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园经济论文范文

校园经济论文精选(九篇)

校园经济论文

第1篇:校园经济论文范文

关键词:新建,校园文化,内涵,定位,对策

 

1 引言

新建本科院校是指近年来由专科层次学校独立或合并升格的一批地方性本科院校。是我国高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内在精神的体现。对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育人环境,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综合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建校历史短、经费短缺、学术氛围不浓,校园文化建设虽有一定的基础,但还没有成型。因此,加强新建本科院校的文化建设是一个值得探讨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校园文化建设是新建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1校园文化的内涵

何谓校园文化,学界众说纷纭。潘懋元教授在《新编高等教育学》中,对大学校园文化从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从广义上讲,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活的存在方式的总和。它以生活在校园内的教师、大学生和干部为主要群体,它是在物质财富、精神产品和氛围以及活动方式上都具有一定独特性的文化类型。从狭义上讲,大学校园文化是大学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学习、管理、交往中逐步形成并获认可和遵循的带有学校特色的价值取向、校园精神、校风、教风、学风、治学传统、行为方式等等的高度概括[1]。

要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有必要注意到以下几个基点:其一,校园文化是体现一定学校教育的特点、面貌和个性的特殊文化现象,而不是一个纯粹的“社会性”概念;其二,校园文化是以特定的群体,即一定的师生员工为主要接受对象,以特定的地域,即校园为主要辐射空间的一种社会亚文化;其三,校园文化也应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因素作为其基本构成要件。因此,我们认为,校园文化是以大学师生及管理者为主体,以大学校园物质形态(校园环境、教学设施等)为基础的,以师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的,以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由师生参与的其他文化活动为表征的体现大学精神和学校特色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2.2校园文化的特征

(1)规范性与差异性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文化,就是通过制度等强制性的硬规范和校风等不具有强制性的软规范,对学校进行有效管理。但是,不论是何种类型高校的校园文化,规范性是他们的共同特征。同时,各类型高校因为定位不同而又具有差异性。主要表现为外显特征和内涵特征的差异。外显特征就是可见之于形的物质层文化,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校园布局、建筑风格、文化场所、标志和活动、校旗、校徽、生活设施等;内涵特征又称精神层文化,即潜在于大学内部的属意识形态的观念和风气,如大学人的理想追求、精神境界、价值目标、人际关系和校风教风学风等。此外,还有介于外显和内涵之间的制度层文化,既有外显特点,又有内涵真谛,主要通过文字形态表现,如大学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

(2)继承性与创新性

大学校园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是在社会变迁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经过数代人的继承、发展、完善、升华,逐步形成为大学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例如北京大学经过几十年历程的发展,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校风,不断钻研、求实、创新、向上的优良学风,这些都成为其独特的文化底蕴[2]。校园文化的创新性特征是由各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不仅吸收不同的文化,也进行理智的批判和选择,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和创新。大学不仅拥有具有文化创造精神与能力的人,而且存在着多种文化的交融与渗透,这为校园文化的创新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3 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

3.1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

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因而,首先要搞清楚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由此来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高校的办学定位是指高校向社会提供劳务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并对高校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战略地位和发展方向进行战略选择。现代学者一般把高校定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四类高校,而新建本科院校大部分属于教学型高校,一般是由专科层次学校独立或合并升格的一批地方性本科院校,存在基础薄弱、专业层次低等情况,学校要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应用能力强的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

新建本科院校在确定其办学定位时必须考虑以下四个方面要素。一是应坚持和发扬本校原有特色;二是要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三是要根据自身处于非中心地带考虑学科建设,树立科研意识,密切联系地方经济,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亦即新建本科院校一方面要在原有基础上加强自身特色学科的发展,另一方面还要确定差异化发展的办学定位,这是新建本科院校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即发挥自身的优势,突出其个性和特色,打造自己的品牌。

3.2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

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一是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出新建本科院校文化和特色;二是在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以教学型本科院校服务,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人才;三是需要与地方经济相结合以寻求更好的发展。

具体来说,新建本科院校升格的本质要求以及其与地方相结合的求异发展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应该定位在一个核心、四个基本点上,即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定位应该是: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外显文化、行为文化四个方面着手[3]。校园文化建设不但要体现出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浓厚的学术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科学民主的价值理念和导向正确的舆论环境,而且要自身特色,建设大学文化与自身文化有机结合的特色校园文化。

4 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新建本科院校大学文化底蕴薄弱,但又既亟需形成催人进取、昂扬奋进的大学文化氛围,又要紧密结合地方实际并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还要培育自己的特色文化。论文格式,校园文化。笔者认为,新建本科院校要营造出与自身发展相称的校园文化,必须在校园制度文化、外显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上突出大学属性和差异性。

4.1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促进校园建设可持续发展。论文格式,校园文化。论文格式,校园文化。

新建本科院校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一是要培育高校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建立和强化校、院(系)分级管理模式;确立以教师为本的政策导向,提高教师地位;二是创建、完善与严格执行教与学的规章制度,培养优良的教风与学风。论文格式,校园文化。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测和保证体系,规范教师教学工作,保证教学的中心地位。论文格式,校园文化。三是建立和落实与地方定期交流制度。定期开展对地方的调查、交流,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在专业设置、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的要求,从而自动地调整专业布局和服务方式方法,真正实现服务地方经济的目标。

4.2加强外显文化,继承、提升校园文化的意蕴。

外显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外部表现,承载于校园建筑物、橱窗等各种物质环境中。良好的外显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新建本科院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存在经费投入不足或设计理念落后的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围绕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以先进的理念建设富于意蕴的校园外显文化尤其重要。

一是校园外显环境要体现出学校的优秀传统、办学精神,以激发起师生爱校、护校、建校和服务地方的热情;二是校园物质环境要反映出整洁、优美、大方和高雅的校园环境,使活动于大学环境中的个体成员能领悟、感受到学校的学术文化和扑面而来的学术氛围;三是校园外显环境还要以橱窗、板报、广播电视、网络、各类校园报刊等为载体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熏陶、感染、引导、教育、激励广大师生奋发向上,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4.3提升行为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动态层面,体现着校园文化的独特风貌。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重利用学校的各种文化阵地开展多种高品位的文化活动。一是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学生社团的文化活动,通过“邓小平理论研究会”、“文学社”、“书法协会”、“读书协会”等学生社团举行形式多样的学术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营造校园人文文化氛围[4]。二是组织各种学术交流和知识讲座。学校定期或不定期邀请专家、教授、英雄模范人物给学生进行学术、文学、艺术等学术讲座,重视高雅文化的宣扬。三是开展文化服务地方活动,更好地实现产、学、研结合。如成立专门研究所研究当地文化、名人,围绕当地的经济特色进行科技攻关,发挥自身优势送科技、文化、知识下乡,与当地政府企业签定合作协议实现双赢等。

4.4弘扬校园精神文化,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适应地方经济需求。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最深层次的东西,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新建本科院校要建设既符合自身发展、又独具特色的精神文化。论文格式,校园文化。一是树立“大学因材施教”的理念,营造科学、民主、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根据学生特点寻求自身发展。二是树立“地方”的理念,即树立以地方为依托、扎根于地方经济与生产建设的需要的理念,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广泛的服务和需求。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5]姚自平.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及对策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5).

[3]潘林.论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的传承和提升[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8(11).

[4]韦春北.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及内涵[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7).

第2篇:校园经济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细胞、社会大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显然不能与市场毫无关联。相反,由于高校校园文化本身是一个相对开放自由的体系,这正好是最有利于引入市场机制并发挥作用的空间。据此,笔者提出了校园文化市场的概念,并结合组成这个复合概念的相关概念,如校园文化、市场和文化市场诸概念,对校园文化市场作出如下界定:校园文化市场是校园文化产品和服务实现其教育和娱乐功能并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中介,是实现校园文化产品和服务从生产者、提供者转移到消费者的桥梁和纽带。

1把握好校园文化市场建设的主导方向,解决好主旋律和多样化的关系

培育校园文化市场,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特别是解决校园文化市场深层次的价值取向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校园文化市场建设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是校园文化市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建设的校园文化市场才能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只有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的市场产品才具有时代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才能给予人们充足的精神营养;只有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的市场产品才符合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的校园文化市场才能繁荣兴旺,才有广阔前景。

同时,还要提倡多样性,这既是党的文化工作的“双百”方针在校园文化工作上的具体体现,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广大大学生身心特点的需要,更是文化主旋律本身的要求。因为文化主旋律内涵丰富,反映主旋律的校园文化产品在题材、形式、风格和表现方法上要求多样化,而且更因为社会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广大师生对校园文化的需求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这就决定了校园文化产品从内容到形式的多样性。

2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市场的结构,解决好“教育”与“娱乐’的关系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教育和娱乐师生两个功能,要坚持用健康、文明、格调高尚、师生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优秀精神产品和娱乐方式,丰富和繁荣校园文化市场,不断满足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校园文化工作者负有正确引导校园文化消费,提高广大师生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责任,要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向师生宣传介绍高雅文化、严肃音乐和民族传统文化的经典,要以重大“红色节日”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一二·九”爱国运动等为契机,用征文、演讲、辩论、革命歌曲演唱等形式,加大校园政治文化、高雅文化的市场占有率,增强校园文化的教育性,提高师生的政治思想水平和文化欣赏层次。要以提高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以先进性为先导,以广泛性为基础,确立校园文化精品战略,组织好校园文化精品的创作和生产,通过实施校园文化精晶战略,创造一批具有思想性、教育性和学校特点的,深受师生喜爱并有社会影响的文化力作,不断提高校园文化产品的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冲击力。

同时,要抓好“雅”、“俗”兼顾工作,雅的主旋律的东西是实现校园文化教育性的需要,而校园通俗文化也是丰富师生文化生活,实现校园文化娱乐性的需要,它在师生中有较高的市场需求,它有缓解压力,释放情绪的特殊作用,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缓冲器”、“剂”,同样不能被忽视。要针对校园娱乐场所、设施不足的现状,在学校政策措施导向下,重点用市场的手段,实现校园文化娱乐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适应和满足校园娱乐文化市场的需求。

3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促进校园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严格有效的管理是校园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的保障。没有有效的管理,校园文化市场就难以健康地发展,就不会有真正的繁荣。而这种有效管理是建立在校园文化市场繁荣和发展基础之上的,离开繁荣和发展的管理,就失去了工作的中心,就有可能成为阻碍校园文化市场发展的桎梏。抓管理,首要的是要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市场管理的法规和制度。这里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和文化部门要对校园文化市场进行界定和规范,并制定和颁布管理法规;另一方面是高校校园文化工作部门,要结合各高校校园文化市场发展的实际,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规范校园文化市场行为,让更多更好的校园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入市场。其次是要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的手段打击校园文化市场中的各种违法违规经营活动,维护合法经营的正当权益。再次是要坚持“扫黄打非”,净化校园文化市场。另外,还要重视校园文化的非市场化管理,即那些不能被市场所包容的文化因素的管理,诸如政治文化类、思想教育类、纯艺术类等内容,校园文化管理部门要通过恰当的手段,发挥各方面的力量来保证其在校园文化市场中的份额,不能让“俗”的挤掉“雅”的,非主流的冲淡了主流的。

4以机制体制创新为重点,大力发展校园文化产业,健全校园文化市场体系

文化产业是文化体制改革和创新的重点所在。对高校而言,问题在于校园文化有没有产业化的条件和可能。应该说,有一部分校园文化是具有产业化发展前景的,如文化演出团体就可以作为市场主体进行产业化运作,形成演出产业公司;与社会经济联系紧密的科研院所也可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开拓科研文化产业,形成研发一体的产业集团;还有图书出版发行产业、体育服饰、设备产业、音乐美术品产业等等。

在建立校园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学校作为管理主体要发挥主导作用,对以前归属学校管理的有市场开发潜力的文化单位进行产业化改造,变主要靠学校经费投入为通过产业化改造达到经费自给自足,变高校文化优势为产业优势。5认真研究和把握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增强校园文化的市场效益

高校利用校园文化开展教育活动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和规律;一是自主性和非强制性,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一种平等互动关系,教育者不具有强制力,受教育者具有自主自愿的较大自由度;二是寓教于乐,形式多样;三是关注热点,紧跟时代。市场规律主要表现在自由、竞争、效益等方面。校园文化工作者要善于研究和把握这些规律,重点要做好这样几点:

第一,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受教育者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提供什么,即校园文化建设要时刻以社会发展和教育对象的需求为中心来开展。同时,时刻关注教育对象的思想变化,它决定着我们下一步的“生产”计划和“生产”目标,决定着校园文化市场的有无及大小,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成败。

第二,要注重校园文化产品的“包装”。这主要是从形式上要求校园文化要形式多样,为广大受教育者喜闻乐见、乐于接受。有了好形式才能承载更多更好的教育内容,才能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第三,校园文化市场建设要弘扬传统文化,高歌时代精神。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当代大学生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积淀下来的民族精神具有无限神往,又具有完善自我的内在需要,校园文化工作者要因势利导,把大学生的这种内在需要转化为现实的需要和行动。

6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的交流与沟通,逐步建立地区性校园文化市场

市场具有统一性和开放性,而校园文化市场目前却是条块分割的、封闭的。这是由于我们以前没有认识到校园文化市场的客观存在的结果。现在要改变这种状况,最便捷有效的办法就是加强高校间校园文化的交流和沟通,高校之间可以互通有无、相互竞争、共同提高。可以以省市为单位,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推动和协调下,对高校校园文化资源进行协调配置,在整体提高的基础上形成各校的校园文化特色。同时,还要加强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交流、碰撞和相互促进,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碰撞中得到优化,最终实现校园文化市场与社会大文化市场的对接与融合。

7用市场文化激活校园政治思想文化市场

校园政治思想文化是指一定社会政治态度、思想和感情在高校校园的反映。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扩大和深化主流政治思想文化在大学生中认同和接受的程度。如何更加有效地完成这项任务呢?我认为可以借助市场文化激活大学生对校园政治思想文化的关注和思考,在理性思索中接受和认同主流政治思想文化。

这里所谓市场文化是指观念形态在市场中的积淀和积累,是社会文化市场中的精神和魅力。就是说一旦建立了文化市场,那么这个“市场”就对各类文化产品、活动、现象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吸引力、渗透力、辐射力的综合效应,具有一种非人为的张力,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平常所说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作用下,可以激起人们对政治思想文化的思索。而且市场本身所具有的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平等观念、自由观念、创新观念、民主观念、法制观念等等,都是同政治思想文化紧密相联的概念和观念,这本身也会激发人们对政治思想文化的兴趣。由此可以推论,我们借用市场文化观念,或许会对大学生接受主流政治思想文化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8培育一批校园文化市场经营者队伍

第3篇:校园经济论文范文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2-0055-03

办学特色指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积累、形成和发展的,在价值取向、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人才培养方式、学科专业建设与科学研究、管理机制、教育风格等各个方面表现出的一系列相对持久稳定的特性[1]。办学特色的基本特征表现为独特性、稳定性、社会性、整体性、发展性以及创新性等。办学特色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特色、课程设置与课程建设特色、学科特色、办学层次特色、办学类型特色、校园文化特色、大学精神特色等。办好地方本科院校,把地方本科院校办成富有地方特色的高校,在促进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地方本科院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建设好地方本科院校,不仅仅关系着地方本科院校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直接影响着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更关乎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出各行各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特色求发展,是地方本科院校不可回避的历史命题。

一、地方本科院校办学面临的现实困境

“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求效益”已成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共识。然而,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色建设仅仅是形式,很少有实质性内容,存在明显的去特色化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目标定位趋同

大学发展目标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大学发展所要达到的数量、质量、规模、速度以及内部结构和比例关系的综合指标体系[2]。目标的选择是打造大学办学特色的前提。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目标是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的具有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关系到把学校办成什么样和如何办的重大战略问题。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目标的定位,应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来确定,不宜绝对一概而论。但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在目标定位上,不顾自身的实际,一味追求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定位,盲目追求学校的升格,都希望将学校办成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甚至一些刚刚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也想把自己办成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这样,学校的目标定位被模糊,学校之间职能的特殊性被抹掉了。这必然导致学校之间目标定位的趋同,学校的发展缺乏特色,影响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学科专业建设雷同

地方本科院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上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利用有限的资源重点发展自己的特色学科专业,立足于学校原有的基础和实力,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将其做大做强。但与重点大学相比较,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重点学科数量偏少,且许多学科也往往偏重于传统的文理学科,并与重点大学趋同,没有什么特色,如学科缺乏交叉能力,大都缺乏学科领军人物;学术成果分散,难以获得重大科研成果奖;教师比较注重,重大应用性课题较少,科研经费偏少,社会服务能力不强。另外,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在学科布局或者专业设置方面重点关注成本小、见效快的学科专业,至于学生的就业问题与学科布局或者专业设置的关联度则考虑较少。这就导致了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与部属院校没有什么差别,造成学校办学特色的缺失,影响了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社会服务单一化

地方本科院校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一般位于省会以外的地(县)级城市。地方本科院校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就是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它承担的社会责任就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但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单一化问题。例如,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并没有把自己的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产业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没有真正形成大学的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格局。有的地方本科院校甚至把科研方向定位于与研究型大学看齐,形成地方本科院校与研究型大学盲目竞争的局面,而不是基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资源优势与瓶颈制约来确定自己的科研主攻方向。其结果是学校的发展没有特色,影响了地方本科院校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四)校园文化缺少个性

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物质环境和文化氛围,它既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等无形的精神层面的内容。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但一些地方本科院校重点关注的是将学校变成万人高校,希望中专学校升格为大专,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本科学院则要申硕申博。而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存在片面性,对校园文化的内涵不清楚,认为搞一些花花绿绿的东西就是校园文化;存在盲目性,照搬研究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模式,人云亦云,盲目追随,没有自己的特色;存在形式主义现象,校园文化建设追潮流、赶时髦十分明显;存在较强的功利性,校园文化品位较低;对文化的认识比较肤浅,没有对校园文化进行规划、研究、挖掘,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其结果是校园文化建设没有个性,影响了学校的文化品位和办学特色。

二、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建设的战略选择

针对学校特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地方本科院校要进一步明确学校的目标定位,认真抓好学科专业建设、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构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以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科学定位,确立自身的办学特色

地方本科院校应充分认识科学定位的重要性,认清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抓住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科学制定学校的发展战略,合理确定自身的办学层次,主动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如云南工业大学的定位目标是:到20世纪末,规模有较大发展,学科设置更趋合理,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使学校成为一所管理科学规范、教学质量上台阶、科学研究上水平、办学效益较高的大学,进入地方工科院校的先进行列[3]。地方本科院校要科学定位,注重学校的特色建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地方本科院校在设计办学理念时,既要秉承学校优秀的办学传统,同时又要与时俱进,立足于学校的办学实际,注意吸收中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形成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办学实际的办学理念,进而形成学校的优势或特色。二是要科学设置学校的目标定位。地方本科院校要对学校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决策和创新性思考,从总体上确定学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处于或将要处于的位置;以长远的眼光审视学校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使学校的目标定位既体现前瞻性,又体现出可行性。三是要明确自身的办学类型定位。目前,我国高校主要划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教学型大学、高职高专院校四种类型。地方本科院校要将教学型大学或教学研究型大学作为学校的办学类型定位。注重自身的办学特色建设,做好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校发挥着不同作用,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学校类型定位上应重点考虑地方的特点和需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类合格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形成办学特色的核心

创建有特色的学科或专业是地方本科院校体现办学特色、增强办学实力的最现实的选择。由于资源有限,地方本科院校应根据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结合自身学科专业发展的实际、使自己现有的学科专业经过更新、改造、调整和补充,形成自身的学科特点,发展自己的特色专业,使某些领域在人才培养、科技开发上具有国内外大学不可替代的优势,从而提升学校的品牌或特色。如湖南省的株洲工学院,建校20多年来学科建设始终以包装特色为龙头,同时不断开发新兴包装科技,使自己成了全国唯―一所以包装特色闻名的地方本科院校[4]。地方本科院校为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形成办学特色的核心,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学科专业建设要有现实性。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必须立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顺应产业转移和区域合作的新趋势,促进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联动调整,使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二是学科专业建设要有针对性。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要考虑学校资源的实际,根据自己的实力,利用区域的地缘优势,注意学科专业之间的联系,逐步完善学科专业建设,逐渐形成自身的学科专业特色。切忌脱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的实际去盲目追求热门学科专业。三是学科专业建设要有独特性。在学科专业特色建设的创建中,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注意凸显自身的学科专业特色。特别是面临知识经济挑战的新形势下,学科专业特色的建设必将成为学校的“品牌”,会影响学校的整体发展,也将提升学校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

(三)服务地方,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的主战场

地方本科院校必须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主战场,立足区域,辐射周边区域或某些特定区域,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主,注意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获得地方较多的资源支持,提升学校的办学实力。如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结合自身“师范性”和“地方性”的办学实际,在人才培养上一方面注重培养优秀的小学师资,占领小学师资市场;另一方面也注重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从而形成了其人才培养的特色[5]。地方本科院校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学校要把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作为首要任务。地方本科院校要坚持区域产学研结合,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资源。通过向地方输送各种人才和提供各类服务,取得地方政府、企业、民众的信任和支持,与地方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建立相对稳定的根据地,从而不断发展自己。二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战略,实现校企合作的良性互动,共享多赢。地方本科院校一方面应分析自己的优劣势,派出部分教师到地方、到企业培养锻炼,提高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主动走出去与企业实施对接合作,克服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的困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办学效益。另一方面,学校也要请企业参与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地方科研机构合作,更深层次地共同进行课题研究的联合攻关以及成果转化,把地方、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请进来,为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出谋划策。三是整合资源,加强基地建设,探索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地方本科院校要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通过成立科技中心,服务中小企业,共建研发机构,依托大学科技园有效孵化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战略联盟等等,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推广高新实用技术,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求实创新,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以其特有的氛围,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位师生员工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受到影响,实现着对人的个性品质的塑造[6]。这就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特色创建中必须营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如浙江海洋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重视对学院文化特色的发掘、提炼和创新、发展。把“海纳百川、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内涵真正体现到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中,体现到海院人的办学理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环境面貌中,形成海院文化建设的鲜明特征。同时,努力创建校园文化品牌,实施包括大学生文明修身承诺活动、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青年博士教授论坛、大学生讲堂、“蓝色之路”文化艺术活动、海岛野外生存体验等一系列活动在内的校园文化精品活动计划。进一步构建凸显海院特色的形象识别系统,通过视觉识别、行为识别、理念识别的精心策划和执着实践,不断完善海院文化形象的塑造,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凸显学校的文化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创新。只有创新,其校园文化才能永远充满活力。具体做法是:一是要凝练自身的文化特色。地方本科院校要善于从历史沿革中归纳出自身独特的校园文化内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除了要继承自身的优秀文化传统外,还要积极吸收其他高校的优秀文化,并在互动中相互吸取其精华,不断提升学校校园文化的内涵,使校园文化更具鲜明的个性特征。二是注重对校园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在校园文化特色的建设中,地方本科院校要注重师生员工对校园文化特色的认同和理解,进而将其转化为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同时,也要激励师生员工继承和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使校园文化特色以他们为载体不断传承下去。这样,其独特的校园文化才永远具备顽强的生命力。三是注重与地域文化相融合。地方本科院校大多建在地级市,与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在规划校园文化建设时,地方本科院校要充分考虑地域文化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地方本科院校的竞争力集中体现在校园文化特色上。因此,注重与地域文化相融合,进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地方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永恒主题。

参考文献:

[1]徐斯亮.略论高校办学特色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

2001,(6).

[2]李化树.论大学办学特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

(2).

[3]朱复谦,李桂峰等.部分省市一些大学办学目标定位的

分析与研究[J].广西高教研究,2000,(5).

[4]樊彩萍.地方院校发展策略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

2004,(1).

[5]詹小平,刘鸿翔等.新升格地方高师院校的定位与发展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个案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04,(5).

第4篇:校园经济论文范文

关键字:不良社会风气;高校;文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002-03

高等学校是青年学生思想形成的摇篮,是文化积淀、精神传承的重要阵地,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子系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代社会中产生了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它们在规范、暗示、潜移默化等形式下直接或间接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准确把握社会风气对校园文化带来的影响,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阐述了当前校园文化的现状,深入分析了当代不良社会风气的成因,剖析了社会风气对校园文化的影响,面对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高校应该建立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以保证青年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校园文化在当前社会风气下的现状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全体师生员工在社会风气的引导下,所进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成果[1]。在当代社会风气下,校园文化演变成两种形态——优质的校园文化与腐朽的校园文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打破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大锅饭”、“铁饭碗”,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为大众教育,现今的大学生已经不再是天之骄子,他们已经意识到必须不断增加自身的“筹码”,提高自身的能力,掌握更多的技能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因此,大部分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资格培训和校园文化活动,努力提高人际沟通交流和组织管理能力。此外,“十二五”期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支持教学改革工程,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国家和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与关注使得大学生们的学习环境越来越优越,学生成长环境温馨健康。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却表现出腐朽的现象。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当代大学生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缺乏正确和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得高校师生的价值取向逐步趋向于功利化和实用化。部分人信奉“金钱至上”和“利益至上”,部分学生不专心学习,考试作弊;部分教师轻视教学,却把工作重点放在做科研、评职称。如今漫步大学校园,看各类广告无孔不入无处不在,严重破坏了校园的环境,影响学术气氛,使校园文化偏离了学术文化为核心的方向,失去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应有品位。

二、当代不良社会风气及其形成原因

社会风气,指一个社会多数人的价值观念、行为取向、生活模式,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社会风气好,可以凝聚力量,推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2]。不良社会风气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经济的高速发展,GDP中心论的提出,西方价值观的侵入,都使得人们把精力集中于经济建设,而忽略了其他的建设;市场经济激发了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也释放了人性中的自私贪婪、讲究享受的一面,给社会风气形成了挑战。其次,电影、电视、书籍等大众传媒利益至上,或热衷于色情凶杀,或只做金钱或权贵的奴隶,缺少更深刻的民族责任,也是社会风气下降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不良社会事件的相继发生,深刻地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思想发展,“官二代”、“富二代”的炫富行为和横行霸道,“表哥”、“房姐”的不劳而获、,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监督体制的不完善,机会的不平等被关注和夸大,给青年学生的世界观形成带来影响。

三、社会风气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社会风气本质上属于社会系统的文化子系统,受到社会有机体的其他层次影响,社会风气反映着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政治状况。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文化子系统存在于社会大环境之下,不是孤立的“围墙”文化,它反映着社会风气的变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人们勇立市场经济改革潮头,“发奋读书、立志成才、实现自我”成了高校校园的主旋律。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人们受前苏联的影响,勤勤恳恳、艰苦朴素,青年学子将保尔·柯察金、卓娅视为偶像,努力学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激荡了不少大学生的赤子情怀,“把青春献给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影响一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正因为良好的社会风气,促使此时的高校校园文化纯真、健康、积极向上,它催人奋进,净化人的思想,启迪人的心灵,给人以美的享受。负向的、不良的社会风气会阻碍社会发展和扭曲人们的价值观,从而向人们展示的是消极腐化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取向。20世纪末至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进入娱乐化时代,部分人道德标准低下,无行为准则,无是非观念,无理想追求,无英雄崇拜,无历史观念。自私、冷漠和道德的缺失等阴暗面正在吞噬着社会的良知,扭曲着群众的价值观。

四、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措施

面对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高校应该建立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以保证青年学生的健康发展。

1.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所处的自然环境等可过感官感受到的物质性对象的总和[3]。优美的校园环境所体现出的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对于校园建设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对师生默默起着熏陶、引导、升华的作用。因此,校园规划建设要立意高远,要赋予思想性、情感性、艺术性、人文性和教育性。学校在校园建筑、人文景观、校园绿化校园景点、楼宇、道路的命名上均应体现该校办学特色,形成鲜明特色的文化注重历史与现代的有机结合,注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统一,注重美与实用的既为校园群体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重要的场地支持,而供给人精神方面的文化熏陶与濡染。

2.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是在学校的长期发展的历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该校显著特色的价值认同、价值取向,是一所大学与另一所大学的主要区别,具体体现为校风、学风、教风。在建设校园精神文化时,要有明确的方向和坚定的立场,要和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那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来说,要重视和重点抓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通过校史校情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学校发展历史、办学定位,产生校园人的主人翁意识;通过专业介绍、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科研成果使学生牢固树立专业思想,做好大学规划;通过校纪校规教育、理想与信念讲座使学生增强法制意识、道德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避免校园内的不良习气对新生产生负面影响。要经常性对大学生进行学习动力教育,开展对大学生学习方法指导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有振兴祖国、创造幸福生活的学习动力,有勤奋求实的学习态度,有先进高校的学习方法,有科技与人文并重的学习兴趣,学会学习,学会求新,学会创造。在校园内形成一个“以学风促班风,以班风建优良校风”的良好局面。

3.校园制度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学校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具体体现出来的学校管理的独特风格,它是师生行为的规范性文化,是具有强制约束力的刚性准则,体现了校园文化主体的意志。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要注重人性化。“以人为本”是我们的管理理念,高校在制定校园规章制度时不能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要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在坚持原则性的基础上突出人文管理的特征。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要注重科学性,要从现实国情、具体校情出发,遵循高校办学的规律和管理活动的客观实际,体现学校集体的意志、传统和风格,注意减少导致学生的功利倾向。规章制度的目标积极健康,内容明确清晰,符合学生实际,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成为校园人拥护、执行的行为准则,使校园制度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要注重与时俱进。高校校园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受到社会文化、社会风气的影响会产生变化,高校校园制度文化也应适应新形势而不断完善与健全,对新出现的问题和情况应及时制订合理的制度予以管理、规范,引导青年学生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中寻得协调与和谐。

4.校园教师文化。校园教师文化是教师的世界观、品行、生活以及对每一现像的态度影响全体学生的发展方向的总括[4]。“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大到人生理想、处世之道,小到生活作风、治学态度,都会影响到学生。在校园内,学生接触最多的是教师,高校教师在课堂上讲学不仅传授科学知识,同讲课过程中会将自己的思维方式、处事态度、治学态度、人生观、价值观传递给感染学生;重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引导教师“有自信、健康的阳光心态,有敬业、爱生的良好师德,有能教会研、乐学善思的多种能力”,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因此,学校要不断完善各种教学评价制度、激励制度,使评价与激励更趋于多元、开放、科学,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可以聘请德才兼备的教师成为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社团、学术研究的导师,通过各种学术报告和辅导等活动形式走近学生、了解学生、与学生保持互动,给予学生学业指导、给予学生人文关怀、给予学生成长指引。

5.校园学生文化。当代大学生是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命,崇高的信仰和道德文化与知识技术水平同等重要,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提高自律意识,拥有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高校教育的客体就是青年学生,学生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高校的教育理念和体系方法必须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注重学生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必不可少。首先,必须深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传播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的主要渠道,不断深化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其次,强化网络对广大学生的正面引导,坚决抵制和消除网络中存在的不健康信息,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同时充分发挥网络灵活、便利的特点,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教育的阵地,拓展教育空间,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对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重要的作用[5]。

面对不良社会风气的诸多影响,我们要通过多方面努力构建起良好的校园文化,使大学生从中汲取知识营养,陶冶道德情操,使大学生通过健康的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教化完善自我、悦纳自我、超越自我,逐渐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参考文献:

[1]单文慧.浅议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和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1,(2).

[2]段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风气演变的历程[J].理论探讨,2012,(4).

[3]候彦杰,李宗维.东北高校特色校园物质文化初探[J].教学研究,2012,(3).

第5篇:校园经济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中的一支重要的亚文化,不仅能够引领社会思潮的变迁,而且能够感知、折射和映照社会进步的足迹。在现代社会中,高校校园文化变迁既镜鉴伴随改革开放而来的巨大社会进步,融纳着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又在触摸改革开放强大的推力中,接受着改革开放的强劲促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潮流中,高校校园文化变迁与改革开放之间在互动中保持着共进共退的互动性。

凝聚着社会文化合理内核的高校校园文化,在变迁中折射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反映着时代进步和发展的历史轨迹。高校校园文化的变迁和改革开放的发展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历史互动性。探析这种历史互动性,对于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变迁映射改革开放的全貌

高校作为社会文化传承的纽带,在改革开放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整体文化发展的影响,从而产生深刻的变迁。因此,高校校园文化的变迁是以社会发展脉络为主要线索和逻辑依据的,且校园文化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是契合的。

基于改革开放的阶段性发展,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精神也随改革开放的进程而呈现出阶段性的变迁轨迹。这种变迁表现为从宏观到微观、从理想到现实、从单一到整合、从严格到宽容、从外倾到内倾的发展趋势,并始终沿着正弦曲线的波动变迁。这种变迁不仅直接折射和反映社会变革的发展轨迹,而且将社会变革的全部内涵凝结成文化变迁的主题。

1.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变迁影印了改革开放的社会特征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为鲜明特征的社会发展阶段。在这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会变革以前所未有的广泛性和深刻性震撼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观念领域,表现为深度的系统变革。追逐着社会改革的历史进程,高校校园文化将改革开放的主题内容和历史进步的时代烙印深深地熔铸在变迁发展之中。

首先,在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的环境中,高校校园文化由单一型向兼容型变迁。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基于社会利益结构和社会阶层日趋多样的基本特征,高校校园文化的构成也呈现出丰富而多样的变迁趋势,主要表现为校园文化的结构趋向于开放式、内容趋向于多元化、功能趋向于综合化。由于高校与社会环境时刻进行着物质、信息交换,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的每一微小变革很快就会在校园内引起相应的躁动,导致校园文化体系日新月异。因此,高校校园文化总是以最为快捷的方式感知和触摸社会进步的脉搏,并不断引领社会前沿的观念、汇集社会时尚的热点而成为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加深,高校校园的开放性也不断得到加强。随着社会文化的多样化发展,高校校园以开放的姿态将各类文化包容并蓄,使高校校园文化系统成为一个复杂的构成体,其中既有高雅文化、精英文化、理性文化,也有流行文化、大众文化、感性文化;既有各类外域文化、外国文化,也有本土文化、本族文化;既有高雅文化,也有庸俗文化等。

其次,在日益开放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由封闭型向开放型变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和政治改革的深入拓展,社会文化领域的百家争鸣和经济领域的自由竞争不断促进文化观念的嬗变。伴随社会文化的开放性发展,高校校园生活也日益打破自成一体的封闭模式。市场经济机制使高墙封围的校园文化不可能继续维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通过各种渠道体现在校园文化的诸多元素中。与其他亚文化相比,高校校园文化具有思想敏锐、观念开放,接受新事物快、批判意识强、最少保守的特色,并对社会的风云变幻十分敏感。在开放的环境中,各类文化观念纷纷涌入高校,影映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改革的合理内核,并在各类知识和文化策源地(高校)衍生出富含时代特色的文化价值观念。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循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轨迹,高校校园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汲取着改革的价值精神和时代养分,日益呈现出开放、透明和民主的文化气息,校园内日益凸显对个性发展、平等意识和权利观念的尊重。开放的校园文化在核心精神的追求上逐渐体现出普遍主义,尊重社会事实的真实性,注重社会规则的公平性并热心和关注公益事业,具有更自觉的环保意识。在开放的校园中,校园文化表现出对社会各类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包容和认同,使校园呈现出与社会潮流高度一致的休闲态度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如“超女热潮”、街舞表演、网络歌曲、DV短片等,成为大学生的新宠,在大学生中传播较快。开放的校园内,师生们愈来愈喜欢直率的情感表露,不愿扭曲个性,厌恶形式主义等。

2.高校校园的热点变迁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伴随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高校在与社会进行观念对接和信息交换中,不仅首当其冲地感知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急剧变化,而且以校园热点变迁的方式来展示深刻而伟大的社会变革。纵观改革开放的历程,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并孕育和形成了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追求,见证了大学生价值取向不断变迁的历史轨迹。

(1)“自我”价值的萌发动摇了“无我”的传统观念

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改革开放而来的是高校校园对世界、社会和人生进行自发的思考。传统文化中的“无我”价值取向在现实面前显得十分的尴尬,高校校园开始了对世界、人生和社会的历史反思。基于改革开放对高校校园的深刻震撼,传统义利观、生命观的困惑与现实的校园文化激烈对撞,高校校园开始了对“自我”存在的现实拷问——即“潘晓热”的出现。高校校园借助西方文化思潮对人的本性探讨已经深入到了对经典性的人生价值范例的深度质疑。同时对传统文化所提倡的极端的固有价值内涵提出了异议,并对传统价值标准进行了重新审视。相对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中绝对利他的价值诉求,自我价值的萌发无疑是巨大的历史进步。但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由于高校校园在价值求解中难以排解偏激的情绪困扰,盲目仰望西方思潮华丽的外衣,忘记了脚下踏着的是古老的中国土地。在价值追寻中脱离现实和实际,因而暂时迷失了方向,高校校园价值取向的天平在否定“无我”的传统观念中,不可避免地向着“利己主义”、“自我中心”方向倾斜。

(2)市场热潮中的实用性价值重塑

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市场经济体制的渗透式影响突破高校的藩篱,以迅猛的势头冲击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校园,“市场热”在各个高校校园不断升温。在文化精神层面,高校校园以崭新的姿态全面融入到市场经济体制之中,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新的价值观念重塑。“市场”热潮迅即蔓延到了高校校园的各个方面,影响到校园的饮食起居,引导着高校校园的思想情感和心理倾向,制约着高校校园的生活方式、行为选择和核心精神,进而从外而内地深刻影响高校校园文化的各个层面。在“市场”强力的渗透式影响下,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开始趋于实用性和功利性,高校校园逐步淡化对纯理论探索和学理式生活的仰慕和关怀,对未来的向往呈现出多元复杂的价值取向。

(3)全新的价值体系在综合素质热潮中得以构建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的开放性和全面发展趋势,为高校校园文化提供了更为丰富多样的发展环境。尤其是加入WTO以来,面对滚滚而来的全球化浪潮,高校校园渐渐认识到应该全面地看待世界,全面地认识“自我”,努力从多种角度塑造自己,以便全面实现“自我”。在市场竞争背景下,高校校园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优劣,在高校校园里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综合素质热潮”由此悄然兴起。如果说在“潘晓热”的时候高校校园文化是向狭隘“自我”提出疑问,那么到了“综合素质热”的时候,大学生则对大写的“人”和人的全面发展投入了关注的目光,“素质教育热”从主客观两个方面促动校园内新价值体系的全面变迁和构建。

二、高校校园文化变迁发端于改革开放的动力助推

一场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出发,自觉启动的改革过程,带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相应变化,不仅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迁,而且引起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剧烈振荡,导致各类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在冲突与磨合中进入了深刻的流变历程。 转贴于

1.经济体制改革是高校校园文化变迁的原动力

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经济的前提和条件是决定性的,每个时代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当时包括文化在内容的一切社会现象都具有决定意义。因为,一切的社会意识形态都要依赖并受制于社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生产方式对校园文化变迁的决定作用正是通过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实现的。追根溯源,文化的变迁是以经济的变化发展为核心的。基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内在规律,社会变革和发展不仅加速社会历史进程,而且强烈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行为、社会关系和社会意识,并引起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深刻变迁。

市场经济既是一种经济形式,也是一种文化表现。文化作为一定经济条件下对人包括人的价值理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设计,并不只是经济表面的装饰物,而是内在于经济的人文力量。所以,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一方面,要求实现文化的转型;另一方面,也要求建立起与新的经济形式相适应的文化背景,作为新的经济发展的根源动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上,面对生产方式日新月异的态势,市场经济在观念层面带来了诸如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公正意识、效益意识、创新意识等的进步,以平等、独立、自由、竞争为核心的新型价值观在主流文化中确立。

2.对外开放是高校校园文化变迁的催化剂

三十年的对外开放就是中国打开国门审视世界,不断融入全球一体化的历程。在对外开放中,有两种全球化力量深刻影响着文化的变迁:一是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一是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1)文化全球化进程直接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快速变迁

从文化全球化来讲,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三十年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不断交流融合的历史。“全球化拓宽了文化视野,推动人们从全球的视角来重新构造文化活动;全球化凸现了文化精神中的整体意识;全球化创造了当代文化的多样性;全球化为广泛的文化传播和交流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条件和心理条件”。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国内与国外的交流日益频繁,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在交流和接触中进行着相互的选择和适应。来势汹涌的外来文化借助发达国家领先的科学技术和强大的国家实力,建立起了世界范围的文化霸权,对中国本土的民族文化所建构的意义世界进行了激烈的否定和亵渎,在其喧嚣的文化浸润中日渐肢解传统的价值体系,对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形成了强劲的冲击。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西方思潮热浪的兴起,到今天对时尚潮流的狂热追捧(哈韩、哈日……),在高校校园里从日常学习、生活、消费等各个方面,外来文化都展示出其强劲的渗透性和表面张力。这种文化领域的“漩涡效应”借助全球一体化潮流,携带着诱人的现代气息,成为催生高校校园变迁的重要力量。

(2)经济全球化进程强力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加速变迁

经济作为一种文明,决不仅仅只有物质的价值,它也包含着深刻的精神方面的含义,能够对文化的变迁产生重要的影响。源于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带来的校园文化变迁通常有两种:一是潜移默化的渗透,一是显而易见的突变。

经济全球化引发的渗透式文化变迁,主要源于西方富于渗透性的现代工业和现代科技的影响,对现代高校校园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充盈着对经济利益无限膜拜和盲动的情绪,也日益震撼着中国高校校园内“君子言义、小人言利”的价值围城。高校校园文化两种形态的变迁,校园内传统文化中内圣外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逐渐萎缩,迅速前进的工业巨轮轻易就把宁静的心灵图景碾成粉碎;伴随经济意识的空前膨胀,精神追求也开始全面萎缩;工具思想全方位渗透校园文化,人们的内心修养、价值追求追寻着经济利益的足迹,淡漠了精神渴求。

经济全球化带来文化突变式的更替,主要源于货币资本在全球范围空前频繁地往来,市场的开拓与扩张有力地突破了国家、民族、文化风俗以及意识形态划出的传统疆域。从跨国公司、卫星电视、互联网络到麦当劳、奔驰汽车、卡通片,这些异国他乡的文化正在穿越巨大的空间距离和森严的国境线,愈来愈密集地植入本土。高校校园作为文化发展的前沿阵地,大学生始终是社会的先锋,他们思想活跃,敢闯敢为,乐于接受新事物。站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的边缘,大学校园里回避不了这样的问题:是崇古还是尚今?是慎终追远还是面向未来?是维护传统观念体系还是变革创新”?因此,随着国际货币倾销而来的外域文化会在高校校园引发深刻的思考、艰难的筛选与有效的整合,从而导致校园文化在选择中突变,在更替中和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

[2]王军.“校园文化的历史回顾、现状与对策——兼谈校园文化与教育的关系”[J].江西教育研究,1996,(3).

第6篇:校园经济论文范文

Abstract: This paper carries out the in-depth analysis from five aspects of the importance of campus planning design,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step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the tourism landscape, and puts forward the fundamental construction of the campus planning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landscape, and the trialistic theory of tourism planning and design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关键词:校园建设;规划设计;生态环境;三元论;检测指标

Key words: campus construction;planning and design;ecological environment;trialistic theory;test index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6-0212-02

0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下,高校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招生人数规模激增,原有基本建设基础设施资源不能满足教学科研要求,高等学校校园的长期规划、“五年规划”需调整修订完善。校园规划设计有别于其他建筑规划设计,是一项具有历史延续性和综合性的建筑创作,它涉及建筑、艺术、经济、地理、园林、环保和社会科学等各个学科内容,其自身特点是各种配套城市基础建设实施需齐全,相当于一座中等规模小城镇建设标准。新校区如何建设?老校区如何扩建和改建?以及新老校区功能划分区衔接等重要课题摆在高校管理者面前,急需解决。这就涉及校园基本建设总体规划设计。

1 校园总体规划设计重要性

高校校园总体规划设计在高校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其反映了办学的方向,学校发展规模和建设模式,比较完整地、系统地体现学校建设的综合布局,展示学校发展的前景,是指导学校建设的纲领和蓝图,要建设一所既符合现代化又有传统历史特色要求的高等学校必须要有科学的总体规划。

1.1 校园总体规划是办学的基础工程,也是百年建筑工程的整体布局规范性总体建设纲要文件 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中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筑和绿化工程两部分,两者要空间上兼顾、和谐,是奠定学校景观的基础。建设过程中建筑与绿化、美化、净化工作并进,建筑物从单一功能逐步向多功能发展,这样既节约用地又留有绿化发展提升空间的余地。其原因校园建设的好坏衡量标准,一是看其校园建筑物的布局、造型、层次、使用功能、外部色调和内部装饰。二是看校园自然环境利用和绿化设计。两者相互关系,绿化设计装饰衬托建筑物,使建筑物平面布置、外形轮廓同园林绿化在空间构图上融为一体,从线条、色彩、造型上改善丰富建筑物的外形,增加建筑艺术魅力。

1.2 校园规划设计是人文环境、建筑空间及自然环境三者有机融合,建设做到事前科学规划事中细致微调事后生态和谐,为师生营造一个学习生活优美的环境保证 校园规划设计是各个高校依据学校的历史、专业特色、地理环境、特有文化等形成独特的特征,建设规划设计理念中坚持以人为本,从自然生态性、公共资源开放性、文化性、历史性、(自然地貌、空间分布、生态系统三方面)多样性、方向性和识别性考虑,才能建成一个符合当代大学发展的优美校园环境。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好的环境影响人的产生好心情,激发自豪感、积极心态及向美好方向发展的上进心。

2 高校校园建设中存在不足

由于历史、建设资金、人为等诸多的因素,一些高校老校区没有总体规划,或虽有也是简单的总体规划,以主要领导的决策为主,随意性大,未形成科学系统的整体规划按照既定计划实施。

2.1 校园建设中存在不足问题具体体现 校园基本建设规划中选址不合理;总体布局混乱,功能分区不明确;主要建筑不齐全,配套设施没有跟进;管网系统零乱;人行道与车行道布置不科学不系统;绿化容积率少;未考虑学校的发展建设预留用地等。

2.2 校园建设中产生存在不足的原因 产生以上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客观因素,如建设土地不足、基建投资不够、未按标准设计建设单体建筑物等以及不满足《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等指标要求;二是主观因素,部分领导的“长官意志”任意改变,缺乏对整体规划设计重要性的认识。

3 如何编制好校园基本建设总体规划设计

为了确保编制好总体规划和搞好校园建设,高等院校应设立规划处或校园五年规划编制委员会承担校园规划建设的权力机构,由党委领导下校长责任制直管实施。

3.1 编制好校园规划建设的前提 编制委员会主要解决好校园定位、校园功能、校园格局、历史文物、校园的发展;保护和利用地形;细化校园规划的不断完善和修改以及主要校领导与校园规划建设的职责责任等问题。

3.2 学校校园总体规划产生的程序 校园规划设计通常产生的五步骤依次是:确定办学方向;确立专业设置;确定学校发展规模;确定学校机构和编制;修订学校校园建设总体规划(含基建、绿化等)。

3.3 制定校园规划的工作方法 真正好的校园规划,一定要实地考察,因地制宜,富有创新精神,形成独特的特色,这就需要充分研究和组织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外加好的工作方法。制定规划的工作方法:一是编制委员会讨论,明确方向原则,提供设计依据,成立专门机构进行设计;二是动员全校师生群策全力,反复征集意见(注重新的思路、不同意见),修改完善方案,提交校党政会议讨论以及职代会表决;三是借助社会编制规划设计专业中间机构(如规划设计研究院),把控国家法规、技术参数等参考依据咨询作用;四是定稿后形成文件上报相关主管部门,确保权威性和严肃性,任何人不能随意改变,如需改变职代会表决。

3.4 收集整编校园规划基础技术资料 编制委员把规划分为总规划、专项规划、二级单位规划三类。各级各类人员搜集相关层面的基本资料,汇总研讨分析,需详细掌握以下资料:①住建局的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学校拟建区域位置图,并标有建筑红线和学校坐标位置的学校规划图。②土地局审批的用地范围及其附近的地形图。③学校拟建用地区域及其附近的学校和周边的建筑物的现状情况。④学校拟建区域附近的给排水、供电、采暖等管线埋设情况及引入接线位置、标高、管径、材质等。⑤学校拟建区域原有道路断面及路面标高。⑥本地的自然条件、水文及工程地质勘探等资料。⑦学校的办学规模、教职员工(包括家属)的全部人员结构组成情况。⑧本地区域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家建设标准对公共(市政)基础设施标准、建筑层数、建筑密度、用地指标的规定。

3.5 校园基本建设规划实施的程序 校园基本建设规划实施的程序依次分为六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主要工作搜集上述3.4中有关资料。二是计算阶段,主要工作包括规划好的学校发展各类学生、教职工总人数,确定学制和办多少个院系、专业;计算人口总数;计算各类用房和用地面积。三是规划阶段,主要工作包括校区功能划分,各类建筑物、绿化、基础设施、运动场等的布置图,即总体规划图、总体规划模型。四是主要技术指标复核阶段。包括用地平衡、计算方法(或技术)、经济指标。五是上报审核阶段,编写总体规划任务总说明,编制总体规划总投资,编制招生、各类用房表格和编写基本建设单项工程计划任务书等。六是制作总体规划立体沙模型,依据年度投资计划,逐年分批实施。

4 校园规划设计采用现代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三元论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等主要场所,也是知识的神圣殿堂。同时,规划建设的经典或名校校园环境,也能带来旅游产业,譬如,清华、北大等校园。这就要求总体规划运用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学科专业知识,创造令人优美的学习和心旷神怡的景观环境,同时提供让人流连忘返的旅游场所,做到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4.1 校园规划建设与景观旅游设计的三元结合 中国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无论项目大小,全面到位的规划设计应包括“旅游”、“景观”、“生态”这基本核心的三元。这是现代大学校园规划建设人文景观的需要,具体体现在规划设计实践层面、重点、阶段、支持专业等方面,两者能有机结合可以寻求到最佳结合点和平衡点,更好地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

4.2 景观旅游设计的三元在校园规划建设的理论应用 校园景观、旅游、环保三位一体的结合势在必行,先行的高校取得的效益可观。校园规划设计者应坚持保证教学科研的前提下,做到“环保生态是前提,景观形态是基础,旅游经济是龙头”这一基本原则,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三方面的比重、深度调整。具体规划设计中运用支持学科领域是旅游经济学、景观园林学(包括建筑、规划、园林)、环境生态学;分为发展、总体、详细三阶段,校区、分校、景点三个层面,资源(区域上)、布局(总体上)、选择(景点与项目策划)三个重点,策划、规划设计、管理的全过程。

5 校园规划设计应用现代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三元论的案例

5.1 某大学校园概况 某大学位于陕西,历史悠久,地处黄土高原,政治上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但由于历史原因、自然条件等因素限制,校园规划建设一直比较落后。难以引进高水平的师资人才和招收优质的生源,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科研等综合实力。

5.2 应用现代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三元论前后对比 该校新的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学校的办学现状不足,整合各种可利用的资源,重新定位办学思路,运用现代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三元论后对校园规划建设,其各项检测指标有了明显的变化可见表1。

5.3 对策(建议)可行性分析 通过表1中校园事业规划评估检测指标数据对比均提升率达50%以上,可见现代景观与旅游规划设计三元论在校园规划设施后期能有效地提升高校经济和社会效益。

6 结束语

通过对高校校园基本建设规划设计编制的方法步骤的分析可以知道,要创造一个富有文化气氛、令人有亲切感和优美的校园环境,在满足功能及景观、生理及心理等多方面的要求前提下,同时给大学后期带来社会和经济效益。规划设计中应借鉴景观设计的三元理论,弥补现有校园环境建设中生态、景观占有的比重不足,更重要的是相应了国家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也把学校校园建成名副其实的第二课堂。

参考文献:

[1]黄国焕,张元亮.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研究[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刘滨谊,等.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3]汪宇,唐幸生.谈谈校园的规划和设计问题[J].高等教育学报,1987(08).

[4]高德元.北京联合大学工学院校园规划设计浅析[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2(06):110-114.

[5]袁川.现代校园总体规划构想[J].上海高教研究,1997(07):38-40.

第7篇:校园经济论文范文

【关键词】校园文化;理想主义;教育期待

在本文中大学校园文化是指“高等院校以大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的,以具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由大学生参与创办的报刊、讲座、社团、沙龙及其他文化活动和各类文化设施为表征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1]大学校园作为时代的晴雨表,其校园文化不仅在横向上是社会价值观念的折射与观照,在纵向上也必然反映出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和社会整体的演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快,大学校园文化也在价值取向和群体心态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一、反思与断想:对大学校园文化变迁的历史审视

当前,我国正处在巨大的社会转型期,所谓社会转型就是指“中国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及由经济的基础性地位变化所引起的整个社会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剧变”[2],纵观我国新时期以来大学校园文化热点的变迁,大致可将校园文化分为三个时期:

1978~1985年可以看作是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的反思与凯歌高奏时期。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后的第一代大学生走进校园,带着对历史和时代的反思,他们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通过“潘晓的来信”所引发的人生观大讨论,大学生们确立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团结奋斗,振兴中华”等奋斗目标。崇高的历史和时代使命感使他们如饥似渴的吸取着科学知识和各种精神食粮。“求知热”成了这一时期大学校园文化的主流,大学校园文化中充满了理想主义与奋发向上的精神气质。

1985~1992年可以看作是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发展的第二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深化改革的受阻,社会上出现了“知识贬值”、“脑体倒挂”、“全民经商”等现象。这样的社会风气使读书成了清贫与无奈的代名词,知识的价值受到怀疑,教育被挤到了边缘地带,青年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沉重打击。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大学校园出现了“经商热”、“厌学风”、“读书无用论”。在这样的背景下,再加上国际环境的变化,在80年代末大学生中非理性主义的思潮占了上风,终于导致了对社会震动极大的89年学潮。89风波平息以后,沉闷的气氛笼罩着青年,灰色人生泛起,调侃文学,文化快餐,校园搓麻风盛行,校园中也到处回荡着“一无所有”、“跟着感觉走”等歌曲的旋律,可以看作是这一时期大学生们颓废心态的反映。

1992年的春天,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使社会转型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教兴国”战略得到确立,知识的价值重新得到社会的确认。同时,国家关于大学实行并轨收费和自主择业政策的出台,以及20世纪末的高校扩招等都使大学生的生存压力加大;再加上80年代末期群体性政治行为给大学生带来的经验教训,使青年大学生开始从高高在上的理想境界回归到现实生活。大学生关心的已不再是“改造社会”,而是如何“充实自己”,更好的“适应社会”。校园文化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此起彼伏的“考级热”、“考证热”、“考研热”和各种各样的外语、计算机、广告、营销等实用技能“辅导班”的火爆,青年大学生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掀起了新一轮的“读书热”。

不过,仔细审视今天大学校园中的“读书热”,却发现这迥然不同于20年前大学校园中的“读书热”。因为今天大学生学习的兴奋点随着外界的影响而不断变换,学习的目的日趋功利化、实用化、短期化。许多学生的学习都有一个具体的实用目标,思考的是如何学(HOW),而对于学习目的是什么(WHY)则很少有人去思考。至此,中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任”便成了“学而优则乐”,“读书赚钱论”应运而生。大学校园文化中理想主义开始缺失。审视20多年来大学校园文化的沉沉浮浮,我们发现随着社会风潮的变迁,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也经历了“高涨—低落—高涨”的过程。尽管从形式上来看,“读书无用论”与“读书赚钱论”大相径庭,但是从知识贬值到知识就是财富,毕竟是时代的巨大进步。

二、对大学校园文化中理想主义缺失的社会学分析

有人指出,校园文化具有“伴生性”、“社会性”和“现实性”的特点[3],因此20余年来校园文化中的“读书热”的演进,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着深厚的现实土壤。今天大学校园文化中理想主义的缺失是有着一定客观必然性的。

(一)大学校园文化中理想主义的缺失是社会转型期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社会子系统未能协调发展的一种反映

我国当前的社会转型表现在要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并尽快转向知识经济社会,这一转向西方发达国家用了几百年,而我国处在当前这样的国际环境下,却只能用几十年的时间来完成,快速的社会转型当然会带来一系列的不协调。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离不开知识尤其是应用性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在社会转型期,大力运用科学技术提高生产力,大力发展经济是我国完成社会转型目标的必由之路。但是科学技术、工具理性的过度强调也会带来工具理性的过度扩张和价值理性的遮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改变国人观念与效率的同时,也使不少人产生了“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重现实追求而忽视理想追求,重工具理性而忽视价值理性成了中国市场化进程中普遍通病。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人把本来是手段的效益、利益当作人生的目的来追求,从而忘却对意义的思考、价值的追求和灵魂的关注。从这一点上看当前大学校园文化中理想主义的缺失正是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未能协调发展的一种反映。

(二)大学校园文化中理想主义的缺失也是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社会主体文化浮躁的一个缩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给国人上了一堂很好的务实课,但伴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追求效率、重视功利的价值观既消解了传统的“君子言义,小人言利”等观念,也拒斥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合理思想,使社会价值观沿着“重利轻义”的方向发展。同时,在开放的环境下,传统的一元价值观开始向现代的多元价值观转变。在旧的价值观将要破除,新的价值规范尚未确立之时,人们难以寻找到自己的心灵中的“阿基米德点”。整个社会主体文化出现了盲目、浮躁的毛病。在这样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人们大多只随着社会风潮的变化而变化。社会主体文化的浮躁必然带来开放的大学校园文化的浮躁。

(三)大学校园文化中理想主义的缺失也是我国教育自身发展的结果

我国传统的教育由于长期处在封闭的环境中,一些僵化思维指导着我国的高等教育,例如在教育中长期忽视人的主体性、教育中的泛政治化、泛集体主义倾向十分明显。而到了新时期,由于思想的解放,国门的打开,人的个性得以张扬和凸现。这一转向使教育中个体得到重视。同时,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接受高等教育已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民办高校的兴起,自费上大学,借贷上大学等现象的出现,都使受教育具有了“投资”的性质。上大学是就业前的必要准备,上大学成了一种投资。同时,由于当前我国的教育制度还不完备,尽管反对“应试教育”,可是素质教育还没有深入人心,许多人还把大学教育看成是“文凭教育”,而没有真正的实现“素质教育”。“教育产业化”的呼声更使人们对于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深表认同。政府也想通过教育拉动经济的增长,个人也想通过教育获得社会地位。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人民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被看成是获得收益的一种手段,教育的功利化倾向日趋明显。高等教育的过度功利化必然会带来校园文化中理想主义的缺失。

三、身有彩风双飞翼:一种教育期待

任何一个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但同时我们却不能因此而放弃对于事物本身的追问。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同样需要我们用一种批判反思的眼光去看待它。因此,我们认为校园文化中理想主义的缺失也是大学教育中理想主义的缺失。之所以强调校园文化中理想主义的回归,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从理论上看,这是由教育的本质和价值所决定的

“所谓教育,就是使人类自觉到无知之知,并向着真正的知(真、善、美)不断超越自我。这对于人类,就是最崇高的行为”。[4]由此可以看出教育无论对于国家、社会还是个人或人类整体,都既有功利性的一面,又有着非功利性的一面。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不仅要促进社会的发展,更要促进人的发展;教育在适应社会的同时,还必须担负起超越与引导的功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二21世纪教育委员会曾经在报告中提出“教育:必要的乌托邦”这一命题,这实际上就是说明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不仅仅是“未来生活的通行证”,更是一种灌注着和体现着人的理想的活动,它本身就有一种令人激动的理想性质。如果高等教育不具有超越现实的目标,不具有现实批判性,那么高等教育也就失去了他批判的发展知识并引导人自身和社会进步的功能。教育作为“孕育未来的事业”,总是根植于现实,面向未来,代表着理想的。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告诫我们:“在教育适应现实变革时,首要的是保持对教育本质的追问,以避免过于轻率的适应眼前需要而放弃长远责任。”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技术的场所,更是集中展示人类精神生活和理想气质的“殿堂”。理想性和现实性是高等教育始终应该坚持的两个向度,我们不要只重视大学的工具理性,更要重视大学的价值理性。

(二)从实践上看,这是由国际教育发展的历史实践和未来趋向所决定的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人类却日益陷入物质主义的泥坑。“科技至上”、“经济至上”、“消费至上”[5]的观念使人类的精神家园一片荒芜。当前由于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道德危机,经济一体化使人们开始对教育作出反思并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其中心就是必须培养具有道德主题性、能够“走向世界历史的人”。[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在1989年提出了“学会关心”的教育口号。人类教育的发展历史和教育的发展趋向告诉我们大学只有具有自己的独立品格,才能造就民主社会的建设者,大学也才能成为知识创新的阵地。社会要求真正大学应该是探索真理和自由成长的最佳场所,应该能“确保每个人拥有必要的手段,去自觉的、积极的发挥一个公民的作用。”[7]只有当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成为校园文化的灵魂,进取性、创造性和超越性成为校园文化的时代特征时,大学教育才能真正成其为教育。

总之,大学校园文化中离不开理想主义,大学教育也离不开理想信念。大学校园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于社会的适应功能和超越功能就想彩风的双翼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我们期待着这对双翼快点回到大学校园文化这只彩风身上。只有大学校园中理想主义的回归,高等教育才可能在现实的此岸世界中充分发挥文化的批判与创造功能,构建出一个不断前进的彼岸世界。

参考文献

[1]黄薇.“校园文化”的现实状况研析[J].青年研究,1994,(9).

[2]金一鸣.教育社会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邱云岳.高校多校区条件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1,(6).

[4](日)岸根卓郎著,何鉴译.我的教育论——真、善、美的三位一体化教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1).

[5]鲁洁.道德教育:一种超越[J].中国教育学刊,1994,(6).

第8篇:校园经济论文范文

关键词 辽宁省 校园足球 中小学 对策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辽宁省14个城市随机抽取70所中小学“校园足球”学校的参与学生、足球指导员、主管领导及各市体育局和教育局的相关领导为研究对象共4302人。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调查法、数理分析法及逻辑分析等科研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辽宁省中小学校园足球分布的总体情况及对策研究

从2009年开始辽宁省开始大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最好的城市为大连、沈阳、鞍山。其中大连为辽宁省重点示范城市。目前,辽宁省共有417所学校为校园足球布局试点学校,具体实施青少年足球活动计划。其中小学239所,中学130所,高中48所。辽宁省校园足球的建设成金字塔型,就目前小学、中学、高中的比例来看结构比较合理,有利于校园足球人材的输送和选拔。排名前三名的为大连43所,占总布局学校的10.31%;沈阳41所,占总布局学校的9.83%;抚顺38所,占总布局学校的9.11%;后三名的城市为铁岭15所,占总布局学校的3.59%,阜新22所,占总布局学校的5.28%,营口23所,占总布局学校的5.52%。

由此可见校园足球的开展与地方经济是紧密联系的,地方经济能够直接带动校园足球的发展。从学校数量和校园足球布局比例来看在辽宁省布局学校总数量中所占的比重偏低。在之后新的校园足球布局试点学校的建设来看要进一步扩充和增加其数量,只有从量变才能产生质变。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考虑多建几个足球布局学校,以点带面,也可在小学升初中阶段以足球为特殊技能的优先、跨区异地上学,不要把对足球感兴趣的学生,因无法得到专业系统的训练,使学生对足球的热爱程度随之淡化。

(二)辽宁省中小学“校园足球”足球指导员稀缺问题普遍存在

辽宁省经济发达和欠发达地区校园足球指导员稀缺问题普遍存在,体育教师是校园足球哉沟牧炻啡恕A赡省经济发达和欠发达地区校园足球指导员稀缺问题非常普遍,在调查的教师中,足球专业的教师所占比重太小,大部分学校的足球课程都是由非足球专业的教师担任。辽宁省中小学校校园足球指导员大部分是由各个布局学校中的体育教师担任,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参与校园足球各项活动的学生进行有计划的教学与训练。缺少足球相关学习经历的指导员有237人,占总数的40 %以上。经过足球专业训练和系统理论学习的人数为353人,占近60%。在被调查的590足球指导员中,只有15人拥有足球教练员资格,这15人,主要分布在沈阳和大连两个城市,可见了辽宁省足球指导员在足球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的获取路径来源不一,缺少足球专业学习经历的指导员占一定比重,专业能力有待加强。这些教师的足球水平不一,已经严重成为校园足球发展的一大瓶颈。解决师资问题要组织体育教师多参与足球专业培训,还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招募退役足球专业运动员。

(三)辽宁省各市的场地设施情况无法满足“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

辽宁省各市的场地设施情况无法满足“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调查了解到足球场地以人造草坪为主有54所学校,占调查学校总数的56.3%;其次是沙土场地的36所,占调查学校总数的37.5%;其他各类场地的有6所,占总数的6.2%。很多学校尤其是经济落后偏远地区开展校园足球的场地远远无法满足校园足球活动的正常需求,即使是像沈阳、大连、鞍山开展城市也存在场地设施不全的情况。政府及各市体育局、教育局及学校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力度。也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允许企业或个人的赞助。

(四)辽宁省校园足球课程设置、学时安排、考核标准、教学效果等还末规范

辽宁省各市应该按照国家对布局试点学校的要求,增加增设足球教学授课的比例,尽可能的让在校的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足球这项运动中去,从而了解并喜欢这项运动。学校在快速推进校园足球的同时做好文化课与足球训练比赛间的协调发展让足球运动加入到体育课的设置当中,这样可以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前提下全面普及足球这项运动达到推进发展的目的。在课的设置和学时安排及考核标准上都要花一定的心思,不能全校一样,应该根据学生的年g特征、性别特征和足球掌握程度设置不同的足球课程,以满足学生对足球课的需要。

参考文献:

第9篇:校园经济论文范文

关键词:低碳;低碳经济;校园规划;低碳校园

0引言

在2010年,“绿色”、“低碳”已成为我国两会的热门议题之一,尤其,近来频繁的重大地质灾害、极端天气,对我国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大家越来越感受到气象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可怕灾难,因此让整个社会进入低碳生活状态已经刻不容缓。

高校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与创造者,要承担引领人类文明、提升公众意识的重任,这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赋予的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高校要当好“低碳经济”的排头兵,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在我校规划江宁校区西区建设之际,建议以建设“低碳校园”为目标,构建一个和谐、美丽的节约型校园。

1低碳与低碳经济概念

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意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英国政府在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正式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同时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机会,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近来很多学者也对低碳经济做出了定义,低碳经济[1],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文献[2]中指出,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

低碳经济是绿色生态经济,是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和低碳发展等经济形态的总称,低碳经济的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高效利用、推行区域的清洁发展、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低碳经济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可以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3-5]。

低碳经济改变世界经济增长的方式,改变人类的生活的方式,从某种程度来说,发展低碳经济将是一场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如今,“低碳”已经逐步深入人心,成为一种社会潮流。

2我国高校校园规划建设中面临的问题[6-7]

2.1高校间盲目攀比,过度的景观建设——大湖面、大草坪、音乐喷泉、各类树种等

部分高校热衷于建大型广场(占地几十亩),建大型音乐喷泉,不注重土地使用效益和投资经济的合理性,浪费大量的学校资金和社会资源。

大学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规划趋于形式、大广场、长轴线的现象突出。校园空间尺度过大,缺乏亲切感;道路过宽,建筑密度低,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过多的亭台楼阁,假山喷泉,名贵树木等,不经济、不适用。然而大学师生实际生活所需要的运动设施、器材和活动场所,以及能形成树荫的速生树种却较少。

2.2校园建筑盲目建设,使之失去了文化内涵

高校的环境建设应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底蕴,需要整体规划。但部分高校的环境建设往往按“一把手”的喜好而定,使之失去了校园原本的特色,有的盲目模仿,甚至增加造价,浪费资源而又对改善校园环境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2.3环境建设“重于改造,轻于保护”

部分高校在进行校园环境建设时,对基地及周边环境的自然环境往往不注意保护,追求观赏性和经济价值,把天然树林变成人工林。这样完全是舍本逐末,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王建国强调,在规划设计时应牢固树立生态和环境优先的理念,校园基地并不是绝对的越平越好,要善待基地中的植被。国外许多大学校园并不讲究整齐划一,保持着原有的自然地貌和生态印痕,形成特定的环境特色。

确实,这样既保护了环境、生态,又节约了社会资源,有利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4能源浪费,过亮的夜间照明、过冷的空调、过高的供暖温度等

在办公室、教室、图书馆等地方,我们经常会见到冬天门窗全开而空调温度设定很高;夏天进房间需要加外套,或者在冬季有暖气的情况下同时又打开空调将温度调的很高;常常还会发生人走后不关空调、不关电扇、不关灯的现象;夜间照明过亮,景观照明过度过滥现象等都是能源的浪费。

3引入低碳经济概念对建设新校区建设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过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减少碳的排放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

高校理应成为倡导和发展“低碳经济”的排头兵,高校应采取先进技术、严格及科学的管理方法,做到校园规划的可持续发展,立足解决校园规划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就需要在高校校园规划中引入低碳经济的概念。

目前,各国高校已经开始实施低碳校园建设。在美国,各高校成立了“气候变化应对协议校长联盟”、“环境改进委员会”、“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等机构,致力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水资源的节约、材料回收等。耶鲁大学对校园里90栋大楼(全校共300栋)的供暖、通风和冷气系统进行了改造,采用全自动控制,大楼安装隔热窗,尽量使用太阳能和风能。在哈佛大学,推行了校园节能计划、资源效率化计划、学生绿色生活计划和综合能源管理等一系列推行低碳校园计划并取得显著成效。另外,英国诺丁汉大学朱比丽分校新校园也是低碳型校园建设的典型范例,是目前公认的生态建筑标志之一,设计突出生态设计的特征,在废旧工业用地的基础上更新再建,变成了一个充满自然生机的公园式校园。

“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正在兴起的一种发展方式。我国是世界碳排放量的大国之一,低碳经济将成为中国在较长时期内经济发展的重要主题,是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高校应积极作出响应,在校园规划建设中,要积极主动引入“低碳经济”,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在高校校园里让“低碳”无处不在。

4建设低碳校园规划的举措

在高校校园,尤其在新校区的规划中,提出以生态原理为指导思想,优化整合各个系统、各个层面的低碳生态技术,最后实现低碳、持续发展的低碳校园。

一般说来,校园规划应考虑以下方面[8-10]:

4.1建设校园环境,生态优先

全面了解规划区域内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以及自然生态特征与校园活动的联系,运用生态系统整体优化的方法和原理,合理的设计和建设校内建筑,追求校园整体的优化和总体关系的和谐,强调各部门、各层次之间的协调,使校园内资源最大限度地节约、利用,校内办公、教学、生活等建筑与当地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整个系统能具有自我调控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4.2实现校园数字化

同时校园不能独立于社会,是社会的缩影,所以校园的规划和发展应立足于当地经济与资源条件,形成校园文化和周边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互补,各种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与利用,协调发展。

在校园建设中,应重视弱电工程建设,运 用网络加强校园与社会的联系,让校园以互联网为基础,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实现与社会信息共享,最终实现数字化教学、数字化资源管理等。

4.3建筑设计上,实现节约型校园建设

建设低碳校园,当然离不开低碳建筑。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低碳建筑的内涵和节能建筑、绿色建筑是一致的,相辅相成的。学校推行绿色低碳校园的发展,在采暖、制冷、电力等方面的能源使用上考虑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校园建筑使用的光源尽量选用节能灯、led等低耗能产品,某些建筑可以采用光导管照明技术,满足建筑物对自然采光要求;在建筑屋面、墙体周围、外窗种植植被,与周围的生态环境相融合,减少对大自然的侵扰;

4.4提高师生低碳意识

学校需采取先进、严格、科学的管理方法,全校师生一起做好校园节水节能、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问题,大家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全校逐步形成节约能源光荣,浪费能源可耻的氛围。

5结语

引入低碳校园规划的理念,尤其在新校区建设中,合理规划设计,具体安排实施,建设低碳校园;引领社会,为学校的低碳校园建设做出自己贡献。

参考文献:

[1] 什么是低碳经济[ol].中国新闻网,2010-07-08,/ny/2010/07-08/2389535.shtml.

[2] 方时姣.绿色经济视野下的低碳经济发展新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4):8-11.

[3] 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8(3):8-12.

[4] 贺庆棠.低碳经济是绿色生态经济[n].中国绿色时报,2009-8-4(2).

[5] 付允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14 -19.

[6] 余亦文.高校节约型校园规划建设的研究与实践[d].长沙: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 程季.对当前高校校园规划的现状及突出问题的思考-引入低碳经济概念[j].才智,2010(8):233-234.

[8] 王宗强,尹洁,王颖.关于高校建设节约型校园的理性思考[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8,13(2):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