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范文

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精选(九篇)

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

第1篇: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范文

关键词:单亲;教育;关爱

单亲家庭是指由父母某一方与孩子组成的家庭。导致单亲家庭的原因主要有离婚或丧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非婚生子女也成为单亲家庭的一员。单亲家庭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我国近年来也有上升趋势。目前我所带的班级42个孩子中,单亲家庭孩子的就有6人之多,占班级学生中人数的七分之一。在实际教学和班级管理过程中,单亲家庭的孩子在儿童期容易出现负性情绪和不良行为;单亲家庭的儿童在青春期,更易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并可能出现人格障碍,这将导致很多社会问题。单亲子女暴露出来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研究和解决单亲家庭子女心理问题已成为学校教育中一项崭新而紧迫的任务。

从教育的角度看,相亲相爱的父母,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对小学生的正常教育、健康的心理发展产生了不可替代的良好因素。反之,没有完整稳固家庭的小学生,他们的心理发展容易产生偏差,思想行为上也就会常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一、单亲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双方相互推卸,谁也不愿用心教育孩子,结果造成孩子成绩的下降和价值观的偏废,甚至误入歧途

(二)部分家长忙于生计,没时间没精力教育孩子、陪伴孩子,待问题严重时才追悔不已

(三)一方想承担家长的责任,但力不从心,无能为力

(四)部分家长教育不得法,对孩子造成严重的负面效应

离异家长中有一部分对孩子要么不管,要么毒打。结果,孩子对教育不服,自然就产生了逆反心理。从而在群体中,容易与人发生矛盾,不够友善,不善于与人交流,动则大打出手。有的家长为了弥补孩子失去的父爱或母爱,在经济上对小孩百依百顺,过度溺爱,有求必应,结果造成孩子好逸恶劳、挥金如土的习气。

二、单亲家庭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单亲家庭,不论从什么角度来讲,都是属于有缺憾的家庭,这样的家庭成员会遇到的问题,如情感的创伤、经济的负担、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前夫或者前妻关系的处理以及孩子的教育等,而在这一系列问题中孩子所受到的心理伤害和调适是最棘手的。单亲家庭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压力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往往因享受不到充分的家庭温暖,或因社会的某种偏见,或因其家庭的经济原因等因素,往往会表现出一些不好的习惯。

三、如何解决单亲家庭孩子心理问题

(一)用爱心唤起孩子的自信心

1.时时刻刻地关爱孩子,及时引导和帮助,合理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人们每时每刻都有思想上和心理上的需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融合,共同关注孩子,及时了解他们的合理需求。

2.及时抓住孩子的闪光点。闪光点即一个人的长处和优点。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单亲家庭的孩子也不例外,当他们在学习上有闪光点时,家长和教师则要及时地捕获,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呵护。对单亲家庭孩子应该多一分鼓励,少一分指责;多一分关爱,少一分冷漠。

3.善于发现他们的兴趣。兴趣是做好事情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因此,教师和家长必须善于发现并及时引导孩子的兴趣,并适时地把这一兴趣迁移到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轨道上来,这样就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二)培养学生独立坚强的人格

1.让孩子学会正确地面对挫折。

2.留心观察孩子的言行,及时解开孩子的思想疙瘩。我的班级有一个单亲学生,他跟爷爷、奶奶和父亲一起生活,母亲生下他就离开了家,至今从未看过孩子一次。他的父亲常年在外打工,而父亲本人的性格也是沉默不语型的,无法给予孩子细致的关爱。孩子奶奶是一个朴实的家庭妇女,遗憾的是,爷爷奶奶都没读过书,这样,孩子得不到完整的父母之爱,享受不到三口之家的天伦之乐,也得不到像其他孩子一样的家庭温暖。因此,他的心灵深处受到了重创,心理上形成了一定的压力。这些孩子在烦恼中成长,在痛苦中学习。他们对自己丧失了信心,产生了悲观情绪、性格孤僻、缺乏乐观、对同学嫉妒、不友好、虚荣心强等负面心理。作为孩子的班主任老师,对孩子的遭遇感到十分惋惜和同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我需要做的是点亮他们心头的灯,开启他们沉重的心扉,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我经常和孩子聊天,走进他的心,关心他,爱护他,尽自己一切所能去帮助他,时常自己掏腰包给孩子购买学习用品。当我们之间已经形成一种牢固的互信关系的时候,我告诉他,可以把我当做他的妈妈,我可以在生活和学习中给他更多的关爱。慢慢的孩子喜欢和我分享他开心的事,他与同学相处时遇到的困难,他也会将他的小心事告诉我,问我应该做何处理。通过一年的相处和陪伴,这个孩子和同学的相处也融洽很多,消极心理慢慢消退。

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有些平常事情也会使他们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家长要多注意孩子的言行,发现有异常的苗头,就应及时主动找孩子谈心,及时进行疏导。有的问题一下子解决不了,要进行更多的分析,考虑妥善的解决措施。

3.扩大孩子接触面。离异家庭的孩子父母都应摆正自己在孩子面前的位置,不但应该尽量让孩子与父母同时团聚,使孩子感受到亲情的温暖,还要让孩子尽量多与其他长辈接触,扩大孩子的交往范围,家长的同事也是交往对象。让其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培养健康高尚的人格,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4.正确对待孩子的过错。由于家庭的破裂,导致家庭教育残缺不全,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缺乏较好的生活教养和学习上的正确指导,同时由于破裂家庭给他们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致使他们丧失了生活与学习的信心,形成了消极的思想,在行为上具有较多的异常极端表现。家长教育不得法,对孩子造成严重的负面效应。结果孩子对教育不服,自然就产生了逆反心理。从而在群体中,容易与人发生矛盾,不够友善,不善于与人交流,动则大打出手。这些孩子往往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从而明知故犯,不容易接受老师和家长的正面的积极的教育和评价,对班级中的学生影响极坏。

对这类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教师要斗智斗勇,十八般武艺都要使出来。特别是要拿出真心与他交流,这样一来,学生会慢慢地被老师的诚意所感动,和老师做朋友,他就会把他心里真实的想法告诉我,我才可以针对孩子所犯的错误“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坚持下来,孩子也慢慢地改变很多。

班级里面有一个小男孩,长得很帅气大方,也很聪明可爱;不足之处是行为粗暴,“君子动口不动手。”来校的第一天,就遭到很多小朋友的投诉,他动手打了很多小朋友,原因也很简单“他抢别人的橡皮,同学不给,所以打了人家;他想玩滑梯,前面有排队的小朋友,他就把人家推倒……”由于他的行为和班级里其他孩子相比,略有异常,通过和他的家长沟通得知,他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母亲没有工作,母子依靠父亲的赡养费生活,母亲希望孩子可以成才,但文化程度不高,过于急躁没有耐心。孩子的一点小过错,她对孩子都是大打出手,并不与孩子交流应该如何改正。久而久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失了学习与人交流的机会,性格变得粗暴、自私,和同学无法正常相处。经过多次沟通,把孩子妈妈当朋友,设身处地为她和孩子着想,不抛弃不放弃。慢慢的,孩子接受了我,喜欢我,听我话,对老师有敬畏之心,对同学有友爱之情。回首改变他的这一年,道路充满艰辛,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一路披荆斩棘,遇到困难解决困难,孩子有了飞跃性的进步。

孩子虽小,但也都有着上进心和自尊心。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我们要细致入微地观察孩子,了解孩子,读懂孩子。对于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要反复抓,抓反复。由于家庭缺乏温暖和正确的引导,这类孩子进步的过程一定是充满了反复,教师应该正确看待孩子反复的现象,不要因为他反复了、后退了,就灰心、气馁,应当认识到这是情理之中的事。进退皆在自己理解之中,便容易控制自己的理智与感情,在反复中帮助孩子走上正确的道路。

当然,想要帮助这些单亲孩子真正地走出“心理健康”的阴影,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需要整个社会都来关注。只有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协作,才能使这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2篇: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范文

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实践,我对如何加强单亲家庭小学生教育作了有益的探索。

一、用爱心唤起学生的自信心

我班有4个单亲学生,他们有的随母亲过,有的跟父亲一起生活。他们的父母工作比较忙,家长的心态、性格本身就有问题,无法给予孩子细致的关心和呵护。这样,孩子得不到完整的父母之爱,享受不到三口之家的天伦之乐,也得不到像别的孩子一样的家族温暖。因此,他们的心灵深处有些伤痛,心理上有一定的压力。这些孩子在烦恼中成长,在痛苦中学习。他们对自己丧失了信心,产生了悲观情绪。性格孤僻,缺乏乐观心理,抱有破罐子破摔的态度。但他们更渴望有人为他们“拨开迷雾,看见青天”,使他们重新证明自身的价值。作为教师,点亮他们心头的灯,开启他们沉重的心扉,是理所当然的。

吴某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学生。当她读幼儿园时妈妈就离开了她。“妈妈”一词从此在她的嘴中消失。过早地失去母爱,加之父亲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使她形成了内向、孤僻的性格,缺乏自信心,同时还带有很强的攻击行为。但她有一个优点――爱学习,字写得漂亮,每次作业都能认真完成,成绩也不错。面对这样的学生,我要用爱去唤醒她,点亮她心头的灯,呼唤她的自信心。当我发现她因为一点小事情又动手打人时,我便很细心地讲道理给她听,告诉她同伴之间要友好相处,相互帮忙。她听得多了,就记住了我的话。此外,我还根据她的特长,每次作业批改完后,我都会刻意地当着大家的面表扬她的字漂亮,答题准确率高。在教师和同学们的赞叹和期待中,她重新找回了自我。从此,她的眼神里充满了自信,彻底消除了自卑心理,再也不动手打人了。

二、用真心帮助学生矫正不良行为

大多数离异家庭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行为障碍。由于家庭的破裂,导致家庭教育残缺不全,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缺乏较好的生活教养和学习上的正确指导。同时由于破裂家庭给他们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致使他们丧失了生活与学习的信心,形成了消极的思想,在行为上具有较多的异常极端表现,明知故犯,不易接受教师和家长正面的、积极的教育和评价。这对班级中其他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对这类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教师要斗智斗勇,十八般武艺都要使出来。特别是要拿出真心与他们进行交流,这样定会收到出奇的效果。比如与这些学生谈话,如果在有很多老师的办公室里,学生站着,老师坐着,是绝对不会有好结果的。学生有可能不敢说话,更不肯说心里话。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谈话方式明摆着是教育人,再加上别的老师也帮助一起批评他们,这样的态度不会产生善意的结果。我们教师不要用教育者的口吻来说话,应该用朋友般的说话方式、口吻来进行。这样一来,学生就放松警惕,很多真实的话就会说出来。教师就可以了解学生的很多想法和行为的缘由,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循序渐进地改变那些学生的不良行为。

三、用诚心争取家长的配合

父母离异对孩子来说或许是一场灾难,而将灾难减到最低限度,则是我们每一位家长和教师对儿童应负的刻不容缓的责任。生活在单亲环境中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产生自卑心理,他们往往心情压抑,不愿与人交往。我班学生王某自从其父母离异后,不再和其他同学一块儿玩,总是独自一人活动,脾气非常倔强。发现上述情况后,我经常利用双休日孩子返家的时间,与他的家长进行沟通(有时是他爸爸,有时是他妈妈),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我告诉家长,应积极鼓励孩子大胆地交朋友,参加集体的各类活动,大胆地与同伴、朋友交心;要求孩子周围的同学、亲友多与孩子交往,或为他的交往活动提供条件和方便。同时要求家长多抽取时间陪陪自己的孩子,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

四、同伴的热心消除学生的顾虑

第3篇: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范文

教育家卢梭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要费的苦心取得成效。”在近几年的教学管理工作中,我遇到了形形的单亲家庭的学生,我依据教育的规律和学生的客观实践,对单亲家庭的学生作了以下教育尝试。

一、使单亲家庭孩子融入班集体生活,消除忧郁心情

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老师,其一,要在课堂上多提问,鼓励他们参加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让他们感到同学、老师都很重视他们,尽量淡化他们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差别,避免他们感到窘迫、难堪和不安。其二,教师自身观念要开放,心态要豁达,尊重单亲家庭孩子的人格和生活方式,不能有歧视、嘲笑、戏弄单亲孩子的做法。其三,要善于发现单亲家庭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重视他们的点滴进步,同时引导他们多为集体做好事,帮助他们在班集体中树立起威信和良好形象,使同学们接受他们并乐意亲近他们。其四,要及时从家长那儿获取信息。教师除细心观察外,还应及时与家长沟通,深入了解孩子在家中的情况,从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二、在活动中培养他们健全的个性

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深入了解,不分青红皂白一味蛮做,便会大碍于孩子的发展。特别是特殊家庭的孩子更应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要了解他们喜爱什么、讨厌什么。培养他们健全的个性,使他们朝气蓬勃地融入集体中来,乐观地面对并克服困难。比如,在班级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组织“手拉手,一帮一”“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都是一家人”等主题班会,让双亲家庭孩子与单亲家庭孩子团结互助、平等相处,一起欢笑,没有讽刺,没有歧视,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个性和正常的人际关系。同时,避免当面谈论敏感话题,关注其动态,防止结交坏朋友,走上邪路。

三、注重心理疏导,维护心理健康

“健康的心理是所有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的离异、家庭的变故,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更大,有的甚至表现为抑郁的前兆,他们性格孤僻,心境忧郁,好走极端,过分成熟,他们既自卑,又很自尊。作为班主任,要在不断地实践中提高、强化心理引导的技巧,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把学生引向心理健康之路,让他们拥有正常的智力、完善的人格、和谐的人际关系,能积极适应学习生活,真正成为“乐观、自信、自律、合作、责任、自立”的社会人。

四、为单亲家庭提供帮助,呼吁形成多渠道的社会教育氛围

单亲家庭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心病”,心病还需心来医。家长和老师的真诚关爱能够弥补家庭破裂给他们带来的一些创伤,不过,社会上的一些偏见依然会让孩子有一些心理阴影,所以,全社会的关注尤显重要。比如,通过媒体宣传,为单亲家庭子女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让公众了解单亲家庭,并能够用正常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媒体还可以开展一些单亲家庭的游艺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单亲家庭的子女包括家长感受到社会的认同。

第4篇: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范文

(二)单亲家庭子女的性格特点,心理情绪。由于家庭的缺损,造成了单亲家庭子女的性格缺陷,他们通常表现出孤僻、内向、任性等性格弱点。绝大部分生活在单亲家庭里的未成年人在个性发展中,常常感到空虚、寂寞、惶恐不安和焦虑。在调查的2840名单亲家庭子女中,处在离异家庭的单亲家庭子女,大都行为习惯差,甚至染有不少不良习气,诸如抽烟、、打架斗殴、谈情说爱、寻衅闹事等等。

(三)单亲家庭子女的生活状况。由于家庭的不完整,只有少数单亲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多数单亲家庭的生存状况是十分艰难的,生活条件差,生活质量跟不上需求。在调查中发现,2840名单亲家庭子女中有53.9%随父,46%随母,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扶养的占0.1%;在生活条件较差的家庭,父或母为了寻求生计,外出务工,也只能将子女交给长辈或他人看管。

(四)单亲家庭子女的监护人文化结构。调查的单亲家庭中家长是农民的居多,占整个的89.76%,是工人的占4.2%,是干部及其他的占 6.04%;同时,他们的文化层次也参差不齐,其中,小学文化占单亲家庭的60.59%,中学的占34.01%,大专以上文化层次较高的只占其中的 5.4%。

(五)单亲家庭子女的受教育情况。在学校的教育中,86.7%单亲家庭的子女能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有13.3%单亲家庭的子女不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调查结果显示,单亲子女的学习状况向两个极端发展。其中,学习成绩特别突出的单亲子女属于个别现象,只占0.6%,成绩较差的占78.3%。由于单亲家庭孩子的监护人文化水平普遍低,不具备给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素质和能力,因此,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大多数未接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二、存在的问题

(一)单亲家庭教育功能弱化,质量差。单亲家庭的父母一人既要承担沉重的家务,为了生活又要努力的生产、工作,在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方面常显得力不从心,对其子女的关心和教育不够,造成了家庭教育功能欠缺的一个普遍现象。特别是在农村单亲家庭中,多数家长常年外出务工,孩子托付给家中的长辈,监护人本身文化水平低,思想素质不高,严重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式方法,不具备对孩子进行家教的能力,这些现象直接导致了家庭教育质量差。

(三)单亲家庭子女学习向极端发展。在对单亲家庭子女的调查中发现,他们的学习状况向两个极端发展。一种情况是父母离异或丧偶后,把孩子作为整个家庭的精神支柱和依靠,在孩子的学习教育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这样的孩子在学校里出类拔萃,但是他们性格孤僻,很敏感,心理承受能力差,而且很自卑,缺乏爱心。另一种情况是父母双方互相推卸责任,视子女为累赘,在这种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是自暴自弃,有厌学情绪,在学校表现恶劣,不思进取,任意逃学,而这种情况在单亲家庭中占绝大部分。

(四)单亲家庭经济出现危机。由于大部分单亲家庭都是一个人承担抚育和教育子女的责任与义务,除了少数家庭生活富足以外,绝大多数家庭经济都十分困难,难以支付高昂的教育费用,很多学生只能勉强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少数学生早早辍学,连九年义务教育都不能完成。同时,健康也不能得到保证。

三、几点建议

(一) 社会责任

1、加强领导,进一步关注单亲家庭子女的成长。各级党政部门应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贯彻落实中发8号文件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加强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切实解决。一是加快经济发展,积极给单亲家庭的家长创造就业机会,使其就近务工,创造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二是完善有关法律政策,保障孩子合法权益。三是社会各界要力所能及开展对单亲家庭子女的帮扶活动。

2、强化宣传,积极引导单亲家庭子女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由于单亲家庭子女的监护人责任意识普遍淡薄,要切实改善单亲家庭子女的生存、发展环境,就必须强化单亲家庭子女法定监护人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针对这一问题各级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和机会,对单亲家庭子女的监护人进行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教育,让他们了解单亲家庭孩子出现的生存危机和道德失范问题,了解青少年教育的基本内容、教育规律和方法,明确自己监护的任务和责任。

(二)学校责任:

1、学校建立单亲家庭学生档案,用爱心抚慰创伤。要加强调查研究,增强教育实效。学校应对农村单亲家庭学生 的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全面了解他们的情况;并建立单亲家庭学生的专门档案,针对不同特点,分类管理。老师应与外出打工家长及其临时监护人经常保持联系,并建立家长记录卡,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

2、创造活动环境,用鼓励消除自卑,用友情弥补亲情。单亲家庭学生的思想负担重,耻于别人知道自己家中的真实情况,更怕老师和同学知道。学校要积极创造活动的环境,鼓励单亲家庭学生参加各项有益的活动 。同时,在活动和学习中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增进和同学的友谊,用友情来弥补亲情。

3、鼓励他们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单亲家庭的学生在闲暇独处时常常感到无聊,也更多地采用消极被动的方式打发时光。学校要对他们进行人生观和生活目的教育,让他们增强自信、树立正确理想,做到常提醒,多鼓励,多方面启迪。积极安排一些兴趣相投的同学与他们结成学习伙伴。

(三)家庭责任:

1、强化监护意识,确保家庭教育力量。单亲家庭子女的父母要重视与学校、老师保持密切的联系,随时掌握孩子动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管理。如果必须外出务工,要认真从孩子成长需求的角度出发,选择责任心强、有保护能力和精力的临时监护人管理孩子,并应履行相应的委托手续。

第5篇: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范文

关键词:家庭;单亲孩子;心理导向;学习教育;自尊心

单亲家庭原指由于夫妻离异或某一方去世,由父亲或母亲一人与孩子组成的家庭[1]。近年来,随着家庭、社会结构的多元,家庭可能因为各种因素而造成单亲,如离婚、配偶死亡、配偶因工作而长期分居两地、甚至未婚先孕等。然而,因为离婚率的增加造成的单亲家庭是近年来的主要原因。我从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单亲家庭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在心理活动和学校教学中有很大的差别,总是表现出令人担忧的现象。由此接踵而来的是一个大家不得不正视的社会问题:少年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之中,孩子的心理导向和学校教育该如何实施?

首先,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针对性地剖析我们所面对的单亲孩子的生活状况和单亲家庭的情况。母亲与孩子组成的单亲家庭,往往由于单亲母亲心里过分怜惜孩子,过分呵护,过分干涉,过分溺爱,造成孩子性格自卑、任性、适应力差。这种性格常常会产生暴力倾向,出现激情暴力;单亲父亲与孩子组成的单亲家庭,由于单亲父亲的教育方式以严厉惩罚型居多,所以单亲父亲家庭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性格暴躁,往往酿成暴力事件[2]。正是上述情况,单亲父亲和单亲母亲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不一样,对子女性格形成产生的影响也就不同。熟悉单亲孩子的生活现状后,我们教育工作者就可以“对症下药”,对单亲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对其讲明单亲妈妈或者单亲爸爸对待他们教育的不同之处,使单亲孩子理解单亲母亲或者单亲父亲,甚至可以引导孩子试着和单亲母亲、单亲父亲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以及想做的事,让孩子自觉成为家庭的一员,从而培养单亲孩子在家庭中的责任感。

其次,细心观察单亲孩子的生活和社交习惯,逐渐培养单亲孩子自立、自强的人格精神。单亲家庭的孩子和其他孩子不太一样,有的孤僻、不和群,有的早熟、对人戒心很重,有的有逆反心理、不爱说实话,还有的情感淡漠、不容易被温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单亲家庭的教育容易走两个极端:一种是对孩子太溺爱,一种是完全忽略了孩子。这两个极端给孩子心灵上造成了巨大创伤,更对单亲孩子的思想、道德、人格、学业上产生深远影响。我任教的班级中有一名跟随父亲生活的单亲女孩子,这个孩子性格孤僻,胆小不合群,上课从来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面对老师的提问也是低着头小声回答,课余时间也不找其他同学一起玩耍,总是独来独往。我通过家访得知,这个孩子从小就不太爱表现,又加之父母离异,偶尔会听到别人说他父母离异,更是伤心自卑,经常独自偷哭。我找了个课后时间,将其带到家里,亲自为她做了晚饭,并与其一起进餐,在吃饭的过程中这个单亲孩子说她感觉到家的温暖了,同时她的话匣子慢慢打开了,我抓住这个机会与其交流,对其心理慢慢疏导,讲解父母离异也是当前社会中存在的现象,不要因此产生自卑,自己要主动融入集体这个大家庭,要以自立、自强的心态面对生活,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自此以后,这个孩子慢慢开始主动回答问题,课余时间也融入同伴的活动中了,社交圈子也不断扩大了。

再次,单亲母亲、单亲父亲以及学校老师在单亲孩子面前要敢于承认错误,让单亲孩子的自尊心不受创伤。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自尊心”是一个关键因素。自尊心对于单亲孩子的健康心理和良好个性有积极的作用,对于孩子的情感、动机、社会适应能力、认知及品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单亲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损害后往往表现出不思进取,乃至“破罐子破摔”的现象。我曾今犯过一个错误,至今记忆犹新,如果不是发现及时并真诚的向孩子道歉,对孩子造成的危害是难以弥补的。事情是这样的,我在任教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班上的一个单亲男孩性格孤僻、不和群,对人戒备心理很重,不爱说话,情感淡漠,没有朋友。另外一个小朋友的课本找不到了,其他小朋友都说是这个单亲孩子偷走了,当时着急上课,我就没有细查这件事,当面对其质问了这个单亲孩子。但是,从他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的委屈、愤怒和冤枉。课后再细查此事的时候,发现的确是冤枉了这个孩子。我前思后想,决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向这个单亲男孩道歉。道歉过后我又找他单独谈话的时候,这个单亲男孩表示,如果我不道歉的话,他就会被别人认为是贼,他的自尊心就会受到极大的创伤,他就不想上学了。但是,对于单亲孩子“自尊心”的树立应该正确引导,我曾今看过一个案例,是有关单亲孩子自尊心的事,父母离异后,母亲担心孩子的自尊心因此受到伤害,就以“金钱”来弥补,可不曾知道,这个孩子同样也担心因为自己是单亲孩子,同伴们捉弄或者远离他,就用母亲给他的钱带着一群孩子到超市、娱乐场所进行挥霍,实际上,这种行为不但不能正确树立孩子的自尊心还会使孩子无形中就养成了大手大脚的习惯。

最后,对于单亲孩子的教育,我们要以“发现孩子幸福的缺口,要用关爱来填补,他们的生活依然圆满”的心态去作好这项工作,单亲孩子同样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和祖国的希望,全社会都应该关心他们,虽然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依然坚信只要我们行走在路上,经过不懈的努力,成功就在前面,用关爱让单亲的孩子找到来时的路。

参考文献:

[1]杨美莲.浅谈教师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成功:教育版》,2010(5).

第6篇: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范文

一、自己的心态要调整

1.父亲或母亲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管是由于离婚或是其它原因造成的单亲,作为孩子的监护人都应该坦然地去面对。单身母亲或父亲应该比一般人更加坚定更加乐观。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更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乐观的心态带动孩子乐观的心态。“要知道孩子受的伤有多深,就要看他的母亲受的伤有多深”。就离婚来讲,一段婚姻的结束标志着生活中一段路程的终点,同时又是新路程的起点。你的新路程可能伴随着责备、内疚、自怜、悲观,也可以是充满了希望和乐观,这完全取决于你的态度和认识,取决于你如何看待这“半杯水”――是已空了一半,还是只差一半就满了。尽管目前的日子有些艰难,但要看到暗道尽处的光明。坚信你和孩子都能挺过这段艰难的日子,未来的生活一定是美好的。

2.正确看待单亲家庭孩子的成长。人们普遍认为,离婚对孩子的伤害最大,单亲家庭成长的孩子容易出现许多问题。事实果真如此吗?心理学家早就发现,单亲家庭的孩子有容易出问题的一面,但是,更有容易成才的另一面。据北京某少教所的统计,22%的问题少年出自单亲家庭。按照统计学的规律,确实可以说明单亲家庭与问题少年有关。但是,同一份报告显示,50%以上的问题少年出自溺爱家庭。可是我们只注意到单亲家庭带来的问题,却忽视了溺爱家庭以及其它不科学教育观念带来更严重的问题。国外的心理学家早就注意到单亲家庭的问题。据他们的统计,虽然单亲家庭可以对孩子产生消极的影响,但是,却可以产生更重要的积极的影响。35%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出自单亲家庭;54%的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出自单亲家庭,林肯、丘吉尔、克林顿等均出自单亲家庭。事实说明,虽然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产生问题少年,但是,单亲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成才却是不争的事实。单亲家庭中,父、母亲要忙于生计,往往无暇照顾孩子,孩子被迫要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这种处境,容易培养他们独立、坚强的性格而促使他们更容易成才。

二、走出单亲家庭教育的误区

如同双亲家庭里存在家教误区,在单亲家庭里,在失衡的“爱的天平”上,孩子往往背负着超重的父爱或母爱,父(母)亲对孩子的教育也存在着许多弊病,教育往往走向极端,步入误区,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作为单亲家庭的父亲或母亲一定要注意这些误区并走出来,才能更好的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1.溺爱教育。溺爱教育在一般家庭中都存在,在单亲家庭里尤为突出,这种教育占整个单亲家庭教育的53.21%。有的父(母)亲在离婚之后,为了抹平家庭破裂时给学生造成的创伤,把全部的情感都施加在学生身上对学生的疼爱和关怀更是无微不至,在吃、穿、玩、花等各方面无一不予以满足,只要学生开口,父(母)亲没有不答应的。古人常常告诫我们:“为人父母,不患不慈,患于知爱不知教也。”

2.暴力教育。暴力与虐待在单亲家庭中经常发生。这种教育占整个单亲家庭教育的22.13%。在我国,由于人们受到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颇深,又加上有些家长的文化素养不高,认为他的孩子生来就是他自己的“私有财产”,如果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就有权对其进行“管教”。况且有的家长生性就粗暴,略有不顺或不满,张口就骂,举手就打。不管是离异夫妻一方对老人还是对孩子施予的暴力和虐待,以及夫妻之间因离婚而进行的暴力和虐待,对学生都存在着巨大的影响.生活在如此家庭中的学生,往往具有恐惧感、自卑感、脾气暴躁,自责性,无自信心,意志消沉,自控能力差,以及忍耐力不强等心理特征。

3.“放羊”式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当前一般家庭在学生教育上普遍存在的一大问题。单亲家庭也不例外,这种教育在43.32%的单亲家庭中存在。在单亲家庭里,孩子需要较多的关心和帮助,需要与父(母)亲有更多的接触,而且需要倾心置腹地交心谈心。但是,由于父(母)亲整天平作繁忙,人际交往繁多,且以前由于父母共同完成的家务事现在全部压在一个人身上,加上有的家长离婚后对孩子厌恶,因而对学生的教育无暇顾及,不得不实行“放羊”,对孩子的一切不管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以及与人的交往等方面都不闻不问,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放任自流。学生在其父母离婚时就已形成了“爸妈不要我了!”的印象。如果对学生不给予一定的关怀,那么,学生又会产生“爸(妈)也不管我了!”的概念。这种“放羊”式的教育给学生造成的将是更多的痛苦与创伤。学生便觉得有家无家一个样,回家与不回家没有多大关系。如此管教方式,给学生离家出走创造了机会,给学生犯罪创设了条件。

还有其他的诸如金钱教育等等的误区,作为单亲家庭的父母必须具有更科学的教育理念,避免陷入种种家教误区,进而才能很好地教育孩子,引导孩子走健康发展的道路。

三、培养同孩子的良好关系

一定要重视单亲家庭中父母同孩子间的关系,如果父母与孩子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关系,孩子感受的压力就更小,孩子的攻击行为也相应更少。即使父母中有一方与孩子保持良好关系,孩子依然有较好的表现。但如果孩子与父母双方的关系都不好的话,孩子的表现就不是很好,容易出现行为问题.发展同孩子的良好关系,作为单亲家庭的父亲或母亲应努力作到以下两点:首先,拿出专门的时间给孩子。只要孩子跟你在一起,至少每天拿出20分钟的时间专门给他,在这20分钟的时间里,不要对他加以是非评价,更不要批评孩子,也不要拿问题来考孩子,只是与孩子共享那段时光。你可以给他讲他感兴趣的事、做游戏、开展一些你们共同爱好的活动。在合理的大前提下,让孩子来决定这段时间的活动。无论是你开心顺利时,还是度日艰难心情不佳时,你都要始终如一地贯彻下去。这是与孩子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其次,要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心。多数父母都在心理爱着他们的孩子,却没有很好地表达出来,没能让孩子很好地感受到。不要犹豫,告诉孩子你爱他.行动胜于言语,拥抱你的孩子,用你独特的方式,用你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向孩子表达你对他的爱。同孩子的良好关系还包括爱、温暖、有效的交流、适当的约束、相互的尊重和关心、专门安排时间围绕孩子进行活动、相互都乐于彼此相处.总之,与孩子建立更好的相互关系极为重要。

四、注意孩子健康人格的教育

在孩子人格的形成过程中,父亲和母亲有着无法互相取代的作用。缺少父爱,孩子就会形成所谓的偏阴人格,即:表现得懦弱,多愁善感,自卑,缺乏毅力,果断性不强等;而缺少母爱,孩子又会形成所谓的偏阳人格,即:表现得孤僻,冷漠,缺乏爱心与同情心,没有安全感,狭隘等。所以,对于单亲家庭的父母来说,要特别注意弥补孩子由于缺少父爱或母爱所带来的消极影响。首先,必须加强与非监护方的父子或母子关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弗兰克・福斯登伯格的研究表明,多数孩子都认为,不享有监护权的父亲或母亲,对其生活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孩子与不享有监护权的父亲或母亲间有一种良好的关系,通常适应得很好,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康人格。此外,应加强对孩子进行爱的补偿教育。单亲家庭中,家长应注意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给孩子以应有的适宜影响,以保证男孩的阳刚之气和女孩的阴柔之美,以免造成两性角色上的心理与行为的偏差。另外,单亲家庭的家长,要多给孩子当家作主的机会,让他们多为家长分忧解难,这会有利于他们尽快成熟起来。

离异或由于其它原因造成的单亲,并非造成孩子不幸的原因,而由此引起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否科学合理,则是孩子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实事证明,只要父亲或母亲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科学的教育方式,单亲家庭的孩子,同样可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第7篇: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范文

关键词:单亲母亲 子女 教育

“家庭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起点,也是人格形成的源头。婚姻家庭关系越牢固,教育子女的条件就越好。”我们都知道,家庭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离婚率逐年上升,单亲家庭数量激增,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严重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由于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缺少父母关爱,生活环境较差、家庭教育存在缺陷,他们往往表现出厌世、自卑、孤僻、猜忌心重、脆弱、逆反心理等问题,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差的特征。

⒈单亲家庭子女存在的问题

1.1自卑内向,胆小孤僻。

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体会不到充分的温暖。在家里,他们生活在父母无休止的争吵、冷战这样一种压抑的环境中;在学校里,他们不愿意提起自己的家庭,与其他同学完整的家庭比较而言,没有父母的关爱,经济条件大不如前,自觉“低人一等”,因而产生自卑感。他们怕被老师同学嘲笑而不敢与人交往,不敢表达自己,不合群独来独往。我们长期对两户单亲家庭的孩子进行课业辅导,林阿姨的女儿尤其内向,不爱说话,也不及时给出反应,为辅导带来了不少困难。在与单亲母亲吴阿姨的个案访谈中她也提到,自己的一双儿女性格内向,经常待在家中不愿出门,朋友也少。当我提出将来邀请他们参加我们举办的活动时,单亲妈妈一口拒绝了,理由是自己的儿子女儿太内向,不适合群体活动。

1.2憎恨仇视,易怒多疑。

较大一点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有了自我意识以后,有的会对父母的离异充满憎恨,憎恨他们不体会自己的感受,憎恨另一方抛弃自己。有些父母甚至给孩子灌输敌对思想,在孩子面前把对方贬的一无是处,孩子听多了就开始排斥另一方,这也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产生憎恨仇视心理的重要原因。父母的经常争吵、打架使他们恐惧惊慌,久而久之他们开始崇尚暴力容易冲动,形成易怒粗暴的性格,出现打架斗殴等不良行为。单亲家庭过的孩子缺少关爱,没有安全感,比较多疑,他们总觉得有人在背后议论自己,在说自己的坏话,有时候在老师同学向他们伸出援手之时,也会揣测老师同学们的用意,是不是同情,是不是看不起我。这无疑是不利于他们的人际交往的。

1.3忧郁脆弱,冷漠逆反。

在父母离异以后,不少孩子长时间难以走出父母离异的阴影,整天郁郁寡欢,心情低落,不爱说话,把自己封锁在自己的世界里面,变得脆弱,慢慢的对家庭产生一种厌恶感。有的孩子对家里突然多出的第三者并不欢迎,尤其是在继父继母偏心的时候,因此产生逆反心理。人际关系处理不好、社会适应能力差、承受能力差,他们也很苦恼,却没有人去及时帮助他们。渐渐地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的人、事漠不关心,变得天不怕地不怕,开始厌学、逃学、与不良青年交朋友等。

⒉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2.1标签效应

不少人在看待单亲家庭的子女时仍然存在着偏见:单亲家庭的子女难以相处,性格怪异,是问题青年。在学校,同学们会嘲笑单亲家庭的孩子,“你没有爸爸”、“你没有妈妈”等话语让单亲家庭的孩子自卑内向、产生憎恨心理;老师受旧思想的影响,不能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认为单亲家庭的孩子是问题学生,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处理问题上,难免会存在不公平。除此以外,社会大众、邻里之间的有色眼光都会影响单亲家庭孩子的健康成长。

2.2母亲忽视缺少交流。

在接触到的单亲母亲中,几乎所有的单亲母亲都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陪伴自己的孩子,或者空出时间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而孩子很少有时间见到自己的母亲,一方面会觉得被自己的母亲忽视了,有时候单亲家庭的孩子会故意犯错来引起母亲的注意,以得到母亲的关心,这些错误。另一方面则与母亲的关系日益疏离。吴阿姨说:“我每天都上班,两班倒,哪里还有时间去照看他们。”在问及孩子的学习情况时,吴阿姨也表示不清楚。在孩子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缺少母亲的关心与引导,更容易产生问题。

2.3教育方式不当。

一方面是过度的溺爱教育。溺爱在现在的家庭中非常普遍,在部分单亲家庭中尤为突出。不少家长对于自己的孩子溺爱、骄纵、百依百顺,几乎包办了孩子的生活,他们希望用这样的方式去弥补孩子。孩子从小娇生惯养,在蜜罐里长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没吃过苦,在他人面前任性不讲理,不懂得尊重他人,没有责任心,也受不得半点委屈,表现出极其脆弱的心理、极差的承受能力以及很强的依赖性。吴阿姨也说:“觉得自己挺对不起孩子的,所以虽然家庭条件不怎么好,但是只要是在能力范围内,还是会满足孩子的要求。”

另一方面是暴力教育。与极端的溺爱教育相反的是暴力教育。单亲母亲一般都比较暴躁、易怒,对孩子缺乏耐心,她们在缺少另一半以后,将未来所有的期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出息,改变现状过上好日子。她们给孩子规划好了每一步人生路,一旦孩子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了,动不动就打孩子,还恶言相向,“我不要你了”,“我省吃俭用,就是想让你过得好一点,可是你怎么这么不争气啊”。这对于孩子的生理、心理都造成了极大的创伤,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孩子脾气暴躁,感到恐惧压抑,自卑不自信。为了宣泄他们的情绪,他们将心中的愤恨转移到学校、社会,打架斗殴、违法犯罪,仇视一切。

2.4自身心理脆弱。

单亲家庭的孩子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中,母亲又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关心他们。他们得到父母的爱,但却得不到,长期以往,便将自己封闭起来,不与外界交流。在他们的观念里自己是被抛弃的,这样的观念会在时间的推移下越来越强烈,慢慢的心理产生了扭曲,变得脆弱不堪。他们不敢面对现实,不能承受挫折,无法克服困难,交往能力、抗挫力、承受能力等方面都不如同龄人。

⒊对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思考

3.1调整家庭教育方式。

首先,单亲母亲需要具备健康积极的心态。单亲母亲可以向有关机构咨询,或者通过阅读单亲家庭的相关书籍,来充实自己,正视问题。只有母亲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教育孩子健康成长。

其次,单亲母亲要注意科学的教育方式。拒绝过度溺爱,同样也拒绝暴力教育。一要拒绝包办孩子的生活。不少单亲母亲将自己所有的爱全部倾注在孩子的身上,不停的在脑海中想象孩子未来的生活,替他们做好生活、学业等各方面的规划,而孩子只需按照母亲的安排走就可以了。这样的孩子缺乏主见,依赖性强。因此,单亲母亲与孩子之间需要保留一定的空间,彼此独立。同时也要促进彼此之间的沟通,互相了解想法。二要拒绝过高的期望值。母亲对孩子的期望是孩子奋进的动力,但是所谓物极必反,一些单亲母亲将自己所有的期望都寄托于孩子的身上,省吃俭用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让孩子学各式各样的技能,压的孩子喘不过气。一些孩子不堪重负,与母亲吵架、离家出走、不思上进;一些孩子在长期的超负荷学习下最终崩溃。因此,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期望值。三是多抽时间陪伴孩子,了解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原本就少有人陪伴,因此,母亲再忙也应该

抽一点时间和孩子聊聊天,或者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困难,让孩子感受到母亲的温暖。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个人兴趣爱好,以丰富他们的生活。

3.2创造社会爱心氛围。

社会对于单亲家庭孩子的偏见依然存在,如何消除这些偏见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至关重要。

比如通过一些社会非营利机构,像社会工作服务站就能为单亲家庭提供很好的帮助,除此以外,他们还可以提供针对性、专业性的服务。比如通过社会宣传媒介,让社会公众了解单亲家庭,走近单亲家庭,并主动伸出援手帮助单亲家庭,为单亲家庭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氛围。再比如社区内要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多关心单亲家庭。我们了解到有时候林阿姨需要外出工作一周,这一周内她是不回家的,由外婆带着孩子,这种情况下周围的邻居可以帮忙照看一下孩子,辅导一下功课,提供帮助与便利。

单亲母亲家庭子女教育的问题,是一个值得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在家庭、学校、社会的三方合力下,相信单亲母亲家庭的孩子会健康茁壮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刘鸿雁.单亲家庭研究综述[J].人口研究,1998(2).

[2]戴斌荣.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缺陷与教育[J].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3]钱兰英.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发展[J].厦门科技,2001(2).

第8篇: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单亲家庭;心理问题;成因;疏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3-0100-01

单亲家庭的青少年由于家庭成员残缺,与其他青少年家庭情况不同,使心理健康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与双亲家庭青少年相比,单亲家庭青少年更容易出现异常的行为与表现。这一现象的不断发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同时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

一、单亲家庭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成因

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在同龄人中更容易出现问题。家庭成员的残缺,使得部分青少年长期处于单亲家庭的阴影下,长时间压抑自己,造成心情低落,面对生活十分消极。并且不喜欢与人沟通,心里的问题无处倾诉,身边没有朋友,使得青少年产生抑郁消极、悲天悯人的心理问题。部分单亲家庭的父母为了弥补孩子,想要给孩子更好的生活,长时间加班工作,没有多余的时间陪伴孩子,于是忽略了孩子的感受,造成孩子对家长的不满,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对社会生活不满。部分单亲家庭的父母出于对孩子的愧疚,过分溺爱孩子,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使孩子产生任性、行为散漫、易暴易怒的问题。

二、单亲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疏导策略

1. 家庭方面的相关做法

(1)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子女的榜样。在单亲家庭中,父母的情绪可以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与性格的形成。为了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保证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单亲家庭的父母要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绪,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让孩子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

(2)家长要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单亲家庭的子女的心理状态与双亲家庭子女的心理状态不同,因此单亲家庭的子女在选择教育方式的时候要谨慎。在家庭中,家长要尽量给孩子营造幸福温暖的和谐氛围,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要注意孩子敏感的心理特点,学会与孩子交朋友。家长要鼓励孩子,让孩子不为自己的身份而自卑,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性格与正确的生活态度。

2. 学校方面的相关做法

(1)学校应积极开展集体活动。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因此在学校这个大集体中,部分单亲家庭的孩子无法融入班级生活中,无法完全释放自己的喜怒哀乐并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学生心情压抑、郁闷甚至产生心理问题。所以,学校要有计划地组织校园集体活动,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让单亲家庭的学生可以体会到校园生活的温暖,在校园生活中体现自己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活动中培养单亲家庭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结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可以在校园集体活动中团结同学,增进友谊,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2)建立心理教育机构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教育不仅是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更是为了让青少年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学校要积极地开设心理健康相关课程,对单亲家庭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任课教师要及时发现单亲家庭学生的问题,并对学生进行疏导,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使其养成良好的性格与品德,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3. 社会方面的相关做法

其一,对单亲家庭要有正确的认识。社会是青少年生活成长的大集体,社会有责任关爱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部分单亲家庭的青少年,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有关机构可以组织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参加一些类似关爱敬老院的活动,让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多和人接触,让青少年发现社会中美好和善良的一面,积极地融入社会。其二,社会应当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社会应该重视单亲家庭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相关的心理辅导机构或者开设心理咨询服务热线,让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可以得到最好的解决。同时,政府部门也要提高对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关注,定期检查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心理状况,为单亲家庭子女提供社会最坚强的后盾。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单亲家庭子女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学校、社会都应该重视并且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使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和社会,促进他们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唐先勇,刘贵萍.单亲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家庭教育对策[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2(06).

[2]孙会迎.单亲家庭青少年的道德人格问题与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09.

第9篇: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范文

  内容概要: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历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离婚率的不断攀高及其他各种主客观因素的产生,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幼年便失去了完整的家庭,给他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创伤。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对爱的需求更为渴望,更需要引起学校与社会的关注,还他们一个不一样的璀璨童年。

 主题词:农村 单亲儿童 心理健康教育

 在对单亲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开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单亲家庭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所谓单亲家庭是指夫妻离异、一方死亡、夫妻分居等形成的由子女和其中一方共同组成的家庭.在这种家庭中长大的大多数孩子心理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安全感匮乏,缺少信任感,对外界事物的抵触性较强。所有单亲家庭中尤以离异单亲家庭给子女造成的危害最大。我国现行阶段实施的素质教育观明确提出,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更要注重对单亲儿童的教育,努力帮助他们走出家庭中的阴影,这样他们才能在今后的成长道路上一帆风顺。  

  一、小学单亲儿童的心理特征分析 

(一)消极情绪弥漫。农村单亲儿童由于长期以来得到的爱不够完整,易产生自卑、自怨自艾等情绪,给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一系列的不良影响。随着单亲家庭的家庭结构的陡然变化,孩子生活也变得居无定所,或是跟离婚的某一方流离颠沛,或是投亲靠友,寄人篱下,其中还不乏因为双方家庭争执产生的种种突发事件。成年人在这种境况下尚且很难保持情绪稳定,我们又怎能去苛求孩子们不受影响呢?我在村小任教执勤期间,经常有一位单亲的学生每天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墙角吃饭,任老师们怎么劝说也无动于衷,我们为人师长,最好的做法,唯有陪伴。那种长期以来缺乏安全感的现实状态,加之内心体验无合理的宣泄方式,注定会滋生各种消极情绪,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埋下隐患,诸如那深入骨髓的自卑······ 

(二)认知能力欠缺。农村单亲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心灵十分敏感脆弱,加之家庭教育有所不足,价值观念的构造与完善较为缓慢,导致认知能力较为欠缺。一般来说,当家庭突遭变故的时候,孩子的心灵会受到不可磨灭的伤害,在大多数离异家庭中,父母往往为家事所扰,被分散掉大多数的精力。而孩子正处于成长阶段,对自身今后的发展缺乏规划。长此以往,他们就产生了自暴自弃的心理,看轻自己,丧失进取心,更有甚者,沦落为扶不起的阿斗一般。 

(三)心理状态失衡。根据以往的教学经历,我发现农村单亲儿童的心理健康最显著的问题莫过于对亲情与温暖的缺失所导致的心理状态失衡现象。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有效陪伴,他们往往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得不到应有的关心与爱护,独自承担着生活的酸甜苦辣,但同时内心又渴望得到关注,常常试图用极端偏激的行为引起外界的关注,逆反行为频发。近日来,一度热播的电影《少年的你》便是最好的诠释。三个主人公的原生家庭早已锁定了他们抛锚的人生轨迹。有人一心向善,却备受欺凌,终于忍无可忍,铸成大错;有人辍学流落街头,打架斗殴野蛮生长;更有甚者,将来自父母的暴力外放他人!这些孩子扭曲的价值观与错误的人生认知,早已为今后的悲惨历程埋下了伏笔。

(四)人际交往障碍。农村单亲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高速时期,面对人际交往方面遇到的种种困难时,往往因家庭因素的缺位,很难获得正确的帮助与引导,极易形成胆小、内向、孤僻的心理,进而导致他们缺乏基本的沟通交流能力。毕竟,大多数离异家庭在破裂之前总是隔三差五的争吵,火药味十足,很多孩子在无意间沦为了父母的出气筒,在家过得提心吊胆,却依旧不能避免来自父母的责难与打骂;当然,也有些部分单亲家庭认为孩子缺少了家庭的关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对孩子过分溺爱,各种不合理要求依旧极力满足,这样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极为不利的;还有的就是对孩子盲目加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却往往适得其反,使得家庭关系更为紧张······所以,这些孩子相比较与家庭完整的儿童,往往心理上有所落差,进而沉默寡言,封闭自己,自我中心化,很难与他人友好地沟通与交流。

   二、对小学单亲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单亲儿童问题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待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树立长期性、全局性的观念,通过社会、学校、家庭三者的有机结合,给予他们最好的关爱,用爱去感化一切,改变一切。

(一)家庭维度,父母要尽可能多地去关注孩子,加强与孩子的情感联系。家庭残缺已是既成事实,为人父母,所能做的,便是抽出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孩子,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以及思想意识,观察他们的心理变化,给予必要的疏导与干预,让孩子始终感受到那份源于家庭的安全感。同时更加需要注重家校沟通,主动向老师了解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情况,用家校合力共建孩子美好明天。

(二)学校维度,应继续加强对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视,尤其是注重心理健康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学校可通过建立自己的心理咨询室为依托,同时聘请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及时对农村单亲儿童进行心理疏导与干预,广泛进行问卷调查,并定期开展心理交流。同时,学校可联合社会相关部门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指导班主任老师针对性地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以便及时发现农村单亲儿童心理问题并及时帮助解决。在生活与学习上要注重倾向性,给予农村单亲儿童更多的关心与爱护,以活动为媒介,让孩子更好地感受来自集体的温暖。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摇篮。当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出现缺失的时候,学校责无旁贷。单亲家庭的孩子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只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用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总会迎刃而解,孩子们的明天也终将更加美好!

(三)社会维度,农村单亲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在加大师资力量的同时,帮扶机制的完善也很重要。诸如建立托管中心与单亲儿童成长档案。毋庸置疑,单亲儿童的心理健康其人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整个社会必须重视对单亲儿童的关爱与教育。首先,可以由相关机构建立单亲儿童电子档案,定期记录其成长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其次,可以尝试建立一个单亲儿童托管中心。当离异家庭的父母经常为了生计不得不外出工作,将孩子托付给家中的老人或者亲戚朋友时,为了更好地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托管中心可以实行代管。此外,在寄宿制学校改革这一环节中,也可对单亲儿童实施重点倾斜。

   孩子是我们的明天,单亲儿童因为各种因素固然问题频发,但只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能形成一个有效机制,定能合力共创属于我们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新课程(上)——浅谈农村小学低年级单亲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2019年03期,王国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