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职业素养认识范文

职业素养认识全文(5篇)

职业素养认识

第1篇:职业素养认识范文

一、紧扣文本,植入爱国主义精神

学校要想将职校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培养其爱国主义思想是前提。也就是说,教师只有在学生心中植入爱国主义思想,才会使其立志扎实掌握专业技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发学习。而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引导其多学习经典作品和优秀传统文化是关键。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材选用了许多名家经典作品,这些作品,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其承载的思想、情感,能激起学生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激发其爱国主义精神。如的《沁园春•长沙》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慨叹,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壮志豪情,令一代伟人的爱国主义形象深入人心。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把希望寄托在中国少年身上,并且坚信中国少年必有志士,能使国家富强,雄立于地球,反映了作者渴望祖国繁荣昌盛的爱国思想和积极乐观的民族自信心,能震撼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强烈的进取精神。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讲述了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中,刘和珍等青年学生在枪弹的攒射中互相救助、从容镇静的故事。鲁迅撰此文,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称她们为“真的猛士”。教师可通过对课文的讲解,将她们的爱国精神传导给学生。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讲述了蔺相如顾全大局、不计私怨,廉颇知错就改、负荆请罪,二人同心协力,辅佐君王,抵御秦国入侵的故事。古今历史人物的爱国情操、胸襟气度,塑造了中华民族的道德风范,铸就了生生不息、根深叶茂的民族之魂,已深深地融入了民族意识、民族性格和民族气概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涵养着爱岗、敬业、责任、担当等职业精神,提升了整个人类文化的精神境界。语文课堂上,教师就要以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元素为抓手,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展示出来;并让学生在读和议的基础上,再组织开展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使爱国主义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彰显职业

精神《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明确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地位,强调了学生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职业能力的发展,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教学目标所确定的知识、技能,从而形成能力,提高素养。教师可以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关注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心理特点,从中职生就业、创业的需要出发,使活动内容、思想与专业贴近、互融;可以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生自身实际相结合,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鼓励其参加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在培养其语文综合素质的同时,更好地培养其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如学习科技新闻《“可燃冰”将解千年能源忧?》,就可让学生了解“可燃冰”的概念、分布、形成,知晓其对于满足人类能源需要所具有的“巨大的潜力”,以及开采难度之高,以让学生明白,能源供应的稳定与否,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顺利、平稳地发展。同时,能源的过度开采与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就此笔者开展了“保护环境,倡导低碳生活”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为本次活动设计标语和活动方案,对自身在生活中是如何做到低碳环保的进行问卷调查,最后评选出本次活动的最佳创意。这样,在组队、分工合作、交流展示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又重塑了学生的自信心。同时,通过这个实践活动,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关注人类未来发展、珍惜爱护自然资源,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在整个实践活动中进行评价,能更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创造力,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取长补短,达到提升学生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的目的。再如笔者开展的《对你所学专业中的领军人物进行一次访谈》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其内容更贴近学生的专业,有助于学生对今后三年的专业学习乃至就业的方向和前景有比较明确的认识,也让学生从行业翘楚身上感悟职业精神。

三、挖掘媒体的多元信息,提升人文素养

第2篇:职业素养认识范文

关键词:融媒体;主持人;职业素养

作为一档专业性强、关注度高的电视竞赛类节目,阔别荧屏8年后重现的本届主持人大赛不仅让观众认识了60位“为梦发声”的国内主持人,见证了12场亮点频现的主持秀,更凭借“看题就回答,出分即淘汰”的专业赛制与“评委打分+观众投票”的全面评判,以及能力考查与时代要求、主持理想、职业使命的融合创新,展现了当代国内优秀主持人在融媒体时代思变与转型的新风采。

1探究参赛主持人所具备的融媒体素养

1.1走出去:一名主持人就是“一个团队”

本次主持人大赛精心设定了“走出去”的实战考核环节,让选手们在选题策划、实地采访、现场表达、后期编辑的全流程采访、编辑、组织、主持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锤炼转型本领,全方位运用融媒体思维完成各自作品的采制。在“9进6”的舞台上,新闻类参赛选手姚轶滨走进四川大凉山,带回了关于成都客运段5633/5634次绿皮“小慢车”的故事:在5分钟讲述中,姚轶滨以坚守大凉山23年的彝族列车长阿西阿呷作为中心,用精炼的语言和镜头讲述了这趟穿梭大凉山近半个世纪,车票最低2元且几十年不涨价,站站停靠的慢火车的故事,“小慢车”承载着当地13万彝族旅客出行、求学、治病心愿,成为他们的运输车、致富车、希望车。“小慢车”的故事让姚轶滨看到了随着国家“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推进以及各项“精准扶贫”政策在基层的具体落地。同样在“9进6”的舞台上,新闻类参赛选手王嘉宁采访了北京机务段动车组司机韩军甲,从业27年的韩师傅开过30种车型,手握8本火车驾照,亲历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动车组“和谐号”、高铁“复兴号”5代机车变迁,堪称中国铁路“全履历”火车司机。在与韩师傅的交流中,王嘉宁读懂了他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因为常年往返奔波,韩师傅不能时刻陪伴在家人身旁,家里至今连一张“全家福”都没拍成。在王嘉宁看来,像韩师傅这样的“铁路追梦人”还有许多,他们见证着“中国速度”,向世界展示中国铁路发展的辉煌成就。笔者认为,在融媒体时代,主持人更应该具备“走出去、走下去、走进去”的能力,多到群众中去,多下基层里去,新闻报道的触角要延伸到“底”。一名主持人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既是探索者也是传播者,既是分享者也是受益者。一名主持人就是一部作品或是一期节目的核心人物,与以往多人、多角色分工进行采访摄制不同,融媒体时代的一名主持人就是一个“能采、能拍、能写、能播”的团队。

1.2讲故事:一名主持人的核心能力

新闻类参赛选手邹韵在晋级6强的比赛中将目光聚焦袁隆平杂交水稻团队的13年“援非”之路。计时开始后,站在舞台上的邹韵令人意想不到地停顿了10秒,当评委、选手都以为“邹韵一上场就忘词”之时,邹韵不急不徐地说:“就在我刚刚停顿的这几秒钟里,在非洲可能就会有一个人因为饥饿离开这个世界。”全场恍然大悟。这个悬念大大激发了受众对邹韵之后所讲述故事的兴趣,评委之一的康辉点评说:“邹韵在大赛的过程中,讲故事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从开始给我们设的那个悬念,当你停顿的几秒钟的时候,我一下子心提起来了,这个设计提高了让我们继续去看这个新闻故事的兴趣。”文艺组参赛选手依利米努尔•艾麦尔江(以下简称:小米)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新疆且末县,把生动鲜活的“小红柳”故事带上主持人大赛舞台,分享了一群援疆教师19年来坚守且末县支教的经历。当年小米正是在援疆教师李桂枝的谆谆教诲下一步步走出沙漠。再次回到教室,作为“小红柳”其中一员的小米用微笑与泪水记录下援疆支教教师们的点滴付出和大漠边陲学子们的人生理想。“小红柳”的故事励志且感人,小米质朴无华的讲述更是直击心灵,令现场观众潸然泪下。央视财经频道副总监陈永庆点评说:小米给我们带来了非常精彩感人的支教故事,小米作为其中的一个学生,作为一个受益者,她用亲身经历来讲述这个故事,所以特别感动。作为一名身处融媒体时代的主持人,无论是拍摄或是录制微视频、短音频,能在规定的较短时间段里将一个故事说精彩是一种能力。这种“讲故事”的能力是一种综合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心理活动于一体的核心能力[1]。融媒体时代的作品呈现简短、精炼的传播特点,符合受众“碎片化”的收看、点播需求,视频脱口秀《逻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从“逻辑思维”创办时每天一分钟语音播报讲故事开始,以“用户思维”为导向,持之以恒加以钻研,终于把故事说成“爆款IP”,可见讲故事的能力也得益于长期训练。

1.3主动融:一名主持人要“新新向融”

何谓“新新向融”,笔者认为:融媒体时代主持人应积极利用“新”技术以及“新”手段,向着“融媒体”这一方向不断前进。央视主持人大赛上,来自人民日报社的新闻类参赛选手果欣禹在比赛中带来了以她为原型打造的人民日报社首款人工智能AI虚拟主播“小果果”,并合作完成了时光博物馆看馆直播。“大小果果”默契十足的搭档得到了评委康辉的赞赏:“这是场上最特别的一段展示,因为你有这样的一个搭档。”这种运用AI(人工智能)技术,融合语音抓取、人脸识别、人像建模、声像合成、智能翻译的新应用,目前,可以实现从文本稿件到新闻播报节目的主动生成、自动输出。参赛选手龚凡则选择当下最热门的人工智能算法,编写了程序代码,让机器人现场为主持人撒贝宁写诗,为观众带来欢乐的同时,引发众人对人工智能的更多思索。这种科技与中国传统文化、科技与主持的结合,使她获得了评审们的认可,最终以小组第一的成绩晋级全国30强。纵观本届央视《主持人大赛》,在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上,最大的亮点是借助“华为云”5G+云+AI,引入人工智能技术,面向全国观众招募的400位“在线大众评审”。与一般“线上评审”不同,本届大赛的大众评审都以各自专属的“3D虚拟人”形象出现在节目现场的虚拟评审席上。在评审连线时,能让每个“虚拟人”的表情动作与真实评审保持同步,做到虽相隔千里,也仿佛“亲临现场”[2]。从有着“风向标”作用的央视《主持人大赛》上运用的“黑科技”可以看出,在融媒体时代,一场全面“上云”、全面智能化升级的广电技术改革风暴已经来临。随着5G网络的商用化、民用化日趋成熟,移动网络技术可以促进融媒体的发展。当前,主持人应主动学习、掌握各类融媒体新技术、新包装、新手段、新模式,积极尝试使用集成式、轻量化、便携式、隐藏式的先进设备,如集成5G模组的“5G+4K背包”和“5G+AR采访眼镜”等,扩大主持人外出采访报道“单兵作战”时的技术优势,不断拓展自身发展空间,并赋予产出的融媒体产品更多创新活力与影响力。

2融媒时代主持人如何有效提升素养

2.1提高政治站位,开阔职业视野

在我国,媒体起到传递党和政府声音的喉舌作用,而作为主持人则应当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善于把新闻报道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倡导公平正义,传播先进理念。在融媒体时代,主持人更应借助技术“东风”,开展立体式、全媒体的采访报道。例如,在央视主持人大赛上,选手邹韵从采访每一个对象、编写每一条新闻中培养出“底气”,一步步见证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通过分析笔者发现,主持人不只是一群会说话的人,更是一群牢记职责、使命,为讲好中国故事不断努力的奋斗者和追梦者。主持人应当通过自身的职业形象塑造,用新、快、精的方式为广大受众带来丰富多彩的作品、节目,用个人与平台凝聚的力量,奋力传递出时代的最强音。在当前融媒体的背景下,主持人若是站在原地,就只能局限于已知的领域。主持人应当积极走出自己熟悉的圈层,通过多听、多看、多试,打开职业视野,培养新兴趣点。2020年初,许多货物滞销,在此背景之下“直播带货”迅速成为消费热词。央视的知名主持人们也为助力湖北,进行了多场公益直播带货。其中,主持人欧阳夏丹一场直播卖出价值6000多万的商品,有效助力湖北当地农特产品销售,为国内主持人“直播带货”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2.2积累知识储备,深耕擅长领域

本届《主持人大赛》在考题选择和内容设置上更多地考察主持人在融媒体时代采、编、评、播的全方位素养。在文艺组比赛中,中国传媒大学在校生迟茜,在即兴发挥环节出口成章、引经据典令人印象深刻。台上的精彩发挥离不开她自小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和博览群书的学习热情。主持人日常接触的内容是全方位、多领域的,包含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要想做到妙语连珠,主持人的知识储备要丰富且全面,虽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但一定要有自身擅长的某一领域。例如,美食类节目主持人可以在融媒体平台开办以美食推荐、搜街探店为主营的自媒体内容;汽车类节目主持人可以制作新车推荐、车型评测类的短视频,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为融媒体作品“引流”,在融媒体作品细分行业里成为“头部作者”,成为该领域的“专家”,而做到这些的前提是须具备该领域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跨领域知识积

2.3从大屏到小屏,变收视为流量

在网络时代还未来临以及还未普及之时,以往受众必须打开电视,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观看节目。在融媒体背景下,设备、网络、流量资费已经不再是问题,具有短、平、快特性的短视频、微视频作为影像内容形态中的一个分类,可以说是主持人天然的展示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主持人不仅可以实现从电视“大屏”到手机“小屏”的切换,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还能获得更多曝光,实现知名度的迅速提升以及作品的多次传播。与此同时,随着国内众多互联网企业布局短视频,短视频的内容生产专业度与垂直度不断提升,用户对于优质内容的需求和认可度越来越高。主持人本身就自带“流量”,如果能再辅以优质内容的产出,加之主持人短视频IP品牌的孵化,势必能在增强原有受众粘性的基础上,吸引大批新受众,巧妙地将收视转化为流量,提升关注度,从而提高自己的个人价值。以本届央视《主持人大赛》的评委康辉为例,2019年,康辉拍摄上传了短视频“康辉vlog”大受年轻人喜爱。在vlog中康辉主要讲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以及央视台前幕后的点滴故事,可看性强,时常登上微博话题热搜,堪称央视主持人的“顶级流量”[3]。这就是主持人巧借融媒体时代“东风”,变收视为流量的好例子,值得国内广播电视主持人学习。

2.4提升心理素质,增强抗压能力

在《央视主持人大赛》第二轮(30进18)第二场比赛中,新闻类的4号选手,来自云南电视台的崔爽,在即兴评述环节里,面对出题人给出的信息,状态明显不自信,因为紧张导致出现了口误、结巴、超时等问题,1位专业评审团评委打出了90.5的历史最低分,最终崔爽排名新闻类小组第五,遗憾出局。在融媒体时代,主持人的心理素质以及抗压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当前“全民直播”的浪潮下,主持人在进行网络直播及新媒体直播时,需要时刻关注网友留言并与网友在线互动,直面各路网友的评论、留言,其中不乏一些网友留下的尖锐言词,这也是对主持人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的考验。主持人不能自乱阵脚,也不应被现场以及网友的言论左右情绪,需要凭借处变不惊的心态和沉着冷静的心理素质,积极通过良好的自我心理暗示进行快速调节,如此思维才会清晰,言辞才会得体。

3结语

对国内广播电视行业发展有着风向标作用的央视《主持人大赛》为一群有激情、有能力、有担当的年轻主持人提供了展示自我、实现梦想的平台,描摹出新时代优秀主持人的精神风貌。大赛对融媒体时代优秀主持人的标准进行了全面探讨和重新审视,在形式表达、内容赛制和思想主题等方面实现了创新升级。这对于融媒体时代全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都有借鉴意义。主持人只有不断提高知识水平、提升艺术修养、提高心理素质,主动融入去挖掘、去讲好每一个故事,才能全方位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周静.融媒体时代关于主持人角色定位的探究——基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J].声屏世界,2020(3):39-40.

[2]砍柴网.央视主持人大赛强势回归华为云提供AI技术创新[EB/OL].(2019-10-28)[2020-08-10].

第3篇:职业素养认识范文

关键词:中职院校;产教融合;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人才

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涉及到多个方面,不仅需要院校对该专业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探究,还需要对当前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行业实践内容与教育内容融合起来。在保证学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保证学生可以得到全面的提高,为其未来的就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尤其在中职院校利用产教融合开展教育活动时,教师需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设计,保证有规划地培养学生,使其成为符合行业发展的优秀技术人才。

一、中职院校设施农业技术专业教育发展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加大了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视,针对农业经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使得农业发展步伐逐渐加快。农业发展过程不仅要注重农业工程建设,还需要注重农业人才的培养。而设施农业建设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各个地区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逐渐形成了以现代化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农业经济形式。农业经济的发展使得各个地区的农业逐渐走向商品化、产业化、科学化的道路。但是经调查发现,很多农村地区农民学历有限,无法掌握目前的相关科技,为此需要招聘大量的技术人才。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就需要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作用,注重结合实际情况开展专业教学,培养适合农业经济发展的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人才[1]。在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人才培养开展中,中职院校可以与农业发展较为迅速的地区进行合作,实现生产与教育的融合。早在2011年教育部门就针对农村发展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该意见针对中职院校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建议。中职院校在教育开展中要注重农村地区农业的发展,改善教育模式,提高学生技术能力的同时,提升其自身素质。推进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发展,培养出更多适合当前农村发展的技术人才。随后教育部门以及农业部门联合下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此文件的下发为中职院校农业专业教育发展提供了较为明显的方向。各个学校开始针对农业职业教育设立专门的制度,落实教育部的文件精神,注重利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式进行教学,在此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模式,[2]希望能够培养出更多符合农村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院校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发展目标

(一)加强学校与设施农业项目区的合作产教融合,顾名思义是将实际生产与教育进行融合,实现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首先需要加强学校与农村、设施农业项目区之间的合作,保证学生有机会在实际的场地进行学习,加强对于农业技术的实践认识。另外,学校还要与农村、设施农业项目区共同建立技能人才培养平台,让学生在实训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保证学生可以在此过程中得到锻炼,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构建项目式课程体系中职院校要注重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尤其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学校可应加强与设施农业项目区等沟通联系,结合教学内容建立符合人才培养的项目式课程体系,让学生可以在具体的项目中进行学习和实践。在沟通联系过程中,学校从实际的教育开展情况出发,结合学生当前的实际能力,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构建。之后为学生制定一些工作任务,让学生可以通过实际任务锻炼自己,实现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人才的培养。

(三)学校要做好对接工作首先,在利用产教融合模式开展教学时,学校需要做好与相关企业之间的对接,保证时刻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其次,要与农业发展做好对接,使其生产效益得到提高。最后,还需要与相关农业合作组织做好对接,在改善职业院校办学现状的同时,实现合作共赢。

(四)培养符合农业发展的人才学校应从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当前农村对于技术人才的需求状况,进行针对性培养,实现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三、创新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一)从产教融合出发,创新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教育开展中,学校要注重发挥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主体作用,注重学校与设施农业项目区之间的合作。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农业园区,并与其建立合作关系,彻底改变当前的教育模式。例如:我校与当地的蔬菜专业合作社以及当地农村的设施农业区、农村蔬菜大棚园区等设施农业项目区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合作过程中,学校、农村以及项目区共同保证教育的有效开展。在此期间,设施农业项目区主要负责对整个项目进行引导,保证学生在此期间能够更加详细地了解项目的相关信息,了解技术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应该负责的内容等等。教师则需要与农户进行技术方面的交流,了解农民在工作过程中应该完成哪些内容,并分析这些内容与教育之间的联系。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学生需要全程参与其中,当地设施农业项目区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学生应充分把握机会,了解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各项技术是如何实施的,并对问题进行总结,发现自己的不足,积极向相关专家进行询问[3]。

(二)从行业企业优势出发,推动课程体系发展教育内容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尤其对于中职院校来说,需要结合行业的发展情况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保证学生可以在学校期间学习到最新的知识,促进学生提高自身技能。尤其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学校可以与合作企业进行沟通,结合各个企业的主要工作内容对课程体系进行完善。比如,与学校进行合作的几家企业主要功能可以分为农作物生产、蔬菜栽培、花卉栽培、农产品加工以及农业经营与管理等五个方面。每个功能都对应着不同的职业。学校可以从这五个方面出发,设置对应的课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设施农业项目区的发展情况进行教材内容编写,编写适合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教材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

(三)做好学校与企业融合工作,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当前农业经济迅速发展,想要充分实现产教融合,需要学校与企业进行有效沟通,并保证相关内容可以得到有效融合。比如与企业合作过程中,会涉及到新品种的培育、生产试验以及室内考种等工作的开展,在对这些技能进行学习时,专业教师要辅助学生,加强与相关工作人员的沟通,让学生可以从中认识在各项工作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技能。另外,还要了解实现高效生产的过程,比如,在与蔬菜、花卉种植项目区进行合作时,我们会发现,他们不仅注重蔬菜、花卉的种植,还重视其它项目的开展。较为简单的涉及到场地观光以及自主采摘活动等,较为复杂的则会直接开展农家乐活动、与餐饮行业进行直接合作等等。在校企合作实践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还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发现更多的就业机会,甚至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四)发挥职业院校基本功能,培养新型技术人才在利用产教融合的形式进行技术人才培养时,学校不能单纯地依靠企业进行教育工作,要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学校的相关职能作用。首先,学校要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如师资优势、科研技术优势以及示范推广优势等等。这些优势不仅可以保证基础教育的开展,还能够教授学生职业素养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其次,学校需要合理地利用企业的资源,丰富学校教育的内容。例如,学校可以与企业进行沟通,让他们为学校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出适合企业应用的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人才。

四、结语

中职院校想要充分利用产教融合,培养出适合当前社会发展的人才,需要结合农业项目区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设计,制定出适合职业院校发展的教学计划,从而有效保证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琛,边卫东,武春成,等.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实习的研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01):87-88+115.

[2]王伟.双创背景下第二课堂育人机制研究——基于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01):56-59.

第4篇:职业素养认识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职业素养;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三部委7号文件的颁布,应用型人才培养首次被提高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呼唤大批应用型人才,需要大量适应工业经济发展的大学毕业生。在这种大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成为了近年来的热点话题。作为面向工程建设、生产制造和经营管理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的同时,如何通过有效途径提升应用型人才的职业素养,对其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将大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探索,对应用型人才职业素养养成教育的迫切性、重要性,以及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及建议进行了深入阐述,以期借此加强大学生这一“准职场人”群体的职业意识、职业兴趣,帮助其确立职业目标,拓展职业能力,提升职业素养,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就业竞争。

一、大学生职业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一)职业素养的内涵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根据“素质冰山”理论,职业技能是显性素养,是有标准可以衡量的,而其他方面则都是隐性素养,这部分素养才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雇主更为看重的部分。本文所指应用型人才职业素养主要指隐性素养。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职业素养养成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帮助应用型人才适应并胜任未来的岗位工作,为其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积极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了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所开展的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与思想政治素质相关的教育实践活动,目的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所指的思想政治教育并非指狭义的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为实施主体的教育,而是指新时期下,由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学生管理服务部门,甚至社会组织、学生组织、校友、企业及企业家等共同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贯穿大学人才培养全过程、多元主体通力合作、良性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高校转型背景下,应用型人才职业素养养成教育的迫切性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是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题中应有之义。

(一)应用型人才就业竞争力提升的需要

智联招聘的《2015大学生就业力诊断报告》显示,国内高校应加强对学生“软实力”、“情商”等方面的教育培养,“软实力”、“情商”主要指隐形职业素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劳动者的职业素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应用型人才,其职业素养教育一直是被忽略的“短板”,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因此,对应用型高校而言,通过行之有效的载体或形式,将职业素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其真正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已是当务之急。

(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职业素养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校应用型转型,也是应用型人才职业素养教育的突破口。转型背景下,高校与企业间的合作更加频繁深入。高校更注重按行业标准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企业更注重深层次参与高校人才培养。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将有更多机会参与到真实的职场情境中,为其“软实力”提升提供了契机。

三、应用型人才职业素养养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融入思政教育是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

(一)破除职业素养-思政-专业教育各自为阵的现状,最大限度形成教育合力,实施全过程、多主体共治的需要

当前高校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大都各自为阵,不同老师教授不同内容,即便思政课中有职业素养的板块,也并非重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将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融入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将大大有利于三者之间的相互融合、融通,最大限度提升学校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于种种原因往往缺乏切实有力的抓手。职业素养教育的融入为提高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了新渠道,真实的职业情境不仅为学生亲历并习得职业素养创造了条件,也为思政教育提供了素材,更容易引发学生共鸣,效果远胜“说教”。

(三)“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教育的本质追求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职业素养中必备的职业道德等都是人作为公民的基本素养,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学生只有首先成为具有健全的人格、丰富的个性、健康的心理、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生活情趣的社会公民,才有可能成为能够掌握和正确运用应用技术的人才①。职业素养养成与思政教育是紧密相关的,更是相通的,两者的有机融合将释放“1+1>2”的倍增效应,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撑。

四、转型背景下应用型人才职业素养养成融入思政教育的建议

(一)推进思政课、就业指导课等课程改革,增强学生职业意识

发挥思政课在职业素养培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更新观念、整合资源,在思政课中系统开设职业素养课程模块。1.在内容上,改革和完善职业素养教学内容。各专业通过对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归纳出岗位群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中职业素养的构成要素。专业课、思政课教师和企业人员联合,结合专业,设置职业素养模块,按照不同主题设计模块内容。同时,还可有针对性地将企业职业素养培训包植入教学。2.在形式上,创新职业素养培育的方式。一是实施“双师”课程,聘请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讲授,由校企共同设计、共同实施,让学生感知和认同优秀职场人的职业精神和素养。二是组织辩论赛、职场情景剧等,创设真实的职场情境,让学生自己定选题、做导演,教师指导,从中体验职场规范、要求等。三是利用“互联网+教育”,将职业素养的现实案例录制成微课,做成网络课程包,随时供学生点击浏览,同时也能成为思政教育的素材。

(二)推行企业文化、职业精神进校园,增强学生职业体验

大学文化精神对大学生的人格健全、素养养成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将企业文化、职业素养的内涵融入大学文化,将有助于学生在隐形文化的熏陶下明晰职场素养要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使得行业企业成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和参与者,也为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深度融合奠定了现实基础。企业文化对大学生成为合格职业人具有特有的影响力,同时也与思政教育的需求高度一致。1.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形成“一院一品”。与企业联合共建行业学院、工作室等,实施双院长、双专业负责人制,把企业的文化理念带到行业学院的管理、学生的日常教育及课堂教学中。同时,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导师的带领下,真刀真枪参与到项目从项目承接、构思、设计、实施到运行的全过程,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职业体验。2.创设企业文化、职业精神进校园的多样化平台。利用合作企业资源,聘请企业一线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将企业文化、职业精神融入课堂;通过设立卓越工程师讲坛,举办产教融合对接洽谈会等,邀请长期在企业履职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等有着丰富工程经验和深厚工程文化底蕴的专家来校讲座,让学生近距离感受职业人的魅力。3.以职业、创业大赛为载体,让学生在模拟职场中体悟职业素养。与企业联合开展职业、创业创新赛事,邀请企业共同设计、组织和评价,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职业素养要求融入竞赛,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4.以社团为载体,通过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与素养。第二课堂涵盖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能最大限度吸纳学生参与并吸引到众多学生参与的载体。要让学生在第二课堂的实践中学会交往、学会包容、学会竞争和合作,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职业精神。

(三)贯通学生学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全面实施大学生主体性、个性化培养方案,将学生学涯教育与职涯教育相对接、相衔接,增强大学生对自我的职业认知,发掘职业兴趣和职业理想,培养职业价值观。1.对学生进行职业倾向测试,通过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了解和分析学生的性格、爱好、专业特长等,有针对性地开展以职业能力和迁移发展为两翼的职业人格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爱好,启发学生兴趣。通过四年不断线的学涯和职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清晰认识自我,明确职业发展方向。2.实行“潜能导师”制。聘请专业教师、企业人员担任学生“潜能导师”,为学生提供学业、职业发展指导,激励专业教师、企业人员参与到大学生职业素养养成教育中来,将职业素养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与管理活动中,深化对大学生的职业影响。3.将大学生职业素养记录提升纳入大学生成长档案,引导学生通过自我的体验、感悟、思考和实践,对自己的兴趣、特长等进行自主探索、分析和记录。同时在“潜能导师”的指导下,分阶段确立自己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目标及行动计划,并在实践中持续纠偏、改进,激发自身发展潜能,提升职业素养。

(四)贯通职业素养-思政-专业教育,做好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顶层设计

职业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打破应用型人才职业素养边缘化、低效化的现状,必须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涵盖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并固化下来。1.探索并建立应用型人才职业素养“能力标准”。基于“能力本位”,结合学校“画像”工作,以岗位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归纳出每个专业岗位职业活动中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构成要素。据此,建构大学生职业素养“能力标准”,将“能力标准”结合专业和年级进行分解,落实到具体的课程教学中,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2.探索并建立多元主体协同推进应用型人才职业素养培养的长效机制。有效引导校内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就业指导课教师、辅导员等等,将职业素养教育作为其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清晰把握每个阶段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点;利用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入的契机,依托企业资源,根据行业标准,引入并构建以企业“实际项目”为载体的学生职业素养养成体系,形成由校企共同设计、共同实施、共同评价的长效机制。

五、结语

应用型人才职业素养养成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随着实践探索的深入,当前职业素养零星、自发的渗透教育模式远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应用型人才职业素养教育必须实现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的贯通,变成有目的、有标准、有载体、有跟踪、评价、反馈机制的综合的养成教育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总结、积累和完善,循序渐进,从而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才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蕾.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中职业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0(14).

[2]杨琳.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及评价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24).

[3]孙国学.应用型人才职业素质和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2(3).

第5篇:职业素养认识范文

关键词:融媒体;主持人;电视新闻;职业素养

作为传统主流媒体,电视新闻节目承担着引领舆论导向、传播正能量的重要任务。融媒体时代,伴随着互联网媒体和手机媒体的迅速发展,人们获取新闻内容的方式得以极大丰富,这也不可避免地对电视等传统媒体造成严重冲击。新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节目要顺应媒体融合发展主动求新求变,作为电视新闻“门面”的主持人首先要进行角色转换,通过不断完善自我能力,提高自身职业素养,从而吸引更多黏性受众聚集,为巩固其主流媒体地位提供更多收视流量保证。

一、媒体融合发展给电视新闻主持人带来了新挑战

(一)新闻传播的即时性挑战。能够实现新闻内容的即时传播,让受众第一时间获取正在发生的新闻,是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的重要方式。也正是因为新闻与现场之间能够实现无缝衔接,越来越多的受众选择新媒体作为自身获取新闻资讯的首要渠道。电视新闻要发挥自身舆论引导功能,就必须做好新闻时效性的文章,更多运用新闻现场直播方式占领舆论阵地,让更多“鲜活冒热气”的新闻第一时间走进受众。在这一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需要打破以往的按部就班的主持节奏,力争新闻发生在哪里,主持人对于事件的跟进就在哪里,并且随时能够担负起口播、连线、背景资料介绍等工作,全面迎合受众对于新闻的新期待,这一传播方式的变化也对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海量信息的甄别性挑战。传播媒介的日益丰富带给了人们全新体验,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信息的泛滥。以互联网信息为例,传播渠道的便利化让信息传播实现了量化型的精准推送,受众获取信息的心理得到极大满足,与此同时互联网媒体的匿名性特征,也给各类虚假新闻、谣言等不良信息提供了传播的温床。面对时刻涌现的海量信息,新媒体语境下,如何在良莠不齐的信息中做好取舍,一方面要及时甄别出那些新闻价值高,对人们生产生活具有积极帮助作用的有用信息;另一方面也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过滤虚假信息,保持电视新闻的客观性、权威性和影响力,主持人的信息取舍整合能力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

(三)传播模式的互动性挑战。在传统的传播模式中,电视媒介在传播过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媒介—受众”的单向传播模式让电视媒介传播处于主导地位,受众处于传播者传播什么自己就看什么的被动局面,受众无法与媒介实现有效的互动。媒体融合的发展让各类媒介技术变得日益成熟,伴随着多屏互动模式的引入以及微信、微博互动渠道的开通,让受众参与电视新闻节目并对传播内容及时进行反馈变得可能,由此也实现了传播模式从“媒介—受众—媒介”的转变,实时互动方式提升了观众对于新闻节目的参与感,丰富了新闻节目的内容,同时,也需要电视新闻节目的主持人提高节目的驾驭能力,提高受众意识,抓住受众的心理需求,达到传播效果最大化。

(四)传播内容的开放性挑战。新媒体语境下的传播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物理因素限制,新闻内容的传播变得“无疆界”,由此也赋予了电视新闻传播内容的开放性特征。例如,受众只需要通过一部手机,既可以收看到地方媒体的电视新闻内容,也可以随时切换其他地区电视新闻频道。内容传播不再受地域类型的限制,客观上也让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之间的竞争变得日益激烈,无论是中央媒体还是地方媒体,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让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可以在“同一平台”实现收视率和流量的竞争,这也对主持人如何打造主持风格,在竞争中能够脱颖而出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职业素养优化路径

(一)强化思想政治素质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身处媒体变革的时代,电视媒体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在媒体融合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要传播社会正能量,提升自身舆论引导能力,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电视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开展宣传文化工作的重要阵地。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直接面向社会大众,是新闻事件的传播者和解读者,在电视新闻传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向受众正确传达党和政府声音,客观表达观众利益诉求,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必须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思想方向,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并用科学政治理论来不断指导实践工作,始终保持大局意识、问题意识、责任意识,以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修养来传递社会正能量,这样才能更好地对广大观众进行宣传和影响,从而确保自身作为主流媒体牢牢把握住舆论工作主导权和话语权。

(二)提高专业综合素质增强节目驾驭能力。业务素质是一名合格的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电视新闻主持的形式场所变得日趋多样化,要不断满足受众对于新闻传播的新的要求,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就要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从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做起,进而提高主持能力,实现自如地对节目的驾驭。首先,随着直播方式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大量应用,要求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除了较好的新闻素养外,要具备较强的临场应变能力,确保遇到各类新闻突发事件能够遇事不惊、随机应变、应对自如。其次,面对不断涌现的海量信息,如何面对各类良莠不齐的泛滥信息实现有效的取舍整合,需要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要以专业素质为基础,实现有效的信息甄别与筛选,把新闻价值高的信息分门别类地介绍给公众,实现传播效果的优化。另外,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还应在日常中不断涉猎经济、文化、传播等各方面的知识,帮助自身更加透彻理解新闻内容,为节目质量提供保障。

(三)突出自己的风格形成节目品牌效应。随着互联网在生活中的使用频率逐渐提高,各类个性化、亲民化的主持方式也赢得了广大受众的青睐。对于电视新闻节目而言,基于节目内容与主持人的紧密关联性,在长期的收看过程中观众对于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会产生类似“朋友”的感觉,并对节目产生心理认同。而拥有鲜明风格的节目主持人往往能够让节目脱颖而出,形成节目的品牌效应,从而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实现更好“圈粉”效应。这也要求在节目的主持过程中,主持人要注重塑造自身品牌效应,为新闻节目传播创造收视流量。当然,充分突出自己的主持风格并不是随意而为,而是要将个性魅力与新闻节目内容相互融合,让两者碰撞形成节目张力,从而形成特色主持品牌。

(四)将新媒体技术融入节目中提升竞争力。新媒体时代要求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树立全媒体意识和互联网思维,尤其是要将新媒体方面好的新闻内容、技术支撑“拿来”为我所用。从目前的电视新闻节目类型看,其固有僵化的表达方式存在着局限性,与新媒体多元化、多样化、立体化的传播相比略显枯燥。因此,顺应媒体融合趋势进行变革也变得尤为迫切。对于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而言,要把握好这次变革机遇,主动学习新媒体方面的知识,掌握新媒体发展规律,利用好新媒体技术对传统主持模式加以创新,让自身实现由信息者向信息解读者的转型,让电视新闻节目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

(五)聚焦用户需求实现双向互动。全媒体时代,媒体传播模式的改变,也让受众话语权日益提升,在信息传播方面媒介与受众的有效互动变得愈发重要,这也要求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要树立全新的受众和互动意识,主动去根据受众在新媒体时代接受信息的习惯和方式做出改变。例如,在主持风格上要更加注重与受众的情感交流,通过微信平台、用户对节目体验反馈等方式,用自己的文化品位、思想情感和语言魅力拉近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从而赋予电视新闻节目浓厚的亲切感和人情味,这样受众就不仅会觉得电视新闻节目具有鲜活性和情感的温度,而且能够不断激发受众的关注点、兴趣点、情绪点,达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为新闻频道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收视流量的保证。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要顺应媒体变革的需要,除了要具备精湛的业务工作能力,还要对自己角色进行转换与重新定位,通过具备信息“把关人”意识及受众互动意识,并要积极掌握新媒体技术的应用,通过这些素养的加强和锻炼,才能不断增强电视新闻节目吸引力,塑造主持人的品牌和亲和力,进而增强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实现电视新闻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发挥其传播正能量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王昭欢.试论融媒体时代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J].传播力研究,2018,2(3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