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临床科学研究范文

临床科学研究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临床科学研究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临床科学研究

第1篇:临床科学研究范文

1.1缺乏科研兴趣和科研思维

住院医师刚踏上临床工作岗位,临床实践不足,无法从科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更好地解决临床问题。例如,在消化内科规培轮转期间,某些住院医师对消化相关领域的基础和临床实践知识欠缺,不善于从临床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更无从了解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目标。有相当一部分住院医师在本科或硕士阶段很少或没有机会参与科学研究,科研经验几乎为零,对科学研究的整体认识和把握不足,缺少主动思考、从临床问题中获取科研线索的创新素质,更不能主动从学术会议、研究文献等资源中提取自身专业发展所需的相关知识[5]。一个优秀的临床医生不仅能完成临床工作,还是临床问题的发现者,只有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才能逐渐成为集临床与科研思维为一体的临床医学专家,才能推动临床医学的发展。这也是住院医师科研思维培养的目标。保持对临床问题的科研兴趣犹如基石,是做好科学研究的重要保证,同时应注重基础理论与科研思维的有效结合。

1.2缺乏良好的文献阅读能力

文献阅读是医学科研的起点,也是关系科研成败和成果大小的关键性问题。文献阅读是每一位从事学术工作的人所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素养。通过阅读文献,可以掌握一个领域的已有知识,了解其发展历程和最新研究动向。而大部分刚踏上临床工作的住院医师在学生阶段往往只局限于课本的知识,对最新的研究方向和动态缺少更新。因为没有经过系统的文献检索的培训,往往也缺乏文献检索的技能、技巧。

1.3实际科研水平不强

临床科研包括提出问题、检索文献、设计课题、收集数据、统计分析、论文撰写、文章发表这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都需要不断训练继而培养能力。但现实是,随着日益增长的临床工作需求,参加规培的住院医师临床工作极其繁重,缺乏有效的时间思考问题和从事科研工作。

2临床科研能力培养中遇到的问题对策

2.1科学精神和学术素养的培养

医学科学研究是不断探索、创新和追求真理的过程。求知旅途中需要坚定的、科学的信念和精神[6]。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微博、微信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极大地浪费了时间,如何屏蔽这些无效信息,也是锻炼医师自制力,提高科学研究效率的关键所在,长年累月累积的时间将是一大笔财富。住院医师除了提高临床工作效率,如何利用业余时间思考问题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关键之一。科学研究如同烹饪美食,需要热情和细致。要学会在科研的过程中体会学习与探索带来的纯粹与忘我,克服枯燥感,继而有动力地继续投身其中。消化内科教师在临床带教时增强带教意识,重视培养住院医师的科研思维,鼓励他们从复杂的临床表现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高自身科研积极性,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其成长为高质量的医学人才[7]。

2.2选择合适的临床问题进行研究

临床轮转的规培医师和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博士生相比,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乏有效的科研时间。所以,如何帮助他们选择难度适宜、以解决临床需求为目的的临床研究课题是保证课题可行性的关键之一。临床科研不能仅仅局限于细胞、老鼠的实验室工作,要与临床紧密结合,对于住院医师在临床工作中提出发现的临床问题及自己的科研想法,带教教师及科室应帮助住院医师分析课题的可行性、创新性及应用价值并提供指导,从而解决有深度及临床价值的问题。

2.3培养文献阅读能力

消化内科带教教师通过定期宣讲帮助住院医师了解消化学科或相关研究领域的热点,开阔视野、拓宽眼界,也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基础。带教教师通过小讲课的方式教授文献检索技巧,介绍文献检索的一些重要工具,通过举例介绍综述撰写的注意事项,拿出一些过往有问题的或者优秀的综述,从标题到内容让住院医师有直观的学习感受。通过定期开展读书报告会,推出住院医师临床科研月月讲活动,要求规培医师从利用所学到的文献检索知识查阅最新的研究进展并汇报。综述的撰写也是文献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鼓励住院医师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方向撰写综述,带教教师给予指导并帮助其发表。

2.4重视科研培训

进行临床科研需要创造力,对文献有深刻的理解,但最重要的是能够产生帮助解决临床问题的新思路。然而,仅仅知道和了解这些关键点不足以成功,相反需要有效的科研能力培训[8]。这种培训和成长过程主要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这里不得不提到的是在规培的过程中,同时攻读研究生学位,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让青年医师获得更多培训机会。科研课题的实施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于前期准备,同时严谨的数据统计分析和积极主动的态度是临床课题实施的中心环节。严谨创新的课题思路和课题设计使得研究在开始阶段就有计划、不盲目。

2.5寻求科研团队的帮助

随着困难和挑战不断增多,成功培养一名临床“科学家”需要单位提供可寻求帮助的资源和人员,包括:(1)实现研究目标的共用设施和设备;(2)实验室管理人员和科研小组人员;(3)提供常规服务的实验室(如测序、高级显微镜、生物统计学等);(4)导师或带教教师可以提供宝贵的见解和专业知识,拓宽科学视角[9]。消化内科多年来实施多种方法帮助年轻医生,如在研究设计阶段邀请具有统计能力的教师或信息统计学的专家进行讲课,介绍统计的基本原理和软件操作过程[10];在课题实际进行过程中,带教教师帮助采集、分析和处理数据,并指导学生如何通过各种医学统计学方法对观测数据的数量特征进行客观如实的描述和表达,绘制直观的图表;遇到比较困难的问题,可以通过组会的方式,带教教师和多名成员一同参加,构建学术交流平台,营造了良好的临床科研氛围;通过与其他青年医师之间、基础实验室教师与导师的学术交流,使临床科研深入每一个住院医师,面对问题群策群力帮助找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11]。

2.6鼓励参加学术交流和科学活动

消化内科的规培住院医师不仅在消化内科工作,还会至不同临床科室及辅助科室轮转,如与影像放射科、病理科等结合,不同科室研究热点不同,更容易碰撞出火花。鼓励他们进行交流学习,针对某些临床问题共同讨论,并寻找合作研究的可能,从而让研究结果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消化内科鼓励住院医师走出科室、走出医院多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单纯的课堂授课比较枯燥,而学术交流容易提高学习热情,接受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思想,培养科研意识和科研思维。科研最终被他人获知除了外,另一条有效的途径就是学术报告[12]。成功的学术报告能直接快速地传播研究成果,扩大研究领域的影响力。住院医师在进行学术报告前应不断练习,“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态度决定成败”,鼓励他们走上学术讲台。

3小结

第2篇:临床科学研究范文

1.1妇产科学研究生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1科研基础薄弱

科研是临床医疗与教学的先导,科研与临床相互促进[1]。但因为在本科学习中没有涉及科研项目的学习和培训,所以妇产科学研究生大多首次接触科研,对自己要完成的科研工作一片茫然,不知道如何入手,如科研课题的设计,文献查阅,实验操作,统计软件应用,文章撰写和发表等,都需要从零学起。

1.1.2科研时间紧张

因为妇产科工作的复杂性和急迫性,平时工作中急危重症较多,病种繁多,工作量大,经常是下夜班还要继续参加病患事务处理和手术,妇产科学研究生被要求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临床中才能掌握妇产科疾病的诊疗和处理,导致学生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时间冲突,科研精力不足,科研能力得不到提高。

1.1.3带教教师能力不足

不同于本科教学,带教老师除了教会临床常见疾病、多发疾病的诊疗,还要带领研究生进行罕见病、疑难病例、手术技巧的学习。比起本科生单纯的技能操作,带教教师要求也相应增高。带教教师除了讲解临床病例,还要根据妇产科疾病的新趋势、妇产科疾病诊疗的新进展等及时掌握学科新进展,保证知识的先进性和敏感性。另外,带教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进行文献阅读,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科研课题等。这些都要求带教教师有更高的临床技术水平和科研素质,但实际上很多参与研究生带教的教师除了承担医院临床工作、本科教学工作外,还有自己的科研工作和生活压力,所以并无暇顾及研究生的全面教育和发展。还有一些教师科研能力有限,这些不足都限制了研究生培养。

1.2妇产科学研究生临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2.1妇产科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掌握有限

相比本科生,妇产科研究生经过大学课程和临床实践,已熟悉和掌握了一些妇产科理论和技能操作,但因为大学中课程、实习科室较多,分配给妇产科的时间有限,且医患关系紧张等原因,对妇产科专业理论知识还是实践操作都是一知半解,特别是本专业前沿进展和手术操作并不深入和扎实,在研究生阶段必须加强学习,毕业后才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妇产科医师。

1.2.2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刚刚从大学本科毕业的医学生,在以前传统教学模式的教育下,很少会表达自己的思想,缺乏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而确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些却正是研究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3],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成为一名能够独立行医的合格医师。

1.3.3医患沟通能力不足

妇产科具有其特殊性,问诊中因为涉及女性婚姻、生育、妊娠、性生活等隐私话题,查体中女性生殖器官和隐私部位的暴露等,都容易引发患者的不配合,造成病史采集不完整,专科查体缺失,甚至造成医患矛盾。对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和沟通诊疗计划时,也需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信心。因为新入学的妇产科研究生在本科学习期间很少有机会进行单独操作和面对患者的直接沟通,所以有时候很难取得患者的信任甚至引发医患纠纷。因此除了掌握妇产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研究生还需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习更多的沟通技巧,处理妇产科复杂的医患关系。

2解决妇产科学研究生临床教学问题的方法

2.1正确引导研究生培养科研思维

研究生教育要教给学生进行医学科学研究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临床科学研究思路,为临床科研打下科研基础[4]。从入学开始,带教教师及导师就应和研究生积极沟通交流,让研究生对自己的学制内的临床任务和科研任务有总体认识,为临床和科研工作制定合理的目标,合理分配临床和科研时间。在平时工作中向研究生介绍妇产科学现状与最新的诊疗发展,激发研究生对学科新进展兴趣,这样才能保证学习的动力和科研的先进性;培养研究生的科研习惯,使其学会在临床中发现问题,用批判性思维去思考问题,带着问题查阅文献寻找答案,倡导审慎、明确、明智地应用现有最佳临床研究证据对患者进行诊治[5]。并且以通过阅读文献了解科研的前沿动态,将科研和临床结合起来,从而发现疾病新的致病机理、发现新的可行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方法等,为以后科研课题的选择提供思路。

2.2学好基础课,为临床和科研打好基础

在研究生时期加强专业英语、医学统计学、妇产科学等基础课程学习,扩宽知识面,加强相关学科学习和学科间交流,只有基础知识扎实,才能更好的掌握临床知识,获得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技能。要与国际接轨,必须了解本学科国内外最近研究进展,拓展视野,更新知识,为自己寻找课题创造条件,也为设计课题、完成实验、撰写论文打下基础。

2.3提高带教教师临床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参与妇产科研究生带教的教师,应从自己做起,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技术水平,规范带教,让研究生更多的学习妇产科疾病诊疗规范及技术操作,尤其是手术操作。按照研究生培养计划来严格要求学生。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法[6],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临床病学习和思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7-8]。另外,带教教师要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大部分带教教师学历都是硕士研究生以上,因此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但平时因工作、家庭压力较大,而做科学研究又需要花费大量的实践和精力,需要严谨的构思、阅读大量文献,确保课题的严谨性、先进性、科学性等,所以很多附属医院的带教教师因过度劳累,工作后就放松了科研方面的学习,这对指导研究生学习十分不利。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的身份,更应该以身作则,除了提高传授医术,还应引导研究生建立正确的科研理念,教会学生科研方法。因此带教教师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查阅文献、参加学术会议、参与科研项目等,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增强研究生带教团队的整体素质。

2.4为研究生创造更多的临床实践机会

毕业后即将走上临床岗位的研究生,需要更多的实践机会,比如参与患者管理,参与科室疑难病例、手术病例讨论。一些常见的手术,比如流产手术、上环、取环、后穹窿穿刺、剖宫产术、腹腔镜手术等,都要在带教教师的教授中逐渐参与至独立熟练操作。导师不能因为怕患者不配合或者减少医疗纠纷等理由拒绝或限制研究生实践机会,我们不仅是为学生负责,也是对将来的患者负责。因此,只要机会合适,都要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为研究生争取更多的临床实践机会。另外,通过举办临床技能操作比赛及考核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大量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病例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5培养研究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因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和教学资源限制,新入学的研究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在研究生学习阶段,需要着重培养这些能力。比如,让研究生独立管理患者,完成病历书写、病例分析,完善诊疗计划,制定治疗方案。独立查阅文献及制定课题,解决实验中出现的突发状况及困难等,平时多与导师、同学交流,倾听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方案。

2.6增强医患沟通能力

因现今社会信任度降低及紧张的医患矛盾,研究生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患者考虑。询问病史要详细,查体要仔细轻柔,解释病情要耐心细致,对病人进行诊疗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同时强化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和谈话技巧,建立和患者之间融洽的相处模式。通过科普、讲座、谈心等多种教育方式,向患者解释教学原理和教学的重要性,争取患者配合,建立研究生临床工作的自信心。总之,妇产科研究生培养需要从基础知识、科研能力、带教能力、临床思维习惯、独立行医能力、医患沟通技巧等方面进行。在带教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科研理念,具备临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合理分配科研及临床学习时间,不断为学生创造科研条件和实践机会,达到培养出掌握坚实宽广专业知识、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谷俊朝,马涛,王宇.如何提高医学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5,4(4):244-245.

[2]张东华,高岳,薄红,等.PBL教学法在我国临床教育中的应用及所存在的问题[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99-100.

[3]毛艳华,石全红,王佳,等.提高妇产科学专业型研究生临床科研能力的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6,15(6):614-615.

第3篇:临床科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科研能力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1],决定调整医学学位类型,设置医学专业学位。从此医学硕士学位分为两种类别:即“医学专业学位”和“医学科学学位”。由于只颁发了指导性的政策,国内并无统一的培养方案,在培养上,出现了“重科研,轻临床”[2]的问题,导致毕业后医学专硕难以胜任临床岗位。为了进一步提高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2014年教育部卫生计生委等六部门印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3],明确了构建以“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从2015年起将招收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专硕”)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从而使专硕具有研究生和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的双重身份。在临床轮转中专硕可以接触大量的病例,参与到疾病的诊治过程。经过近几年的实施,该培养模式在提升专硕的临床能力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过去“重科研,轻临床”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改善。但是与此同时浮现了一个亟待解决的新问题:那就是在培养上出现了“重临床,轻科研”的现象[4],导致了专硕科研能力的欠缺。这对于研究生的长远发展和我国医疗事业的长足进步都是很不利的。本文提出了调整专硕培养模式的关键在于加强科研训练,就科研能力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对加强专硕科研训练的必要性做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1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下降的原因

201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定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5],这一培养方案中对科研能力的要求是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有一定的临床研究能力和临床教学能力。从“基本”“一定的”可以看出对科研训练的具体程度并没有十分准确的界定和要求。此外,目前我国暂无标准而规范的专硕科研训练计划,科研训练的内容和要求由医学院校自由裁定,在科研训练的程度上因医学院、导师的不同而不同。当前医学专硕培养模式采用理论学习、临床轮转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以临床轮转为主,此模式下专硕要在临床多个科室进行总时长不少于33个月轮转工作,这确实是保证了专硕的临床训练力度,但顾此失彼,科研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目前存在专硕在本专业轮转时间不足的问题,以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专硕为例,在本科室轮转时间仅有3个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导师对学生交流指导[6]。专硕“临床工作繁忙,无心科研”[7],只能利用自己的周末,节假日等休息时间进行科学研究,这种零碎的时间难以培养规范的科研技能和系统的科研思维。综上,一方面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保障临床训练而没有规范的科研训练方案,另一方面,轮转期间临床工作任务重,加之本科室轮转时间缺乏,无疑导致对专硕科研训练的进一步忽视。除了以上原因,专硕科研能力不足还与导师、带教、课程安排、专硕自身、科研氛围等多方面相关。部分导师并不重视专硕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此外导师要承担临床、科研、教学及行政职务,非常之繁忙。轮转科室带教教师多只注重临床技能,指导上与社招规培生多无差别,甚少在科研思维上进行引导。在科研相关课程安排上,往往利用晚上或者是周末时间授课,学生在结束繁忙临床工作后多疲惫,影响听课效率,且由于课时少而内容多,讲授速度过快,学生无法充分掌握领悟。专硕疲于处理各个科室繁重的临床工作,没有充足时间与本专业科室导师交流。有部分专硕自身没有充分意识到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对自身要求不够严格,只是希望正常毕业即可。此外,专硕学生群体中科研氛围也不够浓厚。这些原因导致目前专硕的科研能力明显不足。

2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调整的必要性

2.1医学需要科研思维

医学存在很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不断探索,医生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求索、不断学习的过程。专硕学生掌握的临床科研思维将会在其未来的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会影响初入临床的年轻医师看待疾病的角度和深度。失掉研究生阶段的科研训练机会,工作后将难以弥补。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临床经验无法一蹴而就,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会随着工作时间的加长而不断提升,硕士阶段能够积累的临床经验有限。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只强调临床训练而不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对于专硕来说不可不谓是一种缺憾,对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也是一种损失。针对目前专硕培养“重临床,轻科研”的现状,进行必要的调整显得尤为紧迫,那就是必须要增加研究生的科研训练。

2.2职业竞争

对于硕士毕业后即投身临床工作岗位的专硕来说,科研训练的薄弱,对他们的求职和在岗工作都有着不利影响。职业招聘中论文发表情况是用人单位评价招聘者科研水平甚至是录用限制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而且在工作后,也鼓励医生参加临床科学研究项目。本科毕业时的医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很有限,硕士阶段便成为科研素质培养的重要阶段。但在目前的培养模式下,专硕无法进行较为全面的科研训练,无论是在论文发表、知识储备还是科研思维等方面都很薄弱,工作后在科学项目研究方面也会力不从心,然而毕业后的他们已经失去了提升自己科研能力的最佳机会,不利于在毕业后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2.3读博深造

在几乎大多数省级三甲医院招聘临床医生最低要求都是博士学历的情况下,有一部分专硕毕业后会选择继续读博深造。目前申请考核制已经成为博士招生的主流方式[8]。根据我国《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中“发挥专家组审核作用,强化对科研创新能力和专业学术潜质的考察”[9]的指示,科研素养在现行的申请考核制中占有重要地位,院校对研究生科研能力、论文水平、发表文章等等都有详细要求[10]。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为例,2022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的条件中明确要求了申请人应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发表SCI学术论文须提供检索证明[11]。此外,申请材料中包含了科研水平和能力证明材料,还包含一份5000字以上的科研计划书,要求考生结合拟报考的研究方向进行撰写,内容包括选题的意义、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现状、研究方案、创新点等。只有对各项材料评议评分合格的申请人,才能进入下一环节的笔试面试。所以对于想要继续深造的专硕来说,科研能力显得非常重要,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有没有读博深造的机会。同时,良好的科研素养也可以为博士研究阶段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有利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长远发展和我国医生队伍科研水平的提升。

2.4研究生教育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社招规培生的主要区别在于其研究生的身份,在培养上必须要与社招规培生有所区别。职业性、学术性和研究性是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三大基本特征[12]。“研究”是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13],任何类型的研究生教育都要具有研究性。专业学位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一种类型,其教育的评价标准必须符合研究生教育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具备相应的研究能力。

3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调整的途径

3.1制度建设

重视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建立标准规范的科研训练方案。正如在201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指出的“加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科研思维和分析运用能力培养”[14],医学院校也要按照这一要求培养专硕临床科研能力。要平衡科研训练和临床轮转二者的关系,弹性安排时间,适当减少与本专业关系较弱的轮转科室,延长学生在主科室的学习时间,另外可以增加6个月左右的机动时间。要提高对专硕的科研要求,提高毕业论文质量要求,并加强中期考核。质量是医学教育的“生命线”[15]。目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保证教育质量仍旧是重中之重,应加强临床和科研能力的共同培养,不断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提升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和医学科研创新能力。

3.2导师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16],从整体上把控着研究生的发展,在专硕临床技能培养和科研能力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导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专硕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第一,要多与学生积极地交流沟通,专硕很长时间在其他科室规培,与导师交流不足,应该充分利用微信等途径加强双方沟通。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导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制定相应的科学实验研究培养计划。第二,要寓“科研”于“临床”,在临床实践中提高科研素养,引导学生在临床中发现问题,以及培养通过科学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临床-基础”相结合的科研思维。第三,安排文献阅读任务,定期以组会的形式进行组内PPT交流学习,了解最新的专业相关研究热点,并指导学生分析其实验设计的优缺点。第四,临床科研主要以患者为研究对象,医疗服务机构为主要研究基地,研究内容涉及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病因和预防,相比基础研究对专硕更为适合。因为专硕学生经常面对的是患者,经常工作的地点是在医院,进行系统的基础实验研究不现实,导师可以指导学生多进行偏重于临床的科学研究训练,指导他们对临床问题进行科研选题、研究设计、解决问题以及培养临床科研思维。

3.3带教教师

其他科室带教教师虽然不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但是由于专硕长期在外轮转,大量时间在各科室带教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若是能够在这段时间抓住对他们的科研培养,将对专硕来说是一个大的提高。社招规培生不具有专硕的研究生属性,对硕士研究生规培生带教教师的要求应高于社招规培生,在指导上必须要与社招规培生有区别。对于专业型硕士研究生需在现有临床技能的培养上,适当增加科研思维的引导,对临床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疑问,要求学生检索相关文献,寻找循证医学的最佳证据,解决遇到的问题。临床科学研究的思维和方法既有相似性又各具特点,学生在接触轮转科室不同教师的科研思维后,能极大地开拓视野,打破思想局限性,进而提升科研思维素养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整体的水平。

3.4课程安排

一方面,在研究生基础课程教学上,课时不应过度压缩,应该保证学时。首先确保方法学课程,如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循证医学、科技论文写作等的课程学时。也要在课程内容上有所改变,可适当增设一些基础课程,如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采用提前入学集中授课、入学后答疑学习和慕课自行学习三者相结合的方式。提前入学集中授课保证教学效率,增加学生们的基础知识储备,在正式开学后,可再安排时间进行集中答疑,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后期课程内容安排。慕课形式灵活且不拘时间,对临床工作繁忙的教师和学生来说很有利,可利用零散时间加强相关知识学习吸收。三者结合互为补充,有助于解决科研基础理论知识薄弱的问题。另一方面,理论离不开实践,科研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实验的实践。可以安排一定的课程利用周末去实验室进行科研学习,掌握一些较为基础的科研方法如Western-Blot,PCR等,学会一些基础科研工具的使用,常用数据库的文献检索方法等,将有利于专硕更深层次地认识疾病、思考问题。

3.5研究生自身

常言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专硕自身要多主动和导师交流沟通,结合导师的指导,形成自己的科研思维。勤学善思,在平时学习中认真细致,对于遇到的问题多加思考,主动查阅相关文献寻找答案,做一个临床有心人。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作为住院医师和研究生的双重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使自己全面发展。还要平时广泛阅读国内外专业文献,紧跟专业前沿,多思多悟,不断总结从而形成自己的研究问题的思路。同时,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利用现在网络上的海量资源,钻研医学基础知识。要合理安排管理时间,珍惜课余时间和周末时间,进行实验探索。最后要掌握一些科研工具,掌握文献检索、数据收集、分析和流行病学的方法;加强医学英语的学习,为阅读文献和撰写文章提供便利。

3.6科研氛围

在专硕学生群体中,存在科研氛围不浓的现象。院校需要在学生群体中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从而促进专硕科研能力的提高。一是定期举办“科研设计竞赛”。专硕从兴趣出发,通过导师、带教的引导下,广泛阅读相关文献,完成实验设计,并进行汇报和展示,由专家团队打分评价,并且给出修正意见,优秀者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二是学校定期举办“讲堂”。邀请院内、国内甚至是国际上的优秀科学家做分享,分享内容不拘一格,可以是前沿热点,也可以是科研素养等。引导专硕以优秀科学家为榜样“科学追星”。三是构建“专硕-学硕”互助小组,引导学生之间的广泛交流。我们知道,专硕科研能力缺乏而临床能力相对突出;而学硕恰恰相反,科研方面优于专硕,缺乏临床经验。二者优劣互补。通过构建学习互助小组,学硕可以从专硕处获得临床知识,专硕也可以从学硕那里学习科研知识,实现双赢。

4结语

第4篇:临床科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科研;教学;一体化;医学生;教学实践

医学生由一名学生成长为合格的临床医生,需要接受漫长的医学教育,医学生教学这一过程对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至关重要。医学生教学主要包含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医学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这一学习过程,使医学生在深入理解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其转化成临床技能并应用于临床。同时,医学生教学还需培养和提高医学生对未知的探索精神、科研创新能力,鼓励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探索解决方法,从而推动医学的进步和发展[1-3]。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医学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尤其是具备科研创新能力的新型医学人才,已成为社会亟需的人才资源,这一形势无疑对医学生的高等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为顺应社会及时代的需求,亟需对医学生的高等教育现状进行改革,不能仅满足于照本宣科,更应激发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1目前医学生教学、科研模式

医学生的课堂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医学生迅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并增加知识面的广度、深度,为医学生的临床实践筑牢基础。但是,医学面临的疾病种类众多,对不同的疾病进行诊断、治疗是极为繁杂的过程,目前医学对疾病的研究仍存在大量未知。因此,为提高医学生认识疾病、掌握其变化规律、探索不同治疗手段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的临床实践能力,需要在医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增加医学研究方面的培养。而科研的本质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索,通过借助科研的装备及手段,探索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并可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发明提供理论支持[4]。但我国医学生教学的现状,存在两种极端情况。一是由于我国医师职称评选的主要评价指标是其发表的论文数量及质量,因此,部分为职称晋级的医师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方面,而忽视临床实践,受这一氛围的影响,医学院校在对医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出现重科研、轻临床的现象,部分院校甚至将科研成果作为优秀学生的唯一评价标准[5-6]。二是由于对科学研究的认识不足,认为科学研究较神秘、虚幻,部分医学生认为掌握已有的临床专业知识用于实践即可,无心投入科学研究,缺乏对疾病诊治的未知领域进行探索的精神。由于疾病的形成过程复杂,存在大量未知有待探索,若医学生或医师缺少对未知进行探索的精神,则对疾病的诊断、治疗能力将不会进步,形成内科医师只管开药、外科医师只管开刀的被动局面。目前,我国医学生的培养主要是“5+3+3”模式,即5年本科+3年硕士+3年博士。医学生的本科教学,教师主要根据教材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教学,由于医学知识更新迅速、医学教材体量庞杂,易导致医学教材更新慢、落后于最新前沿成果,甚至将某些临床已淘汰或错误的内容教授给学生,与临床前沿脱节。同时,大部分医学院校对医学生本科阶段的培养未设定科研任务,学生仅被动接受教师的照本宣科,无法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硕士、博士的目的在于提高其探索精神、创新能力,需要其参与科研课题进行锻炼。在我国,具备培养硕士、博士资质的导师多承担着重要科学研究课题,部分导师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要求学生参与其科研课题,甚至将精力过多投入其中,忽视对学生临床技能的指导,导致部分医学生抛弃本科阶段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这一模式培养出的硕士、博士仅掌握初步的科研知识,无法结合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无法适应临床工作要求。针对我国医学生培养的现状及其不足,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尝试探索可以提高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探索创新精神的新型教学模式。

2科研教学一体化理论模式

科研教学一体化是近年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医学生教学过程中,使高效教学与科学研究相融合,二者相互促进。这一模式不仅涉及个体行为,更是一种涉及多方面的集体性行为[7-9]。在医学生教学时,处处体现相互协作,如“教师-学生”协作、“教师-教师”协作、“学生-学生”协作,以教学内容为教学中心,同时融合科学研究,构建“教学-科研”一体化的团队。相较于传统的照本宣科式教学,这一新型教学模式,不仅要求教师传授基本的教学内容,还需教师不断跟进临床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更新授课内容,对学生的疑问及时解答、协助设计科学研究项目,虽然对教师的要求有所提高,但有助于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升华。此外,这一模式还需医学院校配备科学研究的相关场地和设备,使教学-科研同步开展。对教学过程或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可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索、设计科学研究思路,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临床实践、科学研究有机结合。这样不仅可提高其学习的兴趣,还可提高其对医学知识的掌握水平、锻炼探索创新意识,为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筑牢坚定的基础[10-12]。教师在根据教学或临床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科研设计时,可先简后难,逐级提高学生的兴趣,避免初期的难题打击其学习信心。通过这种模式的教学,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学生通过与教师及同学的互动,其语言表达、组织沟通、团结合作的能力均得到提高。例如,在口腔卫生知识的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参观口腔疾病的临床治疗、参与义齿的制作,在病理生理课程的教学中,可针对具体患者的化验单进行逐项解读,指导学生制作血涂片等,介绍该疾病研究领域中的认知盲区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索。

3科研教学一体化模式在医学生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3.1研究对象和方法

选取某高校200名在读本科四年级医学生进行研究,根据完全随机数字表原则(1∶1)将200名本科四年级医学生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名。观察组采用科研教学一体化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函授式教学模式。经过一学期的教学,比较两组学生在教学前后的科研兴趣、科研思维能力、探索创新能力、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医学新信息感知能力、临床资料分析能力、教学满意度等,通过自制评分量表进行测评,总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表明能力、兴趣或掌握程度越好。

3.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收集及分析处理,两组间不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均值±标准差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研究结果

教学之前,两组的科研兴趣、科研思维能力、探索创新能力、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医学新信息感知能力、临床资料分析能力、教学满意度基本无差异(P>0.05)。教学完成后,观察组的能力均明显提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科研教学一体化模式可明显提高医学生的科研兴趣、探索创新能力及临床分析能力等(表1)。

4小结

第5篇:临床科学研究范文

实验室是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所必须的基本条件。一个运行良好的实验室不仅需要配备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材料,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制度、操作规范以及保障实验室正常运转的技术人员队伍。现代医学科学研究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先进研究技术不断涌现,传统的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已经成为常规的研究手段,逐渐有更多单位引进了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更先进的研究平台。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越来越依赖于先进的研究平台,而反过来高水平研究成果也可以帮助申请到更多研究经费,从而推动实验室的平台建设。目前有不少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单位,特别是医院的临床科室根本就没有完善的实验室。研究生只能联系去其他有条件的实验室短期做课题,很难去专心完成科学研究工作,而且同一个导师在研究方向上的连续性很难保证。一些大型医院虽然建立了中心实验室,配备了一些常用的实验仪器设备,但是也存在一些如人员拥挤、仪器使用需要预约等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在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审核的过程中,管理部门更应该加强对实验室基础条件的考核,对于完全不具备研究条件的单位,应当暂停招生。另外,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要始终放在实验室管理的首要位置,在每位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前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和制度宣讲,了解各种实验仪器设备和试剂等的注意事项和可能的危险。

2研究生招生和导师队伍建设

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是医学科研工作的主力军和新生力量,吸收高质量的生源报考是研究生培养单位的重要工作,对学科科研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当前越来越多的单位获得研究生培养资格的形势下,各个院校、医院间同样存在竞争关系。作为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导师应当努力去发现和吸引优质生源,通过多种渠道开拓生源和主动联系学生报考。每年暨南大学针对在读本科学生设立数百项本科生创新科技项目,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通过参与这些创新项目,可以早期接触到科学研究,对实验研究形成初步认识,也通过跟指导教师做实验产生科研兴趣,成为将来潜在的研究生报考生源。另外,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面向重点医科院校在读的临床医学等专业的大四学生举行夏令营,介绍医院和专业的基本情况并与导师见面座谈,对获得保送资格并通过面试考核的学生直接录取为免试研究生。目前已经有不少院校采用这种模式吸引免试生报考,收到不错的效果。另一方面,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在研究生培养体系中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要打破以往对研究生导师的错误认识,导师是一个工作岗位,意味着责任和义务,而不是一种地位和身份的体现。对于临床医学科学学位导师的遴选,应当更加注重科研素养和基础研究工作经历,保证研究生在就读期间得到导师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对于只从事临床工作的导师,可以转为专业学位导师。暨南大学在这一方面做出了颇有成效的改革,为科学学位导师的遴选制定较高的科研业绩标准,打破了导师终身制,改为定期审核制,实施动态管理,只有通过审核的导师才能进入招生目录,获得招生资格,极大提高了导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研究生课程安排与设置

以往的研究生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知识结构陈旧、应用性不强的问题。许多研究生在入学阶段选修的课程只是为了满足学分的需要,而进入研究工作后会发现所学课程用处不大。因此,针对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应当在课程设置上更加注重实用性,特别是对于研究过程中所必须的实验操作技术和文献管理技能,应该给予格外重视。近年来研究生招生对报考生源本科专业的要求也日益严格。为适应卫生部关于临床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的要求,暨南大学自2012年起要求报考临床医学专业的研究生,无论科学学位还是专业学位,本科所学专业必须是临床医学。这一规定也逐渐在越来越多的医科院校实行。这一规定带来的结果就是将来生物类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将不能攻读临床医学研究生。尽管临床医学本科生具有良好的医学专业知识,但由于本科课程设置的缘故,绝大部分临床医学本科生接触的实验课以形态学和动物实验为主,在细胞及分子水平的实验技能方面比较欠缺。考虑到这一实际情况,在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基础理论课程之外,更应该侧重实际操作的实验课程,使学生在课程中能够掌握生物医学研究中常用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技术,并且能够分析和解释实验结果。为了能及时了解最新研究进展,跟踪最新研究技术,文献检索、管理和阅读是研究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一技能,才能在海量的科研文献中快速找到相关结果,为科研选题、研究方案设计做出正确的决定。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可以通过开设公选课的形式帮助研究生尽快掌握这些技能,在专业的医科院校或者医院,则可以通过聘请专家讲座等形式来实现。暨南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图书馆在每个学期面向全校研究生开设文献检索、Endnote软件操作等培训班,开通了著名的文献出版机构汤森路透的在线教程,并且提供了许多培训教程PPT下载,使研究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科学研究的指导与过程管理

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的研究生导师主要来自医院的临床医生,也有少量导师来自大型教学医院中设立的研究所。根据笔者观察在研究生指导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临床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指导学生。许多导师担任临床科室的主任或者副主任,每天门诊、病房以及手术等临床工作非常繁忙,可能几个月都没有时间跟学生深入交流研究课题,指导就无从谈起。②科研经历欠缺,指导能力不足。由于历史原因,现有的很多研究生导师本人在读书和工作期间一直从事临床工作,未曾接受过正规的科研训练,没有建立科研思维方式和掌握常用的科研技术方法,因此很难给学生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③责任心不强,指导方式欠合理。有些学术成就较高的导师,本身有行政职务或者很多学术兼职,经常开会、出差等,而且同时指导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很多,为了省事就采用了博士指导硕士,师兄指导师妹的方式,这样无疑使学生失去了接受导师直接指导的机会。因此,在提高导师指导效果上可以采取多种措施。首先,建立定期交流和指导的机制,比如每周举行课题组的周会,讨论最新的相关领域研究进展,汇报实验结果和总结经验教训等。其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合作意识。同一课题组内可以将常用的实验技术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减少在技术摸索上需要花费的时间,提高科研效率。对于以临床工作为主并且缺少科研经验的导师,可以与基础研究的教师建立导师组联合培养和指导研究生。最后,要注重研究生科研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使研究生在读期间能够较好地掌握专业外语、文献检索、统计分析、生物学软件等必备技能,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跨学科的学术沙龙、国内外著名学者的专题演讲、前沿研究热点以及最新实验研究技术的报告和讲座等,这样可以很好地开拓视野,有助于启发科研思维。

5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考核评价与激励措施

2013年7月中旬,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特别提出对研究生实行严格的中期考核和论文审核制度,加大淘汰力度;同时也要改变单独评定研究生导师资格的做法,防止形成导师终身制。这表明教育部已经把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放到了重要位置。科学学位的研究生教育以培养研究生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为主要目标。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二是科学实践的能力;三是撰写科学论文的能力。作为科研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科研论文在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考核中占有重要作用。随着国内整体科研水平的提高,对研究生也提高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越来越多的培养单位鼓励研究生发表SCI论文,有的单位甚至把发表SCI论文作为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20世纪80年代后期,南京大学首先将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引入科研评价体系后,现在SCI已经成为国内学术界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每个被SCI收录的期刊有对应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它是通过对期刊引文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数值,将其作为衡量期刊影响力的一项指标。期刊的影响因子越高,表明该刊物对其学科领域越具影响。尽管SCI作为一项学术评价指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但是同时它在推动我国近年来科学技术国际化发展道路上发挥了巨大作用,是目前较为公正合理的评价标准之一。当然,应该抛弃唯SCI论的观点,在学术评价中考虑具体学科的实际情况,结合具体论文的引用情况、期刊的特征因子等其他评价指标等,建立更为合理的评价机制。学校或者院系层面设置适当的奖励措施对于提高研究生积极性具有很好的提升作用,常见的方式有设立优秀研究生论文奖和优秀毕业研究生奖等。暨南大学研究生院在鼓励和推动研究生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根据中科院学术期刊分区,对于以第一作者发表一区论文的研究生,给予高达5万元的奖励,同时给导师提供10万元研究经费。

6结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