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时政经济热点论文范文

时政经济热点论文精选(九篇)

时政经济热点论文

第1篇:时政经济热点论文范文

一、保持平常心态,展现真我风采

高考不仅仅是知识的角逐,更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复习效果和考试成绩总会受到情绪的影响,在高考复习阶段,管理情绪、克服焦虑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第一,优化情绪,摆正心态。宫本和柳生是日本近代的一流剑客,宫本是柳生的师傅。当年柳生拜师时问师傅:“根据我的资质,要练多久才能成为一流剑客?”宫本答道:“最少也要十年吧!”柳生说:“哇,十年太久了,假如我加倍苦练,多久可以成为一流的剑客呢?”宫本答道:“那就要二十年了”。柳生一脸狐疑又问:“假如我晚上不睡觉,夜以继日的苦练呢?”宫本答道:“那你就根本不可能成为一流剑客”。柳生非常吃惊:“为什么?”宫本平静地说道:“要当一流剑客的先决条件就是不能两眼只盯着一流剑客的招牌,而应沉浸于练剑,你只想着当一流剑客,哪里还有心思专注于练剑。” 实际上,高考复习也需要“执着努力、淡泊名利”,要以平常心对待高考,把平时的作业和考试当作高考,认真对待、绝不马虎应付,把高考当作平常的考试,只要发挥出正常水平就可以了。心情不好的时候,要多想想自己生活中愉快、开心的事情,把积极情绪调动起来。在紧张、焦虑的时候,不要试图自己独自把所有压力承担下来,可采取主动寻求心理援助,如与家人朋友倾诉交流、进行心理咨询等方式来积极应对。

第二,感受成功,保持信心。很多学生的烦恼和痛苦是同别人比出来的,面对别人的成功和得意,咀嚼自己的失败和失意,盯着别人的巨大进步,反观自己的停滞不前,谁的心里能够不酸楚?因此,不要和别人比,要和自己比,只要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进步了,明天的自己比今天的自己有更高的起点,就应该知足了。成功不是超越别人、战胜别人,而是超越自我、战胜自我。再说失败也是一件寻常事,我们不要总是以常胜将军来要求自己,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成功就会离我们愈来愈近。

第三,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高考复习的时间很有限,我们应该最大效率地利用,同时也要避免心态过于急躁,进步总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对高考带来的巨大压力,学生要做的事情不是去畅想尚不确定的将来,为明日做准备的最佳办法就是集中自己所有的智慧和热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按部就班执行自己的复习计划,每天坚持不懈,把每一件能做的事情尽量做好,从某一天来看,也许你做的事情不一定很漂亮,你收获也不一定会很多,但积累下来,你会发现自己的进步之大超乎意料,这中间的关键就在于稳重的心态和稳扎稳打的努力。

第四,劳逸结合,合理作息。到了高考复习阶段,特别是最后的冲刺阶段,一些学生会没日没夜地学习,甚至以减少睡眠来增加复习时间。其实这是不可取,过度用脑,并不能提高学习效率,只会适得其反。睡眠过程是大脑合成记忆蛋白的过程,只有睡眠充足,才能提高记忆能力和学习效率、减轻焦虑。反之,在冲刺阶段过度放松也不可取,高三学生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学习压力下,人的大脑中枢已相应建立起高度紧张的思维和运作模式,如果突然过度放松反倒不适应。科学安排生活、劳逸结合更有助于减轻压力,消除疲劳,提高复习效率。

二、清理知识家底,构建理论体系

在高考复习时,如果仍然是简单地阅读教材、识记理论和观点,由于不清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但影响对知识的牢固记忆,在解决问题时也难以有序地提取相关知识。高考复习要从整体去把握教材体系,透过一个个考点的具体内容,用教材之中的隐性线索将零碎的考点串联起来,结成知识网络。

高考政治试题的规定性一般由知识范围、行为主体、试题类型、研究对象等因素构成,试题常常以教材目录中的单元标题、课标题或框标题来限定知识范围,考生只有掌握每一单元、每一课或每一框的理论知识,才能在解读试题信息的基础上准确调用知识生成答案。如果对理论体系不熟悉,就可能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在高考复习中,要熟悉每一本教材的目录,并以目录为线索对理论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做到系统准确地理解知识结构。比如,复习《经济生活》模块,按照教材目录可用“程序性”的思路来归纳知识,教材从消费切入经济生活,回答“生产什么”,然后分析生产、分配,依次回答“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进而从经济体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国际经济环境与发展趋势等方面,集中理解我国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全球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复习《文化生活》模块时,要遵循由抽象到具体、由一般到个别的逻辑思路,按照“是什么――文化的概念”、“为什么――文化的力量”、“怎么办――文化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逻辑顺序展开。第一、三单元重点在于“感受文化”,一是从“是什么”的角度,感受文化的内涵、中华文化的特点,二是从“为什么要重视文化发展”的角度,感受文化的作用、中华文化的力量;第二、四单元重点在于理解如何发展文化,如何发展中华文化。

准确把握试题的规定性,常常需要明确试题规定的行为主体,特别是解答措施建议类的试题,要以“主体为线索”对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进行归类,才能顺利地将试题与教材正确地链接起来。比如,经济生活的主体包括国家(政府)、企业(包括企业经营者)、个人(消费者、劳动者、投资者)三类,按照这三类主体,有关知识可以作如下归纳:

国家(政府):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与国家的宏观调相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对外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诚信经营,遵循价值规律,参与经济全球化,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个人:货币财富的所有者――对待金钱的态度;理智的消费者――消费心理、消费结构、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新型的劳动者――树立正确就业观、维护劳动者权利、提高就业竞争力;理智投资者――家庭投资理财的方式、理性投资;诚信纳税人――奉献回报社会。

三、解读时政热点,培养发散思维

在高考政治试题中,有的时政热点直接作为试题载体,有的则是通过生活化的素材间接体现时政热点。在高考复习阶段,学习时政的目标主要有两条:一是提前熟悉试题模式和情景,通过学习时政热点,了解时政知识,在考场上遇到相关热点的试题,考生不会感到陌生,从而有利于增强考生的信心;二是理论联系实际,政治学科知识更新速度较快,很多对社会有重大影响、对学生学习和生活有重大价值的知识不能一一体现在教材上,通过学习时政热点,可以帮助考生结合时政复习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

鉴于学习时政热点的上述目标,学习时政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以主干知识作为选择学习内容的标准。在高考复习阶段,要选择符合中学生实际,与教材核心主干知识有密切联系,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理解的时政热点,作为学习和探究的对象,以热点的主要事实和基本观点为线索,调动和运用相关理论知识,把考点与热点链接起来,以理析事,以事明理,事理交融。对热点的剖析也不是越深越好,要以教材的理论为限度,抓住精要内容,如果不顾教材实际,过分深入地挖掘热点,浪费了时间不说,况且有些问题,也不是中学生的学识和能力所能认识和解决的。

第二,该浅则浅,该深则深。对于大多数的时政热点我们都可以浅尝则止,并不需要我们去死记硬背,而是应该尽量扩大时政阅读面,了解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了解重大政策或热点事件的背景。但是,对于重大时政我们又不能满足于跑马观花,要依据重大时政重构知识体系,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把握知识、思考和认识问题。时政专题在结构上一般应包括:热点综述,主要是简要概括热点的主要内容;内容分析,对热点相关内容作简要介绍,或分析背景和原因,或探究影响和意义,或介绍相关方针政策;链接考点,分析热点内容所体现的相关理论和观点;典型题例,回顾近年高考对该热点的考查情况,精选各地模拟试卷和复习资料中涉及该热点的新题,通过训练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第三,识记和运用时政术语。从高考的评分要求来看,一份好的非选择题答案,要把基本理论与材料、时政有机融合起来,特别是适当地使用时政语言,既能够使答案具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避免简单地就事论事,同时也能使答案具备鲜明的学科特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把时政术语正确地用到自己的答案中去,离不开平时的积累、记忆和训练。

四、聚焦真题和错题,优化思维程序

高考复习阶段要重视解题训练,但不宜大量盲目地练题,切忌乱找题、乱做题,因为这些试题的质量参差不齐,做了也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应该把训练的重点放在重温高考真题和错题上。

第2篇:时政经济热点论文范文

一、在台湾岛内陈水扁正加速推动“渐进台独”,尽管其与李登辉个人存在争议,但 与李所推动的“急进台独”(亦称“激进台独”)则有合流趋势,使两岸关系蒙上新的阴 影

陈水扁上台后,原鉴于李登辉“两国论”和“急进台独”的教训,曾于2000年“5·20 ”就职演说时向岛内外提出“四不一没有”的承诺。即不宣布“台独”,不更改“国号 ”,不搞“两国论入宪”,不进行“统独公投”,没有废除“国统纲领”和“国统会” 。从而改采“渐进台独”的做法,即由近到远、由小到大、由内到外、由量到质、化整 为零、蚕食渐进、一点一滴地推动“台独”。一年多来,在李登辉为“精神领袖”的台 联党的配合下,集中在8个“国”字上作文章,即将新台币定位为“国币”,把闽南话 视同“国语”,把地方歌仔戏视为“国剧”,把从祖国大陆搬去的原故宫博物院拟改为 福尔摩萨“国馆”。还有什么“国号”、“国旗”、“国歌”、“国父”等,认为都是 从大陆来的,孙中山也是“外省人”,不能作“国父”。凡此,统统要实现“台湾化” 或“本土化”,其基本程序和公式是:“民主化—本土化—去中国化—台独化”。其中 关键是“去中国化”。一切与祖国大陆有联系的标语口号、地图画册、徽章标记、机构 名称、街道名称、公司名称等等,都在“去”之列。

在“渐进台独”和“急进台独”之间,并没有隔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两者一脉相 承,形式不同,本质一致。陈水扁等一帮人出于自身政治需要的考虑,又认为形势对己 有利,乃迫不及待地抛出“一边一国论”。他认为,在台湾岛内,民进党已成政坛第一 大党,自己集党政军警大权于一身,民进党及其本人的地位和权力已经巩固,加上年底 北高两市“市长选举”的时间迫近,亦需制造对民进党有利的选举形势。认为,在中国 大陆,中共正忙于“党的十六大”,忙于筹备奥运会,忙于各项经济建设,无暇顾及台 湾,加上岛内的“大陆热”和“三通热”,亦需要借机压一下;认为,在国际社会,由 于美国自小布什上台以后,频频对台湾“示好”,尤其是不久前的两件事:一个是所谓 中国“军事力量评估报告”,强调“中国威胁论”和妖魔化中国;一个是所谓“国会财 政拨款案”,把中国的台湾与北约国家、非北约国家相提并论,从而给了台湾当局以极 大“鼓励”和“误导”。还有,台湾当局也希望借机试探一下美国的“底线”等。总之 ,由于私欲的膨胀,适宜的气温,主观的误判,就像1997年李登辉抛出“两国论”一样 ,陈水扁终于在去年8月3日也抛出了比“两国论”还“两国论”的“一边一国论”。说 明主张“渐进台独”的陈水扁也终于向李登辉的“急进台独”靠拢。一个时期以来,扁 、李不仅在目标上而且在做法上实际已经“合流”了。

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出笼后,完全走向他所期望的反面,不仅美国未策应,岛内 很震恐,中国大陆更是反应强烈,国际舆论也是一片谴责和责怪,使他成了继李登辉之 后一个“新的麻烦制造者”。由于他四面楚歌,处境尴尬,内外都很被动,不得已而动 员其身边大将们四处“降温”和“灭火”。然从近期种种迹象看,他不过是迫于形势而 有所收敛,或改变策略,不可能有本质上的改变。完全可以肯定,陈水扁“一边一国论 ”的命运不会好于李登辉的“两国论”。

二、在陈水扁“一边一国论”的冲击下,两岸关系一时很难缓解。一段时间内,“政 治冷”和“经济热”的形势还会有所继续。然从总体上看,两岸政治关系也还是不断前 进的

台湾许多朋友私下告诉我们,两岸风水轮流转,过去是大陆搞政治挂帅,经济一路下 滑;如今是台湾搞政治挂帅,经济也一路下滑。

早在李登辉主政后期,台湾即愈来愈注重政治和意识形态挂帅,使台湾经济出现不祥 兆头。陈水扁主政后,由于推动“渐进台独”的需要,更加注重政治和意识形态挂帅, 曾持续出现“四降”(经济增长率、股票、进出口贸易、内外投资)、“四升”(失业率 、自杀率、破产率、痛苦指数)现象,至今仍无根本好转迹象。

根据香港《亚洲周刊》等媒体报道,陈水扁上台以来的两年多,岛内经济持续不振, 社会问题丛生;而相反,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却十分热络,经久不衰。

过去是“5555”。即在中国大陆有5万家台商,50万台胞,500亿美元,中国大陆是台 湾的第5大贸易伙伴。现在是“1111”。即在中国大陆有10万家台商,100万台胞,1,0 00亿美元,祖国大陆是台湾的第1大贸易伙伴。

过去是“9个热”。即探亲热、访问热、寻根热、交流热、旅游热、投资热、服务业热 、农畜业热、求婚热。现在是“16个热”。即新增加金融热、寿险热、文化热、求学热 、求职热、购房热、高科技热等。

尽管陈水扁当局千方阻拦,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资金总是要流向有利润的 地方”,“你有政策,我有对策”。这是不以任何个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 的作用,是不可抗拒的。台湾当局被迫将原来的“戒急用忍”政策修改为“积极开放、 有效管理”,然其重点仍在“有效管理”,并重提“南向政策”。虽如此,但仍无法阻 遏台商积极投资祖国大陆的势头。

值得注意的是,在两岸关系出现“经济热”的同时,却又出现了“政治冷”。台湾当 局至今仍拒不接受“九二共识”,不接受“一中”原则,不接受直接“三通”,不接受 “一国两制”。大陆的“海协会”与台湾的“海基会”几乎已完全没有往来。台“两蒋 ”时代有所谓“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如今却变成上述“四不” 了;蒋氏的“三不”,并未否定一个中国,而如今的台当局却连“中国人”都不承认了 。

在两岸之间,政冷经热,一个是愈来愈冷,一个是愈来愈热,南辕北辙,“二律背反 ”。于是有人怀疑中国大陆的对台政策,是否经济上的“热”支持了政治上的“冷”, 对祖国统一大业不利。其实这是不正确的。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两岸 政治关系绝不是愈来愈远,而是愈来愈近。政治关系绝不能只看台高层的少数人,也不 能只看局部而不看整体,只看眼前而不看长远。近几十年来,两岸从“热战”走向“冷 战”,从“隔海对骂”到“高空喊话”,从“互不往来”到“热烈交流”,从“5555” 到“1111”,从“9个热”到“16个热”,这绝不是政治上愈来愈远,而是越来越近。

在北京市举行的一次学术讨论会上,一位台籍学者提出了三个“越来越多”。即近几 年来,台胞对祖国大陆有好感者越来越多,岛内要求两岸实现直接“三通”者越来越多 ,认为“一国两制”同样适用于台湾的人也越来越多。这能说是政治已“愈来愈冷”、 “统一无望”了吗?

政治与经济是不能完全分开的。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千利益,万利益,经 济利益是最重要的利益;千关系,万关系,经济关系是最基础的关系。从短期看,也许 是政治决定经济;但从长远看,一定是经济决定政治。决定两岸关系未来的是两岸的广 大民众,是关系到两岸人民切身福祉的经济利益,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 观经济规律,而绝不是台湾岛内少数顽固不化的“台独”分子,更不是他们所高唱的那 些远远脱离人民需要的空洞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口号。

因此,我们一定要对两岸关系的未来、对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充满信心。

三、美国是阻挡两岸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中美之间围绕台湾问 题的矛盾和斗争仍会持续下去。然中国的最终统一乃大势所趋,绝不是美国少数反华势 力所能阻挡的

正像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台湾问题归根结底是美国问题。二战以后,美国出于自身 的利益和所谓“全球战略”的考虑,执行的是一条“以台制中”的路线。台湾是中国不 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人是中国人,所以美国实际上沿袭了日本军国主义“以华制华” 的策略,所不同的只是“急进”和“渐进”的形式不同而已。台湾成了美国战后手中用 以对付和牵制中国大陆发展的一个“棋子”。

在中国、美国与台湾地区这个“三角关系”中,基本上有两条规律:

一条是:“大两岸关系”(太平洋两岸的中美关系)决定“小两岸关系”(大陆和台湾的 关系)。大两岸关系紧张,小两岸关系必然紧张;大两岸关系缓和,小两岸关系也必然 缓和。

一条是:美国历届总统在对华政策上,前期与后期往往存在明显差别。其前期,都是 反华,骂中国,对华政策向台湾倾斜;其中、后期,通过摸索实践逐步趋于务实。

根据美国《华盛顿邮报》2002年1月17日的报道,小布什前的六任美国总统,尼克松— 福特—卡特—里根—老布什—克林顿,没有一届不是如此。所以,该报评论说:“从整 个30年前尼克松的破冰之旅到今日布什(小)的北京之行,‘白宫,条条弯路通中国’” 。

美国的对华政策,经常摆动于“全球战略”与“国家利益”、霸权与务实、合作与遏 制之间,即所谓“钟摆”理论。小布什表现得最典型和最突出。其上台不过两年多,在 对华政策上时左时右地摆动不下八九次之多。“9·11”事件以来,美国的对华政策总 的来讲,正向更务实和更积极的方向调整,这是好的。然而由于他一度向台湾摆动的幅 度较大,从而给了陈水扁以可趁之机,竟然有恃无恐地抛出所谓“一边一国论”。他的 这个“一边一国论”因为没有正式告知美国,引起美国当局的颇“不愉快”,然尽管如 此,美国却仍对其暗存某种“疼爱”之情,看不出像当年对李登辉“两国论”那样的“ 震怒”。陈虽不得不适度“降温”和“灭火”,但不过是更加注意隐讳和包装而已,其 实质性的“台独”嚣张之气,仍无丝毫改变。

美国在台海两岸关系上的基本态度是:不统、不独、不战、不和。“不统”是其战略 目标,“不独”是策略手段,“不战”是牵制中国,“不和”是维持现状。美国对台海 两岸,既怕统也怕独,统则使美国失去一张制衡中国大陆的“王牌”,“独”则有可能 使美国被“拖下水”。最好是使两岸保持“和而不统,分而不离”的状态。美国希望台 海不要以公开的“台独”来刺激和挑衅大陆,也要求中国大陆不要以“武力”来威胁和 恫吓台湾,此即所谓“台湾不独,大陆不武”。长时间以来,美国在台海两岸间一直保 持着貌似中间而实际偏袒和支持台湾的做法。

第3篇:时政经济热点论文范文

根据最近几年高考文综的成绩,政治成绩所占比例普遍较高。因此,学好政治是提高综合成绩的关键。而要想学好政治,必须关注时政热点,这是由政治学科的特殊性所决定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学会根据不同的复习阶段特点恰当的嵌入时政问题,以增强教学的时效性。

一、高三一轮复习与时政问题的结合思路:由教材知识联系时政热点

从复习要求和目标来看,政治第一轮复习不仅要强化基础知识复习,还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拓宽知识面,加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整体化、系统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应变能力是政治复习的重要使命。因此,在第一轮复习中以掌握知识为主,但也要根据教材知识结合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热点问题及时了解和思考,又可以保证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提高。当然一轮复习要求对时政知识把握的程度不一定要有多深,以显性问题为主。所以,建议一轮复习方针是:知识联系热点,热点升华知识。结合热点,同时又重点突出知识,这和一轮复习的指导方针不谋而合。此做法的最大优点是能使学生迅速入门,提高学习兴趣,从而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例一:经济学者普遍认为,当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连跌三个月,即表示出现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难治理的多。2012年6月CPI同比增长2.2%,创22个月新低,许多经济学家发出通货紧缩预警,9月CPI回升为重要拐点。下列有利于化解通货紧缩的措施有( )

①调整汇率 ②降低利率 ③增发国债 ④提高贷款利率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简析:此材料考查的是对通货紧缩实质及解决措施的理解,问题比较明显。通货紧缩的实质是供过于求,解决此经济问题,需刺激消费,应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因此答案为B。

二、高三二轮复习与时政问题的结合思路:由时政热点联系教材知识

如果说一轮复习,主要是围绕知识点学习,通过显性问题使我们能在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中予以再认和再现,那么二轮复习则以社会重大时政热点为中心,去多角度、多层次地寻找与其相关的知识点,以便对此热点事件进行分析理解,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当然在二轮复习中,要对时政热点材料进行分析和筛选,无论在材料的难度上,还是在时政的针对性上,都要较之一轮复习由较大的提高。可以通过网络或新闻媒体找出这些热点背景材料,通过不同的角度(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评价。

例二:“财政悬崖”,由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于2012年2月7日在国会听证会上首次提出,是指美国将在2013年1月1日同时出现税收增加与开支减少局面。如果国会两党不能在2012年这成协议规避这一局面,减支增税措施将自动生效,2013年美国将增加5320亿美元税收,同时减少1360亿美元政府开支。据此回答美国财政悬崖可能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

①财政悬崖的实质是紧缩型财政政策

②财政悬崖会延长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期限,将增大赤字货币化的风险

③财政悬崖会导致美国经济下行。从而加剧中国出口困境

④赤字货币化,加大中国输入性通胀压力

A.②⑧ B.③④ C.①④ D.①②

简析:本题以美国“财政悬崖”为背景,来考查学生对当今时事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要能从材料中提炼出和所学知识有关的信息,进而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分析问题。无论是材料还是选项的设置都隐含着知识,但又仿若与知识无关。解决此题首先理解“财政悬崖”的实质,所谓“财政悬崖”,即美国到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因为新的开支计划和减税政策到期而可能导致的巨大财政缺口。这些政策的到期相当于增税和削减财政支出。体现了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不利于刺激美国国内需求,因而会影响到中国的外需市场和出口。但为了阻止“财政悬崖”的发生,美国会延长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期限,从而会增大赤字货币化的风险。财政赤字货币化或说政府债务货币化,指以增发国债为核心的积极财政政策导致经济体系中货币供量的增加。美元是世界货币,这样大量的美元流向世界,当然也包括中国,导致流通中的货币增加,从而增加本国的通胀压力。而就此题而言,对中国的影响只有③④。

如果说客观题的考查角度比较单一的话,那么主观题恰能弥补这一点,可以从不同的知识角度(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对同一时政材料进行淋漓尽致的考查。例三:2012新课标39材料略。

三、根据高考时政考查特点,研究具体对策

(一)要认真总结分析时政热点中出现的新概念,发现材料背后的隐性问题

时政热点都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很好的做到了与时俱进,而教材知识相对现实生活来说则不能面面俱到,且教材知识的调整具有滞后性(例:2012新课标12,传统认为纸币没有价值,没有价值尺度职能,导致好多学生因此做错)。所以要及时的总结新概念,不但提高了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也弥补了教材知识的不足。如:例一中的“同比”,例二中的“财政悬崖”“赤字货币化”,还有“环比”、“PPI”、“GDP”“GNP”“广义货币供应量M2”“存款准备金率”等。

(二)锻炼思维,提高知识与时政热点的结合能力

无论是一轮还是二轮复习,都需要一定的知识运用能力,需要理论与材料进行恰当准确的结合。这就需要学生让自己的思维不断的在材料与答案要点之间穿梭,切忌死记硬背,要从材料中找到答案的依据,防止知识与材料两张皮现象。

(三)根据高考设问,研究复习方法

近两年高考越来越呈现出宏观把握,细微入手,注重理解的特点,例:2011新课标39(2)运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原理,说明妈祖文化为什么千余年绵延不绝,不断发展。2012新课标39(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为什么科研人员能够成功开发龙脑。这就要求学生不能简单的列举知识点,需要一定的分析结合才能得高分。也要求学生不能简单地记住知识,而道不出所以然来。

(四)基础知识,常抓不懈

不管是一轮还是二轮考查的都是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每一道题答案的得出都是材料与头脑里知识的碰撞结合,如果知识储备过少,很难提炼出时政热点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当然也就无法完整规范的答题。尤其在二轮复习的过程中切勿忽略基础知识的巩固与查漏补缺。

参考文献

第4篇:时政经济热点论文范文

应该说,2010年有关政治体制改革的论战相当激烈,但在这种讨论的背后却缺乏对核心问题,即中国的政治优势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的政治优势”专题使读者能从一个新的视角去审视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厘清了人们的认识,引领了社会思潮,有利于凝聚共识,推动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

策划反响:“中国的政治优势”策划专题推出后,引发舆论热议,绝大部分读者表示人民论坛杂志邀请多位知名专家撰文,分析到位,推出及时,提高了人们思想认识;但也有个别网友对调查结果、主要专家文章的观点表示了不同看法,甚至有网友极端地认为中国根本就没有政治优势,所谓的政治优势是个伪命题。

正因为存在争议,厘清中国的政治优势非常有必要。这一问题也受到了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等200多家媒体在相关显要位置转载、评论专题相关文章。策划专题也引起有关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及批示。学术界进行了积极的回应,特别是一些学术类网站,如“中国选举与治理网”专门制作专题对“中国的政治优势”进行讨论。

■质疑与回应

质疑一:有网友表示,“守住政治优势”是个“伪命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研究员陈红太回应:这里可能包含有一些对这个问题看法的不同视角。比如说从我国的政治体制是否有利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来说,30多年来改革开放实践的成就应该能够作出正面积极的回答。国家和社会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体,如果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社会体制以及现代化建设之间,没有相互的适应性和推动促进关系,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怎么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以及经济社会自由化、法制化建设等方面的快速推进,如果仅仅从经济社会领域的制度变迁来解读,很难得出必然性的答复。因为满足这些经济社会制度要求的发展中国家很多,那怎么没有取得像中国这样让世界震惊的成就。所以,中国正在运作的政治体制所具有的比较优势,能够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不能说是个伪命题。

但如果我们撇开经济社会与政治相互关联性的视角,无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成就,仅从单纯的形式民主或民主等西方政治建设的经验甚至教条出发,或者从是否解决了权力过分集中、党政分开,是否比较好地限制和杜绝腐败,使权力运作真正实现了法制化、公开化、程序化、规范化等等问题出发,当然又会形成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质疑二:有网友认为,中国经济所取得的成就是搞市场化改革的结果,与政治因素或政治优势没有什么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树华回应:不能否认中国成功的政治密码。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中国模式的话题越来越热。在热议“中国奇迹”的背后,一些西方研究者喜欢多讲“中国模式的经济成就”,不谈或者有意回避“经济成就”背后的政治因素或政治优势。国际上一些汉学家,不遗余力地试图从中国文化传统等领域寻找中国成功的历史密码,视而不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因素。以西方政治模式和政治价值框架观察和解释当代中国问题,不仅很难全面理解中国模式的“政治内涵”,同时也不可能找到中国成功的“政治密码”。在追求民主、自由的同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陷入种种理论或认识误区,比如:将民主口号化、将民主概念过于片面化、意识形态化。(来源:2011年1月,《红旗文稿》)

第5篇:时政经济热点论文范文

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 王素瑛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2-0017-02

从2009年至今,安徽省普通高考政治学科已经经历了五年的自主命题。总结高考政治试卷的经验和不足,对教师把握命题规律、提升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 2013年安徽省普通高考政治试卷的总体特点

2013年试题总体特点是稳中有变,试题的综合性进一步增强。所谓“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思路稳,从2009年安徽自主命题以来,一直突出基础知识与社会热点的结合,突出安徽地方特色,这一思路是稳定的。如经济生活选择题考察价格变动的影响、考察产业结构调整、以中央一号文件为背景考察家庭农场的经济意义等;政治生活选择题考察政府职能,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执政理念、执政方式、人大代表的权利及民主集中制,我国的对外政策等;文化生活考察中华文化的特征、文化建设及文化创新等;生活与哲学考察了认识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知识等。这些都是平时的基础知识,所涉及的考点均为高频考点。在以上知识点的考察中,所选取的背景材料都突出了时代感,体现了安徽的地方特色。如以中央一号文件为背景考察家庭农场的经济意义,考察认识论的有关知识;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为背景考察人大代表的权利及民主集中制;以中国梦为背景考察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外交政策;以皖江文化、淮河文化和新安文化为背景考察中华文化的特征;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背景考察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市场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文化创新等;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关收入倍增和教育的话题,考察经济意义、政党的措施和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都富有时代感和安徽地方特色。

2.题量、分值和试卷的结构稳。在政治部分的四个模块中,经济生活5题,占28分;政治生活4题,占24分;文化生活3题,占20分;生活与哲学5题,占28分,题量和分值没变。同时,试卷结构也是按照选择题政治在前,主观题政治在后的顺序安排的,结构比较稳定。

所谓“变”,主要体现在试卷的综合性进一步增强。首先,试卷出现了模块间的综合,如选择题第7题涉及政治和文化模块的综合;第8题涉及哲学和文化模块的综合,这种模块间的综合在前四年的自主命题中是没有的。其次,试题参考答案突出了模块内的综合。如38题第3问,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该研发团队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12分)在答案设计中增加了第三单元的“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第四单元的“提高科学文化修养”这两个得分点,突出了文化生活模块内部的综合。39题第2问,联系第二组观点,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教育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8分)在答案设计中,涉及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的“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的得分点,也涉及第四单元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综合国力和培养人们的市场经济意识”这些得分点,突出了经济生活模块内部的综合。这些变化都体现了命题者追求在模块整合方面有所突破,希望一线政治教师在教学中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在模块内和模块间的综合能力。

二、学生答题反映出的问题

安徽高考政治卷自主命题以来,试题总体难度适中,但是从学生的得分情况来看,高分人数不多,答题还存在不少问题。以2012年政治卷第38(2)题为例:本题以流动人口的渴望、期盼为素材,要求学生用经济生活中促进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如何应对流动人口。本题题目要求具体,设问明确,紧扣了考试说明,难度不是太大。但是学生的答题却很不理想,有学生回答对流动人口中的贫困人口发放生活补贴;有学生回答增强组织社会经济建设的职能,合理配置资源,积极履行文化建设职能,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有学生回答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用财政等经济手段促进社会平稳运行;有学生回答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学生的答案,我们可以看出在答题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高考试题大多立足于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并以重大热点为载体,突出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灵活运用。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主要体现在概念界定不清、观点理解不透、知识表述不全等方面。如果对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学生就无法提取有效信息,进而无法调动和运用知识去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

2.常规能力训练不到位。近五年来,安徽高考政治卷都坚持“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注重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灵活运用,注重以知识为载体考查考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思维过程。绝大多数试题以具体的材料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综合能力和思维品质。但是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学生思维的开阔性、深刻性、精确性严重欠缺,主要表现在:有的学生切题不准,无法提炼出试题的有效信息;有的学生答题思路不清,知识点不能形成有机联系;有的学生答题要点不明,没有结合热点进行分析。这些答题现象主要是由平时常规能力训练不到位所导致的。

3.解题技巧不熟练。综观五年来安徽高考政治卷,主要由11道客观选择题和2道主观性试题构成。而客观性试题有计算、漫画、古诗词等,主观性试题要么是依据、原因类设问,要么是应对措施类设问,要么是体现、说明类设问,要么是启示、意义类设问。无论哪种题型,都有自身的解题套路和技巧。但事实上,学生对解题技巧很不熟练:有的学生对试题特点不清,有的学生对问题要求不明,有的学生解题过程不畅,有的学生对解题套路不熟,等等,这些问题都影响着学生的卷面成绩。

三、对2014年高考备考的启示

总结近年来高考试卷的特点,分析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不少有益启示:

1.平时教学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设计、情境化设计、问题化设计。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核心原则,也是提升政治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教师才能讲清理论的来源,因为理论来源于实践;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讲清理论的威力,增强学生对理论的认同感,因为解决实际问题是理论的最终归宿。要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师就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组织设计。

首先,对内容要进行生活化设计。教材内容的生活化设计,就是要打通教材呈现的科学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使“两个世界”相融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让教学内容在学生生命体中活起来,使学生个体的智慧与德性得以提升,并由此提升其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其次,对教学内容进行情境化设计。情境具有直观性、暗示性特征,在教学中发挥着引趣、激情的功能。教学情境化设计要求教师重点考虑如何创设蕴理、含情、形象逼真、形式新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在情境中探索问题、认识事物;要依据教学认识活动的导入、发展、深入、拓展、转换等不同环节的要求,设计不同功能的情境,并保持情境的关联性、连续性、递进性;情境必须同问题或活动相关联,要具有互动性。

最后,对教学内容要进行问题化设计。课堂教学不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移植,而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意义的建构。这就要求教师应变教材内容陈述性叙述为问题性叙述,变教学内容的陈述化设计为问题化设计。在对教学内容进行问题化设计时,教师要依据教材内容,联系社会现实问题或学生关注的生活热点问题确定一个主题,再围绕该主题,将教材知识按其逻辑关系分设若干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组成一个问题体系。这样,既可以使教学紧扣主题,又能保持教学的逻辑性。

2.立足基础知识,构建主干知识体系,并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顺利转化。高考试题可以千变万化,但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不变,基础知识仍然是文科综合能力形成的根基。教师在带领学生备考时,一定要回归课本,弄清高考的基础点、能力点,挖掘提高点和突破点,要有层次、有针对地复习,防止遗漏知识点,杜绝出现知识盲点。另外,在全面复习的同时,还要重视和突出主干知识,做到框框有归纳,节节有提炼,课课有总结,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3.以时政材料为切入点,以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为着眼点,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考政治试题大多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共同关心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为背景材料,将隐性热点与显性热点相结合,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要提高这些能力,平时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以时政材料为切入点,以提高学生的解题技巧为着眼点。

首先,要以重大时政材料为切入点。教师平时要善于积累时政素材,尤其是党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党在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成就。教师要找准这些重大时政素材和教材知识的结合点,有的放矢地带领学生进行重点复习。2014年高考,教师关注的重点仍然是党的十八大涉及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观点,为人民描绘了一幅未来的美好蓝图,如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继续深化改革(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继续关注民生(收入倍增计划),推动科学发展,转方式、促发展、调结构,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创建美丽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等。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重点关注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形成的路线、方针、政策往往是考查《经济生活》模块知识点的重要素材。

其次,熟悉不同题型的命题方式和解题技巧,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命题方式和解题技巧。如选择题,从选择题的题干所给材料的表现形式来看,大致可以将高考政治选择题划分为七大类:文字材料类选择题;数据图表类选择题;引文类选择题(名言、诗歌、古文等);漫画类选择题;计算类选择题;辨析类选择题;比较类选择题。主观性试题也有规律可循,其设问角度要么是依据、原因,要么是应对措施,要么是体现、说明,要么是启示、意义等,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分类解题指导和训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邹绍清.思想政治教学技术论[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第6篇:时政经济热点论文范文

一、反映时政热点,体现国家意志

反映时政热点,体现国家意志,考查考生对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的正确理解能力,这是近两年高考政治试题,努力体现的原则。命题者善于运用敏锐的政治眼光,捕捉反映当前国内外形势发展的热点信息,及时将热点信息与课本知识点巧妙地结合起来,并注重时政热点的知识性、理解性和应用性。考查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从整体上理解把握时政内容的能力。

[例题](05,上海)34.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主要内容。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1)请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论述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2)请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论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的社会。

上述这道题就是体现国家意志的时政热点式的非选择题。本题的特点是将当年最为突出的热点与课本知识紧密结合,分别从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角度切入,自然得体,考查考生对这一热点理解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时政热点知识化的命题趋势,要求我们在紧扣时政热点的同时,还要找准与课本知识的切入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关注2006年的时政热点。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中日东海问题、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的历史之约、美欧对中国纺织品设限、人造航天器成功撞击彗星、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党的建设、神六飞天、减免农业税及农村税费改革、我国宏观调控下的经济发展态势、我国同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的合作成果、我国外交活动的一系列成就等。在这里不可能将时政热点说全说准,但具有持久性的热点问题:如资源与环境问题;和平与发展的问题等人类普遍关注的话题都应该引起考生的注意。

二、着眼能力立意,突出灵活性

近几年的高考政治试题,在创设问题情境,注重能力测试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情境的创设或文字、或表格、或漫画、或图示、或名言、或兼而有之。突破了过去那种单一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设问模式,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考查考生归纳综合、分析、运用和创新能力,呈现很大的灵活性。而且这种情境的设置重视联系实际,防止纸上谈兵,着力考查考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学以致用的良好学风。这种试题具有基础性、常识性、主干性和生活性。通常是理论联系实际,材料新颖别致,设问角度新。题材具有生活化、大众化、永久性、终生性的特点。

06年的命题者可能会非常重视课标与考纲的关系,课标是教学依据,考纲是命题依据。高考在材料的选辑、问题的设置、答案的思考上必然要体现课改的开放性、探究性等理念,更加突出试题的能力立意和灵活性。

[例题](文综2,全国)阿房宫一直被视为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杰作,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曾生动地描绘了它的恢弘壮观;一些史籍和历史教科书也记载了项羽火烧阿房宫事件。

根据国家文物局要求,阿房宫考古队于2002年10月开始对阿房宫遗址开展了多学科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发现当年阿房宫工程只完成了前殿建筑基础和部分宫墙建设,由于宫殿建筑基址以上部分并未营建,也就不存在被大火烧毁的事实。

从上述材料可以得到哪些认识论的启示?

无论阿房宫是否建成,它的遗址依然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合理开发利用文化遗产,积极发展旅游等服务业,不仅能进一步发掘文化遗产的价值,而且可以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物质文化消费需要。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服务商品与普通商品的区别。

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各级政府在合理开发利用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事业的同时,努力保护文化遗产。从政府职能说明政府应保护文化遗产的基本理由。

本试题以“能力立意”,设置情景,贴近现实,强调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从设问来看,强调以问题为中心,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从答案组织来看,不仅强调试题答案的科学性、开放性与层次性。而且强调使用准确、清晰的政治术语表达。从与课本知识结合来看,试题突出考查"双基",具有强烈的基础性,对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术语的要求较高。以后的高考政治试题,可能在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的基础上,更强调的是其应用性、实践性,试题将会进一步联系学生实际,联系社会生活,设置新情景,提供新材料,要求考生解决新问题,凸现考查能力状况。还将努力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努力使一些试题具有开放性、生成性,提供较大的思维空间,方便考生答题。

三、注重实践能力,关注活动探究

正在轰轰烈烈进行着的课程改革,一定会对高考产生重大影响。作为强有力的“指挥棒”,高考势必会与课程改革结合起来。而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精神就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高考政治命题在这个方面会有新的尝试和突破。而活动探究题对于考查这一能力是较好的载体。活动探究题是指创设活动情境,以考查考生对活动及所学知识的理解、分析、运用、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一种试题形式。这种新题型对于培养考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可以引导考生形成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良好学风,发展考生综合运用能力。这类试题视角独特,构思巧妙,大大激发了考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例题](05,上海)31.小叶工作一年结余了1万元,正在考虑用这笔钱进行投资。请你运用“选择投资对象”的知识,帮助小叶寻找两种不同类型的投资对象,并说明理由。

(1)投资对象:

(2)投资对象:

第7篇:时政经济热点论文范文

关键词:社会热点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296-02

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社会公众通过互联网等媒介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而作为新兴媒体的重要受众,大学生群体更加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然而,由于绝大多数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仍处于未成熟阶段,缺乏对事物的认识、判断、分析能力,由此,在一些媒体的误导之下,部分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这就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群体对国情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理解,影响了大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同程度、接受程度,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必须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一、社会热点问题的科学含义及特征

所谓“社会热点”问题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关注、议论多且比较集中的问题。这些问题通常是刚刚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备受关注的事件,既包括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也包括关系人们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错,各种社会问题交织出现,大学生的思想空前地活跃,他们时刻关注着社会的变革,关注着国内外的“社会热点”问题。具体来讲,社会热点问题有如下特点:

(一)社会热点问题的典型性

一般来讲,社会热点问题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它往往是当前发生的、激起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某一突出的社会问题,反映了社会上大多数人对此类社会问题解决的普遍需要,诸如教育改革问题、就业问题、住房问题、医疗改革问题等。这些问题是每个社会成员都非常关注的,而且此类社会问题之前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导致公众对此产生积怨和很强的情绪化,当然社会公众中也包括在校的大学生群体。故此,这类问题具有典型性。

(二)社会热点问题影响的广泛性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从众心理,意思是一个人受到外界人群的行为的影响,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也会选择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意愿的行为方式。因为社会热点问题能够引起人们普遍地关注和积极地参与,并形成一定的社会舆论,从而使人们产生大致相似的社会心理,这就会让人们表现出共同的感受和体会,从而形成更加广泛的影响力。

(三)社会热点问题的复杂性

社会热点问题涉及的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有的社会热点问题可能是跨领域的,可分属不同领域,比如住房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是政治问题。同时,社会热点问题作为一个矛盾体,其中交织着各种问题形成的矛盾,涉及了多方面的利益关系,触动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可能引发全局性影响。因此,社会热点问题具有极大的复杂性。

二、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要性

(一)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需要

作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大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地看待社会问题,并能以正确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对大学生进行填鸭式地灌输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条文。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随着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泛,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课本内有限的知识和理论,而是更加关注现实社会。但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发展和成熟之中,对现实社会缺乏理性、客观的认识,再加上生活中受到多方面信息的干扰和影响,特别是网络上信息泛滥、良莠混杂,就容易诱导学生对社会问题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分析。综上所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引入社会热点问题,能够培养大学生认识、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养,从而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二)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需要

传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枯燥、说教性强,大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甚至由于从中学就开始学习,感觉内容重复、质疑重复学习的必要性。但实际上中学与大学的教学目标是不同的,如果能将大量的社会热点问题引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就能改变学生对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重复感,引起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对政治的关注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是能够与社会热点问题紧密相连的,尤其体现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程教学中。例如,每年经济年度人物的评选和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选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相关;每年召开的“两会”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相关;每年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关;反腐败问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相关等等。通过引入社会热点问题能够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从而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解决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困惑和质疑,这样就达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三、将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方法

(一)课前导入时事热点,激发学习兴趣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由于课程内容的理论性较强,学生的兴趣度低,这是教学中的普遍现象。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对时事政治不感兴趣、不关注,实际上很多学生对此还是有着浓厚兴趣的。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给学生搭建一个平台,使学生能够以不同形式参与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与讨论,教师对其进行评价总结、指正点拨,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一方面解决学生对此类问题的认识和困惑,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例如,课堂教学中可以插入“课前时事播报”的环节。先要求学生自由结成学习小组,要求每次课上在固定时间内每个小组对最近国内外发生的热点问题进行简要播报和评论,可以选择一件或两件时事。播报结束后鼓励主讲学生与台下学生进行互动问答,也可由台下学生补充或纠正播报过程中的疏漏或不当观点。最后由老师作总结评价,并要求其他组成员就此次时事播报的情况写一份评论上交,作为成绩考核的依据。这种教学方法能起到较好的效果,能将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很好地结合,从而体现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和时政性。但在具体组织过程中,需要教师有力地组织和把关,部分学生在选题时喧宾夺主、只顾热闹,选择的题目内容与课程内容无关,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把关和规范。

(二)学生分析时事案例,构建课堂教学新形态

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应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应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进行模拟教学,这种方法能够增强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案例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上讲台自主分析,教师在台下做指导。为了增强教学内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在案例选择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社会热点问题作为案例的主要来源。这既考察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程度,也检测了学生对时事的关注度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教师需要作好组织和动员工作。首先,组织学生选题,先由教师限定选题范围,让每组学生在范围内选择一个题目,组别之间选题的内容避免重复,对于重复题目,教师适当进行调整;其次,组织学生收集材料,提醒学生一定要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整理和收集;再次,由学生撰写主题报告和制作PPT,教师进行指导修改;最后,学生上台演讲,教师做出点评。

(三)参与社会实践,延伸课堂教学

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和主要渠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范围很广泛,其主要形式包括社会调查、教学实践、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学习参观、勤工俭学等等,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主要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社会调查和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例如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课程教学中有“社会实践调查”这一环节,具体组织可以这样进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考调查指南选题,在课外进行一次社会实践,并认真撰写调查报告。选题要紧扣社会热点问题,如节能环保、文化产业、公共安全、助学、民生问题等,调查内容要涉及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文化问题、社会问题、生态问题等。这样就将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入延伸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环节中。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真谛是教会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去客观看待社会现实问题,用战略思维去分析和看待国际国内大环境,树立大局意识和世界眼光,提高自己的鉴别力。将社会热点问题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才能潜移默化地使马列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才能真正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

[1]邱柏生.论社会热点问题对大学生思想倾向的影响[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3).

[2]黄振宣,唐爱琼.社会热点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法制与社会,2009,(12上).

第8篇:时政经济热点论文范文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熊彼特经济周期理论 周期性波动

一、熊彼特经济周期理论概述

熊彼特的经济周期理论,也被称之为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它主要包括四个要点:“创新”的定义;“纯模式”;四个阶段循环的形成;多种周期的由来。此外,熊彼特的“长波技术论”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本文将对上述熊彼特经济周期理论的四个基本要点进行逐一介绍与分析。

1、“创新”的定义

创新理论贯穿于熊彼特宏观经济理论和微观经济理论的全部构架中。他用创新来解释社会的发展,把创新作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他从创新理论出发,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前景问题。同时用“企业家的创新是周期地出现的”来解释经济周期,论证了经济的周期波动根源于创新。创新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是创新所引起的旧均衡的破坏和向新均衡的过渡,因此,周期性波动并不是什么“病态”的表现,而是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正常情况。

按照熊彼特的定义,“创新”是指“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即“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通俗地说,创新包括以下五种情况:引入一种新的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例如建立一种垄断地位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熊彼特特别强调了创新和发明的区别,他认为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而发明则是非经济因素,一种新发明,只有当它被应用于经济活动时,才成为创新。发明家也不一定是创新者,只有具有冒险精神,应用新发明于经济活动中的企业家,才是创新者。

2、“纯模式”

熊彼特在其创新理论框架中首先提出了经济周期的“纯模式”。在他看来,企业家进行创新活动,是因为企业家看到创新为他带来了盈利机会,带来了超额利润,引起其他企业仿效,形成“创新浪潮”。创新浪潮的出现,造成了对银行信用和资本品需求的增加,导致经济繁荣。当创新扩展到其他较多企业,超额利润和赢利机会趋于消失之后,对银行信用和资本品的需求便减少,于是经济就收缩,走向衰退。直至另一次新的创新出现,经济才再次进入另一轮繁荣状态。这就是说,如果排除了影响经济活动的其他各种因素,那么资本主义经济活动实质上就是由繁荣和衰退两个阶段构成的周而复始的重复活动。这就是熊彼特的所谓经济周期“纯模式”。

3、四个阶段循环的形成

正如上文所言,“纯模式”是指创新所引起的繁荣和衰退两个阶段重复出现的周期。但是,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实际上包括了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于是,熊彼特使用创新所引起的“第二次浪潮”来解释。

熊彼特认为,在“第一次浪潮”,即创新所直接引起的创新浪潮中,创新引起了银行信用和对资本品需求的扩大,导致生产资本品的部门扩张,从而促成了新工厂的建立和新设备的生产,进而又进一步导致生产消费品的部门扩张、消费品需求的增长。这种扩张引起物价普遍上涨,投资机会增加,出现了投机现象,这就是“第二次浪潮”。“第二次浪潮”是对“第一次浪潮”的反应,它同“第一次浪潮”有着很大区别,表现为“第二次浪潮”中的许多投资机会与本部门的创新无关,信用的扩张也同创新无关,而只是为一般企业和投机提供资金。这样,“第二次浪潮”不仅包含了“纯模式”中不存在的失误和过度投资行为,而且它不具有自行调整走向新均衡的能力。因此,在“纯模式”中,创新引起经济自动地从衰退走向繁荣,又从繁荣走向衰退,现在则是由于“第二次浪潮”的作用,经济中紧接着衰退而出现的却是另一个病态的失衡阶段——萧条。萧条发生后,“第二次浪潮”的反应的逐渐消除,经济从萧条步入复苏阶段。复苏是作为从萧条中恢复过来的必要阶段存在的。为使复苏再步入繁荣阶段,必须再次出现创新。这就是熊彼特用创新理论对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四个阶段循环的解释说明。

4、三个层次的“经济周期模型”

按照熊彼特的说法,无论是“纯模式”,还是周期的四个阶段循环的形成,关键在于创新活动。他又进一步认为,有多种创新存在,有的创新影响大,有的影响小;有的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引入经济生活中,有的只需要较短的时间就能实现,这样势必会出现长短不一的经济周期。于是出现了熊彼特所谓的长周期、中周期、短周期之说。长周期根源于影响巨大、历史长久的“创新”,而短周期则可用影响较小的创新来解释。

二、对我国经济增长周期性波动的再分析

上世纪末,在我国经济实现“软着陆”以后,经济运行出现了经济周期分界模糊甚至周期性弱化的趋势,因此,本文在研究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时使用了比周期性更长的阶段性分析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判断和估计阶段性转移和持续的特点。

图1给出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间(1978—2008年)gpd增长率的走势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展示我国经济增长的周期性轨迹。我国以gpd增长率和经济增长动力为衡量标准的经济波动区间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1978年至1991年,1992年至1996年,1997年至今。这三个区间分别对应着三种典型的经济增长阶段,我们称这三个阶段分别为“供给单因素驱动阶段”、“供给和需求双因素驱动阶段”和“需求单因素驱动阶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1、供给单因素驱动阶段

在1978年至1991年期间,实际gdp的平均算术增长率为9.27%,最高速度为15.2%,最低速度为3.8%,表示波动程度的标准差为3.39%。这些统计指标说明这个阶段我国经济的波动性比较显著,其主要原因是在探索适合我国经济发展道路的过程中,经历了确定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一系列重要过程,这些探索过程和所采取的相应经济政策导致了显著的经济波动和完整的周期性(张守一,1998)。这个阶段的周期波动模式为:投资扩张——供给扩张——消费扩张。这种总供给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具有显著的波动性,但也诱导了经济的高速增长。整个周期过程以投资扩张开始,以总消费扩张结束,其中总供给的有效扩张起到了中间传导的关键作用,进而导致了总供给驱动经济增长的完成。此阶段类似于熊彼特理论中几个短周期经济周期模型的组合,政策带来的创新不确定性导致了波动的频繁,使经济很快经历了几次波动。有的可能时间太短只是“纯模式”,自动从衰退走向繁荣,又从繁荣走向衰退;有的则迅速经历了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完整阶段。

2、供给和需求双因素驱动阶段

在1992年至1996年期间,实际gdp的算术平均增长率为12.08%,最高速度为14.20%,最低速度为9.60%,标准差为1.96%。对比上一阶段可见,这个期间的经济运行处于高位水平,平稳性和持续性已经较第一阶段有所增强。

在总供给和总需求双因素驱动阶段,我国的经济增长过程仅保持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这种经济活性最强的增长方式维持的时间确实显得短暂了一些。此间的周期波动模式是:消费扩张——供给扩张——投资扩张——供给扩张。这个周期以总消费扩张开始,以总供给扩张结束。由于没有实现新一轮的需求扩张,不仅导致以后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总需求不足,也使得这样的经济周期无法重复下去。这个期间结束的标志,就是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软着陆”。此阶段增长率明显地上了一个台阶,而且完成了一个完整的周期性波动。经历了三年的整治期后,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视察与中共十四大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决策鼓舞下,各方面改革和发展热情空前高涨,需求和投资的潜力被调动。这作为一个作用力比较长久的创新,实现了一个平稳持续的经济周期。

3、需求单因素驱动阶段

(1)1997—2003年间的经济低迷期。从1997年开始,在经济增长的阶段性调整要求和亚州金融危机带来的外部经济冲击双重作用下,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趋势面临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在经济萎缩压力不断提升的时代背景下,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相结合的政策组合,努力以扩大内需为突破口,实现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因此,本文将1997—2003年这段时间称之为“总需求驱动阶段”。在这个阶段,经济运行出现了显著的稳定性。这个阶段经济周期波动的基本模式是:投资扩张——供给扩张——消费扩张,恰恰在最后的消费扩张上出现了粘性和障碍,所以导致了周期波动无法完整地体现出来。另外,此时投资扩张所形成的供给扩张也出现了梗阻,主要原因是提升产品层次和服务层次的渠道不畅,无法形成新的供给和消费热点。但是这个阶段在积极扩张总需求这一点上却达成了共识,而且这一轮阶段增长中总需求扩张的宏观政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认为这一段时期比较接近熊彼特经济理论中的“第一次浪潮”。

(2)2003—2008年间的经济过热期。2003年既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巨大考验的一年,也是我国经济增长周期性波动过程中带有转折性意义的一年。为了全力控制“非典”给经济增长带来的巨大冲击,国家通过减免税负和扩大内需等多重政策组合,提升了经济应对严重突发事件的能力,实现了经济的平稳发展。同时,从2003年开始我国经济进入了一轮新的经济增长周期:2003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一直处于经济周期波动的上升段,甚至这期间的某些年份被认为带有明显的“经济过热”特征。2003年我国gdp增幅已达10%,而当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仅上涨1.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也仅上涨2.3%,经济进入了典型的“高增长、低通胀”阶段。但是从2004年开始,我国经济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结构性过热特征。2004年gdp增长率为10.1%,cpi上涨3.9%,ppi上涨6.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4%,主要价格指数涨幅明显增大,上游商品价格指数涨幅更大。2005年gdp增长率为9.9%,cpi上涨1.8%,ppi上涨4.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8.3%,主要价格指数涨幅收敛。2006年上半年gdp增长率为10.9%,cpi仅上涨1.3%,涨幅比去年同期低1个百分点,ppi也只上涨2.7%,涨幅比去年同期低2.9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1%,涨幅比去年同期低3.8个百分点,经济结构性偏热有所校正。

关于2003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经济增长阶段的定性分析,本文倾向于该阶段具有“经济过热、高增长难以长期持续”的特征。本文认为,判断经济是否出现过热的特征,至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切入:经济中是否出现过度投资,引发经济泡沫;全社会的物价指数是否迅速上涨;是否出现经济增长瓶颈,制约经济的持续增长;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与信贷量的增长是否过快。下文依据上述分析、判断的逻辑,对该阶段的经济增长特征进行逐一分析。

首先,过度投资现象严重,经济中存在产生泡沫的隐患。图2给出了2003年至2007年全社会投资增长率的数据,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阶段经济出现了投资增长率高位运行的态势,过度投资倾向开始显现。具体来说,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投资过度问题充分显露,潜在的风险越来越大,某些行业的产能大大超出市场需求的预测,有形成泡沫的隐患。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房地产行业泡沫现象明显且势头不减。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其次,物价上涨趋势明显,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由于部分行业过度投资,2003年至2007年生产资料价格(ppi)持续上涨,特别是基础原料大幅度涨价。另外,全面反映通货膨胀压力的gdp缩减指数变动率,在2003年至2008年第一季度持续上涨,远高于2000年0.8%。

再次,货币供应迅速增长。2003年至2007年,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9.58%、14.67%、17.57%、15.68%、16.73%。流通中现金余额同比增长18.67%、13.587%、11.78 %、17.48 %、21.05 %。伴随着投资的高增长和cpi的高增速,我国货币供给量也呈现出扩张态势,货币供给量的扩张态势与投资高速增长以及cpi高速增长相互影响,协力推动经济过热的进程。

最后,经济高速增长的越来越受到“瓶颈”效应制约。2003年以来,受工业超高速增长和投资规模过大的影响,煤电油运供给紧张,经济增长越来越受到“瓶颈”效应制约。这些现象使我们对当前经济发展速度的可持续性表示怀疑。

(3)2008年至今的经济困难阶段。近年来,美国政府为了应对世纪初“网络泡沫”带来的冲击,使经济尽早摆脱不断下滑的泥潭,不断调低利率,刺激房地产市场发展,试图以此寻找经济复苏的支撑。在这样的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很多商业银行由于竞争激励和过分注重短期利益,甚至不顾金融机构风险控制的基本原则,大胆放松购房信贷标准(不用付首期,不用收入证明,也不计较抵押单位的质素等),不仅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气息带入房屋抵押贷款市场,而且迅速推动了次级房贷市场的“非理性”繁荣。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过分重视收益、轻视风险,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也积极投身于次级抵押贷款的买卖之中(次级房屋信贷经过贷款机构及华尔街用财务工程方法加以估算、组合、包装,就以票据或证券产品形式,在抵押二级市场上出卖、用高息吸引其他金融机构和对冲基金购买)。当然,这种“非理性”的繁荣必然是掩盖了大量的潜在风险,而且必然是不可持续的。当房地产市场开始回归理性,房价增速逐步下调之时,次级房屋信贷行业违约开始剧增、银行信用紧缩、次级房屋抵押贷款危机便由次引发,并迅速蔓延至国际金融市场和各国实体经济,我国的经济增长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这种“输出型”经济萧条的影响。我国在本轮金融海啸袭来之后,出现了经济衰退的种种迹象,国家决策层对此已給于了高度关注,不仅明确调整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方向,同时针对提高消费者信心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将应对经济增长放缓作为了近期国家经济政策的主旋律。可以说,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中国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典型的经济紧缩期。

三、基于经济周期理论对当前经济紧缩问题作出的比较分析

由于本轮经济困难的直接诱因源自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和全球经济低迷,对本轮经济困难的形势分析和政策制定更多地重视外因的作用。对上述现象,本文在期望以经济周期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从我国经济运行自身的周期性和外部冲击两个角度全面考察本轮经济困难的诱因,并尝试以此为依据寻找破解经济困难问题的新视角。

不可否认,引发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我国经济困难局面的最直接诱因就是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萎靡。这些来自于外部经济体的冲击,在我国入世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迅速将问题传入我国,而这中间最主要的传输渠道就是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受世界市场需求萎缩影响而急剧下降,见图4。

但是,2008年下半年作为一个历史时刻又有着另外一层经济含义。正如上文所言,在2004年开始的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周期(或者称经济过热时期)中,我国在持续了近4年的gdp两位数增长,继续维持如此高速的经济增长似乎已显得乏力,一轮难以维系的高增长带来的经济结构失衡也越来越严重,突出表现为高增长伴随高通胀。从图5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从2007年开始我国的物价水平走出了一轮明显的上扬趋势,这种趋势在2008年上半年达到了顶峰,随即由于外部冲击而直线下滑,而且大有由正转负的势头。

 

依据经济周期研究的经典理论和过去经济学界对于各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实证研究结论,一般而言,一国出现了“高增长、高通胀”之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程度不一的经济紧缩情况,而紧缩的程度往往取决于一国中央政府对于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的调控力度和手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实现经济的“软着陆”或是“硬着陆”。可以说,2008年上半年之前,我国经济运行表现出的包括“高增长、高通胀”在内的种种迹象已经充分地表明:这种超速增长的局面难以为继,经济即将面临一轮新的调整。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结构性问题可以有多种渠道自行解决消化,例如政府宏观经济调控实现经济“软着陆”(这种办法往往因为政府调控能力有限而难以有效实现);经济体自身的周期性调节;高增长带来产能过剩从而导致经济供求失衡,经济萎缩并逐步恢复并开始新一轮增长等。

有趣的是,本轮经济调整恰好在经济出现过热和通胀、经济体自身有周期性调整需要的时候,一个外部冲击直接导致了现在的产能过剩、经济供求失衡、增长速度难以为继局面。假使没有这个外部冲击,本文认为,根据经济周期理论,中国经济也即将进入“通胀—通缩”的波动周期,但是除去外部干扰因素之后,这个过程会显得更加自然也相对缓慢。因此,本文的一个基本结论是:从经济周期的角度考察,外部冲击加速了中国经济内部调整的步伐,本次中国经济面临的经济低迷是由世界金融危机等巨大外部冲击引发的提前一轮经济调整的表现,即使没有外部冲击中国经济也即将迎来一个经济调整的周期性转变。延续上述思路,从政策制定的角度来讲,应对本轮经济危机的政策制定必须有双重考虑:一方面是应对眼前的由进出口直接引发的需求下降;另一方面是着眼经济结构调整,逐步改善前期经济过热引发的结构性问题,将经济发展引向良性轨道。如果当前经济政策过分注重应对外部冲击,那么当外部经济环境趋好的时候,前期中国经济过热的调整需要或许将显现出来,中国经济很有可能陷入一轮新的原自自身调整的经济紧缩期,那无疑将延续当前经济紧缩境况的持续期,对经济发展的危害不言而喻。

四、结论

一般认为,经济周期的形式和持续时间是不规则的。经济周期变化无常。这就增加了人们对经济周期认识上的复杂性。从熊彼特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周期分析,显示了经济周期甚至是经济紧缩并不可怕,在正常的周期里,经济扩张——紧缩的反复是正常的、是经济自身调节的一种表现。通过上文分析,我们认为本次中国经济受次贷危机引发的外部危机影响,加速了经济周期调整的节奏,因此,从经济周期的视角来看,此次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增长困难确实是“危”与“机”并存(“危”在经济增长临难困难,“机”在中国经济提前迎来了一次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的机遇)。我国应对经济困难的思路如果能在上述双重视角下进行完善,应对经济困难的措施如果能够增长与调整并重、长期和短期兼顾,那么中国经济一定能平稳而迅速地走出当前经济紧缩的阴影,同时迎来新一轮发展的良好历史契机。

【参考文献】

[1]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哈佛大学出版社,1934.

[2] 熊彼特:经济周期[m].哈佛大学出版社,1939.

[3] 熊彼特:经济变化分析[j].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1986(10).

[4] 宁晓青:熊彼特经济周期理论述评[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6(1).

[5] 刘金全、王大勇:中国经济增长:阶段性、风险性和波动性[j].经济学家,2003(4).

[6] 卢建:中国经济周期实证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7] 刘国光:中国经济增长形势分析[j].经济研究,2000(6).

[8] 萧琛:论美国的“新经济”和“新周期”[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4).

[9] 朱文晖:改变世界——解读美国新经济[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第9篇:时政经济热点论文范文

钟君表示,考生应该树立这样一个概念,申论不是考热点。因为申论考试对于任何一个考生是公平的,如果考热点的话,对文科考生,特别是行政政治类的考生会非常有利。申论考试通过一系列的材料,会把所考热点的所有背景和形势介绍得非常详细。因此,备考者根本不需要去对于热点进行死记硬背。

钟君指出,申论不是考热点,但热点一定需要关注,要理解地去关注,要多思考热点背后的问题。他举例说,网络上有句很流行的话,“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跟贴超过两千万,回家吃饭成了一个流行语,这个背后是什么?这不是背出来的,而是理解出来的。其背后意思是说贾君鹏不是一个故事,是无聊,是空虚,充分地暴露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当前网络文化建设过程中,尽管硬件越来越完善,当然内容上存在比较大的缺失,缺失了一些健康的,主流的,对社会有帮助有贡献的思想,而更多地让一些无聊的东西充斥进来。因此,要文明办网,要建立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荣辱观,来充实我们的网络文化空间。

钟君提醒说,备考者在关注热点时要抱着三个目的,第一个就是通过看新闻规范语言表达,第二个要拓宽理论视野,知道这个热点背后讲的是什么,它的理论支撑在哪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第三,一定要从背后看到现象,比如上海钓鱼事件和艾滋女事件,背后是什么?一定要关注这个事情。