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职业素质培养范文

职业素质培养全文(5篇)

职业素质培养

第1篇:职业素质培养范文

新的管理理念的提出,新的管理方式的出现,使得现代管理越来越精细化、人性化。“细节决定成败”已成为职场的一句流行语,人们越来越关注到细节对他人、自身和企业形象的影响。细节是指细小而又具体的事物、事情、环节或情节。正是因其小而常常被人忽视,因其细而使人感到繁琐,不能长期坚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无不向我们昭示着点滴细节的重要作用。细节教育是在教育的过程中除传授给学生宏观的、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和技能外,还应从职业角度引导学生形成对工作过程中细小环节的关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精神和细节观念。它是课上与课下、系部与学校、个体与全员、理论与实践、学校与行业相互努力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化工程。

二、行业特性决定了专业的细节教育不可忽视

国内著名的金陵酒店管理集团有一句名言,“酒店无小事,做不好小事出大事”,一句话道出了酒店服务与管理工作的真谛。酒店服务作为一种客我之间高度接触性的行业,服务人员的一举一动无不影响着客人的感受,决定着客人对饭店服务和管理水平的评价。而且因服务的同步性、不可重复性、无形性和差异性等特点,决定了饭店从业人员必须具备时刻为客人着想、为饭店着想的意识,才能在日常的服务工作中给客人以惊喜,为饭店创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在为客人整理房间的过程中,能从枕头的折痕中判断出客人觉得枕头矮了,再为客人多加一个枕头;在客人第二次蹋进饭店大门的时候,能准确地叫出客人的名字……,诸如此类的细节服务每天在不同的饭店发生,看似微不足道,但它却折射出饭店员工至真至诚的服务精神,以客人需求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作为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性人才为主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来说,如何从细节入手,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和实践环节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如今下列情景的出现已不足为怪:乘坐电梯时,特别是上下课的高峰期,同学们一拥而入或而出,丝毫不懂礼让;见到师长视而不见;进入实训场所,大声喧哗,自身物品胡乱摆放;上课迟到时有发生;从诸多对从事酒店行业的实习生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来看,他们在环境适应、服务意识、心理承受、吃苦耐劳、自我约束等方面与现代酒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些现状的存在有的看似细节,不足为道,但是每一个细节都直接展示了学生的内涵和素养,体现着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因此,如何主动适应行业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不断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关注细节教育,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酒店管理专业实现内涵提升的必由之路。

三、如何实施细节教育

素质指劳动者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劳动实践和自我修养等途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内在基本品质,它由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心素质等几方面构成。从业人员职业素质是企业竞争制胜的核心要素,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品牌。国家示范院校建设的实践证明,仅仅依靠学校、课堂的实训室,依靠书本知识的学习,是无法培养出学生的实用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的。要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实行开放式教学,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在专业教学中增加具有企业丰富经验的专家,使行业企业直接参与到人才的过程之中,以工学结合的途径造就一大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1]。

(一)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细节教育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教学的力量不仅仅在于传授,更重要的在于鼓励与引导,如何将细节的重要性深入学生思想意识,培养学生从小事做起,将小事做精的态度意义重大。在本专业的教学中,对学生仪容仪表的检查和指导是一项重要的课前教学内容。结合行业企业对员工职业形象的要求对每位学生进行检查和评价,对没有达到标准要求的学生按规定扣除日常考核分,并予以正确的指导,限定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培养学生良好的形象管理能力。上课时使用手机在大学生中非常普遍,这种行为严重影响教学和学习效果,因此,借鉴行业企业对员工手机的管理办法,为各班配备“手机保管箱”,课前要求学生统一将手机放入保管箱,并进行执行情况的考核,此举有效解决了手机困扰问题,受到国内多家媒体的报道和家长的肯定。使用电子文件上交作业,如PPT、WORD文档等形式在现代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多,但是许多同学完成的电子作业在字体、格式、排版、美化等方面的水平良莠不齐,而行业企业对文件的规范化和美观性要求很高,也兼具节约的成本意识。所以,每次作业上交后,任课教师都会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逐步提高学生电子文档的处理能力和审美意识,为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正如许多实习和毕业生所言“我们对自己制作PPT的水平很有自信,因为在校期间每个人都经历了无数次的训练和指导,制作水平和表达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类似的例子多不胜举,细节教育的理念渗透于每位教师的心中,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

(二)在实践过程中渗透细节教育

教育部16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本专业构建了基于职业能力提升为主线的双证课程体系,实训、实习课程的比例达到60%,学生许多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习惯的养成正是在校内外的实践环节中形成的。以校内实训为例,学生进入实训规定必须按规定着职业装,提前到岗做好实训室的环境卫生和物品准备工作,清点上课人员,完成自查后向实训老师汇报班前准备情况,教师再进行检查和考核,与现代酒店业的班前准备工作和班前会的要求相同。实训过程中,学生应遵守实训室的管理规定,不得大声喧哗,文明操作,安全操作,不得故意损坏和破坏实训用品用具。实训结束后,学生要按照实训室卫生清扫的程序和要求做好环境卫生的整理工作,填写使用记录表,做到“清洁、有序、定位定量”。在整个实训环节的设计、实施、考核过程中完全从职业化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相关技能与综合素养。校外的专业见习、顶岗实习是学生直接接触和感受职业工作的过程,实践的效果如何不仅影响到合作企业的正常经营与管理,同时也影响到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的评价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取向。因此,校外实践环节是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关注度和投入度最高的部分。新生进校后便邀请行业专家、技术精英、实习生、毕业生到校开展行业知识和职业生涯规划;在即将进入实践岗位前再进行校企对接,让学生全面了解实习单位的企业文化、岗位要求、配套设施、管理制度等;学生实际到岗后开展实习指导老师和学生的“一对一”沟通,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岗位工作,及时解决岗位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在传统节日、寒暑假期间,系部领导带领实习指导老师、班主任等深入实习基地看望和慰问学生,用真情去感动和感染学生,将真情运用到对客服务过程中,此举受到了所有合作企业的赞赏,也增强了企业对实习生管理的重视程度。2011年7月份,本专业派出了20多名学生到青岛海景花园大酒店开展顶岗实习和毕业实践。酒店接待任务繁重,服务标准和考核要求非常严格,但是所有学生都能够在快速适应岗位工作要求,用心做事,以情服务,获得了酒店与客人的高度认可,在短短的四个月时间内,共收到客人的感谢信43封。

第2篇:职业素质培养范文

2015年中国旅游产业促进座谈会上,国家旅游局了《2014全国旅游业投资报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指出,2014年中国旅游业实际完成投资7053亿元,同比增长32%。随着旅游业逐步大众化和个性化,旅游需求不断增长,旅游产业的多元化,预示着旅游业将成为当前经济下行大环境中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根据商务部的“十二五”期间促进餐饮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力争在“十二五”期间,餐饮业保持年均16%的增长速度,到2015年零售额突破3.7万亿元。不难看出,餐饮业在第三产业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国庞大的消费人口保证了中国餐饮消费将继续以高速度增长。2012年国家八项规定的出台,使高端酒店业的消费得到一定的抑制,许多酒店开始积极转型,之前被无限推高的酒店泡沫得以释放,酒店业产品也逐步归于本质。中国酒店业发展呈现不正常的哑铃型模式,即高端酒店和经济型酒店的数量远远大于中端酒店数量的模式得以改变。高端酒店为了吸引众多的消费者,积极推出更加亲民的酒店产品,包括客房、餐饮、会议等大众化产品,使得酒店产品的消费能保持较高的水平。

二、旅游行业的人才需求与现实差距

旅游行业的快速增长使得旅游业对专业管理人员和基层服务人员的需求随之上升,旅行社、酒店、景区、旅游交通运输部门需要大量懂专业、具有较高旅游职业素质的管理人才和一线服务人员。以酒店为例,酒店由于其服务的特殊性,需要大量的一线服务人员,从事包括前厅、客房、餐饮、会议、康体娱乐和商务中心等部门的工作。与如此巨大的需求,就给酒店人员招聘带来难题。一线服务部门的人员流失率常年居高不下,刚毕业的学生在通过了短期的入职培训后往往选择离开,使得酒店服务的连续性得不到保障。

三、旅游专业学生职业意识的缺失是导致高离职率的主要原因

旅游专业的学生体现的共同特点是思维活跃,外向性格突出,具有较强的个人意识,对制度和规定的忍受性较差。加上电视传媒、电影中对酒店业的描述往往都是展现酒店的富丽堂皇、酒店人华丽的制服和时尚的生活,给学生一种误导。当真正进入酒店中就会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如此之大,表现出不愿付出辛苦,人际沟通能力差,包容性差等职业意识缺失现象。

四、培养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途径

(一)利用专业课程强化学生职业意识

教师在讲授旅游专业课程时,将重点放在专业实训和操作技能上。如酒店前厅课程,涉及预订、办理入住、退房、信息咨询和礼宾等服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实训基地或合同酒店进行模拟训练,教师设定相关的情景,由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现场模拟,利用酒店前厅电子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真实的房型推荐、预约登记、查询房态及制作房卡等业务,并创设“麻烦顾客”角色,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解决对客户服务中可能发生的各种状况。例如,在餐饮服务实践课程中,学生通过在餐厅中反复实践餐前准备、迎宾引领、拉椅让座、递送香巾、点餐、茶水服务、增减餐具、酒水服务、上菜服务、餐间服务、结账服务、送客服务及整理餐桌等工作流程,熟悉中餐服务的工作内容,了解餐饮服务的技能和对客服务的技巧。同时要正视重复性工作在服务业中是一种常态,要能在重复性工作中寻找提升空间,包括操作技能的改进和人际沟通技能的改进。

(二)加强旅游专业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在旅游服务行业中,对服务人员的气质和性格有相应的要求。一般来说,偏外向型的多血质和胆汁质气质类型的人更适合从事服务业。酒店是一个和顾客高度接触的场所,要求服务人员具备一定的心理知识并培养自身的职业心理素质。如重视“第一印象”等心理现象,即在与顾客第一次接触时所留下的良好印象能为以后顺利开展服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由于“近因效应”的存在,要求服务人员必须保持高水准的服务水平,不能虎头蛇尾,要让服务一直保持在良好的水平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强化服务心理的学习,旅游专业的学生应掌握一定的职业心理知识,如前厅服务心理、客房服务心理、餐厅服务心理、康乐服务心理、会议服务心理和商场服务心理等。如在前厅服务时,应了解顾客在前厅的需求心理,即求尊重、求效率、求沟通、获得信息、求方便和审美的心理需求。客房服务人员针对顾客的求尊重、求整洁卫生、求宁静舒适、求安全放心、求方便快捷、求物有所值和求文化审美心理,主动关心顾客,如主动协助行李员搬运行李、主动为客人按电梯按钮、主动帮助行动不便的客人,等等,提升顾客的满意度。顾客满意度的提高,也会增强服务人员的信心。

(三)利用理论学习+顶岗实习+理论学习的方式快速提升职业认同感

第3篇:职业素质培养范文

在高职《基础》课程教学中,以研究性学习理论为指导,开展职业道德素质实践教学,一方面是研究性学习理论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创造性等特点内在的必然性要求;另一方面是教材内容安排、教师教学现状、学生自身认识等现实因素的客观性要求。

(一)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必然性要求

研究性学习理论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有三个要素:自主,探索,合作。研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了学习主体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和综合性,学习过程的参与性与实践性,学习成果的创造性和多样性。

(二)教育基本要素现实的客观性要求

就教育介体而言,教材内容受限制。当前承担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思政课主要是《基础》课。《基础》课关于职业道德教育在教材内容编排上,不论是国编教材,还是省编教材,主要是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及其详细阐述与基本要求。没有面向众多不同专业安排详细具体的某一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缺乏学习的针对性。就教育环体而言,人才培养方案不周密。通过查阅本校所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各个专业开设课程中,没有找到具体的职业道德规范性的课程。唯独会计与审计专业开设了《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有专门介绍。由此造成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教学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就教育主体而言,《基础》课教师精力不足。各学校普遍存在思政课教师教学工作量大、所带专业众多、且变动频繁,一位教师每学期基本同时要给十几个专业授课。教师本身对专业认识不是很深,思想上的不重视、时间上的不方便、精力上的不允许、内容上的不钻研,因此造成对各专业具体的职业道德的不了解,自然无法实现具有针对性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就教育客体而言,大一学生职业认识模糊。《基础》课面向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大学新生对专业发展和就业去向认识还很模糊,缺少本专业未来从事的工作岗位以及自身的就业需求认知,缺乏具体的企业实习和岗位工作经验,因而不清楚职业道德对工作的意义,不能自觉主动了解和学习职业道德规范。

二、研究性学习理论视域下开展职业道德实践教学的具体方案

《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以16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立足点、以学生参与为宗旨、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归宿,充分体现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地位,积极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为学生健康成长、顺利成才服务。因此,研究性学习理论视域下的职业道德素质实践教学,坚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本研究方式、以职业道德素质为基本研究内容、以“专业—职业—就业—行业—企业—专业”为基本研究思路,坚持“立足当前、谋求长远,紧扣专业、问题引导,个人研究、分组讨论,全班交流、共享成果”为原则,实现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成果四位一体培养职业道德素质的育人机制。

(一)选定主题———明确研究目标

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高职院校的学生如何在职场打赢一战场战役———谋求职业岗位?如何在职场打赢一场持久战———谋求职业发展?如何成为职场真正的赢家———获得职业成就?金钱、关系、学历等等外在条件只能是帮一时之需。只有良好的内在素质、尤其是职业道德素质,才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职场法宝。因此,将“增强职业素质,打造就业核心竞争力”作为职业道德素质实践的主题与研究目标。通过自主研究,最终帮助学生在专业学习、职业准备、就业选择等方面提高“能见度”,增强竞争力。

(二)设置问题———确定研究内容

按照基本研究思路,学生学习必须立足专业、认识专业、热爱专业,进而了解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发展,明确就业形势及其行业发展趋势,再具体深入了解著名企业的招聘要求及对员工的基本职业道德素质要求与规范,最后回到本专业的学习之中,自觉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素质培养。由此,按照主题设置五个具体问题。第一,社会对每个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第二,本行业的发展前景、趋势及就业形势分析;第三,本行业对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第四,本行业龙头企业、著名企业对员工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的规范与要求;第五,我校本专业与同类院校、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差异,以及我校的优势及不足。五个问题又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一般到个别,层层剥笋,内容不断丰富、深化,同时又彼此紧密联系、环环相扣。

(三)组织实施———明确研究途径

首先,分配问题。根据问题分为五个研究小组,每组负责一个问题。每个小组长负责本组的组织、分工、协调和研究具体工作。要求各小组组长必须带领成员深入研讨问题,细化题目、分配任务、责任到人。每个问题的基本研究思路必须遵循准确、全面、具体的原则,因此每个问题的研究途径为以下要点。第一个问题,立足社会,要求横向把握两个基本方面,即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纵向具体研究四个内容,内涵、内容、要求以及典型案例;研究学习重点是职业道德素质。第二个问题,立足行业,要求横向注意两个方面,即行业趋势与就业形势;纵向具体研究五个内容,行业分类、现状、优势、劣势以及建议;研究学习重点是就业形势分析。第三个问题,立足行业,要求横向把握两个方面,即行业道德规范与行业素质要求;纵向具体研究四个内容,内涵、内容、要求及典型案例;研究学习重点是行业道德规范。第四个问题,立足企业,要求横向选择不同地域范围的著名企业、龙头企业;纵向包括企业简介、企业文化、企业道德素质规范要求以及典型案例;重点是企业道德素质规范要求。第五个问题,立足专业,要求把握三个基本方面,即层次、范围与学校类别,层次即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范围即东部、中部、西部不同地域,学校类别即专业性学校与综合性学校。纵向包括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涉及的基本教学项目与环节,以及比较后的优势、劣势与建议。其次,安排时间。职业道德素质专题实践教学用时四周,其中课内3学时,进行前期任务安排和后期成果交流总结,具体的研究探讨三周时间。教师每周进行跟踪检查、确保任务按期顺利完成。

(四)形成报告———完成研究结果

研究性学习理论的运用,不仅要实现学习形式的自主性与探索性,同时还要求实现学习内容的概括性与总结性。因此,要求每个小组最终形成两份研究学习的成果,一份主题报告和一份小组研究讨论记录。主题报告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理论概括与总结,是对每一个具体问题的理性分析、思考与解答。每个小组按照具体的研究内容与途径,对研究讨论的结果认真总结、有效整合,要求严格遵循思维规律和研究目标,注意报告内容的准确性、全面性与具体性,报告结构的完整性、层次性与逻辑性,充分体现研究的成果。小组研究讨论记录是研究性学习过程的真实反映和体现,既是研究性学习的原始材料和阶段性成果,又是各成员参与探讨的客观记录。一方面,直接为写作主题报告提供素材,没有完整详细的讨论记录,不会有充实严密的主题报告;另一方面为检查学生参与学习情况提供依据,没有认真积极地讨论,不能实现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标。

(五)分组交流———共享研究成果

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没有交流就不能达到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标。只有交流才能让每个学生共享研究成果,只有交流才能让每个学生对职业道德素质有充分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分组交流又是全班范围内的大讨论、大研究,也是研究性学习理论的内在要求。分组交流分三个环节开展。一是讲述,各小组代表在全班讲述本组的研究成果,供其他小组学习。二是讨论,其他同学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进行提问,由主讲同学及小组成员给予解答;也可以由其他同学回答,进一步在全班范围内探讨,深化主题。三是点评,任课教师针对各小组的报告内容和同学的现场讨论,给予评价与总结,重点强调增强职业道德素质的相关内容与方法。

三、研究型学习理论视域下开展职业道德素质实践教学的效果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同样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成长,一切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另一方面,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搞好,必须把大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要努力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大学生内在的强烈的需求,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大学生的心里去。

(一)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参与率高。

通过分小组、查资料、议内容、写报告、展成果、评结论等新形式,学生对职业道德素质的研究性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参与率达到99%以上,并且做到了广泛查阅资料,个人充分准备,小组深入讨论,按时完成任务。

(二)教学过程态度端正、主动性强。

学生在学习研讨的过程中表现负责认真、积极主动,勇于钻研、善于思考、乐于交流,体现出大学生多样的个性特征,丰富的思想认识,乐观的生活态度,自信的人格品质等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风采。

(三)教学内容丰富深刻,应用性强。

通过个人研究、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生更加深入、具体地了解了所学专业就业形势与行业发展趋势,不仅掌握了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和内容,55而且熟悉了今后所从事工作的具体职业道德规范和企业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认识明确、感想深刻,行为坚定、感情真挚,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知、情、意、行相统一。

(四)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明显增强

第4篇:职业素质培养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路径

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素质的关注领域不仅体现在专业技能上,更涵盖着人才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素质建设情况。这一人才素质要求的转变,给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带来了全新挑战。作为人才培养与输送的重要载体,高校所承担的责任使命是极为重大的。高校所要做的,不仅仅是根据市场发展需求加强人才在专业性知识上的传授,更要配合系统性,完善性的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教育。

一、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培养路径

(一)理、实结合下的职业道德素养建设

高校针对大学生所开展的道德教育,不应该仅局限在课堂之上,更要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切实体会课堂上所接受的道德教育思想内涵。高校需要优化利用自身办学,教学资源,多组织一些实践活动。以便学生能够将课堂之上所学到的道德知识,应用于道德类实践活动当中。并根据自身在实践中的实际表现,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

(二)从生活点滴规范自身的道德素养

细节,是决定一个人自身品格的重点因素[1]。因此,为了实现大学生道德品质建设,高校应引导学生注重生活细节,从生活点滴上,加强自身思想意识规范,行为规范。比如,热爱校园环境,尊师敬长等方面规范自身行为,坚持不说脏话,不打架斗殴,不违法乱纪。学生逐渐地从小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从而提高自身道德素养整体性建设。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建设

心理状态,也是决定大学生道德素养建设的主要依据。尤其是在大学生今后的实际就业当中,心理素质将显著决定着大学生在就业当中的工作表现,以及抗击打能力。因此,高校所要做的便是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建设,促使大学生以更加积极,乐观地心态面对未来工作中的各项挑战。高校可以结合自身办学条件专门成立心理健康咨询室,针对未来就业存在心理困惑的学生,及时寻找专业人员展开咨询。通过系统性的心理诊疗服务,帮助大学生早日走出心理困境,为未来实现良好就业奠定素质基础。

二、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的主要路径探究

(一)强化使命感,大学生自觉健全法律素养意识

大学生,作为我国的高素质人才群体,决定着我国能否顺利实现经济建设发展目标。因此,高校需要就当今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加强引导与教育,通过在课堂上渗透相关的法律内容,促使学生从思想上改变自身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高校利用自身环境资源,加强法律知识的宣讲并渗透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学校可以利用宣传栏定期举办法律知识宣传板报设计与展览,或者利用校园广播定期组织法律知识宣讲活动。以便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掌握法律知识,这对于构建完善性的法律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法制课程开设,丰富大学生职业法律学习渠道

教育即生长[2]。法学教育在大学生法律素养建设中所发挥的功能十分巨大。因此,高校应充分考虑大学生的素质要求,重新调整专业课程授课计划。在注重基础专业课程设计时,要适当摄入法学专业课程的深入讲解。在该类课程授课时,教师要时刻以学生兴趣点出发,构建全新型的课程授课模式。在课堂之上,根据当今大学生因法律素养缺失而造成的就业问题,发展问题等真实案例,为学生诠释法律素养对于学生个体在未来就业中获得良好工作机会和就业前景的重要意义。

(三)围绕职业发展规划,成立法学类学生社团

社团是大学生开展业余活动和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因此,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社团优势,专门成立职业法律类社团,以此实现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重点建设。法律社团有专业性的法律专业教师主导各项活动,并由社团学生积极创新社团活动内容,丰富社团功能体系。比方说,现在的大学生校园中存在着诸多不良现象,比方说打架斗殴,违法乱纪等。该社团的作用便是根据不同校园法律问题,模拟真实法庭情境,成立听证会,就事件类型,问题起因,严重性,以及所涉及到法律知识加以一一罗列。以便学生能够就自身在法律知识系统上的认知空缺进行不断地填充。同时,社团应根据当今社会企业的用人标准,进行职业性法律知识的宣讲。比如,公司机密性文件的保护,以及公司财产保护等方面的法律知识涉及,可以为大学生未来在就业当中合理,合法处理上述问题奠定法律知识基础。

(四)加强法律教师素质建设,构建大学生法律研究与咨询中心

高校为加强大学生法律素养建设,应专门引进一批具有专业法律知识储备的教职人员。并定期展开法律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促使其能够深入掌握现如今企业人才管理标准,有方向性地制定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策略。以便大学生接受过系统性的专业培训之后,能够在未来的就业环境中,从容解决工作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最重要的是,还能够实现企业权益,和大学生自身权益的有效维护,这对于实现企业环境优化,经营管理持续性具有很大帮助。此外,高校可以专门成立法律研究与咨询中心[3]。鼓励在校学生积极就自身存在的法律知识困惑点展开咨询。从而帮助学生及时走出法律意识薄弱的思想困境,为今后践行高品质就业奠定素质基础。

三、结论

综上,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促使人才的素质教育标准也发生了显著性的变化。从传统单一关注人才专业素质培训,扩充到现如今的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培训。这一素质教育内容的扩充,给高校的教育事业带来了全新挑战。为了迎合社会新时期人才培养需求,高校有必要就当前的大学生素质建设培训机制加以优化和扩充。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全能型人才,为提升我国于国际竞争中的综合国力及地位奠定人才储备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德峰.大学生法律素养培育路径探索——以职业发展为视角[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9(6):26-27.

[2]邢曼,陈跃来,沈宇弘,曾雪萍,李英,解雪云.中医药院校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调查——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例[J].中医药管理杂志

第5篇:职业素质培养范文

关键词:茶文化;高职酒店管理;职业素质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一般说来,劳动者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越高的人,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正因如此,职业素质培养才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酒店业的生产与消费是同步进行的,并且顾客的需求差异性大,又都是无形和抽象的。因此人在酒店行业就成了第一重要的因素。酒店人要认真研究顾客的需求,力求人与事的密切配合,才能达到和谐与协调,才会有忠诚的顾客和不断的客源。通过调研,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素质:1.要有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酒店是服务行业,24小时不间断服务,繁忙、辛苦,有时甚至遭受误解、冷眼和谩骂。这就要求酒店员工一定不要轻视自己的工作,要坚韧、坚守,爱岗敬业,才是正确的工作态度。同时任何职业人既是生产服务者,也是消费者,你在这里付出优质服务,也会在那里收获满意的服务。2.要有于心出发的服务意识。优质服务是酒店运营的支柱,只有为顾客提供多功能的服务,让顾客感到亲切、舒适、方便、安全、诚信,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才会有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因此顾客至上,是酒店员工必须遵守的服务宗旨。3.要有强烈的责任感。酒店员工代表酒店的形象,通过员工的优质服务,才会获得美誉度。员工要须知树誉千日,毁誉一时,要把维护和树立酒店的良好形象,作为为顾客服务的基本准则。4.要有观察力、交际力、自制力。顾客的多样需求,都能通过眼神、表情、言谈、举止有所表现。良好观察力,会及时发现和了解顾客的需求和动机,把服务做在顾客开口前。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语言的言简意赅,有理有据,目的明确,必要的微笑、肢体语言,会有助于引导顾客的消费,有助于顾客主动交易,直至成为忠诚顾客。任何时候,酒店员工都要做到有礼、有利、有节。善于从顾客角度考虑和处理问题,善于驾驭情感,自我调节,对顾客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始终礼貌服务。

二、茶文化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作用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极具教育价值,能够弥补当代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不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茶文化与学生礼仪的培养唐末刘贞亮在《茶十德》文中提出饮茶十德:其中的“利礼仁”、“表敬意”、“可雅心”、“可行道”都属于茶道修持范畴;通过茶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接人待物的基本礼仪;又可养成谦和友爱、文明知礼的良习;进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2.茶文化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茶文化博大精深、雅致独特,其中包含茶的起源、生产、冲泡、品茗、功用、民俗、诗歌等自然知识与文学知识;蕴含着技艺、意境、精神等文化的精髓与积淀。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了文化素养。3.茶文化与学生优良品质的养成茶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茶学家庄晚芳教授生前曾多次发表文章,倡导“廉、美、和、敬”的中国茶德———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以茶德规范学生的举止,优化学生的心态,塑造学生的品德,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

三、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职业素质培养实践

1.理实一体,“学中做,做中学”,在实践中提升职业素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茶文化与茶艺课程是在理实一体的实训室上,注重素质和技能培养。在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直观和抽象交替,理中有实,实中有理,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学生在提高动手能力同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如:在学习茶艺人员应具备的茶礼课程内容时,我们师生共同在讲、演、练中完成,这节课,我们每个人都融入情境其中,完美地演绎了中华传统茶礼的同时,身心同时得到提升。此外,我们的理实一体实训室完全是按照茶艺场景设置的———清雅幽静、自然古朴。学生在这样的实境中上课,深感茶文化氛围,品茶之真味,体悟茶的超凡脱俗意境,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人的精神品位。2.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声情并茂培养学生职业素质(1)多媒体教学,将图片、视频、声音做到课件中去,通过形象的、新颖的、趣味的、有声的、直观的、丰富的文字、图片、视频,挖掘中国茶文化精神,将茶文化“精行俭德”、“和美敬人”等思想淋漓尽致地展现给学生,并使他们易于和乐于接受。如解读陆羽《茶经》时,可以将陆羽一生的坎坷经历纳入教学内容中,同学们从中得到启示:要勤于读书、务真求实,团结协作,不懈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2)建设立体化教材,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建设中,我们注重与企业合作,与企业共同开发教学资源,茶文化与茶艺课程就是与企业共同开发和建设的课程。在了解行业需求的前提下,我们还建设了立体化教材。以知识点为单位,以微课、视频为表现形式,用网络的方式提供给学生,学生通过访问网络课程,就可以学习相关知识,进行模拟实验和自我测试。3.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自我提高(1)在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成立了茶文化传播志愿者协会。成立这个协会的目的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开展形式多样的茶文化活动。定期举办茶文化相关讲座;春季品茗会;每年的“创艺茶艺大赛”;“创艺茶歇设计大赛”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通过这些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3)积极参加社会公益志愿者活动,在公益志愿者活动中,学生们利用闲暇的课余时间服务于社会、感恩于社会,了解茶文化传承的精神内涵,学会了更好的与人交流,懂得感恩,使学生拥有责任感,人文素质得到扩展。

参考文献

【1】吴华等茶文化与素质教育【B】《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2】李翠英等基于素质教育的茶文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A】《教育教学论坛》2014(9)

【3】方圆锻造员工的职业素养《现代企业文化(上旬)》2018(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