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时代建筑范文

时代建筑精选(九篇)

时代建筑

第1篇:时代建筑范文

【关键词】数字化时代;建筑学

在数字化时代里,数字技术已经在建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进了建筑设计方式、方法的转变。面对数字化的时代,建筑学如何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更好的生存下去,需要建筑师对未来的建筑学进行认真的思考,要结合数字化时代背景来丰富建筑学,从而保证建筑学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1数字化时代对建筑学的影响

所谓数字化就是将所得到的全部信息都通过数字信号来表示。数字化时代里,数字技术是核心,在数字技术的依托下,将信息通过特定的方式进行数字化处理,使得信息得到更好的传播。在数字化时代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所有信息都可以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存入电脑,由电脑做技术处理和通过网络传达,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建筑学作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领域,在数字化的时代里,传统的教学理念、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数字化技术的出现给当代建筑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1]。

1.1促进建筑绘图方式的转变

在传统建筑学领域中,建筑师在进行绘图的时候所采用的方法比较传统,主要是依靠手工方法,而这种手工方法不仅效率低,而且质量不高。而在数字化时代里,效率化已成为时代的代名词,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建筑绘图方式的转变,建筑师在绘图的时候可以借助数字化技术,对信息进行反复的甄选和修改,从而大大的提高绘图效率。同时,建筑数字化技术,绘图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障,节省了成本[2]。

1.2数字化对城市的影响

建筑作为城市文明的标志,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对建筑需求、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数字化时代里,在数字化技术依托下所创造的高科技生存环境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建筑师在城市环境设计的时候,可以借助建筑数字化的设计软件,如3Dmax、CAD等,将现实的和虚拟的建筑与城市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创作出符合人们审美需求、物质生活需求、精神生活需求的城市环境[3]。

1.3拓展建筑学的形态

在数字化时代里,数字技术的应用为人们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了技术保障。在数字化技术的帮助下,研究者可以将不同的元素进行艺术拼接。而建筑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态,在数字化时代里,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建筑学形态得到了拓展。建筑学不再是以功能性为主,而是朝着美学性、艺术性的方向转变。

2面对数字化时代建筑学的发展策略

建筑学是一门研究空间形体和建造的学科,它涉及到了哲学、历史、地理、技术以及美学等众多学科知识。建筑学服务的对象不仅是自然的人,而且也是社会的人,不仅要满足人们物质上的要求,而且要满足他们精神上的要求。因此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政治、文化、宗教、生活习惯等等的变化,都密切影响着建筑技术和艺术[4]。而在数字化数字里,显示的建筑和城市要以满足人的需求为触发线,要结合社会发展形势以及人的需求来进行创作,从而创作更好的建筑和城市环境。

2.1加大专业建筑学人才的培养

数字化时代里,建筑学正在逐渐与数字化技术融合,建筑设计也开始实现了数字化设计,在这种背景下,对建筑学相关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筑学人才是建筑学发展的保障,在建筑学未来发展道路上,应当加强专业建筑学人才的培养,要结合数字化时代对建筑学的要求来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既要强化建筑学人才专业知识的教育,同时也要加强他们能力的训练,让他们熟悉各种数字化软件,加强建筑学设计实践,在不带内的实践过程中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5]。

2.2落实以人为本、保护环境理念

建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建筑的功能性应当建立在满足人的需求的基础上。在数字化时代里,建筑师建筑设计的时候可以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想象,而这些想象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功能、精神需求基础上。因此,在建筑学未来发展道路上,建筑师必须更加以人为本的设计和建造来进行建筑设计,拓展建筑整体环境功能、建筑空间和形态、建筑美学等基本方面的研究[6]。另外,在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下,保护环境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而建筑设计和城市建造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未来的建筑学应当全面贯彻落实保护环境的理念,要积极做好建筑、人、环境的协调发展。

2.3加强国际合作

就我国当前建筑学发展水平来看,与国外那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数字化时代里,信息传播更加便捷,这种便捷性也为我国建筑学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而要想缩短我国建筑学与国外的差距,就必须加强国际合作,要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建筑学设计理念、技术,从而不断提高我国建筑学设计水平。

3结语

综上,数字化时代里,我国建筑学迎来的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数字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建筑设计方式的转变,为建筑师、设计师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提供了多样性的选择。数字技术的应用取代了传统建筑学设计方法,使得那些虚幻的东西可以通过数字技术真实的展现出来,更好地满足建筑学发展的需求。但是,数字化时代里,新兴的发展形态也使得建筑学必须不断革新。面对数字化时代带来的机遇我们要善于抓住并加以利用,面对挑战,要自己应对,要结合数字化时代的发展需求将我国的建筑学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起来,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袁烽.数字化2.0———从数字范式到数字文化[J].城市建筑,2015,(28):3.

[2]谭成波.解析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思考[J].江西建材,2014,(19):29,32.

[3]董春方.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思考[J].建筑学报,2010,(04):20~23.

[4]谢向平.关于数字化时代的建筑学思考[J].四川建材,2006,(01):64~65.

[5]田韧.数字时代的虚拟建筑初探[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

第2篇:时代建筑范文

1980年以来,中国的建筑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呈现出跳跃式的变革;同时,随着中国的入世,外国文化纷纷涌入中国,中外文化发生强烈的碰撞与冲击。作为一种独特的地域以及民族特征形式存在的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说:“西方人在很多情况下确实具有剥削性,如何更好的保护当地的传统文化这才是我们最关注的。”当今中国又一次处在中外文化碰撞冲击的历史时期,文化现状着实让人担忧,中国建筑的前景将会怎样?

1.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遭遇挑战

加入WTO,举办奥运会,为我国与世界融合提供了“契机”,大量造型奇特的建筑物出现在大江南北的都市中。就拿北京来说,国家大剧院、奥运会的“鸟巢”赛场、“水立方”游泳馆、央视新楼等,诸多耗资巨大的建筑,一方面吸引了人们惊异的眼光,另一方面又引来专家学者们不少关于设计和理性的讨论。外国设计师们并不考虑作品是否符合周围城市环境,只关心自己的作品够不够个性,能不能体现出自己的“大师”水准。

外国建筑文化的涌入,中国本土的建筑首当其冲。拆毁之风早在几年之前就吹刮大江南北,而且愈演愈烈。有人戏称“CHINA”为“拆那”,“拆”可见一斑;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城建筑的建设,导致大批新的建筑拔地而起,并且在形态上大同小异。拆毁与建设两个极端在中国的建筑领域内大行其道,其直接后果是,城市失去了明显的独立的建筑风格,成为一批批建筑的简单复制。城市不仅是“钢铁的森林”,更是“水泥的荒漠”。

难道中国的建筑从此将一蹶不振?乐观地说,这样的形势不会长久存在,因为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建筑文化并没有因时间的推移而湮灭于历史大潮中。梁思成先生早就指出,历史上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文化而兴盛、衰亡。任何新的文化,包括建筑文化,都离不开历史的沉淀和积累,只是我们怎样去把握和传承的问题。诸多高校的建筑专业也培养了一批批的中国建筑设计师,当今的现状能激发起他们振兴民族文化的热情。

2.传统与西方建筑文化的融合

在传统建筑中,体现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所注重的观念和思想,如皇权至上的政治伦理观、尊卑有序的等级道德观、群体意识及“贵和尚中”等(秦红岭《建筑的伦理意蕴》)。北京的四合院就是很好的例子。同时,中国古代建筑的精髓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建筑形制如屋顶、台阶样式,正符合了儒家思想“礼”的规范,以及前文提到的居住建筑中真切体现封建社会中三种人的气质。

在现代家居建筑中,这套理论早已被抛诸脑后。一方面是工业化大生产的冲击,使原本完好的封建礼教大家庭不复存在,长幼尊卑、伦理纲常就变得不那么为人所看重;另一方面,家居环境随新城建设在大幅度发生改变,不论是家居方位或是布局已经不能提供传承传统伦理观念所必需的条件。

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上经历胡风蛮雨的冲刷,但仍旧持续了几千年,由此可见其强大力量。当年印度的佛塔进入中国后,被兼容并包的中国传统文化所同化,在造型、功能和材料运用上,都得到改革和创新,成为闻名世界的中国式塔建筑,其中最典型的是用来供人登临游览的楼阁式塔。塔的变迁是中外建筑文化融合的最好例证。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前,我们已能看到一些传承传统建筑文化意蕴、与西方文化相融合的建筑例子。如美国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吸收了中国园林建筑的特点,对轴线、空间序列及庭院的处理都显示出建筑师良好的中国古典建筑修养,反映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

3.城市的和谐布局与发展

当风格迥异的城市建筑凌乱的摆在面前时,可以设想,这些建筑终究会朝相对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建筑整体风格的统一、城市独特精神面貌的体现、更注重建筑与所处自然与文化环境的融合等。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结构的可能和特点,从一开始就不是以单一的独立个别建筑物为目标,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李泽厚《美的历程》)。这正体现了整体和谐的观念。

在城市建筑中,和谐更多地体现在建筑群的一致上,城市建筑风格、城市文化底蕴都是和谐的力量来源。当今的城市建筑的矛盾在于新老城区的共生共存。新兴建筑相互之间的默契配合,这要靠城市建设之前的统筹规划以及后期建筑审批上看重建筑风格与城市氛围的和谐。从“人造的城市”中脱离出来,以人为本,使城市真正成为“人的城市”。

另一方面,古人讲究居住地的“上风上水”,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风水学说并不是封建迷信,其中自有一套自然法则。我们的传统建筑,尤其是居住建筑,展示了人与自然共生的美德,这种美德就是现代西方建筑所探讨的生态型和共生论(陈世民《中国建筑文化的反思》)。各地的民居如福建永定的土楼、傣家的竹楼、湘西凤凰的吊脚楼、陕北地区的窑洞等,正是体现了传统建筑与环境特别是与自然气候地理环境的契合。

第3篇:时代建筑范文

首先,这一时期在中国发展史上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历史时期,“属于离我们最近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期之起始期,具有转折性和崭新的社会历史背景,它不仅秉承了几十年来的建筑发展研究成果,更是由于在逐渐淡化政治因素影响之后,使中国建筑真正走向现代建筑的开始,这一时期建筑界的不断探索,为迎来中国建筑发展的真正繁荣做出了积极有益的贡献,因此,这一时期的建筑活动,在中国现代建筑发展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

通过对这一历史时期与建筑界相关的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发现,限于当时的条件,国外的各种建筑及艺术思潮还未涌人中国,或即便有所了解但还未产生普遍的影响,但由于当时有一批“”前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有较高的审美素质和工作经验的建筑师工作在设计一线,在没有所谓“风格”、“主义”等建筑理论指导的情况下,建筑师用有限的设计手法进行反复推敲,切合实际地创作出一批“经济、适用、美观”的建筑作品。这些建筑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条件及审美趋向,较之随后而来的中国建筑“空前发展”时期出现的所谓“现代”派建筑而言,其严谨的比例,尺度和毫不夸张的造型及力所能及的施工精细度,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图1-图4)。

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特征

1、质朴的建筑美学观念

(1)建筑体量组合

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的建设期处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城市土地资源相对较为宽裕,建筑规模较小,因此,建筑密度要求与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并不突出,这就为创造丰富的建筑体量关系提供了前提条件。这一时期的建筑以多层建筑为主,其形态组合也仅限于高低错落等手法(图5)。在建筑体量组合上表现出了借不同建筑体量之间的烘托与映衬来突出各自特点以求得变化的特征,需强调的是,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在这方面的处理重点放在了“微差”上,强调在不同元素的对比中,以微差求得协调,这也是建筑表情中缺乏视觉冲击力,造成与现阶段审美情趣相冲突的重要原因,但其和谐、质朴的建筑表情,正是城市一般性特征的重要构成。

(2)良好的比例与尺度

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有着这样一个背景,即1970年代中期开始了建筑工业化研究,这一时期的工业化研究提出为适应现代建筑技术要求,建筑构件(如梁、板等)采用较严格的模数化尺度,以便于在工厂内预制生产。另外,配合这一研究,全国各地制定了大量的建筑构造标准图集,这些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而严谨的。为推进建筑工业化,提高当时全国各地建筑的总体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的模数化设计,在建筑形态中建立了一套较完善的数理关系,构成和控制了建筑的总体比例尺度,在建筑上体现出庄重的总体形态。严谨的细部设计。

(3)建筑肌理及细部

由于受建筑材料和技术等方面的影响,这些建筑的表现力并不强烈和丰富,但建筑作为时代文明的一部分,可贵之处在于条件限制下的创造和突破。新肘期初期现代建筑肌理表现与建筑功能有着紧密联系,存在着良好而明确的逻辑关系,具有美的真实性(图6)。

现代建筑渐渐把墙面作为一个整体而模糊的概念,可以较随意和唯美地组织墙面的肌理,初期现代建筑中墙面包括以下几部分,墙、垛、柱,窗洞,槛墙,檐口等明确的部位,正是由于这些元素,使得建筑注重细部处理,各要素之间不同形式的组合及材料肌理、色彩的多样性,构成了中国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多样统一的特点(图7)。

这时期建筑色彩及质感的处理大多以质朴的材质本色,表达了建筑的自然美和较强的人文色彩,如清水砖墙的大量运用,以其精良的砌注方式和材质本身的色彩、质感,展现了建筑的本源特征。再如以水磨石、水刷石、干沾石等饰面材料模仿自然界石材特征,其高雅的“灰”色调和不同光线,环境下表现出来的柔和光泽,赋建筑以温和、恬淡的拟人化性格特征。

2、主动的建筑生态观

“改革开放之初的创作环境,不但资金和材料紧张,而且也缺乏先进的建筑技术和设备,所以常有‘土法上马’之说。所谓‘土法’,其实就是地域性的技术和特有的做法,以低技术和适宜技术解决建筑的实际问题,是许多建筑师长期关注和深入研究的”。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解决建筑与生态之间的矛盾的方法即建立在低技术和适宜技术之上,对比现今以高成本、高能耗为基础的所谓“生态”建筑,其有益的探索,值得我们深刻地反省和研究。

(2)遮阳板及花格墙

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墙面处理,强调将墙、垛,柱,窗洞,槛墙等各种要素组织在一起,正确反映了内部空间的划分以及明确的开间、层高等信息,遮阳板作为功能性的建筑构件以其轻薄伸展的形态,成为这一网格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甚至成了当时建筑师在建筑线条处理中有意无意的必备手段。

花格墙的应用首先表现在人们对美和装饰的追求,多用于楼梯间(主要用于通风),东西朝向的墙面(用于通风,遮阳、提示入口等)。花格墙的图案设计有的来源于植物叶片和花形,有的则是不同民俗图案的建筑化表现,其来源于生活的图案,赋建筑以生动的表情(图8)。

无论是遮阳板还是花格墙,由其形成的丰富的光影效果,也是现阶段建筑设计中强调“光”的运用的追求,其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更优于片面形式感的塑造,然而,它们往往被看作陈旧和老套而在建筑改造中被拆除,其得与失值得我们深思。

(2)外墙开窗

在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中,外墙开窗都是以建筑功能为前提的。首先,在建筑设计规范中,都规定了不同建筑类别需要的“窗地比”,以保证采光在功能上的要求,其次,建筑师在开窗设计中有着朴素的节能意识。因此,这些建筑均能较好地从功能出发,认真研究窗洞口的面积大小、比例尺度及细部设计,在建筑的虚实问求得比较均衡的美感(图9)。另外,对不同朝向的开窗也注重采用不同的处理手法,如东西向房间的开窗除作遮阳处理外,还采用“矩齿形”外墙以调整开窗方向,以达到较好的热工性能。

(3)中庭及庭院空间

在新时期初期的公共建筑设计中,已经开始注重室内空间设计,如室内中庭空间的设置(图10),改善了室内采光和通风,体现了建筑需要表达的空间

需求和艺术主题。庭院空间是中国建筑的传统特色之一,很好地体现了其生态建筑特征。新时期初期的现代建筑,对庭院的传统有所继承。很自然地揉合在建筑平面的组合之中,1980年代初期,随着建筑界的对外开放深入和建筑民族化的研究。建筑的空间日趋丰富多彩,诸如“共享大厅”、“吹拨”、“灰空间”等一系列建筑外来语汇的引入,使建筑师开始有意识地尝试庭院空间在建筑中的应用,庭院空间的生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3、建筑的地域性追求

改革开放初期,建筑师开始了现代建筑的地域性追求,限于当时条件,其主要成就在于本土化的现代建筑探索,一大批具有地域化特征的现代建筑的产生,标志着中国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取得的重大成就(图11)。在现阶段进行的旧建筑改造利用上,尤其应该重视这批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建筑。

目前,知识和经济的全球化对中国产生了许多积极的和负面的影响,现阶段中国建筑存在着盲目跟风、标新立异的误区,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中国本土化现代建筑的实践,因此,提倡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对现代性及民族性的追求精神,有助于我国建筑事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新时期初期现代臻筑改建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从开始建造到使用至今最长只有30余年,针对那些条件较好的建筑,如果因为其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今使用要求而拆除,显然是不恰当的做法。因此通过改造使其适应现阶段使用要求势在必行。在产业结构及审美趋向发生变化的今天,城市新建用地也日益紧张,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由于其所处市中心较好地段,商业价值更为突出,成为城市开发中的热点,从城市经济发展的角度也是合乎规律的好事情。建筑改造的原因是“新”与“旧”的矛盾发生激化,求得新状态的结果,因此,认清矛盾之所在,才能求得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1、市场经济状态下政府干预能力与追求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

从目前中国城市现状来看,尤其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其城市化进程较短,城市文化层次较低,而政治和经济的变革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城市发展应有的规律,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社会体制、法制秩序、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的变化,从不同方面在不同程度上;中破了原有的规范体系,而新的规范体系尚在建立之中,由此产生矛盾和冲突,出现了种种失调现象和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由政府制定相应的法规以适应发展的需求,规范和引导市场行为。

现阶段的政府还不能很好地运用其职能,在城市管理上呈现粗放型管理状态,往往把发展经济作为头等大事,而忽视经济发展过程中负面影响的存在,这种情况表现在对旧建筑改造管理上的非科学性和短期行为,破坏了城市应有的宁静,典雅的人文气氛,城市的记忆也渐渐消失。中国城市政府应积极行动起来,认清发展与保护。新建与改建之间的关系,行使政府在社会发展中强有力的政治职能,尊重城市发展规律。

2、创建特色城市与创建大都市观念之间的矛盾

由于受历史,经济、地域文化等多方面条件的影响,不同城市间存在着形态上的差异,也构成了不同的城市特色。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大城市,由于继承了中国古代、近代殖民地文化和地域文化等多方面的文脉,表现出了较强的城市特色,现阶段更由于其在政治或地域等方面的优势,在经济发展上也处于前沿,表现出了国际大都市的繁荣景象。因此成了全国各中小城市在城市建设中争相效仿的对象,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发展问题。

对于城市化进程较短的中等城市而言,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是构成城市面貌的主体,在盲目追求都市化面貌的社会状况下,这些建筑更容易被忽视,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求大、求新、求怪等急功近利的城市建设中,结果在认识上忽视了自身的特色和价值,也未达到理想的效果。

3、低俗的商业氛围造成城市格调的降低

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面临的困境首先来自于商业的发展,由于商业自身的性质,也决定了建筑被改造的命运,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改建是时代的要求,注入时代新的元素,包括商业流行元素,其自身也可以通过改建获得新的生命和价值。事实上,旧建筑改造面临的形势令人担忧。首先,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其商业业态较为单一和层次不高。往往以廉价的非永久材料包装而取代旧建筑永久性材料,对建筑造成极大的,不可逆转的破坏。其次,旧建筑改造除了被廉价包装之外,有的则被不惜重金地豪华装修,形态怪异、珠光宝气的表情降低了城市格调,迎合了低俗的审美趣味。

错误或不恰当的审美价值取向,也是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改建中遇到的问题,人们往往以“新”为美,以“洋”为荣,将过去的旧建筑视为累赘,对其在过去年代起到的作用和现阶段的历史价值毫不珍惜,所以“人”的因素是建筑改建中最关键的因素。

4、在学术层面上缺乏对普通建筑的关注

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改建缺乏行之有效的保护法规和设计方法论的指导,在专业层次上的认知不足,造成城市管理部门的不重视和设计师的设计手法欠缺,尽管目前建筑设计领域在旧建筑改建设计中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品,但大多局限于历史街区建筑、文化创意建筑等方面的个性化创作,而针对大量存在而又面临改造的新时期初期建筑。一方面由于其改建的目的性缺乏所谓学术价值而往往被忽视,另一方面,过分强调改建的新面孔,而忽视作为特定历史时期建筑的历史表情。

中国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改建理论研究

通过对中国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的社会背景,建筑特征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在中国现代建筑史上有着特殊地位和意义,由于这些建筑在现阶段面临着改建的现实问题,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建筑改建理论,指导目前的旧建筑改建工作。使旧建筑不仅仅是代表着过去的场所,而应是面向未来的、温故知新的场所。

建筑改建设计受到的限制比全新的设计要多,除了应具备建筑设计全过程的思考和手法运用之外,还应将旧建筑提供的现实要求满足于其中。因此,旧建筑改建设计更能激发建筑师的创作灵感,运用现阶段技术手段和美学思想,探索出一条建筑设计的新途径是十分可行的。在旧建筑改建设计中,必须承认和面对旧建筑存在的不足,片面地强调其历史价值而忽略时代的要求,就不能达到旧建筑改造的目的。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与古建筑和近代建筑不同,在改建过程中为现代建筑科技和审美追求提供了更大空间,因此,在传统与现代、改造与保护、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反复权衡与推敲的过程中,建筑改建设计会开拓出建筑创新领域。

1、多维・多元・共生改建理论

(1)多维旧建筑改建的物质基础

多维,即多个方向的维度空间。在改建理论中是指在旧建筑改造中存在着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改扩建可能,是立体空间内的塑造,而不仅限于对旧建筑“涂脂抹粉”式的整容改建。对于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而言,其自身在建筑空间、场地等方面的宽裕条件,为这一改造方式提供了可能。首先,这些建筑多为多层建筑,通过现代建筑技术,可以实现垂直方向的加层改造。其次,由于建筑用地较为宽松和可能存在的开敞空间(如庭院空间、室内中庭等),也为在水平方向上的扩建提供了场地条件。因此,旧建筑改建在空间发展上存在着许多的可能性。多数建筑改建。其目的不仅是形式和风格的改变,更主要目的在于扩大建筑规模,“多维”的改建方式,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因此,

”多维”概念是旧建筑改建的物质基础。

(2)多元・旧建筑改建的审美法则

多元,即建筑设计中的各种“元”的组织,在传统建筑理论里,以简单的几何体――正方、矩形、圆,规则三角形等诠释建筑形式上的基本“元”,通过对它们进行一定秩序的组织,构成了建筑的基本形式。在当今的建筑理论概念里,“元”代表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几何体,不同的结构体系、不同的时代特征、不同的材质和色彩也构成了建筑中的“元”。在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改建中,必然遇到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经典与时尚等多方面的“元”的对立,如何实现多元组织方式中的对立统一,建立一套符合现阶段审美需求的美学法则,是旧建筑在改建中获得完美再生的关键。

在旧建筑改造中赋予其多元的建筑特征,是合乎其自身和时代要求的。古代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 “自然趋向差异对立,协调是从差异对立,而不是类似的东西产生的”。从这一观点出发,旧建筑改建,在多元之间以差异求协调是一种深层次的审美表现,也符合由于不同时期的建造技术高低不同和建筑材料的表现力不同必然形成形式上差异的实际情况。

在旧建筑改造形成的“多元”之间,首先应鼓励保持“新”与“旧”的差异性和真实性,这样的做法,往往产生较强的视觉张力和戏剧化效果,同时也契合了历史建筑保护的“可识别性”原则。因此,现阶段多元化的审美趋向,在意识形态领域为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改建提供了更为宽容的空间。

(3)共生旧建筑改建的最终目标

共生,是一个生物学概念,也是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不同文化的以共生为基础的价值体系称为共生哲学。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建立在共生哲学之上的建筑学共生理论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共生“历史与现代的共生,传统与最新技术的共生、部分与整体的共生,自然与人的共生,不同文化的共生,艺术与科学的共生以及地域性与普遍性的共生。”由此可见,在建筑中的共生概念就是建筑中不同“元”的共生。

“共生”强调个体问具有“相互有利的关系”,这是不同领域内共生哲学的基础和前提。在旧建筑改造中,建筑的多个“元”之间也应具有“相互有利”的关系,即建立功能上的合理性和美学上的协调性。所以,在多维-多元一共生改建理论中,三者之间相互作用,

“共生”原则是旧建筑改造的最终追求目标。

2、多维・多元・共生改建理论指导下的创作手法及实例研究

(1)垂直叠合法

顾名思义,垂直叠合法即是通过在旧建筑上方采用叠加楼层的方式实现扩大建筑规模和改变建筑面貌。在旧建筑加层改建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技术,第一种是加建楼层直接与原有建筑发生力学关系,第二种是新加建楼层与旧有建筑不发生力学关系。第一种加建楼层方式,由于受旧有建筑在承重、抗震、建筑风格上的限制,往往不能满足旧建筑改造要求,垂直叠合法是以第二种加建楼层方式为研究对象,即加建楼层完全摆脱了旧有建筑在建筑技术、形式等方面的限制,利用现代建造技术实现改建利益的最大化和全新的建筑面貌。由于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多为多层建筑,垂直叠合法加建楼层是通过支柱层在垂直方向上跨越旧有建筑,支撑新建楼层来实现的。加建部分的空间更为灵活、自由。

由于新建部分跨越旧建筑,必然形成大跨空间,在技术处理上一般采用预应力梁和在梁、柱间加设斜撑来满足技术要求和降低梁高,节约工程投资。根据实际工程经验,在我国抗震烈度为七度的地区,采用这种方法,可在四层旧有建筑之上加建5-8层左右的新建筑,总高度不超过50m,在抗震烈度为八度的地区,可在四层旧有建筑之上加建4-5层的新建筑。由此可见,垂直叠合法在旧建筑改建中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通过这种方式,旧建筑被完整地保存下来,新与旧的垂直叠合,给人以“生长”的戏剧化审美效果。新,旧建筑在建筑形式上可以协调,也可以对比,对比的方式往往给人以较强的视觉张力,建筑表情更为丰富多彩。由于必须采用大跨度结构形式,其新建部分的内部空间也更为灵活,适合大空间办公使用,结合使用要求,还可以设计出丰富的中庭空间,内部空间的灵活多变与外部空间的对立统一,实现了垂直叠合法改造旧建筑的独特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

垂直叠合法的特点,适合于场地狭小的旧建筑改造;可以创造较为开敞的内部空间;有效提升建筑形象,在审美价值取向上,鼓励新、旧建筑风格并存。

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办公楼改建实例(改建建筑师李拱辰),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原办公楼(图12)为四层砖混结构形式,改建目标是在四层砖混结构房屋上加建六层的大空间开敞式办公楼层,形成地上高度近40m的高层建筑。经过结构验算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斜撑框架及现浇肋梁楼盖解决大空间开敞式使用功能要求,采用框架剪力墙体系,解决高脚框架上刚下柔的缺点,增强抗震性能,采用大直径扩底桩独立基础,解决将上部各层荷载超过旧楼基础直接传到中砂持力层,以协调与旧基础的关系,确保旧楼正常使用。在结构设计中,考虑了旧楼拆除后二次改建对结构受力的要求,实现了旧建筑的可持续改建需求(图13)。

唐山市委办公楼改建方案(改建建筑师郭卫兵)

唐山市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选择恰当的结构形式和加建的层数十分关键,改建方案将建筑面向城市主干道的南侧从首层开始增建一个柱跨,东、西两侧各增加一个柱跨,使新建部分呈”U”型围合旧建筑,增加了建筑的平面稳定性,由于加建部分呈“U”型围合旧建筑,使改建后的建筑以完整的、全新的建筑形象呈现,也由于在原有建筑进深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柱跨的进深,使新建部分的建筑进深达21m,因此,本工程设计除了满足建筑形象要求,解决在高抗震设防烈度区的技术难题外,创造丰富多变和具有生态特征的室内公共空间成为另一出发点。

对于本工程,较大尺度和简单的上下通透对应的中庭形式,不能满足建筑抗震要求,因此,在满足各层结构刚度的前提下,以一个柱跨单元尺度的拨空

空间在不同层间通过错动形成相互联系而又充满情趣的小型错位中庭空间,避免了一般中庭空间形态过分明确和直白的表述(图14)。在各层结合中庭区域布置休息交流空间和会议室。小型错位中庭空间在空间的融合和隔离间建立了一个中间状态,适合空间对公共性,半私密性和私密性的不同需求。

(2)水平附加法,

水平附加法是指在旧建筑的水平方向一侧或周围扩建,强调新建建筑物是旧建筑的一部分并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对于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而言,尤其针对那些形象好,结构安全性高的代表性建筑,在改造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其建筑风格的保留,不应任意地被新建的风格所同化,也不能过多地限制现代建筑风格和手段在旧建筑改建中的运用。

在多维多元-共生旧建筑改建理论中,“共生”的概念应贯穿所有改建方法中,尤其利用水平附加法改建,由于其改建结果会造成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不同结构形式等方面矛盾的直接表述,而“共生”强调个体间具有相互有利的关系,如何在各种矛盾之间建立相互有利的共生关系,在建筑审美领域内并存着两种不同的观点,即新旧建筑间可以是协调的统一关系,也可以是对比的统一关系。

水平附加法改建旧建筑应建立在这样一个建筑体系内

将建筑的新、旧两部分作为建筑的双重体系,以不同的手法,在一个建筑中形成两个相互作用的矛盾‘个体’,改变单一的模式,从而使建筑具有活力。运用双重体系的思想去指导旧建筑改造,就是使旧建筑与新建部分在建筑形态上形成一个建筑里的两个矛盾体,通过它们之间的交流。融合、冲突等不同互动状态,展现出富有张力的、全新的建筑模式。旧建筑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被较完整地保存下来,留存了建筑的历史信息,新建部分则表现了现阶段的建筑特征。

水平附加法的特点,适合场地较为宽松的建筑改建,便于在新与旧之间建立建筑的双重体系,符合现阶段建筑审美要求,有利于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风格的保留。

北戴河东山宾馆礼堂改建实例(改建建筑师李拱辰)宾馆礼堂具有明显的中国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风格(图15),在改造加固旧建筑的同时,结合旧建筑扩建一个小会议厅,满足较高规格的会议接待要求。旧建筑部分的改造主要从结构加固、内部装修入手,使之满足现阶段会议功能要求。在外部装修改造中尊重原有建筑风格,修旧如旧,使之作为一个时代的记录而留存下来。新扩建的小会议厅位于礼堂东侧,为联系方便,新旧之间毗邻接建,新建小会议厅为圆形平面,独立设于会堂一侧,周围则以方形平面的大厅环绕形成交通及休息空间,方形平面的设置,实现了原会堂与新建会议厅的自然连接,也使得方与圆作为双重体系在室内外空间中建立起对比关系(图16)。新建会议厅为圆柱状实体,环绕周围的大厅则以通透的玻璃围护,虚与实的对比也正是功能要求的反映,在新与旧之间建立了新的审美联系,旧建筑依赖新建部分而充满活力,新建部分则因旧建筑而具历史感。

(3)中心填充法

中心填充法是利用旧建筑中存在的内庭空间或拆除建筑围护结构以内的部分空间对旧建筑进行改扩建的方法,它实际上是水平附加法改建方式的一种特例,把它单独拿出来进行研究,是因为它与一般水平附加法可以通过在新、旧部分之间建立双重体系的理论不同,中心填充法的意义在于旧建筑通过改建,达到“修旧如旧”的目的,特别适合那些具有特殊历史意义和代表性建筑风格的旧建筑改建。

利用中心填充法改建建筑,其目的在于完善建筑功能和内部空间形式。对于某些特殊建筑,它的外观形象已经与历史上的某个事件或人们的生活建立起了某种联系,人们已经从心理的层面上接受这一固化了的视觉信息,在特定的心理需求限制下,对旧建筑外观形象的任何改变。都会造成建筑信息的缺失。因此,以中心填充法改建旧建筑,可以最大程度上尊重旧建筑的存在,便于建立统一的,易于被人接受的心理认同感。

中心填充法的特点适合于具有室外庭院,室内中庭的旧建筑改建,特别适合需较完整保存原有建筑风貌的旧建筑改建,强调建筑空间的整合,改扩建部分往往成为建筑空间的重要节点。

西柏坡纪念馆改建实例(改建建筑师李拱辰)

西柏坡纪念馆原为三进院式展示建筑,建筑随坡就势,平面严谨规整,立面简洁大方(图17)。改扩建工程包括旧馆舍的结构加固、维护结构满足节能要求的技术处理及设备的全面改造,新扩建序厅、三大战役风景画厅等。在改建设计之初,根据陈展大纲要求即确定了解决序厅、半景画厅、“两个务必”浮雕墙等三项中心展出内容的空间需要的功能设计重点,以周到、细致的处理使之达到与陈展的完美结合。本次改扩建的实施,即结合原有庭院式布局,通过拆除建筑平面中心部位的部分零散用房,并以新的庭院空间、展示空间重新完善建筑功能,使建筑空问更为丰富,主展线清晰,顺畅。

西柏坡纪念馆建筑风格具有较强的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特征,对称式的布局,良好的比例尺度及建筑色彩,突出体现了作为国家重要历史纪念建筑应有的朴素、典雅之美,同时,该馆在几十年的展出过程中,建筑外在形象已深入人心,因此。改扩建的方式满足了不改变原建筑风貌的设计要求,同时,设计手法的一致性,使屋顶群落的组合关系也保持并丰富了原有建筑形象,满足了保持建筑文化的延续性要求(图18)。

(4)异质同构法

异质同构法是指以区别于原建筑的材料在最大程度上还原旧有建筑形态及细部特征,主要针对那些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建筑风格和意义的建筑改造,这些建筑多为较大型的公共建筑,如车站、剧场,体育馆等,它们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融入市民的生活和记忆之中,尽管受当时经济条件和施工技术的影响,建筑本身可能存在建筑材料低廉,外观破旧等问题,但仍存在许多值得现阶段珍惜和借鉴的建筑文化内容。以现代的建筑材料经过精细加工,按照或基本按照旧建筑的形态和细节进行装修改造,看起来是较为保守的做法,但对于这些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旧建筑改造是恰当而具有可操作性的。

当然,由于新材料的运用和先进的加工手段,也必将为建立在经典美学构架之上的改建增添新的活力和内容。异质同构法其本质在于实现“异”与“同”的平衡与协调,以“异”的手段实现“同”的目标。

异质同构法的特点:运用于规模较大且具有一定历史地位的公共建筑改建,以新的建筑材料和手段再现旧有建筑的风格特征,在改造过程中可根据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进行适当的创新。

河北省体育馆改建实例:河北省体育馆是新时期初期的中小型体育馆中代表性作品之一,功能合理,建筑形象简洁大方,建筑外装修采用不同灰度的面砖,铺贴方式讲究,色彩典雅,玻璃的分格也力所能及的利用当时技术,展现了早期玻璃幕墙建筑的现代性(图

19)。

在近期的改造中,建筑采用铝板玻璃幕墙进行外装修,保留了原有建筑的细部和比例关系,精良的现代加工方式,增加了建筑的时代气息,表现了对旧有建筑的极大尊重(图20)。

(5)表皮整合法

“表皮”是现代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而时尚的概念,建筑师将建筑与城市的界限――墙体这一传统意义上的护结构作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把固定的结构进行消解、重生,变成适应于外部城市环境和内部使用功能的、可以进行“自我调节”和装饰的“表皮“。在现阶段建筑中,多用透明、半透明材料如玻璃、穿孔铝板、格栅,金属帘等高科技材料,形成色调单一,平整光洁的表面。高精度的面板及加工手段(如印刷、化学腐蚀等)。体现了现代科技在建筑形象上的表现力。

表皮整合法改建旧建筑,就是利用“表皮”与传统意义上的墙体不同的特点,在满足墙体的一般功能的前提下,使旧建筑通过改建,创造出有特点的室内外空间环境。利用表皮整台法改造旧建筑不应只是对旧建筑的简单“包装”,而应建立在更高的建筑文化审美层次上,如对于“表皮”形式的探索,除了展现现代科技美之外,还可以从文化入手,赋“表皮”以浓郁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特征。由于“表皮”大多适于室内、外空间的渗透表现,在旧建筑改造中利用这一优势,在贴邻建筑表皮的一侧,设置适当的小型“边庭”空间,使“表皮”特征更为突出的同时,达到建筑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表皮整合法的特点适用于特色不够明显的旧建筑改建,在改建过程中注重室内空间的再造和形象的重构,特定的表皮形式,有助于展现建筑性质。

唐山宏中影楼改建实例(改建建筑师:沈瑾)

唐山市宏中影楼建筑改造前为一规模较小的框架结构建筑,改建设计中,在建筑主入口一侧,增建一个与原有规整形体成一定角度的墙体(表皮),在这一增建墙体(表皮)与原有建筑形成的“空隙“间,就形成了一系列不规则的拔空空间(图21),这一空间的建立,为“表皮”整台手法的确立奠定了功能上的基础。

宏中影楼的“表皮”系统由两部分构成,一种是作为围护结构的“玻璃”表皮,另一种是作为展示建筑性质的、位于玻璃表皮内侧的”竖向格栅”表皮。作为围护结构的玻璃表皮采用两种形式的玻璃,即透明玻璃和呈半透明状的印刷玻璃。透明玻璃用于拔空部位,最大程度上实现内部空间的外部化。印刷玻璃的应用使玻璃在保持原有质感的基础上形成具有特殊影像效果和特定内涵的表皮材料。在本工程中,将”宏中摄影”文字印刷于玻璃表面,使之成为本建筑所特有的“专属”构件。“竖向格栅”表皮位于印刷玻璃的内侧,是将可转动的竖向格栅以“广告”展板的形式大面积运用,构成动态而多变的表皮,在呈半透明状的印刷玻璃内侧,以理性的形式表现出虚幻、迷离的意境,很好的契合了建筑的性质(图22)。

(6)片断留存法

片断留存法改建旧建筑是指在旧建筑改建中,保留旧建筑中具有一定历史价值或具有较强装饰效果,能够引起人们对旧建筑产生回忆的建筑局部(如部分墙体,入口或典型装饰物),使其在改建后的建筑中产生较强戏剧性的视觉效果。与建立“双重建筑体系”的概念不同的是,在建筑改建中留存的旧建筑片断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它对改造中“新”的内容具有较强的依附特性。

由于被保留下来的旧建筑片断多为代表旧建筑风格的典型部位和构件,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美学的角度,这些片断往往成为整体建筑的视觉中心,即“图底关系”中的“图”,这也是其优势所在。利用这种方法改建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可以有重点地体现建筑特点,对建筑保护具有普遍而积极的意义。

片断留存法的改建特点

适用于具有典型艺术特点和历史价值的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改扩建,强调被保留的建筑片断在改建后的建筑中有较强的识别性,便于共同构成良好的”图底关系”。

河北省图书馆改建实例(改建建筑师张颀)河北省图书馆属于典型的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风格,建筑形式符合建筑功能要求,如在建筑的书库部分,采用预制大墙板吊装的施工形式,其开窗形式及比例尺度、细部等,均较好地反映出书库的功能特点和要求(图23),旧建筑在建筑遮阳等方面作了多方面的处理,南向阅览室采用横向遮阳板,西侧入口上部采用花格墙,这些从功能要求出发的建筑立面处理手法,体现了中国新时期初期现代建筑朴素典雅的审美观。

在本工程的改扩建设计中,首先确定了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需保留原有建筑风貌的建筑片断和建筑体,完整保留书库部分的建筑形象,在新旧两部分间建立双重建筑体系,将原建筑西侧入口上部的大片花格墙加以保留(图24),并在其一侧对称的位置,以现代建筑材料和相似的装饰肌理,新建一片花格装饰墙(图25),这样,在新与旧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对话关系,也表现了现在对过去的认同和尊重。

多维・多元・共生改建理论内容的扩展

对多维・多元・共生改建方法论的研究可以看出,在一座旧建筑改造中,可以同时采用多种方法改建,以应对建筑本身及改建需求的复杂性。对于一种或多种改建方法的选择,必需认真研究原有建筑形态、场地特征和改建目的,从中发现恰当的改建途径。旧建筑改造不仅仅是为了维持和建立一个较好的建筑外观形式,更希望在较高层次上建立起空间,生态和技术的良好聚合体,使旧建筑改造成为现阶段建筑设计领域具有开拙性和前沿性的创作行为。

1、适宜技术与生态内容扩展

“适宜技术”是指通过建筑的空间处理、构造手段结合高科技将人们生活所需的阳光、空气、绿色等自然要素引入建筑之中,并通过智能化控制以满足人们对建筑舒适性的合理需求,达到健康,节能、低排放或循环利用的目的。旧建筑改造为建筑空间的再塑造、构造手段的完善和现代科技的引入创造了机会,因此,改造完成的建筑应比改造前的建筑更具有生态特征。而由于旧建筑改造可能存在的各种条件的限制,适宜技术的运用更符台实际情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首先,在旧建筑改造中,对那些具有适宜技术特征的空间(如庭院、室内中庭等)、建筑构造处理(如地道风引入、遮阳构件等)应认真对待,其次,在改造过程中创造新的建筑空间和采取构造措施来达到生态节能的目的。要全面提升建筑品质,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旧建筑的改造是一项集建筑艺术与技术与一身的系统工程,建立在以适宜技术解决生态问题基础上的旧建筑改造,更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

2、建造技术内容扩展

旧建筑改造过程中,其扩建的结构形式往往受到旧有建筑的种种限制,因此,需要在建造技术上引入更多,更广泛的研究课题钢结构形式以其重量轻,结构截面小、便与施工安装等优势,在旧建筑改造中可发挥重要的作用,空间结构形式的运用更为旧建筑改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使旧建筑以更灵活多样的方式与新建部分相融合,其强大的空间整合能力,可以使改建后的建筑以完整、宏大的室内外空间形式表现出极强的现代感,许多新的轻型结构如索膜结构、充气结构等,也可在旧建筑改建中发挥作用,由于其重量轻,跨度大及材质的特殊性,便于在改建中形成双重结构体系,在形式和结构上对旧建筑的依赖较小,从而在新旧部分的可识别性和可逆性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

第4篇:时代建筑范文

关键词:全球化;可持续发展;地域性;时代建筑

一、时代背景及研究意义

全球化发展至今,建筑界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议题已锁定两点。一是全球秩序的建立,其主要成果体现在可持续发展这一生活理念及建造理念的普遍认可;二是自我身份的确立,其主要研究集中在对地域文化保护的探索。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实力以及综合国力去得了很大的提升,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日益升高。因此,在国家的建筑风格方面也开始回归本土文化,渐渐开始去掉崇洋的东西,渐渐开始找寻国民尊严,在建筑理念上也开始注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

二、既往研究现状

1.关于全球秩序的建立

自《我们共同的未来》1987 年正式发表来,其倡导的“可持续的发展”已经赢得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认同。麦克哈格早在 1967 年开始着手写《设计结合自然》,书中所介绍的环境规划与设计方法,许多至今都充满活力,对当今可持续发展的议题提供着鲜明的借鉴价值。

2.关于自我身份的确立,

在现代主义开始盛行的时候,北欧芬兰的阿尔瓦?阿尔托已经开始在人文主义方面的研究和尝试。他在充分对芬兰进行了解的基础之上,把美学和当地的地方特色恰当结合起来,将建筑的风格和实际生活需要结合起来,将芬兰的特色在建筑中充分凸现出来。此人在建筑方面去得了很大的成绩为现代建筑理念的进步做出了贡献。直到今日阿尔托以及有芬兰特色的建筑仍然影响着后世。

20 世纪 70 年代起,地域性问题的讨论成为发展成为全球议题。建筑界针对建筑文化的单一化和地方精神的失落展开对策。许多建筑师开始重新关注建筑的地域特色试图使其重新获得场所精神。如葡萄牙建筑师阿瓦罗?西扎,墨西哥建筑师路易斯?巴拉干,印度建筑师柯里亚,马来西亚建筑师的杨经文等都对其本土的地域性现代建筑的探索做出了贡献。更值得欣喜的是 1980 年成书的《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费兰普顿用批判的精神,明确的提出了地域主义。

三、有时代特点的地域性建筑

如果我们对现代的建筑书刊进行阅览就会发现现代的建筑玲琅满目,关于建筑的方方面面都在技术方面进行了各方面的规划。在建筑的理念和建筑风格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建筑的时代特点在于体现建筑的人文特点,在建筑施工和设计的时候考虑到人居住的舒适程度。只有对建筑不断进行人文的考虑,才能够全方位推进工程的发展。人居住于房屋之中感受到的是惬意和舒服,建筑需要和人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在能达到最佳的效果。总之,在建筑理念上面需要不断对人的感受进行规划和考量是建筑设计的重点和关键。建筑体现着未来和过去的人类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传承意义,体现着时代性和地域性。正如一句印度名言:

“创造未来和重新发现过去是一体之两面。”――印度斋普尔文化中心入口的石刻

(1)时代性

“创造未来”指我要从城市的规划方面入手,充分考虑到国家的安全以及人类未来的发展,将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在建筑的规划方面考虑到人类的未来,考虑到建筑的未来发展,考虑到建筑的创造性。

所以,这里提到的时代性不是刻意的进行装点,不是虚伪的进行绘画,也不是夸张对时代的描述,而是站在历史和未来的交叉点上,立足于现在,对建筑的发展进行理性的思考,为现代人的生活环境的改善贡献自身的力量,不断在建筑领域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对我们当下的生存环境进行改善并保护。

(2)地域性

“重新发现过去”指的是我们需要回顾历史了解历史,对于我们的历史有着尊重的态度,认真了解历史文化,感知自身的存在。地域性并非只是通过对历史的枯燥的学习,而是通过对历史深刻的认知全面把握历史。只有通过对历史的地域特点进行亲切的表达才能够真实把握本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只有注入人文特点的建筑风格和设计理念才具有亲切感和归属感。

建筑只有注入人文因素和感情才具有丰富的生命力。如阿尔瓦?阿尔托早在 1938 年的作品玛利亚别墅,就是非常好的见证,建筑遗留下来不仅具有参观价值而且具有审美价值,部分地方还能够供居住使用,周末家族还会在这里进行大规模的聚会活动。而同时期的萨伏伊别墅作为工业时代的代表性建筑早就被历史遗忘,没有被后人重视。可是在那个时代萨伏伊别墅却是非常出名和被重视的建筑。历史表明符合人类感情和人文感知的建筑才能够真正被历史记住。

四、典型的建筑

现在列举一些典型的建筑实例,来说明对有地域特色的时代建筑的感知。

(1)格伦?莫卡特(Glenn Murcutt)是2002年度的普利策奖的获得者,他在得奖时获得了非常高的评价,“一位集现代主义者、自然主义者、环保主义者、人道主义者、经济学家、生态学家特质于一身的专注的建筑师”,它的建筑水平非常之高,在他设计的建筑和澳大利亚当地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非常符合当地的气候特点。从城市的规划方面入手,充分考虑到国家的安全以及人类未来的发展,将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在建筑的规划方面考虑到人类的未来,考虑到建筑的未来发展,考虑到建筑的创造性。他的建筑不仅适合居住考虑到了房屋在遮蔽、空气流通等很多方面的舒适性,在气候方面也很适合人类的居住,取暖设备也是根据人们的需要进行装备的。默科特的建筑虽然不是澳大利亚建筑的主体风格,但默科特以自身的方式为澳大利亚创造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2)日本新进建筑师隈研吾设计的东京根津美术馆,以谦逊的姿态,美妙地传达了日本人对于建筑的要求,普遍性地展现了国家的建筑设计要求受到了高度的认可。在建筑上不是虚伪的进行绘画,也不是夸张对时代的描述,而是站在历史和未来的交叉点上,立足于日本的本土特点,对建筑的发展进行理性的思考,不仅具有时代特征,而且又具有地方特色。

五、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分别从自我身份的确立和全球秩序的建立两方面入手,通过案例观察、文献调研等方法,结合可持续发展设计的知识,着重探讨该如何做有地域特色的时代建筑。论文以建筑界从业者的姿态,试与同业者探寻在全球化浪潮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之路,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第5篇:时代建筑范文

论文关键词:数码时代 建筑理论与实践 形态变化

在新世纪之初,信息科技正在重塑世界,数码技术将不仅更新建筑师手中的工作,而且也将更新建筑师头脑中的观念,工业时代的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会引起建筑文化的反应,如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运动。因此数码时代也必然产生新的建筑文化。什么样的空间能反应二十一世纪的科技成就.生活和文化?数码技术将怎样改变建筑师的工作方式?如何面对和创造怎样的未来生活?这是建筑师一直在思索的问题。在日益发达的信息化时代,这个问题比以往任何时代更显得迫切。

数码时代的建筑学诞生了许多新的概念,常见的有信息建筑(informationarchitecture);数码建筑(digitalarchitecture);虚拟建筑(virtualarchitecture);超建筑(transarchitecture):信息建筑是未来建筑的总的发展方向,将极大的影响我们未来的生活。而数码建筑的概念基本包括在信息建筑的概念之中,较集中的关注信息数码技术对建筑形态的影响,更加贴近当前建筑学本身。虚拟建筑则是信息建筑得以实现的关键手段。超建筑则摆脱了传统建筑学束缚,具有前瞻性和超前性,将为信息建筑的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

数码时代的建筑理念与实践

建筑师们掌握了数码工具,而且每一天这种工具便更趋完善,强大的逻辑计算能力,nurbs技术、动画物体物理属性设定技术以及三维输入输出设备的进步使我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创作自由。中世纪的人们在修建哥特教堂的时候总是希冀建成世间最设高耸华丽的塔楼,在二十世纪经济快速发展时,宏伟壮丽的摩天大厦被用来炫耀经济实力,在数码时代,打破传统概念的新建筑形态成为了表达时代精神的最佳道具。

1989年,弗兰克·盖里(frankgehry)在巴塞罗那奥林匹克村设计的雕塑“鱼”,第一次在真实设计和建造中运用了ibm开发的catia,创造出不寻常的建筑形象,多维复杂的曲面和尺度不同方向各异的空间构件颠覆了观众对建筑空间形象的传统认知。catia把自由带给了建筑师,这可以说是数码时代建筑创作的开端。

在雕塑“鱼”之后,盖里利用catia的强大能力,创造出许多其它出人意料的建筑形象,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布拉格荷兰国家大厦等,极大挑战了传统的建筑营造和审美观念。古根海姆博物馆更是引发了对建筑美学认识的争论,但对于建筑工程的实践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进步。

莫斯在美国加州库尔文设计的“伞”(umbrella)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憾。在旧仓库的改造工程中,莫斯维护了场所的原有形态以及老建筑的基本结构,同时又插入了“畸形体”一一伞,来重塑场所性格,异形的三维扭曲的巨大玻璃瑰丽多姿,覆盖了一个安置在建筑转角处的室外表演场所的上方,标志了建筑的入口斜坡,带来了非比寻常的视觉冲击。这是建筑师和玻璃制作公司以及结构工程师的成功合作。

这些早就成为我们熟悉的致力于建筑形态探究的建筑师在遭遇到新的创作可能性的时候,理所当然的利用数码技术积极探索新的建筑形态,对传统建筑空间用数码技术积极探索新的建筑形态,对传统建筑空间加以变异,改变建筑的围合界面,从而达到改变建筑形式的目的,可以说是利用计算机达到解放建筑形式的目的。

荷兰的联合设计工作室(un studio)是集合了建筑学、城市学、工程和基础设施等各方面专家的联合工作室,实行包容建筑学所有方面的整合性设计程序。他们的设计始终与电脑技术紧密相关,追求将形式推向数学的极限以创造复杂而又统一的结构。联合设计工作室的墨比乌斯住宅是体现数码时代建筑特征的实例。在这个设计中,“墨比乌斯环”作为设计的构思图式推动了设计要领的深化和建筑空间的形成。墨比乌斯住宅水平延展开来的体量低悬在台地上,螺旋交缠的运动空间为使用者带来了对环境的不同认知。在新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建筑师个人对技术发展的敏感不足以在追赶新技术上做出决定性的成就,只有联合各种专业人员,才可能在新建筑的探索上取得成功,这是联合设计工作室给我们的启示。

fo a提出了整体建筑(m onolithicarchitecture)以及地景(landscape)建筑的概念,从自然地貌中寻求建筑空间新形态。近来foa引人注目。刚建成的横滨国际客运码头(yokohamaintemationalferrytemina1),从计算机的虚拟构成真实的结构和材料的组成,方案在理想状态和现实制约中力求取得平衡。方案最后保留了计算机创造的连续表皮造就空间概念,随着建筑的扭动,地面、墙面、顶面自然地转换,空间效果也类似墨比乌斯环。整个建筑就如同是被建筑材料包携起来的地貌景观一样,人们在“山谷、丘陵、缓坡、洞穴”之中体验连续界面带来的不同寻常的建筑空间体验。

格雷戈·林恩(greglynn)是哥伦比亚大学展开数字化建筑研究之后涌现出来的代表人物,他宣称他对数字建筑的兴趣主要存在于数字化的模拟状态,着重研究在数字化状态下空间形态的演化特征,并提出了动态之形(animateform)的概念,把传统上关注静态的建筑学推向了一个新的动态的领域。林恩针对具体建筑项目的设计便不缺乏建造的可能性,现在像大批量利用现有设备制造标准构件一样,大批量制造不规则构件定制技术的可能性已经具备,相信他对真实建筑项目的实现一样雄心勃勃,事实上从最近林恩的建筑实践来看他可正在从他的纯理论走向实践。

渡边诚(makotoseiwatanabe)在数码建筑上的研究和通常依造型软件来塑造复杂混沌的形体的做法也不同,他更倾向于根据工程需要制作特定的电脑程序,给予有特定意义的参数,从而生成某种合乎逻辑的形态,就好像生物进化,在外界和内在条件冲突、磨合中得到合乎道理的完善存在。早在他从1990年开始的“诱导城市”(theinductioncity)中,渡边诚便设想城市和建筑形态的产生应当由环境中存在的确定的要素来决定,于是“诱导”的概念就产生了,使用特定的电脑程序,对环境要素加以回应,然后符合环境和个体本身需要的形态就出现了。就好像是地貌的形成是地质和环境的合作,生物的形态是自生的繁衍需要和环境的选择的结果一样。

大江户地铁线饭田地铁站(iidabashisubwaystation)就是这样解说道:“这件作品的形象,地下的部分象是植物的根,植物是将根伸到有柔软的土的地下,和有水分的地方,而让“叶子”之间尽量不重叠,这样可以享受太阳光的洗礼,在水和光处于最好的条件的情况下寻找最理想的形。如果条件能够满足,自己就可以自由地成长,这就是我的设计想法。”在这个设计中,他便运用了自行开发的软件,给予环境参数,诱导建筑形式的产生,整个过程自动发生,地下运动的是象浪一样发光的网,通到地上之后形成翼的形状。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先制作电脑图像或是模型,得到预期的形态,而是使用电脑程序,设定形态产生的模式,通过程序自动地在解决形态问题同时形成空间。

对于这些建筑师来说,数码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对建筑空问的新的认知,带来了建筑创作的新的方法,帮助他们面对新的时代面临的新的问题。多学科的交融发展、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交流方式,新的美学思考和技术极限,这些是他们努力思考和试图回答的问题,数码技术帮助他们理解,协同他们给出答案,也创造出新的建筑形象。

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由于新的数码时代建筑学思考的深入,数码建筑教育的开展和普及化,数码时代的更有冲力的新生代力量正如雨后春笋一样迅速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新的建筑师加入到数字时代建筑形态的研究中,他们可以选择成为创作可实现的真实的有数字时代特征的建筑的建筑师,也可以选择成为在网络世界中和游戏世界中创作和建造的虚拟建筑师,传统的“建筑师”的定义正在被改变。

他们所接触的建筑教育和对空间的认知和前辈们已然不同。出生在数码技术开始大行其道的时代,成长在数码技术广泛应用的生活中,使用网络进行远程交流,玩网络游戏,他们对生活、交往、空间的理解和认知都有着独特的观点和想法,无所顾忌的探索,创造出全新的建筑形象。

在具体现实性的数码时代建筑范畴中,设计依然和建筑的实质存在相联系,不管如何复杂的建筑形体和空间,依然需要遵从最基础的力学原则,解决最基本的建筑的功能性的要求,解决物理的、生理的要求。当然,数码时代的建筑同时也要承担起对新时代的思考和设想。数码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得到了新的创作方向和不同以往的解决方法,也带来了新的审美的取向,建筑越来越轻盈、透明、开放,也变得更具有柔性、动感、混沌的特征,迥异于传统。新的具有数码时代特征的建筑将不断的挑战我们的认知,带来新的不同的形象,让人产生新的体会。

第6篇:时代建筑范文

关键词:建筑;时代性;地域性

引言

建筑艺术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在人类历史的最初,建筑或许只是一个满足人们居住的空间,这正如《墨子》描述的那样,建筑只需要‘‘高足以辟润湿,旁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霜雪雨露”就行了,可是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建筑便很快超越了单纯居住的需要,突出了宗教的、政治的、文化的内容,从而成为了一种艺术,一种物质与精神统一的实用艺术。

1.建筑创作的时代性

一个时代的建筑可能达到的水平,总是由那个时代的物质和文化发展的水平决定的。比如在古埃及的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建筑艺术就与当时的社会发展密不可分。在古王国时期(第一时期),建筑物以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为代表,这是由于当时所使用的材料是石头,而且掌握了一定的石料加工、测量与起重等技术。在中王国时期(第二时期),这一时期是被公认为古埃及最富庶的时代之一。政局上的安定反映在物质的繁荣上。全国各地皆破土开工、兴建房子,致使如今的埃及几乎每个城镇都在建筑架构上留下了中王国时期的痕迹。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使该时期出现了具有经济意义的城市(不归属于严格的“商业城市”)。此阶段的主要建筑形式是石窟陵墓。建筑成就上,已采用梁柱结构,可以构造出宽敞的内部空间。而在新王时期(第三时期),这是古埃及空前绝后的强大时段。频繁的远征和战斗掠夺了大量的奴隶和财富,奴隶成为建筑工作的主要施工者,饱受苦难和压迫。此时的建筑形式主要以神庙为代表,制造出威严、神武的气势。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卡纳克和卢克索的阿蒙神庙。

建筑体现着一个时代的物质和文化发展水平,同时也显示着那个时代的意识形态和美学观念,因此它总是具有时代标记的意义,反映时代的面貌。比如在印度的两次大的变革中,时代的缩影便与其形影不离。在莫卧儿王朝时期,产生了把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交融的印度一萨拉森文化。在15-19世纪统治的莫卧儿王朝时间的印度一萨拉森文明,成为印度的主要民族传统,泰姬陵就是这个时期的的经典之作,是穆斯林文化的本土服务性。在世界文物古迹中,它足以与万里长城、金字塔媲美,被印度誉为“瑰宝”。

众所周知,建筑不是通过生活的具体面貌来反映时代。它的时代特征,当然与它的使用功能是分不开的,除了来自它在当时所实现的功能之外,就是它所具有的风格。比如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当时是出于防御外敌的军事功能而修建的,而现在却成了中华民族的标志之一。再比如天安门过去是封建王朝的正门,今天却是国徽上的图案,伟大祖国的象征。当然时过境迁,原有的功能消失之后,但风格依然鲜明,时代所赋予的气息依然生生不息。

2.建筑创作的地域性

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是没有抽象的建筑的,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具体的地形条件,自然条件,以及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所制约的,这是造就一个建筑形式和风格的一个基本点。建筑的地域性从广义上来讲,它首先受地理的气候,区域的影响。如果从地域性狭义的角度来说,我认为主要是指建筑地段的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和城市周围的建筑的环境。建筑创作的地域性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

2.1基于自然条件差异的表达

居住建筑是人类历史中出现的最早,发展时间最长的建筑类型。原始社会中,人类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只能依附于洞穴、森林。因此,遮风避雨、寻求宜人的内部气候环境是建造房屋的原始动因。所以,在影响和决定建筑空间形式的因素中,气候条件是最基本、也最具普遍意义的因素。它决定了地域建筑空间形式中最根本的部分。不难看出,处于相同气候带内的地域性建筑空间形式也呈现出相似性。特定地区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各地的传统居住空间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就产生了各个地区特定的风格。

干城章嘉公寓是建筑大师查尔斯・柯里亚的代表作,位于印度南部的重要经济贸易城市孟买。孟买的建筑与其他受到全球化冲击的城市一样,面临着缺乏本土化形式,西式城市景观泛滥的问题。柯里亚试图从环境空间控制、景观区分来实现一个地域性的建筑。(如图2干城章嘉公寓――查尔斯・柯里亚)

印度盛行东西向季风,房间大多东西朝向,西面可以享受从海上吹来的凉爽空气,东面则可以欣赏城市的景观和建筑群。考虑到印度人对于室外空间的钟情,柯里亚通过剖面结构错层营造出了两层高的室外平台花园,这样不仅能够遮风挡雨,同时两层层高的阳台又有利于室内通风和景观的引入。整个建筑优化了通风、遮阳和降温,且没有使用任何机械设备作为辅助。提供给居住者一份属于自己的室外空间,来满足本地人的生活习俗。

2.2基于社会文化条件差异的表达

居住建筑作为人类生存活动的基本场所,受到社会、文化条件的广泛影响。居住环境具有满足人生理、生活所需的物质功能和满足人心里意向、文化行为和人格行为的精神功能。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受到人的感情的影响,而人的感情和心态又是来源于特定的自然和环境和人际关系。

居住建筑应反映当地的经济水平、价值观念、、文化修养、社会风俗、生活方式等。地域文化所包含的独特元素,应当与在全球化思潮的交流中不断净化后脱离出来,形成更具地域特征的文化。

住吉的“长屋”建成于1976年,是安藤的早期作品。(如图3住吉的“长屋”――安藤忠雄)

这座建筑存在着奇特的逻辑,从外部看,建筑与自然环境对峙,正立面除了入口的洞口完全被清水混凝土封闭;内部,空间力求与环境自然亲近,居民可以自由的享受阳光。这是对东方精神中平和、清静、内省的建筑语言表达。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日本人矛盾而复杂的心理:即,对未知世界体现出的抵抗和畏惧以及对熟悉环境体现出的亲近和留恋。

在安藤的作品中,日本传统建筑如神社、寺庙和农舍的影响以及日本传统文化的融入,使它的建筑表现出一种闲静、空寂、单纯的美和诗一般的意境。楔入手法一般是用厚重的混凝土墙来围合封闭的空间。他认为,建筑应避免城市的喧嚣,让人们去体验生活的真正内涵,富有“诗意地居住”。

2.3基于经济技术条件差异的表达

各个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技术水平、建造水平的不平衡,使得建筑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技术不仅改变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同时也改变着人们以往固有的价值观念。

建筑技术是建筑中所有物质构成和精神构成得以实现的基础,也是推动建筑发展的根本动力之一。地域建筑技术的产生、发展除了与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关外,主要由地域的自然条件所决定。如地域气候、地质地貌、资源材料等等。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使建筑适应了地域的多种要求。技术是实现建筑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创造属于人们的场所。地域主义应该对技术采取一种真实的、合理利用的态度。

3.建筑创作要体现地域性和时代性

众所周知,建筑是时代的一个产物,是社会的一个重要反映。随着世界经济技术文化的发展,人们在利用、改造大自然的同时,确实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全世界从大建设中得到了好处和受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和地域文化的消失。作为中国的建筑师,都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从事建筑创作的黄金时代。

建筑师要顺应自然的地形地貌的要求从生态观的角度看待建筑设计,与地段环境融为一体。对于城市建筑,应用城市的观点看待建筑,尊重城市已经形成的整体的布局和规划,兼顾建筑和自然的关系,在体量、体形、建筑形式、空间布局甚至材料和色彩等方面下工夫,运用和地区相匹配的技术条件手段,再结合功能,整合,优选,融会贯通,就有可能创造出有个性的精品。

在巨大的建设的面前,我们在心理上,综合素质上,都还准备不够,理论上观念上尚未跟上时展的步伐。这主要反映在创作方面我们还处于一个比较迷茫的过程。当前的整个建筑创作,在同步发展的同时,也处于一个新的十字路口。而我的个人体会是:建筑要有一个可持续发展观和整体观,建筑创作要同时体现地域性和时代性。

参考文献

[1]亚历山大・楚尼斯著,陈燕秋,等译.全球化的世界、识别性和批判地域主义建筑[J].国际城市规划,2008(04).

[2]王雪莉.居住建筑地域性的空间表现研究[J].全球化与地域建筑文化,2007(02).

[3]刘芳.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主义建筑创作[J].山西建筑,2009(09).

第7篇:时代建筑范文

关键词:医疗建筑;地域性;时代性

中图分类号: TS958 文献标识码: A

一、概述

二、规划设计理念

第一:以人为本。医院总体规划充分考虑能调动全体医务人员的积极性,造就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同时更加重视对病人的人文关怀,使之达到治疗和康复所需要的最佳身心状态,让病人获得满意的治疗。

第二:符合县城总体规划的要求,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方面的有机统一。

第三: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配套建设、分期实施”的原则进行建设。规划体现可持续发展要求,要有弹性,并具有较高的实施效率,通过实施,建成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花园式的现代化医院;

第四:体现“现代医院”的设计理念,结合本院实际情况,从总体规划入手,创造全新的医院运营模式,形成独立完整的新型医疗体系,营造徽派园林和徽派建筑山、水、人、文一体的意境。

三、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应用中的原则

(一)坚持地域性与时代性的对立统一

曾有著名的建筑学家曾说过,当今世界建筑就像一个古来的大树,其中的各种枝桠就是各种建筑流派或理论,但是其主干只有两支,一是物质技术,二是地域文化。由此可见,影响建筑设计发展的因素只有物质技术与地域文化。其中物质技术并不受地域限制,只有地域文化才能使建筑设计带上地域的情感与特征。若是建筑设计无法体现出地域文化特征,那么设计就会出现“全球化的统一”,从而失去了地域文化多样性呈现出的精彩纷呈。

(二)坚持使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有机结合

现代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基本的使用功能,还应该拥有精神功能,换言之,就是要坚持建筑设计的一体两面。使用功能与精神是密不可分的,既要满足其实用性,又要满足形式性。具体指的是,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建筑设计要满足功能的实用性,又要运用形式语言来表现出其情感、主题与意境。要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首先要强调建筑的结构与形式的完整性,其次要追求地域文化、物质技术与建筑空间表现的精确性与深度。

(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地域文化在长期地发展与积累中,为人类创造着独特的价值与文明的同时也出现许多问题。故而,在建筑设计中,不能将地域文化简单的当作形式符号进行利用,而是要提取出地域文化的特有的价值与文明,吸取其深层次的蕴涵。

具体来说,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引导消费者进行适度消费,要在设计中体现出自己的思想,不能盲目跟风或复制。无论是西方古典建筑或是中国传统建筑,都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在建筑设计时,不能笼统进行继承传统,过于片面强调地域文化,而是要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把握住建筑设计的创意核心,创造出具有地域文化内涵的建筑设计。

四、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应用中的基本方法

(一)符号法

符号是人类的特有的创造物,从人类出现至今出现了许多具有地域文化的符号。建筑设计中就应当通过将复杂多变的地域文化进行归纳与分析及提炼与演变,从而使其变成一种具有代表意义或象征意义的符号元素,并将其运用到建筑设计中,传达出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及信息的传达能力,充分体现出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最终,提升建筑设计的文化内涵。

(二)抽象法

建筑设计实质上也可以将设计看作是对线条、色调、色系等要素的设计。因此可以利用抽象法将建筑设计中要素看作抽象的点、线、面、体,在保证形式美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排列组合,同时加入本地地域文化的特征。例如,中式风格的设计过程中,电视柜、墙面、橱柜等整体上要以直线和平面立体为主,同时为了体现出地域文化特征。在电视柜上可以加入黑、红、白色体现浓厚的地域色彩;在墙面上点缀由窗花演变来的花纹,展现独特魅力;在橱柜上可以增加犹如古代门栓的把手。这样的建筑设计,不仅富有时代现代抽象主义,又蕴含强烈的地域特色。

(三)因地制宜法

实际的建筑设计过程中最不能不能脱离的便是地域环境的影响。故而,除了要开发出本地的文化资源外,还应当充分掌握并提炼出现有的地域文化,以确保设计能利用地域内的地理环境等特征,最终保障建筑设计的因地制宜及其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例如本文院的总体规划:

1、功能布局

按照甲方及规划要求,在功能分区上主要分成三大区,其效果如:

(1) 医疗区。包括门诊楼、急诊医技楼、住院楼及传染病楼;

(2) 行政办公、后勤保障;

(3) 妇保综合及商业区

本案在规划中将医疗区布置在用地中部靠东面,沿西侧黄山南路开设全院主入口。在北侧文昌路上开设医院次入口和传染病人应急专用入口,将妇保综合区布置在用地北侧。同时在医疗区南侧布置行政办公和后勤保障用房,方便行政办公人员对西部分功能主单元的管理,同时也缩短了对医疗区和康复区后勤供应流线和管线距离。环状道路将三大功能区有机联系起来,使各功能区块之间及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2、交通流线及车辆停放

根据地形图总体布局,本案设计将医院主入口设置在西侧,以满足规划中关于要求退让城市道路交叉口70m的要求,尸体及医疗生活垃圾均由东侧污物出口方便快捷地运出,避免与里面清洁流线产生交叉污染。所有的机动车以及非机动车的出入尽可能在入口处解决,避免与内部人流产生干扰,并给病人一个安静舒适的就医及康复空间。在内部交通门诊、医技、住院三部有机的连接起来,保证病人进入院区之后能风雨无阻的完成就医诊疗过程。

3、建筑体量组合及景观设计

徽派建筑体现的是徽州人在创造最佳人居环境时,坚持中华古代生态伦理思想、天人合一理念,努力实现人与所处的山、水、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精巧构思和智慧。本案在规划中就是在追求徽派建筑与天地,自然和谐相通、与人为善,利人睦邻的观念中,注重整体协调,重功能讲艺术,崇儒、尚文、重教,同时结合现代化医院的规范流程和功能布局,来尝试新徽派建筑的创新。

在医院主入口,中医院的标识牌倒影在水中,场地入口塑造了浓郁的水文化特色。广场上线性铺地景观与建筑造型一脉相承。喷泉、艺术雕塑等掩映在绿化层中。精致细腻。院中园----中药百草园,在宽敞明亮的公共大厅,中药百草园引导患者了解中药,了解中医,成为一个寓教于乐的第二课堂。屋顶绿化庭园使候诊空间和诊建筑生机昂然,增加了绿化率,也体现了人性化设计。绿化式停车场塑造了良好的视觉观感,减少了噪音,增加了绿化层次。各个建筑围合的庭院错落其间,粉墙黛瓦,体现出浓浓的徽派建筑风情。

第8篇:时代建筑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 趋势 数字化 非功利化 虚拟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34-02

1.前言

希腊罗马神话之Janus的神,传说中长了前后两个面孔:既可以看到前面也可以看到后面,既能看到过去也能看到未来;同时也象征回顾过去,吸取曾经的教训,瞻望未来,憧憬无限美好明天。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建筑师的角色也在变迁,社会对他们的要求之高,时代变化的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然而回顾建筑教育的过去,在近30年,数字化在技术、文化等多方面影响着建筑设计的发展。并给建筑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未知性和可能性,而建筑教育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这种情况势必会导致我们的建筑教育与当今时代要求的脱节,这种教育模式已经产生诸多的弊病而亟待改进。建筑教育的主流传统,来自现代主义建筑那种重技务实和革故鼎新的理性精神。

2.数字时代的建筑设计的趋势

20世纪80年代,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电脑的普及,网络的扩展,人们迎来了“数字时代”,社会是一个“基于提供服务和非功利产品的社会”,数字化、非功利化、虚拟化是这一社会的显著特征。

(一)建筑设计的数字化趋势:伴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以“数字化生存”为特点的新型行为方式已经深入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由实体空间向虚拟空间的转变,同时引起建筑出现了向虚拟空间发展的趋向。人的生存空间有了极大的拓展,在原有的实体空间之外,出现几乎是无限度的数字空间,给人、建筑、城市带来巨大的活力和能量,同时也会使建筑、城市等实体发生不同程度的“解构重组”。

数字化设计,可以分成“数字化”和“设计”两部分。建筑设计的定义是指合理的组织视觉元素:功能、形体、色彩、色调、质感、光线、空间和结构造型等。这好像更加接近我们平常所能感觉到的设计(当然两种定义是从不同的范围和角度出发,之间并没有矛盾)。建筑设计其创造的过程是遵循实用美学法则的,是特殊的艺术,建筑设计的技术特性,表明了它总是受到新技术发展的影响。

(二)数字时代建筑设计的非功利化趋势:数字化的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发展也为建筑设计带来了新的语境,它的介入改变了原先传统的设计方式,其主要特征表现在设计内容的非功利性。这样的背景下,艺术的本质体现为自由的创造,非功利设计的发展使得过去功能性较强的建筑设计特质中艺术的成分越来越多,设计内容变得越来越艺术化。建筑艺术的重心已经不仅是某种有形的物质产品,而是逐渐脱离物质层面向精神层面靠拢。

(三)设计的虚拟化趋势:数字化浪潮对建筑设计影响最为明显的是设计手段的虚拟化。这种情况下,形状、构图、色彩、线条和质地等设计要素数字化后也变成了虚拟的数字信息,建筑师可以通过计算机对数字信息的进行虚拟处理,模拟出设计构思的仿真结果,人们的一切艺术想象几乎都可变为现实,现在数字技术具备了辅助设计思考的能力,电脑可以作为重要的设计思考媒体,那么源自几百年以来的建筑设计理论和现实生活环境都将会产生质的变化。

3.建筑设计教育变革

高等教育目的人性化。教育的目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也是塑造和完善人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作为一种生产力,在改造自然、完美自我中,推动着新的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改造都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

由于现代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和科技的进步,现在培养的建筑设计的学生未来在社会中会遇上无法想象的情况和要求,这些新情况是传统建筑设计教育所不曾面对的,建筑设计教育是终身教育,建筑设计教育应围绕“人”而不是问题来组织教学。教育内容分为:人文素质的培养,实践能力培养等教学模块。

4.人文素质的培养

(一)人文精神修养:在后现代的社会中,生产的目的是追求功利最大值。而作为产业教育的自然是重视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成为经济发展所需的专业技术人员,忽视了人作为主体存在,训练出来的学生充其量是肤浅的“技术人”。

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在于它有自己独特的人文精神,建筑教育是全方位的教育,要鼓励形成技术和人文相结合的知识体系。梁思成先生在1947年第一次为建筑系的学生讲演时,就向学生提出“住者有其房”的社会理想,为社会服务的思想不仅是做建筑师,也是做人最根本的。以世界的忧虑为自己的忧虑,以人类的前途为自己的前途。

将应试教育变为素质教育,强调美德育。当前建筑系学生普遍有着较好的理科基础,而在感性方面则有待进一步提高,这要求在教学中强化感性方面的训练,让学生用自己的感觉去思考。建筑系的美术课在这一方面可以有很大作为。当前有一种趋势,将美术课由传统的技法造型训练衍生到美学培养,由于中国学生的特点,美术课还必须对学生进行美学的教育,培养学生对艺术品的鉴赏力,同时,在广义的范畴内强调技术美学、社会美学是美学的发展。只有真正地热爱美,理解美,才能真正地进行建筑创造。

(二)培养批判性思考能力:电脑及其网络技术使得人们可以在瞬间接触到浩瀚如海的知识,使得“博闻强记”对于建筑师的重要性大大下降,而独立思考、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培养变得更为紧迫和重要。批判性思考能力是指:人们在面临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来正确的辨别能力和方法,并通过解决问题而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相比之下,没有批判性思考能力的人,往往表现出:对自称掌握知识的权威不敢提出反问和怀疑;不相信理性是探究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思想充满成见和偏见。

在教育中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由于长期以来建筑教育是以灌输式为主,教条化、简单化,学生对教师和书本唯唯诺诺渐渐弱化了自己思考的能力,缺乏丰富的想象力,个性也渐渐暗淡。最可怕的是慢慢失去了对建筑的直觉和兴趣。造成这种情况固然有学生自身的原因,教学体系也有责任。在教学工作中,首先要认识到学生能够也应当去主动地学习,教师则主要起一个引导的作用,对于学术问题应与学生进行探讨或组织学生探讨,而不能进行包办。另外,对学生不成熟的创造性构思不轻易做出否定,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去独立地发展,即使不成熟也不要求全责备,要科学地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的特长去创造。这就不只是使学生做一些形式的游戏和模仿立面造型那样简单粗浅的方式,而是一种开放,深入的结合个性的教育方式。

(三)专业基础修养:建筑设计包括专业学科到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以至泛专业,建筑设计人应具有较广泛的艺术历史与理论、工艺技术和文科方面的知识,同时涵盖城市规划、建筑技术、建筑物理到室内设计等专业技能,以便他们能够解决多种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

建筑设计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修养,在建筑设计训练的基础阶段,应让学生徒手的、笔绘的、模型的和电脑的表现能力都得到均衡合理的培养。一些理论课的内容也增加了生动直观的环节。如认识建筑参观,对中国建筑史中提到的一些建筑进行实地考察等。选择所喜欢的知名建筑和建筑大师的作品制作模型,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对建筑理解力。随着空间想象力的不断发掘和设计软件的运用,学生们的电脑表达水平在提高,借助于工具的模型训练也要逐步加强。在建筑设计中,图像思维表达最快捷的途径之一是手与脑的配合,学生在图面表达(包括徒手)方面的这一传统“强项”,也应将之作为一个选项保留在教学的环节之中。譬如徒手表达能力的教学训练,只要表达设计意图的目的明确,就非但不应弱化或取消,反而应当保留并增强。

5.实践能力培养

实践:建筑教育的沃土。设计是一种致用之学,这决定了建筑教育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首先,建筑教育应实行学生自主选择课程作业题目和指导教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每个课程作业题目的设置都应明确训练意图和教学关键点。

其次,重视数字技术给建筑设计带来了巨大变革。第三,全面培养创造力,当前对建筑创造有一种较为模糊的认识,认为有了新的形式就万事大吉了,而根本不问形式是如何产生的。

创造力的培养是教育的重点,每一个人都有潜在的创造力,要给其营造好创新的环境气氛,激发其创造的欲望,满足这种人的最天然的本性,在教学方法上多用采用诱导、对话、讨论、讲评的方式去鼓励学生。若能组织一些学生们之间的讨论则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现在的建筑系课堂气氛,较为沉闷,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记,设计课则是老师一个挨一个地改图,要培养有利于创造性思维发展、提升的气氛,要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自发组织活动。比如将学生组织起来,提倡学生广泛参加国内、国际建筑设计竞赛,与一流建筑设计院校的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比拼,这样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培养学生间相互理解、相互合作。学生其实有很大的创造力,只要稍加引导就能很好地发挥。

最后,我们认为宽松的学术环境对学生的发展大有好处,打破学科建制,增加跨学科教学,培养T型通识人才;应强化创业意识教育,设置创业辅修课程,鼓励学生尝试创业,甚至允许他们失败,鼓励“从错误中学习”,“把挫折当朋友”。在现代社会的建筑设计中,建筑师扮演了不同行业总协调人的角色,必须将社会整体作为最高的业主,承担其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6.结语

科学技术越是发展就越要体现人类自身存在的价值,把人的权利和自由从束缚中释放出来,对人性的关怀、对生存环境的关注,把人培养成充满爱心和对社会有高度的责任感,并有很高的文化素质,具有独立完善人格,教育应为培养这种人才创造适宜的环境。建筑教育要颂扬人本精神,我们应该变革旧的、单一封闭的建筑教育模式,建筑教育变革不应该简单地视为仅在旧的教育体系中加入一些新的因素,而应该将其看作新因素和旧因素的相互作用,并从根本上改变原有旧系统。要鼓励学生们形成开放的、科技和人文相结合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隋杰礼,王少伶. 探究引起当前中国建筑教育思想变革的因素.《新建筑》2001年04期

第9篇:时代建筑范文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理念;安全;低碳;新材料

一、现代住宅建筑设计的特点分析

(一)适应性

为了适应当前市场以及人们对住宅的要求,现代住宅必须要有适应性,顺应市场的需求,顺应时代的发展。除此之外,现代住宅也要满足人们对新时代住宅的期望,顺应当前主流家庭结构的变化要求。现如今,可持续发展成为全世界共同认可的发展观,现代住宅设计不仅要满足市场及人们的需求,还要顺应可持续发展的大主题。现代的住宅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需求,还要满足工作学习娱乐休闲等多功能设计。现代信息技术发达,现代住宅设计进入信息自动化发展领域,给人们带来了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模式及经济收入的

人们对住宅的类型及住宅面积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为了给人们更多种的选择以及满足人们对住宅布局的不同需要,现代住宅的设计应当随着这些变化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

(二)安全性

现代住宅设计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住宅的安全性,这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现代住宅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除了要有防火防盗等基本的安全性能之外,还要保证现代住宅结构的稳定性能,具有足够的抗震性能,防止自然灾害对现代住宅结构的破坏。在所有的住宅安全性能设计中防火性能是重中之重,是最基本应该保证的。尤其是在现代层出不穷的高层住宅设计中,不仅要有足够的消防装置,还要建造足够多的疏散口以及通风排烟装置及消防电梯,从各个方面保证人们的居住生活安全。

(三)地方性

不同地区的人们,对住宅有着不同的喜好。现代住宅设计中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住宅设计的地方性,不同的住宅造型及色彩,会让人们产生不同的居住感受。随着社会经济的加速,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我国现代住宅设计中出现许多异域特色的住宅设计,除了有传统的中国式住宅,还融入了欧式住宅以及地中海式住宅设计。因此,在不同的地区,要考虑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及地理条件,进行现代住宅的设计。

二、现代建筑设计的基本理念

低碳建筑设计就是把先进的建筑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等优化组合,调整建筑耗能比例结构,降低对矿物燃料的消耗量和依赖性,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减排二氧化碳的目的,营造低能耗高舒适性的健康环境。现在低碳建筑理念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实践,应用了太阳能技术、外墙保温等节能技术,达到了一定的节能目标。但这只能称之为是一种节能建筑,与低碳建筑理念全面的绿色能源使用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低碳建筑理念的主要要求是:①实现能源的优化组合;②大量应用节能建筑设计技术;③应用科技手段探索建筑新材料应用之路;④尽量选择无害环保建筑材料,确保建筑对人体的无害。

三、新时代住宅建筑设计的要点

(一)住宅建筑主题的确定

在对住宅建筑进行设计思路的构思时,首先应该考虑到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在功能性方面达到标准。因为住宅建筑是为人们提供工作和休息的场所,所以应该充分的考虑到人的感受,这是主体因素。在确定了主题因素之后,在综合考虑其他方面,从平面、立面、布线以及景观等多个角度全面考虑。其次,还应该对建筑的经济性进行考虑,经济指标既决定了建筑设计所需要花费的成本,同时还决定了舒适度的设计,只有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舒适度的标准。

(二)住宅建筑外观的打造

每个建筑的设计都有其自身特有的风格,但是建筑并不是单一存在的,往往都是以群体的形式出现,所以在对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与周围建筑的搭配,以及与自然景观的协调性。在建筑的材料选择、色彩的使用、造型的设计以及风格的表现等,都要在满足大环境的条件下进行设计。在外观的表现方面,注重对人文精神、文化特色以及主体元素的彰显,从现代人的审美观出发,既要和周围的自然环境与建筑相协调,同时还要表现出建筑特有的风格。

(三)住宅建筑合理、实用的功能

1、平面方案的合理分区

(1)客厅

客厅是人们在家庭生活中重要的活动场所,所以在设计时要尽量保证客厅的有效面积,提高利用率。尽量的减少走道的面积,增加可活动的空间,满足家庭成员的不同生活需求。

(2)卧室

卧室是休息的主要场所,所以要保证卧室的通风与采光,然后卧室的布置要根据家具的尺寸,充分的满足休息的需求。

(3)厨房

对于厨房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到管线的敷设,各种仪表的位置,空间的大小以能够满足生活需求为主,此外还要满足防爆防火要求。

(4)卫生间

对于卫生间的设计主要应该考虑到给排水管道的布设,然后需要对空间进行合理的设计。在现代社会对于卫生间的设计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在空间设计上应该考虑到以后改造的需求。书房、健身房:在有条件的住宅中,可以考虑书房和健身房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到采光通风的需求。

2、平面方案的质量功能

(1)采光

不同地区应该按所在气候分区满足日照要求。住宅平面布置间距一定要通过计算, 避免无直接采光住宅的户型。在北方寒冷和严寒地区尤为重要。还应该避免光污染和房间视线干扰的产生。

(2)通风

尽量采用自然通风的住宅户型。在不能满足直接通风的住宅户型中,应该考虑侧向通风,防止局部死角造成的通风不畅;或在局部之中造成有害气体的集中排放。卫生间应尽量考虑自然通风。并按规范设计通风道。

3、平面方案的设备功能

完善的住宅设计必须有好的设备配套。包括给排水、采暖、供电、电视、电话、网络、门禁等设施。其中弱电智能(网络、通讯、保安、服务系统)住宅建筑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将居住、休憩、交通管理、通讯、文化、公共服务等复杂的要求结合起来,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把各种变化因素考虑进去进行设计,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品质。

4、公共设备系统

在总体因素上,要有完善的公共设施系统如变电所、水泵加压房、交换站(锅炉房)、消防控制室、燃气调压站等,还应该考虑数据交换站、保安监控室的合理位置布置。现代的住宅建筑中物业服务会所也是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四)大量应用新能源新材料

随着低碳思想深入人心和科研人员对新材料、新能源研发的重视,低碳、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新材料不断问世,并在住宅建筑中应用发展成熟。在低碳住宅建筑中应该大量应用新能源、新材料,以达到低碳建筑的设计要求。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1、应用可再生能源,在低碳建筑当中应该尽量减少非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多引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优化建筑的能源设计,实现建筑能源使用与自然能源再生的平衡。

2、应用新型燃料,随着新型燃料研发的逐渐深入,烃、氢燃料使用技术逐渐成熟,在低碳建筑中可大规模普遍使用烃、氢燃料,以代替传统的煤气、天然气。

3、应用余能使用技术,现在很多工业生产当中会产生一些余热、余能,这些能源如果不能充分利用可以说是极大的浪费,低碳住宅建设应该将这些能源充分利用起来,使所有能源都能得到最大限度使用。

参考文献

[1]汤少哲.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探讨[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