子女奖励,从八十年代到至今,现在连一斤肉也不能买到;一月60元的独生子女父母奖扶金,在刚开始兑现时,独生子女父母觉得非常兴奋,纷纷认为生育孩子不如依靠政府,政府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极大地动摇了一些想违规生育夫妇,但随着物价上涨,而奖扶金额却保持了不变,到目前已经成为了杯水车薪。特扶金每月80-100元的补助金显得太少。还比如,以前实行的对农村独生子女多划宅基地、多分责任田的做法,在农村人员大量外流的今天也失去了实际意义。这些政策的过时,不能形成利益驱动,实行计划生育的激励机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现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条例》的不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责任不明确。

比如,条例规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由居住地和户籍地共同管理,但是在实际考核中,却以户籍地为主,外流人口而且流动地在不断的变化,户籍地管理起来就会显得鞭长莫及。流入地的生育政策有的和我们省的政策不一样,管理和水平和责任心也不整齐,特别是民族地区,对计划生育根本没有重视,有的地方在我们请求协助时,有的根本不予理采,有的只是想法把流入的人暂赶到其他地方就算完成了任务。有的地方为了保证企业用工,就对计划生育证明登记不作要求,致使很多流出人口的信息不能及时沟通。再比如,实施计划生育管理和执法的软弱,对于违法违规生育的处罚,没有明确的操作性强的实施办法,到了违法生育的家庭,他们会采取躲藏、拖延等办法对抗,没有强制性的执法手段,比如进屋搜查、实施强制手段等,也会让计划生育干部们不好办,老百姓也看清了这点,说风凉话“以前是没法有法,现在是有法没法”,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对于国家工作人员,企业、事业单位的员工还可以强制执行,对长年在外的农民工,如何强制执行,在法院执行难没有解决的今天也是一个难题。种种执法管理手段的软弱不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困难。

3.2就是全国信息互通没有完全形成,由于各地的条件和人员素质的差异,造成了全国信息互通没有完全形成,比如,就我县来说,在全市范围内我们的信息登记管理工作算是最好的,但仍然有疏漏,我们要求外出人员必须办理《流动人口生育证明》,以便信息掌握,但目前有的沿海企业存在用工荒,对证明查验不积极,因此流出人员信息不难及时掌握,还有的地方因重视不够,计算机配置、网络的通畅都不能保证,还有人员的因病、困事缺席也会影响到信息的及时采集和反馈。

3.3部门协作缺乏有力的约束机制,虽然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上规定了,相关单位有协助计划生育部门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但没有明确的协助方式,也没有明确的责任划分,更没有相关的奖惩措施,所以相关部门的配合有时就成为了一句空话。比如,我们县从2008年以来开始试探部门合作,先是与公安机关配合,都是计划生育部门主动要求,并由县委主要领导出面召开协调会,两单位协商,并且协定给予公安部门一定的工作经费支持,计划生育管理部门没有职权要求公安部门,更加不能对其实行考核和奖惩。与其他卫生、工商等部门的合作也一样。

3.4计划生育工作经费严重不足,也是阻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流动人口的流动性,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和经费,比如,办理《流动人口生育证明》、建立信息网络、建立计划生育协会、对流动在外的违法生育群众进行管理、处罚,以盐亭县为例,全县为办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证明》一年的费用就的5万元,建立计策协会的资助一个也在5000元左右,还有宣传费用的增加,服务费用的增加等,计划生育经费存在不足,增加了工作的难度,也影响了工作的效果。

3.5计划生育专业人才的缺乏,不能实现对育龄群众的优质服务。计划生育工作既有管理又有服务,特别是基层,缺乏计划生育工作专业技术人才,在我县37个乡镇中有12个乡镇的计生工作是事业人员在承担,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村级计生队伍建设弱化。全县474个村中有85%以上的村计生干部属于兼职,有近10%的村计生干部不落实。村计生干部的报酬普遍偏低,部分村计生干部的报酬不落实,导致源头数据不准确,基本情况不清楚,基层基础不牢靠。基层服务站由于工资待遇的差别,绩效工资迟迟没有到位,专业技术人才也很缺乏,以我县为例,我县全县86名服务人员中非技术人员占到52%,安家、金鸡等七个乡镇计生服务站没有一名专业技术人员,不能保证优质的服务。

二、盐亭县破解流动人口计划育生工作难的做法与经验

1.主要做法

1.1加强队伍建设,增强流动人口管理力度

2008年盐亭县计划生育管理局在编制不变,人员不变,中层机构数目不变的前提下,将原来的人事股合到办公室,在全市区县中率先设立了流动人口管理办公室,成为专门管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中层机构,配备了责任心强,能力出众的工作人员数名,专门负责全县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登记和管理工作。并在乡镇设立了专门的人员,做到各镇乡有专人从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出台了相关文件规范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编制了流动人口登记管理的的软件资料,09年还对全县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进行了多次集中培训,提高了我县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业务水平。

1.2加强信息管理,融入全国“一盘棋”布局

2006年我县在经费和人力都紧缺的情况下,以加强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的建设为契机,开通了全县36个乡镇和工业园区的互联网,现已全面实现在线录入。实施了全国一盘棋的信息工程建设,从县到乡,建立了信息网络,安排了专人负责,并对人员的计算机操作和业务流程进行了培训、考核,形成制度,制定了实施细则,规定了严格的考核和奖惩制度。建立了流动人口信息库,坚持每天收集、每周汇总反馈,及时了解了外流人员的计划生育情况,还开通了网上办公,在网上同流动人口居住地进行业务上的协助办理。同时也对流入我县的外来人员情况进行及时的汇总和反馈,为流动人口管理奠定了基础。

1.3同流动人口集中区建立协作联动,形成居住地与户籍地齐抓共管

几年来,我们通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平台的信息汇总和分析,选定了十多个省外重视计划生育工作,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服务到位,我们县流动人口又相对集中的县、市,和他们建立了计划生育工作协作关系,通过和他们的交流,会谈,现已与15个县市签订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双向协作管理和服务协议书》,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共享制度,2010年共计为流入地协办《流动人口婚育证明》49件,协助处理流动人口违法违规生育7例。双向协作县为我们办理了《流动人口婚充证明》5万多件,处理违法生育100多例,并为双方的流动人口实现了优质服务的无缝衔接,节省了人力、财力成本,实现了有效管理。

1.4建立计划生育协会,提升群众自治水平

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成为难点和重点后,盐亭县计划生育局创新了在流动人口集中地设立“计划生育协会”的方法,在流动人口集中区成立以群众威望高、热心计划生育和群众服务工作为牵头人的群众性组织“计划生育协会”。定期召集所在地流动人口,进行集中健康检查、联欢会、茶话会,同乡联谊等活动,同时把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其中,在亲情、友情、同乡情中开展计划生育宣传和管理,做到了让严格的执法工作人性化,同时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近年来我们在上海、广东、福建、新疆等省区分另建立了十二个这样的协会,在盐亭县内金河建材集团、建丰木业集团、县个私协会等建立了流入人口的计划生育协会。他们的工作是群众自治性、自觉性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5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形成强劲合力

让各部门为履行国策切实负责,为了实现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努力的局面,盐亭县开展工作创新,实施部门联动机制。首先是与公安部门进行联动协作,2009年,计划生育管理部门主动与公安机关协商,召开部门协调会议,时任盐亭县县委书记的丁湘同志、县长俊同志以及分管副县长,县公安局长等亲自参加了协调会议,会议制定了两部门的合作机制,成立了协调工作小组,会后还专门对全县计生办主任和公安派出所户籍民警进行了协作联动工作的业务培训。首先在县城所在地的云溪镇凤池街社区推行了以建立计生公安协同机制为契机,推行流动人口社区服务,实行居民自治管理为重点的试点,将流动人口纳入当地人口,同服务、同管理、同检查、同考核,全面推行五项联动制度。建立了社区以计生干部、居民小组长等加入的监控网络,定期对包括流动人口在内的实有人口实行清理,及时对流动人口查证验证并与计划生育部门资源共享,新生儿上户时坚持完善相关手续,协助征收社会抚养费。对流动人口实行动态管理。通过计生公安协作联动,进一步完善了人口和计生综合治理机制,有效遏制了全县违法违规生育尤其是流动人口违法违规生育的势头。

其次,是与工商部门联动,针对流入我县的人员主要是从事工商业的特点,2010年开展与工商部门的联动,成立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办公室李运涛为组长,工商个私协会会长等相关人员组成的领导小组,明确的工作制度、工作目标和奖惩办法,工商行政管理登记时进行计划生育情况登记,进行计划生育宣传,签订计划生育保证书,,及时与计划生育部门进行信息沟通,把自觉登记生育情况证明、自觉履行计划生育义务作为工商户信誉评级的一个重要内容,并在办理相关证照时给予一定的优惠。要求工商户之间相互监督实行计划生育义务。

再次是2011年开始的同卫生部门的联动,同县内有B操设备的卫生院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要求他们在为孕妇、产妇检查时增填计划生育情况,并每周交换整理一次信息,及时了解县内育龄妇女的孕检、生产等信息,通过分析查对违法违规生育的情况,从1-10月的信息收集情况看,收到600多条信息,发现违法违规怀孕10,及时处理8 例。对非法利用B操进行胎儿性别鉴定进行集中整治,制定了严格的制度规范,确保人口性别比正常平衡。并委托技术力量好的县医院、中医院、女幼保健站为孕、产妇,主动实施计划生育的群众服务。

1.6加大服务力度,实现人性化管理

在认真探索管理创新的同时,盐亭县计生部门还积极从加大对群众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入手,让计划生育管理更加人性化。首先是免费为流动群众办理《计划生育证明》,同时精心制作了一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手册》、致全县流动人口的一封信、盐亭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计划生育便民维权公开承诺、流动人口服务卡,一同赠送给前来办证的群众,指明他们在居住地可以免费享受哪些计划生育服务,有哪些权利,其次是在“三八节”组织“关爱女性”活动,免费为妇女同志健康检查;与妇联联合免费进行育龄妇女妇科病检查, 2010年历时五个月,免费进行宫颈癌筛查,参与妇女达 12000人,补贴费用10多万 元。其三是加大对独生子女家庭的回访和困难独生子女家庭的帮扶;帮助困给家庭增收致富,从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做到实处,收到实效,让独生子女家庭倍感温暖,让他们成为了义务的计划生育宣传员,特别是在对独生子女发生意外的家庭,计生部门更是加倍关注,倾尽全力帮助,让他们体会到党和国家的温暖,在盐亭县两岔河乡,有一对夫妇,在他们的独生子女去世后,计生部门采取多种办法帮助他们再育,前后到了市、省的多家权威医院找专家会诊,前后花费了近4万多元,最终让他们实现再育,在我们的调研中,这对夫妻非常感动,他们都把计生干部当成了亲人,影响了一批人对计划生育工作人员的看法。

2.主要经验

2.1领导重视是前提

计划生育工作离不开领导的重视,盐亭县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首先利益于领导的重视,把人口与计生工作列入了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部分,统筹发展,在经费保障上给予了一定的倾向,在财政困给经费紧张的前提下保证了计划生育奖扶匹配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落实了计划生育部门的工作资金,确保计划生育工作顺利开展。;在对乡镇、社区的考核中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黄牌警告”制度,严格奖惩。让广大乡镇和计划生育干部不能松懈;在部门协助联动工作中,主要领导亲自参加协调工作会议,引起了协助部门的高度重视,让部门联动工作落到了实处,收到了实效。

2.2依靠群众是根本

计划生育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工作面宽量大,必须依靠群众才能收到实效,盐亭的计划生育工作收到了好的效果,主要是得到了群众的支持,一方面是群众生育观念的转变,是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成效的根本,由于多年的宣传和计划生育部门的热情服务,盐亭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生育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多子多福,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等观念越来越失去了市场。在我们的走访中,90%的城市居民不愿意生二胎,90%的农村居民不愿意生三胎,60%的农村独生女群众没有生二胎的意愿。

其次是群众对违法违规生育的有效举报,盐亭县在乡村、在社区,在企业很好地实现了群众对违法违规生育的监督,他们的监督和举报成了最好的信息来源,流动人口长年在外流动,只有本地群众相互了解,计划生育干部从他们入手,通过到社区、村社、学校等了解情况,掌握信息,实现了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有效管理。

2.3信息沟通是基础

盐亭县针对流动人口的特点,特别注重了信息的沟通,特别是与流入地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是及时发现处理违法违规生育,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的基础,通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重视信息沟通,能及时与我县联系的流入地,违法违规生育就得到了有效控制,反之则不然。

2.4部门配合是关键

部门之间的协助合作,是流动人口流入地有效控制违法违规生育的有效办法,盐亭县与公安、工商、卫生的部门联动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既加大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力度,又及时掌握了流动人口的相关信息和违法违规生育的情况,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做好了关键的一步。

2.5热心服务是保障

热心为群众服务,是让基本国策深入人心,从根本上改变生育观念,实现控制人口增长增强人口素质的保障,盐亭县计划生育局为群众热情服务、真心服务在群众中留下了深刻的映象,也是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

三、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1. 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养老制度,确保农民无后顾之忧

目前农村的养老还处于家庭养老、子女养老的阶段,对于广大农民失去劳动能力后如何养老成了他们的心病,也是促成违法违规生育的原动力,只有建立健全了农村基本养老制度,让农村养老从家庭走向社会,才会从根本上解决违法违规生育的问题。可以探索对独生子女父母的上了50岁,由本人自己出一部分,国家补贴一部分,比照城市下岗职工的额度实行养老保险的制度,这样会比国家的奖扶金更加能保障他们的后半生,也能更好地形成利益驱动机制。

2.加大宣传力度,让计划生育国策深入人心

目前,人们对计划生育政策有了一定的认识,生育观念有所改变,但认识还不深刻,只是从自己的角度、从自己家庭的角度看生育孩子,没有认识到多生育孩子将给社会带来多大的负担,给资源环境带来多大的压力,对于违法违规生育的认识仅限于违法,没有从道德层面形成谴责,没有形成舆论的氛围,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人们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认识,形成对违法违规生育的舆论谴责,对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行为的认可和肯定。应该从村社、社区到乡镇到县级部门,形成宣传网络,形成利用现有的文化大院、计划生育义务宣传队等基层载体进行宣传;在部门联动中增加宣传任务;在办理实际案件中以案说法;利用节假日流动人口返乡的大好时机进行集中宣传等加大宣传的力度。

3.加大部门联合的约束机制建立,形成各部门共同履职的合力

部门联动是有效实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创新,但目前由于缺乏对部门的责任划分,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机制,计划生育部门没有权力去要求同级的公安、工商、卫生等部门无条件的配合协助,只有建立起强有力的约束机制才能有效实现部门联动。应该从法律法规、工作制度等层面对部门的计划生育职责予以规范,设立相关的考核奖惩制度,进一步让部门联动落到实处。

4.加强全国“一盘棋”的信息管理机制建设,实现全国信息共享,是由于目前各地区的重视对全国“一盘棋”的重视程度、实施水平、责任心的差异导致了这样好的机制运行不畅通,应该在各地将此项工作作为目标考核的一部分,加快建设,早日实现全国畅通无阻的运行机制。

及时对《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作适当的修改,体现计划生育政策的以人为本,一定程度上调和政策与人们生育愿望之间的矛盾。比如条件艰苦的地方的生育一个女孩可生育二胎,再婚夫妇双方各有一个孩子也可以再生育一胎,取消按规定可生二胎的时间间隔等。

在对于违法违规生育的处罚上,应该有强制力的措施,比如对于各地实行的委托公安机关在上户口时代收社会抚养费,这在很多地方已成为唯一有效的处罚手段,这和公安上户口的相关规定有冲突,但既然规定了处罚,计划生育也是公民的义务,就应该有强制有力的手段来征收,而公安上户是必经的通道,如果把这个征收手段作为硬性的执法手段规定下来,一是会对违法违规生育起到警示作用,二是会引导公民的义务意识。

再是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条例》的修改和补充,比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考核以居住地为主以户籍地为辅,因为居住地能更为有效地实现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比如部门联动,比如建立计划生育协会实现群众自治,而户籍地的管理相对较难。

对计划生育奖励政策的修改,应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考虑物价因素制定奖扶政策,让奖扶金额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挂钩,真正起到利益导向的作用,同时也对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帮扶落到实处。

5.加大对计划生育工作的经费投入,确保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新有形势下流动人口成为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提升服务群众质量迫切要求我们加大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投入,将部门联动所需要的经费、建立计划生育协会的适当补助、基层服务站的基础设施建设、基层工作人员的经费等纳入预算考虑,确保计划生育工作长期顺利推进,确保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陈达新. 建立常抓机制 强化管理服务 整体提升工作水平――在全区人口和计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选)[J]. 中共铜仁地委党校学报,2010,01:8-10.

第7篇:信息协同工作计划范文

目前海洋工程平台设计过程中,经常存在这样一种问题,当一个专业的模型数据发生修改且未及时反馈到其他专业去时,这就导致了其他专业的模型出现问题。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期望提高目前各专业的自动化设计程度,包括开孔、补孔、现场开孔和开孔变更以及板材余料的管理和模型信息的检查,以提高各专业内部、专业之间的协同性,使得数据及时同步更新共享,整个信息的流动减少依靠设计人员人工的书面报告类沟通的过程。

2协同设计组织分析

大型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制过程通常分为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和制造等4个阶段,各个阶段涉及到大量的部门和专业。协同设计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联动如表1所示。为了使产品的式样、配合性、装配性、品质等问题早期发现、早期解决,提高图纸正确率。在开发设计阶段,船体、管系、舾装、电气、制造等相关人员聚到一起,共同探讨图纸问题并实施对策,以谋求品质水平提高及后工程对应方法。

3协同设计情景分析

以初步设计阶段为例,如图1所示,海洋工程装备企业作为主制造商,根据市场调研和需求进行产品开发立项,开发团队通过信息收集、分析,提出创意和初步方案。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和产品功能特点,进行产品分解,寻找合作伙伴,主制造商确定设计要求和主要参数,供应商需要确认是否满足企业所提出的设计要求和主要参数,经确认后,主制造商需要分析现有技术难点和产品成本,以及是否开发产品平台。通过线上与供应商讨论技术难点解决方案和产品成本是否满足要求,最后确定是否有必要开发产品平台方案。之后主制造商企业研发部门进行草图设计并与设计院、供应商、客户反复沟通,修正设计。

4协同设计层次分析

层次分析法是将每个大系统逐步分成小系统,主要是挖掘每个子系统过程中的任务都会对各个参与专业人员进行交叉,通过细分任务,可以找到任务之间的关系,各个专业人员之间的关系,最终通过各个相关专业的协同交互使得资源互补。经层次分析,在海洋工程装备研制中各个专业的协同属于“多项目—多层次”协同。以船体开孔为例,项目、各专业人员、产品任务层次之间的结构关系如图2所示,从纵向看同一个专业(例如管系专业),参与电缆管道图、查询与套料、开补孔、现场开孔、开孔变更等任务;从横向来看,某一子任务也可能由多个专业共同完成(例如,任务开补孔由管系、船体、舾装共同实现)。可得到如下4个协同要素,即协同对象、协同场所、协同者、协同时间。1)协同对象。协同项目需要处理的信息包括:各专业的计划、审核执行情况、时间和建议、资源利用情况、库存情况等。2)协同场所。各专业通过协同平台进行TRI⁃BON模型数据交互,主要采用3种工作方式,包括虚拟的集中工作方式、中立协同工作方式或者简单的工作包交换工作方式等。船体专业人员需在完整的项目执行期内始终与其他专业人员保持紧密联系,形成真正的虚拟专业联盟,并以船体专业为核心,建立集中式项目管理平台。各专业采用物理集中或者虚拟集中的方式与管理平台相连,船体专业人员、舾装专业人员、管系专业人员之间可对相关数据和信息来直接访问,从名义上来集中工作。该协同方式具有高效率、高安全性的优势。当船体开孔进入详细设计阶段后,不需要船体专业时刻与舾装管系等专业保持紧密联系,采用中立的协同工作方式以满足各专业间协同的需要,以便基于虚拟的项目管理平台实现。总部提供协同平台,各专业访问平台,船体、舾装、管系等专业之间数据与信息不直接交互,通过信息平台数据库的更新实现生产设计中各专业协同。这需要协同双方在协同之前定义数据/信息接口,并保证进行的数据包双方都可读取。3)协同者。舾装、管系、船体、电装等专业人员由于责任不同,相互之间的制约合作关系各不相同,故通过互动沟通平台来交流,使整个项目“和谐”运作。4)协同时间。在船体开孔的生产设计阶段中管系、船体、舾装、电装等专业的协同下完成协议图中的分段工序图、板材套料图、开孔加强图、电缆管道图,各种管理信息文件,例如:前期资料整理和系统配置;板材登记、查询与套料,出报表;开孔计划、开补孔、现场开孔、开孔变更,最后出图纸,并通过平台进行数据模型交互。

5协同设计互动分析

UML(UnifiedModelingLanguage)分析图通过将协同过程的场景活动详细的描述出来,画出与之相对应的序列图,从中取出事件或者活动的执行主角、信息传递方向等信息,结合后续协同信息流分析,可以构建出完整的协同应用场景。以船体开孔过程为例,抽取出各专业协同化的本质属性,即本体由项目信息、协同流程、组织机构及文档组成。部门分为专业类型、专业角色以及专业层级。协同流程的本体则由计划、活动、协同过程状态和协同过程流组成。计划的安排囊括了内部计划、协同计划、时间节点;活动为组成任务的各个基本活动单元,包括如图3所示:矩形上方输入信息、矩形下方输出信息、上级活动和本活动细节以及活动发生的先后次序。当开孔计划存在着问题(比如遗漏孔)或者孔的位置出现错误等要进行开孔变更或者补孔时,协同设计互动如图4所示。在规定期限内船体专业根据管系、电装、舾装等专业要求的预开孔和预加强原则和相关信息,驳回舾装专业的开孔计划,舾装专业需要进行检查并且重新申请补孔计划或者开孔变更计划,与此同时还要通知管系、电装等专业。船体专业人员对申请补孔计划或者开孔变更计划进行确认,并更新信息平台中的Tribon模型信息。最终信息更新后反馈给各专业。通过平台获取开孔信息后,各专业进行活动间所依存关系的沟通并获得反馈,优先是信息传递到协同项目管理平台,其次接受信息并处理信息,通常方法是确认或者拒绝、删除或者更改,最后把信息更新给所有需求专业人员。

6示例验证

以船体零部件设计数据同步为例,船体零部件数据功能可以同步指定分段的船体零部件数据到系统中间数据库,以完成以下任务:1)根据分段或模块号,从Tribon系统中将最新的船体零部件数据同步至数据库中,系统自动生成新版本;2)根据搜索条件,查询最新版本的船体零部件数据;3)支持船体零部件数据的导出功能。【船体零部件数据】同步的操作步骤如下:1)从“系统目录”->“设计数据同步”进入【船体零部件数据】界面(见图5);2)在图5所示“同步信息”区域中,选择需要同步的零部件模块名或分段号;3)如图6所示,在弹出的“分段及模块”筛选器窗口中,可通过模糊查询,快速检索到具体的模块名或分段号,如:输入“10%”可检索出以“10”开头的所有模块名或分段号。根据搜索出来的结果,点击具体的模块名或分段号,同时“分段及模块”筛选器窗口将自动关闭,返回到【船体零部件数据】界面;4)在【同步船体零部件数据】界面中(见图7),即可看到已选择的分段或模块,然后再点击【同步船体零部件数据】按钮,将Tribon系统中符合要求的最新船体零部件数据同步到协同设计平台中。5)若数据同步成功,如图8所示,则在【船体零部件数据】界面中可查看已同步成功的数据,统将自动生成新版本,同时还将本次同步的数据和上次版本进行对比,在“调整标记”中记录其变更状态。

7结束语

第8篇:信息协同工作计划范文

1.1施工过程中的可视化交底利用BIM技术,BIM协同平台将二维数据转换成三维模型在平台客户端显示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平台可视化技术在铁路行业的作用非常大,如传统施工蓝图,只是将构筑物信息在图纸上以二维方式表达,但真正便于人们理解的三维实体只能通过脑海中将二维图纸转换为三维实体,这个过程就可能存在理解偏差,最终导致建造出来的样子偏离设计意图。尤其对于一些体量大、造型奇特、施工方案复杂的工程,这种偏差造成的损失往往是巨大的。BIM平台不仅吸取了BIM技术的三维化特点优势,而且通过时间轴驱动,将各类资源和模型实时互动,随时直观查询和交底施工过程中的各类信息数据。

1.2重大施工方案虚拟建造通过BIM三维信息模型,可以事先进行过程模拟演示。可全部、局部、单个节点,可反复推敲设计施工方案,可多方案比较,选择最优方案,达到最佳效果,避免失误,防范风险。模拟过程使参与各方沟通更容易,使建设各方更直接使用信息模型,技术交底更便利,放样更简便,决策周期更短、更科学。

1.3施工组织模拟传统建造过程中,进度、资源与设计不是自动关联,而运用BIM技术,可将进度加入到BIM模型中,形成4D技术,再加入资源形成5D技术。可实时关注项目进度和成本情况,可实施最大化的精细管理与施工组织,使信息化和标准化更好结合。未来5D技术力图实现四大目标:节省5%~15%的建造成本;缩短5%~15%的项目工期;提高20%~30%的项目质量;降低项目决策风险,提高投资效益。

1.4流程管理通过建立建筑信息模型,实施项目的数字化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技术方面包含深化设计、进度管理、工作面管理、图纸管理、场地管理、管线和构件碰撞检查及运营维护等;经济方面包含工程量计算、预算管理、合同管理、成本管理和劳务管理等。

2BIM协同平台的信息处理

在铁路工程建造阶段,BIM技术可优化管理效率和管理流程,增强项目风险控制能力,实现精细化管理,而BIM协同平台就是实现以上价值点的实际载体,平台的信息处理能力高低直接影响BIM价值发挥的好坏。

2.1平台数据信息处理架构由于铁路工程BIM模型数据量较大,为保证平台流畅运行,系统采用C/S结构,用户通过客户端实时访问BIM协同平台数据库。数据的分析和处理通过服务端实现,客户端(主要为PC端和移动端)和服务端通过网络的连接实时交互数据。

2.2平台数据的来源和输出铁路工程建造阶段的数据量非常大,数据格式非常多而复杂,有很多现实困难。目前的困难是没有找准切入口,也就是基础数据采集,不解决基础数据的来源问题,后面的业务报表、统计分析都是无源之水。BIM协同平台很好地解决了工程项目基础数据的采集问题,为工程项目信息化提供了很好的切入口和底层数据库。

(1)平台数据的来源。传统信息化平台(如ERP系统),施工现场操作人员往往只是按照上级的要求录入一些数据,增加了额外工作量,且无法直接从这些工作中受益。BIM协同平台的数据来源主要为两条线:一条是计划线,将项目的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季度计划和年计划等导入平台,自动和BIM模型进行匹配;另一条是电子施工日志,主要分为技术日志、安全日志和质量日志。施工技术日志可对施工技术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操作,包括技术情况、机械情况、施工内容、材料情况和人员情况的添加、修改、删除操作;施工安全日志可对施工安全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操作,包括施工安全日志编号、施工安全管理检查、施工作业安全检查、危险源识别及控制的添加、修改、删除操作;施工质量日志可对施工质量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操作,包括工种持证上岗情况、设备符合要求情况、原材料送检情况、其他项目、检验批检测项、自检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上级部门检查问题和质量事故的添加、修改、删除操作。

(2)平台数据的输出。录入BIM协同平台的数据经过分析、处理后,利用网络计划法、S曲线法、香蕉曲线法等形成图表,便于人们对当前项目的进度、安全、质量等方面进行直观理解和判断。由于铁路项目大多为野外作业,施工环境恶劣,信息化软、硬件条件较差,现场环境变化频繁,故BIM协同平台在PC端数据输出的基础上,还应加强移动端查询BIM协同平台数据的能力,移动端BIM应用是施工现场的实际需要,更有利于发挥BIM在沟通、数据查询方面的价值。

3结束语

第9篇:信息协同工作计划范文

Abstract: For Burmese Irrawaddy River hydropower project construction, materials are all supplied by China. The import of material to Burma needs experience three phase, and covers more than one departments of Burma. Based on analyzing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zation in the goods customs clearance management, the article summed up the experience in material customs clearance management of Burma hydropower project.

关键词: 信息化;伊江项目;物资通关;应用

Key words: information;Irrawaddy River projects;goods customs clearance;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F251 TR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2-0025-02

0 引言

缅甸与我国接壤,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特别是伊洛瓦底江上游水力资源极为丰富。经过大量的前期工作,中国公司取得了伊江上游流域水电开发的特许权,与缅甸政府签署了投资开发协议。但是,当地物资匮乏,所有物资不得不考虑由国内供给,缅甸通关实行严格的计划管理,即便实物投资物资,也参照一般贸易管理,不仅影响物资供应,严格的层级批文制度也加大了通关计划和统计的管理难度。因此,缅甸通关成为项目推进的一块短板,中国公司将通关作为物资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1 缅甸伊江水电项目简介

缅甸伊江水电项目位于缅甸北部克钦邦境内,规划7级电站及一座施工电源电站,规划装机容量2100万千瓦,计划在15年开发完成。项目与中国边境的直线距离在100km以内。项目建设需求物资约1800万吨,全部由国内供给。根据电站地理位置及交通分布情况,选择与中国接壤的陆地口岸作为常用口岸,并已协调缅甸方面完成缅甸对应口岸的开发,具备物资正常报关条件。目前7级电站中的2级(9400MW)已开工建设,施工电源电站已建成,其它5级电站处于前期勘察阶段,各电站间的道路、施工线路等公用项目有序推进。

2 物资缅甸通关现状

实物投资物资进口缅甸需经大清单、进口许可证、SO三个阶段的报批手续,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物资必须在前一阶段范围内,各阶段一般耗时120天、60天及15天,涉及缅甸内阁、投资委员会、贸易监督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国防部等部委。其中大清单是项目建设需求所有物资的大批文,是项目申请核准的必要资料之一;进口许可证是在大清单基础上,根据某一时期(一般3个月)物资进口计划申办的批文;SO是在进口许可证基础上,根据物资某一批次报关计划申办的批文。

根据缅甸要求,项目物资通关必须由项目主要合作方——缅甸电力部统一归口,中国公司负责按要求向电力部报送报批申请材料。

鉴于项目物资批量大、批次多、供应周期长、供应范围广,经协调,缅甸方面允许同一SO分批使用,中国公司在办理大清单及进口许可证后,按月度报关计划申办SO,再根据分批报关计划对SO分批报关,期间需注意进口许可证与SO的有效期。为适应缅甸物资进口管理,中国公司管理机构设置如图1。

3 当前通关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通关批文额度使用不透明、计划填报易出错 目前通关计划由各电站建设管理机构组织参建单位纸质填报,根据通关计划必须在其前一阶段批文范围内的原则,各参建单位只能手工登记每一项物资在前一阶段批文中的位置,实时扣减。而同一电站项目的诸多标段共用一个阶段批文,容易出现多个单位填报同一物资计划而互不了解其批文额度使用的情况,导致某些计划可能超出批文的有效额度,即计划填报出错。

3.2 资源不能共享、造成大量重复工作 电站建设管理机构统一审核参建单位的通关计划,只能手工登记各单位的各项物资在批文中的位置,形成批文使用台账,对于计划累计数量超出批文额度的情况,需平衡各单位当期计划,对无效计划要求重新填报,直至通过审核。本部的物资管理部门作为计划审批部门,为保证对缅报送资料的准确性,也需要建立自己的审核台账。上述两个环节的审核实际上属于重复工作,不仅繁琐,还容易出现操作错误。

3.3 计划执行情况欠透明、难以实现物资供应的无缝连接 项目全部施工机械物权属于参建单位并由参建单位组织进场。因此,参建单位非常关注通关计划的报批进展,以便适时安排物资集结口岸、等待进场。目前信息只能依靠人工传递,各参与方不能及时有效地获取信息,难以实现物资供应的无缝连接。

3.4 统计报表与台账管理容易混乱 公司领导及本部管理部门非常关注报批及通关的统计数据,以便统筹分析工程进度等。但是物资品种成千上万,要完成汇总统计,不但工作量大,且容易出错。为确保准确性,参建单位或建设分公司往往找到驻缅协调机构核对明细账,各方统计口径不一样,对账工作量相当大。此外,驻缅协调机构也需与缅甸方面保持核对台账,目前缅甸口岸仅派驻一名海关官员,每月一换,常发生资料遗失、重复对账等问题。因此,通关台账很容易成为一笔糊涂账。

3.5 全部资料手工编制、影响管理质量 根据“谁报送、谁负责”的原则,目前的通关计划由参建单位编制,经电站建设管理机构审核、本部的物资管理部审批后向缅甸方面报送;报关资料由参建单位编制,经电站建设管理机构、驻缅协调机构审核后,向缅甸方面申请报关。各环节均需报出机构签章,纸质资料的保存和查找都非常困难,极大影响了中国公司的管理质量。

4 信息化在通关管理中的优势

①促进通关的规范管理、提高效率。以计划填报为源头,让物资按标准的程序在信息化平台中流转,可以实现对计划填报的标准化管理,对计划执行情况的实时跟踪,以及对统计报表与台账的统一管理,使通关管理更加程序化、透明化。这样一来,计划执行情况与统计报表、台账一目了然,有望实现物资管理的无缝连接;通过分析计划执行情况为计划考核提供有效依据。在促进规范化管理的同时,提高了通关效率。②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信息准确性。信息化作为物资通关的统一实施平台,各参与方从该平台直观读取物资在通关各环节的信息以及统计数据,实现口径单一的信息共享,传统模式下的重复劳动、易于出错等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③无纸化办公、减轻了管理人员工作量。通过信息化手段,把人从大量繁琐、无序、低端的工作中解脱出来。人们只需登录系统,便可轻松掌握自己关注的信息,有效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与客观性。此外,无纸化办公也省去了纸质资料的管理和查阅麻烦,提高了效率。④实现对物资通关信息的有效追溯。信息化通过对物资从编制计划到完成报关和核销情况的动态跟踪,实现了闭环管理,只需设定搜索条件,即能追溯各项历史数据,免去了人工查阅纸质资料的繁琐。⑤有效建立健全物资管理数据库。通过在计划填报模块设置一个批文外计划端口,实现对批文外计划的填报。通过汇总批文外计划,可以形成有效的物资数据库,还能根据需求在数据库中保留各项物资的需求部位信息,为工程管理分析及后续电站的大清单编制提供参考依据。

5 存在问题

①缅甸通讯设施落后,项目现场不具备系统上线条件。目前现场通过卫星网络实现与国内通讯连接,仅能勉强维持基本的日常工作联系,还不具备使用信息化的条件。②缅甸通关政策欠透明和稳定,给信息化管理造成影响。上半年以来缅甸海关全面接管口岸,着力规范报关管理,具体表现为先SO再报关,与此前的先报关再补办SO相悖,且对前期勘察项目及运营项目的通关管理政策尚未明确。政策的调整和变化,将带来系统设置的调整,导致中国企业相对被动。

6 实施方案

6.1 功能定位 目前缅甸方面不具备使用信息化办公的条件,系统功能暂定为对缅端口之前的业务即中国公司的通关管理,包括计划填报,计划执行跟踪,核销资料、统计报表的生成,以及查询统计。目的是规范物资通关各业务流程,统一查询口径,提高工作效率。

6.2 范围界定 与投资管理同步,要求按电站项目建立信息化平台,安排具备条件的项目先行上线,对于批文体系不全的项目,暂不安排上线,其串用其他项目的批文额度由驻缅协调机构在办理报批及报关时手动录入相应系统。

6.3 流程设定及职责分工 为便于管理,流程由参建单位发起,分为以下六步:①参建单位填报通关计划;②电站建设管理机构审核、调配并汇总需求计划;③本部的物资管理部审批需求计划;④驻缅协调机构向缅方提出需求计划报批申请;⑤缅方审批需求计划;⑥驻缅协调机构办理缅甸进口报关手续;⑦驻缅协调机构办理缅甸进口核销手续。各参与方负责本流程范围内的业务处理。中国公司管理层级为:本部的物资管理部为归口部门,电站建设管理机构是管辖项目物资通关管理的责任单位,驻缅协调机构是对缅业务的责任单位。

6.4 权限设置 根据工作需要,为各参与方配备与自身职责对应的操作权限及追溯、查询统计等权限。

6.5 实施模式 因现场还暂不具备上线条件,要求各单位在国内处理系统业务,暂不安排监理单位参与系统业务,要求参建单位严格按系统设定点选需求计划,由主管建设管理机构审核把关。

6.6 对缅报批方式 由于系统暂不具备对缅甸开放的条件,要求驻缅协调机构仍按传统模式办理对缅申报,获批后登陆系统缅方账户模拟处理报批流程,待系统具备对缅开放条件后,协商缅方上线处理。

6.7 历史数据处理 为保证数据的完整性,需完成历史数据补录,补录工作由电站建设管理机构牵头,驻缅协调机构协助,以打包形式完成补录。

6.8 实施计划 在现有成果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各流程的工作标准,固化模块,以宣贯形式组织各参与方学习、演练模块,征求改进意见,不断完善。宣贯完成后上线试运行,试运行期暂定为3个月,期间同时保留传统操作模式。

7 结论

伊江水电项目实施物资通关信息化管理是项目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的实施不仅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还提高了管理工作的质量,使得物资管理尤其是通关管理变得更加程序化、规范化、网络化、精细化以及透明化,可以大大提高物资供应效率,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虽然本文所述的信息化实际上是半信息半手工模式,但在现阶段也能实现高效便捷的前端管理,省去大量的人力劳动,基本实现中国公司对其业务的通关标准化管理,对强化物资管理意义重大。

总之,伊江水电项目的物资通关管理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只能在摸索中不断完善系统功能,为下一步向缅甸开放及与物资管理其他系统有效对接做准备,实现对物资供应的全程管控,最大程度地实现信息化“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上官朝锋,黄丽,段春梅.投资缅甸伊江上游水电项目国家风险分析,价值工程,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