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土建工程论文范文

土建工程论文精选(九篇)

土建工程论文

第1篇:土建工程论文范文

在建筑工程中,岩土工程勘测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查明工程范围内的地貌、原始地形,工程条件、岩石成因、类型及深度和分布情况,并综合评价工程地基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二是对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各种地质,比如泥石流、采空区、活动断裂、岩溶,以及地面沉降、地基的地震效应等进行勘测,同时对污染土、膨胀土、多年冻土及填土等成因、分布范围及类型等进行勘测,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治对策。三是查明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及其分布情况,比如旧基础、防空洞、河道及墓穴等。四是查明勘测范围内地下水的埋藏情况、补给类型及排泄条件,并掌握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和规律,是否对建筑材料具有腐蚀性。同时,查明基坑工程各个土层的渗透性,并对地下水的压力、浮托力和静水压力进行评价,明确各种影响建筑工程的不良地质,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计算地下水浮力设计水位,提供基坑施工降水技术参与、方法等。五是查明基坑工程的周边环境,提供岩土参数,为基坑设计提供准确的参数,并对基坑边坡的稳定性、放坡开挖的可能性进行综合评价,提出选择基坑支护结构类型建议,并对地基变形、地下设施对工程影响做出评估。岩土工程在勘测前,应注重与建筑设计的沟通,收集附近坐标、地形建筑总平面图,建筑物性质、结构、规模及荷载,还有地基变形限度、基础形式和荷载等。与建筑设计进行沟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在岩土工程勘测前,使勘测人员了解建筑设计的意图,以便明确工程勘测范围,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勘测的效率,做到经济合理、准确无误,避免由于不了解设计意图而出现重复勘测的状况。

2建筑工程中岩土工程勘测的应用

2.1在房屋建筑及构筑物中的应用

房屋建筑级构筑物是指大型共用、一般房屋和高层建筑物,同时也包括工业厂房,特征为均是耸入云端的建筑物。在房屋建筑与构筑物中,对岩土工程勘测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可行性论证阶段,综合评价拟建场地的适宜性与稳定性。岩土工程勘测首先要收集与工程相关的资料,确保全面性;其次是对收集起来的资料进行详细的分析,了解并掌握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第三,对于未掌握资料的场地,比如较为复杂的场地,应重新行工程勘测。二是在初步勘测阶段,需综合评价场地内拟建建筑地段的稳定性,在这一阶段,岩土工程勘测应初步确定勘测工作量,并确定地质地基勘探线、探孔深度等,最终进行取样及原位测试。三是详细勘测阶段,应提供建筑物的详细岩土工程资料,以及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所需的岩土参数,并评价地基,需要认真勘测。

2.2在地下洞室中的应用

在地下洞室勘测中,岩土工程勘测的任务是,选择地质条件优越的洞址,并评价地下洞室围岩分类、稳定性,提出施工方案。在可行性论证阶段,收集区域地质资料,并进行现场勘测,掌握地质构造、环境和水文条件,并做出可行性评价;在初步勘测阶段,应对确定方案的地质、环境进行勘测,并评价洞口的稳定性,提供初步设计的一句,所采用的方法包括勘探、调查及测试等。而在详细勘测阶段,应对洞口、洞室等的地质和水文条件进行勘测,划分岩体等级,评价围岩、洞体的稳定性,可采用的勘测方法包括钻探、测试和钻孔物探等。

3结语

第2篇:土建工程论文范文

第一是对混凝土进行拌合,在对材料进行确定之后,必须做好抽样调查来对配合比进行检验,对于传统经验的配比要避免,在对混凝土的配合比确定之后要对其进行拌合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含水率进行调整,然后向搅拌机当中放入材料时应该控制在机具的额定容量之内。第二是混凝土的运输,在对混凝土进行运输的过程中,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运输,垂直运输的过程中通常是采用提升架等,在现场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的过程中通常采用手推车。在楼面上进行运输主要采用的是手推车,运输的过程中必须保持其均匀性,以免使其流动性降低。第三是混凝土的浇筑,在浇筑之前必须要对钢筋以及模板进行检查,以此来保证具有混凝土浇筑条件,同时也能保证混凝土浇筑的方法合理。在浇筑时应该满足混凝土的下落高度不小于三米,要是采取分层浇筑的过程中必须要对钢筋的密集程度特点进行结合,对每一层的高度进行决定。第四是混凝土的振捣,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要对其进行及时的振捣,其作用主要使混凝土充满到模板的每一个角落,进而使其密实度能够获得最大。第五是混凝土的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凝固之后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养护工作,从而使混凝土的硬化能够有所增加。在养护的过程中要保持混凝土处在一个湿润的情况下,通常养护主要是在混凝土的表面进行洒水,同时要在上面盖上草帘,养护的时间通常是在十四天以上。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2.1对质量影响的因素分析

第一混凝土的配合比,关于混凝土的质量其影响之一就是配合比,并且要满足混凝土配合比必须要满足施工技术的要求,以此来保证施工的质量。然而关于一些科学部门所配合出来的混凝土配合比并不是就能够满足施工的要求,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如果混凝土的运输设备以及温度等方面出现变化的时候,那么必须要根据所发生变化的情况来对配合比进行及时的调整。第二是混凝土的和易性,其主要就是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出现流动性以及保水性等性能的综合。要是混凝土的和易性不好那么就可能会导致出现离析的情况,或者出现混凝土的振捣不实等情况。只有在混凝土具有着良好的和易性才能够方便对其进行振实,同时也能够保证混凝土不出现离析的情况。第三是在振捣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对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振实,那么将会对混凝土最后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为混凝土在振捣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振实,导致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等情况。因此施工单位必须要重视混凝土的振捣情况,要对其进行严格的处理,同时在振捣的过程中必须要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以此来保证混凝土能够振实。

2.2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控制

第一是对供应商进行控制,在对商品混凝土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必须要选择资质高的供应商,同时要安排好混凝土的搅拌桩和施工单位的距离进行计算好,要选择一些合理的路线以及车辆,以此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第二是对施工操作进行控制,必须要根据科学合理的安排建筑施工的速度,同时也要保证施工的操作要严格的根据有关程序进行操作,严谨出现盲目的赶工。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不可以踩踏钢筋,同时也要不对预埋的线管进行移动,以此来保证混凝土的操作质量。

3总结

第3篇:土建工程论文范文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工程教育,在工程师培养方面大致分为两大模式:一是在校期间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科基础能力,毕业后由企业完成工程师职业方面的教育。二是在校期间对学生进行工程师的基本技能训练,毕业时获得具有职业资格的工程师学位。以上两种模式,都需要企业的参与和支持,企业与学校结合,接受大学生实习,参与工程师人才的培养。民族院校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要体现为民族地区和区域经济服务的特征。本文主要以笔者所在学校大连民族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教育理念、实验实践基地建设、专业培养方案、“应用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的实践等工作为例,探索民族院校基于“应用创新”理念的土木工程专业建设规律。

二、“应用创新”理念下的土木工程专业建设

近年来,大连民族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结合国家“卓越计划”,立足于“应用创新”理念,以辽宁省专业评估为契机,发挥已有专业的优势,大力开展土木工程专业建设。在2009培养方案和2013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理论适度,重在应用”的教学指导方针,在培养方案中体现应用和创新的教学理念。学校土木工程专业2000年开始招生,经过14年的办学历程,发展迅速。2010年被评为“部级特色专业”;2011年被评为“大连市三育人先进集体”;2012年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013年参加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估,位列全省第三。为实现“应用创新”理念下的土木工程专业建设,学校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创新教育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案的修订等工作。在此基础上,立足沿海,服务民族,努力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土木工程专业。

(一)加强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建设

1.强化校内实验设施建设,发挥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2011年学校土木建筑工程综合实验中心被评为“辽宁省示范性实验中心”。2013年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借搬迁新校区之际,在新教学实验楼的建设中,对实验条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善,增大了实验室的使用空间,购置了大量用于本科教学的实验设备,以满足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创新”理念的教学要求,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此外,积极鼓励教师结合生产实际开展科学研究,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形成科研促教学的良好局面。在实验教学中,为培养和训练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增加了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内容。并结合各种学科大赛,鼓励并组织学生参与准备性试验。近年来,该专业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学科竞赛均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以专业导师工作室制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导师工作室的课题研究,增加科研实验比例,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能力。

2.校企合作,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参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建立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的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协议建立校企联合办学的组织机构,制定相关管理条例、培养方案和培养标准等。近年来,该专业与大连市8家设计单位和施工企业及大型监理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办学的实践基地,除顶岗实习外,企业还接收30余名学生参加“3+1”试点班的企业学习。此外,学校还聘请了有经验的工程师作为校外指导教师,结合工程实际项目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和生产实习进行指导。多年的实践教学证明,学生在企业实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和团队合作精神,强化了创新创业意识。

(二)加强创新教育建设

学校土木工程专业重视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年来,为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以及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建立了“创新工作室制”的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以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为目的,建立了“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创新工作室”;以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混凝土配合比大赛为目的,建立了“混凝土材料性能创新工作室”;以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测绘大赛为目的,建立了“土木工程测绘技术创新工作室”等。近期,又开设了“力学应用创新工作室”、“土工实验创新工作室”等。各创新工作室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并配有相应的设备,由专业指导教师进行指导。通过创新工作室的训练,学生获得了工程实践和应用创新能力的锻炼。近年,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还多次主办市级大学生学科竞赛,并组织学生参与全国混凝土配合比大赛,省、市级结构大赛和测绘大赛、力学大赛,各种级别的“挑战杯”大赛等,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开展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创新积极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改革培养方案

大连民族学院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直属院校,学生来自全国56个民族。木工工程专业2000年开始招生,为满足民族地区及周边地区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要,土木工程专业下设两个专业方向:建筑工程方向和交通土建方向。学校60%以上的学生来自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在语言和接受知识的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教学中主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分层教学,即对将来继续从事土木工程科学研究准备考研的学生,着力加强其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对毕业后直接就业的学生,则加强其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方案还设置了基本能够满足各类学生自主选择需要的选修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应用创新”的办学理念,坚持“理论适度,重在应用”的原则,在课程设置上增加能够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课程。2009培养方案对原来的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革,将培养方案分为三大平台,即通识教育平台、专业类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尤其在专业教育平台的设置中,开设了一些新的能够培养学生应用和创新能力的课程,如土木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土木工程技术工作室课程、道路测试技术工作室课程等,并设置相应学分,使应用创新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近年来,在培养方案中增加了“3+1”的培养计划,使校企联合办学的培养模式更加规范化。在编写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结合企业的工程实际,调整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改革“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和课程结构,增加课程设计、实验、实习等实践课的内容和学时数。如在毕业设计之前,增加毕业实习的环节;在混凝土课程设计中,增加混凝土双向板的设计内容,以满足工程实际需要;在高层建筑结构课程中,增设了高层建筑结构课程设计;在交通土建方向的限选课中,增设地下结构课程设计;在专业选修课中,增设3D扫描技术在民族建筑保护中的应用和结构无损检测等实践课。总之,力求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并具有时代专业特色。

三、结语

第4篇:土建工程论文范文

我国土木工程也同样存在信息化建设问题。随着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以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西部大开发和国家能源交通原材料基础设施项目,以北京奥运工程为代表的各大中城市的基础设施项目,还有量大面广的城乡住宅建设项目正处在建设高潮之中,再加上我国已加入WT0,进入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实施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大战略,土木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这重要的发展机遇中肩负重任,必须把握住大课题,即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实现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和素质提升。

土木工程的信息化是用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等信息汇集处理高新技术对传统土木工程技术手段及施工方式进行改造与提升,促进土木工程技术及施工手段不断完善,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将引起土木工程企业管理方式的深刻革命,必然推动企业团队的重组及施工流程的优化,促使企业管理理念和手段的革新;土木工程的信息化是土木工程市场发展的高级阶段,必定融入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业和信息产业,从而实现土木工程的高效益、高效率。

土木工程的信息化建设须致力建设三大系统。

一、建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的技术和控制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是计算机、通信、控制及信息处理等技术的集成。应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设备,现代建筑师可以充分直观地展示新时代的设计理念和建筑美学,可以尽情地表达大胆的创意和神奇的构思,超越时间和空间,塑造并优化创作成果,使其创作成果达到传统创作方式无法比拟的新境界。例如以模型为对象的三维协同设计模型,采用了模块化的模型设计技术,使得设计方法从平面设计走向模型设计,由于模型设计采用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从而实现了共享的集成化工作模式,设计人员(多专业)在同一个模型上工作,减少了不必要的条件传递和确认,信息资源得到了充分共享。这些信息资源将贯穿于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设计、采购和施工),图形由计算机系统自动产生,使得设计人员可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优化设计方案上,设计过程更为直观形象。而以可视化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设计环境,在三维模型设计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可视化技术以及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技术,以专家库、知识库为支撑,研究新的设计管理和设计模式,构造一个更易于操作、具备智能化的设计环境。目前许多工业项目的模型设计过程已初步应用了可视化技术,比如,实体建模,使设计过程更为直观有效,并易于修改;可视化的设计校审,使校审更为形象,并可与设计深度交叉;可视化的进度审核,将设计的三维模型与项目进度资源数据库相连,从项目进度资源数据库抽取信息来可视化地展现和分析项目管理的各种状态。

在施工中推广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可有效地完成用传统控制方式难以实现的高难度施工项目。例如高层建筑的垂直度的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预拌混凝土的上料自动控制;采用同步提升技术进行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吊装和安装控制、整体模具的爬升和大型脚手架的提升控制;大型桥梁悬索受力的控制;幕墙的生产和加工控制;高温高压的焊接质量控制;建筑物的爆破、整体搬迁、以及沉降观测和数据采集,大型工业设施的三维空间管线布局的计算机模拟等等。信息化技术将全面革新设计技术和施工技术,其应用领域将越来越广,应用程度将越来越深,建筑工业化水平将越来越高。

二、建立土木工程标准、行业管理、工程管理、企业管理的信息系统

信息技术是一项各行业普遍适用的高新技术,必须与行业技术有机结合方能发挥作用。为使信息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规范、有序、健康、高效地向前推进,须准确高效地制定土木工程技术应用标准和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及时修编标准,便于检索查询和管理有关标准,随时随地选用标准和对标准的执行进行检查验收,从而有效地推进标准化管理。

土木工程行业涉及的门类很多,例如土木工程、房屋工程、设备管线安装业、装饰装修业,以及相关的房地产业、勘察设计业、设备半成品、钢结构加工业等,包含的企业众多,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行业信息集合,其信息量非常大。没有一个规范有效的行业管理体系和高效的运作机制,将难以保证这个行业的各项工作健康、有序、高效地发展。传统的管理方式及信息处理手段难以实现这一目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高效的行业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管理方面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方便有效地对行业的有关情况

进行统计分析,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产业技术政策、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提供了全新的条件与可能。目前,信息技术的应用已使得全球产业信息的获得非常便利,可非常方便地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同时研讨,掌握人类最新管理成果,使得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关联的土木工程业的管理提供了前瞻性、战略性和更为科学的依据,使建筑行业管理上一个新的水平。

信息技术给实体的数字化、时间的缩短、空间的缩小,对实体本质的把握更为科学,工程项目的单件性、时代性、环境性、多要素性决定了项目信息的大规模性、变动性、多门类性,信息技术使工程成为数字工程。而数字工程的建立,使工程管理进入新阶段,包括项目融资拓宽渠道、项目策划优选优化、项目设计电脑化,项目施工管理中运筹学在工期控制上的应用,多因素分析在质量控制上的应用,动态进行投资分析等。信息化使工程管理档案化、数字化、动态化,为工程的策划和融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修等全过程的管理提供便利的条件、全新方法和手段。

信息技术实现更宽范围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准确的会计管理、成本管理、融资管理、投资管理,更优化的决策管理、计划管理,更高效的项目施工管理。信息技术也使建筑师、结构工程师、监理工程师以及项目经理的信息更为丰富,为新产生的团队合作关系甚至跨国的伙伴关系提供了前提。高技术的办公环境,促进新技术的采用和人力管理理念的创新,对更有效地提高生产率提供了可能,也促进了企业文化的升级。关于工程项目管理,正如山西太原化学工业设计院于万里同志的文章《从国外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看国外工程项目管理》所言:工程项目的管理是一个多目标、既分别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多工序、多复杂又庞大的系统工程。一个大型复杂的工程项目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利用能够控制的资源(人力、机具、材料、资金、工期)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一个既定目标(进度、质量、费用)进行科学的计划和以更多的定量数据做深入动态分析,对于工程实施有效地调整控制,以尽可能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工程项目的管理必须依靠整套先进的管理理念,这种管理在国外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些软件的基本功能主要有:

1.项目计划的编制。

在工程项目的招投标阶段以及中标授标之后的合同条件都要求承包商编制切实可行的“细化的施工进度计划”,对工程进行详细的剖析。软件对一个工程项目的所有任务做出精确的时间安排,同时还对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原材料、劳动力、设计和投资进行分析和比较,在千头万绪的任务中找出关键要紧的任务(关键线路)以及对任务做出合理的工期、人力与物力、机具等资源的安排。

2.项目跟踪过程。

软件对于工程进度能够进行动态管理和控制,它要求项目各级管理人员根据所制定的计划和目标,要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对影响项目进展的内外部因素随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及时、连续、系统的纪录和报告并输入计算机,也就是真实、实时地反映工程进度,分析工程进度数据,及时反映工程项目的变化。

3.项目的分析、控制与优化。

由于管理软件实现了广义的网络技术,项目管理者根据跟踪提供的信息,对比原计划(或既定目标),找出偏差,分析原因,研究纠偏对策,实施纠偏措施。软件不但考虑时间问题还根据资源和费用进行分析求得一个时间短、资源耗费少、费用低的计划方案,并通过软件进行网络计划的优化,也就是利用时差不断改善网络计划的最初方案使之获得最佳工期、最低费用和对资源的最有效利用。软件有对工程数据与作业活动的强大过滤功能,将现行计划执行情况与目标计划进行数据库比较,然后再将滞后于目标计划的所有工作活动过滤出来,进行单独的追赶或特别跟踪。对于发现工期滞后的工作项目及时地采取补救措施,制定相应的追赶计划。对于现行超前于目标计划的工作可有意识地放慢部分超前工程项目的施工速度来降低工程成本或使总体计划更趋于合理。

三、建立土木工程基于互联网的方案优选、施工招投标、材料设备采购、人才招聘的企业商务贸易信息系统

互联网正在逐步深入土木工程,既在提供信息服务方面发挥越来越大、越来越广泛的作用,同时又为设计方案、施工组织方案、技术措施方案、种种合作方案有效进行比较,高效进行优化,将大大提高企业的决策能力和水平。

通过电子邮件、互联网传递,使建筑项目和承建商、材料供应商的信息沟通有效克服招投标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状态,同时增强透明度,推进公开化,网上招投标相当规模业务的开展将会更加规范市场行为,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使招投标的竞争在更广范围更高的层次上进行。

电子商务对建筑材料、机械设备、机具的采购显得更为宽范围、广领域,甚至会进入货物及其流通的细微部分,使需求方对货物的质量、价格、生产方式、供货方式、市场信誉有更深入的了解和透彻的把握。网上交易为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果、监督交易全过程提供了可能,同时还为买卖双方的合作经营伙伴关系起主导作用。对不正当竞争行为、诚信失缺行为进行有力遏制,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人才上网,网上各专业专家组在网上会诊技术难关和质量难题,对土木工程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巨大的力量。也可以说,现代建筑企业更加依赖网上技术研发,依赖网上人才库,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企业做大做强。

利用项目管理信息平台、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系统三种体系,为项目提供了一种先进的现代化信息传递和交换手段,使项目信息共享更及时、更灵活、更广泛,并具备了实施异地交互讨论的环境,参与项目的人员在世界范围内的任何地方都可以方便的查看项目管理信息,总部管理人员也可以同时访问其他地方项目管理信息,随时了解项目总体情况,通过这个数据库把公司本部、公司分部、施工现场、分包商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异地协同工作的环境,并可实施异地指挥和控制。

第5篇:土建工程论文范文

1.1土建工程施工场地的管理

土建建筑施工的第一步即保持施工场地的平整,认真做好场地障碍物的清理工作。确保土地平整的主要内容是完善施工现场的排水系统,确保雨季不积水,设置排水沟和沉淀池,严格控制污水的流向,防止污水进入市政河网,加强现场粉尘的处理,对粉尘源进行遮盖处理。

1.2土建工程现场场内道路的管理

在土建建筑施工中,材料及设备的运输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合理的场内道路规划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施工效率,缩减施工周期,更是确保施工安全的重要措施。在道路设计之初应将消防建设考虑进去,并增加循环干道,确保干道的运营能力。此外,在施工道路的应用方面要尽量做到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的结合。

1.3土建工程施工现场材料的管理

建筑材料的管理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是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重点。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时,对于实际需要的设备及材料应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和相关计算来合理安置。堆放时,应根据材料的数量、体积、使用时限及运输方式等要求来合理安排材料进场的顺序,认真检查材料设备是否按照要求安置,以便于最大程度地提升施工现场场地的利用率,实现施工秩序的控制。

1.4土建工程现场卫生防疫的管理

现场卫生防疫管理也是土建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建筑施工现场人流量大,是事故频繁发生的地方。因此施工现场应适当地设置卫生室,配备各种常见的救护药材及设备,例如止血药、绷带、担架,甚至于一些急救设施。对于一些规模相对小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也可设置简易的卫生室。此外,为了确保受伤人员及时得到专业救治,应适当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并定期对施工现场的食堂和宿舍进行检查,以防止各种流行性疾病的传播。

1.5土建工程临时设备的管理

土建工程施工中会涉及到许多临时设备,常见的有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临时搭建、租赁的简易房屋设备等。针对这些临时设备的管理,主要从确保用料质量,设备布设地址等方面来控制管理。

2有效提升土建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水平的优化策略

2.1重视工程进场前的教育工作

安全生产的思想教育就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作业的保证,是明确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点。正是由于管理人员忽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才会致使施工现场事故频繁发生。只有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向他们灌输劳动保护意识,才能有效降低施工过程的盲目性。进场前安全教育应从三个方面考虑:第一,充分明确安全施工相关的安全生产法规及要求。第二,提前梳理排查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为施工人员明确施工中应关注的重点。第三,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明确施工过程的重点及难点。

2.2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的进度管理

土建工程施工工期较长,在进度管理中应严格执行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并将其落到实处。同时,应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对安全、质量、成本等各项工作严格进行预控。此外,进度管理过程中应提高对开头和结尾两个部分的重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到位,在准备阶段,一旦项目中标,项目人员应立即进场,加快布置现场的水电线路、材料设备及测量定位等工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将开工前的准备时间缩到最短。在竣工收尾阶段的管理同样不容忽视,此时应加大管理协调力度,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防止各环节出现混乱。

2.3有效提升工程施工组织的协调管理

组织协调工作也是施工现场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此项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经理的人际关系协调。其内容包括项目经理的内外部协调工作。外部协调主要有:施工过程中总承包单位与业主之间的协调,与分包单位的协调,与监理单位的协调,与政府部门的协调等。内部协调主要有:各个部门间的协调,各工种之间交叉作业的配合协调。内部协调通常采用的是行政手段,利用企业规章制度进行制约,充分发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2.4重视施工技术管理

土建工程的施工所需的整体技术含量并不是很高,但是由于它自身单一又复杂的特点,施工过程中的工序繁多,且专业性要求很高,尤其是装饰工程。其施工工艺复杂,材料种类比较多,施工工种组多。此外,在施工中机电设备、水电安装等工作都会穿插其中。因此,施工管理人员就必须要做好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首先,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施工图纸,根据施工合同的要求,最大程度上优化各项工序,合理分配资源,并将气候等因素也考虑进去,合理有效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从大到小,事无巨细。

2.5制定工程建设项目总进度目标和总计划

工程总进度计划的编制,贯穿工程建设始末,涉及范围甚广。如建设企业之初的工程投资、设备材料供应、施工现场布置、主机械施工、工组交叉作业、各施工安装单位的配合及建设投产时间要求。在进行工程进度计划制定时应保证项目切实可行,并要请安装人员一并参与。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改进网络进度计划,从全局把控,对各种综合因素要全面科学的考虑,合理安排,统筹兼顾,如此才能制度出一个很好的进度规划。

3结束语

第6篇:土建工程论文范文

1.1土建工程预算定额的问题

在进行土工程预算时,预算人员往往在预算定额方面出现各种问题。许多企业在确定土建工程预算定额时,往往忽视实际情况,忽视建筑工程类型、具备的施工条件以及地域方面对预算定额的影响,以至于将同样的预算定额标准运用到不同的施工条件、地域以及施工水平中去,造成预算定额不准确不合理进而导致预算偏差的出现。同时,在企业进行土建工程预算过程中,预算人员存在疏忽大意的现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定额方法方面的问题。预算人员由于疏忽大意,往往对于不同的工程预算采取同一个预算定额标准,而且在计算工程费用时,不能很好地区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经常把材料的价格遗漏,在预算时不能全部考虑到,造成应算到间接费用的资金算到了直接费用中,导致造价不准确。此外一些预算人员在预算定额的算法上存在问题,导致定额出现偏差,一些企业预算定额体系不健全也会导致预算定额出现问题。

1.2土建工程预算人员的问题

在进行土建工程预算时,需要配备专人进行预算,才能保证预算质量。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一些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土建工程预算的重视程度不够,在选择预算人员时往往具有随意性,只是随便从各个部门挑选出一些职工成立一个临时的预算小组,这些人既不熟悉预算业务,又缺乏专业的相关培训,整体来看素质无法满足工程要求。因此,可想而知这样的预算小组编制的预算难以确保其精确性、科学性,根本达不到企业要求的最佳预算目标,以至于企业的生产效率低下。此外,由于预算人员业务素质不足、认识程度不高,很难掌握有关预算的技巧,不能适时获取有效的市场信息,不能根据市场信息的动态变化做出正确的预算分析,导致预算偏差出现,影响施工进度和土建工程的质量。

1.3土建工程预算管理体制的问题

在土建工程预算时,对预算的管理十分重要,企业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然而现实情况中,一些企业忽视土建工程预算管理,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上不够健全,表现为预算人员自身的不足造成预算数据分析不精确,数据处理过程中不能全面考虑各种市场信息,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预算,造成预算工作难以顺利进行。除此之外,一些企业在进行土建工程预算管理时,往往只是对单个的项目进行管理,不能从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管理,管理的方式方法还不够成熟。而且许多企业缺少预算管理体系,体制的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土建工程预算的科学性、权威性。

二、土建工程预算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2.1加强动态管理,适时调整预算定额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市场对价格的调节力度也越来越大,使得土建工程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和设备的价格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因此,企业预算人员在编制工程预算时,必须掌握市场发展的趋势,针对市场的变化进行动态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适时调整预算定额,以便适应市场不断变化发展的需求。试想,如果企业采取的是一成不变的预算定额,那么企业自身就很难适应市场的变化,以至于企业的经济效益日益低下,企业发展难以正常维持。这就要求企业相关人员在市场大环境下,不断搜集和掌握市场信息,将动态管理机制引入到预算管理中去,同时还要结合地域的特点、企业的施工水平和施工条件以及各种实际情况对预算定额进行调整,使之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2.2提高预算人员素质,加强对预算管理人员的培训

土建工程预算时,必须配备专业人员组成预算小组,才能保证预算的质量。因此,必须不断提高预算人员的综合素质,对预算人员进行相关资质审查,倘若企业自身没有相应资质的预算人员,就必须委托有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预算小组,来控制工程造价。除此之外,必须加强对预算管理人员的培训。企业要加以重视,由相关负责人对预算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培训时既要使他们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又要使其在思想上重视起来,还要注意知识技能实际操作相结合。还要注意在培训完后要定期进行考核,考核合格之后才能担任预算任务。

2.3完善预算管理体制,加强预算管理制度建设

第7篇:土建工程论文范文

本文以某房地产项目为例,共有17层,地下2层,地上15层,建筑楼层面积为65000m2,将现浇框剪结构给应用了过来,建筑楼层的外墙、底板以及外露顶板都将防水二级混凝土给应用了过来,其中楼层底板厚度为1400mm,因此,就属于典型的大体积混凝土。

一是合理选择水泥:水泥的选择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水泥品牌和类型的不同,有着不同的内部组织,那么配置混凝土的性能也会出现较大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如果有开裂问题出现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初期,主要原因就是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升高和收缩。通过合理选择大体积混凝土的水泥材料,严格控制配合比,并且将外加剂适当添加过来,促使水泥和水的用量得到减少,水化热现象引起的收缩变形就可以得到有效减少;普通硅酸盐水泥虽然有着较高的早期强度,但是有着较大的水化热反应;相较于普通水泥,矿渣水泥有着更低的热度,但是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干缩和渗水现象,并且会有硬度收缩问题发生于后期。火山泥在后期有着较大的收缩程度,并且需要花费较多的成本。综合考虑,我们将粉煤灰水泥应用过来,同时,将膨胀剂添加进来,这样水灰比和水灰量就得到了降低,对水化热现象进行了有效的控制,避免裂缝出现。

二是混凝土的浇筑和捣注: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对整体浇筑和分段浇筑方式进行选择。在浇筑的过程中,需要将分区定点、循序渐进以及一个坡度的原则给贯彻下来,结合混凝土泵的坡度,将两道振捣点分别设置于上层和下层。在混凝土的卸点设置第一道,促使上部振实问题得到解决;在混凝土的坡脚设置第二道,这样下部混凝土密实度就可以得到保证。在浇筑的过程中,需要对一个部位进行选择,标高符合设计要求之后,然后将连续浇筑模式应用到坡面。完成了混凝土的分段浇筑工序之后,可以将二次振捣或者表面挤压工序应用到混凝土的初凝阶段,将表面积水给排除掉,并且利用木拍来反复挤压,避免有表面裂缝问题出现,促使大体积混凝土的防水性能得到全面提高。通常情况下,选择在夜间来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这样新旧混凝土之间的温度差距就可以得到有效减少。

三是对钢筋的位置适当调整:通过对钢筋的配置方案进行适当调整,可以对大体积混凝土中温度的传递分布筋进行增加,以便及时传递内部的热量,避免增高内部热量。一般情况下来讲,在钢筋配置设计过程中,通常将配筋率不改变以及上下皮配筋差异的方案给应用过来,也就是将不同的钢筋分别应用到没有柱板带的地方和有柱板带的地方;因为大体积混凝土的厚度在1m左右,为了更快的散热,可以将25钢筋设置于底皮钢筋和顶皮钢筋之间,在温度分布筋方面,保证每平方米一根,在上下连接中,利用的是搭接焊的方式。通过这样的分布,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减小钢筋的直径以及钢筋之间的间距,这样混凝土的收缩程度就得到了减少,采用上下搭接的方式,还可以迅速散发中间的热量,避免出现裂缝问题。

四是减少约束力:首先是对内部约束力进行减少,因为温度应力是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约束的主要来源,那么为了减少内部约束,就需要对温度应力进行降低。在上文中,已经提到了一些措施来减少温度应力。此外,还可以将一些保温方法给应用过来,如暖棚法、覆盖法、蓄水法等等。这些保温方法都经过了大量的实践,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促使其与外部温度之间的差异得到减少。其次是对外部约束力进行减少,为了减少外部约束力,主要是对地基对混凝土结构约束力进行减少。通过研究发现,如今通常是对滑动层进行设置,以便促使地基对混凝土约束力进行减少。具体来讲,滑动层指的是将沥青油毡层或者砂垫层设置于大体积混凝土和地基之间。通过设置滑动层,可以促使地基对大体积混凝土的约束得到有效减少,混凝土地块的自由变形不受影响,这样可以避免出现裂缝问题。

五是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养护工序也非常重要。通过养护,可以促使混凝土的温度与湿度符合相关要求,对混凝土的内外温差进行有效控制,以便正常发展混凝土强度,避免有裂缝问题产生。在养护大体积混凝土的过程中,在保湿保温的基础上,还需要保证降温速度维持在一个较为缓慢的水平。另外,在夏季施工的过程中,通常将蓄水保护或者流水保护的方式给应用过来,冬季施工过程中,则需要利用麻袋进行覆盖,并且将碘钨灯应用到侧面进行养护。蓄水法指的是将双层麻袋覆盖于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并且浇水湿润。在不同情况下,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如果采用的是硅酸盐水泥或者矿渣硅酸盐水泥,那么就需要保持在一周以上;如果混凝土具备了抗渗要求,或者将缓凝型外加剂掺加了过来,那么就需要保证在两周以上。

2结语

第8篇:土建工程论文范文

钢构件在施工现场首先要注意就是有足够的支撑面的木枕垫底。而关于钢构件的运输工作也需要重视。关于钢结构的施工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完成构件的吊装前要确保构件表面干燥清洁,同时具体的型号、位置没有错误。

2.土木工程建筑创新施工技术

2.1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城市当中各种大型以及超高层建筑的涌现,其中深基础施工是保证大型和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深基坑工程主要包括了岩土工程勘察与工程调查、支护结构设计、基坑开挖与支护施工、地层位移预测与周边工程保护、施工先创量测与监控5个方面。目前,针对不同的施工要求深基坑支护方法也越来越多,包括混凝土灌注桩、人工挖孔桩、预制桩、深层搅拌桩、钢板桩等。所以在具体的土木工程当中,科学设计预计处理深基坑支护结构,并且采用安全合理的支护技术措施保证深基坑施工十分重要。土木工程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作用就是在基坑挖土期间能够达到挡土、挡水的作用,保证基坑开挖与基础施工顺利进行,同时不会对周边建筑物、道路等产生影响。部分支护结构可以重复利用,而部分支护结构会埋在地下,因此支护结构既要保证施工安全,又需要经济合理。几种常用的深基坑支护技术:钢板桩支护、深层搅拌水泥桩支护、地下连续墙、土钉墙、土层锚杆支护、锚喷网支护等。在具体的应用当中,钢板桩由于施工工艺较为简单应用较广。

2.2新型预应力技术

关于新型预应力技术,需要着重描述的应该是体外预应力[3]。与体内预应力结构相比,体外预应力的施工要求更低。考虑到体外预应力的特殊性,即体外材料不能够与预应力结构发生共振,一定要保持其单独振动。这是因为当体外预应力发生共振时,很容易导致预应力筋的弯折疲劳。在预应力技术当中,设置预应力结构十分重要,并且要根据不同的工程特点设计出不同的施工工艺流程。在具体的结构设计当中,要充分了解土木工程的特点以及荷载性能,制定出一个合理的预应力施工方案。

2.3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

灌注桩施工比较简单,可以采用机械钻孔或者是人工挖孔的方式,不需要使用大型机械,并且不会产生较大的噪音、振动以及挤压周围土体带来的危害,其经济成本也低于地下连续墙低。一般情况下,当基坑深度达到8-14m时,可以采用排桩。柱列式灌注桩的工作比较可靠,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帽梁整理拉结作用,特别是在基坑边角处,帽梁应高连续交圈。当要求灌注桩需要起到抗水防渗作用时,应该保证桩间与桩背的深层防水搅拌桩或者是旋喷桩的作用。如果施工周边环境保护要求较为严格时,为了有效降低排桩的变形,应该在软土地区对基坑底部沿灌注桩周边或者是部分区域用水泥搅拌桩等进行加固,有效保证被动区的抗力。随着钻孔灌注桩逐渐在土木工程中的使用广泛,在加强技术的同时应该对使用到的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等作出更加细致明确的规范,保证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更加完善。

3.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未来发展

3.1产业化

将土木工程变成产业化,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之一[5]。借助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其中大大减少了人工作业与人工强度,实现更加高质量的流水线作用。这种产业化模式需要相应技术的支持,将建筑施工变成一体化作业,形成一种标准化的施工技术代替原有的人工施工。借助产业化,使用更加先进的施工设备与技术,在提高建筑施工效率与质量的基础上降低人工施工危险指数,更有利于实现科学管理。

3.2生态化

低碳理念与低碳经济的不断渗透,土木工程施工本身就与环境存在一定的矛盾性,解决这种矛盾实现土木工程施工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这就成为了建筑施工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充分站在环境保护的角度,在最大限度之内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就需要从方方面面做起。首先是从建筑材料,加大研发力度向节约型、环保型建筑材料方向发展,同时从施工机械设备方面进行优化,提供施工效率尽量减少能源的消耗。同时从废物利用的角度考虑尽量少产生工业废料,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工业废料的再利用,有效节约资源。同时建筑技术方面肯定也会再次得到一定的创新,更好的作用于具体的土木工程建设当中。

4.结语

第9篇:土建工程论文范文

1.1软土地基建筑设计问题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为了防止软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发生移位或者沉降,我们可以在建筑设计方面采取一些措施。具体来说,第一,对于那些砖混结构的建筑,在对它们进行设计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对建筑的外形、基础结构、荷载以及地基状况等相关问题的分析,科学合理地设置纵横墙,尽量使建筑物的内外墙保持贯通,建筑物的平面尽量简单。第二,对于那些荷载差异性比较大,建筑体型又复杂的建筑,在设计的时候尽量采用框架结构,同时也要强化建筑物的整体刚度,以满足软土地基不均匀下沉状况。第三,对于那些多层建筑,为了减少软土地基对建筑物的影响,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可以采取设置地下室、采用轻型结构以及调整荷载分布等措施。第四,对于那些仓库或者厂房,在建筑设计的时候可以通过运用静定结构或者提高建筑刚度来避免软土地基对建筑物的危害。

1.2软土地基处理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针对不同的软土地基,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从而为建筑工程提供一个较好的地基环境。具体来讲,第一,对于一些古河道、暗沟和暗塘,我们可以采取短桩、基础加深或者换土垫层的方式进行处理。第二,对于那些地基表层不均匀的地基,我们可以把地基表面的一些软土层挖出,换土进行夯实。而对于那些厚层的软土地基,我们可以使用堆载预压的方式进行处理。第三,如果建筑物对地基沉降的要求比较严格,我们可以运用桩基的方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这样就大大减少了软土地基的沉降幅度。

1.3软土地基施工技术问题

(1)挖土和围护工作

第一,挖土工作。在对软土地基进行挖土工作的时候,要需要注意两点。首先,在挖土时,一方面要避免扰动软土地基中的持力土层,并依照相关规定做好基槽、基坑中的放坡和边坡支护工作,防止挖土过程中出现塌土状况。其次,在挖土之后,还要由施工、勘察、设计、监理单位等对于基槽、基坑进行检查,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进行解决。第二,围护工作。对于一些比较深的基坑,按照相关要求,我们还需要使用预制桩、板桩以及钻孔灌注桩等对其进行围护,从而抵制软土层受到挤压时所产生的一些推力。

(2)增设垫层工作

目前,很多建筑工程中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都是使用换土垫层的方法。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换土垫层又包括碎石垫层、灰上垫层、煤渣垫层以及砂石垫层等多种类型。虽然换土垫层的材料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在软土地基的施工中所发挥的作用都是类似的,即使用垫层不仅可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少软土地基对建筑工程的破坏,而且在减少软土地基的沉降量和加快软土层中的排水固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增设垫层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3)加强施工管理

第一,施工进度方面。在软土地基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其特殊性,我们需要对施工进度进行严格控制。比如,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来实施,混凝土的浇筑构件要均匀掌握,每天施工的高度最好不宜超过1.5m等。第二,施工设备和人员管理方面。施工现场的一切机械设备,必须经常检查、维护和保养。如果夜间施工,现场要有足够的照明,以保证施工人员安全和施工质量。由于软土地基施工的要求比较高,施工人员必须按照相关规定持证上岗,禁止无证人员操作。第三,施工监测方面。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做好现场监测工作。比如,每天必须在工地巡视检查质量、安全,如发现问题及时向班组工人提出整改,并复查整改情况。坚持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安全检查制度,建立登记、整改制度,在查出的隐患没有排除前必须有可靠的防护措施,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应立即下令停止作业,以人身安全为第一要务,待整改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方能恢复施工。第四,基坑监测方面。受基坑挖土等施工的影响,基坑周围的地层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基坑周围密布有建筑物、各种地下管线以及公共道路等市政设施,尤其是工程处在软弱复杂的地层时,因基坑挖土和地下结构施工而引起的地层变形,会对周围环境(建筑物、地下管线等)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进行基坑支护结构监测的同时,还必须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监测,做到信息化施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