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业余培训总结范文

业余培训总结精选(九篇)

业余培训总结

第1篇:业余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富余农民 职业教育 创新

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和最近公安部公布的非农业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例,我国农村人口及从事农业的人口均占全国总人口的50%以上,说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我国农业现实是,人均耕地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人多地少,加上近年来城乡一体化建设、土地置换、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使我国耕地逐年流失,特别是沿海地区由原来人均耕地2亩到现在人均仅存0.5亩,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就派生出了大批不能依赖土地生存的富余农民。

如何引领这样一个庞大队伍进行创业致富、兴家立业、实现小康,是广大富余农民的共同心声,也是社会维稳和发展的需要。然而,这支队伍不仅科技文化知识水平普遍偏低,而且法制意识淡薄,解决这一突出问题,不仅是政府要做的事,还是广大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应尽义务。立足这一客观实际,着眼于存在问题的解决,从全新视角及发展方向来看,要让广大富余农民尽快实现小康这一美好梦想,首先要做好富余农民职业教育。此项工作似乎是初高等职业专业技术学校的义务,其实不然,大批富余农民已错过了校园学习的最佳时期,没有机会也不可能再进校园学习,从事社区教育工作的人员就必须承担起富余农民职业教育光荣又艰巨的任务。传统教育方式是集中讲课,理论多,实际操作少;引导性培训内容多,针对性培训内容少;走过场、流于形式多,现场指导、操作、观摩少;培训方式单一、手段不多,实效性差,谈不上目的性和实质性培训。因此,进一步创新社区富余农民职业教育是广大社区教育工作者必须研讨的重要课题,是很有必要的。

富余农民职业教育是服务“三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农村的主要手段、途径。集文化人与商人于一身的陈玉书这样说:“致富的秘诀在于‘大胆创新、眼光独到’八个大字。”这就从直观上告诉我们传统纸上谈兵的做法已经远远不能给他们解渴,也就是提示我们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和探索教育新路。

一、富余农民职业教育必须从学历、资格证书的需要出发。要着眼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农民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定向性和生产性进行学历、资格证书教育与培训,方式方法要做到多层次、多渠道、多类型,尽量减轻经济负担,缩短教育培训周期,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如成人职业高中学历教育培训、“两后双百”、保育员及育婴师等从业资格证书培训,给他们在参军、进城务工等方面提供方便。

二、富余农民职业教育必须从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出发。着眼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未来,着眼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着眼于产业与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着眼于城乡一体化发展,审时度势地进行针对性职业教育。如做好市场调查研究,探索教育新路,组织精干力量编写好培训教材、制作音像等,以便不同群体易学便学,面对农村多种经营发展主渠道编写好《乡土教材》,直接下村到户服务,使广大富余农民在家也能怀揣致富门路,尽快掌握专业技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小康梦想。

第2篇:业余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业余训练;运动;竞技体育;科学

中图分类号:G8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295—02



一、问题的提出

抓好业余体育训练是我国体育事业的战略重点。而竞技体育的发展,既依赖于先进的体育科学技术、又依赖于坚实的后备力量,前苏联、美国和前民主德国早就把发展竞技体育重心移向很多少儿体校和课余训练中心,进行系统化、科学化训练,培养许多优秀体育尖子和奥运选手,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在我国,业余训练同样为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许多优秀运动员的坚实基础就开始于中小学的业余体育训练。近年来,通过业余体育训练工作不断发展,它不仅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越野滑雪体育后备人才,而且有力地推动了本项目的发展。因此,研究小学生竞技体育业余训练的特点,对于提高越野滑雪业余训练水平有很大的帮助。基于此目的,多年来我以小学阶段的运动员业余训练为基点,从实际出发,以运动训练为参照,对队员业余体育训练的特点加以研究与总结,力图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的途径。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参与越野滑雪业余训练的所有小运动员和训练的教练以获取第一手资料。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本文在研究中参阅了国内外版本的《学校体育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中有关论述,查阅了大量有关资料。

2、访谈调查法。对吉林地区从事越野滑雪业余训练的教练、学生进行访谈。

3、数理统计法。对收集到的调查数据进行归类整理,进行了数据处理。

4、总结经验。通过总结长期课余训练的实践、经验和他人的工作经验,比较各校有关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特点,通过分析综合,归纳出目前我校竞技体育训练的特点。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越野滑雪业余训练作为运动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虽然与一般专业运动训练比较具有共同点,但是由于业余训练在训练的对象、任务、形式、性质上与专业运动训练有所不同,这就决定了业余体育训练具有自己的特点。充分认识这些有利于我们探索和遵循业余体育训练的客观规律,以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业余体育训练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有教育性和基础性

业余体育训练是全面贯彻体、教结合的方针,实现学校教育目标和体育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教育学的观点来看,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崇高的信念与理想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体育运动训练不仅对人的身体发展,而且对人的精神发展也产生很大影响。学校业余训练的手段和方法,动作教学和培养少年儿童在某专项充分发展身体能力的规律,能有效地解决一系列属于德育,意志培养,智育和美育内容的任务,对形成人良好的思想品德起到更为有效的社会作用。同时,业余体育训练作为培养竞技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总体上是进行基础训练。在对学生进行体育训练时主要以基础训练为主,重视发展学生的各种身体素质,是为使学生在不同的专项上达到高水平的成绩,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他们的训练必须有相应的训练年限,不能一蹴而就,拔苗助长。此特点特别适合于小学学校业余体育训练。

(二)具有间断性和业余性

业余训练过程具有间断性是由于训练对象必须接受国家规定的学校教育所限制的。所受训的对象不同于脱产的专业运动员,其它课程学业的要求,学校其它工作的进行,必要的假期和其它因素的干扰,使业余训练不可能像专业运动员那样进行不间断的训练,这就决定了其训练过程的间断性。参加训练的学生是根据自愿原则,利用业余时间,在不影响完成学业任务的前提下进行的,这是区别于专业运动员训练的一个特点。同时,业余训练由于受到来自于社会、家庭的影响,参加训练的队员的稳定性得不到保障。

(三)相对专项性不强

业余训练以培养后备人才为主,因此训练内容的专项性相对来说不很强,也不追求极限负荷训练。业余训练作为多年运动训练过程中的最基础阶段,它还担负着给运动员定向、选材的任务。过早地确定专项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发展与最终表现,这也是许多运动员所证明的。同时,训练教师的专业知识缺乏,也影响了它的专项性。

体育业余训练工作是一项巨大的人才培养系统过程,在训练中,作为一个指导老师,切忌以下几个问题:

1、防止重身体素质,轻运动技术的学习和掌握

学生运动技术的学习和掌握需要有一个过程。首先必须是要适应,不能急于求成,要让他们在长时间的训练中一步一步适应并提高。

2、防止采用大强度训练

大强度训练往往会给学生造成:(1)使关节韧带受伤;(2)内脏器官的发育和神经系统产生较大的副作用;(3)不利于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4)不利于刻苦顽强的训练作风的培养和形成。因此,一般在训练中应采取强度小而量大的训练方法,以保证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增进健康,也有助于承受大负荷的训练。只有经过反复多次的重复练习,才会提高练习的效果。

四、结论与建议

(一)科学选材,注重启蒙教学

“科学选材是成功的一半”,是造就优秀运动员的关键,必须非常重视科学选材,这一步没走好,全盘皆废。在选材工作中,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只有经验和科学测试相结合,不断地跟踪观察,对那些身体形态好,身体素质全面发展,智能好有悟性,对训练项目有兴趣的学生,才可选作训练培养的重点对象。掌握好第一手资料是搞好训练的基本保证。特别在启蒙教学中对运动员兴趣和爱好预先培养和巩固是非常重要的,要根据儿童具有好动、好玩、好模仿、好竞争,易接受新事物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启蒙教学,引导学生关注体育运动,使之形成强烈的爱好。要完成这一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防止用简单的重复性练习而多采用游戏性的训练方法,多采用鼓励、表扬等手段来进行诱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之在教学训练中获得欢愉与成功,保持长时间的兴趣,形成真正强烈的爱好,为今后在成为优秀运动员的艰苦训练中,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科学训练,注重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

首先,合理技术结构,减少运动难度。既能增强体能,增强健康,增强运动能力,又能减轻学生运动时生理和心理负担,还要确保正确动作动力定型的形成。第二,在体能训练时,改造和运用大量的运动游戏。必要时调整场地器材规格,修改竞技比赛规则,使其能适宜广大小学生的实际训练要求,使他们活动时全心地投入。第三,小学生心肺功能、骨骼发育尚不成熟,一定要在实践中摸索,使运动负荷易于控制在最佳范围内,满足学生的训练需要。第四,在组织训练时一定要合理组织教材,强调身体发育的全面性,转换竞技运动的特点,要充分挖掘运动项目的多种功能,即要考虑到他的耐力特点,也要考虑到他的力量和灵敏协调,要保证训练的健身、健心以及促进社会交往方面的功能。另外,经过改造的训练内容,应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个体要求,有目的地组织实施“健身运动处方”,使竞技运动项目改造取得最佳锻炼效果。

(三)打好基础,全面提高素质

在业余训练过程中,要打好扎实的基础,强调系统训练,全面提高运动员健康水平和发展身体素质,不断提高竞技水平,培养输送优秀运动员苗子,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在训练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不通过比赛杠杆来检查促进训练水平的提高是不行的,优秀运动员苗子不通过比赛来锻炼培养也是不行的,因为很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是必须在比赛中不断完善和巩固提高的,优秀运动员苗子必须是在比赛中不断经受锻炼和考验而成长的,这是竞技体育的特点。我们认为只有全面素质和专项素质协调发展、互相促进,在业余训练阶段以全面素质为主来促专项素质发展,才能够达到全面提高运动竞技水平,逐年提高比赛成绩的最终目的。由于我们遵循科学选材,系统训练,逐步提高训练水平和比赛成绩的原则,一直以来,我们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四)经费投入,保证系统训练

业余训练是竞技体育勇攀奥运高峰的基础,没有足够的投入是很难取得效益的。要保证系统训练,必须进行制度创新。一要逐步完善传统项目学校制度,加大经费投入的力度;把上级的拨款用到刀刃上,二是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对业余训练进行赞助,寻求新的投入;三要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建立有偿培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由来已久的问题。

(五)注重培养,加强队伍建设

从事越野滑雪业余训练的教练员大多由优秀运动队转业的退役运动员,尽管他们中大多数人有实践经验,但运动训练理论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必须给他们提供学习与进修的机会,才能适应业余运动训练发展的需要,促进教练员业务能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越野滑雪后备人才。

参考文献:

第3篇:业余培训总结范文

安徽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全省6516万人口中近70%也就是4500万人在农村,农村劳动力3000多万人,其中有10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且每年新增60-70万。全省耕地面积仅为6400万亩,人均不到一亩五分地,仅仅依靠农业资源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是绝对不可能的。从安徽省实际情况出发,加快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工程,是实现安徽“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崛起”战略构想和中部地区崛起的现实选择。

一体化工程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抓培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增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择业能力和就业水平;通过抓转移就业,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克服转移就业的盲目性,打造政府品牌;通过抓社会保障,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解除后顾之忧,提高了转移就业的质量,增强了转移就业的积极性和稳定性。通过加强培训、转移就业和社会保障三方面工作的紧密结合,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化、规模化、品牌化和无忧化,将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高农民收入,最终实现广大农民的共同富裕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级党委和政府纷纷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富民强省的一大产业来抓。2003―2005年,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和地方安排总投资2.54多亿元的8个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地区就业服务体系(分别为六安、巢湖、宿州、阜阳、安庆、皖南、毫州、滁州)22个项目陆续在建和完工。按培训后转移一人年增加纯收入600-1000元保守估计,仅这一项可使全省农民每年增收60-100亿元。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提高的贡献率将超过50%。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工程,不仅能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也能够进一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加快推进我省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步伐,推动安徽省“861”行动、“皖江大发展”和“皖北大开发”等重大战略举措的全面实施。为进一步发挥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率和社会效益,整合培训资源,从今年起,拟将这8个就业服务体系作为“一体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建设和完善。

目前,在推进一体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在培训方面。目前全省各级各类培训机构近5000所,每年培训农民工不到50万人,占劳务输出总人数的不到6%。就业培训和就业服务薄弱,培训投入严重不足,培训规模及水平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培训管理缺乏统一的计划和协调,培训内容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有的培训学校生源明显不足,专业设置不灵活,培训资源大量闲置。出现了主要劳务输入地劳力型民工过剩而技能型民工严重短缺,培训规模小、培训资源闲置浪费而渴求提高技能的大量农民工得不到培训的新矛盾。

二是在转移就业方面。目前有10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而且每年还要新增60-70万人,每年输出900多万人。从地域看,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上海、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和本省大中城市;从行业看,主要集中在建筑、纺织、制造和服务等行业。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转移以自发为主,盲目性和无序性较大,劳动力供需关系脱节。据调查,我省输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具有小学、初中和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各占总人数的比例为26:60:14。有一定技术特长的占外出就业劳动力的25.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1个百分点;但外出劳动力中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只占13.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2个百分点。由于文化和技术素质偏低,劳动力主要集中流向脏、累、重、险等行业或工种内,难以进入较高级行业和岗位。存在组织化程度低和就业层次低的问题。

三是社会保障方面。大多数输出劳动力的农民身份没有改变,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居民。农民工享受不到失业、医疗和养老等社会保障,也无法获得与当地居民同等的子女就学、医疗保健等公共服务。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农民工在社会保障、劳动时间、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劳动纠纷、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后,农村老弱人群的基本保障问题更加突出。社会保障和服务缺乏。

(二)

中央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实现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发展战略,又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搞好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多途径转移就业,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国家发改委正在积极编制《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并将围绕农民转移就业培训服务、就业信息服务、社会保障服务等方面开展建设性工作。为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文件精神,今年,安徽省出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的通知》,以进一步促进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一体化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围绕转移就业这个中心(一个中心),加快转移培训基地和转移就业基地建设(两个基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农业内部、向县域城镇、向省内外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转移(三个转移),实现劳力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低层次就业向高层次就业、盲目流动向有序转移、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四个转变),实施安心工程。大力实施“三个一”行动。即到2010年,全面提升我省100C万农村富余劳动力整体素质,每年劳务输出保持1000万人左右;到2015年,使10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基本转移就业;用15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基本建立我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下一步工作重点是:

一、抓紧落实“一体化工程”项目前期资金

根据市场需求,有必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地建设,完善实训功能,提高规模和档次,打造劳务经济政府品牌。为此,应尽快落实“一体化”工程项目前期经费,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清理整合资源,加强培训

充分发挥公办培训学校的作用,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培训实体,逐步改造和完善一批教育培训机构,支持重点培训机构改造和兼并薄弱培训机构,建设一批能起示范和带头作用的转移培训基地。继续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地区就业服务项目建设,根据市场用工需求,针对不同培训对象,灵活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门类技术教育与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对初高中毕业回乡务农青年和复退转业军人的技能性培训,进一步提高培训规模和层次。

三、以发展经济为根本途径,加快转移就业

积极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县域城镇转移就业;努力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和水平,立足省内,力争省外,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省内大中城市和省外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就业。实现劳力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转变就业、低层次就业向高层次转变就业、盲目流动向有序转移转变就业和农民向市民转变就业。有计划地在全省建设一批能起示范带头作用的转移就业基地和创业基地。

四、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努力加强社会保障 积极建立农民工维权服务体系。在全国各地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派出机构,督促城镇使用农民工的单位,为农民工办理社会保险,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维护转移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和支持房屋开发商在大中城市成片建设面向转移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住宅区,配备相应的医院或诊所和其他的服务设施,兴办合法的、包括幼儿园在内的各类学校等。在劳务输出较多的乡镇探索实施安心工程。

五、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完善转移就业服务网络

充分发挥公共职业介绍机构与相关组织在提供劳动力信息和就业服务等方面的主渠道作用。农村富余劳动力密集的输出地和输入地政府应积极培育劳动力市场,并积极帮助中介机构实现全国联网。使中介机构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中成为依法运作、优质服务、合理流向的绿色通道。逐步建立延伸到乡镇及用工企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网络和工作平台。

六、以转移就业为中心,加强职业培训、就业和社会保障三方面工作的紧密结合,加大资金投入

第4篇:业余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河北省;业余体校;自行车运动;开展现状

自行车是一项历史悠久的竞技以及大众健身运动。我国作为世界上骑自行车人数最多的自行车大国,更多的是将其作为代步工具,而在竞技和健身运动方面普及和开展的还远远不够。省自行车运动从1984年开始,近几年,在全国运动会自行车比赛中也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2009年10月在山东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自行车比赛中,我省共获得2枚金牌、3枚银牌、4枚铜牌、159分的优异成绩,开创了我省自行车项目发展的新局面。

虽然近几年我省在全国自行车运动项目中占据了较为有利的地位,但是我省各个地市业余体校自行车运动开展现状并非乐观,这必将会直接影响我省自行车运动的发展。河北省体育局自行车运动管理中心在2010年12月召集各地市的相关负责人和教练员进行座谈,对我省业余体校自行车运动现已出现的状况进行讨论并予以改进。本文从河北省业余体校自行车教练员、运动员以及训练和竞赛等方面进行调查,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为我省业余体校自行车运动的发展提供可靠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石家庄、廊坊、邯郸、张家口等9个市业余体校自行车队。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

二、结果与分析

1.教练员现状与分析

(1)教练员来源情况

河北省共11个地市,除了衡水市、承德市业余体校没有开展自行车运动,共有9个市级业余体校开展了此项运动。经过调查统计,我省市级业余体校自行车教练员共有22人,其中有5人来自张家口市,这也是拥有自行车教练员最多的一个市。廊坊市业余体校自行车教练员共有4人,仅次于张家口市。廊坊市业余体校自行车队成立于1999年,虽然成立较晚,但是在河北省却保持着经久不衰的优势。邯郸市和秦皇岛市业余体校自行车教练员各有3人,其中邯郸市业余体校自行车队成立以来已向省队输送了多批优秀的运动员。唐山市和邢台市业余体校自行车教练员各有2人。保定市、石家庄市、沧州市业余体校自行车教练员各有1人。

(2)教练员岗位培训情况

调查发现:教练员每年参加岗位培训三次以上的有8人,占总数的36.4%,二次的有3人,占总数的13.6%,一次的有10人,占总数的45.5%,从未有过的仅有1人。整体来看,形势较为乐观,但是成效却并非明显。有些教练员对岗位培训重视程度不够,不愿意接受新知识、新事物,不愿意接受培训。而从另一角度来看,有时安排的岗位培训内容与实践结合得不够紧密,让教练员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失去了培训的价值与意义。针对出现的以上情况,我省体育局自行车运动管理中心在新一周期的计划安排中提出,要多次组织教练员的岗位培训,邀请专家及中心各主教练讲课,加强各市教练员队伍的建设。

2.运动员现状与分析

(1)运动员年龄情况

通过表2可以看出:各地市业余体校自行车运动员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4-17岁之间,占总数的77.7%,11-13岁之间的有13人,占总数的11.6%,18-19岁之间的有12人,占总数的10.7%。原中国自行车项目领队王建国提出:在进行后备人才选拔时,考虑到四年为一周期的省运会、全运会和自行车运动员的黄金年龄期在19-27岁之间,一般是在省运会、全运会后从基层挑选14-17岁的较为突出的自行车苗子进行培训,准备下一届比赛。可见,我省基层自行车运动员在此年龄段的人数居多,为省中心挑选后备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运动员学习与训练的关系

运动员文化课的学习,是促进其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表1可以看出:有66.1%的运动员认为以训练为主,有2.7%的运动员认为以学习为主,而仅有31.3%的运动员认为应该学习与训练尽量两者平衡。人们常说:态度决定一切。大多数的运动员都认为应以训练为主,可想而知,他们的文化课学习不尽如人意,可能已有部分运动员完全放弃了文化课的学习。这种现象的形成,不仅仅是运动员自身所形成的,教练员在其中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3)运动员的去向

受现在各大院校招收自行车专业学生局限性的影响,业训结束后淘汰了的运动员很少选择继续上学,大多数是自谋出路。甚至连在训期间取得优异成绩并为我省作出巨大贡献的退役运动员也难以得到必要的保障。正是因为从事自行车运动后期发展的不乐观因素,直接导致我省从事自行车运动的运动员日趋减少,后备人才严重缺失,这也必将会影响我省向国家一线运动队输送人才,使得我国自行车运动的发展受到相应的影响。这一问题的出现非常值得引起我省体育局自行车运动管理中心以及各地市体育局高度重视,增加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机会,建立保障体系,是各级领导在后期建设和发展我省自行车运动迫在眉睫之事。

3.训练现状与分析

(1)训练经费情况

调查数据表明:认为训练经费较充足的有9人,占总数的40.9%,认为训练经费不太充足的有7人,占总数的31.8%,认为严重不足的有6人,占总数的27.3%。自行车省项目本身就对经费的要求比较高,而我省各地市经济状况不同,直接导致各地市在训练经费上悬殊较大,在比赛过程中,选用器材规格上也存在着较大差异。我省承德市、衡水市业余体校已取消了自行车运动队,这与其训练和比赛经费不足有着直接的关系。另外,省队原来很多优秀的自行车运动员都是张家口市输送的,现在不光输送率明显下降,其自行车运动水平也日趋降低。所以中心将拨款进行大力扶持,使张家口市业余体校自行车运动更好地发展。

(2)训练场地器材情况

通过对运动员问卷统计分析得出,对其训练场地设施非常满意的有13人,占总数的11.6%,比较满意的有48人,占总数的42.9%,持一般态度的有51人,占总数的45.5%。可见,我省各地市业余体校在训练的场地设施方面并不能很好地满足运动员的需要。据调查所知,我省只有秦皇岛市拥有一个标准的自行车场地,其他各市均没有。所以我省业训自行车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多以骑行公路或车台为主要形式,但是在我省举办得年度比赛中,是以公路和场地为主,正是由于运动员在平时训练中缺乏场地的骑行练习,所以大多数运动员反映在场地比赛中得不到更好地发挥。

另外,我省经济状况较好的地市一味在器材上追求高端,长此以往不但会给其他各市造成过重负担,更会使我省自行车业训工作逐步萎缩,特别是还容易造成部分教练员由于过分依赖器材的高科技而忽略业务水平的学习提高。因此,我省体育局自行车运动管理中心提出,在2014年第十四届省运会上要统一自行车的牌号和规格,形成统一,达到在一个统一尺度下的公平竞赛,更为保护我省业余体校自行车运动健康、可持续发展。

4.竞赛现状与分析

通过表2可以看出:有18.2%的教练员认为我省现行的业余体校自行车竞赛制度是“非常合理”,有27.3%的教练员认为是“比较合理”,有4.5%的教练员认为是“不合理”,而有半数的教练员认为“一般”。说明我省业余体校自行车竞赛体制不是很理想,其中主要表现为竞赛制度缺乏公平性。我省的年度自行车比赛,赛前需要有证件核实运动员身份或以运动员的骨龄为依据进行分组,正是由于这两个条件没有共存,所以导致部分运动队有了可乘之机,上报运动员的虚假骨龄以及虚假年龄。

所以在制定相关的竞赛规程时,要科学限定“传动比”;统一比赛器材;运动员参赛资格的确认采取二代身份证和骨龄相结合的办法等。这样可以使我省竞赛管理更加严谨,办赛更加公平公正,更好地推动我省自行车运动的普及,保证自行车项目的长期健康发展。

三、结 论

1.我国作为一个自行车大国,开展与普及自行车运动有着良好的群众性基础,但是我省业余体校自行车运动的发展却并不乐观。各地市业余体校自行车运动在发展过程中,训练和比赛经费不足情况日益突显。我省体育局以及各地市体育局专项拨款不能满足车队的需要,这就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练员和运动员投身于训练和比赛的积极性。

2.各地市业余体校过于注重运动员平时的训练情况,一味追求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而忽略了运动员文化课的学习以及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导致运动员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训练和学习严重比例失调。长此以往,会形成运动员出路窄、就业难等问题,这也严重影响了家长以及社会对业余体校的态度和想法。

3.目前教练员参加专业培训的机会较少,在训练中单凭经验是远远不能满足当今时代需求的。另外,教练员的业务水平、科研能力较差,再加上受全国赛制、经费等因素的制约,教练员培训工作未能完全形成系统性、制度性的培训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与完善。

4.自行车项目本身对训练场地设施要求较高,不能满足训练的基本要求,训练的质量就得不到根本保障,这样会直接影响车队训练的积极性和比赛成绩。

5.运动员退役保障问题成为影响我省自行车运动后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担心自己退役后再就业问题,就不能全身心投入训练;我省也没有建立起完整的保障体系,这也会直接导致我省业余体校自行车运动项目选材难度加大,后备人才严重缺失。

参考文献:

[1] 杨秉龙,李昕.我国竞技自行车运动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6):95-97.

[2] 赵永平.我国自行车运动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改革与探讨,2006,(6):60-61.

[3] 吕彦志.我国自行车运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2005,(12):51-55.

第5篇:业余培训总结范文

鼓励国家、企业、个人一起上,依法举办各种类型的能历教育培训班。扶持乡镇成人学校建设,建设能历教育基础网络;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单位,依托有关职能部门如劳动、工会、农业、教育等建立常年性的、专业性的职业学校、培训中心等,形成能历教育补充体系;重点建设区级职业学校,形成能历教育的骨干基地。形成以技术培训和业务培训为重点,以素质培训和岗位培训并重为特点、以职业培训和扩大就业相结合的长短结合、高中低配套的能历教育模式,

(二)、构建技能鉴定新机制

国家有关部门制订职业专业层级技能标准,全面启动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工程,免费为农民提供技能、岗前培训,开展特殊工种职业鉴定。使求职务工人员有全国通用的技术等级证书及上岗证以增强就业竞争能力,提高劳务收益。积极引导各类培训机构与劳动力市场或用工单位签订培训合同,以需定培,定向培训,重点鼓励企业开展岗前培训并安置就业。要积极探索职业培训与劳动力转移的衔接机制,把技能培训、就业介绍、就业后服务管理融为一体。

(三)、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搞好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衔接,搞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建立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完善农村劳动力能历教育服务体系。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步伐,着力解决场地等基础设施问题;加强信息服务,完善市、县、乡三级劳务信息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劳动力资源信息库,畅通劳动力资源调蓄和信息共享渠道;加强对劳务市场的管理,引导扶持劳动就业中介服务健康发展,依法打击和取缔非法招工,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建立农村劳动力能历教育宣传和激励机制,对促进劳动力能历教育的有关单位进行奖励。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建立各种类型的劳务专业协会,加强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自我保护和自我约束。

(四)、构建能历教育课程体系

第6篇:业余培训总结范文

从我县农村居民家庭工资性收入的实际状况看,其来源是劳务收入。按照县统计局口径,年全县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532元,计划到年全县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2947元,增幅92.36%。

二、主要途径

(一)以全面提升农民工技能素质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力度,不断提高技能化转移输出比重,着力打造劳务品牌,为提高农民工务工收入奠定坚实的技能基础。计划在年间,全县每年培训农民工2000人,重点打造培养专项初、中、高级技能人才和创业人才。

(二)注重长远、拓展空间,以促进农民工充分就业为目标,多措并举,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水平。在“”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62万人的基础上,每年新增转移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700人,到年全县转移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达2.97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总量的51%。

三、主要措施

(一)优化培训结构,创新培训方式,全面提升农民工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继续探索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与开发劳务品牌结合的长效机制,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和完善农民工培训机构资格准入制度和动态管理机制,进一步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配备专用资金用于培训基地的实训场地、设备改造。要把劳动力后备军作为培训的重点对象,把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和部分大学毕业未能就业的学生纳入劳动预备人员培训范围。通过培训促进就业,切实解决农民就业难和增收难问题。

(二)创新市场主体,拓展市场空间,继续稳定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规模

1.着眼于县域经济发展,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一是进一步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力度,为返乡创业带动就业提供资金保障,在贷款过程中,降低担保门槛,提高贷款工作效率,简化贷款程序,提高贷款额度,通过资金推动,贷款扶持,促进企业和产业发展,从而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二是加强乡镇企业用工管理。建立健全乡镇企业管理服务机制,解决好乡镇企业的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医疗、失业和养老保险等关系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问题,吸纳农村劳动力就地就业。

第7篇:业余培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一、三峡库区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必要性

1.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构建和谐三峡库区的必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三峡工程淹没了库区的大量良田沃土,本来严峻的人地矛盾与就业形势变得更加突出。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也有利于解决库区的人地矛盾,最终实现社会稳定、人民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2.三峡库区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没有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新型农民就建不成新农村。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一些农民“三个月种田、三个月过年、三个月耍钱、三个月游闲”,已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对三峡库区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强农民的发展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才能使村村谋发展、户户思创业,才能提高经营现代农业的水平,推进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

3.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是提高库区劳动者的转移就业能力和素质的有效途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3年初对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及中西部地区主要城市用工意向调查表明:招用新农民工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建筑施工、机械电子等行业;餐饮服务、食品加工、物业管理、物流配送等行业对农民工的吸纳能力也较强;80%以上的岗位要求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56%以上的岗位要求达到初级工以上水平,近60%的岗位需要熟练工人。农村劳动力素质与转移速度和层次成正比关系,一般劳动力素质高的地区,转移速度要快于劳动力素质低的地区,同时转移劳动力就业层次也高。

4.解决库区产业“空心化”问题迫切需要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三峡库区在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特殊战略地位,客观上要求三峡库区大批企业“关、停、并、转”,使三峡库区出现了“到处是新房,很少见厂房;只有交通线,缺少生产线”的产业“空心化”局面。因此,三峡库区就业容量小,压力大,城镇失业问题已经非常突出,更无力承载和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通过转移培训提高劳动力就业和择业能

力,有利于劳动力的对外输出和转移。

二、三峡库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及问题

三峡库区范围涉及渝、鄂两省19个县市,面积5.4万Km2。区内山地占67.8%,丘陵地占29.5%,相当部分耕地处于25度左右的斜坡上,且土质较差。库区拥有1966.44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1461.06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959.77万人,占农村人口的66.7%;农村从业劳动力827.32万人,占劳动力资源总数的86.2%。库区现有耕地978.47万亩,人均耕地0.68亩,每个劳动力平均只耕1.18亩。若按每个劳动力耕种4.5亩计算,只需217.44万人;若按每个劳动力耕种6亩计算,只需163.08万人。三峡库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至少超过500万人,且呈逐年上升趋势。长期以来,由于三峡库区自然条件恶劣、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国家投入不足、文化教育落后、农民思想保守等综合因素影响,库区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技能缺乏。在库区腹地重庆市万州区2003年底已转移的31.36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初中文化占71.2%,小学文盲半文盲占8%,高中及以上仅占20.8%。未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盲半文盲占49.7%,初中文化占35.2%,高中及以上仅占15.1%。缺乏知识与技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向非农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了“三多二不稳定”现象:即外出打工者多、干体力活多、收入低者多;就业岗位不稳定,经济收入不稳定。

近年来,由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地方政府积极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2005年中央财政和市级财政加大了对库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支持力度,主办“阳光百劳工程”培训项目,全区共由26个培训机构承担,到位补助金308万元,学员人均295元,全区共培训劳动力11580人,超额完成15.8%,结业并颁发全国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重庆市“百劳工程”职业结业证书11017人,组织职业技能鉴定2855人,其中获初级职业技能鉴定证1805人,获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证950人,转移输出9886人,转移率达89.7%,其中区外转移5267人占53.3%,区内转移4617人占46.7%,并打造了“三峡服装”、“三峡保安”、“三峡电焊”三个劳务品牌,极大地提高了农民工的素质和职业技能,增强了农民工的就业竞争力,使参训农民择业渠道变宽,就业容易且就业后相对稳定,不少沿海企业年前就签订了下一年的用工合同。

目前,三峡库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培训体制不顺、统筹协调不力。三峡库区现有的培训管理体制属于部门办学,部门管理,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情况较为突出。农民扫盲、扫盲后教育以及农村实用文化技术培训,乡镇企业职工的培训,初、高中毕业生的职业技术培训由各类培训学校负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职业技术等级的考核、鉴定、发证等工作,主要由各级政府的劳动就业部门管理;社会力量培训的审批和业务管理,一般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技术等级的考核认定则主要由劳动就业部门管理。这种条块分割体制对调动部门、行业培训的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统筹协调机制,导致一些部门与行业追逐自己利益,出现争任务、争生源,培训任务不饱和,培训资源浪费等问题;有些培训部门考、教不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很难做到客观公正;除了用工单位自办或托办培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外,其他培训由于教、学、用之间的沟通衔接不够,不同程度存在着学非所用等问题。

2.培训工作开展不平衡。由于不同地区经济社会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差异,不同行业、不同产业、不同岗位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不同,以及领导者、受培者、用人者对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认识不同,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工作在地区、行业、部门以及个人间发展很不平衡。从调查的情况看,城镇郊区的转移培训总体好于农村,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比无组织的劳务输出转移培训工作要抓得紧、抓得实,劳务输入地(主要是用工单位)的培训一般要好于劳务输出地的培训,针对特定产业、特定岗位开展的培训,培训效果一般也好于泛泛的职业技能和社会知识培训,文化程度高的比文化程度低的培训效果要好。培训基地的发展也呈现不平衡现象。在万州区,2005年中标的26个培训单位,绝大多数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质保量完成全年培训任务。但仍有少数承培学校只能勉强完成了培训任务或未能完成培训任务。还有一些地方的转移培训工作根本没有得以真正开展。

3.经费短缺,培训条件和质量普遍较差。目前三峡库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摊子大、战线长,培训投入的社会总量大,但具体落实到每个培训机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又显得严重不足。就地转移培训工作的规模与质量,主要取决于地方政府财政的支持力度。三峡库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政支付能力的局限性,使上级财政用于转移培训的专项经费难以专款专用。且上级财政补助资金只占所需培训费的40%,仍有60%的学费需自行负责,库区属部级连片贫困地区,向农民收取培训费十分困难,各承培学校为完成培训任务指标,只好利用财政补助资金“免费”培训,培训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培训规模难以扩大,数量与质量都难以保证。用工部门的培训条件也受到自身经济效益的制约。从总体上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办学条件与办学质量普遍较差。不少地方是“一有四无”,即有牌子、无设施、无经费、无师资、无活动,以会代训、标语宣传,是常用的培训方式。一些有基地有人员的培训机构,也明显存在教学设施老化,师资水平较差,管理水平落后,教学内容陈旧,办学模式封闭,专业设置脱离城乡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浪费了培训资源,加大了培训成本。

4.农民自身认识不足,缺乏学习主动性。许多农民对接受转移培训的意义认识不足,只注重眼前利益,宁愿下苦力、打短工、挣现钱,也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参加培训,“要我学”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加强三峡库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建议

1.转化教育思想观念,大力发展库区职业教育,为三峡库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舆论基础。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一直存在重普教轻职教的弊端,进而逐渐形成对职业教育的社会心理偏见,也从根本上制约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的实现程度。三峡库区的普通教育具有典型的“输出”型特点,大学本、专科学生80%以上不能返乡投身家乡建设,一方面是人才的直接流失,另一方面也使本来紧缺的教育投资成为“输出”型投资。职业教育则以其投资相对较小,见效相对较快,且对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直接促进作用而突显出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继续抓好“普九”教育同时,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已经成为科教兴农、促进库区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库区农民脱贫致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由之路。这要求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转化教育思想观念,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新的教育培养模式,推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相互渗透与衔接。推动职业教育从县城和中学向乡村和小学延伸。同时还要引导农民逐步改变传统的自给自足、小富即安、因循守旧的落后观念,使其成为现代农业劳动者。

2.整合社会资源,加强沟通协调和管理监督,确保培训经费和条件落到实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必须充分发挥好各级政府的统筹作用,以教育主管部门为主导,以劳动人事等部门为配合,以农村职校为龙头,以职业技术院校为指导,以乡镇文化技术学校为基础,以各大小企业为实践基地,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加强沟通协调和管理监督,才能为培训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才能确保培训经费和条件落到实处,发挥积极作用。在培训经费和条件的保障方面,要按照“明确责任,成本分担”原则,一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财政支持;二要通过调动与激发用工企业的积极性与责任感,发动企业资助;三要通过对“三峡”品牌的宣传争取社会各界和国际组织的捐赠与支持;四要根据受训者的经济承担能力,通过适度收取培训成本费用,对确实贫困者实行减免相关费用等措施。同时探索将培训运作模式逐步从依靠行政推动转向更多的依靠市场推动,靠服务求支持,靠贡献求发展。

第8篇:业余培训总结范文

为加强对员工培训工作的规范管理,提高公司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结合我司员工的结构状况及经营特点,制定本管理办法。

2.0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

3.0职责

3.1综合事务部是员工培训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公司员工培训计划的编制与组织实施。

3.2各相关部门(单位)提供员工培训需求计划,并做好支持配合工作。

3.3凡参加外训的,培训完成后到综合事务部办理培训总结登记手续。

4.0工作内容

4.1培训目的、对象、种类、形式及方法

4.1.1培训目的

为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满足公司及员工个人发展,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必须有计划地组织员工进行各种培训。

4.1.2培训对象

凡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无论新录用员工或在职员工均为受训对象。

4.1.3培训种类

包括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和专业培训

a、岗前培训:对新进员工和转岗员工进行上岗前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岗位知识和技能。

b、在职培训:根据公司规模的扩大,技术和环境的变化,对各级在职员工进行知识和技能更新的培训。

c、专业培训:对公司现有专业技术人员与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提高专业技术和管理才能的培训。

4.1.4培训形式

包括脱产、半脱产和不脱产业余培训。

4.1.5培训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a、公司自身组织、聘请外部专家、学者或公司内部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举办专题知识讲座;

b、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职称或学历教育;

c、公司根据业务开展的需要,有计划选派员工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培训班;

d、通过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办学的形式,举办各类进修班或研究生班等;

e、有计划地遴选业务骨干或中层以上管理干部出国参观、学习、考察培训。

4.2培训的组织与管理

4.2.1培训的计划与落实

a、年度培训计划一般由各部门于上一年度年终提出,由人力资源部统一编制,报公司经营班子审批。

b、各部门应根据公司培训计划的安排与要求,负责本部门员工培训工作的落实。

4.2.2新员工岗前培训

新招聘生产岗位人员,一般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才能安排上岗,不合格者实行一次性淘汰,作辞退处理。培训期视工作需要,一般为56?240课时。

4.2.3在职员工业余培训

a、公司鼓励支持员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学习与接受培训,但以不影响本职工作为原则。

b、凡在公司工作一年,符合报考条件,可以报考与本人工作岗位对口的各类成人大、中专学校。

c、凡在公司工作满两年,符合报考条件,可报考在职或脱产研究生。

4.2.4统一培训

上级部门要求组织参加统一安排的培训,须报人力资源部备案,其时间及费用由公司安排和负担。

4.2.5外出培训

派往省外、国外有关单位和学校接受培训的人员,必须是公司的业务骨干或中高层管理人员。派往国外考察培训的人员需满足以下条件:

a、公司的业务骨干,或者是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b、在公司工作满一年或一年以上,且年终考评为优秀;

c、具有大学专科或以上学历且有一定外语基础;

d、身体健康,作风正派。

4.2.6培训审批程序

员工确需参加某种培训时,须办理有关手续并遵循以下程序:

a、个人书面申请部门经理同意综合事务部审核总经理批准办理报名手续。

b、申请书应详细注明培训内容(或报考专业)、培训时间、培训费、脱产等情况,并将培训简章、申请书批件等材料交综合事务部备案。

4.3培训期间待遇及培训假期、费用处理

4.3.1培训期间待遇

培训期间的待遇按公司有关工资福利待遇办理。出国学习人员的待遇,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执行。

4.3.2培训假期及费用处理

培训假期及费用,按如下情况分别处理:

a、员工参加职称考试前培训,应在业余时间学习,如占用工作时间,一律按事假处理,但考试时间除外。其培训、考试费用由受训员工自理。

b、员工接受学历教育,原则上应以业余学习为主,如确实需要脱产学习(离岗6个月以上)的,经总经理批准后,应与公司签订服务年限与补偿协议,否则,应办理辞职手续。

c、参加大学本科以下学历教育的员工,其学习费用由受训员工自理,部门副经理以上由总经理审批报销。

d、攻读研究生的员工,在取得毕业证和学位证后,公司给予报销50%的学费(但最高不超过10000元人民币)。若未能取得毕业证或学位证,其所用学费由受训员工自理;

e、上级部门要求组织参加和由公司组织的岗前培训,各类专业技术培训其费用由公司负责。但受训员工本人因私人原因中途缺课,不参加考试(或考试成绩不合格)未能取得合格证,其费用由受训员工自理。

4.4培训结果的考核与反馈

4.4.1培训作为公司的一项战略性与长远性投资,必须考虑培训成本与收益的关系,因此,员工培训后必须进行考核或提交个学结。

4.4.2每一期培训班结束或个人参加(一个星期以上的)学习期满,要有考核成绩或书面材料向综合事务部汇报。

4.2.3员工培训后的定岗,由综合事务部和业务部门确定,报经营班子批准。

4.5最低服务年限与赔偿费规定

4.5.1凡由公司出资录用和培训的员工,都必须为公司服务一定的年限,具体标准参照下表或按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协议)执行:培训类别最低服务年限

出资录用和有偿分配的毕业生五年

各类学历进修五年

各类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和相关知识培训,累计时间超过3个月者三年

各类专业知识、业务技能和相关知识培训,累计时间在1?3个月者一年

4.5.2服务年限从培训结束后上班的时间算起,接受多种培训的应累计其服务年限。

4.5.3凡公司派往境外培训的员工,出境前需与公司签订有关服务协议书。

4.5.4员工在一个劳动合同周期内,参加培训的费用超过一万元人民币,服务年限按每超过三千元增加一年累计。培训费指综合费用。

4.5.5员工劳动合同期限已满而服务期限未满,双方协议后不再续签劳动合同的,员工须按服务年限协议书中规定,赔偿培训费用后,方可离开公司。如本人提出辞职,或因违反劳动合同或公司规章制度被辞退,必须按协议规定赔偿培训费。个人赔偿培训费额度,按以下公式计算:

个人赔偿额=公司实付培训费总额×(1-已服务年限/应服务年限)。

5.0附则

5.1本办法由综合事务部负责解释、修订。

第9篇:业余培训总结范文

关 键 词:劳动力转移培训 能历教育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现行单向、简单、重复、平面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农民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需求,越来越不适应企业对求职者(农村富余劳动力)技能层次的要求。笔者以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素质、改善农民就业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就需要改革当前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体制,推行能历教育,以增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效率。

一、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能历教育”的内涵

在我国目前的国民教育体系中,主要实行的是以知识层次为主要评定标准的“四级八层次”的学历教育。“能历教育”,就是笔者相对于“学历教育”而提出的、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实行的一种短期职业技术教育体系。

能历教育,是指政府(或其指定的培训机构)在对指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向涉农其他行业迁移和向非农领域转移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受训者实施不同层次的技能教育。“能”即技术能力、融入企业能力和适岗应变能力,“历”即培训学习的经历、学力层次的渐进和职业经验的累积。

能历教育具有鲜明的针对性、递进性、实用性、时效性。受教育的对象,主要是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新增劳动力;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实用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层次,由低级向高级递进提高;教育的实施,主要是教育方提供培训专业项目,受教育方依照企业及本人的现实需求选择培训层次及专业项目。

二、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需要推行能历教育

新的历史时期,“三农”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障碍。据统计,武汉市现有农村劳动力135万人,现已转移到非农产业55万人,而现有耕地及生产水平仅需73万劳力,加上每年新增农村劳力约2.4万人,目前应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约10万人。和大量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农村人力资源市场用工矛盾越来越突出。据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介绍,随着农业生产经营效益的提高,区域之间用工竞争的加剧,工资上涨明显,今年每人月工资比去年平均高出一两百元左右。但与此同时,市场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许多新的就业岗位都要求劳动力必须具备一定的技能素质,这就造成部分行业缺工现象比较严重。全市企业今年春季用工需求调查表明,有三分之一的受调查企业春季招工人数达不到总需求的50%,尤其是纺织服装和服务行业,更是难以招到熟手。

从人力资源市场的用工矛盾来看,转移后农村劳动力用工前景广阔。但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正制约于“三大瓶颈”,亟待有所突破。一是转移后劳动力收益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积极性。受劳动力自身素质等因素影响,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档次不高,职工工资水平比较低。据调查,就地转移的月工资一般只有600-800元,外出务工人员月工资一般也只有一千元左右。二是转移的稳定性较差。从转移的劳动力看,大多数从事体力和技术程度较低的临时性工作。随着年龄增大和体质的衰退,越来越多靠“吃青春饭”和“干体力活”的民工将面临新的转移问题,相当部分仍在劳动力年龄内的民工不得不返回农村“重操旧业”。三是结构性矛盾同样越来越突出。虽然我市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但可供转移和输出的已经不多,而且这部分人员中受技能素质、年龄性别结构、文化层次等影响,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日趋专业化、技能化的需求。数量上的供大于求和素质上的供不应求,使得总量矛盾与结构矛盾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