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范文

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精选(九篇)

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

第1篇: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范文

一、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形成学习该学科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魅力,体会学习历史的快乐。第一,针对初中学生特点,教师要在让学生感受个人魅力的同时,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学科学习上去,同时还应将幽默带入课堂,适时调整教学气氛和教学节奏,让枯燥的历史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第二,经常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初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阶段,世界对于他们来说充满新奇,他们渴望更充分地认识世界。他们对于世界的探索依赖于感官,因此可利用多媒体在声形方面的优势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感知鲜活生动的历史,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也是在以新课标为指导下有效进行历史教学的必然选择。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课本出现了诸多变化。比如知识的系统性不再显性的展现出来,而是隐性的融于知识体系中;又如增加了活动课。这些变化体现出新课改对师生的科学定位,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注重给予他们自主思考和发挥的空间。首先,这些变化使教师具备了充分的发挥空间,使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来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知识层次,教师的主导性得以体现。但同时也对教师把握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这就需要进行充分的师生合作,以共同完成教学目的,共同从课堂中汲取学科营养。其次,这些变化的出现要求教师认真上好每一堂活动课。上好活动课可以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方向,培养学生思考和实际操作的能力,能够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走进历史,自己去领会历史的魅力。

三、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

1.突出重点,挖掘课本内涵。

由于初中学生对于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他们学习历史也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部分学生学习抓不住重点,一味求全,头绪杂乱,导致无法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部分基础较好、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又认为历史很简单,盲目自大。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初中课本的特点。突出重难点,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注重挖掘课本内涵,避免照本宣科,既帮助学生尽快领会重难点知识,又能拓宽学生视野。如在讲授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十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时,教师在介绍南方商业的繁荣这一部分时要与学生一起细致分析其繁荣的条件、繁荣的表现,再和学生一起讨论宋代商业和唐朝商业的异同,从经济、自然和政治等方面全面系统地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从而让学生对这一部分的重点和难点有较为深刻的把握。

2.树立联系的观点。

首先,应该建立学科体系内良好的联系性。如在讲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十七课《君主集权的强化》时,当讲到文字狱这一部分时可引导学生回忆其他朝代统治者对于控制知识分子思想所采取的重要措施,引导学生分析其影响,为后面学习明清文化打下基础;又如在讲授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十九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当讲到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这一部分时可以让同学们回顾汉唐两朝对新疆采取的管理措施。

其次,还应注重学科间相关知识的衔接。如在讲授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十四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时,应突出史学与文学的联系,引导学生欣赏宋词元曲的突出成就;又如在讲述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十六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时,应充分地利用地理常识,使学生对于这一时期中国的国力有个更为理性的认识。

四、重视考前复习

有方法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考前复习不仅有利于应考,更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在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留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进行_知识的巩固、梳理和总结并对其进行及时指导,帮助他们制订周密的复习计划,让他们逐渐学会学习,学会根据知识内容来合理安排时间。

五、适当鼓励

第2篇: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范文

高一年级上学期快结束了,截至期末考前,我们高一历史备课组组织了三次考试:两次单元考和一次期中考。这三次考试前后学生提问的频率波动很大,尤其是期中考前后。在平常我值班的自修时间里,来问问题的学生寥寥无几,但是期中考试前的一周,在我值班时很多学生很频繁地拿书、拿练习册来问我,甚至有学生还跟我预约,要我在其他自修时间里来班级为他们答疑解惑,学生学习、钻研的热情让我动容,我也在所教的几个班级来回奔波,忙得不亦乐乎。期中考试结束后,学生又回到了考前的平静状态,我坐了一节课,都没有一个学生上来问问题。我曾戏谑他们说:“考试真是灵丹妙药啊,一场考试就可将考前所有的问题全都解决了。”在学生会心的欢笑声中,我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学生这种考试前后问问题频率大波动现象背后,暴露了高一年级历史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

二、问题篇

1.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学习态度不端正

尽管已经进入高中,但大多数学生还是带着初中的心态对待高中的各门功课,认为除了语、数、英是主科,其他都是副科。此外,由于社会上重理轻文风气严重,很多学生抱定读理科的心态。所以,很多学生平常不重视历史学科的学习,上课不用心听,不愿意做笔记,下课后就将书和笔记扔到一边去,等到下次上课才再拿起来。所以,平常不钻研也就没问题可问。

2.不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学习方法不科学

初中历史是开卷考试,很多学生在考前的几天熟悉知识点在课本的位置就能考个不错的分数。因此,很多学生是带着初中学历史的方法来进行学习的,以为考前背一背,练习册做一做、看一看就可以了,平常不重视复习、消化知识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因此也就没有问题来讨教老师。

3.不重视学科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学习效率不高

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三个被动”,即被动听课、被动记笔记、被动写作业,没有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没有研究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所以,无法培养阅读、分析、归纳材料以及论从史出等学科能力。没有自己主动对知识点整理、理解和应用的过程性训练,就没办法发现学习上的问题,更谈不上提出建设性问题来与老师交流。

所以,尽管考前有很多学生来找老师问了很多书本、练习册上的问题,但期中考试成绩并不尽如人意,很多学生甚至考出了非常低的分数,主要是因为学生不重视平常的积累和钻研。

针对高一年级学生在历史科的学习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作为历史老师,我们有必要在反思的基础上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更科学、合理地进行历史学科的学习。

三、对策篇

1.重视开学第一课的引导

在高一年级上学期开学第一堂历史课上,最好不要教授课本内容,而是要做好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工作。比如,要讲讲初高中历史学习的内容、难度要求、考试形式等方面的差异,让学生对高中历史学习有整体全面的了解,改变轻视历史学科的初中思维,做好适应高中历史学习的准备。

2.重视课堂教学中学习方法的引导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既要讲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爱上历史课,更要注意渗透历史学习方法的引导。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对同一时间段的不同历史事件、现象进行横向比较,对相似、相同的历史事件、现象进行纵向比较,还可以引导学生用表格等图示法来归纳知识点,等等。通过种种学习方法的启发、应用,引导学生学得更深入透彻,这样可以在深入的学习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实现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逐步培养。例如,比较公元前3世纪左右的中国和希腊地区的政治制度。在学习第二单元的内容时,能将第一单元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起到复习旧知识的作用。

3.重视练习的训练和落实

第3篇: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专制政治;民国教科书;小学历史教科书

[中图分类号]K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2-0137-05

张国荣(1974―),男,淮北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讲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安徽淮北 235000)

19世纪末以来,随着西学东渐的影响,西方许多社会科学概念逐渐被中国知识分子群体所掌握,进而成为解构、建构中国历史与现实的基本概念或理论分析工具,并进一步进入社会大众的观念之中,演变为人们认知中国历史的一般知识。其中,把民国以前的政治制度称为“专制政治”的认识,是这些概念集合中一个重要子集。尤其是对这种制度的否定性评价,至今仍然影响着当下的许多国人。

“专制”、“专制主义”、“专制政治”、“专制政体”等概念都是从西方引进,并被用来分析解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概念工具。其相对应的西文是“Despotism”,汉语常将其翻译为“专制、专制主义、专制政治”等。据侯旭东考证,最早将“Despotism”翻译为“专制政治”的应是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人。1876年,日本人何礼之根据英译本将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翻译为日文《万法精神》时,明确将中国政体划归为“专制国家”[1]。19世纪末,逃亡日本的中国维新人士及留日中国学生最早通过日语接受了这一翻译,时间大约是在1899年。[1]随后,在梁启超、严复、孙中山等社会活动家和政治家的大力宣传下,中国古代专制政治的概念逐步流行开来,成为批判中国古代政治的有力理论武器,同时也被用作分析中国历史、解释落后原因的理论利器。

在“专制政治”观念引入的初期,使用该概念的,基本上还仅仅局限于中国少数的精英知识分子之间,但是进入民国之后,随着传播工具与传播渠道的多元化,这一观念逐渐演化成了一个认知中国历史的常识性概念或话语形式。其间,不容讳言,历史教科书在该概念的传播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于这一历史现象,侯旭东等学者亦有所体察,但皆未能展开系统的论述。鉴于“专制政治”的观念对于中国近代以来的中国史研究的深刻影响,本文试以小学历史教科书作为切入点,考察“专制政治”观念在教科书书写中呈现的使用形态,透视民国历史教科书撰写者如何把“专制政治”观念,通过历史叙述转变成为普通大众认知及分析中国古代历史的基本视角乃至不证自明的知识预设,以推进我们对近代史学史发展的认识获得进一步深入。

1912年帝制,民国建立,共和肇始。为了彻底和过去决裂,建构新政权,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建国新方案,其中对小学历史教育做出了明确规定:“本国史要旨,在使儿童知国体之大要,兼养成国民之志操。”[2](P10)“国体”教育便以国家意志的形式被强制规定下来。在这种政治情势下,民间教科书出版机构遂纷纷而起,组织编撰了一系列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历史教科书,以适应市场需要。而“专制政治”观念则于此时,以合法的形式正式进入历史教科书的叙述之中,成为新国体与旧国体决裂的标志,并逐渐成为“野蛮”政治的代名词,形成反衬民国“民主政治”优越的重要参照观念。

为了说明当时教科书的这种出版情况,我们选取不同出版机构、在不同时期所编的有影响力的典型历史教科书作为分析个案,具体体察“专制政治”观念是如何在教科书编著者的历史叙述中被“放置”的。

首先是商务印书馆。作为以教科书起家的近代出版机构,商务馆一直以教科书的编撰为经营的主要业务,对于近代教育及近代观念的输入与传播皆有重大的影响。从笔者掌握的现有资料看,商务馆中较早把“专制政治”观念引入小学历史教科书的是1913年出版的,由傅运森编撰,高凤谦、张元济校订的《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在这本教科书中,“专制”等词语频繁出现,似乎成为和秦始皇等帝王相伴的专有名词。这本教科书也明确把民国前的中国历史称为“专制时代”。比如教科书序言中说:“我国专制时代,君主年号最多。”[3](P2)在“秦始皇”一节中说:“始皇务行专制之政,焚诗书、坑儒生,收民间兵器以为金人。”[3](P9)“秦之帝制”中又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海内,自谓德过三皇,功高五帝,因建号皇帝,都咸阳,厉行专制,尊君卑臣,举海内人民土地,悉为一家所私有。”[4](P5)在这本教科书的叙述中秦始皇和专制之间如影随形。“近代之文化”一节中,编者对民国前的制度又再一次进行全面总结曰:“迨清之季世,共和民权之说输入,民志一变,卒数千年专制之政体,而建中华民国,洵国史之光荣也。”[5](P18)另外,1915年出版的北京教育图书社编纂,王凤岐等校订的《实用历史教授书》,也延续着上述教科书的表述。

到了20世纪20年代,商务版小学历史教科书编撰者对中国“专制制度”的表述,比以前更加完备。如吴研因编著的《新法历史教科书》,便采用更朴素的口语化的言语将“专制政治”的“余毒”做了充分的阐发,在他的描述中,“专制政治”切实地变成了社会痛苦与不幸的制造者,以秦始皇为代表的历代专制帝王,则无一例外地成了与人民相对的“反动者”。

吴研因在他的教科书序言中首先申明:“本书取材注重民本的、群众的、进化的、世界的、实在的、扼要的、积重的、实用的、感发的、适时的,十大要点,和已出的历史教科书完全不同,所以加上‘新法’两个字。”[6](《编辑大要》)而他在《新法历史教授书》中对上述十大要点做了进一步的具体阐发,并且反复使用与专制相关的词语,如“专制之弊害”、“一人一姓之美谈”、“武断专私”、“阿谀文饰”、“独善忠君”等。其反专制的编撰宗旨一目了然。在其具体的教科书行文中这种思想也表露无遗。如“秦始皇的专制和反动”一节中,对秦始皇专制政治痛加针砭,称其“想他的子孙永远做皇帝,传位下去,没有穷尽”[6](P13)。此外,在“缇萦上书救父废肉刑”一节,吴氏教科书说:“但后代昏王酷吏,严刑重罚,灭族挖心的把戏,还不时有的,这真是专制的余毒,文明世界所少见的了!”[7](P19)“清和民国交替的远因”一节,吴氏总结中国古代历史说:“闹了几千年,一治一乱,循环往复没有一个端倪。武昌起义,民国成立,才把循环式的‘帝王专制’打破了,找出一条‘民主共和’的大路来。这真是一大进化哪!”[8](P25)

30年代,教科书表述也是延续如前。如1933年徐映川编著,王云五、傅纬平校注《复兴历史教科书》中,“宋以后中央集权的完成”一节,就对中国古代政体的发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秦、汉行郡县制度,实际上还不能把全国政权集中于中央,这是因为旧日封建制度影响太深的缘故。……所以宋以后中央权力渐渐巩固了。……此后元朝的官制,大致沿袭宋朝。明清两朝更变本加厉。外官、总督、巡抚权任虽是加重;但完全听受中央的箝束,尚有督、抚触忤呼皇帝的意思;一经皇帝降旨调动,甚至革职问,那是凛凛奉行,断不敢丝毫违抗的。”[9](P42-43)

其次是中华书局。成立于1912年的中华书局,虽较之商务印书馆成立为晚,但是其甫开业即推出《中华教科书》系列,以适应国内教育时局的巨大变革,并在推行“中华”系列教科书的实践中获得巨大成功。它以“本最新之说,遵教育部通令,以独立、自尊、自由、平等之精神,采人道、实业、政治、军国民之主义。程度适合,内容完善,期养成共和国民以植我国基础”[10](P10)为编撰指导,以总经理陆费逵提出的“民国行共和政体,须养成共和国民”[11](P626)为出版宗旨。这一崇高的使命感决定了中华书局版教科书把反专制、颂共和作为其自觉的文化使命。如小学历史教科书中,章嵌等编制,陆费逵等审阅的《新制中华历史教科书》,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特色。教科书编辑大意中说:“民国肇造,五族一家,是编注重于统一国土,调和种族,务使以往之专制观念,不稍留存与后生心目之中。”[12](《编辑大意》)表现出编撰者与过去彻底决裂的决心与态度。唯因如此,“秦始皇之统一”一节中,编者的叙述是:“秦庄襄王灭周,其子政又并六国,一统中夏,定都咸阳,自号始皇帝。废封建之法,立郡县之制……焚诗书,坑儒士,禁民偶语。君主专制之威,于斯为盛。”[13](P1)而“最近代结论”一课则总结说:

自满洲代明至民国成立,谓之最近代……世宗严察刻厉,专制君主之最后模范也。……自此以后,教徒扰乱,外交失败,屡损国威,然以专制政体演成此现象,固为不可逃之公例。及民国成立,清帝退位,从此吾国历史上得一大结束。扫专制之旧习,增民族之光荣,是又在自今以后之国民矣。[14](P11)

至于“清廷逊位与民国成立”一节论及清廷皇帝退位、袁世凯在北京任大总统、民国政府迁至北京,则称“于是数千年专制政体一变而为共和矣”[15](P10)。由此可见,中国“专制”之说已是中华书局版历史教科书论证民国“共和”合法、合理的主要依据,而反“专制”则是这些编撰者组织教科书时的价值预设。

后来,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华书局出版的小学历史教科书,同样在中国“专制政治”的定论上丝毫未有让步。如杨?、庄启传编《新式历史教科书》,姚少华编、金兆梓校《小学历史课本》,李直编、陈棠、张相校《新中华历史课本》等,基本上都是对这一观点的持续阐述。

再次考察其他一些出版机构。民国期间,除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外,还有许多出版社参与教科书编撰。为表明普遍性,我们下面试列举几例,以透视其他出版机构在历史教材编纂方面,所表现出的对于民国前的历史政治形态的认知与表述,以期窥一斑而知群豹:

――朱翊新编辑,魏冰心、范祥善校订《新主义历史课本》(世界书局1932年版)。“明太祖的专制”一课中说:“明太祖用这种专制手段来压服人民,目的是在维持君权。但是君主一人的耳目有限,所以他虽有宦官不能预政的禁令,事实上仍用宦官为爪牙,以致酿成宦官专权,流毒全国,民众怨恨,激起变乱。”[16](P9-10)

――储?编《北新历史教本》(北新书局1932年版),“一个专制魔王”一节这样描述秦始皇:“他在十三岁的时候……便继了王位……一切事件不论大小,他总要查个明白。……不久攻灭六国,统一中国,秦王自己便称为‘始皇’。但是他虽做了这个至尊的专制魔王,心理还不满足,常想要长生不死才好。”[17](P20-21)

――教育总署编审会著《高小历史教科书》(北平,著者自刊1940年版)“秦始皇统一中国”一节说:“西周初年的封建制度,不能说没有中央集权的倾向,但中央集权制的确立,实始于秦始皇。”[18](P20)“明代的宦官与朋党”中说:“君主专制的局势,到明代而达于极点。”[19](P5)

――国立编译馆主编《高级小学历史》(国定中小学教科书七家联合供应处1946年版)在“中华民国成立”一节中,对清帝退位的历史意义的表述是,“数千年以来我国君主专制制度结束的标志”[20](P5)。

由上述列举的种种主要历史教科书的表述看,民国期间,对中国古代政治形态持“专制政治”的观点已成知识界基本共识,对这种政治形态支配下的中国古代政治在学理上的否定,已是教科书编撰者自觉的行为。于是,因教科书的广泛传播,这种观点也从书斋走向社会,逐渐影响到普通受教育的民众。

上述历史教科书,是我们选择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以及其他出版机构不同时期的教材。其中傅运森、张元济、吴研因、徐映川、王云五等商务印书馆的元老们所持的观点,基本能够代表整个商务印书馆历史教科书编撰者群体的观点。而陆费逵、金兆梓、范源濂、李直等中华书局的开拓者们所编及所校的教科书,同样具有代表性。又加上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出版的历史教科书占据整个教科书市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从阅读历史教科书的小学生人数而言,其数量必定是很庞大的一部分。陆费逵《六十年来中国之出版业与印刷业》一文中记载,“全国所用教科书,商务供给什六,中华供给什三,近今年世界书局教科书亦占一部分”[21](P277),可见其影响之大。还有,从《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中小学教材》的统计数字来看,1911―1949年间,共出版小学历史教科书52种。从单本教科书来讲,重复出版的次数相当惊人。下面我们把前面出现的各教科书出版情况列举如下,从一个侧面管窥这种出版盛况。首先中华书局版,潘武、章嵌编《新编中华历史教科书》,1913年11月初版,到1915年6月已是第6版。章嵌编著《新制中华历史教科书》1913年5月初版, 1914年3月已经5版。姚少华编《小学历史课本》(1―4册),第1册,1933年5月初版, 1936年5月89版,96版;第2册,1933年5月6版, 1936年9月83版;第3册,1933年7月13版, 1935年4月52版;第4册,1934年10月30版。[22](P88)李直编《新中华历史课本》,1928年3月初版,1931年11月已是第18版。

其次商务印书馆,傅运森编撰的《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1―6册),其中,第1册,1913年1月初版,1914年7月已经是30版;第2册,1913年7月29版, 1921年5月69版;第3册,1913年1月初版,1913年4月29版;第4册,1921年7月55版;第5册,1913年2月4版,1913年4月15版;第6册,1913年7月20版[22](P85-86)。吴研因编纂《新法历史教科书》(1―6册),第1册,1920年6月初版,1923年3月57版;第2册,1921年5月27版,1922年10月47版;第3册,1921年4月25版;第4册,1920年9月5版;第5册,1922年2月25版;第6册,1922年5月25版。[22](P87)徐映川编著《复兴历史教科书》(1―4册),1933年7月初版,第1册,1933年10月75版,1935年3月152版;第2册,1935年3月137版;第4册,1934年6月97版[22](P88)。可见教科书的复制与传播之广。

当然,在民国初期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这两家出版社所发行的教科书占据全国教科书的绝大部分。当时的许多人都是读着这两家出版社所出版的教科书成长的。叶圣陶说,可以说,凡是在新中国成立前进过学校的人没有不曾受到商务的影响,没有不曾读过商务的书刊的。[23](P302)胡适评价说商务印书馆是“一个支配几千万儿童的知识思想的机关”[23](P51)。学者李侃也说:“现在五六十岁以上的知识分子,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就是在中、小学时代,从中华书局出版的各科教科书中,得到基础科学文化知识的。”[24](P683)而其他出版机构所出版历史教科书在社会不同层面同样参与到小学生历史认知的构建中。由此,“专制政治”观念传播幅度之广可见一斑。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把中国从秦至清的政治组织形式视为“专制政治”,在民国期间已成为知识界普遍公认的知识,是诠释中国古代政治的重要历史观念。随着这种观念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植入历史教科书的文本中,并逐渐被普通国人所熟悉和掌握,成为中国政治文化中重要的负面符号性观念。虽然这一时期历史教科书的个别编撰者不乏对传统政治体制的公正认识与评价,但从整体来说,否定之说仍占主要地位。同时,对中国传统政治的过分贬损,反衬的是对西方自希腊以来的民主政治的无原则的高度赞美与虚假想象。这一点在历史教科书的编撰中尤为突出(将专文论述)。

当然,这种叙述策略的实质,蕴涵有近代以来知识界对于帝制政治的反省,以及在反省基础上产生的对于民主政治的向往,但是也不可否认,其中亦不乏西方知识霸权对中国历史撰写者群体精神的影响。周宁曾指出:“的东方专制主义形象,既是‘停滞帝国’形象的延伸,又是对它进一步的解释。……西方的东方专制主义话语起源于希腊,复兴于文艺复兴时代。中国形象作为‘孔教理想国’的时代,人们想不到将君主开明、政治廉洁、道德淳朴、文化优雅的与邪恶的东方暴政联系起来。直到启蒙运动后期,东方专制主义话语才开始‘收编’中国形象。”[25](P11)而民国教科书编纂者们不加过滤就匆匆消费了这些概念,并把这些引入的概念通过教科书传播于社会,这种集体无意识行为不啻为西方权力――知识霸权在中国社会扩张,起到了鸣锣开道的作用。诚如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部分党员“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认真地研究现状的空气是不浓厚的,认真地研究历史的空气也是不浓厚的”现象进行了批评,并直接指出:“几十年来,很多留学生都犯过这种毛病。他们从欧美日本回来,只知生吞活剥地谈外国。他们起了留声机的作用,忘记了自己认识新鲜事物和创造新鲜事物的责任。”[26](P798)可见,对中国传统历史包括政治形态的西方式误读,是整个近代社会知识界中普遍现状。而这种自清末民国以来的认识趋向,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做出学术上的理性反思,恰恰相反,当下我们对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认识仍然没有走出民国知识精英设计的分析路径与西方知识精英设计的话语结构,对其否定、批评之说至今不绝于耳。如果说民国期间知识界是时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的话,进入21世纪的中国在民族自信与自尊方面已取得巨大进步,对待传统应该更加理性,真正从学术上做出符合中国自身历史事实的分析。

另外,我们还要认识到民国知识精英把中国古代政治组织形式称为“专制政治”有其一定合理性,符合中国部分历史真实。因为考察中国古代各朝的权力运行机制,我们发现中央权力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于皇帝手中,皇帝具有无上的权威与尊严。这一点其实在民国至今的政治学著作中已有无数次论证与说明,我们无须在此赘述。但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在中国广大的边疆或者说中央核心权力所不及的京畿以外边缘地区,皇权权威与控制力是否就有效,事实上也是一个值得具体地深入研究的问题。梁启超说:“中国之地太大,人太众。……其于民仅羁縻勿绝,听其自生自养而已。我民因君相不代我谋,于是合群以自谋之。积之既久,遂养成此一种政体。故以实情论之,一国之内,实含有无数小国。朝廷之与地方团体,其关系殆仅如属国。政府与民间,痛痒不甚相关。无论何姓代有天下,而吾民之自治也如故。”[27](P260)应该说,就广大边疆地区而言,其统治方式也许有多种,或者说其权力的来源有多种,皇权非权力唯一合法性基础。就以统治力非常强大的汉、唐、明、清等朝来说,其中央权力能量的传导也是有限的,对西北、东北、西南、东南等广大边疆地区“统而不治”的情况也是常态,所以和亲与羁縻怀柔等政策常见于史书中。也许杜赞奇提出的“复线历史”[28](P3)更符合中国古代政治统治方式的真实存在。其实,民国精英们提出中国古代“专制政治”统治之说,其政治推销作用远远胜于对中国古代政治事实的描述,在特定时代对于民众的思想启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把此认识作为一种公式,去笼统表述中国古代政治的组织制度,现在我们认为是不全面的,也制约了我们对古代政治组织形式中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地方与地方、边疆与边疆间复杂互动关系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侯旭东.中国古代专制说的知识考古[J].近代史研究,2008,(4).

[2]课程教材研究所编.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历史卷)(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傅运森.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第1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

[4]傅运森.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第5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

[5]傅运森.共和国教科书新历史(第6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

[6]吴研因.新法历史教科书(第1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

[7]吴研因.新法历史教科书(第2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

[8]吴研因.新法历史教科书(第5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

[9]徐映川.复兴历史教科书(第2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10]吕达.陆费逵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1]璩鑫圭,唐良炎.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12]章嵌,丁锡华.新制中华历史教科书(第1册)[M].上海:中华书局,1913.

[13]章嵌,丁锡华.新制中华历史教科书(第2册)[M].上海:中华书局,1913.

[14]章嵌,丁锡华.新制中华历史教科书(第6册)[M].上海:中华书局,1913.

[15]章嵌,丁锡华.新制中华历史教科书(第9册)[M].上海:中华书局,1913.

[16]朱翊新.新主义历史课本(第2册)[M].上海:世界书局,1932.

[17]储.北新历史教本(第1册)[M].上海:北新书局,1932.

[18]教育总署编审会.高小历史教科书(第1册)[M].北京:著者自刊,1940.

[19]教育总署编审会.高小历史教科书(第3册)[M].北京:著者自刊,1940.

[20]国立编译馆.高级小学历史(第4册)[M].上海:国定中小学教科书七家联合供应处,1946.

[21]张静庐.中国出版史料补编(下卷)[M].北京:中华书局,1957.

[22]民国时期总书目(1911―1949):中小学教材[G].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

[23]商务印书馆编.商务印书馆九十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24]李侃.中华书局的七十年[A].李侃史论选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5]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6]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第4篇: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范文

一、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军事历史知识,科学揭示军事历

史发展的规律

在“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一、二册里,军事史知识除13课较为集中外,其余分散在各课各目中,有的是一场战役过程的叙述,有的是一位军事历史人物的生平介绍,有的仅列出了一幅兵器插图。平时教学中学生所接受的军事史知识是杂乱的、零碎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教学时机,适时地把同类军事知识加以综合,使知识序列化、系统化,并揭示其发展的规律。

如,教师在讲授第18课“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一)”“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这一课时,在讲到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使用以及当时的火药武器时,可对中国古代的兵器发展史作一简单总结回顾:夏朝人使用铜兵器、商朝人使用青铜兵器、春秋时期出现了铁制兵器、东汉时期铁制兵器取代青铜兵器、三国时的战舰、唐朝的火药武器、火箭,到宋元时期的突火枪、抛石机和铜火铳。在此基础上,可引导学生分析其发展线索:中国古代的兵器经历了一个由冷兵器到火器的发展过程,冷兵器阶段经历了铜器、青铜器到铁器的过程。并同时揭示其发展规律:中国古代兵器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是伴随着中国古代的生产工具的发展变化而进行的,军事技术和生产技术一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

再如,在讲授第二册第24课“后金的兴起”时,教师在讲到努尔哈赤所采取的八旗制度时,可对中国古代的军队建设史和军史加以回顾:商朝的左、中、右三师、晋楚争霸时的车兵、汉代的都护、两汉的骑兵、唐代的藩镇、北宋的禁军、明代的都司、满州的八旗军。在此基础上,可向学生说明:商朝时出现了步兵、春秋战国时国家军队以战车兵为主,西汉时期又出现了骑兵,以后骑兵成为国家的重要兵种,并出现了步、骑、车配合作战的局面。

古代战争史和古代军事学术史也可采取同样的方法阐明其发展线索及其发展规律。

二、注意挖掘古代军事史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

思想政治教育

运用历史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1988年11月公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历史教学的德育任务应居首要位置。

中国古代军事史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传统美德,教学中应充分揭示其中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在讲授古代军事文化成就时,要突出其世界史上的历史地位。运用古代文化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大任务。国家教委规定,在初中阶段,历史教师对学生中国古代文化史教育,要达到这样的要求:“知道我国古代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学术思想、伦理道德、教育、军事、对外交往等方面的重大成就,以及对人类历史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我国古代军事文化的成就博大精深,我国是火药和火药武器的最早发明者、使用者。我国有漫长而复杂的战争历史。在战争中涌现出了众多虎奋鹰扬的军事名将和广博精深的军事著作,我们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兵书产生最早、数量最多的民族,历史上的浩繁而详备的军事典籍是世所罕见的,我国古代兵书中饱含着丰富的朴素的军事辨证法思想。

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教材中典型的材料为素材,适当增加一些内容,突出其世界史上的历史地位。如《中国历史》第一册在介绍《孙子兵法》这部兵书时,仅仅指出该书“系统地叙述了战略战术的原则,提出集中兵力打败敌人的重要性,强调作战时要对敌我双方的情况作周密的调查”,只字未提其历史地位和历史影响。教师可在讲授《孙子兵法》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该兵书所提出的政略和战略相结合、政治重于军事、奇正相生、虚实结合、冲虚备实等战略战术原则,不仅中国历代兵书都以它为依据,而且波及国外。早在唐代中期,日本就把此书带回国内,因此影响到日本历代兵法,被日人称之为“将相秘本”、“东方兵学柱石”。据说,日本的武田信玄就将兵法中的“其疾如风”等词语写在军旗上。日俄海战时,日海军大将东乡也运用了它的以逸待劳的作战原则。10世纪《孙子兵法》又传入法国,后又传入俄、英、德等国,成为资产阶级军事理论的一个思想源泉。据说,发动一战的德国皇帝在失败后读了此书,不禁发出“可惜二十年前没有看到这本书”的叹息。直到现在,西方的一些军事著作还经常引用此书,它的不朽价值是世界所公认的。

再如,在讲授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使用及其传播时,同样要揭示它对西方近代枪炮的发明及其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教材有关火药的传播的内容,进一步向学生指出,13世纪,欧洲人在阿拉伯人的著作中学到我国的火药技术,但直到14世纪中期,欧洲人在和伊斯兰国家的战争中得到了火药武器之后,才看到了火药在军事上的地位和作用,并开始了火药的制造,由此揭开了近代军事技术革命的序幕。马克思曾经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指出了中国发明的火药在欧洲封建社会灭亡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2.在讲授军事人物时要渲染民族英雄为国请命的悲壮事迹,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情感。

“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一、二两册多处出现了民族英雄生平事迹的史料,这应该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热点。这是因为中学生尤其是初中学生,在思维发展上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著名的历史人物(尤其是军事人物)及其事迹有极大的兴趣,由于人生观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大;由于自主意识和渴望成功的欲望增强,所以特别喜欢听历史人物的讲授,想从中找到自己崇拜的英雄,作为榜样,以便学习和模仿。而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军事名人灿若星汉,正好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和寻求理想人物的愿望。

因此,教师在讲授军事人物时,应饱含情感对他们的生平作较为具体的讲述,尤其对他们的嘉言懿行要作重点讲解,以他们的言行感染学生。如,在讲授第一册第17课“西汉与匈奴的和战”时,教师不仅要讲清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建功立业的历史知识,还应介绍少年将领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公而忘私的品德。再如,在讲授第二册第16课中“元朝统一全国”这一目时,教师应该通过南宋抗战派大臣文天祥誓死抗元,兵败被俘后坚贞不屈的事迹的渲染,以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赏析,歌颂民族英雄的崇高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

3.在讲授农民战争时,要揭示农民战争的原因及其对历史进程的作用,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形态的更替必须通过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基本动力。据“人教版”历史教材编著者介绍,现行教材“已经摈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观点,但从来并不忽视农民战争在封建社会中的进步作用”(臧嵘《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教科书(人教版)第一册的编写体会》,《历史教学》,1990.7),因而仍然编进了秦末农民起义、西汉末年的绿林、赤眉起义、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隋、唐末年的农民起义及明朝农民战争等内容。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揭示农民战争爆发的共同原因及其规律。这就是,在阶级社会中,剥削阶级出于它的本性,总是残酷地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剥削者不仅无偿地占有劳动人民的剩余劳动,而且有时侵吞他们的必要劳动,使他们无法生活下去,以至于社会再生产无法正常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被剥削阶级的反抗和斗争,才能迫使剥削阶级节制其剥削欲,保证社会生产正常进行。教师可以秦末农民起义为例,加以进一步说明。

例如,秦朝统一六国以后,曾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但是后来,秦朝的暴政却使其走向反面。当时秦朝用于修筑长城,建造阿房宫,建造骊山墓和从事杂役的劳动力,占成年男子的1/3,社会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和破坏,许多贫苦农民的土地被剥夺,赋税负担却依然沉重,加上严酷的刑法,终于导致了陈胜、吴广的起义。农民起义了秦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秦朝的暴政,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在农民起义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西汉王朝,推行了一些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秦末汉初的历史对比充分说明了农民的阶级斗争是保证社会生产正常进行,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三、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战争的不同性质,培养学生全面地、

辨证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国有着漫长而复杂的战争历史,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与之伴随的也有一部五千年的战争史。据《中国军事史》附卷一《历代战争年表》统计,从公元前26世纪至公元1911年,我国发生过3791次战争,其中古代战争3608次,近代战争183次。“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一、二两册提到的战争,大大小小就有近50次。如此繁多的战争,有的推动了历史的前进,维护了祖国的统一与安定,有的阻碍了历史的进步,给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第5篇: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范文

一、利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以往的初中历史课堂,我们看到的教学局面常常是教师手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在黑板上详细罗列教科书上的知识要点,并滔滔不绝地向学生讲述,学生则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匆匆忙忙地记笔记,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型教学模式严重限制了学生学习思维的发展,使学生成为了容纳知识的容器,长此以往,学生不仅学不到实质性的历史知识,还会对历史学习产生厌恶和抵触感。所以,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对这种教学局面进行改观和完善。如今,一种全新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走进了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即多媒体技术,它本身具有强大的信息搜索功能和与人分享功能,将它引进初中历史课堂,可以促进以往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教学形式的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从而使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历史课程的学习。

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可将全班学生四人分为一组,让他们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查阅隋唐时期在科技、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主要成就,然后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总结,课堂上,每组轮流对本组成果进行汇总式阐述。这样,我通过让学生自行搜集、整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就使学生详细了解和掌握了隋唐时期的主要成就,同时也将学习权利归还给了学生,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有利于获得高质量的历史教学课堂。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习历史是学生了解古今中外世事变迁的渠道,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历史教材中的事件与学生之间存在着遥远的时空差距,如果我们只是利用口头语言进行描述,学生还是难以对一些历史事件进行正确的联想和想象。

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真实认识到列强在中国犯下的血腥、野蛮的滔天罪行,我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了有关介绍圆明园的图片和资料,然后播放了电影《火烧圆明园》的片段,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人类文明的文化结晶在冲天光火中化为了残垣断壁……看着投影屏幕上呈现出来的历史场景,学生不断发出了各种惋惜和叹息声,同时也表现出了愤怒和愤恨的神情。这样,我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直观式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了列强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认识到了侵略者的凶残本质,从而使他们在强烈爱国心的驱使下,进入本节知识的学习。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攻破教学重难点,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纷繁复杂、不易说明的历史知识点,单纯的语言描述和传统教具的运用,根本无法有效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点。而信息技术则能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呈现学习资料,使那些抽象、复杂、静态的历史知识点以具体、简单、动态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达到攻破教学重难点、增强学生感性认识的教学目的。

比如,在学习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这部分内容时,“两级对峙格局的形成”属于教学重点,尤其是尼克松总统将美国战略进攻调整为战略防御,对于初中阶段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更是不易。于是,我就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了一组动态画面这样,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理解这一教学重难点了,同时也使初中历史课堂变得形象生动、精彩有趣。

总之,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初中历史课堂具有无限生机和活力,也希望广大历史教师能广泛搜集和探索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进行有效融合的教学策略,使我们的初中历史课堂焕发出灵动的光彩。

第6篇: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范文

一、高一开始渗透

按照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习意义的获得,是学生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形成自己的理解。对高中生来说,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无疑就是一种学习技术,高一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较缺乏、学习能力不强和新课标教材的局限,在历史学习上存在着较多的困难,因此,教师对高一学生进行构建知识网络的指导,应以逐步渗透、教师示范和指导为主。

1.建构每篇课文的知识网络。(1)指导学生对课文逐段进行仔细的阅读、理解(含文字材料、图片、图表等),找出中心句、中心词。(2)把消化了的历史知识进行概括、归纳、整理。(3)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有利于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网络的情境,以板书的形式科学地、有层次地建构课文的知识网络。(4)利用该知识网络对课文基础知识进行小结、升华,总结出相应的历史规律、历史结论或经验教训、启示。

2.建构每个专题的知识网络。(1)学完每个专题后,指导学生尝试回忆,对历史知识进行横向整理,以简单板书或学案的形式建构起本专题的知识网络(可利用课文中的大标题、小标题和知识要点来建构)。(2)利用该知识网络对本专题进行归纳、概括,把握好每一专题中体现出来的阶段特征、历史发展趋势等。

3.建构整册教材的知识网络。(1)学完每册教材后,指导学生利用教材目录对历史知识进行横向、纵向整理,以简单板书或学案的形式建构起本册的知识网络。(2)利用该知识网络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延伸性复习,从宏观上、整体上把握本册教材的基础知识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高二力求掌握

经过高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建构历史知识网络的意义和方法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实践。在此基础上,教师不再以板书或学案形式来示范为主,而是以学生自己动手、合作为主,教师调整、指导为辅。学生只有通过主动参与、探索,才能激活思维、形成能力,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学习的主人。

1.建构每篇课文的知识网络。(1)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师生共同讨论的形式,指导学生自主建构课文的知识网络。(2)对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深入挖掘、分析、拓展,以培养和锻炼学生提取、分析、归纳历史知识信息的能力和水平。

2.建构每个专题的知识网络。(1)以课堂作业的形式,指导学生利用课文中的大小标题和知识要点来建构专题知识网络(历史规律、趋势或启示等的归纳总结较难,教师可提供更多帮助),及时批改,多鼓励。(2)展示部分学生的优秀成果,以伙伴的榜样作用带动全体学生的进步。通过这一过程的锻炼,使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掌握建构知识网络的基本方法。

3.建构每册教材的知识网络。以学案的形式、填空的方式,指导学生利用教材目录和课文中的大小标题、知识要点来建构全册的知识网络,以便于学生利用该知识网络从宏观上把握全册的主干知识。

三、高三灵活运用

第7篇: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范文

一、初中历史隐性知识挖掘与利用的意义

在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能力已是教育界之共识。隐性知识的发掘,要求学生进行综合性、研究性、问题式的学习,既注重自主探究又强调合作交流,这与教育改革的趋势是一致的。可以说近年来各地中考试题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对隐性知识的挖掘,但学生往往对隐性知识的挖掘感到非常棘手。因此掌握正确的方法,看准看全课本中的隐性知识,对于培养时代需要的较高层次的智能型人才以及较好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初中历史隐性知识挖掘与利用的方法

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怎样来挖掘隐性知识?如何将隐性知识显性化?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和思考,对挖掘隐性知识的方法做初步探讨。

1.从教材目录标题中挖掘隐性知识。

这类知识隐含于初中历史各册教材的目录或章节标题之中。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课题明确告诉我们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其中的隐性知识有:夏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商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变革的时代。还有就是这一时期为什么会大变革?大变革表现在哪些方面?大变革有什么影响?又如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课题告诉我们秦始皇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这里的隐性知识有:他为什么能灭掉六国?他怎样灭掉六国的?由此可见,教材的目录或标题隐含着丰富的知识,学习时我们要对此善加挖掘和思考。

2.从教材地图中挖掘隐性知识。

这类知识往往隐含于课本的历史地图中。如讲七年级上册西周的相关内容时,通过读“西周与商形势图”,可看出诸侯国多了,隐含的重要知识点为分封制的实行;通过“战国七雄图”与“春秋列国形势图”的对比,可看出诸侯国减少了,其中隐含了兼并与战争是诸侯国减少的原因这一信息。又如“元朝疆域图”和“漕运图”上都明确告诉人们由于水患黄河改道入淮的史实。中国历史课本中历史地图下面附的古今地名注释中,更是隐藏着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如中国七大古都名称的变迁,今天的开封,战国时称大梁、北宋时叫东京。

3.从教材插图中挖掘隐性知识。

这类知识以图案的形式插于课本中,形象生动地强调该史实的重要,减少了冗长文字的表述。如“奴隶社会束丝匹马换5名奴隶图”包含了丰富的信息:奴隶与马丝的交换,说明当时出现了商品交换,表明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奴隶用来交换马匹,表明奴隶的地位非常低下,奴隶可以用来作为商品买卖;5名奴隶换一匹马一束丝,说明奴隶价格低廉,还表明当时的社会已经是奴隶社会。诸如此类的插图不胜枚举,教学中若能恰当利用,既能形象生动地展现史实,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从教材历史事件比较中挖掘隐性知识。

第8篇: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范文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充分运用录音、录像、影片等手段,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中建议合理利用历史题材的视频材料。“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利用电影、电视录像、录音机和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工具,不仅会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手、嘴、耳、眼的官能和大脑的积极思维的作用。这样的教学效果要比单纯地由教师口授强得多,同时也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师生的双边活动。”

历史学科的特征之一是“过去性”,历史远离现实,它无法像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学科,通过实验可以让人们再次经历、体验。“再现历史”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局限性很大。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那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利用影音视频资源呢?实践证明,在现有的条件下,尊重传统教学手段,恰当使用影音视频资源,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导入新课,创设教学情境

与文本类的历史课程资源相比,历史题材的音影视频对初中学生有更大的吸引力,因为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变抽象为直观,变无声为有声,把本来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历史题材的影音视频的画面、音乐、解说相得益彰,就能形成强大的感染力,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思维。因此,用影音视频导入新课是笔者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

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这一课,笔者用1994年央视版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视频《滚滚长江东逝水》导入。伴随优美的旋律和歌词,学生看到了刘备、诸葛亮、曹操、孙权、关羽和张飞等人的形象。于是,笔者开始问:大家都认识这些人吗?谁能就其中一位历史人物讲讲历史故事。学生纷纷举手表达了已有的相关历史知识。笔者继续引导:《三国演义》毕竟是一部小说,这一段历史时期真实的历史人物和真实的历史,大家想知道吗?这样,笔者也就顺利地导入新课,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到下一个新课学习的环节。

八年级上册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课,笔者用电影《我的1919》中顾维钧拒签《凡尔赛和约》时的演讲片段导入新课:“我很失望,最高委员会无视中国人民存在,出卖了作为战胜国的中国,我很愤怒,你们凭什么把中国山东省送给日本人?中国人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我想问问这样一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谁能接受啊?所以,我们拒绝签字,请你们记住中国人永远不能忘记这沉痛的一天。”学生立即被顾维钧2分钟左右的演讲吸引了,纷纷为这位有骨气的中国人叫好,于是 笔者趁热打铁:“我们虽然发出了愤怒的抗议,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但是这并没有改变山东的命运,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堂去寻找答案。”这样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历史,影音视频的作用功不可没。

2 讲授新课,突破重点、难点

一节课只有45分钟,不能对所有历史知识点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对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处理,如何对该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显得至关重要。设计到位的问题,提问学生或者让学生讨论,一般是解决重点和难点的常用的办法之一。但是如果问题提出前没有铺垫,问题就会显得非常突兀,缺乏水到渠成的效果,所以恰如其分地采用影音视频,往往可以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供很好的铺垫作用。

八年级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一课的难点之一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性质,笔者播放了《甲午风云》的片段,学生看了以邓世昌为首的致远舰官兵奋勇抵抗后,冲向敌舰最后全部壮烈牺牲的场面,有的学生扼腕叹息,有的学生为邓世昌的壮举热泪盈眶,有的为日本的侵略行径而咬牙切齿……学生自然得出了该战争是日本发动的对中国的非正义的侵略战争,这一难点迎刃而解。

九年级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点之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为突出此重点,笔者设计了问题让学生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的灾难?从中我们应当吸取什么教训?但是,“一个人的死是一个悲剧,千百万人的死却仅仅是个统计数字”。因此在学生讨论前,笔者先播放了凡尔登战役等能展现一战战争残酷、伤亡惨重的视频画面。有此作为铺垫后,笔者再抛出此讨论题。这样,经过影音视频的渲染,学生讨论后,罗列出了一战伤亡惨重的表现,自然也得出了要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结论。

3 课堂小结,理清知识脉络

如果说新课导入是“虎头”,新课讲授是“猪肚”,那么一节课的小结就是“豹尾”了。课堂小结是历史课迈向成功的最后一步,也是不容忽视的关键一步。一节课小结好了,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梳理好本课所学的知识要点,还可以加强历史知识辐射,做到“古今中外,融会贯通”,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和继续探究的动力。

八年级下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笔者用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选曲——七律《长征》做该课的小结,伴随着优美的旋律,视频里歌颂着大气磅礴的诗词的同时,重新展现了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的整个过程,红军的笑脸又洋溢着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不畏艰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此做该课小结,对一节课是一个很好的回顾,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当然,影音视频怎么更好地用于课堂小结,笔者还在不断尝试中,或许用其做小结始终替代不了教师或者学生的口头小结,只是作为一种很好的铺垫或者补充。

影音视频来源于影视作品、纪录片等,教师在选取影音视频用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时,“应选择那些比较接近历史实际、与课程内容有密切联系的作品”,首先应紧扣所使用的教材,对影音视频的内容进行提炼与甄别,要杜绝与历史史实不符合的影音视频进入课堂。

教师在使用影音视频之前,要尽量使用计算机软件对其进行编辑,严格把握好其放映时间,有的放矢地运用影音视频,以符合整个教学过程与时间,杜绝浪费课堂宝贵时间。

第9篇:初中历史全册知识点范文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七年级共有3个班,七年级学生总体水平差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好的学习方法,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本学期的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使学生学会历史知识的一些方法,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七年级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全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正确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尽管篇幅有限,还是适量增加了翔实、准确、与文字相配合的插图、地图,使历史教学更直观可信,更方便有趣。通过真实的图片及rdquo;rdquo;等栏目将许多传统的难点和疑点化难为易。

课本精心选材,科学阐述,正确地反映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轨迹和各民族的历史。如第3课rdquo;,增添了黄帝的rdquo;(第12~13页),就在教材中成功地写好了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第一笔。第14课rdquo;(第71~75页),把民族间的发展与和平相处归为主线。第20课rdquo;,以北魏的冯太后教育孝文帝的故事为导入(第106页),深浅适度,循序渐进地讲述了鲜卑民族的进步及其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作用。这样,就使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教育落在了实处。

在单元题目上,用rdquo;rdquo;rdquo;等,使教育内容和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在文化类课文中,用rdquo;(夏商西周)、rdquo;(春秋战国)、rdquo;rdquo;等标识,准确勾勒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轨迹。加之图文并茂,有利于进行生动形象的中华文明发展历史的教育。

教学目标

掌握从远古居民到的魏晋南北朝的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

教材重点

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教学措施

第一、认真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同时在集体备课中强化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斐斐,课件园,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

第二、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1.目标统一,准确,2.以rdquo;的要求为依。3整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三、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动脑筋、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四、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生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教学进度

单元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备注

学前教育1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4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7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1)3

期中复习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2)6

四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7

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