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声乐教育教学范文

声乐教育教学全文(5篇)

声乐教育教学

第1篇:声乐教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音乐教育;声乐;教学改革

1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1.1声乐教学内容单一,失去传承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能力

高校应该慎重选择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内容,不断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因为我国的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基本是依照西方音乐体系制定的,所以科研能力不强,并且由于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中教学内容基本都是西方音乐,涉及中国传统音乐的部分很少,不但做不到发扬和传承我国古典音乐,还使教学内容不够丰富,不能完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声乐教学内容中,一些常见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都没有被囊括在内,几乎都是西方的各种音乐文化和西方的各种乐器文化。这些情况都会让我国的音乐教学慢慢失去传承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能力,并且离高校音乐教育创办的初衷越行越远。

1.2音乐教学目标不够全面,忽略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

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不应该把教育教学目标完全放在学生专业能力上,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示范能力。也就是说,高校音乐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唱”,也应该培养学生的“教”。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来,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的“唱”,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唱功,但是却不注重学生的“教”,忽略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

1.3忽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时,也不能忽视了社会对于音乐专业的需求。但是实际情况其实是反过来的,我国高校音乐教育往往是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而过于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满足了社会对音乐专业人才的专业需求,但是却不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除此之外,我国的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学习能力普遍较差,并且不够重视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因此无法提高综合能力。所以高校音乐教育声乐教学应该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虽然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很重要,但是不应该顾此失彼,导致学生的音乐素养得不到提高。

2改革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声乐教学的方法

2.1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职业素养

改革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必须要先完善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聘请专业的声乐教师。关于聘请教师的标准,除了要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以外,也必须要有一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应该做学生的榜样,无论是才能还是修养,都要能够给学生带来正面影响,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除此之外,声乐教学是相对综合性较强的一门学科,所以教师要尽量丰富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质量,尊重学生思想,及时跟进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表扬或鼓励。

2.2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展开教学

首先,高校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展开教学,把中国文化发扬光大。但是也应该以达成声乐教学目标为己任,创新、改革声乐课程,增强声乐课程的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声乐能力和声乐认识。因为声乐归属于艺术范畴,有些概念可能过于抽象,学生难以理解,甚至会因为理解不了而对声乐学习产生抗拒心理,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尊重学生,鼓励学生,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不用偏激的话语刺激学生。高校音乐教师只有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尊重学生的想法,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次,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被动学习,但是这样的模式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心理,并且教师也没有考虑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线,围绕学生展开教学,不做教学的主导,而是学生的引导者,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完善教学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3解决有待解决的问题,提高声乐教学水平

传统的声乐教学并不能满足社会对于音乐教学声乐教学的需求,所以高校音乐教师应该针对当下的声乐教学情况,解决现在仍然有待解决的问题,并且还应该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完善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声乐教学水平,为社会提供符合社会需求的音乐人才。高校音乐教师如果能够丰富教学手段,优化音乐教育方法,创新音乐教学内容,灵活使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养成学生的声乐学习习惯,调动学生的声乐学习兴趣,就能有效提高声乐教学效率。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下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声乐教学的改革是一个重点问题,也是一项重大挑战。高校音乐教师应该围绕学生展开声乐教学,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因为只有这样,高校音乐教师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音乐教师还应该完善声乐教学体系,改革创新声乐教学内容,达到了音乐教学的教学目的,才能真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对音乐教育专业声乐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牛月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模式与方法探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0,12(1):75-77.

[2]修海林,秦润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绍兴文理学院音乐教育学“三课”的设置和教学实践[J].人民音乐,2007(3):18.

第2篇:声乐教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学;声乐曲目;选择;拓展

一、前言

传统的高职院校声乐教学方法在培养艺术人才方面有些欠缺,这是由于高职院校声乐专业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开展的很多课程知识陈旧,不重视学生唱歌能力,纸上谈兵,缺少实战经验。另外,高职院校声乐教师照抄照搬普通艺术院校的教学模式,不切合高职院校自身的情况。因此在高职声乐教学中选择和拓展声乐曲目迫在眉睫。[1]

二、高职声乐教学现实情况

高职院校的声乐专业起步晚,教学方面还在向普通艺术院校学习。在教材上还使用着普通艺术院校的教材,但是这个教材符合普通院校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不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影响了教学质量。而且这些教材长期使用,没有更新,声乐曲目已经落后社会发展,造成学生专业素质偏低。另一方面,选择曲目难度高,范围窄,高职学生能力不够,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1]

三、高职教学选择和拓展声乐曲目的原因

第一,高职院校声乐专业情况不乐观。高职院校的艺术学生的声乐能力是普遍低于普通艺术院校的学生,这是由于高职院校在招生环节上不像普通艺术院校一样先考核再录取,而是采取直接招生的方式。第二,学习时间也比普通院校的学生少一年,根据国家教育教学规定,普通统一招生的艺术院校要求学生学习四年方可毕业,而高职艺术院校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毕业,也给教师教学带来了时间上的压力,要求教师教学中简明扼要,突出重点。高职学生未来是就业于基层音乐相关岗位,需要教师在学校有限的条件下因材施教。[2]第二,高职院校声乐教学安排不合理。教学安排不合理体现在教学方式不合理,教材不合理两个方面。现阶段的各学科教学都采取了陈旧的灌输教育,应该注重实践的声乐专业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选择的教材也脱离了社会的现实情况,知识过时残缺。老师忽略学生专业素养,盲目教学造成学生上课缺乏学习积极性,也不愿意与老师共同学习,无法满足社会对声乐人才的要求。这样的情况下,声乐人才对社会的有效供给就会越来越少。[3]

四、高职教学选择和拓展声乐曲目的路径

第一,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声乐曲目。每个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时的知识水平都不相同,再加上高职院校的三年学习制的特点,选择声乐曲目时就要照顾到这两个问题。在教学中,教师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的教学压力,此时就不必要让学生兼顾全面,而应该注重基础,把握重点,调整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未来对职业的规划,缩小曲目选择范围,选择难度适中,针对性较强的声乐曲目,在学生掌握一些核心的声乐知识和技巧的基础上,达到提高学生音乐总体素质的目的。第二,选择曲目要适应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声乐学习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情,相反,这是一个循序渐进并且日积月累的工程。刚开始阶段,也就是入学一年级的高职学生,老师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方面的学习,选择一些容易的声乐技术基础训练曲目。如果一开始就采用一些比较难的声乐曲目,不但会扼杀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会是学生对声带有所伤害。二三年级的高职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声乐知识基础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选择结构复杂,声音掌控有难度的曲目来学习,使学生在技能技巧方面得到质的提高。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细致地为学生挑选适合每个学生声音特点的曲目。第三,注重教材与实践相结合。将教堂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鼓励学生上台演出,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学生通过大量的声乐练习能巩固所学到的声乐知识,上台表演就能在实践中更快更好地提高声乐演唱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只有实践过后才能知道声乐曲目是否选择合理,与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否相适应。对于教师教学来说,理论应用于实践,学生就能反映出什么曲目更适合学生学习,适合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五、结束语

高职院校的声乐专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条路必定是走向更加专业化,重在提高声乐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声乐教学选择和拓展曲目方面在上述路径下一定会趋向合理,也完善了高职院校的声乐教学体系,切合社会对声乐人才的需求。当然,这也需要高职院校声乐教学中的教师不懈努力,把握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把课堂教学和实践结合起来,勇于创新,做好声乐曲目的选择和拓展。

参考文献:

[1]徐宁.声乐教材与声乐曲目的选择与拓展[J].华人时刊(下旬刊),2014(2):292-292.

[2]赵红艳.浅谈高师声乐教材与声乐曲目的选择与拓展[J].音乐时空,2013(11):115-115.

第3篇:声乐教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音乐人类学;大学声乐;教育

声乐教育是高校文化艺术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学生德育美育的培育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有相当数量的高校都已经开设了大学声乐教育,尤其是音乐人类学理论引入到大学声乐教育之后,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大学声乐教育的实践范围与发展规模。从目前来看,很多高校都提出要在音乐人类学角度下发展大学声乐教育。本文就音乐人类学角度下大学声乐教育进行探讨。

一、音乐人类学的内涵

音乐人类学的创始人Merriam,C.E.教授指出:音乐既是一种可作为娱乐、沟通、交流的载体,又是一种可传递人们喜怒哀乐的手段,还可作为一种表达具体意象的艺术再现手段。由于音乐可引导人们实现肢体运动和情绪变化,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视为可体现宗教文化与社会制度的特殊表现形式,兼具有文化延续性与文化稳定性。基于音乐人类学的内涵来看,音乐是人类诸多璀璨文化中的一种,既涵盖了一系列指向性很强的元素(音乐概念、音乐声音、音乐行为等),又包括了多种人类活动现象,同时还可更加深入地认知作为音乐活动主体的人类,这就构成了音乐人类学的核心人文特征。纵观各大高校当前的声乐教育情况来看,很多高校都没有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来建立健全大学声乐课程管理体系,通常都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但却鲜有对其输入声乐背后所蕴含的内在文化价值的,导致大学生往往并不了解音乐文化的多元性。音乐人类学始终贯穿于音乐文化的各个领域,通过深入研究音乐人类学的内涵,必然能够更好的引导大学声乐教育的发展,使之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音乐人类学渗透到大学声乐教育中的作用

(一)加强对音乐文化艺术价值的认知基于音乐人类学的理念,大学声乐教育务必要将文化艺术价值融入其中,以此来向广大青年学子传承文化价值。众所周知,大学声乐教育的教学基础在于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深入理解音乐文化多元化特点,让其艺术价值意识与文化价值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培养。随着当前日益重视素质教育,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广大学生朝着德育体美劳全面发展,大学声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其中发挥出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与价值。大学声乐教育越来越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既注重提高大学生的情操,又侧重于开拓大学生的知识领域,还有利于大学生全面掌握声乐学习知识与声乐文化价值。由于大学声乐教育的教学主体是高校声乐老师,故高校声乐老师的声乐技法与声乐理论知识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效果;高校声乐老师的声乐观念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声乐认知水平。有鉴于此,高校声乐老师需要结合当前大学声乐教育情况,建立健全声乐价值观,切实避免出现声乐教学局限性的问题,要将更多更好更优的音乐文化内容(包括民族歌曲、戏曲等)融入到大学声乐教育中。

(二)声乐教学要做到实地实践基于音乐人类学的理念来看,大学声乐教育课程务必要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互结合,除了让学生通过课堂来学习音乐文化艺术之外,还要更多地开展户外声乐实践活动。首先,高校声乐老师要同时兼顾大学声乐教育的具体情况与学生的个性特点,多鼓励青年学子演唱民族乐曲,以此来加深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其次,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声乐实践活动,包括声乐演唱会、声乐艺术月等,让广大青年学子能够在声乐实践活动中去体验声乐艺术的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这样一来,必然能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增强学生的声乐专业素养与声乐艺术情操,可为一举多得。

(三)深入探索民族音乐文化音乐人类学一直以来都立足于深入研究民族音乐文化,以及剖析人类行为对社会经济所带来的影响。大学声乐教育务必要全程贯穿音乐文化价值,通过一系列针对性较强的教育方法来开展教学指导,尤其是要深入探索民族音乐文化,逐渐提高青年学子的艺术情操与声乐审美。高校声乐老师在系统性指导青年学子学习声乐知识的基础上,还要重点注意学生的行为特征,以其为支撑点来开展大学声乐教育。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能够让大学声乐教育的效果达到最佳值,高校声乐老师还要多与青年学子开展深入交流与沟通,特别是要针对在民族音乐文化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来深入探讨,切实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水平。

三、音乐人类学角度下开展大学声乐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更新现行大学声乐教育教学理念1.提升教师的理性认知在当前大学声乐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趋势下,迫切需要提升大学声乐教师的理性认知。大学声乐教师作为大学声乐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执行者与参与者,更需要不断增强自身修养、完善个人知识结构,既有利于提高大学声乐教育质量,又有利于实现大学声乐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现代教育发展要求大学声乐教师要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素养与创新性的教学思想,同时还要以音乐人类学为指导来逐渐树立起开放性理念、个性化理念、创造性理念、人本主义理念、主体性理念等。大学声乐教师不能再局限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合作者与引导者,尤其是要重视音乐文化价值的传授,主动与学生的需求结合在一起,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2.强化教师反思与体验反思与体验是大学声乐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改进教学理念的必要途径之一。众所周知,大学声乐教育目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列入到了大学教学体系之中,让大学生来学习音乐,并不只是为了增强其综合素质与音乐素养,更要让大学生提高对音乐的感悟。大学声乐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就在于要大幅度增强学生的声乐鉴赏能力与声乐演唱能力,而不能仅仅局限于考级或者考试过关。3.优化课程评价体系针对当前大学声乐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不健全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优化评价体系,以专业评价为导向来全面拓展学生的声乐能力;换而言之,大学声乐教师要基于学生的专业情况来有针对性地制定出详细而又具体的评价策略,确保最终优化出来的评价体系可满足学生日后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需求。第一,大学声乐教育课程评价体系中务必要增加声乐实践能力评价,切实提高学生的大学声乐教育能力。大学声乐教师在评价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来有针对性地设计出一些声乐演唱场景、声乐鉴赏内容,确保提升学生的声乐能力。第二,建立健全大学声乐教育课程评价体系,除了要在课程评价中纳入考试成绩之外,更要结合学生日常的课堂表现、学习积极性、声乐能力的提升速度等方面的因素来合理评价,还可适当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成绩也纳入到评价体系之中,最大限度地增强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真实性、科学性,这样一来,最终优化出来的评价体系可有效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声乐学习的成效。4.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模式是大学声乐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要紧紧围绕“音乐人类学”角度来创新教学模式,以此来激发学生学学声乐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具体来看,可从两个方面来创新教学模式:第一,坚持以学生为主。大学声乐教学模式要由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切实提高整体教学效果。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仍然有利于快速输入音乐知识,但却在很大程度上会引发学生的反感情绪,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则不然,它会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参与到学习之中,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例,它就是基于学生的角度来重新构建教学课堂,取得了较佳效果。第二,将大学声乐教学与信息化技术有机融合。以微课为例,微课可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在线学习声乐知识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方式来丰富教学内容,将原来处于静止状态的声乐教学方式转变为动态化教学方式,当然,目前各种与信息化技术结合的教学方式层出不穷,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慕课教学等都为大学声乐教育教学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在民族声乐教育体系融入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在长时间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这些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在建功立业、知常达变、修齐治平等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民族标识,民族声乐一直以来都与传统文化紧密的结合在一起,高校需要集思广益,建立健全民族声乐教育体系,以便能够将其教育传承功能予以有效发挥。高校可因师制宜地定期邀请民族声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入高校来举办讲座,通过口传身授的方式来让广大青年学子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民族声乐所散发出来的魅力,也能够让传承人有一展风采的舞台。值得注意的是,大学声乐教师还要深入调研民族声乐背后的历史文化,并有针对性地将这些历史文化内容与民族声乐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民族声乐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

四、结语

总之,音乐人类学已经成为了人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将其融入到大学声乐教育中,必将能够全方位地提升人们对于音乐文化、音乐内涵的理解程度,而且还能够深入剖析人类在音乐活动中所表达的观念、行为、态度等,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危静.音乐人类学视野中的普通高校音乐教育[J].大众文艺,2010,16(05):190-194.

[2]左志坚.音乐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高等音乐教育[J].歌海,2011,21(02):145-148.

第4篇:声乐教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声乐课;教学形式

一、学前教育声乐课的集体授课形式

集体授课是学前教育声乐课的重要授课形式之一,是绝大多数学前教育声乐课程的主要授课形式,这种授课方式所面对的学生人数众多,通常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声乐知识的传授工作,整个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声乐理论是学前教育声乐课程的集体授课的基础,通过运用抽唱方法、分组练唱法、集体练唱法、范唱法等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一)教师的教学方法

受社会客观问题的影响,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基础都相对比较薄弱,绝大多数大学生均是上大学后才接触钢琴和五线谱的,没有任何的音乐基础。教师在学前教育声乐课集体授课中,借助“填鸭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无论是在教学时间方面,还是在教学方法方面均具有较强的统一性,使学前教育声乐课程能够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教学活动,切实保证学前教育声乐课程的教学质量。然而,在声乐集体课中经常会出现乐理、视唱等问题,有效降低教学效率与教学成本,最大限度降低教师的教学负担,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练习时间,有效缓解高校师资短缺问题。

(二)学生的学习方法

集体授课方式能够使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学习,有效消除学生在上课时的紧张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少学生在上小课的过程听到自己单独的声音,会产生较强的胆怯心理,无形中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学生在学前教育声乐学习中的自主能动性。因此,与小课授课形式相比,集体授课形式能够有效消除学生心理的胆怯行礼,为学生提供观摩与交流的机会,充分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学前教育声乐课的小课授课形式

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的训练,这种授课形式被称为“小课”,这种授课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演唱技能,保证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目的性。教师运用小课授课方法对学生开展授课活动,能够充分了解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的个性特点,根据学生的文化素养、音乐素养、嗓音条件、领悟能力,结合声乐演唱技巧,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指导性训练,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一)满足学生需求

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并不是所有学生音乐基础都十分的薄弱,有部分学生音乐基础相对比较好。运用集体授课方式对学生开展集体练声、曲目演唱、基础理论教学活动,教师为了照顾绝大多数学生的声乐学习水平,所开展的集体练声、曲目演唱、基础理论教学内容均十分的基础,这些教学内容完全无法满足优秀学生在集体练声、曲目演唱、基础理论学习中的实际需求。运用小课法对学生开展声乐教学活动,教师能够根据每一个学生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练声演唱内容、曲目演唱内容以及理论知识,不断完善每一个学生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的演唱能力,积极迎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二)培养学生个性

学前教育声乐课程属于艺术类学科,具有较强的个性化与创造性。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运用小课授课方法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情况,对教育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控制好教学进度与教学内容,保证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与目的性,实现个性化教学。小课教学方法能够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依据高度的关注,及时发现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的个性特点,充分了解学生在声乐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个性问题进行正确引导与开发,科学处理学生在学习中所存在的个性问题,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生能够朝着个性化方向发展,使学生能够拥有独一无二的演唱风格。

(三)解决学生问题

声乐小课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特殊性,授课内容的指向性与针对性相对比较强,在实践应用中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在集体授课活动中,教师对所有学生开展纠正活动与指导活动时,仅能解决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的共性问题,能够让学生在反复的学习与练习中形成正确的演唱状态,正确运用声乐演唱的基础运用技巧,但是,这种方法将导致教育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与目的性,教学效果难以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集体授课形式与小课授课形式是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的主要形式,不同的教学形式拥有不同的教学应用优势。在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实现集体授课与小课授课的联合应用,充分发挥集体授课与小课授课的教学优势,充分调动学生在声乐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性,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开展声乐学习活动,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为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大量的优秀人才,全面推动幼儿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佳.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J].黄河之声,2018,15:107.

[2]李振.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实践研究[J].艺术科技,2018,07:270.

第5篇:声乐教育教学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声乐教学;实效性

引言

提高学前教育声乐教学实效性,不仅是当前学前教育研究的主要方向,也是提高学前教育整体水平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探讨提高学前教育声乐教学实效性的实施思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学前教育声乐教学实效性的内涵

实效性,从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就是具有现实的效果性。从理论层面来看,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的过程,达到了理想的教学目标,完成了预定的教学任务。在学前教育声乐教学过程当中,其实效性主要体现在学习者整体的能力与素养水平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如何提升学前教育声乐教学实效性已经作为一个重要的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2.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现状

为了更好的了解学前教育声乐教学的现状,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来对一些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在调查中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在声乐教学关当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声乐教学目标有待明确。学前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是针对基础学前教育所需要的相关人才来进行培养,在这过程当中声乐教学作为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课程体系,需要在教学目标方面进行科学系统的完善。但是,在实践调查中发现,一些学校对于人才的声乐素养培养、相关目标并没有进行很好的明确,这就在一定层面上影响了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实效性水平的提高。所以,明确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目标是今后提升的主要方向。其次,声乐教学师资力量有待强化。从目前的调查研究来看,一些学校虽然也开设了声乐课程,配备了声乐师资,但是在声乐师资的专业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有的声乐教师缺乏具体的实践,无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声乐素养的提升。所以,不断的改进和提升声乐师资的配备水平是今后学前教育声乐教学师资力量改进的主要方向。最后,声乐教学缺乏必要的支持体系。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需要借助相对完备的支持体系才能够得到学生声乐素养的综合提升,但是在调查中发现,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支持体系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总之,在今后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过程当中,需要不断的在教学目标方面、师资力量配备方面也即教学支持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完善。

3.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实效性提升的意义

如何更好的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实效性,是当前学前教育领域研究的主要课题,从意义的层面来看,不断的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实效性具有两个方面意义。首先,有助于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水平。通过把实效性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落脚点,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当中会不断的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教学模式的更新。通过系列的完善来助推整体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质量水平提高。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声乐素养水平。在整体的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过程当中,达到理想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实践的主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重视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实效性将会在很大层面上有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学生的声乐素养、音乐素养也将会得到系统的改进与提升。总之,重视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积极的实践。

4.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实效性的思路

在上文中主要探讨了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现状,以及声乐教学实效性提升的意义。在综合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今后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实效性的提升思路。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在今后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实践过程当中,要在教学大纲即教学标准的指导下,明确课堂教学标准,明确教学任务,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只有建立在科学有效的目标引导下,整个学前教育声乐教学实效性才会得到相应的改进。其次,提高教学师资水平。在教学实效性的提升过程当中,教师的总体素养水平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要加大对专业师资的引进力度,切实提高教学师资力量的专业化水平,并通过积极的岗位培训来不断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应用水平,鼓励教师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从而在今后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实效性提升过程当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最后,完善教学支持体系。学校相关部门要加大对相关教学设备的引进力度,不断的完善教学环境所需要的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系统的改进,教学场所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支持学生与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当中互相促进。只有这样,整个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实效性才会得到根本性的提高。总之,在进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实效性的提升过程当中,需要在师资力量、教学目标、支持体系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改进与完善。

结语

在学前教育过程当中,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是当前该领域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主要从声乐教学出发,在探讨声乐教学实践现状的基础上,对其今后声乐教学实效性的思路进行了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提高今后的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实效性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永海.浅谈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朗诵歌词的重要性[J].音乐时空,2015(1):159-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