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发展问题研究

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作为传统内部审计的延伸与发展,增值型内部审计能够将内部审计与价值增值很好地联系起来,在增加企业利润和优化企业运营方面起到积极作用。本文从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含义及特点出发,通过分析我国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指出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对我国企业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关键词:增值型内部审计;组织管理;价值增值

一、引言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经营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客观上要求内部审计须由原来的传统型向价值增值型转变、由原来的资源消耗者变成利润中心、摆脱传统的职能限制、为企业降低经营风险,同时为企业降低审计成本,直接和间接地为企业创造利润。内部审计走向增值化,不仅可以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也是内部审计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增值型内部审计概述

增值型内部审计是立足于传统型内部审计基础上加以改进产生的新的内部审计理念,它把价值增值作为内部审计的终极目标,为企业提供经营公司、防范风险、内部控制等方面的服务。通过定义我们可知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工作重心由“查核”转变为促进公司价值的增加,它具有对立性、客观性、规范化和增加价值等特点,把激励理论、风险管理理论等先进理论引用到审计的日常工作中,会使企业的利润通过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施展获得额外的提高。传统的内部审计与增值型内部审计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但增值型内部审计在传承传统内部审计的方式和方法的同时,对其已有的的结论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做到了对管控风险的预测。并且随着增值型内部审计的不断发展,它的审计范围已经涉及企业的各个领域,内容不断在扩充完善,这些新变化,为企业开展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方法、思路奠定了基础。

三、我国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发展现状

纵观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史,国家尤其是内部审计署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图1是审计署的历年内部审计结构变化情况。根据上图所示:1986-1997年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数量呈上升趋势并在1997年达到顶峰,约为1986年的5.7倍;此后,全国内部审计的规模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到2003年达到底端,这是因为从1997年开始,国家要求内审开始往高质量方向发展,行业内部开始整合机构,在继续执行财务审计的同时也涉及了其他非财务方面的审计,开始向增值型内部审计发展,为了提高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发展效率和质量,部分审计机构被取缔或合并,因而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在2003年达到最低值;从2003年起我国的内部审计规模呈现稳步发展趋势。在整合内部审计机构后,我国的增值型内部审计开始有了初步的发展,我国对增值型内部审计的重视,从增值型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上来看,我国关于增值型内部审计问题的探讨主要还只是集中在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内涵、发挥的作用上面。另外,对于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应用情况,规模较大的企业,由于它的财务制度比较健全,并且经济实力雄厚,所以这些大型企业往往有能力并且有需要去进行增值型内部审计工作;而规模较小的企业,由于财务制度不够完善,并且没有额外的资金去进行这项工作,因而增值型内部审计在规模较大的公司当中应用比较广泛。

四、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在发展中产生的问题

行业市场需求使得我国企业越来越重视增值型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但由于我国起步较晚缺乏经验,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法制体系缺失。从法律层面看,我国没有较为明确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增值型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顺利实施,无论是在对内部审计的定义上,还是在制定的法律法规中,都忽视了内部审计的增值作用可以参与到公司治理当中,这影响了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发展。并且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缺少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组织机构,缺少具体可行的增值型内部审计规范进行制约和管理。(2)业务范围相对狭窄。首先,一直以来我国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的重点多在财务活动上,很少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实施监控,其次,尽管有少数企业在某种程度上开展了经济效益审计,但他们也只是利用财务指标来分析企业的经济效益,很少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设置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导致内部审计在原来的审计范围内停滞不前,在投资效益审计、物资采购审计、人力资源审计等新的领域没有更大的突破。这必然会影响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企业难以开展增值型内部审计活动,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增值作用自然难以实现。(3)增值型内审方法和技术不够发达。在审计方法方面,很多企业仍然采用事后查账技术,没有进行企业活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动态监控审计,增加了审计的成本,没有达到内部审计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效果。在审计技术方面,我国企业仍以传统型内部审计的手工审计为主要技术手段,不仅缺乏效率,而且加大了成本支出,与现代信息化社会发展和增值型内部审计的要求背道而驰。

五、完善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对策建议

1.完善相关的组织规范和法律法规

在法律法规方面,我国需要进一步制定有关增值型内部审计方面的条例,同时可以借鉴国外法规中适合我国企业发展的条例。从我国国情出发,制定出相应的保障增值型内部审计在企业中有效运行的法律法规,在法律上将增值型内部审计引入到公司的治理中,明确指出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可享有的权利和要履行的义务,以此来保障内部审计部门在增值型内部审计体系实施上的权威性。

2.拓宽审计思路和范围

坚持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服务导向型”理念,在实际审计工作开展中加强与管理层的沟通,为管理层及时提供内部控制的建议和策略,合理配置资源的同时确保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持续高效地开展。另外,要想实现内部审计为企业增值的目标,应对增值型内部审计新开发的审计产品进行宣传,来产生主动需求,提供一些经营管理的最佳实务,使企业管理层清楚的了解如何去管理企业,从而改善经营活动,实现自身审计增值。

3.更新审计技术方法和手段

在审计方法上,应该结合传统审计方法的同时积极采用新的审计方法,例如调查法、流程图法、平衡计分卡法,提高审计质量,为企业内部审计降低成本,实现增值;在审计手段上,可以采用制度基础审计、抽样统计审计、电算化审计等,减少传统的检查财务报表和会计凭证的技术,充分利用IT工具对财务报告的合规性审计来进行自动分析,通过对企业的经营状况、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进行判断和评价,广泛开展非现场审计,使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时效性及效率得到双重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娟.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探索[J].现代商业,2012(11):197-199.

[2]邢潇丹,徐晶,郝佳音.从传统内部审计到增值型内部审计的发展[J].企业论坛,2012(06):125-126.

[3]沈佳烨.浅析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向增值型转型的必要性及相关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5):152-154.

[4]夏怡.关于增值型内部审计的思考[J].审计,2007(06):34-36.

作者:贾淑芬 赵晶 单位:运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