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绿色经济发展范文

绿色经济发展全文(5篇)

绿色经济发展

第1篇:绿色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全域旅游;绿色经济;新模式

一、全域旅游概述

所谓全域旅游,是指以某一区域为核心而形成的全景化、全覆盖、全方位旅游模式。换言之,全域旅游是突破了旅游产业限制,与传统旅游模式大相径庭的全新模式。首先,全域旅游是以某一区域作为旅游目的地,从传统旅游景点上升到了旅游区域,大幅提升了旅游范围覆盖位置,实现全景化旅游,带给游客更为良好的沉浸式体验,消除游客在旅游时产生的割裂感,让游客能够在旅游目的地体验到全过程的畅快感觉。其次,全域旅游强调区域资源整合以及行业融合发展。仅凭旅游行业难以构建全域旅游,还需要目的地范围内各产业共同合作,一起为游客打造全方位的服务,充分利用区域内可用资源、空间、产品及产业,创造全民参与的旅游模式。最后,全域旅游是新时代背景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成果,是推动产业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全新模式,是以旅游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尤其是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全域旅游能够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有效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总而言之,全域旅游是不断提升旅游现代化、集约化、品质化,更好地满足旅游市场消费需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全新旅游模式,其对绿色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构建全域旅游新模式的策略

(一)全面推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过渡发展

要想有效构建全域旅游新模式并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必然需要对传统景点旅游模式加以改变,故而需要全面推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过渡发展。首先,由政府相关部门带头,旅游企业、组织及单位大力响应,积极推动全域旅游相关体制的深化改革,为全域旅游的实现创造体制条件。其次,政府牵头推动当地各旅游景点景区从单一景点景区建设管理到综合旅游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大力发展产业经济,一改传统门票经济,并且促进旅行社封闭管理的导游管理机制向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从而构建整体性、衔接性更好的全域旅游基础架构。最后,还需要充分考虑游客需求,基于游客需求构建全景化、全覆盖、全过程、全时空的完整旅游服务。相应的,旅游目的地相关产业需要实现深度融合,同时社会各界均需要参与进来,才能有效构建起能够令游客满意的全域旅游模式。

(二)大力构建产业融合、全民参与的旅游结构

全域旅游的构建,需要以政府作为领头羊,旅游产业作为核心产业,其他产业作为辅助性产业,才能真正实现区域内空间布局优化、资源整合利用、产业融合发展、全民积极参与,打造全新旅游模式。尤其是产业融合,更是构建全域旅游的关键所在,必须大力推动融合的深化。首先需要进一步加大旅游业与餐饮业、服务业的融合力度。在全域旅游模式中,游客在旅游目的地应该能够享受到处都有接待服务的待遇,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要大力建设宾馆酒店。实际上,做好宾馆酒店的规划、建设与管理十分有必要,但没有必要投入过多资源,否则只会限制和拖慢全域旅游发展。其次,旅游企业应当积极与其他产业进行深入融合,从原本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更加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实际上在全域旅游模式下,单一景点景区不再是所有旅游产品的集中地,旅游产品广泛覆盖区域内所有范围,能够为游客提供更为连贯的全过程旅游体验。也就是说,需要加大旅游业与农业、林业、工业、商贸、金融、文化、体育、医药等产业的融合力度,形成综合新产能,同时推动绿色经济的稳定发展。

(三)积极打造特色品牌,提高旅游质量

特色旅游产品是吸引游客的主要因素,在构建全域旅游新模式时,一定要充分利用拥有的特色景点、文化、建筑、特产等,打造特色品牌,从而吸引大量游客。需要注意的是,当特色旅游产品数量较少时,还需要围绕特色产品打造完善的产品体系,从而填补产品空缺,为游客提供更为深入的良好体验。以水城县为例,当地政府围绕刷新世界第一高桥记录的北盘江第一桥打造了特色旅游品牌,同时在周边发展玉舍国家森林公园、野鸡坪、米箩农旅园区等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游客在游玩“世界第一高桥”之外,还能感受与之配套的旅游产品,从而能够真正感受全过程的旅游体验,大幅提高了旅游质量。

(四)联合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发展农村旅游经济

在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绿色经济的大背景下,全域旅游需构建集景区、乡村、综合体、小镇、城市为一体的旅游发展结构,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依靠景点景区主要集中在乡村区域的特性,重点发展农村绿色经济。因此,全域旅游的构建应当重点发展生态旅游,在景点景区之外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吸引游客,并引导游客以生态友好的方式经历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等旅游形式,让游客在景点景区之外也能感受旅游的乐趣。而且,生态旅游有利于农村绿色经济发展,能够同时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美丽乡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实践。

结束语:

总之,全域旅游在近年来快速发展,并在诸多区域得以尝试与实践,为全新旅游模式的打造提供了有力支持。由政府领头,积极推动作为核心的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并通过全面推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过渡,大力构建产业融合、全民参与的产业结构,打造特色品牌,重点发展农村旅游经济等方式,能够有效构建全域旅游新模式并推动绿色经济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文灏,黄安楠.绿色金融支持雄安新区产业升级路径研究[J].金融理论探索,2017,(05):7-13

第2篇:绿色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绿色经济; 低碳经济发展

低碳经济指的是从最大限度上降低石油、煤炭等消耗碳类资源的经济,其本质特征为低污染、低排放和低能耗,核心是通过对技术的创新,尽量减少碳类气体的排放,以绿色经济为根本,缓解气候变暖,并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与清洁发展。因此,国家经济部门应积极提倡企业采用绿色能源技术,形成低碳经济发展体系。

一、提高低碳经济认识,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划

在绿色经济环境下,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将低碳经济发展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与生态文明有机整合起来,促使健康经济得以健康发展。首先,国家各级政府部门应提高对低碳经济发展的认识,制定一套完整的规划,通过大力宣传,树立低碳发展与低碳经济的新概念,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以及低碳生活的紧迫性、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观念深入人心,产生广泛的群众基础,并自觉参与行动。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应将低碳经济发展与推进低碳生活放在日程议事上来,制定一套合理的发展规划;制定一些硬性指标来约束公民,促使他们树立节能减排意识,并将其纳入低碳经济的发展措施与发展目标。通过对绿色经济的大力宣传,低碳经济发展在广大公民中产生一定的影响力,让他们支持政府提出的绿色经济理念,从而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加强绿色技术创新,形成低碳经济技术体系

近年来,气候经常出现异常现象,全球气温逐渐升高,为应对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我国大力提倡加强对绿色能源技术的创新,全力发展绿色经济,形成一个低碳和无碳的经济发展体系。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加强对无碳技术、低碳技术、绿色生产技术与绿色能源技术的扶持,提升重视程度,增加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以绿色经济为主导,全力构建低碳经济发展体系。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应大力推进和高度重视先进低碳技术与绿色能源技术的创新、研发、运用和推广,从而形成一套绿色经济下的低碳经济发展体系,以此保证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与壮大。另外,在加强绿色技术创新过程中,科研工作十分重要,所以,国家经济部门应与科研部门和环保部门相互合作,共同研究和开发绿色能源技术,保证低碳经济技术体系的完整性与科学性。

三、加强绿色制度创新,形成低碳发展体制机制

在绿色经济条件下,为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与壮大,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绿色经济制度的创新,形成一个低碳和无碳发展体制机制,通过对绿色经济制度的创新,促使低碳经济能够快速而平稳的健康发展。因此,政府部门应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的构建低碳经济发展体制机制,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制度,使其符合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主要包括与低碳经济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体制、绿色管理体制、绿色能源技术和绿色科技体制、绿色心态体制、节能减排体制、节能环境产生发展体制以及绿色产业结构体制等,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绿色能源技术、清洁发展和低碳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另外,当这一套体制机制制定完毕之后,在执行过程中应加大力度,其中各级政府部门需起到较好的调控、监督、管理和执行等作用,保证各项绿色制度的有效实施与落实。

四、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政府主导公民广泛参与

现阶段,绿色经济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经济与无碳经济是国内经济发展趋势,要想保证我国低碳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政府与公民的作用都不容忽视,应以政府为主导,促使公民广泛参与,积极主动培养国家绿色经济制度的实施与执行。从本质上讲,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进步与变革,还是人类消费方式与社会生活方式的科学转变。所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需公民广泛参与,人人有责,使其成为大众化的经济发展形式。其中,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公民转变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促使全民树立低碳经济发展意识,使低碳生活成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公德,营造一个良好的低碳消费习惯与生活方式氛围;同时,政府部门与各种社会组织应采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引导公民广泛参与低碳生活,转变消费方式与生活方式。

五、结语

在绿色经济背景下,我国实施低碳经济发展已是刻不容缓、势在必行,也是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因此,我国应全力推进经济转型,提倡绿色能源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技术创新,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参考文献:

[1]王卫防.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规制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

[2]刘亚平.从绿色经济视域探究我国低碳经济发展[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6,01:86-87.

第3篇:绿色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绿色审计;珠海市;绿色经济

1绿色审计相关概述及其优势

绿色审计在我国绿色经济管理体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实现区域经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绿色审计已经成为当前区域环境管理的有效工具,而审计工作也成为宏观调控高层经济监督管理体制的有效途径,借助于绿色审计工作,可以合理、科学、有效地减轻区域经济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负担,促进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通过绿色审计不仅能够对城市环境现状进行客观而系统地评价,同时还可以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信息,这不仅有利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还可以加速企业转型,使城市产业结构得以升级。总的来说,所谓的绿色审计其实就是指由审计部门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被审计企业进行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各种会计报表以及其他涉及财务方面内容的资料以及资产进行审查,其主要作用是确保被审计的企业能够贯彻落实绿色会计制度,实现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与环境协调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现经济上的发展。与此同时,绿色审计在责任审计工作中同样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其能够从环境的角度对企业现在的经济发展模式给出评价,而且还能够借助于合理而有效的审计方法,对企业因为发展经济而与产生环境问题的情况进行考察,判断其合法性,对这些经济活动的真实性、规范性以及有效性进行监督管理,并且最终给出评价。也就是说,只有那些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经济项目会通过绿色审计,任何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经济活动将不被绿色审计所包容

2绿色审计对珠海市绿色经济发展的意义

绿色审计对于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工作非常有效,现在各个国家不仅重视经济发展,同时还非常重视对环境的保护,而且很多经济活动也会给环境保护让步,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经济活动已经成为历史。绿色审计能够向人们展示最真实、最有效、最有参考价值的环境信息,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我国绿色审计起步比较晚,但是这并不影响其在我国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绿色审计工作还有很大的优化空间,但是在我国陆续颁布了一系列保障绿色审计实施的法律法规以后,其为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绿色审计已经在我国珠海市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崭露头角,对该地区绿色经济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意义。

2.1有利于推动珠海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自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绿色经济发展已经成为珠海市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珠海市围绕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开展了很多工作,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在珠海市实现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其发展的基本原则,也是绿色审计作用的表现。事实上,珠海市主要是从人口控制、节约现有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等方面入手,保证珠海市经济建设工作与环境保护统一协调发展,促进珠海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除此以外,为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对环境进行保护,珠海市还非常注重对市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把环境保护落实到一点一滴的小事上,同时也要求审计部门承担相应的责任,让环境审计能够有效揭露珠海市环保资金使用情况,保证环保项目能够发挥出作用,督促珠海市那些污染企业严格按照环境保护相关条例进行生产作业,加快企业转型升级,降低企业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带来的污染,降低环保负担,实现珠海市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目标。

2.2为扩大珠海市对外贸易工作奠定基础

珠海市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其对外贸易工作促进了我国国际经济战略的发展,也带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不仅积极履行经济发展义务,同时还承担了很大一部分的环境保护责任,削减产能、降低碳排放量等都彰显出了我国对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如果珠海市想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竞争优势,得到一个更光明的发展未来,就必须进一步推动珠海市绿色经济建设,通过实施绿色审计,重视对珠海市环境监督管理工作,保障我国珠海市对外贸易工作能够更上一层楼。

2.3绿色审计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虽然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却越来越严重。近些年来,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对环境的保护,把绿色可持续发展当成是企业经济发展的基本准则。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保护他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意识也越来越强,绿色消费、绿色生活已经成为他们的共识,深入到了他们的内心深处。在此基础上,人们在选择消费时习惯于选择那些无公害、无污染的产品,这对于推动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关键的。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国内企业的生存和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主要取决于其可持续意识的强弱,只有当它们生产出的产品符合人们对无污染、无公害的要求以后,人们才会使用其生产的产品。这就要求企业能够加强对自身的管理,把绿色可持续发展置于首位,提高自我生存能力。从国际范围内来看,很多国家陆陆续续禁止无绿色标志的产品进入市场,政府这只无形之手已经发挥出作用,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做出了努力。近年来,我国也效仿这些国家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产品标志认证工作越来越完善。而且为了迫使那些高污染、高能耗企业尽早转型升级,政府对这些企业的贷款行为要求更为严格。在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过程中,重视绿色审计工作,同时加强对企业生产的监督管理,不仅有利于推动企业结构升级,同时还有助于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3绿色审计工作保障珠海市绿色经济发展的路径

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下,珠海市企业主要应用的是“高投入、低产出”的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带来的作用又非常有限,投入与收入不成正比,给珠海市环境带来很大压力。而通过开展绿色审计工作,不仅有利于强化对企业环境信息的披露,同时还有利于培养企业环境保护意识,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目标。绿色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推动珠海市绿色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但由于国内绿色审计工作缺乏有效的实践经验,同时也缺乏丰富的理论研究作为支撑,导致实际工作缺乏有效性。所以,为了保证绿色审计工作在珠海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出作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加强有关绿色审计工作的相关立法

法律不仅是开展绿色审计工作的强有力保证,同时也是让绿色审计工作更有序开展的基本要求。由于我国绿色审计工作起步比较晚,很多工作仍然处于摸索阶段,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导致绿色审计工作缺乏有效性。虽然我国有关审计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初具规模,但是其内容比较空泛,不够细致,缺乏具体的规定和指导方案,所以我国审计机构在整个管理体系中的任务还不够明确,限制了珠海市经济发展,也影响了环境保护工作。鉴于此,我国应该在法律法规层面上明确审计部门在开展绿色审计工作上的责任和任务,明确他们的工作方向,使其能够更好、更高效地开展相应工作。换言之,我国在制定审计内容时要加强对绿色审计内容的添加,完善这方面的内容,使其为绿色审计工作提供保障,同时还要制定更明确而有效的绿色审计实施方法,并且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最终提高绿色审计工作的全面性和实用性,保障绿色审计工作的规范性。

3.2制定更有效的绿色会计准则

从审计的价值和作用上来看,审计的发展根本就不可能脱离会计的存在独立发展,也就是说要想实现绿色审计目标,首先应该制定更有效的绿色会计准则。当前国内所应用的会计制度都未对企业有关环境污染信息方面的内容做出要求,也没有对企业环境经济活动相关记录和计量标准做出要求。为了实现珠海市绿色经济发展目标,首先应该制定更有效的绿色会计准则,利用新制定出的绿色会计准则培养珠海市企业环境保护意识,使这些企业能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绿色会计是绿色审计的重要基础,这就要求珠海市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应该把重点放在绿色会计理论研究等方面,为后续的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支撑。

3.3加强对审计人员能力的培养

在珠海市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绿色审计逐渐成为审计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也是提高他们就业竞争力的基本要求。所以,为了保证绿色会计工作能够正常开展,首先应该有这方面的人才作为支撑。这就要求审计部门要给审计工作人员安排相应的培养培训活动,让他们在培训过程中提高自身绿色审计能力,同时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审计部门要构建更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对他们保护环境意识的培养,让他们对人口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等内容深入学习,将自己培养成一个综合型人才,提高自身工作能力。为了保证这些审计人员能够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审计部门还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监督管理,同时对他们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进行考察,确保其能够为绿色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翔.绿色审计促进珠海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之路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8(14):121-122.

[2]刘婧,温雅丽.绿色审计促进珠海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之路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9):196-198.

第4篇:绿色经济发展范文

1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概述

1.1绿色农业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大部分国家开始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点对农业生产进行优化调整。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和发展中国家,意识到农业产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重要价值。为增加国内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我国致力于构建符合21世纪农业生产力要求,符合新时代农业发展的先进农业生产管理模式——绿色农业。从狭义上看,绿色农业主要是指绿色食品的生产和开发。从广义上看,绿色农业是一种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自然资源的保护和节约、生态环境的优化和平衡、人类社会的当下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统一的角度,依托现代化绿色科技而构建的农业产业链条[1]。绿色农业是基于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广泛应用,能够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构建高效、低耗的农业生产体系,具有无公害、无污染、持续稳定、综合性和标准化的现代化农业系统特色。

1.2加快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1)促进农户增收增效,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下,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现状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且仍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持续破坏自然环境等问题[2]。在传统农业发展中,农户投入成本高、产出效益低等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绿色农业是根本性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手段,通过科学控制农业生产成本、优化配置农业产品生产、流通和管理等各环节,大力促进农户实现增收增效,实现国家提出的迈入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发展目标。(2)促进农产品提质增效,发挥农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重要作用。农产品一直是国内市场上附加值较低的产品,虽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农产品一直未能发挥和地位相匹配的重要经济价值。发展绿色农业经济是促进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获得更高经济收益的重要保障。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下的农产品质量大大超过普通农产品质量,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农户经济收入[3]。此外,绿色农业发展模式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先进的农业技术,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从源头上控制农业产业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生态破坏。(3)促进农业发展模式不断优化更新。21世纪以来,国家提出构建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思路。传统农业是粗放式发展模式,消耗大量资源,难以适应新时代下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绿色农业是农业产业对循环经济的最好实践,是构建现代化生态农业体系的重要措施。

1.3发展绿色农业经济的意义

(1)具有较高的综合效益。现代化农业发展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将农业经济和社会效益、环境建设有机结合,实现同频共振、共同发展的良好可循环发展模式。绿色农业经济建设对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引导作用,可以大力促进综合型农业建设的水平。(2)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的双赢。绿色农业经济监测的是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是利用现代化农业耕种手段和技术来实现对土地、环境最小程度的消耗,能提升农业产品的质量和绿色生态水平。绿色生态农业相比传统农业经济,可通过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实现经济和生态的高效协同进步,有效实现对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整合开发。(3)生产成本低。绿色农业通过削减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可以减少人工、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生态绿色水平,保证食品安全,有效控制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等环节的成本支出。绿色农产品有良好的品牌口碑,更容易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卖出更好的价格,从而获得比传统农产品更好的经济效益。

2国内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1国内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国内绿色农业的最初发展形式是绿色食品的开发和生产,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推广绿色食品以来,绿色食品成为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品牌形象。国家从2005年开始大力推进绿色农业科学研究与示范基地建设,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示范建设单位百余家。截至2020年全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数超1万家,产品种类超2.5万个,每年向市场提供绿色产品超1亿t。近几年全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数还在不断攀升,绿色食品的生产面积不断扩大,较好满足了当下人们对农产品绿色化、优质化和品牌化的消费需要。国内绿色食品在发展中减少了尿素等化学化肥用量,折算后减少了近3500万t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自然生态环境建设作出巨大贡献,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2020年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工作要点提出,积极推进农业绿色生产开发,加大绿色优质农产品的供给[4]。通过优化调整农业区域布局,不断优化种养业的结构;建立符合高质量发展的农业标准体系,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继续大力推进农药、化肥和兽药的减量行动,发展生态健康农业,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农业农村部大力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战略部署,在国家产业融合发展试点中争取到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统筹将绿色食品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部级品牌创建活动的重要考核内容。各级政府建立推动绿色农业、绿色食品工作的专项财政预算,促进绿色农业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2.2国内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与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农业市场上还存在大量山寨、假冒和伪劣的绿色农产品。绿色农产品的全产业链验证制度不健全,绿色农产品和传统农产品的经济价值区别没有拉开。绿色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够健全完善,农户对绿色农业的认知和认可度有待提升[5]。(2)国内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保障不够,农业现代化机械设备使用效能不高。引进高新农业技术所需资金缺乏、绿色农产品生产周期长、经济见效慢等问题,都是制约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全国大型农用现代化机械设备的利用程度低,农业新技术、新设备的转化效率差,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和农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大等问题,都是制约绿色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3加快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和途径

3.1构建适应绿色农业发展的市场经济体系

利用互联网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和智能设备普及的优势,进一步畅通“线上+线下”的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让绿色农产品都能卖出好价格。充分利用国内互联网电商平台蓬勃发展的良好契机,和拼多多、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共同构建覆盖全国各区域的农产品快速销售体系,缩短绿色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居民家庭餐桌的距离。建立农户直播销售农产品新模式,借助“一带一路”倡议,让优质安全的绿色农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利用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建立完善的绿色农产品认证体系,保证绿色农产品的质量,为绿色农产品的销售奠定基础。

3.2促进绿色农业机械设备利用

政府要为绿色生态农业农户提供经济发展的必要支持,针对农户发展资金不足提供财政资金支持,拓宽农户的融资渠道,完善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环境的建设。目前很多农业大省的政府部门都开始和银行等金融机构联手为绿色生态农业农户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支持,解决了很多农户的燃眉之急。结合国家出台的最新土地权管理制度,在强化土地权流转管理的同时向绿色农业产业倾斜,提高土地利用率,坚守土地红线。结合绿色农业生态发展需要,加快大型现代化农机设备的推广使用。和农业机械设备厂家企业联手,借用“借鸡下蛋”“接船出海”等新发展模式,帮助农户尽快适用新型的现代化农业设备,加快推动绿色农业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3.3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要从提高农民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和实践能力入手,帮助农民掌握绿色农业种养技术,建立全新的农产品经营体系,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推动农民迈向小康[6]。采用更加优惠的扶持政策和农业经营措施,吸引优秀的年轻人才回归家乡进行创业,促使绿色农业在年轻“血液”推动下获得持续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在政策、人员、资金等方面向绿色农业发展倾斜,找准影响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对症下药,帮助农户树立经济思维和市场理念,在绿色农产品选种、育苗、生产和销售的各个环节开展创新实践,加快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3.4加快绿色农业科技的研发和应用

绿色农业经济发展必须依靠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才能加快发展的步伐,取得更好的成效。在绿色农业发展中,要结合农产品产销环节的关键问题进行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加快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升级战略,降低农业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优化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以科技进步促进绿色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3.5增强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

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都要积极引导绿色农产品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引导消费者认可绿色农产品,推动绿色农产品和销售服务尽快进入市场化的良性运行轨道。大力构建绿色消费需求,为企业和农民搭建共赢共进步的渠道,利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推进绿色消费观念的普及和认可[7]。从农业经济的源头优化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观念,强调绿色农业给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建设带来的重要价值,促进人们形成现代的绿色消费理念,推动绿色食品消费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实现绿色农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4结束语

绿色农业大力倡导生产绿色产品、建设绿色环境和开发绿色技术,督促以化学农药、化肥为主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向以生态、生物技术为主的生态农业发展,从而生产出无污染、无公害、符合人类健康需要的农产品。通过构建适应绿色农业发展的市场经济体系、促进绿色农业机械设备利用、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动绿色农业经济发展迈上全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闫俊.发展绿色农业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J].中国外资,2021(8):32-33.

[2]刘祥春.探讨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建议[J].新农业,2020(1):67-68.

[3]王政.关于绿色农业助推经济发展的对策[N].四川科技报,2019-12-20(002).

[4]朱艳阁.绿色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J].经贸实践,2018(11):80,82.

[5]李吉焕.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J].农家参谋,2021(19):9-10.

[6]任雪静.绿色技术在农业机械工程中的应用探析[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1(10):30-31.

第5篇:绿色经济发展范文

1.1强化绿色经济意识,落实科学发展实践

在全市范围内做好对绿色经济的相关宣传,让广大干部及市民都充分了解绿色经济的含义以及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强化绿色经济意识,明确其发展趋向,坚定对其发展的信心。同时,建立科学的绿色指标考核体系,在体系中要将绿色经济的相关要求充分体现出来。要对微观经济主体做出合理的引导,让其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重视污染及资源耗费控制问题,在建设工程的设计建造阶段,都要做好节能、环保以及最大利用效率的和谐。

1.2做好绿色经济发展规划,实现高州市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结合高州市市情,正确分析当前高州市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制定相应的绿色经济发展规划,并将其作为高州市今后的重要发展任务。第二,结合高州市未来的绿色发展规划,应该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从而保证规划实施的可行性,并且基于此规划,制定出高州市每年的年度绿色经济发展目标,然后结合目标,严格依据规划步骤,做到有的放矢,最终实现高州市的可持续发展。

1.3做好绿色技术开发和推广,寻求绿色能源新突破

结合高州市当前减排潜力不足的情况,适当的将减排重点从关停和治理作为主导力量向减排新技术、工艺改进、流程改善上过渡,从而在新技术下提高生产效率,减低生产成本,实现效益的提高。探寻一些新能源产业诸如热能等,并将它们作为新兴经济增长力量。结合世界环保产业发展的前景,在工业制造以及石油化工等方面探索新的绿色突破。

1.4突出绿色优势,推动结构转型

第一,对增量做出相应调整,使得绿色产业的比重不断加大,重点发展一些高技术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服务外包产业等,从而进一步将结构转型到高级产业结构上。第二,对存量做出相应调整,发展高端化的生产技术并一起带动产品结构以及产业链条的高端化,使得产业结构逐渐过渡为高端技术、高端附加值以及高端消费。第三,对空间做出相应调整,将一些具有相同或者相关产业的企业布局进行集中,如此使得生产要素能够得到一定的聚集,从而有利于资源高效配置和集中处理企业污染问题。

1.5对绿色消费行为作出倡导,推动高州市两型社会建设

第一,对于公共消费来说,要提倡节约和节能减排,推动全社会的节能降耗,进而推动绿色经济目标的及早实现。第二,对于消费行为来说,要鼓励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对一些大功率的私人交通工具做出相应限制,将一些因交通拥挤而造成的能源消耗及污染控制在最低。第三,对于生活方式来说,要尽量少用一次性产品,在节约资源及能源的情况下,最大化地实现可持续消费,从而推动高州市两型社会建设。

1.6进一步完善绿色制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相应保障及支持

第一,抓住新机构改革的先机,将每个部门在绿色经济发展中的职能划分清楚,整合其管理的权限,将其工作目标进一步明确,对其问责机制做好相关强化,做好市域范围内的发展规划、项目制定、相关检查及监督等工作的相关协调。第二,针对绿色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做好地方性法规的修订和完善,从而对绿色经济的工作行为做好规范,对生产者及消费者的行为做好相关约束。第三,做好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落实工作。将有利于绿色经济发展的相关土地及资源配置政策全面实行;落实好项目审批及市场准入的政策,使得绿色经济的门槛得以提高。落实好绿色产业及产品的相关激励政策。政府应该对本地的绿色产品出台相应的鼓励与支持政策。第四,做好绿色管理工作。正确运用好各类经济、法律、教育及行政手段,从而保证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要严格格执行,不断加大执法强度和监督力度,保证信息的透明性,建立高效的绿色市场,对一些非绿色行为作出相应的处罚。

2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