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北京的春节课文范文

北京的春节课文精选(九篇)

北京的春节课文

第1篇:北京的春节课文范文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

  读 完《北京的春节》我了解了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过春节,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本文作者——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人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守岁;初一男人们外出拜年,女人们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庙会;十五观花灯、放鞭炮、吃元宵。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文中列举了大量的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全文内容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语言表达朴实简洁,生动形象,耐人寻味,字里行间处处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春节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

  老舍先生认为元宵节是新年的高潮,“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这当然不能成为理由。老舍先生最在意元宵节恐怕就是元宵节的灯会了,也有焰火。

  我认为还是除夕和正月初一最美!因为还未到元宵节工人就要返岗工作,学生就要返校上课,实在有煞风景。况且中国南北方,东西部传统和文化是有一些差异的,对元宵节的重视程度也不一样。甚至有些地方已趋于淡薄。而除夕就不同了,举国欢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五湖四海,全球华人到处欢歌笑语,辞旧迎新!

  在中国的词语里恐怕没有比“除夕”更甜更美的词了!甜在哪美在哪?恐怕就是词条后面的举国同庆,合家团聚,万家灯火了!

  而“正月”呢?“正月初一”也是开心和快乐的——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虽然总不明白为什么这一天总是欢天喜地的,但既然高兴既然满足那就成了,也不去想那么多。

  现在又有了“五一”“十一”这些黄金周,加之平时休假时间长了,有更多休闲方式可供选择,“年”的情结便淡了下来,但不管如何“年”已深深扎根中国人心底,是团聚和谐平安亲情的符号!

  《北京的春节》读后感

  今天,我怀着愉快的心情阅读了《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说作者用充满京味的语言来描述了一幅北京春节热闹的场景,表达出作者对北京过春节习俗的喜爱之情。

  北京的春节是热闹、喜庆而隆重的。

  这篇课文紧紧围绕着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初一和正月十五的相关场景。感受到春节习俗的丰富多彩和深刻的内涵。文中以“时间”为线索,理清了文章的思路。课文的最后一段以“承上启下”的作用写“一眨眼就到了残灯末庙。”同时,这一段与课文首句相呼应。

  老舍爷爷在这篇文章中,各用了一句话来写“做年饭”和“吃团圆饭。”作者以自己老家的风俗来写过年的场景。

  我们这一带地方的风俗就跟北京不怎么相同,我们这个的地方过新年不赶庙会,而北京就赶庙会。我们这个地方大部分都还是和北京相同的——贴对联,穿新衣,拜年,吃团圆饭,守岁等。我们这一带小孩也跟北京小孩过年差不多,都会用自己的零花钱去买一些爆竹,买些玩具,还买些零七八碎而的东西.......

  北京的元宵节就跟春节差不多,都非常的热闹。而我们这一带不如北京热闹。过元宵节我们开始吃元宵,闹元宵......可高兴了。

第2篇:北京的春节课文范文

一.精美的情境导入,诱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云:“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这话的意思是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与文本所描绘的情境基本一致的导入情境,学生才可以顺利地进入文本描绘的境界和作品所描写的情境加以切身的体验。比如,教学《藏戏》一文时,为了让同学们尽快地了解藏戏的特点和理解课文中有关藏戏来历的神话传说,我辅以多媒体影像、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播放了从网络下载的《拉萨雪顿节藏戏演出》和《我要上春晚之群增家庭福利院〈藏戏〉》等视频,引导同学们通过观赏藏族音乐、舞蹈、服饰、表演动作等艺术元素,多角度了解藏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艺术文化以及雪域高原和谐、进步、繁荣、发展的新气象,继之引导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走进具有神话传说韵味的课文《藏戏》之中。可见,课堂教学前,采用富有艺术性的导入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营造的情境,可以起到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作用。

二.艺术性的课堂语言,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

我认为,在小语教学中,教师课堂语言对学生所产生的感染力不仅仅来自语文文本的科学性和语文文本的教育性,还来自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所采用的包含深情、并具有多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的艺术性。因为,生动形象富有浓浓的艺术意蕴的语文教学语言,不但可以让学生饱享听觉的盛宴,而且还会让学生感到亲切、愉快甚至印象深刻、久久难以忘记。那么,怎样的语文教学语言才是具有浓浓的艺术意蕴的教学语言呢?那就是讲到最典型的人物、最生动的事例、最感人的情节、最优美的景色、最细腻的心理活动等时,教师的语言一定要绘声绘色、一定要形象生动、一定要充满激情,一定让同学们感到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等。

比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一文时,我采用的就是这样一段精彩的开场白:“一提到春节啊,我们的眼前就仿佛出现了人们兴高采烈准备年货的情景,我们的耳边就仿佛响起了人们燃放除旧岁迎新年的爆竹声响,我们的口袋里啊就好像已经装满了长辈们为我们祝福的压岁钱……”这段话,既简洁明了又绘声绘色,一下就把同学们的思绪吸引到了课文《北京的春节》之中。可见。教师语言的生动形象,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为浅显、变枯燥为风趣。

三.高超的提问技巧,启动学生的多维思考

我国南宋教育家陆九渊曾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法国著名短篇小说作家巴尔扎克也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是问号。”可见,上述两位伟人的名言警句与我们传统的俗语“学贵有疑”是一脉相承的。鉴于此,我们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应该尽量运用质疑提问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教师有序的步步质疑下,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的翅膀,对所学习的文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并对之进行全方位的、多维度的、深层次的探索与研究,继之在这种对文本的探索与研究中达到以问促思的教学目的,为构建富有艺术韵味的小语教学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

比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前,我就预设了这样两道问答题供同学们思考:

1、我们家乡春节时有哪些民俗风情?请举例说明。

2、《北京的春节》中,北京春节期间的民俗风情与我们家乡春节期间的民俗风情有哪些异同?

由于我预设的这两道预习题突出了循序渐进的质疑特点,结果教学《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时,同学们都能非常准确地表述上述两道预设题的答案。可见,教学时,运用高超的质疑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

第3篇:北京的春节课文范文

我们要了解课堂中“提问”环节的现状,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出现了很多的不良现象,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提问频繁且显得随意,使传统的“满堂灌”变成今天的“满堂问”。诸如“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 是吗”、“ 好吗”、“ 对吗”之类的没有实质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充斥了短短四十分钟的课堂。课堂中缺少真正有价值的高质量的提问。

2.在“问答式”的课堂中,老师精心设计出一个又一个环节,牵着学生的鼻子按老师的思路亦步亦趋往前赶。老师问个不休,学生忙于应付,根本没有质疑的机会。

对于此种情况,我们要及时调整策略和思路,思考提高课堂提问的艺术,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问题要精而少

“精”即是提问要有针对性,从教材实际出发,抓住课堂的教学主线,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少”即是一堂课的提问要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减少提问的次数。这精而少的问题要在关键处、精美处、深刻处、疑难处 。比如《凡卡》一课,篇幅较长,内容也较复杂,受年龄的限制,学生的接受能力有限。 为了避免这一课的教学冗长、拖沓,笔者抓住“凡卡给爷爷写信”这条主线展开提问:凡卡的信中写了什么?从凡卡的信中我们体会到了什么?凡卡在写信的时候联想到了什么?让学生把精力集中在对文本精华的品味和吸收的过程中,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给学生质疑的机会

笔者在教学略读课文《梦想的力量》一课时,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大胆地把心中的疑问说出来。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却不失精彩。根据学生提问笔者总结出三个主要的问题: ①瑞恩有一个什么样的梦想?②瑞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③是什么力量使得瑞恩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三个问题去读课文与文本进行对话。在教学精读课文《北京的春节》时,在齐读课题后,让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学生的小脑袋中冒出一个个问题:北京的春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北京人过春节时吃什么?北京人过春节玩什么?北京人过春节和广东人过春节的习俗有什么不一样……带着这些自己发现的问题,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更浓了,很快学生就融入到课文中去。

三、 提问应增加“等待时间”

第4篇:北京的春节课文范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主要特征、主要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地分析传统文化兴衰原因;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情景的创设,使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激发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树立看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一、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分析

1.教学重点:传统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2.教学难点: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3.教学疑点: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流于表层,难以把握其中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

三、教法和学法

1.教法:情景创设法、问题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

2.学法:参与学习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设计说明

1.学情分析:本教学设计主要面对北京地区高二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理性思维能力,对身边文化现象有一定关注,并能较为全面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但是,他们对于这些问题的关注和思考都不够深入,观点比较片面。

针对这样的学情,此教学设计立足于以下三点思考:首先,选择北京地区的文化现象作为案例,贴近学生生活,便于引起学生的关注,激发学习热情。其次,通过一系列情景创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地、辩证地思考。最后,将传统文化的常识性内容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近距离接触北京传统文化,借由北京传统文化的自身魅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激发学生继续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2.教材分析:文化生活的内容“易讲难精、易教难学”,“传统文化的继承”这一课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这一课的内容中,如果无法将抽象的“文化”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就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故而,这一课的教学“情感引导为上,知识记忆为下;贴近生活为上,空谈文化为下;辩证思考为上,照本宣科为下”。

3.教学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旨在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让学生对一些“有所思考但不够深入的”问题进行真正深入的思考和表达。在思想的碰撞和教师的引导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以学生关注的北京2014年高考作文题“老规矩”导入课程。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将传统文化的概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其次,介绍并分析传统文化的概念及传统文化的四种主要表现形式,逐一以案例加以说明。以四个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案例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的兴衰原因。

“传统习俗”的教学以“俗语的释义”和“春节习俗的变迁”来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内容及形式的变迁。

“传统建筑”的教学以学生们“耳熟能详”却又“知之不详”的四合院作为案例。在普及北京传统建筑知识的同时,以“梁林故居的拆除与重建”来引导学生正视我们曾经对待传统建筑的错误态度,强调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能够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传统文艺”的教学则选择“相声”作为代表,提醒学生注意在传统文艺中不仅有“庙堂文化”也有“草根文化”。让学生在较为轻松的氛围中零距离感受这种诙谐的艺术形式。引导学生认识传统文艺的传承和发展也需要文化本身的生命力,在不断完善和创新中适应时代的变迁。

“传统思想”的教学是在之前一系列案例铺垫的基础上,鲜明地指出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对我们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我们需要的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所以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最后,以归纳法总结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回顾本课所讲的重点内容之后,以两道高考真题作为课堂练习巩固学生所学。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情景创设。

【教学演示】PPT演示《2014年高考作文题目“老规矩”》及其材料。

【教师过渡】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老规矩”,在这些行为准则的背后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内涵我们习惯性的把它们统称为“传统文化”。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聊一聊我们生活的地方——北京,聊一聊关于它的“传统文化的继承(板书)”。

2.新课讲解。

【教学演示】PPT演示“传统文化的定义”以及“本课的整体框架”。

【重点概念讲解】我们首先要明确传统文化的概念,它是指: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对于这一概念我们有两点应当特别注意。第一,我们说的传统文化一定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不是别的国家的文化。第二,传统文化一定是传承至今的、相对稳定的文化。那些尚未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新兴的文化现象我们不能将其视为传统文化。

【教师过渡】在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念之后,我们以北京的传统文化为例,从北京的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板书)四个方面来了解一下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

首先是“传统习俗”。老北京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礼数多,讲究多,禁忌也多。有很多俗语都表达了这样的意思,我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下面我们来一起解读这些俗语背后的文化含义。

【教师过渡】在传统习俗当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传统节日。以我们最熟悉的春节为例,你们家中过春节的活动都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守岁、吃饺子、压岁钱、贴福字、放炮竹、看春晚等等。

【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分享的过年传统习俗如今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例如网络春晚、电子鞭炮的出现,将传统的习俗和现代的生活方式融为一体,丰富了我们的传统节日。过年的习俗在内容上比较稳定,但是形式上不断丰富,这种一脉相承却又不断发展的“稳定”我们称之为相对稳定性。

【教师过渡】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传统建筑,它被称为“凝固的艺术”。老北京的传统建筑有很多,同学们熟悉的都有哪些?

【学生回答】故宫、天坛、颐和园、圆明园、恭王府、四合院等。

【教师过渡】刚才有同学提到了四合院,它是北京极具特色的一种建筑风格。下面我们就来一同感受下四合院的特有魅力。

【教学演示】PPT演示四合院的图片,并按图讲解四合院的特征与文化内涵。最后一幅图片为梁林故居的图片,详细讲解。

【教师引导】2003年9月23日,包括梁林故居所在的地块共1. 67万平方米的土地被富恒房地产开发公司以土地协议出让的方式获得,梁林故居被“维护性拆除”。一代国学大师的故居,不仅没有得到良好的维护,反而成为一片瓦砾。为了一些经济利益,竟然将这些传统建筑无情拆除,实在令人扼腕叹息。好在2011年1月东城区文委表示“梁林故居”将原址恢复修缮,最大程度地恢复原貌。这一传统建筑的重生提醒我们过去的错误不能再犯,要树立正确对待传统建筑的态度。

【教学演示】PPT演示老舍、梅兰芳、侯宝林的照片。

【教师过渡】让我们再来看一下老北京的传统文艺。同学们来认一认这三位文艺名人分别是谁?又分别代表了哪些中国的传统文艺呢?

【学生回答】老舍(舒庆春)——小说、戏剧、文学;梅兰芳——京剧;侯宝林——相声

【教师引导】可见,传统文艺不仅有“高大上”的庙堂文化,也有贴近我们生活的草根艺术。下面我们放松一下,一起来欣赏一段相声。跟随他们的表演,一起回到相声最繁荣的“天桥时代”去探索传统文艺的兴衰之谜,也同时去了解一下老北京人褒贬不一的生活方式。

【教学演示】播放相声《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关于天桥文化以及老北京人生活方式一段。

【教师引导】在刚才这段相声中我们其实已经找到了传统文艺的兴衰之谜。艺术需要观众,需要生长的土壤;现如今传统文艺没落的根本原因也正是如此。传统文化不能要求观众无条件的喜爱,不能固步自封、不能孤芳自赏。传统文艺只有根据观众的兴趣变化做出革新与调整才能焕发新的生机,才能达到保护传统文艺的目的。

【教师过渡】从刚才的相声中,我们还听到了一些老北京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能最直观地体现人们的思想。北京作为六朝古都,常年生活在“皇城根”下的人们有着其独特的思想品质。“北京精神”中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是对北京人传统思想优点的高度概括。当然,北京人的思想当中也有“好面子”、“讲排场”、“好享受”等一系列的“不足”。这些“不足”也会对新一代的北京人产生很大的影响。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老北京传统思想中的优点与不足呢?

【学生回答】我们应该发扬传统思想中的优点,摒弃其中的不足。

【教师讲解】同学的想法非常正确,我们将其总结为十六个字,这是我们这节课最重要的内容,即面对传统文化我们正确的态度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教师过渡】总而言之,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各异,但可以看到它有两个最主要的特征。第一是它的相对稳定性,相对稳定是指它形式上的稳定与内涵上的不断变迁的动态的统一,不可以狭义理解为一成不变。之前讲到的春节习俗的变迁能够比较好地体现这一特点。第二是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它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3.总结练习。

第5篇:北京的春节课文范文

“在暑期的阅读实践中,我第一次知道了‘有孔虫’这种古老的海洋生物,为此,妈妈特意带我去科技馆参观了‘大海里的小巨人――有孔虫’主题展,我还在那里认识了中科院院士郑守仪奶奶。她介绍了国内第一个有孔虫雕塑公园,我很想去看看,真希望妈妈能带我去。”

这是在“我与‘四季课程’的故事”征文中看到的两段学生的话,出自两名普通的中年级学生。这两段话让我们感受到了学生在“四季课程”中所获得的情感,所激发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及所产生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其实,儿童的身上自然地存在着许多需要教育者发现、尊重和呵护的成长力量。这正是北京小学提出“四季课程”的重要原因――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

学校多年来一直在探索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鲜明了“坚守基础教育本真”的主张,形成了“五养”基础教育实践理论,即慢养、顺养、牧养、素养、调养,提出以“适性教育”为理念的课程建设思路:首先,要遵循儿童成长规律,依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身心特点,从儿童的自主发展需要出发;其次,要遵照教育规律,通过学校课程实践的整体优化,引导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再次,教育就是要“发现”和“发展”,发现其潜能,发展其个性。要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离不开对“学生特点”和“学生发展规律”的深入研究,我们探索适合生命成长、适合儿童生活、适合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四季课程”,以此推进学校富有特色的课程系统建设。

“四季课程”――追求“务实”与“生成”的课程

北京是个四季分明的城市,儿童的成长与发展也必然会与其所生活的环境密不可分,体现出明显的节律特点。因此,学校将儿童发展、学校培养目标、社会发展和自然特征四方面有机整合在一起,设计了“四季课程”。

参照多方面研究,我们提出“2-1-2-1”四季学程模式,以一学期为周期,即“2个月+1周+2个月+1周”。其中,第一个“2”为每学期前两个月,在此期间有计划地实施基础性课程;第一个“1”为期中时段的一周,各年级学生集中开展实践性课程,由教师设计、开发并组织实施;第二个“2”为每学期后两个月,继续有计划地推进基础性课程实施;第二个“1”为寒(暑)假期间为期1周(或10天)的综合性实践学习,课程由教师设计,家长协助开发与实施。“四季综合实践课程”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线,整合科技教育、美育、体育、德育等育人资源,改变原有综合实践课程比较零散的现状,让学生享有更充分的综合学习、实践探索、拓展研究的机会。它是学校“四季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经常被直接称为“四季课程”。具体设计如下:

秋季为“科技创意”,让学生展开美好的想像,把所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开展科技创想。例如,“生活中的奇思妙想”是四年级秋季的课程主题,在一周的课程学习中,学生们通过专题讲座对“奇思妙想”的内涵和方法有了初步了解,再通过有针对性的参观丰富认知。为此,教师为同一个年级中选择不同研究主题的学生开发了不同的场馆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综合性实践学习。

冬季为“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品味北京和全国各地传统文化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做自豪的中国人。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先后开发了“舌尖上的春节”“胡同里的中国年”“窗棂上的艺术”等不同主题课程。

春季为“律动健身”,学生在这个时节走进大自然,锻炼体魄、欣赏美景、抒怀。学校在“运动的春天”“玩转课余生活”“快乐足球集结号”“舞动春天”等主题课程中安排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夏季为“读书实践”,各年级学生分别在“小书虫漫游记”“书香夏日”等夏季主题课程中,在静心读书的同时利用暑假走进社区,走向全国各地、世界各地去体验和实践。

这样的课程设计是为了让学生们有更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观察实验和动手实践,学校通过整合,让学生享有综合学习、实践探索、拓展研究的机会,使综合实践能力得到更充分的锻炼。这恰恰体现了学校“务实”与“生成”的课程追求。务实性,体现在使学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学有所得、学有所长,让学生获得实质性的发展。生成性,体现在课程建设要目中有“人”,课程要充满生命的活力,要在生成中使生命的发展具有科学性。因此,“四季课程”要回归基础、回归学生、回归全体。

“四季课程”――追求“适合”与“真实”的发展

在课改实践的初期,我们对学校师生进行了调研。我们发现,学生更期待实践性活动课程,对课程的需求与教师、家长的期待有很大的不同,于是,在此基础上,我们组织干部教师通过深入研讨形成共识,要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理念关键在“适合”,它强调课程建设要有“对象意识”和“目标意识”。“对象意识”的增强必然使我们增强生命意识,“目标意识”的增强必然使我们进一步深化校本意识。因此,“四季课程”中每一个课程的确定、开发、设计和实施,都要充分调研本校、本年级甚至是本班学生的实际和课程内容,实施方式要随着学生发展、教师发展、自然发展以及社会发展不断进行更新和调整,以实现课程对学生的“适合性”。

在实践中,我们逐步形成了“教师―项目负责人―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结构,由年级负责人作为四季综合实践课程开发与组织的项目牵头人。首先,自下而上地通过调研和头脑风暴式的研讨萌生课程主题意向,在此基础上各年级将课程主题提交学校,并参与校级的课程主题研讨,从内容定位、难易程度、年级梯度等不同方面进行论证,有时需反复数次才能够确定每个年级的主题及主要板块内容。其次,自上而下地由各年级负责人负责组织各学科教师对确定的主题及主要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再次头脑风暴式的课程研发,逐步完善课程内容。这几上几下的研讨过程,既确保了每次四季实践课程的质量,同时也实现了对教师实实在在的培训,促使其课程领导力获得真实的发展。

自2012年至今,基于“四季综合实践课程”发展起来的“四季课程”经历三年的探索,开发了70余个深受学生喜爱的四季综合实践主题课程。为了更好地推进四季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教师还为学生设计了精美的课程手册,学生人手一本,用来指导和评价学生的课程学习。每次综合实践周结束后,各个年级都会以展览、短片等形式向全校年级课程学习成果,更好地辐射和引领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来。经过几年的探索,学校四季综合实践课程已经形成了“调研―研发―实施―评价―展示”五步运行模式,有效地将学生资源、教师资源、社会资源整合在一起,共同服务于学生和教师的实际获得。

“四季课程”――追求“课程”与“管理”的共建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继续探索以“四季课程”为特色的学校课程系统建构,完善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在课程实施层面,我们提出了“四课工程”,在课程设计中突出“三性特色”,在课程管理方面提出了“三型管理”。

1.系统实施“四课工程”

立足于对学校体系建构的价值认识,我们提出了改革课程、课堂、课时和课业的“四课工程”。

首先是“改革课程”。学校基于“四季课程”的特色,设计“四季基础学堂+四季特色课程”的课程结构,并在已有的四季综合实践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四季国医”与“四季节日”等四季特色课程。其中,“四季国医”课程的设计抓住四季的变化特点与人体变化的关系,将有关人的身心健康、保健常识以及运动建议融合在一起。这门课程以中国传统医学的生命观、整体观为指导,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课程内容包括季节与运动、季节与饮食、季节与起居、季节与心理健康、季节与疾病预防等多个板块。课程结合季节变化适时开设。我们在四季基础学堂中以“四季”为主题进行学科联动式的整合教学。例如,春日里,学生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段里,在科学小研究中盼春、识春,在诗文赏析中诵春、咏春,在乐曲中唱春、舞春,还拿起画笔画春、赏春。以季节为主题的学科联动更有助于整合学科内容,让学习与儿童生活紧密联系。

其次是“改革课堂”。伴随着课程改革,现代教育观已经从传统的知识教育观走向了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观,课堂文化也越来越向“儿童发展本位”回归。北京小学逐步形成了“实与活”的教学思想,并通过课程实施不断使之更丰富、更系统,构建起“实与活”的课堂文化。

再次是“改革课时”。2015年,北京市颁布了新的课程计划,学校基于新的课程设置要求,进一步深入研究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分学段设置课时,将原来的每天6节40分钟的课调整为每天上午低年级每节课35分钟,中高年级每节课45分钟,集中安排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课程。每天下午设置60分钟大课,集中安排科学、美术、音乐等课程。这样就使学生开展体育锻炼、综合实践、发展特长的时间得到保障,同时也向教师提出了提高教学效率的要求。此外,我们基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习需求,一、二年级每天上午安排“游艺时空”及“阅读时空”,以校园游艺的方式整合校内学科性实践活动,同时将语文学科及阅读实践进行整合,促使学生产生爱学习、爱学校的积极情感,在游艺、阅读等实践活动中养成好习惯,实现全面发展。

最后是“改革课业”。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要真正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离不开富有针对性的课业指导。学校多年使用的是由学校专家及骨干教师编印的北京小学语文、数学学本系列,每年还根据学生及教材变化进行及时修订,以确保其针对性与实效性。北京小学还出台了《北京小学学生作业评价方案》《北京小学学本使用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对学生作业的时间、数量做出了明确规定,严格控制作业量,达到了既减轻负担,又提高质量的效果。

2.彰显生命的“三性特色”

“四季课程”尊重小学生生命成长的规律,呈现了鲜明的节奏感,彰显了生命成长的意识。把生命的成长、自然的成长和社会的成长有机融合在一起,使得课程更具有生本性、整体性和创新性的特点。

首先,学程的改造、课程内容的设计无不体现着教育者对儿童生命成长规律的尊重,从儿童发展的需求与特点出发进行课程设计是“四季课程”生本性的体现。其次,“四季课程”已经成为包括三级课程在内的课程系统建构,让儿童每阶段的课程学习都与自然的变化相结合,季复一季,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具有整体性的特点。最后,无论是课程组织形式,还是课程资源开发,或是课程管理模式都具有较强的创新性特点。这也成为了“四季课程”彰显生命特征的三方面特色。

3.推动课改的“三型管理”

在实践中,我们逐渐意识到,学校虽然具备良好的研究传统以及较为优质的教育资源,但也受限于学制管理、质量监控管理、课程设置管理等制度。因此,我们立足学校管理改革,提出自主型管理、学术型管理和民主型管理,以此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首先是自主型管理。北京小学有深入的自我教育管理基础,因此,倡导教师在课程实践中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创造成为推动学校课程探索的重要源动力。其次是学术型管理。它凸显了学校课程改革的科学性,强调在学校管理中去行政化。为此,学校成立了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引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成立了名优教师研究室,以研究室主持人带队的方式深化课改的专题研究,并共享研究成果,整体提升教师研究意识和研究品质;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更好地整合家庭、学校、社会资源,服务学生的发展。最后是民主型管理。尊重生命的课程一定要在尊重生命的管理中孕育和成长。学校坚持倡导在民主型管理中,在平等的教师对话、师生对话以及家校对话中实现共识理念。我们的课程建设也充分发扬民主精神,成立了课程建设团队,让教师、学生、家长、专家、社区等都参与到课程开发之中,构建育人共同体,共享育人成果。

学校每学期都会在实践的基础上召开“四季课程”专题研讨会,组织教师研究课程实践的思路与方案。对学校各类课程进行规划、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新编等不同程度的建设,发挥学校“三型管理”的作用,推动学校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四季课程”――追求“基础”与“特色”的融合

“四季课程”从时间、空间、资源等多个维度对原有三级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和拓展,让教育更加贴近儿童,让每个儿童能够有实际获得。

第6篇:北京的春节课文范文

嫩嫩的冬青叶。这种嫩叶,青翠,碧绿,青春,活力,叶片上透着一层油光光、水灵灵的光泽。有点不敢相信,北方干旱,怎么会长出如此水灵的东西。以下是为打大家整理的春天的气息随笔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春天的气息随笔一

京城四月,莺飞草长,芳菲正盛。

这几天,北京的天气出奇的好。天空碧蓝,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清风拂面。风儿吹绿了院子里的树木、草坪,百花盛开,姹紫嫣红,芳香四溢。

就连马路两侧的灌木丛上,也长出了一层淡淡的、嫩嫩的冬青叶。这种嫩叶,青翠,碧绿,青春,活力,叶片上透着一层油光光、水灵灵的光泽。有点不敢相信,北方干旱,怎么会长出如此水灵的东西?总觉得,这怕是自然界里最具生命活力的一种植物了。瞥一眼,就有怜香惜玉的情感涌上心来,心疼得甚至舍不得用手去碰。

春日里,除了出门踏青、赏春,也成为读书的好时节。

春节前,女儿从网上买了一套陕西著名作家陈彦的长篇小说《主角》《装台》《西京故事》,作为节日礼物送给我。其中的《主角》,是第十届全国矛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更是慕名已久。

入春以来,每天有陈彦的长篇小说陪伴,顿觉生活充实了不少。

一旦有点空闲,落地窗前,一把藤椅,一杯清茶,一本书,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光阴里。

不愧是名家作品,三本书堪称近几年国内长篇小说中的精品。《主角》用扎实细腻的笔触,讲述了秦腔名伶忆秦娥近半个世纪的舞台人生,苦苦乐乐,沉沉浮浮,以及秦腔这种地方戏曲与社会发展的复杂联系。

《装台》别开生面,描写了一个陌生行当的一群浑身臭汗的男女,在喧嚣浮躁的社会里,一起过着“靠剧团,吃剧团”,低三下四,苦中作乐的社会底层生活。故事情节悲喜交加,荡气回肠。被王蒙先生称为“20xx年中国当代小说的一绝”。

《西京故事》聚焦的是城乡经济的发展大势,在主人公罗天福的生存空间里,写出了城市与乡村、父辈与儿女两代人之间的人文、人性和人情的审美与剖析。

三部小说结构紧凑,语言精练,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紧扣人心,特别是地道的陕西方言,给人一种难以言表的生动与亲切感。每当拿起书,就有了一种放不下的感觉,心甘情愿地跟着故事情节往下走。看完一章,还想接着看下一章,流连忘返、爱不释手。

这种看小说的奇妙感觉,多少年已经没有了。包括这些年看了国内一些著名作家的长篇小说,时常有一种看着看着、就觉得看不下去的感觉,只好随手丢在一边。一本书,常常是拿起来看,看一会儿丢,如此反复,推进很慢。

看陈彦的三本长篇小说,完全是另外一种感觉。

陕西是个文化大省,拥有杜鹏程、柳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陈彦、宏柯等一批实力派作家,外加一支浩浩荡荡的青年新军,创作实力不容小觑。难能可贵的是,改革开放以来,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陈彦四人先后荣获第三、四、七、十届矛盾文学奖。全国矛盾文学奖评选了十届,有四届陕西作家榜上有名,这在全国并不多见。

陕西作家多以“拼命三郎”驰名。著名作家路遥因长期加班写作,积劳成疾,多数时候是一个馍,一根葱的穷凑合,导致营养严重不良,《平凡的世界》获奖不久,终于倒下,死于肝腹水,时年42岁,中国文坛的一颗巨星由此陨落。60后作家红柯,多次荣获全国性文学大奖,也因劳累过度,2018年春节期间忙于写作,死于心脏猝死。红柯曾经获得了矛盾文学奖提名,可惜与大奖擦肩而过。一位有实力、也最有希望摘取矛盾文学大奖的中年作家,就这样死于过度劳累,令人扼腕叹息。

大山深处出名家,是陕西作家的又一特点。矛盾文学奖获得者贾平凹、陈彦,都是从商洛这个秦岭大山里走出的著名作家,包括路遥,也算得上是从陕北大山、黄土沟豁里走出来的当代著名作家。包括这两年在全国文学界崭露头角,常年在上海打工的青年作家陈仓,也是从商洛大山中走出来的贫寒子弟和小说家。

文学创作,劳心劳力,十分辛苦,除去天分悟性,刻苦勤奋至为关键。我有个感觉,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作家普遍能吃苦,能忍耐,勤奋刻苦,怕是陕西作家屡获成功、名声大噪的主要原因之一。

历史上,西安曾经是十三朝古都,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风云激荡的朝代更替,更是为陕西作家的创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每次看陈彦的长篇小说,总被小说中主人公满满的正能量鼓舞着,激励着,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读书感到了自己的浅薄与无知。

懂得了,明白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换的原则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尽管尘世浮华,刻苦,勤奋;诚实,善良;勤劳、质朴这些人生最为宝贵的品格,还是需要有的。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突然,耳边响起了社区幼儿园课间操的音乐声,轻松,明快,有节奏感。每当这个时候,在教室圈了一上午的孩子们,就会大呼小叫,蜂拥而出,来到户外的小操场,在年轻老师的带领下,无比欢快地做起了课间操。

书看久了,眼睛需要休息。

我放下书,匆匆下楼,踩着课间操的音乐节奏,来到户外,欣赏蓝天白云,风淡云轻,享受明媚春光,鸟语花香。

春天的气息随笔二

春天是温暖的。

只是留心观察,春天的演进并非平顺。也是阴阴晴晴,冷冷暖暖,起起伏伏,蹒跚前行。

这几天,北京的天气又有点反常。

前些天还阳光明媚,春意盎然,鸟语花香。这两天,天开始变得阴沉沉的。风,在轻轻地吹,树枝上刚刚绽开的一层新绿,随着风在轻轻地摇曳。阵风刮来,也是一阵紧似一阵,让人感到了一阵阵寒意。

今天清晨,天空飘起了蒙蒙细雨。春雨潇潇,滴滴答答的雨丝飘落在脸上、脖子上,给人一阵湿凉的感觉。其实,老天爷也是虚晃一枪,并没打算给人间布施甘淋,地皮刚刚湿,雨又停了。

风雨过后,院子里桃花、杏花开始落了,

粉红色、洁白色的花瓣稀稀落落掉了一地。就连前几天正在盛开的白玉兰,在阴冷的氛围中,也显得有点蔫巴,萎靡不振,了无生机。

持续的阴天,让户外的气温下降不少。早餐起来,体感上有些阴冷,倒也觉得有几分清爽。到底是暮春了,天再阴,再有风,又能冷到哪里去?

只是,天空一旦没有了太阳,自然界就少了明媚的春光。我发现,许多年纪大的人不出来锻炼了,就连每天推着小童车,带着未满周岁的宝宝在母子广场上散步的年轻阿姨们,也没了身影。

不远处,是两位喜欢打太极拳的中年女士在跟随者音乐,一招一式地打太极。体育锻炼,贵在坚持。不论春夏秋冬,不管晴天阴天,每天这个时候,总能看到她们俩坚持晨练的身影。

人是自然界高级又敏感的动物,看到满地飘落的桃花、杏花花瓣,难免有几分伤感、惆怅。“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诗句,这两天一直在我的心头萦绕。

散步之后,我在母子广场西北角的一张排椅上坐了下来。打开手机,看到部队的朋友发来一则笑话,多愁善感的心顿时感到好了许多。

笑话说:某领导到监狱视察青少年罪犯的改造情况。年轻犯人们首先表演的是大合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搞得领导哭笑不得。

领导眼里充满不屑,意思很明白:就这些货色,还共产主义接班人呢?!身边的一位随同领导心领神会地说:瞎唱一气,现在的提法是中国特色,谁还讲共产主义?!

领导们要离开了,年轻犯人们又献上了一首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差点让领导当场晕倒。

笑话说:世事难料,几个月后,陪同领导视察的两位厅局级领导,还真的进去了。

笑话是幽默的,生活是沉重的。远没有一笑了之那样让人觉得轻松。

我的心情,也随着笑话的情节起伏,时而会心一笑,时而沉默无语。

人的心情尚切如此。北京的天气变化,也就不难理解了。

事物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自然界的任何变化,都可能让北京的天气变得阴阴晴晴,冷冷暖暖,起起伏伏。

不是吗?前一段来自蒙古国的两场沙尘暴,不仅是北京受影响,全国北方地区不都是风沙弥漫。这两天,来自西伯利亚的一股股冷空气,接踵而至,让北京的气温骤然下降了七八度,明媚春光,也逃之夭夭。

人啊,其实没必要那么多愁善感。想开了,花开花落,不就是一种自然现象嘛!人世间,哪有永恒不变的东西。更何况,花不落,果不出,看见花蒂上露出青色的小果实,人们应该高兴才对。

北京的暮春,就这般捏腔拿调,阴阴晴晴,冷冷暖暖,步履蹒跚。其实,波波折折的天气多了,北京的春天也就走得不至于太匆忙。

男女老少,大都喜欢春天。不冷不热,多舒服。

论感情,真的希望时光能定格在春天里。

春天的气息随笔三

院子中心高台广场四周的几棵玉兰树开花了。

最早绽开花蕾的是东南角的两棵紫玉兰树,紫玉兰花清新,典雅,赏心悦目。接下来,才是四个角上的几棵白玉兰同时绽放。

今年春天的“倒春寒”厉害,三月中旬暖气停掉后,家里一直阴冷阴冷的。冷空气不甘寂寞,一场接着一场,没完没了。哆哆嗦嗦中,自然没有心思留意春天的脚步。

尽管如此,春天的信息还是知道一些。

院子里的第一抹绿出现在柳树上。柳树这种物种,耐寒,喜春,每年冬天最后一拨落下叶子,来年春天最早绽开新绿,带来春的气息。五号楼右侧那几棵柳树春天发芽最早。那里地理位置优越,阳光充足,避风,每年早春,这几棵柳树总是顶着冰冽的寒风,早早绽开一层嫩嫩的绿芽。然后,树叶由黄变绿,渐渐伸展开来。每一次看见这一片嫩绿,心里就有几分欣喜。

灰蒙蒙、光秃秃的冬天过后,人们最渴望看到的是春光明媚,百花盛开。

院子里最早开花的是连翘,类似迎春花那种。花黄黄的,密密的,一朵挨着一朵。花朵似乎比迎春花大一点。据说连翘是一种中药,过去人们感冒时常吃的银翘解毒片就是用连翘皮和其他中药材合制而成。

我这个人眼拙,见识少,第一次看见连翘,误以为是迎春花。后来,了解连翘的人悄悄告诉我,这不是迎春花,是连翘,它枝体高大,枝条长,花瓣大,开花早。迎春花的枝条细,贴着地面生长,开花时间比连翘要晚一两天。

果真,接下来开花的是迎春花。我们家宿舍楼前面有四个大型花坛,里面密密麻麻栽种的都是迎春花。那些天,尽管春寒料峭,也没能挡住迎春花张开笑脸的步伐。几天后,花坛里密密乍乍盛开的迎春花,竞相开放,春意盎然。

再接下来,才是玉兰花、桃花竞相开放。这时候,春分节气已经过去四五天。按照往年惯例,清明前后,院子里的树慢慢地都发芽了,该开花的也相继开花了。春天实实在在降临了人间。

北京的特点是冬季长,春季短,今年赶上倒春寒,春天显得更短。春分节气过后,时令已进入仲春,仍然觉得脱不下棉衣。好不容易脱掉了,换上皮夹克没两天,一到下午就觉着皮夹克也穿不住了,赶忙又换上休闲服。

每一年,春天就是这样从一抹绿、一朵花开始,无限蔓延,渐渐铺陈开来,草绿花红渐渐成为自然界的主色调,还有满树绽放的花朵,美不胜收。这些花,有认识的,有的根本叫不上名字。就连院子里草坪上的草,也从土壤和散散乱乱的枯叶中冒出头来,长出一层嫩嫩的绿芽,惹来许多麻雀在草坪上蹦蹦跳跳。蛰伏了一个寒冬的生物,也睁开睡眼惺忪的眼睛,伸伸懒腰,钻出地面,准备新一轮攻城略地。

每当这个时候,我喜欢一个人来到院子里,到处走走、看看,然后在院子里找一处有阳光的地方坐下来,和几个退休老头一起聊天,感受春风浩荡,聆听春天脚步,品味明媚春光,欣赏满院绿色。

北京的春天就这样,缓缓而来,匆匆而去。

第7篇:北京的春节课文范文

2008年,我国开始推行“京剧进校园”计划,这几年来,国粹在今日之中学校园默默生根,遍地开花。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还表示,文化部将投入资金,在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试点动漫京剧,在幼儿园中小学推广京剧。动漫和京剧的牵手,想必又能吸引一大批“新生代”的眼球。

那绚丽的色彩中一个个打磨千年的形象,那律动的步伐里—颗颗青春激昂的心,都在诉说着一种热爱:爱潮流,也爱传统。

对话“90后”:京剧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我唱京剧上了瘾,一天不唱就会很不舒服,喉咙就会很痒。”京剧如今已成为少年张嘉奇生活的一部分。

张嘉奇从小就喜欢京剧,6岁时便开始与之“亲密接触”,“不知怎么的那时我认为化妆很神奇、很美,很喜欢化妆。”张嘉奇笑称。因为在爱好京剧的爷爷奶奶身边长大,常常和老人一起看CCTV的京剧节目,他也就喜欢上了唱京剧。

当然,这条追寻国粹的道路并不是坦途。没有上过专业的培训班,没有专业的老师指导,张嘉奇基本是靠自学的,电视、碟片、书籍便是他的老师。一度,爸爸妈妈统一战线反对他学京剧,他们认为学生要一切以学习为重,但热爱京剧的他又怎么会轻易放弃呢。“为此我没少和爸爸妈妈冷战,还经常和爸妈打‘游击战’。爸妈在家时,如果我在看京剧节目,他们一定会过来把电视给掐掉;当他们出门上班了,前脚刚出门,我就马上把所有的门窗锁好,放碟片,大声地唱。”张嘉奇笑着轻松地说,“可能也是出于叛逆,爸妈越是反对,我就越是喜欢唱。”

张嘉奇现在学的是京剧中的程派,最喜欢唱的是程派的《锁麟囊》《春闺梦》《荒山泪》三部作品。

“其实学京剧还是比较累的,天天得吊嗓子,京剧主要通过唱、念、做、打来表现的。所以每一句词,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要靠自己去领悟、揣摩、不断地练习。”现在他买了双旗鞋,天天在宿舍的走廊上练习,起初会引起同学们奇怪的眼神,不过他并不在乎,他只知道为了在舞台给观众美的享受,渐渐地脸皮也更厚了!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想不到连化妆也是这样的,“上次在学校大礼堂表演时,化妆就足足花了4个小时,还要带上那些重重的头饰,就为台上的那4分钟!真的挺累的,”张嘉奇说道,“不过我并没想过放弃,因为我痴迷京剧!”

放眼校园:传纷池是一种时尚

“众将官!”“老师好!”以京剧唱腔的形式开始上课前的师生问候,这是某小学京剧课的独特场面:几十名“阿庆嫂”、几十名“刁德一”和几十名“胡传魁”同台演唱《沙家浜》“智斗”选段,声势浩大,这是某中学开展“京剧大家唱”活动中的一幕;看一遍《红灯记》,然后通过音乐、体育、美术、思想品德等学科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这也是一所中学的专题研究型学习课“欣赏《红灯记》”……京剧进课堂,也进入孩子们的心中。

以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为例,自2008年入选北京市“京剧进校园”试点校以来,学校在初中组和高一四个年级分别开设了京剧课。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热隋,学校还定期请北京戏曲学院的科班演员等专业人士来演出,台上、台下、学生、老师间的互动,再掀京剧高潮,京剧课也办得有声有色。

目前,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个个都成了“票友”,班班会唱段京戏。

当被问到“为什么要学京剧”时,孩子们自豪地说:“我们喜欢京剧,京剧就像大熊猫一样是我们的国宝,我们应该学习传承。”

除了学唱京剧,绘制脸谱也是校园文化中异彩纷呈的一道风景线。

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一张张脸谱美佳佳……新疆巴州二中初一、初二年级的孩子们亲手绘制了1000多张脸谱面具,图案各不相同,有传统的京剧人物形象,也有现代的动漫人物,更有一些蕴含环保、节约主题的脸谱,还有学生甚至把脸谱画成了腾讯QQ的形象。

在寻找传统戏剧与新潮教学的契合点这一问题上,上海虹口区教育学院实验中学更是标新立异:踏着京胡琴韵上课,踩着沪剧小调下课。

这一天,实验中学的课堂里,广播传出了教导主任的声音:“下面我们要播放新的铃声。”随之而来的,是一段国粹京剧选段——《梅花新调》。这段京胡曲调铿锵有力、节奏明快,还有一种隆重的“开场”效果。

尽管已经有过“预报”,学生们听到这样的一段预备铃声,还是忍不住哄堂大笑。初二年级的翟吴同学表示,“班里的同学几乎都笑了,当时觉得特别新鲜,时间一长也就慢慢习惯了。而那段下课铃声听起来就更熟悉了,虽然叫不出名字,但是旋律还会哼呢,以前的眼保健操第三节用的就是这个配乐,原来是沪剧啊!”

两分钟后,正式上课的铃声响起。这一次的乐曲是根据京剧西皮流水的唱腔改编的民乐合奏——《欢乐小段》,胡琴和唢呐声错落响起,浓郁的京剧味儿透过琴弦在中学的校园里弥漫开来,恍惚间,孩子们脑海中似乎浮现出画着脸谱穿着戏服的人物在舞台上端起架势欢快走步的模样。

又过40分钟,一堂课结束,一段熟悉的旋律响起,沪剧《燕燕做媒》选段《紫竹调》的名字虽然有些陌生,但是时常出现在电视节目表演中,曲调刚刚响起,就让人忍不住要哼唱起来。挑眉、抬手的架势也忍不住摆了起来,流水般的扬琴声轻松柔和,欢快无比。

京剧常识知多少?

源远流长的历史源起:京剧是流传于北京、河北、天津等地区的一种戏曲剧种。在国外,它往往代表着中国的戏曲艺术,所以又被称为“国剧”。它是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的《申报》。它起源于四个地方的剧种:一是原来流行于安徽一带的徽剧;二是流行于湖北的汉剧;三是流行于江苏一带的昆曲;四是流行于陕西的秦剧,又叫梆子。清乾隆末期四大徽班进北京后,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互相影响,逐渐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北京土语,逐渐融合发展。

第8篇:北京的春节课文范文

孩子的成长是多维度的,并不是老师一个人就能带出好的成绩,也跟孩子的配合,家长的协助有非常大的关系。作为一对一的老师,我想能更多的了解孩子的特点和强弱项,熟悉课本和考点,将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必然是能有很好的提高。

********************************************

【招生范围】:小学1-6年级,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

【常规课程】:小学、初中、高中各年级各学科同步辅导、数学,英语,物理,化学,作文,语文,历史,地理,生物。

【热门课程】:小升初、衔接班、托管班、奥数班 、中考冲刺、艺考辅导。

【课程费用】:不同年级,不同科目,价格不一,详情拨打免费电话咨询

【上课地点】:选择最近校区,来校区上课!(具体校区见下文)

【上课时间】:周六日、寒假、暑假、平时晚上等时间灵活协商安排!

免费咨询电话:400-0066-911 转分机 90592(接听时间8:00-24:00)

温馨提示:400免费电话使用方法--先拨打前十位,听到语音提示“请输入分机号码”后按“转分机”后的几位分机号即可。免费咨询了解~从现在开始!

********************************************

长春口碑比较好的辅导机构咨询电话(每日前十位拨打400免费热线电话咨询,可享受免费试听课!400询电话使用方法:先拨前10位总机号,听到提示音后再拨后几位分机号即可咨询详情或预约对孩子学业进行免费测评)

长春京翰教育校区及电话:400-0066-911 转分机 90592

【同志街校区】长春市---- 朝阳区 400-0066-911转90591

【十一中校区】长春市----绿园区 400-0066-911转90592

师资:7000余名专职老师!多年担任各年级、初高中毕业班教学工作,部分教师长期研究考试命题和阅卷任务。

品牌:二十年办学经验!京翰教育遍布全国60余城市,充分了解各地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和考试状况

ps:每天前五位拨打免费电话咨询的家长,还可以享受免费试听机会哦!

浏览十个广告,不如一个免费电话了解快!

第9篇:北京的春节课文范文

何老师60余年笔耕不辍,创作的儿童歌曲《小溪再也不孤单》《那就是台湾我的家》《多么美》《春水鸭》《高高苗岭什么最亮》……曾经流传于那个时代的少年儿童中间,影响至今。在我们这个有着超过二亿少年儿童的国家里,专业从事儿童音乐创作者寥寥无几,当前的许多创作者大多来自大中小学、师范院校、各地文艺演出团体以及少年宫群艺馆。作为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作曲理论学科知名教授,何老师的本职是音乐教育家,培养出的音乐名家不计其数,有王立平、储望华、鲍元恺、梁茂春、万昭、蔡良玉、朱仁玉、郑伯农、李春光、舒泽池等等。但由于长期工作在少年儿童集中的附中环境,和孩子们频繁接触,对少年儿童的感情自然融入心中,并产生了一种责任感,进而激发出何老师创作儿童歌曲的极大兴趣和热情。

从创业到退休:任课时间最长资历最老

何振京和夫人洪月华是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作曲理论学科的元老。五十多个春秋,理论学科经历许多变化,如今,何振京与洪月华是任课时间最长的老师。二老先后被调到大学本科任教多年,但对附中贡献最多,可以说,从附中作曲理论学科创立到今天,何老师见证着这个学科的创立和发展,伴随着一个个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何振京说:“我于1949年10月由北京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系转入中央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本科就读,1955年毕业留校,分配到本院附中工作,并担任视唱练耳和音乐名作课的教学工作。那时上海音专或老音乐院的音乐名作课的内容是西洋古典音乐欣赏,在我去之前,当时本课在附中是教务主任黄祥鹏担任的,我俩商量这门课应加入中国内容,其中还理应包括民族民间音乐部分,于是做了分工:黄翔鹏负责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的音乐创作领域,我担任民族民间音乐的课题,西洋传统音乐方面,则请陈宗群老师兼课。当时,我没有任何教材,只有现趸现卖,仓促上阵。

“1956年起,附中决定创建理论学科、民乐学科和声乐学科,学制定为四年,并于当年招收第一班新生,面向社会招收初中毕业生入学。教务主任黄祥鹏约我一起进行理论学科的筹备和招生工作,研究设置专业课程等具体事项,我还被指定为学科负责人,担任歌曲作法大课、民族民间音乐大课和课下辅导,以及其他专业的民间音乐共同课。第一期招进的四年制理论专业学生真不少,有梁茂春、万昭、蔡良玉、朱仁玉、杨长庚、冯少佳等,以及作为插班生的李春光、储望华、黄培钧和郑伯农共二十余人。

“理论学科的教师是比较辛苦的。他们除了担任本专业学生的专业课和专业活动之外,还要挑起全校各个班级的视唱练耳(分组)课的重任,以及专为这些学生毕业之前单开的乐理课、和声课的授课任务。我在理论学科任教几十年,于1990年底退休,见证了学科创建时期的艰苦、同事们的奋进与辛劳。理论专业的毕业生无论升学还是参加工作,大都没有辜负学校的培养,有许多人在各自岗位上担当了重任。”

也许,这就是一名教师最大的乐趣和欣慰,当你亲手把一个个满脸稚气的红领巾培养成能在五线谱上畅想未来的音乐家时,所有的辛苦和劳碌都不过是过眼云烟了。

副业变主业:能背唱上百首民歌

说到教授民间音乐课,何老师自谦地说:“我当时只是热爱民间音乐,没想到由副业变主业了。”

那是中央音乐学院建院初期,时任学院副院长和党委书记的吕骥大力提倡师生向民间学习。学习民间,在音乐学院先是“请进来”,然后是“走出去”,一方面请来全国各地的民族歌手、民间乐器演奏家来学校表演和教学;另一方面组织师生下基层采风,学习当地民歌和民间音乐。当年,各地民族歌手风尘仆仆,应邀来到中央音乐学院,为校园平添一道亮丽的风景:陕北歌手张天恩、青海花儿王朱仲禄、山西左权民歌手刘改鱼,以及后来的云南、贵州少数民族歌手,内蒙古二人台艺人,说唱音乐单弦、京韵大鼓演员,戏曲河北梆子、昆曲和众多民族器乐传承人都来到音乐学院传经送宝。

1950年冬,民乐系部分师生赴河北省遵化县采访归来后举行的汇报演出,引起全院重视。1954年,学院组织作曲系师生二十多人前往内蒙古河套地区采风,何振京和全班同学第一次参加了零距离接触原生态音乐的活动,兴奋与幸福交织,师生们受到了心灵的洗礼。从1957年起,这个理论学科决定将采风作为每年一次作曲系的公认制度。

1957年初春,利用寒假短暂的宝贵时间,附中理论学科主任何振京得到教务处支持,与青年教师方暨申、孙云鹰一起,赴贵州采访侗族大歌。那是音乐学院理论系、作曲系和附中首次合作的采风活动,虽然规模很小,意义却不寻常,因为它的理念是一种对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探索与追求。1956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音乐周,在演出、座谈、交流期间,西南的侗族同胞对世代传承着的一种称之为“大歌”的多声部合唱充满了惊讶与质疑。这一线索,促成三个年轻人的大胆决定,他们得到学院批准后,去探索过去一向认为在中国缺少多声部音乐的处女地 ,这一行动也成为省外专业音乐工作者开掘和研究侗族音乐的先声。随后 ,附中策划了暑假由老师带理论专业学生去各地采风的行动。由于经费所限,教务处指定先由何振京与洪月华带少部分学生下去试点,其他同学则于次年陆续下去。经过了解,地点定为江苏江阴,参加的同学有李春光、储望华、刘盛铨、黄培均和金韶、魏丽爱、严安思和高燕生8人。在水乡农村,这支不大的队伍经受了蚊叮、虫咬以及气候不适、语言困难等多方面的考验,每天晚上兴奋地交流学到的民歌,迎接下一个丰收的明天。这次采风收获不小,还有一个副产品,便是出刊了一册油印的《江阴民间歌曲集》,还在当年全院大会上受到了表扬。中学生下基层采风,首开于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学,实属一个创举。

何老师说:“采风给我和同学们一个学习社会、了解生活的机会,我们不仅亲身体验民俗,接触到活生生的民族民间音乐,同时更加深入地体会和理解到‘源与流’的关系――民族民间音乐是源,音乐作品是流。”

在多年深入民间采风学习的过程中,作为带队老师的何振京已深深爱上了丰富多彩的各地民歌,以致如痴如醉感动其间。他谦恭好学,能者为师,常常利用采风以及讲学、招生等机会登门求教,学唱当地民歌,还经常向学生学唱各地民歌,领略其中的独特神韵。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何老师一开口即能唱出上百首民歌,并成为附中、大学作曲学科的民歌课专业老师。 1984年,何振京老师将采风中接触和了解各地民歌的体会写成《民俗中的音乐》专文,献给了在贵州举行的第三届传统音乐学会年会。

何老师的学生蒲芳回忆说:“何老师和蔼可亲,经验丰富,教起民歌来生动有趣。在我的记忆里,我现在会唱的民歌大多都是何老师教唱的。”

何老师的得意学生之一、厦门大学艺术学院著名作曲家鲍元恺教授以“引向净土”的标题撰文,表达了对何振京老师和他的民歌课的一往深情:

“我是在远离民间音乐沃土的大都市出生和成长的,又是从学习西洋乐器步入音乐殿堂的,我能够如醉如痴地热爱中国传统音乐,能够始终不懈地研究中国传统音乐,并且决心通过中西融合的道路把中国传统音乐展现到世界乐坛,除了得益于前辈音乐家和他们的作品,得益于当时高度重视民族传统音乐的教育环境外,还要归功于我的两位恩师――何振京和苏夏。

1957年,我作为长笛学生进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在北京鲍家街的音乐学院校园里,我们的老师以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美好追求,把我们引向了远离喧嚣尘世的一片艺术净土。在何振京老师的民歌欣赏课上,我们听到的是从粗犷豪迈、真情奔放的陕北信天游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小调;从委婉细腻,含情脉脉的云南花灯到高亢辽阔的青海花儿;从朴拙火热的东北秧歌到率真凄美的爬山调……我们随着何老师的歌声,把美好的遐想带到那山间河畔,带到那草原雪岭,好像看到我们的先辈在诉说着他们的苦难与欢乐,讲述着他们的生活与历史。何老师以他对民间音乐的深切热爱和深入研究感染了我们。”

1996年6月30 日,中央音乐学院近200位历届校友聚集在母校,为何振京老师祝贺70大寿。那一天,大家不分专业、不分届别,在一起以独唱、重唱和合唱的多种形式放声高唱中国各地各民族的歌典,回忆何老师当年向同学们传授民歌知识的美好情景。

对于那些刚刚洞开音乐之窗、对世间美好与丑恶毫无辨析力的附中学生,何振京的民歌课好似一张白纸上最初的一笔,为他们的未来打下了清晰的文化烙印。

创作自留地:数百首作品音乐流芳

2007年12月16日晚,由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主办、中央音乐学院校友会协办的附中校庆5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的“何振京教授80华诞作品音乐会”,在附中音乐厅隆重举行。

音乐会节目单中这样写道:

“何振京教授,1955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本科,留校任教,为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理论作曲学科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儿童音乐学会会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理事等。多年来,致力于附中及学院各系的民族民间音乐课及歌曲作法课的教学工作,并在中国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北京戏曲学院兼课,在各地数十个单位进行讲学。出版《中国儿童民歌选集》一册及歌曲集三种,发表数百首歌曲及相关文章,培养了一批颇有影响力的音乐人才。”

当晚,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校长邢维凯、副校长黄河,台盟北京市委,西城区工委,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西城区统战部,西城区台湾事务办公室,以及北京市音乐家协会等单位领导出席了音乐会。中央音乐学院黄飞立、赵方幸、陈宗群、苏夏、俞慧耕、王震亚、段平泰、汪毓和、姜夔、梁茂春、蔡良玉、吴天球、王振先、李向阳等老教授,以及音乐界知名人士王立平、姚思源、何惠生、舒泽池、邱岱安等老朋友和附中历届老校友们齐聚一堂,共同欢度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音乐会演出了何振京教授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创作的部分音乐作品,作品题材和体裁涉猎广阔,曲目涵盖从上世纪50年代至本世纪初,大部分是首次搬上舞台,包括童声合唱《小白鸽衔着橄榄枝》《小溪再也不孤单》等,合唱歌曲《每当早晨的太阳升起》、独唱歌曲《蓝天绿草大平原》《大海的女儿》《山村的老师》等,这些作品朗朗上口,充满童真和激情,反映出作曲家长期致力于附中教学工作对少年儿童深厚的感情。器乐作品包括小提琴二重奏《送粮路上唱丰收》、三弦独奏《黄土坡上》、钢琴独奏《欢庆》的《小木偶》等、钢琴五重奏《奋进》、民乐合奏《春韵》等。作品大多吸收各地民间音乐元素,善于运用调式调性的交融,巧妙地将乐思自由组合,赋予浓郁的民族民间情韵。

在这些音乐创作中,钢琴小品《欢庆》是应周广仁教授之约,为低年级教材而作;三弦独奏曲《黄土坡上》是应谈龙建教授之约而作的;童声合唱《小溪再也不孤单》于1954至1979年全国歌曲评奖比赛中获奖,并在附中学生中广为传唱。童声合唱《那就是台湾我的家》发表于1982年,在中山公园音乐堂公演后经由电视台转播及刊物发表,1990年经由台湾资深老音乐家吕泉生教授指挥其创办的“荣星儿童合唱团”在台北演唱,引起热烈反响,成为该合唱团演唱大陆作曲家作品的保留曲目之一。

音乐会结束时,何振京教授登上舞台,演唱一曲蒙古族民歌《敬酒歌》,深情答谢与会嘉宾和众多师友。舞台下,何老师的学生们与之应和,共同高唱山西民歌《送鞋袜》和湖南民歌《一根竹竿容易弯》,大家在歌声中衷心祝福何老师永葆艺术青春,永远年轻。

一颗不老心:八旬老人永葆艺术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