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自然科学教育范文

自然科学教育全文(5篇)

自然科学教育

第1篇:自然科学教育范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自然科学教育;教育资源失衡

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城市拉力与农村推力的共同作用下,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务工,因而造成严重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人民网2015年3月报道,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万,占农村儿童的37.7%。如何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公平接受教育,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1]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自然科学教育尤为薄弱。本文以小学阶段的农村留守儿童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农村留守儿童实际,针对农村留守儿童自然科学教育的现状进行原因分析,并就如何解决该问题提出相应措施。

一、农村留守儿童学习自然科学的现状

在我国,自小学就开设有自然科学课程,小学自然科学的学习对培养专业化科学人才具有重要启蒙作用,但在G县的实地考察中,通过对比城乡小学自然科学成绩发现,城乡间存在较大差距,且农村留守儿童成绩普遍偏低.

成绩显示,城乡间自然科学教育质量差距很大。在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方面:老师一人多职,缺乏专业自然科学教师;教学方面:老师以“填鸭式教育”模式为主,脱离生活实践,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弱化学生自身的思考和理解;硬件设备方面:缺乏实验室、图书室、多媒体等有利于学习自然科学的基础设施,这使得留守儿童对自然科学可望而不可及。

二、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不好自然科学的因素

自然科学具有特殊性,知识结构复杂,涉及面较广。要求教学方法多样、有趣,不能仅停留在理论上,需要实验操作辅助理解。然而,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缺乏亲情呵护、知识引导,学习条件有限,学习自然科学主要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阻力:

1.家庭教育落后是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不好自然科学的关键因素

(1)缺乏监护人有效的指导与管教。在实地考察中发现,留守儿童占当地儿童总数的39%,这些留守儿童中有55%属于隔代监护,17%由亲戚教养或自我照顾。监护人文化水平低,忙于农事,且传统教育方式根深蒂固,基本没有能力与时间辅导留守儿童学习自然科学。

(2)远离父母,性格缺失。2015年5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的《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显示,流动家庭与留守家庭已经成为常态模式,远离父母会造成孩子性格上缺失。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角色的长时间缺位,导致大量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亲情呵护、完整的家庭教育和监管,致使他们在学习、生活、情感、教育等方面产生诸多问题。[2]农村留守儿童在性格上往往表现为孤僻、自卑、冲动暴躁,这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成长与学习。

2.学校资源匮乏是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不好自然科学的主导因素

(1)学校对自然科学学科不够重视。在农村学校,学科之间的重视程度有明显差异,自然科学无形中被列入“豆芽科”,忽视对自然科学成绩的考核。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轻视自然科学,学科之间的差别对待增加了农村留守儿童学习自然科学的阻力。

(2)农村学校自然科学教师的师资力量薄弱。没有专任的自然科学老师,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对自然科学讲解照本宣科,使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精神受创。另外,由于农村地处偏僻,工资待遇低,导致优秀教师外流,农村学校自然科学教师难以专业化。

(3)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大,忽视实践操作。小学自然科学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创造性很强的学科,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很大作用。但是,农村学校没有建立正式的实验室,学生缺乏实验操作的机会,从而形成“学生动手做实验不如老师讲实验,老师讲实验不如学生背实验”的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抵触情绪。

3.政府政策缺失是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不好自然科学的重要因素

教育资源的失衡使得农村学校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农村学校在软件设施和硬件设施上都不如城市学校,公共教育和公共服务呈现出不均衡状态。农村学校图书室、微机房、实验室这些了解自然科学的公共教育资源的缺乏,让本就缺乏自然科学引导的农村留守儿童再次减少认识科学,探索世界的途径。

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不好自然科学的措施

我国在1995年已经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小学自然科学的教育为培育新一代科技人才奠定重要基础,因而提高农村整体自然科学教育水平和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不容忽视,形成家庭、学校和政府三位一体的解决措施刻不容缓。

1.农村留守儿童学习自然科学以家庭为起点,家长或监护人尽可能的给予帮助。

(1)监护人正确引导,使用正确的教育方式。监护人在与留守儿童共同生活时,注意观察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不能过多打、骂留守儿童,也不能溺爱;更多的鼓励他们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留守儿童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父母尽可能的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在满足留守儿童物质需求上,更加注重“精神抚养”。父母通过电话等方式跟孩子保持联系,适量的阅读、玩耍等将有助于改善留守儿童的“烦乱度”和“迷茫度”,提升留守儿童的心理指标。[3]父母要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加对孩子学习的重视。

2.农村留守儿童学习自然科学以学校加强关注自然科学教学为重心,尽可能地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有效地学习工具,配备专业的教师。

(1)学校改革绩效考核制度,老师创新教育方式。把自然科学作为老师教学质量综合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增强老师对自然科学的重视度,并建立合理的奖罚制度。通过实验操作理性思考,提高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

(2)老师做留守儿童与父母间沟通的桥梁。老师应多找留守儿童交谈,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学校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的联系,及时有效地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而且也应有意识地在学校、社会和临时监护人间形成共识。[4]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并培养留守儿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对自然科学由厌学到乐学的转变。

3.农村留守儿童学习自然科学以政府积极协调教育资源为重点,提供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支持和保障。

政府对教育资源的配置起着重要作用,应着力解决农村教育问题,遏制“马太效应”的进一步恶化。农村留守儿童是受教育者中的弱势群体,保障他们受教育权利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所在[5]:

(1)政府要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大力扶持农村广大贫困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促进小城镇投资环境的改善,确保农村富余劳动力在附近地区就业率不断提高。[6]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根源问题的关键。

(2)政府要加大人才的引进,合理调配教师资源。在政策方面鼓励、支持、引导青年教师走向农村学校;完善保护留守儿童的政策和制度,保障留守儿童学习自然科学的权利;聘用志愿者入户帮扶,鼓励、辅导留守儿童学习自然科学。

(3)重点投资建设农村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凯西模型认为,办学条件的好坏对学生的行为和成就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7]因此,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学校的建设投入,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城乡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适当时可向农村学校倾斜,完善农村学校基础设施,添置实验室、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创造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和开阔视野的条件,从而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自然科学的良好环境。

四、结语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比重较大,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自然科学教育问题意义重大。建立以家庭重视自然科学教育为起点,以学校加强关注自然科学教学为重心,政府积极协调教育资源为重点,努力构建家庭、学校和政府三者相结合的农村留守儿童自然科学教育网络。充分发挥并协调家庭、学校和政府的力量,共同关注并切实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自然科学教育问题,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范先佐,郭清扬.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回顾与反思[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5-64.

[2]蒋笃运.以科学发展观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8(7):8-10.

[3]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中国新闻网,2015www.chinanews.com

[4]冯建,罗海燕.“留守儿童”教育的再思考[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2):39-41.

[5]司马懿茹.教育公平视域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64-69.

[6]郝志瑞.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15.

第2篇:自然科学教育范文

【关键词】自然环境;幼儿;科学活动;亲自然

一、发现和收集自然环境下的科学资源

好奇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当带领幼儿散步在百花园、百果园的小路上,穿行在植物园中,他们个个变得好奇、好问、好探究。比如,这是什么花?为什么花儿有的大有的小?长长的是什么呀?在幼儿的发问下,我们开始收集相关可供探究活动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随着植物生长的变化而变化。比如,花的生长规律,果树的开花到结果过程,蔬菜的播种到生长到采摘,树叶颜色变化的过程等等,这些收集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形成了一个个科学资源系列。除此之外,每个教室都有属于自己班级特色的自然资源,这些发芽类植物、观赏类植物、水培植物,也是一种科学资源,这种资源幼儿每天可见,有利于培养幼儿观察记录的能力。对自然环境资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探究和学习的原动力、内驱力,它不仅能提高科学认识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还能使科学活动成为快乐的事情。因此,用心发现和收集自然环境下的科学教育资源,为实施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组织和开展亲自然科学活动

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大自然是位神奇的老师,它可以培养孩子的美感,又可以启发孩子的悟性,它既可以向孩子展示伟大的规律,又可以使孩子的身体休整,让孩子充满灵气。”在大自然,每个幼儿都会通过自己的手、眼、脑,积极主动地汲取知识,积累经验。

1.户外探究活动。《指南》中指出“亲近自然,喜欢探索”,亲近自然的最直接方法就是户外活动,在适合的时间到有探究价值的自然资源环境中进行探究活动,这种活动能激发幼儿多种感官的发展,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春天,蚕豆发芽了,长出了嫩嫩的叶子,我们带领孩子一起去到蚕豆地,他们个个欣喜若狂,分头寻找自己最喜欢的蚕豆小苗,观察蚕豆叶子的形状,猜测着会结出几颗蚕豆。过了一段时间,孩子再一次来到这里,发现蚕豆长高了,又开花了,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了许多秘密:蚕豆花的颜色有些紫有些白,蚕豆的叶子竟然还有卷着长的,像个小喇叭。在与管理爷爷的交谈中,幼儿了解到种植蚕豆的秘诀,如:种蚕豆的时候要保持行距,方便蚕豆吸收营养,蚕豆喜欢湿润的环境,所以要经常给它们浇水。等到蚕豆成熟的时间,孩子们又一次来到蚕豆地,亲手采摘下一颗颗胖嘟嘟的蚕豆宝宝,大家兴奋不已。在剥蚕豆的过程中,孩子们产生了疑问:该从哪里剥开蚕豆的壳?很小很小的蚕豆能吃吗?为什么有的壳里有四颗蚕豆有的只有一颗?当城市里的幼儿置身于田间地头中,处处都是新奇的事物,他们的认知冲突不断发生,从而引发幼儿在自然环境中的主动观察、探索,完成知识经验的积累。

2.学习观察方法。自然中万事万物瞬息变化,因此在亲自然的科学活动中,幼儿的观察学习能力十分重要。怎样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需要引导幼儿学习观察的方法。以小班幼儿观察秋天的树叶为例:(1)准备观察。在观察活动开始前,首先要了解孩子对秋天的树叶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比如形状、颜色、大小等。教师应选取最具有观察价值的内容进行观察活动。其次要确定观察树叶的地点—有不同品种的树木,常绿树和落叶树错落生长等等。(2)实施观察。确定观察内容后,带领幼儿来到选定的地点,并提出明确的观察要求:每人选取一片树叶,仔细观察树叶的形状、颜色,鼓励幼儿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能力强的幼儿可以通过和同伴树叶间的比较,了解更多树叶的科学知识。以上是即时性的观察活动,对于大班幼儿,我们可以引导长期性观察,并通过观察日记、记录表等形式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3)整理总结。观察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和幼儿一起交流自己的观察发现,并在幼儿的知识经验基础上进行提升和总结,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

三、延伸和拓展科学活动范围

第3篇:自然科学教育范文

关键词大学科技学术期刊;综合性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分册专辑出版

1百年历史沉淀而成的文理综合版与中英文混合版

1.1晚清民初的中英文混合版与文理综合版

我国大学科技学术期刊在萌芽时期,表现为一种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混沌不分的状态或中文与英文杂处的状态,我们称其为“文理综合”与“中英文混合版”。1889年创刊于上海圣约翰书院的《约翰声》(《TheSt.John’sUniversityEcho》)文理综合版和中英文混合版,是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的文理综合性与中英文混合的大学学报。这种文理综合性的模式,至1909年的《金陵光》(《TheUniversityofNankingMagazine》,中英文混合版)、1915年的《清华学报》(《TsingHuaJournal》,中英文混合版)和1919年的《北京大学月刊》(中文)趋于鼎盛。然而,不同于《清华学报》的是,《北京大学月刊》创刊伊始,就是以文理综合性学术期刊分册专辑出版的形式面世的。其编辑出版方式是由“各研究所主任迭任之”“每册之总编辑,则各研究所主任迭任之”“其临时增刊之总编辑,校长任之”[4]。即由各研究所主任轮流担任主编,按学科分册的编辑出版形式出刊,像陶孟和(哲学)、朱希祖(国文)、马寅初(经济学)、胡适(英国文学)、陈启修(政治学)、黄右昌(法学)、秦汾(数学)、张大椿(物理)、俞同奎(化学)、孙云铸(地质学)、刘慎谔(生物学)等,均曾担任过分册的主编者[5],蔡元培校长也担任过第7册的总编辑和增刊的总编辑。这使融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与一炉,按研究领域或按学科出版月刊成为一种制度。

1.21931年的《复旦季刊理工专号》

20世纪30年代,文理综合与中英文混合版出现分化的迹象。复旦大学出版委员会于1931年3月创刊的《复旦季刊理工专号》就表现出这种迹象。该刊“每年要另出四期,就本校文、理、法、商四学院分配,每学院每年须担任一期”[6]。这与此前1926年7月出版的第2卷第2期《复旦(土木工程专号)》和复旦大学理工学会学生于1928年6月出版的《理工学报》两刊不同:一是《复旦季刊理工专号》为校方主办,且按年统筹规划,与《理工学报》和《复旦(土木工程专号)》均系学会临时主办不同;二是《复旦季刊理工专号》为学校按四大学院分配专号,更近似于1919年《北京大学月刊》按研究所分配专号,同时,这也不同于此前1930年第6卷第1期的《清华学报》文哲学号与第2期自然科学号的做法,更类似今人文社会科学版与自然科学版的分化。

21949年后的文理分化、分册专辑出版

2.1综合性大学学报专辑出版

1949年至1965年是大学科学研究发展较快的一个历史时期:1949年至1953年,经过学习改造,以及学习苏联先进科学经验,高校教师的科学研究热情普遍有所提高;1953年至1957年,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为高校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1958年至1965年,形成了较大发展,仅仅南京大学,就“在文科各系完成1104篇论文、理科各系试制2700种新产品”。[7]于是,《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于1959年选择44篇论文,印成一个专刊(四本)。稍后,又以1963年第1期、第2期的封面,另编了No.1—No.16+Z1的期次编号(每个学科占两期),分别出版了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理学专辑。其中数学专辑后来演化成为《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这表明,学校科学研究规模的扩张,是形成学报专辑、分册、增刊的重要原因,也是推动综合性科技学术期刊专业化、特色化扩张的内在动力。这一时期,厦门大学的海洋生物研究也渐成特色,1952年9月复刊的《厦门大学学报》基于此,将学报分为数学版、生物版、海洋生物版、自然科学版、财经版等交替出版,至1956年始分别为社会科学版与自然科学版。这种分学科分册出版,突出生物学和海洋生物学学科优势的做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学科技学术期刊的一个重要创造,是今天综合性大学学报特色化办刊的先声。《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1958年至1959年,出版了“基本粒子结构理论专辑”“自然科学增刊”。《同济大学学报》1959年全年均为铁路、桥梁等专辑。由此可见,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综合性大学学报出版专辑,并非个别现象。

2.2教育部主导的专辑出版

20世纪60年代,除高等学校自身分册专辑出版的应变举措之外,教育部也因势利导,采取了组合全国高校科研优势出版系列专业期刊的重要举措。1963年5月20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出版“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的通知》[8],委托相关高校创办《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相继出版的有8个分版,包括:(1)数学、力学、天文学版(委托复旦大学主办);(2)物理学版(委托北京大学主办);(3)化学、化学工程版(委托吉林大学主办);(4)生物学(委托武汉大学主办);(5)地质、地理、气象学(委托南京大学主办);(6)机械、动力版(委托西安交通大学主办);(7)电工、无线电、自动控制版(委托清华大学主办);(8)土木、建筑、水利版(委托清华大学主办)。《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系列刊物除生物学及地质、地理、气象学版为半年刊以外,其余均为季刊。该刊具有较高的起点,主要“以择优选载各高等学校学报上已经发表的上述各学科的科学论文”和“选载全国性学报(或相当于学报水平刊物)上高等学校师生所发表的论文文摘”,后来才发展到发表原创论文。为此,教育部专门成立“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委会”,并《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征稿暂行办法》。这些分版,对集中反映高校高水平成果有积极意义,也反映了教育主管部门对大学科技学术期刊专业化发展的引导。

2.3改革开放以来专业化和特色化系列刊物的出现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学术期刊规模有较大扩张,校内期刊的作者队伍渐以研究生为主,另外由于关键词等搜索方式在某些程度上降低了综合性期刊和专业化期刊的检索差异,加上SCI的引导,大多一流稿件外流,出版专辑的条件和热情有所降低。这时的大学科技学术期刊出现了教育部主导的大学科系列期刊新引领,高校也在合校潮中对以综合性为主的期刊布局作了某些调整,综合性期刊特色化也逐渐成为主流。然而,高校综合性期刊占绝大多数的局面并无根本性改变。教育部主管并委托吉林大学和南开大学于1980年主办的《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6年全国直属高校应用数学学术与工作会议委托浙江大学主办的《高等学校应用数学学报》,教育部主管、全国高校地质院校于1995年联合创刊的《高校地质学报》,2017年教育部委托南京大学主办的《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分为中文版、英文版两刊)又一次体现了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科技学术期刊的一种专业化引导。1986年以来,《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开始按学校优势学科分为三大版块、12个方向,并重点向电机与信息科学(含计算机、自控等)和机械(含精仪、热能、力学、航空、航天)等方向倾斜,大致形成专辑,走出了一条准专业化和特色化的新路子。[2]2006年,教育部再次出台引导性举措,支持高等教育出版社与德国施普林格公司合作创刊《Frontiers》(《前沿》)系列英文学术期刊,包括《FrontiersofEnvironmentalScienceandEngineering》(《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等29种。其初期运作,与1963年教育部的《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相似,都是从大学学报择优选稿,以后才逐渐发展到发表原创论文,并采用了在线优先(OnlineFirst)等多种出版方式。它是依托高等学校的国内第一个成规模的英文期刊群,力图凝聚国内顶级科研力量,反映最新学术成果,形成品牌,同时也反映了对高校科技学术期刊专业化发展的一个引领。另外,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合校潮中,不少大学将综合性学报改为专业期刊。比如:浙江大学有了《浙江大学学报》A辑、B辑及《浙江大学学报》之理学版、工学版、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医学版等准专业期刊。长安大学有了《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等专业期刊。给人以启迪的是,《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因合校后的新增学科而变得更为综合,结果不为读者接受,但及时恢复了原来的公路交通运输特色,之后逐渐成为一份有影响力的刊物。这说明在国际专业化潮流和读者市场细分以后,特色化办刊、分册或专辑出版是综合性大学科技学术期刊切实有效的选择之一。

3讨论与建议

第4篇:自然科学教育范文

一、自然科学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的意义

1有利于科学精神的培养

自然科学博物馆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对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在研学活动中,青少年能近距离接触科学家开展科研工作的过程,甚至能够参与其中,这样就会了解到科学研究工作的大概流程。这样做不仅拓宽了青少年的知识面,还能够激发青少年对科研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思维方式,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

2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育部在一系列教育教学政策中大力推行研学实践教育,这既是加深综合实践可能性的重要举措,也是能够让学生不再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举措。自然科学博物馆在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对自然展品的深入挖掘,将其融入当地课程的教材中,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等方式,在参加展馆研学的同时,获得了新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爱好,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研学旅行有利于学生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健全人格,有利于增长学生的社会认知和见识。

3加深青少年对相关专业知识系统的认知与了解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就明确提出要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因此各个地区的博物馆应该积极开发出适合本地区的研学实践教育课程,这也是构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青少年通过博物馆研学活动,借助自然博物馆丰富的馆藏,能够让学生在沉浸体验中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丰富专业知识的系统性。

4培养团队精神

博物馆的研学活动多以集体参与的形式开展,并按照年龄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活动中,通过交流、协作与磨合,参与者能够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在团队中的定位。当他满意自身所扮演的角色时,会乐于完成分配的任务,并快速融入团队中。当分工与自身意愿有出入时,参与者可以与队友进行沟通,用语言和行动阐述自己在目标岗位上的优势,改变队友对自己的看法。因此,青少年更多地参与此类活动,能够在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中了解自身的性格与认知特点,找准自身的定位;能够提高聆听的能力、书写的能力、沟通的能力、观察的能力,培养情商,学会包容他人的缺点,赞扬他人的长处;能够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并自觉融入团队中,对团队精神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二、自然科学博物馆研学活动的特征

1知识的专业性

自然科学博物馆中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知识领域范围广泛,综合性比较强。自然科学博物馆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专业自然科学博物馆,诸如天文馆、地质博物馆等,这类博物馆通常某一方面的知识非常专业;第二类是综合自然科学博物馆,如科技馆等,这类博物馆是集多种学科知识于一体的博物馆,重点在于广博。通过博物馆研学教育,青少年能够切身感受到自然文化知识,也能够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更重要的是能够构建一个适合他们自己的文化知识体系。自然科学博物馆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无论是遗址还是展品,都能够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进一步认知,比如内蒙古博物院就通过“欢乐大课堂”来进行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学生能够通过综合实践课,了解内蒙古的大草原文化,以及增加对地域性、民族性的历史认知,这就大大体现了知识的专业性。

2教育的开放性

自然博物馆的教育方式是灵活且开放的,其在发展过程中,吸收借鉴了多种教育方法的优点,并能够根据活动内容、参与群体的特点等,采用最优的学习方式,这一点在研学活动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以山东省科技馆为例,在创新发明类的研学活动中,其以TRIZ理论为基础,结合光学类部分展项设计相应主题,开发出“七色花”“帮马变斑马”等多项活动,涉及合并、预处理、改变颜色等多项创新原理方法;而在综合实践类研学活动中,其更多地采用STEM教育,活动设计以培养青少年核心素养为宗旨,包括学科知识、基本技能、科学的学习与生活习惯,着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合作与沟通能力、终身发展能力以及社会情绪能力,共设计出“云霄飞车”“桥世界”“太空体验”等十余项STEM主题活动项目,涵盖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设计与技术等类别。而且,教育方式的使用并不是单一或排他的,在以上两类研学活动中,还会加入情境教育等方式。例如,在观察环节使用问题情景,激发青少年探索求知的欲望;在探索环节创设与主题相符的环境情景,强化代入感,带给参与者沉浸式的体验等。

3活动的多样性

博物馆研学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多样的内容包罗万象,如天文地理、船舶桥梁、航空航天,等等;活动形式也不局限,不仅可以以自己本馆内现有藏品开展研学实践活动,还可以与其他单位合作组织活动,也可以根据时事热点开展专题研学活动。就参与形式而言,可以是青少年全程参与单个目标的实验与论证过程;也可以是简单的观察、记录、对比,并得出结论;还可以是对某种技能的学习、掌握等。

三、当前自然科学博物馆开展的研学旅行教育常见问题

1专业人才培养不足

我国的博物馆事业从2000年开始就迎来了一个黄金发展时期,无论是博物馆各项业务的拓展,还是对外开放参观人数的增长,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博物馆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博物馆人员因为自身的工作需要完成,在开展研学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分身乏术,无法有效发挥自己的作用来辅导学生。自然科学博物馆很明显有淡、旺季之分,一旦到旺季,就会招募一批志愿者,但是这些志愿者大部分是大学生,只能对来参观的观众进行引导等服务,无法承担研学实践教育任务。

2课程体系设计深化不够

有些博物馆在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时,往往是进行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展览,有些会设置一些简单的手工操作,让学生进行体验,但是因为这些和学校教育脱节,课程体系设计深化不够,所以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还有一些博物馆虽然已经有了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方案,但是因为缺乏特色,没有针对本馆特色的课程方案,也没有与针对特定学生群体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无论面对的是小学生还是初中生,都采取同一种模式化的课程来开展活动。这些都是博物馆研学实践课程质量不高的原因。

3研学活动未形成品牌化

一些自然科学博物馆虽然意识到了研学教育的重要性,也在开展研学旅行实践教育服务,但是这些活动的内容、课程的设计、取得的效果等没达到预期效果,从更深层的原因来看,是博物馆研学活动没有形成品牌特色。国家旅游局2016年就了《研学旅行服务规范》,其中明确指出,要求承办方(研学旅行基地)优化产品方案设计、完善运营和服务各个环节措施,持续推进研学旅行服务质量的提高。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博物馆在研学活动方面并没有形成品牌特色,甚至有些博物馆没有这方面的意识。这就导致博物馆不能对以后的工作进行反思和提升。

4活动规模无法满足公众需求

全面倡导素质教育推动了家庭教育理念的变化,家长着力于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生活、学习氛围,在此背景下,自然科学博物馆无疑是他们最好的选择。近年来,公众参观自然科学博物馆的需求持续高涨,高峰期部分场馆还出台了限流措施。自然科学博物馆开展的研学活动有其特殊性,全程强调参与和互动,青少年与辅导教师、展示资源以及器材设备的交互程度,会直接影响参与体验和活动的最终效果。因此,研学活动多以“小班制”形式开展,参与人数多在20—40人,而这样的活动规模是无法满足公众对研学活动的需求的。

四、开展博物馆研学旅行实践教育的策略探究

1增加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

要想让博物馆更好地开展研学实践活动,首要的就是人才,博物馆要增加专业人才的数量。首先就是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在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教学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增加博物馆人员的教学技能。也可以通过与相关院校加强合作,诸如师范学院、当地其他高校等,进行委托培养。或者可以借助博物馆协会、教育协会的力量,开展交流、学习活动;也可以对招募的志愿者进行教学技能的培养。通过种种方式,可以把博物馆人员培养成“多面手”,增加博物馆开展研学实践活动的辅导教师数量。

2深化课程体系设计

为了让博物馆的资源优势得以发挥和利用,应当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大联合、大协作的良好态势,共同推动研学活动发展,依托其专业人才和科研活动,将特色专业与内容引入研学实践活动中,比如山东省科技馆和山东建筑大学合作开展的“生活中的石膏”体验活动,突出了山东建筑大学在材料学方面的专业优势,活动中辅导教师首先帮助青少年从建筑工业到化学工业,再到医药与医疗、生产生活了解石膏,同时提出“那石膏究竟是什么”“又有哪些分类”等问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带领青少年走进石膏的世界,一起了解石膏的成分和结构,探究石膏像的形成过程,感受石膏艺术的独特魅力。

3加强博物馆研学活动品牌化建设

对于博物馆来讲,如何开展研学实践和打造品牌效果,才能使教育获得好的结果是一个问题。对此,可以通过常规的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采集参与人员对活动的反馈,了解人们对内容、形式甚至活动时长的真实需求。同时,还可以采用座谈会交流和观众留言等方式,了解大家在组织形式、课程内容、活动时长等方面的需求和建议,从而获得教育活动的反馈。我们也可以邀请第三方对博物馆的教育研学旅行互动的结果进行科学、专业和客观的评估,从而真实、客观地了解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效推动博物馆后续工作的进行。同时要加强自我评价,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强调服务理念,从有经验的博物馆中获取经验,取长补短,健全和完善面向本地研学教育实践活动的体系,推动博物馆研学旅行教育实践活动,乃至整个博物馆事业可持续发展。

4多种方式增加研学活动的受众

博物馆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是一种集体性、规模性的群体活动,人数多。增加博物馆单次参展人员的数量是首要的,对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的内容通过多种形式投放,如自有纪录片的摄制、剪辑与投放;也可以采取线上直播的形式,对活动进行现场直播;还可以开通一些社交媒体官方账号,通过运营账户,增加博物馆接纳单次参展人员的数量。通过以上措施优化博物馆管理,比如,针对高峰期,根据客流量的变化有规律地安排每天的教育研学活动辅导场次,每场在50人左右,这样就可以保障研学实践的教育质量。博物馆应当主动出击,事先整理好相关资料,通过有关账户的运营、短视频、开展研学活动的直播活动等方式,增加博物馆接纳参展人员的数量。博物馆开展研学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传承,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文化进行探索。而且,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开展研学活动也能让博物馆发挥更重要的教育作用。通过对博物馆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策略的探讨,能够有效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对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的通知[EB/OL](2017-12-06)[2022-05-01].

[2]刘世斌.开发博物馆课程,让学生在研学旅行中开展深度学习[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07):36-38.

第5篇:自然科学教育范文

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贯彻德育精神,提高教学质量,但不能陷入过去那种少、慢、差、费的传统中去,这就有几个基本策略问题。德育方针指导下的科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应从存在差异的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上,从形成生动、活泼、开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素质得到主动发展,从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上选择

一、坚持面向全体的思想,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减轻负担,提高质量”的原则。其次,因材施教,分类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实情,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目标,强调信息反馈,注意信息处理。对不同层级的学生在教学要求和学习量以及深度上要区别对待。再次,优化教学组合,提高课堂时间效价。从教与学两个方面看,应在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技能活动等教学方法上进行优化组合,并科学配置教学各个要素,提高授课效率。

二、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爱学

由以教为重心转到以学为重心,由以传授知识为重心转移到以发展能力为重心。在施教中,教师应保持饱满高昂的激情和良好的心境,运用情感的理智性、情境性,来创立一种愉快和谐的环境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启迪思维,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情绪。例如,可以从学生认为有实用价值或社会价值的事物入手,在学习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前,我让学生观察室内有哪些用电器,如何连接的,路灯之间,双缸洗衣机的两缸是如何连接的。学生会感到做的事很有实用意义而投入学习。同时,还要增强教学民主气氛,克服“我讲你听”或“我问你答”这样一种被动的学习形式,发挥富于情感特征的课堂信息反馈和评价的作用。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信息传递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情绪,使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重在培养能力,促使学生善学

根据科学学科的特点,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预习、自学、分析、思考,让学生掌握主动权,促使学生动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观察、思考和质疑能力,并且在学习和实验的过程中强化思维练习;促使学生动手,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例如,氢气的制取装置在科学实验课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可设计探索性实验进行突破。我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了以下问题,问题1:根据氢气的制取原理,如何设计制取氢气的最简易装置?问题2:实验中你碰到的问题是什么?强调反应停止了,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锌粒有剩余,酸用完了,能随时添加酸液。问题3:在操作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反应一直进行,直到药品用完,如何解决?问题4:用启普发生器演示实验过程,原理是什么?它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过程对未知结论的探索,激发学生的思维,初步形成科学态度,培养科学素养。

总之,科学道德教育在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中应体现出高层级、高效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技能。

(二)初中科学培养情感素养途径和方法

那么,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如何巧妙地融入情感教育,使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良好的思想情操?通俗而言,对学生进行智育教育的同时又进行德育教育呢?我认为,初中科学课程的德育渗透主要是根据科学课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可以通过“探究”、“阅读”、“实验”等方式来进行。

一、探究教学中的情感素养培养

首先,“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建立新概念需要具体的表象作依托。而且学生在学习某一概念之前,往往已形成生活概念,这些建立在少量的直接观察和具体经验基础上的概念,大都比较粗浅,有些甚至是错误的,在教学中,即使教师反复强调清晰讲授,学生表面上接受了概念的含义,但在分析问题时仍然可能以生活概念为依据进行思考,只有通过引导学生亲身探究,让他们自己发现自己已有经验与新发现的现象或事实之间不一致甚至冲突之处,他们才会自学审视,反思并修正自己的经验和认识,这样获得的知识才是深刻的,有真正意义的。

其次,教师要善于挖掘与所学知识相联系的实际问题进行探索。科学探索是从问题开始,问题的提出通常依赖于问题情境的创设,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求科学奥妙的兴趣。例如,用吸管吸饮料人人都会,让一位学生在瓶口塞上单孔橡皮塞插上吸管吸,当学生头脑中产生“怎么会吸不上来?”的问题时已经开始探索。

最后,探究是自然科学的学习内容。自然科学不仅指自然科学本身,还包括探索自然科学知识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自然科学是“知识”、“过程”和“方法”的结合体。自然科学发展至今,积累了大量的自然科学知识,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科学思想和方法,这些都是人类文化知识的宝贵财富。应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和领悟科学家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学习科学探索方法,全面提高科学素养。

探究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科学的思维过程,而且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渗透着思维力和想象力的有机结合,都体现着科学方法的运用,教师要学会抓住时机,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让他们在动手动脑的同时,发挥创新性潜能。

二、阅读教学中的情感素养培养

在阅读训练中,学生会经常提出各种疑难问题。特别是有关课文内容方面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失时机地有的放矢地予以答疑解惑,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和教益。

如学习“摩擦起电”后学生会针对课本提问“电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摩擦可使物体带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予解答,也可以组织课后讨论,肯定、鼓励学生并给予指导,锻炼他们思维多向性,深刻性。

三、实验教学中的情感素养培养

首先,在实验操作前要让学生清楚实验目的、主要操作步骤、重要仪器使用规则以及观察要点。重视学生对实验过程的体验,尊重实验事实,做好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同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环保意识。例如,我在教授“浮力”单元新课之前,学生先自己看书,查资料,做实验,提出并回答与浮力有关的问题。避免了上课时仅仅是复刻性、跟随性等被动的情况,而是强烈解决问题的愿望。

其次,倡导以贴近生活、联系社会或现代科技等“问题情景”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例如,在“传染病”一节的教学时,在讲传染病特点,我选择了一段美国大片关于细菌性疾病传播过程片段。请同学归纳出传染病的特点。提出:如何预防乙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