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实用临床护理学范文

实用临床护理学全文(5篇)

实用临床护理学

第1篇:实用临床护理学范文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急诊科;护理教学;教学质量;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健康需求不断提升,对医护人员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实习作为护理专业学生临床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对护生临床护理知识与实践技能、专业态度、临床综合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1]。常规的临床实习教学侧重于学员基本护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忽视护理本科生基础知识扎实临床能力薄弱的特点,缺少整合急救知识技能与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其面对疑难疾患时,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评判性思维等临床能力,不能在临床实习环境中迅速做出决断并及时解决患者的护理问题。因此存在着教学时数与教学容量相矛盾的情况。新的临床教学需求催生新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持续改进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以帮助本科实习护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2-3]。本研究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持续改进教学模式对急诊科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带教模式进行改进,探讨在特殊的环境及有限的时间内,以问题为导向的持续改进带教模式对急诊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8年7月—2019年5月来我院急诊科实习的78名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2015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2018年7月—12月实习的护理本科生为常规组,共38名护生;2019年1月—5月实习的护理本科生为改进组,共40名护生。两组学生实习时间、轮转区域相同。两组学生临床实习均由具有急诊临床带教资质的老师完成。

1.2方法

1.2.1常规组。按照常规的临床护理带教管理模式:1)由急诊科护理本科生总带教老师进行整体带教管理;根据实习教学大纲,统一安排理论培训及操作示范;根据临床带教老师班次情况,进行临床带教老师分配和本科实习护生临床实习排班。2)临床带教老师负责对本科实习护生进行临床实习指导,包括急诊工作流程介绍、临床技术练习与讲解、急诊常见病护理知识讲解、急诊常见仪器设备使用方法培训;3)实习结束后进行出科总结、出科考核。

1.2.2改进组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持续质量改进带教模式,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1)临床教学问题分析:根据学生对临床教学的反馈意见,对急诊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中现有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根据现有的问题,针对性进行教学模式改进。2)计划阶段:①设立急诊带教专职岗位,负责护理本科生急诊科临床实习期间教学管理工作。②改进急诊科带教计划,结合急诊工作特点及护理本科生实习时间、临床学习需求,把临床带教计划渗透到带教任务中,以确保本科实习护生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③实行区域护理本科生临床导师制:确定临床实习导师准入资质,选拔护理人员担任区域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导师,负责护生在各区域临床实习的全程临床教学。④临床实习导师/带教老师培训:由急诊护理教学组人员对临床实习导师进行临床带教方法与技巧培训,不定时在临床教学过程中予以指导。3)执行阶段:①入科教育,让护生全面熟悉急诊科室文化,使护生在实习过程中心中有数,有条不紊。②由区域临床实习导师根据教学计划完成临床实习带教任务,结合护生学习需求,实施个体化施教,积极解答护生在实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帮助护生解决临床实习问题。③采用多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护生急诊基础理论与专科操作的同时,以学生为主导,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帮助护生建立起临床护理思维,扩展知识面、巩固基础;培养护生应急应变能力;发挥护生的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着重培养其临床综合分析能力4)检查与处理阶段:①实行周总结、出科总结,及时了解临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②实行教学双向评估制,临床实习导师/带教老师对护生、护生对老师的双向评价,根据老师和学生的反馈意见,对教学模式持续改进。

1.3观察指标

以出科理论考核、实践操作考核、综合能力评分以及学员教学满意度为评价指标。出科理论考核、实践操作考核为护生出科考核实际得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26.0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首先进行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资料以(x-±s)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

本次共纳入78名本科实习护生,其中常规组38名,包括33名女护生和5名男护生;改进组40名,女护生36名,男护生4名。常规组年龄在21~2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1.92±0.53)岁,改进组年龄在21~2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2.20±0.72)岁,学历均是本科。两组护生在性别、年龄、学历均没有差异(P>0.05)。

2.2两组教学效果比较

常规组和观察组出科理论考核得分无差异;两组技能考的得分和综合能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3讨论

3.1以问题为导向的持续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急诊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改进组出科技能得分(96.00±1.50)分,高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说明采用持续教学模式对急诊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方法进行改进能够提高临床教学效果。传统临床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医学对于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要求[4-5]。持续教学改进是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一种新的教学管理方法,注重过程管理和环节质量控制。研究显示[6-7],采用持续改进教学模式,临床带教老师能把“带”与“教”切实落实到实处,能够弥补急诊护生临床教学管理体中的缺点与不足,提高急诊护生临床教学效果。在急诊应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持续改进教学方法,促使护生实习积极性、主动性更强,知识、技能的掌握度更好,急诊临床能力更高。

3.2以问题为导向的持续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本科实习护生教学质量

研究结果显示,改进组临床综合能力(92.68±1.79)分、实习积极性(19.28±0.81)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走向临床工作岗位中的一项重要步骤,是帮助护生整合理论专业知识和临床操作重要途径[8]。本研究运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持续改进教学模式,以护生为中心,结合急诊科专科特色,根据不同区域患者及工作特点,设计不同的诊疗情景,采用病例讨论、情景模拟法培养本科实习护生在不同的临床情景下发现、解决问题以及应急应变能力,促进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思维与临床能力同步发展,达到了改善教学管理、教学实践,提高提升质量和教学满意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欣,张欢,张慧.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环境对职业自我效能及职业认同的影响[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3):167-170.

[2]郭采霞.PDCA循环法在急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8):148-149.

[3]李唯砚.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意义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9,4(11):188.

[4]周雅静.探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提高急诊科护理带教的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2):222-223.

[5]单世君,张艳,许华.PDCA循环法在EICU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及作用分析[J].吉林医学,2016,37(5):1293-1294.

[6]金清河,卢阳阳,温小金.持续改进模式对急诊科护生带教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医院管理论坛,2019,36(2):55-57.

[7]陈玉婷,汤淑敏,祁智,等.持续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对急诊带教质量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8):968-970.

第2篇:实用临床护理学范文

【关键词】护理学生;临床实习;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作用分析

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直接关系到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好坏,是培养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临床护理专业人才的关键。随着临床护理学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只重视操作技能培养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因此实施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教学管理是护理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1]。我院实施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以规范临床护理教学的程序及方法,现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临床实习的180名护理学生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0例,男6例,女84例,年龄19~24岁,中专42例、大专48例;对照组90例,男8例,女82例,年龄19~23岁,中专40例、大专50例;所有学生实习时间36~45周,进入临床实习前学习内容相同;两组学生的年龄、性别、学习成绩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1.2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方法:①建立完善的教学组织管理体系。由护理部、教学质量控制组、护士长组成教学组织管理小组,制定教学组织管理体系,包括实习安排、岗前培训、业务学习等,由教学质量控制组进行教学工作[2]。②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由教学组织管理小组制定本院的护理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人员及带教老师职责、护理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等,上报院长审批通过后实施,避免教学的随意性及盲目性。③加强师资力量。教学组长和带教老师的选拔根据公开竟聘、资格审核、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并进行系统培训,以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扎实的带教队伍。④制订完善的教学计划并严格实施。本院的教学计划分为院、科两级,院级制订总的教学目标、教学安排,科级制订切实可行的科室教学计划。⑤加强督导。教学质量控制组每季度对所辖区域及科室进行教学督查,全面了解教学实施情况和学生实习情况,并提出改进和提高的建议,保证全院教学按规范顺利进行。⑥建立师生交流平台。每月召开一次实会,组长收集学生的意见,并向教学质量控制组反馈意见,以提高教学质量、解决学生实习中的问题,掌握各科的教学情况和临床护士的工作状况[3]。1.3观察指标:①统计两组学生教学管理后综合能力情况,包括护理操作、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技巧、自我防护方法等内容。②教学效果评价采用统一理论测试表,其中理论知识35分,操作技能35分,应用能力30分,总分100分。③统计教学质量满意度,通过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调查学生对教学质量满意情况。1.4统计学分析: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9.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行t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综合能力情况比较。观察组在综合能力的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2.2两组学生教学效果比较。观察组在理论知识、应用能力、操作技能及护理总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3讨论护理学生临床实习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护理教学管理是保证护理实习有序、规范、高效进行的关键环节,对提高护生操作技能、提升护生应变及沟通能力、规范教学内容、提升院整体护理水平有重要意义[4]。临床护理教学质控小组是整个护理教学管理的核心,通过制定系统化的教学组织管理体系、建立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使整个教学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护理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护理教学质量得到保障。其次,开展选拔优秀的师资力量,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为后续教学目标与效果评定设立了标准;再者,每位护生给予院级、科级分别培训,不同实习科室按计划和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完成,直至实习结束,每位学生都应完成所有教学计划内容,并进行考核。在教学的同时,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定期访谈学生及教师,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建立反馈体系,对护理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综合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教学效果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教学质量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充分证明通过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的实施,使得护理学生能够提升实习效果,做到从理论联系实际走向独立工作,提高综合临床实践能力,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韦东晴.系统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对护生临床实习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5):701-702.

[2]陶巍巍,张新宇,丁淑贞.实习前临床护理综合训练对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及临床能力的影响[J].中华护理教育,2011,8(10):452-454.

[3]韦润.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带教问题与管理对策[J].当代护士,2012,5(10):165-166.

[4]陈玉英,黄漫容,黄燕梅,等.规范临床教学管理制度提高教学质量[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2):93-95.

第3篇:实用临床护理学范文

关键词:儿科临床实习;护理教学;实习护生

0引言

临床实习是培养实习护生综合实践技能的重要过程,是实习护生毕业后适应将来临床工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护理临床实习过程中,护理实习生由学生转变到一名合格、高素质的护士,理论知识教育得到进一步延伸。临床带教则是指护理实习生在带教老师的专业指导下利用护理程序为患者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临床带教已成为护理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塑造学生专业态度和专业意识的最佳方式[1]。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实习生的实习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临床工作质量。由于实习护理生学历层次、知识水平、文化背景、适应能力等存在较大差别,对不同层次护理实习生,如何达到实习目的及要求,是每位带教老师值得深思的课题[2]。我科使用《儿科临床实习手册》辅助带教,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在儿科实习的50名护生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4月至9月在儿科实习的50名护生作为观察组。两组护生在年龄、学校、学制及在校学习成绩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带教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一对一带教模式,实习内容及考核均由带教老师负责和监督实施。带教老师对实习生进行专科知识以及技能指导,监督护生顺利完成工作。实习生对患者的各项基础、专科护理、各种治疗以及健康宣教等实习内容均由带教老师每周对护生进行护理质量评估。

1.2.2观察组

采用一对一带教模式,实习内容及考核均由带教老师负责和监督实施。总带教对带教老师进行培训,带教老师按照《儿科临床实习手册》要求对实习生进行专科知识以及技能指导,并向实习生发放《儿科临床实习手册》。实习生通过带教老师及《儿科临床实习手册》的指导对患者进行各项基础、专科护理、各种治疗以及健康宣教等,带教老师每周对护生进行护理质量评估。

1.3效果评价

1.3.1出科考核成绩

实习生出科前参加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以及沟通技巧等综合技能考核。理论知识考核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00分,≥85分为合格。操作技能考核随机抽选科室常见操作1项,满分为100分,≥80分为合格。沟通技能测评采用现场提问形式,虚拟临床工作情景,测评护生的沟通技巧及应急应变能力,满分为50分,≥30分为合格。

1.3.2满意度调查

实习结束后发放患者满意度问卷和带教老师满意度问卷调查表,满分为100分,≥80分为达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c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生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及沟通技巧成绩

观察组各项成绩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2.2住院患者及带教老师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生的满意度

比较观察组带教老师满意度及住院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3讨论

3.1有助于护生掌握儿科临床护理工作

《儿科临床实习手册》根据护生儿科实纲要求制定,内容包括儿科护生实习计划、工作职责、实习要求、应知应会、儿科基础理论知识、儿科常用药物知识、护理常用操作规范等。《儿科临床实习手册》以文字与图解相结合,能够成为护生课后的教案,特别是入科介绍方面可避免介绍时间过长或护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造成讲过问题重复出现的尴尬局面。《儿科临床实习手册》使护生有了明确的理论指导,护生在实习中无论遇到的是患者的问题、还是老师的提问都能从容应对,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3.2提高了护生的临床护理实践能力

护生在明确儿科工作特点的前提下,运用《儿科临床实习手册》中提供的多种教学教案进行学习,并与老师及时沟通,进行总结,使知识更加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对于一般常见护理工作能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对于较简单的基础护理工作,能独立完成。

3.3提高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

护生由于刚接触临床,第一次面对患儿,其临床思维显得盲目混乱,对工作程序感到杂乱无章,她们习惯于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缺乏主动摄取知识的精神兴趣,不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儿科临床实习手册》中的实习计划一目了然,它将教学目标细化,将总目标分为四个阶段来完成。护生预先知道了当前实习任务和阶段的实习目标,为下一阶段的实习内容做好预复习功课,由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摄取和探求知识,从而弥补了传统教学的随意性带来的不足。

3.4提高了师生的满意度

由于带教老师在忙于繁重的日常护理工作的同时进行临床带教,怕护生出差错,故让护生动手操作、实践机会少,忽视了与学生的沟通。在工作中,实习护生大多做些换液体、测体温、血压等简单的护理工作,使其认为自己未被重视,工作难度小,含金量低。传统的带教模式下,护生学的东西很零散、片面,导致教学质量不高,从而引起护生不满情绪。《儿科临床实习手册》明确了师生教与学的要求,这就促使老师会经常主动关心、询问所带护生的学习情况,尽可能地创造学生锻炼的机会,增强了老师的责任心。在这个互动中增加了彼此的了解,满足了护生的求知欲,提高了教学满意度。

3.5增强了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儿科临床实习手册》的应用使护生求知欲增强,从而促使带教老师不断的自我学习,提高业务水平,规范带教行为,进而提高其教学素质和综合素质。带教老师的选拔要求严格,从而使儿科每一位护理人员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儿科临床实习手册》的应用获得了带教老师和实习护生的较高评价。护理专业的临床毕业实习是高等护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3],而《儿科临床实习手册》的应用很大程度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儿科临床实习手册》的应用规范了临床实践中的护理行为,有利于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帮助护生在较短时间内熟悉儿科工作的整体流程,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在护生与带教老师的交流过程中,可以密切师生关系,减轻了护生的紧张情绪,增加带教老师的成就感,有利于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靳静.两种不同带教方法在儿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7(28):200-201.

[2]余芳,闫冰.护理实习生分层次培训在实习带教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2):220-221.

第4篇:实用临床护理学范文

【关键词】标准化患者;儿科;临床护理;实习生教学

在儿童专科医院的各科室中,儿科具有特殊性,收治的患儿年龄小,易哭闹,不配合,生活自理能力差,因此,给临床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1]。而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因为患者的对象特殊性,患者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要求高从而让临床带教工作的不容易开展。因此,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儿科护理实习人员很难展开实践环节;标准化患者属于一种全新的概念,主要是通过让一些经过训练的医护人员来复制真实的临床情况,以此来弥补护理教学中的缺陷[2],本文主要为了分析标准化患者在儿科临床护理实习教学中的运用效果,特选择了部分的儿科护理实习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儿科实习的护理人员90名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2组。研究组45名均为女性,年龄19~24岁,平均年龄为(21.33±1.11)岁。其中,按照不同的学历类型又分为:有专科学历25名,有本科学历20名;对照组45名均为女性,年龄19~24岁,平均年龄为(20.11±2.11)岁,其中,按照不同的学历类型又分为:有专科学历26名,有本科学历19名;对比2个实验小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研究组予以标准化患者互动式教学,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教学方式。对照组:依据具体的实习生入科后的实习带教计划进行理论和操作的教学,使用传统的讲课方式予以儿科护理知识传授,对护理人员进行常规的临床实习带教等[3]。研究组:(1)为护理实习人员准确好相关的学习资料,向学生普及教学大纲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主张实习人员先自行理解;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让学生提前预习教材内容,并鼓励学生自主查阅儿科的相关护理基础技能,对需要掌握的儿科护理技术予以一定的了解,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小组讨论,并从中寻找出可以值得学习的地方;(2)让患者的家长提供具体的病例资料,以此充当教师角色,并实施以学生为主导的课程,主张讨论课程,主要讨论的内容包括有:对儿科护理学的理论理解,对护理操作的基本思路和如何解决实际的护理问题等;在课程讨论的过程中,主要对教学重点和难点予以重视和讨论,对实习人员存在的错误护理概念予以纠正,之后,让实习人员进行具体的实践操作,并由专业的带教老师予以点评[4]。

1.3观察指标

比较2个实验小组的实成绩和实习人员对教学方法的评价良好率。实成绩主要采用计分制,分值在0~100分,分数越高则代表该种教学方式更优;实习人员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方式主要是向学生发放统一的问卷调查,由实习人员自行评价,旁人不予以干预。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取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2个实验小组的数据比较可得,研究组护理人员的实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人员对教学方法的评价良好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标准化患者互动式教学的优势性有许多,如:可以让护患关系得以有效缓解,有效的解决了护理教学资料缺乏的现状等,不仅大大增加了实习护理人员接触真实患儿的机会,也更为及时的纠正了错误的护理理论概念和实践操作,有一定程度上的良好教学反馈作用;在儿科学的护理教学中,主要是让患儿的家长提供具体的病例资料,以此充当教师角色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护理技巧的提高,也大大增进了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5-6]。根据本次的数据显示,研究组实习护理人员的实成绩(89.99±3.2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实习护理人员对教学方法的评价良好率97.78%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由此说明了,予以标准化患者互动式教学的价值更优优势性,能够满足实习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能力的培养需要,可以提高儿科的护理实习生教学质量,其实施可行性较为突出。综上所述,对儿科实习的护理人员予以标准化患者互动式教学,可以提高实习护理人员的总成绩,且更易被实习护理人员所接受,值得在临床护理学带教中借鉴。

参考文献

[1]RamstedtC:ZurOperationderangeborenenPylorusstenoseMedklin1912:8:1702

[2]向泉.探讨护理教学中引入标准化患者(SP)对护生的影响[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7):66-68.

[3]吴安琪,李爱丽.标准化患者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4):592-594.

[4]武铁力.教师模拟标准化患者在呼吸内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6):11-11.

[5]高洁,郑显兰,崔璀.简易标准化患者在儿科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6,22(13):162-164.

第5篇:实用临床护理学范文

【关键词】合作讨论;PPT课件;汇报演讲;教师总结

1.基础护理学学科特点

护理学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与护理相关的社会、人文科学理论为基础,形成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应用技术和护理艺术,为人们生老病死这一生命现象的全过程提供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服务。是联系临床工作的重要课程,是护理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2.传统基础护理学教学模式

传统基础护理学教学,与高初中教学相似。学生课前预习内容,教师在课上进行讲解,学生对不懂的询问教师。课后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课后复习。

3.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3.1课前解题

探讨任务驱动教学将学生的课前预习转换成小组合作讨论课前解决一部分问题。另外通过案例做PPT课件,将资料进行整合优化。课上演讲方式将自己掌握的表达出来。教师对学生任务驱动结果进行评价,补充空缺。确保各个环节环环相扣,让学生学习主动化。

3.2小组合作讨论

基护任务驱动教学采用小组合作讨论案例。通过讨论解决一些问题。相比传统教学能增加学生的合作能力。针对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科学设计组合、把握讨论时机,在知识的关键处发动发动讨论,在发生矛盾时发动讨论。精心设计问题,及时调控进程,通过合作讨论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才能真正参与学习,达到合作讨论目的。

3.3制作PPT课件

基护任务驱动方法探讨中采用学生根据合作讨论内容自主安排做PPT,更进一步考验学生的能力。制作PPT过程中不但又学习了一遍知识,制作过程中他们要学会做的形式多样新颖有吸引力,学会化繁为简概括知识点,设置格式突出主题,让学生熟练掌握驾驭这个软件的能力。

3.4课上汇报演讲

基护任务驱动教学通过让学生演讲案例,提高学生胆识以及语言组织能力,同播放PPT相结合让课堂丰富多彩。通过PPT演讲让学生参与起来自主学习,把握重点,另一点学生知道自己和同学难以掌握的知识点通过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让学生更能理解接受。

3.5教师总结

学生的知识点比较有限,容易遗漏知识点,以及讲解的比较片面。这就需要教师总结工作。

4.研究方法

以齐鲁理工学院护理学2016级2-5为实验对象针对传统教学与基护任务驱动进行探考。2、3班为传统教育4、5班实行基护任务驱动教学。学期结束后出测试题(应试)进行测试。学校对2、3班一共99人作为对照组,4、5班一共90人作为实验组对考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及满意程度做了调查问卷。通过资料对比发现采用基护任务驱动教学学生平均成绩82.7分比普通教学高9.8分。总的来说更适合教学。

5.研究结果

基础护理学是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能够与临床联系起来。护生将学习从事护理工作所必需的护理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由于护理工作是临床各专科护理的基础,并贯穿满足病人对健康需求的始终。新时代更需要良好教学方法,同我国提出的建设教育大国为目标,学生全方面,高素质,适用性为目的。通过不断探讨教育模式,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薇.基于基生人文关怀能力提高的《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设计与实践[D].新乡:新乡医学院,2012.

[2]杜友兰.护理理论与实务应用[M].台北:华杏出版机构,2002,27(7):31-34.

[3]张青,黄明东.护理本科教育中人文课程设置的探究[J].中国实用护理学,2007,123-125.

[4]李佳,曹峰,李非.PBL联合CBL在普通外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J].现在生物医学进展,2015,12(9):1740-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