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数学课件范文

初中数学课件精选(九篇)

初中数学课件

第1篇:初中数学课件范文

一、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情境创设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是信息传递和反馈的过程,多媒体课件教学使得数学在教学中能把图形、声音、文字集成一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产生兴趣,思维更加活跃,提高了学习质量。

在学习七年级《从三个方向看》时,课件上展现一些庐山的美丽风景,同时播放一首苏轼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学生看着庐山画面,同时跟着一起诵读诗句。

师:大家去过庐山吗?如果没有的话,建议你去看看,因为庐山的风景真的很美丽。我国宋代诗人苏轼也去过庐山,并且在西林壁上写下了一首很有名的绝句《题西林壁》,你知道苏轼是从哪几个方向来观察庐山的吗?

生:横看,侧看,远看,近看……

师:其实,这首诗里,还有一些数学知识,它教会我们该怎样去观察物体,这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讨的内容《从三个方向看》。

利用课件一起欣赏照片,一起诵读古诗,这样就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的、生动活泼的、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高难度操作

借助一些工具软件,教师可以很方便地对一些多媒体对象进行剪辑和加工处理,使之符合我们数学教学的要求。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时,通过课件演示将圆分成十六等份,然后拼成一个长方形。学生惊讶地发现,原来圆的周长就是这个长方形两条长之和,而长方形的宽正是圆的半径。通过这样的直观的演示,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

多媒体课件储存的信息量大,我们可以从网络上收集需要的材料在多媒体课件上演示,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在学习黄金分割时,教师可以利用课件播放一些黄金分割在各方面的应用:

人体上的黄金分割:在人体中,黄金分割的例子很多。在人体结构上,0.618更是无处不在。大家都知道,从肚脐到脚底的距离/头顶到脚底的距离=0.618,这是比较完美的人体。

最漂亮的脸庞:有意思的是,最漂亮的脸庞是眉毛到脖子的距离/头顶到脖子的距离=0.618。像拉斐尔的圣母像、还有《蒙娜丽莎》像,都是这个比值。而鹅蛋形,脸宽与脸长的比值约为0.618,是人们公认的最完美的脸型之一。

植物上的黄金分割:天文学家开卜勒在研究植物叶序问题时,惊讶地发现:叶子在茎上的排列也遵循黄金比。科学家经计算表明:这个角度对植物叶子通风、采光来讲,都是最佳的。正因为如此,建筑学家仿照植物叶子在茎上的排列方式,设计、建造了新式仿生房屋,不仅外形新颖、别致,同时还有优良的通风、采光性能。

艺术上的黄金分割:同学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建筑师们对数学0.618特别偏爱,无论是古埃及的金字塔,还是巴黎的圣母院,或者是法国埃菲尔铁塔,都有与0.618有关的数据。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数学定理的多种验证方法

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一题多解的情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为这种情况提供了方便,节约了时间。

在学习“勾股定理证明”一节课时,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多种证明方法。例如:第一种证法,赵爽利用四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来证勾股定理的正确性。第二种证法,刘徽用了“出入相补法”即剪贴证明法把勾股定理验证出来。第三种证法,是著名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一个很好的证法。后面的“总统证法”等等,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证明思维。

五、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动态现象

多媒体课件具有呈现客观事物的时间顺序、空间结构和运动特征的能力。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常有部分学生遇到有关动态问题的数学感到难懂,老师也感到难教,这里的关键问题就是动态问题比较抽象,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就能很好地克服这个困难,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对图形的想象能力、动态思维能力,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解决了学习和教学中的难点。

第2篇:初中数学课件范文

多媒体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更是一种独特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我们要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使其与学科教学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意义

1.运用课件把抽象转化为直观

初中数学中有许多较为抽象的概念,而多媒体课件丰富的表现形式能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学生容易接受的直观形式。如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概念教学过程中,可以用FLASH动画的形式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表示出来,以体现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特点;又比如,学生在理解三角函数值与角的关系时,可以把三角函数值和角的关系放在直角三角形中,设计成因果互动的形式;学生在理解圆中角的相互关系时,我们可以用动画的形式变换角的顶点、角的边与圆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从运动的角度去理解圆心角、圆周角、弦切角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这些角之间的相互联系。

2.运用课件体现数学的严密性

数学推理的严密性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很好地体现,我们可用Powerpoint将每一步推理过程预设动作,通过教师与计算机的互动,一步一步地将推理过程在幻灯片中演示出来,这不仅能很好地体现推理的全过程,而且为每一步推理过程的讲解留出了时间和空间,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与在黑板上进行数学推理相比是一个进步。

3.运用课件可以表现问题本质

初中数学应用于实际的内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表现形式的限制,没有时间和条件把应用的细节很好地表现出来,这对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形成了一定的障碍。把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后,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预先选择好的应用场景用图片或动画的形式详尽地表现出来,通过演示,使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收取大量的数学应用事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也能从中体会到数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4.运用课件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三基”

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位教师要面对几十名学生,要及时发现并纠正每一位学生在“三基”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是很困难的。将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后,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可交互性,让计算机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使学生能及时正确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里要注意的是,对课件交互性的设计,一定要全面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否则,将影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正确理解和掌握。

5.运用课件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由于多媒体课件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形式,正确地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数学教学,可以更有力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我们还可以通过把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用多媒体的各种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以这些形式为媒介,去体会、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6.运用课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及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条件下发现新问题,引导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考。传统的教学方法要完成这样的设置是十分困难的,特别是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情境。多媒体利用其具有的独到的优势,把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置身于现实。

二、数学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1.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

要在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观的指导下开展数学多媒体教学,明确开展数学多媒体教学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其目的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扩大学生数学知识面,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知识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原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上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因此,在数学多媒体设计及教学过程时要力求体现这一教学指导思想。

2.多媒体课件要选择适合多媒体教学的内容

由于一个多媒体课件要花费大量的智力劳动,因此首先要选择适于多媒体教学的内容,在计算机硬件可能的情况下,要力求更好地体现多媒体动画模拟、交互性、个别化等教学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如教学内容尽量形象直观,切忌书本搬家;图形、动画要美观、清晰,声音要悦耳动听,色彩要符合美学要求;合理、适当设问,启而不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设计同一教学目的下的不同分支程序等等。使多媒体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方面发挥最大动效。

3.多媒体课件要谨慎选择音乐和动画

滥插音乐动画,使得有些学生只热衷于新奇的动画、音乐,兴趣的转移,不但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反而分散学生注意力,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4.多媒体课件不能代替黑板,鼠标也不能代替粉笔

有些课件走向另一个极端,多媒体教学完全取代了传统教学,屏幕代替黑板、鼠标代替粉笔,学生像看电影,教师像放映员,使双边活动减少,忽视了师生互动及情感交流。因而多媒体教学应因课制宜,并非所有课堂都适宜用多媒体,尤其是习题课时,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启发引导,适时的点拨,分析数学题目过程中数学方法的渗透,数学思想的交流,都是多媒体教学望尘莫及的。

5.多媒体课件要有的放矢、适可而止

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图文声并茂,形象生动,对于教学那些内容抽象、学生理解吃力、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奏效的而且有适于多媒体技术形式的内容,其效果较好,但只有适时使用,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若使用不当,反而画蛇添足,效果不佳。

第3篇:初中数学课件范文

(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两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本节《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学生在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在了解全等图形和全等三角形以后进行学习的,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又是后继学习探索相似形的条件的基础,并且是用以说明线段相等、两角相等的重要依据。因此,本节课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苏科版教材将“边角边”这一识别方法作为五个基本事实之一,说明本节的内容对学生学习几何说理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在本课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边角边”这一全等三角形的识别方法,更主要地是要让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初步领悟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同时,还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基本事实,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此,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2)掌握“边角边”这一三角形全等的识别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条件判别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材重难点

由于本节课是第一次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故我确立了以“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必要条件的个数及探究边角边这一识别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而将其发现过程以及边边角的辨析作为教学的难点。同时,我将采用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媒体演示的方式以及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学具准备,教具:相关多媒体课件;学具:剪刀、纸片、直尺。画有相关图片的作业纸。

二、教法选择与学法指导

本节课主要是“边角边”这一基本事实的发现,故我在课堂教学中将尽量为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时空,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做”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遵循“教是为了不教”的原则,让学生自得知识、自寻方法、自觅规律、自悟原理。

三、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求知欲望

首先,我出示一个实际问题:

问题:皮皮公司接到一批三角形架的加工任务,客户的要求是所有的三角形必须全等。质检部门为了使产品顺利过关,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逐一检查三角形的三条边、三个角是不是都相等。技术科的毛毛提出了质疑:分别检查三条边、三个角这6个数据固然可以。但为了提高我们的效率,是不是可以找到一个更优化的方法,只量一个数据可以吗?两个呢?……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毛毛已提出了这么一个设想,同学们是否可以和毛毛一起来攻克这个难题呢?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既交代了本节课要研究和学习的主要问题,又能较好地激发学生求知与探索的欲望,同时也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二)引导活动,揭示知识产生过程

数学教学的本质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为此,本节课我设计了如下的系列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来揭示“边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这一知识的产生过程。

活动一:让学生通过画图或者举例说明,只量一个数据,即一条边或一个角不能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

活动二:让学生就测量两个数据展开讨论。先让学生分析有几种情况:即边边、边角、角角。再由各小组自行探索。同样可以让学生举反例说明,也可以通过画图说明。

活动三:在两个条件不能判定的基础上,只能再添加一个条件。先让学生讨论分几种情况,教师在启发学生有序思考,避免漏解。如:

1

2

3

3

2

1

教师提出3个角不能判定两三角形全等,实质我们已经讨论过了。明确今天的任务:讨论两条边一个角是否可以判定两三角形全等。师生再共同探讨两边一角又分为两边一夹角与两边一对角两种情况。

活动四:讨论第一种情况:各小组每人用一张长方形纸剪一个直角三角形(只用直尺和剪刀),怎样才能使各小组内部剪下的直角三角形都全等呢?主要是让学生体验研究问题通常可以先从特殊情况考虑,再延伸到一般情况。

活动五:出示课本上的3幅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行猜想,再测量或剪下来验证。并说说全等的图形之间有什么共同点。

活动六:小组竞赛:每人画一个三角形,其中一个角是30°,有两条边分别是7cm、5cm,看哪组先完成,并且小组内是全等的。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便于发现边角边的识别方法。

最后教师再用几何画板演示,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后,师生共同分析、归纳出“边角边”这一识别方法。

若有小组画成边边角的形式,则顺势引出下面的探究活动。否则提出:若两个三角形有两条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活动七:在给出的画有的图上,让学生自主探究(其中另一条边为5cm),看画出的三角形是否一定全等。让学生在给出的图上研究是为了减小探索的麻木性。

教师用几何画板演示,让学生在辨析中再次认识边角边。同时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

(三)例题教学,发挥示范功能

例题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如何充分地发挥好例题的教学功能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我将充分利用好这道例题,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说理能力,同时,通过对例题的变式与引伸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首先,我将出示课本例1,并设计下列系列问题,让学生一步一步地走向“知识获得与应用”的理想彼岸。

问题1:请说说本例已知了哪些条件,还差一个什么条件,怎么办?(让学生学会找隐含条件)。

问题2:你能用“因为……根据……所以……”的表达形式说说本题的说理过程吗?

问题3:ADC可以看成是由ABC经过怎样的图形变换得到的?

在探索完上述3个问题的基础上,对例题作如下的变式与引伸:

ABC与ADC全等了,你又能得到哪些结论?连接BD交AC于O,你能说明BOC与DOC全等吗?若全等,你又能得到哪些结论?

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体现“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教学,更重要的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这一思想。

在例题教学的基础上,为了及时的反馈教学效果,也为提高学生知识应用的水平,达到及时巩固的目的,我设计了如下两个练习:

(1)基础知识应用。完成教材P139练一练2。

(2)已知如图:,请你添加一些适当的条件,再根据SAS的识别方法说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同时让学生发现对顶角这一隐含条件。

(四)课堂小结,建立知识体系。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重点是将研究问题的方法进行一次梳理,对边角边的识别方法进行一次回顾。

(2)你还有哪些疑问?

附板书设计:

三角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两角一边

探究活动一:两个三角形全等至少要几个条件

一角两边

一个条件行不通两个条件行不通三个条件

三边

探究活动二:全等三角形的识别方法:

特殊------一般

第4篇:初中数学课件范文

一、认知负荷理论(CLT)

澳大利亚教育心理学家约翰·斯威勒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认知负荷理论。认知负荷指的是在某种场合下施加到工作记忆中的智力活动的总的数量。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1)工作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这是信息加工的瓶颈;(2)如果学习者所要加工的信息容量超出了学习者的工作记忆所能加工的信息容量,那么一部分信息或者全部信息将会丢失;(3)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知负荷必须是有限的,这样学习才能有效;(4)所有的信息在进入长时记忆之前,必须在工作记忆中进行信息加工。

认知负荷理论认为有三种类型的认知负荷:内部认知负荷,外部认知负荷和关联认知负荷。由于元素间交互形成的负荷称为内部认知负荷,它取决于所要学习的材料的本质与学习者的专业知识之间的交互,教学设计者不能对它产生直接的影响。外部认知负荷是超越内部认知负荷的额外负荷,它主要是由设计不当的教学引起的。关联认知负荷于1998年提出,是指与促进图式构建和图式自动化过程相关的负荷。外部认知负荷和关联认知负荷都直接受控于教学设计者。三种类型的认知负荷是相互叠加的。为了促进有效学习的发生,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外部认知负荷,增加关联认知负荷,并且使总的认知负荷不超出学习者个体能承受的认知负荷。

台湾学者黄柏勋综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将认知负荷的来源归纳为三个方面:(1)工作任务。包括新形态任务与否、时间压力、奖赏类型、激励程度、期望、噪音及温度等因素。(2)学习材料。主要包含学习材料的结构复杂程度、成分间关联程度的高低,以及信息材料呈现的方式等因素。(3)个体本身。涵盖个体的先备知识或经验、心智运作自动化程度、组织信息的方式、认知能力、认知风格、动机等因素。当然,与课件设计相关最大的是学习材料和个体本身。

二、有效降低认知负荷的课件设计策略

1.通过数学样例技术降低认知负荷

斯威勒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了样例技术对促进以数学为基础的内容的广泛领域内的学习非常有效。初中数学的学习主要通过数学样例来呈现解决不同问题类型所需的程序,包括等同于图式和自动化的清晰信息,学生在学习这些样例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当然,选取的数学样例必须有明确的解决方案,便于学生了解相关学习情景,从解决程序中学会相关知识,掌握相关技能。在设计课件时,要尽量选取有多种解决方案的样例,并分解解决问题的程序。

2.通过导航归类技术降低认知负荷

为了提高学习的有效性,针对复杂学习任务,要将其分解成小的知识模块,并结合学生已经解决的数学样例。为此,课件设计要注意其易操作性,简化课件操作程序,保持软件操作的一致性。在课件设计实践中,尽量将数学知识与概念分成小模块呈现,并将其归好类,设计好易操作的导航链接,避免“迷航”现象,从而提高课件辅助教学的效率。

3.通过简单合理的组织方式降低认知负荷

在初中数学课件设计中,有些教师喜欢将有趣而与教学关联不大的动画或声音放在课件中,或者将教材内容堆放在PPT课件中,或者为了课件美观将喜欢的声音、图片、文字放在一起,课件组合的方式非常不合理,增加了学习者的认知负荷的强度。实际上,数学课件对声音、图片或文字等美观性要求不是很高,重点是强调科学性、准确性。因此,必须通过简单合理的组织方式,降低认知负荷强度。认知负荷理论中有简单搜索效应、注意分散效应、冗余效应等各种效应,主要告诉我们必须注意课件素材的组织方式。在课件设计过程中,必须依据时间接近性和空间接近性一一呈现相关信息,并以系列化、整体化的课件界面呈现给学习者。同时,必须将复杂的学习任务以简洁的、清晰的、统一的界面呈现已经分析细化的任务模块,通过听视觉和视角双通道拓展学生有效学习记忆的空间,降低认知负荷的强度。

4.通过学习者设计技术降低认知负荷

第5篇:初中数学课件范文

关键词:课件;幻灯片;演示

一、注意避免为使用而使用

有些课题不适合用多媒体,如,《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等,这些课的内容用幻灯片展示,只起到代替黑板的作用,且效果不如使用黑板;把例题与习题写在幻灯片上,只是节约了时间而已,并不能突出使用多媒体的必要性和优势,应避免这种为了使用而使用。

二、注意幻灯片展示的内容要恰当

有些教师制作课件时,把教学环节标题、老师引导学生要说的话统统写入幻灯片,把分析题目和解题过程完全写入幻灯片,这种做法显然不可取,文字过多会严重干扰展示的主题。另外,展示的图片不宜过多,否则会显得杂乱无章,层次性不强。图片不在于多,而在于对突破难点有帮助。

三、注意避免幻灯片上有干扰观察者注意力的内容

在幻灯片中,经常干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地方有:(1)幻灯片的背景颜色过于鲜艳,影响了观察者对主题内容的观察;(2)切换幻灯片时常链接有不协调的声音;(3)幻灯片上有活动图标,如一只蝴蝶不停地展翅、一本书不停地翻动书页、一只飞动的风筝、动画的唐老鸭,一枝花的开放闪动;(4)幻灯片四周边缘有点缀,如一簇花等。这些内容对教学毫无帮助,只会干扰观察者注意力。

四、动静演示要恰当

笔者认为多媒体教学最大的特点是能够演示动态过程,但动静演示要恰当,宜动则动,宜静则静,动静适宜,切不可为动而动。如从上方观察竖立的圆柱,即圆柱的俯视图,看到的是一个静态的圆,而教师却演示动态圆的形成过程,显然不恰当,应避免这种本末倒置现象的出现。

五、避免多媒体与制作的模型混用

能用模型演示说明问题的,就不需要用多媒体再演示一次,否则,就多余了。

第6篇:初中数学课件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媒体;优化策略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计算机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包括数学教学领域.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师教学的有利辅助工具,在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有着独特的优越性.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实际情况是初中数学课堂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媒体技术,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当下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学媒体的使用还存在较多误区

(一)过多重视课件的“外在美”,忽视课件的实质――讲课内容

很多数学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刻意地把课件设计得非常漂亮、华丽,以为这样的课件就会很完美,学生就会认真听课.其实,教学效果大大相反,因为它会分散而不是集中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注意力,因为学生感到新鲜、好奇,而忽略了在数学课堂上真正应该学习的内容.

(二)只注意展示课件和传授知识,而忽略了揭示教学过程和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使用多媒体教学后,教师是用电脑展示的方式传授知识和技能,很多教师只给学生展示这堂课的知识框架,讲解习题只有结果而没有推导演算的过程,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只记得那些知识结构而失去了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此外,教师只注意到了“教”,却忽略了学生如何“学”;只注意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而忽略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

二、优化策略

以上谈的这些误区,影响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要走出误区,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对当下的教学进行反思和纠正,真正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如何优化教学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师更新教育观念

教学媒体技术进入中学数学课堂,给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带来了新机,让初中数学教学迈入了新台阶,这是一件值得肯定和庆贺的事情.但是,要想真正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现代化,关键的因素不是科学技术而是人.我们应该对新媒体技术有个正确而清醒的认识,人统领着科技,而非让科技统治人.我们应该始终意识到多媒体技术虽然为数学课堂教学提供了许多便利,但它始终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而存在的.此外,教学过程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教师应该运用多媒体技术吸引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

(二)教师应该合理使用多媒体

初中数学课上,教师使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图、推理、证明是很常见的,必要的时候教师会通过眼神、手势、语调等体现出来,这种特殊的授课方式是任何机器或者虚拟的技术所无法替代的.因此,数学教师在选择多媒体时应该实事求是,根据课堂教学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媒体技术.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把数学教学中主辅不分变为优化组合

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计算机、计算器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产生了极大影响,因此,使用多媒体教学是大势所趋.数学教师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使用多媒体教学本来无可厚非.但是,教师为了体现多媒体教学,将大量课件的内容依靠多媒体来展示,造成课堂教学节奏紧快,学生的思维跟不上也来不及消化课件内容,反而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心中要时刻牢记学生是课堂主体,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程的讲解要以学生的吸收消化与否为准则,而不应该一味地追求新鲜和速度,多媒体是教学的辅助工具,不能代替教师教学.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间的互动要比通过屏幕的教学融洽、亲和得多.此外,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板书的同时,可以给学生思考、回味的时间,这是通过屏幕给学生短暂的“一瞥”无法相比的.所以,多媒体课件内容做得过多、知识量过大并不意味着完美,学生可能无法消化.所以,一堂完整的课还是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学媒体的辅助作用,将传统教学方式和多媒体结合起来,这堂课才算圆满.

2.将教学媒体中的人机对话变为师生情感的交流

数学课堂中不仅传授知识,传递的还有师生间情感的交流,而这是没有感情的机器无法做到的.师生间的情感交流除了可以渲染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互动,还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讲课的内容上来,帮助学生吸收消化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在设计课件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使课件既能展示课堂教学内容,又要有交流互动的内容.例如,让学生到讲台黑板上做数学验算题,对大多数的数学定义、概念、运算公式等教师还是写在黑板上比较好,还可以通过屏幕将一些学生随堂练习解答的过程展示出来.教师通过屏幕展示课件时,也要时刻关注台下学生的反应,保持与他们的交流,而不应该只顾着转动鼠标,盯着屏幕念课件.此外,还应该将多媒体的展示型向互动型转化,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师越来越认识到多媒体对数学教学的重要作用,因此,响应时代的号召,大家纷纷使用起了多媒体教学.笔者就当下如何优化教学媒体技术提出了自己的浅陋看法,供大家参考.

【参考文献】

第7篇:初中数学课件范文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用多媒体把抽象转化为直观

初中数学中有许多较为抽象的概念,如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概念教学过程中,可以用FLASH动画的形式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表示出来,以体现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的特点;又比如,学生在理解三角函数值与角的关系时,可以把三角函数值和角的关系放在直角三角形中,设计成因果互动的形式;学生在理解圆中角的相互关系时,我们可以用动画的形式变换角的顶点、角的边与圆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从运动的角度去理解圆心角、圆周角、弦切角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这些角之间的相互联系。多媒体丰富的表现形式能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学生容易接受的直观形式。

2.运用多媒体体现数学的严密性

数学推理的严密性可以通过多媒体很好地体现,我们可以用Powerpoint将每一步推理过程预设动作,通过教师与计算机的互动,一步一步地将推理过程在幻灯片中演示出来,这不仅能很好地体现推理的全过程,而且为每一步推理过程的讲解留出了时间和空间,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与在黑板上进行数学推理相比是一个进步。

3.运用多媒体可以表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初中数学应用于实际的内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表现形式的限制,没有时间和条件把应用的细节很好地表现出来,这对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形成了一定的障碍。把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后,我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预先选择好的应用场景用图片或动画的形式详尽地表现出来,通过演示,使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收取大量的数学应用事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也能从中体会到数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4.运用多媒体更好的训练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位教师要面对几十名学生,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每一位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是很困难的。将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后,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可交互性,让计算机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使学生能及时正确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里要注意的是,对课件交互性的设计,一定要全面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否则,将影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正确理解和掌握。

5.运用多媒体教学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由于多媒体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形式,正确地应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可以更有力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我们还可以通过把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用多媒体的各种形式(如图片、动画、声音、视频图像、表格)等表现出来,使学生以这些形式为媒介,去体会、理解和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6.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要培养创新意识。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及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条件下发现新问题,引导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考,传统的教学方法要完成这样的设置是十分困难的,特别是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情境。多媒体利用其具有的独到的优势,把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置身于现实。

7.运用多媒体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概念

初中数学中,可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的知识点很多,这里仅举一例,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制作成动画,突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这一量变是如何引起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变化,从而让学生领会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动画的演示过程中,还强化了学生对点与圆、点到直线的距离、圆和直线位置关系等数学概念的理解。

8.运用多媒体可以建立初中数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

初中数学和其他学科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实际上,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过程的本身就已经把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内容紧密地融为一体了。通过多媒体的应用,学生可以自然地将信息技术中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数学的学习中。如通过课件的画面、声音,学生还可以受到美术、音乐方面的熏陶。因此,以多媒体为媒介可以很好地建立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制作多媒体

课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

在初中一年级有理数运算的训练课中,学生算对时给出一个笑脸动画,算错时给出一个哭脸动画,并要求学生重新计算。初二时,我们的课件设计就应该着重逐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习惯,在设计课件中加入演示几何分析证明过程。初三时,利用课件制作图表等手段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所学知识的能力,如在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小结时,可以以图表的形式将有关知识综合起来。

2.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学生的数学素养主要包括具备准确而迅速的运算能力、正确的空间观念、运用数学方法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利用多媒体本身的特点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在运算能力的培养方面,利用计算机迅速而准确地运算,使学生的运算在计算机的引导下得到提高;通过多媒体图片或动画演示,可以引导学生去认识各种几何体是如何从实际生活中抽象而来的,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空间观念;强大的多媒体功能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和运用数学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注意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应用能力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离不开计算机的,如果我们在课件设计时,脱离了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的能力,就会导致学生因计算机知识的障碍而不能完成相应的数学知识的学习。

三、制作初中数学多媒体课件的步骤

课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实施的要素,可以说没有课件就没有计算机辅助教学,所以课件制作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必要步骤。教师要根据初中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多媒体模式,根据多媒体教学模式的要求把教材所包括的概念、定理和例题等内容分成许多步骤,这些步骤可以按照初中数学的逻辑顺序排列,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理解能力来安排。要注意课件的教学性、科学性、交互性、集成性、诊断性等特点,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图文声像并茂的呈现方式,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提供友好的交互环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利用多媒体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利用多媒体创建多种学习途径,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其设计过程可遵循下述策略。

1.课件目标分析

课件目标分析要完成的任务是需求分析,即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课件的任务不外乎是完成一种数学的教学和训练,所以在确定所设计课件的目标时,应对教学目的、教学用途和教学环境提出明确的要求。主要包括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和学习目的分析。

2.教学设计

要使制作的课件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进行教学设计。因此,教学设计是课件设计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教学设计的主要工作是,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确定课件设计的基本策略与课件的结构,选择课件的教学模式和课件使用的媒体。教学设计的主要步骤是;①教学单元的划分;②确定课件的设计策略(常用的设计策略有:面向问题设计策略、基于学习程序的设计策略、基于学习理论的课件设计策略、面向学习者特性的课件设计策略);③课件结构设计(常用的课件结构有帧型结构、生成型结构、数据库型结构和智能型结构);④教学模式的选择主要包括新概念的引入、知识和技能的讲授。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模式往往也可以同时应用于同一个课件中。

3.课件系统分析

如何将教学内容在计算机上灵活多样的加以表达,通过课件系统设计使教学内容与课件表现形式有机的统一,从而发挥计算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能力和素养的优势。这些就是课件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此外还包括总体风格设计、封面设计。屏幕界面设计、交互方式设计、导航策略设计和超文本结构设计等。

4.教学单元的设计

教学单元的设计是在将总体内容划分成大的“教学块”之后,再对每一块内容进行详细设计,包括知识单元的划分、知识点之间关系的确定等,设计的最终结果是可以以此为依据进行脚本的编写。它包括知识点的确定、知识点教学模式的选择、知识点表示的媒体选择及知识点之间关系的确定和表现顺序的安排。

5.脚本设计

脚本是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直接依据,规范的脚本对于保证课件质量水平,提高课件开发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一个好的脚本应该体现课件设计的教学思想,使得计算机课件在技巧的实现和功能的具备上符合教学的目的和需要,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脚本有文字说明和图片两种类型。脚本设计通常包括编号(或文件名)、屏幕内容设计、跳转关系设计、解说配音设计和呈现说明。

6.课件制作的实现

课件制作的实现分为素材准备制作和整体课件的制作两个阶段。根据脚本的要求,必须对课件所需的素材进行选择、加工、处理和制作,可以在现有的素材库中选取,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自行制作。根据脚本的要求,使用相应的课件开放工具,完成整体课件的制作。开发课件使用的工具目前主要有三种类型:编程语言、课件著作工具和积件系统。编程语言可以开发出具有一定智能、运行速度快的课件,具有开发灵活、功能强大等优质,但由于编程语言没有广泛集成多媒体的特征,而且对开发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的要求较高,因此,不适合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课件著作工具是指用来集成、处理和统一管理文本、图形、动画、视频图象和声音等多媒体信息的编辑工具,具有制作方便、设计简便和可靠性强的特点,但在结构上受统一限制的影响,导致课件的教学模式和因材施教的灵活性受到局限。积件系统是创作人员利用现有的积件库,不需要编程,只要按照脚本的要求从积件库中选取所需的积件,或制作新的积件,其具有方便快捷、效率高的特点,但需要教师必须具备充实的积件库,目前已有积件系统面市了。

第8篇:初中数学课件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教学;初中数学教学;教学改革;整合;反思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6-0319-02

1 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意义

数学是一门研究客观物质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它具有概念的抽象性、逻辑的严密性和应用的广泛性的特点。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好当代社会中每一个公民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基于数学的特点和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激发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有利于呈现过程,突出重点、难点。

(3)有利于揭示规律、拓展内容、发展学生思维。

(4)有利于扩充信息,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2 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过程中存在的弊病

(1)在一些地区,一些学校片面追求多媒体辅助教学,甚至形成“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 的局面,一些评优课更是如此,把是否有多媒体课件作为一条评分标准。而有的教师所用的所谓的多媒体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并且带了本校好几个信技教师做帮手,这样兴师动众,化简为繁,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多媒体成了名副其实的花架子。

(2)片面追求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设计课件时忽视了其为教学服务,为学生学好知识服务的宗旨,滥用动画,盲目添加大量的声效、图像,课件设计得很花俏。结果学生的注意力被这些华丽繁复的场景给吸引,看似在积极认真听课,实际上反而对学生学习新知形成干扰,产生负面影响。

(3)以计算机完全代替教师,把整节课的所有内容都搬上屏幕,教师只是把预先设计好的课件逐一播放,出现教师在讲解课件的怪现象。而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具,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这一段时间正是学生审题、思考的时间,利用多媒体技术后,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认为许多东西都呈现给学生了,很快就过去了,没有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表面上看整堂课多媒体量大,学生反映良好,其实由原来的“人灌”改为更高效的“机灌”。

3 多媒体课件应用于数学教学应注意以下问题

(1)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与数学的学科特点相结合,突出数学的思维特点。

数学科学的特点是逻辑性强,抽象思维要求高,尤其是涉及三维空间问题,动态过程问题、复杂计算问题等。传统教学手段由于以静态为主,很难在课堂上利用黑板将这种复杂的情景展示出来,更不用说借助情景来分析。正是因为抽象的情景不能得到直观、有效的展示和分析,就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理解和掌握的难度,为此成为教学中的难点。多媒体教学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是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手段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帮助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授课教师解决难点教学问题,因而应让多媒体课件成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不能完全代替教师的授课。而且,每一节课不是非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不可,有些课使用多媒体课件反而不如传统手段教学的实际效果好。因此多媒体课件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运用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去选择、运用不同的多媒体技术,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上的优势,不能把数学搞成电脑多媒体功能的成果展览。

(2)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变辅教为辅学。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学生放在主置上,应着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学生的思维方式,而不是老师的思维方式。所以,编制课件必须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水平,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出发,做到内容表达清楚准确,难易适当,趣味性强,问题的提出、回答及反馈易为学生接受,视觉、听觉要合理搭配,声音和画面要精选,以免干扰学生的视听,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此外,应尽量地让学生参与到课件的制作和操作过程中来。一直以来,教师是课件的制作者和操作者,学生虽然受到了多重感官的刺激,但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是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尽量让学生参与课件的制作和操作过程,如此会使学生不仅是学习者更是研究者,这样的课堂就会彻底改观,学生的参与意识会空前高涨,学到的知识当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在数学多媒体教学中,《几何画板》软件是当然的首选。《几何画板》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向全国中小学教师推荐的教学辅助软件,是一种适合数学教学的简单工具。教师只要在开始的时候利用几节课教会学生使用《几何画板》的基本功能和数学内涵,上数学课(特别是几何课)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分析,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3)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

我们一定要明确,多媒体应用只是一种手段,我们只是通过这一手段来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的,不能把多媒体的应用作为目的,应避免生硬地把多媒体的手段安插在教学过程中,甚至在某些需及时交流师生思想情感的互动过程中还应考虑避免多媒体的干扰,应该认识到多媒体教学是不能够完全取代教师的作用的。

因此,我们不能把课件制作流于形式,一节课一个课件演示到底、搞黑板搬家式的课堂教学。只考虑教师的方便,什么课都搞成电脑演示,那么将只会适得其反。应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方能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

例如,多媒体教学不能完全割舍教师的板书。板书是教师配合讲授和练习的需要,在黑板上提纲契领地写出来的讲授提纲或者画出来的图表。一般说来,板书既包括备课过程中设计好的相对固定的部分,也包括上课过程中针对具体问题、具体情况临时书写的部分。教师板书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渐进的过程。演示课件的板书内容是备课过程中设计好的相对固定部分,且往往是一行一行的出现的,思维上的跳跃较大。而现场即时性板书则更能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要,并且对学生还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如一些数学符号的书写、图形图像的画法等一些基本技能的示范就不宜使用多媒体代替。

同时,多媒体教学也不应理解为全堂多媒体演示,不应该忽视师生之间的口头交流。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师生互动。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和学生人格形成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应注重知识的反馈环节,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课堂上教师有针对性的提问,一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加以了解,二来也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的交流。在教学方式上,我们主张要采取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教学。经过几代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传统数学教学模式注入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比如课堂上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有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欲望。再比如解决问题的“变式”教学,主张“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等。这些都是传统教学的优点,我们应该继续发扬的。

(4)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以加强对教师素质的培养为基础。

目前,我们的许多教师只是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现代教育外衣下,把原来的黑板粉笔换成了屏幕,把学生封闭在教材或简单的课件内。整个教学过程仍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仍是被动的反应者,知识被灌输的对象。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传统方式相比,没有实质性的进步。因此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关键在于使教师拥有先进的现代教学思想理念,并使之贯穿于教学实践活动中。这也是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重中之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就要求教师有相当的计算机使用技能。而目前实行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侧重于强调在中小学教师中普及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没有考虑教师教学的实际需要。因此对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重点应针对教学的实际需要,让教师学会有效地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掌握并运用教育技术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使教师能熟练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并自觉的应用到平时的教学当中去,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课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实施的物质基础,可以说没有课件就没有计算机辅助教学,所以课件制作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对教师课件制作的培训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使教师能熟练地掌握使用PowerPoint、Excel、Authorware、Flash、方正奥思、几何画板、Z+Z智能教育平台等教学型软件和计算机辅助软件;二是使教师学会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对多媒体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管理、运用,完成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三是使教师根据所任学科特点,探索出一套适用于本学科课件制作的规律来。如初中数学课件的制作,教师首先要根据初中数学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多媒体模式,然后根据多媒体教学模式的要求把教材所包括的概念、定理和例题等内容分成许多步骤,这些步骤可以按照初中数学的逻辑顺序排列,也可以根据学生数学基础和理解能力产生不同的分支,经过这样安排的教学内容及过程构成多媒体课件。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初中数学与多媒体技术的整合,并非强调所有的数学内容都适合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它只可巧用,不能滥用。初中数学的课程改革只有在提升教师综合素质、转变教育观念的前提下,巧借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异性能,才能使二者的有机整合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达到优化数学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

[2]计正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J].网络科技时代,2007.

第9篇:初中数学课件范文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多媒体;误区与对策

初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相比更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许多学生感觉该课程的学习枯燥乏味,兴趣索然。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多媒体技术蓬勃发展并快速渗入各个教学领域。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新颖、信息量大、表现力强等优势,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改善教学方式,拓展教学空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因此,积极正确的采用多媒体教学,优化传统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一、农村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出现两种极端现象。

在农村,一部分年龄稍大的数学教师习惯于传统的一枝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打天下”,认为传统的数学教学来得更直接、更实用、更省时省力,平日课堂教学难以问津多媒体技术,只有在观摩课、评优课时才忙于制作课件甚至直接网上下载课件,多媒体教学成了用技术“作秀”,成了课堂教学的“花瓶”,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能日常化,使用率低导致多媒体运用能力提升缓慢。部分电脑技术薄弱的数学教师干脆认为多媒体教学是高不可攀的,根本不敢尝试。

同时,在农村初中也存在着另外一批数学教师。这些老师片面地认为使用多媒体技术就代表了自己的教学理念比较先进,不使用多媒体则教学观念较为落后。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大量使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几乎每一节课程,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使用多媒体,不管是数学概念的讲解还是课后的练习,一概采取多媒体来进行教学。一旦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停电等突发事故,这些老师就无法进行授课,给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依赖多媒体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使得传统的数学教学手段很难得到发挥,久而久之,一些老师就丧失了开展传统教学的基本功。

(二)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

新课程要求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育现代化”首先应该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用电脑辅助教学更应该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有利于揭示教学内容的实质;有利于课堂交流的高效实现;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技能的训练。但目前在农村初中使用的数学多媒体课件大多只是在改变教师如何“教”,而很少用电脑来帮助学生如何“学”,同时也忽视课件的“交互性”,很多农村数学老师如遇到学生提到的问题和自己设计的不符就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本来问题已经解决,但老师还是要把事先设计好的幻灯片点一遍,多媒体教学无异于走过场,以学生为本只是停留在口头上。

(三)多媒体课件制作质量偏低

多媒体是一门新兴的、不断发展的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对教师的知识面和技术应用水平有较高的要求。由于农村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多媒体技术掌握程度不高,其制作的课件质量较低。(1)课件缺少整体的知识框架,承载的信息重点不突出,知识的前后顺序和层次不清晰。(2)课件内容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知识缺乏衔接。(3)课件内容多年不变,没有随数学教材和外部知识信息的更新而及时完善。(4)课件内容仅是数学教材和辅导书的照搬,数学教材外的知识和信息量较少。

二、优化农村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的建议

(一)多媒体教学要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

在现在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既不能只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也不能片面的只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初中数学是一门抽象、逻辑严谨的学科,初中数学教材往往是以传统教学方式编写。多媒体教学必须考虑初中数学的性质和特点,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起来。比如,教师在讲函数图像描绘时,要在黑板上分析每个步骤的内容,讨论需要添加的个别辅助点,逐步描出各段的图像,最后用幻灯片放出动态图形,便于学生直接理解。总之,教师应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将两种教学手段结合起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二)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教育观念

多媒体教学进入农村初中数学课堂,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以多媒体技术为标志的最新教育技术又将使教学步入一个更高的境界。但要真正促进教学现代化,更关键的因素是人。因此,我们应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过程,是以教材为媒介的师生双方的共同认知的活动,这一认识活动的主体既是教师,也是学生。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在各方面的能力。

(三)教师应加强信息技术学习和研究

在信息化的今天,谁能把握住多媒体技术这一“制高点”,谁就能在新世纪的教育中处于优胜地位。《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作为农村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参加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培训和实践,增强自己的信息素养,熟悉数学教学的相关网络资源和分布情况以帮助学生进行研究型、资源型学习,及时跟踪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开展信息化教育环境中的教育科学研究,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研究信息化环境下数学评价的方式和方法。广大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只有通过自身不懈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运用水平,才能在多媒体教学中后来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