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自然科学理论范文

自然科学理论全文(5篇)

自然科学理论

第1篇:自然科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环境科学;基础理论;科学体系

1环境科学概述

环境科学作为一门现代科学产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在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发展与环境的激烈冲突中产生。因此环境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就是人类为了缓解乃至解决这种激烈冲突而进行的科学探索,它集中反映了人类对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认识以及解决环境冲突的各种理论、观点、手段与方法。[1]随着人类加速,环境问题也不断发生,人们逐渐致力于环境科学的研究来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1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

环境,即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作为中心事物的对立面而存在的。随着中心事物的改变而变化,环境与中心事物之间即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两者存在对立统一关系[1]。在环境科学研究中,中心事物为我们人类,因此其相对的环境即除人以为的相关事物,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独立于人之外的,经过漫长的自然演化而形成的,不受人类直接干预的产物。某种意义上人也是自然环境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产物,因此人与自然环境间是相互依存的。社会环境是指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的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为自己创造的新的生存环境。在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环境的同时,环境也会反作用于人类。

1.2环境科学的内容

环境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为了应对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冲突,环境科学的内容自然是如何解决这种冲突。从应对角度的不同,环境科学的内容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直接运用自然科学的原理和方法,阐明环境污染的程度、危害、机理;探索相应的治理措施与方法。第二个层次是直接从总体上研究人与环境系统的协调、环境冲突、生态危机等各种不同总体概念所反映的问题探究其根本原因,寻求根本解决途径。

2环境科学理论研究

无数科学发展的实例都证明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支持,环境科学作为一门近现代以来才发展起来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新兴学科更加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支持。环境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它是多种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这些社会因素与自然因素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这个整体就是“环境系统”。这个系统十分复杂,但它内部蕴藏着其特有的运动规律,不发掘和掌握这些规律,环境科学的研究就无法从盲目、被动的局面中解脱出来[2]。环境科学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这些蕴藏着的规律。

2.1环境科学分支学科理论研究

大部分的环境研究学者认为环境科学是从一系列的其他相关学科中转变过来的,依据原有的学科背景对环境问题进行研究,由于环境科学的发展涉及到的理论发展是相对完善,所以对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也有着良好的理论基础,因此环境科学分支学科也就具备了完善的理论基础[3]。因此原有学科的相关理论也就成为了环境科学理论的一部分。在现阶段,环境科学主要是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有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来研究环境问题,形成与有关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许多分支学科。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有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医学等;属于社会科学方面的有环境管理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等。

2.2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环境科学的研究是从其他相关学科转变过来,按照原有的学科背景进行环境问题研究,形成众多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分支学科是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与环境问题的结合。相关学科的理论是比较完善,故分支学科的理论也相对比较完善。但是,环境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自身独特的基本理论是什么尚未达成普遍共识。昝廷全等[4]认为,极限协同原理是环境科学的一条基本原理。李长生[2]认为,环境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就是要揭示蕴藏在环境系统内部的客观规律,即环境系统内部结构及其运动变化规律。杨志峰等[5]认为环境各个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即组成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左玉辉[6]认为:环境多样性原理、人与环境协调原理、规律规则原理和五律协同原理构成了环境学的基本原理。但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理论被基本认同:1)环境系统性原理。环境系统内部包括众多的子系统,不论什么级别的环境系统,都具有的相同性质和原理,此即环境系统性原理。2)环境容量原理。环境的容量定义是在环境系统不发生突变的条件下,为外界提供供应物或者承受外界排放物的最大能力。3)人与环境共生原理。环境是人类发展的重要基础,人是自然环境的重要产物。人与环境的共生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环境与人的共生发展是环境和人类共同发展的必要前提、人类和环境的共同发展是人与环境共生的最终目的。

3结论

1)环境科学应以研究人类活动引起的任何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结构和状态的变化为己任,研究对象是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由近地面自然成分组成的“环境系统”。2)根据环境系统运动变化特点,以及人与环境系统之间的关系,将环境系统的基本原理概括为环境系统性原理、环境容量原理和人与环境共生原理等三个方面。

参考文献:

[1]刘培桐.环境科学的对象、任务和分科[J].环境科学,1978(5):47-51.

[2]李长生.环境科学理论研究的兴起[J].自然辩证法通讯,1981(3):49-50.

[3]葛玉泉.关于环境科学基本理论问题的若干思考[J].低碳世界,2015(24):7-8.

[4]昝廷全,艾南山.环境科学的一个新原理———极限协同原理初探[J].环境研究与监测,1985(2):8-10.

[5]杨志峰,刘静玲.环境科学概论.第2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第2篇:自然科学理论范文

1.逻辑主义科学哲学对经济学的影响———经济学的数学化

逻辑主义学派包括以石里克、卡尔纳普等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和以波普尔为代表的证伪主义。逻辑主义认为,理论的科学性体现为三方面:一是理论结论应为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普遍标准;二是理论仅凭逻辑理性和经验事实推出;三是理论可以被证实或证伪。这种思潮影响了20世纪的经济学发展,并进而支撑着经济学的科学性标准,即经济学能够提供一个超越文化、制度、国家、历史的分析结论,并且结论可以得到验证。经济学为使其结论具有科学性,效仿物理学分析范式,分析方法趋向于数理化和计量化。一方面,经济学运用数学工具,使得其理论在概念、假设和公理的基础上,通过演绎的方法得到普适的结论;另一方面,经济学运用经济变量的统计数据,设定计量模型,以检验现实经验是否与经济理论模型结论一致,使得结论具有可检验性。20世纪的经济数理化主要体现在凯恩斯的总量研究,计量模型多为以凯恩斯经济学为基础的大型宏观计量模型,这类模型的参数值,如偏好、禀赋多为外生假定值,模型包含的因素为没有微观基础的外生假定变量,冲击主要是不随政策、时间和环境变化的外生性冲击。逻辑主义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端,主要表现为逻辑主义分析问题的起点是确定无疑的经验事实,而现实中这种观察事实是不存在的。历史主义学派的汉森提出“观察渗透理论”,即个体的观察视角会受到理论的塑造,因而不存在绝对客观的观察事实。库恩通过对科学史的研究认为,逻辑主义通过对命题的零星证明并不能把握理论发展的复杂性,唯有将理论看做“结构”才能理解理论的发展。库恩认为科学的进步,是因为该领域的科学家共同体由一种理解范式转换成另一种新的范式,由于没有客观标准来判断不同范式的优劣,因此,每个理论的发展不一定通往真理方向。在《经济学方法论》中,布劳格“考察了在新古典经济学和逻辑实证主义之间的可怕联盟,认为实证主义是一种伪科学,新古典经济学必然跟着它一起堕落:可分离性的实证主义论题一方面认为事实和价值可以分离;另一方面认为事实和理论可以分离,这种论题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所有的事实都是装满理论的,而所有的理论都是装满价值的。他们认为一个更合意的认识论能在理性主义的基础上建立,意思是已经表明了存在一个康德主义的“综合”演绎真理:我们的战略依赖于能够把本质的东西挖出来,然后就坚持本质的东西一定能在实践中找到。经济制度必须再生产其本身,于是再生产的事实是经济制度的典型本质,这个本质能够为经济理论提供稳定的基础。因此,逻辑主义所认为的科学标准是不合理的,进而认为经济学的科学性,体现为经济学的数理化和计量化也是不准确的。

2.后继科学哲学的启示:用科学的方法刻画“人”

科学实在论和反科学实在论之间争论源起于:在对量子物理现象的解释时所用的基本粒子概念,指的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还是为解释现象而人为构建的概念。科学实在论的代表Boyd认为,科学理论的理论术语是说明性的、有指称的表述,对科学理论应当作实在论的解释,只要理论对事实的预测成功,则该理论即为真。反科学实在论的代表弗拉森认为,真理的获得来源于对经验世界的观察,而科学家的观察具有主观性;就科学与真理的关系而言,绝对的真理是不存在的,只存在经验上适当的理论。但在经验上适当的理论只能反映部分客观实在、经验观察的部分,因此,一个认识对象的普适真理是不存在的。科学理论除了其依据的经验基础外,其假设和结论并无客观性可言。理论的目的并不是提供一种客观性,而是提供一种描述经验的角度。这种观点对经济学中的制度学派产生了深远影响。库恩提出的“范式”理论和科学反实在论与实在论的争论,促使后现代科学哲学的出现。后现代主义的费耶阿本德将库恩理论认为的真理标准的相对性放大,认为任何分析科学、文化和艺术的方法都有其优缺点,任何分析方法都无高低之别,“什么方法都行”,因此,科学也不再处于文化的中心位置。罗蒂认为,实在论和反实在论关于科学实在性的争论是毫无意义的。传统的科学观期望用自然科学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改造社会和人文学科的发展,造成了科学沙文主义的出现,这不利于文化的全面发展。罗蒂认为,解决科学独尊的方法是“新的模糊主义”,模糊实在和经验、事实与意义的差别,取缔科学的特权地位,主张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艺术文化之间可以平等对话。“新模糊主义”为解决科学沙文主义,模糊了科学和非科学的界限,将科学与宗教、神学等混为一谈,这种极端的相对主义使科学哲学变得毫无意义。张今杰认为,借鉴阿佩尔解释学的思想可以解决上述科学哲学的问题,不应该用反科学的方法来解决科学主义,也不应该简单地用人本主义对抗科学主义,以使科学臣服于人文,而应该将人文的思想引入到科学的表达之中。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借鉴人文学科的“理解”的方法,而人文学科的研究也以自然科学的注重“说明”的解释性方法为基础。

二、马克思经济学科学观:人与数学的结合

马克思认为,科学不仅可以帮助人类认识自然,而且对自然的认识会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对科学的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下的科学观是不合理的,因为科学出现了异化。一方面,科学研究可以增加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进而可以改造自然,主体也通过劳动在与自然的互动过程中,经济学中的“人”:现实性与科学性的耦合加深了对科学的认识,为人实现自由发展做出了准备;另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财产性质,科学发展的成果不能全部转化为对人自身的认识,仅增加为人对异己的控制。此时的自然科学仅以自然界为对象,未包含人的任何因素在内。这意味着“以往的人文科学对人的研究,恰恰离开了人的自然界的存在和对象化活动来空谈人性,不是把人与人的发展当做自然存在和自然史过程,而只是顺便提到自然科学,正像自然科学只是顺便谈到人和人文科学一样,两者都是片面的”。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在于分析经济运行背后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其对“人”的刻画,不是抽象的人的概念,而是处于特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按照马克思科学观关于人的概念,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对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马克思认为:“分析经济问题,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而必须用抽象力”,虽然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并没有对“抽象力”做进一步的诠释,但从整个序言和全书正文中不难看出,他是通过对英国社会经济状况和历史资料进行大量统计调查、系统分析而形成的。正因为如此,马克思甚至认为:“一种科学只有在能运用数学的形式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而从《资本论》中运用大量的统计资料、数学公式、表格、数字和符号可以看出,马克思对经济学数学化的研究方法和表现形式并不反对,甚至可以说颇为赞赏,而且应用自如。而且,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对价值、社会必要劳动、简单劳动、复杂劳动、利润率和剩余价值率等概念的剖析,就是通过数学形式来映射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人与人之间的分配关系。在某种程度上,马克思是当时为数不多的能够把人与数学耦合恰当的经济学家。之后出现的所谓经济学“边际革命”,与马克思所运用的数学方法渐行渐远,数学化已经成为经济学研究纯粹的逻辑表达,从中再也无法洞察出它与“人”的嵌入性。

三、思想流派鸟瞰下经济学研究中的“人”

1.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人”的忽略与缺失

古典经济学理论最核心的部分为古典生产理论和古典分配理论。古典生产理论以劳动分工为基础。斯密认为,经济增长的源泉是由劳动分工而引起的生产率的提高,因此,分工是经济分析的逻辑起点。由于分工行为是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关系,因而古典学派分析经济问题时内在地包含着对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研究。古典分配理论认为,生产主体由于分工的不同,被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收入分配在不同阶级之间的分配,即为生产资料的分配,会进一步影响生产,因此,分配理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相关。19世纪70年代,以门格尔为代表的边际效用学派提出了借用数学中的微积分方法,采用边际分析的方法分析经济问题,引发了“边际革命”。之后,马歇尔将边际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分析之中,由于分工理论难以有效地融入该分析框架,而逐渐被经济学者抛弃。马歇尔之后的新古典学派,将供给需求定律、价格理论以及市场机制等资源配置问题,视为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将生产理论简化为厂商投入、产出关系的生产函数,只体现了物质转化过程中的数量和技术关系。由于厂商按照劳动供给者的边际产出分配收入,因此,不存在体现生产关系的分配理论。此时,经济学实现了数学化,但放弃了对人的刻画。

2.从凯恩斯主义到新凯恩斯主义:“人”的回归与重构

在凯恩斯理论之前,古典和新古典理论对经济问题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微观层面,凯恩斯奠定了经济学宏观分析的基本框架。宏观经济分析理论侧重于对宏观问题和变量之间的总量关系的刻画,但这些问题研究的起点并不是基于每个参与主体的行为,而是基于如下外生假设:经济中存在价格刚性、消费存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投资存在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流动性偏好。由于该理论框架在理论层面不能论证其假设的合理性,如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在面对外生冲击时,为什么只调整产量而不改变产品价格;在实践中,并不能有效地解释滞涨等现实经济问题。为弥补其解释力的不足,经济学者认为宏观经济理论的结论应该从经济参与者的行为中推倒而来,而非从假设中得到,即需要寻找经济行为的微观基础。微观基础即为对经济中的“人”行为规则的刻画。现阶段宏观经济理论已通过如下角度实现对“人”的刻画:第一,行为主体是有预期的,这使得对经济问题的分析具有动态性。主体当期的预期行为,既可以受以前各期经济形势的影响,也可以受对以后各期经济形势预期的影响,预期有理性预期和适应性预期等形式。第二,行为主体的优化行为。每个行为主体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经济中总量消费、投资等都由单个行为主体的优化结果加总得到。第三,行为主体的不同的风险形式。根据行为主体对风险的偏好程度,分析风险偏好者、风险中性者和风险厌恶者。第四,行为主体异质性的刻画。通过设定行为服从某种形式的分布函数,以体现其差异性。显然,经济理论从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分析向新凯恩斯主义寻找经济行为的微观基础的转向和发展,体现着现代经济理论重新走向以“人”为中心的逻辑回归,并通过聚焦资源稀缺条件下“理性人”如何选择这一核心命题,实现了对“人”的经济行为的重新建构和刻画。

四、结论

第3篇:自然科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管理科学;成本管理会计;产生;发展;影响

众所周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等高科技设备的功能不断增强,这对简单的事后核算的财务会计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原本依靠人脑、纸笔、不断重复计算才能完成的账务处理工作,现在通过计算机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完成,传统的会计工作方法及模式正在受到冲击。这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素质要求,成本管理会计的作用日趋凸显。我国对成本管理会计的重视也在不断加强。成本管理会计是新形势下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结合的新领域,也是管理学与会计学相互融合形成的一门新学科。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对于成本管理会计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可以说,成本管理会计在每一时期的发展变化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相应管理理论的影响。本文主要以管理学发展中的三个阶段——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管理科学理论以及战略管理理论为脉络,探讨管理学对成本管理会计的深刻影响。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任何理论的产生都是由当时的社会背景所决定的,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也绝不例外。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从农业国转变成为工业国,许多小工厂都开始变为生产各种产品的大企业,但这些大企业在当时的管理都十分落后,他们亟需一套完备的管理理论。另外,在当时,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爆发过5次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其中有3次起源于美国,经济危机使得企业的生产力大幅下降,失业人数剧增,劳资关系紧迫,矛盾不断激化,为了增强抵抗危机的能力,大企业不断出现并逐渐形成垄断组织,社会迫切需要管理职能的专门化,为此需要建立完整的管理机制以稳定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同时,随着美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批移民涌入,带来大量劳动力,如何管理大量的员工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形成了。1911年,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罗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该书讲述了应用科学的方法确定从事一项工作的“最佳方法”,即通过对各级生产和工作实行标准化,来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尽可能减少一切可以避免的损失和浪费,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企业在管理上必须实行“最完善的计算和监督制度”。这种“最完善的计算和监督制度”渗透到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当然会计也不例外。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企业竞争不断加剧,实行事后核算的成本会计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的管理需求。新的时代背景为成本管理会计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企业的成本核算由简单的事后记录逐步过渡到具有规划未来的作用,这使得成本管理会计具有了事前规划的新职能。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让成本管理会计具有了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全方位的功能,这是成本管理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成为成本管理会计发展的转折点,为其服务于企业管理开辟了新的道路。

二、管理科学理论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迎来了新的社会环境——“战后期”。在这一阶段,科技迅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技术更新换代的频率不断加快,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此时,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弊端愈发凸显,其主要缺陷有两个,首先,泰罗对工人的看法是错误的,他坚持“经济人”假设,把人看为机器的附属品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其次,“泰罗制”仅解决了个别环节、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而没有站在企业整体的层面上解决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因此,在这个时期不断涌现出了大量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本文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管理科学理论为例加以阐述。管理科学理论是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持续和发展,由于该理论引进了数学模型与程序,它又被称为数理学派。管理科学理论对于成本管理会计的影响如下:一方面,管理科学理论使成本管理会计朝着定量化的方向发展,它将运筹学、线性规划、概率论等数学方法和理论模型引入到成本管理会计体系中,促进了成本管理会计的进一步发展,使会计科学越来越多地利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成果。另一方面,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企业的更方面经营信息得以共享,当然财务信息也包括其中,这为企业的经营者提供了与决策有关的信息,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也使得成本管理会计的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推动了成本管理会计的向前发展,让成本管理会计愈发成为企业经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战略管理理论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钱德勒出版了《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史的考证》一书,开辟了研究企业战略问题的先河。之后在20世纪80年代初,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成为战略管理理论的主流。在这种战略管理研究的热潮下,战略管理会计的概念被提出。1981年,英国学者西蒙发表了论文《战略管理会计》,在这篇论文中他首先提出了战略管理会计的的概念。“战略管理会计是明确强调战略问题和所关注重点的一种管理会计方法,它通过运用财务信息来发展卓越的战略,已取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从而更加拓宽了管理会计的范围”,这是美国会计学者威尔逊在其《战略管理会计》一书中对战略管理会计所下的明确的定义。我国学者认为,“战略管理会计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收集、加工、整理与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并据此来帮助管理当局者确立战略目标,进行战略规划、评价战略规划业绩的一个管理会计分支”。总而言之,战略管理会计是以获得企业整体竞争优势为主要目标,考察企业的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并加以整合,全面分析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及竞争优势,建立预警分析机制,以外部性和长期性为核心特征的管理会计形式。与传统管理会计相比,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在于强调战略。传统管理会计主要集中精力于对于企业内部环境的分析,没有考虑外部环境变化对于企业发展的影响。然而,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对于企业的发展前景是至关重要的,外部经济形势、国家政策、消费者的心理预期等等,这些外部条件都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影响。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发现了传统管理会计的这一缺陷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发展,它从服务于企业战略经营出发,包括战略分析、战略决策分析、编制全面预算等成本管理的内容,采用价值链分析、作业成本计算、竞争对手分析等方法,将战略管理的理论引入到管理会计当中。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成本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管理理论的影响。时代背景的变化会带来人的思想认识的变化,人的思想认识变化、对于管理理论的研究探索又会反作用于时代的发展。具体在成本管理会计中的体现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断涌现的问题带来了人们对于管理理论的思考,管理理论的发展不断渗透到企业的各个方面,进而带来了成本管理会计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唐•汉森.管理会计(M).第4版.王光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赵振智,刘广生.成本管理会计(M).第2版.山东: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2

[3]杨依华.管理科学的发展对管理会计产生与发展的影响(D).山东建筑工程学院,2004

[4]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5]邓启稳,王昌锐,苏艳霞.管理科学发展对会计理论发展的影响(D).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2008

第4篇:自然科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管理会计;权变理论;管理科学理论

一、引言

在许多的新型边缘学科中,管理会计学是需要着重进行研究的,简单来说就是将会计学和管理学结合到一起。通过财务会计以及相关资料的收集总结,制定出主要的方法,为企业设立处理信息系统,并发展科学的判断、决定、控制以及规划。美国早在20世纪20年代左右就开始运用管理会计,但是我国从80年代开始使用。在管理会计的形成前,一些相关的管理理论已经形成并且逐渐成熟,比如权变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影响较为深刻,促使管理会计注重周围的环境变化,通过理论研究与实际情况的对比,在从事管理会计学研究时,结合现在社会经济实际状况,并使用数据模型,进行预判。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家们为了增加公司的效益,开始越发注重成本的严格把控,相继出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和管理科学理论的出现关注了成本的高低,也间接影响了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步调。全面质量管理、核心能力、流程再造等理论的出现和发展,给企业带来理论革新的同时,改变着企业经营理念与财务管理的方向性,促使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更加全面与合理。因此,本文为了探索相关的管理理论对管理会计理论的影响与表现在哪些方面,更好的了解管理会计理论的形成与构建,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进行理论分析与梳理,总结出一些理论结果,希望对以后的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提供一些借鉴与经验。

二、权变理论对管理会计理论形成的影响与表现

70年代以来,权变理论在美国兴起,当时石油危机对西方社会产生了剧烈影响,企业面临的境遇很不确定。但是以前管理理论如科学管理理论,都想要普遍适用的、最适合的模式和原则,但管理理论在化解企业面临瞬息万变的外部矛盾时又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境下,形成一种管理取决于所处环境状况的理论,即权变理论。权变理论被看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Fisher(1995),Cadez与Guilding(2008)认为,权变理论是管理会计研究的主要范式,冯巧根(2014)认为,当前比较符合企业管理会计实践的理论是权变理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其所面临的一些变化的因素,如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市场,这些变化的因素通过对企业的影响间接地影响了管理会计活动。管理会计学科有着极其特殊的性质。管理会计与管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有紧密的联系,是由多门学科交叉、融合逐步发展起来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它随各学科的发展而完善,具有动态柔性。并且管理会计学科具备很强的实践性,包含了管理会计理论、管理会计方法和管理会计实务(潘飞,2012)。其中,管理会计理论包含权变理论、管理控制系统理论、理论等。20世纪70年代中期,管理会计开始吸纳权变理论的思想,其引入的假设前提是,现实世界里没有一个可以在所有情况下适合于所有组织的会计系统,人们往往只能找到会计系统中和特定环境相适应的子系统。权变的思想广泛运用于管理会计中,以企业的具体情况为基础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管理办法,根据情况的不同而进行调整,这就是权变学派的中心思想。但是体现在管理会计中就是管理会计吸纳了其他学科的方法,比如信息论、运筹学、电子技术等,并根据企业实际决策需要,采用各种柔性方法,不局限于给定框架,一切以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作为目标。同时权变理论指出管理控制系统的设计必须与重要的权变因素如外部环境、技术、战略、组织结构、企业文化等相匹配,只有匹配良好的企业才能实现组织的最优业绩,我国当前正在大力推进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但是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管理会计理论与管理会计工具的匹配性,这样管理会计的运用才能更好地面对环境的不确定性。

三、管理科学理论对管理会计理论形成的影响与表现

首先,科学管理理论和管理科学理论两者对管理会计理论的形成与表现是有区别的。20世纪初期,由于社会化大生产程度不断提升,逐渐扩大生产规模,竞争愈加激烈,全部竞争者和经营者都认识到,其生存和发展不单单归咎于产量扩大,更重要的是成本高低。为适应该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理论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古典组织理论尤其是科学管理理论对管理会计的形成的影响最为剧烈,促使现代会计分裂成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起到了分水岭的作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迎来了新的社会环境,科技迅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此时,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弊端愈发凸显,在这个时期不断涌现出了大量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管理科学理论。管理科学理论是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持续和发展,由于该理论引进了数学模型与程序,它又被称为数理学派。其将运筹学、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等科学技术方法,从操作手段,作业水平的研究走向科学组织的研究,并且吸收了现代自然科学以及技术领域的前沿成果,形成了一种现代组织管理学。它的特点是利用相关科学工具,为管理决策找到一个有效的数量解,关注定量研究。管理科学理论对于成本管理会计的影响如下:一方面,管理科学理论使成本管理会计朝着定量化的方向发展,其把运筹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等方法以及理论模型放到成本管理会计体系中去,使得成本管理会计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使会计科学越来越多地利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成果;另一方面,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企业更多方面的经营信息得以共享,当然财务信息也包括其中,这为企业的经营者提供了和决策相关的信息,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也使得成本管理会计的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推动了成本管理会计的发展,让成本管理会计愈发成为企业经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四、现代质量管理理论对管理会计理论形成的影响与表现

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朱兰对质量管理的基本定义:质量就是适用性的管理,市场化的管理。质量管理的发展与工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现代关于质量的概念包括对社会性、经济性和系统性三方面的认识。一般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质量检验阶段,这一阶段所使用的手段是各种检测设备和仪表。第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其特征是数理统计方法和质量管理相结合。第三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其把质量问题视为有机整体进行综合性分析。有许多文献对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目前总的来看,一般对财务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研究的更多,对管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的不够。进行质量成本管理,需要财务部门采用企业生产活动质量成本数据来核算、分析并反映,将质量成本管理视为企业进行质量管理发展工作的一部分,就必须强调企业的财务工作从以前单一的反映、监督,转变成从企业的整体出发对企业的宏观管理以及质量控制提出决策,从而丰富了企业财务核算管理体系。从管理会计的发展阶段来看,离不开“成本”二字,管理会计第一阶段主要在20世纪30年代,管理会计的研究焦点是成本确认。第二阶段则主要在20世纪40年代,与强调全部成本的确认相比,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强调相关成本。第三阶段主要是在六十年代末期至七十年代初,决策分析成为管理会计新的研究焦点,新古典经济学派分析问题的基该方法是边际分析法,其基本理论假设是信息完整充实、不需要任何成本便可取得信息,其重要概念包括边际成本、边际收入、增量现金流量等。第四阶段,在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下,又产生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等。质量成本管理的发展对管理会计理论的形成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正是有了现代质量管理理论的日趋完善,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才更加完整,让我们在进行管理会计的活动中,有具体理论可依。

五、流程再造理论对管理会计理论形成的影响与表现

企业再造的重点在于选定对企业经营极为重要的几项企业程序加以重新规划,以求提高营运能力。我国战略管理会计应用尚且在最低级阶段,大部分学者将这情况的原因视为战略管理会计理论引入时间短,经营管理者素质不高和工作重点仍然放在财务会计等维度。现在基于价值链理论的管理会计为会计进行业务流程再造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这种思路的要求是尽可能的考虑供应商、消费者、投资者和企业内部人员的需要,要求完成面向业务流程的会计处理,要求会计从业者注重对价值链的财务管理并不仅仅进行会计核算。以前管理会计因为无法提供有价值活动信息而受到批判,管理会计的发展进而受到阻碍。而现今管理会计结合价值链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成为价值链管理会计,它可以从战略高度对企业的生产管理流程进行优化设计,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很大提升。在内部将企业的供、产、销业务过程连接成一条价值链,以此升级核心业务,促进企业效率及效益的提高;在外部将企业的价值活动描述为产业价值链,主要反映从资源到产品价值运动过程,由供应商、企业和消费者构成。将来战略管理会计是以网络价值流的战略管理会计集成系统为基础的,它的构成比以前的战略管理会计系统要越复杂,并不是拿几个功能来粗略的描述系统,也不是将传统战略管理和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简单叠加,而是将企业的环境、信息技术应用、网络价值流和战略管理结合成为一个集成化系统来研究其构成及特性。

六、核心能力理论对管理会计理

论形成的影响与表现历经三个阶段发展起来的战略管理理论:经典理论阶段、产业结构分析以及核心能力理论阶段。核心能力理论是战略管理理论在90年代左右的最新成果,战略管理思想和对会计理论影响是将战略管理思想及企业成本管理会计结合在一起,成为战略成本管理理论。该理论的突出特征是,进行成本管理时时刻关注着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并使用成本管理以更高效地适应不断改变的外界环境。日本企业80年代的竞争力在其大部分产业上都超越了美国企业,取代了美国企业原有的领先地位。为追逐日本企业,在美国的很多大企业陆续进行重组和流程再造来提升其企业竞争力。虽重组是必不可少的,能够让企业更加具体来优化短期绩效,然这也只是弥补过去的缺陷,并不创造未来的市场。所以怎么重新建立企业的竞争战略,在现有的行业里让企业领先,并且保持在未来的领先进度,保持企业的连续竞争利益就变成一个急需处理的问题。在上述背景下核心能力应运而生,提出以后,就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重点关注,成为了研究的热门方向。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核心能力理论逐渐成为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焦点,而企业核心能力在企业竞争实践中也构成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来源。与此同时,在会计理论与实务界,财务报告的改进成为近几年理论研究的焦点之一,而如何披露企业核心能力信息成为其中的核心问题。随着企业核心理论的日渐成熟,企业核心能力的会计要素属性渐渐显现,企业核心能力的会计计量和信息披露可能性也大大增强。不断发展的高新技术和严峻的国际化竞争催生了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管理会计开始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一些所需要的内部和外部会计信息。而高新技术离不开核心能力的培养,只有具备核心能力才能在激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中得以生存,核心能力理论让管理会计从战略的宏观角度思考,形成战略管理会计体系。同时,反过来管理体系的构建有助于企业核心能力的构建,尤其是在当代大数据时代,处于经济新常态的当下,企业需要将工作重心放在如何加强对质量和效率的管理研究上,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如何运用管理会计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大数据与管理会计的结合是当前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要想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合理运用大数据的优势来使管理会计为企业更好地服务。

七、小结

管理会计理论的构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结合了财务会计与管理理论等多种理论的交叉学科。在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多种相关理论的影响。权变理论的发展使得管理会计关注环境的不确定性;科学管理理论使得现代会计分裂成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管理科学理论让管理会计变得更加定量化,注重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结合;质量管理使得管理会计对“成本”的研究更加宏观与全面;流程再造将“价值链”引入管理会计理论,将管理会计提升至战略的高度;核心能力让管理会计不仅关注战略高度,而且也立足于其核心要素,从而能够更加合理的预测。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正是不断的吸取其他相关理论的精华,才日臻完善,也愈加合理。同时,面对新时代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也应不断学习其他的优秀理论,比如当代区块链理论与“大智移云”理论,这样管理会计理论才能历久弥新,不断进步,不会被时代所淘汰。

参考文献

[1]潘飞.中国企业管理会计研究框架——以价值为基础和战略为导向[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2,26(02):3-12.

[2]冯巧根.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与研究范式[J].会计之友,2014(32):56-60.

[3]张星露,张一娇.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融合研究[J].品牌研究,2018(02):60-62.

[4]蔡蕾.当代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J].品牌,2015(09):152.

第5篇:自然科学理论范文

[关键词]系统工程;外国文学课程群;教学改革与实践

20世纪50年代,钱学森开创了系统科学理论。“钱学森提出,系统科学是从事物的整体与部分、局部与全局以及层次关系的角度来研究客观世界的,也就是从系统角度来研究客观世界。”[1]系统科学理论不仅对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还影响了工程、科学、技术甚至哲学等领域。系统科学其实是全面观察和研究世界的方法,也适用于高等教育,对外国文学教学改革和创新有指导意义。“系统工程(systemsengineering)是成功实现系统的方法,也是应对技术复杂性的有效方法。系统工程从需求出发,综合多种专业技术,通过分析—综合—试验的反复迭代过程,开发出一个满足使用要求、整体性能优化的系统。”[2]系统工程下的外国文学教学,是把外国文学史及相关课程看成一个具有文化复杂性、融合东西方文学、关系密切的课程群,是由多门课组成的、可以纵深互动的外国文学课程体系。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教研室适时调整教学计划,使课程设置科学合理,注意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形成平行、交叉、递进等关系,最终使文学院外国文学教学成为一个整体、一个系统工程,经过长期的实践,收到良好效果。

一、构建“外国文学课程群”

外国文学史是我国高等院校文学院(中文系)开设的必修课,是主干基础课程之一。以外国文学史为核心课程,我校文学院外国文学教研室开设了比较文学、东方文学、诺贝尔文学奖研究、英国戏剧与莎士比亚、中东古代文学研究、外国文学作品精读、西方文化原著选读等一系列课程,组成外国文学课程群,外国文学课程群是一个教学系统工程,是我校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全体教师经过多年努力构建、创设的一个比较完备的、整体性能优化的、适宜教学的课程体系,也是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外国文学课程群教学新视阈探索与实践”的专项研究成果,是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绩,凝聚着教研室集体的智慧和每一位教师的学识和学养。呈现的是外国文学课程群8门课之间的结构关系。不妨把它想象成翱翔于世界文学天空的大鹏,躯干部分即核心课程是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作品精读是鸟的喙,它是外国文学史的先修课,有了作品阅读量,有利于学习外国文学史。英国戏剧与莎士比亚和诺贝尔文学奖研究构成鸟的左翼,右翼则由东方文学和中东古代文学组成,而比较文学和西方文化原著选读是鸟的两足。缺少任何一门课,这只“大鹏”就不再完整。以外国文学史为核心的外国文学课程群是一个系统,仔细分析其内部又有很多小的系统。如图2的左图,以外国文学史(欧美部分)为中心,形成了包括外国文学作品精读和诺贝尔文学奖研究、英国戏剧与莎士比亚四门课程的西方文学小群。也包括四门课:东方文学、中东古代文学研究、外国文学作品精读、诺贝尔文学奖研究。这是两个相对独立而又有交叉的小群。外国文学课程群是一个由多个小群组成的教学系统工程,有其内部的复杂性,但不失为一个和谐运转的整体,一个良好的系统。

二、“外国文学课程群”是内部平衡的系统工程“

在国内,对‘系统工程’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例如‘社会系统工程’‘系统工程学’‘系统工程是工程项目’等概念。航天领域的系统工程(航天系统工程方法)具有如下特点:强调总体设计,遵循研制程序,是反复应用的系统工程过程和定量的方法。”[2]借鉴航天系统工程方法,我们在外国文学课程设置上也强调总体设计,经过多年探索,尤其是近两年教学改革和实践,对教研室课程重新布局,删除知识点重叠的课,新增有利于知识结构平衡的课。比如删除“西方现代小说经典”,因其内容与外国文学史的二十世纪文学重复。新增“中东古代文学研究”,取代“西方古代文学研究”。因为之前学生必修课外国文学史“第一章古希腊罗马文学”就是“西方古代文学”,而“中东古代文学”在其他课程中未曾讲授。调整后,原来比较弱的东方文学比重增加,整个课程体系趋向平衡.把外国文学课程群当作系统工程精心建构,遵循四个原则:第一,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合格学生为重,建构合理知识结构,兼顾学生求知兴趣。第二,尊重教学的普遍规律,既讲授宏观、整体知识,也不忽略局部重点知识,点面结合。第三,作品与文学史结合,理论与作品结合。第四,尊重外国文学发展史,全面介绍外国文学,不步西方学者后尘,避免“欧美中心主义”,开设东方文学和中东古代文学选修课。

三、“外国文学课程群”系统内部

有交叉、包容、融合、平行关系“系统是系统科学研究和应用的基本对象。系统科学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不同,但有深刻的内在联系。系统科学能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问题联系起来作为系统进行综合性、整体性研究。这就是为什么系统科学具有交叉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的原因。”[2]把外国文学课程群看作一个系统,各门课程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存在复杂而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有交叉、包容、融合、平行关系。如图4。外国文学课程群包含了外国文学史(欧美)和东方文学(亚非拉),这两门课是平行关系。英国戏剧和莎士比亚是外国文学史(欧美)的一个章节,这是包含关系;中东古代文学是东方文学的一个部分,两者也是包含关系。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有欧美作家,也有亚非拉作家,诺贝尔文学奖既是东方文学也是欧美文学的一部分,这是交叉关系。此外,外国文学史和外国文学作品精读,两门课是互相融合关系。外国文学课程群是一个综合体,作为一个整体,课程安排时注意彼此的关系,合理安排开课先后时序,平行关系的课程可以同一时段开设。比如必修课外国文学史(欧美)和选修课东方文学同时开课,学生自然而然地形成比较视域,有利于学生把世界文学看成一个整体,避免落入“欧洲中心主义”“欧美中心主义”窠臼。各门课程开课时序形成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格局,以达到学生不断拓宽知识面、逐步抵达学术前沿、管窥焦点的效果,从而培养学生品鉴赏析和研究外国文学的能力。比如:外国文学作品精读课在国家文科基地班作为先修课开设,为外国文学史这门核心课打下了基础;外国文学史作为后修课,又加深了学生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理解。两门课互相补充,相互阐释,相融于一体,教学效果颇佳。重视必修的主干基础课,也不能忽略围绕核心课程开设的选修课。每一门选修课都是精心设计的,各门课之间的关系必须是协调的。比如英国戏剧与莎士比亚就是深思熟虑之后开设的:第一,莎士比亚是世界戏剧史上的高峰,外国文学史因课时所限,只能概述莎士比亚创作情况,其许多重要剧作都未能讲授。第二,伊丽莎白时代,“大学才子”们活跃于英国戏剧舞台,带来了戏剧初步繁荣的局面,为莎士比亚成长提供了必要的养分和文学氛围;莎士比亚的成功又影响了本•琼生等后辈剧作家,所以讲莎士比亚就不能不讲英国戏剧。第三,历来中文系学生读小说多,诗歌次之,读剧本甚少,开一门戏剧选修课可以带动学生学习戏剧。第四,我校以文学院为中心,有师生排演话剧的传统,读莎士比亚剧本对学生表演话剧有促进作用。诺贝尔文学奖研究课在我校开课已20年。这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知识鲜活,每年获奖作家都会成为文坛热点话题,甚至引发热烈争论。这门课是对固化教材的即时更新。莎士比亚是不朽的经典,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未必经典,有时甚至是饱受诟病,两者探讨起来同样有意义。剖析瑞典学院评委会的得失,有助于正确看待诺贝尔奖和文学声誉,辨析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文学。

四、“比较文学”使“外国文学课程群”成为跨学科的教育系统工程

外国文学课程群所涉及的课程大多是文学课,要么是外国文学通史,要么是文学史断代研究,要么是作品精读、国别和作家研究,要么是某一类文学奖研究。开设比较文学课,不仅以文学理论对外国文学课程群做了提升和深化,还打通了东西方文学.比较文学课是一门理论课,其主要内容是介绍比较文学发展史、比较文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比较文学是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国族的文学之间相互关系的学问,也是研究文学与其他知识及信仰领域之间的关系的学问。比较文学课的加入使外国文学课程群具有作品、文学史和理论三大元素,三者形成了可逆的循环关系,这种良性循环关系使文学与理论结合得更为紧密。“当今世界,学科体系不断交叉,技术方法不断融合,人们越来越多地以系统工程思想为指导,解决现实世界中很多复杂问题。由于系统工程跨学科、跨领域、开放性等特点十分明显,不同技术背景、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研究者纷纷加入到系统工程研究队伍之中,极大促进了系统工程思想迅猛发展。”[3]在学科不断交叉和融合的时代,比较文学越来越倾向于文化研究,其中耦合了系统工程思想。日益活跃的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倡导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比较文学研究,不仅把世界文学看成一个整体,研究各国各民族文学互相影响、交融、渗透,还沟通了文学与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各领域,文学研究有了新的途径、新的对象、新的方法。比较文学课程的开设使外国文学课程群成了一个复杂而合理的系统工程。正如系统科学理论奠基人钱学森所认为的:“系统工程是一门工程技术,可用来改造客观世界。因为无法避免客观事物的复杂性,所以必然要运用多个学科的综合解决问题。”[3]外国文学课程群是一个教学系统工程,其中每一门课都是重要的,包括西方文化原著选读课。这是一门极具特色的选修课,以英汉双语教学提高学生外语水平。这门课所选读的原著,涵盖文艺理论、哲学、伦理、政治、史学、宗教诸多方面,因此这门课具有跨学科意义。总之,外国文学课程群作为一个教学系统工程,布局合理,运作有序:以外国文学史为核心课程,展示世界文学全貌;以外国文学作品精读为先修课,为学生学习文学史做铺垫;诺贝尔文学奖研究、英国戏剧与莎士比亚、东方文学、中东古代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等选修课,是对外国文学史的拓展和深挖。外国文学课程群体现了东西方文学并重、古今文学并举、文本与理论兼顾的特点。外国文学课程群是一个科学的、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成才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于景元.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和系统科学体系[J].科学决策,2014(12):1-22.

[2]郭宝柱.“系统工程”辨析[J].航天器工程,2013(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