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银行风控工作总结范文

银行风控工作总结精选(九篇)

银行风控工作总结

第1篇:银行风控工作总结范文

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特点出发,阐述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表现及其控制方法与应用机理,并试图从信用风险评价方面探讨完善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制度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信用风险;控制;评价

中图分类号:

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9009803

1引言

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市场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上市商业银行作为支付结算的中介,在推动金融市场发展、促进完善资本市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随之而来的信用风险控制问题在市场经济活跃的今天显得越来越突出,其对商业银行的生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当前信用风险控制仍处于落后,其在方法和体制上均存在不足之处,因此有必要探讨信用风险控制的机理,不断使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体系日趋完善。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特点

商业银行存在的主要风险是信用风险,这种风险最大的来源就是信贷业务,除此之外还有承兑、担保等表里表外业务。单就信用风险控制而言,其特点可概括为以下:

(1)风险具有潜在性: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开放,很多濒临破产的企业,明知资不偿债还要借款,更有调查表明我国国企资产负债率平均高达80%左右,其中70%来自银行贷款,而且国企的还款意愿很低,这在无形之中形成了银行的信用风险。

(2)信用风险控制的长期性:在当前情况下,要想转变观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尤其对于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型市场经济这一过程中,企业与银行要想达到契约型的默契,需要双方都付出,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将这种观念根深蒂固。

(3)信用风险控制的艰难性:当前银行对于不良资产的处理方法相当滞后,这与信贷风险预测、控制机制不健全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往往很多不良资产出现后,很多措施都无济于事了。

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现状

从现有数据来看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现状,比较常见的两个指标是不良贷款率和资本充足率,其中不良贷款率是一个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其是指不良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其值越小说明银行经营越稳健,相反较高的不良贷款率预示着银行的高信用风险,其值的失衡对于整个银行业、金融体系乃至我国整个宏观经济体系都会产生巨大隐患。但由于近年来我国内控理论的不断完善,和管理工具的不断创新,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近几年呈下降趋势。

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近几年不良贷款率呈下降趋势,从表面数据看说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程度在不断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在不断加强,其经营安全性值得信赖,可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显著的不良贷款率下降的背后有可能隐藏着不良贷款总额的上升,由于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总额/全部贷款总额,有可能出现分母的增大超过分子增加的情况,因此尽管不良贷款率下降了,有可能不良贷款总额还处于上升状态,而且这种风险更大,因此在一系列金融政策和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我们要时刻警惕不良贷款总额的实际变化。

对于资本充足率,其值以达到28%为合适状态,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越来越高,呈现出资产良好的状态,可是这种表象的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比如现阶段银行业为了应付金融监管机构的检查,通过再融资以取得满意的资本充足率,实际上这种行为风险更大,因此后续对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应该同时更多的关注其他因素指标。

综上可以看出,我国加入WTO后,开始逐渐重视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控制,在制度方面表现为中央银行颁布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率管理监控、检测指标》,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商业银行实行的信用评级机制、自身信用风险评价机制等,尽管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控制方面逐渐在完善,可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现状如下:

(1)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体制机制还不成熟,信用风险评价所依赖的外部条件有待进一步优化。

(2)信用风险控制基础较为薄弱,风险控制体系被条块所分割,缺乏统一的信用风险控制框架,且好多商业银行没有将信用风险控制作为日常性工作,缺乏独立的信用风险报告程序。

(3)信用风险控制缺乏统一的数据库,由于现行客户信息错综复杂,现有的信息量虽说可以弥补一部分客户信息,但还是远远不够的,且存在信息失真、粗糙、不及时情况。

(4)商业银行缺少对经营风险的意识,在内控机制和风险防范方法上比较落后,导致风险积聚,往往都是风险发生后才进行控制。

4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完善及建议

4.1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体系的完善

信用风险评价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的核心环节,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体制不健全成为制约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的一道大坎。总结起来有以下原因:

(1)征信业发展不完善,我国征信业自1992年开始,1995年邓白氏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征信公司在我国开业,随后现存华安、华夏、新华信等数家国内征信公司,征信业规模较小,效益也很低,其征信公司取得信用数据缺乏有效渠道,成为阻碍我国征信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专业人才匮乏,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仍依赖传统信贷部门,缺乏独立的、科学的评价机构。一些银行工作人员由于缺乏信用风险评价专业知识,且时常出于争取客户存贷款业务的目的,擅自篡改客户信用状态,这在无形之中给银行带来很大的信用风险隐患。

(3)信用风险评级制度不健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是内部运作,而不少商业银行对评级结果对外披露,这样就会受不少外界因素干扰,再加上本身财务资料的收集就有难度,这样会使评级结果含有其他因素,可信度不高。

(4)信用风险评级结果应用不到位,我国商业银行评级结果只应用与决策贷与不贷之间,没有应用到信用风险控制的全过程。

4.1.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方法的完善

以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级主要是针对客户的信用评级,其不仅主观性较强且存在客户信息失真、评级迟滞、银行员工人为操作等一系列弊端。现阶段,随着信息化水平不断增进,建立有效的银行信用风险评级指标体系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方法大概有专家方法、评级方法和信用评分法,其中专家方法较为传统,且其主观性较强,但是其能够较为灵活的处理定性评价及其指标;评级法以损失准备金为重要指标来衡量银行贷款等级,不同的等级赋予不同的损失准备金率;信用评分法为定量评价,前人对此研究也较多,其原理为对评价对象的财务比率进行分析,通过建立回归模型进行数理分析,以模型输出值与基准值进行比较,以此来衡量评价对象的风险。

以上三种方法,均有利有弊,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还处在金融改革的重要阶段,完全依赖定性与定量分析均不适合我国商业银行的现阶段情况。且以上三种方法,都是对银行契约的另一方即是客户的评价,缺少对银行本身的评价,由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不仅仅之来源于客户,其本身的经营环境以及员工素质等都对银行本身的信用风险产生影响,因此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建立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将定性指标定量化,从而采用层次分析法将反映信用风险的各个单一因素评价纳入一个统一的数学模型中,通过实证确定各个因素指标的比例权重,从而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提供一个科学的、可信的评价方法。

4.1.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体制的完善

建立一个高效的信用风险评价体制,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顺利完成的外在保障,在正确选择信用风险评价方法后,应当建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制度以保证评价方法的实施,商业银行还应建立独立的信用风险评价机构,配备专业的信用风险评级队伍,大力开展征信业务,同时应明确商业银行风险评级的保密性,使风险评级结果不仅应用于贷前控制,而且用于贷后业务调整、政策调整的重要依据。

4.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信息体系的完善

动态的信息体系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体系指标都是静态的,而信用风险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且客户信用也是在不确定的变化着,因此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优势,构建信用风险全面控制体系,使信用风险控制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4.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外部环境的完善

从上述现状分析来看,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的外部环境有待改善,如监管当局的治理不到位、银行的受支持程度不高,特步是银行内部存在职工素质不高、组织管理混乱等现象,商业银行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定期组织员工培训,强化内部控制,不断增强员工的经营风险意识。

4.4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方法的完善

以往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方法较为保守,以信贷业务为例,商业银行只将对客户的评级结果作为贷与不贷的依据,没有将此结果运用到整个信用风险过程中,贷后又存在对客户不分业务种类、评级级别的同样控制,此控制方法弊端百出,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实行风险贷前控制:信用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信用风险控制是有效开展信用业务的重要前提,因不良贷款导致银行倒闭的案例已不在少数,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强贷前控制,包括授信额度的确定、贷前授信资格准入、贷前风险限额等一系列环节。

(2)实行差别化贷后控制:就是根据信用客户的等级,在后续的信用风险控制中不同对待,合理配置资源,首先应确定客户综合贡献度,其值的确定不是一项业务的叠加,而是贷款业务、中间业务等各项业务的综合评测,其次根据客户不同的综合贡献度差别化对待,对于新开户用户,应按月度定期下户,对于正常客户应按季度进行下户,对于重点客户,要建立重大事件报告制度,如高层人员的更迭以及公司重大战略的调整要及时进行通报。

5结束语

对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总结起来,应该在其信用风险评价方面实行方法层面及体制层面的融合,信用风险评价结果科学是信用风险控制不断完善的重要保证,同时还应建立现代信息管理系统,由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需要强大的信息数据库以保证实时监测,从而使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控制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谷增军.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防控之道[J].甘肃金融,2015,(2).

[2]郭英见,吴冲.基于信息融合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J].金融研究,2009,(1):343.

[3]周春喜,任佳慧.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综合评价研究[J].科研管理,2004,(02).

第2篇:银行风控工作总结范文

一、国际结算业务面临的操作风险类型

国际结算业务(InternationaISettlement Buslness)是商业银行为从事国际贸易、投资、往来等涉外经济活动的机构和个人提供的各种国际间支付手段的银行服务,主要包括汇款、信用证、托收等结算方式,及与这几种结算方式相关的贸易融资业务和将外币与人民币相互兑换的结售汇业务。按照巴塞尔协议对风险的定义和所列举的风险表现形式,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操作风险形式有:

1、客户、产品和业务操作类型的风险

其表现形式是国内客户和国外银行信用违约、违反国家外汇管制政策、涉嫌洗钱、超范围经营业务、错误选择和使用产品。其来源是分行为完成业务指标而降低对客户及国外银行资信的要求、违反外汇管制政策、为客户从事总行和监管机构禁止的业务:业务员对客户和国外银行了解不足;业务员对产品本身隐含的风险认识不足,对国家政策不熟悉,错误处理业务。

该类风险是国际结算业务最主要的操作风险,原因是:(1)市场压力。国际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中间业务之一,其业务考核其一是中间业务收入或与贸易融资相关的利息收入:其次是业务量或市场份额,中间业务收入和利息收入一定要靠业务量才能带来收入,而国内市场竞争已经很激烈,加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届满五年的保护期,外资银行不断进入中国市场的各个领域,分行为完成下达的业务指标(收入和市场份额),开拓新客户很容易降低对客户的信用要求,或者在业务上的手续要求进行过度简化或灵活以换取老客户更多的业务量,因此产生手续不齐或违规风险。

(2)业务特点。国际结算业务具有复杂性、政策性、涉外性,分行业务人员在熟练掌握业务方面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大量的持续的培训。在培训不足,人员素质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误操作;即便业务员具备一定的业务水平,但对于国外银行和客户的了解程度也不足,容易产生意外的问题和风险。国家的外汇管理政策条目繁多,经常变化,而银行必须代位履行国家给予的审核外汇政策的职责。

(3)责任的非对称性。分行考核的不对称性体现在绩效的直接性和操作风险的隐蔽性和外在性。所谓绩效的直接性是分行业务量和收入的每一笔或每一元的增加都会直接计算到绩效中,而风险在当期则不被计量,直到风险发生、带来银行的损失或不良的影响时才计入考核结果。信用证业务是以银行的整体信用作为担保为国内外双方的客户提供结算和融资服务的,国际商会也把信用证业务中的分布在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不同分行视同一家银行整体看待,当某家分行不恰当地拒了一笔信用证,会对整个银行产生不良的信誉和形象损失。对于这种不良影响的后果,肇事者分行通常承担少,而银行整体承担多。因此,分行存在冒险的倾向。

2、执行、交付和流程管理类型的风险

该类风险的表现如数据录入错误、保证金没有落实、抵押管理失败、业务申请书和合同有缺陷、国外客户过失和客户之间纠纷。风险来源是业务员因专业水平不足而错误录入;业务员因粗心错误录入并且未被检查发现和改正:分行为贪图方便和迎合客户,客户的保证金还没有交足就办理业务:为图方便与客户的合同及业务申请书不完整,手续不齐备:国内客户对国外客户了解不足、对于贸易流程不尽熟悉,而银行未能纠正。该类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重大,这是因为国际结算业务的特点所决定的:

(1)流程长,环节多。以信用证业务为例,流程的主要环节有二十来个:客户申请开证、授信审核、_收取保证金、开出信用证、国外银行审核信用证并通知客户、第三家银行加保、国外银行融资、交单议付、提出不符合、不符合答复、来单和审核、提货担保、承兑、付汇、收汇、转让、修改、多次到单和付汇、开证行融资、融资还款、闭卷和归档等。

(2)当事人多。信用证业务主要当事人有开证申请人、开证银行、通知银行、议付银行、受益人、中介的运输公司、保险公司、商品检验机构、商会或贸易促进机构、当地监管部门等,有时还加上偿付行、保兑行、第二受益人、担保人等。

(3)文件和单据多。信用证业务的主要文件和单据有开证申请书、授信审批文件、信用证、全套单据(发票、提单、装箱单、保险单、受益人声明、产地证、商检证)、汇票、往来函电、融资文件等。在提单、发票等多个种类的单据通常都要求多份。这种文件和单据都要进行远程邮寄、签收、拆分、扫描、签批、更改、换单、审单等处理动作和交换。

(4)系统操作多。信用证业务和贸易融资通常要在SWIFT电讯系统收发电文、有时需要加密押拍发电传电报,银行还需要在业务系统进行录入、登记、计算,在信贷系统进行融资和还款的登记,在会计系统进行记账等。多种单据的制作也需要大量的人工录入操作。因而录入操作较多不可避免带来风险的增加。基于业务的特点,执行、交付和流程管理类型的风险列为国际结算业务的第二大风险。

3、外部欺诈风险

表现为信用证诈骗、伪造支票、不当得利,其风险来源是蓄意欺诈,但银行因专业水平不足而未能引起注意或警惕;蓄意欺诈,但分行为完成业务指标放松警惕性:国外当事人不当得利,但因银行影响力或法律手段不足不得已归还。除接触国内客户之外,银行还同时与国外银行、国外客户、运输等中介有直接或问接往来,汇票、信用证、提单等是可以流通或转让的,在转让过程中会出现多个难以意料的当事人和结果。在国外银行业务中,外部欺诈被列为银行国际贸易结算的头号操作风险,而在我国。相对于前述两类风险,外部欺诈发生的频率要少得多。

4、内部欺诈风险

表现为挪用和盗取客户及银行资金,风险来源是人员众多,管理不好;系统控制不足,流程有缺陷。国际结算业务所涉及的人员众多,管理不易,容易出现道德风

险,但是这与银行的其他业务有共同点,与国际结算业务本身的特点关联度较低。

5.系统风险

表现如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停用、通讯不畅、供电中断。来源于技术人员和支持力量薄弱;系统陈旧欠维护;安全备份不足。国际结算业务依赖于各种计算机信息系统,如业务系统、通讯系统、会计系统、信贷系统、打印设备、传真设备等,对国际结算业务有一定影响:

此外,还有其他风险,如实物破坏、雇佣关系、场所安全等,这些风险对于银行较少发生,对于国际结算业务影响不大。

二、国际结算业务的分散操作模式及缺陷

我国主要的国有银行柜台业务大多采用分散的业务处理模式,在营业柜台后面设有后台处理岗位,处理前台业务。对于国际结算业务,因其专业性较强,需要使用较复杂的系统,业务量相对较小,则集中到分行进行后台处理。我国商业银行开始尝试将部分国际结算业务集中到较大分行或省一级分行进行处理,进行小规模的集中处理。但与国外银行的实践相比,这种小范围的集中也仍然属于分散处理,没有达到可观的集中操作规程,尚处于高度自动化和集中化之前的分散操作模式,而国内中小银行则开始探索业务操作的集中模式。截止2006年9月,13家全国性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中,5家银行在国际结算业务方面进行不同程度的集中,设立名为单证中心或贸易服务中心等后台操作中心,各行业务集中范围不尽相同,业务集中程度较高的银行有浦发银行、广发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见右表:

现行分散操作模式在风险控制方面的缺陷体现在:一是监督独立性不足,管理不力:二是分支机构权力过大,过于自由,难以规范操作:三是各分支机构各自为政,缺乏战略协调性。国有大银行虽然设立审计部门,但几千人的队伍却难以应付数以二、三十万的队伍的检查工作,尤其其中来自各分行审计部门的因受分行管理层的影响而独立性不足,监督不到位。国有大银行分散操作管理模式,使得分支机构具有相当大的权力、自由度和灵活度,分支机构对外有直接的处置权:部分分行以省级机构为单位进行局部的集中操作,但操作部门所处理的也是该区域的业务,工作考核上对该省级机构报告,而不是与其他省级操作机构进行交叉处理业务,其独立性仍然不充分,其业务集中的范围和品种也不彻底:各分支机构的管理模式不尽相同,过多地强调地区差异,缺乏战略协调性,总部在对下属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和组织时,无法协调统筹而只能放权,导致管理松散和混乱。

三、风险控制模式的转变――前后台分离模式

商业银行的业务通常都是为客户提供服务或与同业进行交易。与客户进行直接接触,受理客户申请,或者与同业进行直接交易的工作都是前台工作(front end)。根据前台接到的业务或已达成的同业交易指令,进行后期处理、交割,以便完成为客户提供服务和与同业的交易。这些工作划分为后台工作(backend)。前后台分离是指将前台的工作与后台的工作进行分离,分别设置独立的岗位,由不同的人员负责完成。将前后台分离作为一项业务政策贯彻起来,应用到业务中就形成前后台分离的业务处理模式,在操作风险控制方面,可称为前后台分离的风险控制模式。

1、前后台分离模式的风险控制机制

前后台分离的业务模式将业务的操作从业务的发起部门(银行基层单位)分离出来,转移并集中到一个新的部门(银行总部操作中心),从而实现组织结构上的变革和组织风险的控制目的,其风险控制机制是组织职能的分离和权力的约束。

(1)职能上的分离:在职能分离之前,银行的分行机构具有市场开拓、客户服务、预处理和业务处理。按我们的界定,市场开拓、客户服务和预处理属于前台职能,业务处理属于后台操作职能。在职能分离之前,分行兼有前台和后台职能,分离之后,将后台职能移交给总部,如下图:

对于每一笔国际结算业务,前后和后台是构成完整业务的不可缺少的部分。后台操作的分离意味着分行不可能独立完成任一笔国际结算业务的处理。在分离之后,每一笔国际结算业务都仍然属于某个具体的分行所有,每一个分行的业务的完成都离不开总行后台操作中心的工作,这就构成分行对总部的依赖。在这种分离和依赖的基础之上,分行想脱离总行自行处理业务是不可能的。

(2)权力上的约束:随着后台操作与前后工作的分离,业务处理的权力、业务处理的标准上收总部,分行不再具备独立处置业务、自定业务标准的权力,在发生业务纠纷或隐藏风险的时间后台操作部门可依据自身的职权进行自主处置或拒绝处理,不受前后的左右。前台的分行,为使其业务能够完成处理,就必须满足后台操作部门的要求。后台操作部门在风险决策上独立于前台的分行,不受其影响,当然银行对后台部门应进行效率的考核。操作中心对分行权力的约束能力来自于操作中心的独立性,因此分离是权力约束的基础,权力约束是分离的结果。

前后台分离模式通过职能的分离和权力的约束,实现其风险控制的机制,这是组织结构上的安排,是风险控制比较可靠的模式。

2、前后台分离模式对于国际结算业务风险控制的优势

前后台分离的风险控制机制实质是,后台操作中心有权拒绝前台提交的业务,同时操作中心受到操作效率的约束,双方制衡机制能够更能做到公平公正处理,有效扼制操作风险,提高基层加强风险控制的意识,同时保证业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基于前后台分离模式的特性,结合国际结算业务的操作风险来源,可以总结前后台分离模式对于风险控制的优势。

(1)有利于控制客户、产品和业务操作的风险:前后台分离模式由总行操作中心处理,分行难以控制总行操作中心降低标准、违反政策和从事禁止业务;操作中心专业人员对于国外银行、产品、国家政策更为熟悉和了解:虽然对于客户的了解可能不如分行,但具有横向比较的优势,对客户异常情况的觉察更为敏锐:

(2)有利于控制执行、交付和流程管理的风险:操作中心有更为熟悉、专业的业务员:操作中心有条件实行质量管理;后台不会迎合客户而不收保证金、手续不齐备、申请书不完整;操作中心在国内客户和国外客户之间更具有桥梁作用:

(3)有利于控制外部欺诈风险:操作中心的专业操作比分行更有能力识别和防范欺诈:独立的后台没有分行业务指标的压力,反而有风险控制的压力:总行比分行对国外不当得利当事人更具有影响力和处理手段:

(4)有利于控制内部欺诈风险:前后台分离模式的岗位相互制约,人员减少并且集中监控:系统集中控制;前后台分离,前台人员难以利用系统或虚假业务钻空子。

第3篇:银行风控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字】商业银行 ,内部控制,现状与未来

一、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由来已久,随着监规部门的政策法规的不断出台,以及我国加入巴塞尔委员会,我国商业银行面对越来越严格的国内外监管要求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然而,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还存在着缺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内部控制环境有待改善。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体系运行的基础和土壤,直接影响其他要素的发挥,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管理层职责、组织构架、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等。我国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结构往往具有行政区划的特征,这样一来造成统一管理的困难,使得已经建成的内部控制体系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二)内部控制框架存在缺陷。由于一些商业银行对部门及分支机构授权不清、责任不明,进而导致滥用权力、滥授权的现象,这是由于没有执行严格的授权管理和集体决策程序造成的。加之监管部门也缺乏独立的监管能力,同时有些部门职能交叉重叠,造成工作上的低效率,甚至引发经济犯罪。

(三)内部控制措施效果较差。近些年来,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相关法规的出台,我国商业银行也慢慢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且根据相关文件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但这个体系并没能发挥预期的效果。

纵观其原因,一是没有把内部控制和业务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二是内部控制措施缺乏系统性、规范性。

二、中国建设银行的内部控制构建

中国建设银行成立于1908年,1987年4月1日,重新组建后的建设银行正式对外营业,成为中国第一家全国性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现为中国五大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之一。作为国内管理水平较好的商业银行,其内部控制设计与执行的思路具有代表性。

(一)确立了内部控制建设的目标。建设银行从2011年开始着手建立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3-5年的持续建设,基本构建了一以梳理内部控制为切入点、以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为契机、以提升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竞争力为根本、以建立健全我行内部控制体系为核心目标、以“梳理评价、建立基准、整改缺陷、健全机制”为主要内容、以“学规范、重梳理、抓建设、促发展”为主题的内部控制体系。

(二)完成了内部控制建设的人员部署、培训。在进行了前期部署后,建设银行首先进行组织动员,召开全行动员会议,部署工作,提出要求并下发行动方案。然后组建了内控建设工作团队,总行各部门组建工作团队,明确任务和职责跨职能流程部门组建工作团队,落实人员,明确职责各试点分行比照总行组建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

(三)完成了内部控制设计梳理及整改。在建设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中各部门按流程进行风险识别,汇总出关键风险点和控制点以及控制现状,查找缺陷并编制成册。首先是内控设计缺陷认定,将各主要业务内控现状与监管要求和先进实务进行差距分析,形成分析结果。然后对标梳理评估,参照标准进行梳理,各部门分别从企业层面、业务层面、报告层面总结内部控制梳理结果,形成对标分析结果制定内控缺陷整改方案。

(四)初步建立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银行在完成整改方案后,开始着手实施针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整改并将成果编制为成文规定。首先,建立内控手册编制程序和工具模式,编制内控手册的框架结构、内容范围、统一的语言和标准等,形成内控手册的参考模板。并编制《内控评价手册》,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执行长效机制,明确岗位、落实责任,缺陷整改。编制内部控制实施操作手册,并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标准化工作表。

(五)强化了风险管理系统。2012年,为进一步提升监控检查工作的有效性,防范重大案件和操作风险事件的发生,总行根据当前操作风险与案件防控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研究制定了2012年《中国建设银行基层行关键风险点监控检查操作手册》。2012年《手册》检查内容为17个关键风险点,《手册》在强化柜面业务关键环节风险控制的基础上,针对当前信贷领域外部欺诈风险凸现的态势,重点加大了授信业务领域关键风险点的检查范围和深度,促进落实授信业务真实性和反欺诈管理要求,进一步提升信贷业务作业规范性和合规性。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建议

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保证我国商业银行稳健发展的保证。通过对建设银行内部控制的分析,笔者为现阶段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设计、运行及有效性保证提出如下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理念。我国的商业银行大部分已经根据五部委联合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建立了符合规定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系统,但事实证明,这样的内部控制系统实际所起的效果却有限,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能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理念,所以要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首先就是要树立正确的理念。

(二)健全内部控制系统。我国商业银行已经初步建立了内部控制系统,但由于起步较晚,建立时间较短,还有待完善。在健全内部控制时,要处理好内部控制五要素的关系。这个系统是动态的、持续的,银行内部控制应随着经营管理的变化而越来越趋于完善。

(三)强化内部审计。我国商业银行近些年加强了内部审计的建设力度,对内部审计越来越重视。通过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可以发现内部控制尚存在的问题,并达到查错纠弊的目的,对于内部控制监督的最主要手段就是内部审计,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志民.论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金融风险防范.金融纵横—现代管理科学

[2]戴新华.萨班斯法案与我国上市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金融会计,2006(6)

第4篇:银行风控工作总结范文

在中国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中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并指出操作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即由于人员违规操作、系统故障、程序不合理、自然风险等发生的欺诈、失误事件从而产生了败坏银行名誉、罚款、资金损失等恶劣影响。

二、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现状

首先,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的丑闻频发,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几乎每年都会发生一件甚至更多的损失金额巨大、影响极其恶劣的操作风险事件。以内部欺诈和外部欺诈为代表的操作风险案例发生比率最高,损失金额最多。其中内部欺诈的发生率及其所造成的损失金额均高于外部欺诈。

张欣杨(2004)所总结的174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中,商业银行内部欺诈所占比例最高,达到56.3%,排在第二位的是外部欺诈,所占比例高达19.6%。不论是商业银行内部欺诈还是外部欺诈,都是由于诚信缺失所导致的。从上表可知,内部欺诈和外部欺诈损失事件之和所占比例为75.9%,由此可见诚信对于解决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问题买的重要性。另外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客户、产品以及商业行为,占总体损失事件的16.1%。其他三项事件所占比例均在5%以下,出现概率较小,且影响相对不大,这里不再赘述。

三、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分析

1.从业人员风险防范意识淡薄

从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可以看出,普通员工风险意识十分薄弱,法制观念淡薄,违规操作事件时常发生,不少员工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给银行带来操作风险,也没能认识到自己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错误地认为操作风险防范只是风险管理部门的事。

2.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存在严重弊端且长期以来未能得到有效改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银行业占据统治地位,但国有商业银行所有者虚位,容易导致银行内部的高级管理人员利用政府产权控制力的薄弱而成为银行事实上的所有者。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层次过多,职能不明确,容易产生各部门重复控制的情况。

3.银行外部监督缺乏,相关监管法规缺失

监督人员配备不足,监管力量薄弱。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发展迅猛,营业网点广布,但是相关的监管措施却没有及时跟上。由于人员紧张,有的营业点监管员配备不足,有的甚至一身兼多职,监督无法到位。同时,还存在监管措施落后,监管法规不完善,隐瞒操作风险问题等现象,使得目前的监管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

四、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防范对策

1.加强银行内部控制建设

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有效地防范、管理操作风险,是解决操作风险问题的重要手段。具体措施主要有:第一,加强银行内部控制管理文化建设。加强员工对操作风险问题的认识,增强风险内部控制意识,提高职业道德水平。第二,建立内部控制评价制度,设立独立的内部监督部门,确保内部监管的有效性、权威性。对于积极响应管理规定的部门给予奖励。

2.完善现有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

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大多是“总行―分行―支行―分理处”的直线组织结构,层级关系复杂,操作风险管理难度极大。这就要求我国的商业银行要完善现有的操作风险管理体制,健全操作风险的组织结构,对应着我国商业银行的直线组织结构设立风险控制委员会、操作风险控制管理委员会等对各个层级实行垂直化管理,逐级隶属。

第5篇:银行风控工作总结范文

金融发展与风险控制是密不可分的。商业银行陆续改制上市之后,卓有成效地加强了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完善了内部审计组织架构,建立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制定了风险评估方法。本文通过分析16家上市商业银行招股说明书发现,上市商业银行都具有较为完善的治理结构,建立了总行审计委员会领导下的垂直管理的内部审计体系,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建立了内部审计章程,内部审计独立于商业银行的日常活动之外,审查评价内控与风险。但近些年陆续出现的金融危机以及互联网金融带来的金融创新,无不显示商业银行的风险已经从过去单一的信用风险发展为信用风险、市场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系统性风险等并存的多类型复杂性风险,同时这些风险在各个业务部门或业务领域里相互影响,具有传递性和感染性,因此,必须从银行全局的角度进行风险识别、衡量和防控。此外,平安、中信和光大等银行企业集团,不断探索综合金融模式,探索内部业务协同发展的混业经营模式,通过子公司的交叉经营、项目交互,来为海内外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这就需要子公司之间加强业务合作,加强风险防控。综合金融给各大企业集团在管理协调和风险防控等领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正是适应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需要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创新发展的。其主要做法就是将内部审计职能和组织目标相结合,从事后管理发展到事前事中的风险防控,建立全面风险导向审计体系,持续对业务事项进行跟踪反馈。内部审计部门向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汇报工作,保证其独立性和客观性,有效地对组织中长期风险进行防控。

二、问题

近年来,虽然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有了长足发展,审计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不断创新,在商业银行风险防控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金融改革飞速变革的环境中,我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仍存在与国际的差距,如何将审计方法内容从传统的合规性审计转向加强风险防控,促进组织治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全面风险管理理念还不够到位

通过查阅各上市商业银行招股说明书,发现各大银行均在治理结构中突出了审计委员会的建设,强调了内部审计的汇报路线和功能。但由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较之国际发展起步较晚,目前在实际操作中,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评价与建议较为浅显,特别是对管理制度、政策体系等方面的审计咨询服务并不多,管理者依然更注重业绩,全面风险管理理念还不够到位,在风险量化分析中缺乏对风险识别监控的科学性,与国际先进银行大量的数理统计方法相比还相差甚远。

(二)国际银行业监管趋严

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发生,使得各国政府不断反思金融监管体系。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出台,国际银行业监管趋严,要求更为严格的动态资本监管,要求建立风险监管机制。与此相适应,我国银行业也不断调整客户结构和业务结构。根据我国国情,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属于风险较高且集中的领域,监管应采取多元差异化发展,应在不断完善银行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建立流动风险监管机制,建立新指标,强化对风险的计量和管理,真正实现有效的风险识别、监测、计量和控制。

(三)内部控制评价服务尚未到位

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阶段,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基础,是构建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巴塞尔监管委员会认为银行内部控制要为银行经营活动的“3E”,通过内部控制的五个过程实施内部控制评价服务。但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仍然在全面、及时、有效性上存在不健全不系统等问题,内部控制的评价服务往往和业务的合规性、风险性融合一起进行审计,这样就存在审计重点不明确等问题,容易导致评价工作局限于合规性内容评价上。而内部控制评价应该从控制的角度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点进行检验,审视风险点上的控制措施是否得到执行,而不是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分析判断具体业务的合规性和风险性。

(四)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势在必行

巴塞尔委员会要求至少每年向审计委员会提交一份正式的风险评估报告,对组织风险管理工作作出量化评价,银行业监管条例要求内部审计要对市场、信用、操作风险进行独立检查,要对内部控制框架进行有效检查。现今上市商业银行都力求通过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来实现“风险管理创造价值”。然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不断深化改革、规范施行才能实现。我国商业银行在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管理与机制建设中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风险管理技术落后、风险管理专业人才缺失、风险管理组织不完善不够独立等问题,亟待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有效地识别评价进而控制化解风险。

(五)内部审计方法和手段不能完全适应金融创新要求

在金融创新平台上,各种创新金融手段和方法不断涌现。而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审计技术和方法上很多是凭借审计人员的主观判断和经验来确定样本规模,这样的风险抽样不够客观。国际内部审计流程分为五个步骤:评估风险并制定计划、内部控制测试、执行实质性测试、得出审计结论并提出管理建议书、后续审计。而我国审计流程很少进行前两项测试,风险遗漏率较高。并且在金融手段不断创新的环境中,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内部审计如何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电子商务银行产品的数据收集与评价,成为一大挑战;计算机审计如何突破网络技术的约束,实现实时监督审计成为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一大难题。

三、对策

(一)强化风险管理理念

在信息化时代,伴随金融改革的深入快速发展,风险无处不在,风险管理意识应贯穿公司治理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和流程,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才能确保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在流程中得到有效实施。鉴于目前董事会在风险管理中尚未起到应有作用,应从高层开始强化风险管理理念,提高内部审计对企业经营和风险防控的认识,在确保职能充分有效发挥的同时,加强对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中的风险识别与分析评价,从而真正意义上将现代风险管理理念贯穿到银行业务方方面面,最终提高银行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实施效果,提高银行经营水平。

(二)制定和完善银行业监管政策

面对金融创新,参照《巴塞尔协议Ⅲ》国际银行业监管的新标杆,我国强化银行业监管机制势在必行。银行业务必严格执行2011年银监会颁布的《关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的指导意见》,严格资本监管要求,实施贷款损失动态监管,引入杠杆指标,建立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等。同时加强金融法规建设,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方面,应该采取措施提高政策的传导效率,通过严格金融市场纪律,完善信贷评估体系和风险管理机制,加快信贷机构调整,提高信贷使用效率,采取有效手段“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为新的有效信贷提供空间,同时政策上要关注信贷和债务过快增长带来的系统性风险,真正在风险收益权衡基础上做到信贷合理分配。

(三)完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中,测试表项目设计和符合性测试抽样工作对评价体系的实施效果影响重大。首先,在全面测试表设计中,一般根据总行控制措施内容展开,但分支机构业务流程与总行流程存在差别时,要考虑控制点和措施的差异化审核,这部分的操作是内部控制的关键。其次,符合性测试抽样中,样本的选择对评价结论会产生重大影响,例如授信贷款业务中,按比例抽取金额较大的贷款作为样本,然后根据措施未被执行的贷款户数占总户数的比例进行判断,就容易有明显偏差,因为业务处理和金额大小没有必然关系,因此这就需要根据业务和管理活动发生的频率进行统计分析后再进行样本抽取。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评价是个专业性强并且较为复杂的工作,需要科学地构建内部控制评估指标体系,正确地进行风险管理判断,使用系统的方法不断提高内部控制的整体水平。

(四)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

根据《巴塞尔协议Ⅲ》的要求,设计实施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势在必行。西方商业银行把风险和利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良好的风险管理环境能有效控制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性风险等。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核心是建立健全商业银行风险审计模型,通过建立综合风险、资产、负债、资金运营、中间及表外业务、客户群、会计核算等风险审计模型,将风险量化为具体计算指标方式,并通过比较分析、杜邦分析等方法,对商业银行的风险进行逐一分析与判断,保证商业银行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的平衡。例如现在工行使用的信贷管理系统、特别关注客户信息系统、个人信贷管理系统的运用,清晰分离信贷调查、信用审批和贷后监控职能,切实提升了银行监控与管理风险的能力,帮助规避各类信用风险。除此之外,各类风险也应通过风险管控系统对其进行度量和监测,通过构建完整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动态改进风险模型中的各类参数,实现对商业银行风险的有效管理,从而能把握评价和防范总体风险,做到早预防、早控制。

(五)完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方法

质量是内部审计工作地位和作用的保证,近年来IIA和CIIA不断推动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工作,明文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必须开展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和评估,这对推进内部审计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根据要求,各大商业银行都在不断探索提高内审评估质量的方法,从治理结构、评估体系的标准和方法等入手,进行深入探索。中国人民银行提出了“内部评估+外部评估”的模式,达到了促进内部审计质量提升和增强工作实效性的目的。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都在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的探索方面做出了贡献,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达到了审计质量认识提高、审计理念转变、人员素质提升的效果。当然,商业银行系统正在期待针对商业银行系统的相关制度规定,来更好地促进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评估工作的推进。

(六)计算机辅助审计

第6篇:银行风控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用风险 内部监管 外部监管

1 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监管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是我国商业银行的监管组织。银监会的政府部门性质决定了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的一元化,因此,我国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应该是集中统一的并且能够发挥整体功能,完全能够用科学、规范、严谨的方式和手段进行监管。

1.1 完善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改善监管方式和监管内容。银行应尽可能的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对信用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及披露,并注重实施贷款责权制度,把贷款责任落实到人,通过制定奖罚机制来提高信贷人员的素质,减少工作中的失误。

1.2 加强对资本充足率和资金流动性的监管。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规定有利于控制银行业务活动的规模、种类及形式,从而控制银行经营风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资本充足率:①实行股份制改造,开拓筹资渠道。首先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政府注入资金是提高资本充足率;其次,引入民营资本和境内外投资者。国内商业银行可学习国外成功的商业银行通过吸引境外资本、民营资本、建立开放的股权结构的方式,建立现代银行制度,推动股权结构多元化和资本总额的增加。②增加附属资本,改善资本结构。银行监管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国有商业银行通过发行次级定期债务补充附属资本。其次,发行具有股本和债务资本的性质,如长期优先股、永久次级债务、可转换债务工具等混合资本工具。③调整资产组合,优化资产结构。通过降低高风险资产在资产总额中的比重来减少风险资产的总量,主要的途径有:改善资产质量、降低表内外风险资产、调整资产结构、实施资产证券化或资产出售、剥离不良资产和妥善处理历史包袱。④加强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监管。现代商业银行对于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方法是资产负债管理,需建立科学的分析方法、有效的管理手段为防范流动性风险作支持。同时监管部门应指导各商业银行调整信贷结构,保持合理的流动性防止盲目放贷造成损失。

1.3 加强对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监管。①应完善商业银行贷款风险控制机制,建立和完善贷款“三查”制度、抵押担保制度、贷款风险回避、保障制、逾期贷款催收责任制、反挤占挪用监控制五项制度。②加强对贷款规模的监控。银行监管部门要特别注意对大额贷款的监管,防止商业银行单纯从自己利益角度,给企业巨额贷款而发生信贷风险的行为。③应完善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内部控制系统,改进信贷资产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体系,建立有效、集中的信贷管理体制和高度权威的稽核评审制度,实现对不良贷款的有效控制。

1.4 完善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应从实施外部治理来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性、合理分配和运用控制权、董事会和管理层职责分工明确、建立评价激励约束机制来实施。①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②实行信息披露制度。银行监管当局应引导公众和存款人关注商业银行的信用状况,强化存款人的约束,进而促进商业银行自觉加强风险管理。

1.5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金融风险在国际中的连锁反应愈发明显,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防范金融风险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势在必行。

2 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外部条件

2.1 调整好商业银行、财政、中央银行三者的关系。中国人民银行与银监会应逐步以运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结合的调节方法,过渡到以间接经济手段调控为主,通过有效运用再贷款手段和试行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比率管理,通过对基础货币的控制来调控全国的货币供应总量和信用总量。

2.2 建立多样化的金融市场体系。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市场的层次越来越多,经营的对象也呈现多样化,这需要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多种金融机构的出现可以打破银行业高度垄断的局面,形成市场竞争,也有利于银行自身的发展。②有效的资本市场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也可以起到优化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首先,投资者对投资对象有权选择,从而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而改善和提高风险管理制度。另外,赋予商业银行内部人剩余收益权和由少数几个大股东分享控制权、由持股数量足够大的大股东对经理层进行监控、分权控制、减少政府对银行的控股数量和干预,以加强对政府控股型银行的私人监控等。③建立有效地经理人激励与约束机制。银行高等管理层的经营管理才能与积极性将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管理状况与利润,合理有效地奖励制度可以保障高层管理人员自觉的发挥管理潜能,确保商业银行经营目标的完成和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充分发挥银行审计部门职能,完善约束和监督机制,减少由内部人控制造成的风险,以此弥补监事会的职责漏洞。

2.3 建立健全市场运行的法规体系及经济政策。我国立法部门及商业银行监管当局应当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各种交易规则,对银行市场的各种行为进行规范,提供公平交易的机会,并有效地减少银行运行中的各种行为的不确定性,降低银行风险。

综上所述,建立有效的信用风险控制体系,是商业银行持续发展的关键,在面对全球日新月异的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形成控制信用风险的长效机制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巴曙松.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操作风险衡量与资本约束[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2).

[2]巴曙松.巴塞尔资本协议III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3]巴曙松.经济周期下商业银行的竞争力[J].银行家,2008(8).

[4]陈建.信用评分模型技术与应用[M].中国财经出版社,2005.

[5]陈四清.论商业银行风险的管理[J].国际金融研究,2003(7).

[6]陈四清.资本管理与风险管理的关系[J].中国金融,2005(17).

[7]陈小宪.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认识与实践[J].商业银行,2004(3).

[8]陈元斌.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4).

[9]胡胜.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

[10]杨子健.美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11]叶蜀君.信用风险度量与管理[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第7篇:银行风控工作总结范文

商业银行柜面柜面业务是直接接触客户的前沿阵地,柜面业务风险是伴随着银行业的产生而产生的,在银行业发展的早期就受到了西方各国金融业专家、学者的重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信息技术、网络科技的发展,我国的银行业的发展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柜面业务依然是最普通、最重要的银行与客户接触的第一平台,加强柜面风险防控尤为重要,一旦发生柜面业务风险,可能造成银行资产的流失,损害银行自身的利益,或者损坏银行职员、顾客的利益,造成双方纠纷,危害顾客利益,造成顾客的流失,影响银行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所以,所以,加强商业银行柜面业务风险识别与控制十分必要,是每一家商业银行必须高度重视的大事。

二、商业银行常见的柜面业务风险

柜面业务风险伴随商业银行业务的始终,每一道程序、每一个环节,是普遍的客观存在的,形式多样,总体上看,任何一家银行都不可能完全消除柜面业务风险,但柜面业务风险又是可以识别进而防范的。综合来看,商业银行常见的柜面业务风险通常出现在以下几个地方:

(一)重要业务上

商业银行临柜人员承担着很多重要柜面业务,但在实际工作中,柜员操作不规范、工作时心不在焉等,会出现现金业务未一比一清,虚存虚取、虚调拨、现金进出没有记录等情况;也常出现没有对重要的单证、物品进行严格管理导致遗失的情况;或者在账户管理上程序不足,资料不充分,账户使用不规范,印鉴随意使用等情况,或者对柜面支付业务没有进行严格、及时的审查,或者办理过程中违规操作,造成后续的很多问题和麻烦;或者柜员在挂失、解冻、资信证明等特殊业务上不规范处理、担保物、质押、抵押物核对不准确、不规范导致银行借贷风险等。

(二)重要环节上

现金、章、中空等物品没有收好,离柜时系统没有退出,上下班工作交接、登记不规范、账户核对出错,复核时马虎大意,大额交易存在明显程序漏洞、私下制作凭证、调拨业务、调整账户、签字漏、缺、不规范、监督检查次数和力度不足等,这些重要环节上的失误或错误,都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很大风险。

(三)重要岗位上

一个银行是一个小型的系统,和其他分行、上面的总行又联结成一个大的完整的系统,每个职员的分工有所不同,承担的业务责任也不同。商业银行中,如果人员业务分工模糊,工作大量交叉、重叠、缺漏,极容易造成现金管理、凭据核对收放、重要数据统计重复或错误等问题,轮岗轮休的混乱,也会造成柜面业务的混乱,柜面业务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职业道德、柜面风险防控意识较低也会增加很多柜面风险的发生。

(四)重要时间段上

商业银行临柜人员的纪律要求是非常高的,如果临柜人员工作前的准备不充分,不按时开始办理柜面业务,业务记录与系统不匹配,造成虚假业务,或者非营业时间私自办理业务等,会造成很多问题;如果在一年的特殊节假日、一天中午的用餐环节没有做好轮班交接手续,或是日终结算时没有严格核对现金、重要单据、重要物品、钱箱未上锁、钱箱钥匙没管好,与武装押运人员没有交接好等,这些重要时间段的柜面工作出现纰漏都会产生严重后果。

三、商业银行柜面业务风险的控制措施

近年来,我国的银行业蓬勃发展,但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在同行竞争、业务扩张,社会信用危机、柜面案件风险高等因素影响下,银行的风险防控面临很大压力。但是,柜面业务风险防控是容不得一丝马虎和懈怠的,应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商业银行的柜面业务风险防控能力,提高柜面业务的安全性。

(一)加??银行的系统性管理

应加强单个的银行内部系统的管理,同时加强单个银行与其他分行、上级银行、总行的横向、竖向的联系,在平行系统、竖向系统之间都建立一个完善的信用体系,加强系统的内部信息、数据、资源的共享。比如,A银行内部已经形成一个完善的银行系统,包括柜面业务的窗口布置、针对业务、柜面人员配置、重要业务的操作流程、操作规则、程序、重要票据、印鉴的保管等都有特定的流程和规范促进银行的有序运转,那么A银行的这些流程、程序、规范同样也可以运用到同级的B、C、D分行中,另外,这些分行运作办法都由受总行管理,由总行逐级下传,这样,整个银行就形成了完善的运作系统,柜面业务审核监督就十分方便了。除了加强管理系统的建设,还要加强银行信息系统的建设,总行总信息网和下层级银行应建立高效的连接入口,便于对各银行的柜面业务进行监督,一旦发现异常,可及时启动应急业务,并将情况汇总放映给其他银行,提高警惕,加强信息网的安全监控。

(二)加强对临柜人员的专业化管理和考核监督

应加强对临柜人员的专业化管理,严肃临柜人员的工作程序、操作流程、月度、季度考核,严厉惩处临柜人员违法作案,定期、不定期的对临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临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强化对临柜人员的柜面风险识别、判断、评估、应急处理能力的培训和教育,尤其是对一些高科技技诈骗手段、诈骗工具、虚假金融票据等的识别和应急处理能力的教育训练,提高业务能力,降低柜面风险。比如昆明的某商业银行,每半月会进行一次柜面风险安全宣讲会,每三个月举行一次大型柜面风险实操演练培训,每周周六都会组织柜面人员进行柜面风险防范和安全事件讲座,听取临柜人员对本周临柜业务处理情况的工作汇报,对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记录和商讨防范措施,并对下一周的安全工作作出指示,这一有序的、长期的管理,极大的提高了柜面人员的风险意识、职业责任感、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该商业银行的柜面案件风险是历年最低的。

(三)加强重要柜面业务监督

应加强商业银行柜面业务的监管,对柜面人员的重要业务、重要环节上要严格监督,严格把关,做好每日审核、每周审核、每月审核、季度审核、年终审核等,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正。银行的重要岗位代表了银行某一方面、某一程序的严肃性和重要性,比如银行印章管理、现金管理、外汇、外票管理、银行重要资产管理等重要物业上应选用具有高度业务能力,高度责任意识、法律意识、自我管理能力和严谨认真工作态度、热爱本职工作的人员来担任,并对岗位人员的柜面业务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保证其工作符合规范、程序正确。

比如,应监督柜面人员按时开始处理业务,排班合理、交接登记详细、现金、重要票据、单据、物品等业务的交接完整、规范,现金箱钥匙双人上锁,钥匙分开保存等等,从重要业务、重要环节、重要岗位、重要时段等不同角度入手,加强管理和监督,必定能提高商业银行的柜面风险防控能力,提高商业银行柜面风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维护银行和客户的利益。

第8篇:银行风控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一、国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成功经验

(一)组织结构设置合理

国外银行业起步较早,在发展过程中对组织结构的探索也比较深入,商业银行内部专门设立了独立的审计机构,负责内部控制工作,以实现对风险的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和纠正。例如,在日本的商业银行中,监察董事是总行的最高领导,他们对股东大会负责,是内部控制的具体领导,负责银行内部的监督事项。正是由于组织结构的设置合理,才使商业银行的监督机制得以有效运转,从而有效防范了风险的发生。

(二)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健全

会计部门是银行内部的第一监控部门,国外的商业银行多赋予会计主管特别的权力地位,以期通过其独特的权威来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会计主管可以审查银行报表、信贷额度,检查信贷部门是否将贷款贷给了符合条件的客户,定期检查信贷往来文件以监督客户的用款状况等。比如,有些商业银行分行的会计主管受总行和分行的双重领导,对不合格的贷款计划,掌握是否放款的大权,一旦发现贷款不合规定,有权拒绝签字,并向分行主管或者总行财务总监报告。

(三)授权审批制度较为完善

国外商业银行设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授权审批程序,对于风险较高的环节进行着重监管,尤其是对信贷资产的管理和外汇交易的控制方面。例如,花旗银行贷款管理的信贷授权审批制度,是由总行设立信贷政策委员会,并审查信贷委员会成员的资格,规定每个成员的贷款审批额度,而授信额度则必须由至少三名委员批准签字方能生效。这样就能避免由于一人决策而产生的风险,减少银行不良资产的产生。

(四)内部稽核制度合理有序

内部稽核是商业银行防范风险、减少损失的必要措施,可以及时有效地发现银行内部运行中潜在的问题。国外商业银行内部稽核主要包括:

1.总行业务部门对分行业务部门的检查;

2.总行审计机构对分行进行的定期全面检查和不定期专项检查;

3.银行内部的日常自我检查和外部独立中介机构的检查。

二、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只注重制度建设,忽视执行和监管

内部控制是一种在行业内部存在的制约机制,一般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各项工作制度和业务规范的简单加总,有了各项规章制度也就有了内部控制。这种观点仅看到了内部控制的表象,而没有深入其实质。内部控制是管理过程的一个环节,是包括各项规章制度在内的、对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制约,保证组织内部协调运转、安全可靠的一种机制。正是由于认识存在偏差,使得在实际工作中,只注重内控制度建设,而忽视内控过程的执行和监管,使得内控不能完全达到预期效果。

(二)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

1.法人治理结构下完善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至关重要,商业银行管理者的自律和以身作则可以推进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然而我国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所有者与经营者权责不明确,内控组织缺位,致使决策失误、、寻租等现象发生。

2.约束激励机制缺失。银行的现行的业绩考核机制不尽合理,各部门之间缺少相互制衡和约束的机制,自行其是,仅从自己的部门利益出发,降低了银行内部控制的效率。

同时,银行内部缺乏科学合理的奖惩机制,处罚仅仅流于形式,达不到实际效果,而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无法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三)风险控制体系不健全

风险控制是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中的一个难点问题,部分商业银行虽然成立了风险管理部门,但仅限于资料的收集和传递,缺少相应的决策权力,使其难于发挥应有的作用,无法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

三、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银行外部监管

首先,应充分发挥银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的作用,以提高外部监管效率带动银行内部控制。

其次,引入独立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强化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管,由外及内、逐层推进。通过引入独立的第三方中介,例如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律师事务所,监管银行业务运转的全过程。同时,第三方中介机构要定期与金融监管部门进行沟通,或者通过媒体及时监管信息。

第三,加强信息披露,金融监管机构、第三方中介机构和银行,要定期相关信息,通过社会公众的共同监督推进商业银行内控建设。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1.完善内控制度

科学的岗位分工和明确的岗位职责是完善内部控制的首要环节。应科学设置岗位,因事设岗,因岗定人,各岗位之间互相监督、相互牵制,严格岗位分工。严格推行授权制度,确定授权范围和责任,不同类型、不同级次的商业银行应具有不同的审批权限。落实新会计准则,推行会计风险补偿制度,建立全面、灵敏的信息收集和反馈系统,建立健全内部稽核制度。

2.建立风险预警制度

内控不只包括事后控制、事中控制,也包括事前控制。商业银行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事前控制的重要性,建立银行风险预警制度,明确风险控制范围,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方法,建立健全针对银行不良资产的监测制度、对银行业务的定期分析制度、对资产运作的风险评估制度和应对金融危机的突发应急制度等。

3.建立动态控制体系

内控制度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运作系统,应当随着经济环境、市场竞争、行业发展等条件变化而不断修正,并把新情况、新问题纳入内控制度,使其不断得以完善。商业银行可以成立专门的内控运作小组,跟踪内控的实施和动态变化,及时更新内容、填补漏洞,实现内控制度的动态化发展。

4.健全奖惩制度

内控不到位,直接原因就是奖惩不明、利益不清。公正合理的奖惩制度可以充分调动银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增强自觉遵守内控准则的动力。首先,在物质上,将是否遵守银行的规章制度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部分,对于严格执行内控制度的部门和员工给予物质上的奖励,对没有恪尽职守的员工要进行处罚;其次,在精神上,要在表扬遵守内控纪律的员工的同时,对违规违纪的人员进行批评,情节严重者责其公开检讨,同时还可以通过一帮一扶或者“结对子”的方式,将几个员工或者几个部门的绩效考核综合起来,通过先进帮落后,促进内控制度的有效落实。

(三)建立健全用人机制

科学合理的用人制度是商业银行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提高银行竞争力的保障。在建立用人制度时,要强调考察员工的职业道德、责任感和事业心、工作能力和敬业态度。而具体分析每个职位时,一般员工和管理层的要求是不同的:一般员工应当着重考察其学历和学习能力以及工作态度;而管理层,除了一般员工应有的素质,还要确保其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果断的决策能力、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和创造力,最重要的是管理者必须具有较强的自律能力,严于律己,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有效防范风险。

同时,应加强员工的继续教育培训。银行业的知识更新较快,这要求从业者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因此,商业银行应当加强员工的继续教育培训,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内容包括业务知识、工作技巧、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必要的体能锻炼。明确银行内部员工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内容,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对重点岗位的员工进行特别教育,增加培训次数,保证特别风险特别防范。

[参考文献]

[1]朱荣恩.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1(1).

[2]蒋建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稽核[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刘玉珍.对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的思考[J].新疆金融,2003(10).

[4]王飞.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缺陷分析及对策[J].南方金融,2006(5).

[6]李宁.完善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对策[J].消费导刊,2008(2).

第9篇:银行风控工作总结范文

关键词:管理会计;商业银行;对策

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业绩考核和防范风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在管理会计的应用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管理会计是会计在当今企业的暂新领域,它将“管理”和“会计”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应用于企业当中,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而且增强了其竞争力,企业的发展无法离开管理会计的应用。同时,商业银行也为管理会计提供了更大的运用空间。

一、商业银行中管理会计所起的作用

1.管理会计是实现决策的有效性的前提。管理会计是银行决策系统的主要内容,通过对银行有关财务方面的信息加工处理,形成了直接的决策系统有效信息。因此,管理会计是企业的重要的内部管理的信息系统。

2.管理会计是效益提高的主要途径。我国银行在不断的深化改革,逐步走向现代化的进程,采用集约的发展方式,不断更新观念,讲究成本的控制和管理,提高效益,改变以往的粗线条运营费用的模式,逐项控制利息的支出、运营和服务的费用,并做到分工具体化,责任到人,细分到产品、客户和部门;传统的成本管理还处于维持阶段,把支出的节约、损失的控制作为目标。经过运行管理会计之后,逐步形成低成本的高级阶段。从而实现核算的细化、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的最高目标。

3.管理会计是激励机制的客观需要。如果没有健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银行的最终决策将无法执行实施,正确的决策不能执行也是无效的。银行的规模在扩大,经营管理方式也在不断的改变,一旦总行无法实现作为法人对分行各个部门的管理和控制,规模越是扩大,往往越是事与愿违,管理方式的改变也会得不偿失。所以,总行对分行各个部门的控制应体现在银行的改革和发展中,通过科学有效的现代化银行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有效控制银行内部的运行方向,这就需要管理会计通过预算、责任会计和业绩的考评管理等途径提供高效的技术和方法健全激励机制。

二、银行管理会计的主要特征

1.银行管理会计主要是面对银行内部各个责任单位,对它们的日常工作实绩和成果进行科学有效地控制、评价与考核,并结合银行实际,认真考虑各项决策与计划之间的协调配合和综合平衡。

2.商业银行的总行及各个部门的主要业务包括投行的高端业务,资金信托业务以及大型企业集团服务等等。众多的分行主要业务只针对中心企业和个人客户,与总行相比较而言,业务相对单一。这种“大总行,小分行”的经营模式是商业银行普遍采取的模式。是商业银行为了提高经营效率,有效控制经营风险的需求。在分行中职能经常会重合,例如在操作“块块管理”的模式时,虽然使全行的专业力量得到有效分散,但却造成成本支出的加大。在“条条管理”的业务管理模式中,不仅使成本节约,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商业银行的“条条管理”经营模式使得会计管理更具集权化。

3.银行总行利用现代化信息和网络系统,把全部的客户信息、单据的审查和账务的处理等各项工作完成后,再经过专业工作人员的集中处理。分行属于前台部门,其主要职能范围是客户的营销,经总行处理过的后台工作,分行不必进行电脑系统的处理和加工。总行负责处理全行的业务集中处理,利用后台工作处理中心地址的选择,降低劳动力成本,降低业务运营成本,提高业务运营效率。

4.通过建立后台业务中心,使业务处理的流程得以改造,一是逐步提高业务处理水平的集约化,提高工作效率;二是逐步降低会计操作风险,缩小工作面,便于监控,增强银行的风险控制和防范能力。合理布局和安排前后台的业务结构,非柜面业务和一些需要柜面办理却不用短时间内办理的业务以及各种信用证等操作风险比较高的业务都归入到后台的会计业务处理中心,使业务处理中心的职能逐步扩大。

5.国内商业银行的分支经营机构有五个主要统计指标:本行的个人客户及公司客户存款额、本行对个人客户及公司客户的贷款额、本行的中间业务收费额。这五项统计指标也就是分行的主要考核标准。分支经营单位不具有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这些分支机构形成的是统计表。

三、商业银行大力实施管理会计

1.管理会计提供了综合经营决策分析资料。运用会计分析职能,将特定时间段的银行的经营管理考核资料全部分析并加以综合,在短时间内向上级作出全面反映,有助于领导全面了解银行的发展和业务形势,根据所掌握的基本经营活动状况,总结规律,作出正确决策,选择高效的管理方案,对银行更好的经营和管理,及时协调银行的各个职能部门,从而实现银行的经营目标。

2.为银行经营活动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服务。利用会计分析能在短时间内,对银行各项经营计划的执行情况做到全面了解,给银行的经营活动提供可靠而详细的资料;能迅速掌握银秆资金运用效益的高低,并正确分析变化的原因,准确测定数值和合理的评价,给出正确的举措。

3.良好高效的财务管理能够全面提高经济效益,对于商业银行竞争力和商业银行经济管理水平的提升能够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商业银行如果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那么就必须建立良好的财务管理来约束商业银行、强化资金管理,选拔和培训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只有这样,商业银行才能提高经济效益,才更有竞争力,才能更好为经济建设服务。

4.商业银行对管理会计的管理工作,要与工作的考核结果相结合,员工的福利分配可参考考核结果,将管理会计和工作考评管理机制有机的整合起来。将员工的工作业绩评定结果作为福利待遇分配的重要依据,是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主动性,达到优化员工激励机制的有效途径。

5.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的众多管理方面都有所涉及,在银行内部可以渗透到每个环节、每个层次、每个岗位以及每位职工。这样就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来保证管理会计进行正确、可靠的核算。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会计体系可以增强商业银行员工的主动性。

6.管理会计给商业银行提供了数据整合的可能性,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要在商业银行内部完善和健全,利用信息系统将前台、和后台进行衔接和整理归纳,使信息系统的传递渠道畅通无阻,实现高速、高效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传导机制。要充分考虑系统所包括的范围和内容,资料的质量和类别也要经过筛选,选择合理的传递方式和传递时间,做好管理会计的必要支持工作。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及个人财富积累不断提高,商业银行必须加快理财产品的创新,改进个人理财服务,建立完整的信息披露机制,完善风险管理,让客户了解风险度和运作方式;增加科技投入,加强理财业务学习,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历史性跨越。

参考文献:

[1]周聪.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