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文化交际案例范文

文化交际案例全文(5篇)

文化交际案例

第1篇:文化交际案例范文

如何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一是做到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和服务水利中心工作的思路;二是做到培训计划内容要丰富多彩,切合工作实际;三是做到培训计划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可操作性;四是做到培训计划要突出水利行业的重点。

1.1紧紧围绕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和服务水利中心工作的思路

马克思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三要素中,人是首要的,最活跃的能动要素。在生产活动中,人是占主导地位的,因此人的行为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是事故发生与否的关键因素。结合工作实际,具体从职工的安全意识强弱、职责范围大小和安全技术操作水平的现状上下工夫,对每位职工从初、中、高级技术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职业道德和政治思想行为规范等方面有不同的要求,选择匹配的知识进行教育培训,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操作技能水平。通过教育培训,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深入人心,使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得以树立,从而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通过操作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操作技能和自我安全防范意识,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确保安全。

1.2计划内容要丰富,切合实际

任何一种教育,如果内容单调无味,都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安全教育也不例外。在深刻领会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丰富安全教育的内容,在讲安全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的同时,将有关安全生产好的经验、血的教训和沉痛的事故案例溶入其中。既要安排理论知识丰富的专家、老师讲授基础知识,也要邀请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现身说法,把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发生在职工身边的鲜活事例结合起来,这样对职工教育的现实感、接受度和说服力会更强。

1.3计划的针对性、时效性、可操作性要强

1.3.1切实加强青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通过教育培训,提高青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既提高了工作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又减少了“三违”现象,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率。在对青工进行技能培训的同时,还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安排安全态度宣传教育,灌输有关安全的目的、意义和安全行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清除固有的、带经验性和倾向性的不良习惯,切实认识到不安全行为导致的危害性和灾难性,达到端正安全态度,增强安全意识的目的。

1.3.2切实加强“三违”人员的帮教工作

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认为:违章行为、轻伤事故、个体死亡和重大事故之间均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它们之间符合1∶29∶300法则,即在330次违章中,有300次造不成什么恶果,有29次轻伤事故,只有一次会出现重伤或死亡事故的严重后果。例如,某机械师企图用手把皮带挂到正在旋的皮带轮上,因未使用拨皮带的杆,且站在摇晃的梯板上,又穿了一件宽大长袖的工作服,结果被皮带轮绞入碾死。事故调查结果表明,他这种上皮带的方法使用已有数年之久。查阅四年病志(急救上药记录),发现他有33次手臂擦伤后治疗处理记录,他手下工人均佩服他手段高明,结果还是导致死亡。这一事例说明,重伤和死亡事故虽有偶然性,但是不安全因素或动作在事故发生之前已暴露过许多次,如果在事故发生之前,抓住时机,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许多重大伤亡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此,许多违章者用“又不会出事”“很多人都这样干”为借口,使违章行为屡禁不止。对“三违”人员尤其采取批评教育、个别谈心等办法,让职工明确什么是违章,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做到干部不违章指挥,工人不违章冒险作业,从而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以达到减少事故的目的。

1.4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突出水利行业重点

从事一线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水利工程施工任务的班组长,作为最基层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水利安全生产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基层一线班组长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各类水利单位在派出相关领导、安管人员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安全教育培训的基础上,更应加大对一线班组长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使其掌握有关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操作知识,并通过对事故的案例分析,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提高安全素质和安全责任,从而带动其他职工的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2总结

第2篇:文化交际案例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案例教学;教学设计

一、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要求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对计算机文化有一定程序性的认识;二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对常用办公自动化软件能够熟练操作;三是让学生掌握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提取、分析和,让学生毕业时能够胜任信息化社会的基本工作要求。

二、案例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1.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章节的教学目标,以案例为主线,首先呈现教学案例,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再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来进一步剖析教学内容,通过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实践,对教学内容深入了解;最后可以由学生结合自己的实践心得或者小组讨论得出总结,和教师共同对案例进行总结,掌握教学内容。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主要培养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因此针对三种不同能力,在教学设计时有所区别。

(1)夯实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在教学设计时可采用案例呈现——案例讨论——案例分析——案例总结的方式。很多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都会疑惑:学习这些理论知识有什么用?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通过呈现理论对工作和生活的影响案例,让学生明白基础理论知识的作用。如在学习“计算机基本组成”这部分内容时,首先进行案例呈现——“不同的软、硬件配置对于计算机使用的影响”。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突破重难点,如分析计算机分成哪些部分?主要的计算机硬件有哪些?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软件有哪些,各自的作用有何不同?最后通过案例总结,归纳出计算机基本组成的所有理论知识。

(2)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在教学设计时采用案例呈现——案例分析——案例讨论(案例讲解)——案例实践——实例总结的形式组织教学。在每个章节呈现案例时,展示利用相应软件制作的综合作品,教师对操作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分析完成作品中所使用的操作技术有哪些。学生进行案例实践过程中也可分组,由小组长(基础相对较好的同学担任)指导全组同学进行操作,教师对组长也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指导。在学生完成案例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加强管理,对普遍出现的问题可进行集中讲解和辅导。最后抽检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总结。

(3)提升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这部分内容有些是纯理论的,有些是理论加实践的,教师可根据实验情况进行教学。如“网络信息安全”这章节内容,在案例呈现中可播放目前由于网络应用中出现的网银信息被盗、电脑信息通过网络泄露或手机上网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视频,激发学生进一步提出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网络信息不安全问题,组织学生针对不同的问题分析讨论,如出现的原因、如何避免,最后归纳网络信息安全包括的领域以及相关理论和操作要求。案例教学法是目前教育界普遍使用的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把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一定要注意对整个教学环节中的细节进行个性化设计,既要注重优秀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的提升,也要注重全体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养,让所有大学生通过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都能成为信息化社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石敏力.计算机基础案例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第3篇:文化交际案例范文

关键词:国际贸易课程;商务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

引言

21世纪是通信和信息技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全球各国在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有着更加频繁的合作。但是,各国间的文化差异深刻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开展,主要表现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若是不了解文化差异,就会出现交际问题,甚至导致隔阂与误解。针对不同文化的敏感性,降低各种文化间的差距,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和能力是现阶段商务英语、国际贸易课程的核心任务和主要的教学内容。将国际贸易、商务英语教学和增强跨文化交际水平有机结合,能够有效处理师生在学习不同价值观、不同文化、不同语言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各样问题,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语言差异。各国都拥有着独特的习俗、文化和语言,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们若想更顺畅地交流,需要克服彼此间的文化障碍并实现相同的目标。因此国际贸易、商务英语教师要重视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在商务英语中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必要性

英语是国际贸易中经常使用的语言。商务英语课程要实现为社会输送国际商贸人才的目的,不但要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也要使学生了解国际贸易实施的不同环节。所以,商务英语教学要在传授基础语言知识的同时,重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因为缺乏应有的认识以及各种条件的影响和限制,我国现在的商务英语教学依旧停留在“国际贸易知识+商务知识+英语”的基本层面,存在很多弊端。在进行国际贸易活动时,并非仅仅具备商务知识和外语能力就能够顺利地完成商务活动,获得预期商务结果。就表面而言,跨国商务活动属于各个国际公司间进行的业务往来,而本质上则是不同文化国家的人开展的跨文化交流与合作[1]。实际上,一些在校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就业后开展工作却面临很多困难,其主要原因不是语言能力不足,而是不具备相应的文化能力。由于在实际交际过程中,他们会不知不觉地应用母语的思维方式、文化背景、交际习惯、使用规则来阐述自己的思想,和不同的文化因素间出现碰撞和交叉,进而产生冲突和误解,甚至对谈判是否成功造成影响。所以,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能力和丰富商务文化知识是国际贸易与商务英语教学的重点环节。

二、国际贸易课程的形式与现状

国际贸易是商务贸易和国际经济专业中非常重要的学科体系,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课程[2]。国际贸易包括国际贸易实物、外贸业务课程、国际金融、世界经济、业务课程体系等。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商务英语课程中比较基础的且非常重要的课程。学习国际贸易课程是为更扎实、更有效地学习各种专业知识,为深入学习奠定坚实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国际贸易课程主要包括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两个方面,教学内容要随着国际贸易形式及其发展趋势的变化而随之调整。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较,新世纪国际贸易形式出现了明显变化:国际贸易所彰显出的关系大部分是多边贸易形式,小部分是双边贸易;国际贸易竞争以货物贸易为主逐步转变为以服务贸易为主;国际贸易对象从之前的简单一体不断转变为区域经济集团;国际贸易政策也不断转变成协调化、自由化的形式;国际贸易方式也更加多元化、规范化。现在大部分高校教师授课时直接宣读书本内容,以实现有效应对考试为目的,在教学时基本采用灌输式、填鸭式教育方式,在课堂上特别重视讲解语法知识、句型分析、单词等,轻视培养学生的语音准确度、英语语感、英语语言背景知识等,机械、单纯地记忆造成学生难以灵活应用知识,很多学生说不好、不敢说、不会说。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彰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没有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

三、商务英语教学中国际贸易课程的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

(一)国际贸易教学应选择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1.以科研推动教学发展国际贸易课程和商务英语教学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将科研当作突破口,将授课内容和学术成果妥善结合,既要在课堂上呈现个人科研成果,也要展示教学团队的综合科研实力,以增加教学内容的宽度。2.全面组织国贸专题讲座实践和理论有机结合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开展专题讲座则是此结合的最佳方式。专题讲座深度分析一个或几个国际贸易问题,不但能使学生了解现在的世界,也能够提高学生认识国际贸易、跨文化交际的兴趣。专题讲座不能只分析某一领域或某一个问题,应该以保证数量为前提并实现内容扩散。3.了解国际动态,重视国际形势变化国际贸易课程既要重视国内金融、贸易、经济等发展动态,也要重视国际贸易动态、经济发展及国际发展方向与趋势。认识国际形势,既可通过相关部门网页、新闻、公告,也要经常借鉴国际知名高校“慕课”和国外网站内容。另外,教师要建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增强个人专业技能,扩大自身文化视野,提升本人西方文化底蕴,引导学生认识和学习纯正的英文。教师既是传授学生知识的人,也是与学生共同合作学习的人。授课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通过活跃、和谐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知识,更充分地认识西方背景文化,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学习活动中。

(二)国际贸易教学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在国际贸易、商务英语课堂上模拟某种商务场景,建立起相关语言环境,学生可以在此情境中学习专业理论和多领域知识。应用情景教学法为学生营造较为真实的语言氛围[3],可以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参与积极性,通过实践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到的知识。构建商务真实场景营造出商务英语的语言氛围,让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与实践,在交流与互动中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商务英语和国际贸易知识,增强实战技能和交际能力,进而实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在课堂上,可以将班级当作一个公司,教师就是此公司的董事长,设置不同部门,学生是工作人员,所有学生都在各个部门负责相应的工作。用“上班”代替“上课”,学生能够在模拟商务环境中实践,加深了解实际商务活动进程,深入理解国际贸易与商务知识,进而增强学生运用知识和具体操作的能力。2.交际法此方法用于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与培养“语言”能力有明显区别。交际法是兼顾语言的功能性和结构性开展交际教学。英语教师既要帮助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也要引导学生在英语交流洽谈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语言技能。例如,在传授telephoneskill课程时,教师向学生提供不同商务交流情境下的听力材料,学生仔细聆听并进行模仿,找到自己喜欢的习惯性表达方式,而后勤加练习,进而能够熟练运用。开展国际贸易、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学生在某一语境下使用相应的语言进行英语交流,培养兼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商务专业技能的人才。所以,在国际贸易、商务英语教学中已大量应用交际教学法并获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3.案例教学法此教学方法以案例为基础,通过案例提出一系列开放式问题,没有固定的处理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充当设计者,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进行讨论,研究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比如在分析现金周转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书籍、互联网等途径在课前搜索现金周转有哪些办法,而后分析适合课本中公司具体情况的方法有哪些。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全面地理解知识点。案例教学法需要教师具有大量的知识储备,能够掌控处理案例的多种方法,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进而更好地开展教学。

(三)国际贸易教学应融入跨文化知识1.在教学大纲中列入文化教学体制帮助学生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进行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逐步成为商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所以要在国际贸易、商务英语大纲中列入文化教学体制,以符合社会对专业性、复合型人才的要求[4]。若是教师将文化引领融入教学过程,则能够培养学生在国际贸易中的交际意识,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但目前商务英语教师特别重视语言能力,继而关注语法、词汇教学。为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师要积极在教学中确立提升学生跨文化交流合作水平这一目标。2.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开展文化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意识在语言学习时,词汇有异质性特征和多元性含义,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体现出不同内涵。所以,教师要经常提醒和引导学生对西方国家名言名句、成语、常用俗语进行学习和积累;积极为学生寻找更多的情境练习机会,不断增强他们对不同文化的认识和体验。3.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和新媒体学习跨文化知识互联网平台和因跨文化交际建立起的覆盖全球各国的网站,能够让人们认识不同国家的风俗文化。目前,人们借助互联网和各个国家的人开展贸易往来和商业沟通。所以,要鼓励学生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学习跨文化知识,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5]。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获得更多跨文化交际资料和多种类商务资源,并与同学讨论、交流和分享。例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网络平台上搜索华为公司发展的案例,借助新媒体动态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搜索找到最前沿的商务知识,进而发现不同公司在商务合作、商务洽谈、商务往来中的成功与失败经验等。

结束语

在国际贸易、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特别重要的。培养此能力从本质上说是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宽容性、敏感性以及应对文化差异的全面性、灵活性,降低商务活动中的文化差异和文化障碍,增强商务交际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教师要在国际贸易课程和商务英语教学中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更新教育观念,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英语语言能力,也要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使其符合人才市场对应用型、高素质商务英语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何树秀.商务英语教学中商务文化意识培养路径探索[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2):216—217.

[2]王继昂.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导入研究[J].国际公关,2020(2):251—252.

[3]胡茵芃.论商务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中外企业家,2019(25):168.

[4]仇迪.商务英语教学与商务文化意识培养初探[J].英语广场,2018(12):101—102.

第4篇:文化交际案例范文

【关键词】开放教育;教材编写;模式

教材建设工作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基本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高校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必备材料,它体现一所高校的教学研究水平,也是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教材建设工作对教学改革的深化、教学改革成果的巩固、教学质量的提高、高素质人才的造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开放教育教材的主要编写模式

文字教材是开放学员进行系统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形象准确地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是教师开展教学的主要参考依据,为教师准备授课内容、开展面授和网上教学、作业及讨论题等提供纸质材料。用于开放教育的教材,其编写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1.传统与知识点结合的编写模式。这种模式是在传统的模式基础上提炼出知识点,既有章节又有知识点。所谓的知识点,是把每章的重点、难点都分别写出来,便于学生自主学习。这种编写模式符合学生阅读习惯和学习习惯,同时便于学生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把握。2.知识点编写模式。知识点模式,是指每章的内容完全以知识点的形式出现,若干个知识点组成一章内容,每个问题既独立又相互关联,共同组成完整的内容体系。3.问题式编写模式。所谓问题式,是指教材以提出问题然后回答问题的方式编写。教材都以提问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目的明确,理解起来简单明了。4.案例式编写模式。所谓案例式,是指每一章或者一节的前面都以案例的形式引出一章内容,教材内容都围绕案例展开、进行编写。这种编写模式生动、具体,使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思考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特点。

二、开放教育教材编写的主要特色

我们以开放本科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教材为例。本教材采用多种媒体结合的方式进行编写,即文字教材作为主要的学习资源和考核依据,微课程和三分屏课件作为辅助性的学习资源和考核依据。1.文字教材。文字教材是本教材的主要媒体和载体。学习者以文字媒体为自学的基础,同时文字教材也是课程考核的依据。《跨文化交际》教材以传统与知识点结合模式进行编写。传统与知识点结合模式的编写框架重点突出,更适合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传统与知识点结合模式方便学习者利用零散时间自主学习;传统与知识点结合模式易于文字教材之后的三分屏及微课程等视频资源的制作。以第一章为例:ChapterOneCulture(第一章文化)知识点一:文化的定义知识点二:文化的功能知识点三:文化的特征Exercises(练习或思考题)CaseStudy(案例学习)Case1(案例1)Questionsfordiscussion(讨论题)Case2(案例2)Questionsfordiscussion(讨论题)Case3(案例3)FurtherReading(补充阅读材料)中间安排两次阶段性考试,最后安排一次终结性考试样题。2.数字化视频资源—专题微课。微课是以教材中一个知识点为核心,以视频的形式。为学员自主学习提供学习支持的学习资源。由专业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精选知识点策划演绎,每个微课程短小精悍,能灵活生动地重现和讲解知识点,让学生有身临课堂的感受,和三分屏课件一起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远程开放教育缺乏课堂授课的缺憾。3.数字化视频资源--三分屏。三分屏,是将老师讲课视频与用于讲课的ppt一起录制下来,在电脑上生成流媒体文件,然后可以在电脑上播放。这个流媒体文件有三部分内容:老师的授课视频、授课用的ppt或其他电子材料、授课大纲,三分屏也因此而得名。三分屏也是数字化资源,由专业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并串联微课内容进行编写录制,时间20分钟,可以迅速传输,又比教材的内容更直观灵活,可以用于课程辅导和助学。因为三分屏课件是流媒体文件,可以在电脑上播放,所以可以将三分屏上传到到远距离教学平台上,为学员进行在线学习提供帮助。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三分屏课件的制作已经非常成熟,很多教学平台上都可以上传三分屏课件。

结束语

我们要对开放教育教材的编写和选用进行深入研究,鼓励高水平教师积极参与教材的编写工作,提高远程教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建立一支能力水平高、老中青相结合的开放教育资源研发团队,提高开放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廖华英.《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2]胡文仲.《跨越文化的屏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4]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第5篇:文化交际案例范文

关键词:5C;跨文化;外语教学

1美国5C标准

美国外语学习的5C标准的研究引起广泛关注。在中国知网中以“美国5C标准”为主题词的文章共24篇,其中6篇研究特定英语学习者,4篇外汉语教学,针对口语能力1篇,提高阅读能力1篇,4篇研究大学英语,4篇高职英语,没有对研究生跨文化的研究。这些研究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把5C标准生硬套用于中国环境下的英语学习者,不区分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和学习背景。美国1996年制定了《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修订了三版,从五个方面规定了外语学习者应达到的标准,简称为“5C”标准,5C指的是交际(communication)、文化(culture)、连接(con⁃nection)、比较(comparison)和社群(community)。结合本研究,5C标准具体指:1)交际:利用外语交际。指要求学习者应用外语进行口头或书面交际,在交际中能有效获取口头或书面的文化信息,领悟文化内涵;并能向国际友人以口头或书面形式传达本国或他国文化信息,实现用外语口头或书面交际的目的。2)文化:体验多元文化。指创造各种场景让学习者体验并领略本国和他国文化,让学习者深切理解本国文化和他国文化,树立独立的文化意识,在尊重他国文化的同时,澄清西方对中华文化的误读,建立民族文化自信。3)比较:比较语言文化。指通过对比语言和文化,让学习者分析不同语言和文化的相似和差异,做到不仅能体悟和接受不同文化的相同之处,还能对文化的不同之处深入认识,培养学习者对不同文化之脉络的把握和不同文化现象之根源的探究,对文化的不同不以简单的优劣做评价。4)连接:连接其他学科。指通过跨学科的学习,让学习者可以以不同学科视角审视文化现象,对同一文化现象多学科、多视角、全方位的阐释和解读可以让学习者构建自身的知识生态体系。5)社群:应用于多元社区。指在线上线下各种社区中应用外语交际,把外语的使用运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最终实现终生学习外语的目标。该标准出台的背景是因为英语是国际语言,美国学生有强烈的优越感。很少有机会使用外语解决问题,导致美国学生学习外语的动力不足。1996年在面对新的世界竞争格局时,美国意识到务必加强外语人才培养,颁布了5C标准。

2以5C为标准的跨文化外语教学

本研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线上线下与不同文化群体交流,访谈、记录并撰写报告。这一过程中,教师使用教材相关内容对学生培训,帮助学生认识此种学习活动的方法的意义。学生通过跨文化的亲身体验,形成感性认识,再结合教材的理性知识,加深对本国文化的深入理解和认同,从而提高跨文化对话能力。

2.1交际(communication)

促进外语学习的动因是内生表达动力(王初明,2014)唤醒对人事物的交际意愿。认知科学和心理语言学也发现语言习得是一种社交过程。在交际环节中,需要设计各种交际场景激发学生口头和书面交际的意愿。先让学生理解消化林语堂文中的观点,是书面理解交际的一种,再通过设计与国际友人口头或书面交流的场景,在交谈中让学生重复或模仿自己或对方使用过的词语或句法,或应用林语堂文章中的词语或句子,在口语交际和书面交际传达自己的观点,做到使用目标语言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国际友人互动。具体步骤是在教学中先让学生阅读林语堂《家庭与婚姻》一文,理解文章的意思;再让学生口头采访3位来自不同国家的人,调查各个不同国家的家庭婚姻观,通过口头交际向国际友人获取相关文化信息,并与对方交流自己对林语堂文中关于家庭婚姻的看法;还让学生与3位不同国籍的人寄送邮件,问询他们的家庭婚姻观,并在邮件中通过书面交际表达自身对林语堂文中的家庭婚姻观的看法。在交际中让学生重复或模仿自己或对方使用的词语或句法,重复或模仿林语堂文中的词语或语句。在对话中融合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使模仿语言和创造语言相结合,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相结合,实现学习语言和文化的双重目标。

2.2文化(Culture)

通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对话,建立独立的本国文化意识和民族文化自信,在尊重他国文化的同时,澄清西方对中国文化的误读。采用真实采访现实中的人物和阅读文化名人的作品两者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访谈3位西方男女,调查他们对两个问题的看法。第一个问题,问他们中国女人在家中地位如何?“中国女人是否曾受过压迫?西洋人很容易想象中国人的妻子被当作驴子样的供丈夫做奴隶。”(林语堂,2017)获得第一手的感性认识,再结合林语堂的作品与采访对象对话,“凡较能熟悉中国人民生活者,则尤能确信所谓压迫妇女乃为西方的一种独断的批判,非产生于了解中国生活者之知识。”并用他引用的《红楼梦》中贾母证明中国女性在家庭中的统治地位,可以及时澄清西方对中国家庭婚姻文化的误读。第二个问题,中国妇女被禁锢在家中,没有社交的权利吗?被采访的对象认为是的。让学生运用林语堂文中的观点说明中国女人在家庭中足以满足社交需求,“如西洋妇女所享受者,但是中国妇女既已习惯了这种生活,她们也不甚关心社交的集会,而且一年之间,也少不了有相当胜时令节,好让她们露露面,欣赏一番社会活动的欢娱景象,或则在家庭内举行宴会,也可以尽情畅快一下。”

2.3连接(Connections)

跨文化和跨学科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整合分离的学科知识,将各类知识融会贯通,有助于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不同文化,达到跨文化对话的目的。各学科领域的经典或最新成果大多以英文发表,不同学科对同一问题的阐释可以提供不同的视角。在本案例教学中,对家庭婚姻问题,让学生查找哲学、历史和经济学视角的不同解读,各个视角的观点相互验证,加深了对婚姻家庭问题的理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在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婚姻与道德》一书中说:“什么造成婚姻的痛苦,结论是:愈文明的人,愈不能和伴侣有永久的幸福。爱尔兰的农民,虽然到了现在他们的婚姻还是由父母做主,他们夫妇之间的生活大多是快乐而贞洁的。人们彼此区别最少的地方,婚姻最为容易。假如男子之间相差无几,女子之间也区别不多时,不会悔恨未与另一个人结婚。但是,若人们的嗜好、兴趣与事业各不相同,则他们总希望有与自己性情相同、情投意合的伴侣;当他们发现所得到的没有本可以得到的那么多时,他们就会感觉不满。”罗素对爱尔兰农民婚姻幸福的归因恰恰也解释了林语堂的观点--过去中国人的婚姻多半是幸福。从历史学维度看,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女性没有家庭财产继承权,法国在《拿破仑民法典》颁布之前女人没有离婚权,但中国唐朝时期女性就有离婚权,进一步佐证了林语堂的观点“中国妇女受压迫乃为西方的一种独断的批判”。从经济学看,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贝尔克在《家庭论》中指出婚姻让夫妻双方成为各自财务风险的担保人;婚姻可以降低生活成本,但当一方感到投入和收益不匹配,就会出现婚姻危机。从经济学角度再次验证林语堂的观点。

2.4比较(Comparison)

比较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不仅要比较语音、语法和词汇的异同,重要的是对比本国文化和异国文化。通过比较不同文化的异同,了解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类具有的共性和不同民族文化独有的特性,可以正确面对本族文化的独特性,不以与“先进”西方文化一致为标准。求同存异,互相尊重彼此的文化。比如:以下两个问题:中国女人和西方女人结婚后的家庭角色一样吗?通过对比,学生们知道“中国人则容易想象认为西洋人因为从未领受过孔子学说思想的洗礼,所以西洋妻子不关怀丈夫的衣服清洁与果腹事宜,终日身穿宽薄衬裤,逍遥海滩之上。或纵乐于不断的跳舞会中。这些大方野乘,异域奇闻,固为双方人民茶余酒后之闲谈资料;而人情之真相反忘怀于度外。”中国女性与西方女性需要的权利相同吗?“总之,她们除了在家庭以内的活动,其他一切都属非主要任务,在家庭中,她们生活行动有她们的快活自由。故肩荷兵器以警卫市街之责任,亦非她们所欲关心者。”

2.5社区(community)

使用外语的频次和场景决定语言的熟练程度。要求学生不仅在课堂上使用英语,在互联网、俱乐部或文化活动中有国际友人参加时都使英语,将英语融入生活学习之中,让学生把英语应用到日常中,成为生活的常态,成为终生英语学习者。

3总结

本研究以5C为标准,从5个维度设计教学,采取线上线下,课堂内外,课本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生跨文化对话教学。本案例教学为研究生文化对话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标准、教学设计上提供了参考。在外语教学中设计各种场景为学习者提供口头和书面交际机会,选用与中国文化相关的教学内容,通过比较对不同文化的比较,并结合多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民族文化自信。本研究的效度和信度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加以验证。

参考文献:

[1]林语堂.吾国与吾民[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7.

[2]王初明.内容要创造,语言要模仿—有效外语教学和学习的基本思路[J].外语界,2014(2):42-48.

[3]袁小陆.外语教育中的文化自觉培养现状与归因研究[J].外语教学,2017(5):56-6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