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管理目标论文范文

财务管理目标论文精选(九篇)

财务管理目标论文

第1篇:财务管理目标论文范文

关键词:产权理论财务管理目标现实选择

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基于企业理论的选择,企业理论的核心是产权问题。只有在产权基础上明晰所有权结构及其影响,才能对财务管理目标作出理性的选择。现代企业理论中,在所有权结构影响企业效率的关系中有两个主要的学术派别:一是目前仍占主体地位的新古典产权学派,他们主张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应由出资者单方面享有;二是近年来发展比较迅速的利益相关者学派,他们站在新古典产权学派的对立面,反对"出资者至上主义"的观点,主张企业所有权应由出资者、债权人、员工、消费者等众多的利益相关者分享。与前者相对应的财务管理目标有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与后者相对应的财务管理目标有利益相关者最大化、相关利益最大化等。本文试从产权角度进行分析,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提出一个切合现实的选择。

一、新古典产权学派及财务管理目标

新古典产权学派关于企业所有权结构的认识,在阿尔钦和德姆塞茨(Alchin&H.Demsets,1972)、曼内(Manne,1965)、詹森和麦克林(Jensen&Meckling,1976)、哈特(Hart,1995)和张维迎(1999)等人的论著中得到了较充分的体现。虽然这些学者研究企业所有权问题的视角有所不同,但在三个带有根本性问题的认识上,他们的观点是一致的:第一,他们都认为利润最大化是企业最重要的目标,因而企业的最终控制权应该由最具有追逐利润动机的人拥有;第二,在具体的企业所有权安排中,出资者不仅是唯一的剩余索取者,而且应该掌握企业重大决策的审批权和关键性的人事安排;第三,在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关系中,他们认为二者对应是有效率的企业所有权结构的基本要求。

从新古典产权学派衍生出的财务管理目标的观点有企业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大化等。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论侧重于新古典产权派别中追逐利润动机的论述,并以之作为财务活动的终极目标。它要求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的财务活动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企业通过自身的财务活动能够影响和控制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以此为目标还易于衡量、易于控制。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较全面地体现了新古典产权学派的理论特征,对二者内涵的界定,国内财务学界有诸多表述,有的认为二者名异实同,内涵一致,有的认为二者各具特征,层次各异。美国学者HaimLevy和MarsharlSarnat(1990)曾对此不同表述方法作了专门研究,通过严密的数学证明论述了这二种"最大化"的表述实质就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国内学者余绪缨(1996)也认为两者实质是一致的。本文也持此观点。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突出了出资人的地位,强调了出资人对企业剩余产品的索取权,并且认为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统一是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必要保证。

对财务管理目标的评析应从其依赖的产权理论基础入手。在对新古典产权学派关于企业所有权结构的认识中可以看出,该学派观点最大的优点之一是在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只要将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赋予古典企业的出资人或股份公司的股东,那么,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或股东权益最大化的目标及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对应,便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而且对一家企业而言,出资者或股东的身份是最容易确定的,并不需要付出太高的成本。然而,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出资者单方面享有企业所有权的观点,并不符合所有权结构发展变化的现实。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企业所有权的制度安排,已经被很多企业认可并付诸实施。如员工结构报酬制度,按照新古典产权学派的观点,雇员应该获取"固定工资",雇主获取全部剩余收益,但现实中许多企业对雇员实行的都是"基本工资+奖金"的结构报酬制度;再如高层管理人员多元化的激励机制,在新古典产权学派看来,最有效率的企业所有权结构莫过于出资者与经营者的合一,而在股份公司中,不仅所有者与经营者的职能已经分开,而且不少公司为了激励经理人员兼顾企业的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实行了股权或期权?亩嘣だ疲案卟愎芾砣嗽庇氤鲎收吖餐魅∈S嗟闹贫劝才牛挥秩缰肮こ止杉苹昀床唤鲈谖鞣焦冶冉狭餍校谖夜驳玫搅私峡斓胤⒄梗换褂校匀宋镜墓芾硭枷胍焉钊肴诵模绾渭だ惫げ斡刖霾吆凸芾恚魏未唇ㄍ沤嵝鞯奈幕肪车任侍猓丫鹆似笠导颐堑墓惴汗刈ⅰV种质率当砻鳎谙质档钠笠抵校涤衅笠凳S嗨魅∪ê褪S嗫刂迫ǖ闹魈澹唤鼋鍪浅鲎嗜嘶蚬啥笠倒芾砣嗽薄⒁话阍惫ず推渌嫦喙卣咄斡肓苏庑┤ɡ姆窒恚佣晌跋觳莆窆芾砟勘甑睦婕拧R览涤谛鹿诺洳ㄑ傻墓啥聘蛔畲蠡莆衲勘暌脖厝皇艿较质堤粽剑紫龋雎粤讼喙乩婕哦云笠凳S嗨魅∪ㄓ胧S嗫刂迫ǖ囊螅谧试磁渲蒙辖隹悸橇斯啥睦娑鍪恿似渌嫦喙卣叩恼P枰约胺侨死嗟淖试捶窒碇魈宓男枰环峡沙中⒄沟囊螅黄浯危啥聘蛔畲蠡墓鄣闼非蟮氖堑ゴ康?quot;经济效率",以企业资源配置是否有利于股东财富增长来作为评判优劣的标准,难免不会导致外部不经济,导致资源环境的破坏;再次,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本管理已成为客观要求,而股东财富最大化与利润最大化也必然与"人本财务观念"相冲突。

二、利益相关者学派的理论与财务管理目标

利益相关者学派反对出资者是企业的最终所有者,强调企业的所有权应由出资者、债权人、职工、供应商、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的M.布莱尔(Blair,1999)、我国的杨瑞龙和周业安(2000)等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利益者产权理论,其主要观点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反对从剩余权利分配的角度研究公司治理,认为将公司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赋予股东是一种错误的做法,他们认为股东缺乏足够的力量去控制经理人员和防止公司资源的滥用,来自接管市场的压力也会导致经理人员的短视行为;第二,与新古典产权学派强调以股东收益最大化为企业目标不同,主张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学者强调公司的目标是为社会创造财富。布莱尔说,"这种认为公司在最大化股东回报之外还应该拥有部分社会目标的观点毕竟在竞争中生存下来了,而且还使那些率先思考公司治理问题的人对于公司的目标问题形成了一种新的认识,这一新的观点即是:公司的存在是为社会创造财富";第三,利益相关者学派认为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公司的职工可能是比股东更有效的公司监管者。他们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是因为股东分散可能导致"搭便车"行为盛行,从而使单个股东失去了监管企业经营者?亩Γ欢且蛭芏嗤獠抗啥⒉涣私馄笠档哪诓啃畔ⅲ蚨诩喙苁保渤3Wゲ蛔∥侍獾墓丶O喾矗切┚哂泄咀ㄓ没寄艿闹肮ぃ捎谒堑睦嬗肫笠档木⑾⑾喙兀宜钦莆樟私隙嗟钠笠的诓啃畔ⅲ蚨盟羌喙芄镜脑诵锌赡苁且恢指玫难瘛?BR>在财务领域,由利益相关者学派衍生的财务管理目标称为利益相关者权益最大化或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等。二者仅为提法不同,内涵并无差别。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的观点认为:企业的所有权主体并不仅仅是股东,而应拓展为出资者、债权人、员工、供应商与用户等利益相关者共同享有。企业的财务行为与财务关系应围绕着相关利益集团的不同要求而均衡展开,并最终达到利益相关者权益增加的目的。它考虑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率,还有社会效益目标的实现。这样,企业的理财活动均衡各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利益要求,既考虑了出资人的利益,又兼顾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既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又体现可持续发展财务的特征。利益相关者理论关于有效率的所有权结构的解释很符合企业所有权结构的演变。但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可操作性却又无法得到保证。第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观点虽然从表面上看有利于协调出资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利于调动企业各方面的积极性,但是,从社会分工的角度看,企业的根本价值在于为社会创造财富,而盈利是企业得以创造财富和不断扩张的前提。赚取利润是企业最重要的目标,其他相关者的利益只有在企业盈利的情况下才能得以保证。第二,利益相关者理论反对出资者单方享有企业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制度安排,强调企业所有权应由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但在利益相关者身份确定与利益相关度的测量方面,将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究竟谁是利益相关者?每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相关度有多大?这些问题通常是难以回答的。

因而,可操作性的缺乏将使利益相关者权益最大化目标成为现实的跛行者。追求多元目标的隐患是企业可能丧失生存与发展的基本保障;企业的财务活动围绕利益相关者而展开,但利益相关主体的模糊定义必然导致财务关系的含混,利益相关度的测量也难以寻求一个成熟而准确的标准。

三、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由上可见,股东财富最大化由于过分强调出资者的利益,无法解释企业分享制日趋发展的现实,也无法适应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需要;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从企业财务活动应围绕利益相关者服务的多元化目标出发,在理论上有较好的解释,但在可操作性方面存在难以逾越的缺陷,结合二者,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应是股东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它的内涵是处于均衡状态的出资者权益与其他利益相关者权益的共同发展,从而达到企业或企业财务管理在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上保持平衡。

从产权理论角度可以推出股东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权益最大化目标的逻辑过程。首先,从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看,非人力资本如机器、厂房、资金等。不仅易于观察和度量,而且具有可抵押性,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可以通过非人力资本的抵押来显示自己的信誉;而人力资本如人的知识、技术、能力等不经过使用过程,通常难以被准确观察和认可,而且人力资本与其主体天然不可分割的特性又决定了人力资本是不能抵押的。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产权特征的这些差异,决定了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初建时能够获取全部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此时,选择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必然目标。其次,人力资本难于观察的产权特征虽然在企业初创时使其所有者处于信息劣势地位,但是,在企业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人力资本所有者又会因此而处于信息优势地位。具体地说,虽然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产权差异决定了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在初始缔约时成为雇主,而人力资本所有者成为雇员,但是,一旦雇佣关系确立以后,雇员又可能反过来运用人力资本难以被监察的信息优势,损害雇主的利益。所以,为了激发雇员的工作热情,最大限度地挖掘雇员人力资本的潜力,雇主从自身利益最大化出发,也不可能独享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相反,他们可能通过分享的方式使雇员的个人收益与企业的利润挂钩,并鼓励雇员参与多种形式的管理与决策。此时,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必然要兼顾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要求必然对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作出影响和修正。那么,这种修正的幅度如何呢?主要由两点决定:一方面,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作为最初的既得利益者,在所有权动态调整的过程中,仍然会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面,非人力资本所有者出让所有权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这种分权能否为他带来效用与财富的增加,如果雇员对分权的要求达到雇主对企业失去控制的情况下,雇主可能采取关闭企业的策略。可见企业的财务活动必须兼顾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但出资者的权益要求仍占主导与决定的地位。因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必然选择是股东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

这种目标的关键还在于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权益均衡点的度量,从以上的逻辑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出资者对其权益的让渡是以其总体效用的增加为目的的,如果分权导致了其总体效用下降,出资者必然采取策略应对直至关闭企业,使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都将受损;因而,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均衡点由股东的边际效用来决定,其边际效用为正值,呈下降趋势,并以零为极限,从这个侧面,也同样说明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应是股东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权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美]阿尔钦、德姆塞茨:《生产、信息成本与经济组织》(M)(中译本1999),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72年版,第146-176页

[2][美]O.哈特:《企业、合同与财务结构》(M)(中译本1998),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美]玛格丽特.M.布莱尔:《所有权与控制》(M)(中译本1999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4]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杨瑞龙、周业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周首华、陆正飞、汤谷良:《现代财务理论前沿专题》(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李心合:《知识经济与财务创新》(J),北京:《会计研究》,2000,(10)

[8]JensenMichaelandWilliamMeckling:"TheTheoryofTheFirm:ManagerialBehavior,AgencyCostsandOwnershipStructure"(J),JournalofFinancial

Economics,1976,305-360.

[9]LuigiZingales:"InSearchofNewFoundations"(J),TheJournalofFinance,2000,VOL.

第2篇:财务管理目标论文范文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科学的设置财务管理最优目标,对于研究财务管理理论,确定资本的最优结构,有效地指导财务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对企业财务管理最优目标目前学术界有着不同的几种观点。

(1)股东财富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企业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股东创办企业的目的是扩大财富。

(2)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取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①它更强调在企业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担的范围之内;②创造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协调关系,努力培养稳定性股东;③关心本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④不断加强与债权人的联系,凡重大财务决策请债权人参加讨论,培养可靠的资金供应者;⑤真正关心客户的利益,在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上有较高的投入,不断通过推出新产品来尽可能满足顾客的要求,以保持销售收入的长期稳定发展;⑥讲求信誉,注重企业形象塑造与宣传;⑦关心政府有关政策的变化。

(3)企业资本可持续有效增值。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企业资本可持续有效增值是企业理财目标的理性选择,企业资本可持续有效增值可通过上述财务指标体系来体现。然后,通过这一系列的指标分析,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判断企业是否达到了财务管理的目标或财务管理的水平如何。

(4)资本配置最优化。有的学者提出,财务本质是对资本要素的配置,新经济的出现促使资本要素范围扩大,要求财务管理的资源配置功能进一步加强;而信息技术不仅为实现财务优化配置资源提供了可能,也将逐步地消除信息的不对称,使资本配置最优化能集中体现各相关人的利益。现有财务资本的有效利用,可以从资本收益和资本结构两个方面来量化考核。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家智力资本的介入,导致企业面临资本总量的重新认定和结构的重新调整,资本结构比资本收益的地位更为重要。在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和理财环境下,可调节财务目标的部分标准。在企业发展期,考虑到智力资本的风险和投资回报期长的特点,以物质资本的筹集和资本收益作为衡量资本优化配置的主要指标;在企业成熟期,物质资源已非常雄厚,智力资本的比重就尤为重要。

2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的分析及选择

以上几种观点都有其科学合理的一面,但在企业实际经营活动中不足之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同时也是财务管理追求的目标。但“利润最大化”目标在长期的实践中已暴露出其不足,如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风险价值、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可能导致企业财务决策带有短期行为等。

其次,股东财富最大化不符合我国国情。股东财富最大化优点是目标易量化,易于考核。但是,股东财富最大化的明显缺陷是: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并非都是公司所能控制的,把不可控因素引入理财目标是不合理的。

最后,资本配置最优化过于抽象。这个财务管理目标是在新经济条件下提出的。笔者认为,资本配置最优化的概念本身并不明确,过于抽象,在企业具体经营中无法应用。

目前,在国际上很多企业采用EVA(EconomicValueAdded),即:“经济增加值”的财务管理目标。EVA衡量的是剩余利润,为去除经营成本后股东能享有的部分。尽管EVA财务管理系统有很多优点,但就我国目前情况来说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我国经济尚处于转轨过程中,市场发育程度相对较低,相关法律并非十分健全,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EVA管理系统作用的发挥。二是传统的会计利润指标具有很高的信息价值,EVA财务管理指标不能完全取代会计利润指标。相关者利益也没有充分体现。三是应用EVA财务管理系统后,财务人员仍然可以通过推迟费用确认等手段来包装经营业绩,并非能够合理。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基于上述讨论,笔者认为在我国企业价值最大化理论是比较容易接受的。这是因为只有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投资者及其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但是,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企业价值最大化强调的是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对大部分管理者来说,长期稳定发展也许只是个概念。三十年前,IBM公司就几乎垄断了商用电脑市场。那时,操作系统和芯片让他们烦透了心,他们认为这是个既费神又没有收益的买卖。于是他们作出了放弃的决策。这个决策在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内来看并没有错,但现在看来他们放弃的是核心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也就是说他们放弃了未来。

(2)企业价值最大化必须兼顾相关者利益。企业与其相关者组成一个利益集团,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同时,集团内部如何进行利益再分配?这不仅是投资者的问题,企业的财务管理者会发现他们在做决策时,经常要面对各种要素的权衡,实践证明,利益相关者没有能够得到公正的报答,企业会产生困惑、冲突、效率低下,甚至竞争失败。实际上,如果我们只是简单的告诉一个组织的所有参与人,他们唯一目标就是价值最大化,那么我们是无法得到组织价值最大化的结果的。管理者必须向参与人阐明价值的逻辑结构,以使他们理解价值最大化到底意味着什么,他们能够以此为指导,并有机会来真正实现它。

(3)企业价值最大化必须充分认识到社会效应的重要性。企业及其利益集团在追求价值最大化同时,必须充分考虑非相关群体的利益。我们看到许多污染型企业,在获得企业价值最大化后,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给当地居民带来严重灾难,其结果是这类企业在发达国家已无立足之地,在发展中国家也是人人喊打。为什么?因为他们为了追求利润,把庞大的治污成本省下了。再看,目前房地产企业哄抬房价,获取高额利润。应该说任何暴利都是侵占了另一方利益。这种侵占不可能长期存在。目前,国家已对这种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打击。

最后需要明确的是以上讨论并不是否定企业价值最大化理论。市场是复杂难以理解的,这使我们对所做的某些决策的效果难以确认。决策的效果可能受复杂动态的系统影响,难以在一般意义上获得最优,但是我们每天都必须作出决策。为了让我们所做的决策更有目标,我们需要有相应的衡量标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调整我们的组织使得管理者和员工有明确的激励去追求价值,促使他们采用那些最有可能提升价值的改变和战略,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有目标的前进。我们要有“更好”的理念,而不是“最好”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欧阳令南.公司财务[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3).

第3篇:财务管理目标论文范文

[摘要]明确财务管理目标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当前我国关于财务管理目标理论有几种主要观点,在对其评析的基础上,提出净资产收益率是现阶段我国财务管理目标的较好选择。

[关键词]财务管理目标;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净资产收益率

财务管理是一项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协调企业同各方面财务关系的管理活动。明确财务管理目标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到底什么才是我国财务管理的目标呢?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对此进行过热烈的讨论,但至今仍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笔者认为,财务管理目标应体现财务活动的客观规律,协调处理财务关系,又要体现宏观经济体制和企业经营方式的要求,具有客观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并注重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协调统一。本文将对我国当前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的几种主要观点进行评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企业利润最大化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集中,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执行国家下达的总产值指标。企业领导人职位的升迁,职工个人利益的多少,均由其完成产值计划指标的程度决定,这就决定了企业必然要把总产值作为其生产经营的主要任务。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向商品经济,实行政企分开,两权分离,企业有了自,有了自己的经营利润。人们逐渐认识到产值最大化目标模式弊端太多。一个企业如果生产的产品销售不出去,投入的资本产生不出一定的效益,这样的企业早晚会倒闭,更别说履行社会责任了。于是,企业的理财目标就自然地转向了“利润最大化”。

与产值最大化相比,将利润最大化作为理财目标有一定的道理。首先,促使企业注重投入与产出的对比结果,关心经济效益的高低。利润是收入与费用的差额,企业为追求利润增长,就要努力增收节支,就必须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的利用水平,降低产品成本,这都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经济效益的提高。其次,促使企业重视产品,关注市场需求。企业的产品只有销售出去,才能实现利润。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理财目标会促使企业进行市场调查、自觉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产品质量,生产市场适销产品,并研究制订营销策略,把产品顺利销售出去。第三,利润是增加投资者收益、提高职工劳动报酬的源泉,也是企业积累资本、扩大经营规模的来源。利润的高低还体现了企业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

但利润最大化的理财目标实践中也存在一些缺陷。其一,利润是一个绝对数,未考虑同投入资本的关系,不能科学地说明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不便于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比较。另外,会误导企业选择投入资本额较高的项目,而不是高效率的项目,不利于资金的有效使用。其二,未考虑获得利润的时间和风险,难以对不同时期获得的利润额的大小作出判断,且会促使企业管理的当局不顾风险大小追求最大利润。其三,往往导致企业只关心当前利润,忽视在科技开发、产品开发、产品市场占有率、生活福利设施、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下功夫,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针对上述弊端,我国和西方理论界分别提出过把权益资本利润率和每股利润作为考核企业财务活动的重要指标。这两个指标的主要特征是把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同投入的自有资本或股本股数进行对比,能够恰当地反映企业的盈利水平,对财务分析和财务预测都有重要作用。但它们仍不能避免上述第二和第三点缺陷。利润额指标通俗易懂,易于计算,便于分解落实责任,虽然有些不足,在实践中应用较为普遍。

二、经济效益最大化

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我国理财目标的总思路是有客观依据的。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一再强调,要把全部经济工作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提高经济效益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企业的基本目标。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它的目标应体现这一要求。

经济效益是指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即以一定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量的收益,它是一个比利润更广义的概念。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一种定性要求是合理的,但经济效益本身不是具体的经济指标,它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经济指标才能表现出来。另外,对它也难以控制,难以分解落实责任。由此可见,经济效益在实践中难以计量,缺少可操作性,而具有可操作性是确定理财目标的一个重要约束条件。因此,经济效益最大化可作为一种定性要求或总思路,却不能作为理财目标。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

所谓“企业价值”是指企业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它相对于“资产负债表”左方资产的价值。企业价值不仅包括了已取得的利润,还包括潜在的预期的获利能力。股东财富只是“资产负债表”右方的所有者权益的价值,它只是企业价值的一部分。企业价值最大化主要针对非上市公司而言,股东财富最大化主要针对上市公司。笔者认为,企业价值最大化不同于股东财富最大化。

n1

V=ΣPt.——

t=1(1+γ)

V表示企业价值;t表示取得报酬的具体时间;n表示取得报酬的持续期间,在持续经营的条件下,n为无穷大;pt表示第t年的报酬,可用现金净流量来表示;r表示对每年取得的报酬进行现贴时所使用的现贴率。

企业价值也可通过资产评估来获得。但是,资产评估通常是在企业经营方式变更、产权变更、资产流动时采用,在企业日常管理、业绩考核中很难行得通。

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有哪些优点呢?第一,它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和风险,克服了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从上述企业价值的计算公式中可知,企业的价值与预期的报酬成正比,而与企业的风险成反比。报酬往往与风险并存。并且报酬的增加是以风险的增大为代价的,而风险的增加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价值最大化目标模式考虑了报酬与风险的关系,将企业取得的报酬按时间价值进行计量,使企业的当前利润与未来利润都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特别是未来利润对企业的影响更大,可避免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第二,它更能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投资者、债权人、员工、客户等形成的一个契约,企业的利润是所有者与签约各方的共同利益。企业价值最大化注重在企业发展中考虑各方利益,有效地防止短期行为的发生,有利于调动各利润主体的积极性,共同关注企业的发展,使企业的财富大大增加。

企业价值最大化理论上很有道理,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一些不足之处。计算公式中与未来企业报酬和与风险相适应的贴现率很难预计准确,很可能出现很大的误差,而它们直接影响到企业价值计量的准确性。

四、股东财富最大化

按照委托学说,企业的所有者即股东和经营者是一种委托关系,经营者应最大限度地谋求股东即委托人的利益,而股东的目标则是实现其财富最大化。

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其主要优点是考虑了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一般认为,股票市场价格的高低体现着投资大众对公司价值的客观评价。它可以每股市价反映着资本和利润之间的关系,它受预期每股盈余的影响,反映着每股盈余的大小和取得时间;它受企业风险的影响,可以反映每股盈余的风险。因此,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理财目标,可以提高经营资金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理财目标在实际中很难普遍采用。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西方,上市公司在全部企业中只占少数,大量的非上市公司不可能采用这一目标。股票市价的不确定性:在股价的决定因素中,有一些是管理当局不可控制的因素,如外部环境的限制、经济活动的一般水平、所得税制度以及股票市场的情况等。另外,广大投资者的投资动机、个人偏好、专业水平差异,也会影响公司外部对公司股票价格的评价,而作为理财目标应是企业通过主观努力可实现的;股票市价的不真实性:我国证券市场还不规范,股市效率低,信息传递速度较慢,投资者对信息的理解力较差。市场上非理性投资远远超过了理性投资。股票价格真正能反映投资者的财富是建立在完善的金融市场基础上的;不利于各利润主体的协调:股东财富最大化理财目标易出现仅考虑股东利益,而忽略其他利害关系人(如债权人、经营者和职工等)利益的现象,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经营业绩。也可能会忽视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加剧企业与社会的矛盾,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通过对上述各观点的分析比较,笔者认为,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实用性、可比较性方面考虑,我国的理财目标以净资产收益率最大化为好。

净资产收益率等于企业的净现金流量除以企业的所有者权益。采用净资产收益率有哪些好处呢?第一,净资产收益率比较客观、真实。目前,由于法制不完善、外部监督不健全以及管理当局的人为操纵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给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投资决策带来了误导,而现金流量指标不易被管理当局所操纵,反映的信息更为真实。因此,净资产收益率有极强的真实性。第二,净资产收益率是一个相对数,表明了每一元投资的获利水平,使不同企业之间具有可比性。第三,净资产收益率在整个财务比率指标体系中是最具综合性的指标之一,通过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分解,可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有助于实现企业三大能力即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的协调。第四,净资产收益率与财务管理的研究对象一致,也符合我国企业现状要注重对现金流转的管理。财务管理的一切原则、方法都是以资金及其流转为研究对象,如投资决策的净现值、现值指数、内含报酬率等方法都以现金流量作为计算对象。我国目前国有企业普遍过度负债,自有的流动资金比重较低,企业的偿债能力低下,没有足够的现金偿还债务。即使企业有盈利,也有可能因为资金周转困难造成财务状况恶化,甚至遭受诉讼而破产。第五,净资产收益率体现了企业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根本利益。企业投资者向企业投入资金是为了获得资本增值。净资产收益率采用的是净现金流量,对债权人来说,现金是决定其本息能否收回的关键;对于经营者来说,充足的现金是企业的生产经营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要协调企业的所有者、债权人、经营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必须重视净资产收益率。

当然,在采用净资产收益率最大化这一理财目标时,还必须坚持长期利益的原则,防止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

另外,有人提出,履行社会责任也是理财的一个目标。笔者认为,履行社会责任是实现理财目标的一个基本约束条件,是企业的一项义务,但在性质上并不属于理财目标。如果一个企业单纯为了追求自己的经济效益而置社会公益于不顾,售后服务滞后,环境污染严重,挥霍浪费资源等,即使一时能获得很多的盈利,但其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会急转直下,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企业在追求本身经济效益的同时,要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履行社会责任,维护社会公共利益,适当从事一些社会公益活动,有助于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有助于实现其经营目标。

综上所述,我国现段的财务管理目标的较好的选择是以履行社会责任为前提的净资产收益率最大化。

[参考文献]

第4篇:财务管理目标论文范文

(1)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内涵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指的是在特定财务环境以及财务条件之下,通过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而实现企业预期结果。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可以说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是企业开展科学合理财务工作并改善财务管理成果的保证。不过在我国大多数的企业中,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通常都难以顺利实现。所以现阶段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方面的研究是将强化财务管理能力并保证企业实现财务管理目标作为主要的内容,因此对于企业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是可操作性的特点。企业的财务管理应当具备可操作性,这也是保障企业顺利实现其财务管理目标的前提条件。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可操作性同时包括财务管理目标可计量性、可控制性以及可追溯性这三个方面。这是因为企业的财务目标要想实现,就需要保证符合这三个方面的要求。其次是层次性的特点。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方向,更像是一个系统,因此多样化的财务管理目标也就组成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整体网络。企业财务管理的网络需要把企业内部不同财务管理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正确地揭示出来,所以财务管理的目标一定符合层次性的要求。再次是稳定性的特点。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有着比较稳定的特点,可以说是人们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认识的客观体现。随着企业运营方式不断变化以及市场经济的深入改革,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也随之出现相应的变化。不过这一财务管理目标变化是伴随经济改革以及企业运营管理方式的变化而逐渐改变的,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比较稳定性,往往需要一定的时期才出现质的变化。

(2)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作用

第一,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地发展完善,企业经营利润逐渐成为企业在发展最为关键的一个影响因素。企业的利润一方面同国家财政收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同企业职工收入以及奖励奖金等因素直接挂钩。目前我国政府将企业的利润作为考核企业的一个关键指标,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因此成为企业追求的主要目标。所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自然涵盖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则要求在财务管理的过程当中要高度重视经济核算,同时优化配置企业的经济资源,强化财务管理工作,完善财务管理的方式,从而整体上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减少企业投入并增加利润。

第二,实现企业产值的最大化。在目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条件下,我国大多数的企业认识到企业发展速度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因此逐步将企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增加企业产值这一方面。所以产值的最大化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财务管理目标的产值最大化对于企业在市场竞争当中生存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同时产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体现出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要求。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企业要避免盲目地追求产值的增加,而出现增产不增收的问题。

第三,实现企业财富的最大化。企业的发展目标就是让其所有者能够创造更多财富。企业为所有者进一步创造财富一方面表现为利润,另一方面也表现为企业的资产总值。例如一些企业虽然增加了利润,不过企业的资产却出现贬值的问题,这同样意味着企业出现亏损。所以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需要涵盖企业财富的最大化这一内容,从而兼顾企业资金的回收问题以及风险问题,企业经济利益越高,表明资金回收的速度越快,那么企业财富自然也就越大。企业财富的最大化不只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目标,同时体现出对于企业经济效益全面性的认识,并且体现出企业的所有者同经营者以及企业同社会间利益统一性。

第四,实现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对我国的企业而言,实现其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同样属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最重要内容。企业的社会价值体现社会公益价值或社会公共利益,主要指的是社会当中成员的共有利益。社会公益价值的最大化是利用企业财务管理确保群众享受企业服务过程当这种付出的代价最小。将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当作企业的一个财务管理目标,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社会形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企业经营的环境从而提高其社会价值。

2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措施

第一,做好财务计划。企业的财务管理需要根据企业的总体发展目标要求,配合发展战略实施,以便进一步做好财务计划。计划不仅仅是资金方面的问题,同时还应对未来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预测和分析,从而改善企业对风险因素的应变能力。确定财务计划后,要将财务计划进一步具体化,要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的过程中细化现金收支、资金筹措以及资金信贷等方面的预算,确保财务预算可以作为财务管理目标考核的依据以及控制的标准,在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过程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提高企业资产利用率。企业资产并不是无限的,利润的获得一方面表现在成本降低和资产的消耗减少等方面,另一方面在资产利用率的提高。企业应当尽可能地盘活存量资产,提高产品的质量并增加产品的产量,零落调整产品的结构,从而生产销售那些适销对路的产品,最终增加企业的收益。从企业的发展战略角度而言,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可以说是实现企业相关人员利益最大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第三,优化企业的成本管理。在投资决策的过程当中,企业应当保持适度的规模,从而降低成本支出。应当定期分析企业的成本结构以及成本发展的趋势,从而尽快发现并纠正成本出现的异常问题,严格控制企业的非生产性费用开支。通过落实成本控制的责任制,来实施责权利结合的机制,并将预算控制同反馈控制的方法加以结合,在会计系统当中将分解的预算数据用标准成本、定额成本以及模拟成本的方式引入到生产经营的过程当中,同时对比实际的数据,找出其中存在的区别并分析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成本从而增加收益。企业在应当在投资管理、证券管理以及流动资金管理和筹资管理活动当中,最大限度降低成本。

第四,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企业要提高财务人员的开拓能力,这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重要的途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人才,尤其是创新型财务工作人员,有利于顺利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所以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企业财务人员综合素质。首先是在社会上公开招聘高素质财务专业人才,其次是要通过交流、进修以及培训等方式来提高自身财务人员的素质,再次是要树立财务人员的竞争意识以及危机意识,通过自学来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以及财务管理的能力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人才支撑。

3总结

第5篇:财务管理目标论文范文

【关键词】 三位一体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 刚柔相济; 财务文化; 企业和谐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07-0008-04

一、三位一体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的基本含义

企业财务管理的本质是什么?从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在属性来讲,企业财务管理的本质是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即企业财务管理本身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决定其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基本特征;从企业财务管理的外在属性来讲,企业财务管理的本质是回答“为了什么”的问题,即出发点和立足点是什么,包括企业财务管理的职能、职责、作用及其发挥途径等。

这里讲的三位一体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是指以实现企业和谐财务管理为目标,以优化企业财务文化为基础,以刚性财务管理和柔性财务管理相结合为手段(刚柔相济)的一种理论体系。这不同于传统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传统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往往是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者股东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财务管理制度为基础,以刚性财务管理为手段的一种理论体系。三位一体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与传统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比较如表1所示。

西方学者讲的企业(公司)财务管理框架,代表性学者美国的威廉・L.麦金森的描述是: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是通过运用以下这些基本理论来分析并规划出具体方法,从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这就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基本框架。这些基本理论包括完美资本市场下的储蓄和投资、投资组合理论、资本结构理论、股利政策、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效资本市场理论、期权定价理论、理论、信号理论、现代公司控制论、金融中介理论、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当然这一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是建立在西方企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的,与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基础存在一定差异,也与双方国家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者的认识存在一定差异。

我国企业以和谐财务管理为目标体现的是一种普遍的人文关怀,符合当今社会发展潮流,也符合企业财务管理这一人造系统的根本目的,同时也与人们的普遍心理预期相一致。

企业财务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除了涵盖企业财务的基本要素之外,还包括与企业财务相关的文化要素,使得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更加丰富多彩。企业进行财务管理许多与文化有关,文化与财务管理结合,就形成财务文化或者财务管理文化。比如可以将心理契约理论引入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企业在处理各种财务关系时往往通过财务契约进行约束。书面化的财务契约是显性契约,体现的是显性财务文化;而心理财务契约是隐性财务契约,体现的是隐性财务文化。显性财务契约有利于企业进行刚性财务管理;而隐性财务契约可以填补显性财务契约的不足,良好的隐性财务契约可以提高财务关系人的满意度,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开展柔性财务管理。

企业以刚柔相济为手段进行财务管理既符合我国传统文化,又符合财务权变理论,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这已经被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所证明。我国的太极拳是刚柔相济文化的最好体现。刚柔相济既有利于健身,也有利于管理,历史上许多政治家、军事家、企业管理者都非常重视刚柔相济这一思想,在实际工作中取得成功。作为工作方法,刚柔相济是有科学根据的,符合辩证法原理。具体运作时就是要做到普适与例外的相机抉择,在正常情况下需要刚性财务管理,在特殊情况下就需要柔性财务管理,不能一成不变,要相辅相成。实行刚柔相济管理体制的国家不仅仅是我国,日本也如此。日本企业管理,纪律性非常强,但也非常灵活,充分体现刚柔相济特色。

二、构建三位一体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的意义

笔者为什么要构建三位一体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这一理论框架是建立在和谐管理理论、企业文化理论、柔性管理理论基础上的,并非笔者凭空想象。这些理论既符合管理发展潮流,也与三位一体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相契合。企业和谐财务管理是和谐管理的一部分,企业财务文化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刚柔相济财务管理更能够体现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特色。二是传统理论认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者股东价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往往会带来许多问题,如过度筹资和投资,忽视企业社会责任,有时甚至追求虚假财务繁荣等。以实现企业和谐财务管理为目标,不以大为美,可以避免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种种弊端。笔者一直认为企业财务管理一定要以和谐为目标,要多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有社会责任感,企业生存比占有更重要。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说白了就是为了占有更多社会财富,是否能够实现社会和谐、企业和谐不是他们考虑的话题。实现企业和谐财务管理的方法往往不同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方法。例如,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可以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甚至恶意并购的方法,实现企业和谐财务管理往往只能通过善意的沟通和谈判的方法。三是传统企业财务管理以财务制度为基础,靠财务制度进行管理,忽视财务文化的作用,这不利于财务管理的有效开展。笔者一直认为企业优化财务文化对于财务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是财务管理的基础。以往我们一直把资金视为企业财富生成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并通过严格的财务制度进行管理。随着研究不断深入,进一步发现,一些不易被观测感知的非物质因素也对企业财富生成具有重要影响,如技术、知识、信息、专利、法律、制度等。那些无法通过感官直接观测感知的纯粹主观精神因素也对财务活动从而对一个企业的财富生成具有明显影响。乐观、充满希望的企业比悲观、失望的企业有更好的财务前景。诚信和信任也成为对企业财富生成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因素。诚信和信任有助于财富生成,因为诚信和互信精神可以显著降低财务主体的交易与管理成本,扩大交易与相互合作的范围和深度,从而促进财富增长。耐心也是对企业财富增长具有明显影响的心理因素。早在20世纪80年代,笔者就系统地论述了信仰和价值伦理观念与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在关联,提出了财务文化概念。企业财务文化是企业在一定环境下形成的财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企业财务文化与财务资本的结合,是推动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因素。财务文化与财务资本结合带来的重要影响是财务资本的运作方式要融入财务文化元素,企业财务管理要重人性管理,重社会效益。财务文化的发展和提升,反过来进一步推动财务资本的提高。财务文化成为推动企业改善财务管理,提高财务资本回报的重要力量。财务文化力是企业财务管理软实力,其基本含义是指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能力。四是传统企业财务管理以刚性财务管理为手段,其效果不太理想;而柔性财务管理可以克服刚性财务管理的不足;刚柔相济的财务管理是最为理想的。刚性财务管理往往缺乏人文关怀,一是一、二是二,有时不近情理,而柔性财务管理体现人本管理特征,更加重视人文关怀,强调员工参与企业财务管理。刚性财务管理不太重视人的情感力量,也不太关注人的心理倾向,财务管理的效果往往并不好,而柔性财务管理非常重视人的情感力量,也非常重视人的心理倾向,有利于挖掘潜力,提高效率。刚性的财务制度有很强的约束力,再配备刚性财务执行,其外在效果当然不可低估,但它难以让人产生“效忠行为”,而柔性财务管理有助于塑造出高尚的企业理财精神,能够产生“效忠行为”,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产生持久的效力。当然,如果没有刚性财务约束,过度进行柔性财务管理也会产生许多不良后果。刚性财务管理和柔性财务管理各有优缺点,为了取长补短,刚柔相济的财务管理才是不二法门。

构建三位一体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开展财务管理活动,能够更加有效地处理好财务关系。这一理论框架虽然没有具体涉及到财务管理要素,但其起点理论、基本理论、运行理论还是非常清楚明确的。即它的财务管理目标理论是和谐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基本理论是优化企业财务文化,财务管理运行理论是以刚性财务管理和柔性财务管理为手段。这里面都有大量的具体工作要做,也需要认真设计工作规范和流程。

三、如何完善三位一体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

完善三位一体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应当细化和谐财务管理目标。对于三位一体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有人肯定会提出批评意见,如以企业和谐财务管理为目标,这个目标如何量化,如何管理?其实这个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谐财务管理目标必须内含经济责任目标、社会责任目标和道德责任目标三个方面,其中的经济责任目标应当涵盖企业所有的利益相关者。换句话说,企业和谐财务管理应当是为所有的利益相关者服务,而不仅仅是企业的股东,实际上这也是中国儒家传统“和合”思想中讲求的“中庸”之道。既然是经济责任目标,就可以用许多量化指标进行管理。至于社会责任目标和道德责任目标两方面,既可以进行一些定性财务管理,也可以进行定量财务管理。如企业对消费者、社区、政府和环境等方面承担了哪些财务责任,回馈社会的资金有多少,效果如何?企业在处理有利益冲突的财务关系的过程中,是否能够承担伦理道德责任?企业财务管理是否体现人文关怀?这些都可以看成企业是否进行和谐财务管理的具体体现。

完善三位一体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应当借鉴行为财务学的研究成果。行为财务学就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结合到财务理论的研究中来,探讨人的期望、心理对财务管理的影响。这与我们完善三位一体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的目标是一致的,许多方法也是相通的,刚柔相济财务管理与行为财务学有异曲同工之处。行为财务学认为对财务现象的研究应从财务行为的发生、变化的内在机制以及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入手,探索某种财务现象与其他财务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从而揭示财务现象的本质。任何一种财务现象都是财务主体在一定的财务环境约束下、在某种价值观念的指导下产生的。因此完善财务环境,树立正确的财务理念非常重要。企业优良财务文化就是好的内部财务环境,加强企业优良财务文化建设对于实现和谐财务管理目标至关重要。财务文化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规范”作用。企业优良财务文化的培养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一要靠企业全体财务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做好财务管理各项基础工作,提高财务信息透明度;二要加强企业财务道德建设,在财务活动中要有道德底线,要处理好义利关系,反对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三要追求和谐财务关系,和谐财务管理既是目标,也是优良财务文化的具体体现,中国传统文化重和谐,追求和谐是一种很高远的文化。一套起点正确、好的财务管理思想对企业无比重要。因为财务管理思想决定企业财务制度,财务制度决定财务权力和财务行为方式。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定为和谐财务管理,实际上就是为了人、企业和社会更美好,这可以赢得绝大多数人的信赖和支持。

完善三位一体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应当优化内部财务环境,包括优化内部财务文化。在一个多元化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欲获得财务管理的成功,必须优化自己的内部财务环境,必须建立与内部财务环境相适应的财务管理观念,采用刚柔相济的财务管理方法。内部财务环境对企业财务行为能够产生“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规范”作用。内部财务环境主要包括各项财务规章制度、财务管理者的水平和素质、财务管理体制、财务资源状况、内部财务关系状况等。这些都会影响企业财务管理行为与方法的选择,也会影响企业和谐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无论企业财务管理如何变化,内部财务环境始终被视为财务管理的第一要素。因此,优化内部财务环境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内部财务文化作为内部财务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当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财务价值观,充分考虑财务文化对财务管理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发挥好财务文化的“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规范”作用。

四、三位一体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与我国传统文化

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在我国近现代史上经历了一系列变迁,从晚清、民国时期简单学习、借鉴西方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到新中国成立时期学习、借鉴苏联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之后又形成了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改革开放后又开始学习、借鉴西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可以说到现在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有中国特色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简单照搬西方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效果肯定不会很理想,因为西方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是建立在西方的制度、文化基础上的。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必须与我国的制度、文化相适应,否则照搬西方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其效果肯定是南辕北辙。作为正式规则,我国社会制度、企业制度、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与西方有显著不同;作为非正式规则,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也有显著不同;作为实施机制,中西方也有明显差异。就拿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而言,西方企业在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时基本上可以做到一视同仁,高管与普通员工一样,而我国企业在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时却很难做到,原因是受我国传统关系文化、大权力距文化的影响,财务管理制度对企业领导与普通员工的约束力是不同的,对圈内人与圈外人也是不同的。虽然这种文化有一定弊端,许多人也不满意,但为什么长期存在,大家基本上习以为常?这就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其实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要改变一种文化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如果觉得某种文化现象不好需要改变,就需要设计出与之对应的文化制度加以限制、抗衡,经过不断的博弈,达到新的文化平衡。我国企业领导者在处理财务问题时只要不太过分,只要相对公平,大家心理上大多是可以接受的。从理论上讲,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刚性的,对企业所有人都应当有相同的约束力,但事实上难以做到。我国传统文化是讲等级、权变的,如果企业领导人没有一定的权变权力,完全与普通员工一样,没有权威,这不但与传统文化相悖,也难以调动领导者的积极性,领导者也难以有效开展工作。领导者要想有效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必须采取刚柔相济的财务管理方法,灵活处理一些财务问题。当然,这样弄不好也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如领导者、拉帮结派、贪污受贿。如何有效约束领导者的财务管理行为,对他们加强财务监督是另外一个课题。但不能因为可能出现不良后果就彻底否定传统文化,就要求领导者与普通员工完全一样受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约束。

三位一体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与我国传统文化基本上是相适应的,理由是我国传统文化是追求和谐的,与企业和谐财务管理目标相一致。我国传统文化崇尚中庸之道,强调和为贵、家和万事兴,追求和谐,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是我国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企业以实现和谐财务管理为目标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协调,这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是非常有利的。优化企业财务文化也离不开我国传统文化。我国传统文化“重义轻利”,强调“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对于企业财务管理中处理好义利关系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我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际关系,这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非常大。处理好财务关系,特别是人际财务关系,有利于实现和谐财务管理,也有利于具体财务问题的解决。我国传统文化强调“仁、义、礼、智、信”,这对于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职业道德建设具有积极的影响。我国大一统观念和集体主义文化传统对企业财务管理也有显著影响,有利于实行财务统一管理、集中管理。我国优秀的管理思想、管理文化、管理者大多是奉行刚柔相济理念的,刚柔相济文化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企业进行财务管理理应采用刚柔相济的手段,这样才能实现和谐财务管理目标,达到比较理想的境界。例如2014年春节期间,因为我国中东部地区有比较大的雨雪,造成交通中断,7天假期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费应该在2月7日零点结束,但江苏省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决定延迟3小时。这既体现国家对民众的关怀,符合走群众路线原则,也是企业进行柔性财务管理的具体体现,效果非常明显,受到政府、社会广泛好评。铁路部门表示,因为列车晚点,旅客要求退票的,全额退款,这符合三位一体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的基本原则。我国传统管理文化比较强调权力管理、人心管理、道德管理,三位一体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框架可以较好地体现刚柔相济、人心管理、道德管理的内在要求。比如企业和谐财务管理目标体现人心管理、道德管理;刚柔相济财务管理体现刚柔相济;优化企业财务文化就是优化财务权力管理、人心管理、道德管理环境,为实现和谐财务管理目标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威廉・L.麦金森.公司财务理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57.

[2] 潘爱玲,代鹏.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母子公司财务冲突及其纾解策略研究[J].会计研究,2013(9):51-57.

[3] 杨有红.论内部控制环境的主导与环境优化――基于内部控制系统构建与持续优化视角[J].会计研究,2013(5):67-72.

[4] 郑石桥,郑卓如.核心文化价值观和内部控制执行:一个制度协调理论框架[J].会计研究,2013(10):28-34.

[5] 南京大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院课题组.探索内部控制制度的哲学基础[J].会计研究,2012(11):57-63.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课题组.国家审计本质研究[J].审计研究,2013(4):3-13.

第6篇:财务管理目标论文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目标 和谐 利益相关者 契约理论 信息不对称 道德风险

“和谐社会”已成为国人的热门话题,其始于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各方面呈现出来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引入就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和谐问题笔者的一些思考。

一、企业财务目标理论研究回顾

任何管理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行为,财务管理亦不例外。财务管理目标就是财务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

在西方财务理论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众多的财务目标理论,这些财务目标基本上反映了西方企业市场环境的要求,体现了不同时期产权主体利益的不同偏好。归纳起来先后有四种代表性的观点:

1、利润最大化。在早期,企业的特征是私人筹资,私人财产和独资形式,所有者同时又是经营者,企业的经营利益与利润直接相关,并以盈利作为企业经营目标,财务管理目标自然就出现了“利润最大化”理论。财务财务管理的任务是赚取超额利润,实现利润最大化 。

2、每股收益最大化。伴随着西方股份制企业充分发展,资本市场的逐渐完善,20世纪60年代,财务管理目标逐渐发展为每股收益最大化。

3、股东财富最大化。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所有者为了扩大竞争优势,聘请专门经理人员进行管理,业主经营逐渐被职业经理取代,但保留了财产收益和最终处分权。于是,20世纪80年代,财务管理目标以“利润最大化”被从站在所有者的角度研究并提出的“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取代。

4、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可以通过举债、募集股本,扩充企业的法人财产,企业是在众多利益方的合力作用下生存和发展的,任何一方的利益存在都不可缺少,企业财务目标集中体现为企业价值最大化。

二、财务管理目标和谐的理解和现存问题

和谐社会是从最理想的角度来说,它是社会各个要素、各个构成群体、各个构成个体,都相互能够匹配,都相互能够理解,都相互能够兼容。进而从财务管理目标的角度,笔者认为,财务管理目标和谐是在企业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一系列契约的联结中所有契约的正常履行,从而推动企业资本、劳动力、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相互耦合,联合完成生产活动,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传统的财务管理目标在财务管理目标和谐的问题上有很多的缺点:

1、利润最大化的缺点在于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预期利润风险因素。其没有将获利和资本投入联系起来,从而使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决策带有很强的短期行为的特点,不利于企业的发展。造成了投资者与所有者、短期和长期财务目标的不和谐。

2、每股收益最大化以权益资本净利率最大的方式。这样做虽然解决了利润与投入等问题,但仍然没有解决利润风险、时间价值的问题。

3、企业价值最大化在衡量标准上模糊。股东财富最大化以及企业价值最大化在时间价值、风险、现金流等问题上都较利润最大化和每股收益最大化有很大的改善,但我们注意到,企业价值最大化在衡量标准上较模糊,且近年人们关注的伪劣产品问题、职工工作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就财务管理目标在外部社会中的和谐问题及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和谐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三、和谐财务目标的构建

和谐社会是一种逼近于理想社会的说法。但事实上,我们提出建构和谐社会,是面对我们社会发展的现实而提出来的,恰恰是要在社会急剧变化,甚至社会非常有冲突的这样一个背景下,来建构和谐社会。就财务目标和谐而言,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在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在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财务管理目标的冲突是必然存在的。因此,和谐财务目标也是在矛盾和冲突中通过多种理论方法的协调使用,从而达到各方兼容并包,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等的和谐。就财务管理目标和谐出发,笔者以下将主要讨论,在信息不对称下的道德风险模型。

在信息不对称下的道德风险模式中寻求财务目标和谐,应当以在股权文化为中心来分析。因为:第一,股权关系是公司财务关系的核心,也是道德风险的关注点,同时是财务管理目标的产权基础;第二,财务管理虽然很难担负完全的道德评判的作用,但是可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文化,并将这种价值观和文化贯穿于公司财务管理目标中。如前所述,构建财务目标的和谐应当在股权理论下建立权利分享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从而协调股东与经营者之间、股东内部之间、公司内部财务管理权利主体之间、债权人和企业之间以及政府、社会与企业之间的财务目标多元的和谐问题。在此,笔者认为企业价值是一种“合力”的结果,企业行为及其相应的财务目标也是一种合力的结果。因此从和谐的角度分析应当依据股权理论在权利分享和利益分享中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

在财务目标和谐的构建中必然产生矛盾和冲突,应当营造化解矛盾冲突的空间,即建立法治程序性导向。财务管理本身并不可能达到化解全部矛盾冲突和承担道德评判的作用,财务管理目标和谐除依赖以上笔者谈到的以外还依赖于我国公司法的修改和完善,从而,在财务目标的经济学概念上建立起法治导向的概念。

【参考文献】

[1] 李心合著:2003. 利益相关者财务论.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 雷光勇著:2004 会计契约论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第7篇:财务管理目标论文范文

一、引言

《韦氏国际词典》(Webster’s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第三版将“理论”定义为:某一研究领域的一套前后一致的假设,概念和实用原则所构成的系统。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而结构是也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构成物质的基本要素或元素,二是这些元素或要素在整体中的作用及排列组合,即要素之间的关系。所以财务管理理论结构,这一从财务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具有高度概括性质及指导意义的概念体系,必须有一个合理的逻辑起点,否则就会导致财务管理理论的贫乏和层次低下。

二、现有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起点的主要观点

财务本质起点论。该观点认为“财务质的规定性决定了财务的独立性,财务的种种独特形态,乃是奠定财务独立存在的客观基础。”从完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角度来说,财务质的界定是十分重要的,然而,财务本质是一个纯粹理论性的范畴,会与实践环节相脱节,并使一些争论难以得到实践的检验;而且财务本质是随着环境变化而发展的以此作为逻辑起点的理论结构也必然不稳定;另外,在财务教学中,教授以财务本质为起点的财务管理知识,既不利于学生掌握财务理论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逻辑规律,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财务实际问题的能力。

1.假设起点论。该观点主张以从财务环境及其内在规律概括出来的假设为逻辑起点,并认为“假设对任何学科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为本学科的理论和实务提供了出发点和奠定了基础”。然而这种观点忽略了一点:环境决定假设。并且,现实的财务管理的实践必假设复杂的多,因此该观点不适宜作为逻辑起点。

2.本金起点论。著名财务故管理学家郭复初教授认为:“本金是指为行商品生产与流通活动而垫支的货币性资金,具有流动性与增值性等特点”, 强调“本金起点理论符合逻辑起点的基本标准,弥补了其他起点理论的种种不足”。然而,本金的界定本身就是个问题,过分的强调本金的界定又会变成纯理性的探讨,这就和财务本质论相似,无法解决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问题。

3.目标起点论。该观点认为财务管理活动是有目的行为,只有合理的确定目标才能实现高效的管理,适应市场经济。该观点有效的解决了实践与理论的接口问题,并且突出了财务管理目标的地位,有利于更好的指导财务管理实践。然而该理论只是对财务管理目标这一实践要素的理论性认识,而不是揭示财务管理实践一般规定性的基本概念,因而它不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最一般、最抽象、最简单的理论要素。   三、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著名财务学家王化成认为:应当以财务管理环境为起点来构建财务管理的理论结构。他既包括宏观环境也包括微观环境。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内容,财务管理方法的变化都是理财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说财务管理活动决定了其对象,进而决定 了其职能,进而决定了原则,程序。有什么样的理财环境,就有什么样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脱离了环境来研究财务管理理论,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以此来作为财务管理理论的逻辑起点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笔者认为该观点是正确的,但还不够完善。首先,逻辑起点不一定局限于只有一个,另外,财务管理环境受政治,经济,法律,风俗,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以此作为逻辑起点会使整个理论体系不稳固,但不能抹杀其指导财务管理实践的作用,因此笔者在此提出财务管理理论逻辑起点的双重起点论。即财务管理环境和财务本质的双重起点论。

第8篇:财务管理目标论文范文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 企业管理 企业发展

一、概述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

(1)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含义及内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同时也被称为理财目标,通常意义上是指某企业或公司为达到盈利目的而进行的企业财务活动目标的选择,这种选择是企业运作或进行理财活动的根本所在。因此企业只有确定了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才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或者市场的变化合理安排经济活动。

(2)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的特征。在如今国内,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分歧和争议虽然较大,但如下几个观点都基本认同。第一是企业整体获得的利润的最大化,第二是公司股东财富收入的最大化,第三是企业价值在社会总体中的最大化,最后一个是企业利益相关者财富收入的最大化。这些观点虽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及矛盾,但仍被大众所接受。在企业长期的持续发展中,这四个目标是企业共同追求的。

(3)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因素和利益相关。影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现状的因素,既有企业自身以及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原因,同时也有中国整个财务管理现状和社会大环境的限制和诸多要求。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的生产、销售、盈利不再是企业自身的事情,而且与政府、相关企业息息相关。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与决定组企业相关利益集团有关。同时,从企业自身来看,财务管理主体的选择与企业财务活动也有莫大关系。诸多的因素构成了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

(二)我国目前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通过对我国大型企业以及中小企业的研究和分析发现我国目前财务管理情况并不理想,甚至有些混乱和落后。首先,虽然我国企业制度在不断演进,但我国的会计管理制度仍然落后,无法跟上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同时我国的管理制度仍然是领导决策的集权式管理,给予会计等财务员工的决定权和发言权较少,甚至没有。加之主要管理者缺乏相关的财务管理知识,对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并不了解,这种情况下必然会造成决策失误等问题。即使是企业的专项财务管理人员,其管理水平和知识水平也较低,专业程度不够。最后受企业规模的限制,财务管理人员较少,无法进行有效管理。

(三)财务管理作用

第一,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和经营运作具有引领作用和导向作用。财务管理目标的决定和选择,可以影响甚至决定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第二,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具有激励和考核作用。企业财务管理不仅是对财务管理人员之前的业绩和登录的业务的考察,也是对企业组织活动的监督。同时也激励财务管理人员为公司的财务活动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第三,凝聚企业上下员工,积极的规范企业行为。引导员工为企业这个集体的团结和进步作出努力。

二、财务管理困境

(一)多变的财务管理环境

虽然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从我国的法律环境看,法律对我国财务管理的规范越来越严格,法律条文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繁多,财务管理的法律环境越来越艰难。从我国的理财环境来看,个人的自主理财逐渐确立,理财市场变化较快,不断有新进入者和被淘汰者组成市场的更替。从社会文化环境看,理论界的财务管理观念更是不断更新,财务管理者需要不停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来适应自己的工作。除了上述的宏观环境,还有企业、市场等微观环境的约束和制约。

(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难题

目前不少中国企业财务管理混乱,资金运营状况不健康,使用效率较低,导致企业资金运转不畅,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无从下手,目标选择困难,企业难以进行接下来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活动,这种状况不仅会使企业的直接的利益受到损失,更重要的是企业丧失合作伙伴,不利于企业长期持续的发展。

(三)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在进行经济活动的时候免不了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承担的社会责任越多,越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企业信誉,提升大众对企业的认可度。这样客户或者大众更多的了解企业信息后,购买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机会也就大大增加,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也就越清晰。但现实社会中企业信誉缺失,承担社会责任不够的情况屡有发生,这就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混乱,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也就无从谈起。

三、对我国的启示

(一)对我国管理制度的启示

目前我国管理制度虽然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是仍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通过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的研究,能对我国的管理制度的改革有非常好的启示效果。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服务于企业和社会,为公司盈利,为社会创造更多福利。同时我国管理制度的确立应服务于大众和人民,我国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应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尽可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与社会同时进步。

(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建设仍是我国当前的工作重心,怎样又快又好的发展国民经济也是我们不断追问的一个问题。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选择致力于消除企业内部的博弈,形成企业整体共同盈利。同样,对于我国经济建设来说,要想实现健康有序的发展,必然要消除本国各企业间的博弈和恶性竞争,共同致力于国际品牌的建设,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奉献出一份力量。其次,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体系向多元化,立体式方向发展,我国的企业也应如此,不断拓展新的经济领域,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实现企业盈利模式多元化,助力国民经济的增长,消除对国外企业的敌视,积极引进国际企业品牌,帮助民族品牌企业的发展。

第9篇:财务管理目标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财务管理理论是指导财务管理实践的基础,构建合理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对财务管理学科的发展和财务管理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财务管理环境为逻辑起点,包括财务管理基础理论、财务管理应用理论和财务管理环境理论等部分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体系。 

 

 

一、引言 

 

财务管理理论结构是人们基于对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的认识,通过思维活动对财务管理理论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排列和组合方式所作的界定。国内外财务管理学者对于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体系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有必要构建与现代财务管理发展水平相一致、结构严谨的财务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本文在借鉴和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体系进行整体性探讨。 

 

二、财务环境是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 

 

环境决定一切,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一切事物都是以时间、地点等环境决定的。财务管理理论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财务管理环境,必然有什么样的财务管理理论与之相适应。财务管理本质、目标,他们都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中人们对财务管理的一种认识。财务管理环境决定了财务管理的本质,进一步决定了财务管理的内容与方法。财务管理环境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赖以生存的土壤,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产生的基础,没有财务管理环境,就无从说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所以,以财务管理环境为出发点来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符合推理逻辑。而且,理财环境还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它包含了财务管理实践的全部内容,孕育着财务管理理论要素的全部“胚胎”,以此为起点构建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可以揭示财务管理发展过程的全部因素和客观规律,因而是全面的、完整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所以,以财务管理环境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体系的逻辑起点,最符合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要求。 

 

三、以环境为起点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体系构成要素分析 

 

从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体系的逻辑起点选择出发,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体系主要包括由财务管理环境、财务管理假设、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程序和方法、财务管理原则、财务管理内容、财务管理运行、财务管理机制、财务管理组织等内容构成要素。 

1、财务管理环境 

财务管理环境是企业财务管理赖以生存的土壤,是企业展开财务管理的舞台,企业的财务决策、财务策略的制定都离不开环境的认识和把握。它主要研究理财环境的内涵、构成要素及其对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制约及要求等问题。财务管理环境是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财务管理环境是客观存在的,具有客观性的特点,财务管理内外环境息息相通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共同构成研究意义上的财务管理发展的整体环境,即理财环境,或称财务管理环境,深刻认识和认真研究理财环境,从理论上讲,有助于正确认识财务管理的性质、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在规律,塑造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并围绕该目标确定一套与理财环境相适应的理财观念和制定一套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财原则、程序与方法;从实践上看,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选择和规划企业财务管理行为,增强企业财务管理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2、财务管理假设 

科学源于种种假设,这是因为对于任何科学的研究产生一系列未被确知难以直接论证的问题,因而科学的产生都要要依赖于某种特定的假设。假设是在两种情况下提出来的:一是现在无法证明这一命题;二是多种命题可供选择时选择其中一种,至于为什么样这样做,或无法证明或现实条件有限。美国学者坎宁在《会计的基本假设》中把会计基本假设看成是会计赖以存在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基本前提或基本假设。坎宁对会计基本假设的定义对财务管理同样是适用的。我们可以将财务管理假设定义为,财务管理假设是财务赖以存在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基本前提或基本假设,财务管理假设可以说是人们主观认识作用客观财务环境的结果,它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水平,具有主观性特点,这也是目前对于财务管理假设的认识有不同观点的主要原因;同时,财务管理假设由具有客观性的特点,因为财务管理环境是客观存在的,这也是所有研究者都纳入财务管理理论的重要原因。管理财务管理假设可以由若干独立假设共同组成的连贯一致的体系。这个体系应该符合合理性、独立性、非矛盾性、可检验性等条件。 

3、财务管理目标 

目标是一项或一系列活动预期希望达到的境界和结果,目标是人们针对其活动预先设定的,是人们努力的方向,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财务管理目标是人们从事财务管理实践过程中所希望实现的目的,它所回答的问题是财务人员为了什么做。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揭示财务管理职能如何具体化为财务管理目标,以及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内在规定性,为财务管理系统运行提供一个规范性的概念框架。财务管理目标理论在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作用,有了该层次财务管理理论结构才具有整体性和目的性。财务管理目标是构建财务运行机制的方向和标识,是人们赖以选择各种理财手段的依据和标准。它是财务管理理论和实务的导向,是在认真研究财务管理环境和已经确立的财务管理假设的基础上确定的,既对财务管理的内容、财务管理的原则、财务管理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起导向作用,也对财务管理的通用业务理论和特殊业务理论起导向作用。 

4、财务管理原则 

财务管理原则是管理者在对财务管理环境有了更加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制定的,它是将已经形成的对财政管理的理性认识在回到财势管理实践中去的过程,是从认识到实践、从精神到物质的过程,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财务管理的原则将具体地承担起指导财务管理实践的任务。财务管理原则可以根据财务管理假设和财务管理目标来推演,有效市场假设可以推演出市场中心原则、双方交易原则、信号传递原则、引导原则、交易行为自利原则、比较优势原则等财务管理原则;财务主体假设可以推演出性性理财原则、风险成本与收益均衡原则、货币时间价值原则、资源配置原则等原则;持续理财与财务分期假设可以推演出财务分期原则、可持续理财原则等原则;委托假设可以推演出财务关系协调原则、财务约束和财务激励原则等原则。 

5、财务管理程序和方法 

财务管理方法,也称财务管理工具,它是为了实现财务管理目标,完成财务管理任务,在进行理财活动是所采取的各种是手段。财务管理的程序是财务管理过程中相互配合、紧密联系、有序的管理环节,包括预测、决策、计划、分析、控制五个环节。财务管理程序和言法属于财务实践层次,它受到财务管理原则的指导和约束。 

6、财务管理内容 

在研究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体系时,首先应该确定财务管理应该包括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或者说是基本要素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研究的范围因此研究财务管理内容要从财务管理环境和财务本质人手。一般认为,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是企业财务活动,而财务活动又分为企业筹资引起的财务活动、企业投资引起的财务活动、企业日常经营引起的财务活动和企业分配引起的财务活动。因此,财务管理的内容包括企业筹资管理、企业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和企业分配管理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