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素描活动总结范文

素描活动总结精选(九篇)

素描活动总结

第1篇:素描活动总结范文

线描无法代替素描

1.线描的程式化特点的局限性线描又指白描,线描是中国画的基本技法之一。线是中国画的主要造型方式,是中国画的根本。我们从中国古代岩画或帛画上就看到中国画线的艺术美感,线条在中国画中地位无可动摇,伴随中国画的产生与发展。可是,“线描艺术的发展,在未独立成为一个画科之前,一直是作为工笔画的组成部分出现的”,这从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女史箴图》等看出线描在工笔画中的运用。后经唐阎立本、吴道子等人的发展,有许多不设色的“白描”即线描作品出现,直到宋“李公麟之前,白描只是作为起稿使用的”。李公麟创立了白描画法,成为一代宗师。从李公麟的《五马图》及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等体会线描艺术的永恒魅力。伴随明清时期人物画的衰退,清代在前人基础上总结出“十八描”的程式,这种程式是对线描的总结与归纳,但过于程式化的技法也造成明清很多绘画作品的概念化,使中国画脱离了现实生活。线描是传统经典,优秀的线描作品永远是后人学习的典范。然而线描是与传统的写生方式和造型观念分不开的,传统主要靠记忆的写生逐渐造成了线描艺术的程式化。今天的写生方式,当代人的生活环境如服装材料等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线描的程式化对于表现当代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已显出自身的局限性。

2.素描具有强大的包容性我们今天推广的是西方素描造型训练,中国画专业的素描和其他绘画专业一样,还是要面对如何解决对象的空间、体积、结构等,我们通常所说“大素描”主要是说明素描不分什么光影素描、结构素描或其他类型的。“其实,素描本身是一套完善的工程,它有自己的规律。当我们把它作为绘画的基础来学习、来把握的时候,它就是一个丰富的市场,它有着巨大的资源。”素描的包容性很强,甚至包括线描,因为中国传统的线描绘画就是素描,这从李公麟等人的绘画作品可以体会到。素描的工具简单易行,但包含的因素却很多,因此素描的训练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空间,使他们各取所需,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并挖掘各自的审美取向,进而启发专业创作。

素描教学的阶段性

从目前美术的总体教育情况看,素描教学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体现出阶段性特点。高校中国画的素描教学应该具有较强的专业指向,以利于学生的专业发展。

1.西方素描的影响目前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普遍接受的是较为统一的西方素描训练,大都与光影的关系密切,头脑中的素描理论也大都是“三大面,五大调子”等相关理论,专业指向性不够强。对学生影响最大就是光影素描,很多人从开始学画就是研究如何区分受光面或背光面等,将现实中的形象在二维空间转化为柔和三维效果,不断研究光线与对象的关系,这种影响很深。即使有许多学生后来开始转向结构素描,也会受光影因素的影响,有些人甚至把对象的结构机械化,把什么都用概念的直线描绘,不会灵活转变,与对象距离较大,塑造形象不够生动。西方素描大大提高了中国画专业学生的造型能力,但一些不利于中国画的因素也存在潜在的影响。

2.对中西画绘画传统的不断深入学习在中西绘画大融合的时代,中国画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学后,要加强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研究和学习,研究中国画的优秀经典,并冷静的思考它所处的时代与社会,体会当代的艺术发展,把握中国画的灵魂,既不能丢弃传统,也要从传统中走来。在进行西方素描训练中,中国画专业的学生会接触到许多西方优秀的造型艺术,在学习西方有理利因素时还要学会分析中西绘画的异同,敢于吸收人类的一切优秀遗产,毕竟艺术的本质是相通的,“一种艺术,经常会从其他艺术中吸收自己需要的东西”。中国画的学生要学会从西方优秀作品中发现让自己感动的因素,并根据中国画专业的特点学会改造、转化、借鉴到中国画中来,更好的促进中国画的继承和创新。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始终把握中国画艺术的精髓和生命,守住中国画的命脉。

第2篇:素描活动总结范文

关键词:设计素描;教学;创新;

设计素描顾名思义是指服务于设计领域的专门性素描技法,是作画者以艺术设计为目的,根据素描造型规律和艺术设计要求所创造的单色形象的绘画。设计素描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设计师,主要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但传统的教学方法逐渐暴露出其自身的缺陷,因此,怎样结合设计艺术学科特点,创新设计素描教学模式,培养基础扎实、创造能力强的设计人才,就成为艺术课程教学应不断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一、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概述

设计素描是在上个世纪初德国实行现代设计教育的产物,它是传统素描在设计影响下出现的一种崭新的表现形式。设计素描是在借鉴融合传统绘画素描艺术精华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设计艺术学科的特点形成的视觉造型艺术科学,它将艺术表现形式的造型语言与专业设计进行了有机结合。大学教学中,设计素描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对客观形态构造特征进行设计与分析,发现客观事物的根本属性特征,强调的是利用逻辑的、理性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分析和认识事物。但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产业化与大众的观念转变,设计素描教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最缺乏的是对学生创造力和审美趣味的培养,同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综合选择能力。正因为如此,新时期的设计素描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打破原有的惯性思维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创造性和设计意识的培养,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设计意识在新观念、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更新中跟随艺术设计的脚步,发挥和拓展创新个性,为其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合理、科学的铺垫。

二、设计素描课程教学创新的几点思路

1、课程内容的设置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内容的设置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多种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基础训练。在课程的设置上主要通过具象设计素描、结构素描以及抽象设计素描来完成这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并把基础训练同专业设计有机地联系起来。(2)创意素描。教师提供资料或要求学生通过资料查询,概括不同时期不同派别代表画家的优秀作品,引发学生新的视觉体验,从而打破他们既有的绘画习惯,培养联想思维和发散思维。(3)在课题作业中,要求学生更加理性地观察与思考,使学生逐渐大胆地对完整的形体造型进行有目的的筛选,以自己特有的形象语言表达对事物的感受,创造一个个全新的视觉形象。(4)强化专题训练。专题训练由于针对性强,加上自由灵活,因此可以较好地解决一些具体问题。(5)实践应用。可以结合艺术专业的特点,充分利用本地或周围优秀资源,让学生走出校门,实地认知写生,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潜力。

2、加强教学过程的针对性

艺术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注重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这就要求学校在具体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使其和专业课程接轨。因此,我们专业教师在上课之初必须深入了解各专业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做到因材施教,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设计素描这门课,使他们提前进入专业课的学习氛围中去。而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强调学生个性表现,运用点、线、面、肌理等视觉元素,进行平面意向、纹理组织、形态变异、创意构成、材料媒介等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培养学生具有个性化的创新能力。例如,可以把许多静物在桌面上随意放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和画面需要来组合画面、表达想法。同时,要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不同的爱好来进行引导,引导他们用符合自身特点的表现方法来观察和创作,鼓励学生的自由发挥,运用想象和创意思维进行表达,在画面中形成与众不同的绘画语言。

3、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与艺术审美能力

设计素描并不是简单地把我们所看到的事物记录下来,而是提倡多视点、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方法,正确地理解和分析其内部构造特点,进而进行创造性的表现。因此,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至关重要。要教会学生在观察事物时注重变换不同的观察角度,抓住对象的典型特征,培养学生认知事物的主动性和多样性。同时,在进行课程内容的安排上,笔者认为可以让学生多搜集一些生活中、自然中的素材,进行简化、抽象、变形的训练,提高观察意识以及对素材归纳、总结的能力,而且应鼓励学生自己去收集寻找各种各样的素材,使学生从形态各异的对象中发现差异,在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到新奇。在此基础上,应注重强化学生的形式美感、材料美感等艺术审美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各个感官的作用,促使学生在有限的空间发挥无限的想象,也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

4、借助多种工具、材料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3篇:素描活动总结范文

素描是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不可缺少的专业基础课程,素描学习不仅仅是奠定绘画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它能推动整体专业素质的提高,为后期的设计课程提供基础准备。

20世纪末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的独立学院,是一种依托普通高等学校(母体学校)教育教学资源、采用民办机制运作、实行本科第三批次招生的新的高等教育模式。通过在实际教学时对独立学院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的情况比较,发现独立学院学生因基础较差,绘画表现水平普遍较普通高校学生要弱,但有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的优点。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本文以东方科技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寻求适合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素描课教学改革探索的重点。

2、素描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2.1 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素描课教学的现状

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目前素描课程的教学,各学院根据其专业的特点,尽管有些差异,但大多与依托的母体学校素描课教学模式一样,没有形成完整的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教学体系。这有其特定的客观性,以东方科技学院为例,从事独立学院教学的师资就是其依托的湖南农业大学的师资,课程的开设时间也是与母体学校的开课时间同步,所以课程训练的内容及教学模式都是沿用与母体学校的素描课程相同或类似的。目前教师在教学中虽都发现与注意了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并对教学内容尝试地做了一定调整,但总的来说,并没有针对性地形成一套严谨而科学的教学体系。

2.2 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现状

以东方科技学院艺术设计专业07级学生为例,07级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总人数为94人,学生进校时湖南省美术联考专业分数240分以上的只有2人,225分以上的也只有3人,其余大多数的分数都在210分到180分之间,最高录取成绩为245分,最低专业成绩为110分。从调查数据说明,大多数学生在进校时本身的绘画水平较低,并且参差不齐现象比较严重,所以给素描课教学增加了难度。

3、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素描课程教学的总体构想

3.1 明确教学目的

设计类专业素描课程是有别于纯绘画类专业素描课程的,纯绘画类专业素描课的教学重点放在绘画的表现技法上,而设计类专业的素描课是为以后的设计服务的,是进行设计的基础,因而课程的重点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方法、审美能力,感受和体验物体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并通过训练能掌握基本的表现技法,为以后的设计积累创作素材,表达设计意图。

3.2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艺术类学生进校以前都经过了系统的美术基础绘画训练,对素描都有一定的认识。如果在本科教学阶段依旧是以前所学内容的简单重复,会让学生失去一定的学习兴趣。所以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明确教学目的,更新和扩展素描课程教学内容,是大学本科教学需考虑的问题。

3.2.1形体把握――结构素描

结构素描排除明暗调子,以勾画物象轮廓为主,将复杂的形体归纳在单纯的几何体之中进行剖析和理解。在要求学生透视准确的同时还锻炼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其教学意义在于:一、对形体的准确认识,结构素描以研究形体结构为主要的途径和起点,训练学生自觉将物体的结构和形体有机地结合起来,超越模仿,达到对物象结构的深度理解和内在规律的完整认识。二、加强学生的空间概念和想象力的培养,逐渐让学生养成“动脑”的习惯,为设计专业的后续课程做好准备。三、结构素描忽略了很多的表现元素,简化了形体结构,即使基础较差者也容易理解和接受,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简炼的线条表现方法,有利于反复比较和修改,是基本造型能力训练的有效形式;同时作业的时间相对较短,可以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多量的作业,加快了教学进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结构素描是训练基础较弱的设计专业学生有效的基础教学形式。

3.2.2光影表现――精细素描

光影的表现是素描课程训练中必须的内容,但“光影”素描无论是描绘静物或者是人物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并且需要一定的绘画基础保障。从独立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特点来看,要求他们按一般教学模式一样,由教师摆放一组静物或者是对人物进行长时间的观察,表现复杂的明暗光影效果,不但不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反而打消他们的学习激情,让他们产生惧怕的心理。所以在课程作业内容上进行调整,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物体进行材质和光影的精细表现。在有限的课时内依据所选物体的复杂度,完成相应的作业量。这样,改变了以往老师摆什么,学生画什么的被动学习形式。这时绘画技法的训练已不是主要目的,最主要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主动观察生活,从各个角度去发现身边的各种“美”,引导他们从生活中寻找和积累创作素材。

3.2.3线条语言――钢笔速写

依据教学目的,将课程训练的又一内容定位在钢笔速写上,这是因为钢笔速写表现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短,且表现重点在以简单的线条归纳和表现所见物体的形体特征、环境氛围,是观察收集资料的一种很好的表现手段。通过钢笔绘画的训练,能与艺术设计各个专业方向的后期设计课程,如生态室内设计的设计效果图,视觉传达的广告设计的脚本表现,插画设计等设计类课程相结合。对于学生来说,钢笔是素描表现工具的一种新的尝试,表现手法上也与传统的铅笔绘画有一定区别,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3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是任何教学都应遵循的原则。绘画与其他课程的教学相比有其独特性,绘画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好与坏,不同的风格表现都能绘制出好的作品,因此课程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练习的教学方法,理论在先,实践在后,在理论课时不但讲解最基本的绘画知识,还通过赏析大量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在实践课时灵活运用。并且在实践课时,教师须逐一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分析,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指导学生学习。

4、结束语

第4篇:素描活动总结范文

关键词 中学美术课 基础素描 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中学美术课所开设的美术教育课程包括:基础素描、色彩、简笔画等绘画基本技能素质课相关的课程教学。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作为基础素描教学,其教学对象为中学学生,可见,其亦属于“大美术”的教学范畴。而它在绘画艺术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勿庸质疑,无论是油画的体积、调子,国画的线条、笔墨,版画的构成,还是雕塑的结构等,在素描基础教学中都能得到很好的基本功训练。可见,素描学好了也即打好绘画的基础,相对中学美术课的学习来说它属于一个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过程,需要学生手、脑、眼、有机配合来共同完成,因此它所包含的基本功以及艺术修养的深厚就不言而喻了。

1基础素描教学内容

石膏是基础素描学习较为理想的表现对象,因为石膏去除了色彩的因素,可让学生专心表现对象的造型结构与明暗关系。因此,石膏写生是学习素描的开始,特别是几何石膏素描写生为学习绘画基本技能打好基础。

几何石膏种类主要有:立方体、球体、八面柱体、圆柱体、十字体、三角锥体、圆锥体、圆锥与圆柱组合体等主要写生对象。在学习过程中,从简到难,循序渐进地掌握几何石膏素描写生,如最基本的几何形体包括立方体与球体,一定要掌握好,以便提高学生今后的素描形体能力,可见从简并不简单,它是一切难的造型的基础,要认真对待。大家平时看到的往往是物体表面的变化,如外形与光影,往往具有感性的一面。在作画过程中,需要把握好物体的本质结构,它是对象不变的因素,正如植物的细胞是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基本结构。同时,在表现过程中,要结合感性因素,不要画过头,亦避免画得僵硬,即要活。

另外,要多读画,在比较中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宁可眼高手低,不可手高眼低。

2素描基本工具的使用

2.1素描铅笔的使用

2.1.1削笔与用笔

削笔: 一手拿笔,一手拿刀斜削下去,留一段笔芯,笔芯不用削得太尖,以免伤纸。用笔:避免像写钢笔字一样拿笔,拇指在上压着素描笔,食指、中指等托着素描笔与拇指相互配合,手腕用力。这种执笔姿势可用来拉直线、排线、上明暗;在前面执笔的基础上,用小指抵住画板,拇指、食指用力便于刻画细节。

2.1.2画线条与上明暗的方法

画线条:可以反复来回拉直线,下笔和收笔要做到虚入虚出,但不要反复或涂改太多;更不要描出来,没有连贯感,也不要画得像铁丝一样没有变化;注意线条的轻重缓急,如明暗交界线、前面的结构线相对重一些,其次是受光的轮廓线、暗部的轮廓线等线条;注意线条的虚实,如结构的转折点实一些,投影的轮廓虚一些。上明暗:应灵活运用交叉排线(含各种方向),并尽量回避十字排线。排线尽量顺着结构来画,但不要涂出来,因为涂出来难以表现结构。

2.2画板与橡皮的使用

执板:左手拿着画板,使画板靠在腿上或搁在桌子上,身体坐直,右手拿笔,眼睛边看石膏边看画纸,画完后还可把画板放远一点看大效果。橡皮的使用:初学素描不要太依赖于橡皮,但是必要时还是可以适当使用橡皮进行修改,甚至可以使用橡皮增强效果,如提亮、擦出白线等。

3关于中学生基础素描课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相关计划及预期进展

第一阶段:(准备研究阶段)认真上好每一堂素描课,使学生掌握与素描技法有关的专业知识,交流学习经验,查阅文献资料,了解素描的知识与发展方向,举办相关素描写生师生作品汇报展,及时总结学习经验。

第二阶段:(试点研究阶段)在素描写生教学中进行探索,以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素描技法的试点工作,初步研究素描技法的理论构建,并总结成功经验,撰写中学生基础素描写生技法探索研究的相关研究论文,努力提高基础素描的表现能力。

第三阶段:(实践反馈,总结提高阶段)在前面试点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全面铺开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增加师生交流与研讨的机会和时间,发挥课题组成员的集体智慧,同时,外请专家进行课题咨询活动,开展课题组成员的交流培训与学生的交流反馈。选择典型的学生作品进行跟踪辅导,探索典型检验并总结提高。

第四阶段:(总结成果阶段)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相关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总结报告,发表课题研究相关论文,出版课题研究相关中学师生素描作品。

综上可见,中学美术课基础素描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是一个包括教学内容安排、技法传授及开展能力提高研究计划等一系列方面才能得以完美实施,这需要美术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劳作才能完成。

本文为2014年吉首大学师范教育综合改革课程建委托项目《中学美术课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2014JSUKC020)研究成果之一。

第5篇:素描活动总结范文

高校素描教在自身演变和发展的不同时期中,总是跟随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而进行调整和改变,并体现出新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高校素描课程的内涵也随着这种不断的调整而向前延伸。传统素描教是在于描绘我们所观察到的客观事物,再一一记录下来,包括准确描绘物象能力的训练、结构分析能力的训练、阴暗与线条表现能力的训练,而抽象构成、设计构想、意象创造和扩展是以传统素描为基础。当前传统素描教体系不仅不能能满足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对生的素质提高也存在局限。高校素描教师必须客观地认识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素描教改革,寻求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教模式。

一、传统素描教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理念陈旧,课程设置与所专业内容上脱节

传统素描课程设置缺乏科的理论指导,造型基础的目标相对太单一,内容上的孤立与专业设计课不能形成紧密的联系,教内容上简单重复,始终强调以基础造型方法为主要教方案,缺少与师生间的对话,减少了对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导致生对素描的习缺乏兴趣。

(二)生对素描课习的认识不够,照搬高考素描习模式

自高校扩招后,部分美术考生习素描只是为了应付专业考试的那些套路,并将这种思维带进大课堂习中。在传统教模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生对素描没有一个新的认识,使得生不清楚素描教要完成的目标,更没有意识到发散思维的培养。

(三)素描课程的课时逐渐减少,生对基础课程不够重视

每上素描课之前,笔者都会对生这门课的喜爱程度做一个简单的调查,从中发现认为素描课不是一门重要课的生高达百分之七十左右。很多生不能意识到素描习的重要性,认为高考之前的素描和现在的素描是一回事,更认为不素描也照样可以进行电脑绘图。导致了目前许多高校素描课时分量减少,设计软件课程课时占主要部分。

二、素描教改革的几点看法

素描教改革应该有意识的灌输设计意识,以加强对生的思维开拓能力培养为主要教目的。素描教应融入现代的教方式和教体验,从课题设置的确定,到教目的的实施,都应有意识地渗透现代教思想和价值取向,尊重个性,建立师生间的相互包容和默契,提倡创造性思维,拓展素描的宽泛性。针对生个性素质的开发,每一个生的性格倾向不同,掌握知识的兴趣点也不同,有些生善于结构素描,而在明暗素描方面尚欠缺,有些生的局部线条勾画得生动,但缺乏画面的整体塑造性。在教时应善于观察每个生习的长处和不足的地方,同时加以科的引导,使之全面发展,也为将来的艺术实践打下宽厚坚实的基础。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特点的感、知觉技能训练。工业设计、动漫、艺术设计等,每个专业有不同的要求,教师必须了解专业特点与性质,然后有针对性地教。让生多了解不同的造型艺术特点,了解各种造型艺术语言的经典与素描的关系,以避免习素描的盲目性。

(一)加强素描的创新意识培养

素描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素描课应该重点强调的培养方案,而目前的状况是只对生灌输绘画方法,不强调设计思维的培养。教手段过于单一,造成的后果就是生们对素描的认识不全面,在素描操作上也只是简单的临摹写生,这远远起不到素描训练的目的。素描训练首先应该让生们认识什么是素描,素描训练应是一种观念和认识方法的训练,即对整体认识和整体表现的培养,且这种观念和认识对我们以后习各门课程的基础并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所以在教中应该强调这种观念,体现这种观念的精神,把素描意识的培养当做重点来抓,使生们尽快树立起正确的认识方法。在正确的认识方法指导下用尽可能多的方式进行尝试,从小心翼翼的描摹中解放出来。

(二)重视素描与专业的联系性

由于专业方向不同,生在艺术审美、表现形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应该改变传统教中单一的教模式,根据每个专业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教模式,使教与市场实践相结合。比如:工业设计专业的生,我们可以在前期素描教中有意识的画些机械类、电子类产品的结构素描,或者是一个产品我们分不同角度进行透视训练。动画专业的以人物、环境、建筑为主绘画对象,用少量的课程临摹,达到一定的习效果后再使生在后期的习中尽快进入创作状态中。

(三)开发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思维是艺术的核心,在教活动中应该注意培养生形成良好的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以提高生的创新素质,体现艺术设计的价值,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激发生的创作动机,改变绘画方法,画画之前要全方位的观察静物,必要的时候可以用手感触,避免在教中一成不变的模仿式教,注重师生间的交流,让生大胆发言、提问、总结等。

2、创造性思维更应该培养生的发散性思维,设计创意的本质就是求新求奇。在教中应鼓励生“求异”,加强求异思维的训练,有效地开发生创造性思维的潜力。

3、设计创意课题,加强多科的融合教,寻求兴趣点和创意点,深化课题设计教,课外之余鼓励生多画速写,写速写日记,有针对性的参加一些画展或者是每一门课程结束后本班级组织一个作业汇报展等。

(四)应注重教的实践性运用

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模式,改变传统的重课堂教不重社会实践,重虚拟课题不重设计开发的教模式,加强课程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发展综合实践和探究能力。

(五)利用现代化教手段提高素描教效率

第6篇:素描活动总结范文

关键词:艺术设计;设计素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作为当代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设计艺术,面临全球化和多元化语境,正以积极的姿态顺应潮流,全方位、开放式建构面向素质、知识与综合能力的设计艺术教学体系。设计素描是艺术设计的基础,如何搞好设计素描教学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适应艺术设计的要求是个前提条件,教学的目标、过程、手法都将和这个前提保持一致。

近些年,各种关于设计素描的教科书、参考书、专业书已有很多种了,并且这些书的出版也都是素描教育第一线的资深教师多年潜心研究和教育实践的结果,为素描基础教学和设计专业教学的衔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正确的教学方法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比如:首先要有正确的教学任务或目标;其次要有优秀的教材、教科书;然后是教学的执行者——教师的全面素质;再者就是学生的心理、认识和思维的全面情况。这四方面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我们的教学实施效果。其中前两项不作为本文研究的重点,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我们目前的艺术设计专业已随着改革的需要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另一方面优秀的艺术设计类素描教材也随处可见。而本文主要从后两项也就是教师和学生即教与学的角度来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其中“教”是一种有目的的指导,这就需要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对于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素描进行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思考、实践活动,并且这种实践是以后学生设计的基础。

“素描是绘画、雕刻、建筑的最高点,素描是所有艺术门类的源泉和灵魂,是一切造型艺术的根本。”米开朗基罗为我们教学的意义指明了方向。狭义上来讲,设计素描本身是解决造型、明暗、空间及画面结构的问题。而广义上来讲 ,设计素描则是一门研究一切形态以及形态所带给人们心理感觉的问题。因为我们知道高水准的设计素描必须是工作者主观的情感参与和对客观事物的独特视角 ,其充满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通过作者的想象和创造展现出一个互不相同的非真实世界。

如何将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并用来体现当代艺术的精神价值,如何立足于人文知识和科技成果所构成的当代文化背景,培养具有艺术个性、创新观念、综合能力强的高素质艺术人才,将成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深思。在教学中,以设计意识为核心,调整传统的绘画素描教学模式,以适应现代设计的发展。要求学生运用现代设计观念转变原有的概念性素描观念,在保护学生艺术个性的前提下,以全新的思维方式研究、理解、认识事物并赋予联想,通过素描的线条、肌理、明暗、空间结构的表现,不仅塑造了对象,而且通过对形象的联想、夸张、变形和构图,选择画面主导形象和自由驾驭画面的能力,使画面形成一种具有节奏、韵律、秩序、构成的效果。在结构设计素描训练中,加强学生对形体内部结构的正确理解与准确到位表达能力的培养,这是造型基础训练的基本要求。形体剖析结构素描训练是以比例尺度概念、形态的组合及过渡规律、三维空间概念、形态的分析与认识等方面为重点,由物体的表象到本质,重视体会由形体结构的分析理解到理性认识的思考过程。在对形体结构进行具体剖析时,为了便于观察,将形态“透明化”,运用物体比例关系、透视原理来增强理解物体的外在与内在结构特点。结构是形的内在本质构造,特定的结构决定了特定的外形特征,所以结构不是感性的、直觉的,而主要是知解的、悟性的,并且是与视觉概念紧密相关的。结构素描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一种方法的训练,是获取视觉信息的良好手段。因此,教学中应重过程轻结果、重分析轻描绘。为了对客观形体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以便形成对该形体明晰而稳固的视觉概念,也为了发掘对象内在的本质和潜在的因素,有必要对形体进行反复的、多角度的、多方位的、多层次的、分析性的、研究性的描绘。很多物体的内部结构往往比外在的形式更具特征、更富本质,只有透彻地理解内部的构造,才能更准确、更明晰地体现外部形态。在结构描绘中强调深入对象内部,进行剖析描绘和拆卸描绘。结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形体和空间之间的微妙关系。它将培养我们对物体内在的生长机制的自觉关注,使我们从某一种确定的描绘过程中感受到内在结构。

改变设计素描教学现状,首先是如何更新观念,即是将素描由基本功训练上升到可独立进行创作的高度。二是结合表现手段的拓展,从观念上将过去的“再现造型”变为“观念造型”,遵循设计艺术的基本规律着重强调结构意识、功能意识、视觉传达等的表现和表达;三是鼓励创造性思维,将素描彻底解放到可运用多种单色媒材表现的宽度,突破传统纸和笔的单一工具模式,形成大素描的观念。总的来讲,就是发掘素描作为一种绘画形式需要艺术创造力的内在要求,将素描教学从拘泥于基本功训练,合理地提升到培养创造和创新能力的层面上来。

结合实际的教学活动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实施:

第一,要让同学了解形式美的普通规律,尤其要让同学在素描训练中关注点、线、面、肌理等视觉元素及不同的组合形式,并逐步体会秩序、张力等形式美感。

第二,打破思维定式的静物组合方式。在绘画中,我们习惯了一些事物组合模式,对这种模式的打破会突破我们观看事物的思维习惯。如无关联性事物组合、体量类似物组合、高差异体量组合、随机放置组合,等。而且避免用常规的摆放方式,可以吊起、倒挂、垒积等。

第三,让同学尽可能地做多种素描手法的尝试。同学们总习惯于单一地用排线条的方式画素描。要让他们知道,素描表现的手法是无穷的,可以描、划、擦、印等等,不同的手法会产生不同的视觉美感,不同手法的尝试会使同学们的思想不再拘泥于象与否。把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的素描做一个梳理,介绍给同学,让他们逐渐对形式本身感兴趣。

第四,打破常规的描绘的构图选择。常规的素描写实训练在构图上有严格的要求。利用控制画面的左右、上下空间来控制画面的平衡。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反其道而往之,在构图上求险、求满、求空、求偏、求局部等,这样,同学在画面空间选择上将获得出人意料的自由度。

第五,打破严格的焦点透视习惯。让同学们知道,准不一定美,美不一定准,刻意进行扭曲化、平面化、夸张化的形象处理。

当然,实现素描教学改革,还需要开阔学生视野,加强艺术理论和美学修养教育,营造人文环境,以便释放基础课程教学的能量,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设计素描教学应从自然到素描然后进入设计,成一个连续的整体,在实际教学中对自然与素描的型及设计因素做专门系统的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造型思维能力,做到基础与专业的接轨,首尾相联,成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递进式教学程序。培养准确的造型能力与丰富的空间思维能力是对设计素描课程学习的根本要求。

首先,在设计素描教学中要落实的就是以塑造形体的训练。造型的基本要素有形体结构、体积、空间、质感。解决造型的本质问题和造型的形式规律,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分析力、概括力,要从这几方面入手。有创造性的素描程序是有许多互相关联的活动形式的,这些活动是观察、感受、思维与表现,是对形体与比例有一个整体透彻的了解,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物体的真实来体现的,因而具有相对的时间、空间、形体、结构、明暗调子等科学规律。训练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的演进过程,充分发挥观察、思维能力,这利于学生严谨设计思维习惯的形式,对认识设计本质有相当的益处。

其次,对物象的认识离不开对结构的分析。素描训练的初步是对整体结构的正确观察和准确把握。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加强对物体内部结构理解的训练,从整体到局部,全方位多角度对物体进行观察分析,训练要从透视、比例和空间的准确表达上开始。现代设计越来越趋向于简练、概括,更富有突出表现对象和组织结构的能力,作为现代素描中的“线”更容易体现这一点。但是,“线”绝不是设计素描唯一的表现方式,任何一种表现的形式和方法都可以单独或者共同存在于设计素描中,只要是素描的,这就是现代设计素描的含义。

再次,形体和空间是不可分割的。一定的形体总占据一定的空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通过空间训练,能加深学生的空间意识,有效的把握物体造型的全貌。任何一种表现形式都是为了体现空间服务,我们面对物象时,在二维平面上要表现的是未知的空间,这个空间不论是二维,还是三维、四维,都需要形体和结构共同构造,我们眼里的物象的解构,是离不开形体、结构和空间这些素描的基本要素的。所以设计素描训练要从素描出发,完全脱离素描的本意的“设计素描”是不能够存在的。

最后,设计素描创造性构想的应用。设计素描教学重点是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设计能力及掌握设计基本知识。以往的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教学中忽视了对设计创造力的培养,结果,素描只能是纯技术性的训练,只能是纯客观性的再现。设计家的创造力是他对自然的独特感受和见解,设计家必须充分利用想象,开拓造型思路进行创作,因此,想象力对设计家的创作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不能局限在常规视觉经验里,要改变常规,形成陌生的超越自然的感受,使学生摆脱客观因素的束缚,激发学生的求异心理,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设计素描教学不应仅是停留在技术训练的层面上,要把设计素描训练看作是人的感觉训练与情感训练、社会人的精神表达方式,把艺术的想象和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启动思维,对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想象、提炼、组合,在常规中寻求新的思路和意向。通过形态造型的构想训练,使学生从各种创造性思维方法中演化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创造法则,提高创新能力。设计素描的构图更加关注其画面构成要素的合理性安排,在反映物象的本质属性与特征的前提下,考虑其画面的相对完整性,强调创造性地构造与表现物象。造型的多样化、视感的多属性、空间的多维度、效果的中介性等是设计素描的塑造特点,因此教学中要注重以下三点:第一,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作为设计基础的素描教学应以开启、发掘学生天性为目标,发现学生不同的视知觉感受能力及独特的个性化表达方式,同时辅以相应的造型技术语言以建立起公共沟通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不仅仅限于比例或对象的外在特征,需从深层次认识理解对象,掌握构成其美感的画面形式。第二,注重课堂示范。要充分利用课堂,以各种教具、图片、录像等手段启发和引导学生。要明确教学目标与方向,每堂课提出一个训练主题,使学生懂得训练原理,了解训练的作用。教师还要经常与学生一起训练,通过与学生一起学习发现问题并示范解决,会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三,加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在素描教学中除了讲解必要的造型规律和表现技能外,还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习惯,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与创造力。作为艺术教学,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的、主动的、自由的情绪,这对于作画过程是格外重要的,因为艺术和感受、激情相连,它可以使我们思路开阔、富于表现。反之,如果作画时处于一种被动麻木的精神状态,精神效应就会失去光彩,使画面限定于技法表现,就不可能创造美感。

总之,设计素描教学应不断融入现代的教学方式和教学体验,要有意识地渗透现代设计美学思想和审美价值,张扬个性,提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拓展设计素描的宽泛性,以彰显艺术设计人才的审美精神和创造内涵。倘若做到了这些,必将使我们的设计素描教学在现有的基础上,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靳尚谊.现代西方素描鉴赏与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

第7篇:素描活动总结范文

(1)视野狭促,不能与时俱进

国内美术院校的艺术教学不仅和欧美现行的主流艺术教学模式区别极大,也和一些近邻国家或地区相异,这已是众所周知。然而,依赖于体制的学院教学却不能阻止当代艺术现实的全球化趋势。国内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的艺术形式和思潮不断涌现,艺术生态日益多元,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与国际接轨”已成艺术界的现实状况。2000年的第三届上海双年展首次大规模地将国内外的当代艺术家聚于一堂,意味着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艺术现实一定程度上为官方所承认。其后,双年展、三年展不断地在一些重要城市被设立和举办,当代艺术区在北京等地逐渐形成并产生巨大影响,画廊、美术馆、非盈利艺术机构等获得长足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当代艺术市场更是成为新闻不断的社会关注热点。与此同时,以学院、美协、文化馆等为代表的体制内艺术圈和体制外的当代艺术圈之间此消彼长,虽也有局部的相互渗透,但整体的融合不容乐观。在这种分化的状况下,对艺术教学(包括素描教学)产生了理解和需求上的差异,一方面,多元的艺术形式和实践更倾向于把素描看作一种便捷而多变的表达手段而不局限于写实性的形态;另一方面,学院仍强调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特别是片面地把素描的学习作为写实性绘画的基本功训练。艺术史告诉我们,绘画的现代进程起始于工业时代的开始以及摄影术的发明与流行,写实作为绘画过往历史中至关重要的记录被摄影轻而易举地胜出,绘画自此开始了对绘画本体的确认与追求,素描以绘画中最为直接的手段和形式自然被利用于开拓新的艺术疆域,现代艺术史已为今天存留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素描语言形式的宝库,也为我们开启了理解传统的多元路径。如果我们的教学是尊重历史和现实的,那就必须重新审视在素描教学中贯彻的所谓规律和方法,探讨绘画基本功除写实能力之外的现实需要,容纳不同的素描观念和表现形式。一个真实状况是,绝大多数经过严格的学院美术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对艺术史的了解通常止步于19世纪晚期,对20世纪艺术完全的隔膜,乃至因陌生而拒斥,更不用说在目前遍布大、中城市的当代艺术现场的完全不知所云。所以,既对传统和教学体系缺乏理性认识与反思,又因眼光和胸怀的局限而将新的艺术现实拒斥于学院之外,这使学院素描教学愈加封闭,严重滞后于当今艺术形态和思潮的流变。

(2)急功近利,失落实验精神

学院素描教学思维的僵化和停滞在当下高校教育整体的环境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由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高校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和管控强度,教育系统加速行政化;与此同时,运行于政府和企业的一整套工作方法、模式也在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并得到了彻底的贯彻。行政考核、职称评选与教学成果的绩效评估一概进入量化的序列,“发展是硬道理”在这里就体现为“教师出成果,学生出成绩”,而且这样的评估通常不须依赖时间和现实的验证,只在系统内部通过考核、打分等简单的量化手段来完成,所以,影响评估结果之优劣的重要指标不再是需要漫长的时间和真实的现场来验证的品质因素,而是眼前的数量和表面的效果。于是,没有人再把成本投入到暂时没有效益的行动中,不再有真正的实验和耗时的研究,眼前的利益遮挡了教师学术和事业的地平线,也把学生的心态调动到对分数和排名的期待中来。这些状况反映到具体的学院素描教学上,就是素描教师没有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的积极性,学生也没有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动力。无论教师还是学生,确保得到认可的最稳妥的方式就是沿袭现有的素描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把包含有不确定因素的各种尝试扼杀在萌芽状态中。急功近利加剧了困境,还把一种虚假的繁荣展现出来,使学院素描教学不仅远离了传统的质朴和纯粹,也远离了当代艺术现实的多元化需求,在体制化的冗繁、重复中持续消耗下去。

2当代学院素描教学的体系重构要走出素描教学的僵化体系

我们应重新探求素描的本义,去伪存真,以此关照素描曾有过的传统以及这些传统的延续。素描作为一种最直接的、最单纯和朴素的绘画形式,其历史远非自欧洲文艺复兴开始,最早可能诞生于人类文明的发端期,形迹遍布几乎每个地域,从这样广义的角度出发,可以将素描从“造型基础”这样僵化的概念中解放出来,给予它足够的独立性———素描本身就是自足的表达形式,不必从属于其他的绘画形式,素描自有目的。视野一旦打开,我们会发现除西方“写实”绘画传统以外的各种素描遗产以及它的各种表现形式,这些形式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滋生,绝不单是“写实”可以概括的。在此基础上,重新来看狭义的素描所意指的素描传统和涵盖的范围,我们会更清晰地看到一个包容广泛、复杂多变的素描史和资源库,并可以根据地域影响和风格传承梳理出不同的谱系,在不同的谱系中,那些曾经被重视或忽视的画家会给我们带来关于素描传统、语言、风格的新认知。比如,我们可以考察“明暗”作为素描的一个表达因素是怎样发端、发展和成熟起来,“明暗”成功地融入素描语言存在怎样的线索,哪些画家在其中发挥了关键影响。或者,考察线条在不同素描体系中形成的表现形态和审美特质,又是怎样契合于特定的文化和绘画传统的,如此等等。全面的、互为参照的视野会让关于素描传统的笼统认识得以细化、澄清、分门别类,可资利用的资源因此大大扩充,也使素描教学体系的重构和推施具备了理性展开的基础。

(1)打破关于传统的认知局限

可以帮助我们对现行体系展开有针对性的反思,正视在现有教学内容、目标和基本要求上的僵硬、荒谬的规定及其给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造成的束缚。丰富的素描历史认知可以破除教条主义,促成在教学中对传统的学习、继承和发扬。在具体操作中,意味着有足够的胆识否弃数十年流行的造型、表现方法,直接溯源欧洲素描传统,把那些形成巨大成就的主要形式、风格及代表画家作品作为参照和经典范例,对围绕形体、比例、透视、空间和线条、明暗、媒材等造型规则和手段展开的素描训练持更加包容、开化的态度,兼顾造型(再现技术)和修辞(表现语言)的训练,鼓励学生的大胆探索和个性化追求,在师生的交流、碰撞中逐渐摸索出新的教学思路和训练方式。涉及每一位任课教师,则可以凭借各人的习画禀赋和路径差别,扩大对素描大、小传统的吸纳和演练,加深对素描法则和语言方式不同倾向性的深刻理解,于其中寻找素描教学的新视域及替代方案,有计划地更新课程内容,促进课堂之间的差异化教学与课堂内部的因材施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对绘画不同传统的体认,探索素描课堂教学与工作室制的结合,既能给教师与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空间和选项,也利于巩固和发展富于特色的素描教学方式、方法。

(2)应突破樊篱,关照当下,创新教学实践

第8篇:素描活动总结范文

【关键词】素描教学现状对策

素描是职业院校教学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绘画功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随着艺术类专业教学的不断发展,新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都需要得到解决,素描专业教学也需要一系列调整和改革。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素描基础,引导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从教学模式到教学手段都需要进行变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水平。

1.素描教学现状

传统的素描教学主要是以平面绘画造型为基础,创作相对独立、完整的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绘画技巧、审美能力和表现视觉形象的造型能力,以客观的、静止的写生为主要内容,以重现为主要目标,表现客观物体的静态造型。现在,各大与绘画有关的专业都十分重视素描的教学,对培养艺术类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素描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总结主要为以下几点:

1.1教学内容同质,现在教学所选用的教材与学生的专业需求并不完全一致,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学活动的发展。素描基础教育的方法单一,模式化程度高,素描训练与专业学科配套时缺乏相应的依据,定位不甚准确。现在,艺术和设计教育发展很快,但教学内容同质化程度很高,严重阻碍了艺术教育的发展。

1.2绘画技能训练不足,素描作为绘画艺术的一个种类同样具有绘画艺术的普遍特征,它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经过漫长的时间雕琢,不断传承,不断延续的。但是在日常的素描教学中,更注重的是理论知识教授,忽略了对学生绘画技能的训练,使得在像设计类这种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学科中,素描教学与专业教学脱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获得专业课程要求的、相应的、必备的造型能力,在拉低素描专业教学水平的同时,也阻碍了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

1.3教学形式传统落后,艺术教学的课程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在现实的素描教学中,大多还是采用静态写生这种传统的教学形式。现在很多与绘画艺术相关的专业,如服装设计、动漫设计、视觉传达等专业,传统的静物写生不管是在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形式上,都不能满足设计专业的教学要求。

2.解决素描教学问题的对策

2.1调整教学内容,艺术是一种传承,是对过去的总结和对未来的发展,素描作为艺术的一种在传承过程中同样遇到很多问题,在素描教学过程中,适当减少一些传统的、枯燥的、远离现实的理论教育,减少一些静物、石膏、真人写生等教学内容,再依据学生的学习目标、专业发展需求、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加、调整教学内容。艺术不是单纯依靠反复的练习就可以取得成功的,更多的是需要用心去感悟,学生学习的不是素描的技术,而是把思维与创新融入到素描创作之中,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

2.2提升思想认识的高度,素描教学不是一个短期的美术学习或美术创作的过程,它是需要长时间积累、感受的艺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绘画艺术也在不断变革,但其本质的传承还是一脉相承的。素描教学是艺术教学的一部分,表明了艺术的主题思想,在艺术领域有着其别具一格的作用。了解素描绘画艺术的特色,要充分认识素描的艺术价值和表现形式,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其艺术特色,引导现代素描教学的发展。

2.3转变教学形式,素描教学在发展过程中,体现了丰富的文化性,这种文化性具有广泛的影响力,通过绘画呈现美丽的场景,通过绘画创造美好的社会艺术环境,通过绘画创造良好的艺术价值,绘画作品记录着美好的事物,打动人们的心灵。在现代素描绘画教学中,为了与其他专业更好的结合,要建设好相关的教学场地与教学环境,建立与专业教学相配套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在形式上可以自由转变。

3.结语

传统的素描教学体系在职业院校教学过程中产生了诸多问题,一方面不利于老师教学活动的展开,另一方面更是妨碍了学生对绘画艺术进行更深入了解,因此,素描教学体系的变革迫在眉睫,老师和学生都要尽快适应新的、更先进的教学体系,老师要依据专业教学的需求提出可供执行的新教学方案,引导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提高观察能力、审美能力、造型能力等,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第9篇:素描活动总结范文

【关键词】设计素描 教学改革 思考

一、对设计素描教学理念的重新梳理

近年来,素描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如何在设计素描中体现设计理念,形成“二位一体”的新的素描教学理念,建立基础与专业间的密切联系,已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的方向。作为设计专业的重要一环,其综合因素随着服务对象的不同而改变,因此我们不仅要在表现方法上对传统素描进行再认识,更重要的是在理论观念上进行反思,突破传统素描中狭隘的技巧观念。总体来讲,设计素描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它是为设计专业开设的设计基础课,是整个设计活动的基础,它在传统素描的基础上,将艺术表现的形式和专业设计理念有机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描绘、表现物象的形象。它不仅在工具材料的使用上、表现形式和观念上均超越了传统的素描,还拓宽了传统素描的思路。

二、教学方法和认识的转换

传统的素描教学是教会人们认知物象、再现物象的一种绘画方式,主要是对对象的形体空间、块面结构、质感和量感、调子和色彩、明暗和虚实等因素的表现。设计素描超越了客观模仿,是设计理念和素描语言符号结合的再现,达到了主动性的认识与创造,并将艺术表现形式的视觉造型语言与专业设计有机结合。基于对当代绘画原理和设计素描的认识,教师应从艺术与设计大的范畴中找到设计素描基础教学的切入点,在教学中强化视觉语言传达能力,扭转以往理解的偏差,可将设计素描的课程教学分为三个阶段来完成。

(一)造型的再现阶段

素描作为造型艺术基础的内涵在当前的艺术教育中越来越丰富。设计素描作为设计专业基础能力的训练,其中造型的再现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具体训练课题包括结构的表现、明暗的研究、局部的描绘及空间的塑造。整体而言,这个阶段还是素描基本功的一个训练。

正确地理解内部结构是我们正确认识和表现物象外部形态的前提。在表述物象时,不仅要从表面上去观察、触摸,更要深入到物体的内部,用透视、拆卸等手法从本质上认识、了解物象内部的构造和外部特征之间的关系。这样就会使我们建立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规律意识。明暗的表现、细节的描绘,光影素描的训练仍然是设计素描的重要章节,这一部分训练的目的是深化学生对形体空间的认识,理解空间体积和空间容积的密切关系,建立完善的形体空间意识,在理解形体的基础上,运用明暗的虚实强弱对空间的各种变化进行体现。

(二)造型的表现阶段

造型的表现阶段是在再现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的训练,是客观对象与主观认识的结合,是通过一定的绘画技巧来表现视觉形象的一种形式美感。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身传递信息的系统,造型语言的表达和造型表现手段是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基础要素,是从基础素描训练中获得的对客观物象表现的创新形式。它使我们从纯绘画艺术走入视觉设计的广泛领域,为在现代设计中找到新的表现语汇和设计素描基础训练拓宽了视野。这个阶段的训练包括解构与重构、联想与转换以及意象表现。

解构与重构主要是将物象的局部元素进行拆解和解体,并根据一定的形式法则进行重组与建构,在造型上的基本性质体现为可视性、重塑性和装饰性。通过主观的想象,使其成为一个崭新的物象命名的有机体,它包括多种物象的重叠组合、多时空的组合、秩序化的构成、打散重构等形式。联想与转换的训练可以进一步挖掘形象中所包含的表现因素,将两种或多种完全不同概念的物象联系起来,通过构成和转换思维形成新的结合体,对提高抽象思维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些超越了自然物象进行有机组合的形式美感,表达了特定的审美意向和思想感情。

(三)实验设计素描阶段

传统的素描教学主要是对造型能力的培养,对实验种类的研究有限,对众多材质媒介自身的物理特性和审美价值也没有做进一步的研究与实验。随着新的设计素描教学体系的建立,素描材质自身的特性将成为基本的教学内容和创作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设计素描的特点笔者总结为两点,一是丰富了表现手段,拓展设计素描载体的实际运用;二是强烈的视觉印象,区别于传统单一的素描材质样式,更能满足现代设计要素的多层需要,创作出独特的审美价值。我们不妨把它分为纸上实验、布上实验和板上实验。

1.纸上实验。纸张作为绘画的载体,在传统的素描中被广泛采用,艺术家对纸张性能的选择除了查阅相关的资料外,更多地靠经验的积累,不同质地的纸的物理和化学反应也不尽相同。不同的媒介在不同的纸上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实验阶段可采用水墨与纸面综合材料实验,还可采用纸面拼贴、刻纸描绘等一些趣味的形式。

2.布上实验。因布的不同,质地可显示出不同的纹理结构。肌理的特殊状态会直接影响作品的表现力,可根据创作需要选择合适的画布。布面肌理可采用单纯的材料,如胶液调和石膏粉、沙、木屑等物质做特殊的纹理处理,同时对技术的运用灵活把握,以期达到最佳效果。在布上实验阶段还可采用布面泼墨素描、布面丙烯等多种形式。

3.板上实验。板面上更适合以综合材料为基底,配合多种技法而进行的转换实验。用于板面上素描创作的自然材料不胜枚举,自然材料本身的特性所构成的肌理具有天然美感,是单纯的画纸、画笔所不能描绘出的。在板面素描的实验中,将自然材料有机融入画面是创作出有价值作品的重要环节,自然材质的质感与人的视觉经验相联系,如何在作品中恰如其分地运用是板上实验的重点。

结语

设计素描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有其明确的课程培养方向和目标,应与传统的素描教学区分开来。在教学活动中,应根据各类设计专业的需要,充分运用素描这一艺术形式传达设计理念,注重现实功能以及对其自身语言的探讨。

参考文献:

[1]黄作林.设计素描[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