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文化差异案例范文

文化差异案例全文(5篇)

文化差异案例

第1篇:文化差异案例范文

【关键词】李安;中西文化差异;融合

一、李安电影对“家”理解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李安从第一部电影《推手》开始,就喜欢用“家”这一主线来表述故事。看似固定在某一地点上的“家”,其实渗透着中西方关于“家”这一文化载体的不同内涵。其“家庭三部曲”的主要场景,大多体现在中国式的家庭中。中国家庭注重的是“同堂”的传统,这是一种“家国天下”的体现。然而在西方国家中,“家”主要以夫妻为主体,其子女成人后大都各自组建自己的家庭,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喜宴》中,儿子伟同并未跟父母住在一起,当二老飞到美国参加儿子按照西方习俗举办的婚礼,母亲为没有举办中式婚礼而落泪。“家庭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饮食男女》,更是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在中国家庭文化中,饮食占据重要位置,餐桌上的所有事物都渗透着中国人的传统和文化渊源,一双筷子、家人围坐着一张桌子吃饭、先老再幼等诸多“规矩”,都有可追根溯源的文化内涵。而在《冰风暴》里,美国家庭中“子女自由”得到了充分体现,一个想要严厉却力不从心的父亲正好诠释了西方崇尚自由的家庭观念。子女并不因家庭的存在而有较强的集体思想,他们有独立的选择,不是家庭必然的附属,这种观念使本该有的家庭温暖被忽略了。西方家庭中,父亲对于子女的管教显得束手无策,人们遇到困难时首先是怀疑和不信任,对自我的满足和对自身的认同使家庭关系显得脆弱。直到生命消逝,人们才从自私中醒悟,决定相互温暖和依赖,最终得以自救。影片最后“回归家庭”的团圆结局,正是李安在影片中反衬西方家庭文化中缺少亲情和爱的表现,呼吁“家”的重要性。

二、李安电影对“父”与“子”关系理解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父亲作为家庭的主要成员,他与下一代人之间的关系,成为家庭文化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在中西方文化中,“父”与“子”的关系显然大为不同,李安对于这种差异有自己的理解。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家主为“父”,即“父权”,这是中国的传统。在李安的电影中,大多有父亲这一角色。最早的“家庭三部曲”其实也叫“父亲三部曲”,这三部电影中都有父亲这一典型的家庭角色,虽境遇不同,但他们均为传统的中国父亲。三部电影中的父亲分别是太极大师、大厨等,在各自的领域受人敬仰。不管是从《喜宴》中伟同为迎接父母到来而改变家中摆设,特别换上了父亲的书法作品,还是从《饮食男女》中父亲每周为家人相聚所准备的饭菜,都可以看出在中国文化中,父权是家中唯一而带有专治性质的,就好比“君权”,父亲在家中的地位最高,具有儿女和家族命运的决定权。《卧虎藏龙》中玉娇龙的父亲从未露面,但李慕白却充当着这种近似父亲的角色,坚持想要引导玉娇龙走向正途。在西方文化中,由于家庭是以夫妻为单位组成,中国文化中的“父权”就不存在了。《冰风暴》中的父亲一直想要严厉管教子女,却总在管教之后心生不忍,就这样反反复复,再加上追求自由平等的社会文化,导致父亲无法建立权威的现象,更没有“家中父为大”的局面。《喜宴》中,艾伦在提到自己父亲的时候,随意的口气和长久未曾见面的事实,也证明了其父在儿子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李安电影里中国传统文化中父亲是威严的,且受到子女的仰望,而在西方文化中父亲似乎是一种挑战、反叛,甚至带有“弑父”的情节。比如说《绿巨人》中,当儿子得知自己是父亲的实验品之后所做出的行动,能看出李安所表达的中西方文化中父子关系的差异。

三、李安电影对爱情理解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卧虎藏龙》《理智与情感》这两部影片从“理性”和“感性”的角度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待爱情是保守的,而西方文化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是自由的。《卧虎藏龙》中,俞秀莲对李慕白的情感来自外界的压力,直到最后他们的爱恋才被彼此放到明面上来承认。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父命为大”,直接掌管着儿女的婚姻大事,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这种情况被普遍延续。再看《理智与情感》,同样是阶级化严重的“封建社会”,面对父母安排的婚姻,两位女主角的爱情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主观思想。大姐较为理智和克制,妹妹较为热情和直率,两人选择的恋爱对象和情路的坎坷,大多也是来自于社会的等级划分和现实的阻碍。但从本质上来讲,这些阻碍与《卧虎藏龙》中玉娇龙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四、李安电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凸显与融合

(一)李安电影将中国古典美学融入好莱坞

李安在台湾的生长经历和在美国的求学过程,注定他是属于世界的。李安进军好莱坞,他的影片运用了好莱坞典型的叙事结构和单一的线性情节,在受众的观影体验上符合西方人的审美。中国传统文化对他儿时的熏陶,使李安站在国际的舞台上,把中国的古典美学融入到西方的叙事方法中,向全世界观众灌输着中国的文化和古典的美感。李安电影镜头的运用如同中国国画的渲染手法,讲究中国古典美学寓情于景的含蓄,也讲究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他总是通过细节向观众述说着镜头表面下的深意,与此同时,李安也喜欢长镜头的环境描写,把人物所处的大环境用一种大景别的长镜头慢慢表现出来,观众不知不觉地走入他所描绘的世界。如《断背山》中用大景别的长镜头表现两个牛仔的放牧环境,蓝蓝的天空、延绵的绿色山脉、满眼的星辰、流淌的河水,两个牛仔无聊的生活,在这样一种自然柔和的氛围中滋生出的爱恋,是可以被大多数人理解的。异曲同工的安排还出现在《冰风暴》中,冰风暴在短时间内打破了人们的生活,它所带来的冲击和破坏,似乎是在这种冷漠的社会背景下酝酿已久的。而在《绿巨人》中,绿色基调奠定了影片的悲剧性和压抑感。李安喜欢没有声音的画面,并且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电影,在没有台词的画面中,凭借演员扎实的表演功底,加上环境所表现的情感基调,两者合二为一所表现出的张力和内在的情愫,正是李安所喜爱的。

(二)李安电影汇集了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反思、交融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早已显现,李安作为一个导演,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并在电影中体现出来。从第一部影片《推手》开始,李安就以客观、理性的态度来表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既传承中国的传统美学,也对中国封建思想进行批判;既表现西方的开放和自由,也在用一种审视的眼光公正看待问题。“家庭三部曲”的故事均发生在具有典型中国传统文化“父权”的家庭中,却也在有形和无形之中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推手》中,父亲与儿媳之间的摩擦,起因便是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双方无法相互理解,直至最后矛盾升级,父亲离家出走。《喜宴》中,父母来美国参加儿子的婚礼,却不知道新娘是“假”的。西方开放的恋爱环境,同性恋已被社会逐渐接受,相比中国传统的恋爱观来说是无法理解的。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冲突显而易见,但反思和交融在李安电影中得到了很好体现。比如《喜宴》中,李安对人们在闹洞房中的表现是坚决批判的。《冰风暴》中,李安对于西方的性自由观念,以及“换妻派对”等也是持批判态度的。《推手》中,儿媳开始学习太极,以及父亲偶尔去儿子家小住,表现了西方人在接受中国的文化,同时“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化解了家庭中的尴尬。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喜宴》《饮食男女》以及李安的其他影片中。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中国视角的“家庭三部曲”,还是西方电影的《理智与情感》《冰风暴》等,传统观念都在某种程度上被瓦解,再被重塑,中西方文化在李安的电影中冲击碰撞之后,大多重组,最终走向平衡。

(三)李安电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对中国电影发展的意义

不管是赞赏的眼光还是批评的声音,李安电影在国际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作为华人导演,能站在奥斯卡领奖台上的并不多,且受到观众如此推崇的更是屈指可数。李安的经历造就了他对于人性的思考和对文化融合的探索。李安的电影在西方引发了“中国热”,或者说是世界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这是一个被接受的过程,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毕竟并不是所有华裔导演在影片中表现出的中国元素,都会被西方乃至全球的观众接受和吸收。李安在好莱坞的大环境中,秉承着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对于文化的公正和客观的诠释,是他被世界接受的主要原因。有部分中国观众对李安持完全批评的态度,这一部分人认为,在很多中国题材的电影中,李安运用了好莱坞的叙事手法,并且对传统中国的再现有失水准。比如《卧虎藏龙》中,李慕白最后对俞秀莲“莎士比亚式”的告白。但是,这种方式使得绝大多数西方观众深刻体会到两人之间的情感,并且感悟到中国武侠世界儿女情长的无奈和神圣。李安于中国电影的发展来说,最大的意义是他在思考和探索之后找到的平衡,一种影片外化的中西方文化的平衡,更是内在的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所要达到的平衡和融合。

参考文献:

[1]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莫娃,付慧敏.阅读李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金洪申.家庭伦理与爱情伦理协奏曲——李安电影综论[J].电影文学,2007(02).

[4]黄文杰.李安华语作品解读[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03).

第2篇:文化差异案例范文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

文化是一种特殊的财富形式,其源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某种角度来看,文化是人们思想的表达形式,同时也是对人们行为和感觉的概括。文化并非与生俱来的,而是要通过人们约定俗成的符号进行传播和传承,其本质上是群体行为规则的集合。此外,文化与交际之间存在统一性的关系,而交际则是决定文化的组成部分,更是传承和存储文化的途径之一。文化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长期熏陶着不同的文化观点与审美特征,而正是因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才导致彼此无法正确了解对方的文学作品。文学翻译不单纯是对文本内容的简单转换,其根本目的在于实现对文化信息的整理,进而达到促进文化信息传递的作用。语言转换是翻译的基本环节,但同时也是文学作品翻译的表层工作,深度挖掘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文化信息才是翻译工作的根本追求。从某种角度来看,英美文学作品在中国的传播可以视为一种特殊的交际活动,且这种交际活动跨越了种族、语言和文化,这也意味着翻译工作必须代入文学作品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进行,否则将会导致最终的翻译结果无法真实反映文化作品的深刻内涵。在翻译与文化研究领域当中,王佐良最早对“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鼓励在开展翻译工作时要同时兼顾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的问题。在王佐良的理论当中,翻译英美文学作品时需要尽量达到“对等”的效果,其不仅是文本内容层面的对等,更包含文化含义、作用、范围、情感色彩以及影响等方面的对等。此外,王佐良明确提出,翻译工作的开展需要置身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当中,而翻译工作的最大难点则在于如何在两种文化之间互相转换。如某种文化里不言而喻的内容,想要在另一种里完全解释,则需要耗费较大的力气,这就要求翻译者需要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文学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活动,其在开展过程中容易受到文化本身特性的影响,而正是因为文学本身的基本性质,才导致文化因素的翻译无法在另外一种文化领域中全面展开,更多情况下只能是见机行事。整体来看,文学是语言的最高艺术形式,而针对文学作品的翻译也可以视为对文化、社会和历史的研究。想要翻译英美文学作品就必须充分了解西方的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够彻底领悟英美文学作品中的深层次思想,并以中国人能够看懂的方式进行表达。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比较

(一)价值观差异

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传统价值观念当中,个人的核心价值毋庸置疑,而中国则强调集体性,重视个体在集体当中的价值,且集体价值永远高于个体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中庸”,可以将这一理念解读为“不做出头鸟”。而仅从价值观角度而言,中国人往往关心别人的所作所为,并不会刻意在乎自身的言论和行为。而西方人则关注于自己的行为,至于身边人的所作所为则与自己无任何关系[1]。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集体利益是中国人所关注的对象,多数中国人能够做到从整体角度出发,识大体、顾大局,甚至会在特殊情况下克制个人情感,为集体创造更大的利益。在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当中,个人的价值就是为家庭小集体和社会大集体作出贡献,而个人意志则需要服从集体的需求,并为了追求集体利益而奉献和牺牲。正是因为中国人普遍具有集体主义价值观念,中国人才往往对家庭、社会、民族和国家充满了义务感和使命感,并愿意主动去承担各种责任。西方人的价值观念强调个人主义,个人是西方人思想的中心,个人利益则高于一切,甚至不惜牺牲他人利益来获取自身价值。在西方世界当中,“个人主义”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具备独立自主能力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本质[2]。

(二)风俗文化差异

风俗文化指的是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过程中由风俗习惯所演变而来的文化内容。风俗文化具有显著的地域化、民族化特征,甚至一个国家可能会存在多种不同的风俗文化[3]。例如,中国字“老”往往被用于表达尊敬,如老先生。若仅仅将“老”字用于形容年龄,其也被视为经验、威望以及智慧的象征,普遍具有尊敬的含义。而在西方文化当中,老“old”一词则常用于形容过时、跟不上潮流等。且年龄在西方文化当中被视为个人隐私,人们不会主动去询问他人年龄,这属于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和表现。而在中国,互相询问年龄就如同西方人见面说天气一样普遍[4]。

(三)非语言文化差异

语言是人们去表达个人观念,参与交际活动的主要途径,但并非唯一的途径,其他肢体语言在某种特定场合或者环境下同样可以起到表示效果,如身姿、表情、目光等。中西方在非语言交流方式上也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西方人在见面后习惯于通过拥抱的方式来表达个人情感,而中国则普遍通过握手的方法来进行交流。此外,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目光交流也在中西方有着不同的理解。若双方处于互相交流的状态,一方目光并未落在另一方身上,则会被解读为没有兴趣、不专注或者不信任。而在中国,交流时紧盯对方则是一种不礼貌的表现[5]。

二、西方文化对英美文学作品的渗透

(一)古希腊罗马神话

为了达到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而有效开展英美文学作品翻译工作,就必须了解西方文化,而古希腊罗马神话则是孕育西方文化的初始点。对于翻译工作者而言,其需要充分了解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典故,只有这样才能够明确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典故含义。古希腊罗马神话与英美文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性,尤其是对英美文学内容层面的影响最大。时至今日,依然有诸多英美文学者尝试从古希腊罗马神话当中获取写作素材和写作灵感。无论是诗人、小说家还是话剧编剧,古希腊罗马神话已经成为丰富写作素材的主要途径。具体而言,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大量典故、人名、名言均源自古希腊罗马神话,若对其了解程度不足,则显然无法全面把握英美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深层次含义,更无法准确判断作者的创作目的和意图,从而导致翻译工作无法顺利开展或者无法准确翻译。这种现象在实际当中并不少见,其本质上属于翻译者无法传递英美文学作品原话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例如,要想准确翻译“ShynessisherAchillesheel”这句话,就必须了解古希腊罗马神话的相关内容。原话中的“Achilles”是一个人名,同时也是古希腊罗马神话当中的英雄人物———阿喀琉斯。阿喀琉斯的母亲在生出他之后,握着他的脚踝在冥河当中浸了浸,赋予了阿喀琉斯刀枪不入的本领,而没有被冥河水浸过的脚踝处,则成为阿喀琉斯的致命弱点,最后阿喀琉斯也是因为被敌人的箭射中脚踝,才最终身亡。因此“Achillesheel”被用于形容“致命弱点”,故这句话最终可以解读为“害羞是她的致命弱点”[6]。

(二)《圣经》

《圣经》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西方文化当中,同时也影响着西方语言文化。《圣经》不仅是一本宗教作品,同时也是具有丰富内容的文学作品。《圣经》中所收录的内容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如小说、历史、戏剧、书信和诗歌等。在英美文学作品当中,从《圣经》当中直接引用故事或者典故的案例并不少见,且西方文学作家对于《圣经》的应用熟练度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其中俗语、典故的应用比重较高,甚至不乏文学作品中直接大段引用《圣经》原文的状况。若翻译者不了解《圣经》的基本内容,在面对此类内容时则容易出现文化盲点,进而造成理解层面的误区。综合来看,文学作品是对某一地区、某一时代的社会反映,其包含着风土人情、宗教文化、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翻译者不仅要具有基本的双语翻译能力,同时还要掌握相关的创作背景和文化知识。不可否认的是,文化背景、语用习惯的差异性是英汉翻译过程中的一大重点和难点,而在掌握了一定西方文化知识之后,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实现准确翻译,准确传递信息的根本目的[7]。

三、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策略

近年来,归化与异化是翻译领域当中常用翻译策略,归化与异化是相对的概念,其最早源于1995年的美国,其可以进一步解读为:翻译只有两种方式,译者选择不打扰作者,并尽量拉近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或者译者不打扰读者,而是让作者靠近读者。从某种角度来看,归化与异化策略的应用并没有具体的界线,但需要考虑到文化形态的重构问题。尤其是在将英美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版本时,翻译人员在整个过程当中需要处理、加工,甚至是生产文字,至于是选择归化还是选择异化,则需要考虑到改变译语文化的价值关系时才能够最终确定。在中国翻译领域当中,刘英凯早在1987年时就对“归化”提出了个人见解,并拉开了中国翻译领域对这一类问题的讨论和研究。葛校琴认为,在面对“归化”问题时,翻译界需要准确区分归化的两种前提,即是否忠实原则。忠实原则下的翻译则是固态化的,是围绕原语为中心而开展翻译工作。不忠实原则下的翻译则具有描述性和模糊性,是结合译语文化取向后所作出的选择,最终的翻译结果可能会与原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在王东风的观念当中,其将归化与异化视为直译和意译的概念延伸,但并不等同于直译和意译。因为直译和意译的主要争论点在于意义和形式层面的得失问题,但归化与异化的主要争论点则在于文化身份、文学性、话语权力的得失问题。从某种角度来看,归化与异化并非绝对意义上的两个对立面,因为文化特性要求绝对性的归化与异化并不可能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在过去还是今日,归化与异化彼此之间的关系均为相对的关系,在同一篇英美文学作品当中使用归化与异化策略,最终所获取的翻译结果均会出现互相覆盖的状况。因此,归化与异化仅仅是在翻译过程中的基本工作方向,其象征着两种不同的含义和策略,且归化与异化在翻译中所占比重也是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归化的常用方法包括省译、替换、解释。异化的常用方法包括音译、直译和注释。若从使用方法的角度来看,二者并不对立,完全可以实现共同生存,甚至彼此之间可以起到互相补充的效果和作用。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不乏知名翻译大家将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的案例,如在翻译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圣经》典故时,经常会出现直接翻译原文,并使用注解进行解读的状况。此外,实际当中并不会出现完全采取归化或异化的翻译作品,二者互补的案例则相对较多。需要注意的是,归化与异化手法的应用还牵扯到“适度”问题,适度的归化手法可以强化整个译文的可读性,而适度的异化则能够帮助读者更加深层次地了解文学作品的背后文化内容。而过度的归化和异化则会影响读者对于作品原文的理解与文化交流,故实际翻译过程中需要妥善处理归化与异化之间的关系,并尽量做到适度使用。

四、结语

综合来看,中西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翻译者需要给予中西文化差异充分的尊重与理解,在保留原作精华的基础上,尽量将其转变为国人通俗易懂的内容,从而实现文学作品的语言转换。

参考文献:

[1]韩莉.中西文化差异与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研究[J].芒种,2013(8):155-156.

[2]郁邓.中西文化差异与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研究[J].戏剧之家,2016(20):275.

[3]秦红丽.中西文化差异与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研究[J].读天下(综合),2019(32):1.

[4]辛俊武.中西文化差异与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68-71.

[5]王江安.中西文化差异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学作品翻译[J].福建茶叶,2020,219(3):398-399.

[6]索晓非.西方文化对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的影响[J].芒种,2015(2):19-20.

第3篇:文化差异案例范文

关键词:国际贸易课程;商务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

引言

21世纪是通信和信息技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全球各国在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有着更加频繁的合作。但是,各国间的文化差异深刻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开展,主要表现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若是不了解文化差异,就会出现交际问题,甚至导致隔阂与误解。针对不同文化的敏感性,降低各种文化间的差距,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和能力是现阶段商务英语、国际贸易课程的核心任务和主要的教学内容。将国际贸易、商务英语教学和增强跨文化交际水平有机结合,能够有效处理师生在学习不同价值观、不同文化、不同语言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各样问题,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语言差异。各国都拥有着独特的习俗、文化和语言,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们若想更顺畅地交流,需要克服彼此间的文化障碍并实现相同的目标。因此国际贸易、商务英语教师要重视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在商务英语中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必要性

英语是国际贸易中经常使用的语言。商务英语课程要实现为社会输送国际商贸人才的目的,不但要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也要使学生了解国际贸易实施的不同环节。所以,商务英语教学要在传授基础语言知识的同时,重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因为缺乏应有的认识以及各种条件的影响和限制,我国现在的商务英语教学依旧停留在“国际贸易知识+商务知识+英语”的基本层面,存在很多弊端。在进行国际贸易活动时,并非仅仅具备商务知识和外语能力就能够顺利地完成商务活动,获得预期商务结果。就表面而言,跨国商务活动属于各个国际公司间进行的业务往来,而本质上则是不同文化国家的人开展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1]。实际上,一些在校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就业后开展工作却面临很多困难,其主要原因不是语言能力不足,而是不具备相应的文化能力。由于在实际交际过程中,他们会不知不觉地应用母语的思维方式、文化背景、交际习惯、使用规则来阐述自己的思想,和不同的文化因素间出现碰撞和交叉,进而产生冲突和误解,甚至对谈判是否成功造成影响。所以,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能力和丰富商务文化知识是国际贸易与商务英语教学的重点环节。

二、国际贸易课程的形式与现状

国际贸易是商务贸易和国际经济专业中非常重要的学科体系,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课程[2]。国际贸易包括国际贸易实物、外贸业务课程、国际金融、世界经济、业务课程体系等。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商务英语课程中比较基础的且非常重要的课程。学习国际贸易课程是为更扎实、更有效地学习各种专业知识,为深入学习奠定坚实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国际贸易课程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两个方面,教学内容要随着国际贸易形式及其发展趋势的变化而随之调整。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较,新世纪国际贸易形式出现了明显变化:国际贸易所彰显出的关系大部分是多边贸易形式,小部分是双边贸易;国际贸易竞争以货物贸易为主逐步转变为以服务贸易为主;国际贸易对象从之前的简单一体不断转变为区域经济集团;国际贸易政策也不断转变成协调化、自由化的形式;国际贸易方式也更加多元化、规范化。现在大部分高校教师授课时直接宣读书本内容,以实现有效应对考试为目的,在教学时基本采用灌输式、填鸭式教育方式,在课堂上特别重视讲解语法知识、句型分析、单词等,轻视培养学生的语音准确度、英语语感、英语语言背景知识等,机械、单纯地记忆造成学生难以灵活应用知识,很多学生说不好、不敢说、不会说。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彰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没有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

三、商务英语教学中国际贸易课程的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

(一)国际贸易教学应选择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1.以科研推动教学发展国际贸易课程和商务英语教学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将科研当作突破口,将授课内容和学术成果妥善结合,既要在课堂上呈现个人科研成果,也要展示教学团队的综合科研实力,以增加教学内容的宽度。2.全面组织国贸专题讲座实践和理论有机结合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开展专题讲座则是此结合的最佳方式。专题讲座深度分析一个或几个国际贸易问题,不但能使学生了解现在的世界,也能够提高学生认识国际贸易、跨文化交际的兴趣。专题讲座不能只分析某一领域或某一个问题,应该以保证数量为前提并实现内容扩散。3.了解国际动态,重视国际形势变化国际贸易课程既要重视国内金融、贸易、经济等发展动态,也要重视国际贸易动态、经济发展及国际发展方向与趋势。认识国际形势,既可通过相关部门网页、新闻、公告,也要经常借鉴国际知名高校“慕课”和国外网站内容。另外,教师要建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增强个人专业技能,扩大自身文化视野,提升本人西方文化底蕴,引导学生认识和学习纯正的英文。教师既是传授学生知识的人,也是与学生共同合作学习的人。授课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通过活跃、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知识,更充分地认识西方背景文化,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学习活动中。

(二)国际贸易教学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商务英语课堂上模拟某种商务场景,建立起相关语言环境,学生可以在此情境中学习专业理论和多领域知识。应用情景教学法为学生营造较为真实的语言氛围[3],可以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参与积极性,通过实践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到的知识。构建商务真实场景营造出商务英语的语言氛围,让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与实践,在交流与互动中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商务英语和国际贸易知识,增强实战技能和交际能力,进而实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在课堂上,可以将班级当作一个公司,教师就是此公司的董事长,设置不同部门,学生是工作人员,所有学生都在各个部门负责相应的工作。用“上班”代替“上课”,学生能够在模拟商务环境中实践,加深了解实际商务活动进程,深入理解国际贸易与商务知识,进而增强学生运用知识和具体操作的能力。2.交际法此方法用于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与培养“语言”能力有明显区别。交际法是兼顾语言的功能性和结构性开展交际教学。英语教师既要帮助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也要引导学生在英语交流洽谈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语言技能。例如,在传授telephoneskill课程时,教师向学生提供不同商务交流情境下的听力材料,学生仔细聆听并进行模仿,找到自己喜欢的习惯性表达方式,而后勤加练习,进而能够熟练运用。开展国际贸易、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学生在某一语境下使用相应的语言进行英语交流,培养兼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商务专业技能的人才。所以,在国际贸易、商务英语教学中已大量应用交际教学法并获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3.案例教学法此教学方法以案例为基础,通过案例提出一系列开放式问题,没有固定的处理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充当设计者,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进行讨论,研究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比如在分析现金周转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书籍、互联网等途径在课前搜索现金周转有哪些办法,而后分析适合课本中公司具体情况的方法有哪些。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知识点。案例教学法需要教师具有大量的知识储备,能够掌控处理案例的多种方法,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进而更好地开展教学。

(三)国际贸易教学应融入跨文化知识1.在教学大纲中列入文化教学体制帮助学生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进行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逐步成为商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所以要在国际贸易、商务英语大纲中列入文化教学体制,以符合社会对专业性、复合型人才的要求[4]。若是教师将文化引领融入教学过程,则能够培养学生在国际贸易中的交际意识,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但目前商务英语教师特别重视语言能力,继而关注语法、词汇教学。为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师要积极在教学中确立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合作水平这一目标。2.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开展文化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意识在语言学习时,词汇有异质性特征和多元性含义,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体现出不同内涵。所以,教师要经常提醒和引导学生对西方国家名言名句、成语、常用俗语进行学习和积累;积极为学生寻找更多的情境练习机会,不断增强他们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体验。3.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学习跨文化知识互联网平台和因跨文化交际建立起的覆盖全球各国的网站,能够让人们认识不同国家的风俗文化。目前,人们借助互联网和各个国家的人开展贸易往来和商业沟通。所以,要鼓励学生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学习跨文化知识,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5]。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获得更多跨文化交际资料和多种类商务资源,并与同学讨论、交流和分享。例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网络平台上搜索华为公司发展的案例,借助新媒体动态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搜索找到最前沿的商务知识,进而发现不同公司在商务合作、商务洽谈、商务往来中的成功与失败经验等。

结束语

在国际贸易、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特别重要的。培养此能力从本质上说是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敏感性以及应对文化差异的全面性、灵活性,降低商务活动中的文化差异和文化障碍,增强商务交际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教师要在国际贸易课程和商务英语教学中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更新教育观念,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英语语言能力,也要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使其符合人才市场对应用型、高素质商务英语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何树秀.商务英语教学中商务文化意识培养路径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2):216—217.

[2]王继昂.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导入研究[J].国际公关,2020(2):251—252.

[3]胡茵芃.论商务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中外企业家,2019(25):168.

[4]仇迪.商务英语教学与商务文化意识培养初探[J].英语广场,2018(12):101—102.

第4篇:文化差异案例范文

南北战争之后,多届美国总统为消除种族歧视做了很多努力。在20世纪40年代,种族歧视一直是个敏感而沉重的话题。在《阿甘正传》中,阿甘与一个名叫巴布的黑人成为朋友,他们互相激励与帮助,感情十分要好,甚至片中一个中尉戏称他们像一对双胞胎,这表达了作者对白人与黑人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也深刻反映出当时种族不平等的残酷事实。而中国是一个56个民族大融合的国家,我国在经济、文化上都对少数民族进行政策与资源倾斜,各地各族人民团结友爱,万众一心。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电影字幕翻译的影响

在电影《阿甘正传》中很明显就能感受到宗教对于美国人民的影响力,在影片中有一个小片段,珍妮拉着阿甘一起向上帝祷告,希望上帝可以解决她的困境,在她心目中上帝是无所不能的。在中国,佛教是很多人的精神支柱,由此可见,西方与东方的宗教信仰不同,并导致他们遇事情时处理的方式也不同。

(一)生活习惯差异造成的影响

以《阿甘正传》为例,阿甘在形容他与珍妮儿时友谊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From that day on,we were always togeth-er.jenny and me was like peas and carrots.”使用词组直接翻译的话,它表达的是“从那天起我们总是在一起,珍妮和我就像是豌豆和胡萝卜一样”[4]。这样翻译会使观影的中国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双方存在着文化上的差异。在美国,豌豆与胡萝卜就像我们中国的秤与砣一样,代表着两人的亲密无间。因此,我们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可以使用中国人比较容易理解的话来表述,比如“从那天起,我跟珍妮形影不离”。

(二)种族倾向差异给翻译带来的影响

例如《阿甘正传》:“Federal troops,enforcing a court or-der,integrated 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today”。联邦军队要求强制执行法院命令,令阿拉巴马大学黑白同校,该句台词的文化背景是六十年代,黑人掀起了民权运动,黑人也有同白人一起上大学的权利。句子中“integrated”字面翻译为“整合”的意思,但直接翻译观众会因不清楚这个时代背景而产生理解上的空缺,所以字幕翻译为“黑白同校”,弥补了观众的文化缺失。

(三)价值观不同对翻译造成的影响

第5篇:文化差异案例范文

一、中国品牌跨文化广告传播的必要性

(一)中国品牌“走出去”必经之路

在经济全球化大浪潮下,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越来越频繁,同时也为各品牌提供了发展的平台。中国品牌想要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实现长期发展和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张,就要将品牌跨文化传播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乘着全球化发展浪潮积极做好跨文化传播工作,让中国品牌真正地“走出去”。中国企业在很长时间内一直被认为是世界的代工厂,同时中国制造业肩负国家经济增长的重任。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中国企业不再拘泥于制造行业当中,为制造业的升级提供了机会。政府不但颁布了制造业的行动纲领,而且给予制造企业一定的政策扶持,在这种大环境下,企业做大做强,成为跨国企业将是未来的发展目标。中国品牌势必会“走出去”,到国际平台上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跨文化广告传播将为“走出去”助力,成为必经之路的重要保障。

(二)中国品牌发展需要

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已经研发出众多的世界级产品,但却缺少世界级品牌。发达的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保障,但同时也难掩“加工厂”角色的尴尬局面。究其原因,我们缺少自主创新能力和世界驰名品牌。随着品牌同质化问题日益严重,人们如果无法与品牌建立认知关系,那么也就不存在品牌信仰,因此导致缺乏核心价值及品牌认可度较低的企业濒临倒闭。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外国的品牌不断冲击着中国的市场,原有的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中国品牌与跨国知名品牌相比仍然存在着差距。国家品牌依靠跨文化广告传播,已在中国细分领域占据了巨大的市场份额,而且受到国人的推崇和喜爱。在此发展形势下,中国品牌需建立自身的核心价值,摆脱只是依靠代工生产发展经济的现状,坚持走品牌国际化发展之路,通过跨文化广告传播优势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将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因此,中国品牌跨文化广告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三)跨文化广告传播有助于品牌国际化和增强企业竞争力

中国品牌国际化发展需要跨文化广告传播,同时跨文化传播也有利于企业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国际化流通和交流以品牌为输出点,消费者通过购买商品与品牌建立关系,逐渐提升对品牌的信任度,久而久之这份品牌忠诚度便会转化成实际消费行为,因此建立品牌知名度和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至关重要。中国品牌要想实现国际化,首先就要做好自身品牌的跨文化传播,在国外市场细分以及资源全球配置的情况下,开拓市场和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通过不断地传播保证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消费者消费行为的不断深入也能达到提升品牌忠诚度的目的。中国品牌在对国际市场进行广告传播时,需培养和建立品牌个性及内涵,使之成为国际化知名品牌。

二、中国品牌跨文化传播现状

(一)文化差异阻碍广告传播

中国品牌跟随全球化的脚步,将企业品牌放眼于海外市场,因此品牌跨文化传播已成必然。相较于国外知名品牌,我国跨文化传播起始时间较晚,无法提供较多成功的案例作为传播经验,品牌跨文化传播受到严重阻碍,其中文化差异是阻碍传播的重要因素。据专业人士分析,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高低语境的差异,亚洲地区多处于高语境,而跨文化广告传播须通过编码与解码才能实现文化的交流,双方依靠彼此所在国家的交流背景,依靠含蓄的信息编码方式及不同语境所隐含的表达,以此推测和判断彼此的想法,所以造就了高语境与低语境间的文化差异,如果不能将其转化成符合国际化标准的编码,将无法建立有效的跨文化广告传播途径,这也是中国品牌跨文化传播受到阻碍的原因。因文化差异阻碍跨文化广告传播,可参看西瓜霜海外销售的例子,当年西瓜霜在国内市场销售状况良好,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进行营销。我们知道在中国,西瓜霜是以利尿生津功效为卖点的保健品,企业在海外市场也延续了此种广告传播方式,而国外消费者却根据功效将西瓜霜误读为是药品,造成西瓜霜海外销售遭受阻碍,这就是文化差异中的高低语境和文化背景带来的影响。欧美国家消费者的文化认知习惯是直接从产品广告中获取功效信息,可以使消费者快速了解广告所蕴含的意思,所以才会对西瓜霜的产品属性造成误解。中国品牌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传播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文化背景不同使得人们对事物的认知结果也不同。因此,中国品牌跨文化传播方需结合当地的文化背景突破文化差异,制订行之有效的广告传播方法,让品牌得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二)中国品牌国际认可度低

中国品牌形象长期以来都受到代工厂、质量差、山寨货、低廉等代名词的影响。不仅如此,国外消费者对中国企业的信誉和技术能力一直持怀疑态度,也成为中国品牌跨文化广告传播的阻碍。有学者认为,国人对外国品牌往往持信任态度,认为进口品牌要优于国产品牌。但中国品牌在海外销售却受到相反的待遇,国外消费者对中国品牌持有刻板印象,无论品牌质量如何都很难建立信任关系,对拥有高精尖技术的产品更持怀疑态度。中国品牌形象遭遇刻板印象,使品牌跨文化广告传播工作艰难前行。虽然从近期世界500强企业排名来看,我国企业数量已超越了美国,但想要扭转中国品牌形象,与国外消费者建立信任感,并实现品牌跨文化广告传播仍然任重道远。

(三)中国跨文化广告国际竞争力低

近年来,我国品牌纷纷在国际平台上崭露头角,这也极大促进了中国广告的快速发展。但依然存在好的广告少,无法在国际大赛上获得佳绩等问题。虽然不能以大赛广告创作成绩来衡量我国广告的整体水平,但也能说明我国的品牌跨文化广告传播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需进一步吸收先进经验,完善自身不足。中国品牌跨文化广告国际竞争力低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缺乏品牌创新能力,无法在广告创意上提升品牌影响力,有时因为广告同质化现象严重,造成广告抄袭的误解,既损害了企业形象,又使品牌推广变得寸步难行。此外,全球化为各国企业提供了发展平台,中国品牌需抓住机遇建立长远的广告传播战略,分析国际竞争力低的原因,制订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深入地了解目标区域文化,开展创新性广告研究,以此提高中国跨文化广告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为品牌发展保驾护航。

(四)中国企业缺失品牌意识和保护意识

中国品牌很长时间处于有商品却无响亮品牌现状,主要是企业缺失品牌意识和品牌保护意识。分析品牌跨文化广告传播受阻原因,其中有很多企业忽视品牌战略意义,导致我国优秀品牌的创建、经营无法很好地实现,在国际市场失去很多竞争优势。企业为了快速获取经济效益,过分注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而缺乏创新,从而失去了品牌影响力。这种心理是由于企业错误地将品牌建设当作无谓的投资,认为其需要长时间升级和维护,且无法带来实际价值。长此以往,中国品牌跨文化广告传播也将逐渐失去效用,品牌的建设也将付诸东流。中国品牌只有建立品牌意识和品牌保护意识,才能立足于国际市场。

三、中国品牌跨文化广告传播策略

(一)借鉴国际品牌跨文化广告传播成功经验

分析国际品牌跨文化传播策略,不可否认有许多成功的经验需要我国品牌学习。国外品牌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已从产品本身转向为以受众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并通过长期的实践实现了广告传播到消费者受益的飞跃。从产品的研发生产、营销、广告传播、运营等环节都转变成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发展策略。受到全球化的影响,西方的思维方式通过跨文化广告传播、新闻媒体、品牌效应等方式影响着我国年轻的一代。中国品牌需深入剖析国外广告企业的运行策略,深入了解目标国家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心理、消费需求,同时还要客观分析消费者的接受能力,从消费者角度出发,逐步建立适合自身品牌发展的运作模式。

(二)深入与国际广告机构的交流合作

国际广告机构代表未来广告业务的发展方向,国际广告机构是以跨国广告公司、协会大赛机构为主的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权威机构。品牌跨文化广告传播也是跨文化传播,不同的文化背景在传播过程中一定会受到文化差异、价值观、消费行为的阻碍,因此强化与国际广告机构的合作和交流,对跨文化广告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不但可以减少因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而且也能为广告公司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中国品牌可以通过与国际机构的深化合作,吸收先进的广告传播经验,积极完善自身广告传播的弊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借助国际广告大赛检验广告发展水平,确保中国广告业不断进步,假以时日,通过东西文化的深度融合完成超越国际广告发展水平的目标。

(三)完善国际广告人才培养机制

中国品牌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因而对于跨文化广告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国际广告业竞争的核心力量,广告人才的培养是重中之重。随着国际广告形势的不断变化,相应广告创作技术和手段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广告人才的培养层次也需要提升,以应对国际广告的发展。国际广告人才要清楚地了解国外的文化背景、制度、风情、消费习惯,方能避免因为文化差异了解不透彻带来的广告传播问题。因此,完善国际广告人才培养机制是广告业亟需解决的重要事情。培养国际广告行业人才,可在高校中开展专业教育,为国际广告业储备优秀的广告人才,并通过有效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广告业务能力,为后期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还可以通过公司培训机构完成对国际广告人才的培养。公司为满足国际广告人才的能力需求,设计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使广告人才满足国际广告的创作需要。公司可以开展广告实践活动,丰富广告人才的各项能力。同时举办国际广告创作大赛,促进广告业不断创新。只有加深广告界与高校的深入合作,构建国际人才培养机制,才能使中国广告得到长远发展。

(四)实施品牌广告传播本土战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