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电商风险管控范文

电商风险管控全文(5篇)

电商风险管控

第1篇:电商风险管控范文

从上一小节对水电建设工程物资管理的内容和流程可以看出,工程物资管理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和风险,而大渡河公司由于开发建设项目大多在山区险峻之地,交通不便、运输距离长、地质灾害多发,以及较为复杂的人文环境和现场环境,更加大了物资管理的风险。

1.1供应商风险

主要体现在,一是供应商主观有欺骗意愿,如以虚假的身份签订合同并进行虚假担保,骗取支付的货款或预付款;或签订空头合同,并将空头合同倒卖,从中谋利;或由于自身实力,本身就无法正常履约,却设置合同陷阱等,这类风险一旦发生,将给建设项目和水电施工企业造成巨大损失。二是供应商由于客观原因,如生产计划无法执行,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不吻合,资金链发生断裂等,均导致不能履行合同或不能按时、完全地履行合同,这也将给工程建设造成极大影响和损失。

1.2物流风险

由于运输距离远、道路险峻,对车辆和运输人员的要求均较高,物流风险主要体现在,一是运输安全的风险。可能导致的是人员安全和车辆安全的风险,以及特殊材料发生的风险;二是运输时效的风险;可能无法按照预定的时间准时运抵,这将对工程建设造成较大影响,同时也会增加额外的成本。三是运输过程中物资数量变化的风险。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运输过程中物资被盗、抢、遗失的情况时有发生,以及天气原因,都有可能导致运输的物资数量减少,这也将对工程建设造成较大影响。

1.3质量风险

质量风险主要体现在,一是由于供应商提供的物资质量、规格不合格或不符合要求,轻者导致部分工程不达标;重者将直接影响到水电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无论是对业主方还是承建方都有可能造成人员、经济、技术、安全等多方面的重大损失。

1.4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一方面是业主方管理风险,二是承建方管理风险。承建方管理风险主要体现是物资使用和物资管理上。一是承建方在使用上浪费巨大,在管理上简单粗放,造成物资短缺、物资报废,成本增加;二是承建方在物资管理和使用上不规范,造成各类安全隐患。

1.5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既是物资管理风险的类别之一,也是导致其他风险发生的一种诱因。对大渡河公司水电开发建设工程项目而言,自然风险主要体现在较为频繁的自然灾害,以及由于工程承建方和供应商对当地自然状况的不了解造成的各类风险。如设计方由于对高海拔、高寒地区的不了解,可能会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到特殊材料的应用;同样,供应商也可能在材料选用、包装、运输、售后上面没有考虑周全;而承建方则同样会在物资验收、仓储、使用、报废时忽略自然条件造成风险。

2水电建设工程物资管理的风险控制对策

2.1风险识别和评估

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是风险控制的第一步,可以通过对水电建设工程物资管理的流程梳理,标准化的建立来进行。一是可以在水电开发项目设计之初,就将物资管理流程、可能存在的风险性纳入到设计内容中,方便物资管理部门在进行物资计划管理、采购管理、仓储管理及监控时及时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识别;二是通过对物资的分类、分级来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通过构建工程物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每一类物资的风险程度级别、风险类别、风险易发点进行识别和评估,为风险控制打下基础。三是通过水电开发工程业主方内部部门之间的流程再造来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在公司内部,由于部门间以职能划分,在部门之间的物资管理流程中,往往会因为部门的界限而造成管理风险。因此,通过建立以流程为导向的部门协调机制,可以增加对风险识别的敏感性和时效性。

2.2供应链的风险管控方式

2.2.1构建供应链风险监督模式近年来,很多水电企业都认识到了供应链上各环节协作在物资管理中的重要性,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理念也被引入物资管理中,其中风险管理也是一项重要内容。供应链风险监督模式的建立首先需要打破供应链各环节的体制壁垒,形成包括物资材料生产商、供应商、工程设计方、工程承建方、工程业主方、工程运营方、工程专业服务(保险、咨询等)工程物资供应链上所有环节共同参与相互监督和制约的监督体系和监督运行方式。

2.2.2构建供应链风险分担模式作为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供应链风险分担模式的建立有助于进行工程物资管理风险的管控。供应链风险分担模式的内容包括在工程物资供应链各环节中通过风险保证金缴纳、各类保险、信用评级等方式来构建工程物资管理风险分担模式,有效控制供应商风险、物流风险和自然风险。

2.3信息化的风险管控方式

充分运用大数据来开展风险管理。在大数据应用日益广泛的今天,可以通过大数据抽取、过滤、处理、分析,来获得水电工程物资管理中的风险指标体系,形成风险阈值,监控风险触发点。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获得某类工程物资的供应需求状况,从而及时调整采购计划,控制物资供应风险。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来进行物资管理流程管控。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是现代化工程物资管理风险管控的必要手段。包括目前已经较为成熟的各类物资管理软件的应用,包括物联网的应用等,可以对工程物资管理中的供应风险、管理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及预警。

3结语

第2篇:电商风险管控范文

关键词:供应链;融资;钢铁企业;信用风险;应对

引言

近几年钢铁企业因管理不善、效率低下等停产、破产重组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而究其根源,其中一点就是信用风险管控不到位,钢铁企业普遍面临着信用风险集体爆发的危机。加上信用风险本身带有传染属性,导致关联企业被波及,影响整个地区或者行业的正常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企业信用风险管理问题,基于钢铁企业现有的供应链模式去思考信用风险的有效管控策略,让信用风险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给钢铁企业带来管理上的实效。

一、供应链融资模式与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特征

(一)供应链融资模式

供应链融资是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及其相关的上下游企业为了顺应竞争、提高营运效率,根据供应链中交易关系和行业特点而制定的整体金融解决方案的一种现代化融资模式。近几年我国供应链融资模式不断发展,金融机构根据供应链中相关企业的需求,制定合理的融资方案,借助供应链融资解决企业融资的难题,同时也能提升供应链体系运营效率,这一融资模式逐渐成为金融机构新的获利点。以钢铁企业为例,企业采购、生产及销售环节都会出现资金流紧张的情况。在采购环节一些实力强大的煤炭、矿石等供货单位会提出采购付全款甚至大额预付款的要求,这对于钢铁企业而言资金压力较大,影响其后续的运营发展。在生产阶段钢铁企业可能会存在存货积压严重、人工成本过高、生产设备老旧需要置换等问题,也会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而到销售阶段,由于目前整个钢铁行业处于低迷状态,购买方讨价还价能力较强,钢铁企业会面临着应收账款回收慢、商品滞销等问题,从而引发资金困难。供应链融资模式的兴起,就是为了解决企业的这些资金难题。以北方某大型上市国有钢铁企业为例,对于上游供应商之间,为减轻资金运营压力,该企业在采购环节与供应商、商业银行或者保理公司达成协议,将其应付账款打包给商业银行或者保理公司,一方面可以延缓还款时间,另一方面可以从供应商处获得额外的折扣。对于下游客户,为了盘活库存,提高周转率,该国有钢铁企业选择优质的战略合作客户,通过银行承兑汇票、应收账款保理等方式进行供应链融资模式交易。

(二)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特征

供应链融资对供应链企业的信用风险管控有较高要求,而实际上我国供应链融资在初步发展中也面临着企业信用风险较大的挑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的应用推广,不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供应链融资对应的是完整的供应链条,一旦链条上某个企业出现信用风险问题就会波及链条上的其他企业。具体来说,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表现出两大特征——复杂性和传染性。1.复杂性特征。传统授信模式借贷双方多为单个个体,信用风险的危机只会影响到有借贷关系的单一双方。而供应链融资模式不同于传统融资的模式,该模式对应的融资主体多元化,信用风险的涉及主体是所有与核心企业有关系的其他主体,复杂的融资委托关系会使得借贷责任方责任不够明晰,一旦其中一个企业出现信用危机,财会因为连带责任使得信用风险在供应链企业间持续蔓延,信用风险发展得更复杂,信用风险范围将持续扩大。对于某北方大型钢铁企业来说,就采购及生产环节来说,其生产流程涉及焦化、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轧制等各个环节,供应商高达上千家;就销售环节而言,因年产量高达上千万吨,其客户遍布全国各地。故该供应链中对应的融资主体多,情况复杂。因此,前两年宝塔石化财务公司承兑汇票出现兑付问题,波及供应链中多个企业。2.传染性特征。在供应链融资模式下,信用违约传染的概率加大,且传染速度快,短时间内在供应链企业群体范围内快速传播,这也意味着一旦供应链上的单一企业出现了信用违约等情况,上下游企业都会受影响,从而影响供应链的稳定性。特别是当供应链融资模式覆盖到供应链条的两端时,随之而来的信用风险会覆盖整个供应链,情况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信用危机的全面爆发,损失不可估量。上述宝塔石化财务公司承兑汇票事件同样也反映出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具有传染性特征。

二、供应链金融模式下钢铁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管控意识较弱,管控能力欠缺

我国钢铁企业多为国有企业,经济转型中为了迎合市场的变化,虽然进行内部管理层的调整,但管理层的风险管控意识较弱,对风险管理重视不足、战略规划缺失、风险管控逐渐流于形式,如客户资料审查时间短,“举手会议”“投票走过场”等情况时有发生,企业信用风险审查氛围“宽松”。此外,一些企业的管理层缺乏有效的风险管控工具和能力,从而使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工作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二)风险管控机制不健全,管控过程存在漏洞

以钢铁企业为代表的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在信用风险管控上缺乏完善的管控机制,风险管控过程存在漏洞,这也表现在多个方面。如本身信用风险管理是牵涉各部门利益的综合性管理工作,在信用风险管控中理应各部门统筹,但实际却是管控端口单一,没有设立单独的信用控制部门,没有分配专职信控人员,更多的是从财务口去把控风险,从而导致部门各自为政。再如缺乏对交易企业的有效资信管理机制,对其资信调查不充分、评估不准确。再如未做到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控制,由采购人员直接审批供应商的资信评估报告或由销售人员直接审批客户的资信评估报告,容易发生以权谋私等舞弊现象,从而引发信用风险。

(三)信用风险监测不及时,风险分散不理想

信用风险的防控需要有效的风险监测,且要求企业认真做好风险分散准备。但供应链融资模式下企业风险管控中也存在信用风险监测不足、风险分散不到位的情况。主要表现为贷款后的管理迟滞、信贷资产分级不准确和贷款信息披露不真实等,很多企业存在“重贷轻管”的思想,认为贷后的风险管控意义不大,可有可无。一旦贷款审查通过后后续的管理十分松懈,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上下游企业信用情况的跟踪评估,对交易企业后续生产经营、财务状况、资金使用情况等缺乏足够的关注,无法准确把握实际情况,无法获得贷后的真实信用反馈信息。此外,钢铁企业经营过程中签署的供应链融资相关合同、协议中大多承担连带还款责任,造成核心企业在供应链融资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风险分散的效果。

三、供应链融资模式下钢铁企业信用风险管控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信用风险管控意识,形成全员化参与的风险管控

文化影响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因素包括多方面,其中,企业管理层的风险偏好、风险管控意识、对风险事件处理的态度和能力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我国大型钢铁企业大多为国有企业,其管理层更应该自觉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并掌握风险管理的有效策略,才能推动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在企业内部全面且深层次的开展。此外,企业管理层也要提高企业员工的风险管控意识,使得企业形成自上而下的风险管控氛围。当前钢铁行业前期规模不断扩张,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突出,而随着行业发展热度的削减,钢材价格呈下滑状态,出口业务也十分低迷,对于企业运营来说都是不小的压力和挑战。基于当前的运营环境,风险一触即发,必须引导企业员工自觉树立风险管理意识,注重企业风险管理,建立一种“风险管控、人人有责”的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文化。例如销售部门与信用管理部门信息互通,信用部门获得客户的真实信息,销售部门获得专业的信用管理知识,从源头上控制信息风险。

(二)完善信用风险控制体系,实现风险管控过程全局化

体系是保障,钢铁企业信用风险管控中必须要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风险控制体系,指导信用风险管理方案的部署与落地。信用风险控制体系主要包括事前评估、事中控制和事后追踪三大环节,三大环节环环相扣使得企业快速地对风险进行预判与反馈,也为企业信用风险控制提供全局化的流程指导。1.事前评估。鉴于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复杂性和传染性的两大特征,在确定供应链融资方案前做好事前评估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资金运营风险较大的钢铁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在建立供应链融资模式前,更应该做好事前评估工作。事前评估要重点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利用专业的信用评估工具进行潜在客户的资信调查,并出具信用报告,进行信用评级,以减少企业信用风险。对于存在较大合作风险的企业,在基本资信调查的基础上要深入实地调研。当通过官方渠道无法获得全面而真实的信息时,应考虑授权方式对下游企业资信审查,并配合第三方机构审查做好合作伙伴的信用评级,了解企业内部政策和风险承受能力的变化,对于高风险供应商或客户建议拒绝采用供应链融资模式。此外,还需要审查供应链中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合法性。一旦贸易背景的真实性不存在,如:出现伪造合同、融资对应的应收账款不存在或者违法、质押物产权不清等,都会使企业面临巨大的信用风险。北方某大型上市国有钢铁企业在进行供应链融资时,通过走访、第三方平台等各种方式对交易对象进行全方位评估,主要选取实力强大、信用较好以及有直接业务往来的上下游企业进行交易,以规避信用风险。2.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主要是要求企业根据不同周期情况对合作企业授信额度进行动态化调整,要形成合理的授信评价机制,定期按照指标和经营情况开展对应评价,给予相应等级授信额度。如在淡季应适当减小授信额度,避免大额授信导致的资源浪费,反之则应增加授信额度,按照各交易企业信用等级和经营能力依次进行授信分配,从而尽量保证大交易企业的高额授信,剔除小型交易企业大额授信,实现供应链融资过程中资金的有效利用。与此同时,如果在当月的授信额的使用中,被授信单位并未充分利用授信额度,造成授信额度的浪费,企业及金融机构应协商收取一定金额的授信未使用占用费。这样能够提升授信经销商的自觉性,激发其营销动力,在带动其销售的基础上达到钢铁企业经营利润的提升,从而达到多方共赢。此外,基于供应链融资模式传染性的特性,在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的过程中,各方主体应尽量完善相关合同条款的规定,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将信用风险降到最低。3.事后跟踪。事后跟踪的重点是对交易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信用等级等进行动态跟踪,不能以前期做出的调查一成不变的应对整个供应链融资过程。对于出现资金问题或信用风险的交易企业,要暂停下一次供应链融资交易。对已经发生的交易,要采取补救措施,如:启动各种催收机制。同时,钢铁企业要建立坏账准备的财务机制,将预计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计提为费用,分散坏账损失。北方某大型国有企业要求其下属的各销售分公司,在和客户进行供应链融资交易期间,每年会根据相关制度对交易客户进行信用评级打分,只有信用评级连续为A的企业才能继续进行供应链融资模式交易,否则需全款预付进行交易。

(三)重视信用风险监测,落实好风险分散工作

在风险监测方面可以与信用风险管控机制的发力结合起来,构建全流程风险监控预警体系,并尝试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引入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等,以做好供应链中企业信用风险的评估与监测。此外,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机制中,也应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分散机制,利用不同供应融资特征,做好相应的融资分析和调整,以实现信用风险转移和分散,规避或者减少信用风险。如:债权人就信用风险向保险人投保,一旦债务人不能履行合约义务,债权人可以向保险人在保险合同规定的范围内提出赔偿并获得赔偿,降低坏账损失。再如:还需要利用不同金融机构,强调核心企业的重要地位,通过多种金融机构、多家金融机构开展供应链融资,使其在融资博弈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这样能够保证核心企业信用风险高效转移。四、结语供应链融资与传统融资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核心企业可以通过供应链中的各项关系实现流动资金的回转、库存盘活等,大大提升了核心企业经营效益。尤其是在钢铁企业中,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钢铁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项风险日益上升。为最大限度降低上述风险对其经营产生的不利影响,在供应链融资过程中必须加强信用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完善的信用风险管控机制,从根本上保障供应链融资过程中钢铁企业的地位优势。要充分考评交易企业资质,形成合理授权额度,对交易企业和金融机构多分散、多筛选,对信用风险早发现、早预防,进而全面推动我国钢铁企业建设和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杨满顺.供应链融资的风险特征及其防范[J].中国集体经济,2011(4):139–140.

[2]刘博洋,徐鲲.电子商务平台供应链融资模式下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研究[J].财务管理研究,2020(05):97–102.

[3]冯晓璇.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评价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20.

[4]刘心雨.关税冲击下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研究及压力测试[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20.

第3篇:电商风险管控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大数据时代;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电子商务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多个层面和行业,既包括淘宝、拼多多、京东等网上购物,也包括银行、股票等。伴随着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网民的数量也在不断地上升,这也是电子商务发展的群众基础。从个人到企业再到国家相关部门等都在使用互联网,如今电子商务的用户群数量将再创新高。我国的《第四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中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的网民数量规模已经高达9.4亿,相当于全球网民的1/5。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也达到了67.0%,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5%。我国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也达到了3.09亿,较2020年3月增长4430万,规模增速达16.7%,成为上半年增长最快的个人互联网应用。随着我国经济进程步伐的加快,电子商务企业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如今,电商的发展已经逐渐走上成熟,但是企业在财务风险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增多,财务风险的管控对企业的发展造成影响也十分常见。所以对于如何才能引用大数据使其更好地管控企业的财务风险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一、理论基础

1.财务风险管理理论财务风险管理是对债务筹资过程中所发生的一些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与控制,以此来防止企业筹集资金过程中所发生的风险,从管理目标即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来看,公司一般会通过治理结构,完善激励机制来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综合性的控制,以此防范和降低财务风险,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控制机制,包括财务风险控制的制度机制、财务风险控制的执行机制、财务风险的预防机制、财务风险的处理机制和财务风险控制的学习机制。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动态性、目的性与前瞻性。其中,财务风险评价主要有风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权衡这三个方面,财务风险控制包括风险决策、风险防范和风险处理这三方面。2.盈利模式理论盈利模式顾名思义就是以盈利为目的,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标,将用户的实际需求作为主要导向,为客户创造价值,最终取得成就。盈利模式的主要核心是价值创造,其有四个基本要素:盈利增长点、盈利对象、盈利措施以及盈利屏障。

二、财务风险的理论分析

财务风险主要是因投资、融资等或企业非合理性的经营,致使企业的财务陷入困难。企业财务风险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可将其划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四个方面。主要特征表现在:一是客观性,风险处处存在,时时存在。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无法回避它,也无法消除它,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应对风险,进而避免风险;二是全面性,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在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均会产生财务风险;三是不确定性,财务风险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四是收益与损失共存性,风险与收益成正比,风险越大收益越高,反之风险越低收益也就越低。

三、案例分析

A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电子商务企业,经营商品涵盖传统家电、消费电子、日用百货、图书、虚拟产品等综合品类,是中国领先的O2O智慧零售商之一。由于电子商务企业与传统企业在销售、管理、财务处理等诸多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同,运营方法创新带来的风险也不一样,风险管理制度及管理方法也需要具有针对性。目前该集团业务发展较快,但是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管理相对薄弱。该集团秉承“科技转型、智慧服务”的发展理念,深化云服务模式,逐步探索出线上线下多渠道融合、全品类经营、开放平台服务的业务形态,追求“店商+电商+服务商”模式。目前该集团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财务风险因素:1.信用风险虽然该公司是“店商、零售、电商、服务商”服务模式,其本质还是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将线上和线下的销售进行资源整合。其业务进行的模式,不论是供货方还是购买方都是十分注重信用问题的,有些双方可以面对面交流或交易,以便对产品检查。在所进行的商务活动中将涉及大量的纸质文件,这些纸质文件不仅直观且又方便。但是在电商环境下,基本上所有的交易都是通过互联网来完成,这就会给不法商家有了可乘之机,如对信息进行相应的加工、伪造等。2.缺乏全面的数据支撑目前该公司将增加流量和增加销量作为业务发展的目标,但是实际操作模式依旧是传统的商业模式,并没有良好的创新决策,这样会使企业的财务风险有所增大,而对数据的治理与管控可以做到有效的规避财务风险的作用。3.缺乏控制电商风险的法律法规法律是行业行为规章和权益的基本保障,因为电商行业在我国起步较晚,虽然近几年发展极为迅速,但是国家还没有实质性的法律条款对电商行业提供保障,经常发生的诸如财务风险也是其原因之一,即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不够完善。4.财务信息风险作为一种线上销售,A公司基本上所有的财务商业信息都是以网络信息的形式来沟通传达,那么必然会存在信息泄露的隐患,给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伤害。而且网络上黑客和系统问题常常会给A公司的业务处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这些便会造成安全隐患的发生,日常中诸如工作人员窃取重要信息、操作失误等都会给企业造成严重后果。除此之外网络的安全问题一旦出现技术上和安全隐患上也会造成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丢失,为企业带来较大的影响和危害。5.财务风险管控能力较弱,易造成财务风险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中,企业的财务管理主要是依靠于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来进行管控,而A公司的电商运营模式下网络成了实际工作的主要载体,由于A公司的业务量较大,运营资金的筹集和管理还有待完善,造成一定的财务风险。

四、案例研究建议

对于完善A公司财务风险管理,防范财务风险产生,就其在财务风险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措施,本文主要建议如下:1.建立良好的资金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A公司的规章制度是其发展的有力保障,要结合企业的经营特点,制定资金管理制度,保障财务风险的可控性。除此之外,还应当建立岗位责任制度,从个人到企业来保障财务的质量安全,以此增强企业内部的控制能力。2.增强风险意识在A公司的日常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会直接决定电子商务交易的风险高低。目前相关财务人员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因此,A公司必须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教育。企业应当按期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风险培训,开设讲座讲授相关知识,增强风险意识,对公司的电子商务交易的认识有待加强,提高公司电子商务财务管理的安全性。3.构建完善的财务在线处理平台A公司的财务系统是其风险控制的有力保障,可以将财务系统对数据加以论证和分析,再将得到的数据和结论加以利用,使其成为企业的数据资源,实现企业数据资源的共享。数据处理需要有完善的网络化财务模式,要对公司实行数据监督,整合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通过财务共享机制,有效整合冗杂的财务管理信息,然后通过财务管理人员的精密计算得到最终的数据。建立财务信息在线处理系统,通过构建财务信息在线处理系统将软硬件相互结合,发挥高效的信息处理优点,把财务信息的管理效率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通过构建财务在线处理平台能够将之前复杂困难的财务处理工作变得快捷、高效,还可以使用在线处理平台完成企业财务的审批和资金的调度等工作,进而实现对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较为合理的范围之内,提高财务处理的效率,满足企业的各项需求。4.强化网络安全,对财务信息进行保护A公司财务管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网络安全,想降低财务管理风险,首先要确保网络足够安全,然后才能有效保护财务信息安全,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基础性设施建设。A公司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靠其硬件的水平,在硬件方面可以选择一些具有高度安全性的网络设备,改善其电子商务基础性设施的应用水平能力,同时,A公司也可以自己构建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并在该系统的基础上采用较为成熟、安全的防护性措施,软件及硬件的相互结合才能够将两者的科技能力发挥到极致。(2)建立一套安全的信息防护机制。因为A公司的财务信息的存储大多数都依赖于计算机,因此建立一套安全的信息防护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信息防护机制的内容主要包括用户权限的分级制度,同时运用现代化信息安全防护技术,增强对财务信息的防护,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避免黑客入侵公司的财务管理系统。

结束语

大数据在新处理模式的支持下可以获得更大的决策力,通过能够洞察一切的发现力和优质的操作流程,高效率的对增长速率极快,多样化、复杂性较强的信息资源进行处理,大数据技术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不仅能够处理庞大的数据信息,而且可以体现数据处理的专业化水平。电商企业的发展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两者相互融合与成长,为现代社会人类发展提供方便快捷,面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现代物流与网络金融的同样发展,电商要与其相融合,规避风险,共同进步,减少不必要的财务风险,改善企业债务与融资问题,降低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孙艺珊.大数据时代下消费者线上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商论,2018(22):49-57.

[2]杨洁.大数据时代下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思考[J].经贸实践,2017(21):158-160.

第4篇:电商风险管控范文

关键词:电信企业;资金管理;风险管控

一、资金管理在电信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整体经济的高质量增长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电信企业的行业规模也不断地壮大。2017年电信业务总量达到27557亿元(根据规则,按照2015年不变单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6.4%,增幅同比提高42.5个百分点。随着收入的增长,资金流水的收支规模也日益增大。如果资金管理出现了问题,会造成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若问题严重则会给公司运营造成毁灭性的灾难。电信企业收入资金主要包括:(1)营收资金,包含商营业款,政企客户部营业款等,占收入资金总额的90%以上;(2)非营收资金,电信企业的押金保证金、租金、赔补款、收回代垫房租、水电费等。以一个中等规模的市分公司为例,目前年收入资金总额可达70000万元。如此大规模资金往来,如果管理不善,必然会导致资产流失,资金成本过高等一系列问题,最终会影响公司的收入质量下降和所有者权益受损。

二、电信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层重视不够

在公司的绩效考核体系中,由于日常资金运营不会带来直接的收益,资金考核的占比一般不超过10%。因此管理层往往将管理重点集中在市场的拓展,业务的发展中,从而忽视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营收资金对经营发展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导致长账龄应收账款占比过高,严重影响资金周转和营业收入质量,引发资金管理风险出现。

(二)制度不完善,管控环节设置存在缺陷

营收资金回收管控环节未完全实现不相容岗位实质性分离。业务流程中负责营收资金回收的部门,可自行在资金管理系统中直接销账。虽然负责营收资金具体回收的人员与确认资金回收的人员的岗位进行了分离,但由于同属一个部门,导致销账时未严格按照实际银行回单金额逐一比对销账,造成的资金差异不能被及时发现,导致营收资金漏收,少收,客户应收账款账实不符。

(三)发票管理存在漏洞

因为业务实际需要,公司存在手工开票和系统开票两个途径获取票据,但手工开票和系统开票彼此孤立,无法通过信息化关联。部分客户经理利用手工开票和系统开票未直接关联的管理现状,通过虚列收款明目,虚开发票;或利用客户单位发票管理缺陷重复提交电子发票等违规手段,套取客户资金,侵占客户资产,不仅严重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秩序,还影响公司声誉。

(四)资金管理监督不到位

由于公司资金监督管理不到位,且部分客户经理主观认识错误,未认识到挪用公司资金的违法性和危害性,存在从客户单位或商处以现金方式收取保证金或营收资金后,未及时上交公司,挪用公司资金长达数月;甚至不提交公司,侵占公司资产,造成公司资金被挪用,存在严重流失风险。

(五)资金预算执行不到位

公司按月执行的资金预算中,对收入资金预算管控执行落实不到位,导致非营收资金收回不及时。公司在招投标业务中按招标规定对外支付投标保证金,在投标结束后,经办人未及时履职将保证金收回;公司的基站等运营设施存在与其他运营商共用水电,渠道业务用房与商共用水电,而水电户头是我公司这种情况。这就需要我公司水电费管理人员在以本公司资金全额缴纳了相关费用后,及时从共用的运营商或商处回收代垫水电费。由于水电费管理人员未及时履职将垫付款收回,造成属于公司的资金长期被其他单位无偿使用,降低了公司资金周转效率。

三、电信企业资金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一)优化绩效考核模型,提升管理层资金风险重视度

财务部是公司绩效考核委员会的日常执行机构。在制定公司绩效考核模型时对收入资金管理绩效考核模型进行优化,通过绩效考核牵引,提升管理层对资金管理风险的重视度。绩效考核调整分为两个层次:一方面对负责资金回收的部门和分支局(承接经营指标的最小经营单元),调整收入资金回现率的考核方式,除考核收入资金完成率外,对超过考核目标的资金绝对值,根据对全年收入的影响程度,分季度设置扣减考核收入的权重,对应扣减考核收入完成数,并在年度考核期内不得清算,以促进收款及时性提高。假如每个季度均超考核目标100万元,对应季度考核金额如下:另一方面对负责资金回收的客户经理设置长账龄应收账款目标值。根据历史数据并考虑目标的可行性和挑战性,对累计2个月以上欠费超同期累计收入5%的部分,每月分别按500元/人的最高限额扣减绩效工资,且不进行考核清算。通过优化绩效考核模型,提升管理层及员工对营收资金回收重要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加快营收资金的回收,从而降低长账龄应收账款占比,提高资金周转和营业收入质量。

(二)健全营收资金回收管理制度,不相容岗位完全分离

对企业收支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健全营收资金循环内部控制制度,提升不相容岗位分离程度,全方位保证资金安全。(1)建立全市营收资金集中稽核制度,分三级落实资金稽核:一级稽核,由商营业网点负责,主要盘点核实业务办理应缴资金,并将实收资金每日足额缴存至公司账户;二级稽核,由业管中心负责,负责复核一级稽核结果,稽核应收金额是否正确,应收与实缴金额是否一致,监督各收费单元及时、足额缴存营收资金;三级稽核,由财务部负责,根据银行汇总账户实收金额,稽核二级稽核上报的营收资金汇总表,监控二级稽核质量。营收资金经过三级稽核后,才进入财务核算流程,通过三道屏障,有效防范营收资金风险。(2)针对营收资金款项回收的关键控制点,通过部门职责调整,强化营收资金回收管理内部控制不相容岗位分离的力度,筑牢营收资金回收销账的管理防线。将营收资金管理中回收与销账环节从部门内不同人员的岗位分离,转变为不同部门不同人员岗位分离,分离环节前置到部门,通过跨部门约束,在部门间自然形成监督局面,打造更强有力的资金销账审核能力。全市建立了统一的营收资金管理平台,由业管中心落实专人销账,避免回收和销账在同一部门管理过程中磨不开面子,账号管理不严的问题带来的风险。

(三)梳理合同及发票管理流程,降低虚开发票的风险

(1)细分客户类型,建立不同的营收资金回收管理机制。对于客户数量少,金额大,且有专属客户经理服务的政企客户,严格落实合同签约收款制度,要求合同执行与收款必须严格一致。如果出现收款进度,收款金额等事项与合同不一致,则按单纳入考核。对于分散的公众客户,按客户管辖归属,确定营收资金的回收率考核目标,按月对经营单元,分支局,客户经理进行分级考核。(2)加强手工发票的审核,与系统发票人工建立关联性,并建立台账跟踪收款进度,要求所有手工发票需2个月内回款,并按单纳入考核。对于申请开具手工发票的事项,严格进行审核。对计费系统已生成发票,但由于信息有误需要重新开具的,需要业管部门审核确认系统内发票已作废后,财务部发票开具人员方会出具手工发票。对于计费系统还未能生成发票的情形,要求业务部门在当月须完成业务受理,经业管部门确认业务受理情况后,财务部门发票开具人员方会出具手工发票。所有手工发票均建立台账,跟踪2个月内回款情况,超期回款即纳入考核通报,并继续追踪,直至销账。(3)变更电子发票推送管理细则。原来政企客户每月的消费电子发票一般推送到专属客户经理邮箱,由专属客户经理转呈客户单位。现在要求专属客户经理收集客户单位接收电子发票的邮箱,由IT信息系统将电子发票直接推送到客户单位,建立客户直接从公司IT信息系统接收推送的电子发票的通道,避免客户经理变造电子发票带来的营收资金风险。

(四)筑牢思想防线和提升业务规范性两手抓

(1)长期深入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强化廉洁教育,使得广大干部员工深刻认识到截留政企客户营收资金、商保证金、客户押金、代收水电费等资金属于“小金库”,是资金风险管理的红线,碰不得。公司将“小金库”问题纳入业绩考核和“廉洁承诺书”,从思想上,心灵上,制度上净化公司资金风险管理环境。(2)通过明确的规则,形成管理红线,严控资金在员工个人账户的流转和现金的流转,确保资金在公司对公账户健康运营。公司在梳理收支业务流程后,印发了规范员工个人账户收支业务的通知,明确规定收入资金原则上不允许员工现金收取或个人账户转存。特殊情况确需现金收取的,业务部门需先向财务部门报备,并在收取现金后1个工作日内缴存至公司账户,财务部门需详细台账记录一一比对。(3)根据营收资金类别,对应建立多个专用账户;利用信息化技术,拓展收入资金归集方式。商营业款通过翼支付归集模式实施缴存或由商直接缴存到公司商资金收入专户;政企客户营收款通过合同约定明确公司收款账户,由客户单位直接支付到公司政企收入银行专户;小额分散的中小商业客户缴款可借助聚合支付等互联网金融手段缴存至公司账户。

(五)规范非营收资金的管理流程,强化监督检查

规范非营收资金的管理流程,其中押金保证金通过营业前台受理或直接转付到公司银行账户,租金、赔补款、收回代垫房租、水电费等款项,须与对方签订合同,明确公司收款账户,由对方直接支付到公司银行账户,若付款方为个人的款项可借助聚合支付等互联网金融手段缴存至公司账户。(1)财务部门按月对应收回代垫水电费,招投标保证金等往来款项进行通报,对应收未收的款项账龄超过1个月的代垫款项及保证金按单进行考核,督促经办人尽快回收资金,从而以有力手段保障资金回收的执行。(2)深化信息化系统建设,建立招投标保证金与项目信息的强制关联,将招投标保证金信息与项目执行时间,项目责任人等关键信息汇集,在项目执行时间结束时对责任人发出处理提示信息,协助责任人及时收回相关款项,也利于财务部对此类款项进行管理追踪。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信企业应以从源头规范,从严控制,收支合规,防范风险为原则,优化收入资金管理流程和方式,明确管控要求,划定管理红线,建立长效机制,严格执行管控,强化监督检查,从而规范收入资金回笼,降低资金管理风险,提高资金周转效率,进一步提升企业价值。

参考文献

[1]赵婧.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交通财会,2019(3).

[2]郑俊梅.新常态下企业资金管理模式研究[J]现代商业,2018(11).

第5篇:电商风险管控范文

关键词:电力企业;税务风险;筹划研究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当下企业的发展除了需要重视企业自身技术以及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同时还应当注重税务方面的管理与筹划,特别是对于税务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筹划,从而保证风险带来的影响降到最小,同时实现电网企业的科学化发展与进步,而将税务风险筹划工作进行有效落实,也是保证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就此,笔者将通过本文,就电力企业税务风险筹划方面入手,将进行具体的调查研究。

一、电力企业税务风险分类

1.周边环境改变产生的风险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因为本身立足于市场,因而市场条件的变化往往会导致电力企业无法有效控制其中产生的一些不可预估的风险,特别是针对一些无法观看的要素,往往会在税务筹划流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导致税务风险逐步增加。而当下来说,税收政策是关键性的财政政策,不仅仅会对政府机构的财务收益产生作用,同时还会成为税收风险作用的主要因素。而国家的税收政策也并非亘古不变,因为市场属于一个动态发展的环境,所以政策需要适应环境而产生改变。而一旦政策改变,则电流企业的税务筹划也需要改变,而且这种改变是一种被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延时性,也正是这种延时性,导致税务筹划的风险表现较大。

2.处理方式选择的风险

对于电力企业税务筹划的过程主要是按照作用要素的动态改变配合电网企业的具体运作进行落实与评估的,而在具体的流程中电力企业的具体运作状态与影响要素的横向比较则会导致多种可选的处理方案。但是在现实企业的税务筹划过程中,多数会因为外在要素的多样性,难以实现有效的选择,所以一般挑选税务处理的方法存在高难度,那么电网企业需要面对的风险问题则越严重,则不仅仅是电力企业财管流程存在的内在原因,也是诱发税务风险的关键条件。即根据电力企业税务风险的管理而言,一般税务风险处理方案的选择是可以控制的,但是多数电力企业很难把握控制的力度,这也是因为企业自身多方面管理一致影响导致的[1]。

3.企业内部管控的风险

对于税务筹划风险来说,主要产生诱因是因为企业内部管控出现问题,特别是产生了比较多见的风险作用要素。而企业内部管控风险构建,主要是受到企业管理体系及员工素养多个方面影响。因为国内电力行业属于特别的行业类型,大部分电器企业在内部管控体系方面往往缺少科学的监管与落实,这也导致体系管理出现一定的疏漏性。此外,部分企业对于安全管控的侧重点主要转变为安全生产,这也导致生产管控过度重视,而税务风险问题重视度不足。此外,部分企业本身还存在税务管控缺乏监管、企业内部体制守旧、缺少税务风险管理思想等多种问题,也是诱发税务风险的关键诱因之一[2]。

二、电网企业税务风险筹划的对策

1.构建科学的税务风险管理理念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税务风险问题主要是隶属企业财务管理范畴,所以对于税务风险筹划方面应当由财务人员入手进行科学管控。而要降低电力企业税务风险影响,则需要研究解决电力企业财务部门运作存在的风险,这也是企业运作风险的普遍表现。即如工商管理的理念分析,企业的运作管控往往是企业一切具备职能机构管控策略的基本,针对不同的职能机构运作以及管控也将负担相应的引导职责。而要实现电力企业有效的运作管控,则应当保证所有管理者都能够构建起科学的税务风险管理理念,而这些也需要通过相应的培训管理进行实现[3]。

2.增强所有业务人员的培训考核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税务风险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也是因为相关业务人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素质,再加上对于人员缺乏有效的激励与考核体系,导致一些人员在业务方面缺乏重视度。对于自身职业缺乏责任感与归属感。因而要保证税务风险问题有效减少,则应当注重增强对所有业务人员的考核,特别是保证考核的周期性、公平性与持续性,同时根据考核情况,遵循“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的原则,从而保证所有人员能够建立起一定的职责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保证税务筹划与财务管理工作能够真正达到一定的效果。

3.主动落实纳税筹划

一般纳税筹划流程主要指将税务管控进行提早,从而判定科学的纳税对策,而电网企业可以通过主动落实纳税筹划进行实现,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点位企业的税务风险问题,从而保证企业能够实现税务成本的有效管控,保证企业纳税流程在合法条件下能够维护企业自身最高的利益。而电力企业税务统筹流程需要首先统筹税务风险的各类要素,不但需要考验税务筹划负责人在税务工作方面的专业度,同时还需要税务方面对工作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与归属感,从而合理规划常见的纳税策略[3]。

三、结语

总体来说,电力企业的税务风险筹划问题属于一类常见的问题,而对于这类问题的处理,需要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要素进行分析,同时从构建科学的税务风险管理理念、增强所有业务人员的培训考核、主动落实纳税筹划等多个方面入手,保证税务风筹划对电力企业的影响降到最低,进而维持长久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瑞鑫.论大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贸实践,2016,2(2):20-22.

[2]吴永江.关于电力企业税务筹划的管理及技巧解析[J].时代金融:下旬,2014,12(12):144-14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