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苏轼赤壁赋范文

苏轼赤壁赋精选(九篇)

第1篇:苏轼赤壁赋范文

关键词:苏轼 《前赤壁赋》 自我 主客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不仅其文学艺术作品像璀璨的星辰闪耀在历史的时空中,而且其人格精神,成了后世文人仰慕的对象,成为他们面临挫折打击时的精神食粮。苏轼一生不断遭受挫折打击,在官场上,一贬再贬,最后流放到当时最偏远的蛮荒之地海南岛。但是他贯通儒释道,在三家思想中从容出入,并以此来调适自己的心灵世界,从而能从容旷达地面对人生,笑傲江湖,“一蓑烟雨任平生”。

然而,苏轼的内心不是没有矛盾,没有纠缠,他的内心世界也是复杂的,同样面临着困惑和迷惘。苏轼的伟大就在于,他最终能够化解之,从困惑和迷惘中走出,而不是消极避世,回归田园。他身在江湖,心系田园,以出世的心态成就入世的事业。

现在让我们走进他那复杂、矛盾的心灵世界。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新任湖州知州的苏轼突然陷入文字狱,被关进大牢,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后经多方营救,终于出狱,并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一遭遇不仅使苏轼在肉体上备受折磨,而且在精神上受到严重摧残,使他深陷痛苦和矛盾之中。然而作为朝廷的“政治犯”,他不能轻易向别人诉说。这一时期,他极为孤独,在写给朋友李端叔的一封信中流露出了这种心态:“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渔樵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在《送沈逵赴广南》一诗中也表达了这种孤绝的心情:“我谪黄州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以死矣”。沉重的精神压力使得他喘不过气来,他只好放浪于山水之间,从山水中得到慰藉,并极力从古代的思想资源中寻求拯救的力量。

现在,鲜活的坡向我们走来了,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农历七月十六日,他来到黄州赤壁之下。此时的东坡先生是孤独的。他有朋友吗?有,有一位“客”――“苏子与客泛舟”。但真的有吗?没有。其实,苏子是苏轼的一个“自我”,而这位“客”是其另一个“自我”。在《前赤壁赋》中,作者设置了“主客”对话,以“主客”对话的形式来展开心灵的对话。这里“主客”对话实际上就是苏轼两个“自我”的灵魂的搏斗,是他在痛苦和矛盾中的苦苦挣扎,是他在进行自我救赎、自我超越。两个“自我”的斗争过程,就是苏轼灵魂的自我挣扎、最后获得解脱和拯救的过程。

中国古代文人,在遭遇挫折的时候,往往走向山水,在山水中寄托自己的情怀,在山水中找到生命的皈依。所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水已和中国文人的生命结下不解之缘。苏轼当然也不例外,他贬到黄州后,寄情于这片奇山异水之中,渴望从中得到解脱。七月十六夜,水上赤壁是一个纤尘不染的世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此时的苏轼沉浸在这个宁静的世界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他似乎进入了一个道教神仙世界,已经脱离了人间,没有了人间的烟火味。于是他的心灵世界也进入宁静状态,暂时摆脱了往日的矛盾和痛苦。此时两个“自我”还没有分裂,人格是合一的。所谓“苏子与客泛舟”,暗示其人格是合一的,即主客合一。

“于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之。”作者由宁静转而进入快乐状态,放声歌唱,苏子歌曰:“桂棹兮兰浆,击空明兮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在歌声中,苏子不知不觉地就流露出了悲伤。悲伤何在呢?苏子怀想美人,而美人在天之一方。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往往有以“美人”比贤君之说,这在屈原就开始了。苏子心中的贤君在天之一方,而现实却是他在政治上遭到严重的打击。他顿时回到现实,人格于是开始分裂。人格分裂的过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另一个“自我”出现了,那就是“客”。“客”是以一个痛苦的形象出现的:“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客”之箫声是如此之悲伤,这正是苏轼另一个“自我”的痛苦呼告。于是两个“自我”开始了一番灵魂的殊死对话、较量和搏斗。

苏子问“客”曰:“何为其然也?”――你这箫声为什么这样凄凉啊?你为什么如此之痛苦?“客”此时开始直面他内心的痛苦,回答道:“‘月明星稀,乌雀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缭,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其实,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也表达了这种思想:“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个人的生命是如此的短暂,纵使取得了盖世的功业,也终究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人面对历史,感受到的只有一个字――“空”!人生的追求似乎没有价值,一切终将化为历史的尘埃,转而成空。如《三国演义・卷首词》所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也如《红楼梦・好了歌》所说:“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客”的痛苦且在进一步加深,像曹操这样建立了百世功业的人,都难逃历史之刀的宰割,何况像他这样的小人物呢?当时,苏轼贬谪黄州,哪有什么功业可建?只是“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生命是如此的短暂,个人是如此的渺小,如文中所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于是“客”有了更深的感伤:“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并且产生了幻想:“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然而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于是只好借箫声来表达这种痛苦之情――“托遗响于悲风”。

于是苏子站出来反驳“客”,两个“自我”进行正面的交锋。如果说“客”这个“自我”是悲观的话,那么苏子这个“自我”则是达观的。苏子劝“客”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变者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这是苏轼的相对主义观。水看起来,时时刻刻在变,而实际上没有变,还是一直在流;月看起来,缺了又圆,圆了又缺,而实际上也没有变,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变与不变,只是相对的。从变者观之,天地万物都只是短短的一瞬,在浩渺的宇宙面前,一切都显得那么的短暂和渺小。从不变者观之,万物和我们人类都是生生不息的,从未尝断灭。这里,苏轼显然受到了庄子的影响。《庄子・德充符》中有这种相对主义思想:“自其异者视之, 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 万物皆一也。”如果说,“客”陷入于“小我”的悲伤中,那么苏子则上升为“大我”的达观。这里所说的“物与我”中的“我”,是“大我”,指我们整个人类。在生命的长河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匆匆过客,但正是这些过客使我们人类的生命得以生息绵延。这正如张若虚所言“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于是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价值,都是整个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并不是最终成“空”;而且每个“小我”构成了整个“大我”,小我虽死,“大我”不灭。这是苏子对“客”的思想的反驳。

然后,苏子进一步劝说“客”:“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这实际上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命,并不是人人都能成就一番功业的,因此功名不可强求。因为“客”虽然说英雄人物最终成空,但他们毕竟成就了一番功业,而自己则混迹于江湖之间,无法身在魏阙,成就百世功名,这就更为悲伤了。苏子实际上在此反驳“客”的这种说法。既然功名不可强求,那么,人生的价值何在?苏子认同道家思想,心灵向往山水(其实儒家也有此种思想,只是道家更具代表性),在山水中获得灵魂的拯救:“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第2篇:苏轼赤壁赋范文

关键词: 《赤壁赋》 苏轼思想 “悲”

黄州山水,尤其是黄州西北的山麓,横插江中,峭壁直立,山石赤红似火烧,它的对岸即是华容镇。人们传说,这儿就是当年“火烧赤壁”的古战场。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被贬期间苏轼曾两次游览赤壁,先后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两篇精彩绝伦的散文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气势磅礴的千古绝唱。那么,苏轼是不是像旧时代大多数落魄文人那样,在遭到打击、饱经困厄时自甘沉沦、一蹶不振、自暴自弃、及时行乐、无所作为呢?人教社新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六单元选编了苏轼的《赤壁赋》,《后赤壁赋》亦选入第三册读本。我对苏轼此时期的思想做些探究,以求加深对《赤壁赋》这篇课文的理解。

一、乐景哀情显痛苦

苏轼所贬之地黄州,滨江带水,群山盘曲,翠木蓊郁,险峻壮伟。而且黄州还有当年吴王避暑的圆通阁;有伍子胥逃到昭关,以价值百金之剑酬赠渔父的解剑亭;有王F率晋军沿江东下灭吴,用烈火烧熔千寻铁链的西塞山。所有这些胜地,都足堪苏轼流连凭吊,这些胜景在他的作品中都有广泛的体现。特别是他第一次来到传说中带有神奇色彩的赤壁,睹物思人,触景生情,感慨良多。自己仕途遭挫,屡受打击,而且“戴着帽子”被贬黄州,此时此刻最吸引他的当然是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了。因此,在《赤壁赋》中作者对赤壁的美好景色做了细腻的描写。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秋天的江面,微风吹拂,爽朗而澄静。“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从淡云写到江水,月亮在徘徊,雾气在升腾。茫茫的夜空,辽阔的江面,缥缈的雾气,经过月亮银辉的浸染,显得水天一色,浑然一体,浩瀚无边。这是多么空灵、多么旷远、多么美妙的景色啊。面对如此胜景,难怪作者要“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了;置身这样的情景之中,难怪乎作者具有“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感觉了。

二、主客对话解心结

面对如画江山,作者并没有“物我相忘,身心皆空”,超脱尘寰,而是想到了“一时多少豪杰”,“吾生之须臾”,华发之早生,功业之无成。作者借助“赋”的写法,去除汉赋板重、堆砌的毛病,更没有受骈赋、律赋形式束缚,而且巧妙运用主客对话形式,引出了存在于作者心中的“结”。于是在“饮酒乐甚”的情况下,客却吹出了凄切婉转“如怨如暮、如泣如诉”,“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悲凉幽怨的曲子,这自然引起了苏子的惊讶,从而完成文章由“乐”到“悲”的转换。

客之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悲,而是一种人生之悲;客之悲,在于触景伤怀,感叹人生苦短,功业无成。作者借着景物、地点的关合,用曹操这个历史英雄人物来感叹人生。景物还是当年的景物,地点还是当年的地点,可是当年“破荆州、下江陵、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而称为“一世之雄”的曹操,如今到哪里去了呢?这样的一世之雄况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更何况我们“侣鱼虾而友麇鹿”的平庸之辈,连影子都不曾晃一下就消失了。客自己知道不可能“抱明月而长终”,所以,借着箫那悲凉的余声说出自己的心思。这里与其说是客“悲”,倒不如说是主悲,是受贬的苏子、过去的苏子心灵深处思想的再现。这和他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反映出来的思想是一致的。

那么苏子又是如何回答客那人生虚无、消极悲观的思想的呢?“客亦知夫水与月乎?”作者拾取眼前景物,以朴素的辩证唯物论思想,从地面上的江水和天空里的月亮说起:“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江水不舍昼夜地滔滔流去,作为某段江水,似乎从这里消失,而作为整个江水,则长流不绝;月亮有时圆,有时缺,但它缺了之后又恢复圆,这样周而复始,终究无所增减。由此作者由自然现象归纳出一般的认识原理:“盖将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就是说,变与不变,无论自然还是人生,都是相对的。

到这里,可以说,作者设置主客对话,目的是表现自己当时复杂矛盾心情,是过去的“我”(被贬以后的“我”)和现在的“我”(游赤壁之时的“我”)思想交流、情感交锋。难能可贵的是作者通过这种自我心理调节、自我释放重负的方式,完善了自己的思想和人格。作者虽屡遭厄运,身处逆境,却没有沉沦,这样的生活态度远比畏首畏尾、忧心忡忡而显得乐观豁达得多,有情趣得多。面对不能改变的事实,作者只能采取这样的方式,使心理得到暂时平衡。

三、借酒消愁愁更愁

文章通过主客对话,使存在于客心中的郁闷好像完全消失,心结好像完全被解开。所以客转悲为喜。“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从表面看,主客情绪得到了释放,心情完全得到了放松:酒尽情地饮,菜肴、果品尽情地享用,直到酩酊大醉,相互枕着睡着了,天已经亮了还不知道。这里主客畅饮,可谓亦真亦幻,虚实共存。古人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因而主客喝得酩酊大醉,这难道真的能去除心中的块垒?这里明显是不可能的。这里只能是借酒写乐,实为借酒写忧。酒无法去除心中的忧愁,只能是求得暂时的忘却,只会“借酒消愁愁更愁”。因为作者仍然放不下“人生须臾”、功业无成的悲伤。这里表面上写乐,实际上仍然在写悲。作者从酒中取乐,实为掩盖心中之大悲。为朝廷出力而像曹操、周瑜那样建功立业是他心中挥之不去的影子。所以,文章结尾只能是寄悲愤于旷达。而有参考书这样评价说:这一段是他做给政敌看的,你看我虽然被贬,仍活得很自在。这样的分析太表面化,太牵强附会了,没有深入分析苏轼当时的处境和他在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我实在不能苟同。

这种感情在《后赤壁赋》中亦有所表达。作者秋天刚写完《赤壁赋》,总觉得情犹未尽,所以在这年的初冬又写了《后赤壁赋》,结尾用了浪漫的梦境,结束全文。文中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游仙思想,作者有此幻想,却又“开户视之,不见其无”。这正反映了他在出世、入世问题上的极度矛盾心理。由此《赤壁赋》中的客(过去的“我”),在结尾还不能算是真乐,只能是借酒消愁的乐,是借酒醉掩盖生活现实中的悲哀,是面对不可改变的现实,自我调节的一种方式。如果是真乐,他就会像先人陶渊明那样,弃官还乡,完全陶醉在无限美妙的田园风光之中。那才是一种真正的洒脱。可惜的是作者做不到这一点。因此,主客劝慰,只不过是作者心灵深处的碰撞;“相与枕藉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这只是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采取的一种积极回避的方法,只不过是求得暂时解脱而已。

第3篇:苏轼赤壁赋范文

一、作品的语言之美

《赤壁赋》在语言上表现出精炼优美的特点,文章中构建出的形象准确、生动,能够迅速带给读者以美的享受。例如在第一段的景物描写中,苏轼仅仅作了一点渲染和勾勒,而不是进行详尽的铺排描写,便让画面鲜明的呈现出来,且显得极为空明疏朗,让读者的想像空间由此变大。比如在描写“风”时,将其称之为“徐来”,让人很容易感受到秋气的爽朗;在写“江面”时,称之为“水波不兴”,让人感觉到秋江的平静;同样,在写“白露”时用“横江”二字,在写动作时,用“纵一苇”和“凌万顷”两句,都有着其他词句难以达到的韵味。特别是“箫声”一段尤其精彩,苏轼采取一连串比喻的手法,很好地抓住了箫声所具有的特点,当看到怨、慕、泣、诉这些字时,读者皆可以感觉到箫声那幽咽与哀婉的腔调。在教学初期的朗诵过程中,学生如果无法体味这些特点,教师则需要刻意加以强调。再比如《赤壁赋》里面对偶句、四字短句应用较多,这也使本文读起来有着琅琅上口的音韵之美,教师如果能指导学生熟读、精读,相信学生定能从中体味到作品语言之美的独特魅力。

二、结构的形式之美

苏轼的这篇《赤壁赋》在结构上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种形式美在于,它中间采取了主客问答的方式。从先秦开始,一直到汉朝为止,散文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单句特点,六朝以后,骈文开始大量出现,对辞藻、排偶、音律等非常讲究,但也由此带来了内容的华而不实之弊,唐代韩愈等人倡导古文运动,殆至晚唐,古文运动也终于趋向衰落,使得文风重新回到讲求雕章琢句的境界中去。到了北宋苏轼时代,则又提出师法韩愈、文道统一的观点,于是才有了所谓宋朝散文六大家,也才有了苏轼的这篇平易自然的《赤壁赋》,但在形式上,赤壁赋则依然有前朝遗风,保留了主客问答的华丽形式,作者虚拟出一个“客”来,用于和作者对话,表现作者思想中矛盾的一面。苏子同客在情绪的宣泄上是完全不同的,想法有差异、表达有区别,这很明显是作者苏轼在贬官外放后的痛苦的人生思索。教师若是带领学生细推究之,则完全能够从中发现作者痛陈其胸前空阔的思绪。这种形式取法于屈原等先贤,受汉赋文章形式的影响,然而苏轼又能在文章中大胆打破辞藻、音律等的桎梏,克服其弊端而彰显其优美,这是值得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表达的。

三、作者的人格之美

《赤壁赋》创作的时间,正是作者政治上不得意之时,在心情极度困顿、精神压力极大的情形下,他自然更容易有一种世事无常、人生若梦之感。然而可贵的是,作者苏轼并未因此对人生采取否定态度,而是想办法自我超脱,以一种超然旷达与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境遇。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去发现,在文章里面,作者渴望在江上之清风和山间之明月里找到感情寄托,这是不屈从于生活无奈境遇的良好心态。了解了作者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后能够发现,苏轼胸怀旷达,而且在政治上颇有远见与抱负,但当这种抱负无从实现时,他只能在月夜美好景色中自顾酣畅淋漓与酒酣耳热,同时在月光盈虚中体悟万事变化。特别是当写到想当初魏武兴兵南下、横塑赋诗的一段历史时,此时的苏轼虽然会产生“千古风流人物”俱被大浪淘尽的悲凉之慨,然而与此同时,他还有一种英雄可贵之处不会因时间流逝而被冲淡之想。精神可以永存,无论是英雄还是凡人,只要具有旷达和超然的心态、刚直和赤诚的境界,就能够泰然面对各种人生不幸,也就能使自身价值为世所见、为人所钦。所以,暂时的苦楚又算得了什么呢?一切都可以放开,因此苏轼最后落笔道:“相与枕籍乎舟中,不知东方既白。”

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体会到了《赤壁赋》这篇千古名文的文句之美、形式之美后,还应当继续深入了解,明白使文句之美、形式之美得以展现的深层次原因――作者那心灵的高尚之美。苏轼将其所经历的一切、感受的一切、还有时代变化中自然流露的一切,都倾注于自己的文章里。学生如果细细品味,是可以体会到作者的苦痛的,然而他却因苦痛而富饶,由沉醉而清醒,在打击面前变得更加坚强,特别是在他由京城向外流放的过程中,更能够从虚无走向现实,体味到民风民情,从而为接下来的政治抱负奠定基础。这是苏轼的人格魅力,是支撑文章不朽的原动力,更是千载之后课堂中学生需要深入体味之处。

第4篇:苏轼赤壁赋范文

一、苦中自作乐与宦海浮沉的悲恐的矛盾

被贬黄州的苏轼,精神上是寂寞的,由于本身属于戴罪之身,安全上毫无保障。而他在生活上也十分拮据,他所担任的团练副使仅是个八品小官,俸禄微薄,生活窘迫,不足以养家。后来在友人马梦德的帮助下,苏轼请得东坡荒地,开始过起了开荒种地,自耕自食的农夫生活。生活虽然清贫,他却苦中自作乐,尽情地享受着耕种之乐、建房之乐、游玩之乐、饮食之乐。“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便是他的苦中自作乐心情的集中体现,暂时的乐让他忘却了内心的烦忧。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到千夫所指,尤其是他一向认为的朋友也在背后捅了他一刀,让他明白了宦海和人心的险恶,而每当想到这一切,每每让苏轼心有余悸,不寒而栗,“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正是这种“高处不胜寒”的心态的集中体现。

即使苦中自作乐,但宦海沉浮悲恐的阴影却一直萦绕于苏轼的心头,构成了苏轼黄州时精神世界的第一组矛盾。

二、心忧天下积极进取与壮志难酬的矛盾

m遭贬谪,但苏轼从未忘报国之心,“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从字面意义看,从《前赤壁赋》的“七月之秋,壬戌既望”到“是岁十月之望”,期间仅仅过了数月,由于秋冬季节的自然变化,江山景色已经变得不复相认了。其实,这里面是大有深意的。据毕沅《续资治通鉴》记载,元丰五年(1082)九、十月间,宋神宗在西部发动的开疆拓土的战争惨遭失败。统帅徐禧在横山修建永乐城,刚竣工,西夏大军便兵临城下,切断水源,城中将士“渴死大半”,城池陷落,守城宋军全军覆没,死者大约六十万人。宋神宗本人也抑郁而终,宋王朝从此走下坡路。虽然被贬,然而苏轼却始终心忧天下,这也是“江山不可复识”的真正寓意。

“予乃摄衣而上,履f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f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苏轼不畏艰险,独自一人努力攀援的外在行动正是其积极进取的内心的一种象征,而“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正是其力求摆托困境、勇于探索新路的具体反映。

虽然心忧天下积极进取,但被贬的阴影始终笼罩在心头,壮志难酬的愤懑始终挥之不去,“划然长啸”,“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正集中表现出他极力想宣泄内心情感而不得的矛盾。

三、本我、自我、超我矛盾的对立与统一

《后赤壁赋》体现出苏轼的内心世界中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自我、超我的矛盾。本我,是一个官场备受打击、心灰意冷、寻求出世的苏轼,“凛乎其不可留也”,体现其对于官场由衷的恐惧;自我,则是一个受儒家思想影响,苦中作乐、积极进取、胸怀天下、讲求入仕的苏轼;而超我则是一个深受佛家、道家思想影响的超然而旷达的苏轼。不管是《前赤壁赋》还是《后赤壁赋》皆如此,本我是一个“愀然”、 “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的苏轼,自我是一个“饮酒乐甚”“摄衣而上,履f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f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的苏轼,苏轼入睡梦道士,道士也罢,鹤也罢,苏子即为鹤、道士,鹤、道士亦为苏子,超我则是一个深受佛家、道家思想影响的欲“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化鹤梦道士的超然而旷达的苏轼。

其中的“予”、“客”正代表着苏轼的自我、本我,“盖二客不能从焉”,正体现了本我与自我的矛盾。弗洛伊德认为,只有三个“我”和睦相处,保持平衡,人才会健康发展。苏轼广泛地吸收了儒佛道三种思想为其所用,很好地平衡了本我和自我的矛盾,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旷达而超然的人生观,铸就了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这也是千百年来苏轼最为后来历代文人所景仰的最根本原因。

第5篇:苏轼赤壁赋范文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黄州寒食诗帖》作为诗,它是诗人当下真情的流露;化而为帖,也成为了世代楷模。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困顿、失意、郁闷、彷徨。但他将自己“胸中盘郁”(米芾《画史》:“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书画一理,其书已当如是观)发愤而为艺术创作。他的《黄州寒食诗帖》、《前后赤壁赋》等诗文书画艺术作品,对其后崇尚意趣的文人书画风格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如对后世赵孟、董其昌等文化领袖的文人书画理论;对后世以“赤壁”为题的绘画(如金人武元直《赤壁图》、元代吴镇《赤壁图》);对以“赤壁”为题的书法(如元代赵孟行书《赤壁二赋》、《书前后赤壁二赋》、明代文徵明《书赤壁赋》、文徵明《书后赤壁赋,顾大典画册》、明代董其昌《书前后赤壁赋》、明代张瑞图《书后赤壁赋》、清代张照《临苏轼赤壁赋》、清代沈初《临苏轼赤壁赋》、民国高逸鸿《书赤壁赋》)等都发生了深远影响。

从艺术创作状态与风格视角而言,《黄州寒食诗帖》有感而发,苍凉惆怅,诗、书俱出自然。单从书写上看,通篇起伏跌宕,迅疾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苏轼将诗句心境情感的变化,寓于点画线条的变化中,或正锋、或侧锋,转换多变,笔断意连,率意而为,浑然天成;其结字亦奇,变化极为丰富;其章法亦因形就势,率意而成,时而旁增其文字脱漏,间或又行间增字,徒增逸趣,其心意所至,一片烂漫,与现今书画家为参加展览的矫情创作、装腔作势可谓大异其趣。黄庭坚在其《黄州寒食诗跋》中感叹说:“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这正是真正书画独创家解衣磐礴、超然物外的真性情自然流露的典型体现。元代鲜于枢则把《黄州寒食诗帖》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对此董其昌亦有跋赞,他说:“余生平见东坡先生真迹不下三十余卷,必以此为甲观。”

要透彻理解《黄州寒食诗帖》的精神内蕴,宜知创作者的艺术历史语境及其时代的深层艺术趣味。众所周知,以苏轼为代表的宋人书法,主张和强调了率尔天真、逸笔草草,追求以文章才学为根基的个体心性的自然流露,这就从根本上突破了有唐以降书法追求外在严谨法度的审美趣味,而将心灵、性情、文化素养等内在的性情要素推到至高无上的位置,传达其胸中郁结与率真性情,即是不同于古人之“尚意”书法,如苏轼自谦“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心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其技虽未尽道却能独出胸臆,可谓知“道”了,他对玄奥艺理的深刻领悟来源于他追求内在自由境界的佛道学养与他的高深的艺术创作实践,“尚意”是他理论与实践的心领神会的结晶,《黄州寒食诗帖》即是时代审美趣味的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典范。

“寒食”二字也许正是我们洞悉其深层文化心理与思维方式的关键――寒食对于苏轼,颇如麦城之于关羽,都是人生的窘境,日暮途穷,困厄之至。据《辞源》、《辞海》“寒食节”释义:春秋时介之推历经磨难辅佐晋公子重耳复国,论功行赏时却忘记了介之推,介之推悄然隐居介休绵山。后重耳悔悟,请他下山,不从,重耳不得已烧山逼他出来,介之推母子抗志焚身。晋文公为悼念他的义举,下令在介之推忌日(后为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三日吃冷饭以寄哀思,“寒食”由此而来。

公元1082年,苏轼适值寒食,心境低落。放眼望去,偌大的黄州城家家柴灭灶冷,一片萧瑟,与往日炊烟袅袅、充满生活气息的黄州城迥异,苏轼本就处于人生低谷,政治与生活双双陷于失意、困顿,而“寒食”的清冷之境恰如一根导火索,使贬谪以来长期郁积在心中的痛苦感受不可抑制地爆发了出来:“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积年苦雨,暖春似秋,更加病后初愈。心境不好,凄凉之感顿生。《黄州寒食诗帖》诚其此时心境写照也――年年欲惜春去矣,黄金年华付水流。此诗帖一气呵成,一改他往日严谨节制的面貌,充满了不可遏制的激情,浑然天成。“卧闻海棠花”,苏轼以物喻人,以海棠之贵、幽谷佳人感叹自身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不幸命运。“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则是说海棠花被造物主暗中负去,实谓海棠花在自然力的作用下的自然凋谢。海棠花开花落乃自然之规律,是人力所不能干预的,人的荣辱沉浮也是由自然造化所主宰,是命运,非人力所能及,既如此,不如随遇而安、乐天知命而“与大化同流”。然而居住的小屋已不能抵御淫雨长时间的侵袭,“小屋如渔舟,漾漾水云里”。面对这“空庖寒菜”、“破灶湿苇”,他不由自主地怀念往日的舒适生活,“浮华豪习尽去,非昔日子瞻也”。“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道出内心痛苦的真正根源.向君王尽忠无门,向祖先坟墓祭扫尽孝又不能,深藏在心底的儒家价值观始终挥之不去,使苏轼对人生的意义感到迷惘。看着乌鸦啄着墓地上的冥纸,心情比穷途而哭的阮籍更加凄凉绝望,已经是“死灰吹不起”了。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是人们所熟悉的飘飘然洒脱狂放的“坡仙”,而是在出仕与入仕间痛苦挣扎的苏轼――游乎物外,只不过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好憧憬而已。人性是复杂的,苏轼不总是那样的旷达与超脱,诗歌的抒情性可以使情感趋向极端化,这种凄苦绝望的情绪又是苏轼人格的又一向度。这样进退两难的困境促使他质疑和追寻生命的价值,而极端化的消极情绪却成就了他崇高的艺术,生命的痛苦、愤懑、郁结和意趣,却正通过艺术的渠道于有意无意间宣泄与释放出来。

《黄州寒食诗帖》的书法语言可谓是炉火纯青。其笔画以浓墨大笔为主,一反北宋以降多以瘦劲为主的风格。唐杜甫说过。书贵瘦硬方通神”,这说明当时的人们是非常推崇瘦硬书体的,到了宋徽宗赵估时更是把瘦硬书体发挥到了极致,而苏轼却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艺术观点:“杜陵评书责瘦硬,此语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我们从苏轼一生的书迹来判断,他早年追摹晋人,笔画也细致流畅,中年遍参唐人笔法,执笔甚为有力,用墨也较丰,点画肥厚。而《黄

卅寒食诗帖》正是苏轼中年所书,故点画丰满肥厚,充分体现了这一时期他的风格。观其结字,取势欹侧,这与他独特的执笔方法密不可分,正如他的好友陈师道在《谈丛》中所说:“苏、黄两公皆善书,皆不能悬手。逸少非好鹅,效其宛颈尔,正谓悬手转腕。而东坡以手抵案,使腕不动为法,此其异也。”此种以侧为主的执笔方法与今人执钢笔之法颇为相似。很难真正中锋用笔。一般来说,偃卧用笔易出现败笔,而苏轼却能扬长避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一,手贴桌面,下笔坚实有力,按的动作多,点画较丰厚。其二,腕不动而指运,易于横向运动而不利于竖向运动,则字呈扁状,而运指的习惯方向是偏右上角,故字呈欹侧之势。而《黄州寒食诗帖》正是有此种执笔方法之长而无其短,突破了“石压虾蟆”的扁字体,字体或大或小,或疏或密,有轻有重,有宽有窄,参差错落,恣肆奇崛,变化万千,一任笔力所至,清雄豪放,沉着痛快,自然成妍,具有超逸的韵味。观其章法,动势彰显,洋溢着起伏的情绪。写前七行时,书家的情绪还较平和,乃因苏轼劝慰自己安顺立命,与大化同流,是以书写中规中矩,结字以扁平为主。随着情感逐渐突破理性的束缚,字形出现正斜交替变化,用笔无拘无束,率意奔放。生活的困顿,政治的失意,人生价值的迷惘,千头万绪一起涌上心头。书到后面越发恣肆挥洒。“哭途穷”这三字真正道出了他此时充满矛盾的心境,真情所露,是以字形猛然放大,使我们可以直视他情绪的激烈。伴着“死灰吹不起”的心境,苏轼在手稿的结尾,仅写下了“右黄州寒食二首”便结束了――这在苏轼的传世作品中绝无仅有,恰如一首悲怆的乐章,意尽曲止,余韵悠悠。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艺术向精神家园“归去来”的乡愁冲动,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即带有“精神病”的质索,可以说它即是一种被文人忧患意识扭曲了的人格和畸变心态。文人画创作心理学中包含着一种很典型的精神病学。苏轼的表兄、亦师亦友、善寓道于墨竹的文同称此自觉意识为“病”。他在《东坡题跋》卷五中说:“彼方以为病而吾又利其病,是吾亦病也。”此“病”亦作“颠”、“迂”、“痴”等。如清盛大士《溪山卧游录》云:“米之颠。倪之迂,黄之痴,此画家之真性情也……故颠且迂且痴者,其性情与画最近。”苏轼既承认“吾亦病”正可表明苏轼枯木怪石画的境界,盖与文同墨竹无异。表明了画家在特定时代特定处境中的个性病态心理。乡愁、孤独感、失落感、忧患意识等心理能量的淤积是一种致病过程,淤积心头的能量必须释放出去,才能使冲突的内心达到平衡、舒畅。苏轼宦海失意浮沉,使他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他充满了对社会人生的退避,对精神还乡的渴望。

然而,现实与理想总有着极难化解的矛盾冲突。文人注重远弃红尘,回归精神家园,但其精神却身在尘世的现实与无奈之中,永远放逐着自己生命的不可承受之轻――肉身并做毕生的流亡与现实的灵魂短暂的栖居。面对这种冲突,每个人都不可能一生一帆风顺。都会面临进退两难的现实困境,而每个人解决问题的对策却各不相同,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会前后迥异,人生不同时期所遭遇的不同矛盾冲突与现实困境的复杂性必然会影响到思维方式的复杂变化,而复杂的人生遭际却使豪放超迈的苏轼不但没被苦恸压倒,反而催生了其作为艺术家的自我意识、创新意识、历史意识与超越意识,造就了艺术家的孤独体验和鲜明个性。

第6篇:苏轼赤壁赋范文

A老师的导入: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数百年。”我国的文学在不同的时代出现了不同的文体,唐诗、宋词、元曲分别是唐、宋、元时期的代表文体。宋词的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陆游、李清照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代表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词的题目――赤壁怀古。从中,同学们能感受到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同学自由发言,各抒己见。)教师归纳:刚才有的同学已经说得很好,就是苏轼来到赤壁这个地方,看到这里的雄奇壮阔的景象,联想到三国时的周瑜在这里建功立业,而自己年纪已大却功业未成。下面,我们一起来赏析这首词。

[至此,用时约8分钟]

B老师的导入:

同学们对流行歌曲都情有独钟,可是老师却喜欢古人的流行歌曲,不知道你们是否也一样喜欢,下面请允许老师为大家演唱。(教师放声高唱《明月几时有》。用时4分钟,唱毕。)教师介绍说:这首歌的词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苏轼。我们曾经学过苏轼的散文《赤壁赋》,词《水调歌头》等作品。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散文成就很高,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均为“唐宋家”,书法、绘画的造诣也很高,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全才。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至此,已用时约12分钟]

C老师的导入: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作者本着“七分虚构,三分写实”的原则,给我们创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就有周瑜。今天,我们就将一起来共同学习一首与周瑜紧密相关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至此,用时约2分钟]

D老师的导入:

老师很喜欢我国的传统文学作品,尤其是大文豪苏轼的作品,他的千古名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至今还在我的耳旁唱响。同学们知道这是出自苏轼的哪篇名作吗?(学生争相回答:《赤壁赋》。)

对!同学们的记忆非常准确,那么,同学们还记得文中还有哪些名句吗?(学生又争先回答:“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等。)

今天,老师将带领各位同学一起赏析同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同是以赤壁为题,写赤壁景色,缅怀和赤壁有关的历史人物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至此,用时约8分钟]

听完这四堂课后,笔者想,在当今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怎样才能改变以往语文课堂的“少慢差费”,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呢?

林斯坦教授认为,有效的教学应该是在符合时代和学生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在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活动的质和量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通过一定时段的教学后,学生能够取得较为明显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课堂的导入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笔者认为,这一环节应力争做到高效、激趣、精巧。下面将结合上述四堂课的导入,谈谈自己的理解。

A老师的导入从文学史的角度切入,结合怀古诗词的特点进行解题,给学生以理性的认识,从而使学生整堂课都紧紧围绕怀古诗词的特点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赏析,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是一个不错的导入。

B老师的导入以高唱《明月几时有》导入,确实达到了激发兴趣的效果,但所选的歌曲是与《念奴娇・赤壁怀古》风格截然不同的作品。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后,教师未能及时转入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学习,而是介绍苏轼的相关常识,这些知识初中早已学过,该教师还用大段的时间来介绍,使学生刚被调动起来的兴趣丧失殆尽。这位老师奉行的仍是前苏联的块状教学模式,课堂的导入仍是“知人论世”式的,似乎不进行作者介绍,这一课就没办法上了。整个导入用时约12分钟,预示着这堂课将无法完成教学内容。

C老师的导入用时仅2分钟,但未能扣住《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特点,因此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D老师以复习《赤壁赋》导入新课,学生不仅复习了《赤壁赋》中的名言警句,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关赤壁、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中的英雄人物等等相关的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被激活起来,为学习鉴赏《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做了很好的铺垫。因此,这是一个相对高效的导入。

A和D两位老师的课堂,都有了一个良好的导入,为师生共同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做好了充分准备,因此,教学竞赛的结果,A和D两位老师胜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因此,我们教师在设计新课导入时,务必将高效、激趣、精巧作为追求的目标,要让学生感觉到“出乎意料之外,合乎情理之中”,为学生深入领会文本做“情感蓄势”。

参考文献:

[1]叶禹卿主编.新课程听课评课与优秀案例评析(中学卷)[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第7篇:苏轼赤壁赋范文

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贬谪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

他想起了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问自己难道自己不正是那东吴的都督吗?自己满腹经纶、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笔墨,而此时?面对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沉思。

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继续飞扬,斟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之歌唱。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

后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顿悟。他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清廉从政。黄州的百姓感念这一位父母官。后来修了一祠庙来纪缅这一伟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学的殿堂里永远可以听见那《赤壁赋》华美的乐章。

余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呼“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

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自清的小女子。

“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

坡是关东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

赤壁记载了坡的崛起。

赤壁沉淀了坡的不屈。

赤壁诉说着坡的豪迈与诗情不朽。

第8篇:苏轼赤壁赋范文

王叔远微雕艺术品的技艺特点在《核舟记》开篇就有介绍,一直以来,各类语文参考书都将其概括为三点:一、所用材料体积小;二、所刻事物繁多;三、所刻事物情态毕备。可是,细读文本就会发现,其实还有一点,即凡所刻之物都因势象形。

看来,尽信资料所言,将极大束缚读者对《核舟记》所记载的核舟艺术价值的欣赏与判断。只有深入文本,细细探究,才能对核舟艺术有深刻的体会。

探究总是由浅入深的。先看看,核舟是否具备了王叔远微雕艺术品的一般特征吧!其一、用料体积小。一般的微雕艺术品其用料体积都很小,但王叔远的核舟尤为小,文章不止一次提到这点。第二节,“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文末,再次惊叹:“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可见,用料体积确实小。其二、所刻事物繁多。核舟上所刻事物之多在《核舟记》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只要读过《核舟记》,都会深有体会:文章从船舱到船头,从船头到船尾,又从船尾到船背,可谓细致入微,一丝不落。为了让大家对这一特点有一个整体感知,作者在文末再一次对所刻之物进行罗列总结。其三、所刻事物因势象形。修长狭窄的桃核其形似舟,其色类舟。为了雕刻核舟,王叔远可是煞费苦心,硬是“简”了这一最佳雕刻材料——桃核修狭者!(“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足见,王叔远对该核舟艺术品的良苦用心!其四、所刻事物情态毕备。《核舟记》中,苏轼、黄庭坚、佛印、舟子,“如有所语”者、“矫首昂视”者、“若啸呼状”者、“若听茶声然”者,个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当然,这些通过作者的介绍似乎都一目了然,无需探究。难道阅读只停留于此,就足以让大家对王叔远的微雕艺术叹服吗?显然是不够的。

那么,该核舟除了以上所述之外,还有哪些值得肯定的艺术特征呢?

一、核舟主题鲜明突出

真正好的艺术品是经得起鉴赏推敲的。当一枚明代核舟流传至今,不可能希求雕刻者给欣赏者介绍。所谓主题者,只能由鉴赏者依据核舟所刻来推断。《核舟记》撇开作者直接点明主题的句子(“盖大苏泛赤壁云”)不谈,单从对核舟的介绍中,如何判定其主题呢?从《核舟记》的细节介绍中不难探究出,最能印证核舟主题的应该就是核舟上的对联。“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前句出自《后赤壁赋》,后句出自《赤壁赋》,而这两篇名文,恰恰是苏轼游赤壁时所作。由此,不难看出,这十六个字所传递给读者的信息应该不只是一幅对联而已,它还暗示了核舟所表现的主题正是“大苏泛赤壁”。

不止如此,王叔远在雕刻过程中,时刻不忘自己在表现这一核舟主题。如:苏轼体貌特征非常明显,“中峨冠而多髯”,一看便可猜测辨认。他与黄庭坚“共阅一手卷”,正沉浸在欣赏画卷之中呢!再如:为凸显核舟主题,印证当时确实是游玩泛舟,不仅借助“舟尾横卧一楫”,来表现小舟并未处于行进之中,而是任意飘浮于水面。还借助舟子的“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的闲适来表明舟子并未撑船,很可能只是在游玩赏月。

苏轼先后两次游览赤壁,时间略有不同,一是壬戌秋日,一是孟冬时节。但游览时心境相仿,都是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其内心是痛苦而愤懑的。他正想借游览赤壁之隙,从老庄佛学上求得解脱。这一点,在《后赤壁赋》中有明显体现(文中有道士、仙鹤等意象)。而据《核舟记》所载,同游者中也不乏佛门中人——佛印。其“坦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超然。也许这就是苏轼想求得的心灵慰藉吧!佛学因子在核舟中的渗透让苏轼的心迹悄然流露。

可以说,核舟中雕刻的所有人物都只为对苏轼起陪衬作用,也都佐证了之前的探究,核舟主题是“大苏泛赤壁”。而探究所得,恰恰是雕刻者匠心所在,也正是这份独运的匠心,才使得核舟成为了一枚主题鲜明的艺术精品。

二、核舟巧用留白艺术

在以上探究的基础上,细心的人不难发现,苏轼泛舟游览赤壁是在晚上,因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然而,各种人物却都雕刻得清楚明白,连人物手中的念珠也历历可数,连细若蚊足的题名也清晰可见。这说明什么?说明苏轼泛舟之时,月光非常皎洁。当然,还有很多细节可以对当晚月光之皎洁进行印证。比如:苏轼、黄庭坚是在欣赏画卷(没有皎洁之月,画卷如何欣赏?);比如:佛印“矫首昂视”(如此神情,是否在赏月?)再比如:右边的舟子“若啸呼状”时,正是“椎髻仰面”之时(他是否也因仰面见月而“啸呼”?)凡此种种,不胜枚举,给我们留下了颇多的艺术想象空间。核舟虽然没有雕刻明月,可月光如水,沐浴着整个核舟。其巧妙的留白艺术使核舟的艺术价值再次凸显,甚至有了与齐白石之画作《虾》相媲美的资本。

第9篇:苏轼赤壁赋范文

【关键词】赤壁赋;情感;分析方法

现今的高中生,成长过程中被给予了太多的关爱与保护,而高中阶段又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人生中的挫折,是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赤壁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即在此。要准确把握《赤壁赋》中作者的情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知人论世。

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法,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思想与作者的情感。苏轼被贬黄州是陷入文字狱“乌台诗案”之后的事,他的团练副使之职,实际上是安置犯罪官员的。他初到黄州时,连生活都成问题,朋友帮他申请了一块地,他才得以垦荒种菜。他在附近建了个草堂起名“东坡雪堂”,自号东坡先生,这恰恰体现他面对逆境,随遇而安的一面。他时常寄情山水,常去当地人称为“赤鼻矶”、“赤壁”的地方游赏,其实那里并非三国时周瑜大败曹军的赤壁,苏轼仅是借题发挥,抒发自己的感悟而已,此处因苏轼而被尊称为“文赤壁”。

2 直抒胸臆的文辞。

赋文中有三个直抒胸臆的文辞:“于是饮酒乐甚”的“乐”字,“托遗响于悲风”中的“悲”字,“客喜而笑”中的“喜”字。这三个字其实便交代出苏轼的情感变化――由乐到悲再到喜。有人可能有疑问――吹出悲凉箫声的人是客,感慨“吾生之须臾”的人也是客,“喜而笑”的人还是客,与苏轼有关联吗?这就需要明白主客问答是赋文的一种常见的写法,为了避免单调,也为了将自己的内心的矛盾层层深入地展示出来,所以作者采用了这种形式,其实客的感受便是苏轼的感受。

3 各种艺术手法。

3.1 寓情于景。第二段开篇第一句是“于是饮酒乐甚”,那么作者到底为什么而“乐”呢?因为景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明月朗照,清风微拂,烟波浩渺,水平如镜。空间无限开阔、周围沉浸在明亮的月色下,笼罩于蒙蒙雾霭中,宁谧、空旷、朦胧,在这样的大自然中,苏轼与客人可以饮酒、诵诗、赏美景,于水天一色间,一叶扁舟,随意放流,苏轼不禁产生了“御风飞行”“羽化登仙”的感受。所以情感上自然是乐的。

3.2 用典。苏轼由当时当地的景物,自然联想到《短歌行》,联想到曹操与周瑜,联想到赤壁之战。曹操与周瑜都是一代英雄,生前极有建树,为后人铭记,而自己呢?当时当地的作者,只知自己是一个被贬之人,并不知道将来会怎样。他渴望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然而当时是不可能的。

3.3 对比。本文有多处对比:先乐后悲后喜情感变化上的对比;将曹操同“苏子与客”对比;将人生的短暂与大自然中水月的永恒对比;将人的渺小与天地的广阔伟大做对比。我来分析后三者。引曹操目的何在?在作者心中,尽管曹操在赤壁大败,但是并不能否定他是一个英雄人物,他生前创建功业,死后为后人铭记,可这样一个英雄也已经成为历史的陈迹,化为一黄土,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我们岂不是更渺小更可悲吗?另外作者又借客人之口说道“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以蜉蝣与天地、粟米与沧海作比,人是多么渺小;滚滚长江东逝、明月悬挂青天,亘古不变,可我们人呢?生命却是如此地短暂。其实写到古人对着江月发出感慨是比较常见的,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也有这样的诗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也写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杜甫的《登高》中也写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众人的感叹的理由都是一致的:自然万物是永恒的,人渺小而生命短暂,借此表达人尚无建树的悲痛。

通过这样的对比,作者内心的悲情自然表露无遗,作者为何而悲也自然揭晓。

4 理解作者的理性思辨(哲学思想)。

苏轼是个伟大的人,他并没有被挫折打击得一蹶不振。第四段上升到理性思辨的高度,针对江月的永恒、人类渺小与生命短暂的苦闷,他先以“水”与“月”为例,阐述“变与不变”的看法,从变化的角度看,一切都在变化中,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与我们人类都是永恒的,(不必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何必再有“哀吾生之须臾”的感叹呢?这种“物我合一”的境界正是他豁达胸怀的体现。那么我们拥有什么呢?他又从“取与不取”的角度论述我们正可以享受清风明月之乐,作者的愁闷随清风明月的美景而消解,正表现他的乐观的一面,此时情感开始转向“喜”,而后二人开怀畅饮,酣醉入睡,此时才是真正的释然,真正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