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国际金融会计范文

国际金融会计全文(5篇)

国际金融会计

第1篇:国际金融会计范文

改革初期的金融会计规范1978年以前,我国的金融体系基本上为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的格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与中国建设银行等国有银行相继成立,并相应组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中国投资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交通银行等诸多金融机构与地方性金融组织。至1987年,中国已初步形成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银行为主体、保险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并存和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为适应金融体制新形势的发展,统一全国银行间的会计处理,充分发挥会计在银行各业务中核算、监督与管理的职能,中国人民银行于1987年以《会计法》(1985)和《银行管理暂行条例》的相关规定为基础,制定并了《全国银行统一会计基本制度》。基本制度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统一”与“集中”特色,即全国性银行的会计基本制度和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统一制定,人民银行各级分行,与各专业银行总行可遵循总行统一制定的制度与办法作必要补充,但不得与之相抵触;各专业银行分行对各自总行的制度和办法,也可作必要补充,但在报送总行核备时,需抄送当地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会计部门作为银行财务管理的职能部门,须严格遵守《金融保险企业成本管理实施细则》和《财务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就具体会计规范而言,在“资金平衡理论”指导下,会计恒等式采用“资金来源=资金运用”的格式;记账方法尚未统一,各总行可在收付记账法和借贷记账法之间进行选择;会计报表则主要包括全国银行统一会计报表与财务状况表、损益明细表、决算说明书等。由于改革初期的金融体系带有深刻的计划经济烙印,金融市场与金融产品均处于复苏与待兴阶段,金融会计规范并未在统一性大前提下进一步发展,也基本未对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作出特别规定。

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1993)与具体企业会计准则(1997—2001)

这一时期的会计规范主要由以下两部分构成。(1《)金融企业会计制度》(1993)的相关规定。1992年是中国会计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这一年根据中共十四大所确立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财政部颁布第一份《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财务通则》“(两则”),随后相继出台13个行业会计制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和《股份制企业会计制度》,也包括《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1993)是在《企业会计准则》基础上,由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该制度设计兼顾金融会计信息服务于宏观经济决策需要和向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在记账方法(采用借贷记账法)、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报表体系(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和利润分配表)等方面引入国际惯例,实现了重大突破。然而,受计划经济时代会计制度长期从属于财务制度的影响,《金融企业会计制度》(1993)侧重于会计记录与报告,即侧重于会计科目与报表格式的设置及其使用与编制说明。作为记录与报告基础的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则另行集中体现于《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以及《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并非金融工具会计制度,也基本未曾使用金融工具、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等术语,但制度在规范金融企业基本业务(如存贷款、投资、信托、证券、租赁、投资基金等业务)的会计核算标准时,已对金融工具(主要为基本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进行规范。在《金融企业会计制度》(1993)实施不久,有关学者便对其科学性与可操作性提出质疑,包括制度与银行会计实务的差距、对银行会计特殊性的忽视以及特定业务处理方式过于简单化,并提议应从“中国银行业必然走出国门、国外银行必然进入中国开展业务”的高度,参照国际公认会计准则和国际通行的银行会计标准,制定更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与金融体制改革、内容上更全面的金融会计准则。1995年,财政部曾经一份关于银行基本业务的企业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但该征求意见稿最终未能形成正式准则。即便存在诸多不足,《金融企业会计制度》(1993)仍对我国金融机构影响至深,在较长时期内奠定了其会计处理的基本方式。即便2001年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出台,这份早期的制度设计仍在实务中扮演重要角色。(2)具体企业会计准则(1997—2001)的有益补充。1997年资本市场的“琼民源”事件促使我国第一项具体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出台。为加强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规范与监管,适应中国企业海外上市逐日增多的趋势,财政部在较短时期内先后颁布16项具体企业会计准则,试图与国际接轨。这次准则制定以引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债务重组与资产置换损益当期确认以及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为显著特征。其中《投资》、《债务重组》等准则对股票、公司债券等基本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规定,形成了对《金融企业会计制度》(1993)中金融工具相关内容的有益且必要补充。

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改进(2001)

会计改革的步伐应与一国的经济进程相适应。16项具体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尤其是在不成熟市场条件下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推行以及债务重组与资产置换损益的当期确认,为上市公司通过盈利管理虚构利润预留了广泛空间。针对准则应用的严重经济后果,监管部门及时调整,中止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并要求债务重组与资产置换损益不得计入当期利润表。2000年,继新《会计法》与《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颁布实施后,财政部又全行业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计提八项减值准备,努力保障会计信息反映真实。与此同时,第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十五”计划纲要明确地将国有商业银行综合改革与股份制改造计入日程。“完善稳健的(金融机构)会计制度”成为金融会计改革的首要目标。在国际方面,东亚金融危机中会计披露不充分的警醒效应、银行业监管标准的日益国际化以及中国适应wTO要求改进金融企业会计标准的压力,均促使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1)的出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1)以新《会计法》(1999)、《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2000)与《企业会计制度》(2001)为依据,在充分吸收已颁布(或经修订的)具体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原则,借鉴国际金融会计惯例,并总结分析我国金融企业是上市金融企业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完善制定,标志着我国新一轮金融会计改革高潮的到来。在《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1)中,与金融工具相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式的改进,主要表现为重视金融资产的质量、金融工具损益确认更趋稳健以及强调衍生金融工具在附注中的披露等内容。同时,《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1)更加紧密地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对新出现的问题给予高度关注。但新的制度设计在改进的同时,与国际金融工具会计惯例仍存在明显差距。这在衍生金融工具的表内确认与表外披露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新制度对可转换债券这一复合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也不同于国际惯例中将权益与负债成分分拆处理的方式。中国的金融工具会计规范要实现与国际趋同仍有许多路要走。

四、金融工具的会计准则(2006)

金融工具会计准则(2006)是以财政部2005年的四项征求意见稿为基础而发展的。在形式上财政部从准则的可理解性、接受程度与实施效果出发,融入了美国相关准则制订的实践经验,将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列报与披露这一相互关联的整体分拆为各有侧重但逻辑一致的四个部分,以避免因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本身的复杂性引致单一准则过于复杂和冗长。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征求意见稿与正式准则的出台弥补了我国在金融工具会计准则领域的空白,但准则中的相当多内容已在最近几年得到初步试验,尤其是《金融机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和套期业务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与《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对套期活动的会计处理、公允价值的应用、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风险报酬”观与“控制”标准、金融资产四分类与金融负债二分类以及发起机构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详细披露等方面。上述规范在衍生金融工具表内确认与计量、表外披露等方面的试水为金融工具会计准则(2006)出台构建了良好平台。

第2篇:国际金融会计范文

(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求金融会计准则走向国际趋同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产生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资本流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是各国会计规范走向世界的必然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明显加快,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以及跨国公司均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资本市场日益壮大,跨国兼并活动日益频繁并愈演愈烈,资本流动也日渐迅速。中国的金融环境与银行的经营机制也相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和信息披露的公开化对我国金融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当前,随着交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及中国工商银行的成功上市,工商银行几年前已上市、农行今年IPO,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已经取得重大进展,而且银行业已实现人民币业务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金融企业的进入呈加速之势。同时,国内金融机构寻求海外上市的努力仍在继续,金融资本的国际流动正在日益加速。在此形势下,如何应对金融国际化所引致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成为摆在我国金融业面前的一大挑战。

(二)IASC与FASB的准则制定权

推动了国际趋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国际准则制定权推动了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随着IASC的“可比性与改进计划”的成功实施、核心准则的制定以及国际会计准则质量的不断提高,其在国际中的地位得到了不断提升,逐渐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成为了制定国际通用会计准则的中坚力量。而FASB制定会计准则的历史悠久,制定的准则最为详细和完善,准则制定程序也充分、公开和独立。2001年4月,IASC成功改组为IASB,美国在组织架构中占据了重要的席位,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由原先作为各国会计准则的“协调者”身份转变为“全球会计准则制定者”,开始积极致力于推动国际会计准则与美国及其他国家的会计准则的趋同。

(三)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会计准则的警示

美国公认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巨大的空隙,是次贷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原因。2002年9月,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就与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接轨问题签订了《诺沃克协议》,两大准则体系开始谋取共同。但是,国际会计准则从“原则”出发,财务会计报告确定了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真实性的基本准则,而公认会计准则从实务出发,以规则条款形式,具体、详尽地确定了会计核算的方式和技巧。这样,在国际基本原则和美国具体会计准则操作之间,形成了巨大的空隙。这种空隙,为企业管理人员人为地操纵会计数据、编制误导性的财务报告提供了方便。

二、趋同的可行性分析

(一)我国金融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基础较好

我国制定金融会计准则的过程始终是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我国自1992年底《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以来,从1997年至2004年陆续了16项具体会计准则,奠定了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的基础。该会计准则从一开始就与IASC保持了密切的合作,并且主要参考依据也是国际会计准则。因此,我国银行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基础较好。2005年,在全面总结多年来会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中国财政部完成了企业会计准则的体系建设。同年11月8日,中国会计准则委员会与IASB签署联合声明指出:中国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同时,IASB确认了中国特殊情况和环境下的一些会计问题,涉及关联方交易的披露、公允价值计量和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为趋同奠定了基础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自2007年1月1日起在所有上市公司、部分非上市金融企业和中央大型国有企业实施。2009年,实施范围进一步扩大,包括农村信用社和全国大部分省(区、市)的国有企业等。2010年4月,国家财政部正式“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新会计准则在理念、内容、准则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方面都有了较大创新。在39项新会计准则中,与金融业密切相关的主要是《企业会计准则:外币折算》、《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企业会计准则: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会计准则:套期保值》、《企业会计准则:金融工具列报》。这五项准则规范了金融工具的分类和会计核算,对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外币交易和金融资产转移等业务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进行了全面梳理,填补了我国会计标准在这些业务领域的空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按照持有目的将金融工具对应的金融资产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四类,对应的金融负债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两类,分别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和方法进行核算。第二,对衍生金融工具全面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从表外转移到表内反映。第三,按照套期性质将套期保值业务划分为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和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三种,并分别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第四,按照相关资产风险和报酬的转移程度将金融资产转移区分为整体转移和部分转移分别处理。

(三)2010年4月2日,财政部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对我国金融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做了重要规划和部署路线图中强调了承担全球公共受托责任。会计信息是公共产品,会计信息质量及其透明度的高低,不仅影响到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发展,更影响到千千万万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决策与利益分配,涉及到国际资本的有效流动、国际贸易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据统计,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累计利用外资逾9000亿美元,外商投资企业约67万家,是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2009年,我国共有77家企业分别在香港主板、纳斯达克、纽约证券交易所等9个海外市场上市,筹资总额达到271.4亿美元,是近年来从国际资本市场融资最多、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2009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2072.7亿元,占全球进出口贸易总额的8%以上,国际贸易总量跃居世界第一。其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联,其发展已经牵涉到各方面的利益,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已经为全球所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路线图,明确企业会计准则持续国际趋同方向,切实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承担全球公共受托责任,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是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具体体现,是我国遵循国际公认规则,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建设性作用的重要路径。路线图有助于及时向IASB反映我国特殊会计问题,提升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公认性、权威性和实务可操作性。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兼转型经济国家,有许多新交易、新情况、新问题。路线图,明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持续国际趋同但又应互动的原则,有利于我国在及时跟踪、深入研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最新变化及其影响的基础上,全方位、多层次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工作,使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与需要,从而提升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质量和全球认可度。

三、趋同的障碍分析

2009年10月,世界银行就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和有效实施情况评估报告,明确指出:“中国改进会计准则和实务质量的战略已成为良好典范,并可提供其它国家仿效”。中国多年致力于会计准则的建设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我国金融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还存在一些障碍。

(一)资本市场不完善

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是基于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会计信息使用人一般是资本市场上的广大投资者、债权人等。我国现阶段国有经济仍然处于主导地位,资本市场还不够完善,市场的发育程度还有待提高。货币市场、外汇市场、资本市场还没有完全放开,利率与汇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同时,我国的金融产品品种还比较单一,金融衍生市场发展较慢,国际上的一些会计领域还没有涉及或还没有完全涉及,因此,很多会计事项的处理就不能完全照搬,这也无形中造成我国金融会计准则与国标会计准则趋同的进度差异。

(二)在公允价值的应用方面存在差异

在金融工具盛行时期和国际准则全球趋同的背景下,公允价值在会计准则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虽然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的内在差异增加了财务报表编制的复杂程度,混合计量模式影响了财务报表的一致性,然而诚如财政部指出的公允价值运用趋势不可阻挡。无论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还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都一直在激励、发展公允价值,主张更广泛地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公允价值准则是一个计量准则,几乎涉及到所有和计量相关的准则项目。FASB在2006年了157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允价值的定义、计量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我国对公允价值计量采取了谨慎的态度,小范围、适度地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准则。在2006的新准则里,明确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将金融资产按照交易目的区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四类;将金融负债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和其他金融负债两类。最显著的就是我国银行业持有的金融资产、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的变化要直接计入损益。金融危机中,大家对公允价值会计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了调整,且具合理性。我国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对于银行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关键的一步。但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够发达,衍生产品也比较少,相关的对估值能提供支撑的产品也很少,相对专业的估值机构也比较少,这大大限制了我国公允价值的使用效果。

(三)金融行业执行新的具体准则存在一定困难

我国金融业从2007年开始实施新会计准则,多数金融机构尽管按要求实施了会计准则,但执行新准则仅停留在数据转换、报表列示层面,核算流程、经营模式、管理理念均未发生改变。与其它会计准则相比,金融会计准则更加复杂,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涉及大量金融工具等方面的专业术语;二是现代金融业务,尤其是新金融工具对传统会计中的会计原则、会计计价基础、会计报告以及会计要素等产生了极大挑战;三是金融会计准则涉及的一些问题尚在探讨中,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尽管新准则中有关《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工具列报》、《报表折算》、《金融资产转移》等具体准则明确了具体的时点、方法、应用范围,但银行在实际执行与操作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公允价值估值较难,贷款减值准备采用未来折现法,增加了对银行历史数据、管理模型及职业判断的更高要求,金融工具的分类也存在困难,分类时对于持有意图和目的有时不容易客观界定,容易被操纵等。这此在应用上的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金融会计准则的进一步国际趋同。

四、趋同的对策分析

(一)密切关注国际会计与财务报告

准则的国际趋同动态,紧密跟踪金融会计准则国际趋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二十集团峰会、金融稳定理事会倡议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着力提升会计信息透明度,将会计准则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作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机构,采取了系列重要举措提高会计准则质量。尽管此次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修订内容繁杂,但公允价值计量是本轮修订的核心。我国在资本市场、金融产品等方面还不是很发达,如何在公允价值准则的修订中充分考虑中国的情况,这是我们要努力去解决的问题。因为如果不考虑中国新兴市场和转型经济的实际情况,为持续趋同而持续趋同,简单套用发达国家的价值计量模型,不仅操作起来会有难度,而且对我国的企业也产生不利的影响。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上,需要密切关注国际准则的最新变化以及趋同动态,深入研究对我国银行企业的影响,及时向IASB反馈信息,扩大中国在国际准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2010年4月财政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旨在实现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支持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积极推进中国会计准则的持续国际趋同。中国始终坚持会计准则趋同互动原则,主张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要实现其高质量、权威性和全球公认性。建议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在制定准则时要充分考虑发展中家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实际情况,这样中国才能保持其会计准则的持续国际趋同。

(二)发展与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

公允价值的引入是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的重要标志,也是新金融会计准则最大的亮点。它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对于公允价值的确定有两种方式:一是存在于活跃市场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市场报价可确定其公允价值,二是金融工具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银行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具体准则规定: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取得时以成本计量,期末按照公允价值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价值变动差异计入当期损益。这不仅能够提升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前瞻性,而且提高金融风险识别的及时性,也有利于增强金融机构及时应对风险的能力。

(三)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应繁简得当

由于我国金融工具创新还处在初级阶段,衍生金融工具及其交易还没有达到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那样的水平和规模,对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的具体会计问题的研究还不够。因此,我国的金融工具会计研究也要创新。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制定不但应与国际会计趋同,更要考虑到本国的实际情况,根据我国的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切实制定适合本国金融衍生工具业务的会计准则。例如,我国的商品期货发展较早,随后金融期货业务交易增多,金融期货市场较为成熟,在金融期货方面制定会计准则可以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再如,在股权指数和资产证券化方面,我国业务交易才处于起步阶段,应更多地考虑我国的情况,本着重要性原则,在这方面的会计准则制定应简单一些,等到这方面业务市场发育成熟后,再逐步制定详细一些,这样有利于我国金融工具库自己准则的顺利实施,增强其指导的有效性。

(四)完善公允价值应用的市场条件

第3篇:国际金融会计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金融国际化;会计风险;防范

引言

随着金融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商业银行的业务内容发生了诸多改变,而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有其独特性和特殊性,这些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商业银行要承担更多的风险。在新时期金融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进一步强化风险管控,增强金融风险的防范能力,降低金融风险对自身发展的影响,以便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冲击以及可能到来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商业银行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与诸多方面都有关系,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商业银行的交易管理和风险管理,金融国际化的趋势使这两个环节面临更多的挑战和风险,而会计风险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众多风险中最为重要的风险之一。

一、金融国际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一)商业银行财务的波动性有所增强

在金融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实施了新的会计准则,这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走向国际化和长远性的发展,但也为风险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首先表现在商业银行财务的波动方面。以国际上通用的会计准则和公允价值计量为标准,在交易过程中如果交易事项的市场价值发生一定的变动,那么商业银行必须将这些变动反映在报表之中。但是随着金融国际化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势必会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变动的影响,例如利率、汇率变动的影响,股票价格大幅度起落的影响等,此时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中的数据也会相应呈现出较大的波动特征,这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会计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加剧了会计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风险。金融国际化加快了国与国之间的金融交流,各区域的金融市场随即也紧密地联系成一个整体,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会通过各种传导机制快速传播到其他的金融市场,这使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也能够快速扩散。资本流动加快以及金融的投机性属性使一国金融市场对国际市场的破坏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大[1]。

(二)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为了适应金融国际化的发展必须实施新的商业银行会计准则,该要求进一步规范了商业银行对金融衍生品的确认和计量工作,但是想要有效实行确认和计量,就必须事先具备较为成熟的风险管控策略以及具备较为先进的金融工具估值技术。但是从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来看,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普遍缺少对金融风险的确认、计量和分析。尤其是金融国际化的背景下,我国引入了新巴塞尔协议的相关内容,这对我国商业银行在新时期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衍生金融工具的评估技术方面,更要进一步提升。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衍生工具市场的潜在风险很大程度威胁着地区乃至全球金融发展体系的稳定,尤其是对于表外业务而言,许多业务并不需要一定的准备金,并且很少受到规模的限制,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表外业务扩张的风险[2]。

(三)增加了商业银行调控银行利润的难度

按照我国商业银行原有的会计操作习惯和管理惯例,商业银行为了转回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增加次年报表利润,一般会事先计提贷款损失准备,这一做法也是符合原有金融企业的会计管理规定的。但是加入国际金融市场之后,商业银行必须施行新的会计准则,其中明确指出金融资产减产损失不得进行转回操作,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及时改变原有的会计核算模式,这在增加银行利润调控难度的同时也无形中增加了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资产业务风险指的是商业银行在参与资产业务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国际化资产业务的交叉经营增加了商业银行的资产风险,这要求商业银行管理者具备更强的利润调控能力,开展任何资产业务时都要保持谨慎的态度,尽最大努力降低金融国际化带来的风险。

二、商业银行在会计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制度存在缺陷

首先,我国许多商业银行虽然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会计制度,但在金融业务的处理过程中仍然存在大量有章不循的情况,对于一些重大事项应交由会计主管进行审批,但相关主管人员并未尽到应有的审批监督义务,许多人员习惯于敷衍了事,只是在相关文件上形式性地盖章。还有的商业银行建立了事后监督的制度体系,但同样流于形式,相关人员并未真正理解会计监督对于整个业务经营过程的重大意义,有的只是对传票的几个要素进行审查,使事后监督无法产生应有的效果,严重的还会导致已经发生的案件长时间发现不了,对国家和人民的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害。其次,会计的监督职能很大程度上被弱化。我国当前许多商业银行的会计工作还停留在会计核算的初级阶段,会计工作的重心都集中在账务处理等内容上,对于金融业务、资金运转等环节的监督意识不强。主要表现在会计工作对现金管理、审核支付凭证、预算审核等环节无法做到有效监督,在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会计重核算轻管理、独立性较差等问题。此外,虽然有些商业银行设置有会计主管,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他们大都受上级领导的影响很大,对于所进行的项目和业务随意调整,这无形中增加了会计人员的管理风险[3]。

(二)会计管理人员自身素养存在缺陷

近年来,我国金融行业的国际化速度空前提高,整个行业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的数量也在急剧扩张,各个银行支行、经营网点更是遍地开花。这对于会计专业人员的需求量也快速增加,行业内部在短时间内吸收了大量的从业人员,各人才培养单位也在短时间内着重培养会计专业人才。这势必会导致人才培养的功利化,进而导致金融行业会计从业人员整体素养的下降,许多从业人员缺少基本的专业知识或技能,还有的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并不合格。人员素质低下所引发的就是一系列会计事故或违法乱纪的事件,这同样加剧了金融国际化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

(三)银行管理层思想错位

一些商业银行的高层管理者为了适应目前愈演愈烈的金融国际化趋势,片面追求制度上的国际化,全面引入国际金融所施行的通用标准,完全忽略了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银行自身的发展规律,最终导致业务管理脱离实际,无形中增加了商业银行的内部风险。还有一些商业银行的高管片面认为国际通行的标准过于严格,并且内容涉及面较广、环节过于烦琐,在实际工作中完全施行不太现实,因此在标准执行的过程中事先降低了相关标准,对相关管理人员也不能做到严格要求,对于下属的某些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法做到按照规章制度追责,致使违规行为泛滥成灾。在这种环境中,个别管理者容易滋生私欲膨胀的心理,甚至盲目追求个人政绩以及小团体的利益。此外,随着金融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商业银行整个行业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有的银行为了提升自身的经营能力和业绩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向基层部门下放了一系列的目标指标,其中有些是严重脱离实际情况或是完成难度很大的。这导致了基层部门不惜付出巨大的代价以完成规定的任务和指标,导致业务经营过程的成本进一步增加,业务经营也脱离了正常的发展轨迹,最终使自身进入发展的恶性循环[4]。

三、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存在缺陷的原因

(一)缺少会计风险防范的内部控制机制

随着金融国际化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金融业务往来也越来越频繁。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机制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设方面还存在明显的薄弱之处。首先是财务会计的职责划分不够明确,制度设计者对财务会计的作用也认识不清。金融国际化会使商业银行的业务量激增,因此会引发一系列的改革深化措施,会计业务也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会计实务的特点。但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并未设置专门的部门进行管理,这就导致了法出多门的现象。在业务操作方面也不够连贯,甚至呈现出一定的随意性和反复性,内部控制的系统性和完备性极度缺乏。此外,对于会计风险内部控制的资源配置也不够合理。相关岗位比较缺少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金融国际化带来的是商业银行业务量及业务品种的大量增加,这就需要为其配备更多高素质的会计人员,这也是形成有效内部控制的必要环节和基本要求。但是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的部门设置尤其是对某些支行来说,往往会采取简化会计流程、缩减会计人员的做法,这就导致会计业务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人多岗”或“岗位空缺”的现象,这些往往是导致会计风险防范存在缺陷的原因之一[5]。其次是有关内部控制文化的构建方面。我国商业银行想要形成较为成熟的会计风险内部控制机制就必须构建起自身的内部控制文化。但我国商业银行还普遍未形成自身的内部控制文化,许多从业人员的内控意识和内控观念都相对较为落后,并不能满足当前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要求,对于商业银行与内部控制间的重要关系也认识不清,银行在战略规划的过程中也并未将内部控制纳入企业发展的战略中来。管理人员普遍重经营轻管理,在行业发展中有意识地忽略了会计制度的发展,并且将内部控制只是作为管理的一种手段,这一因素也导致了金融国际化进程中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隐患的增加[6]。

(二)信息管理手段较为落后

想要实施有效的风险评估就必须具备完善的会计信息,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由于管理层次重叠、发展基础差等导致目前应用于信息管理的方式和手段都较为落后,尤其是在金融国际化的背景之下,会计信息管理的优化升级更是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的商业银行为了完成规定的利润指标人为地对会计信息进行处理,最终呈现出来的会计信息会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出入,甚至某些会计报告具有一定的误导性,使资金严重受损。会计信息的调查、分析、传输等环节缺一不可,但当前的商业银行要么缺少这些环节,要么管理手段较为落后并不能起到应有作用,大量的会计信息由于缺少信息传递的通道以至于无法全面、准确的进行信息共享。这一缺陷影响着商业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的最终效果,甚至对银行国际化的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7]。四、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预警系统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以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环境中潜在的风险,降低商业银行的财务风险。为此要以国际化的标准为基础构建会计风险的监测、预警、处理机制,处理好国际惯例与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特点[8]。首先在指标的设定方面要充分引用《巴塞尔协议》的风险指标内容,例如将结算环节所存在的风险和市场的潜在风险纳入风险评估的范围之内等,因此我们在进行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时也可以适当扩大指标范围,将一些有关资本含量的指标规划进来。其次在进行会计风险的处理时必须充分借鉴决策团的意见。随着金融国际化的愈演愈烈,世界金融市场的环境也变得千变万化,我国商业银行在参与国际金融业务时必须要做到审时度势,使相关财务活动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9]。

(二)完善会计风险的监测、识别机制

在风险监测的环节,商业银行的相关部门要做到经营管理信息的广泛搜集,同时对国内外金融环境的变化状况和发展形势都做到全面地了解,要采用定性加定量的分析方法及时识别出商业银行会计业务中的潜在危机。在风险识别阶段,要制定严格的风险监测指标内容。会计部门要和其他职能部门开展广泛的合作,共同建立金融风险动态监控机制,定期将各项反映金融风险的指标与规定的警戒线进行对比,如有发现任何异常要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反馈,要始终坚持安全稳健的原则,尽最大的努力保护资产安全,减少金融风险带来的各种损失。此外,还要将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完美结合起来,以便及时发现银行内部运行环节所存在的漏洞,形成会计风险防范屏障[10]。

四、结语

第4篇:国际金融会计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会计制度;改革

中国的会计制度改革是建立在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之上的,当然,作为其中最为重要的金融会计制度改革更是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分不开的,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直接决定了现阶段我国金融会计制度改革的进程,虽然,面对当下的一轮新金融危机,中国所受的影响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比较小,但是由于本身我国金融体系的建设就不健全,那么对于,整个金融会计制度来说肯定是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可是,我们必须要注意到是会计制度的国际化是当前会计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虽然对于金融危机的恐惧还没有完全散去,但是,我们金融会计制度的国际化进程仍然还是要不断的继续下去,只有这样,才能够为中国的金融机构提供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核算体系,才能够为中国金融机构的迅猛发展提供强大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本文主要就是从金融危机之后,我国金融会计制度改革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具体问题,对待这些问题并且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提出比较有建设性的改进方法和策略,以期望可以实现我国金融会计制度改革的目标。

一、我国金融会计制度的基本现状

对于我国金融会计改革研究来说,必须要先了解我国以前金融会计准则的演变,其中,我国金融会计制度的准则颁布经历了2次,首先,1987的专业银行和人民银行的分类,虽然当时的分类有利于实现金融会计制度的专业化,但是由于本身的适用范围比较狭窄,导致基本的业务处理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不能够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最为重要的还是要说由于本身制度存在问题,导致整个金融行业竞争有问题,利润分配混乱;接着,为了不断改变原有制度的不利之处,财政部又在1993年颁布了新的金融会计核算准则,该准则与旧的准则相比,其国际化和规范化的现象更加明显,更加符合金融会计制度改革的目标,基本形成了现阶段比较常用的一些核算方式,例如使用国际上公认的会计要素、基本的会计核算准则以及通用的报表形式,可以说这次的金融会计制度的改革基本确立了现阶段的会计核算制度的雏形,对其以后的改革做好基本的框架准备。这样使得整个金融会计制度更加的国际化,更加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最终成为了现代中国金融会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整个金融会计核算的发展历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二、金融危机对于金融会计制度的强大冲击影响

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金融危机将会极大的影响着一个国家的金融会计制度的改革,美国也例外,金融危机为对市场经济有较大的冲击影响力,因此对于依赖于市场经济的金融会计制度必然会受到相当大的冲击。面对不断全球化的金融市场,这次的美国次贷危机已经对中国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力度已经在最近几年开始显现出来了。对于中国证券市场的不理智行为,导致最近几年股票市场的大起大落正是对于金融会计制度的极大挑战,因为,原本用来正确评价企业市场价值的金融会计制度,却反而成了一种摆设,一种引导混乱的机制,因此,这次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的金融会计制度来说是极大的挑战,其冲击力也的不容小觑的。

三、我国金融会计制度改革的策略和方法

金融市场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够有效的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必须加强对于金融会计制度的改革力度,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的会计改革经验,不断增强我国金融会计制度的抗压性和科学性。(一)建立全面合理的贷款准备金制度由于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基本是其主要的盈利项目,对于其贷款的准备金额度要进行详细的规定,防止出现较大的资金短缺问题,尤其是出现较为严重的呆账和坏账,增强会计的严谨性,当然通过这样的制度建设可以有效防止低估成本费用,高估利润,这将更加符合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编制要求。(二)确定收益时体现会计的严谨性金融机构其特殊的盈利方式,必须要确立不同会计收益确认形式,防止出现较大的收益确认问题,当然,为了体现收益确认的严谨性有时导致会计的核算原则有误,但是,我们必须要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的基本要求,因为金融会计制度的独有特性,必须要改变原有的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这是现实所必须的。(三)加强信息的披露,增强信息的透明度大多数的金融机构本身就是为了稳定整个国家经济的平稳发展的,所以必须要加强对其信息的披露力度,提升会计监督的职能,为增强人民的信心也要加强金融信息的披露力度。这样对于金融会计制度的改革和推广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通过不断的信息披露可以有效的提升整个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转效率。

四、总结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发现现阶段我国金融会计制度的不足之处,并且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能够有效的了解其改革的方向,我们要坚信新的金融会计制度改革将会使我国的金融市场更加健康有效的发展,不断提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金晓燕.对我国金融会计制度的思考[J].北方经贸,2004.

第5篇:国际金融会计范文

关键词:金融会计风险;防范体系;经济

就行业本身而言,会计金融的风险性较高,也可能给企业与国家带来巨大的损失。金融行业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链条,也影响了人们生活的稳定性。因此,构建会计风险防范体系不仅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制度的完善,也是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1金融会计风险的种类

1.1金融会计核算风险

金融会计核算风险是指在信息核算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没有完整、真实的将会计内容反映出来,并使得实务操作出现问题的现象。核算是金融会计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包括了许多方面,其中的某一环节出现失误都会导致信息失控。例如:核查人员没有严格的履行工作,没有根据账簿进行仔细的查对,使得会计信息失真。另外,在会计数据变动时,工作人员没有进行及时的处理,令信息没有得到更新。最后,现代的会计核算方式大多都是利用网络进行,但在运作中也会出现一系列的信息盗取情况出现,使得大量的资金被挪用[1]。

1.2会计人员风险

在金融会计统计中,会计人员是主要的操作群体。因此,会计人员的技术性与素质也成为了影响工作进程的重要原因。一些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他们没有形成标准的工作理念,也不能够正确的认识票据、运用票据,进行灵活的分析,使得数据统计中出现了一些误差。另外,在会计人员上岗之前,单位没有对他们进行严格的培训,会计人员的执行力度不强,工作方式也不得当,出现了效率低下的现象,使金融会计出现了风险。最后,少数的会计人员对自己的工作不认真、不负责,以低迷的态度迎接每一天。使得金融企业在核对中出现了不真实等问题,也令一些违法分子有机可乘[2]。

1.3会计结算风险

会计结算风险是针对用户形成的,根据他们的支付方式提供一定的高质量服务。但在实际的操作中,一些工作人员往往会出现结算中的失误。例如:工作者没有按照相关的票据为用户办理手续,使得管理模式不健全。一些违法者利用结算问题挪用资金、贪污钱财。另外,会计结算中还有着一定的隐蔽性。一些会计人员在核算时并不按照标准的规定进行,将财务上的一些漏洞尽最大可能隐瞒下来,为上级进行掩护[3]。

2我国金融会计防范体系的构建

2.1真实核算资产质量

资产质量的真实核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建立会计风险监督机制。金融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做出针对性防范措施。在外部上,应该加强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制定行业间的基本准则,各企业和单位应该按照标准化措施执行。同时,要将会计金融监管工作贯穿到全部环节当中,实施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跟踪。在事前,要根据会计资产变动进行科学核算。在事中,应该提高监督的力度。在事后,应该确立二次核查机制,使金融会计人员树立好防范意识,加强其中的协调性。第二,从国家的角度入手,加强金融法治建设。政府应该对相关的会计准则进行完善,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实现法令的有效规划。同时,对金融会计的内容进行细化。其中不仅应该包括会计信息盗取的惩罚措施,还要有对相关工作人员道德上的规定。第三,可以改进目前的折旧方法,转变原有记录中的手写方式,按照资产的实际配比进行规则的严格制定,以“固定资产”作为基本载体,确定核算中各资产数据的可靠性,将各会计科目进行详细的划分,实现会计信息的真实记录[4]。

2.2改进金融会计管理制度

金融会计管理制度的改进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风险预防的作用。第一,要对金融会计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加以制定。在理论方面,主要对会计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使他们能够按照标准的执行程序进行运作。从法律与自身责任等方面进行教育。从实践方面,培训人员可以为他们设置典型的金融会计处理场景,教会工作人员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应该怎样面对。第二,对会计信息进行管理。各企业应该针对本部门中会计核算出现的遗漏,确立监督对象,对其进行全方面的评价。一般在会计管理中,都会有会计信息记录人员、审核人员以及账套管理者。企业要加强三者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会计记录人员主要进行数据的输入,将形成的账目报送给审核人员,审核人员依照原始账单进行核对,最后交由账套管理者进行审核。这样会使得金融会计中的风险减少,实现防范体系的建立[5]。

3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从金融会计的风险种类出发,对风险防控措施进行探讨。从而得出:为了使会计金融行业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国家应该建立相对完善的会计信息防范法律,以此来约束各企业以及从业人员的行为。企业也应该完善管理制度,改进管理方式,加强人员的培训,强化会计监督机制,为金融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岚.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我国上市银行的影响分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

[2]沈全芳.宏观经济不确定下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3]薛绯.基于财务风险防范的战略预算管理评价与优化研究[D].上海:东华大学,2013.

[4]杨进.动态审计预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机制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