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自然科学研究范文

自然科学研究全文(5篇)

自然科学研究

第1篇:自然科学研究范文

一、自然科学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的意义

1有利于科学精神的培养

自然科学博物馆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对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在研学活动中,青少年能近距离接触科学家开展科研工作的过程,甚至能够参与其中,这样就会了解到科学研究工作的大概流程。这样做不仅拓宽了青少年的知识面,还能够激发青少年对科研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思维方式,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

2有利于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育部在一系列教育教学政策中大力推行研学实践教育,这既是加深综合实践可能性的重要举措,也是能够让学生不再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举措。自然科学博物馆在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对自然展品的深入挖掘,将其融入当地课程的教材中,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等方式,在参加展馆研学的同时,获得了新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爱好,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研学旅行有利于学生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健全人格,有利于增长学生的社会认知和见识。

3加深青少年对相关专业知识系统的认知与了解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就明确提出要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因此各个地区的博物馆应该积极开发出适合本地区的研学实践教育课程,这也是构建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青少年通过博物馆研学活动,借助自然博物馆丰富的馆藏,能够让学生在沉浸体验中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丰富专业知识的系统性。

4培养团队精神

博物馆的研学活动多以集体参与的形式开展,并按照年龄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活动中,通过交流、协作与磨合,参与者能够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在团队中的定位。当他满意自身所扮演的角色时,会乐于完成分配的任务,并快速融入团队中。当分工与自身意愿有出入时,参与者可以与队友进行沟通,用语言和行动阐述自己在目标岗位上的优势,改变队友对自己的看法。因此,青少年更多地参与此类活动,能够在与他人的交流和互动中了解自身的性格与认知特点,找准自身的定位;能够提高聆听的能力、书写的能力、沟通的能力、观察的能力,培养情商,学会包容他人的缺点,赞扬他人的长处;能够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并自觉融入团队中,对团队精神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二、自然科学博物馆研学活动的特征

1知识的专业性

自然科学博物馆中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知识领域范围广泛,综合性比较强。自然科学博物馆一般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专业自然科学博物馆,诸如天文馆、地质博物馆等,这类博物馆通常某一方面的知识非常专业;第二类是综合自然科学博物馆,如科技馆等,这类博物馆是集多种学科知识于一体的博物馆,重点在于广博。通过博物馆研学教育,青少年能够切身感受到自然文化知识,也能够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更重要的是能够构建一个适合他们自己的文化知识体系。自然科学博物馆依托自身的资源优势,无论是遗址还是展品,都能够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进一步认知,比如内蒙古博物院就通过“欢乐大课堂”来进行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学生能够通过综合实践课,了解内蒙古的大草原文化,以及增加对地域性、民族性的历史认知,这就大大体现了知识的专业性。

2教育的开放性

自然博物馆的教育方式是灵活且开放的,其在发展过程中,吸收借鉴了多种教育方法的优点,并能够根据活动内容、参与群体的特点等,采用最优的学习方式,这一点在研学活动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以山东省科技馆为例,在创新发明类的研学活动中,其以TRIZ理论为基础,结合光学类部分展项设计相应主题,开发出“七色花”“帮马变斑马”等多项活动,涉及合并、预处理、改变颜色等多项创新原理方法;而在综合实践类研学活动中,其更多地采用STEM教育,活动设计以培养青少年核心素养为宗旨,包括学科知识、基本技能、科学的学习与生活习惯,着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合作与沟通能力、终身发展能力以及社会情绪能力,共设计出“云霄飞车”“桥世界”“太空体验”等十余项STEM主题活动项目,涵盖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设计与技术等类别。而且,教育方式的使用并不是单一或排他的,在以上两类研学活动中,还会加入情境教育等方式。例如,在观察环节使用问题情景,激发青少年探索求知的欲望;在探索环节创设与主题相符的环境情景,强化代入感,带给参与者沉浸式的体验等。

3活动的多样性

博物馆研学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是丰富多样的,多样的内容包罗万象,如天文地理、船舶桥梁、航空航天,等等;活动形式也不局限,不仅可以以自己本馆内现有藏品开展研学实践活动,还可以与其他单位合作组织活动,也可以根据时事热点开展专题研学活动。就参与形式而言,可以是青少年全程参与单个目标的实验与论证过程;也可以是简单的观察、记录、对比,并得出结论;还可以是对某种技能的学习、掌握等。

三、当前自然科学博物馆开展的研学旅行教育常见问题

1专业人才培养不足

我国的博物馆事业从2000年开始就迎来了一个黄金发展时期,无论是博物馆各项业务的拓展,还是对外开放参观人数的增长,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博物馆目前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博物馆人员因为自身的工作需要完成,在开展研学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分身乏术,无法有效发挥自己的作用来辅导学生。自然科学博物馆很明显有淡、旺季之分,一旦到旺季,就会招募一批志愿者,但是这些志愿者大部分是大学生,只能对来参观的观众进行引导等服务,无法承担研学实践教育任务。

2课程体系设计深化不够

有些博物馆在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时,往往是进行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展览,有些会设置一些简单的手工操作,让学生进行体验,但是因为这些和学校教育脱节,课程体系设计深化不够,所以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还有一些博物馆虽然已经有了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的方案,但是因为缺乏特色,没有针对本馆特色的课程方案,也没有与针对特定学生群体的实际需求相结合,无论面对的是小学生还是初中生,都采取同一种模式化的课程来开展活动。这些都是博物馆研学实践课程质量不高的原因。

3研学活动未形成品牌化

一些自然科学博物馆虽然意识到了研学教育的重要性,也在开展研学旅行实践教育服务,但是这些活动的内容、课程的设计、取得的效果等没达到预期效果,从更深层的原因来看,是博物馆研学活动没有形成品牌特色。国家旅游局2016年就了《研学旅行服务规范》,其中明确指出,要求承办方(研学旅行基地)优化产品方案设计、完善运营和服务各个环节措施,持续推进研学旅行服务质量的提高。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博物馆在研学活动方面并没有形成品牌特色,甚至有些博物馆没有这方面的意识。这就导致博物馆不能对以后的工作进行反思和提升。

4活动规模无法满足公众需求

全面倡导素质教育推动了家庭教育理念的变化,家长着力于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生活、学习氛围,在此背景下,自然科学博物馆无疑是他们最好的选择。近年来,公众参观自然科学博物馆的需求持续高涨,高峰期部分场馆还出台了限流措施。自然科学博物馆开展的研学活动有其特殊性,全程强调参与和互动,青少年与辅导教师、展示资源以及器材设备的交互程度,会直接影响参与体验和活动的最终效果。因此,研学活动多以“小班制”形式开展,参与人数多在20—40人,而这样的活动规模是无法满足公众对研学活动的需求的。

四、开展博物馆研学旅行实践教育的策略探究

1增加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

要想让博物馆更好地开展研学实践活动,首要的就是人才,博物馆要增加专业人才的数量。首先就是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加强对现有工作人员在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教学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增加博物馆人员的教学技能。也可以通过与相关院校加强合作,诸如师范学院、当地其他高校等,进行委托培养。或者可以借助博物馆协会、教育协会的力量,开展交流、学习活动;也可以对招募的志愿者进行教学技能的培养。通过种种方式,可以把博物馆人员培养成“多面手”,增加博物馆开展研学实践活动的辅导教师数量。

2深化课程体系设计

为了让博物馆的资源优势得以发挥和利用,应当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大联合、大协作的良好态势,共同推动研学活动发展,依托其专业人才和科研活动,将特色专业与内容引入研学实践活动中,比如山东省科技馆和山东建筑大学合作开展的“生活中的石膏”体验活动,突出了山东建筑大学在材料学方面的专业优势,活动中辅导教师首先帮助青少年从建筑工业到化学工业,再到医药与医疗、生产生活了解石膏,同时提出“那石膏究竟是什么”“又有哪些分类”等问题。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带领青少年走进石膏的世界,一起了解石膏的成分和结构,探究石膏像的形成过程,感受石膏艺术的独特魅力。

3加强博物馆研学活动品牌化建设

对于博物馆来讲,如何开展研学实践和打造品牌效果,才能使教育获得好的结果是一个问题。对此,可以通过常规的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采集参与人员对活动的反馈,了解人们对内容、形式甚至活动时长的真实需求。同时,还可以采用座谈会交流和观众留言等方式,了解大家在组织形式、课程内容、活动时长等方面的需求和建议,从而获得教育活动的反馈。我们也可以邀请第三方对博物馆的教育研学旅行互动的结果进行科学、专业和客观的评估,从而真实、客观地了解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效推动博物馆后续工作的进行。同时要加强自我评价,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强调服务理念,从有经验的博物馆中获取经验,取长补短,健全和完善面向本地研学教育实践活动的体系,推动博物馆研学旅行教育实践活动,乃至整个博物馆事业可持续发展。

4多种方式增加研学活动的受众

博物馆开展研学旅行活动,是一种集体性、规模性的群体活动,人数多。增加博物馆单次参展人员的数量是首要的,对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的内容通过多种形式投放,如自有纪录片的摄制、剪辑与投放;也可以采取线上直播的形式,对活动进行现场直播;还可以开通一些社交媒体官方账号,通过运营账户,增加博物馆接纳单次参展人员的数量。通过以上措施优化博物馆管理,比如,针对高峰期,根据客流量的变化有规律地安排每天的教育研学活动辅导场次,每场在50人左右,这样就可以保障研学实践的教育质量。博物馆应当主动出击,事先整理好相关资料,通过有关账户的运营、短视频、开展研学活动的直播活动等方式,增加博物馆接纳参展人员的数量。博物馆开展研学实践活动,不仅仅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传承,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文化进行探索。而且,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开展研学活动也能让博物馆发挥更重要的教育作用。通过对博物馆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策略的探讨,能够有效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对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的通知[EB/OL](2017-12-06)[2022-05-01].

[2]刘世斌.开发博物馆课程,让学生在研学旅行中开展深度学习[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8(07):36-38.

第2篇:自然科学研究范文

我院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全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医院,科研工作是我院的重要工作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其“自由申请、同行评议、公平竞争、弹性资助”的竞争机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员参与,竞争日趋激烈。“十二五”以来我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1项,总经费累计达20675万元,居全国医院前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有效支持,使我院的基础性研究充满活力,保持和发展了我院的特色和优势,提高了我院的科研水平和学术地位,促进了我院的学科建设。

1广泛动员、鼓励创新,做好基金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要求申请者具备扎实的研究功底,掌握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其宗旨在于提高我国基础性研究的水平,为社会发展进步进行科学技术贮备。在每年度的基金申报工作中,医院提前召开动员大会,将《项目指南》下发到各科室,积极宣传基金委的“依靠专家、发扬民主、公正合理、择优支持”的评审原则和“控制规模、提高强度、拉开档次、支持创新”的资助方针,强调只有争取更多国家的高层次研究基金才能保持学术地位和学科优势,使更多的杰出人才脱颖而出。创新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所谓创新管理,就是在管理工作中,善于总结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并结合当前发展的新形势,提出新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资助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的规律证明,取得具有原始性创新的研究成果并不完全取决于研究过程,更多的是取决于研究者的创新思想、创新思路、以及良好、宽松的研究环境和条件[1]。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项目的选题上,我们注意发现、选择、组织有创新性研究前景的课题申请科学基金,结合自身和我院的优势,选准研究方向,瞄准国际前沿,提出新的学术见解和独到之处的申请项目,并采取情报检索查询、同行专家及学术委员会把关等措施,力求申请项目能以新取胜,以优取胜,从而增强了申请项目的竞争力。

2加强学科建设,强化服务意识

学科建设是医院建设工作的核心内容。学科建设的两个主要要素是学术水平的高低以及高层次的人才队伍,只有充分利用医院各类资源,提高学科建设的成效,才能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抓好学科建设是医院顺利开展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是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重点学科建设中,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推动学科建设最重要的因素,是评价学科建设最客观的指标。首先,应选准研究方向,既要有广度、深度、还要切实可行,既要着眼于学科发展前沿,又要根据学科自身实力、优势和特色来选择主攻方向,使该研究领域能在国际或国内有一席之地。医院顺应跨学科技术发展的趋势,扩大了学科交流的领域,给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高起点,为科学基金申报提供了一个多领域的平台。科学基金管理工作者应有较强的主动服务意识,要不断努力学习科学基金管理新办法、新理论和信息技术的新知识;对科学基金管理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要有足够的认识;勤学相关管理论著和管理文献;将创造性思维方式引入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工作中,不断强化竞争意识,提高自身管理素质。从一定意义上讲,管理也是服务。管理部门是为广大科学家和科研工作服务的,所以基金管理部门的管理要体现在做好服务工作上。

3扩大学术交流,努力提高申报基金项目的竞争力

仅仅熟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操作程序还远远不够,具有创新的研究思路和雄厚的研究基础才是最基本的工夫。因此,医院积极支持与国内外同行专家建立联系,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加强专项培训,邀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及有经验的管理者进行讲座,让科研人员熟悉动态,把握指南的要点,了解标书的撰写要求和申报学科的特点,有效地组织项目申请者进行标书撰写。科技处同时组织专家对标书进行一审、二审,严把标书质量。针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支持基础研究的特点,鼓励科研人员多进行检索查新、宣传SCI、EI等重要文献收录的意义,使科研人员做好科学研究的积累。每次申报工作开始之初,医院都通过召集有关科研人员进行座谈、选题论证、优化组合研究人员梯队,严格把关标书撰写,尤其是研究路线和思路,提高申报质量。

4抓好科学基金项目的中、后期管理,保证项目保质保量地完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期管理是整个管理过程的中间环节。这一环节主要是对获资助项目进行中期检查,要求负责人提交项目年度进展报告,包括项目进展情况、经费使用情况等[2]。对每一个项目执行期的情况都应进行严格的审查,避免不良情况的出现。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实行中期管理情况的分析,以及在检查评估中发现的若干问题,研究认为中期检查评估能够起到较好的督促与纠错作用。对于可控因素,通过科学的过程控制可以及早识别隐患,通过合理配置资源克服技术难点并化解风险,对于一些不规范现象予以进一步规范。例如,对于研究内容需做较大调整,建议项目负责人提出正式申请报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知晓并批准,特别是在技术遇到瓶颈或是实验可能失败的情况下,可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论证,为其提出解决方案、参考或找出新的研究点。对于检查过程中因客观原因无法顺利按规定时间完成的项目,要及时提醒,尽早按规定时间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提交延期申请。但对于科研本身,如果过分干预,对课题进行频繁检查,也违背了科学研究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会干扰项目团队的研究工作[3],走向事物的反面。总之具体的管理方式应有利于创新性成果产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后期管理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环,在结题阶段,及时对研究经费进行决算、审计,敦促科研人员整理出研究成果,或申请专利、奖项等,对于有应用价值的项目,则进行应用前期的研究和开发,探索产业化的可能性。同时,医院始终关注科研工作的延续性,鼓励科研人员积极总结,勇于探索,将项目间的申报、实施和总结结合起来,形成系列化的研究。这样研究基金的绩效比较明显地突出出来,增加了研究者进一步申请的积极性,也为再次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打下良好的基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及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强科研管理,有效地提高了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率。然而,科研管理人员和研究工作人员还应该深刻理解国家设立科学基金的指导思想,准确把握科学基金战略定位,贯彻工作方针,坚持更加侧重基础、更加侧重前沿、更加侧重人才的战略导向,推动科学基金又好又快发展。因此,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重视人才培养,着眼优先领域,兼顾学科发展,整合创新资源,加强青年基金和重点基金的申请工作,使我院的科研水平迈上一个更新、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李东,郝艳妮,何贤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信息库的梳理与重构设计[J].中国科学基金,2014,28(3):209-213.

[2]孙家广.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章程》的说明[J].中国科学基金,2005,19(3):136-138.

第3篇:自然科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大学科技学术期刊;综合性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分册专辑出版

1百年历史沉淀而成的文理综合版与中英文混合版

1.1晚清民初的中英文混合版与文理综合版

我国大学科技学术期刊在萌芽时期,表现为一种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混沌不分的状态或中文与英文杂处的状态,我们称其为“文理综合”与“中英文混合版”。1889年创刊于上海圣约翰书院的《约翰声》(《TheSt.John’sUniversityEcho》)文理综合版和中英文混合版,是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的文理综合性与中英文混合的大学学报。这种文理综合性的模式,至1909年的《金陵光》(《TheUniversityofNankingMagazine》,中英文混合版)、1915年的《清华学报》(《TsingHuaJournal》,中英文混合版)和1919年的《北京大学月刊》(中文)趋于鼎盛。然而,不同于《清华学报》的是,《北京大学月刊》创刊伊始,就是以文理综合性学术期刊分册专辑出版的形式面世的。其编辑出版方式是由“各研究所主任迭任之”“每册之总编辑,则各研究所主任迭任之”“其临时增刊之总编辑,校长任之”[4]。即由各研究所主任轮流担任主编,按学科分册的编辑出版形式出刊,像陶孟和(哲学)、朱希祖(国文)、马寅初(经济学)、胡适(英国文学)、陈启修(政治学)、黄右昌(法学)、秦汾(数学)、张大椿(物理)、俞同奎(化学)、孙云铸(地质学)、刘慎谔(生物学)等,均曾担任过分册的主编者[5],蔡元培校长也担任过第7册的总编辑和增刊的总编辑。这使融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与一炉,按研究领域或按学科出版月刊成为一种制度。

1.21931年的《复旦季刊理工专号》

20世纪30年代,文理综合与中英文混合版出现分化的迹象。复旦大学出版委员会于1931年3月创刊的《复旦季刊理工专号》就表现出这种迹象。该刊“每年要另出四期,就本校文、理、法、商四学院分配,每学院每年须担任一期”[6]。这与此前1926年7月出版的第2卷第2期《复旦(土木工程专号)》和复旦大学理工学会学生于1928年6月出版的《理工学报》两刊不同:一是《复旦季刊理工专号》为校方主办,且按年统筹规划,与《理工学报》和《复旦(土木工程专号)》均系学会临时主办不同;二是《复旦季刊理工专号》为学校按四大学院分配专号,更近似于1919年《北京大学月刊》按研究所分配专号,同时,这也不同于此前1930年第6卷第1期的《清华学报》文哲学号与第2期自然科学号的做法,更类似今人文社会科学版与自然科学版的分化。

21949年后的文理分化、分册专辑出版

2.1综合性大学学报专辑出版

1949年至1965年是大学科学研究发展较快的一个历史时期:1949年至1953年,经过学习改造,以及学习苏联先进科学经验,高校教师的科学研究热情普遍有所提高;1953年至1957年,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为高校科学研究创造了条件;1958年至1965年,形成了较大发展,仅仅南京大学,就“在文科各系完成1104篇论文、理科各系试制2700种新产品”。[7]于是,《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于1959年选择44篇论文,印成一个专刊(四本)。稍后,又以1963年第1期、第2期的封面,另编了No.1—No.16+Z1的期次编号(每个学科占两期),分别出版了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理学专辑。其中数学专辑后来演化成为《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这表明,学校科学研究规模的扩张,是形成学报专辑、分册、增刊的重要原因,也是推动综合性科技学术期刊专业化、特色化扩张的内在动力。这一时期,厦门大学的海洋生物研究也渐成特色,1952年9月复刊的《厦门大学学报》基于此,将学报分为数学版、生物版、海洋生物版、自然科学版、财经版等交替出版,至1956年始分别为社会科学版与自然科学版。这种分学科分册出版,突出生物学和海洋生物学学科优势的做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学科技学术期刊的一个重要创造,是今天综合性大学学报特色化办刊的先声。《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1958年至1959年,出版了“基本粒子结构理论专辑”“自然科学增刊”。《同济大学学报》1959年全年均为铁路、桥梁等专辑。由此可见,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综合性大学学报出版专辑,并非个别现象。

2.2教育部主导的专辑出版

20世纪60年代,除高等学校自身分册专辑出版的应变举措之外,教育部也因势利导,采取了组合全国高校科研优势出版系列专业期刊的重要举措。1963年5月20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出版“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的通知》[8],委托相关高校创办《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相继出版的有8个分版,包括:(1)数学、力学、天文学版(委托复旦大学主办);(2)物理学版(委托北京大学主办);(3)化学、化学工程版(委托吉林大学主办);(4)生物学(委托武汉大学主办);(5)地质、地理、气象学(委托南京大学主办);(6)机械、动力版(委托西安交通大学主办);(7)电工、无线电、自动控制版(委托清华大学主办);(8)土木、建筑、水利版(委托清华大学主办)。《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系列刊物除生物学及地质、地理、气象学版为半年刊以外,其余均为季刊。该刊具有较高的起点,主要“以择优选载各高等学校学报上已经发表的上述各学科的科学论文”和“选载全国性学报(或相当于学报水平刊物)上高等学校师生所发表的论文文摘”,后来才发展到发表原创论文。为此,教育部专门成立“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委会”,并《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征稿暂行办法》。这些分版,对集中反映高校高水平成果有积极意义,也反映了教育主管部门对大学科技学术期刊专业化发展的引导。

2.3改革开放以来专业化和特色化系列刊物的出现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学术期刊规模有较大扩张,校内期刊的作者队伍渐以研究生为主,另外由于关键词等搜索方式在某些程度上降低了综合性期刊和专业化期刊的检索差异,加上SCI的引导,大多一流稿件外流,出版专辑的条件和热情有所降低。这时的大学科技学术期刊出现了教育部主导的大学科系列期刊新引领,高校也在合校潮中对以综合性为主的期刊布局作了某些调整,综合性期刊特色化也逐渐成为主流。然而,高校综合性期刊占绝大多数的局面并无根本性改变。教育部主管并委托吉林大学和南开大学于1980年主办的《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6年全国直属高校应用数学学术与工作会议委托浙江大学主办的《高等学校应用数学学报》,教育部主管、全国高校地质院校于1995年联合创刊的《高校地质学报》,2017年教育部委托南京大学主办的《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分为中文版、英文版两刊)又一次体现了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科技学术期刊的一种专业化引导。1986年以来,《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开始按学校优势学科分为三大版块、12个方向,并重点向电机与信息科学(含计算机、自控等)和机械(含精仪、热能、力学、航空、航天)等方向倾斜,大致形成专辑,走出了一条准专业化和特色化的新路子。[2]2006年,教育部再次出台引导性举措,支持高等教育出版社与德国施普林格公司合作创刊《Frontiers》(《前沿》)系列英文学术期刊,包括《FrontiersofEnvironmentalScienceandEngineering》(《环境科学与工程前沿》)等29种。其初期运作,与1963年教育部的《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相似,都是从大学学报择优选稿,以后才逐渐发展到发表原创论文,并采用了在线优先(OnlineFirst)等多种出版方式。它是依托高等学校的国内第一个成规模的英文期刊群,力图凝聚国内顶级科研力量,反映最新学术成果,形成品牌,同时也反映了对高校科技学术期刊专业化发展的一个引领。另外,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合校潮中,不少大学将综合性学报改为专业期刊。比如:浙江大学有了《浙江大学学报》A辑、B辑及《浙江大学学报》之理学版、工学版、农业与生命科学版、医学版等准专业期刊。长安大学有了《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等专业期刊。给人以启迪的是,《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因合校后的新增学科而变得更为综合,结果不为读者接受,但及时恢复了原来的公路交通运输特色,之后逐渐成为一份有影响力的刊物。这说明在国际专业化潮流和读者市场细分以后,特色化办刊、分册或专辑出版是综合性大学科技学术期刊切实有效的选择之一。

3讨论与建议

第4篇:自然科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自然科学;哲学;唯物主义历史形态

1自然科学发展概述

在古代,哲学与科学浑然一体,很难区分开来。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极不发达,只有天文学、初等数学和力学有一定的发展,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只能借助思维的直观猜测和想象,他们力图从世界的本身去说明世界,把一种具体形态的物质作为万物的本原,并且力图用它们来说明世界的统一性。近代自然科学发端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时期正是经验自然科学萌芽生根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的自然科学家看来,世界在本质上是某种僵化的东西、某种不变的东西,而在他们中的大多数看来,则是某种一下子造成的东西。科学还被禁锢在神学之中。而结束这个时期则是牛顿关于神的第一次推动的假设,这一时期的自然科学所达到的最高的普遍的思想,是关于自然界安排的合目的性的思想;当时哲学的最高荣誉就是坚持从世界本身去说明世界,把细节方面的证明留给未来的自然科学。这一阶段直到康德的“星云假说”给形而上学的自然观打开第一个缺口,1755年出现了康德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它指出:“地球和整个太阳系表现为某种在时间的进程中逐渐生成的东西。”康德的发现中包含着一切继续进步的起点,这说明地球上的万物不仅有在空间中互相邻近的历史,而且还有在时间上前后相继的历史。接着,赖尔提出地质学“渐变论”的思想、物理学中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发现、生物学中细胞学说和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等,这些,都兆示着旧形而上学观的破产。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到十九世纪中叶,自然科学在十七、十八世纪以来成就的基础上,获得了多方面的重大进展。英国科学史家贝尔纳在回顾这一段科学发展史时,带着惊叹的口气写道:“十九世纪中叶所记录的科学进步,其方面如此之广,以致在几页之内,只能拣出它的主要成就而已。物理学、化学、生物学都扩展了,并繁育成为分立的分支科学。对自然和技艺的所有部门都做了大规模的探索,如培根所曾梦想而未实现的那样。”自然科学这种多方面的重大进展,极大地促进了产生唯物主义历史形态的各种历史前提的发展,为最终形成的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2自然科学发展与唯物主义历史形态的“三阶段”

唯物主义哲学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经历了三种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三种形态的唯物主义虽然都认为物质是意识的本原,都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但它们之间又有区别,是三种不同形态的唯物主义。这三种主要形式的唯物主义哲学的产生和更迭,都是和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2.1朴素唯物主义

公元前七世纪到五世纪之间,由于生产的发展萌芽了古代的自然科学。古代自然科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当时自然科学仅限于天象观察、初等数学和初级力学,至于物理学、化学、动物学和解剖学等都还没有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此外,在研究方法上,当时还没有任何称得上科学的仪器和实验,主要是直接观察的方法和简单的归纳、演绎推理法;在概念上,反映自然界实体的概念主要是水、火、气等直观的具体物质形态的概念。总的来说,古代自然科学并没有得到系统、全面的发展,特别是作为近代自然科学基础的科学实验方法没有完全确立,人们还没有进步到对自然界的解剖、分析,因此,人们还只能凭借感性的经验,经过简单的逻辑推理,而从整体上笼统地对思维对象作粗线条的,带有明显主观臆断的描述,就是“自然现象的总联系还没有在细节方面得到证明”。与自然科学的这种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相适应,古代自然、朴素唯物主义具有三个显著的特征。首先,古代哲学唯物主义采取了“原始的朴素的自然的”在本质上具有初步辩证思维形式的特征。在朴素唯物主义看来,自然界被当作一个整体而总的方面来观察:“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从中可以看出,尽管古代自然、朴素唯物主义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但是这种方式还只是停留在感觉经验所及的范围,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因此它是不清晰的、表面的,不能揭示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性的东西。其次,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具有直观的特点。古代自然科学研究所及的广度和深度十分有限,都是些感性直观的物质形态和现象,这就使得古代唯物主义者只能借助水、火、土、气候反映直观的具体物质形态的概念,这使得他们无法了解物质形态的多样性,从而也就不能从多样的物质形态中抽象出与意识相区别的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第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具有笼统性。正如前面说到的,古代自然科学还没有条件对自然界各个局部和细节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和认识,而是对世界整体的直觉,这就使得古代唯物主义者只能对世界的整体和轮廓进行笼统大致的描述,无法科学地揭示各种现象的内部的联系,例如关于自然现象的总体联系观,对当时的人来说也是由于缺乏足够的事实根据和严密的逻辑论证表现出的直接的直观的结果,其结果往往是似是而非带有神秘主义色彩的,由于有这些缺陷,正如恩格斯所说:“这也就决定了它在以后就必须屈服于另一种观点”,也即会被另一种唯物主义哲学形式所取代。

2.2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历史形态发展的第二阶段是十五世纪上半叶到十八世纪下半叶,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取得了很多重大的成就。例如,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伽利略制造了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开卜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牛顿经典力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等。但这一时期的自然科学,也只有力学达到了一定的完善程度,物理学对热、声、电磁只有初步的研究;化学刚刚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但还信奉“燃素说”;古生物学还不存在;生物学主要是收集和初步整理材料,仅仅有了粗浅的分类。总的来说,当时的自然科学还处于收集材料的阶段,是经验的自然科学。近代唯物主义哲学也在适应近代自然科学的状况下应运而生。这一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进一步论证了世界的物质性,它总体上把唯物主义学说向前推进了一步,但也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恩格斯曾明确地指出了近代唯物主义的两个局限性:一是机械性,二是形而上学性。首先是近代唯物主义的机械性。正如上面所提到的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这一时期用纯粹机械的原因去揭示生物机体,甚至把人看成是一架机器,仅仅运用力学的尺度来衡量化学过程和生命过程。机械唯物论确认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却抹杀了人的能动性、主体性和历史性。换句话说,在机械唯物主义的体系中,存在着“人学空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唯物主义在以后的发展中变得片面了”,而到了霍布斯那里,“唯物主义变得敌视人了”。[10]其次,近代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性。即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待世界,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即便承认有变化,也只是“永远绕这一个圆圈旋转,因而始终停留在同一地点,总是产生同一的结果。”[11]正如前文提到的,这一局限也是由于当时自然科学对自然现象进行分门别类研究的结果,像恩格斯说的:“这种做法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习惯: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去进行考察,因此就不是把它们看作运动的东西,而是看作静止的东西;不是看作本质上的变化着的东西,而是看作永恒不变的东西。这种考察事物的方法被培根和洛克从自然科学中移到哲学中以后,就造成了最近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即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12]从恩格斯的这句话中可以清楚的看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与近代唯物主义哲学形态之间的深刻联系。同时,形而上学的唯物论它也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它认为世界不是一种处于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这种对自然界的非历史观点,也是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发展的不完善所不可避免的。

2.3历史唯物主义

十八世纪下半叶到十九世纪中叶,欧洲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的发展推动着自然科学的大步前进。恩格斯指出:“在本世纪,自然科学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关于过程、关于这些事物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关于把这些自然过程结合为一个伟大整体的联系的哲学”。[13]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自然科学在研究方式上发生了根本地变化,由以前的收集材料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进入到整理材料进行理论概括的阶段。这一时期,康德提出了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用矛盾和发展的观点解释了太阳系的起源,它使“关于第一次推动的问题被取消了,地球和整个太阳系表现为某种在时间的进程中逐渐生长的东西。”[14]1830年,赖尔《地质学原理》一书,揭示了地球地层的变化发展;1838年、1839年,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植物动物的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之间的联系和有机体分化发展的规律,19世纪40年代,迈尔、焦耳、格罗夫、赫尔姆霍兹、柯尔丁等人从不同的途径发现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揭示了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之间的联系与统一,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关于运动不灭的观点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1859年,达尔文关于生物进化的《物种起源》一书,揭示了自然界的任何物种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指出现存的植物、动物包括人在内,都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15]由此,“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16]因此,自然科学的大进步打开了近代唯物主义僵化的形而上学的缺口,动摇了机械唯物论的基础,使唯物主义哲学及整个人类思想发生了革命的变革。这一时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它不仅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而且也是唯物的自然观与唯物的历史观的统一。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因此,“历史唯物主义”概念中的“历史”是人的活动及其内在矛盾得以展开的境域。从形式上来看,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仅仅是人类社会或人类历史,似乎与自然无关。但问题在于,社会是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构成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而历史不外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17]那么,人与自然界的理论关系和实践关系就不能从历史中排出,否则会造成社会历史虚无化,走向唯心主义历史观。另外,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全部社会生活”哲学反映的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就蕴含着“否定性的辩证法”,本身就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以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即“使用实践力量的人”为思维坐标,以实践为出发点范畴和建构原则,去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使历史唯物主义展现出一个新的理论空间,即一个自足而又完整、唯物而又辩证的世界图景。也就是说,历史唯物主义不仅是一种历史观,更重要的是一种“唯物主义世界观”。由于历史唯物主义内涵着“否定性的辩证法”,所以它是一种“真正批判的世界观”。[18]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通过对当时自然科学成就和社会发展状况的概括与总结,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实现了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性变革。

3自然科学的发展与唯物主义历史形态进程的关系

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恩格斯在谈到这一关系时指出:“正如今天的自然科学家,不论自己愿意与否,都不可抗拒地被迫考察理论的一般结论一样,每个研究理论问题的人,也同样不可抗拒地被迫研究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在这里发生一定的相互补偿。”[19]这是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的科学真理。本文在此就关于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的“相互补偿”,阐述二者的关系。

3.1依赖关系

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20]这句话说明,唯物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是受自然科学的发展所推动的。从文中第二部分的论述可以看出,截至19世纪末,先后出现过的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就是以各历史阶段自然科学的发展状况为基础的,其更替的首要标志便是物质概念的历史变化。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唯物主义的时代特点,这个特点包括唯物主义各个历史形态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唯物主义的历史进程表明,离开科学的土壤,唯物主义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不可能产生和发展。这表明了唯物主义对自然科学的依赖性。

3.2指导关系

在上述的唯物主义对自然科学的依赖性并不意味着它只能亦步亦趋地跟着自然科学前进的脚步,而是唯物主义会反过来积极地影响、促进和指导自然科学的发展。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成为一种普遍适用的形式,因而可以对自然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正如本文第二部分所叙述的那样,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否定性的辩证法”,也是“真正批判的世界观”。从理论上来说,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作为一般和特殊的关系,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是紧密相联而又相对独立的两个认识层次,他们相互渗透、相互依存,而又不能相互取代、相互割裂。因此,唯物主义对自然科学的指导是合乎规律的,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另外,在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恩格斯指出:“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他们还是得受哲学的支配。问题只在于:他们是愿意受某种坏的时髦哲学的支配,还是愿意受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之上的理论思维的支配。”[21]这种通晓思维的方法是哲学层次的理论思维和研究方法的指导,它能够在解决自然科学问题时提供协助和指导。这也说明,那种否认唯物主义对自然科学指导作用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站不住脚的。

3.3超越关系

唯物主义对自然科学的依赖更不意味着它总是滞后于自然科学的发展,相反,它会超越自然科学,达到自然科学不断接近或实证方法暂时不能达到的认识水平。首先,唯物主义在其自身逻辑发展中能够作出自然科学在未来发展阶段才能正视的科学结论,为自然科学指明前进的方向和发展的远景。其次,由于自然科学实证方法的局限性,某些特殊的领域还尚未全面涉足,这时只能由理论思维去把握和指导尚未涉足的领域,为自然科学的探索和发展提供黑夜航行中的灯塔,指明方向,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因此,这两种超越,都是以遵循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为前提而进行的,所以是可信的,不是主观臆造的。总的来说,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进程既依赖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又指导和超越自然科学。这看似矛盾的关系中又是统一的,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既相互依存、相互对立,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因此,自然科学为唯物主义提供丰富的经验材料,而唯物主义则通过抽象概括,使经验材料转化为理论形态。这种唯物主义历史形态反过来又为自然科学提供必不可少的研究方法,指导并超越自然科学,推动自然科学往更宽广的空间发展,这又使理论转化为更深层次的自然科学研究的实践。如此相互推动,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便在历史的道路上双双获得发展。总之,“依赖”、“指导”与“超越”便是自然科学与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相互补偿”不可分割的关系。综合以上三部分所述可知,唯物主义历史形态的进程根植于自然科学发展的沃土中。正确认识自然科学对唯物主义历史形态的影响可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哲学研究方向,正确把握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的关系能为我们今后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法论指导。

参考文献:

[1][2][3][6][9][14][1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4]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320-321.

第5篇:自然科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SCI;自然科学;统计分析

0引言

学术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反映一个地区或行业或一所高校的社会科学发展状况、实力和创新水平的重要依据[1,2].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CitationIndex,简称SCI)于1961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forScientificInfor-mation,简称ISI)在美国费城创办,是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农业、技术和行为科学等广泛的科学领域的引文数据库.SCI(科学引文索引)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3].机构或个人发表的学术论文被SCI收录或它引用的数量,已被世界上许多大学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依据[4],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机构和学者科技研究和“知识生产”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尺度[2].本文以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至2016期间所有被SCI收录的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作为分析工具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从自然科学论文研究的六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分析:(1)学科分布;(2)年度分布;(3)研究热点;(4)期刊分布;(5)基金资助;(6)被引频次.通过研究来促进该校自然科学学术水平的快速发展.

1数据收集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WebofScience数据库以在“地址=YunnanNor-malUnivAND出版年=(2003-2016)”检索出14年间被SCI收录的含有该校作者的论文共1754篇.

2数据分析

2.1学科分布论文的研究分类以WebofScience数据库的分类为准.统计发现:被SCI收录的1754篇自然科学论文主要分布在前十的学科(见图1).从近14年学科数量统计看,各学科的发展水平很不均衡,分散性差.其中CHEMISTRY(化学)和MATHEMATICS(数学),共741篇,占总收录论文的42.5%,显示出该校在CHEMISTRY(化学)和MATHEMATICS(数学)研究方向获得了丰硕研究成果,也说明这两个学科是该校的强势学科,可以作为该校申博士点的重点选项.除此之外,在100篇以下学科有2个,分别是ENERGYFUELS(能源燃料)和PLANTSCIENCES(植物科学),所占比例为10.49%,说明研究规模较小,论文产出有限,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在100~200篇之间学科有6个,分别是PHYSICS(物理)、AS-TRONOMYASTROPHYSICS(天体物理学天文学)、MATERIALSSCIENCE(材料科学)、SCI-ENCETECHNOLOGYOTHERTOPICS(科学技术的其他主题)、ENGINEERING(工程学)、PHAR-MACOLOGYPHARMACY(药理药学)所占比例为43.96%,说明这6个学科是该校优势学科,可以作为该校“十三五”自然科学重点培育的研究方向.2.2年度分布从论文收录总量来看,自2003年开始,论文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至2016年论文收录数达274篇,显示出该校的自然科学一直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见图2).14年间,该校被SCI收录的论文数已由2003年的31篇增加到了2016年的274篇,增长达9倍之多.2.3研究热点从知识理论的角度看,CiteSpace频次高的关键词代表着一段时间内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即研究热点.关键词的出现频次越高,说明节点在该领域愈重要.该校在2003-2016年被SCI收录论文中出现较高的关键词有ActiveGalacticNuclei(活动星系核)、Nanoparticle(纳米粒)、Crystalstructure(晶体结构)、SolitonSolution(孤波解)等,这反映该校主要研究集中在天文学,材料、方程的孤波解等方面,说明研究方向比较单一.2.4期刊分布看出该校在SPECTROSCOPYANDSPECTRALANALYSIS(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上42篇,所占比2.4%,说明该期刊在发表数量方面比较突出.从各个期刊从数量统计方面看以看出相差不大,说明该校在期刊选择方面范围广泛.2.5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设立1984年,是中国政府支持基础研究的主要渠道之一,被科研人员公认为中国最规范、最公正、最能反映研究者竞争能力的研究基金[5].从基金资助机构来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资助占比60.66%,贡献巨大,几乎是排在第二名基金资助机构的10倍,差距非常显著,侧面说明NSFC资助对该校论文的发表起了重要的支持作用.2.6被引频次被引频次是指一篇论文被其它文献引用参考的文献篇数,是衡量研究成果被同行关注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论文学术质量的一个最基本的指标.WebofScience数据给出引文报告显示该校从2003年开始至2016年结束论文的被引频次总计为15806次,去除自引次数后为13996次,每项平均引用次数为9.01次,H-index指数为48.同时也反映该校的被引频次一直持续增长,也说明该校有些科研成果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根据2003—2016年该校被SCI收录论文的分析,初步得出如下结论:(1)学科发展极不平衡,研究方向单一;(2)该校在期刊选择方面范围广泛;(3)该校的自然科学一直处于快速发展时期;(4)该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资助占比高.3.2建议根据对SCI收录论文的分析,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充分发挥强势和优势学科,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汇集英才,依靠团队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打造科研发展新动能,加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培育新的科研增长点,逐步形成持续创新的系统能力.2)出台适合本校的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建设优势特色学科,使之加快成长为一流学科.构建本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的动态调整机制,促进形成布局合理、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和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体系;做好新一轮博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力争实现学校博士学位授权学科新的突破.3)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创新质量,建立科学规范、开放合作、运行高效的现代科研管理机制.推进科研组织形式改革,提升学校科研管理水平,逐步引进高学历、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加快改进科学研究评价办法,加大奖励力度.

参考文献:

[1]秦颖.基于SCI分析的高校学科服务创新研究[J].图书情报导刊,2016(2)):142-145.

[2]龚放.南京大学个案:SCI引入评价体系对中国大陆大学基础研究的影响[J].高等理科教育,2010(3):4-17.

[3]高继平.我国SCI期刊的计量分析与发展建议[J].中国国际期刊研究,2015(3):318-324.

[4]李宏.运用SCI有效评价科研成果的方法[J].图书情报工作,2006(5):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