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工作管理范文

工作管理全文(5篇)

工作管理

第1篇:工作管理范文

[关键词]盲校;盲生;宿舍管理

1建设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的宿舍管理队伍

宿舍管理是个系统且复杂的工程,盲校宿舍管理的好与坏,舍务教师是关键。盲校作为特殊的教育机构,在宿舍管理方面既有普通学校宿舍管理的普遍性,又有它的特殊性,应采取不同于且适合特殊群体的有继承有创新的管理模式。舍务教师不仅是住宿学生的管理者、组织者,又是住宿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者,日常生活、学习的指导者。不仅要管,还要教,不但要做思想工作,还要做心理疏导工作。这就要求舍务老师不仅应当具备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也应当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和服务能力,更应当善于细致耐心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盲校的学生整体视力偏低,接受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较差,此时需要舍务老师有相当大的耐心,多次的反复的指导示范。盲校的学生作为特殊群体,需要舍务老师经常细心的观察每个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在宿舍安排方面,舍务老师需要根据每个盲生的个人特点,譬如家庭情况、残疾程度、自理能力、年龄等科学合理的安排床位,使其和谐相处,互帮互助。舍务老师还要加强和学生的互动,有方法的进行思想教育,在指导和管理学生时做到公正、公平,不偏袒不包庇,不歧视,不挖苦。在工作中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目的,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2健全宿舍管理规章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制度和严格的管理都是加强学生宿舍管理的科学而有效的手段。盲校的住宿管理在形式和内容有着和普通院校不同的方式和内容,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群体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宿舍管理制度。这些管理制度让宿舍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既为宿舍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更为重要的是用制度规范了学生的宿舍行为,促进了学生的成长。盲校学生刚入校时,由于视障原因,自理能力都很差,依赖性强。为此制订了《盲校宿舍管理条例》,其中针对学生作息时间、个人内务、文明公约、请假、安全等方面分别做了详细的规定。根据此规定,可以对学生的行为给予表彰和处罚,以此来维护宿舍的正常秩序。

3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宿舍是一个庞大的载体,仅仅依靠老师很难将宿舍管理工作做实做细。学生虽然是被管理的对象,但也可以成为管理的主体。盲校的学生由于自身视力缺陷以及家庭因素的影响,刚入学的时候自我约束和生活自理上都比较差。老师需要从最简单的劳动开始一点一滴的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养成他们的作息习惯及行为习惯,让他们尽快的适应学生宿舍的集体生活,做到讲文明、懂礼貌、讲卫生、守纪律,学会独立生活、自我管理。在老师引导下,将肯吃苦、愿奉献、认真负责、工作能力突出的学生组建成一支学生管理队伍,让他们直接参与对宿舍日常的检查、评估,使他们体会到宿舍管理规章制度对学生的关怀。充分发挥学生在宿舍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过程中的作用,让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方便老师及时准确的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生活动态,从而方便学生宿舍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4完善宿舍安全体系

宿舍的安全管理关系到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是舍务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不仅关系到学校正常的教学与生活秩序,还关系到每个学生家庭的幸福,同时给学生心理造成伤害。盲校住宿学生的安全问题更是宿舍管理中最重要的一环。作为舍务老师,首先让学生接受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有利于减少学生的不安全行为,提高安全素养,使得学生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其次,对于值夜班的舍务老师,学生就寝前,要到宿舍认真点名,做到逐人核实,避免学生走失。在学生就寝熄灯后,到各宿舍巡视至少三次,巡视要细致,认真排查和及时处置各类安全隐患。再次,舍务老师定期开展地震、火灾紧急疏散、逃生、自救演练,使学生掌握逃生、自救的技能,做到每个学生都记得自己固定的疏散通道。还要对设备定期检查维修,注意发现和及时消除宿舍建筑的潜在危险。

5结语

宿舍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系统的工程,需要不断完善宿舍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宿舍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作为宿舍管理人员需要将人性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在工作中要不断地思考、学习、探讨,不断地总结,不断地提高工作能力,才能做好宿舍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郝保成.谈高校宿舍管理工作[J].文教资料,2013(4):144.

[2]刘亮.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读天下,2016(24):180.

第2篇:工作管理范文

公路工程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各个地区经济水平的提升,但在现实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追求工程的进度,忽视了对于工程质量的监督和施工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工程整体质量的低下以及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损失,本文就针对如何加强公路工程的管理工作以及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进行如下的论述。

1强化公路工程管理,提升公路工程质量的重要性

对于公路工程来说,工程的质量至关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公路的安全使用,还关系到公路具体的使用寿命。事实上,对于工程质量来说,除了包括工程本身的质量好坏之外,同时也包括安全生产、按期完工以及文明施工等内容。相比于一般的工程项目,公路工程的工程量更大、投资更高、线长面更广,因此,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旦工程出现重大事故,不仅延长了施工的期限,也会使工程本身的质量认定大打折扣,而通过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工作就能很好地避免一些突发状况的发生。除此之外,如果做不好工程管理工作,施工单位本身的经济收益也会收到极大的损失。例如,浙江省某隧道局进行一个隧道公路的项目施工,该项目从2013年5月一直持续到第二年的6月,中途因天气等因素有一段时间的短暂停工,由于没有做好工程的管理工作,致使工程的工期延长,一些施工材料被严重浪费,前后一共损失了近千万元。还有一些项目出现重大事故,索赔的金额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而工程本身的资金总额也不过几千万,有的施工方甚至在分文未取的情况下还倒贴了一部分的钱。由此看来,加强公路工程的管理工作,提升公路工程的质量问题已经成为现如今必须解决的问题。

2加强工程管理的具体工作

2.1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

对于公路工程来讲,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是整个项目管理工作中一个非常主要的组成部分,这关系到整个施工单位自身的形象。一旦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施工单位自身的经济效益和企业信誉都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损伤。因此,加强工程的管理工作,必须将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作为首要目标,对此,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来进行落实。

2.1.1强化施工的安全教育,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施工人员本身的安全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施工的安全性,对此,施工单位要积极组织定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操作的培训,公路施工有时会涉及到一些危险系数比较高的操作,对此,企业更应该加强这部分工人的安全培训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在进行项目施工前,还需要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责任书的签订,这样做能够以法律的效力来约束这些工人进行安全的操作和施工。

2.1.2制定科学、系统的管理体系,构建完善的领导班子领导班子在施工过程中是对下属施工人员直接负责的,构建完善的领导班子同样也能够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对于领导班子的构建来讲,不仅要求管理人员具备强有力的资源调配权,还要具备较强的责任性以及科学的管理办法,他们不仅要做好资金、材料、设备以及施工人员的规划与统筹,还要能够制定出相对合理的施工方案,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要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

2.2保证工程工期的有序进行

公路工程相比于一般的工程来讲,工期更长,其中涉及到的影响因素更多,因此,保证工期的有序进行是作为工程管理人员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对此,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2.2.1做好各部门之间的统筹合作公路施工涉及到的部门有很多,只有保证这些部门之间的良好合作才能促使工程的有效开展,对于工程开展过程中涉及到的设备、材料以及人员的调配问题,主要涉及到施工、运输以及财务这三个部门之间的协调运作。做好这一工作就能够保证工程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拥有充足的水泥、钢筋等原料供应,避免出现人等物或是物等人的情况出现。对于财务部门来讲,要保证资金的及时到位,对于运输部门来讲,需要保证原材料能够及时地运输到指定的施工地点,对于混凝土以及沥青等需要现制现用的材料更需要能够及时被运送到,因此,做好各部门之间的统筹合作是十分必要的。

2.2.2提高施工的效率施工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施工的进度,高效地完成施工项目不仅提高了施工的速度,还很好地避免了返工情况的出现,在这点上,施工人员自身的素质、管理人员的水平以及技术装备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施工的效率。对此,施工单位要积极组织项目的管理人员学习先进的管理办法和理论,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使之掌握先进的施工技术,此外还需要引进一些先进的设备,这些对于提高施工的整体效率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2.3分段分项,同时施工对于公路工程来讲,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项目种类繁多,对此,施工单位就可以采用分包的方式,将整体项目拆分成不同的分项目进行对外的分包,这样做同样会减少施工的时间。但在施工的过程中,主体施工单位要做好分包单位的协调工作,严把施工的质量关。

3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

除了借助加强工程的管理来保证工程质量之外,还可以通过以下这些方面来实现工程质量的有效提升。

3.1加强施工的监管力度

对工程项目进行严格地监管对于保证项目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从事监管工作的人员能够顾及到施工的各项具体环节,杜绝以次充好、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等情况的出现。

3.2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保证

施工材料的质量是保证施工整体质量的重要基础,对于公路施工来说,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水泥和钢筋。对于建筑施工类项目来说,行业内对于这两种施工材料的型号和规格都有着明确的要求。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有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追求更多的经济效益采用价格低廉的劣质原料,通过成本的节约来实现利润的增加。因此,在进行工程项目质量的监督过程中,要从源头进行把关,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对此,工程的招标方要和施工单位事先做好质量合同的签订,通过法律效力来限制施工单位的操作。

3.3检测、实验手段的进一步完善

公路工程涉及到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项目的验收,这也是评价一个工程质量水平高低的重要环节。对此,负责项目检验的部门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检验设备,学习已有的先进检测技术,这对于项目质量水平高低的全面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4结语

第3篇:工作管理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

工程建设施工管理,一般都使用水利工程档案进行记录,记录了工程管理施工中的相关事件,主要是为了提高效益提供相关资料,对促进工程效率、优化工程施工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重要性。而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也是水利工程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国家对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样对于我们指导做好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档案管理的原则

下面便介绍档案基本管理的原则,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整体,我们只有集中统一管理才能维护档案资料的安全和完整性,为以后的施工工作提供良好的服务。

1.1集中统一管理

不论是质量监督机关,或者是监督档案机构都应该要建立属于自己的档案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统一管理、联合编制目录等工作的顺利开展。这样档案也不容易损坏或者丢失,可以大大延长档案的寿命,有效的避免一些意外事故或无意失误的破坏,保证了档案资料内容的齐全,方便以后查找和利用。

1.2维护档案的完整和安全

一定要有效地维护档案的完整性。所谓完整,就是要让档案收集齐全,并得到科学有效的整理,以及能够完整的反映施工的施工过程。维护档案的安全,就是要严格的保管档案,最大限度地去延长其寿命,并且要求档案不受损坏。只有维护好档案的安全和完整性,才能方便以后的查阅,这也是档案工作者和利用者必须遵循的原则和条件。而档案管理者要做的就是衡量档案是否完整、准确,是否满足档案调用的要求,要根据项目文件的归档范围来进行实际判定、归纳。

1.3便于利用

要有效、便利地使用质量监督档案,这也是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建立质量监督档案就是为了能够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效率,是为运行和管理工作进行后期服务。为了更加方便运用水利工程档案,应当首先做好水利工程档案的基本工作,运用科学技术来将档案管理进行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化等,只有这样,才能把档案开发和利用好。

2加强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法

2.1完善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制度

为了能够提高我国建设施工的发展,赶上国际贸易组织的步伐,提高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我国相关部门对水利工程档案规范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并重新制定了新的档案资料管理方案。但是我国有关水利档案管理的法律规章并没有统一修改,所以,水利工程档案并没有真正得到完善,要想完善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制度就应该及时修改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利工程的档案管理水平得到加强。

2.2加强档案管理方式

2.2.1追踪搜集。对于水利工程施工周期比较短的项目,比较适合使用档案资料的追踪收集方式,因为这样整理资料的时间就比较少,还能保证其的完整性,但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一定要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施工动态,同时收集好资料。追踪收集档案资料可以及时的对工程的进展状态进行充分的了解,但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2.2.2分阶段收集。如果项目属于具有较长的施工周期的类型,则比较适合分段收集的方法来进行对资料的收集。如果是大型的水利工程,这就需要档案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进行协同合作,对施工工程的进展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要最大限度地保证水利工程档案的完整性,防止档案出现丢失等不利的情况,但也要注意水利工程档案的准确性,防止档案内出现虚假资料。2.2.3强制性收集。对于水利工程的施工人员比较分散、临时机构比较多的企业来说,收集资料就应该采取强制性收集的方法。一般都可以采用押金的方式对资料进行收集和管理,这也就需要施工的企业支付一部分的押金,直到资料转交给文档管理部门,才能把押金全额退款。这种强制性收集起到一定的压制性作用,但也同时促进了文档资料的有效管理,保证了文档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3加强档案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技术也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如今,信息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到了现代管理中,所以,水利工程的相关文档管理也需要进行信息管理。我们要促进水利工程档案的建设管理,首先就要改变传统管理思想,加大管理资金的投入。还要积极的与相关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开发能够适用于水利工程文档管理方面的信息管理方案,要合理的运用信息管理技术,提升档案管理的信息水平。我们可以在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中大力推广多种新型档案形式,加大对档案资料的利用途径,让资料可以得到真正的使用价值。

2.4加大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想要有效地提高档案管理效率,还需要从加大管理的人员入手。因为档案管理人员是提高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水平的根本要求,所以需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为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一些高素质、责任心强的人才。首先,我们应该提高档案人员的法律意识,然后再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只有良好的职业意识才能做到及时的收集资料,保证档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我们还要加强业务的培训力度,不断地提升档案管理的业务能力,要提高工程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对计算机和管理软件的使用能力,保证工程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专业化、技能多样化和管理现代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水利工程管理好相关档案。

3结语

综合上述所说,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核心要点所在,虽然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量较大,而且较为枯燥,但其准确性和完整性是保证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所以,作为档案的管理员,除了掌握一些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具备优良的责任心和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的完成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为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提供辅助,使其能够更加明确建设工作的重点方向。

参考文献:

[1]罗伟玲.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5,(20):267.

第4篇:工作管理范文

[关键词]BIM;IPD;协同模式;工程造价管理

1BIM与IPD协同模式的应用价值分析

IPD模式在项目建设前期通过专属合同与多方达成合作协议,形成工程项目的利益共同体,依靠信息资源高度共享,实现互利多赢的局面。BIM和IPD协同模式是指依托IPD交易模式,采用BIM技术进行工程项目管理,促使项目管理各要素协同运作的一种管理模式。在该模式下,可充分发挥出BIM与IPD各自的优势,实现协同模式的最大化应用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1提供信息数据支撑

在IPD模式下,工程各参建方的信息种类繁杂、共享信息量大,增加了信息处理难度。而在配合采用BIM技术的情况下,可对大量、复杂的信息进行集成化处理,建立起信息沟通平台,可让各参建方提取项目信息,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信息数据支撑。

1.2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BIM和IPD协同模式下,可将工程建设实施全过程的信息都纳入到BIM数据库中,包括各参建方的信息资源,能够为造价管理人员在工程实施的各个阶段进行造价管理提供依据,实现对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

1.3合理配置工程建设资源

在BIM和IPD协同模式下,各参建方的信息资源处于共享状态,可将信息资源集成到BIM数据库中,通过建立起工程模型,准确预估工程项目建设成本,制定项目质量和进度目标,进而对建设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现象,进而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BIM和IPD协同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实施策略

由于BIM和IPD协同模式具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势,所以可将其应用到工程决策、设计、施工、竣工等阶段,实现协同模式最大化利用价值。

2.1决策阶段

在项目决策阶段,可利用BIM数据库获取与拟建项目类似项目的模型、工程量数据和造价信息,结合拟建项目的实际需求对相关数据进行调整,进而保证拟建项目投资估算的准确性,优选出经济合理的投资方案。在协同管理模式下,IPD团队在决策阶段可从不同参建方的角度出发,分析工程造价可能存在的问题,预估此阶段的风险,将问题和隐患解决在决策阶段。同时,IPD团队还可以建立起初步的目标成本体系,细化对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2.2设计阶段

在初步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可根据BIM模型,结合以往类似工程的历史数据进行限额设计,保证初步设计的经济合理性。造价管理人员根据初步设计进行设计概算,从工程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出发计算工程成本,让设计人员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在协同模式下,IPD团队负责审核初步设计,进一步优化细部设计,并将不同专业的模型整合到BIM模型中,进行碰撞检测,协调好各专业的施工要素,减少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在初步设计审核通过后,造价人员根据BIM模式计算工程量,编制施工图预算,为实施工程造价管理提供执行依据。

2.3施工阶段

2.3.1施工前准备阶段。在协调管理模式下,BIM数据库可对各项施工资料进行统一管理,规范各项资料的文档格式,将其共享到各参建方。IPD团队在审核各项资料之后,进行材料采购管理,有效控制材料采购成本支出。在采购过程中,IPD团队可借助BIM数据库中提供的供应商信息及其材料信息,建立起重要供应商资源库,对供应商进行评估,选择与质优价廉的材料供应商建立起合作关系,降低采购成本。此外,IPD团队还可借助BIM模型中的项目数据信息,制定合理的分包策略,准确编制工程量清单,开展分包招标工作,强化对分包工程的造价管理。2.3.2施工过程阶段。BIM技术提供各参建方的协同共享平台,有助于协调各专业、各阶段的施工运作,减少返工现象和工程设计变更。同时,BIM数据库还能够存储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各类资料,包括施工工序质量验收资料、质量图片、材料用量需求计划、施工进度计划、现场签证等,为竣工结算提供审核依据。在协同管理模式下,借助5DBIM模型可协调好施工进度与资源之间的关系,及时发现施工中可能遇到的碰撞冲突,对变更设计进行优化,有效控制变更的工程造价。在材料成本控制中,IPD团体可借助BIM模型中的材料数据库,确定材料目标成本,实施限额领料制度,强化对材料消耗的动态控制。

2.4竣工阶段

在协同管理模式下,BIM模型中收集整理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资料,能够如实反映出竣工工程的实体状况,为竣工阶段审核提供详实的资料。造价人员可统计分析多维度的数据,进行项目后评价,总结工程造价管理经验。IPD团队始终处于相互信任、相互协同的工作状态,能够实现工程利润共享,避免各参建方在竣工阶段出现经济纠纷,进而有助于工程顺利交付使用。在项目后期运营阶段,IPD团队优选物业管理部门,并向物业管理部门共享BIM完整模型以及工程建设资料,为工程运营管理提供详实信息,降低运营成本。

3结论

总而言之,在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中,要充分发挥BIM和IPD协同模式的优势,实现工程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建立起各参建方之间的协调运作关系,借助BIM技术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信息数据支撑,实现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造价管理,提高造价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龙.基于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1):00069-00069.

[2]杨春香.基于BIM和IPD协同管理模式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研究[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2):516-459.

第5篇:工作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工作效绩

如今高校的教育改革在不断深入,多数高校在不断扩招,这就使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上升,给管理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受工作压力和环境的影响,一些教育管理工作者开始产生疲惫感,出现怠慢工作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绩效。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学校的运行和人才的培养,学校应提高教育管理工作者的自身素质,端正其工作态度,改善工作环境,完善效绩制度,促进教育管理工作快速、有效的进行。

一、影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工作绩效的因素

(一)专业能力不足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工作能力会对工作效绩产生很大的影响,很多的管理者并非是管理专业出身,没有学习过现代高校教育管理的相关知识,缺少现代行政管理岗位所需的知识结构,专业素质不足,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自然无法满足教学工作的实际要求,工作效绩难以提高,制约了学校的长远发展。

(二)工作态度较差

良好的工作态度是做好工作的基础,拥有良好的工作态度,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一些管理者可能家庭和工作的压力比较大或思想认识不够,出现工作态度较差的情况,自身的工作效率必然会降低,工作完成质量差,出现应付、推诿的情况,对工作十分不利,甚至会影响到周边的同事,导致整个队伍的工作效率降低。

(三)工作氛围较差

对于管理工作者而言,良好的工作氛围尤为重要,会直接影响管理者的工作状态。轻松、积极的工作氛围能够增强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而有些管理团队勾心斗角、消极怠工,导致整个办公室的人都受影响,人人存在厌恶和不满的情绪,带着消极情绪去工作,工作效绩自然受影响。

(四)效绩制度不完善

考核的方式和奖惩的办法直接影响工作效率,有些学校效绩制度不完善,考核方法单一,忽略了一些必要的环节,奖惩制度落实不到位,不完善的效绩制度导致了不公平的现象,影响了教育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失去了工作的动力。这样的情况会严重限制学校的发展,教学管理工作将十分混乱。

二、提升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工作效绩的策略

(一)提高专业能力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管理者应具备专业、精湛、丰富的知识,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决定了队伍建设的艰巨性,学校应健全教育管理人员选拔的工作机制,明确教育管理工作者的选拔标准,要求每名管理者都要有鲜明政治立场,不断提高管理者的专业素质,促进整个学校教育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学校需积极倡导管理人员加强专业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加强各学院间的交流,相互学习管理方法,取长补短,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组织优秀的管理人员到相关管理学院或党校进行学习,提高专业素质。只有提高教育管理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在工作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才能使教育管理工作效率更高,创造良好的工作效绩。

(二)端正工作态度

教育管理工作者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清楚的认知到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积极进取的心态,开动脑筋,积极探究创新工作的方法,努力完成各项任务,实现高效教育管理工作的作用。责任意识和进取心是完成一切工作的首要条件,直接影响执行力度和执行效果的好坏,教育管理工作者应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兢兢业业,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尽心尽力的将自己的职责履行好,不敷衍了事,不将责任推卸出去,努力养成细心负责、准求完美的良好习惯。高校教育工作者还应该有时间观念,保证工作效率,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杜绝工作中懒散、拖沓的坏习惯,对自己严格要求,快速认真的完成任务,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做好自己的工作规划,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工作。

(三)改善工作氛围

工作环境和氛围对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高校应注重教育管理人员工作氛围的营造,为教育管理工作者提供一个和谐、民主的工作环境,让每个人都能正确处理合作和竞争的关系。学校还应注意教育管理者的工作情绪和态度,在其发生错误时及时的进行引导,帮助管理者有效解决问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归属感,使其积极努力的工作,提升工作效绩。例如,学校可以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组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使教育管理工作者的业余生活得到丰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帮助管理者学习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自身修养,在打造和谐的工作氛围的同时,逐渐提高工作效绩。

(四)完善效绩制度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效绩制度,对教育管理工作者合理分配,使每个人的知识和技能得到充分发挥。在考核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情况时应注意全面性,避免过于注重考核的某一方面,使考核结果更具有公平性,并将职称评定、奖惩机制都融入效绩制度,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调动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奖惩制度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入手,例如,实施与工作效绩挂钩的薪资奖励制度,对于工作突出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提高薪资水平、发放效绩奖金;表彰工作优秀的管理者,实现精神“奖励”,加强所有人的荣誉感,促使其努力工作;对于消极怠工者,按照制度给予处罚;对于工作认真但效绩不高的人,学校给予鼓励和认可,帮助其树立信心,并在工作上给予指导。

三、结语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是日常教学和管理的主导者,影响着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因此学校需注意他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引导他们及时改正。学校应注重管理工作者专业能力的培养,督促其端正工作态度,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并完善效绩制度,认真考核,使教育管理工作效绩稳步提高,为学校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红娟.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工作绩效提升的路径选择[J].长江丛刊,2018,(21):245,254.

[2]李奇松.试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工作绩效的提高途径[J].科学与财富,2014,(3):272-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